城市文化视角

2024-09-21

城市文化视角(共11篇)

城市文化视角 篇1

当前社会中, 城市之间相互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魄, 而城市的形象决定了城市的品位。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能塑造一种比较独特的城市风格。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 城市的文化能使城市的形象更加鲜活, 也能将城市的无形资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大, 可以将城市的内涵提升。在艺术美学的视角之下思考和塑造城市的形象, 这样能将城市的软实力提高, 也能将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使城市的凝聚力增强。

一、城市文化

(一) 城市文化的含义。城市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 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文化。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 文化和文明在某个方面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 主要包括知识、信仰、法律和习俗等很多方面。而城市文化是由城市中的居民在角色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也是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每一个城市在其自身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因为其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和发展程度上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 不单纯指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方面, 还和城市中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受教育的程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城市文化包括城市中的所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些总体作用的景象。与此同时, 城市文化也是综合认识的一种结果, 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 也不是一群人对城市文化中的某个要素的认识, 而是大部分人对这个城市总体上的认识。

(二) 城市文化的特征。城市文化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形成, 并在自然经济等因素之下形成一些特征:

首先城市文化有一种集中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城市文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中, 城市文化都发挥了其载体和存储流传上的作用。城市文化对城市市民产生的是一种凝聚性, 当城市将市民用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凝聚成一个文化上的统一整体时, 城市本身的形象也就构建出来。而城市形象不但能够显示城市的个性, 也是凝聚市民精神的一种力量上的来源。城市也正是有这种凝聚力量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 才能在众多城市中标新立异, 脱颖而出。

城市文化还有一种层次性, 因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层次比较多、综合性很强并且比较复杂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文化层次的功能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层次使城市文化有着动态上相互关联的特点。城市文化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状态上的多样性, 也正是这种多样性让城市文化有内在蕴含的张力, 这种张力的存在对文化的发展会起到一种很强的驱动作用。对一个城市的认识, 也要从这种内部存在的张力中深入的认识。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地域性, 鉴别文化要充分考虑其地理上的因素。城市文化是历史性的一种进程, 因为各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气候条件上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所以说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是不尽相同的。城市文化的地域性是城市文化能产生一定的认同感的基础, 同时也是城市的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原因。

二、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整体上给公众的印象, 是城市文化在景观这一方面的一种反映。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城市文化, 它给城市形象赋予了很美好的品质。城市形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中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凝聚在一起, 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涵。

三、艺术美学视角下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中历史内涵和外在的表现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 是城市给公众的一种印象。城市形象还是城市风貌和精神的一种具体的表现。表面上的城市形象具体表现在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居民的民俗风情等特征习惯上;而比较深次的城市形象主要体现在市民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及精神风貌这两个方面。

我国的艺术美学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 在提升城市形象的时候也是有着很独特的角度。要从各个感官的感受上塑造城市的形象, 这样城市给公众的形象才会更加鲜活和灵动。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艺术性, 其实城市形象的构建就是一种艺术文化, 艺术美学的相关思想, 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一种启发。

具体而言, 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 使城市的历史精华得到传承, 使城市形象得到延续。城市中都有历史的精华存在, 这些精华部分往往在比较老的城区和街道中保存着。但是这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也是最容易被破坏的部位, 这些历史遗留下的精华如果被破坏, 那么一定不复存在, 无法恢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可以将原有的旧式的建筑进行维修以及比较小的改造, 将原来规划的布局尽量保留。这样既能将原来的建筑风格保留下来, 也能使开发城区的目的实现, 这样来达到一种双赢。所以说, 城市历史中精华的部分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起一种推动的作用。

(二) 营造城市的文化环境, 使城市的形象得到传播。城市文化的环境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外在上的表现, 每一个城市塑造自己城市的文化环境的时候, 首先要谨记的是将历史继承, 并在当代的情况之下对未来进行展望。一定要在自己城市的文化基础之上建设城市文化, 这样能准确的体现城市的文化精神, 而且能将城市的文化精神落实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要素之中。

(三) 塑造城市的魅力, 将城市的形象进行提升。每个城市的形象和自身内涵都是不同的, 最有文化魅力的城市一定是有着特殊的文化品格。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的形成, 都是历史的积累中得来。近年来打造城市魅力已经逐渐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要打造城市魅力, 主要有如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个是要使城市中的人文设施特点突出, 这样利用城市的人文设施将城市的文化品位进行一种反映, 也使城市文明得到延续;第二点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要重视群众的反应, 尤其是比较特殊的群体的相关需求;第三点是要使城市中充满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第四点是要构建一种结构上比较合理、资源也充裕的人才环境。

结语:城市形象的建设中需要采用艺术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建设出有魅力和品位的城市。同时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创造和保持, 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城市形象加以提升。城市文化能塑造城市形象, 能给城市形象一种美好的品质, 也能使城市形象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董奇, 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刘堃, 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城市空间调研方法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1) .

[3]任绍斌, 吴明伟.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历史进程及相关主题概述[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

[4]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何序君, 陈沧杰.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 2012 (10) .

文化视角下的城市环境建设 篇2

而当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愈加迅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以技术和数字为即时可见的衡量指标下,城市环境中本应该蕴含的文化元素淡化和浅显。一座城,因其涵养的文化底蕴而使其更加有韵味和悠远绵长。如何看待城市环境建设和文化的关系,如何将无形的文化特质融合到有形的城市环境建设当中,让城市重新成为关怀人和陶冶人的场所?这些都是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环境建设中文化的缺失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面貌的趋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城市都不断脱离了旧有的气息,高楼林立、商务区CBD、购物圈、住宅区等等,不论你到了哪个城市,都感到亲切熟悉,感觉置身于自己所在的城市中。然而,这也表明了城市的建设在不断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差异性。而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文化的真正独特性。各个民族、地域、城市的文化,都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创造的,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地方个性特征,失去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即城市精神。

(二)城市记忆的消失与文化传承的缺失

“近代文明吸收了古代文明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之面貌一新,近代文明对人类全部知识的贡献很大,它光辉灿烂,一日千里,但是,其伟大的程度却还远远不能使古代文明暗淡无光,并使它沦于不甚重要的地位[2]。”

1893年,从美国芝加哥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曾引起人们大兴土木去“美化”城市,大修广场,采用散射状来规划城市的现象盛行。但是,这股浪潮在1909年首届全美城市规划大会上遭到了批评和抵制。而近年来出现于中国的城市进程,与当时的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相似之处,也同样造成了文化的淡化和荒芜。城市中原有的古老建筑多是历史上皇家与宗教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同时也让人们记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故宫的存在让人们记住“礼”,从而在环境氛围中规范自己的礼仪风范。而在大片的民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

(三)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恶化

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随之而来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变差、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也减少。大都市的现代化观念也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难免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公共道德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公共场所脏、乱、差现象一时难以根除,公共设施经常遭到人为破坏。偷、抢案件的发生,食品不安全、交通不安全的环境使人们生活在焦虑之中。

二、城市环境建设与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一)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文化与环境建设结合做的很好的城市,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culture in city”到“city in culture”,即由“文化融入城市中”到“城市浸润在文化中”。可见,文化与环境最终合为一体,让人生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是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之中。

从微观层面来看,从建设城市环境的具体操作来讲,城市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细化-美化-文化-德化”,其具体内涵是,首先,城市环境建设要做好,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开始,一步步推进和扩散;然后在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城市,将城市装点得具有美感,此时文化已经逐渐包含其中,到了一定量变的积累,文化则发生质的飞跃,紧接着由“文”化“德”,完成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人性的“真善美”在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融入城市环境建设结合的重要性

城市环境建设不仅仅包括狭义的环境,如城市景观、街头巷尾、交通等,还要树立“大环境观”,包括城市的文化产业,市民的文化权益,采用的文化手段,公共环境文化体系等等。城市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相互联系和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呈现出的样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与城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关。

城市环境建设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城市环境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明显。因此,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文化权益的有效保护,文化手段的多样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都是对文化融入城市大环境建设的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建设有效融入

(一)理念与规划先行,多视角形成建设方案

城市环境建设做到精致舒美,第一步体现在理念与规划先行。在城市建设之前应该明确城市理念,清晰定位城市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为今后的行动计划做好准备,并且考虑将本地独特的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当中。城市环境又分为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静态环境即指城市建筑、公园、雕塑等,从这方面看需要明确城市的色彩和城市造型。动态环境包括城市中人们的日常文化活动和城市管理者举办或承办的各种大型会议和主题年度,如大型的国际会议等等。

城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直观而生动地反映了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经济史、建筑史、军事史、科学史、艺术史和教育史等人类活动的历史轨迹。因此在做城市规划时除了邀请规划设计方外,还应该邀请民俗专家、建筑专家、文化专家、史学专家等各方面的学者共同“会诊”,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体现城市的独特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规划方案,从而保证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展现出一部百读不厌的历史史书和人文画卷。

nlc202309011956

(二)多部门联合行动,共同打造文化城市

现在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严重、PM2.5值过高、交通环境不畅等等。根源之一是行政体制上过于关注各部门的分工定位,却缺乏整体的服务和协调。由此带来的城市管理问题就是管理真空地带的出现,例如北京市地下管线有上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九类管线,分别属于十几家权属单位,政府监管出现真空地带。“要逐步克服各个部门之间孤立运作的局面,形成一种合作、协作的机制。[3]”

