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尊重成长

2024-09-25

尊重生命尊重成长(精选12篇)

尊重生命尊重成长 篇1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强调指出:“中学语文是教文育人。中学语文的基本任务是教文,它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比其他科目的教师更重。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其思想性、人文性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所以语文教师首先是一名人文工作者,除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影响之外,还应该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课堂上人文因素的渗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的独到之处在于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文本渗透的单一模式,增加了梳理探究课型等活动课及研究性学习课型的崭新模式,这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出现,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说,它实现了从“认识—实践”的转化,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陶冶美好的情操,发挥自我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让学生获得成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自2007年湖南省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本教材进行了大换血。特别是必修的五本教材中,分为四大板块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其中“梳理探究”课型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这一课型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这一课型如何开展,如何让这一课型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试验田,为此我做了四年的摸索与实践,有一些经验与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高中探究课型的分类

高中梳理探究的内容分散在必修一至必修五这五本必修教材中,一共分为15个专题,针对高中生有热情、敢于探索的特点,我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从三尺讲台上走下,退到幕后,成为梳理探究课的引导者与评价者。针对这15个专题,我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课型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1)积累类梳理探究:针对《优美的文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逻辑与语文学习》《文言词语与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这些专业知识性比较强的专题内容,我仍然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只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老师,而是让学生成为主体。

(2)竞赛类梳理探究:针对《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影视文化》这些专题,我采用学习小组竞赛的活动课形式开展,比如:辩论赛、知识竞赛、故事会等,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3)表演类梳理探究:针对《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有趣的语言翻译》这些专题,我采用学习小组表演的活动课形式开展,比如:家族的风采发布会、交际情景剧、我说的,你懂得。以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报告类梳理探究:针对《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这一专题,我要求学生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提交。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总结、反思、提升。

二、如何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型

梳理探究课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课堂上如何开展和组织这种课型呢?我着重选取几个典型课型谈点体会:

(1)“我梳理、我讲授、你倾听、你点评”: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积累类梳理探究专题。全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授课单位,针对某一个大专题分出相应的小专题,每个学习小组都要承担相应的一至两个小专题,教师在一周前分好任务,学习小组长分配好小组成员的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主讲、副主讲、课件制作者、资料搜集员等等,让学生利用周末在家的时间根据自己小组的专题搜集资料,做成课件,利用课余时间试教上课,最后完美呈现。各小组之间互相点在课堂上完美呈现。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互相学习,学生全员参与、完全自主、激烈竞争、共同学习。

(2)辩论赛:针对《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这个专题,将学习小组分成正、反两方。正方为“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好”这一观点辩论,反方为“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不好”这一观点辩论,双方先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大量的证据,然后通过辩论抨击对方。各小组之间互相辩论,互相学习,学生全员参与、完全自主、激烈竞争、共同学习。

(3)情景剧表演:针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这个专题,设定八至九个交际场景,每个学习小组选定其中一个场景,组织小组成员在特定的场景里设定情节,设计交际用语,在课堂表演,各小组互相评分,互相学习,学生全员参与、完全自主、激烈竞争、共同学习。

(4)读书报告会:针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个专题,结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推荐的必读名著,再加上学生课外的拓展阅读书籍,每一学期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鼓励学生对名著作个性化的解读。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各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生全员参与、完全自主、激烈竞争、共同学习。

(5)知识竞赛:针对《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个专题,设定一些与成语有关的竞赛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与准备时间,题目设置适合学生能力水平,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学习,学生全员参与、完全自主、共同学习。

(6)研究性学习:针对《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这个专题,结合研究性学习这一必修科目,要求学生针对调查对象设计好调查问卷的内容,选定调查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再根据统计的数据集体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目的地对自己前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做一个总结,建设性地提出后阶段语文学习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型的收获

新课程改革推进了六年,我在两届所教班级中都进行了梳理探究课型的教学摸索与实践。每一个三年的历程,最终要在高考这场最后的角逐中接受考验,要在学生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接受检验,要在教师每一个探索的历程得到改进。在这一种课型的推进过程中我觉得可以给学生与教师带来以下收获。

(1)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在每一个梳理探究课型中,都强调的是学生全员参与,在学生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一个学生既可能是授课者,也可能是点评者,还可能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同学之间在整个过程中,最需要传递的一个理念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个体,通过尊重别人也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提升生命的品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分享被肯定的喜悦。

(2)学会适当的生存能力:六种活动课型中,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把学习小组的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多次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口头表达、学会书面写作、学会查阅资料、这一系列能力的锻炼,恰好为今后投入社会更好地展现自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这样磨炼出来的学生绝对是经得起社会的考验的。

(3)体验并分享学习中的快乐:每一次上这种课型,学生是主动的完成教师布置下的任务,甚至很多环节学生还会有新的创意,创新时他们是快乐的;每一次竞赛虽然有输有赢,但无论输赢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过程的艰辛,在过程里他们是快乐的;每一个专题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挑战面前他们是快乐的;多重的快乐叠加在一起,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变得丰富,学生会体验并分享到这种快乐,从而达到促进课内学习,全面地发展自我的良性效应。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在这个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教育过程中,我宁愿放弃一些宝贵的课内授课时间,也要保证梳理探究课型的实现。因为在人的漫长一生里,分数不是唯一检验成功与失败的坐标;唯有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被尊重,学会一些能与社会接轨的能力,感悟到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中那难得的快乐之光。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感到幸矣!乐矣!足矣!

