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念

2024-09-21

尊重理念(精选7篇)

尊重理念 篇1

新学期到来之前,我会对新学期班级文化的创建有一些思考和规划。我们结合幼儿园总课题《幼儿园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养育的行动研究》之“以人文教育见长”幼儿园文化创建的思路为指导,在班集体中注重营造一种以“尊重”理念为引领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营造师幼相互尊重的氛围

1.公平公正,让幼儿参与规则制定

我们让幼儿平等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做制定规则的小主人,从而让他们更积极地看待规则、遵守规则。

小班时,我们根据幼儿年龄小的特点,收集或是和幼儿一起创编一些朗朗上口、简短有趣的常规养成儿歌,在一日活动中,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边念边做。在一日生活中,对于一些遵守规则方面好或不好的做法,用摄像机或照相机拍下来组织讨论。

进入中大班,对于一些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的规则要求,我们创设宽松的氛围,以尊重的口气鼓励幼儿畅所欲言,在讨论中,我们引导幼儿说说“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不该怎样做”,让幼儿自主地参与规则内容的讨论与制定。当制定的规则在幼儿遵守的过程中出现了冲突或矛盾时,我们与幼儿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则进行调整,并给予他们切切实实遵守或监督规则完成情况的权利,让他们感到是自己在制定规则,而且这种规则和教师制定的规则一样有效。并引导他们用看得懂的图画形式制作成图,张贴在墙上相互提醒。

2.包容、理解,引领幼儿健康成长

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我们能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从心理上去包容理解他,从而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

3.赏识、激励,促进幼儿发展

大班的幼儿,让其在集体前展示、回答问题等都已经不能很好地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发展了。我们尝试了“新闻播报台”“讲故事擂台赛”“小小魔术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尊重幼儿为前提,鼓励在这些方面有特长的幼儿当主角组织开展活动。

二、营造幼幼相互尊重的氛围

1.在交流倾听中理解尊重的含义

幼儿在集体中,难免会和同伴产生矛盾,发生争吵,为了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能相互尊重,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些自由交流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渐渐学会尊重同伴,和同伴友好相处。

在一次关于节约用水方法的谈话交流活动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地说着各种节水方法。廷翰小朋友却说“我们要节约用电”,有的孩子认为他是在捣乱,不认真回答问题。廷翰迫不及待地要解释,但孩子们还是一直插话。我就让他们换位思考进行讨论:“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别人不同意,你会有什么心情?当你想解释自己的想法,但没有人愿意听你讲,还一直插话,你心里会怎样?”在讨论后,孩子们自发地说出想尊重廷翰小朋友,并给予他解释说话的时间,耐心地倾听他的解释。结果,廷翰小朋友说出了“因为水在工厂里,需要有机器加工,没有电就没有水”的想法与见解。他的发言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与众不同,不仅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还让同伴们对他刮目相看。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也渐渐理解了如何尊重别人。

2.在合作游戏中学会了相互尊重的方法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经常要讨论扮演角色,商量游戏情景的布置,因此在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幼儿推荐一个小朋友当组长,带领其他孩子一起开展合作游戏。在一次一次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们都明白了即使当了组长,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同伴之间要相互尊重,一起协商合作,才能更好地和同伴一起合作游戏。

相信在以“尊重”为理念引领的班级文化中,幼儿会慢慢懂得尊重师长,尊重同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尊重理念 篇2

景山实验学校2013-2014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2014年,在上级政府、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校以“构建高效课堂,推进优质发展,倡导尊重教育,打造幸福校园”为工作中心,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规范管理”和“幸福校园建设”的四大工程,重点抓好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学生养成、课堂建设等四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品位,努力将景山实验学校办成宝安区优质民办学校。

二、工作目标

(一)落实尊重教育理念。让“尊重教育”成为学校的文化核心,成为引领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从而构建幸福校园。(落实部门:各处室)

(二)规范学校管理,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改革,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调动教职工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部门:办公室)

(三)创新学校德育方式,有创造性、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的序列化、课程化、生活化,让德育工作“活”而“实”。(落实部门:德育处)

(四)聚焦课堂教学,倡导有效活力课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模式。(落实部门:教学处)(五)抓好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课堂中的问题、学生中的问题,以课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鼓励教师积极撰稿、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落实部门:教学处)(六)加强学校党、工、团、队建工作,继续做好学校宣传工作。(落实部门:办公室)