当然,绝大多数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都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如环境建设部门、水务、环保,燃气、环卫等。单单要做好环境的建设就需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整体协调办公,更何况文化的孕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

(三)城市精神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市文化注入鲜活的时代内容。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结物,它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国际上著名设计师沙里宁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这个城市的人在追求什么”、“城市如同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市民们的文化气质和抱负”,而这种气质和抱负正是决定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既以观念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也规范和体现为人们的行为、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城市精神虽然是无形的,却比有形的物质设施影响更深远、更广泛。在首都北京,经过历时一年多的讨论、提炼、总结,最终提炼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标语、活动和论坛,把这一体现历史和时代感,体现北京特色的城市核心理念,不断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中。环境建设更要体现这些城市精神,从而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四)民众参与促进优质大环境文化的形成

环境法中的“公民参与原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浪潮和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前人们认为环境建设和保护是一种公共产品,只是政府来建设和保护。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不仅要靠政府建设和保护,同时也要人们主动参与其中,促进大环境文化的形成。在城市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生活在洁净优雅社区环境中的人们,其言谈举止、道德修养、精神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文明水平;相反,有些生活社区环境脏乱不堪,甚至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能保障,人们情绪不振、焦躁不安,其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较差,这说明环境对人具有强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以看出,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人与人之间社会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包含“环境认知文化”、“环境法制文化”、“民俗环境文化”、“环境美学”、“环境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人们通过参与社会环境建设活动来适应和改造改造城市环境,并逐步形成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氛围。从这个过程中,人们参与城市环境的改观,同时也促进了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大力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城市环境建设中来,从“门前三包”到社区环境的治理,从抱怨环境的恶劣到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从有形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行为到无形的自觉自律的规范理念,不断提高对城市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是当前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城市经历了很多变化,毫无疑问,今后还要经历更大的变化。但是,迫切需要的革新并不是物质设备方面的扩大和完善,更不在增加自动化电子装置来把剩余的文化机构疏散到无一定形式的郊区遗骸中区。正相反,只有通过把艺术和思想应用到城市的主要的人类利益上去,对包容万物生命的宇宙和生态的进程有一新的现身精神,才能有显著的改善。我们必须使城市恢复母亲般的养育生命的功能,独立自主的活动,共生共栖的联合,这些很久以来都被遗忘或被抑止。因为城市应该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4]”

城市需要文化来孕育,文化需要环境来承载。只有将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城市环境建设中,城市使生活便利、舒美和谐,人们可以徜徉在城市温馨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享受“城市化的工作,田园化的生活”,这才是诗意的栖居,才是城市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M].北京:三联书局,2005年.

[4]辛向阳.北京城市管理的新形势与新对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1).

(责任编辑:骆小平)

建筑与文化:德国城市发展的视角 篇3

建筑是艺术的观点, 总是出现在理论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 (也包括其它地方) , 近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人们 (乡村地区的居民) 吸引到城市中, 所以本身与艺术并没有直接关系。包括开发商、建筑师和建筑企业在内的一部分人是为了利润而行动;而另一些人, 也就是那些大城市之中的政治家和规划师, 则在考虑如何为那些来自乡村、以及原先居住在城市中心 (胡同和城中村) 、但是后来被迫搬离的居民提供或多或少合适的居所。这些活动本身缺乏建筑艺术中所提出的在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责任, 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时间给艺术和文化。当然, 雄心勃勃的市长在城市里给全世界的建筑师分配了大量服务于艺术的建筑任务, 比如歌剧院、音乐厅、或者博物馆等, 这些建设所带来的文化参与吸引了大量公共关注。但是这种通过可见的建筑事件所能够产生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因为其与中国的建筑传统相割裂。因此这些建筑物主要的作用在于显示中国的现代化成就, 以便快速发展大城市并参与全球竞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新的文化建筑往往只是巨大的建筑雕塑, 由于没有与城市或者区域的文化传统建立足够的联系, 其内容对于加强社会的认同感作用有限。面对许多文化传统的丧失, 人们目前还没有能够成功地将现代社会的功能要求整合到传统的建筑之中, 往往只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转变功能, 使其作为展示品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服务。

在像德国这样的国家, 通过观察当前中国城市的动态, 能够发现很多自身在100年前曾经历过但是已经不再出现的现象。这涉及到诸多的原因:城市化早已结束,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普遍被取消, 人口的发展也表现出稳定性。如果没有来自欧洲别的区域和世界范围的移民, 这个国家的人口将不断萎缩。大多数的城市不再增长。因此与中国城市面临不断扩张相比, 德国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则必须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 处理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方面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决策进行权衡并维护社会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对于保护现有的建筑文化有着明确的规定, 公共部门和私人媒体都对建筑文化相关的实践进行严格的监督, 腐败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土壤。此外, 一个特殊的情况是,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许多的城市都被摧毁了, 这使得人们对于维护地方建筑文化的信念非常牢固, 所以今天德国的许多内城地区在体现自身文化的建筑传统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内城地区一般进行了高密度的建设, 建筑高度也受到限制, 通过限制交通等措施, 城市街区及其充满吸引力的公共广场和公园, 成为受居民青睐的生活空间。如果出于经济动机希望改变这种结构的话, 一般都会出现大型的市民活动请愿加以抵制, 并获得成功。此外, 对于德国经济来说, 国际上成功的德国企业知道, 只有通过那些有吸引力的生活空间才能够留住高质量的劳动者。因此, 德国的城市在工作和居住、以及在培训和休闲之间, 实现了必要的平衡。中国的城市也即将面临这些挑战, 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 需要为市民们维护和塑造生活空间的工作, 这些空间将帮助实现文化以及和谐的城市生活。

在新的一期《建筑与文化》杂志中, 将有选择地对德国的城市和建筑实践进行介绍。文章将会展示出, 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政治和社会环境下, 面临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城市所应关注和努力的核心, 在于遵循资源友好的模式, 同时保证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并保持其自我的文化认同, 同时探索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矛盾的方法, 并将市民引入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可能对于中国城市的政治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带来启发, 用于探索符合其自身条件的地方战略, 以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环境研究论文 篇4

2.1.1对低碳经济实质的理解低碳经济主要是指通过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利用相关技术和制度的持续创新,包括对各种产业进行整合和转型,以及对新能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等多种政策、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以煤炭和石油等石化能源的大量消耗,实现降低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提高经济的发展层次和质量,兼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有机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形态和实现途径。从城市建设的层面说,低碳经济至少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可以体现城市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和主要行为,满足节能环保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指标;②可以满足对经济建设结构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以提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的道路[1]。2.1.2对低碳城市内涵的认识低碳城市的价值已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认可,并成为许多城市建设的追求目标,在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的同时,付出最小环境代价换取城市环境的居住适宜性,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落实,对低碳城市的理解,国内学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有学者主张:低碳城市更应被确认为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市民的消费理念以及整体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确保人们生活质量有稳定提高的基础上,推动降低碳排放数量的城市发展模式以及生活进行方式。对低碳城市理念的认同及具体建设是创设和谐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最为具体和有力的探索实践,可以调动全民的广泛参与,具有长期的战略持续性,有利于实现共建以及共享兼顾的社会发展根本目标。

2.2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

2.2.1城市节能减排需要据相关资料统计内容显示,城市要消耗掉全球所有能源的3/4,而实际排放的温室气体要占排放总量的4/5。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高度关注,也是因为这是非常严重且刻不容缓的问题,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建设需要一些切实的硬性排放指标的严格约束。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城市化建设,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要实现60%左右的规模。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如果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不好,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产生新的能源需求,包括汽车等的更大范围普及,这些都导致了更趋严重的污染问题。城市化进程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目标,而过去的工业化发展途径并不适合目前的发展态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尽可能实现节能减排,这是我国城市环境建设规划的前提和基础[2]2.2.2传统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1)要持续优化整个城市的整体经济投资与运营环境,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吸引具备一定高技术背景的跨国企业和机构来设立一些低碳经济性质的公司,包括投资企业、研发中心、服务中心、采购中心等。形成集团化系统化的低碳经济产业集群,对城市建设提供经济支撑。(2)要逐步建立健全专业和高端的`第三产业,借助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积极接受来自国际市场服务产业派发的外包服务业务。加大在服务产业上的建设投入,从各个方面提供充分的资源和坚强的支持,鼓励高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3)要将发展城市低碳经济与城市目前的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紧密结合,推动对过剩和落后生产能力的改革,引进新的生产和管理技术,降低产品单位能耗,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促进支柱产业实现技术革新,对产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力量,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有更大进步。2.2.3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低碳经济示范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设思路,低碳经济是城市未来建设的支柱性力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形成完全不同的路径选择,为减少选择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通过尝试找到适合的出路,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示范区建设,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示范区也就是一个特区,从政策层面到操作层面,会对一些低碳产业和节能技术措施更加倾斜,推动低碳经济取得更加稳定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8年将上海及保定这两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推行低碳城市示范区项目,该项目主要从建筑节能设计、节能产品的制造及应用、可再生能源等几个领域,探索低碳经济建设发展的可行机制和模式,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一个尝试,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尤其是作为示范区,其参考价值非常大,对于国内其他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低碳城市环境发展模式

3.1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

低碳城市的发展应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经济、低碳、生态、可行”将成为21世纪低碳经济城市发展的新挑战。低碳城市环境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低碳城市的经济发展内容和措施

