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辐射(精选7篇)
城市文化辐射 篇1
高校处于城市之中, 城市包含着高校;高校师生是城市市民的组成部分, 城市是高校不能回避、不能摆脱的环境因素。城市文化, 不仅以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的共性, 而且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 辐射、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复杂的高校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选择性大量地吸纳着城市文化, 并以其创造性、前瞻性积极地反作用于城市文化, 改造、重构城市文化, 推动着城市文化的变革与发展[1]。
但是目前我国新建的大学城大都处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 校内教学楼、生活区、实验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齐全, 但是由于距离城市中心偏远, 原有的城市文化底蕴难以辐射到新校区, 致使大学城文化出现了城市文化辐射的断裂和缺失。
一新建大学城城市文化辐射缺失的现状
大部分高校的老校区都处在城市的中心人口密集区域, 由于缺乏拓展空间, 因此很多高校都选择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建设新校区。这些地带没有任何地理上的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 这一地理位置决定性地影响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 造成了新校区建设初期和一段时间内校园文化的匮乏。
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受大城市文化的辐射、熏陶较少, 无法将周边社区文化转化为校园文化, 而落后区域的负面文化则有可能对其校园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且新校区学生缺乏文化归属感, 这是由于新校区一般是建设时间不长, 到处都是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新运动设施, 缺少有历史文化积淀和蕴含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志建筑, 使新校区师生普遍感到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 缺乏文化归属感。
二新建大学城城市文化辐射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新建大学城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影响了城市文化的辐射
大学城内各高校的老校区大都处于城市中心区, 与周围环境和社区居民紧密相连。周边的历史文化、经济现象和社区居民的活动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各种养料, 大学又以自己的精神文化对周围社会环境和社区居民产生强大的文化辐射和精神引领[2]。而新建的大学城大多建于城郊或城市新的开发区等地带, 城市文化难以辐射到, 使整体校园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同时新校区在规划和建设中, 往往优先考虑教学需要和学生宿舍, 而教职工宿舍基本上不会考虑。因此造成长驻教师少, 到新校区上课的教师流动性很大, 一般是上完课就走, 在很多新校区很少看到教师的身影, 缺乏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使得师生之间言传身教的文化熏陶减少。
此外, 新校区通常都只是新生入住, 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老校区, 新老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十分匮乏, 这样就造成了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与研究生联系的隔离, 低年级同学难以得到师兄师姐们的言传身教, 更体会不到老校区的校园文化, 因此造成归属感不强, 失落感明显。
再者, 由于缺乏校领导和学生的互动、师生互动、新老生互动, 学生难以获得高密度的信息, 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普遍感到缺乏人文关怀, 这也影响了校园文化中浓厚的精神文化对新校区学生的传承。对于现在的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高校而言, 学科的融合不仅仅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相加, 它需要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环境氛围做平台。而新校区校园文化的环境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创新的效果。
(二) 新建大学城缺乏对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文化总是在一定历史传统基础上得以发展, 但又不断打破原有的传统, 而建立新的传统[3]。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有自身特点, 其时代背景与老校区截然不同。完全复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 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照搬移植而建设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是错误的作法。因为简单的模仿不可能得到文化内涵性的东西, 无法将文化上升到精神层面, 无法将文化向深度和广发发展下去。而在大学新校区文化建设中, 抛弃老校区优秀校园文化精神内涵, 忽视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积淀, 片面追求效率, 只重形式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此, 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 要在继承老校区优良文化的同时, 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创造出体现时代特色和教育精神的新文化。
三促进新建大学城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交流的对策
(一) 重视新建大学城文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时候, 要注重从城市文化的丰富源泉中吸取文化精华, 结合现代环境美学的理念, 精心设计、规划构建[4]。在教学环境、校园景点、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方面, 突出城市文化特征, 使校园文化给人以美感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 传承与创新老校区校园文化
传统的优秀文化是文化构建的基础, 而创新则给文化构建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机。大学城内高校的文化资源整合是继承与创新的综合。只有在继承和融合老校区优秀文化的基础上, 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大学城精神的培育中去, 创建新型和一流的校园文化, 才能使众多高校文化融为一体。
(三) 坚持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世界著名大学城永恒的魅力[5]。大学城校园文化构建应打开大门, 拆除有形的、无形的围墙, 注重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 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 注重整合不同价值观念与取向的不同地区和社会集团的文化, 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展现自身文化的魅力。
(四) 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城市文化的辐射
大学生通过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 通过在城市社区中进行调研、服务和研究等工作可以体验社会角色, 丰富人生阅历, 转变学习态度, 增强学习自觉性, 培养团队精神,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互动, 使学生在服务中学习, 通过听、看、想、感悟、体验来消化教学内容, 内化道德理念, 强化思想品质, 培养实践能力, 实现学习目标, 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武超群.探究新时期多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0 (13) :62-63
[2]叶云明.高校校园文化如何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和谐发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 (5) :71-73
[3]苏蓉.大学校区建设理念与地域文化—从成都大学新校区建设说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3) :238-241
[4]李敏, 孙大力.社会互动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J].成人教育.2008 (5) :36-37
[5]刘溢恒.大学城校园文化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城市文化辐射 篇2
一、发展城市物流业的意义
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流通效率高低,资源配置的优劣。现在美国物流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日本的规模也已达350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为11.4%。可见,物流业在发达国家中的地位已经凸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是我国经济的中心和骨干,而物流对城市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从宏观物流网络的角色看,城市是全国物流网中的“结点”,而铁路、公路、航空线、航海线、水运航道、管道等则是物流网中的所谓“线路”,正是这些结点和线路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物流网络,物流的迅速发展将大大地提高城市在该地区的物流中心、经济中心地位。
现代物流对城市经济发展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影响:
(1)城市作为工业集中地,物流业发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城市物流环境的优劣,是引进内外资的重要条件,是能否进入全球采购系统的重要条件。
(3)城市作为一个人口居住的集中地,物流水平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4)城市物流的发展,可以起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对农产品物流的带动作用。
(5)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业,可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率。
