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感受

2024-09-10

尊重感受(精选7篇)

尊重感受 篇1

教师在备课时, 对自己设置的问题都准备了正确的答案, 课堂上, 当学生的回答与教案教材教参里的答案不相同时, 教师应怎样对待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呢?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平等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先看一个案例:在教《爱莲说》这课时, 我问学生受到的启示与教育是什么, 有一学生回答:作者对牡丹的比喻是不恰当的, 我认为牡丹花非常漂亮, 大家都喜欢这种雍容华贵的花, 况且现在她还是我国的国花呢!真没想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 可我的教案里写着, 牡丹是金钱富贵的象征, 是我们大家所鄙视的, 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例如兰花等, 象征鄙视名利的人。看到还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下课的时间又快到了, 我便赶紧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 让学生用笔记下, 课后, 我反复思考, 似乎觉得这样处理不妥。还有一个案例, 在讲授《长城谣》时, 师生都在歌颂长城的伟大, 称赞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可是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长城阻碍了民族的进步, 阻碍了相互的沟通, 我和大家的观点不一样。”此语一出, 我没有马上反驳, 而是肯定了她的说法, 辩证地分析了长城的作用, 在课后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这些案例, 引发了我对课程改革更深的思考, 同时对课程标准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首先, 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这个层面来讲,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灌输的容器, 或者预先设置一个个圈套 (问题) , 让学生往里钻, 而应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中, 不能用所谓正确的、标准的答案取代学生的感受, 统一学生的理解, 束缚学生的思维, 抑制学生的个性, 以致阻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

课堂上, 即使学生的回答幼稚、肤浅, 甚至片面、错误, 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 而应当热情地鼓励、引导, 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 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其思维过程的缺陷、不足, 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 这样, 教师不仅在教学生学, 而且向学生展示了一种虚心、诚恳、民主、宽容的人格风范。

其次, 从教学相长,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角度来探讨, 学生说出独特的与教案不同的理解, 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文化积淀无疑是一个挑战和促进。按着教参讲, 照着教案读, 自然省心省力, 一旦“开放”, 一个头脑怎能应对60个头脑?这也是对教师专业功底、教育理念和教学机智的考验。它唤起了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 教师们沿用了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受到了冲击。所以我们必须继续读书, 终身学习, 不断发展、充实、提高自己。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对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挑战, 如何成功应对这种挑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从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复杂性、合理性及实用性等角度看, 教师要摒弃备课设计上的拿来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习惯定式和慵懒意识。教学上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严重束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思维, 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一个缺乏创新思想和精神的教师又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学设计上慵懒的拿来主义更使教师丧失了不断进取不断拓展和积极创新的勇气和信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不仅表现在课堂上, 其实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师辛勤的创新设计中。

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教师如果能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老师就要放低自己的身段, 和他们交朋友, 做平等的伙伴, 只有这样, 他们有话才敢说, 才能大胆地与老师一起去探讨。

3、从教学方式看, 类似引发思考启迪智慧的教学内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可以采取研究型学习的方式, 让更多的学生参加, 让学生在思考、探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智慧火花。

总之, 尊重和珍视学生的感受, 会使教学过程迸发省力,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尊重感受 篇2

西航二中 刘 玲

教改进行十余年,教育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目前中学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教育管理思想滞后、行为失衡、效果欠佳等原因造成的,这集中表现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多种需要,没有创造出适合学生心灵发展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心灵发展的教育呢?我认为需从以下入手:

(一)平等互动,尊重心灵之需

开放的信息时代激起了学生内心对“平等”、“尊重”的渴求。如何满足其需求呢?首先取决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弄清学生在想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学校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心灵之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达到“双赢”。教学中要坚持“广泛了解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建立一条师生平等交流的对话渠道。

那么如何尊重学生的心灵之需,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对话渠道呢? 1.尊重主体,让学生有话敢说乐说

让学生有话就说,提供条件让学生有话大胆说,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就会敢于、乐于讲出他们的种种心事、乐事,从而通过民主平等的交流将学校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达成共识,提高教育管理的目标达成度。那么怎样搭建一个让学生敢说、乐说的平台呢?