(七)进一步健全安全、综治等各方面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校园、师生财产安全,让校园成为平安和谐的师生家园。(落实部门:安全办)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2014年,是我校倡导尊重教育理念和规范管理落实的关键年,我们将“稳中求新抓改革,深谋远虑建队伍”,向“建设优质民办学校”迈开坚实的第一步。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做好下面的工作。

(一)理念引领聚文化

办学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学校源于办学历程、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2014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尊重教育理念,凝聚全体教师的正气和智慧,挖掘、提升、建设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将文化建设与师生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建设动态的师生“自己的文化”,用文化引领师生的发展,实现文化管理学校的格局。加强宣传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学校新形象。

(二)放眼发展建队伍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发展,衡量学校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师的发展状况。教师发展了,学生必然发展,学校必然发展,教育必然发展。因此,建好队伍是学校管理的根本要务。

1.要加强班子建设。教师发展,班子先行。学校领导班子要重点发展自己的“四力”。

(1)人格的感召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严以律己,公正待人;讲团结,树正气;时刻为学校谋发展,为师生谋发展;扎实工作,讲究实效。利用行政例会,加强班子成员的沟通交流,真诚开展激励与自我激励,提醒与自我提醒,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班子整体的凝聚力和人格的感召力。(2)学识的引领力。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自己分管工作的专业书籍,一本自己选教学科的专业书籍。班子内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不“纸上谈书”,而是重点谈学习对工作的启示及自己的实践,以此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提高班子集体的学识引领力。

(3)思想的创造力。学校行政和中层管理干部,要带着思想来工作,让日常的管理工作具有创造的活力,不至于陷于简单、重复、低效的泥潭。

(4)管理的执行力。“空谈误教,实干兴校”。执行力建设是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的关键。从校长到中层管理干部,都要做到明确长远目标,任务周周明,日日清。

2.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管理、师德建设。鼓励老师真正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2)加强学习型教师培养。成立学校读书会,继续举办“读书月”活动,号召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心得体会。特别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因为没有教育理论作基石,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走不远。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利用学校网站、开辟读书专栏、展示优秀的读书心得,让读书成为景山实验师生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

(3)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兴趣小组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团队全面发展。

(4)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学期至少进行两次班主任培训活动,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解决真问题。

(5)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开展“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等系列评选活动,激励教师的成长。

(三)贴近生活见德育

1.开展“三生”教育,深化“三知”教育内涵。学校将德育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三生”教育为核心、结合”三知”教育的活动内容,全方位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德育教育的强化,实现德育工作生活化、序列化、特色化。

2.继续办好“景山德育讲堂”,让更多的社会名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3.倾力打造精良德育队伍。创新形式,完善机制,以打造德育处、团支部、大队辅导员为主力的引领,以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为主力的执行,以学生干部为主力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

4.贴近生活抓习惯养成教育。尽力避免德育活动的高调、空洞、形式化,融“德”于“行”中,让德育活动生活化。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并创新升旗、班队会、鼓号队、艺术团体等常规德育活动形式,让学校德育活动“活”起来,“亮”起来,“实”起来。

5.继续做好班主任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访工作的开展,家长学校的开办以及“关工委”工作的落实,实现家、校、社会共育的教育追求。

(四)聚焦课堂展活力

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在全面推进有效活力课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1.重视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坚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规模教学优势。做到“四定”、“ 四统一”、“三步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组落实每周的主备,教学处统筹安排各个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间。“四统一”:授课进度、教学要求、校本作业、检测练习要统一。“三步走”: 个人自备、集体复备、个人二次备课三个步骤。主备人提前一周将备课内容(包括教案、学案、课件)电子稿发给组内成员讨论,同组教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班级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2.优化上课环节,突出主体参与。认真执行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能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把握恰当,教学环节紧凑流畅;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获。

3.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业分层做到难易适度,确保针对性、有效性和提趣性。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配备好各科错题集,有针对性地强化错题订正,提高作业的效度,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4.实施科研兴校工程。认真做好校本教研,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教育反思为重点的教科研工作。抓好1-2个重点课题的研究,抓紧校本教材和分层作业的研究,广泛开展学科和个人课题(小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五)优质服务抓后勤