(6)城市物流发展是进出口贸易能否正常进行与加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7)降低物流成本在城市GDP中的比重,是这个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经济效率与宏观调控力的体现。
(8)可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全面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环境的改善,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二、张家口发展物流业的条件
1.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张家口市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京、晋、冀、蒙四省区交界,东临首都北京、西连煤都大同、北靠内蒙古草原、南接华北腹地。全市现辖5区13个县,总面积为3687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为449.82万人。张家口市是一座塞外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即为兵防重镇和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的陆路商埠,现在是冀北地区的公路运输枢纽,经济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历来是区域物资的集散地。它距天津港只有350多公里,其经济腹地范围内的货物都可在张家口市集拼,进口货物可以在这里疏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转集装箱量会逐步加大。
2. 迅速发展的地方经济
张家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其中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矿化点及矿产地1200多处,矿种近60种,黄金、煤炭、铝、锌、磷等1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其中黄金的储量较大,是全国第三大黄金生产基地。煤炭储量十分可观,总储量达27亿吨,其中烟煤19亿吨,无烟煤0.1亿吨,褐煤8亿吨。张家口市煤气(人工、天然气)供气总量为4042万立方米,家庭用量为2826万立方米,用煤气人口有35.2万人,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6534吨,家庭用量为6225吨,用液化气人口有23.7万人。此外,张家口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张家口市是中国北方早期的工业城市,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来张家口投资的外商已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由工业向农业、交通、城建及旅游等行业延伸,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河北省冶金、轻纺、化学、皮革、酿酒、食品等产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在保持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借助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的投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增长,成为我国北方正在发展的粮食、蔬菜、果品、畜牧四大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64.47亿元,比五年前增长81.6%,年增长12.7%,赶上了全省平均水平;全部财政收入由五年前的30.83亿元增加到91.87亿元,增长近两倍。2002~2007年五年内张家口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后劲和活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
从张家口市的经济发展、行业结构特点不难发现,张家口城市的结构不是以生产为主,而是以基础消费为主,生活生产必需品运输需求较大。
3.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为落实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精神,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了更好更快发展的主旋律、确立了我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未来要将张家口打造为北方能源基地、装备机械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加快矿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些战略规划带动了一大批项目建设,如利用我市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的风电项目,带动了我市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东山、西山、南山三个产业聚集区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开发,在合理划分生产、生活分区的同时,也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物流量的增长;快速路、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等城建项目的发展,又会促进城市交通的大发展。我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物流行业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4. 便利的交通条件
张家口境内有京包铁路、大秦铁路两条主干线,其余铁路支线均在主干线上向各地分支。京包铁路贯穿辖区,设张家口南、宣化、下花园、沙城四站,张家口北站为终点站,以铁路支线与张家口南站连接。张家口南站引出专用线5条,北站引出专用线4条。宣化站为铁路一级站,引出专用线5条。全年铁路货运量1239.45万吨,客运量356.22万人。
境内现有京张、丹拉、宣大、张石(张家口段)4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还有张石(保定—石家庄段)、张承、京化(京张货运通道)、张涿(张家口—涿州)等高速公路,7条高速公路连接东西南北。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89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478公里,均跃居全省第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城市规划,要发挥张家口地处京津冀和晋冀蒙“两圈”交会点的区位优势,推进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连接沿海、沟通国际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打造融入京津、辐射“三北”、面向全国的“东出西联”枢纽。
三、发展张家口城市物流业的构想
1. 物流系统的优化布局
政府应制定制造业物流布局政策,构成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物流系统的布局优化。这方面,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市规划中,已明确建立东山、西山、南山三个产业聚集区,规划了相应的配套物流园区开发,并已列入全省6大物流园区规划,这就为制造业物流系统的布局优化奠定了政策平台。
2. 引导物流企业规范发展
首先,应积极引导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一项由中铁快运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国际化采购,全球范围内的零部件组装加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订单式生产,对中国企业传统的以库存为中心的生产运营模式形成巨大挑战,传统物流方式已不能支撑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需要企业物流必须向物流企业转变。培养制造业企业的前瞻眼光,引导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勇于从“大而全”的模式中走出来,剥离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促进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
其次,引导现有物流企业规范发展。从张家口市物流市场现状看,目前专业从事物流业务的公司有几十家,其业务范围可分为四类:零担快运类、仓储运输类、配载服务类、信息平台服务类。这些企业业务范围单一、规模较小,分别只承接了仓储、运输、简单配送等物流业务,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信誉都有待于规范提高。
3. 适时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3P L)是指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和物流的实际供给方之外的第三方,它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二方的资源,通过合约向第一方提供物流服务,它是业务外包在物流业务中的具体表现,这样生产企业便可将其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交给专业物流公司运作,而使自己集中发展核心业务。简而言之,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常被称为“契约物流”、“外包物流”或“合同物流”。从运作过程来看,第三方物流是客户—3PL企业—2PL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整个运作过程的中间环节,也就是说起到一个枢纽的关键作用。第二方物流在这里包括了运输车队、仓储设备和配送中心等在内的层次相对较低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当然掌握资产规模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自己拥有以上的运作资产,从而部分使用第二方资源。在我国,第三方物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类不同背景的企业纷纷转型第三方物流。通过国内外的各种情况来看,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是从传统的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发展而来,例如运输、仓储和货代等行业。
4. 物流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
借鉴美旗模式。美旗集团建设的“大物流商业平台网络”模式是对物流业发展的新诠释,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颠覆,也是一种突破。这一网络是一个中介商业组织,它通过发展会员制,一端连接生产商会员实行集中采购,另一端连接批发商会员实行集中配送,并为他们提供资金、配送、市场信息、交易区等软硬件服务,提高了规模交易程度、减少了物流环节、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并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批发商业规模偏小的顽症。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中外运集团原来缺少供应链上段的强力支撑,通过与美旗的合作,把物流上下游完善了起来。
参考文献
[1]苗耕书.河北是发展物流的战略节点[N].河北日报,2008-2-26.