首先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诚相待。教师要走下教坛、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要以朋友的身份主动融入班级,消除师生之间可能存在的鸿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要脸带笑容,给学生以亲切感;眼露赞许目光,给学生以鼓励;心拥宽容之情,给学生期待,与学生亲密接触;让学生产生想说的欲望,促进师生真诚交流。同时教给学生交流的技巧,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其次要讲究细节,找准时机。精心设计谈话内容,找到教育的最佳时机,选择合适的谈话时间和地点,以鼓励、赞许为主,交流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考试后,及时的找学生谈话,交流学习方法,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说自己的下次考试的目标与追求,提高学习的办法与措施。教师进行适时的肯定和指导。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直接而富有挑战性,既是对学生的锻炼,也是对教师的考验;既解除了学生心中的困惑,也让教师直接听取了学生的心声。通过学生的“说”、教师的“讲”,相互交流与沟通,增强了信任、增添了活力。

(二)疏导培养,促进心灵阳光成长 1.知心信箱------成立心理疏导室

学生久久不能释怀的问题可通过知心信箱进行倾诉,学校成立心理疏导室,成员由学校领导、心理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组成。心理教师进行主力调解、疏导,接到学生反映后,相关人员对当事方的心理困惑要进行多方位的疏导、沟通,并全程了解学生心理疏导状况,确保学生心灵阳光成长。

这样做不仅启示了教师,还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而且还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这一“知心信箱”不单是“心理疏导室”,还是一个无名有实的“家长学校”。

2.我的班级我做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仍然有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能让更多的学生升学,就是为学生着想,即使出现超常规的管理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做才是对学生的大爱,才是真正关注学生的未来。殊不知其行为已禁锢了学生的心灵需求,学生的主体地位非但没有得到尊重,反而还影响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那么 教师如何开发利用好学生资源,保护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如何拓展实践的空间,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锻炼机会呢?

(1)“干部大家选”

公推反映民意 把学习成绩作为选拔任用学生干部主要条件的做法是应试教育的体现,折射出了教师的精英教育理念,有违教育的公平性,挫伤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公开推选学生干部,不以成绩定班干部,就是要增强学生参与管理的民主意识,就是要突破以学习成绩作为选拔任用学生干部标准的约束,让更多的学生加入班干部的行列,建立符合学生心灵发展的干部选拔制度。

测试、竞选展示价值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测试学生性格,可采用色彩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星座属相测试法,了解学生的任职愿望,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将每个参选学生放在最佳的位置,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效力。竞争选举给学生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竞选者展开“演讲、才艺展示、民主测评、综合评比”等方面的角逐,有利于不同才能的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本周我做主”

学校规章制度和班规班约难以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主要缘于制度条款中“禁”、“堵”的刚性要求太多,人文关怀的条款较少,且很多都是学校、教师意志的体现,没有顾及学生心灵的真实感受。“本周我做主”的管理方式的实施就有效地解决了此问题。

规则大家定 群策群力,学生讨论酝酿。即把每一名同学根据实际制订出的

班级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提交全体同学充分讨论,将达成共识的意见作为班规班纪公约。表决承诺,即经过充分讨论的班规进行表决通过,签订承诺书。提示监督,即将班级公约贴在教室最醒目处,给学生以温馨的提示,互相监督。修订完善,让小组长执行,并记录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规矩人人守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是班级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熟记于心,化为行动,民主监督,严格执行,违者必究。

事情个个做 人人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成员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角”,负责班上事务处理。班主任则提供咨询指导,为“主角”解答疑难、出谋划策。

(3)“今日我当家”

班班有参与 “校园一日实践活动”,以班为单位开展,学生人人参加、全方位参与学校的管理,学生成为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的主体,体验“当家作主”。

人人有岗位

按学校日常事务分组,设置卫生、食堂、仪容仪表、安全巡逻、资料收集等管理组。每一名同学自主选择从事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

个个有职责 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都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每名同学按岗位职责去开展工作。如日常行为监督岗,主要负责维护检查、公布、评比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遵守情况等。

