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2024-05-09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精选12篇)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1

空间里最美的风景是人, 所以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里面, 可以看到市民最可爱的表情, 亲切的眼神, 最自在的容颜, 最温暖的关怀和最优雅的身影。

我们都相信21世纪应该是城市的世纪, 我个人更相信21世纪也是文化的世纪。城市里, 最珍贵的资产其实是人。城市里最美丽的风景是我们的市民。而人与市民最重要的素养是精神与心灵充满着人文关怀与文艺气息, 这样才能共同创造文明的城市, 才有机会成就城市的文明。文化的本质我相信是爱、善与美, 文化的终极关怀肯定是人。

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在不同的空间里面进行, 城市的文化空间最好能具自然与人文的特色, 空间的灵魂、空间的表情、空间的气质触动着每一刻当下万千的生命容颜。创新是21世纪很关键的名词, 但创新有本质上的创新, 有形式上的创新, 但是当我们把创新运用到城市文化和空间这个领域的时候, 我们相信这个创新应该自立于追求、改善生存的品质, 优化生活的气质, 提升生命的价值。文化是最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文化也更需要我们付出热情。我认为, 假设没有准备30年的时间, 不要轻易尝试参与文化这个行业。

在1988年筹备诚品时, 我立下一个心愿。我希望“诚”是一份诚恳的心意, 一份执着的关怀;“品”是一份专业的素养, 是一份严谨的选择。我们其实希望透过这些诚品人内心的想法, 期待朋友跟市民、读者的光临, 然后希望能够把诚品内心的向往跟朋友们分享。我们成立的第一个诚品书店, 当年没有卖商业书籍, 因为诚品成立的理念是用人文代表善和爱, 艺术代表美, 创意代表了生命中不断的精进, 希望能够把爱、善、美和生命中不断的精进能够融入生活, 建筑一个我自己想象中美好的生活与美好的文化。

成立诚品画廊, 我们简单的结语是认为艺术是属于每一个用心生活, 用心感受万物的人。当年我们同时成立一个诚品的艺文空间, 我们希望将艺术领域里面文学、建筑、美术、摄影、戏剧、舞蹈、音乐等, 透过这个艺文空间能够不断多元的呈现文艺内容。

1991年诚品第一次有了刊物, 在这个刊物里面, 我们谈建筑, 我们谈美术, 我们谈音乐, 我们谈阅读。我们每年大概举办4500场不同的活动, 我们从1997年开设的诚品讲堂, 累计400个课堂, 有350位专家为诚品开了哲学、建筑、文学与很多在学校里面没有开的课程。

未来, 我们希望诚品能长的更好。除了画廊、书店、艺文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我们后来又有了诚品的文艺电影院, 有了诚品的古典音乐厅, 我们还希望有一个诚品的文艺为主题的诚品旅馆, 将来我们希望有更多诚品的不同的文化空间能够呈现出来。最近我们重新为诚品公司界定, 诚品是自我期许的深具社会价值的文化创意生活产业, 我们希望结合知识、心灵、艺术、美学、餐旅、时尚、设计、创意与生活的多元内容, 对诚品而言, 我们不光追求商业利润, 我们希望能够以实现这个美好的幸福社会为中心目标, 为这个社会带来人文关怀。真正知道一个理念, 至少需要花费20年的时间, 亲身的体验而至深信不疑, 则需30年的光阴, 要能够随心所欲的应用, 将要耗掉50年的光阴, 这是文化人的可爱, 也是它迷人, 或者令人敬重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希望推广文化产业, 都希望建设一个文明社会和和谐社会, 如何把这个社会通过民间的力量, 确实执行在大陆的社会城市里面?任何一个组织, 或者盈利的组织, 必须要有这个组织成立的核心价值, 对诚品而言, 我们则是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然后有策略定位, 发展出的营运模式, 有资源分配的决策, 有执行绩效的考核。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 我们最后希望它能够对社会、对产业、对文化、对城市、对市民都能够受惠, 这样有一个善性的循环, 满足它的核心价值。

20多年的时间, 诚品累计了将近200位创意团队, 他们负责文案、活动、视觉、美术设计、场地的安排, 展览的邀约和策展, 公关和媒体, 我们这个组织比中型的广告公司还要大, 他们都是在诚品里面举办超过4000个场次各种不同的活动, 他们是幕后的英雄, 他们必须来挑好的节目, 我们认为这个团队需要有想象力、知识力、创意力、整合力、执行力。

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在全球, 才刚启蒙, 我们认为它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思维才能发展出好的营运模式, 这个好的营运模式, 必须达到彰显文化的特色, 但是又需要生存, 如何在文化与商业之间求得一个和谐的平衡?这是今天全球的文化创业产业, 不管是政府或者是民间最大的挑战。所以我认为诚品积累的这四个营运模式, 应该是可以作为参考的。诚品花了20多年, 寻寻觅觅, 经历了很多坎坷, 我们才学到了一个勉强可以融合商业、文化、理想, 又要顾及市场现实竞争的, 但实际可以并存、发展的模式, 所以这是一个产控过程。

诚品的四大理念是人文、艺术、创意、生活, 与它们相关的16个产业是现在全球公认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文化空间里面, 要有多元的活动, 然后要有多元的空间, 然后让市民可以体验、参与、学习、欣赏、互动、约会等等。所以这个是城市文化空间, 最后会形成所谓一个市民的集体创作。我认为中国应该要建构自己的文化空间设施, 必须跟一般的百姓、市民亲近, 应该是日常生活里面人可以亲身感受、参与、感动, 必须是跟社区结合在一起, 同时必须要把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质, 自然的特质相融进来。文化是在生活里面, 不是拿来谈的, 文化是真心、真情、真感觉的, 应该是让我们所有市民、老百姓在文化的城市空间里面, 让他们觉得他是一个有幸福感的人。

全球的城市大部分都有这两个现象, 焦虑不安和急躁紧张。文化在城市的空间里面, 我们相信它应该呈现一种人文关怀, 一种内在的气质, 一种品位从容, 一种和谐体现, 它将一种精神文明价值融合于市民的生活中。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我认为它必须具有永恒的价值、美好的生活、创新的模式。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永恒的美好创新, 文明价值的生活模式。或者是文明价值的美好创新, 永恒的生活模式。换句话说, 必须为这个城市注入正面的能量、正面的思考。

我们的诚品书店其实就是一个案例。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在选拔创意城市的时候是有这个标准的, 要有空间设施, 要有节庆展演, 能够营销推广, 要有人才培训, 我们提出这个概念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早。诚品当年的成立不是因为要做生意, 也不是因为要经营事业, 是我个人在生命的一个因缘转折时思考了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尤其是在经过一场大变之后的中年男人, 此生何去何从是我当年生命的课题, 所以我理出一个人文艺术创意, 就是善、爱、美, 可能这是我一生值得去追求的。后来我也希望能够把我想要追求的美好有机会分享给市民朋友, 所以才正式开了诚品。我从来没有经营书店的经验, 也没有经营画廊的经验, 但是就毅然决然走上这条路, 原来是生命的偶然, 现在已经变成必修了。当时我就想说, 要做一件事情, 尤其跟文化相关, 我必须先检验我的动机何在?我的哲学主张根基础在哪里?我们当时就立下一个小小的心愿, 诚品的存在必须是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面向文化、面向城市、面向市民和顾客。

区分了人文思维跟商业思维, 这是诚品这么受欢迎的原因。大部分的商业思维, 看到顾客进来就想到他的钱, 其实心里面没有把他当成人, 只是把他当成是消费者, 笑脸和亲切全部是为了争取他要买东西, 他要贡献, 对诚品而言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我们认为我们更珍惜的是一种缘份, 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的缘分。时间在商业上要被转换成金钱, 时间对诚品书店而言, 我们认为那是读者的生命, 那是它的某一刻当下,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 诚品书店就不能光被称为交易的店, 它被我们解释成为书店该是一个安顿心灵的空间。很多读者到书店来其实是寻找自己, 看见自己, 跟自己对话, 觉察自己, 或者进一步的苦闷自己, 孤独自己, 想了解自己。所以当时我们成立书店的时候, 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把生命里边的眼耳鼻舌, 色声香味触五觉, 不管是背景音乐, 不管是店里面书的陈列, 不管是咖啡香漂在书区里面, 我们希望能够更完整的照顾到视觉、听觉等各种人类的五种感觉, 我希望他们停留在书店, 至少繁忙的都市人有一个喘息的空间, 有一个从容的可能。

文化的形成, 自古到现在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空间从事不同的文化, 累计堆积出来的。所以人和空间和活动的内容其实是变成文化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在城市的文化空间我们认为是市民集体参与、体验, 诚品一直强调场所精神, 就是期待这个空间是有灵魂的, 有表情的, 有气质的。怎么样才叫场所精神?在这个空间里面注入了什么样的活动, 什么样形式的内容, 它就产生了作为不同的场所精神。在城市里面有人行道, 有天桥, 有广场, 有屋顶, 有街道, 诚品是尽量利用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展现风格不同的文化主题和内容, 这样可以做到一个城市里面处处是文化, 文化是可以无时不在的, 这个其实是很多政府很容易做到的。它也可以提供给当地的创作者一个平台, 甚至于是公益性的内容。比如一个天桥, 我们就把这天桥赋予了文学作品跟影像, 让匆匆路过天桥的市民感染一点文艺气息。所以对我们而言, 希望争取城市里面的一些公共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文化讯息就是人文关怀。

我们期待诚品的空间是一个城市意象, 是一个生活美学, 是文化创意, 是人文友善的, 是喜悦相逢的, 是精神心灵的, 是普罗市民大众集体参与的创作空间。空间里最美的风景是人, 所以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里面, 可以看到市民最可爱的表情, 亲切的眼神, 最自在的容颜, 最温暖的关怀和最优雅的身影。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2