[2]谢秉臻.渠道竞争才是最大的竞争[N].河北日报,2008-2-26.
[3]张许锋.两大物流巨头河北探路[N].河北日报,2008-2-26.
[4]张许锋.河北物流:难点如何变拐点[N].河北日报,2008-2-26.
[5]许宁.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加速推进城市建设[N].张家口日报,2008-2-28.
城市文化辐射 篇3
综合分析大连目前的实际情况, 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大连的经济体量还比较小, 自身发展的任务重, 辐射带动东北腹地发展的能量不足。二是大连在产业方面还处于集聚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与东北主要城市相似度较高, 而且产业层次也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很难对东北腹地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三是大连对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上, 如:航运、物流、金融等方面。
一、大连产业辐射能力比较分析
(一) 大连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 大连三次产业总体为“二三一”结构, 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波动发展的态势 (见图1)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增长, 说明大连第二产业仍处于集聚和快速发展阶段。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大连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 引进了英特尔、恒力石化、中远造船等一批重大项目, 预计“十二五”期间, 大连第二产业仍将呈逐年增长趋势, 这种趋势反映了大连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和产业发展特点。
(二) 大连与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分析
2010年, 大连GDP占东北三省GDP的比重仅为14%, 与上海在长三角、广州与深圳在珠三角所占的比重相差近1倍, 大连的经济实力与上海、广州、深圳还有较大差距。大连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6.7∶51.3∶42,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次产业构成比例分别为8.9∶54∶37.1、12.2∶51.5∶36.3和12.7∶49.8∶37.5, 大连和东北三省第二产业的比重均在50%左右, 大连与东北三省产业构成相似度极高,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而且都以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 (见表1) 。
(单位:亿元)
(三) 大连与东北省会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2010年, 大连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6.7∶51.3∶42, 沈阳、长春、哈尔滨三次产业构成比例分别为4.6∶50.7∶44.7、7.6∶51.7∶40.7和11.3∶37.8∶50.9, 除哈尔滨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外, 大连、沈阳、长春三次产业构成比例大致相同, 第一产业均在8%以下;第二产业超过50%, 大多在50%-53%之间, 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次之, 在40%-45%之间 (见表2) 。
(单位:亿元)
(四) 大连与东北省会城市工业结构分析
2010年, 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306.1亿元、2361.4亿元、1476.2亿元和732.1亿元, 其中重工业占比分别为72.1%、73.7%、81.8%和52%, 轻工业占比分别为27.9%、26.3%、18.2%和48%。四个副省级城市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超过50%, 大连、沈阳、长春重工业比重更是达到70%-80%, 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相当 (见表3) 。
(单位:亿元
综合上述情况, 大连三次产业结构与东北主要城市相似度较高, 产业还处于做大做强规模的集聚发展阶段, 不具备对外辐射的能力, 引进项目、招商引资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而且东北主要城市主导产业都以装备制造、汽车和石化等重工业为主, 产业发展相对独立, 地区或区域之间产业关联度不高, 没有形成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和链条式发展格局。所以, 从产业方面大连对东北腹地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二、大连“三个中心”对东北地区的辐射状况
(一)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辐射效果显著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大连港口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万吨级以上泊位数量增加到78个, 建成全国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 大连已具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需要的港口基础设施体系。
据统计, 大连港承担着东北地区64%的国际海运进出口货物量。按国际通行的换算方式, 每增加一个集装箱就为当地经济贡献6000元人民币的效益, 港口业务对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之比高达1∶37.8, 大连港与东北腹地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十一五”期间, 大连海港生产完成货物吞吐量10.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38.8万标准箱;大连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4万吨。2010年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国内港口第6位、世界港口第8位。
在2010年发布的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排行中, 大连港在全部入围的中国港口中居第4位。大连已成为中国东北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粮食转运中心、最大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分拨基地、最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和中国北方矿石分拨中心、环渤海客货滚装中心和东北亚汽车分拨中心。
(二) 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辐射作用明显
截至2010年, 海港方面, 大连已开辟94条航线, 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海上经贸航运往来关系。东北地区46%以上的海运货物、54%以上的内贸集装箱和95%的外贸集装箱货物从大连进出海, 东北油品进口除部分原油管道输送外, 其余基本都来自大连港。空港方面, 大连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47条, 通航国内外94个城市, 与俄罗斯、日本、韩国通航城市和航班数量均列全国前三位。公路方面, 实现了沈大、丹大、土羊之间及与大窑湾港、旅顺新港的连接,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方面, 大连海铁联运体系覆盖了东北主要物流节点城市,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对东北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三) 区域性金融中心辐射能力强劲
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以来, 大连金融业总体实力大幅跃升, 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支持经济发展能力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2010年, 全市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3万亿元;全市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87.3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6812亿元, 增长26.4%, 增量占辽宁省的42%, 大大高于其他东北三个省会城市,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十一五”期末, 全市金融总资产、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5倍、2.6倍和2.7倍。
截至2010年, 大连银行已经在异地开设了8家分行, 其中东北的沈阳、营口、丹东占了3家。同时, 哈尔滨、锦州、营口、吉林等东北腹地城市也纷纷看好大连的金融市场, 竞相在大连设立银行分支机构, 抢占市场。在首次“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 大连位列环渤海及东北地区第一。
三、增强大连在东北地区辐射能力的措施建议
(一) 着力打造大连东北出海口的功能优势
1. 加快港口功能布局调整。