项项有要求

每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三大原则---合法、公正、示范原则,实现教、学、做统一,四落实---安排布置落实,检查督促落实,记载反馈落实,总结评比落实。

天天有评估

每天下午放学前用一刻钟的时间对学生当天的学习和纪律行为进行褒奖和批评教育,教师还要采取定人与定时、专项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进行考核评估,奖勤罚懒。

3.尊重选择,多元发展 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学生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很少顾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特长大多被认为不务正业,而学生则希望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由此常常表现出盲目随从、焦虑困惑或逆反极端,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学气氛不和谐,这透视出教师的良好愿望与学生自身发展存在着不一致性。尊重学生心灵的真实感受,学校就要创造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教师要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服务。教师怎样改进工作方式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激扬个性,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呢?

(1)尊重学生的心灵设计

学校组织开展“我的校园我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大胆设计“文化长廊、德育橱窗、艺术橱窗、法制安全教育专栏、心理健康教育园地、美术书法摄影作品

展览、在路上地理社团”等,放手让学生去组织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演讲会、艺术文娱晚会、运动会等,真实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真实的展现。

(2)尊重学生特长的发展

在学校实施“三结合”方案:即课外活动与兴趣小组相结合,特长培训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竞赛与特长培养相结合。意在激发学生的潜质,搜寻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阳光成长。(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彰显心灵成长轨迹 1.主动融入,行为理性

教师经过最初不相信、担心→被动组织→小心参与→积极设计→大胆放手→热情服务学生→创新管理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以教师主观意志为主的控制管理行为逐渐转变为以尊重学生心灵真实感受为主的生本管理行为,教师成为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成就者;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行为经历了不愿意到好奇、冲动到积极思考、主动申请参加和乐于参与的不断深化过程。

2.个性张扬,素质提升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行为经历了由不愿意到好奇,冲动到积极思考,主动申请参加和乐于参与的不断深化过程,在构架学生成才立交桥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让有兴趣爱好或有特长的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了管理的艰辛,增强了主体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综合能力素质显著提高。潜质学生才华崭露。尊重学生心灵的真实感受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平等的锻炼机会,学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特殊学生健康成长。为特殊学生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让其找准自己发展方向,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对人生的信心,引领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3.关系和谐,学生幸福指数升高

通过设“知心信箱”、立“班级当家人”,展“校园设计”,师生交流渠道畅通。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说出来的话有人听,听到的问题有人能及时地加以解决,真诚沟通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指数。

尊重学生心灵的真实感受,其教学管理过程由学生设计并高度参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高涨。违纪犯规率降低,学生学额巩固率、合格率大大提高。学生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心灵得到尊重,才华得到欣赏,真诚沟通

尊重感受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卡尔·奥尔夫说:“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可见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而笔者认为,现今的音乐教育面向的应该是所有学生。作为一名高中的音乐教师,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改变观念,要把全体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同时注意到学生的个性要求。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是音乐课堂首选

我们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根据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为班级整体提供适当的音乐学习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衡量教学效果也应该以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标准。同时要特别注意:要一视同仁,以同样的热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音乐基础薄弱、音乐能力有缺陷的学生。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做一个音乐游戏,指导学生练习用双手打一段非洲音乐的节奏,这个练习需要左右手的互相协调和配合。经过练习,大部分学生都已基本掌握,只有一名男生总把握不了节奏,我有点着急,随口说道:“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老学不会啊!”这句话一出口,男生的情绪明显受到了影响,一直到下课都没有再抬起头来。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尊重学生,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二)以人为本是音乐课堂的必要

我们音乐教师要改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适应众多学生不同音乐能力、不同兴趣的需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音乐的快乐,成为音乐的主人。 笔者做过尝试,在欣赏音教版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在我准备的中国地图上找出西北地区分布在哪几个区域。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聆听西北具有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然而在听赏河湟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时,第一个班级有部分学生不约而同的笑起来,课后,我了解到原因,他们认为民间民歌手的演唱真的“很土”,这其实是学生的审美情趣问题。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欣赏之前,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简单了解西北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让学生知道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他们对生活有着最深切的感受和最深刻的理解,他们运用了民间最富有生命力的原生态演唱技巧去表现歌曲真实的情感。很多专业音乐工作者也要虚心向他们学习的。这样一改进,这节课的效果就远远超过了第一节课。只有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这样的音乐风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愿意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二、倡导个性发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一)个性发展来源于思想解放