1。1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

城市休闲性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种,从古希腊的集市、罗马的广场到中世纪的市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城市休闲空间作为城市肌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经长期社会发展演变形成的,还是经过规划或建筑师设计构建的,其空间形态在城市整体环境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历史产物。当代休闲学权威杰弗瑞?戈比提出这种空间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在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从受“形体决定论”思想而单纯改善主要街道、公共建筑、公园、开放空间形象等手法的“城市美化运动”,到“人本主义”开始注重城市休闲空间功能的改造,其过程体现了城市休闲空间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更新发展。特别是“人本主义”的思想是城市休闲空间改造的精神和灵魂,它反映了规划者思索附近居民对休闲空间使用偏好的可能性,是人类历史上城市发展的进步。

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 篇3

关键词:城市空间;资源探索;文化活力

城市化进程不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聚合体,在当前人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承载着多元化的人类发展现状,展现出不同城市氛围、城市发展环境下的精神与气质、印象与理想,等等,展现出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探索,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城市文化模式,展现更多的城市文化活力,构建富含魅力的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完整而清晰的城市化格局。文章将结合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动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市空间的资源

(一)城市空间资源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与进步为目标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是集人口、科学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区域体系。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实现社会分工与联系的推动性力量,如果没有城市,则各项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城市空间的利用情况则会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相关研究,是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具体指的是根据城市综合发展中的地面、高空与地下三个部分内容,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提升城市的整体容量,合理挖掘城市中的空间资源,提升城市交通整体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基于立体概念可以看出,城市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均需要在地面、地下亦或是高空中实现,城市中的各项资源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优化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资源,能够改变城市内部功能,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空间资源的特点分析

城市空间资源具有稀缺性特点与价值性特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变迁也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城市空间资源的挖掘,对城市的整体性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人们城市空间开发力度的逐渐增加,城市空间中所展现出的特点也日益突出。

1.稀缺性特点

城市空间资源的稀缺性特点,与人们空间消费量的增加以及地理空间供给量的减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合空间本质特点来看,空间稀缺性特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表现,日益紧张的城市空间与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数量,均要求挖掘更多的城市空间资源,通过适当的管理对策缓解城市空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城市空间,保证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2.价值性特点

城市空间资源的价值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各项空间资源的挖掘,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城市空间的价值特点,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价值方面,同时还包含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等等。

二、城市空间的文化与文化活力

城市是文化的主要搭建平台,文化在城市中的存在,彰显出一定的生机与活力。城市中的文化与城市中的活力,其中心意义在于促进城市的发展,肩负着促进城市文化产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功能,城市文化也可以作为人们各项城市生活的重要平台,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城市文化力量的形成、发展等均会对城市的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城市空间文化中的物质性对象成果,主要表现在城市建筑风格、街道广场风格以及人造景观等,城市空间文化中的制度性对象成果,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法律制度以及相关规定等方面,城市中的精神性对象成果,表现在城市中的丰富习惯、信仰认同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活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创造力,同时也是城市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对城市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泉。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城市文化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城市创造过程中,彰显出城市中居民的多元性、丰富性与创造性特点,同时也能够展现出城市的丰富性、深入性特点。随着现代城市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开始加入到城市文化活力探索的过程中,城市空间资源的探索与文化活力逐渐成为了当前热议的话题之一。但是在众多的实践研究中,普遍涉及城市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地理学等内容,相关于城市文化活力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文化对城市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激活城市内部资源,产生灵活的推动性作用。当前我国所追寻的是具有活力性特點、生气型特点的城市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城市文化活力是研究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式。

三、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研究

挖掘城市文化活力,是全面展现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能否挖掘到更多城市空间资源与文化活力,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一)基于内在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分析

内在性思想理论为城市文化思想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当前城市文化活力研究的主要理论性支撑之一。城市文化活力与普通的城市文化研究不同,城市文化活力的研究,侧重点在于“活力”。这其中所涉及的活力具体指的是生命力与发展力,关注生命价值的追问。

伴随着不确性理论研究内容和复杂性理论研究内容的逐渐增加,城市文化活力相关研究随之得到增长,并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研究补充内容。活力理论同相关的社会哲学家理论研究成果中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秩序等相关内容密切相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更多理论研究内容得以深入融合,促进了活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文化活力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活力理论中,比较看重人们生命的价值,注重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各类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彰显,强调城市生活中的竞争能力,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与时俱进。活力理论研究的内容包含文化、政治与经济等多个方面,与人们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是促进整个城市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内在性理论研究内容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明确各项文化活力、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制度之间的普遍联系,明确城市是一个整体这一思想观念,注重保持城市的活力,关注城市文化的发展,构建富含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增添更多的生命力,为城市的整体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实证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分析

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会地理学逐渐发展起来,更加深入地研究城市文化,明确城市活力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文化视角进行综合分析,构建起完善的城市发展理论思想研究体系。城市社会的地理学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比如人们所居住的社会文化背景、城市空间中的动力机制、低于分布的社会公平性特点以及城市环境空间感知情况,等等。这些因素均可以作为城市发展与进步的主要表现元素,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与实践调查研究,能够明确城市中的各类表现,基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城市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众多有关社会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

众多的生命哲学家对人类精神文化、历史文化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比如狄尔泰等,这些优秀的哲学思想家在各项精神理论探究的过程中,无不渗透出城市文化的魅力。而这些优秀思想内涵的整合,便能够得到生命哲学。这些理论研究思想可以作为当前城市文化活力研究中的范式思想资源。生命哲学家对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生命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富含创造力价值的活力,是一种能够得到释放的力量,也可以称之为“活力”。生命是主体对自身所富含的感悟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是结合心灵的内在冲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世界中的各类事物均具有一定的感悟过程,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特点。生命创造活力理论主要以“生命冲动”为主要研究内容,在体验与感悟中实现心灵的触动,展现生命冲动中的活力观点。这些生命学理论中认为,生命冲动则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它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自身和新的东西。

城市文化活力的研究,需要在明确各项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各项方式与原则的分析,明确城市空间资源探索的价值,关注城市中的文化活力。城市文化活力从价值哲学理论中寻找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人的生命活力的现实反观,对人类生命、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可参考性价值,而其最终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空间资源探索与文化活力的研究中,需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综合分析,关注文化活力与城市空间资源探索的积极价值,真正显露并张扬生命活力及情感价值体系,并积极融入到人与城市的文化实践之中,实践超越的自我提升与辩证发展之道。

四、结语

文化对城市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激活城市内部资源,产生灵活的推动性作用。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研究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明确城市空间资源探索的价值与文化活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内在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与基于实证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城市空间资源的实践应用价值,关注文化活力對城市发展的影响,更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资源,改变城市内部功能,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军,王静,刘抚英. 开放共享、活力人文,城市湾区空间建设控制要点探索——以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空间规划研究为例[J]. 华中建筑,2013,(15):137-142.

[2]邱凯付,蒋丕彦,吕晓蓓,邹鹏.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再生途径的探索——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3,(15):108-112.

[3]戴尚端. 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设计策略探索——以漳州台商投资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J]. 福建建筑,2016,(16):28-33.

[4]尹宏. 文化产业视域下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选择——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17):64-69.

作者单位: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特征研究 篇4

针对历史空间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 需要采用不同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护更新过程中, 要将保护与更新工作协调进行, 才能使城市更加健康地发展, 更加具有文化魅力。本文, 笔者深入研究了城市历史空间文化表象与特征, 为进一步协调更新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一、关于城市历史空间

所谓城市历史空间, 是指经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物质环境特色被社会认同的、带有某种精神意义的人类生活空间。城市历史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形式, 它是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载体, 也最能直观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空间是以物质环境为基础, 涵盖更高层次精神意义的空间氛围。城市历史空间的形成,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岁月的变迁中, 环境不断变化、发展, 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各种痕迹。久而久之, 逐渐整合成为人类记忆中的某种特定情感因素, 并对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着微妙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空间地段具有了鲜明的历史色彩和历史烙印。

二、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

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 所以, 城市的历史空间也会显示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与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反映息息相关。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类型, 城市历史空间主要表现为自然文化空间、民俗文化空间、历史街区空间、文物古迹地段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传统商业空间等6种空间形式。

1. 自然文化空间。

自然文化空间是一种与城市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形态。也就是说这种空间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自然环境。如山城重庆市内有长江、嘉陵江奔流而过, 又有大小梁山与真武山纵贯南北, 城市布局结合当地自然地形特点, 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形成滨江山城独特的魅力。

2. 民俗文化空间。

民俗文化空间是指民俗文化的承载空间, 根据不同的民俗文化形式, 民俗文化空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同时, 这种空间形式具有历史久远性和功能的多重性。如, 城隍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既扮演着承载开办庙会的功能, 同时在非庙会期间也承载着参观祭拜的功能。

3. 历史街区空间。

历史街区空间是指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善, 目前还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活的片区空间。历史街区空间多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强烈的文化韵味, 并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象征, 这类空间依然是重要的生活空间, 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

4.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是指由国家或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所鉴定的, 确定为文物古迹的建筑物、构筑物及所附属的园林、绿地等周边环境相对集中的地区。文物古迹地段空间包容着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演变, 因此其许多环境地段和建筑类型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并经年累月地迎接着游客对于一种历史情结的拜谒。这类历史空间的重要性更多的显示在其史学上的价值。因此, 常常用作博物馆、旅游景点, 而不作为当代生活的重要场所, 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

