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主体

2024-10-25

尊重主体(精选12篇)

尊重主体 篇1

幼儿主体性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幼儿的手段,更是幼儿教育所追求的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主体,将每个幼儿都当做其学习的真正主体,才是教育的成功。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我们反对单纯依靠严厉的纪律制度、奖惩制度来迫使幼儿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并非真正主体性的学习,并且它还会有许多不良的后果,如使幼儿把学习当做负担,久而久之逐渐讨厌学习等。

(2)教学要适应并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为此,我们要给幼儿以一定的选择权利,我们的教学要个性化。这方面,我们现在的教学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现在的教学基本上是只有“共性”的教学,而没有“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应多将一些主动权交给幼儿,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特点和其他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自己个性、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使教学要求由外在强制的力量转化为幼儿主体能动追求的东西。

(3)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在教育活动中,一是不要总是教师“一言堂”,要允许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之以机会。在这种环境中,幼儿的行为和想法不会招来成人或其他小朋友的种种非议,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二是对幼儿的犯错误或失败应多一点宽容,因为幼儿年龄小,经验不足,能力有限,犯错误或失败是难免的。如果我们对犯错误或失败的幼儿缺乏宽容之心,当他们犯错误或失败时,对他们施以严厉的处罚,这将会扼杀幼儿的主体性(如主动性、创造性等)。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犯错误或失败也是幼儿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幼儿从犯错误或失败中可以学到许多,如“如何才能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等。

(4)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学习,不要使幼儿对教师产生“盲从”的心理。教师要注意树立威信,但是这方面也不能走极端,不要使幼儿觉得教师所讲的全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使幼儿对教师产生“盲从”“依赖”的心理。因为这样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倡议,不管怎么“高明”的教师,都应该想办法给幼儿留下一个具有诱发批判精神和创造性的形象——“老师说的不一定都对”。为此,我们教师在一定条件下,不妨有意地“失误”,以便能给幼儿也有“纠正”教师“错误”的机会,以减少甚至消除幼儿对教师产生的盲从心理。我们认为,如果教学使幼儿对老师产生盲目崇拜,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从“主体性教学”这一角度看,这种教学仍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综上所述,我认为,幼儿园“主体性教学”绝对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那种仅仅是成天让幼儿做他们想做的事的“放羊式”教学。幼儿园“主体性教学”就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主体性的一种教育。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不能“弱化”,而且还要增强。

尊重主体 篇2

尊重学生主体引导主动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实践.在教与学的.矛盾运动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学生是主动还是被动,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也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作 者:章伟珠 作者单位:兰溪市实验中学,浙江兰溪3211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分类号:H3关键词:

尊重主体 以生为本 篇3

自主选择

今天下午品德与生活课的内容是游戏活动《过家家》。上课伊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活动要求:(1)自主选择课本上提供的六个活动主题(A.我是妈妈的小帮手;B.郊游去;C.客人到我家;D.给外婆过生日;E.劝爸爸戒烟;F.爷爷生病了)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拟其他主题;(2)选择了相同活动主题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一般为五个学生(注:全班共有学生43人)。经过一番热烈的选择与商讨,A、D、E、F四个主题小组很快确定了下来,而B、C两组选择的人较多,我帮他们进行了小小的调整,将其各分成两个小组。这样全班就形成了八个合作小组。

感染到孩子们兴奋又积极的情绪,我不禁想到:“的确,选择——能让孩子扬起兴趣的风帆,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合作排练

自主选择完毕,我提出了下一步要求: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担任总导演,开始排练,如有困难可向老师或其余小组成员求助。

排练前,我先作了一些简单的指导:(1)角色分配一般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儿子或女儿);(2)排练中要根据生活经验加入动作或语言,还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3)准备一些必要的道具。游戏活动本来就让学生感兴趣,而“过家家”则更是他们喜欢的游戏。这不,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热闹开了,孩子们这儿一群,那儿一伙,俨然一个个“小导演”和“小演员”。还有学生不时跑过来求助:

“老师,我们要准备一个大蛋糕吗?”

“不一定要真的蛋糕,只要拿一个空盒子就行了。”

“老师,我们要不要准备一些水果、茶杯、玩具?”

“可以准备一些。”

“老师,我是妈妈的小帮手,该帮妈妈干些什么呀?”

“老师,外婆过生日,我给她送些什么呀?”

……

看着学生们那干劲十足的样子,我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也惊诧于学生的活动能力。此时此刻,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放开手,相信孩子,他们会走得更好!”

