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绩效

2024-10-06

城市空间绩效(精选5篇)

城市空间绩效 篇1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过程中, 城市空间绩效经常会被忽略。最终的原因是因为城市空间自身的复杂性, 其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政治和物理等多种形态的属性。现阶段, 每一个学科对于城市空间的设计都具有各自的认识角度。所以, 城市空间探讨的复杂性和认识的多元性都决定了其探索和挖掘的难度。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如何利用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空间绩效的作用, 在研究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1.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采用的是适宜技术、高新技术等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能够为自然生态平衡服务的技术。为了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就要树立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 形成分散、多中心的网络式城市群, 从而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采用构筑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市一体化的格局, 目的是建立一流品质的现代化城市。

2. 融入生态城市设计观念

保护自然资源, 与自然互融,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进一步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的城镇规划建设中, 以便使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更加的科学合理。

3. 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控制

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 不仅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还影响了城市人身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可以根据国外一些成功的案例, 对城市的汽车进行有效的管理。如城市的中心环节要控制汽车的数量, 在城市中心区设置停车场, 私人汽车不得进入市区中心, 大力宣传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等。

二、城市空间绩效内在机理

城市空间绩效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具有现实性, 另一方面则又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能对城市空间进行有效的把握, 就需要从其内在机理入手进行分析。

1. 城市功能的普遍对偶互补及实现

城市因为效益的聚集而存在, 城市的存在也具有对偶互补的功能, 例如生成与流通、服务与消费、工作与休憩等。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任何一个城市的功能用地都不会脱离其他功能而单独存在。所以, 任何城市功能的发挥都是依据于城市互补性的基础, 并呈现出了一定的高度分工、密切协同的组合效应。一旦与其他的功能相脱离, 单个的功能就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因此, 城市的用地规划必须要进行适当比例和合理布局, 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出其功能。

2. 区位的差异化属性和编辑替代的多样性

城市的空间效应可以进行一定的模型设计, 简单的说, 就是对各种活动的空间运行特征和规律。但是空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空间中的每一个区位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土地条件、信仰、地理位置等。空间异质意味着空间由不可复制的区位属性所界定, 能够有效的对空间的建筑等设施进行承载。但是空间一旦进行移动, 就会丧失其基本的区位属性, 这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了。

三、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

在现实的城市规划过程中, 导致城市空间绩效降低和低下的原因就是市场失灵, 而市场失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市场自身的不成熟, 使市场的发展有很多的缺陷。市场中所存在的缺陷就是城市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 社会需要对包括城市规划手段在内的公共政策导向进行干预。

1. 突破城市空间演化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

因为空间的基本属性和价格机制都会存在失灵的情况, 所以, 任何一点的空间状态都对下一个阶段构成了一定的制约。城市的既定状态, 例如产业发展造成的人口的流动、聚集以及居住的格局等, 都对城市的既定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企业对劳动力等也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 不同人口的分布状态对产业的空间选址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为空间具有很大的固定资本, 所以建筑物的耐久性就使城市的变化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任何想要对资源进行改善的努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2. 克服市场开发中的价格机制失效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 我国的城市经营经常会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对土地进行买卖。而土地上建筑物的寿命与经济寿命又会受到下次开发的影响, 地价高的地区就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配制, 从而也推动了城市实体动态的演化和形态更替。城市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 任何城市的市场规划都需要一定的市场开发进行支持。如果忽略了市场的基本需求, 就会造成规划目标与城市的发展不适应, 从而造成城市规划发展战略与城市的发展目的不一致的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城市空间绩效的研究, 可以有效帮助城市规划的顺利进行。同时, 有助于相关人员对城市规划的进一步理解和遇到问题时的有效判断。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 对内在城市空间绩效的内在机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同时也缺少切实可行的指标。所以, 在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条件下, 我们就需要对城市规划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实践指导, 从而保证城市空间绩效更具实际意义。

摘要:城市规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公共利益发挥到最大化, 所以, 在城市规划中, 规划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的绩效。本文就重点研究了城市空间的绩效和城市规划。

关键词:城市空间绩效,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孙斌栋, 石巍, 宁越敏.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

[2]石楠, 刘剑.建立基于要素与程序控制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2) .

[3]彭坤焘.提升城市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的绩效——空间视角的分析[J].城市规划, 2008 (09) .