尊重生命尊重成长 篇2

生命是短暂的,犹如春天美丽的花朵。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生命。生命就像一块平坦而空阔的草地,如果在上面插上一朵花,会让空阔的草地更加完美更加美丽。就算一个小小的生物,它也懂得如何尊重生命,比如说,一只微乎其微的蜜蜂被人类打掉在地上,虽然这蜜蜂没有力了,但它拼命地挣扎,想要飞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挣扎,它飞起来,人类会大吃一惊,人类再次把它打在地上,但蜜蜂一如既往,挣扎了一段时间,又再次飞起。一个如此小的生命都有如此顽强地生命。人类怎能因为一件小事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为什么自杀事件常常发生?有生命,说明老天给了你一个光明的世界,为何有人把它想得如此糟糕?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街上,你经常会为了下几步路而跨过栏杆跑到马路对面,可能会因为省下的几步路而断送了你宝贵的生命,谁也不希望这样,谁都希望成为一个生命的强者。相对之下,有些人为社会奉献为人民付出。如街上的清洁工,他们有的身体还有些残疾,但他们日夜操劳,风雨无阻,为的就是给人们一条干干净净的大街,他们的生命是如此精彩,为何有些人不能像他们一样?我们不能被身体的残疾压倒。尊重生命,不是简单的四个字,我们要去做,要善待每一个人,在短暂的生命里做更有意义的事。当我听说又有大学生跳楼时,我的心很难过。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死亡来结束生活。咎其原因,在我看来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学习压力,一个是感情问题。而大多都是因为感情的原因。其实,人生除了感情还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的生活,你的事业等等,都是你为之生存的动力。

爱情的力量的确伟大,它可以改变你的整个生活.它可以让你走向天堂,但同样可以使你跌入地狱.当你受到伤害那一刻,当你跌入地狱那一刻,一切都无法挽回. 但要知道你所留下的不仅是伤痕,还有最宝贵、最美好的回忆。不要把它看成一种伤害,而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蚌受的伤害,才孕育了珍珠的宝贵与美丽。当你伤口愈合,留下伤疤后,你就会懂得它的意义。不要老是将自己困在感情的阴影中,即使很难接受事实的残酷。

你要试着去珍惜生活中美丽的东西,包括你所受到的伤害,把它看成一种美丽,让自己好好的生活,好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多想想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的父母。你就会知道你的人生除了感情之外还有许多你值得去奋斗、去拼搏、去为之努力的东西。只有这样,感情才不会占据你的全部生活,你才不会轻生,才能走出地狱,找回属于自己的天堂。只是多了一些成长中的美丽,而那美丽早已不再使你心痛,即使你对他还存有依恋,存有希望。

尊重规则就是尊重生命 篇3

不经意间,一个汽车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私家车和有“本”一族的暴增,使汽车迅速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有车出行,是方便多了,但也应提到,这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致命的“杀手”。有报道称,现在中国的道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拙劣的驾驶技能和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今天的中国城乡,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着开飞车、猛调头、逆行的惊险场景;司机之间因斗气而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应酬”完了,带着一身酒气开车上路,诸如此类的事已经司空见惯。

读书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留学生在德国设计了这样一个试验:晚上,在一个公用电话亭的左右两部电话机旁分别标上两个标记:男士、女士。翌日,设计人去看,看到一个令人激动的景象:标有“男士”的电话前排起长队,而标有“女士”的电话前空无一人。那留学生不禁前去问队尾一人:“那部電话跟前没人,可以到那里去打呀?”那人回答:“那边是为女士准备的,尊重秩序要自觉啊!”

好一个“尊重秩序要自觉”,多么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啊!

尊重孩子尊重生命 篇4

班上有一个学生,以“打架天才”而闻名于校。开学不久,他就开始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才”。我执著地教育,他执著地打架。就在我将对他失望的时候,清明节的前一天,他破天荒地找我,说他明天将要到他的父亲的墓前去祭奠,特向我请假一天。我答应了他,但我总觉得我该为他做些什么。清明节的那天,我请求和他一起去祭奠他爸爸,他感到非常惊讶,但同意了我的请求。祭奠时,我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悼文念了起来:“你悄悄地走了,我知道你一定不甘心就这么去了,因为你还牵挂着你的孩子,他长多高了?他听话吗?他受委屈了吗?他过得还好吗?你也许会感到愧疚,因为你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把你的孩子抚养成人。但,我为你有这样儿子而感到骄傲,因为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懂得,为了爸爸,他要好好活着,不能轻易放弃;为了爸爸,他要努力学习,不能愧对你的养育之恩;为了爸爸,他将实现你没有实现的愿望。我想,你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吧……”。我还没有念完,他已经泣不成声了,不由自主地跪在我的面前说:“老师,你别念了,我今后一定要听你的话,做个好学生。”他又转过身,对着他爸的墓碑磕着头说,“爸,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相信我一定,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下来,心在颤抖:“我们能说这样的学生是品德后进生吗?如此可爱的学生我有什么理由对他失望呢?”我为我以前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从此以后,这个“打架天才”打架越来越少,表现越来越好,渐渐地成了我的好帮手,帮助我管理班级纪律,告诉我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回家也开始自觉地约束自己,认真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没有了霸气,学会了尊重,不但尊重我,而且还尊重其他的老师和同学,他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要让学生尊重你,你首先要先尊重学生。于是,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了一个个场景:雨天我为学生撑雨伞,体育课后为大汗淋漓的学生送上一杯清水,为生病的学生倒杯温水喝……我用我的尊重和真诚感动了学生,而学生也用尊重,不,是尊重延伸出的爱,呵护着我。我的眼圈黑了,学生会提醒我:“老师,你要多注意休息哦!”每当我紧锁眉头烦躁的时候,学生会递给我一张纸条:“老师,你不要那么吝啬嘛!你的笑容可是很美丽哦,多笑笑才酷噢!”而这些仅仅是因为我尊重了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我们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仅仅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调皮,不是他们不懂得尊重,只是他们以前或者现在正缺乏着尊重。

一、对违纪学生处理中的“快”与“慢”