汇报展示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其间不时有学生跑来寻求帮助,征求意见。周五下午的第二节课,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只见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再看他们的桌子上,有的放着“生日蛋糕”,有的放着水果、茶具,有的摆着风筝,有的摆着自己提来的蔬菜……看着这情形,我知道学生们都早已准备就序,还有些迫不及待呢!

说演就演,主持人先公布了演出节目单。接着,清脆、响亮的报幕声响起:“《我爱我家》情景剧演出开始,第一个节目——《郊游去》,表演者是B1组姚高恒等同学。请下一个节目D组《给外婆过生日》做好准备。”伴着热烈的掌声,B1组上台了。随后在主持人的报幕声和热烈的掌声交替之中,各小组井然有序地上台表演,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欢乐的笑声。

我在一旁欣赏着学生们的表演,他们那认真、专注的样子,略带稚嫩的童音,还有他们在活动中透露出来的那一种默契,都让我感到无比的高兴。我为孩子们的创作而骄傲!同时,我也看到了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所折射出来的独特魅力。

评价颁奖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评选最佳节目奖。谁愿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我的话音刚落,就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

“我想把最佳节目奖颁给《给外婆过生日》小组,因为他们的声音响亮、清楚,还唱出了一首动听的《生日歌》。”

“我也想把最佳节目奖颁给《给外婆过生日》小组,因为他们演得跟真的似的,还有他们送给外婆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样很特别,很新颖,就是带外婆去旅游。大家同意吗?”

“我想把最佳节目奖颁给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放风筝的劲儿很足,热情很高,在默契的合作中,还真把风筝放上了天。”

……

在激烈的评价中,最终有三个节目获得了最佳节目奖,分别是《给外婆过生日》《郊游去》(B1组)和《爷爷生病了》。

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主体要多样化,要强调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而刚才学生的自评、互评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能引导学生既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又了解他人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进而取长补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案例反思】

1.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和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观念,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在本案例中,从“自主选择主题内容”“自由组合”到“合作排练”,从“汇报展示”到“自评、互评”,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作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充分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本节课中,全班43个人都参与了活动,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发展的机会。文静少言的周星月小朋友为小组带来了一只风筝,内向寡言的徐嘉豪小朋友在游戏中扮演了“生病的爷爷”,活泼好动的沈莹同学想出了“带外婆去旅游”的好主意,调皮捣蛋的姚高恒同学一路飞奔着把风筝放上了天空,就连各方面都落在别人后面的张亚新同学也能上台为“爷爷”捶背、揉肩。总之,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找到了自我,展示了自我。

裴斯泰洛齐说:“教育要有力量,就要像母亲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的心灵。”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真正做到关注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

尊重学生主体,构建高效课堂 篇4

一、明确学习目标,转变角色,平等对话,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为师生构建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弯下身来看学生”,使教师与学生共处一个平台之上,互相交流、 互相促进。教师由原来的主导地位转换成了“陪练员”,就好像排球训练中的教练直接参与到了训练当中,成了陪练员,成了兼职教练。老师认识上到位了,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了,平等的对话格式形成了,学生才能学的自由,自信心才能增强,才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快乐地去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授之以“渔”,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去畅游,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质疑,讨论促进———交流互长,拓展知识面”,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使学习目标圆满实现,师者何乐而不为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师者应精心设计自己的引导杠杆,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力的“支点”。例如,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了上一首古诗的学习方法: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查找资料,合作交流:当众口述,描绘美景。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他们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课堂上气氛和谐,学生为自己的成功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三、适时引导,激发创新,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1.适时、灵活变换教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有的老师一味的“抱”着教案,始终让学生围绕自己圈定的轨迹去走。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问题。当学生回答时,有的按教者意图回答了初步的意识心态,有的则可能比较优秀,思维具有跳跃性的,用不着回答前几个过渡问题,一下子就可以回答出问题的“根本”。聪明的教者这时会大加称赞,愚笨的教者则还是“死抱” 教案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回答漠然视之,甚至冠以一辈子都抹不去的“外号”叱之坐下。这样谁还敢大胆发言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以学生为主体,适时灵活变换教法非常必要,一切方法跟着学生转变。

2.注重创造性思维的保护和培养

有些联想的问题经过学生讨论可能会得出很多答案,也可能提出很多新问题。教师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积极引导,即使学生回答完全是错的,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不能一棒子打死,学生自己有一套理解方式,只不过思维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罢了,可能有一个更好的答案。创新的火花就这样激活了。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思考,灵活“掌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学“互动”合作,贯穿始终

