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空间

2024-09-25

城市文化空间(精选12篇)

城市文化空间 篇1

空间里最美的风景是人, 所以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里面, 可以看到市民最可爱的表情, 亲切的眼神, 最自在的容颜, 最温暖的关怀和最优雅的身影。

我们都相信21世纪应该是城市的世纪, 我个人更相信21世纪也是文化的世纪。城市里, 最珍贵的资产其实是人。城市里最美丽的风景是我们的市民。而人与市民最重要的素养是精神与心灵充满着人文关怀与文艺气息, 这样才能共同创造文明的城市, 才有机会成就城市的文明。文化的本质我相信是爱、善与美, 文化的终极关怀肯定是人。

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在不同的空间里面进行, 城市的文化空间最好能具自然与人文的特色, 空间的灵魂、空间的表情、空间的气质触动着每一刻当下万千的生命容颜。创新是21世纪很关键的名词, 但创新有本质上的创新, 有形式上的创新, 但是当我们把创新运用到城市文化和空间这个领域的时候, 我们相信这个创新应该自立于追求、改善生存的品质, 优化生活的气质, 提升生命的价值。文化是最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文化也更需要我们付出热情。我认为, 假设没有准备30年的时间, 不要轻易尝试参与文化这个行业。

在1988年筹备诚品时, 我立下一个心愿。我希望“诚”是一份诚恳的心意, 一份执着的关怀;“品”是一份专业的素养, 是一份严谨的选择。我们其实希望透过这些诚品人内心的想法, 期待朋友跟市民、读者的光临, 然后希望能够把诚品内心的向往跟朋友们分享。我们成立的第一个诚品书店, 当年没有卖商业书籍, 因为诚品成立的理念是用人文代表善和爱, 艺术代表美, 创意代表了生命中不断的精进, 希望能够把爱、善、美和生命中不断的精进能够融入生活, 建筑一个我自己想象中美好的生活与美好的文化。

成立诚品画廊, 我们简单的结语是认为艺术是属于每一个用心生活, 用心感受万物的人。当年我们同时成立一个诚品的艺文空间, 我们希望将艺术领域里面文学、建筑、美术、摄影、戏剧、舞蹈、音乐等, 透过这个艺文空间能够不断多元的呈现文艺内容。

1991年诚品第一次有了刊物, 在这个刊物里面, 我们谈建筑, 我们谈美术, 我们谈音乐, 我们谈阅读。我们每年大概举办4500场不同的活动, 我们从1997年开设的诚品讲堂, 累计400个课堂, 有350位专家为诚品开了哲学、建筑、文学与很多在学校里面没有开的课程。

未来, 我们希望诚品能长的更好。除了画廊、书店、艺文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我们后来又有了诚品的文艺电影院, 有了诚品的古典音乐厅, 我们还希望有一个诚品的文艺为主题的诚品旅馆, 将来我们希望有更多诚品的不同的文化空间能够呈现出来。最近我们重新为诚品公司界定, 诚品是自我期许的深具社会价值的文化创意生活产业, 我们希望结合知识、心灵、艺术、美学、餐旅、时尚、设计、创意与生活的多元内容, 对诚品而言, 我们不光追求商业利润, 我们希望能够以实现这个美好的幸福社会为中心目标, 为这个社会带来人文关怀。真正知道一个理念, 至少需要花费20年的时间, 亲身的体验而至深信不疑, 则需30年的光阴, 要能够随心所欲的应用, 将要耗掉50年的光阴, 这是文化人的可爱, 也是它迷人, 或者令人敬重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希望推广文化产业, 都希望建设一个文明社会和和谐社会, 如何把这个社会通过民间的力量, 确实执行在大陆的社会城市里面?任何一个组织, 或者盈利的组织, 必须要有这个组织成立的核心价值, 对诚品而言, 我们则是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然后有策略定位, 发展出的营运模式, 有资源分配的决策, 有执行绩效的考核。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 我们最后希望它能够对社会、对产业、对文化、对城市、对市民都能够受惠, 这样有一个善性的循环, 满足它的核心价值。

20多年的时间, 诚品累计了将近200位创意团队, 他们负责文案、活动、视觉、美术设计、场地的安排, 展览的邀约和策展, 公关和媒体, 我们这个组织比中型的广告公司还要大, 他们都是在诚品里面举办超过4000个场次各种不同的活动, 他们是幕后的英雄, 他们必须来挑好的节目, 我们认为这个团队需要有想象力、知识力、创意力、整合力、执行力。

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在全球, 才刚启蒙, 我们认为它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思维才能发展出好的营运模式, 这个好的营运模式, 必须达到彰显文化的特色, 但是又需要生存, 如何在文化与商业之间求得一个和谐的平衡?这是今天全球的文化创业产业, 不管是政府或者是民间最大的挑战。所以我认为诚品积累的这四个营运模式, 应该是可以作为参考的。诚品花了20多年, 寻寻觅觅, 经历了很多坎坷, 我们才学到了一个勉强可以融合商业、文化、理想, 又要顾及市场现实竞争的, 但实际可以并存、发展的模式, 所以这是一个产控过程。

诚品的四大理念是人文、艺术、创意、生活, 与它们相关的16个产业是现在全球公认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文化空间里面, 要有多元的活动, 然后要有多元的空间, 然后让市民可以体验、参与、学习、欣赏、互动、约会等等。所以这个是城市文化空间, 最后会形成所谓一个市民的集体创作。我认为中国应该要建构自己的文化空间设施, 必须跟一般的百姓、市民亲近, 应该是日常生活里面人可以亲身感受、参与、感动, 必须是跟社区结合在一起, 同时必须要把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质, 自然的特质相融进来。文化是在生活里面, 不是拿来谈的, 文化是真心、真情、真感觉的, 应该是让我们所有市民、老百姓在文化的城市空间里面, 让他们觉得他是一个有幸福感的人。

全球的城市大部分都有这两个现象, 焦虑不安和急躁紧张。文化在城市的空间里面, 我们相信它应该呈现一种人文关怀, 一种内在的气质, 一种品位从容, 一种和谐体现, 它将一种精神文明价值融合于市民的生活中。