班主任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与放任自流,它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必要的批评教育。对于一般性违纪,要及时处理才有时效性,要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能及时改正错误就行了。但面对一些重大违纪行为,处理时则不易快。暴风骤雨、劈头盖脸地来一通批评,痛快是痛快,但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怎样处理,班主任需要冷静,一则留给自己思考的余地;二则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对于大错误的处理,我认为应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联合处理。如班级某同学考试作弊,该生不但没主动承认错误,反而逃学,我冷静下来考虑其中的原因,极可能是害怕老师批评,感到没面子,于是我迅速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去上门家访。家长一听非常恼火,于是我又从孩子作弊的动机及爱面子等方面说了对孩子理解的话,家长感觉到老师都这样关心孩子,觉得是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不够,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我的处理只是让学生写了一份检查,作了了结。事后该生无论从学习成绩还是遵守纪律等方面,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爱优等生,更爱后进生

后进生在班里往往是被歧视的对象,老师对着他们叹气,同学们的瞧不起,使他们自己感到低人一等。他们往往处在“被爱遗忘的角落”,没有人会注意他们,长期以来,这些后进生就会在心理上烙上伤痕,进而影响到未来的发展。有的畸形发展,甚至走上邪路。从我们本身的感情上来讲,我们更爱优等生,因为优等生给我们争得了荣誉,但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关心后进生,因为后进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不能再伤害他们,更不能在他们的心理上再留下伤痕;我们只能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来做人。后进生在学习、纪律上后进,但可能在另一方面优于其他同学,我们要从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人手去激励他们,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去关心他们。如对生病学生的关心爱护,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帮助,为部分学生过生日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学生们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爱,他们也将这种师爱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曾经有一位出了名的后进生在考上大学后,给我来信说:“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教育,您教给我的一句名言:‘挺起胸膛,你比谁都高!’已成为我的座右铭……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我的今天。”

三、慎重处理学生的隐私

对于学生家庭中或生活上的问题,千万不能在公共场合宣布,更不能在公开场合暴露学生身体的缺陷等个人隐私。例如,星期天一位同学把外婆家里的电缆线偷偷卖了钱去上网,因家长在外地,外婆找到学校要求老师来处理。老师在教育这位同学时的想法是,只要他能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就行。处理时要注意保密,不能在班上宣传,要注意保护同学的自尊心。如果你在班上一宣布,你让他今后还怎么做人,学生往往是变成了“破罐子破摔”。所以说处理学生的错误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又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

尊重生命作文 篇5

如果将智慧比喻为一张洁白的图画纸,那我想保护生态的智慧便承载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依稀记得自己曾放生过一条小鱼,自大的认为这在在表现出“保护生态”一词,却忽略了这冲击到环境的平衡。也曾天真的认为,“放生”即为“保护生命”,殊不知其中的智能。如今,卷进这场恋情漩涡,又使我再一次的将“保护生命的智慧”推入无底深渊,遗忘了它,但幸运之神的笼罩及眷顾,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摧残下,在一个阴错阳差中,重新找回了它。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万物姑息,我走在十字路口的叉路,突然,在余光中,不经意地看见两只受伤的小鸟,似乎是迷失了方向,依偎取暖,但那时我的心却像吃了秤砣般,没有要前去救它们的冲动,一心沉浸在恋情的伤痛中,这时一位身穿绿色夹克的陌生男子走过,不假思索地便将那两只小鸟救起,毫不犹豫的往回跑,在他的匆匆一瞥中,我看到了发心以及行善,我领悟到保护生态的智慧及美德,顷刻,感动、自私、钦佩,太多的情绪,太多的言语涌上心头,却无处宣泄,丑陋的手腕在 月光下更显其形,莫名的洪流席卷我心,“该要继续这样堕落吗?”我问了我自己。这个问题久久缠绕我心,无法回答也说明不清,一个小黑点,就在心中扩散为一 片乌云,内心狂乱挣扎,如同暴风雨一般,突然却又柳暗花明,仔细探究后,发觉保护生命的智慧已在心中萌芽了!

教会孩子尊重生命 篇6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小学生自杀、自残、受害于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于大众传媒。面对这些过早凋零的"花朵",心理学家们大声呼吁:要教会孩子尊重生命。

"远离伤害"是由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的"安康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康计划"的一次高级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及遏制校园暴力等表示了高度关注。不久前完成的一次相关调查表明,仅有5%的家长赞同"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成绩重要",而71%的教师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每次考试前都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且不止一次地对周围的人说,如果达不到就自杀。大家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直到有一天他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仅仅因为数学考试比自己定下的目标少了2分。面对抢救室里的孩子,悲痛欲绝的母亲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视若掌上明珠的孩子为什么要如此轻视生命。

作为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曹英华认为,对未成年人生命尊严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要不断给孩子灌输"生命高于死亡"的理念,培养孩子平衡的心态,因为只有在平衡、冷静的心态中,才能有现实的、正确的思想出现,也才有能力维护生命的尊严。曹英华强调,在教会未成年人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从生命尊严的角度教会孩子不去践踏别人的生命,同时又要具有对危害自己的人的反抗意识。北京市的一名女中学生长期忍受外校女生的欺凌,直到在公厕又遭凌辱时被人报案,而家长和学校竟丝毫不知。重庆市的一项调查表明,10.5%的在校学生遭遇过校园暴力,而32.3%的施暴者是11~14岁的少年。

尊重生命(英文) 篇7

A man and his little boy were walkingthrough a park when a honeybee landednear them. The boy ran over and stompedon it. The father gave him a lecture abouthaving respect for living things and added, “Just for that you can’t have any honey fortwo weeks!”

Pretty soon a butterfly landed nearthem. The boy ran over and stomped on it.Again, the father gave him a lecture andadded, “Just for that you can’t have anybutter for two weeks!”