规范学校后勤管理,发挥后勤的服务功能、育人功能。强化学校后勤财、物管理,建好学校财产管理台帐。

1.要以师生健康为本,加强科学膳食研究,提高饮食质量,办好学校食堂。要抓好疾病预防工作。以“学会自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突破口,落实学校后勤工作的育人职责。

2.有效抓好安全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全面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切实执行各项安全制度,杜绝因教育教学行为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尤其要加强防 踩踏、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拐骗、防火及交通事故发生。广泛开展“科学避险、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防范学校伤害事故发生。

3.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抓好消防工作。加强警校共育,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六)关注全面促和谐

1.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以“强班子、壮队伍、抓制度、创特色、构和谐、促发展”的创先争优工作总体要求,将党建工作抓实抓好。

2.进一步重视学校工会工作。要高度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组织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好教师体检工作。

3.要进一步完善教(职)代会制度,落实校务公开。

4.继续开展结队帮扶活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与塘尾万里学校、凤凰小学结对共建,学校之间以办学理念传播、办学经验交流、学校文化影响、干部教师交流、教研联合构建等形式切实促进三校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水平、学校文化、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共同体建设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活动,见成效。

5.加强档案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管理达标。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尊重学生 篇3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前,先用幽默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上公开课前,先让学生猜猜老师姓什么?在学生议论纷纷中,于老师即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于”字,然后问学生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老师的姓呢?学生一下子嚷开了,有的说:“二横加钩‘于”,有的说:“于是的‘于”,有的说:“干钩‘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这样做便教利学,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些教师还十分注重开课和结束时的师生问候。如:“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学生们也会有礼貌地对答:“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又如上课结束时,有的老师会说:“请同学们好好休息”,学生随即说:“请老师好好休息。”这是多么融洽的师生关系啊!无论是听课者,还是授课者都感到十分亲切、自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些老师尽量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扩展的空间,不像以前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了许多问题在课上一个接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变“满堂讲”为“满堂问”。这样的课不仅上得琐碎,失去了思考价值,而且使得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了,结果导致教师问得辛苦,学生学得厌倦,效果很不理想。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教者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不断探究,不断创造,学生才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尤其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显得丰满,充满活力。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而来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总之,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关心他们各方面发展和做人的好坏。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例如:开展班队活动,我们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按学生意愿来组织安排活动。这样做,学生

才会感兴趣,活动才会有意义。

四、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护,我们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自尊心是指自我尊重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基础是承认和肯定自己的尊严,从而不做有损于自己尊严的事,并且不容许他人的侮辱和歧视。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克服自身弱点,促使自己去维护尊严。反之,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如果长期受到挫折,他就会失去自信,坠入自卑的深渊,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肯定、赏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我曾听一位名教师上课,在课上他请一位学生读书,这位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差,一段文字读得咯咯噔噔显得非常吃力。他非常耐心地听学生读完后,不但没有指责学生,反而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他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这评价既不伤害学生,又给了学生自信,多可贵啊!换了其他教师可能会很不满意地指责学生:“回家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读得这么差劲,下次要好好努力啊!”现在学习“新课标”以后,老师们都转变了教学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如“你真会读书!”“你的感悟能力真强!”“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 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长期如此,学生必将终身受益。

每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闪光点,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于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教者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他们人人成才。

以“尊重”为理念创建和谐校园 篇4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价值——四个“尊重”的理念, 即尊重所有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 指导着学校的办学实践。

一、完善乐园目标体系

在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 学校尝试性地提出了既能体现学校的追求, 又能满足未来对教育期望的操作性较强的乐园目标。学校完善目标体系, 目的是回答“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怎样的乐园”这一问题, 使每一名教师、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提出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让大家享受环境的怡人之乐, 身心的健美之乐, 学习的探究之乐, 坦诚的交往之乐, 超越自我的发展之乐。

学校提出, 为了保障乐园目标的实现, 学校管理力争体现如下四个特点。

人文性。以人为本, 注重对人性的尊重, 注重对人的差异的尊重, 注重人的内心的感受与体验, 因材施教。

开放性。解放思想, 解除一切不必要的封锁、禁令和限制, 敞开心灵, 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开放主要从思想的开放、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格的开放、环境的开放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探究性。人人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具备基本的探究方法, 以一种探究的思维方式, 解决学校正面临的和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自觉性。充分发挥每一位干部、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四个尊重”的内涵, 对照学校的实际, 引领团队,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目标, 即为孩子明天的幸福奠基;强调突出学生五大习惯的养成, 即具有健身健心的习惯, 具有尊重他人的习惯, 具有独立阅读的习惯, 具有探究习惯及具有感恩的习惯。