进一步完善黄、渤海两岸港区规划布局, 形成以大窑湾、太平湾、海洋红 (粟子房) 三大港区为核心, 长兴岛、旅顺新港、登沙河、松木岛、三十里堡、双岛湾、皮口、庄河、花园口等港区为补充的“三核两翼”港口布局, 共同构成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港口集群体系, 推进港口功能北移。
2. 推进区域化发展和港口资源整合。
对葫芦岛、锦州、瓦房店太平湾、长兴岛、旅顺、庄河、丹东海洋红等港区实施参与经营或主导经营开发。探求环渤海各港的战略合作, 初步形成以大连为核心, 沿渤海西进至旅顺、长兴岛、葫芦岛、锦州、曹妃甸、秦皇岛, 沿黄海东延至庄河、丹东的区域化发展格局。
3. 实现港口建设与临港产业融合发展。
各港口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战略定位,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领域, 加快发展临港产业, 如:船舶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大型机械制造业、现代港口物流产业、沿海特色旅游业等, 围绕主导产业, 抓好港口开发建设, 促进港口与临港产业有序互动和协调发展。
4. 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打造连接海内外、辐射东北腹地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积极争取以大连为出海口的东北海铁联运体系纳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发展航运交易、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 积极发展邮轮经济、船舶租赁、仓储服务、船舶代理等海运辅助业, 建立功能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东北电子口岸信息一体化试验区, 打造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信息集散和发布中心。
(二) 充分发挥大连东北物流中心的辐射作用
1. 完善物流中心总体布局。
构建东北地区“一核一轴两翼四中心”总体布局。一核:大连是东北地区国际物流的核心城市;一轴:哈大铁路与哈大高速公路重合, 构成东北地区国际物流的主轴运输线;两翼:大连至辽西地区的沿海运输通道和大连至同江的东北东部运输通道;四中心:沈阳、长春、哈尔滨、满洲里四个物流中心城市。
2. 加强海上中转体系建设。
顺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 发挥深水区位中转优势, 围绕东北亚散矿混合分拨中心、东北亚油品保税中转中心、东北亚集装箱保税物流中心建设, 大力拓展集装箱、油品、矿石中转业务, 构建辐射东北腹地、连接环渤海、面向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海上中转体系, 提升功能优势, 强化区域中转港地位。
3. 构建覆盖东北全境的物流网络体系。
加大海、陆、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力度, 完善物流网络节点建设, 重点围绕营口、丹东、锦州和葫芦岛四个港口形成以大连口岸为中心, 以东北腹地为依托, 主要面向东北亚市场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完善沈阳、长春、哈尔滨、满洲里、绥芬河海铁联运一级物流节点建设, 推进牡丹江、吉林、鞍山等二级物流节点和三级物流节点布局, 加快建设覆盖东北全境的内陆干港物流网络和海铁联运体系。
4. 建设功能完善的物流基地。
加强油品、矿石、粮食、煤炭、冷链、钢材等国际标准化物流基地和保税区汽车物流城、羊头洼综合物流园、长兴岛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积极开发物流市场, 建立跨区域物流中心, 推进面向东北亚的煤炭、油品、粮食和矿产品交易中心建设, 使大连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三) 全面强化大连东北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
1. 拓展港口金融服务业务。
搭建金融、融资资本运营平台, 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金融要素集聚基础性平台建设, 积极争取航运金融试点, 完善国际航运CBD功能, 提升大连航运、物流软实力。通过为港口物流提供金融服务, 强化金融政策扶持, 完善港口金融服务功能。
2. 强化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龙头作用。
全力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实施品种、区域、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五大战略, 推进期货新品种上市, 积极研发和争取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牵动力的战略性品种, 加快建设东北亚期货中心。壮大金融总部实力, 优化资产结构, 提升总体实力和区域辐射能力。
3. 提升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
深化东北各主要城市的金融合作, 在业务合作、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企业上市、发展股权交易、设立产业基金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 构建辐射东北地区的金融网络, 完善区域金融中心功能, 提升东北地区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互动, 带动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 大连主要金融指标占东北地区的比例达到22%以上。
(四) 积极营造“三个中心”发展环境
1. 加快完善航运中心政策体系。
从行政、硬件和软件三个方面, 构建和完善大连航运中心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在实行第二船籍登记制度、保税港区营业税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加快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 尽快出台物流中心建设配套政策。
加快出台大连市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对重点物流企业、项目、工程予以政策扶持;整合各类保税物流资源, 促进保税区转型升级;鼓励新开航线, 鼓励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在口岸通关、金融信贷、企业上市、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 不断提升金融发展软实力。
建立健全激励、引导、保障机制, 形成全方位支持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体系;建立金融人才引进机制, 实施海外人才引进战略, 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提高办事效率, 为金融发展提供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服务, 切实解决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4. 切实加强“三个中心”组织领导。
城市文化辐射 篇4
关键词:经济联系,经济辐射,中心城市,断裂点理论
引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了“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发展目标。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理论文献与实践证明,依靠中心城市经济的功能疏散及辐射带动,实现联动发展,是省际边缘中小城市冲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从总体上看,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较发达的中心城市或某一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强调其辐射带动及空间影响力,而较少从接受方的角度考虑经济辐射问题,如何龙斌则从省际边缘区考虑,以陕南地区为例[1],首先从辐射通道、辐射流、辐射动力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难点,然后利用断裂点理论定量分析了陕南地区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强度,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借鉴何龙斌的研究方法,将辐射通道、辐射流、辐射动力作为三大一级指标,引入相应二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个城市的综合评价结果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进一步研究中心城市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为陕南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
一、研究区概况
陕南地区地处陕甘鄂的边缘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市,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截至2013 年年末,有常住人口589.31 万人,占陕西省常住人口的15.66%,行政区划面积总和占陕西省34%,而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12.54%,人均生产总值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4.95%。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陕西省总值分别为23.38%、10.95%、11.85%,表明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发展,实现陕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迫在眉睫。与陕南地区在地理上邻近的地区中心城市包括西安、郑州、武汉、重庆、成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完全优于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辐射效应对于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模型及数据基础