When they got home, they went intothe kitchen, and a cockroach (蟑螂) ran across the floor. The mother ran over and stomped on it. The boy saidto his father, “Well, do you want to tell her, or shall I?”

尊重生命, 人性评价 篇8

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 以人为本” 的思想, 始终坚持以“ 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展开评价。 评价更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每一个学生, 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在评价中感受进步, 增强自信, 快乐成长。

一、课堂中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 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 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作用。 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1. 承认差异, 运用多种评价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所以我的评价不只看一个方面, 也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上, 在我的课堂上不会只看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 还会从预习情况、课前准备学具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声音是否洪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会倾听、叙述是否清楚有条理、课堂作业是否独立完成、能否主动帮助他人、回答是否有创造性……来考虑; 除了口头评价外 ( 如: 你的声音真洪亮!你的思路很清晰! 瞧, ××坐得真直! ) , 还会适时地给学生一个微笑或一个赞叹的手势 ( 如: 向他竖起大拇指) 等。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发扬学生的优点

我的课堂改变了以往只有老师评价学生的方式, 在老师评价的基础上加入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 这样多方参与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一位学生, 对他的认识能更加全面。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放大了学生的优点,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二、作业采用激励性评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作业评价已经逐渐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 其目的主要是淡化甄别的功能和分数的意识。 但从具体评价的功能上进行考察, 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质的变化。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来评价, 因为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 在作业评价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巧妙利用符号, 促进学生发展

用红笔打“ √”或打“ ×”是我在评价学生作业中经常使用的传统符号, 但我发现比较多的“ ×”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现在, 我在学生作业的错处画商量好的特殊符号, 让他们在符号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正。

比如, 一道题只是某处错了, 就在错题下打一道横杠, 表明此处需要改正, 指出他的粗心。 对算理和解题思路不清楚的, 在题下画一条波浪线和一个问号以示对此题的不解, 期待学生的改正。 对于作业完全正确的而书写不够规范的, 只打一个优秀, 做得既正确又工整并有创新解法的, 就打优秀并加一颗☆。

每次发作业的时候, 我看到大多数学生都会急切地翻开作业, 看到会说话的“ 符号”时, 都能从我的评改符号中读到老师的要求与期待, 有的欢喜, 有的后悔, 有的沉思, 大都在忙于纠正自己的不足。 这样我的评价符号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学生的每次作业都充满着期待与进取的动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增强了。

2. 评语充满赞赏期待,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 被尊重, 被赏识的需要。在作业中我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 运用不同的赞扬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 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 越来越有自信。

我在评改学生的作业时, 以评语的方式向学生表达了对他的期待与赞赏, 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越来越高了, 数学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对于爱动脑的学生评语是:“ 你与众不同的见解, 真让人耳目一新”;“ 你真棒! 老师还没想到这种做法, 我得向你学习”; 而对书写潦草, 尚欠认真的学生, 给的评语是:“ 做得很好! 如能把字写的再漂亮点, 就更好了。” 对作业认真, 字迹工整, 但内容有错的评语是:“ 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 我运用不同的赞扬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如“ 大有进步, 再加油! ”“ 你真棒, 有这么大的进步, 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 继续努力, 相信你会更好! ”

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因为我的课堂尊重学生个性, 实施人性化评价, 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学渐渐有所增加, 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 在我的课堂中, 学生们发现: 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 筛子”, 而是激励他们发展的“ 甘泉”。我在评价中运用的启发性的引导、赞叹的微笑和手势、能说话的符号、充满鼓励期待的评语, 激励上进的等级竞争机制,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融洽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校、教师、家长对教学评价方面也越来越关注, 应该说, 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展开评价, 尊重学生生命, 实施人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每一个学生, 促使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在评价中感受进步, 快乐成长。

尊重生命尊重成长 篇9

1. 解放情感,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 可以通过设计一分钟演讲、表演小品等形式,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 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教师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让学习过程因为有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内在动力的支持。例如在教学《鸟岛》一文时, 有一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当时的情绪, 我临时设计了一个话题:“现在, 我们一起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 看到了美不胜收的鸟的世界, 你打算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可以拍照、画画、喂食小鸟……言语之间, 充满了童真童趣。我说:“是呀, 看着这么多美丽的鸟儿, 欣赏着密密麻麻的鸟蛋, 老师真想捉几只小鸟、拾几个鸟蛋带回去……”话没说完, 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一个学生说:“老师, 您不能这样做, 这样做是对小鸟的伤害。”另一个学生说:“老师, 不行, 这样做是不文明的行为。”看着学生急切的神情, 我继续激发他们发言的欲望:“哦, 我只不过是捉几只小鸟、拾几个鸟蛋而已, 有这么严重吗?”马上更多的小手举了起来:“老师, 小鸟喜欢自由, 你这样做, 其实是对小鸟的伤害。”“老师, 真正的爱鸟, 就应该让小鸟安全、快乐, 而不应该只顾自己开心, 而让小鸟伤心。”……一个个充满思考力的发言, 有的真诚, 有的犀利, 有的温情, 虽然不乏稚气, 但是都对小鸟充满了深切的关爱, 在不经意间, 一颗饱满的生命的种子便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课堂, 在唤醒学生的情感之后,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 改进教学, 构建富有特色的生命课堂

语文生命课堂, 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状态来设计教学, 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有活力的课堂都是按动态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的, 而不是按教师备课时规定的路线亦步亦趋的。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 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充分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 也会满怀热情地参与课堂学习。在教学中, 我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经常在心底追问自己:今天的40分钟, 我为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铺垫了几分钟?今天这节课, 有多少知识、技能是足以让学生受用终身的?有多少情感交流、价值引领是可以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的?在这一点上, 觉得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便是对口语交际课的重视与设计。每一节口语交际课, 都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的一次锻炼, 每一节课, 我都会精心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根据课上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调整, 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嘴巴都动起来,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尊重生命尊重成长 篇10