城市的空间文化创新, 我认为它必须具有永恒的价值、美好的生活、创新的模式。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永恒的美好创新, 文明价值的生活模式。或者是文明价值的美好创新, 永恒的生活模式。换句话说, 必须为这个城市注入正面的能量、正面的思考。

我们的诚品书店其实就是一个案例。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在选拔创意城市的时候是有这个标准的, 要有空间设施, 要有节庆展演, 能够营销推广, 要有人才培训, 我们提出这个概念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早。诚品当年的成立不是因为要做生意, 也不是因为要经营事业, 是我个人在生命的一个因缘转折时思考了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尤其是在经过一场大变之后的中年男人, 此生何去何从是我当年生命的课题, 所以我理出一个人文艺术创意, 就是善、爱、美, 可能这是我一生值得去追求的。后来我也希望能够把我想要追求的美好有机会分享给市民朋友, 所以才正式开了诚品。我从来没有经营书店的经验, 也没有经营画廊的经验, 但是就毅然决然走上这条路, 原来是生命的偶然, 现在已经变成必修了。当时我就想说, 要做一件事情, 尤其跟文化相关, 我必须先检验我的动机何在?我的哲学主张根基础在哪里?我们当时就立下一个小小的心愿, 诚品的存在必须是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面向文化、面向城市、面向市民和顾客。

区分了人文思维跟商业思维, 这是诚品这么受欢迎的原因。大部分的商业思维, 看到顾客进来就想到他的钱, 其实心里面没有把他当成人, 只是把他当成是消费者, 笑脸和亲切全部是为了争取他要买东西, 他要贡献, 对诚品而言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我们认为我们更珍惜的是一种缘份, 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的缘分。时间在商业上要被转换成金钱, 时间对诚品书店而言, 我们认为那是读者的生命, 那是它的某一刻当下,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 诚品书店就不能光被称为交易的店, 它被我们解释成为书店该是一个安顿心灵的空间。很多读者到书店来其实是寻找自己, 看见自己, 跟自己对话, 觉察自己, 或者进一步的苦闷自己, 孤独自己, 想了解自己。所以当时我们成立书店的时候, 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把生命里边的眼耳鼻舌, 色声香味触五觉, 不管是背景音乐, 不管是店里面书的陈列, 不管是咖啡香漂在书区里面, 我们希望能够更完整的照顾到视觉、听觉等各种人类的五种感觉, 我希望他们停留在书店, 至少繁忙的都市人有一个喘息的空间, 有一个从容的可能。

文化的形成, 自古到现在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空间从事不同的文化, 累计堆积出来的。所以人和空间和活动的内容其实是变成文化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在城市的文化空间我们认为是市民集体参与、体验, 诚品一直强调场所精神, 就是期待这个空间是有灵魂的, 有表情的, 有气质的。怎么样才叫场所精神?在这个空间里面注入了什么样的活动, 什么样形式的内容, 它就产生了作为不同的场所精神。在城市里面有人行道, 有天桥, 有广场, 有屋顶, 有街道, 诚品是尽量利用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展现风格不同的文化主题和内容, 这样可以做到一个城市里面处处是文化, 文化是可以无时不在的, 这个其实是很多政府很容易做到的。它也可以提供给当地的创作者一个平台, 甚至于是公益性的内容。比如一个天桥, 我们就把这天桥赋予了文学作品跟影像, 让匆匆路过天桥的市民感染一点文艺气息。所以对我们而言, 希望争取城市里面的一些公共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文化讯息就是人文关怀。

我们期待诚品的空间是一个城市意象, 是一个生活美学, 是文化创意, 是人文友善的, 是喜悦相逢的, 是精神心灵的, 是普罗市民大众集体参与的创作空间。空间里最美的风景是人, 所以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里面, 可以看到市民最可爱的表情, 亲切的眼神, 最自在的容颜, 最温暖的关怀和最优雅的身影。

城市文化空间 篇2

(2011年陕西省西安市四校高三第一次模拟)目前,北京市总人口数量已经达1700万人,机动车数量突破了400万辆。庞大的人口与机动车给北京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结合图示回答1~2题。

1.以下四幅北京道路建设方案图中,黑点表示市中心,曲线表示道路,你认为最为可行的是()

2.北京市中心的功能区为()A.工业区

B.行政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解析:第1题,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的山麓冲积扇上,地势平坦,城市交通是典型的环形放射状。第2题,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北京市中心不是商业区而是行政区。

答案:1.C 2.B

(2011年遵义四中月考)下图是某地区合理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当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的是()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4.随着城市的发展,现需要一片新的居住用地,最合理的地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工厂中,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

解析:第3题,工业用地位于城市西部,如果主导风向为西风,则大气污染物会随主导风向进入居住用地。第4题,新居住用地要求远离工业区并尽量不占用农业用地和林地。第5题,P点位于河流上游,林地、菜地和居住用地附近。综合考虑,适合建自来水厂。

答案:3.C 4.D 5.D 6.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级住宅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商业发达

(2)B 处于城市郊区,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市区污染最小环境优美

错误!

周围有湖泊,-2-

城市文化空间:传承与创意的映射 篇3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及外延极其丰富。但就人所生活的城市空间这一维度而言,文化真实存在于城市生活和建设之中,依托各不相同的城市生活和建设内容为载体。这些载体可以统称为“城市文化空间”。从广义上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指的是人们感知、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是承载着文化的记载与传播、生产与消费等活动,并具有历史、艺术、科技等多方面价值的公共场所。

从传播及城市竞争力塑造方面来看,全球化、国际化、快速城镇化等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同质化困扰,造成城市缺乏自身独特竞争力。就此而言,如何基于城市自身文化优势,打造适宜城市发展、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而形成城市品牌,应是当代城市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此,相关分析可以从城市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上入手。一般认为,基于不同功能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这三类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在城市中是各自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其相互关系形成了城市文化载体的有机整体,同时也形成了立体式的城市品牌内核。