(一)修正的引力模型
1929 年,Reilly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2],Converse[3]于1949 年对赖利的“零售引力规律”加以发展,提出了断裂点理论,是目前城市经济辐射研究的主要分析工具,该理论认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与城市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城市区域影响的分界点叫作断裂点,在此点辐射力达到平衡。
赵雪雁、江进德等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克鲁格曼指数、城市建成区面积、复合人口对原公式进行修正[4],得到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度模型。考虑到这些模型都不能充分反映区域之间复杂的经济联系,本文直接引入城市的“城市辐射效应质量”及两地最短的陆上时间距离作为两地的距离进行修正,构成如下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度模型:
式中,Fkj表示k市、j市的经济联系量,Sk、Sj分别表示k市和j市的城市辐射效应质量评价值,T2kj表示k市和j市之间陆上最短的时间距离。
进一步得到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公式如下:
式中,Rkj值越大表示k市与j市的经济联系在城市k的对外经济联系中的重要性越大。
进一步,城市k到两个城市之间断裂点i的时间距离公式为:
而城市k在断裂点j处的场强则为:
式中Fki的值越大,表示城市k在断裂点处的辐射强度越大。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本文中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各地2013 年的统计公报及2013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个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则以通过百度地图查询两城市间的最短陆上时间为依据。在构建指标体系上,本文借鉴何龙斌的方法从辐射源、辐射通道、辐射流三个方面[5]依次选取共计15 个指标。由于反映各个指标的数据是不同量纲和数量级,因此需要进行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在此采用于翔、谭德庆[6]的方法,通过如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表1 所示)。
式中dij表示第i个城市关于第j项具体指标的原始数据,Maxj表示第j项具体指标在8 个市中数据最大者,λij则为对应的标准化数据。
三、实际数据分析
(一)“城市辐射效应质量”评价分析
采用上述数据,通过SPSS17.0 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下页表2 的各城市“城市辐射效应质量”指标评价值。
从下页表2 中可以看出,重庆市辐射源和辐射流水平在8 个城市中最高,其次是成都市;成都市辐射通道水平最高,其次是郑州市,而西安市则在5 个中心城市中水平相对较低。说明西安市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才交流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二)经济联系程度分析
从下页表3 可以看出,汉中、安康、商洛与西安的经济联系都最紧密,其次,汉中与成都、重庆的经济联系最紧密;安康与重庆、成都的经济联系最紧密;商洛与郑州、重庆的联系最紧密。结合实际两两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基本呈现出本省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与相邻地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相对显著的特征。
(三)辐射强度分析
根据各地2013 年统计公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利用断裂点模型及上述公式,计算出西安、郑州、武汉、重庆、成都五个周边中心城市对陕南汉中、安康、商洛的经济辐射强度(如下页表4 所示)。
下页表4 结果显示,西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程度最强,其次是重庆与成都,而武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最弱。
结论与启示
其一,从经济联系程度方面,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与城市间的地理位置邻近性密不可分。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实际情况中,中心城市
注:在计算过程中针对负数的评价值采用其绝对值计算。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如武汉、成都与安康的经济联系隶属度之和仅为0.2286,不如重庆与安康的经济联系隶属度0.35。提高各市联系隶属度,关键在于陕南各地应加快解决交通不畅的问题,提档升级城乡结合部和乡村道路,积极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二,从经济辐射强度方面,无论是辐射源、辐射通道还是辐射流指标方面,均表现为西安对各地的辐射强度最大,其次,成都对汉中的经济辐射最强,重庆对安康的经济辐射最强,郑州对商洛的经济辐射最强。结果依旧呈现出本省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与就近地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相对显著的特征。对此,地方政府在加强自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该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加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其三,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由于各别指标数据无法获取而舍弃,可能对于结果的准确程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何龙斌.省际边缘区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J].经济纵横,2013,(6).
[2]W.J.Reilly.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J].University of Texas,Bulletin,1929.
[3]P.D.Converse.Elements of Marketing[M].Englewood Cliffs,N.J.,1949.
[4]赵雪雁,江进德,等.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2).
[5]何龙斌.我国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4,(8).
城市文化辐射 篇5
1 城市电磁环境现状
自从改革以来, 我国科技飞速发展, 尤其是电磁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但这也使得城市居民受到的电磁污染变得更为严重。下文对我国城市中主要的电磁污染源进行了分析。
1.1 各种式样的家用电器
目前城市居民使用的家用电器主要有:取暖电器、影视器具、厨用电器、调温电器以及包括电脑在内的其它类电器。这些电器的使用使得城市居民受到了大量的电磁辐射, 因此对这些电器必须要注意使用方法, 以避免人体健康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
1.2 城市内的广播电视发射塔
电视塔的位置一般都在城市居民聚集的地带, 因为这样可使居民收到较强的信号, 增加服务区内收视收听的效果。我国的调频广播与电视属于分米波和超短波, 频率区间都是在48.5 MHz~960 MHz内, 在空间内以直线形式传播。在一个发射台设有全部的电视调频设备, 在一个塔的桅杆上设有超过总量3/4的电视与调频大线。如此一来, 在这个桅杆上的两种发射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就会使附近的环境受到电磁辐射污染。
1.3 正在向城市中心地带靠近的变电站与超高压输电线
我国电力网压一般在500 k V~220k V之间 (或35 k V~10k V与330 k V~110 k V之间) , 在改革以前, 市区以外的地带是高压线的主要分布区。改革以后, 经济的发展使用电需求增加, 因此加大了市区内电力建设, 在市区开始引入了110 k V与220 k V高压电缆。这些高压电缆、变电站工都具有工频电场和磁场, 工频都为50 Hz,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污染环境, 此外, 还可能影响到无线通信、广播等。
1.4 大量使用的个人通信工具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手机) 这种通信工具的使用,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有关部门调查得知, 截止到目前国内使用手机的人数接近12亿人。手机传递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 其发射功率一般在5 d Bm~33 d Bm之间, 可以说发射功率很低, 但当用手机通话时, 天线距离大脑通常小于10 cm, 若在这个距离内长时间通话, 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影响到大脑的健康, 但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1.5 在市区新增许多医疗、体育、工业高频设备
随着城市的发展, 在市区新增许多医疗、体育、工业高频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时, 会造成大量的电磁能耗, 虽然在这些设备上采取了一些防止泄漏电磁波的措施, 但它们在运行时还会出现电磁能量泄漏的情况, 使工作区域受到一定污染, 但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或无影响。