一、考生要相信自己, 自信迎考

考生要把高考当作一次人生经历, 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次考试。只要考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行动, 即便是考不上大学, 也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 要学会自我心理减压。

高三生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 自我意识较强, 压力很多时候来自自己, 如自我要求过高, 过分注重排名等。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平时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考生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注意劳逸结合, 要知道会安排时间的学生才会学习, 最好自己制定出一个作息计划表, 要调节好人体生物钟, 形成规律, 以保证考试的时候体力充沛, 精力旺盛, 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这样既提高了时间效率, 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利于身心健康。运动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压力的方式, 还会让考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平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还可以做一些放松型的训练, 如深呼吸, 这有利于缓解过于紧张的情绪。采取积极、合理的减压方式, 如听音乐、聊天、书写、向身边人诉说自己的烦恼, 或者找模拟物品出气、哭泣等多种形式发泄心中的压力。

2. 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自信迎考, 调整好对高考的看法。

高考不是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 而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是我们众多机会中的一个。高考固然能塑造自己、提升自己, 万一落榜也不要有太大的遗憾, 毕竟还可以复读, 也可以另选其他的成功机会。如果把高考看得过重, 就会导致我们的思想压力过大, 自信心不足, 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考生要提高信心指数, 抓关键和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且要文、理结合, 要把看、思、读、听、做、小结结合起来。考生不但要结合本班的教学计划, 而且要结合自己现在的实际状况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状况来制定计划、合理确定目标, 坚定成功的信念。把精力放在知识储备、改善技巧、解题过程中, 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保持心情平静, 集中精神, 将自己的水平甚至潜力发挥出来, 体会做题和进步的乐趣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快乐, 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出应有的水平。

3. 要有全面的心理准备。

参加高考, 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要么金榜题名, 要么名落孙山。考试之前, 考生就应该有个全面的心理准备, 迎接、承受即将到来的结果。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 还有复读、读民办大学、出国留学、参加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等多条道路都可以走向成功, 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积极面对。未来的道路很漫长, 处处都有无形的答卷。考生要积极培养自信、顽强、坚毅、持之以恒的人生品格, 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失败, 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或听说某某学生考上大学了, 有的顿时被幸福包围着, 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俨然成了家庭的“英雄人物”;有的开始骄傲自满, 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不但瞧不起落榜的同学, 而且对家长的索求也多起来了, 家长没有满足他就赌气翻脸, 这种不以感恩的胸怀去回报家长和老师的心态, 也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二、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本来就不够稳定, 面临高考的重压, 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 这时要再加上来自家长的压力, 孩子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家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调节心态更为关键。

1. 要积极配合, 增强孩子的信心。

面对高考的压力, 绝大多数考生能够沉着应对, 也有不少考生会出现情绪低落、急躁、自卑、埋怨或对考试过分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 削弱高考战斗力。他们将无处发泄的压力转嫁到别的地方, 甚至对父母大发脾气。造成高考前孩子心理状况剧烈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生本身心理素质不过关是其中一方面因素, 而部分家长期望值过高, 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 也是导致孩子考前心理变化的重要原因。家长多给孩子鼓励、关心和陪伴, 树立他们的信心, 一定要做到:接受事实, 接纳孩子现状;多看孩子优点, 少看孩子缺点;用正面的教育方式多鼓励表扬, 使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 要与他自己比较, 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不要对孩子过分地管理和约束, 真正把学习的责任心交还给孩子。

2. 要理性看待高考, 调整好心态。

每一位家长都会高度重视孩子的高考, 因为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但高考在人的一生中也绝对不是唯一的机会, 家长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家长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不要表现出过分关注, 也不要突然改变生活习惯, 要与孩子一起, 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面对孩子的烦躁焦虑, 父母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家长要信任孩子, 相信他有能力完成最后的学业, 并能以良好的状态迎战高考。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 因为家长的情绪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 会影响到考生。保持生活常态,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饭桌上、散步时给孩子一些鼓励, 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经历多次考试, 考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抗压和调适能力, 家长对考生的关心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3. 要关注细节, 保持良好的沟通。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 其内心其实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痛苦, 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来自家长的关心和鼓励, 所以家长更应关注细节, 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高三学生忙于复习迎考, 由于作业多、考试频繁、竞争压力大以及个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各种睡眠问题, 如睡眠不深、睡眠紊乱、甚至失眠, 但是高三学生无论学习压力多大, 功课多紧, 睡眠时间都应保证不低于六小时。家长在晚饭后可适当安排孩子散步或轻微运动, 让孩子树立“学就是学, 休息就是休息”的观念。当孩子因为紧张、担心而睡眠不好时, 让他们把自己的担忧写在纸上, 有些没必要的担心就自动消除了, 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也是睡前整理思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 部分家长和考生一样产生紧张情绪, 免不了对孩子经常唠叨甚至抱怨, 或者对孩子过度地关切, 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太啰唆、太烦人, 进一步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当考生出现负面心理时, 其实家长才是最好的心理理疗师。考生在诉说考试压力时, 家长一定要认真倾听, 真诚地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行。明智的家长会做到少说话,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举动, 如一个关切的微笑、一杯温暖的水、拍一拍孩子的肩膀等。