5. 特色文化空间。

特色文化空间是指现存于城市中, 反映城市近代或当代文化, 体现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传递地方特色信息, 或者是城市某种产业的遗存, 在城市纹理上具有特征的城市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中不一定存在大量的历史建筑, 它的形成也许仅有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但因其在物质空间上具有特色, 而被生活于其中的这代人和上代人所认同, 空间环境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 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成为使用者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便是一种传统和环境的特征, 也是人文价值的重要呈现, 如北京大山子艺术文化区、北京的旧有胡同区、上海老里弄区等。

6. 传统商业空间。

之所以将传统商业空间单列为一种历史空间形式, 是因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重要价值。从总体上讲, 商业文化是伴随着商业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传统商业是一种行为模式, 常常以街道或者街区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 因此形成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名街。如, 北京的王府井、郑州的德化街、南京的夫子庙均是由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道演变而来的, 至今仍散发着古老的商业气息。作为城市历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商业空间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反映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城市历史空间的特点

1. 具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历史空间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历史风貌, 并且历史文化要素数量较多, 分布较集中, 保存较好,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景观风貌区。这些城市结构具有完整性、整体性, 能够体现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较为明显的城市肌理、轴线文脉等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如古城苏州水路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相间的双棋盘城市格局。

2.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

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历史空间在不同城市往往形成地方特有的空间类型, 成为城市的特色,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会给人以最直接的空间景观意象。如, 提及水乡便想到“水巷空间”这一我国江浙地区特有的空间类型。“水巷空间”是指两侧建筑与水面所围合的城市空间, 因其空间形状、两侧建筑界面及水界面延续状态的不同, 又存在各自的特征。这种特色空间类型是否依然存在, 能否持续使用, 对城市特色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3. 具有特色的城市片段。

历史空间所形成的特色的“城市片断”主要指人们通过一些特殊的、细微的空间细部来体验城市空间特色, 这些“城市片段”不具有空间结构的逻辑性, 也不具有空间类型的直观性, 它通过细部特征的强烈影响来打动空间的体验者。它可以是一幢标志性建筑、一个雕塑、一组建筑细部甚至一个标识性的景观小品。如, 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 故宫之于北京, 二七塔之于郑州。这样的“片断”是通过“点”来标识城市空间的特色, 不同的人对“点”的体验不尽相同,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不定性。

四、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更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断地新陈代谢, 作为城市的主人, 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加完美。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不能只停留在更新层面, 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保护, 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的历史空间进行保护性更新。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5

(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四校高三第一次模拟)目前,北京市总人口数量已经达1700万人,机动车数量突破了400万辆。庞大的人口与机动车给北京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结合图示回答1~2题。

1.以下四幅北京道路建设方案图中,黑点表示市中心,曲线表示道路,你认为最为可行的是()

2.北京市中心的功能区为()A.工业区

B.行政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解析:第1题,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的山麓冲积扇上,地势平坦,城市交通是典型的环形放射状。第2题,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北京市中心不是商业区而是行政区。

答案:1.C 2.B

(2011年遵义四中月考)下图是某地区合理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当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的是()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4.随着城市的发展,现需要一片新的居住用地,最合理的地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工厂中,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

解析:第3题,工业用地位于城市西部,如果主导风向为西风,则大气污染物会随主导风向进入居住用地。第4题,新居住用地要求远离工业区并尽量不占用农业用地和林地。第5题,P点位于河流上游,林地、菜地和居住用地附近。综合考虑,适合建自来水厂。

答案:3.C 4.D 5.D 6.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级住宅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商业发达

(2)B 处于城市郊区,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市区污染最小环境优美

错误!

周围有湖泊,-2-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6

一、实体书店的生存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阅读习惯越来越多元化,对纸质图书的购买需求越来越小,加之受房租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网络书店恶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大批实体书店纷纷关门停业,风入松、第三极、光合作用、席殊、学而优等著名的民营实体书店也未能幸免,甚至危及素有书业“龙头老大”之称的新华书店。

2013年12月初,隶属于新华书店系统、曾入选“中国十二大超级书城”并因此使其所在城市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深圳购书中心,突然亏损清盘。同年,营业时间超过50年、位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第十甫路的新华书店,也因租金昂贵而停止营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735.63亿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0.35%;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72447处,比2012年下降0.11%。其中新华书店及其发行网点9255处,比2012年下降 1.57%。

广西市县新华书店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2013年,全区市县书店图书门店人均年劳动生产力为15.34万元,最低的是金秀县店,只有0.74万元。全区市县书店图书经营总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但平均每平方米年销售额(平效)仅为0.42万元,平效1万元以上的仅有 2 家,平效最低的只有0.01万元,远远无法达到国内专卖店2万元和零售业1.3万元的平效水平。有书业人士表示,如果没有教材支撑,单独核算的话,有超过8成的图书门市部(图书门店)要亏损关门。

有人说,新华书店享受政策优惠,书又是卖得最贵的,平时都是照价销售,为数不多的优惠促销活动顶多也只有八九折。那么,新华书店为何仍然产生亏损呢?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关领导认为,阻碍新华书店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体制机制性的障碍造成了高成本低效率,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分散导致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员工年龄老化,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员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近年来,国家加大教材教辅市场开放力度,先后出台“公开竞价投标”“部分免费发放”“评议推荐教辅”以及“一教一辅”“限价销售”等系列政策,新华书店传统的赢利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但市县书店经理普遍认为,无论政策再怎么改变,抓好教材教辅仍可旱涝保收,至于经营图书则是亏本的买卖,因此常常重教材教辅发行,轻图书销售,全区有80%以上的图书门店都设在了二楼,而把一楼租了出去,图书销售额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小。

面对这种经营上的“战略退却”,市县书店显得比较无奈。桂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容兰说:“县级书店多数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区人口少,经营规模较小、效益较差。比如某县书店,经营面积约200平方米,员工6人,年图书销售30万元,占总销售比重3%,按30%的毛利率计算,销售毛利只有9万元,但员工工资和社保费用每人每年不少于7万元,每年人力成本支出达40多万元,在其他经营费用及税费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就已经亏损了30多万元,单独核算根本不可能盈利。近几年部分书店陆续从一楼调整至二楼营业,而将一楼门面出租,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不少读者抱怨,就算租金用于弥补图书经营亏损,另外还有税款返还呢,怎么就舍不得出几个钱装修维护一下!店面和卖场环境是一副几十年不变的老模样,谁还想进新华书店!

据了解,县级新华书店从2003年起就开始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的财税优惠政策,每年的退税金额的确是一笔适当补贴,但实际上,并非所有书店都将这笔补贴用于店铺维护上。2013年全区102家新华书店当中,有66家7年以上从未装修,占63%;10年以上未装修的有26家,占25%。

一位市县书店经理说,新华书店是自收自支的国有文化企业,要经常参与“送书下乡”“全民阅读活动”等公益事业,书店派出五六位员工开展图书流动供应,有时候一天的销售还抵不上几份快餐开销,但不能因此放弃文化公益。书店是精神文明窗口,既要承担社会责任,还要养活一大帮职工。图书门店虽然不需要租金,但位于城市中心,房屋及硬件配套设施成本比其他地段都要高出许多,另外还有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和水电费,能维持正常经营就不错了,至于店面维护,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肯定会考虑。

由于维护不力,加之城建规划的重新布局以及城市的变迁,目前不少书店已位于旧城老街,不但位置偏僻,没有停车位,而且店容破旧、布局零乱、品种稀少,人气奇缺。如兴安县店设在二楼,简朴得让人感觉不到那是个书店。西林县店难得在一楼经营,但整幢大楼却在十多年前就已被鉴定为危房。近年才重装开业的灌阳县书店,被称为“最整洁的书店”,通过狭小的楼道上到二楼,举目尽是陈列整齐的图书,环视四周,窗明地净,随意抚摸任意一本书,或者拍打书架顶部,果然是一尘不染。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店里依然是冷冷清清,难得遇上一位读者。

二、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形势

面对书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各地实体书店近年以文化mall为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生存发展之路。所谓文化mall,即文化综合体,它体现了现代化大型书店和商业购物中心的无缝融合,是规模巨大、连成一体、文化功能齐备的大型公共区域空间;是以图书销售为主,以相关文化产业为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后的图书门店,既是城市的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又成为城市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中心。

nlc202309051326

台湾诚品书店无疑是当前文化mall领域的典型代表。诚品整体类似于一家精品百货,其突出的特点是以图书为核心,美食、流行、视界、风尚、音乐馆、画廊等各类文化百货服务互相配套,让每一个光临诚品的读者都能够体会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放眼大陆,湖北、江苏、山东、深圳、广州等省市大型出版发行集团,近年都以文化mall为发展目标,并实现了图书门店的转型升级。比如南京市新华书店,以“强化购书体验及阅读功能、引入多元文化消费项目”为主要内容,稳步推进图书门店结构调整、业态转型升级工程。其旗下的中山北路图书门店,转型改造后定位为社区书店,两千多平方米的店铺由书店、银行、少儿培训、咖啡厅、茶社等组成,倡导“品读、时尚、休闲”的生活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12年10月组建成立后,也积极探索将传统出版物发行业态与其他产业业态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法,科学统筹销售网点布局,逐步形成了“综合文化商城”的建设思路。接着,集团领导班子提出了“再造卖场,重点建设数家一站式文化综合商城,实现图书门店销售新增长”的具体要求。强调要引入现代商业卖场经营理念,扩大文化用品及多元业务销售,实现书城在以文化为主题下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文化综合商城”建设的图书门店转型升级战略思想。

经过了一年多的战略调研和规划思考,集团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转型的方向,形成了“挺拔书业、教育延伸、云端探索”的转型发展战略。随后,集团高层领导把图书门店转型升级作为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两大支点之一,号召广大员工通过图书门店销售渠道的整合、优化和盘活,推动图书门店转型升级,使经营业态由单一的出版物经营向复合型产品经营业态转型,使图书门店从传统的“做书店”向“做文化”转变。