文化生态空间:历史与传统的保护

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主要包含了历史积淀留存下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区,是一种历史与传统的文化资源。其承载并传递着城市独有的历史信息与发展历程,具有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作用。从情感上来讲,城市文化生态空间承载了城市中生活的人集体记忆和民族记忆,是塑造城市居民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城市文化生态空间与城市人的互动,将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开发与建设中,城市管理者一方面希望能够回归到文化生态上寻找城市独特的基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要顾及开发对于文化生态的破坏性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城市经济建设与文化生态在开发、利用、建设上的平衡?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城市文化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存在哪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或矛盾。

其一,从目前城市建设发展来看,很多城市在发展、转型、建设过程中,都陷入了迷茫,认为历史与传统的遗存与当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从城市文脉中探寻、发现适合当代城市的文化精神。对此,一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开始模仿或照搬先进、成功城市的经验,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且来源于大拆大建的后进城市的新型城镇面貌脱离了其文化根源与群体记忆,导致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而这显然背离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初衷,易陷入土地政策等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怪圈。

例如,春城昆明享有700余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其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更是极为丰富。然而,尽管如此,昆明的城市文化空间却甚为贫乏。自1922年以后的90多年中,昆明曾陷入拆老城建新城的陷阱,老街道、老牌坊等等承载着昆明历史与人文记忆的城市建筑、空间都在大拆大建中被“混凝土森林”替代,近乎消失殆尽。这使得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昆明,逐渐沦落成了“旅游过境”城市。另外,近来上海石库门的拆除工作被紧急叫停,也显示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待历史遗存的争议与焦虑。

其二,除了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对城市文脉造成彻底性破坏外,城市建设中还易出现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对文化生态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多发于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在城市建设中,相关管理规划人员有意识想要将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案例中。尽管以文化促经济增长、以经济带文化繁荣是一种良性循环,但一旦出现过度商业开发,特别是超出了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时,最终带来的后果将是文化生态资源的加速消失。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遭遇火灾,242栋房屋被烧毁,损失过亿元,大火重灾区正是酒吧等娱乐场所集中的区域。火灾的背后纵然有木质结构房屋易着火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古城开发过快,疏于保护。再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作为背景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却因商业味太浓,落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事实上,南锣鼓巷附近居民也已饱受过度商业开发的困扰。2016年,因游客数量过多超过街区承载能力,南锣鼓巷自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暂停接待旅行团。根据北京市东城区未来规划,南锣鼓巷将从商业街区逐渐向文化主题转型。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从全国一线城市到乡村小镇都面临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保护性开发的难题。

实际上,文化生态空间与当代城市经济发展可以寻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城市管理者可以将当代城市建设根植于城市文脉之中。例如,土耳其的格雷梅,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小城最著名的特点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洞窟,这是一种有别于大多数其他城市的居住方式。尽管洞窟式的居住空间显得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去甚远,但当地依托洞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洞窟酒店,成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魅力所在。通过游客的空间接触与体验式传播,小城的文化自然而然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名片。同时,对于小城居民而言,他们的集体记忆、生活方式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文化产业空间:创意与特色的生产

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看,由文化所引出的所有产业都可划归于“文化产业”的范畴。但为了更为清楚地认识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即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通过赋予其一定的商品价值属性,达到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目的,进而与城市经济形成互动。另外,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有限、高成本、低附加值等问题,作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则具备了循环智力资源、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必将从功能型城市转型向文化型城市发展。

nlc202309082147

基于这样的发展轨迹,聚合了文化产业的城市文化产业空间或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一大引擎。对于文化产业空间的建设,通常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为导向。其功能为面向文化交流与竞争,突出创意与特色,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的载体,营造并体现着城市的整体文化创意氛围。

基于上述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功能,可以梳理出城市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作为兼具文化特性与产业特性的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其次,作为以产业为形式的经济活动,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在文化与产业辩证关系上,一些城市单纯以经济为导向,易出现对文化理解不透彻,文化产业定位不清晰,重产业轻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城市对本地区的文化不自信。而这些不自信的城市则更愿意去效仿其他地区成功经验。这看似是一种风险规避,实则效仿而来的文化产业,缺乏本地区的文化资源支撑和居民情感认同,大多仅是一种表层的创意。在更大的范围来看,这种效仿造成了很多地区文化产业差异化弱的现象。从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缺乏清晰定位和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由于缺乏本地基础,相应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与园区发展难以同步,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部已分多批次撤销了不合格的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被撤销的文化产业园多数以文化为幌子,实则完全经济受利益驱动,难以发挥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作用。

相对于上述重产业轻文化的城市,一些城市则恰恰相反。这些城市有着良好的文化资源和群众基础,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现代整合营销手段传播本地区文化,不懂得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导致空有文化资源,却无法带动经济发展,甚至由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一些特色文化逐渐被当地人抛弃,最终导致文脉的断裂。

例如湖南梅山的傩戏,其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是综合了梅山地区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的综合体。尽管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傩戏却未能促动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甚至其本身也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傩戏并未形成产业,更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或产业生态圈。其传承仍保留着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导致了这一文化对于当代普通人而言距离远、准入门槛高等问题。

除了要协调好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外,对于一些正在向文化城市转型的城市而言,如何保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江西景德镇一直以陶瓷产业闻名古今中外。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景德镇的一些传统窑址、工坊已被现代建筑取代,同时由于传统烧制方法产生大量烟尘,已不再适合现代城市的环保需求,景德镇赖以发展的陶瓷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发展问题。面对没有产业创新,千年瓷都就可能失去其文化魅力的状况,景德镇聚拢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不但在此发展了新的制陶工艺,还站在文化视角,深挖陶瓷文化,并以陶瓷为媒介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以陶瓷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工作室、餐饮、旅社等文化产业生态空间,为景德镇带去了新的活力。

文化事业空间:服务与共享的公益设施

从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来看,文化事业空间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场所,包括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这些文化事业空间的建立是以公平、共享为出发点,以满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鉴于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城市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城市对于本地区文化塑造、培养、建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城市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相较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也有较大差距,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不小的距离。据《2012年世界城市文化报告显示》,上海拥有美术馆208家,其数量还不到巴黎的1/5,平均每十万人拥有0.9家,低于孟买的1.2家和伊斯坦布尔的1.9家。在图书馆方面的调查上,尽管上海有477家图书馆,数量仅次于巴黎,但人均每年借书量仅为2.5次,大幅落后于其他城市的水平。