三、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 缓解考生心理压力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学生的主战场, 高考临近, 这时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1. 要多途径开展心理疏导, 缓解考生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考前焦虑、紧张等现象, 各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活动, 如:邀请心理咨询师做专题报告, 举办考前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通过座谈, 了解学生对考前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要求, 通过“我能行”教育, 使学生树立自信。如果老师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学生心中的太阳就会慢慢升起, 最终照亮自己, 照亮别人。学校针对学生的需要, 多层面、多渠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是面向群体开展心理讲座, 通过讲座报告, 同学们掌握了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就能从容自信地迎接高考。二是针对个体开展心理咨询, 利用课间、课后开展心理咨询, 使学生有倾诉压力的地方, 有解答疑问的出处。三是公布咨询热线电话, 提供心理支持。把心理咨询教师的电话公布给考生, 使他们任何时间内都能拨打电话, 方便快捷地获得心理支持。四是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部分学生虽然有沉重的心理压力, 但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与了解及时发现问题, 与家长及心理教师沟通联系, 及时化解问题。

2. 要重视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多数学困生虽然在学校文化课不如别人, 但是走上社会后却如鱼得水。因为智商是人成功的基础因素, 在此基础上只有良好的情商和逆境智商才决定了人的成功。老师要在集体中给学困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善于引导、帮助他们订立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使他们的情感、行为受到目标调控;要善于引导他们从先进人物、事迹中汲取动力, 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对他们的错误要予以耐心的教育和帮助;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会实践等, 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困生。站在学生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心理, 对他们要宽容, 不要当众讽刺挖苦他们, 使他们形成对立情绪, 当他们考试失败时, 不要指责埋怨他们, 要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 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要紧紧抓住, 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在学习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悉心引导,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 要关注复读生的心理调试。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 落榜和考得不理想的部分学生加入了复读生的行列。理解学生的是老师, 最容易解开学生心结的也是老师。老师们要与复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教育复读生要接受现实, 积极调整自己。高考失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有的是方法问题, 如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网络不清晰、学科能力薄弱、自学能力较差等;有的受非智力因素影响, 如缺乏毅力、恒心等。无论是什么原因, 老师都要帮助学生认真科学地剖析自己, 帮助他们对每个学科做出及时的小结、评估, 使他们看到各科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 做哪些努力可以尽快改变。老师要防止复读生的两种倾向:一是高分复读的学生, 因为期望更高, 他们压力更大, 很容易看不清自己的问题, 比如不重基础, 不重学习小结, 只偏重于难题、怪题的学习。二是复读生容易出现自以为是的现象, 教材上的内容都学过, 他们会感到翻开书什么都懂, 对老师的讲解不以为然, 也不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善意的批评, 尽管这些同学学习很努力, 结果却并不理想。

高考固然是国家选拔人才、进行公平竞争的平台, 但绝不是以扭曲学生心理, 甚至牺牲年轻生命作为沉重代价的。我们谨记:教育不能超越学生的生命健康, 不能超越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能超越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个性差异。希望全社会人人合力, 都来为高三考生减压, 为年轻的生命健康成长护航。

摘要:本文从考生、家长、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对高考生相应的疏导方法。高考生要学会自我减压, 家长要积极配合, 学校要多途径开展心理疏导, 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关键词:高考,考生,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杨永龙.面对高考压力, 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帮助[DB/OL] (.2012-02-14) 《.求学》杂志官网.

爱护动物 尊重生命 篇11

今年二月,由于高温干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到40万公顷,造成180多人死亡,烧毁房屋近2000栋,7000多人无家可归;包括袋鼠和树袋熊等澳大利亚特有的物种在内的约100万只野生动物被烧死,其中许多动物在大火到达之前就被炙烤身亡,根本来不及逃生。

在参与协助维多利亚州山火的救援行动中,消防志愿者戴维·特里在离墨尔本约150公里处的一片森林废墟里发现一只从火海中逃生的受伤树袋熊,并加以悉心照料。这只被工作人员亲昵地称为“萨姆”的树袋熊紧紧抓住特里的手,迫不及待地吮吸着他喂的水。喝着清凉甘甜的救命甘露,它一改原来惊恐不安的神态,变得异常温顺可爱。后来,“萨姆”被送往一个野生动物庇护中心,进行救治。特里喂“萨姆”喝水的感人场面被摄入镜头,在媒体刊登后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表彰他拯救树袋熊的善行,世界善待动物组织亚太分部宣布向他颁发奖章。

给处于困境中的树袋熊喂水,体现出人类的爱心。然而需要反思的是,这种对动物的关爱是否来得太迟了,而且远远不够呢?

同样是在澳大利亚,三年前举行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一只小鸟突然飞进正在激烈比赛的赛场。不幸的是,一个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了它,小鸟当场落地身亡。接下来的一幕让观众震撼不已:只见击中小鸟的运动员马上停止比赛,走到小鸟的跟前,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然后双手合拢,为自己的过失表示忏悔。对生命的敬畏、对动物的友好,充分体现出人性光芒。

无论做什么事,重要的是心存善念。只有用一颗怜悯和痛惜的心,才能去温暖另一颗心。世界不需要丑陋和卑微,能打动灵魂的,只有善良和纯净。爱润泽万物,惟有爱,让我们与动物和谐;惟有爱,才会让这个世界美丽丰满。

为鸟类和蜗牛让路

不久前,美国佛罗里达州温特斯普林斯市一项投资8亿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被迫中断。说起来也许不可思议,停工的原因是人们在建筑工程不远的一个手机信号塔上发现了一个白头鹰的巢,两只白头鹰在里面安家,塔顶距地面46米左右。根据有关规定,在白头鹰的巢周围183米的范围内,不得出现任何大型建筑工程。美国人对白头鹰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18世纪美国发表《独立宣言》6年后,美国国会便选中这种鸟为国徽的主要图标,从此白头鹰成了美国的国鸟。经过40年的保护,白头鹰不再是濒危物种,美国政府已正式将其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划除。尽管如此,白头鹰仍然受到1940年美国国会颁布的联邦法律保护,捕杀白头鹰仍属违法行为。