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书业生存发展的主流趋势。广西文化体制改革虽然整体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但书店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关领导表示,书店的转型,首先是要再造卖场,在坚守图书发行主业阵地的同时,横向拓展相关文化业态,重点建设数家一站式全新文化综合商城,推动图书门店销售新增长。

据了解,广西新华书店集团组建成立后,即从连锁经营、更新店面、创新业态等方面推动图书门店转型升级。2013年重点引进了“新华数码”项目,目前已有16家市县公司先后开设了数码卖场,销售情况良好,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区数码卖场销售总额就达2820.93万元。柳州、桂林等公司还引进了琴行、玩具、儿童乐园、眼镜、手机通讯、教育培训等服务项目,通过合作经营拓展多元业态。2014年,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投入1000万元对全区100多家图书门店进行统一视觉标识升级,掀起了图书门店升级改造的热潮。近两年间,先后有22家市县书店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和扩建,其中,贺州市公司打造了全新的“贺州书城”,经营面积从原来的230平方米增加到1600平方米。到12月上旬,桂林、贵港等6市共32家公司已经按照全区统一的VI形象设计完成了图书门店的施工。重装后的图书门店,店面招牌亮丽夺目,卖场环境焕然一新,卖场人气正在回升。

三、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书店转型认识不到位。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市县书店人员对图书门店升级改造的目的意义基本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转型升级是重塑新华书店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引导市场消费的重要举措;但对转型升级的概念定位理解不够,对如何转型升级显得束手无策。一些书店经理甚至把转型升级与简单的店面装修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花钱装装门面、换换书架及相关设施,调整一下卖场布局,把店面扮靓就算了事,导致图书门店转型升级停留在表面的硬件改造而缺乏相应软件配套,忽略了对图书门店品质内涵的强化与提升。

第二,书店转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全区市县书店虽然大多位于闹市中心,但图书门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位于旧城老街,位置略偏僻,人流稀少;有的面临旧城改造,没有停车位;有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店面窄小,图书品种少,人员配备不合理,等等。面对这些客观情况,各市县公司缺乏相应的分类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第三,书店转型缺乏多种资源的引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市县书店在转型升级发展方面思路不广、眼界不宽、办法不多。一提到转型升级,就都只盯着“数码”这一块,认为只要在现有图书门店中开辟一个“新华数码”卖场专区,就算是转型升级了。在数码电子产品项目引进方面,除百色市公司已初步与联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准备让各种品牌手机进驻卖场之外,其他大多数市县公司图书门店所经营的数码产品都仅限于学生电脑,驻场商也只有步步高、读书郎、诺亚舟、好记星、快易典等几个品牌。产品门类少、驻场品牌商少,客观上反映出各市县图书门店多种资源引进乏力,与打造多元业态集成的综合文化商城的目标对比,还存在有很大的距离。

第四,书店转型缺乏资金支持。县级书店虽多年享受税收返还政策,退税金额从一万、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但基本上都用于补贴图书经营亏损;而2012年在改制,相关税收优惠积累又被审计机构全部调增“资本公积”科目,不能再动用。市级书店2013年才首次享受免税政策,免税备案及退税难度较大。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虽然在2014年斥资1000万元专项款用于书店转型升级,但面对全区100多个图书门店无疑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门店升级改造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问题。

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第一,分类分级建立书店转型的标准和规范。首先将全区市县图书门店分为书城、市级店和县级店三大类。从市级店开始,从商圈人流、层次、顾客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对店面装修、卖场布局、经营业态、服务内容、经营管理理念、员工素质升级等进行规划和调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配套的标准和规范。然后,分类分级打造旗舰店、示范店、样板店,突出地方人文特色,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避免图书门店升级改造百店一面、千篇一律。最后,以点带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图书门店转型升级的质量。

nlc202309051326

第二,树立多元文化消费的经营理念。图书门店转型升级应把单一的图书门店改造成多元化的文化商城,围绕书业,拓展与文化有关联的商业业态,引入讲座、培训、科普、收藏、展览、文创等文化元素,力求卖场价值最大化,凸显实体书店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互动社交功能,向读者展现一个全新的“新华书店”。同时要跳出传统,孕育新业态,促进多业态协同竞争、相互依存、相互整合,建立完整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建立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经营体系。传承“读者至上”的光荣传统,融合新兴媒体技术,完善微信营销,建立线上线下营销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图书付费阅读、个性化印书、个人展览等个性化的服务,突出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功能。未来的实体书店,是将多元文化消费方式集中于卖场,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的书店。这些服务不仅仅有图书销售,还有与文化关联的文体、数码、影音、美食、艺术沙龙等多元业态。中小型书店可用无线支付结算方式代替收银台,而将全部商业面积用于货品展示,并融合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线上购买商品,可在线下自行提取,或由专业物流快速送达;读书会、演讲会、书画展等文化活动可通过店内Wi-Fi直播。

第四,多方式多渠道筹措书店转型资金。首先,政府可设立扶持资金。针对实体书店的“倒闭潮”现象,国家近年出台了系列文化优惠政策:2013年,国家政策明确2013—2017年这五年间所有实体书店免征图书增值税。同年7月,中央财政对12个城市的首批优秀实体书店实施试点扶持;11月份,中央财政又下拨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新增扶持试点。到2014年,扶持试点已从12个城市扩大到12个省份,未来扶持落实将进一步扩大。自治区可根据国家相关文化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对实体书店实行补贴和扶持。其次,可通过企业自筹、合作融资,对图书专卖资产进行整合、置换等方式,将图书和大文化融合在一起,把图书门店打造成大中型综合文化商城,使相关文化地产获得升值。

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目的是做强做优图书主业,以全新的文化形象、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更好地回馈社会。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工程和民心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但只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有关文化政策,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再加上书店从业人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将书店打造成为城市多元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的新空间、新地标,广西书业就一定能够在转型升级中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作者单位: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文化转型下的城市空间重构 篇7

关键词:公共文化,转型,城市空间

1 文化转型

1.1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景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现代城市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文化类型。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建立起与现代城市相匹配的文化系统,才能消除深层文化障碍,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

公共性和公共领域乃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从文化视角来看,“公共领域”、“公共空间”、“公共理性”、“公共价值”、“公共精神”等这些公共性话语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内容,城市是一种空间性的社会与文化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等公共文化概念一直是很薄弱很稀缺的东西,缺乏公民社会传统和强大的公民文化,而现代性的公民社会需要公共性的公民空间,建设公民社会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因此,为与中国社会全面转型要求相适应,公共文化的建构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共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把建构一个公正和谐、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公共文化既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也为中国城市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1.2 公共文化概念与属性

公共文化具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公共文化是以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为载体,表达公众的认同、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在思想观念层面,是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在制度和组织层面,是通过公共政策与公共参与实现民主机制;在物质层面,是营造开放的、以人为本的、促进公共精神形成的城市空间。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于雷在阿伦特的论述基础上,总结了公共性的含义为: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金勇认为“公共性”具有如下特征:1)就范围来说具有社会大众的普适性;2)就属性来说具有公有性、共享性和共同性;3)就指向来说具有公益性,利益分配的公平性;4)就实现手段来说,必须依靠一定的国家权力的干预性。总结以上的论述,公共性就其中国的历史性渊源和现实性条件而言,具备如下特点:1)价值范围的广泛性和开放性;2)目的的公益性和公平性;3)过程的公开性和民主性。现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公共性为基础的公共文化。

2 公共文化与城市设计指标

“物质环境的形态与单一特定的文化中有可预料的作用。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的城市形态与价值,每一种文化对城市的形态都有自己的标准,它们都是独立而唯一的”。因此,“聚落形态与其特殊文化之间的关联是十分明显的”。

林奇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的五个基本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管理。并加上效率和公平两个额外指标,构成检验聚落质量的标准。英国政府环境部与建筑环境委员会(2000)提出七项城市设计目标:1)个性与特色;2)连续性与围合性;3)安全、吸引人、功能性强的公共空间;4)可达性、良好的连通性、有宜人的人行道;5)容易理解与辨认的环境;6)适应性,灵活可变的公共与私人空间;7)多样性,一个可变的环境提供不同的用途和生活体验。

本文提出基于公共文化的城市设计指标,即可及性、多样性、开放性与渗透性、公正性与平等性。这些指标侧重于城市内在组织关系层面,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和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3 公共文化视角下的城市空间问题

3.1 结构性问题

当下中国城市的主要空间形态模式特征是存在大量不可及的“黑色斑块”和透明度很低的“灰色斑块”,严重切割了连续而开放的城市空间,造成了支离破碎的城市。由于大尺度路网的树型组织结构、粗放而较大的地块划分,街廓内部用地常常成为部门私有,难以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模式把很多应该属于公共领域的权责转移给私属领域。公共领域(包括街道、广场、公共设施)没有均衡深入城市大街廓内部,城市空间产生了较大的区位差异。也就是说,大路网模式影响了公平的可及性和城市活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这种模式在边缘区、开发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产生了封闭的、大型的区块,常常成为城市空间中的“肿瘤”。

3.2 空间区隔问题

城市空间、公共设施向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开放性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区隔却或明或暗无处不在。空间区隔在西方是一个深受重视的学术和现实问题,众多学者对城市空间趋向封闭化、私有化与军事化进行了分析、批判。而在中国城市,这一问题亦广泛和严重。空间区隔暗示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差异,社区隔离表现了社会阶层分化;公共权力机关自我隔离,反映了权力崇拜、权力与大众的距离;公共教育文化机构远离公众等等,城市被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墙”分成相互独立的“孤岛”。