就这一现象来看,尽管存在着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因素,但也需要注意在文化事业空间建设上,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建设方面,需要结合人口规模、空间距离两大要素进行配置,以一些通用的如“千人指标”、“人均指标”、“服务半径”等为标准,进行衡量。

另外,针对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使用率低的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这一现象体现出供需双方的不匹配问题,有些文化事业空间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是市民需要的,而有些市民需要的又没有供给。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尽管其除了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外,也经常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但通常主题严肃、学术,对一般读者而言吸引力不足。反观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则会提供一些更为通俗、需求量更大的服务,如学生的考试咨询、职业规划等。

当然,除了服务提供者未能把握读者需求外,公共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率低也有着受众自身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于文化事业空间利用的意识不强。对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或是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国人对文化事业空间的注意,进而培养其使用意识。

针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转变思路。例如,北京市推出的“文惠卡”,就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解决过去政府提供文化服务单一,与群众需求不匹配问题。通过“文惠卡”的鼓励形式,推动市民参与文化事业活动,进而潜移默化培养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

中国的城市和乡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规划、转型、发展的问题。经济目标面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妥善保护、开发、利用好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这不但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同样也是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对于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可以划一条文化生态红线,在有限度的范围内,以强化文化核心内涵、提升文化价值为目的地去开发。同时,通过加大对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创新、鼓励创意,形成大中小城市产业协同、错位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生态空间在文脉上保留了城市的特色。而基于这种特色,城市可以发展具有本地区基础的文化产业,相应的通过政府引导,可以将本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联系,促进城市居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进而提高本地区整体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责任编辑:王然)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特征研究 篇4

针对历史空间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 需要采用不同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护更新过程中, 要将保护与更新工作协调进行, 才能使城市更加健康地发展, 更加具有文化魅力。本文, 笔者深入研究了城市历史空间文化表象与特征, 为进一步协调更新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一、关于城市历史空间

所谓城市历史空间, 是指经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物质环境特色被社会认同的、带有某种精神意义的人类生活空间。城市历史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形式, 它是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载体, 也最能直观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空间是以物质环境为基础, 涵盖更高层次精神意义的空间氛围。城市历史空间的形成,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岁月的变迁中, 环境不断变化、发展, 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各种痕迹。久而久之, 逐渐整合成为人类记忆中的某种特定情感因素, 并对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着微妙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空间地段具有了鲜明的历史色彩和历史烙印。

二、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

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 所以, 城市的历史空间也会显示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与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反映息息相关。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类型, 城市历史空间主要表现为自然文化空间、民俗文化空间、历史街区空间、文物古迹地段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传统商业空间等6种空间形式。

1. 自然文化空间。

自然文化空间是一种与城市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形态。也就是说这种空间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自然环境。如山城重庆市内有长江、嘉陵江奔流而过, 又有大小梁山与真武山纵贯南北, 城市布局结合当地自然地形特点, 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形成滨江山城独特的魅力。

2. 民俗文化空间。

民俗文化空间是指民俗文化的承载空间, 根据不同的民俗文化形式, 民俗文化空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同时, 这种空间形式具有历史久远性和功能的多重性。如, 城隍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既扮演着承载开办庙会的功能, 同时在非庙会期间也承载着参观祭拜的功能。

3. 历史街区空间。

历史街区空间是指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善, 目前还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活的片区空间。历史街区空间多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强烈的文化韵味, 并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象征, 这类空间依然是重要的生活空间, 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

4.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是指由国家或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所鉴定的, 确定为文物古迹的建筑物、构筑物及所附属的园林、绿地等周边环境相对集中的地区。文物古迹地段空间包容着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演变, 因此其许多环境地段和建筑类型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并经年累月地迎接着游客对于一种历史情结的拜谒。这类历史空间的重要性更多的显示在其史学上的价值。因此, 常常用作博物馆、旅游景点, 而不作为当代生活的重要场所, 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

5. 特色文化空间。

特色文化空间是指现存于城市中, 反映城市近代或当代文化, 体现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传递地方特色信息, 或者是城市某种产业的遗存, 在城市纹理上具有特征的城市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中不一定存在大量的历史建筑, 它的形成也许仅有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但因其在物质空间上具有特色, 而被生活于其中的这代人和上代人所认同, 空间环境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 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成为使用者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便是一种传统和环境的特征, 也是人文价值的重要呈现, 如北京大山子艺术文化区、北京的旧有胡同区、上海老里弄区等。

6. 传统商业空间。

之所以将传统商业空间单列为一种历史空间形式, 是因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重要价值。从总体上讲, 商业文化是伴随着商业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传统商业是一种行为模式, 常常以街道或者街区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 因此形成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名街。如, 北京的王府井、郑州的德化街、南京的夫子庙均是由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道演变而来的, 至今仍散发着古老的商业气息。作为城市历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商业空间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反映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城市历史空间的特点

1. 具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历史空间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历史风貌, 并且历史文化要素数量较多, 分布较集中, 保存较好,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景观风貌区。这些城市结构具有完整性、整体性, 能够体现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较为明显的城市肌理、轴线文脉等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如古城苏州水路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相间的双棋盘城市格局。

2.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

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历史空间在不同城市往往形成地方特有的空间类型, 成为城市的特色,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会给人以最直接的空间景观意象。如, 提及水乡便想到“水巷空间”这一我国江浙地区特有的空间类型。“水巷空间”是指两侧建筑与水面所围合的城市空间, 因其空间形状、两侧建筑界面及水界面延续状态的不同, 又存在各自的特征。这种特色空间类型是否依然存在, 能否持续使用, 对城市特色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3. 具有特色的城市片段。