[4]周凌, 赵民.构建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基于厦门市实证分析的讨论[J].城市规划, 2008 (09) .

城市空间绩效 篇2

1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合理化整合可以有效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城市的长久可持续发展铺设了基础。对于当下而言,更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住房紧张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然而想要合适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却面临着很多难题,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整合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现有的城市建筑的对规划的限制和交通空间的不合理利用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想要更好的建设城市文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就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保障。同时,为了迎合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新的建筑形式必然不同于老式,会采用很多新式的建筑结构,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设备、高强度的材料以及高精的的操作相互结合来完成。再加上在整合过程中还会有其它的问题产生,这就要求有相当先进的技术与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对城市建筑结构与交通结构的整合。

1.2整合建筑之间的连续性差,无法完成交通运输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建筑的联系部分不可能做的和公路一样,所以大都用来供城市居民散步观赏。而这对交通运输方面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空间利用率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却并没有很好的整合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联系。同时,如果这些建筑不能为居民提供足够多的便利,那么反而会成为空间和材料资源的浪费。比如很多城市都会在公路的交叉口修建公园,但是这些地方很多都远离居民区,而且周围车流量大,这就会导致很少有人进去观赏,不仅达不到承担交通功能的目的,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3整合形态与原有建筑不协调

对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是在原有的城市建筑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会导致原有建筑对整合方案的限制,新的整合空间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原有空间结合反而会破坏城市的建设,比如现在很多城市都会修建天桥等来方便人们的出行,这虽然在实际作用上给予居民很大的便利,然而在城市美观上它们却显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破坏城市面貌。同时,想要完成整合需要长时间的进行和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制定长久地计划,坚持并不断改进才能完成,这就对政策的执行力度有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小城市中某些建筑修建一半然后转而修建其它建筑的现象并不少见。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将使建筑建设更规范化、合理化,为城市的长久发展带来巨大好处。

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策略

结合以上对当下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并考虑人性化设计理念,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关于整合的设想。应积极应对社会中的问题并敢于创新,坚持整合方案,为城市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贡献。

2.1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原则

首先,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相互影响,共同存在。想要完成对他们的整合应该坚持互动兼容性的原则,保证在同一空间中建筑和交通都可以进行,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影响。同时要保证功能运作时间的互补性,比如上下班时间的车辆高峰期保证它的交通空间特征,而在居民活动热闹的时候,比如傍晚,又可以用来供城市居民娱乐。两种功能的互补和独立进行是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城市空间的整合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更好的生活换件,创造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保证人性化原则。放弃那些不切实际、不合人性的想法,从人们的需要出发设计方案,进行人性化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

最后,在保证合理化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整合的安全性以及生态型原则。安全作为日常行为的一大准则在哪里都是不容忽视的,所有的建筑设施都必须在保证周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完成建设;保证了人的安全以后就不得不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也为了城市长久的发展,坚持生态性原则保证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方法及设想

2.2.1充分考虑交通空间应用,对地面建筑进行整合

在地面部分,城市的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完全混合到了一起,对此常用的整合方法包括商业步行街、城市的公交路线穿过建筑内部,或穿过建筑底层如地铁等。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空间整合方式,比如说轨道交通站与房屋整合到一起、商业区与城市交通步行系统的整合、城市汽车穿过居民建筑的整合等。

2.2.2充分挖掘空间的利用潜力,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地面上的生活,向高空中的空间发展就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城市人地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将越来越高层化和地下深层化,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的办公化应用和地下建筑的娱乐、停车等的应用以及地铁的运行。在将来可能出现空中步道、空中轨道等设施来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同时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可以在社区在周围建设服务设施齐全的高密度结构建筑群,是市民在住宿区附近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减少市民对公路的利用率,以此来完成对交通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整合。

2.2.3建设高密集型建筑群,小范围内规划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

这种建筑群具有开放性、简约化的特征,会有大量市民生活在小范围中,要求人人都能享受范围内的所有服务项目并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不仅是市民之间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活模式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及其中的居民都有很高的要求,不过另一方面来看,从小范围内更容易完成对建筑环境和交通环境的整合,将城市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建筑群,从零到整地进行空间整合,完成整体的整合,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

3总结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广阔的,所以要研究的东西也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方面都有其独立的研究内容。为解决城市的人地矛盾和交通拥挤问题,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大鹏.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相互整合分析[J].中华民居,2013,(30):338-339.