3.3 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不平衡

作为公共文化物品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分布不平衡,一是空间分布不均衡,二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平衡说明了城市空间的不平等。

4 基于公共文化的城市空间设计

4.1 公共领域的整体结构设计

4.1.1 树型结构向网络型结构转变

路网尺度和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城市不同的结构特征,树型结构具有单向的等级性,在极权化的组织中,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亚历山大认为树型结构城市中“没有任何一个单元的任一部分曾和其他单元有连按,除非以整个这一单元为媒介”。网络结构体系中,任何一个功能单元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处在同一层次上,它是一种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网络结构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形式,一个开放而活力的城市应该是网络型的。

网络型结构的城市,首先其路网结构需要是网络型;其次,其形式不一定是方格网状,关键是网格的尺度(孙晖,梁江,2002)和连接特征。

4.1.2 路网结构

基于机动车交通的大网格和步行尺度的密集性要求,交通干道网格不宜小于1000米,而次级街道网格间距均匀,形状规整,短边宜80-100米,不宜超过150米左右。整个次级街道系统应尽可能形成连续的平等的网络。从而向均匀的小尺度网络结构转变。不同的加密方式形成不同的的路网结构(图1),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适应性。而且,在这个格网单元中,能够明确划分集中的绿地,形成街道系统的变化和统一。

4.1.3 公共广场和公园的布局

在细密均匀的格网内,街道空间与公共绿地地块明确界定,与街道组成公共空间整体结构,形成不同规模组合的公共空间,利于城市公共领域的均匀和整体性。广场、公共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要素是开放的,布局灵活,基于步行服务半径,既可以均匀布置在大街块的四个边角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中部,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为城市空间艺术创造带来了很好的条件。

4.14密集网格和非连续网格之平衡及空间艺术

平衡公共与私密、静止与流动,是城市设计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在整体开放连续的路网系统中,保留小比例、小尺度的非连续的路网形式比如尽端路;而对于步行和自行车,仍然是可以穿越的。即在较小的范围内限制了机动车的穿行,保持较小范围内的安静和安全,同时又保持了空间区域的公共性和渗透性。

通过密集开放的路网系统和非连续路网的综合平衡设计,就产生了一种出奇制胜的路网形态。它能灵活布置开放空间,如果对网格做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则产生弯曲的街道网络,同时非连续的T字型节点有利于营造空间变化和焦点,趋向于产生更为自然丰富的视觉效应,能够模仿出中世纪欧洲城镇的骨架形态和空间艺术。同时,它既增加了空间的公共性,又能保证局域的安静私密。

4.15共享街道的形成

共享街道的理念是:构造一个统一体,让各种活动方式共享同一个空间,相互之间不再是隔离和对抗,而是相互尊重和对话。街道本身是各种生活形式的发生器,应该是一个公众平等对话交流的场所,是体现公共空间平等的象征。因此,行人、儿童、老人、骑车人、行使的汽车,都分享同一个街道,街道被设计成迫使汽车缓慢行驶的格局,这是一个平等的共享空间。

共享街道从公共哲学概念上改变了街道的文化属性,也从技术上实现了这一构想,它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融合两种冲突观点的可行途径。

4.16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设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步行节点(如路口、公共交通站点),二是步行路网。在通常的格网城市中,设置一组对角线网格,构成便捷的步行路网(图2)。

4.2 公共领域与私属领域的综合设计

处于快速而且大规模开发的中国,如何在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实现小规模开发的效果?小规模开发,只是说明了在地块尺度上的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小规模地块之间介入公共领域,那么仍然有可能成为一个超级街区或者超级大盘。在大规模开发的现实下,地块的控制最重要,其策略就是在一个大规模完整的街廓或地块上,通过植入城市公共领域,把大地块划分为几个较小的有公共空间连接的地块,避免形成一个巨大的不可穿越的灰色斑块。比如美国波特兰市在其《中心城市规划》法规中,专门制定了针对新开发项目和已有建筑物改造中的这一问题:超大街坊设计规则,它们保护了步行街道的穿透性并要求开发商兴建开放空间。

地块开发是否以及如何增进公共领域价值,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是衡量地块建成环境的最重要的标准。

4.2.1 公共空间嵌入地块之间

通过地块的进一步划分,明确公共空间和私域空间的清晰界限,在满足开发强度要求前提下将地块尽量划小,减小私属领域,而将调整出的土地集中为公共领域,包括公共街道、公共广场和绿化公园。

4.2.2 公共空间嵌入地块之内

在地块开发中,通过化整为零,留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分解整个大体量,能使地块为城市提供高度渗透的步行空间。把一个完整开发的地块划分为几个小体量的部分,围绕公共空间,形成相互关联的一个开放的“群落”。

地块中为城市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公共步行道、公共广场、屋顶公共空间,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三者会组合并生成更丰富的形态。这是一种公共领域与私属领域交汇的形态,私属领域为城市空间贡献了公共价值。

4.2.3 边界开放

城市空间与建筑界面之间开放,增进城市空间与建筑界面的直接对话,以建筑界定城市空间,使城市空间与建筑界面流通和透明,从而消除灰色和黑色斑块,重构城市街道与单位领域之间的界线。人行优先,保证城市步行空间的渗透和连续。城市空间真正成为透明和可及的。

6 结语

在城市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重构和再塑城市空间成为中国众多城市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宏观和单纯概念理论上,文化研究要立足于公共性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关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微观空间以及形态结构。

文化是“解释或理解当代社会秩序的方式”,对于人类活动的任何判断和解释,需要以价值观为基点,而从方法论来说,实践也需要价值判断作为行动的准则,“公共性”是一种“合主体性、合目的性的价值生存信念。公共性所具有的这一内在品格决定了现代社会文化危机的实质是‘公共性价值观念’的危机”。以“公共性”为核心属性的公共文化,为解释或理解当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式,也为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提供了行动的价值标准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雪筠.“城市性”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文化转型.东方论坛,2005/4.108-112

[2]Christian Coff,David Barling,Michiel Korthals and Thorkild Nielsen.Challenges of Ethical Traceability to the Public-Private Divide.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Springer Netherlands,2008.201

[3]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4-15

[4]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Ph.D].同济大学,2006.38

[5]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73

[6]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84-85

[7]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Ph.D].同济大学,2006

[8]梁江,孙晖.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迈克尔·索斯沃斯,依·万本-约瑟夫著.李凌虹译.街道与城镇的形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0-120

[10]约翰-彭特著.庞玥译.美国城市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4

[11]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8

一、科技工业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 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 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 形成创新高地, 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 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 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 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 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 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 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 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快感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 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 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 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 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 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 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第四, 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 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 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 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 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 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 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 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 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 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 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 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 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 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 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 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 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 欠发达地区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 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 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 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 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 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科技工业园, 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 (Castells and Hall, 1994) 认为, 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科技工业园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包括:第一, 欠发达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 来推进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 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 欠发达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第三, 欠发达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 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 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 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欠发达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 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 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 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尽管如此, 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 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 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欠发达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 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低下, 多年来单一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 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 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 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 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地优势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 财力有限, 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 促进它们共同发展, 对欠发达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 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 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 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在此过程中, 这些活动将促进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 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 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 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 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 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 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 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 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 却能诱发创新。欠发达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 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 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 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 欠发达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 一些城市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园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 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 园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 带动整个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 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园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 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 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些都将促进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 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 增加其灵活性,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欠发达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 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 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 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 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 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 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 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 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 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 它能够为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 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 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 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 形成创新合力, 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 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 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 或者即使极少数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 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 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园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 使园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间的联系密切, 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 联系的结点越多, 则交流机会越多, 创新能力越强。因此, 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 将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 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 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 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 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 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 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 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 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本城市工作, 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 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 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 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 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 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 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 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 生产标准化产品时, 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科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 而是在园区外。因此, 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 就一定会带来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 目前, 大多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均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 同时注意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 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 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 通过科技工业园与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 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再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田红娜.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 (地区) 转型[J].商业研究, 2007 (07)

[3].李敬波.中国农业虚拟研发组织运营模式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Asheim, B.T., Coenen, L..Contextualis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on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 (1)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9

一、古代城市形态召示着封闭的城市文化

南通成洲于南北朝, 五代时与陆地相连, 南唐开始市镇建设。城镇空间形态符合封建社会的大背景, 基于《周礼·考工记》的建城思想, 兼容风水文化。即以州衙为起点、狼山为终点作南北景观中轴线, 因城市盛行东南西北风, 为“藏风”, 故中轴线略向东南倾斜;城廓方形, 筑以城墙, 以濠河作护城河“聚水”;“丁”字型道路骨架, 城隍庙、武庙、文庙等文化行政设施规整布置;城市内部空间则是较为规则的里坊制。这种空间形态自后周显德五年 (958年) 设州建城至19世纪末都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古代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文化表现出明显相依相随的关系。相对封闭的城市空间形态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发展构筑了载体, 而城市文化又反作用于空间形态, 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独特孤立的南通方言便是阻碍城市与区域间文化交流的直接障碍。语言环境的封闭发展影响城市文化全方位的整合, 物化到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展不大、城市景观格局单一古板。古代南通城市文化积淀的环境影响因素有: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象天法地、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思想充分体现在城市形态之中。南通城市形态完全符合封建政治制度下辨方正位礼制的要求[2]。二是城市地理位置偏隅海角, 狭隘的城市发展空间制衡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早期南通城东南北三面环水, 只有西北面与广袤的平原相连, 在古代水路交通不甚便利的情况下, 陆路无疑是文化扩散的主要渠道, 故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南通城市文化的整合。三是南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兵家不争之地, “除宋金之际及倭寇内犯有兵事, 而三百余年间较它冲要处兵祸为少”[3], 长期无兵事扰民形成只图安逸不晓变通的民风, 在意识形态上保证了城市文化的更为封闭。