历史空间所形成的特色的“城市片断”主要指人们通过一些特殊的、细微的空间细部来体验城市空间特色, 这些“城市片段”不具有空间结构的逻辑性, 也不具有空间类型的直观性, 它通过细部特征的强烈影响来打动空间的体验者。它可以是一幢标志性建筑、一个雕塑、一组建筑细部甚至一个标识性的景观小品。如, 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 故宫之于北京, 二七塔之于郑州。这样的“片断”是通过“点”来标识城市空间的特色, 不同的人对“点”的体验不尽相同,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不定性。

四、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更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断地新陈代谢, 作为城市的主人, 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加完美。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不能只停留在更新层面, 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保护, 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的历史空间进行保护性更新。

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周祥 篇5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Virescence城市公共空间解读

Explana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

周 祥Zhou Xiang

中图分类号 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06-0070-03

摘 要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对象,一般的概念理解不能体现其中的丰富内涵。通过深入考察相关学科领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综合解读城市公共空间,并提出城市设计中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性 城市设计

Abstract Urban public space is the main subject of urban design and it has lots of rich meanings which can not be understood in a general conception. Through deeply studying the cognition about urban public space in relative domains, this article synthetically unscrambles it, and proposes its conception in urban design.

Key Words Public sphere, Urban public space, Publicity, Urban design

作 者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510643

jason008@139.com 12 24

领域的研究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就有人干脆把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空间”。[3]公共领域的内涵。

娜・术语境,从而与市民社会紧密相联。阿伦特基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将人类社会分为

1 非城市设计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私人领域、社会领域与公共领域三部分,并将公共领域置于关注的中心。她认为,(1)社会学意义的公共空间

在社会学研究中,公共领域(Public 人类之所以与其他物种相区别,主要在于Sphere)是与公共空间最具有关联性建立了开展政治活动的公共领域。公共领的概念,一些学者在论述中将公共领域域是人们共同拥有的空间,“公共的”首与公共空间进行同等互换,或者干脆把先是指“凡是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能Public Sphere翻译为公共空间。Sphere够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

[4]

的英文含义在韦氏在线词典中解释为公开性。”也就是说,个体通过在场于“An area or range over or within which 公共领域,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someone or something acts, exists, or 可以被其他人的经验、感觉证实,使个体has influence or significance”,[1]这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存在。其次,“公共话译成中文就是“一些人或事物活动、存的”与人造世界中的活动与事物有关,正在、施加影响其上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是这些活动与事物造就了社会中的每个或范围”,一般中文对应词汇是“领域、人,公共领域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一种社范围”。如果仔细思考,“领域、范围”会政治生活。公共领域可以在保持差异的虽然不是空间,但是在抽象的维度上,确前提下,塑造人格思想,将所有人联系在实也有与空间相通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一起。可以看出,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着重中,台湾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等人认为近指出的是私人与公共领域的相互作用,充代的中国社会结构条件不足以产生西方意分激活了政治公共领域,它“并不是一个义的公共领域,因此将近代中国的公共固定不变、触手可及的实体,而是一个由

[5]

领域(Public Sphere)意译为“公共空人们的言行互动形成的抽象场域。”

继阿伦特之后,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公共在一般人看来,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

不言自明的常识性概念,就是指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然而,在城市研究中,城市公共空间却是一个重要的范畴。除了建筑学,在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中,也形成了很多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观点。它们彼此之间有联系,也有差异,在城市设计研究中难免会接触到这些观点。如果不进行综合解读,即使大家都觉得对公共空间有所认识,当我们真正把它放到一个严谨的论述框架中延伸,在逻辑联系中拷问它的实质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内涵有些模糊了。只有认清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多学科的关联性,并从它的特质出发,才能恰当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第27卷

的建立进一步与市民社会相联系,使公共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他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哈贝马斯并没有给出公共领域的确切定义。他先说明“即便是科学、尤其是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显然也未能对‘公’、‘私’以及‘公共领域’、‘公众舆论’等传统范畴做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提出“公共性――如法庭审判时的公开性――所发挥的主要是评判功能。”“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6] 这种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的重要领域,市民社会问题“构成我们打通哈贝马斯前期和后期理论、从而系统把握其思想体系的中心概念。”[7]我们可以认为,公共领域是在市会组织。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在语言意义与社会学的应用中,确实有关联,在社会学研究中也可以将二者互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城市设计面对的公共空间是实实在在的公共场所,虽然与公共领域有相当的联系,有其特性,但是二者有着实实在在的区别,公共领域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抽象,不能随意互换,形成误读。

(2)城市社会地理学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地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是城市中的人和社会与城市地理空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与建筑学科最接近的学科之一,研究对象除了抽象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也包括具体的城市空间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即urban public space,也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与上述社会学的公共领域相比,这里的城市公共空间不存在译文问题,内容也更加具体形象。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被社会地理学家用来阐述城市居民如何认识新环境等问题。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不仅仅被看作为一个客观实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构建被认识的。

“城市提供了许多文化、空间和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实例,这有助于阐明将空间作为‘社会构建’的真正含义。”[8] 所以,在城市社会地理学中,城市公共空间也与权力、文化、生活、行为等社会问题紧密相关。莎朗・佐京(Sharon Zukin)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关于城市、人与开敞空间方面的评论等等都直接涉及或间接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间。莎朗・佐京对纽约市的博物馆、公园、餐馆、商业区进行了描述与考察。在她的视角下,这些都是城市公共空间。她认为“在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共空间是监狱……我们可以想到一些更令人愉快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在纽约市我所参观的公园。” “从公园到博物馆,公共空间常常作为消费品、娱乐场所和零售购物的主题经历而得以再现”。[9]在佐京看来,公共空间成为各团体机构展示文化、促进社会消费的一个手段,以公共空间为媒体,城市公共文化得以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受到潜在的影响,达到了某种有潜在目的的认同感。威廉・怀特对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与活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他撰写的《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详细论述了人在公共空间中对心理和社会舒适感的需求。[10]

也有一部分学者就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起与衰落展开了讨论。例如,理查德・森尼特在著作《公众的失落》(《The Fall of Public Man》)中总结了导致公共生活失败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因素,并提出“人们不再将城市公共空间当作有意义的场所。”小汽车、互联网、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等,都降低了公共生活的质量,减少了公共生活的需求,影响了公共空间的使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样前提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互相接触的需求更加强烈,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11]