[2]何培志,郭才军.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关系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2014,(2):19-19.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美感研究 篇3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 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 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 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 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 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 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 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 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里, 人们生活、交往, 就使用权来说, 这是大众共享的空间, 同时, 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影响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促进社会生活事件的发生, 这体现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的一种互助互动, 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

其三:它是城市生活物质层面上的重要载体, 担负着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行为活动, 它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反映城市风貌, 继承文化传统以及记述现代文明的多重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设计对策

(一) 珍视历史沿革, 沿袭历史传统特征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其所经历的历史岁月, 不论长短, 必定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存在, 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留这些历史沿革的点点滴滴将有助于市民回忆往昔, 激发市民对城市的深切情怀。对于外地游览者来说, 寻访各地的人文历史, 感受不同地域的地方差异、民族差异, 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最具刺激的活动, 而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布置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心观赏更无谈享受。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应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保护它们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 对其周边环境须加以控制,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突出城市、城区的个性, 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

(二) 提高空间质量及效率, 增强舒适性和吸引力

首先, 可以根据市民求奇求新的心理从对环境的要求入手,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一般认为, 构建具有以下特点的环境将有助于刺激观察者的眼球及心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高低、冷暖、深浅等方面的景素对比强烈的元素;如形态奇特, 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刺激性的雕塑;如形式与颜色多样, 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生态景色;如结构齐整具有阶梯状的体量建筑;等等。另外, 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时也应注意空间效率的问题。如实行合理的人车空间分区或天桥等设施充分增加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如利用步行街布局和广场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及大体量性;如布置儿童活动的小型设备增加空间的简易性;等等。

其次, 提高供座能力, 给休息和停留创造条件。供座能力是衡量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研究证明开放空间中可坐的面积至少应占总面积的10%, 否则, 市民就可能感受到空间休息的不足。可供座条件的有椅凳、隔离桩、台阶、花池壁等。此外, 休息设施不应过分豪华, 其最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供多数人使用。

(三) 创造小尺度的空间, 塑造均匀近人的城市尺度

生活空间舒适、方便与否, 可以用空间尺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中, 空间尺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空间尺度的问题应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标准, 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即是要把人的运动方向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 探索空间形象、空间要素轮廓线的组成比例关系, 努力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里提倡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欧美及日本现今均比较流行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 将使人感到亲切, 容易给人安定感、私密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将过大的建筑间距和空间尺度带来的消极感积极化。

三、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座魅力的城市,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也还因为它拥有吸引人的公共空间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要打造一张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因为它是城市的待客“客厅”, 是直接向外来人员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平台, 我们努力构建这个平台, 不仅是为本市市民创建相互交往的场所, 也是向其它地区和世界宣传本市社会文化, 展现城市生机活力的一个渠道。不论如何,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要设计出美感, 以使人置身其中而能够更加精神愉悦、生活精彩、社会和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 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 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 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美感,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城市空间绩效 篇4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

本书是理论运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书的题目选择了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术语“空间生产”。“空间生产”一词是由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列斐伏尔指出,“生产”一词来自于马克思的理论,即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等社会实践制造产品的社会性活动。因此,空间生产的核心意思就是:“社会过程下城市、区域、城镇等这些具有空间形式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其后,曼纽尔·卡斯特、爱德华·索亚等学者对空间生产研究进行发展,使之成为了具备相对完善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本书探讨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空间生产概念的使用,实质上是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这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拥有一种可依据的可靠的分析范式。

(二)研究思路

城市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是同一的,研究教育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其实就是研究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辨证关系,城市社会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殊属性归结为:生态社群、集体消费、资源分配、生产系统和文化(特性)五种类型。在实际中,教育是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与居住密切相关;特性则体现于区域社会中。另一方面,空间研究需要植根于实践。因此,本书从教育活动出发,分析教育的生态组织,以及教育对城市居住、城市产业和城市区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三)章节安排

本书是要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运用中,实现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深化,首先应当整理并分析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成果。因此,本书的第一章梳理了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城市社会学两大流派的空间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范式、内容与视角,并指出空间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组织,因此,本书第二章要探讨教育活动如何形成教育空间,教育空间的结构,以及教育空间的变化。