所谓教学“互动”,即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像我们经常看的综艺类节目《快乐大本营》之所以有很高的收视率,这与它设计贯穿的互动游戏是分不开的。教学“互动”合作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往日的“观众”———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 《负荆请罪》时,我戴上头饰亲自上阵扮演赵王,主角由学生来扮演,排练了一个生动的小话剧。学生想要说好台词,小组课前排练时必须认真地探究课文、朗读课文,才能演得逼真。

四、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学是为了用,让学生把课本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以主人翁的姿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例如,在教学“新闻”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观看校内组织的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去了解校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再让他们学习例文格式练习写新闻。

尊重主体 篇5

此文发表在《中国教育博览》杂志(2004年第十期)

朱金泉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尊重学生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结构,而是多元的。它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思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交际智能、自我省思智能等等。加德纳教授认为:一个小孩即使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他仍然可以显示出音乐上的才华,但他的其他智能可能很低;另一个小孩可能各种智能发展得很均衡,但没有一项是发展很高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尊重了学习主体在智力上的差别。基于这种认识,多元智能理论特别强调评价的连续性、多项度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这就尊重了学习主体学习的差异。

第一,尊重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俗话说:“一个荞麦三个棱,十个兄弟十个性。”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着不同的血脉关系、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性气质、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学生呢?

1、尊重学习主体的情感性。教育者面对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作为人的学习主体及其学习活动的情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乐于接纳外界信息,创造欲强;相反,人在过度焦虑、心情抑郁的状态下,对问题难于作出迅速积极的反应,而且创造欲望低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才能使学习变成愉快的事,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进而培养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的获得,首先在于学生对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兴趣能够决定一个人活动的方向,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如果这种兴趣成为自觉,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除了好奇,更增加了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认识中获得新的发现,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追寻。因此,尊重学习和学习主体的情感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2、尊重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十个指头伸出来也不一样齐。”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尊重这种差异性则需要教师自觉的主观努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比如,对于自卑的学生,要善于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自负的学生,一味的表扬则容易使他们更加自负,就要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谦虚谨慎。二是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比如,对于语言智能突出的学生,就要尽力满足他们讨论、辩护的需要;对于逻辑—数学智能突出的学生,就要尽力满足他们实验、思考、探索的需要;对于肢体—运作智能突出的学生,就要尽力满足他们触觉、动手学习的需要,等等。可见,尊重的前体是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经历,了解学生的个性、气质,了解学生的智力、特长„„这才能有的放矢,对症 下药。

第二,尊重学习过程的多层次性。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而不同的学生,智力水平不一,生活经历各异,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理解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也必然各不相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时,就必须尊重学习过程的这种多层次性。

1、尊重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循序渐进是学习的一般规律,谁也不可能期望“一口吃成个胖子”。多元智能理论在这一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后设认知的历程档案模式”将认知分为客观层次、情意层次、认知层次、程序层次、后认知层次、应用层次等六个层次。客观层次的处理是对基本事实、人物、日期、步骤等等的认识;情意层次的处理是个人对所读和所学的内容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识;认知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处理,是对“理解”的理解;程序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对所学基本动力学的了解的处理,是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后认知层次的处理是学生个人对学习的内在对话的历程,是对“认知”的认知;应用层次的处理是学生学习的统整和综合的历程。

显然,以上六个层次概括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遵循这种层进性,并力求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最高层次的学习目的。

2、尊重教学评价的垂直具体性。由于学生的多元结构中,同一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不同,多元智能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情感态度不同,所以必然导致理解和处理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不同。这样,在评价学生时,我们就避免一刀切,不搞纯粹的横向分析、概括评价,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比如,一个同学在某一时间段里,;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其语言智能的发展却相当迅速。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批评他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的落后,而要首先看到他在语言智能方面的进步,并大胆地拿起表扬的武器,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帮助他走出自卑的阴影,建立自信,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足,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事实上,只有垂直具体地教学评价——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即时的和阶段性的,才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也才是科学的教学评价。