3.2.1低碳城市经济发展内容(1)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低碳生产。为了实现低碳生产,我们需要实行可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是指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间接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低碳城市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低碳农业和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低碳城市发展模式。3.2.2低碳城市环境发展的有效措施(1)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低碳公交包含3个方面:①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公交系统;②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尽量减少交通需求量;③加大交通科技研发。(2)高比重的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经济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可行、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3)加强城市绿化体系建设,提高绿化水平。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植物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碳,从而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总量。(4)引导低碳消费模式。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开展资源节约活动,鼓励居民消费低碳产品。

4结语

低碳经济对于城市环境建设来说是必须要重点考虑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城市环境节能环保能力的整体提升,就没有城市健康发展的状态。低碳经济的基础就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高能耗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控制,将城市建设引入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李秋正.低碳经济视角下港口物流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以宁波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

[2]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

[3]刘一凝.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协同发展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6

[4]刘璐.城市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J].科技与管理,2015

[5]赵丽丽.新形势下低碳城市与低碳经济发展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机场城市”的国际视角 篇5

顺义临空经济区、武汉临空经济区、重庆空港新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圈、成都双流临空经济区……近几年,各种临空经济区犹如雨后春笋,从全国各地纷纷冒了出来。

根据《2013中国机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有57个城市依托50个机场,规划了58个临空经济区。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在500万人次的机场都规划了临空经济区,而年旅客吞吐量在5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中,也有9个规划了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区,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才传入我国的概念,已被国内许多城市看做是自身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新的增长极。这个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型经济模式”,不仅广受推崇,更成了各地争抢的“香馍馍”。

这与国家打造“民航强国”的战略也相呼应。《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民航业定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临空产业发展,其被认为是当下临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诱因。

“要想强,上机场”,这是聚力临空经济的贵州提出的发展口号。这是一句口号,更已成为国内城市的一种现象。人们焦急地将目光瞄向机场和周边的建设区域,各地纷纷审批、上马、扩建,营造出了一轮又一轮“机场热”。

一个航空港和一条机场路,就如同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被认为可以很好地撬动临空经济,引发一个城市的嬗变。

比如美国的底特律,这座昔日闻名的“汽车城”由于产业过于单一化和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败下阵来,最后不得不中请破产保护。如今,在底特律国际机场和威洛鲁恩机场这两座大型航空枢纽的带动下,底特律转型成为了美国航空的“中转站”,走上了复兴之路,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在谋求加速度和转型发展的城市眼中,临空经济区是它们“华丽转身”的重大机遇。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不重视临空产业所依托区域的协调发展,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孤岛型的产业区。”

去年9月,我国首部《临空经济蓝皮书》发布。该蓝皮书举例说,“首都临空经济区内,西铁城(中国)钟表有限公司在顺义区基本没有配套企业;北京lvc电子产业有限公司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主要位于天津、浙江等地;青岛临空经济区内聚集了一批冶金、机械、水泥等类型的企业,其产品多依靠运输成本低的海港物流,航空物流不能发挥其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样的现象当然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出现在其他城市的临空经济区中。在跑马圈地、争相上马之后,临空经济区被当做了一个“篓筐”,大量的传统企业被“塞入”进去。不但挤占了现代服务业、物流产业、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产业等与航空业相关联、相促进的临空产业的空间,还打乱了临空经济的“谋篇布局”,影响了产业链条的完善和高效。

德勤中国副主席金建就认为,“判断一个临空经济区是否成功,不是看聚集了多少个产业,关键是看能不能形成一条高效的产业链。”

国内布局规划的临空经济区,目前仍鲜有可效仿者,成熟的经验大都来自国外。最早的临空经济区是1959年在爱尔兰成立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在经过50多年的发展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经验,临空经济区也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世界上40多个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总部设在了荷兰,其中21个选择在了机场周边。史基浦机场周边不仅有20多个产业园区和数千家企业,还创造了29万个工作岗位。所以,它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机场,更被看作是一个“机场的城市”。

诚然,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和起步阶段,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大量存在,很多地方政府也依然在用建设开发区的思路来建设临空经济区。但如果不摒弃这样的误区,临空经济区不但不会成为城市飞跃发展的新引擎,引发嬗变,而且只会在一轮又一轮的“机场热”之后,成为一个城市转型失败的注脚。

城市文化视角 篇6

关键词:城市文化,公共图书馆,功能

巴黎公共图书馆的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城市相比,巴黎这个城市的文化是最吸引人的。如果离了巴黎图书馆,巴黎就不会这样。”巴黎图书馆构成了巴黎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彰显了这个浪漫之都的文化底蕴。

一、城市居民文化休闲功能

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化休闲功能首先是各类书刊(主要以大众类、休闲类书刊为主)的阅读以及各种音像资源的获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城市居民获得阅读的快感,享受到高雅的文化休闲。如南京图书馆设计的时尚风格的阅览区,避免了传统图书馆单一的图书阅览模式,充分尊重读者的阅读爱好,提供非常个性的阅读服务,使城市居民文化休闲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次,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居民文化休闲功能还体现在为市民提供外出旅游参考指南、信息查询等服务。现代人们的生活世界逐渐扩大,旅游成为人们非常青睐的消遣休闲活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凭借着它所拥有的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就给城市居民提供充分的旅游指导信息及相关的信息查询服务,从而为出游的居民提供方便。这是公共图书馆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优势所在。虽然目前网络也能为市民提供网上旅游指导,但是公共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旅游信息及数据库依然是市民出游信息筛选的一个重要选择。而且公共图书馆本身也可以为市民提供旅游资源,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现代图书馆业已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如南京图书馆独特的造型,个性的设计理念,已成为南京市民心中的“埃菲尔铁塔”,它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建筑,也不仅仅是一座图书馆,它所代表的是具有南京城市文化特点的文化,可以说这是一座思想的建筑。这样一座建筑有着文化的底蕴,兼具着现代化的设备,当然有理由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再次,公共图书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休闲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的主要场所,而且还能为读者提供生活服务,如茶室、咖啡屋、书吧、概念餐馆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得阅读成为生活享受的一部分,因此阅读环境的设计和阅读过程中的享受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公共图书馆阅读环境的人性化,使得读者能够尽情地享受阅读快感和美感;阅读过程中生理的享受,如饮茶、美食会增添阅读的乐趣。可以预见,公共图书馆的这种功能,将会成为其主要功能,快乐阅读的理念也将深入城市居民内心。以后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居民文化休闲功能也将向这个方向侧重发展。

二、城市历史文化保存功能

城市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城市历史文化保存和展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的多个方面不可避免地遭受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削弱,其完整性也被打破,许多重要的文字资料遭到破坏或者遗失,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而在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建立以后,这种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现代公共图书馆凭借着高科技的馆藏条件及技术优势,依托着政府部门给予的权利,在古籍文献的保护和保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有了一座公共图书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至于在若干年后无法看到现在城市的这个面貌和风俗习惯,这样城市历史文化就不会断层,就可以完整地延续下去。

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历史文化保存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保存工作。地方文献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重要凭借,是传承城市文化重要的载体。所以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保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重要时期的重要文献的保存工作就更重要了。如南京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时期的文献,大概有70万册,数目之巨,令人咋舌。而且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有关政府的文献最多,还有很多未公开发表的重要高层绝密文献,这是对历史上南京重要地位的一个证明。其次公共图书馆还有文化抢救的功能。公共图书馆密切关注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于那些有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消失的文化形式采取多种收集方式,将他们保存在图书馆这个固定空间,方便后来人去了解,这是典型的文化抢救。比如采取拍照或者录像的方式将城市的古老建筑保留下来,将旧城市的点点滴滴保留下来,然后采取图片展或音像展的方式展示给市民。若干年后,这也是后代对城市历史怀念的重要凭证。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文化抢救功能的重要性,这点还需要社会和人们的大力支持,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这种功能。

三、公民文化素养提升功能

民国时期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不只有学校,学校以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可以这样讲,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大学”,它与民众之间没有隔阂,是公民提升自我素养和知识水平的终生大学。首先,公共图书馆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允许社会各界的人民进入到它的知识殿堂中去学习,这里没有社会等级的限制,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其次,公共图书馆以其丰厚的图书资源,满足各种业余或者专业的知识需求,这是高校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功能。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门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为现代公民的迫切需要。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发挥的功效巨大。

具体来讲,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提升公民的知识素养,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公民自从走出学校之后,就接触到社会这所“大学”,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就变得少了起来,这就是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背景因素。而公民作为精神动物,对知识精神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就必然会主动深入公共图书馆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提升公民的文化品位。知识素养是看得见,容易体会的。不过文化品位更多地体现在公民的一言一行中,反映的是公民的综合文化素养。而公民在长时间接触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后,其文化品位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力所致。从整体来看,后一方面是公共图书馆的独特的作用。因为提升知识水平,不一定在图书馆,但是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就需要公共图书馆这样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的媒介。

四、城市文化名片功能

回顾历史,图书馆几乎与城市的发展同步,巴比伦文明时期,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美索不达米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图书馆,后来伟大的亚历山大皇帝在马其顿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现代城市纽约建立了纽约公共图书馆。这在他们的历史时刻都是显著的成就,图书馆成为了不同时代城市的伟大建筑。而今天公共图书馆业已成为城市的地标,成为城市文化的象征。公共图书馆成为城市的显著事物,成了讨论城市文化的焦点之一,因此现代公共图书馆拥有了“城市文化名片”的美名。