伦敦西部因经济发展迅速而有“英国加利福尼亚”的美称,其中一片300平方英里的空闲土地被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看好,纷纷向市府提出建房申请。经研究决定,政府计划在此盖房两万套,以缓解城市住房的压力。

然而开工还不到一个月,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纸有关取消建房计划的文件发到了开发商手上。他们的迷惑不解和愤怒恼火可想而知,一致要求对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做出解释。而市府的答复简单明了:这里栖息的鸟类理应得到尊重。

原来,有关部门在开发前期曾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这里不但生长着大量的石楠树和其他植物,而且有包括森林云雀和夜莺在内的多种鸟类在此安家落户,筑巢生活。从保护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出发,政府毅然放弃建房,为鸟让路。

无独有偶,蜗牛在新西兰也备受关怀。索里德公司是一家能源企业,在新西兰南岛的斯托克顿煤矿采煤。一天,矿工们在作业时突然看到一种稀有的蜗牛出现在他们的工作面。由于这一意外的情况,采矿被立即中断。公司在得到矿工的报告后,高层领导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停止在那个工作面采煤,选择从另一个方向掘进。

索里德公司此举不但使生产成本猛然增加897万美元,而且工期也给耽误了19个月。不少人认为,为了不打扰这些蜗牛而绕开其生存地,太不值了。但是公司负责人所持的观点正好相反:“即使损失再大,也不能归咎于蜗牛,因为它们原来就生存在那里,是真正的‘主人’,我们绝不能巧取豪夺。”

动物无言,而人类有知。人类固有的博大和高尚正是在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与动物的相濡以沫中得以完整的体现。

成全“鹅船之恋”

明斯特城位于德国西北部,明斯特动物园边上有一个名叫“阿湖”的人工湖,通过一段水道与园内相连。湖水清澈,草美鱼肥,吸引着不少鸟类前来栖息落户、嬉戏玩耍。2006年5月,一只雌性黑天鹅在迁徙中不幸掉队,只好孤独地留在阿湖里生活,人们亲切地叫它“彼得拉”。

不久,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彼得拉”将一只天鹅形的白色踏板船引为知己,总喜欢跟在它后面,在湖水中倘佯。游客把船开到什么地方,它就会跟到那里。“彼得拉”徘徊在游船周围,形影不离。显然,黑天鹅将这只天鹅形白色游船当成了自己的“恋人”,深深地“爱”上了它。

“彼得拉”与天鹅船相爱,成为明斯特的一大景观,被传为美谈,经媒体报道后,有上百万人前去观看,相关的纪念品和有关“错配恋情”的音乐光盘一度畅销。在明斯特市民看来,黑天鹅和“白天鹅”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独特象征。

动物园让“彼得拉”享受极高的“待遇”,有饲养员专门护理照顾它,促进它与天鹅船的“恋情”升温。按照惯例,所有的游船冬天都要停在船库里,以防船体变形或受损。但是看到黑天鹅即使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气温里仍然坚守在天鹅船边这动人的一幕时,动物园工作人员于心不忍。园长亲自指挥把它和天鹅船顺着水道引进到明斯特动物园里的池塘,一起过冬。

“彼得拉”的一片痴情深深地感染了前来游览的人们,他们总会带上一些它爱吃的谷物和新鲜沙拉,让它吃饱喝足。坐在天鹅形白色踏板船上的游客会有意地减速行驶,以便“彼得拉”能更好地与自己的“爱人”相依相伴。

2007年7月,一只白色的雄性疣鼻天鹅来到阿湖做客,“彼得拉”喜出望外。它终于找到真正的“白马王子”,获得了真爱。然而白色的疣鼻天鹅只与“彼得拉”相爱了8个月,便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了。黑天鹅因此伤心不已,表现得焦躁不安。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只好再次将“彼得拉”送回到游船“恋人”身边,希望它能够早日抚平感情的创伤,再续昔日的“恋情”。

“鹅船之恋”的故事之所以美丽动人,在于黑天鹅“彼得拉”那份执着的爱,在于让黑天鹅“彼得拉”有爱并能够相爱的人们所付出的那份纯真的爱心。

有益的启示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人们是我的兄弟,动物(万物)是我的朋友。张载所说的物,包括了一切生物。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动物和我们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一家人,我们生命应该是平等的。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地球上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地球上没有了动物,那将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地球上没有了动物,生命就没有了动力。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不要让人类成为最后一种动物。

爱从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开始 篇12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 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要求相差甚远, 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改革大相径庭。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注定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 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 备有效课

我们以前常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 我们画什么就有什么。现在这句话从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理解。孩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真的就像那张洁白无瑕的纸一样。如果在认知方面我们再这样认为的话, 就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 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我们要发挥指导作用, 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体会思想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学生能解决的, 我们绝对不包办代替, 这就是尊重。

给我启发最大的是赵乾坤老师在讲小学三年级数学 (下) “分数初步认识”一课时, 不是照本宣科从怎样出现分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写法这个流程来讲, 而是先进行课前调研, 让学生写出你在哪里见过分数, 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二分之一。教师先行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 课上教师出示孩子们表示的二分之一, 学生在讲理由、互相补充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 备有效课

我现在所教的是一年级, 要想把一年级的课上好, 必须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可塑性强、崇拜教师、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律性与自觉性弱。低年级的孩子普遍都存在这些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 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所选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 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熟悉, 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数学一年级 (上) “比较10以内数大小”时, 书中的内容是红、蓝两队进行游泳比赛。红队3人, 蓝队4人。备课时, 我反复琢磨, 最后决定把游泳比赛改成拔河比赛。课上, 我用简笔画把红蓝两队以及人数画在黑板上。这样的设计更能突显出矛盾:比赛不公平。当时让孩子们当裁判员, 他们高举着小手, 你一句我一句说着自己的理由, 在这种争论中,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 有的用小指头, 有的用小棒等就解决了为什么3﹤4了。其次,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点, 课上要设计让学生动手的活动,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一年级 (上) 数学有一部分知识是根据图意来求整体或是部分。在理解题意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题意, 这样孩子们会更形象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大大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3.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 备有效课