第三,尊重学习方式的多角度性。学生个性、气质、经历、智力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事物、探究问题,其结果也必然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尊重教学设计的多角度性。加德纳教授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这样的见地:如果你要教重要的东西,那就决不只有一种方法来教。多元智力作为一个存货单,可能很有用途。”就是说,达到我们教学目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你要过一条河,可以架一座桥,可以造一艘船,可以乘飞机,可以游泳,等等。“条条大道通罗马”嘛!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要教读一篇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课文的内容提要,可以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等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指导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尊重学生智能多元的现实,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尊重主体思考的多角度性。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决定了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智力优势出发,进行自己的探索,作出自己的判断。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我提出一个问题:课文最后的三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有的说表现了春天新、美、壮的特点,突出了春天的可爱;有的说是对全文的总结,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指导学生学习安徒生的《皇帝新装》,分析评价人物时,多数同学看到的是皇帝和大臣的愚蠢、虚伪,有些同学却说那两个骗子其实就是英雄,他们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并大胆地捉弄他们、出尽了他们的洋相,怎能不是英雄呢?还有些同学说文章中的那些市民也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他们明知道皇帝什么也没穿,却不敢说出来,这不证明了他们的懦弱和麻木吗?„„可见,教师必须多换几个角度思考问题,至少要有胆识鼓励学生、发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局面。死死地抱住教学参考书不放,只能抑制甚至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北京二十二中的孙维刚老师曾经说过,他指导学生解题,总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然后跟他们一块解答,即使明知道要走进死胡同。当学生看到这种办法已经行不通时,再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重新想办法。正因为孙老师尊重了学生思考的多角度性,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不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不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同一个题目,他的学生才会想出几种甚至十几种解答方法。

尊重主体差异创新地理课堂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 主体差异

新课程提出: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化以及差异化。智力的多元化意思就是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力。智力的差异化意思就是每种智力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体现的也都不一样。通俗的讲就是,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在以往地理教学管理中,我们只是运用其中的两三项智能来对孩子的进行优秀与否的判断,即只重视了具有语言天分、逻辑能力强、思路清晰的学生,而对于大部分具有其他种类智能的学生却视而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提高。所以要求我们教师了解个体智能差异,尊重个体智能差异,给每一位学生平等发展的机会,相信天生我才皆有用,使每位学生的成功成为可能。下面是我在初中地理教学管理中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学生个性的多元

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一定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才能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所以我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咨询前任教师,课内外的细心观察等)来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我所在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很多动,完成作业需要别人的督促,注意力易分散,爱做小动作,成绩很不理想。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不是一无是处,有的语言智能是强项,口齿伶俐;有的绘画能力很强;有的团结同学,爱交往;有的观察力特别好等。于是我便因材施教,语言强的,我故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请他回答或朗读地理课本中重要点,适时鼓励评价;管理强的我向班主任建议分配其当副班长、组长等职务;观察力好的,我分配其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然后在班里大家点评,其信心大增;绘画能力强的,我分配他绘制一些地理常用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等;一段时间过后,他们都变得遵守纪律了,作业也能积极完成了,进步非常明显。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

在尊重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尽可能的体现多种智能,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如以图学课法,地理课常常会用到地图,我从初一开始引导他们学习运用地图这个基本的学习工具,让其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环境状况;让其通过地图反映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让其填绘简单的地图,反映地理事实的分布和联系概况。这样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智能、逻辑思维智能、观察智能、绘画等智能。 再如再现情景法,就是以文本为载体,以多媒体、幻灯、录像、挂图等多种表现形式,去再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地形的变化”一节,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教师就要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在这节中“褶皱、断层的形成”部分是教学难点。教师可播放“褶皱、断层形成”的幻灯片,把整个过程演示出来,突破、化解这个教学难点,然后让学生小组互相描述形成过程,学生谈的很有兴趣,也很到位。 这既发展了语言、观察、倾听智能,又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同时还巧妙地辐射了学生的空间智能。教师多样的授课方式能使学生各项智能均有发展机会。

三、学习方式的多元

在尊重学生差异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的。 有自主、探究、体验、合作、参观等。其中合作学习是我在地理课中用的较多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后合理安排组员,选举组长进行管理,出示问题时,学生间互相交流、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合作展示。如在讲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其中第一组四个人展示了四张图片,是关于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片,四个人轮流问下面同学: 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飲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接着提问:(1)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2)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原因:北方年降水量较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小麦;南方年降水量较多,以水田为主,且热量充足,适宜种水稻。)这组学生在讲台上提问时,对学生的回答还适时的做出补充、点评,小组学生组内分工明确,有读题、有点评、有计分、有总结等,成员们提问的环环相扣,井井有条, 让我不由地赞叹学生们的创造力! 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发展人际交往智能,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