公共图书馆的城市文化名片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建筑文化的名片。现代公共图书馆大多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外形都比较美观,很多都已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如南京图书馆位于总统府旧址旁,其优雅的设计及色彩使得它光彩夺目。其次,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名片。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如南京图书馆是源于民国时期的国立图书馆,也是当时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所以我们从南京图书馆就可以看到南京的历史文化。再次,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整体形象的名片。一个城市的形象主要体现在公共形象上,主要通过城市的文化设施和建筑体现。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一样作为城市的形象名片现身,折射出城市文化的水平。最后,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整体文化的代名词。一座优秀的公共图书馆就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如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以强大的包容性著称,进入它,不需要太多的程序,不需要金钱。而且其藏书反映了多元文化相并存的情况,如皇后区图书馆藏有多种中文书籍,而且还可以检索到大量的中文期刊,在国内能查到的,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也能查到。图书馆的这种情形也反映了纽约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多元文化的吸收,反映了纽约文化的多样性。

以上四点就是从城市文化视角对公共图书馆功能的研究,总的来说,城市文化要在城市和人身上体现出来。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历史文化保存功能、城市文化名片功能的侧重点在城市,城市居民文化休闲功能、公民文化素养提升功能的侧重点在于人。二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因为城市文化是城市和人的有机组合。公共图书馆的前两种功能是宏观和拓展的,后两种功能是微观和基础的,没有后两种功能,就不能发挥好前两种功能。只实现了后两种功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功能就无法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廖小梅.城市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概说[J].图书馆论坛, 2010 (5) .

[2]李勇慧, 白兴勇.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7 (3) .

[3]王雅琴.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4) .

[4]黄红卫.图书馆与文化休闲[J].图书馆, 2008 (6) .

城市文化视角 篇7

一、自组织的视角

自组织理论是前人通过研究自然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发生和发展出来的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由包括普里戈金等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等创立的“协同学”理论、艾根等创立的“超循环”理论等一组理论群构成。尽管这些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获得了不同的理论, 但这些理论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自组织理论体系。这些不同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 这类系统在演化过程中, 如果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 会使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 导致时间的、空间的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 出现有序的结构[1]。也就是说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 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如自然界中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 如星系的形成、蜜蜂筑巢等看似个体纷乱的活动, 实质是形成了一种结构上的有序, 都是自组织现象。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系统必须具备: (1) 系统开放是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即系统与外界环境要有持续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 (2) 非平衡态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源泉。非平衡是指系统远离平衡态和近平衡态的一种状态。 (3) 系统有序的动力之源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

从自组织的视角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实践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 根据自组织理论探讨城市社区文化发展规律和条件, 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过程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其次, 研究城市社区文化自组织发展的意义, 最重要的在于尊重文化发展的“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发展规律, 从而把外界推动与自组织结合起来, 使有计划的干预发展转化为系统的自组织, 使这种动态运作方式成为一种社区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而不是想象中的最终发展结果, 或成为文化发展的制约。自组织这一应用于复杂系统的理论, 对于城市社区研究来说, 其实践意义不在于通过它来建立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模型, 而是在于改变人们对于促进城市社区发展的态度, 从而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二、自组织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分析

1.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开放性。自组织理论认为, 一个孤立封闭的社会系统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 使系统变成一个死寂的自我循环, 这种循环因为缺乏对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成为一种平衡的稳定态, 这种稳定态没有发展的活力。

目前, 大多数城市社区在文化建设中表现出封闭性:一是表现在资源利用方面。行政化色彩浓厚的“单位化社区”一直是社区管理的传统, 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使现代社区已经成为“居住型”社区, 但传统的管理思维仍然存在, 致使社区外的社会服务资源难以介入社区, 大多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 都是试图在社区内进行, 关注的焦点也是社区内的有限资源, 一旦社区内资源出现短缺, 如场地不够、资金不足或者专业人员短缺等, 即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是空谈, 没有能力进行, 听之任之, 出现部分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不作为, 缺乏开放意识, 因而未能进行外界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二是社区组织机构各为一体缺乏合作。城市社区的发展与建设不仅离不开内部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如社区党团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居民自治组织以及许多民间组织和团体, 同时也离不开与社区相关联的社区外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这些组织都为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持。但目前城市社区发展未能为所有组织搭建一个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在文化建设上未能充分利用这些组织资源, 缺少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

2.社区文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缺少非平衡性。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非平衡性是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前提。正是因为系统内部要素存在类别的多样性, 才能形成一种势差, 从而产生流动。

社区文化建设缺少非平衡性表现在: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调研中获悉, 大多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 都把社区文化建设的视角瞄准了举办社区活动。这里蕴涵着这样的假设:文体活动即等于社区文化, 多举办文体活动就是建设社区文化。另外, “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模式也使文化建设成为“政绩工程”, 文化活动较其他文化内容更容易量化和凸显业绩, 因此, “文化活动=文化建设”成为大多社区认可的建设方式。事实上, 文化活动仅仅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 在活动之外, 社区还要根据社区成员特点以及地域文化传统的不同, 进行有别于其他社区内容诸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内容的建设, 以形成各自不同特色的社区文化。城市社区文化是社区构成要素———地域、社会互动与共同的联系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 包括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一是物质文化, 如社区建筑风格、社区环境、公共设施、道路以及活动空间等。二是制度文化, 如社区的规章制度、居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其他的一些社区管理规定。三是精神文化, 也是城市社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如社区心理、社区意识、社区内的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居民素质以及精神风貌等。此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城市社区文化的内涵。只强调社区文体活动的社区文化建设因为缺少多元要素的文化构成使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面临多个社区在文化活动和文化组织方面千篇一律、缺少开放性思维、特色文化表现不足、居民缺少参与、文化建设部门出现工作瓶颈等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他组织”模式的社区文化建设缺少系统发展的非线性功能。自组织原理认为, 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系统有序的动力。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复杂系统中要素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 它具有互不独立的相干性, 时空上的非均匀性和多体的不对称性等特点, 不能简单地进行数量上的迭加, 而是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 呈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效应, 形成作用对象之间支配与被支配、催化和被催化、控制与反馈等复杂的多维关系。

社区中结构要素的耦合作用中, 系统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社区主体即社区居民处于至关重要的作用。居民作为单个的独立元素以各种方式形成各种组织, 从事多种社会活动, 所有的结构要素均通过社区主体连接起来。社区居民以居住区域为基础, 依靠各自的社区行动, 或参与社区管理或参与社区日常生活行动, 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 他们本身的行动参与使城市社区系统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体系。就城市社区系统来说,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1+1关系, 要素之间形成的内聚力是由纵横交错的网络构成。以往的社区文化建设中, 社区政府是社区文化组织模式中最大的动力来源, 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文化互动成为整个组织模式中的主脉或主干[2]。在政府主导模式中,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带有过强的行政色彩和官办特点, 主要表现在从思路、步骤、内容和形式上, 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 政府明显处于主导地位, 相反社区文化真正的主体———社区成员, 往往处在处于被推动、被教育的地位, 几乎难以显现社区成员的自主性力量, 居委会按照政府或者街道的安排完成任务, 居民在社区发展和建设中几乎任何没有参与, 社区居民之间成为没有任何交集的独立个体。过分强调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客观上带来了三个消极后果:一是强化了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难以发挥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二是缺少居民的社会行动, 难以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各类社会组织;三是“他组织”使居民成为“被动的”参与者, 缺少参与的动力, 难以形成居民之间相互关联的网络。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 由于城市生活环境的特殊性, 如城市社区中居民之间交往具有相当的“匿名性”和“职业上的分离”特点;现代高节奏的生活步伐所促使的流动性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 使城市人几乎没有精力和兴趣发展邻里交往关系;另外, 具有依附性人格特征“单位人”所具有的由单位组织、成员被动参与的传统管理路径在目前的社区建设中的仍然存在, 社区成员这种不愿主动参与过分依赖的习惯没有改变, 具有自立、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现代“社区人”性格没有形成, 因此社区文化建设面临重重困难:社区文化资源不足或者资源难以整合、社区居民不愿参与或参与群体构成不均、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单一以及社区文化所具有功能难以发挥等。由此, 外界干预成为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但是用自组织理论分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干预发现, 只有符合以下特性的措施才能使城市社区在政府“这只轻轻推动的手”的作用下出现自发的自组织过程, 使外部干预与系统的内部要素相结合, 转变成系统内部发展的动力,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才可以走出目前发展的瓶颈。

1.创造条件促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开放性。首先, 将社区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开放的社会背景下, 立足本社区文化传统的同时, 不断引进和融合外来的优秀文化, 促进本社区文化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在社区内部, 试图在封闭的区域里、依靠单一途径、单一渠道以及孤立部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而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放在整个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考虑, 通过街道与街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物质、信息、人员的交流, 使社区从外界获得文化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开放性社区文化系统的构建,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如利用城市便利的交通设备和完善的通讯工具扩大社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交流范围, 如与其他社区、其他机构交流。交流的内容也要多元化, 涉及知识、信息、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内容, 同时也需要扩大社区成员与外界的交往半径、交往频率以及多样化的交往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举办联谊会、资源共享等措施, 提供开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要通过教育者的角色有目的地培养社区成员的开放意识, 树立开放观念, 因为开放性是社区获取内外支持的重要途经。其次, 协调内外资源、促进共享。资源共享是解决不同社区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能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的认同感, 也能增强社区工作的凝聚力。从某种程度上说, 资源共享精神是社区建设的真谛。依据社区主体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 有计划的引导社区内居民和组织共同参与, 合理的利用社区内的资源,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 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另外, 以地域为基础的社区 (无论是街道为基础还是以居委会为基础) 总是镶嵌于一定的区域系统中, 该区域系统所辖范围不仅指与其隶属于同一街道的其他居委会, 也指其他街道及隶属于其中的居委会, 或者是一些公共的社会资源, 如城市区域的图书馆、文化广场以及其他机构的一些公共文化资源, 在这样的区域系统中, 增加社区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以及相互补充的发展关系共同构成了资源共享的社区系统。社区是社会的一部分, 社会转型要求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新载体。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整合前提是广泛合作, 其实质是一种求同, 是不同类型社区在文化建设目标一致基础上结合成的整体。可以充分运用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中介角色, 促进和协调区域系统内文化资源共享。