二、落实和谐乐园目标

要将先进的理念、美好的理想转化为办学的现实, 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几年来, 学校主要靠文化建设、评价、校本课程体系建设项目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使每一个目标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落实, 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学校和谐文化。

1. 创新学校校徽、校歌, 把尊重的理念和目标直观化

右图是学校的校徽, 其中, 圆环是宇宙的象征。B X是“白小”汉语拼音的首字母, 组成向上奋飞的云鹤。

校徽的整个构图表达了展翅飞翔的云鹤迎着喷薄欲出的太阳, 向着宇宙奋飞。它们融为一体, 是人、动物、自然、宇宙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又是志向高远、勇于拼搏精神的象征。

学校校歌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的角度进行创编, 校歌歌名为《慕云鹤高翔》。歌词如下:“我们似一群快乐的云鹤, 迎着喷薄欲出的太阳, 飞翔, 飞翔;我们与大地微笑作别, 我们和云朵握手问好;我们与雄鹰携手并肩, 我们和同伴互助前行;面对重重迷雾, 我们展开有力的翅膀;面对困难挫折, 我们昂起自信的胸膛;我们有冲霄之心, 我们有返璞之情……”整首校歌贯穿和谐的理念, 孩子们被鹤的行为、鹤的精神所感染, 在快乐演唱的过程中自己也融合在其中, 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2. 创新学校环境建设, 处处体现尊重的理念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已经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标准要求。“墙壁对谁说话, 墙壁说什么话, 怎样说话最有效”成了师生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学校在环境建设中提出要让师生享有环境的怡人之乐, 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力争做到“两个为本”, 即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节约资源为本。

(1)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处处从孩子的角度进行校园环境设计, 呈现了比较鲜明的直观性、生动性、互动生成性等特点。学校环境建设表现出“三个多元”:多元的色彩、多元的形式、多元的内容, 以满足孩子的心理和发展需求, 如西楼四个楼层、四种颜色、四个主题 (绿色调关涉人与自然、蓝色调关涉人与科技、粉色调关涉人与艺术、黄色调关涉人与资源) 。从这个小小的窗口让孩子感受和谐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一楼楼道的墙壁上画着绿色的绵延起伏、一望无际的漫坡, 预示着生命力最强的小草带来的勃勃生机, 使学生在感受绿色带来的美的同时, 感悟要保护大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二楼楼道的墙壁上画着蓝色的大海和映在海中的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宽阔无际的大海在诉说着:待人要有海一样的胸怀, 和同学相处时要宽容……那海中的小星星就是孩子们, 每一颗星都会在不同的位置上发出自己最闪亮的光芒, 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学校的环境建设让孩子参与设计, 成为环境建设与发展的主人;环境建设与校本课程紧密相连, 由学生、教师不断互动, 共同发展。如毽子文化课程、沥粉画课程中的课程资源、学生作品都成为学校环境的一部分。学校关注学生的智能差异, 展示了他们在绘画、手工、论文、摄影、电脑制作等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各个教室内部和墙外专栏都有自由展示区, 让学生自己选择、展现得意作品,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成功的快乐。

(2) 以节约资源为本。学校倡导, 保护环境要从节约身边的资源做起。学校注重“一物多用, 物尽其用”的理念, 废旧的挂历纸, 丢弃的月饼盒、水瓶盖, 用过的吸管等, 都变成了楼道和室内的宣传栏、学生成长展示园地中的教育材料。学生们从中懂得了节约资源是尊重, 节约资源是智慧, 节约资源是创造。

为了体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落实“传承民族优良精神,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吸纳全球先进文化, 做品德高尚的世界人”这一德育目标, 学校在旧楼改建时重点结合《品味文化》校本课程十个专题, 创立了京味文化楼, 体现了“扬中华异彩, 传古韵精神”的理念。文化楼一层为北京的城楼与牌楼;二层为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三层为北京的年文化。让学生从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名人、城楼牌楼、小吃、胡同、四合院、戏曲、玩具入手, 通过古色古香的红色大门、绿色琉璃瓦、金色门环, 以及京剧脸谱等物品, 手可触, 眼可观,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以爱祖国为荣, 就从爱身边的北京文化开始”。从整体看, 东、西楼构成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视觉冲击, 在孩子的面前呈现了多元文化的缩影。