四、作业形式的多元

在尊重学生差异的课堂中,作业形式也应是多元的。需要教师积极的创新作业形式,如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地理资料,学习《疆域与行政区划》,要求学生课下收集硬纸片,制作我国拼图,课上开展行政区拼图游戏。学习《人口与民族》时,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课上以组为单位交流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在这样作业学习中,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录像等收集到很多资料,在班级中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绘画、观察、写作、人际交往等多种智能。

尊重主体地位开展问题教学 篇7

去年我有幸赴庆阳市西峰区齐家楼中学参观学习, 齐家楼中学那样一所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我震撼。随意走进他们的每一个课堂,你都会吃惊,这里的主阵地全都被学生占领了, 每一间教室里教鞭高扬的是学生,熟练板演的是学生,大声讲解的还是学生……农村娃儿那标志性的红扑扑的脸蛋依然在,妈妈做的粗布“千层底”还穿着,每天要自己生炉子的他们衣服不会光鲜, 有的甚至污渍可见,可是娃儿们的自信,娃儿们的大胆,那是任谁也挡不住的一道亮丽风景。谁还会说农村的娃儿羞涩呢? 我想这都源于他们的老师甘心站在孩子们背后, 把展示的舞台留给了他们吧!

我终于领悟到, 课堂上老师的个人展示精彩一点固然好,可若只是一味地展示老师,培养的学生就只能是“乖巧”,会成为永久的听课机器。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学会适度“示弱”,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经历。老师在课堂上过于“强势”,学生就表现不出更多的精彩。教师的最大成功,是让一个个的学生能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提升。

很庆幸,我们学校开始了“问题教学法”的课模实验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参与 下当堂解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我欣然加入了课模实验的行列。

要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在课模实验的初期是有很大难度的。为了攻克这个难题, 我要求学生课前对课文作简单的预习批注;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课堂上生成的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 我在备课时也查阅了比以往更多的资料。有了这样的准备, 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最大可能地做到有的放矢。果然,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了,课堂讨论的时间较之以前也充裕了。而同时却又发现学生的问题有时关注到了太多的“细枝末节”,自己不好控制课堂问题的主流了。积极的学生们踊跃地提出自己小组认为有疑难的和有价值的问题, 热情的学生们帮助别组同学滔滔不绝地分析讲解问题,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本是可喜, 可是我的心却渐渐焦急起来。备课时作为老师的我预设的问题一直无法呈现, 而学生的发言热情又不好打断。这样, 我便在课堂中找机会见缝插针地强行提出我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我的“课堂预设”竟然进行得如此仓促而吃力。有太多经典的问题是我课前花心思设计了的, 却苦于无法呈现在我的课堂上,更糟糕的是,由于每个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点不同, 以及课堂发言机会的不均等, 造成了我所带的同年级三个班级的同一课时的课堂授课内容竟然很难统一,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甲班作为重点内容分析的问题, 在乙班就只能蜻蜓点水式地轻轻带过,在丙班也许根本就不会涉及到,我为此感到苦恼,淡淡的挫败感在心中产生……

“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焦虑之后 ,生活往往会给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好习作由尊重主体而来 篇8

一、题由心中出

命题要因班因人而异,年级递升,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比如学生观看驯兽表演,三年级可写其中的一个场面,如《老虎钻火圈》;四年级可写《记一次驯兽表演》;五年级可写《一次有趣的驯兽表演》。即使同一班级的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命题也要有针对性。就以五年级一次野炊活动为例,一般水平的学生可写《一次愉快的野炊》;善于联想,爱发议论的学生可写《野炊有感》等。

结合阅读教学命题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读书,搜集写作资料。利用课文进行专题的延伸性研究。如教学《清平乐·村居》,让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查到诗的解释、辛弃疾的生平等资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仿《黄鹤楼送别》写文包诗,学生兴趣盎然。

在命题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适当鼓励孩子们自主拟题习作,我们发现孩子自我拟定的题目更愿意写。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兴趣。一个人倘若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心力专一,全神贯注。对作文教学命题坚持多元化、开放化,要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吸引力强,注重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内在情感作用,让学生乐学、乐写。