2.促进社区文化系统的非平衡性。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和文化系统内部结构要素的异质性。社区文化作为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 都是社区居民长期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传统, 体现的是地域社区之间各自特点和异质性很强的城市社区内部多元文化发展维度。促进社区文化系统的非平衡性发展途径:首先, 评估社区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收入层次的社区居民, 在了解其需求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文化建设策略, 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 体现多元文化的建设;其次, 进行多维度文化建设。文化体系包括的内容很多, 不能简单地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仅仅瞄准举办文化活动”, 不能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为社区之间完全没有差异的文化共性, 要依托地域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最后, 促进社区内一些自发的多样性文化传统发展。调研中发现, 社区内居民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爱好, 如喜欢下围棋、养花、钓鱼或者养宠物等, 如果顺应他们的爱好推动这些成员组织起来形成多个兴趣小组, 并将这些小的涨落诱发成多个大的涨落, 慢慢浸入整个居住社区, 这种文化发展的示范效应会引发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变革。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 只有把社区文化建设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来运行, 进行不同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社区具有一定差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才能有助于形成以优势地域、优势群体或个体为极核的类似“聚集效应”的不平衡性, 再通过外界对系统施加足够的影响, 如提供各种资源, 才能使社区文化发展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3.促进主体参与形成社区文化建设的非线性关系网络。中国没有西方公民社会的传统, 同时, 长期传统的集权政治文化约束和限制使居民缺少公众精神, 导致参与的意识非常淡薄, 因此, 缺少社区成员参与成为普遍的社区文化发展瓶颈。社区成员成为城市社区内各自生活独立的个体, 鲜有非线性关系网络的出现。由此, 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成为社区发展建设的关键:首先, 转变观念, 树立公众参与的思想。一是社区管理者转变传统的社区文化建设观念, 允许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基础主体在社区文化各建设环节的介入, 通过充分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放大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声音, 赋予他们社区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参与的权利;二是强调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责任和贡献力量。参与式社区居民文化建设强调社区居民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同时, 也要求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生活主体应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 并对所参与的社区文化项目具有主动性以及责任感, 同时, 还要在参与过程中运用知识和能力尽可能的给予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其次, 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和程序支持。一是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制度的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制度和法律保障。最后, 践行科学的公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路径。一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二是通过构建社区不同居民互助合作的参与式文化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通过公共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实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利益分享, 建立多元化的、互构共建的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追求, 也是促使社区文化建设要素形成非线性的基础。

摘要: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所面临封闭性、同质性建设以及缺少居民参与社区行动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通过促进社区文化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以及非线性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从而为一直具有“自下而上”形成传统的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系统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系统科学大辞典[K].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3:690.

城市文化视角 篇8

城市文化建设应当如何具体定位?如何具体设定目标?以什么样的具体措施予以推进?这都是我们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应当回答的问题。本文正是以成都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目标与具体措施为视角, 解读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城市和谐文化建设问题。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全面总结了成都市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 深入分析当前形势, 深刻认识成都实际, 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成都市建设文化强市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就是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在发展规划上, 成都市提出了由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由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 目标的基本指向是奋力推进成都作为西部“首位城市”的城市现代化进程。经初步核算, 2013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9 108.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0.2%[1]。仅从经济指标上看, 成都市基本实现了由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的目标。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在城乡统筹发展, 也就是城市化进程中, 在经济形态上的主要表现是;从第一产业为主过渡到以第二、三产业, 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在社会形态上的主要表现是;从居民依托土地分散居住为主过渡到居民依托城市综合配套条件集中居住为主, 由此, 社会管理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居民劳动方式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巨著《城市文化》中, 对城市是这样定义的。“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是一个地理网络、经济组织、体制过程、社会活动剧场以及一个具有集体统一性的审美符号。”[2]由此可见,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天然与城市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有学者认为, 芒福德从文化与城市的关联中揭示城市本质, 认为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文化磁体和容器, 通过吸引、融合、储存和传播文化而不断丰富人性, 发展人, 孕育新人类。芒福德对城市本质加以文化指认, 认为城市的深层本质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时空维度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着城市的特殊功能[3]。这一叙述更加强调了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决定作用。为了顺利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目标, 成都市需要充分认识城市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注重城市化进程中西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努力构建成都和谐城市文化。

一、注重城市化进程中巴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第一, 要在成都城市文化建设定位中凸显巴蜀文化。成都市委提出的成都城市现代化建设目标是: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为此, 要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打下决定性基础。成都的当代城市文化定位必须围绕并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展开。具体地说, 成都首先应当是一座有着现代化物质文化载体的城市, 这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成都还应当是一座面向全世界开放的, 能够让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 相得益彰的城市, 这是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同时, 成都更应当是生态良好, 环境优美, 具有田园牧歌般美景的宜人、宜居之城。我们还必须看到, 成都地处川西平原,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加上成都居民几千年的建设、耕耘, 作为历史文化古城, 自古就有“扬一益二”的美誉, 与重庆一起构成了巴蜀文化的两大代表城市。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成都引以为傲的城市文化。今天, 推进成都城市文化建设, 首先要着重做好当代城市文化的准确定位, 而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巴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 要在锻造成都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生命活力中固守巴蜀文化。一座城市居民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弘扬科学、尊重传统、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良好精神状态, 就是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生命活力。只有源于城市居民自身的, 具有个性特质的文化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巴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 有着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 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价值。为此, 应当努力强化全体城市居民, 当然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对巴蜀文化的价值认识, 坚守对巴蜀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尊重, 坚守对巴蜀文化表现形式及巴蜀文化完整性的尊重。为此, 对巴蜀文化价值的承认与尊重, 应当成为城市党委和政府最基本的政策目标。一座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城市理应具有独特文化个性。因此, 城市文化的个性特色锻造, 即对巴蜀文化的固守就成为了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 有一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 这就是城市建设的趋同性与城市个性的灭失。我们要看到, 一座城市只有永保其固有的特色, 在城市文化的传统上既要有固守, 又有文化上的与时俱进, 才能向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

第三, 要全面认识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形态。巴蜀文化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巴国、蜀国的中心城市为发展渊源, 具有独特个性和鲜明地域特色的, 并具有长期历史延续的文化形态。巴蜀文化从开始形成雏形到最后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地域性文化形态, 已有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厚重积淀。从文化的基本属性与特点上看, 巴蜀文化是诞生和发展于人类社会尚处于农业社会时期的典型中华传统农耕文化, 同传统农耕文明一样,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是, 巴蜀文化因为水利的发达、河网的密布, 水路交通的便利, 人口的相对集中与商品的聚集, 又形成了城市工商业的繁华与兴盛, 城市有着较强的开放性。成都与重庆都是移民城市, 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汇集到这里, 必须和谐相处, 协力互助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 巴蜀文化又有着强烈的包容性。在成都市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必须充分认识到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形态。必须树立城市现代化与传统而珍贵的巴蜀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注重城市化进程中巴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为巴蜀文化传承与弘扬留出充分的空间。

第四, 要正确处理文化的全球趋同化同保护和发展巴蜀文化的关系。在“地球村”的大背景下, 文化的全球趋同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巴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也势必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接受洗礼。巴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可能逐渐被所谓“主流文化”所冲击, 成为次要的、不受重视的边缘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 文化的全球化不能以某一个西方文化为统一标准。学习他人之长, 保留自身特色, 并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顺应时代的要求而有所创新, 这才是我们文化发展与文化保护问题上的立身之本。从广义上讲, 制度就是凝固了的文化, 好的制度就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先进、优秀文化的结晶。巴蜀文化就是这种优秀文化的结晶体。因此, 城市文化建设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必须做好正确处理文化的全球趋同化与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的关系, 在当代城市文化的制度建设中强化保护和发展巴蜀文化的制度建设。

第五, 要妥善解决巴蜀文化的保护措施。具体而言, 巴蜀文化的保护应当是一种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 即保护的对象包括则涵盖巴蜀文化的区域的所有文化空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预先作好文化保护规划, 融保护于建设之中, 不破坏文化遗产, 不异地新建伪文化遗产, 实现在不脱离我市城市基本形态、不改变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下的巴蜀文化保护, 才是最佳的选择。应当注意采用现代化技术对巴蜀文化进行保护。例如, 完全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对巴蜀文化的实质性保护。可以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巴蜀文化的载体, 在文化创意产业引入巴蜀文化的内容并以此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人脑加电脑的高新技术产业, 所需物理空间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完全可以取得既提供现代工业发展空间、创造经济财富, 又较好保护巴蜀文化形态的良好效果。应当通过文化教育实现对巴蜀文化的保护。文化的传承在本质上应该人的传承, 这才是文化保护的最可靠手段。在巴蜀文化的旧有存在空间已经固定的情况下, 有必要通过对新一代城市居民的巴蜀文化熏陶教育, 使巴蜀文化得到更多城市成员的重视和自觉保护, 让巴蜀文化的基因被输入到更多的城市居民身上, 如此, 巴蜀文化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二、在城市化进程努力构建成都和谐城市文化