2 电磁辐射的危害
2.1 电磁辐射危害的生物效应
从世界人体健康组织所统计的资料可以看出, 非热效应与热效应是电磁辐射的主要生物效应。非热效应:人体内的器官都具有稳定、有序的微弱电磁场, 它若受到外部电磁场的作用, 其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从而扰乱了人体器官的正常工作状态。热效应:水在人体中所站的比重最大, 水分子在电磁波辐射的作用下会产生摩擦, 使机体升温, 从而对体内器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2 危害人体的健康
人们如果在具有较强电磁辐射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时间过长, 则人体内部组织在电磁波的作用下, 其组织内分子原有的电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同时也干扰脑细胞的一些生物分子的运行。此外, 若人体所经受的辐射剂量过大, 就会杀伤或杀死大量的人体细胞。许多长时间受到较强电磁波辐射的人, 都出现身体机能受损的现象, 一般体现在泌尿系统、视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的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 若长时间经受高电磁辐射, 则可能减弱心脏起搏器的作用。
2.3 其它危害
一些电气设备与建筑物在过强的电磁作用下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地带长时间受到电磁辐射, 如靠近微波发射站的区域, 在这些区域内植物的生长会受到限制。另外, 电脑内保存的信息可通过下列途径泄露:有电脑的外围设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的电缆等。
3 结语
自从发现电磁感应, 对电磁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各个科学领域, 包括通讯、医药、军事等, 并且其应用领域仍在继续扩大。电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科学技术, 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其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 因此我们在应用电磁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危害, 并尽量避免。
摘要:当今科技快速发展, 电磁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 电磁辐射污染的问题同样也日趋严重, 被称为“世界第五大环境污染”。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电磁辐射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当前的城市电磁污染现状及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危害
参考文献
[1]刘文魁, 庞东.电磁辐射的污染及防护与治理[M].科学出版社, 2003 (10) .
城市文化辐射 篇6
从以上事件我们不难看到, 恐怖袭击的目标不断扩大, 恐怖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恐怖主义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公敌。城市轨道交通 (包括地铁和轻轨) 作为人流高度密集、运行环境复杂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 安防能力相对脆弱, 一旦发生恐怖事件, 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等严重人员伤亡后果, 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1995年起陆续发生在各国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近年来,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高达2000亿元, 建成了总长度55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线路, “十一五”期间预计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还将投资6000多亿元。2015年中国将拥有超过2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线。显然, 在接下来的2009年至2015年之间, 全国地铁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随之而来的轨道交通安防问题必将使我国的地铁反恐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也已成为恐怖分子选择的恐怖袭击途径之一。至今发生污染环境或造成公众辐射损伤的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虽为数不多, 但与该类事件相关的核材料失窃与走私、放射源被盗与交易、恐吓或威胁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事件时有发生, 表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着, 丝毫大意不得。因此, 分析或社会目的, 恶意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制造的涉及核等放射性物质或辐射的恐怖事件。
一般说来, 恐怖分子可能会通过三种途径制造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第一种是直接散布放射性物质或使用放射性散布装置;第二种是攻击破坏核设施或核活动;第三种是爆炸粗糙的核武器。
在三种途径中, 直接散布放射性物质或使用放射性散布装置是恐怖分子比较容易实施的途径, 也是在轨道交通中可能发生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主要途径。基于这种途径, 笔者认为, 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可能会以如下四种形式出现:
1.在地铁或轻轨列车上或站台内引爆常规炸药和放射性物质相结合的放射性战剂武器。放射性战剂武器是利用常规炸药爆炸来散播放射性物质, 以高活度的放射性同位素的α射线、β射线、中子或γ射线杀伤人员或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种武器。这种将常规炸药和放射性物质相结合制作成的爆炸装置俗称“脏弹”。
恐怖分子将“脏弹”带入地铁或轻轨交通环境中引爆往往是以制造社会恐慌, 扰乱社会秩序, 造成公众实质性伤害为目的。
“脏弹”的制造没有核武器那么复杂, 任何反应堆制造的辐射材料样品和反应堆的乏燃料, 不需经任何化学处理就可以用于制造脏弹。由于脏弹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与数量、爆炸的位置、气象条件和炸药用量均相当不确定, 事先细致评估其伤害效应难度很大。但脏弹爆炸时, 其中的放射性物质被气化, 有些会黏附到附近的建筑物和地面, 其主要效应是长期的放射性污染。在许多情况下, 炸药的直接爆炸是使人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 直接由放射性物质使人致死或致残的可能性不大。
2.在地铁或轻轨上以非爆炸的方式恶意散布放射性物质。恐怖分子在地铁或轻轨上以非爆炸的方式恶意散布放射性物质往往是通过用放射性物质污染地铁站或轻轨站内的特定地点或环境, 伤害非特定人群, 以达到制造社会恐慌, 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目的。
这种非爆炸式的散布包括在地铁或轻轨上打开包有易挥发或粉末状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气体的密封容器, 以及破坏60Co等金属类固态密封源的密封性, 使容器中的放射性物质迅速释放到轨道交通大气环境中。
一般说来, 散布放射性的恐怖事件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 即局部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和广泛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
局部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主要是指涉及小放射源或少量放射性物质且一般影响范围很小的放射性物质散布事件。为制造局部弥散性的散布事件, 可能需要使用一个或几个低活度即放射性含量小的放射源。使用的放射源或放射性物质可能包装在小药瓶、鞋盒、行李箱或其他容器中, 散布方式主要是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进入轨道交通环境并恶意丢弃在地铁列车、轻轨列车或站台上。
广泛弥散性的放射性散布事件是指涉及大量放射性物质弥散且影响范围很大的散布事件。这类事件中所需的放射源由于活度往往较高, 携带时通常需要以铅盒、铅罐或特殊合金材料作容器。散布方式主要是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进入轨道交通环境后破坏密封源的密封性并恶意丢弃在地铁列车、轻轨列车或站台上。
3.用辐射源在地铁或轻轨环境中秘密地照射某一个人、某一群人或任一人。从严格意义上讲, 用辐射源在地铁或轻轨环境中秘密地照射某一个人、某一群人或任一人不能成为轨道交通辐射恐怖事件, 充其量只是一种犯罪行为。但由于轨道交通环境人流密集, 犯罪分子在伤害其预期目标的同时往往会殃及无辜, 造成周边人群同时受到辐射伤害, 并同样引起公众心理恐慌, 因此, 这里也把它作为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予以罗列。
4.威胁在轨道交通环境中使用放射性物质。随着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放射源不仅已是可以合法购买与使用的工业产品, 而且其数量也在不断大幅度增加。