总之,在社会地理学的语境中,城市公共空间与具体的物质空间相关,公共建筑本身、公共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在他们的研究之列,这些场所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

2 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指涉对象来看,主要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公园等等这些触手可及、可直接活动其中并感知的形体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一种开放空间(open space)。周进总结了中外学者针对开放空间的认识。在

他总结的内容中,无论是英国《开放空间法》和美国《房屋法》中的规定,还是高原荣重与亚历山大的阐述,国外的定义范围比较窄,国内学者定义的开放空间还包括了街道、广场等,拓宽了开放空间的范围。这里的开放空间是从形态上的一种描述,严谨性不够,也不能涵盖城市中公共空间所代表的内容以及丰富内涵。

国外学者对城市空间、外部空间论述较多,较少提到公共空间,国内学者则对公共空间有较多的解释。《城市规划原理》中的定义为:“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公共空间又分开放空间和专用空间。专用公共空间有运动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12]这个解释基本上涵盖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所有内容,但是对“公共”解释的力度尚嫌不够。赵民教授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个概念较为清晰简洁,但是仅仅将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开放空间来看待,并不能彰显其公共性作带来的深刻意义。周进因此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主要是城市人工开放空间”。[13]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公共价值领域”。王鹏在总结了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开放空间等概念以后,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应具备空间体、公共场所等要点,并进一步说明“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为大多数人服务;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和‘橱窗’。……”[14]这个定义比较全面深入,不仅说明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范围,也阐释了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生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学者夏铸九在其著作《公共空间》中针对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作了深入的论述,并认为:“公共空间,则是在既定权力关系下,由政治过程所界定的,社会生活所需的一种共同使用之空间。” [15]这个定义中的权力、政治、社会等词汇诠释了他对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城市公共空间除了具有建筑学实体意义以外的深刻内涵。于雷也对空间的公共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共性是人们之间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它表现为公开环境中、在具有差异性视点的评判下形成一种共同认识,进而巩固一种维系他们之间共同存在的意识的

第27卷 华中建筑71

过程。”[16]公共空间首先应该是具有“公共性”的空间。

总之,在当前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中,虽然很多学者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属性,但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认识方面,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丰富内涵的理解尚不能综合联系,这样并不利于恰当的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3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建构

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结合上述其他学科的认识,考虑与“公共性”、“公共领域”等概念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从城市设计角度,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应该包括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两部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是指为全体市民所公有,并为全体市民公共使用的城市外部空间。既包括单一空间,比如广场、街道、绿地,也包括由多个单一空间形成的复合结构。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是指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

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界定比较严格,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核心部分,它具有两个要点。首先,它为全体市民公共所有并公共使用,这一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所在,具有某种“批判性”,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领域”特性和社会平等性。市民不区分身份、种族、年龄、性别、收入高低等各种因素,可以自由出入,欣然共享。其次,它是城市外部空间,从形态上看,有底面,有界限范围,一般没有顶盖。这一点说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某些开放空间的特性,开放的外部空间相对较难对出入进行限定。而且,城市设计直接面对的设计对象往往也是城市外部空间,也即是说,作为外部空间的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受到城市设计的直接控制,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秩序。

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表现为很多新类型的公共空间。包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共使用空间,

比如居住社区范围内,为社区居民共有共用的公共空间。也包括一些权属、使用甚至开放情况不是那么明晰的场所,可以称为公共性的私有空间,或私有性的公共空间等等。例如,在美国城市中,因为区划条例的规定,在属于私人机构的高层建筑底部架空形成的公共空间;一些城市成立政府与私人联合机构开发的公共空间;有的城市委托给私人公司管理的公共公园;一些可以进行多样公共活动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所有这些可以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可以称为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具有某些“公共领域”的特性,都具有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意义。相比之下,狭义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的重要表征,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反映市民的需求,形成特色的城市文化。广义城市公共空间或为特定人群服务,或限制使用时间和内容,或在空间的外在表现上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并形成潜在的消费文化。扬・盖尔认为这是“似是而非的公共空间”,“会导致人群的分散,把人和活动有效的封闭起来,城市因而变得冷清、乏味和危险。”[17]因此,虽然广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丰富城市空间的内容,却不能替代狭义城市公共空间。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义城市公共空间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协调二者的发展,充分发挥狭义公共空间在城市社会组织、形成空间秩序方面的作用。

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关注、仔细梳理多学科的关联研究,以达成对城市公共空间内涵的解读。 ■

参考文献

1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dictionary.

2 李欧梵,季进. 现代性的中国面孔:从晚

清到当代C/OL. (-11-24)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6/files/dpoem/html/article_6166_1.shtml .

3 陈锋. 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市民社会. 城市规

划,(9):56-62.

4 汪晖,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 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1.

5 敬海新. 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 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12-15.

6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机构转型. 曹卫东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 :2.

7 究, (6):60-65.

8 书馆, 2005:57.

9 版社, .

10 Stephen Carr, Mark Francis, Rivlin,

University Express, 1992:95.

11 刘荣增. 12 筑工业出版社, : 491.

13 周进.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3.14 王鹏.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南京: 东

南大学出版社, : 3.

15 夏铸九. 公共空间. 台北:艺术家出版社,

1994: 16.

16 于雷. 空间公共性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 2005:13.

17 [丹麦]杨・盖尔. 交往与空间(4版). 何可人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9.