二、近代城市文化凸显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9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 在尖枪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后, 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潮深刻动摇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城市中得到充分体现。近代南通虽为未开埠城市, 但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张謇对这一封建小城大刀阔斧的改造建设, 使其成为中西文化撞击与交融最激烈的城市之一。

1、“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显现了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张謇为“兴实业”, 于1895年选址唐闸创建大生纱厂拉开了南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序幕[4]。大生集团的发展壮大, 推动了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唐闸镇为工业区、天生港镇为交通能源区和狼山镇为宗教游览区的“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 彻底打破了方形城廓、十字长街、中轴对称的形态结构。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突破性演变实质上反映了传统农耕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张謇极高的个人魅力和他对大生集团的苦心经营, 使近代南通出现了近二十年城市快速发展“黄金时代”。由此说明,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 亘古不变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封闭文化的保护下呈现的是一种低层次的稳定, 兼收并蓄地进行城市文化整合是一种必然。但传统文化仍是“双刃剑”, 其精髓得到合理的应用。张謇在大力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充分贯彻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传统文化思想, 厚其生、轻其财、遗其利、宽其政、医其急、赈其穷等[5]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传统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等思想仍以强大的惯性扎根在新型空间形态中, 是城市文化有效整合的最大桎梏。

2、新型物质文化形态冲破了传统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形态作为城市文化的表层和外在形象反映了城市文化积淀的厚度, 从视觉感受上揭示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自1895年至1922年, 大生集团先后创建了近40家企业, 这些新型物质生产设施井然有序的布局构成了南通功能明确的“一城三镇”的城市空间形态, 也因此奠定了城市文化整合的基础。西方文化在南通新型物质空间形态上的复合叠加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

⑴新型文化设施为城市文化的提升提供展现的平台。南通20世纪前20多年内新建了博物苑、报馆、公园、编译印书局、更俗剧院、伶工学社、影戏制造公司、女红传习所、俱乐部、交易所及中、小学和高校等各类新型文化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使其成为“理想的文化城市”, 所有这些文化设施的出现与集中布局使城市的空间形态骤然改变, 也标志着城市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张謇对老城区的改造集中在南濠河一片及其西侧的桃坞路一带, 旧城南北迥然不同的物质形态反映了西方工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对峙。

⑵建筑风格的西化与传统艺术形式的交融。新型文化设施的建筑风格多以欧式为主, 外观上的西化让人耳目一新, 但建筑内部仍充满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在南通博物苑、城市公园和狼山风景区, 各种亭、台、楼、阁等传统的园林建筑均散落在绿树丛中。传统的文化艺术如题刻、匾额、楹联等也在西式建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事实都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在近代建筑上的交融, 标志着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与结果。

3、行为文化的转变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终印证

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骨架”, 那么行为文化则是城市文化的“灵魂”, 它是物质文化形态发挥其功能的社会表现形式和长期存在的保障及动力。南通城市文化受西方文化的渗入和影响, 现代气息日益浓郁, 传统的文化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更新。明万历州志载:通州风气, “商不列肆, 不赶集, 不以妇女主店, 不久客在外, 仅于本土贸迁有无”[6], 这说明南通人行为感应空间的狭小。张謇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不仅使近代南通物质文化形态得以快速发展, 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人性的和谐发展使城市文化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比如机器大工业生产程序严密、效率高, 工人按时上下班, 这些事实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南通人, “使他们逐渐习惯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组织方式的产业形式, 变得守时守信和惯于纪律的约束”[6]。南通人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加速了城市文化的整合。随着工厂的兴旺发达, 商贸产业随之发达, 产生大量新兴行业, 吸引了众多的就业人口, 以致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均很发达, 有记载称“惟洋货号、茶馆酒肆颇见发达”[6]。另外, 城市公共体育场和公园等社会公益设施的建设为城乡居民的行为文化提升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从更俗剧院中领略到现代艺术和经营管理方式, 从博物苑、图书馆和翰墨林编译印书局编译出版的书籍中获取知识、涵养性情、更新观念。

三、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昭示着城市文化的传承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人为干预方式,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集中体现, 方案的调整和改变反映了城市经营者观念的转变。近代形成的“一城三镇”空间形态对南通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历次城市发展规划都无法回避“一城三镇”的形态格局。所不同的是对各地块功能结构的调整, 加强了城市主体老城区建设, 使老城区由中心向外围呈外延式拓展, 整体规模得以扩大。

但在建设生产性城市的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表达了人们对物质文化迫切追求的愿望, 加上城市规划体系不健全, 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布局混乱, “见缝插针”地在城市各个角落布局工业企业, 大量园林绿地被侵占转化为生产建设用地。而80年代以来的规划建设加强了城市的生活性功能, 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日益增强, 城市功能定位日趋缜密, 注重了江海岸线及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 城市空间结构顺势形成港闸区、主城区、开发区、江海港区等4个各具特色、城市职能各有侧重的综合功能区、一城多镇的城市沿江带状组团[7]。

2、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的不和谐音符

历史遗存是城市不可替代与再生的宝贵财产, 见证着城市的繁荣和落寞。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对待历史遗存的态度彰显了城市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和认可程度。在南通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受时代的局限性, 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出现不和谐音符, 突出表现在对中国现代化的发祥地等历史遗存破坏的短视行为。特别是文革时期, 张謇的形象被歪曲, 古代、近代遗留下来的寺庙和宗教神像等文化设施不同程度地被拆除和糟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大发展浪潮中, 也一度出现了重经济发展、轻文化传承的现象。老城区的物质空间形态被视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限制因素。旧城改造致使部分有价值的古建筑、古街区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坏, 直至90年代中后期城市经营者才逐渐意识到这些物质空间形态遗存的历史价值。

因此,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若漠视传统文化, 脱离城市文化积淀的内涵和精髓, 不与之融会贯通, 必然导致城市文化积淀的不连续性, 引发“新一轮的文化危机”。致使城市因缺乏个性魅力而被埋没在“千城一面”的文化沙漠之中。

3、未来南通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的策略

如何在现代和传统中找到最佳切入点, 以满足人们包括子孙后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界、政府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笔者针对南通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未来南通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应注重:

(1) 珍惜文化遗存, 彰显城市个性

就南通“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结构而言, 从经济层面看并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功能的过早分散不利于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产生和运作。但从城市文化的视角看, 这种分散布局又是一种历史的馈赠。唐闸和天生港曾是南通近代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源泉, 但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 这两座百年老镇依然呈现出与时代不和谐的“落后”面貌, 发展相对滞后, 有产生人为文化断层的危机, 可这种“落泊”却是一笔无法用市场经济来度量的珍贵遗产, 历史留下的古镇风貌构成一座露天博物馆, 它的真实存在应视为张謇自主创新力争上游精神的见证, 对后人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因此对唐闸和天生港的建设应重修复和完善, 轻推陈出新, 对历史遗存的人文资源采取保护和开发并举, 将唐闸适度发展为旅游重镇。

对主城区的改建应适时地改变态度和策略。上世纪80、90年代新建的一座座现代商业设施及公共设施使旧城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但也付出了牺牲历史遗存的代价, 最典型的事例如拆除城隍庙建设市民广场、将明清时期的丁古角老街坊改建为现代商业设施八仙城等。这种物化形态表达出主城区追求经济效益和时代形象的城市文化意识, 后代人对那些历史的遗迹只能凭市志典籍去追忆。因此, 对濠河以内的旧城区改造应尽可能依托现有基础, 高度重视古建筑和古街坊等历史遗存的保护性开发, 将主城区建成既具有时代品味又不失南通文化特色的中心区。

城市东南片应着力发展现代工业文明, 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 (群) , 以体现时代文化特质, 展示城市现代文化风采。同时注重城市生态绿地开敞空间的构建, 打造和谐人居环境。

因此, 理性地看待城市历史和现代空间结构, 并给以恰当定位, 跨时空地思考城市文化的精髓与糟粕, 高瞻远瞩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 才能为城市文化持续健康地积淀奠定基础。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中, 人作为最活跃的要素, 不仅是城市文化积淀的承担者, 也是缔造者,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2) 挖掘文化底蕴, 弘扬时代精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是当代南通城市精神, 高度展现了在城市文化积淀厚壤上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张謇“同则存, 独则亡, 通则胜, 塞则败”[8]的前瞻意识可以说是“包容会通”的近代渊源,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 这种意识观念并没有彻底冲破城市根深蒂固的传统封闭文化的束缚。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通与外界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丰富, 因此挖掘城市文化底蕴, 包容会通, 才能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 融入长三角、融入世界大舞台。

而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就必须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毅力。张謇也是这一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9], 创造性地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是最好范样。城市传承者不仅要重视先辈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 更应该弘扬他们不畏天下险, 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以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激励市民不断开拓创新, 再创“中国近代第一城”[10]的辉煌, 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厚实的城市文化积淀。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或城市空间形态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文化的积淀抽象于不断演变的城市空间结构, 是其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建立在城市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 是城市文化的再发展。即城市文化的积淀抽象于城市空间结构, 并反作用于结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质就是城市文化的整合过程, 如果说城市空间形态代表着城市的“秀外”广度, 那么城市文化则是城市“慧中”内涵的最佳映证。如果说古代南通城空间形态的千年不变是相对封闭文化保护的一种低层次稳定。那么近代张謇创造性地构造了“一城三镇”的模式, 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中西融合, 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为现代城市“一城多镇”的带状空间形态格局和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 城市发展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文化遗存实施保护性开发, 既能追求经济效益, 又可体现时代文化气息, 通过城市文化精髓的积淀形成城市个性。以城市文化影响市民, 弘扬张謇的开拓精神, 争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时代先锋, 加快南通融入世界的步伐, 再创“近代第一城”辉煌, 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厚实的城市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转引自虞晓波.比较与审视——南通模式与无锡模式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

[4]余建华.张謇对南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3) .