音乐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个性解放、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求最适合学生、最有教学效果的形式。事实上,由学生自主掌握的知识,要比老师所灌输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点拨,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其次,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思想上要牢固确立这样的思想:新型的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也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和受到启发。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让音乐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的方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音乐。

(二)个性发展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的教育观念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对我们音乐老师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笔者曾经上过一节音乐公开课上,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聆听了《滚核桃》(事先不告诉学生曲名),听完后教师让学生为这首音乐命名。有一位爱好舞蹈的学生起了个比较形象的名字:《踢踏舞》,还有的学生给起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打麻将》,学生当时哄堂大笑。但我却及时肯定、鼓励了二位学生的想法。课后有听课老师对学生给乐曲起名《打麻将》提出了质疑,认为麻将本来就是一个不雅的生活陋习,这样的曲名不利于学生的审美需求。其实,对于相同的音乐的理解是多方位的,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都会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对音乐的理解没有对与错,而老师对学生思考结果的认可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尊重。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肯动脑筋,肯花时间,我们就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多方法。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来演唱,可以给他们创造时间和空间,在听赏一些古典音乐时,可以让学生为音乐描叙一段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为音乐编排一个小剧本,在音乐鉴赏课上,可以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诠释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让他们在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合作学习中真正感受音乐带给自己心灵上的享受。

所以说,创新其实就在每一节课上,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及时改善教育观念,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尊重 篇4

一、真正的尊重不等于一味肯定学生的见解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这种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注重文本解读的多元性, 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 学生的心理、心智毕竟还尚未成熟, 他们的独特体验和表达常常不一定正确。有时显得幼稚偏颇, 有时甚至还是“歪理邪说”。为了保护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也许还因为怕耽误自己的教学进程吧,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的眼里往往只盯着“多元”“独特”, 心里常常只记得“尊重”, 对于学生见解中的错误, 即使是那些背离文本价值取向的见解, 也听而不闻, 不置可否, 或者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甚至一味肯定, 盲目鼓励。这样的课堂表面看固然“民主”“开放”, 但从长远看, 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提高, 自然是不足取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教育, 是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 又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他明白告诉我们, 尊重中包含着严格要求。教师要允许学生多元化理解文本, 但对他们违背文本价值的见解, 一方面不要粗暴地简单否定, 损伤学生钻研的热情;另一方面不能廉价地简单肯定, 使他们不明对错, 看不清努力的方向;而要严格要求他们, 给他们以恰当、巧妙、真诚的评价。然后对症下药, 师生一起讨论、探究,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引领他们走进文本, 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合, 获得真正的审美价值。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