教育的消费与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居住密切相关,第三章分析教育与社区的互动。教育作为居住的重要配套,通过家庭迁居引发社区的变化,有教育需求的人入住心仪教育配套社区,在城市中形成了具有教育特色的居住区。另一方面,生源是优质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社区的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学校的质量。

教育是一种生产要素,第四章分析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具体包括两者对于彼此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建设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产业密不可分,这一章还探讨了在知识经济下,教育在产业塑造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教育与区域,城市性体现于不同的区域社会中,教育是区域的重要功能组织,区域中教育系统如何组织,人们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形式,都是形成区域性质的重要力量。在城市中,教育分区域(行政区)管理,分区域发展会导致教育出现区域分化,同时教育作为区域功能系统的一种,结合区域内其他社会功能单位,会使所在区域呈现不同的性质,当然,此种法则也可推演到其他功能系统身上。另一方面,城市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化聚集也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功能区———大学城。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

(一)应用并深化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城市社会学始终无法避开空间问题。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因此空间不能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空间研究散见于各流派、视角的分析中,随着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兴起,学者们试图创建一种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但当空间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时,其问题和不足也随之而来。因为空间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而非实体,任何对于空间所做的宏观和抽象研究,都面临着将空间与社会剥离的困境。面对空间的难题,学界做出了两点总结:一是我们仍然且必须承认空间的重要性;二是空间研究必须植根于具体实践。因为实践植根于时空发展中,实践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三重辩证整合。在空间的生产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处于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完成,包括生产、分配、居住、消费等。美国新城市社会学学者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也指出,应当尝试把更多的要素纳入到社会空间分析中来,如房地产、地方政府、邻里、公共环境等。这也是当下社会科学界空间转向的真相。本书尝试从教育活动出发,具体分析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本书是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总结出清晰的理论范式,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案例的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梳理较为零散,或集中于某一流派,或某一学者,且没有深入剖析。在分析方面,本书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分析的模式。第一,从具体的实践活动出发,以该实践活动的功能空间和区域为联结点,分析实践活动如何生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从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来审视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可以为社会空间的生产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起点与开端,同时此模式可以融合学界微观与宏观叙述之间的分裂。因此,这一模式可以应用到其他社会实践的分析中,例如医疗、交通、商业等。第二,以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特性的几种界定为分析框架。任何实践活动都脱离不开社会的约束与限定,城市社会性的确定是研究具体实践生产城市空间的前提,城市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性界定为生态社群,生产、消费系统,资源分配体系,这些都是实践研究展开的背景思考,同时可以作为分析的框架。

(二)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

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功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而又不相互冲突,同时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教育活动隐匿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它对城市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教育实践活动出发,分析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展示教育生产空间的过程和方式,这符合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同时也是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视角和内容的丰富和深化。一直以来,教育的研究缺乏空间视角,已有的系统研究也比较少,且主要局限于学校空间研究。本书从空间的视角分析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对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研究的推进。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

第一,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城市空间的作用必须结合其他城市要素才能实现,因此,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众多学科。本书在探讨教育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辩证关系时,缺乏对于经济学方面理论的运用,如产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等,使得该部分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二,进一步提炼研究理论。本书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范式与方法,分析了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分析中发现、总结、提炼空间研究的特殊模式和新的观点将是本研究一直持续的努力方向。纵观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分析都是以个案为例,这意味着一种“本土聚集”[2]。运用国外理论来思考当下中国社会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是国内学界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也代表着中国研究本土化的努力和尝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中国社会、城市区域和其他具体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保持敏感性和洞察力。本书以天津市为例展开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现实资料,使研究有依托,有支撑,不空泛,然而在本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方面还有所欠缺,也未能提出一个属于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理论。众所周知,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秩序探索,这是本书还需提高的地方。

摘要:天津社会科学院学者张品的《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一书以空间生产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互动,梳理出社会空间的分析范式,并总结出教育作用城市空间的模式。该书应用并深化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同时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继续提炼研究理论是该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城市,空间生产

参考文献

[1]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城市空间结构 篇5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的一节新授课案例。该案例的教学以周村区的城市结构为案例, 使用了学校的教学特色“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在淄博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被评为优课。