3. 创建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改革是强化学校课程质量的一种学校层次的改革方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走过了一个从一类一门课程即《品味文化》, 到四类 (德育教育类、民族体育类、综合创意类、学科拓展类) 八门, 再到四类32门的过程。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课程主题鲜明突出, 以传承文化为主线, 突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校本课程紧紧围绕“传承民族优良精神,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吸纳全球先进文化, 做品德高尚的世界人”这一德育目标进行开发。

其二, 课程设置尊重需求, 一切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 让学生自选喜爱的课程, 这种选修课程最少11人, 最多32人。

其三, 课程目标重在发展。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教师、学校方面有不同的具体体现。

目标突出学生的收获点: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其综合探究能力。

目标突出教师的提高点:开阔教师的视野, 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目标突出学校的发展点:学校的文化呈现丰富、生动、多彩, 能够激发每一名教师和学生为追求幸福的人生努力奠基。

尊重理念 篇5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新课程改革倡导“共享”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再也不能在课上摆“师道尊严”的面孔了!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学会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包容,互动分享,这种“共享”应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互学、和谐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忠实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其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特别是在当前全面实施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关键时刻,更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来落实尊重学生。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呢?

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自尊心是指自我尊重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基础是承认和肯定自己的尊严,从而不做有损于自己尊严的事,并且不容许他人的侮辱和歧视。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他就会失去自信,坠入自卑的深渊,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很到保护。

我班有一个叫张松的小男孩,聪明活泼,也很调皮,但有些“口吃”,小朋友经常觉得很奇怪。问:“张松怎么说不清楚话呢?”我耐心的解释:“孩子,你不用为张松着急,我们想念他一定会慢慢说得好的。”在课堂上,张松不敢发言,我却非常关注他,当遇到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会鼓励他起来回答问题,然后真诚地说:“张松,你也行!”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张松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从此以后,我没有再听到孩子们奇怪的问,也没见张松因吐词不清而面红耳赤,他努力克服自己的“口吃”的弱点,说话也渐渐清晰了。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我们一切教育手段的前提,要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具备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良好品德,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今年全县组织的“新课改讲课比赛中”,有不少教师采用了这样的开场白:“小朋友,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愿意)既然是朋友就应该平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自由融洽地交流,学生可以大胆地指出老师朗读中的不足:“老师,您好读得好,但声音有点嘶哑,可得注意身体!”“老师,他读得好,我比他读得更好。”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这样做便教利学,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理理念下,教师站在学生前面是位“循循善诱的指导者”;站在学生后面是位“和蔼可亲的组织者”;站在学生旁边是位“全神贯注的欣赏者”;站在学生中间就是位“亲密無间的学习伙伴。教师能这样做,主要就是没有让自己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而是蹲下来再看学生。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走近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地位于 才能发现学生长大了;才能让学生健立平等的关系,从而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教师的情感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教师对这些学生的举动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造成师生感情疏远,对教学产生影响。总之,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电 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例如:开展班队活动,我们先要尊重学生意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按学生意愿来组织安排活动。这样做,学生才会感兴趣,活动才有意义。

正所谓“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也可分层次进行,不同层面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背诵名篇佳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全文背诵,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放低些要求,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又如布置作业,我们可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自选作业。让优等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让后进学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从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学习的过程,不在乎学习结果。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了。

尊重理念 篇6

一、以制度文化创新建设为保障, 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要创新“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建立更趋合理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服务机制, 提升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

1.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式梳理学校原有制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对值得发扬的继续继承, 对不足之处进行修订与完善。

2.通过原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修订, 形成一整套推进学校发展、文化进步的观念、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等, 并汇编成学校管理手册。

3.积极寻求规章制度内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等, 建立和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种服务机制、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调动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 并把这些制度内化为师生的日常行为。

二、以物质文化优化建设为载体, 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物质文化折射出一所学校的精神特征。因此, 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的精神文化内隐价值为指导, 以有效承载和彰显这些精神价值。从三方面着手:

1.环境改造, 对学校物态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如:校园电视台建设、校门改造、学校围墙的改扩建、塑胶跑道建设等, 为全校师生营造更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