二、话由生活来

《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现在的学生长期被封闭在学校里、家庭中,远离社会,生活相对单调乏味,面对一个个颇有创意的作文题,也有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只有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丰富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才能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以玩促写。好奇、好玩、好胜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很大,游玩可促进学生的写作欲望,赢得最佳的写作情绪。游戏中学生不仅注意自身的动作、表情、心态,还要注意自己与集体、同伴的协调配合,更要注意对方的计谋、行动,预见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时作出机敏果断的决策,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把观察、思维、表达在愉悦中和谐统一起来。所以作文教学中尽量从学生生活出发挖掘素材,举行拔河比赛后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一场辩论赛后学生写得生动诙谐……指导学生写的游戏作文《大眼瞪小眼》就妙趣横生,摘录梁兆易写的其中一片段:

现在该袁扬表演了,我们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只见袁扬把两腮收起,鼻尖朝外,身子不停地哆嗦着,“尾巴”也在不停地摇晃着,活像一只快死的狐狸,但沈鑫扬如姜太公稳坐钓鱼台似的一动不动。接着袁扬又表演起新疆的小姑娘,跳起了舞蹈。原本是有阳刚之气的男孩,转眼间就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他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脸庞,眨了眨眼睛,一副妩媚的样子,他扭动着腰肢,手不停地翻动,浑身还一抖一抖的,我们生怕沈鑫扬会笑出声,但他还是不动声色。最后袁扬使出了绝招,他又扮成了莫高窟里的飞天,一会儿做出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姿态,一会儿做出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姿态,他那“婀娜多姿”的飞天的样子真是滑稽,我们都笑得前俯后仰,沈鑫扬也“扑哧”一声笑了。

小学作文教学只有努力和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玩乐联系在一起,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他们才会懂得作文有什么用,写作表达的技能能用到哪儿去。小学生是人生成长最迅速的金色年华,就像喷薄的太阳。让他们记录感兴趣、动感情、有情绪、想宣泄倾吐的生活和情感,儿童最想写、最好写,写了也最容易吸引人和感动人。

三、评由多方发

叶圣陶先生早就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强调了作文的两个前提:一是有所积蓄,打算发表;二是交际环境的需要。作文评讲要及时,可行间巡回,随机点评,也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开阔全班学生的眼界。对于后进生的点滴成功之处要加以肯定和表扬。作文评价手段、方法要多样,学生的作文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作文能力提高较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形成。

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童趣、童真、童心、童乐、童语,对于成人难以体会,如果教师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 篇9

一.把握学生心态, 发挥“双主”作用。融洽师生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关键, 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双主”关系, 一方面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以自身的言行举止、说话风格、人文素养、行为品德等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为学生树立做人、学习的榜样, 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边合作。教师要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用真情、动真心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学生有叛逆性格, 情感还处于发育的状态, 他们乐于追求新事物, 既有“与师交流, 与生合作”的心理, 又有不配合、搞对抗的逆反心理, 笔者因势利导, 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思维层次、思辨能力, 树立“教育围绕学生转, 教学随着学情变”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爱好, 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较强、思维独特的特点。如笔者在教学《最后一课》、《我的母亲》、《美丽的西双版纳》 等通俗易懂的文章时, 在学生预习、交流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大胆质疑, 尊重学生想法和见解, 对学生正确的想法、见解及时地给予赞许和肯定, 对一些回答得不完全、不到位的问题, 顾及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坐下来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 让他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信任和关怀, 汲取他人的智慧, 补充自身的不足, 不但提高了教学成效, 而且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二.注重引导启发, 融洽师生感情。教师不仅要做好授业解惑方面的工作, 还要承担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 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 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新型人才。在学生感情失落感到迷茫时, 要积极地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建树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格观, 直面人生, 奋发向上;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或学习一时处于低潮时, 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 发现参与语文学习、讨论的乐趣, 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 让学生迎头赶上, 努力获得最大的进步;在学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所提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骄傲心理, 让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全体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情况, 为开展按需而导, 因材施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情感交融、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语文学情, 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对一些有益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 使教学目标更“明”, 教学方法 更“活”, 教学过程 更“优”, 在课堂教学中, 我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爱好, 尽可能用商量的语气提出问题, 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 不同看法, 以积极的心态去分析、去引导, 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见解, 全力营造“亲师信道”的教学情境。

尊重主体 篇10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实现学生思维的大提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探究和建构的过程。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空间和时间,引领学生一步步探索,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尊重学生,引导独立思考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存在着生活背景、个性、经验的差异,在认知和理解上面都与众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视角为课堂视角,而是要以学生个体为主。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由此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维。