反映在文化的内在张力上, 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城市文化凸显多样性与冲突性;而乡村文化更主要体现单一性与和谐性。和谐, 作为一种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这就是说, 和谐并不是指完全同一, 而是指人与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专用语, 其内涵特指社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既包括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良好状态的描述。它是从中国社会良性运行为要求出发对中国各种社会关系, 应具有的状态和特征所做的高度概括。实现城市社会和谐, 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努力构建城市和谐文化。构建城市和谐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要正确处理构建城市和谐文化所涉及的社会关系。从构建城市和谐文化所涉及的社会关系上看, 城市的社会关系主要有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城市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问题既是构建城市和谐文化的基础, 也是潜在的矛盾源。就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而言, 在其主要方面, 政府作为人民共同授权行使公权力的组织, 其核心职能正是维护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发展, 追求幸福的生活。这种主体价值指向的一致性, 当然也决定了其共性或和谐性。但从另一方面看, 政府行使公权力不当, 有可能对个人权利构成潜在的削弱或威胁。正是基于此, 才需要对公权力进行限制与规范, 这就是冲突的一面或者“和而不同”的一面。就城市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而言, 一方面存在城市社会成员全部或局部利益的一致性, 这是一座城市社会成员形成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基础。但不可否认, 城市社会成员各自利益是相对独立的, 其利益之间也会产生冲突。这种城市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其协调需要的正是政府公权力和其所依据的公共利益。这是构建城市和谐文化中应当具有的协调和处理城市社会成员、城市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

其次, 构建城市和谐文化必须以法冶方法推进。正如和谐社会必然是法冶社会一样, 城市和谐文化必然是法冶文化。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和谐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的实现保障, 和谐社会的其他内容无一不需要法治的精神和力量来促进和保障。所有城市社会的成员, 其根本需求的满足都是依赖于同其他城市社会的多种形式的合作而得以实现的。既然合作是满足城市社会成员需求的必然途径, 那么, 合作而不是冲突, 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城市社会成员共同的和必然的选择。和谐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取向, 其核心就是消除冲突。和谐文化既包括个人自身观念的和谐, 也包括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观念的和谐, 即不同主体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宽容。

再次, 构建城市和谐文化应当以形成秩序为指向。秩序表示的是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状态。“秩序的概念, 意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4]城市秩序指在城市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治”, 就是表示社会的有序状态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巩固, “乱”则表示社会秩序的破坏和社会的无序状态。城市和谐文化中的秩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 即所有社会成员都被纳入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系之中, 每一个人都被置于一种确定的社会地位而相对固定, 各成员及各种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都被社会以法律及其他方式予以明确规定。二是各种城市社会规范得到正常的遵守和维护。三是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冲突和无序的现象, 但把它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是一种社会秩序。

最后,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的创新、改革是构建城市和谐文化的基本路径。为了实现构建城市和谐文化的目标,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具体而言, 一是要按照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要求,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二是要加强平安成都和法治成都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 规范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维护城市发展所必须的社会秩序, 努力消除和化解社会冲突。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在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征程中, 必须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此, 应当“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今天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 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宏伟工程中, 抓好城市文化建设工作, 解决好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文化建设应当如何具体定位?如何具体设定目标?以什么样的具体措施予以推进?这都是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应当回答的问题。以成都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目标与具体措施为视角, 解读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城市和谐文化建设问题。为此, 应当注重城市化进程中巴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应当在城市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城市文化。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文化建设,成都

参考文献

[1]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14年第9次专题新闻发布通稿[Z].2014.

[2][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M].邓文华,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72.

[3]赵强.芒福德的城市观及其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城市文化视角 篇9

一、城市雕塑与城市设计

作为一种城市中广泛存在的视觉传播要素,城市雕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城市设计元素,可以承接历史,又能够展示未来。城市雕塑可以以最纯粹和传统的方式展现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也可以以最具争议的方式展现——从你所向往的经典艺术到抽象的形式再现,或是极端性的材料与装置的展现。

无论是从传统的视角,还是现代的视角,城市雕塑是城市最具持久力、最具可感知性的视觉传播要素。从城市设计视角, 它可以扮演的角色很多:(1)它是具有文化指向的形体空间形式,在建筑与街道中扮演空间角色;(2)它是文化艺术范畴的城市基础设施;(3)它是城市地标,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最突出地展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4)它是城市的标志或标识, 可以广泛地成为视觉指认的对象或参照物; (5)它是城市的一种活动支持系统,特别是在步行活动为主导的空间系统里,譬如广场、步行街、公园等等,与城市街具、 小品、绿化、照明灯环境设施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对人们在城市中的公共活动与交往的辅助与支持。无疑,城市雕塑是构成城市外部空间意象体验认知的一种最重要的城市设计元素。

二、城市雕塑是场所与城市实现对话、人与城市实现沟通的重要介质

城市雕塑虽然形式众多,风格不一,但它的存在需要与所处的城市环境建立联系, 不应否定和排斥环绕其周围城市要素的存在,包括建筑、街道、设施,绿化,以及与上述环境相关的文化信息、艺术信息、业态信息等。拥有丰富城市雕塑资源的城市都不会缺少场所感(Sense of place),城市雕塑显然是场所与城市实现对话、人与城市实现沟通的重要介质。脱离与环境对话和关联, 城市雕塑的美感和文化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贬低城市文化品位。好的城市会尊重城市历史的积淀所累进叠加的物理形态元素, 包括历史街区及其所有的承载要素,其中城市雕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城市雕塑是使城市具有历史关联性和场所感的主要要素。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多·罗西在《城市的建筑学》中将城市的构成分为地标和肌理两部分,城市雕塑在这两个部分里都构成重要作用。重要的大尺度城市雕塑也会成为地标,成为公共空间的焦点,比如罗马的威尼斯广场的建筑群与雕塑。地标往往对控制和形成城市意象结构具有关键的作用,或是从平面维度,或是从竖向维度。

相较于地标,肌理意义更为宽泛。就建筑来讲,肌理是构成城市的一般建筑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而建筑为主的城市街区里, 沿街道、庭院、广场,公园,都广泛地有城市雕塑分布期间。有的建筑与雕塑融为一体, 包括形形色色的街道家具;还有在欧洲古典城市必不可少的水池、喷泉等等,均构成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环境肌理。城市雕塑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对于城市意象的锻造是强烈而持续的,它不仅从物质环境建设角度表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更从人文美学角度解说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映射着公共环境里各种生动的生活场景。城市雕塑所构成的城市肌理如同一个城市的基因,由它可以溯源城市的过去,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本属性,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经典的城市的公共空间无不体现着城市雕塑在传承城市历史,弘扬文化艺术品位, 启迪后人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与作用。巴黎、 伦敦和罗马等欧洲城市是使人们获得这种体验的最经典的案例。

三、对国内城市雕塑建设的一点反思

近些年,国内城市建设对城市雕塑的认识上有曲解,认为其仅属于城市建设非主流的一个狭窄的领域,设计规划建设评审管理反馈等环节屡有缺失造成现状的混乱与无序。这造成了国内城市雕塑的建设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

(1)公共艺术文化建设过于服务城市政治与管理、服务形象打造的需要,往往受制于领导或管理者的个人喜好,使得重要城市雕塑从规划、设计到设置都掺杂了过多人为因素,特别是忽视专业工作者的建议,包括公众的审美感受。

(2)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城市设计及公共艺术的相关管理环节弱势,很多规划设计编制忽视在规划设计前期对城市雕塑的规定与要求。规划指标往往关注与经济指标、建设成本、卫生安全及开发招商等关联的“硬” 指标,对文化类艺术类的规定涉及较少。在国外则明显更重视这一领域的管理跟进,比如美国的城市设计管理,会提出开发建设的投资要有2% 用于设置公共艺术品,包括城市雕塑,并且这一规定是强制性条款。

(3)城市雕塑专项设计的引导严重匮乏。 很多城市比较重视城市设计,也围绕城市重点区域的建设下了不小的力气,但缺唯独在城市雕塑专项环节有所缺失,诸多的城市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的编制与管理规定都缺少城市雕塑设计专篇内容。追求经济性、功能性的城市规划设计往往不能充分为重要的城市雕塑预留空间,城市规划师的艺术文化意识较弱, 管理环节也不重视,造成众多开发建设(无视城市雕塑地位作用)的既成事实。

(4)城市建设的职能部门间缺乏协调。 在城市雕塑领域,往往其划归城市市容委员会管理,很少能与负责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对接,包括规划局的建设管理处、详细规划处、总体规划处、历史保护处等部门。上述部门所管辖的以法定规划、建设规划为主导的规划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很少能涉及到城市雕塑的设计与管理。这造成在建设实施层面的诸多缺失与漏洞。

(5)行业协会、相关机构及公众,缺少向政府职能部门建言的通道。很多问题的出现与泛滥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见,但与管理职能部门的诉求,沟通的渠道往往不畅,不能使管理部门获得完整清晰的现状信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居高临下的官僚式管理作风,也往往让下级和用户吃闭门羹。而公众参与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流程,没有实质的意义与作用。