二、真正的尊重要凸显学生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过程

现代课程论认为, 课堂教学的核心指向, 不仅仅是学生在三个维度上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 还要重视学生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过程。新课程下, 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并不是要尊重体验所得的结论, 而是要尊重体验本身, 凸显体验形成和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最有效的积累, 习惯方法得以最有效的习得, 心灵和精神得以最有效的充实。任何独特体验的形成和深化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它是一个反复多次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恰恰就是这个过程, 最能体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出现错误又不断消除错误的过程, 课堂凸显这个过程, 就是让学生把错误呈现出来, 帮学生纠正它、修改它、完善它, 使之逐渐走向正确、全面、深刻。当然, 凸显学生独特体验形成和深化的过程, 要借助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读书学习有别于成人的完全自主学习, 它是在群体中进行的, 在与老师、学生的相互交流、争论中进行的。群体的交流讨论, 对学生构建自己的意义、形成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 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 但他们的假设和推论又往往不免片面和挂一漏万。课堂上有效组织合作、讨论、交流活动, 可以促进学生梳理、表述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 在相互争辩、赞赏、理解、互动的过程中, 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 反思自己的感受, 取长补短, 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 使之趋于全面。学生对文本独特体验形成和深化本就是一个修改修改再修改、完善完善再完善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合作、交流、争论构成的。这个过程的凸显, 符合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 真正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理所当然要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学习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 (节选) 》时, 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是如何评价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的?带着这个问题, 学生继续深入研读课文, 并组织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问题上, 学生普遍认为, 通过他对鲁侍萍的态度, 可以看出是一个虚伪自私、冷酷无情、老谋深算的人, 并都从文本中找到了依据。学生的分析可谓言之凿凿!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此时, 一位女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她说:“我觉得以上同学们分析的是正确的, 但有一点我感觉周朴园还是爱鲁侍萍的。”此言一出, 教室内顿时鸦雀无声。虽然, 这在我的预设之外, 但我还是让她说说自己的理由。她说:“周朴园这么多年来确实保存了那间屋子的原貌吧?这不会是做给别人看的吧?周朴园毕竟记得鲁侍萍的生日吧?过去三十年了还记得这个女人的生日, 如果不爱她, 能做到吗?”在这个文静女生的一连串的反问下, 不少同学都频频点头了!但也有一些同学眉头微皱, 似乎不很赞同, 很显然一时找不到批驳的理由。这时我提醒学生说:“在我们觉得周朴园爱鲁侍萍的时候, 在他的心目中鲁侍萍还活着吗?”学生很快从文本中发现, 周朴园念念不忘的是死去的鲁侍萍, 对活着的鲁侍萍避之唯恐不及, 没有一丁点的怜念。课堂讨论并没有就此结束, 我顺势引导他们进一步讨论:周朴园为什么常常怀念死去的鲁侍萍?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得出三点发现:他的爱情生活不如意;他晚年生活孤独寂寞;他与鲁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他怀念的是这段时光罢了, 鲁侍萍只不过是这段时光的一个标签而已。就这样, 通过课堂上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对人物认识就更深刻更全面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教师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 那么无疑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参考文献

尊重感受 篇5

由于我只是一名未满18岁的高中留学生,所以不能够自己在外租房。学校会为留学生安排美国当地接待家庭(home stay),或许家庭不会很富有,但是至少这样一来,我们就拥有了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更重要的是,一个融入美国人生活的机会。这一年里,和住宿家庭一起去看过NBA湖人队的比赛,参加过美国青少年的狂欢派对,欣赏过圣塔莫尼卡海滩的美景……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每个月在教堂里给流浪汉分发食物。

在美国,教堂并不只象征一个单纯的宗教场所,更代表着一个人们互相交流、帮助的地方。我的房东是一位单身妈妈,教堂里的人曾经给予过她很多帮助,于是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个社会。

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她和女儿都会准时在教堂出现,带着自己花钱从超市买的食物,然后就开始在某个角落里安静地忙碌着。如果学习不忙,我一般也会参与。然而我的工作并不是固定的,只是在别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帮忙。参与“帮助流浪汉”的志愿者通常很多,一个屋子里的人都忙前忙后,有的切蛋糕,有的烤面包,还有的管理分装……定期参与的服务人员都会有一个胸牌,他们之间都彼此认识,分工明确,并且有条不紊。

教堂的外面,通常早已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周边一些无家可归的人知道这所教堂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提供免费的晚餐,于是很早就会来排队。然而免费的晚餐并不是针对每一个人的,前提是需要帮助的人。教堂的管理者手中会有一个长长的名单,想享受免费晚餐的人必须提前登记,并且接受审核。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排队的人或许衣冠不整,但是他们却遵守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为流浪猫狗准备了食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

7点的时候,服务正式开始。流浪汉陆续进入教堂,自己找到座位坐好。这个时候是我们志愿者最忙碌的时刻,搬椅子,分发食物,收拾桌面……虽然来享受免费晚餐的都是穷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拥挤或者争吵,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举着手,等志愿者过去分发食物。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会很有礼貌地说谢谢,也会把食物先让给带着小孩子的单身妈妈。