在教学问题解决策略时,很多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但结果很多学生并没有囿于老师的思维,常常会选择其它的解题策略。教师要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例如,“一一列举策略”中有一道练习:请针对学校食堂的供应来进行搭配,其中有炸鸡腿、牛排、红烧鱼四种荤菜,还有四种小菜:炒青菜、烧茄子、拌黄瓜、炒包菜,请列出你的几种搭配方案?根据教材中预设的解决策略,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方法来探索,但在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打算如何做呢?学生指出,不但可以有一荤三素,还有两荤两素,还有三荤一素,由此通过列表来进行一一对应。在整个解答过程中,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交流,最终列举了12种方法。

教师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但没有限制,而且还有效引导,从而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遵循自己的思考逻辑,并将这种思维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找到解决办法,由此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引领建构过程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耐心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触摸到学生的真实思维,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正方形纸片,将之等分成9个小正方形,从中找出分数,并用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涂色,将9个小正方形全部涂上颜色。随后我引导学生将剪开的9个小正方形重新粘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什么分数?一名学生提出,将红色小正方形排成一排,黄色小正方形也排成一排,蓝色排成一排,最后形成分数三分之一。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后自然生发出来的思维的产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教师让学生展开独立操作,并从操作中建构新知,是基于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尊重,只有提供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从而实现了新知的主动建构。

三、把握时机,反思课堂生成

教师要把握时机,从课堂生成的资源中,审视学生的问题,并将其合理利用,使其能够成为有效的动态资源,给学生提供建议和参考,从而起到反思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很多学生看到课题,就举手说自己知道怎么求周长了。此时该如何做呢?我提出了这样的想法:既然一部分同学会计算周长,那么看谁能上来讲一讲周长到底是什么?学生立刻争先恐后举手,此时我追问:周长是什么?周长就是长方形的一圈。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求出周长呢?这是需要让学生弄清楚的根本。很多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此时我让几个学生列出算式来,有的学生将这条边都加起来,有的学生提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边相等,因而可以将两条对边加起来,然后再乘2,这样就是四条边的和了。经过大家的集体讨论,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有了初步认知,此时我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是小老师,另一组是对周长有疑惑的学生,其中还包括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学生。一旦这些学生有了问题,立刻就有“小老师”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找到学习的关键点。学生教学生,不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互帮互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时机,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何乐而不为呢?

尊重学习主体,让课堂灵动起来 篇11

一、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实现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

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实际具备的相关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资源的综合把握,及时作出判断,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并将此作为教学进一步开展的契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会在课堂中加以放大,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看书、最善于思考,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这里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你们能猜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吗?”出示这道题本想难倒学生,但意外发生了,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知道得数,即兔有12只,鸡有23只。”于是我问道:“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结果的?”“我是计算出来的。”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要求用计算方法求解,北师大教材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借助“鸡兔同笼”这道题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假设列表法,而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本身,所以这里不宜补充其他解法。因此我没有理会,而是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先出示数字小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课件出示题目:“鸡兔同笼,有20个头和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刚读完题目,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做。我是用假设法求解的。先假设全是兔,20×4=80(条),每只兔比每只鸡多2条腿,所以鸡是(80-54)÷2=13(只),兔是20-13=7(只)。”这时我没有回避,而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生成的解法继续追问:“还可以怎么做?”另一生说:“也可假设全是鸡,即20×2=40(条)、54-40=14(条),所以兔有14÷(4-2)=7(只),鸡有20-7=13(只)。”“这两位同学的想法你们理解吗?理解的请举手。”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理解用假设计算的方法,于是我追问:“你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继续思考,想出了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时,教师不能搪塞过去,而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问一问学生的想法。这样教学有利于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知识经验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既能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找准学习的逻辑起点,实现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

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也是教材的逻辑起点,所以教师要找准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熟悉教材。因此,教师不仅要弄清楚学生在此之前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以后还有哪些知识与此相关,而且要详尽地了解自己所教年级、所教单元、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迁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新知识只有在认知系统中找到与之相联系的旧知识作为固定点,并在固定点的基础上促使新旧知识的作用,才能使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系统中而获得意义。”