城市文化视角 篇10

关键词: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城市规模约束;人口规模;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2-0023-07

我国的城市发展过去过多关注城市规模,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为主,忽略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人们在反思传统工业化教训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继续体会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性意义。可持续发展与广义的城市化理解是一致的。广义的城市化理解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比重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土地、就业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环境容量,都市圈或者城市的发展是有限制的,最主要是由水资源来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对城市未来人口规模的估计应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和限度。应当从能够保障城市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研究合理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规划问题。规划之后还有城市整顿问题,因为城市发展会偏离规划所预见的状况。因此,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城市整顿的概念,目的在于调整人口在郊区和市区的分布。城市规划与城市整顿都是政府实现城市管理的公共政策,规划过程实际上是对理想人口目标的一种选择,是对政策措施的一种修改,以把握城市整顿,使之顺利进行。在整顿工作展开后出现副作用时,又是对理想结果的一种调节,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由于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动力涉及居住人口,因此,必须对人口特点进行一系列的预测,另外,还必须充分重视城市的其它变化,如市中心、近郊、远郊的房价和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办公地点、邮电通讯等等。当城市需要发展基础设施和人们渴望充足的社会服务和物质服务并存时,有限的投资需要在整顿城市和发展城市两者之间做出抉择,城市规划和城市整顿都受人口规模的约束,而人口规模又受资源的约束。重视这些约束条件,才能尊重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我国一项国家战略,二者都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城镇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最主要的表现为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增长。本文对二者不作严格区分。

城市化到城镇化概念的转变,反映了发展观的转变,城市化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城市化概念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化发展本身的变化,从关注经济的发展到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的变迁,从强调城区的集中建设到主张都市带的协调发展,从强调城市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到主张城乡文明相融合等。进而,与新型工业化相对应,人们提出了新型城市化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全新的城市化战略,其核心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的转型、核心产业的成长、城乡的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环境的支持以及大量的立法、管理、国民素质提高等等方面,它必然是长期的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

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镇化速度方面大幅度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从20%发展到40%用了几十年至上百年,自40%的城镇化率到今天的80%左右,又经历了50—100年。我国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城镇化率以每年0.6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1990—1995年间,城镇化每年提高0.52—0.53个百分点,1996—2001年间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43-1.44个百分点,2000—2005年间城镇人口由4.56亿增加到5.62亿,增加了1.06亿,每年22100多万人。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国外有更乐观的估计。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题为《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的报告,到2025年,中国将有超过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达到9.26亿,到2030年将突破10亿。与此同时,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上海已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和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07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2931人/平方公里,较之2005年2804人/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了127人/平方公里。

面对这样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乐观的城市化预测,需要冷静考虑城市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承载这么多的人口,掌握好推进城市化的节奏,规避大城市的“城市病”。应该明确,城镇化不是城镇人口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是人口转移、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劳动力素质需求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城镇化要考虑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一系列的综合体系,在关注城市化速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土地、水资源之间达到合理配置。

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我国在城市发展方针上,经历了消费型城市—生产型城市—工业化—企业化—城镇化的调整历程,过去过多关注城市规模,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为主,忽略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实施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工业文明转向新的生态文明,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一员”。为此必须承认自然界本身具有发展权,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要素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足够充分地考虑自然成本,今天的自然资本过度丧失在将来也许花费数倍的代价也难以弥补。人类对发展行为要采取某种程度的自律,一是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二是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即任何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发展为代价。人们在反思传统工业化教训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已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继续体会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性

意义。

2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化的启示

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城市化实践,至少有这样几点启示:

首先,城市的聚集效应聚焦可持续发展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战略,单靠一座城市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城市的聚集效应,可以集中力量率先示范,把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变成现实中的样板;反之,同样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如果城市不遵循可持续发展,会成为生态环境受破坏的重灾区。

其次,都市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空间。正因为单靠一座城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树立区域观念。“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首次提出“城市群”战略,树立区域思维。根据周一星的研究,都市区是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业活动发达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

第三,按照江河流域治理环境。城市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单看一个城市,是由城市土地规模决定的,但是把城市放在一个区域范围来看,就要考虑环境容量,尤其是水资源的承载力。城市发展与江河水系关系密切。在水运时代,城市沿江河而建,当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逐渐取代水运,城市对河流的功能依存度降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河流水系往往成为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m3,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很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辽河、淮河、黄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为62%、60%、56%,海河接近90%,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环境容量很小。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容纳更多的人口,从外地引水进城,会破坏原有的天然水系和生态。

防治江河水系污染,只从一座城市来抓是不够的,通常是上游污染获得经济效益,下游治理投入治污成本,承担损失,应该加强流域治理,按照江河水系划分治理区域,而不是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或者说,划分行政区划时应考虑江河水系。同样,都市圈的形成,除了行政合作的因素之外,也离不开自然条件,按照流域形成都市圈,有利于把环境污染这样的负面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第四,广义的城市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广义的城市化理解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比重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的城市化、土地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就业方式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城市化等等。基础设施的城市化,越是现代的基础设施,表明城市化水平高;土地的城市化,在城市的扩大中把原始的耕地改变成建设用地;人口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就业方式的城市化,是人口的就业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与此相联系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即在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提高城市化水平,应该在基础设施、土地、人口、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本文认为,这几个因素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有主次和因果关系,城市化的原动力是人口就业方式的改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化水平应该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否则,人为加速城镇化,会造成虚假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城市化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其中水资源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加速城镇化,要在城镇建设用地、就业岗位和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等因素之间达到均衡。

三、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1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1)城市人口规模的重要性

城市人口是划分城市的标准之一。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什么样的地区可以划定为城市,其中一个参照标准是人口。国际上划分城市的标准中,有人口规模标准,也有人口密度标准。人口规模标准,即以人口的聚集程度和数量为标准。人口密度标准,即以单位地域空间内聚居的人口密度来划分城市。人口密度通常用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来反映,表达了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来说,在城市土地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城市规模人口越大,则人口密度越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标志。2006年城市人口比重世界平均40.2%,中国41.3%。

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两个因素相关,通常是以人口规模作为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标准。

城市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当今,世界上约有3。亿人口住在城市地区,在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7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15年,世界上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会达到564个,将有16亿人居住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里,有6.22亿人居住在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里。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等8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城市。

正因为城市人口的重要性,在规划实践中人口规模预测成为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如何确定人口规模,有不同的人口统计口径,经常会各取所需,各有侧重。

(2)城市化“倒推”法的缺陷

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实现人口城市(镇)化,在规划工作中采取按照未来城市化目标倒推的方法,来确定城市人口规模,例如,上级规划确定未来年份城市化率要达到目标,那么,下级城市就将目标城市化率减去现有城市化率的余额分摊到各个年份,计算出每年该城市人口规模。但是,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的城市化,如上所述,对于城市化的理解有多种角度,而人口城镇化取决于三个因素: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和人口外延增长,但是这三个因素并不一定是正值。一是城市内部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额。只有在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并且高于农村时,才能提高城市化率。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所造成的机械增长。人口机械迁移,是指规划区内户籍人口户籍的迁入、迁出变化,如人口迁入大于人口迁出,是人口机械正增长;反之,是人口机械负增长。三是城镇行政区划的变更形成的人口外延增长。人口外延增长,是指原来属于乡村范围的人口聚集点成为独立的城市,或原有城市的扩张使其邻近的一些农村包容在城市范围内。而这些地区人口的就业可能仍然在第一产业。我国人口城镇化主要是靠人口机械增长和人口外延增长两种因素推动的。人口机械增长受户籍制度的制约。户籍制度是我国人口迁移流动政策的核心,我国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尝试,一些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特殊利益”正在被逐渐剥离,突出强调城乡统筹就业,积极推进劳动力移民在社会保障各方面配套改革,从而加快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人口外延增长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把原先的农村地区划人城市,使统计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增加,

(3)人口数量回归法

人口数量回归法是通过统计历年人口数量,计算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率。按照增长率推算未来人口规模。这种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遇到了挑战。

首先,是按照什么口径统计现有人口。过去按照户籍人口统计,但是现在户籍人口不能反映城市

人口现状,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作为资源是可以流动的,有流出人口、流入人口,除了户籍人口迁移之外,还要估算规划区内常年流出人口,即外出打工就业、但户籍仍在原籍的流出人口数量。这个数据缺乏统计资料,需要进行实地调查走访才能获得。因此,当地常住人口的计算公式为:

当地常住人口一总户籍人口十机械迁入人口一常年流出人口

按照这个公式来统计,从当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城市,人口都趋于上升,有些城市,尤其是郊区城镇,人口是趋于下降的。

其次,从对城镇化的理解来看,城镇化水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但是,怎样统计城镇人口?是市区人口还是非农人口?城镇人口的统计主要依托城镇行政建制和户籍统计,所以,城镇行政区划(城镇设置、城镇地域范围)的变化,直接影响城镇人口的统计,进而影响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总人口(城市化)与非农人口/总人口(非农化)两种计算口径下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别很大。”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也就是以户籍计算的非农业人口滞后于以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统计的非农业人口,这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特征。这种城市化意味着大量的非农化和工业化是在中心城市以外进行的。所以,通过城镇的发展来推动城市化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由此可见,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虽然很快达到了城市化指标要求,但与此同时产生就业难的问题;人口规模预测缺乏客观依据,城市规划要求的人口指标和土地指标轮番上涨,未来的指标在规划完成之后不久就突破,导致现实中城市化表现为在土地、人口、基础设施之间轮番提升;城市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压力,如土地和空间发展、资源和污染、高技能劳动力和人才的短缺等。因此,要按照生态、水资源承载力,来约束城市人口的规模。