2.文化营造, 以景观、园区、餐厅、操场、各室 (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校史陈列室、图书馆、科学楼——娃娃科学宫) 为基点, 营造“单元板块文化”, 多层次、立体化地构建优美高雅的学校环境文化。

3.内涵打造, 雕刻博爱、笃行的校训石,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形成特色鲜明的“百色长廊”, 让学生在这里有展示的舞台, 获得自我提升的成就感。围绕学校的“科技和关爱”两个主题, 将刻有“创新、求真、探索、勤学、睿智”和“宽容、感恩、诚信、和谐、至善”十个小石块隐匿于绿树红花中, 更加丰厚了“科技创特色、人文增内涵”的学校内涵。将学校的亭子命名为览远亭, 赋予寓意深远的对联,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不断进取。加强墙壁文化的建设, 在教学楼墙面上, 围绕“尊重生命、享受教育”这一内涵, 依次形成“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守护—生命的升华”这一系列生命主题文化, 力求信息具有激励性、导向性、时代性, 使人文气息更加浓厚。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 将“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的内隐价值更好地体现在学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墙一角、一门一窗、一景一物上, 形成具有较强教育力的物质文化氛围, 营造具有独有性、连续性、有归属感的百小精神家园。

三、以提升行为文化为主体, 彰显“尊重享受”的课程文化。

1. 积极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生命课堂。

以课堂为阵地, 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注师生的生命价值和体验, 努力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充满生命活力和气息的课堂教学。

(1) 立足现状, 展开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等方式探寻师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对我校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归纳, 并形成书面报告。

(2) 理性思考, 明晰课堂内涵。理论知识学习:选择相关的教育刊物和教育专著等文字资料进行学习;主题沙龙研讨:围绕“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等一系列主题关键词进行沙龙研讨;参观考察学习:创设条件联系一些知名学校向他们借鉴学习, 如到丹阳学习活力课堂的经验。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进一步明晰在“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下课堂的概念、内涵、特征和价值, 逐步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课堂理论框架。

(3) 实践研究, 构建生命课堂。根据学科特点, 各学科组从教学设计的改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组织、有效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践, 努力使每个教学环节彰显师生生命价值内涵, 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快乐的场所, 从而构建“尊重、开放、互动、享受”的课堂文化。

在过程实施中, 制定生命课堂的“课堂教学观察表、评价表”, 观测教师执行度, 为界定和评价老师们的生命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从而推动生命课堂的发展性评价。

2. 积极开设系列化的校本课程, 凸显学校的课程特色文化。

(1) 深入打造以“科技、关爱、数棋、航模”为主旋律的必修课程, 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整合修订《生活与科技》的校本课程, 探索和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体系。

(2) 积极开设“生命课堂”的课程超市, 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自愿报名, 以走班制的形式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满足个性需求的课程中, 体验实践的乐趣、探索的新奇、合作的愉快、成功的幸福, 充分享受到课程的滋养。

四、以精神文化渗透建设为根本, 谋划“尊重享受”的共同愿景。

通过制度文化的创新建设、环境文化的优化建设、行为文化的提升建设, 逐步渗透“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的精神文化。

1.进一步解读学校的外显形态的精神文化, 不断挖掘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总结和提炼办学理念, 规划学校办学愿景、制定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教风”。班级层面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徽、班歌、班花, 不断丰富和充实学校的文化内蕴。

2.通过创办专刊、主题板报、师生征文、愿景学习等活动方式使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主行为, 并落实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3.将开放学校与社区联系起来, 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师生吸收与内化的基础上, 形成百小师生的特质。