一个下午的忙碌换来的是无可比拟的充实感,因为感受到了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在美国,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拥有豪宅名车的富人,但同时也存在着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人。然而人与人之间,却试图在寻求一种平衡。这也许就是美国人的生活,也可能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所以他们很理所当然。

http://www.indexedu.net

【更多美国留学生活相关信息访问:http://www.indexedu.net/shenghuo/】

尊重感受 篇6

一、转变思维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化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 我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夸大教师的能动性, 师生间缺少沟通交流, 教师越俎代庖, 扼杀了个体的差异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结果收益不佳, 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实际上, 教师在教学中是个组织者、参与者, 主要起引导作用,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教师不要放任自流, 袖手旁观, 而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发言习惯。首先, 要求学生阅读时, 划出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 掌握重点知识;第二, 能够质疑, 并能合作研讨;第三,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边读边分析;第四, 要求学生注重知识间纵横联系, 融会贯通, 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 讲述工业革命时,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进展和成果, 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工业革命对欧美各国及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这样, 我们对工业就会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而课堂讨论作为“双边活动”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要旨正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思想能力的人。因此, 应大力实践课堂讨论, 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引导有方, 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就能营造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这样易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打破传统、跳出窠臼、不落俗套、抛弃定论,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情景交融, 激发兴趣

有兴趣的学习, 能促使学生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而增添学史兴趣的关键在于创造历史情境, 使学生回溯历史、感受历史、触动情思、合理想象。如上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可以播放《国歌》, 同学们聆听后, 让他们回顾近现代史, 问他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有的说“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特别是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险的时候;有的说“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的教训发人深省, 勿忘国耻, 努力学习;有的说“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万众一心”就能众志成城;有的说“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这样的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 也受到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长廊”, 运用历史主义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中国有句古语“成则为王, 败则为寇”, 这不是历史主义观点。历史现象错综复杂, 我们学习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而应采取历史主义观点和方法, 按历史本来的面貌论述历史, 按照具体的历史条件, 从历史发展总的前进趋向来观察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这样才能使历史学习研究保持科学性, 只有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 才能避免片面论和绝对论。如历史上的和亲政策, 有的认为这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妥协, 是一种民族的耻辱;有的学生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护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有效办法, 它促进民族间的和解, 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对此, 老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历史主义观点予以点评, 联系不同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加以考察, 既不能全面肯定, 也不应全面否定, 应看这一政策是否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是否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梳理历史线索, 掌握重大历史事件,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1. 把握结构法

首先, 同学们在初学教材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政党团体、文件作品等概述, 这些是构成历史整体的最基本要素。如何准确牢固地掌握它们?教学时, 教师应启发学生抓要素去枝节, 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把握基础知识的机构。任何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当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背景 (或原因、条件、目的) 、内容 (或进程、宗旨、事迹) 、评价 (或意义、成就、影响) 。其核心部分的内容一般必含时、地、人等要素。

其次, 当我们学完了一个阶段的历史后, 感到头绪众多、牵扯不清时, 应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建立相应的横向、纵向知识结构。如中国古代、现代、世界各国的各个阶段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去学习。国别史也可以从政治、对外政策等方面列图梳理, 这样一目了然, 便于掌握、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2. 进化比较, 认识特点

比较也是历史教学中通常运用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才能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特点。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由表及里, 从现象到本质, 可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或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区别。所以教学中采用比较法, 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向广度、深度发展, 有利于积极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秦朝和隋朝的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推行的不同抗战路线之比较, 这样比一比, 抓住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透过现象, 认清本质。

3. 数字归纳, 浓缩记忆

即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紧扣关键性的字眼, 借助数字归纳复杂的历史内容以帮助记忆, 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

例如宋元的科技发展可用一、二、三进行归纳和记忆, 即“一部建筑手册 (李诫的《营造法式》) , 两位科学家 (沈括和郭守敬) , 三大发明 (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 ”。

五、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自编历史剧上演, 举办历史知识竞赛、临摹历史名人书法, 观看名人画展, 上网自学, 亦可适当组织学生课外参观以开拓其知识视野, 使课内外知识互相印证, 兼收思想教育之功效。手段不可偏离目的, 而目的终在育人。

尊重感受 篇7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 (人教版) 这一课, 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 一个国家, 一座城市, 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 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 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 但有部分同学稍不留神读错了一个字……

生1:刚才有同学将“体味”读成了“体会”。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呀!这里能用“体会”代替“体味”吗?