[5]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转引自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余建华.南通市城市发展规划战略[J].城市问题, 2003, (05) .

[8]张謇.致商会联合会函.张謇全集 (第三卷)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9]转引自苏全有等.南通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10

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的建设,不仅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代表了城市建筑的文化追求与探索,特别是基于重大事件而产生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如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势将对其他城市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一、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的特点

我国现有的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多建设在原有城市多年形成的历史中心,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拆迁,重构中心区

天安门广场改扩建过程中,其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这是重构中心区把文化建筑置于具有政治职能的广场的源头。其后,全国各地效仿北京天安门广场周边建筑的布局,建设了由行政及文化建筑围合的城市中心区。它们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部分,面积大,形式雷同,失去了城市的特征和可辨认性。例如,成都天府广场、杭州武林广场。

当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奥运建筑、文化建筑、世博建筑将提高整体素质,改变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投资和增加凝聚力。如今,很多城市都在打文化牌,在中心区再开发中(包括新城中心),大型文化建筑应运而生,以塑造城市核心形象为目标。

2.塑造城市礼仪性空间

对称性宏观景观序列营造出的城市礼仪空间,以行政建筑为对景,辅以文化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这种空间营造模式割裂了城市原有的行为模式,缺乏公众参与度;注重视觉的开放性,而忽略行为的关联性及介入性。

以行政中心为主、文化建筑分列两侧的空间形态的形成,是由于文化建筑由政府主导建设,相对于商业、居住建筑等更便于集中按计划建设。而商业、居住建筑生活化,同质性强,不利于营造有特征性的示范空间。大型文化建筑可以为行政中心提供庄严肃穆的气氛,却失去了文化建筑的亲人感。

此类大型文化建筑往往具有虚空特征,其开放空间尺度大,绿化、水面、地面铺装等忽视人的尺度以及景观细节。例如郑东新区,各功能的建筑群沿湖布置,空间叙事结构十分宏大,而各部分缺乏直接联系。

3.注重视觉景观

文化建筑应通过对城市历史的尊重来展现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多城市文化建筑扎堆,规模大,多以几何形态出现,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标志性,难以在城市的空间肌理方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形体突兀,缺少文化上的延续和积累。这些建筑集中建设,同步性强,仅反映单一时间建设成就。虽然建筑风格和时代风格相一致,但缺乏积累性,城市建设形象以阶梯出现相互之间有所断裂。例如台州市集中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

二、巨构建设对城市中心区空间的影响

近年来,大型公共建筑纷纷建成,仿佛在争奇斗艳般地标示着自己的存在性,而这种现象带来的却是新城市中心区的同质性和不可分辨性。

这些纷纷落成的大尺度公共建筑,一方面在彰显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和坚定着城市文化性的信心,另一方面则导致了城市肌体及其系统的紊乱、割裂与失衡发展。

这些庞大的工程项目或位于旧城更新后的城市核心区域,或坐落于城市边缘的新兴中心区, 往往成为所在城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群体。然而,其与周边地区不相符合的巨大尺度与体量常常粗暴地割裂了城市原有肌理脉络,从而导致建筑对城市空间规划机制的弱化。由于空间划分的不确定性和空间归属感的缺失,人们不愿进入、驻足。这种弱化和割裂的倾向形成了冷漠、空洞的“城市苍白空间”,最终造成城市空间公共性的逐步丧失。

城市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的文化历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长期建设成果的叠加影像。标志性的文化巨构忽视对当地文化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不能与原有的城市肌理很好地结合,很多文化巨构在短时间内设计建设完成,其粗糙的巨构造型破坏了城市景观。

大型公共建筑因其巨大的体量与尺度, 往往较难与其周边接壤区域的建筑群体建立协调关系。城市中心区基地上原有的老旧建筑的消失使城市整体肌理与风貌在此区域内形成“断裂”。而新建成的建筑使用效率低,参与人群少,缺乏自身组织活动的能力,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中心所需要的完整大尺度的景观活动空间。

三、近期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文化建筑评析

1.宁波美术馆—缝合原有城市肌理

宁波美术馆是由上世纪70、8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这座航运大楼曾是众多市民前往上海或普陀的登船之地,是典型的市中心窗口性建筑。设计方案是多种场所线索的混合,通过建筑入口处的高台和沿江钢木结构单纯体量,再次向甬江暗示和重构了码头与船的语句结构并面向城市重建了传统院落与城市的结构。设计试图重建中国城市深灰的礼仪性。沿街避免设置广场以及宏大台阶。

2.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座建筑激活一个城市

由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具有强烈的特征性和地域唯一性,实际上是新毕尔巴鄂改造计划中心区的起爆剂。这艘巨大的银色航母吸引了上百万人的眼球,从此毕尔巴鄂的改造计划变得清晰起来,一系列的城市改造项目正在创造一个经济构架。如今,内尔维翁河为营建更好的城镇计划、友好的环境状态和强大的经济,继续提供着有序的战略性服务。一个建筑的建成,带来的是一个城市的复兴,同时伴随着一条河流复苏。

3.德国波茨坦广场—城市更新和新区建设的典范

柏林波茨坦广场曾是柏林最具历史意义的中心区,上世纪90年代,柏林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动了波茨坦广场地区的发展。由文化、商业、办公等建筑混合组成了城市中心区的文化集群建筑,有控制的多元化建设围合形成的街巷式空间,创造了多样的行为活动场所。伦佐·皮亚诺的波茨坦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以柏林城市肌理和道路结构系统为出发点,在基地与国家图书馆之间的狭长地带设置了不规则的水面、环境雕塑以及音乐剧院等,增加了该地区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并试图恢复这一地区传统街道的活力,使其保持同周围街区和邻近建筑的尺度关系。

如何通过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化融合设计来平衡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而达到最佳契合点, 将是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原则: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原有城市肌理的保留与缝合;大尺度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应当考虑到城市原有的行为模式与活动空间;建设过程中应该高效率发挥其可控制性强的优势,使建设更有成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属性。

弓长岭文化中心Design of Cultural Center of Gongchangling

弓长岭文化中心项目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总建筑面积1.1万m2。建筑高度19.4m。功其中包括一个可容纳490人的观演厅、雷锋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少年宫等。

项目基地位于弓长岭区城市广场南侧。主入口面向广场内,北面的柱廊与现有建筑围合成一个亲民的、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东立面的外边框将城市主干道上的目光聚焦到建筑上;西面面向现有的办公建筑,建筑高度与风格与之协调。整体造型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穿插玻璃和石材的虚实对比,立面形象富于变化,总体形象简洁有力。

为体现山区城市建筑形态特色,文化中心设计极为重视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根据建筑主体和道路的关系,将建筑主入口设计成一个内凹廊的形态,层层推进,高度也随之变化。室内外的景观互相渗透形成对话关系。开放的入口门厅和室内坡道将动静功能区分开,形成了一个室内的街巷空间。阶梯状的室内空间形态恰与弓长岭区的城市建筑形态相呼应。中庭展厅采用通高设计,由玻璃幕和圆锥台的玻璃采光顶围合,走廊过道没有采用成直线,而是以斜向的墙和内凹的展厅入口围合,二三层的观演厅南侧走廊设计了一个梭形的上下贯通空间,人们可以在行走中享受丰富的空间体验和乐趣。

建筑结合采光、空间高度等要求,创造丰富复杂的中庭空间。多个功能分区的服务统一性与使用独立性共存,保证人员交流与专项行为互不干扰。人流最多的观演、纪念、博物馆空间布置在一至二层,充分利用室内大台阶下的消极空间设计为了一个小型的报告厅,并通过坡道将去往观演厅的人流导向一层半的平台。

项目概况

业主:辽阳市弓长岭区政府

建设地点:辽阳市弓长岭区

设计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合作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土建设计院

用地面积:1.41hm2

建筑面积:10 551m2

设计时间:2007年

建成时间:2009年

项目功能:文化建筑

项目状态:建成

项目负责人:高德宏

建筑专业:张鸿飞, 关宗泽

结构专业:陈庭芝

给排水专业:武华锋

电气专业:蔡岷

空调专业:李亮

摄影:高德宏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祠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 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2001

[3]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靖.城市公共化的建筑空间研究—公共建筑与城市的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11

通过阐述生产性景观的概念,从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的实践分析入手,寻找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对复杂适应系统、生产性景观的审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和管理途径可以促进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产性景观;公共空间;复杂适应系统

一、生产与生产性景观

生产被解释为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它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而生产性景观则是发生这个生产过程的场所或是生产过程发生后的遗存,它本身就带有功能和实用的价值导向。而同时,这种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所以生产性景观也事一种日常的景观。

在农业时代,生产性景观可以理解为田园景观或者牧场景观;在工业时代,生产性景观则理解为管道交错,蒸汽轰鸣的工业景观;在信息时代,生产性景观也许就是虚拟形式下的比特流、信息流。不同的时代,主流生产要素和产出物也不一样,它的生产性景观也必然带有时代的信息和烙印。然而,同一种生产性景观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它的审美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随之变化。本文仅从人类最普遍也最久远的农业生产性景观展开讨论。