例如,北师大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图形的面积(一)”,教材的编排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旨通过前面三个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分割与平移法”“转化法”“等积变形法”“数方格法”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学会作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的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平行四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逻辑起点。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在学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逻辑起点要高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但因前面两个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都安排了“数方格”的活动,所以梯形面积公式推导不再有“数方格”的活动了。有了前面获得数学的活动经验和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安排以下的数学活动:(1)猜: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能与什么条件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去验证?(2)忆: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想:能想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转化成的图形与梯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4)动手操作:学生经过想一想、试一试、拼一拼、剪一剪、做一做、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探究出多种方法。教师可及时追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学生纷纷说道:“可以把梯形转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把梯形转换成两个三角形。”“沿梯形一条腰的中点往下剪出一个三角形和五边形,然后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沿梯形上底一个角到一条腰的中点,剪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灵动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形象的材料和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的过程。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是学生灵性释放而生成的精彩。

三、抓住学生的思维盲点,实现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年龄、经验的限制或者惯性思维的影响,对概念的认知往往表现出孤立、肤浅的特征,这就是思维盲点。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盲点,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出其中的数学规律。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学生在经历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数学活动后,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我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一个三角形沿高对折后问:“如果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想一想,其中一个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90°。”生2:“180°。”同意生1观点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我追问生1:“你的理由是什么?”回答:“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部分,所以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是180°÷2=90°。”我继续追问:“是不是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90°?请你们再用撕一撕或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一下。”学生再次动手操作,证明生2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时,我又提出问题:“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你们认为这时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多少度?”学生若有所思后答:“180°。”“那四边形、五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纷纷回答道:“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2个180°。”“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4个180°。”……最后,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之间的规律:n边形的内角和=(n-2)×18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我并没有直接判定孰是孰非,而是延迟评价,运用追问的策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自纠其错。这样教学,使学生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经历了知识的自我生成过程,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其意义要远远大于教师的直接传授。

尊重学生主体 活用近体原则 篇12

一、利用时间近体,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亲切感

时间近体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不断吸收时代和社会发展信息,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将教材内容导出课堂,将生活实践导入课堂,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要做到时间近体的准确运用,我们就要将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时事热点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归纳与分析;另一方面,运用教材知识对时政热点进行有效分析与思考,尝试解析出时政热点背后的思想品德要素。这样运用时间近体的思想品德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将思想品德学习从单一的教材理论转化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同时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心理亲近感。如我们在教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这部分内容时,教材没有将具体挑战的内容罗列出来,这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化理解。如果我们能将新闻热点中的朝鲜核问题、叙利亚问题、我国南海问题等重要时政用简洁的语言或图片呈现出来,利用时间近体原则有效拉近学生与时代发展的距离,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加深对应对挑战措施的理解。

二、利用空间近体,拉近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距离感

空间近体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选择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话题,拉近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空间距离,运用直观、感性、形象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所使用的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由于出版年代比较早,更新周期比较长,其中的部分实例与学生生活特别是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较远的空间距离,使学生学习思维很难与思想品德学科融合。这时我们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再加工,按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运用空间近体原则选择学生可能会熟悉的典型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有效拉近学生与思想品德学科的空间距离。如果确实因为学生生活环境造成与学习内容的脱节,不便于选择直接案例进行思维渗透,我们可以通过小品表演、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情境再现。如我们在教学“自我保护”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网络中常见的未成年人因为结交不良网友导致伤害的案件用小品形式呈现出来,有效拉近现实与空间的距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一定会在感知教材文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可见,空间近体原则的应用比对教材既定案例的分析更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品德认知。

三、利用活动近体,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参与度

活动近体原则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话题设计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思想品德常识。在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论知识比较多的地方,如果仅靠教师的口授,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我们能运用活动近体原则将思想品德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来进行,通过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近体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思想品德知识,学生学习状态会很快地由被动变成主动。如我们在教学《相逢在花季》这部分内容时,可根据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运用活动近体原则设计“花季成长沙龙”,请不同的学生扮演男生、女生、家长或老师,就男女生交往这个话题开展坦诚的面对面的讨论,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讨论场景自由提问。通过这种符合学生心理实际的活动近体,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敢想、敢于表达自身观点的勇气,另一方面学生在表达中提出各种又尖锐又实际的问题,让教师直接感知青春期学生的内心困惑与思考,无形中生成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

总之,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时间近体、空间近体、活动近体等原则,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心智特点出发,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并当作鲜活的教学资源引进课堂,有效地缩短了学生学习时的时空距离,很好地体现了生本教学思想。

摘要: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灵活运用时间、空间、活动等近体原则,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心智特点切入,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并当作鲜活的教学资源引进课堂,变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使学生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生本教学思想。

上一篇:思维型教学法论文下一篇:沿海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