生2:我认为能, 两个词的意思差不多。

师:你说得不错, 但你自己也认为是差不多, 说明这两个词还是有一点差别的, 是这样吗?

生3:“体味”包含有品尝的意思, 作者亲身品尝了奥运会的各种味道, 所以用了“体味”。

生4:由于作者亲历了很多次奥运会, 他亲身体会了各种情感, 所以用了“体味”。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 “体味”是指仔细、深入地体会。在这里味有不同, 中国人在申办奥运的历程中品尝了各种滋味, 能说说吗?

生5:品尝了甜味———北京申奥成功的甜蜜。

生6:品尝了苦味———1993年, 北京申奥失败时的苦涩。

师:北京申奥的历史就是一段中国人品尝各种滋味的奋斗史, 所以作者才会深情地说“一个国家, 一座城市, 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 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一词之差, 表达的意思却不同, 面对学生朗读中的失误, 教师并不是一改了事, 而是作出了瞬间判断, 从而及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为师生展开新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案例二:另一位教师教学《穷人》 (人教版) 一文, 当在教学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心理矛盾这一段时, 有一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课文主要是写桑娜乐于助人的品质, 然而这里却具体写了她救孩子后的矛盾心理, 这对刻画桑娜善良的形象有没有影响呢?” (这一问题虽然显得有些唐突, 却有研读探讨的价值, 解决好了将会促进学生对桑娜美好品质的深层次认识。于是, 这位老师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 不知其他同学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然后再交流看法, 好吗?

学生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 最终形成统一认识:此种矛盾心理符合桑娜当时的处境, 是可信的, 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尽管担心害怕, 但她还是做出宁可挨揍也要抚养孤儿的决定, 更显其心灵的善良。因此此种矛盾心理的描写不仅不会减弱、损坏桑娜的善良形象, 反而更增添了她美好品质的光辉, 使桑娜的形象更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具体可感。

在这里, 由于教师抓住这一生成性问题,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此种动态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生成了新的教学过程, 使课堂再现勃勃生机。

思考:

1. 善待错误资源, 让教学“妙”起来

由于受到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 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 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甚至荒谬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时机将学生的错误资源生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从错误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 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 进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也可使其他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水平, 同时有些错误也是课前难以预料到的, 这些错误信息也就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不成熟是很正常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错误或不成熟不应进行简单否定, 而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 与“预设”方案进行融合, 赋予它特有的价值,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作为教师,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类似情况肯定还会发生, 但只要我们尊重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那么, 对于课堂中的“意外”, 我们就会从害怕变为期待。

2. 尊重学生体验, 让课堂“活”起来

注重情感体验, 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要求。那种摒弃学生个性的自主体验, 不能让学生心灵悸动、诗意飞扬的语文课, 肯定是苍白干瘪、索然寡味的。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 (在两则案例中都有体现) 。课改,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课堂上,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们的不同的见解?这两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 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堂才能呈现出绿色的活力”。其实在课堂当中像这样的尴尬场面经常会碰到, 如果老师不留意这些细节, 不注重培养孩子提出独特见解的意识, 而是严加训斥, 或草草应付, 都有可能使一朵“创新的鲜花”夭折。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 时刻关注学生的质疑, 对学生的“挑战”巧妙地、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 让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答案便在辩论中产生, 预设与课堂生成也达到了最佳点。每一个课堂细节, 只有被关注、被珍视, 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 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因此,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的文章所蕴涵的思想, 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这些只有当学生的心灵被激活、感情被催化, 并通过学生个体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会、欣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 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学生在体验文本和自我体验的实践中, 调动了经验世界、想象世界, 激活了思维, 获得了对作者文本最深刻的领悟。

3. 关注课堂生成, 让教学“动”起来

上一篇: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下一篇:和谐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