结 语

在当代,因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城市公共空间开始承担更多的休闲、娱乐、交往活动等功能,从而减少了它作为“公共领域”一部分的批判色彩,却在城市文化、场所归属感的形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城市设计中,除了考虑其物质实体特性构成的美学特征以外,还应该考虑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需求、活动的类型、所代表的意义等

城市文化空间 篇6

一、实体书店的生存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阅读习惯越来越多元化,对纸质图书的购买需求越来越小,加之受房租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网络书店恶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大批实体书店纷纷关门停业,风入松、第三极、光合作用、席殊、学而优等著名的民营实体书店也未能幸免,甚至危及素有书业“龙头老大”之称的新华书店。

2013年12月初,隶属于新华书店系统、曾入选“中国十二大超级书城”并因此使其所在城市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深圳购书中心,突然亏损清盘。同年,营业时间超过50年、位于广州上下九商圈第十甫路的新华书店,也因租金昂贵而停止营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735.63亿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0.35%;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72447处,比2012年下降0.11%。其中新华书店及其发行网点9255处,比2012年下降 1.57%。

广西市县新华书店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2013年,全区市县书店图书门店人均年劳动生产力为15.34万元,最低的是金秀县店,只有0.74万元。全区市县书店图书经营总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但平均每平方米年销售额(平效)仅为0.42万元,平效1万元以上的仅有 2 家,平效最低的只有0.01万元,远远无法达到国内专卖店2万元和零售业1.3万元的平效水平。有书业人士表示,如果没有教材支撑,单独核算的话,有超过8成的图书门市部(图书门店)要亏损关门。

有人说,新华书店享受政策优惠,书又是卖得最贵的,平时都是照价销售,为数不多的优惠促销活动顶多也只有八九折。那么,新华书店为何仍然产生亏损呢?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关领导认为,阻碍新华书店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体制机制性的障碍造成了高成本低效率,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分散导致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员工年龄老化,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员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近年来,国家加大教材教辅市场开放力度,先后出台“公开竞价投标”“部分免费发放”“评议推荐教辅”以及“一教一辅”“限价销售”等系列政策,新华书店传统的赢利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但市县书店经理普遍认为,无论政策再怎么改变,抓好教材教辅仍可旱涝保收,至于经营图书则是亏本的买卖,因此常常重教材教辅发行,轻图书销售,全区有80%以上的图书门店都设在了二楼,而把一楼租了出去,图书销售额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小。

面对这种经营上的“战略退却”,市县书店显得比较无奈。桂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容兰说:“县级书店多数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区人口少,经营规模较小、效益较差。比如某县书店,经营面积约200平方米,员工6人,年图书销售30万元,占总销售比重3%,按30%的毛利率计算,销售毛利只有9万元,但员工工资和社保费用每人每年不少于7万元,每年人力成本支出达40多万元,在其他经营费用及税费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就已经亏损了30多万元,单独核算根本不可能盈利。近几年部分书店陆续从一楼调整至二楼营业,而将一楼门面出租,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不少读者抱怨,就算租金用于弥补图书经营亏损,另外还有税款返还呢,怎么就舍不得出几个钱装修维护一下!店面和卖场环境是一副几十年不变的老模样,谁还想进新华书店!

据了解,县级新华书店从2003年起就开始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的财税优惠政策,每年的退税金额的确是一笔适当补贴,但实际上,并非所有书店都将这笔补贴用于店铺维护上。2013年全区102家新华书店当中,有66家7年以上从未装修,占63%;10年以上未装修的有26家,占25%。

一位市县书店经理说,新华书店是自收自支的国有文化企业,要经常参与“送书下乡”“全民阅读活动”等公益事业,书店派出五六位员工开展图书流动供应,有时候一天的销售还抵不上几份快餐开销,但不能因此放弃文化公益。书店是精神文明窗口,既要承担社会责任,还要养活一大帮职工。图书门店虽然不需要租金,但位于城市中心,房屋及硬件配套设施成本比其他地段都要高出许多,另外还有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和水电费,能维持正常经营就不错了,至于店面维护,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肯定会考虑。

由于维护不力,加之城建规划的重新布局以及城市的变迁,目前不少书店已位于旧城老街,不但位置偏僻,没有停车位,而且店容破旧、布局零乱、品种稀少,人气奇缺。如兴安县店设在二楼,简朴得让人感觉不到那是个书店。西林县店难得在一楼经营,但整幢大楼却在十多年前就已被鉴定为危房。近年才重装开业的灌阳县书店,被称为“最整洁的书店”,通过狭小的楼道上到二楼,举目尽是陈列整齐的图书,环视四周,窗明地净,随意抚摸任意一本书,或者拍打书架顶部,果然是一尘不染。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店里依然是冷冷清清,难得遇上一位读者。

二、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形势

面对书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各地实体书店近年以文化mall为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生存发展之路。所谓文化mall,即文化综合体,它体现了现代化大型书店和商业购物中心的无缝融合,是规模巨大、连成一体、文化功能齐备的大型公共区域空间;是以图书销售为主,以相关文化产业为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后的图书门店,既是城市的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又成为城市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中心。

nlc202309051326

台湾诚品书店无疑是当前文化mall领域的典型代表。诚品整体类似于一家精品百货,其突出的特点是以图书为核心,美食、流行、视界、风尚、音乐馆、画廊等各类文化百货服务互相配套,让每一个光临诚品的读者都能够体会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放眼大陆,湖北、江苏、山东、深圳、广州等省市大型出版发行集团,近年都以文化mall为发展目标,并实现了图书门店的转型升级。比如南京市新华书店,以“强化购书体验及阅读功能、引入多元文化消费项目”为主要内容,稳步推进图书门店结构调整、业态转型升级工程。其旗下的中山北路图书门店,转型改造后定位为社区书店,两千多平方米的店铺由书店、银行、少儿培训、咖啡厅、茶社等组成,倡导“品读、时尚、休闲”的生活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12年10月组建成立后,也积极探索将传统出版物发行业态与其他产业业态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法,科学统筹销售网点布局,逐步形成了“综合文化商城”的建设思路。接着,集团领导班子提出了“再造卖场,重点建设数家一站式文化综合商城,实现图书门店销售新增长”的具体要求。强调要引入现代商业卖场经营理念,扩大文化用品及多元业务销售,实现书城在以文化为主题下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文化综合商城”建设的图书门店转型升级战略思想。

经过了一年多的战略调研和规划思考,集团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转型的方向,形成了“挺拔书业、教育延伸、云端探索”的转型发展战略。随后,集团高层领导把图书门店转型升级作为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两大支点之一,号召广大员工通过图书门店销售渠道的整合、优化和盘活,推动图书门店转型升级,使经营业态由单一的出版物经营向复合型产品经营业态转型,使图书门店从传统的“做书店”向“做文化”转变。