二、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要真正实现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需要解决当前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怎样通过设计让生产性景观的生产功能与大众的审美功能相结合。二是如何通过设计减少管理难度。生产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景观类型,其管理方式会出现很多与其他城市景观不同的地方。需要通过设计来减少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导致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在管理上失败的主要原因与Hardin所提到的“公地悲剧”[1]是类似的,由于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中的经济功能与公有性的特点相结合导致公有财产被践踏,难于管理,最后以失败告终。要正真管理和维护好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需要解决当前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两方面问题:一是怎么解决简单化的管理制度与复合功能之间的矛盾。二是如何解决简单化的管理制度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策略的创新

要解决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借助当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认识城市环境这个复杂的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适应性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导致系统所要涌现的特征无法认知是造成所有设计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消除的[2]。不过即便是这样,仍然能通过了解系统运作的原理,预测系统所可能涌现的特征,来减少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而在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时,仍然可以通过遵循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一些原则和适应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来避免问题的发生,具体策略的创新如下:

(一)设计策略的创新

1.以协调人地关系为设计目的。把协调人地关系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通过强化人地之间的反馈环,让人们能清晰地看见自己与生产性景观共同的未来,是迅速建立良好人地关系的关键。

2.混合使用的设计模式。让城市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与生产性功能混合在一起使用。采用复合功能的设计模式,可以使系统内各功能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从而加快复杂适应系统特征的涌现,以便迅速的对设计做出修改。

3.尊重使用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需求。以公众参与的方式汇总人们在不同视角下所持的观点,以此为设计的依据,避免设计者从单一的视角进行设计导致极端现代主义的出现。

4.采用渐进设计的方法。就是把设计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要顺应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公共空间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应该先在局部试验再推广到全局,在小范围内检验系统涌现出来的特征,从而对设计做出修正,避免问题的发生。

(二)管理策略创新

具体有以下几条重要的管理原则:

1.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通过管理者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将其融入到管理方式、方法、机制和策略的改进中,使得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能在知识的进步下被减少。

2.适应性的管理方式。承认在生产性管理上存在知识和预见能力上的各种限制,管理策略可能会出现无法应付的情况,需要根据新情况而进行变化。

3.模块化的管理方式。模块化管理方式就像设立了一道防火墙一样,对每一种生产性景观的功能维系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可以通过对生产性景观的使用人群、使用时间的限定来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如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的荔枝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4.宽容的管理策略以保存生物多样性。对城市景观的管理应当采用更为宽容的策略,允许多样性和冗余的存在。

5.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拉紧反馈环。一个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能拉紧人地之间的反馈环,这是任何适应性变化的基本要素。要让每一个个体在维护公共生产性景观的同时,都能体会到由此所带来的好处,才能使公共生产性景观的管理成为可能

四、结语

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创造出复杂适应性的生产性景观,不仅涵盖了一般城市绿地的功能,还能满足城市环境对休闲、生态、教育、形象展示和防震避灾等功能的需求,且具有一般城市绿地所不具有的生产性功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运用生产性景观时,采取本文所提到的一些设计和管理的策略能够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对解决城市的能源、粮食、生态、城市管理等问题都有帮助,更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注释】

[1] Hardin 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 Holland JH. Hidden order: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M].Basic Books,1996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针之钟谷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篇12

鉴于火车站的建筑形式和商业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时间与空间的纵向层面上, 它贯穿了一个城市对现代建筑形式思考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等时期;在城市环境的横向层面上, 它跨越了历史保护旧城区、新城区和开发区等城市区域。因此, 本文针对高铁站商业综合体, 探究其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的建筑形式创作实践。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概述

1986年, 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一模式诞生于巴黎拉德芳斯, 随后在纽约曼哈顿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开始走向世界。该模式在整体布局方面较为完整, 在功能特色方面相对明显, 同时还具有资源共享的优点, 是现代城市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新型载体。

商业综合体是在城市综合体的基础上, 强调商业功能作为综合体各部分功能的核心,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商业活动影响和占据着人们对城市的体验, 因此, 从城市的角度来说,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似乎能更准确地描述城市综合体的城市特征和空间体验。

商业价值和利益是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的主导因素, 而商业氛围和购物体验成为商业综合体空间和形态设计的要点, 这使商业综合体在业态构成、流线组织、空间设置上具有非常强烈的功能性以及形式的自主性, 往往会以非常自我的姿态出现, 而漠视其周围的城市空间和环境。因而, 如何使商业综合体与城市空间文化和环境良好地结合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 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一模式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形成了诸多城市商业中心。此类商业中心通常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体, 同时融入了餐饮、娱乐、办公等现代元素, 大多规模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 是一种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我国, 城市商业综合体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虽然在时间积累方面落后于许多国外城市, 但在一些项目建筑设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 并注重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 形成了自身风格的建筑设计新趋势。

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商业综合体具有综合性、城市性和商业性三大特征。

综合性要求不仅体现在建筑类型的功能复合上, 也体现在城市空间的混合利用和全时性上, 是城市中心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同时, 综合性也是城市商业开发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式, 为商业综合体这种建筑类型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城市是商业综合体空间意义的载体, 商业综合体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城市的开发和运作。商业综合体为当代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场所, 成为都市体验的核心环节。商业综合体由于其综合性通常被称为“建筑中的城市”, 以商业为主的不同类型的功能在其中复合, 具有城市的特征;而作为“城市中的建筑”,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环境和市民的生活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商业性是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城市已从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现代主义城市向以经济文化为核心的当代城市发展, 商业活动成为当代城市的核心, 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主要部分。作为根植于当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建筑类型, 商业综合体通过商业活动组织和联系不同的功能与活动, 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休闲、娱乐和购物空间。

三、高铁站商业综合体建筑形式创作探究

1. 契合火车站商业建筑功能需求

(1) 形式结构的功能化集成

业态规划是高铁站商业综合体在建筑形式创作前重要的策略定位。主力业态以明显的独立形体拼接的形式进行组织, 其形式结构在视觉上均清晰地反映主营业态结构, 体现出功能的集成化, 给消费者清晰、简洁的空间功能暗示。如主要单店业态为百货商场、购物广场、电影超市和数码广场, 应分别对应4栋建筑。4栋建筑的业态虽然具有综合性, 但在形式和内容上相对独立, 联系性不强, 均能独立运转, 彼此之间没有连廊或连桥连接, 造型的基本体量质朴地反映了相对独立的功能关系。又如根据地块形状及规模设置各大主力店, 有利于不同消费群的互相转换, 做到人流的有效共享;室内步行街出入口通向候车大厅、城市道路及综合体内部。

(2) 商业空间品质的优化

高铁站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应是人的商业行为场所的设计, 要具有更多的人情味, 追求空间的场所感、舒适性和品质, 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空间。高铁站商业综合体以多种形式进行组合, 使外部空间具有完善的商业步行街体系、与城市对接的车行系统、适宜的空间节点以及延续的城市空间。如内部的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其他辅助功能建筑单体可以相对尺度较小;在场所中形成虚实对比, 建筑体量体现出长面围合、短面穿插的视觉效果。又如, 可以丰富围合场所的建筑体量, 裙房商业外铺环绕所有建筑, 在地块内形成功能上联系、空间上流动的综合城市空间;广场、绿地、花园点缀其中, 营造出较高的环境空间品质。

2. 传承城市文脉

当火车站商业建筑从建筑综合体逐步发展为城市综合体, 它便像一座真正的城市一样, 从几何学、技术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等角度与城市空间文化相互影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是高铁站商业综合体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 浸润着城市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色彩, 才能扎根于这座城市。城市建筑、街区、空间、交通、环境是文脉的具体语言, 是建筑及建筑群获得区域认同感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火车站随着城市发展分别位于旧城区、现代城区和发展新区, 其所表达的文脉结构是多维立体的, 在时间维度上具有纵向历时性——其尺度和风格随着时间跨度逐步演绎并体现出时间的痕迹;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横向的共时性, 与具体的城市空间协调、共生。

(1) 尊重城市尺度

火车站商业综合体还担当城市职能, 其建筑形态支撑、构建城市形态结构, 其空间对接城市空间系统, 其尺度遵循城市尺度秩序。尊重城市的尺度表现为以一种相似的尺度插入街区, 进入城市的版图之中而非创造一种新的版图样式, 利用建筑形式、形态的变化配合既有周边建筑并共同优化城市空间。

(2) 协调城市风格

C·布罗林在《建筑与文脉》中提出的融入城市文脉的11种设计准则显示建筑或建筑群立面的风格形式、比例与尺度、方向性、体量及组织关系、街道的融合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火车站商业综合体通过协调周边的城市建筑风格、融入所在街区地块的同时创造出以和谐为前提的自我标志性, 来平衡城市风格与火车站商业综合体建筑形式特征的矛盾。

如地处城市新区的火车站商业综合体, 周边建筑均为现代风格。作为交通枢纽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建筑, 老火车站从属于旧街区建筑风格的策略不同, 要以簇群式布局组织功能, 在商圈中占据影响地位, 并需要一定的标志性。因此, 采用风格简约、时尚的建筑形式, 减少开窗面积, 成本低且效果好。

(3) 统领区域商圈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心区域或其他区域的核心, 统领区域商圈, 以商业功能为主、集合其他相关功能, 以商业活动与购物体验为主要空间特征的一种城市建筑类型。因此, 高铁站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形式、规划结构的设计已升级为城市设计的层面, 其形式创作需要结合地域气候对综合体功能、营销模式、人群活动行为、城市空间、城市交通系统及区域规划进行综合定位。建筑形式创作中传统的功能对位关系被摒弃, 建筑形式和表皮成为独立的语言并配合多种媒介形式传达商业信息。

四、结语

在建筑创作中, 高铁站商业综合体要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自然、人文现状进行调整, 适应区域地理特性并充分借鉴、协调、利用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尺度秩序等要素, 以合理的形式逻辑续写城市空间, 在追求标志性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城市。

上一篇:建筑房地产业下一篇:海洋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