这一点主要针对的是教师课上的评价语。儿童的心理是敏感的, 往往是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 伤到孩子的内心, 也许从此往后孩子再也不举手, 再也不喜欢这门课程, 甚至讨厌老师, 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有人会说:课上的评价语会很随意, 是我们提前设计不了的。记得万平老师说过一句话:课上其实真正生成的东西是很少的, 还是我们没把课备得更全面。如果在备课时我们把每个环节孩子会出现的可能都考虑到, 做到有效指导, 不敢保证无遗漏, 最起码我们可以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例如, 我在讲“万以内数的读法”时, 首先出示一幅图, 上面是几种商品的价格, 接着让学生把这些数字自己试着分类。大部分学生是按着位数分类:三位数一类, 四位数一类。接着, 我追问有不同分法吗?这时, 小裴高举小手, 说:“我是按末尾有0没0分成两类的。”我会抓住这个机会评价:“可以, 不过你这样分突然给了我灵感, 我们还可以按数字中有0没0分成两类, 大家快试一试。”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他们快速挥动笔认真地分起来。其实在讲读法时, 教师就是这样分再讲读法的。教师评价式的引导比生硬地按教师的标准去分更体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也肯定了当时孩子这种与众不同的分法, 给了她自信。

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从生理上讲, 教师和孩子一样, 都是个体存在, 但教师要显得高大, 因为孩子需要教师照顾, 但从心理来讲, 对孩子要像大人那样, 因为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大人不喜欢听的话、不喜欢做的事, 孩子也同样不喜欢。

1.少些特权, 多些平等

作为教师, 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 我们必须先做到,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身作则:“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 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眼睛时刻盯视着你。”这是教育家加里宁对教师作用的精辟论述, 形象地强调教师在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 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但是有些细节我们却容易忽视, 往往会施展自己教师的特权。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我们平时教育孩子对待我们的校园、教室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 见到地上有垃圾应该主动捡起来, 扔到垃圾桶里。一次, 我的班级刚上完手工课, 废纸比平时多出几倍, 一看垃圾桶里、桶四周都是碎纸, 眼看就上课了, 于是, 我就说: “某某, 你去把垃圾捡到桶里去。”眼前是解决了, 可是下节手工课还是这样, 毫无改善。后来, 我自己反思,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做到了吗?上课铃声响了, 孩子们已经坐好, 等着教师上课。我没马上走上讲台, 而是看看垃圾桶, 皱皱眉、摇摇头、弯下腰, 一张、一团地捡起地上的垃圾纸, 捡干净了, 点点头、笑了笑, 开始上课。从此以后, 我看见垃圾就随手捡起, 不再等学生, 不再指学生……其实在有些时候, 我们还是无意识地使用着自己的特权, 但相信只要我们关注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2.少些指责, 多些关心

很多人羡慕老师, 大小也是个官, 手下有几十号人拥护你、仰慕你……

但也正是因为人多, 所以我们照顾不到, 照顾不全, 容易简单从事, 忽略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迟到, 我们虽然没说什么, 但狠狠地盯着孩子走回座位。再如孩子没写完作业时, 我们又是什么表情……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 都想好, 出现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 可能迟到、没写完作业在我们这里是第三次、第四次……但是在孩子身上可能是他的第一次, 所以我们要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探究真正的原因, 关心孩子。

记得有一次数学课中, 我让孩子们拿出练习本做习题 (要求是数学练习本要夹在数学书中) 。当时有一个孩子没能从书中拿出练习本, 开始翻箱倒柜地找练习本, 看到这种情景真是让人着急, 但当时发火一点儿好处也没有。于是, 我深呼吸一口气, 情绪平稳了些, 拿出一张练习纸悄悄地走到孩子跟前, 略带焦急地说:“先用这个吧, 抓紧些, 不然你可落到后面了。”他头也不抬, 奋笔疾书, 完成速度和其他孩子差不多。课下, 我找到他, 把他搂在怀里问他:“怎么回事, 这么不小心没带练习本?”他不好意思地说:“昨天做错题了, 妈妈又给我出了几道, 可能忘装了。”当时, 我没批评他, 而是表扬他听妈妈的话, 很懂事, 并教他怎么整理书包。他挠挠头, 如小泥鳅似地溜了出去……看着他的样子, 我想起了一句话, “只有失败的教育, 没有失败的学生”。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少一些责备, 多一些关心, 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获得发展。

3.少些定性, 多些引导

孩子入学, 可以说是人生刚刚开始, 在人生伊始有多少孩子就被冠有“坏孩子”的称号, 一旦有了这个定性再改真的很难, 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些肯定、多些引导, 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首先, 我们要发现优点、放大优点、强化优点, 就会发现孩子的这个优点会慢慢成为无意识行为。这让人很容易想起赵本山的一个经典小品《卖拐》——不拐的人在他的反复忽悠强化下都拐了, 就是这个道理。反之, 我们反复强化坏习惯, 没有也变成有了。其次, 少些定性。孩子从几岁就开始接触复杂的社会, 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引导, 让孩子逐渐羽翼丰满, 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在孩子不经过别人允许拿了东西时, 我们不应简单说成是偷。其实, 孩子真不是偷, 他们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就拿了, 没别的原因, 关键就是看事后教师如何引导了。还有的时候, 我们问孩子一些事情时, 会习惯地说:“和我说实话, 撒谎可不行。”殊不知是我们教会了孩子撒谎。

上一篇:误用检测下一篇:大型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