据报道, 有数百万枚放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 在我国也有放射源10余万枚。虽然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都在逐步加强对放射源的管理力度, 但放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大量的闲置源、废弃源乃至失控源的存在, 使得恐怖分子制作放射性物质散布装置具有更大的现实可能性。
因此, 当恐怖分子威胁在轨道交通环境中使用放射性物质时, 无论其是否真正持有放射源, 都必将牵动大批警力及其他人力物力进行排查并处理事件, 同时会引发公众的恐慌情绪。即使最后证明其仅仅是威胁使用但并未真正使用, 扰乱社会秩序, 制造社会恐慌的后果也往往已经产生。
二、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后果分析
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一旦发生,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 都将带来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弥散, 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对公众产生辐射照射。这种辐射照射不仅可以是放射性物质的直接外照射 (包括空气中放射性物质、地面沉积的放射性物质以及皮肤、衣服上的放射性物质的照射) , 也可以是通过吸入污染的空气或食入污染的水或食物引起的内照射。辐射照射对人体的危害因人所受剂量大小而异。较低的剂量下不会有急性效应发生;在受照射人群不是很大的情况下, 也观察不到癌症发病率增加这样的健康效应;随着受照剂量增大, 受照人数增多, 癌症发病率会有所增加, 但短时期内较难被发现;只有在高剂量情况下, 才可能出现某些急性的健康效应, 导致某些急性放射性病甚至死亡。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危害因素——“辐射”本身无色无臭, 其危险性是感觉器官觉察不到的“毒物”, 这种没有“痕迹”的灾害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哪些威胁公众并不知晓, 但公众普遍了解辐射会造成隐性的不可逆转的损伤, 其辐射效应可能在受照后几小时、几天、几星期或几年后才会表现出来, 会引起疾病或死亡。部分公众甚至会误解为只要受到辐射就会引起疾病或死亡。因此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容易引起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如会引发公众焦虑和恐惧, 担心引发癌症并因此会把各种疾病均归因于辐射等。这些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将会比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加严重。
除了环境污染、公众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问题外, 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发生还必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不仅发生在对恐怖事件的响应过程中, 还包括恐怖事件发生后的环境整治、去污、恢复等过程以及对恐怖事件中的受照人群进行长期治疗等。
不仅如此, 由于公众的辐射知识匮乏, 对辐射的影响普遍存在不了解或误解的情况, 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中的受照人群还可能会存在被误解、被歧视的可能。
一旦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 鉴于恐怖事件的制造者存在散布放射性物质的主观恶意, 且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环境普遍人流密集, 其事件后果将比以上提及的辐射源丢失事件的后果更加严重。
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要点
依据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特征分析, 笔者认为, 防范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要点在于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增设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等三个方面。
1. 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
我国目前已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涉及放射源管理的法律。这些法律从不同的管理角度对放射性物质的应用和废弃等重要过程提出了总体要求。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2006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对包括放射源在内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该办法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实行许可登记管理制度, 有关监管部门针对建设项目审批, 放射源的生产、销售、应用防护等监控的关键环节, 实行许可审批制度, 同时对放射源从生产到废源的回收和处置的全过程制定了若干管理制度, 严格监管。
然而, 由于我国放射源类型多、数量大, 在源的使用安全和监督, 闲置源和废源的回收与复用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据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开展的全国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的不完全统计, 全国用源单位8312家, 放射源总数63721枚, 待处理的废放射源13000枚, 其中无主源270枚, 关停并转企业拥有的废放射源2700枚。有专家统计, 由于管理不善已有约2000枚放射源完全失控。近几年来, 该数据有增无减。
因此, 加强对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 进一步完善涉及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相关法规与管理制度、妥善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闲置源、积极查找失控源并转移至受控状态、认真执行废放射源的解控和返回厂家处置问题, 并尽早建立国家统一的放射源信息数据库, 是从源头上防范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根本途径。
2. 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中目前大都已配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及电子巡查系统等传统安防系统, 这些现有的安全防范措施如能严格落实到位, 应当能够对防范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挥积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与发展, 今后如能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人脸识别系统及异常行为分析系统, 将对防范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大有裨益。
3. 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
2009年,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该标准有望于今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除了对视频监控系统等传统安防系统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外, 该标准还特别提出了构建放射性物质探测系统的技术要求。
根据对非法SNM (基础特殊核材料的简称, 包括235U含量在20%以上的HEU、反应堆级Pu、武器级Pu和233U等) 与放射源的探查、定位与鉴别的程序与要求, 一个完善的辐射监控网通常需要三类仪器与系统, 即袖珍式仪器、固定式仪器和便携式仪器。其中袖珍式仪器在一定的γ辐射探测 (报警) 和一定的距离内可用于自动发现一定量的SNM与放射源等;固定式仪器具有高灵敏的γ辐射与中子探测 (报警) 能力, 对通过 (或静止) 的人员、行李进行自动、快速的SNM与放射源等探查与发现;便携式仪器具有较高γ辐射与中子探测灵敏度和较高γ能谱分辨率, 即具有较高的SNM与放射源等的探查、定位、辐射水平测量和核素鉴定能力。
结合轨道交通实际,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对放射性物质探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为固定式探测系统和便携式放射性探测设备相结合, 并能同时对X射线、γ射线进行探测。
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是防范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主要手段。由多站点放射性物质探测系统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控网倘能很快布局到位, 应当会很好地起到防范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作用。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 (包括地铁和轻轨) 作为人流高度密集、运行环境复杂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 一旦发生恐怖事件, 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等严重人员伤亡后果, 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结合轨道交通实际环境, 文章分析了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与可能后果, 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和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要点。