尊重理念 篇7

下面是笔者在课堂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 恳请指正。

一、构建一种氛围, 让学生敢讲、能讲、会讲

能说会道是一个文科生的基本素质, 也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必备能力。作为班主任, 从接班伊始, 我就非常注重学生讲说能力的培养。首先, 营造民主班风, 让学生敢讲、人人参与是建设民主班风的关键。为了制定班规, 我要求全体学生一起参与, 通过全体同学的广泛讨论, 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同时每位同学对班级重大事务具有表决权, 班级主要干部也是通过同学投票进行选举。总之, 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对于班级的一切事务都具有发言权。课堂教学民主化也是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主要阵地。我的主要做法是开展讨论,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如对有些有争议的问题, 大家一起讨论, 或开展辩论。这样, 既满足了同学们的求学欲望,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他们质疑、释疑的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勇于探探索, 大胆创新的精神;其次, 搭建各种演讲平台, 让学生能讲。正处青春期的高中生有旺盛的演讲欲望, 想法多, 脑子活, 如何让这么好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我充分挖掘班级资源, 提供各种演讲机会和场地。例如, 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就是一个锻炼学生的好机会。每次我都与几位需要参与的同学一起策划, 并让发言的同学准备好发言稿, 同时在学生中挑选主持人;再次, 讲前指导、讲后反思, 让学生会讲。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演讲要领。为了促进学生讲演能力不断发展, 我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首先在演讲前, 布置任务, 同时与学生进行碰撞交流, 提炼演讲重点。其次对他们的演讲语速和仪态都提出要求, 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次演讲。最后在演讲结束后, 我会让学生进行反思, 总结自己好的方面和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使得学生在下次讲的更好!通过这些演讲前前后后的指导, 既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又能树立学生自信,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建设两种班级管理机制, 实现德育、智育无缝衔接

班务工作林林总总、千头万绪;学生人数众多、性格多样。如何让这些事务顺利落实、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投入到班级进步的“洪流”之中, 共同发展呢?

1. 诚信自律银行管理机制。

诚信自律银行管理机制是学校层面施行的一种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它内容涵盖面广, 发展成熟, 操作方便, 是班级管理的一把“尚方宝剑”。作为班主任, 我严格执行这项管理机制, 为班级的平稳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2. 小组团队建设机制。

在团队中践行“尊重”的理念, 把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让学生带学生、学生管学生, 在集体中提高教育张力。首先, 让各小组命名, 并让小组长向全班进行讲解, 初步建设小组自己的文化特色, 同时利用板报进行展示, 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和各自的爱好特点, 小组的努力方向等;其次, 日常评价以小组形式呈现。在每周进行总结时, 把每位组员的诚信自律银行得分相加得到小组得分, 并按照小组得分高低进行奖惩,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 强化小组团队意识;第三, 小组建设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是小组建设的目的和主战场, 因此, 我和科任老师一起合作, 在各科的各种课堂, 利用小组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既强化了小组凝聚力, 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培育, 才能茁壮成长。

三、采取三项措施, 激发小组活力

形成一个小组容易, 但要让这个团队始终保持超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很难的, 在以往的小组建设中, 在开始时, 学生热情高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热情明显下降, 小组形同虚设, 在本学期的小组建设中, 我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班级活动小组化;

团队建设需要持续不断推进, 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 在组织班级各项活动时, 我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

在高三每次月考后, 都要进行全面的总结, 如何总结才能行之有效呢?如何才能树立学生学习榜样、纠正不足、鼓足干劲继续向前冲呢?我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首先, 开小组长会议, 请他们总结小组这次月考的情况, 选出小组中的进步之星、学习榜样;第二, 在班会课上进行宣讲和表彰;第三, 班会课后, 要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 制定下一次月考的目标, 并在班级板报上进行宣传, 达到互相鼓励的效果。

2. 组长班干部化;

组长是一个小组团队建设成败的关键, 因此如何挑选和培养组长至关重要。我班的八位组长基本上是班级的主要班干部:两位班长、两位学习委员、一位科代表;首先这些同学本身在班级具有很高的威信, 学习好, 组织能力强;第二, 班干部对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理念的认同度高, 尤其能够与班主任同心协力, 是推动班级工作的有效保障。

3. 组内成员组长化;

班级是大家的, 只有人人爱护, 一起加油, 才能让班级越来越好。除了树立组长的榜样作用外, 如何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也是重中之重!为此, 在组内进行分工, 每位同学承担不同的科目组长, 负责本科目的学习组织, 同时也是本科目小组学习的权威, 负责本科目疑难问题解答。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 班级呈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和谐局面。

在团队学习和各项活动中, “尊重”学生特长, 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 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信, 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在课堂上, 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活力四射。在全体科任老师和同学配合与支持下, 小组经过不断的磨合与发展, 班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组员和组长, 他们已经成为班级学习的榜样和活动骨干。在优秀学生领袖的带动下, 课堂氛围热烈, 同学参与积极, 为班级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摘要:能说会道是一个文科生的基本素质, 也是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必备能力。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演讲要领。营造民主班风, 让学生敢讲、人人参与。

上一篇:城市文化视角下一篇:系统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