2自然资源承载力约束城市人口规模

(1)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通过自我维持、自我调节,所能支撑的最大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生态系统在能量供给和废弃物吸纳方面存在某种极限,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我们要将人类的活动限制在地球“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无限消耗上,从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并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依托和支撑,不仅要重视水、空气、土地、资源等可视的环境,而且要重视地质环境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生态承载力研究主要目的是利用生态承载力理论对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为规划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技术路线以生态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遥感技术为手段,对城市或区域的生态压力、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压力进行分析评价,这里主要分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承载力。

(2)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在规划实践中,人口规模、土地规模是确定各项指标的重要依据。通常是只要高估城市人口规模,就可以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因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是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来确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照《标准》主要以人口为依据,一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用地规模时,也是先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现状水平结合《标准》确定用地规模。这就导致近几年我国城市数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我国城市数量2001年862个,到2006年减少到656个,城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市建设用地面积从2001年的14万平方公里上升到2006年的3.2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占地已经达到110—130m2,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而东京人均用地只有78.7m2,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均建设用地才35m2,仍然保持了很高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水平和城市竞争力。我国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优质耕地只占全国耕地的1/3,主要分布在目前建设用地最多的东南部地区。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到2010年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的底线。因此需要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

根据生态系统结构特点,构建三层次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第一层次评价土地的生态压力,是指单位面积生态系统现所支撑人口规模所需的生态生产用地面积,属于生态压力评价,生态压力评价体系是从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转化而来的。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和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地域空间,它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角度来研究自然资本消费的空间,生态足迹计算模型是从需求方面计算人类发展所需的生态空间,将其与地球生态系统可供给方面计算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比较,可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空间,若土地资源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则处于持续状态;若两者相等,则处于平衡状态;若小于生态足迹,则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第二层次评价土地本身所具有生态服务能力,即土地资源承载力或生态容量,是指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态生产用地面积,属于生态承载强力评价。

第三层次基于生态系统本身生态承载能力与现状生态支撑生态压力的平衡评价,其值是生态压力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之比,属于生态承载压力评价。生态承载压力评价是为了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态压力是否超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

按照这样三个层次对规划区不同地形地区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可以判断人口分布状态是否合理。

(3)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首先搞清楚规划区水资源基本情况,包括年降雨量、年平均蒸发量、干燥度、属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还是湿润地区,全区人均占有水量(包括可利用与非可利用水资源)与全国和世界的水资源人均占量水平进行比较。

然后,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规划区水资源总体状况。

从规划区水源的供给来看,主要来源于降水、过境地表水与地下水,经统计得出全区的水资源总量。

从规划区水资源的需求来看,有五个方面的分配去向:生态环境需水、居民生活耗水、工业生产耗水、农业生产耗水、地下水补充。将这五个方面的水资源需求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生态环境需水承载力评价。生态环境需水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基本用水,它是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最低保证量。是生态系统健康存在的水资源支撑底线,是三个层次评价中水资源承载力标准最低的一个层次;

第二层次是流域综合需水承载力评价。流域综合用水是指流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用水,这也是一般情况下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用水标准,它同时考虑到自然、人工双系统的用水。人工系统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与工业生产用水;

第三层次是区域生态战略用水承载力评价,区域生态战略用水承载力评价是基于本流域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双层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基本用水的条件下,区域生态系统对泉域地下水贡献的承载能力评价。

在此基础上,根据水系,把规划区分为不同区域,逐个评价各区域三层次的水资源需求状况,

(4)水资源和人口预测的关系

①人口数量预测以流域综合用水承载力评价体系为依据

承载现有人口需水量的能力一规划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综合用水量

当承载现有人口需水量的能力>1,表示水资源承载力有余,可以适当增加人口;当承载现有人口需水量的能力<1,表示水资源承载力不足,应当控制或减少人口。

规划区可利用水量应当考虑未来为都市圈中心城市承担的总需水量的比例。

例如,2020年长清区要承担济南市总需水量的30%,所以,

规划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一规划区水资源来源总量一济南市总需水量的30%;

综合用水量也是一般情况下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用水标准,它同时考虑到自然、人工双系统的用水。人工系统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与工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以国家人均用水标准来确定全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耗水总量。工业生产用水总量根据同类城市工业用水与城区居民用水总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工业用水为城区生活用水的两倍。

②人口分布调整主要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分别确定控制迁入地区、限制人口迁入地区和人口迁入地区等。

③根据地势坡度确定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

(5)土地、水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①现状土地资源承载人口规模与土地资源实际可承载人口规模比较,得出现状土地超载人数;并分区进行评价,得出各区土地能承载的人口和超载程度。

②现状水资源承载人口规模与水资源实际可承载人口规模比较,得出水资源超载人数;比较水资源超载人数与土地资源超载人数;并分别对全区和分区域进行评价,得出各区水资源可承载人口和超载程度。

③综合分析,确定不同时期规划区人口控制的目标和步骤,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规划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元复合系统的最佳耦合发展。

四、结论

城市文化视角 篇11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

“文化创意产业”亦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 “版权产业”等称谓, 在各国经济及科学研究领域广为流传。《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把文化创意产业概括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 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英国创意产业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 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特征即是高知识性, 它将传统文化与创意理念相结合,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具体行业有机结合的产物。

2.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回报率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位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赋予其增值潜力, 通过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 从而使其拥有了“投入少、产出多”的特点。

3.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包容性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集融合性、渗透性和辐射性于一体, 使其不仅自身迅猛发展, 更将其产业精神渗透到其他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企业、进而推动它们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与版权

(一) 版权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和意义。

版权是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权利, 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中联系最为紧密的权利, 而且在文化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直接把文化创意产业称为“版权产业”。

(二) 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的版权问题。

文化创意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并做强做大, 就必须对版权进行有效运作和科学管理, 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版权权益保护最大化。主要涉及:一是版权的取得与登记。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创意作品采取自动保护原则和自愿登记制度, 即作品创作完成后就享有著作权, 对登记这一形式上的确定不具强制性。二是版权的使用。版权的使用分为转让、许可使用和质押三种方式。三是版权的管理。这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工作重点, 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版权被非法使用。四是版权的侵权保护。现今盗版侵权的日益猖獗使各国都加大了对版权的保护力度, 呈现出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相结合、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相结合、民事救济与刑事、行政救济手段相结合的特征。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现状及困境

(一) 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比较晚, 执法不严, 加之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对落后, 对著作权法的宣传推广力度也不够,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还未上升到自觉层面, 这在齐齐哈尔市文化企业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齐齐哈尔市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制约, 创新人才不多, 人员素质不高, 文化水平不够, 创新能力和维权能力有待提高。

(二) 文化创意产品侵权行为严重, 现有行政管理体系治标不治本。

由于复制操作容易、成本极低, 加之齐齐哈尔市的经济水平不高和法律意识不强, 盗版与非法下载等侵权行为会时常发生, 这将大大挫伤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严重制约着齐齐哈尔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版权保护采取行政与司法双轨制, 司法保护只是事后的被动救济方式, 而通过行政保护这一主动、经常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有效预防和监督的作用。但是由于齐齐哈尔市行政部门的人力、物力、精力不足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识不够, 导致行政保护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若事后保护就与司法保护无异, 最终只能治标不治本。

(三) 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司法救济可操作性差。

齐齐哈尔市的版权保护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法规或规章, 暂只能依靠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版权。我国目前出台了《著作权法》、《行政许可法》、《出版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但它们多年未经修改, 显然与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无法匹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给文化创意产品的复制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侵权带来了隐蔽性, 很难被发现, 即使发现了也会因取证困难、侵权者众多、损失难以估量和法律规范不健全等, 很难被追究责任。此外, 对创意概念和侵权行为的界定、市场准入、行政垄断、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齐齐哈尔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完善和建议

(一) 增强企业版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对个人而言, 不论是创意产品的创作者还是消费者都应具备版权自我保护意识和尊重他人版权的意识, 增强版权保护法律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齐齐哈尔市政府应建立信息交流和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的平台, 例如开通“举报产业版权侵权行为”的广播或电视频道, 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二)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地方立法。

齐齐哈尔市在做强马戏杂技、文艺创作等传统创意产业的同时, 做大动漫、满绣、粗陶泥塑、剪纸等地方特色创意产业, 形成特色各异、多点推进的集群化发展态势。该市立法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具操作性和执行力的相关版权保护地方立法。

(三) 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体系。

行政保护方面, 完善齐齐哈尔市版权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 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共同促进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司法保护方面, 司法机关在审理相关案件中, 要合理评估创意产品的价值, 充分考虑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的特点, 齐齐哈尔市司法机关应确立专家证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吸收专家参加案件调解, 从而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版权纠纷解决机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产业越来越彰显出它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 “文化创意产业”自然成了新兴词汇, 被形象地比喻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对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促进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更能推动鹤城经济飞速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版权保护

参考文献

[1].姚东旭.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其意义[J].商业时代, 2007

[2].李哲淼.文化创意产业立法刍议——基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立法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 2009

[3].王海英.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困境及其法律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4].王孝.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版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0

[5].赵雯倩.中日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 山东大学

上一篇:中小学日语学习下一篇:尊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