课前教师利用课前学案、电子地图和网络平台微课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实地调查周村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 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课上,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共享本组调查成果, 为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的图文信息, 引导学生进一步结合案例分析小组探究调查获取的资料, 归纳总结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这一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合作学习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本教学案例打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和课本为主”的束缚, 让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城市, 在调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不断地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案例亮点】

亮点1: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复习导入

城市空间结构的上一节是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的学习, 课末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讨论, 教师设计了“结合周村的地理和历史材料, 分析周村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下作业中教师提供了周村区的相关历史和地理资料, 通过资料一是学会应用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二是为下一节课的调查和导入做好铺垫。本节课课上学习的伊始是教师利用平台点评上节课的课下作业的回帖情况, 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导入本节课。

亮点2: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信息采集与共享

课前教师设计和印制周村城区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查报告, 分好小组, 明确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就近组织调查周村城区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并将调查的成果上传至平台, 课上共享调查的成果。

亮点3: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问题设计与讨论

本教学案例设置了两个合作探究, 以调查的资料为案例, 紧扣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学生讨论热烈。

亮点4: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主要通过微课的设计和选做题的设置来实现的。课前学生预习过程中设计了《微课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在预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可以点击微课进行学习, 而理解了的学生可以选择不看。当堂检测设计了选做题,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选做题, 选做题不在课上统一讲评而是以将其讲评制作成微课通过平台推送给选作了的学生, 从而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思】

《城市空间结构》是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主要探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通过电子地图和实地调查, 学生结合课前学习的知识搜集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为了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在教学中以生本理念为宗旨, 以“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为指导, 借助网络学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实地调查, 获取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1.教材处理

结合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本人设计以自己生活的城市为案例,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课前制作课前学案指导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收集和实地调查获取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制定课上学案, 在课堂上展示自主学习和实地调查的成果, 并组织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教师通过课堂小结理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当堂测试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2.“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落实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 真正实现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促进和提高。

70%的内容来自于学生自主学习, 包括课前学案的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交流回帖, 课上的交流展示以及课中环节的学习提交, 课后的拓展延伸和教学资源补充, 都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20%的内容是合作学习, 针对同学提交讨论的点评, 课中学习学生思考后的交流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涉及到学生的合作学习。10%的内容来自教师的引领教学, 包括对同学讨论后的点评, 重难点问题的学习提示, 教师的讲只是点拨和启发,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展的空间。

3.网络、个性化创新平台的应用优势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并发送到平台上, 分享收集的材料和调查的成果, 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增强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知识的意识, 凸显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测试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便于老师第一时间获得学情, 进行课上讲评。个性化创新平台的使用延伸了现实课堂, 拓展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

4.本节课暴露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 “721”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展示、合作探究, 而学生的展示和探究的时间有相对的预定性和不确定性, 学生实际讨论或做题的时间有可能超出了老师的预定时间, 老师必须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处理随机应变和课堂突发问题和事件的能力。

(2) 老师应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挖掘使用个性化平台中的资源和功能。设计的具体环节还需细化, 本人的语言需更规范, 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同行点评】

维度一:设计思想

教学观察人:王鹏

观察总结:利用调查报告, 收集实地材料, 将学生放出学校收回课堂, 设计思路清晰, 展示效果较好。在重难点处理上, 还可以进一步设计、细化。

维度二:教师引领、学生的活动

教学观察人:周春梅

观察总结:本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的设置中,

70%左右的内容来自于学生自主学习, 包括课前学案的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交流回帖, 课上的交流展示以及课中环节的学习提交, 课后的拓展延伸和教学资源补充, 都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20%的内容是合作学习, 针对同学提交讨论的点评, 课中学习学生思考后的交流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涉及到学生的合作学习。10%的内容来自教师的引领教学, 包括对同学讨论后的点评, 重难点问题的学习提示, 教师的讲只是点拨和启发,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展的空间。通过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展示, 可以判断学生的调查任务相对较重, 对调查任务分配更要明确。

维度三:手段、工具

教学观察人:张竹青

观察总结: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并发送到平台上, 分享收集的材料和调查的成果, 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增强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知识的意识, 凸显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测试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便于老师第一时间获得学情, 进行课上讲评。个性化创新平台的使用延伸了现实课堂, 拓展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对于平台, 还需进一步挖掘其资源和功能。教师学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如讨论功能中图片上传, 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上一篇: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下一篇:半自动化教学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