关键词: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辐射监测网络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报批稿)
[2].潘自强主编.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管理.科学出版社, 2005
[3].陈竹舟, 叶常青主编.如何应对核与辐射恐怖.科学出版社, 2006
[4].刘庆成, 贾宝山, 万骏编著.核科学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城市文化辐射 篇7
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是指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依靠中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优势,以向周边城市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人才交流、技术扩散、资本输出、信息辐射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其理论基础源于区域经济学中的断裂点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
康维斯(P.D.Converse,1949)在分析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时,提出断裂点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5)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出现在一些点或者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不仅能实现自身的快速增长,而且能通过多种渠道向外扩散,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增长极理论基础上,萨伦巴(Piotr Zaremba,1970)、马利士(Marlis,1970)、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等学者就增长极对周边区域进行扩散的方式、阶段等展开了深入研究。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增长极理论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到湖北省来说,东西部发展差异明显。对于鄂西地区,武汉市的辐射能力有限。要促进鄂西地区的发展,不能遍地开花,均衡着力,而应该选择若干个城市重点发展,培育成鄂西地区的增长极,再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发展。在此背景下,2003年宜昌市被确立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2010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又正式提出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在“宜荆荆”城市群建设中,宜昌市作为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其经济辐射力,带动荆州、荆门两市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鄂西区域的协调发展。
本文利用城市经济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宜昌市的经济辐射力具体数值,探讨影响宜昌经济辐射力的因素。
二、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科技投入、劳动力素质、利用外资、信息化水平和交通条件七个层面进行评价。具体层次划分和权重如表1所示。
将表1中的20个指标值按照权重进行线性加权,可以得到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得分:
其中,A表示城市的经济辐射力;Xi表示第i个指标的值,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
在对Xi进行赋值时,由于各原始指标值度量标准不统一,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离差标准化方法对20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即:
在进行比较时,除了“宜荆荆”城市圈的宜昌市、荆门市和荆州市外,也将武汉市以及襄阳市纳入了样本中。武汉市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襄阳市与宜昌市同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三、宜昌市经济辐射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采用上述方法,根据湖北省及各城市的统计年鉴数据,得出宜昌市的经济辐射力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宜昌市经济辐射力整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横向比较来看,宜昌市与襄阳市的经济辐射力大致相当,从2011年开始,宜昌市经济辐射力得分略高于襄阳市,这主要得益于GDP总量、人均科技投入和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等指标上的优势。但是与省会武汉市相比,宜昌市的经济辐射力差距明显,大约只有武汉市的三分之一,并且在科技支出方面与武汉市的差距在拉大。2010年至2014年,武汉市人均科教财政预算支出逐年上涨,2014年达到人均688元,增长79.16%。而宜昌市从上年的人均200元下降至2014年的168元。
具体分析影响总得分的各个因子的情况,得分从高到低的因子分别是科技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交通条件、城市规模、信息化水平、利用外资能力。科技投入水平基本保持在0.5分以上,但是2014年下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宜昌市科学技术总投入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武汉市的大幅上涨。但总体而言,宜昌市是除武汉市之外,科技投入水平最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宜昌市近几年保持了平稳的增长,但第三产业占比在五个样本城市中得分最低。得分最低的两个因子中,宜昌市信息化水平得分不足0.2分,并呈现下降的趋势。宜昌市互联网用户数不仅远低于武汉市,也不及襄阳和荆州两市。宜昌市利用外资能力得分平均不足0.1,并且逐年降低。2010年至2014年,襄阳市利用外资金额从2.72亿美元上升至6.31亿美元,同期,宜昌市利用外资金额从2.06亿美元上升至3.12亿美元,与襄阳市的差距逐渐拉大。在人均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两个指标上,宜昌市不仅落后于襄阳,也落后于荆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通过对宜昌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宜昌市经济辐射力近几年平稳增长,并且在“宜荆荆”城市圈内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城市。二是影响宜昌市经济辐射力的各个因子表现不一,缺乏持续增长的稳定性。三是宜昌市与武汉市的差距明显,并且武汉市的各个影响因子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湖北省内武汉市一城独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基于以上分析,对增强宜昌市的经济辐射力提出如下建议。
2、建议
一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着力发展宜昌市的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之一,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以其特有的服务功能推动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目前宜昌市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不仅影响宜昌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也影响经济辐射力的提升。要多渠道融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提高宜昌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尤其要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来发展宜昌市的第三产业。
二是加快信息化水平建设,尤其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宜昌市的信息化水平建设要着力实现城际与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样既能提升宜昌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又能更好地发挥宜昌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大鹏: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7).
[2]黎平海、王雪:珠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11).
[3]雷朝阳、陈永秀: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0(195).
[4]陈正伟:总部经济辐射力的统计测定方法[J].决策参考,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