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书业生存发展的主流趋势。广西文化体制改革虽然整体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市,但书店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关领导表示,书店的转型,首先是要再造卖场,在坚守图书发行主业阵地的同时,横向拓展相关文化业态,重点建设数家一站式全新文化综合商城,推动图书门店销售新增长。

据了解,广西新华书店集团组建成立后,即从连锁经营、更新店面、创新业态等方面推动图书门店转型升级。2013年重点引进了“新华数码”项目,目前已有16家市县公司先后开设了数码卖场,销售情况良好,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区数码卖场销售总额就达2820.93万元。柳州、桂林等公司还引进了琴行、玩具、儿童乐园、眼镜、手机通讯、教育培训等服务项目,通过合作经营拓展多元业态。2014年,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投入1000万元对全区100多家图书门店进行统一视觉标识升级,掀起了图书门店升级改造的热潮。近两年间,先后有22家市县书店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和扩建,其中,贺州市公司打造了全新的“贺州书城”,经营面积从原来的230平方米增加到1600平方米。到12月上旬,桂林、贵港等6市共32家公司已经按照全区统一的VI形象设计完成了图书门店的施工。重装后的图书门店,店面招牌亮丽夺目,卖场环境焕然一新,卖场人气正在回升。

三、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书店转型认识不到位。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市县书店人员对图书门店升级改造的目的意义基本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转型升级是重塑新华书店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引导市场消费的重要举措;但对转型升级的概念定位理解不够,对如何转型升级显得束手无策。一些书店经理甚至把转型升级与简单的店面装修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花钱装装门面、换换书架及相关设施,调整一下卖场布局,把店面扮靓就算了事,导致图书门店转型升级停留在表面的硬件改造而缺乏相应软件配套,忽略了对图书门店品质内涵的强化与提升。

第二,书店转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全区市县书店虽然大多位于闹市中心,但图书门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位于旧城老街,位置略偏僻,人流稀少;有的面临旧城改造,没有停车位;有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店面窄小,图书品种少,人员配备不合理,等等。面对这些客观情况,各市县公司缺乏相应的分类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第三,书店转型缺乏多种资源的引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市县书店在转型升级发展方面思路不广、眼界不宽、办法不多。一提到转型升级,就都只盯着“数码”这一块,认为只要在现有图书门店中开辟一个“新华数码”卖场专区,就算是转型升级了。在数码电子产品项目引进方面,除百色市公司已初步与联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准备让各种品牌手机进驻卖场之外,其他大多数市县公司图书门店所经营的数码产品都仅限于学生电脑,驻场商也只有步步高、读书郎、诺亚舟、好记星、快易典等几个品牌。产品门类少、驻场品牌商少,客观上反映出各市县图书门店多种资源引进乏力,与打造多元业态集成的综合文化商城的目标对比,还存在有很大的距离。

第四,书店转型缺乏资金支持。县级书店虽多年享受税收返还政策,退税金额从一万、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但基本上都用于补贴图书经营亏损;而2012年在改制,相关税收优惠积累又被审计机构全部调增“资本公积”科目,不能再动用。市级书店2013年才首次享受免税政策,免税备案及退税难度较大。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虽然在2014年斥资1000万元专项款用于书店转型升级,但面对全区100多个图书门店无疑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门店升级改造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问题。

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第一,分类分级建立书店转型的标准和规范。首先将全区市县图书门店分为书城、市级店和县级店三大类。从市级店开始,从商圈人流、层次、顾客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对店面装修、卖场布局、经营业态、服务内容、经营管理理念、员工素质升级等进行规划和调整,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配套的标准和规范。然后,分类分级打造旗舰店、示范店、样板店,突出地方人文特色,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避免图书门店升级改造百店一面、千篇一律。最后,以点带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图书门店转型升级的质量。

nlc202309051326

第二,树立多元文化消费的经营理念。图书门店转型升级应把单一的图书门店改造成多元化的文化商城,围绕书业,拓展与文化有关联的商业业态,引入讲座、培训、科普、收藏、展览、文创等文化元素,力求卖场价值最大化,凸显实体书店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互动社交功能,向读者展现一个全新的“新华书店”。同时要跳出传统,孕育新业态,促进多业态协同竞争、相互依存、相互整合,建立完整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建立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经营体系。传承“读者至上”的光荣传统,融合新兴媒体技术,完善微信营销,建立线上线下营销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图书付费阅读、个性化印书、个人展览等个性化的服务,突出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功能。未来的实体书店,是将多元文化消费方式集中于卖场,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的书店。这些服务不仅仅有图书销售,还有与文化关联的文体、数码、影音、美食、艺术沙龙等多元业态。中小型书店可用无线支付结算方式代替收银台,而将全部商业面积用于货品展示,并融合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线上购买商品,可在线下自行提取,或由专业物流快速送达;读书会、演讲会、书画展等文化活动可通过店内Wi-Fi直播。

第四,多方式多渠道筹措书店转型资金。首先,政府可设立扶持资金。针对实体书店的“倒闭潮”现象,国家近年出台了系列文化优惠政策:2013年,国家政策明确2013—2017年这五年间所有实体书店免征图书增值税。同年7月,中央财政对12个城市的首批优秀实体书店实施试点扶持;11月份,中央财政又下拨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新增扶持试点。到2014年,扶持试点已从12个城市扩大到12个省份,未来扶持落实将进一步扩大。自治区可根据国家相关文化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对实体书店实行补贴和扶持。其次,可通过企业自筹、合作融资,对图书专卖资产进行整合、置换等方式,将图书和大文化融合在一起,把图书门店打造成大中型综合文化商城,使相关文化地产获得升值。

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目的是做强做优图书主业,以全新的文化形象、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更好地回馈社会。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工程和民心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但只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有关文化政策,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再加上书店从业人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将书店打造成为城市多元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的新空间、新地标,广西书业就一定能够在转型升级中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作者单位: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研究 篇7

一、本土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的不利影响

城市的空间结构就像一个贮存与浓缩历史的特殊容器,城市的平面、区域、肌理、纪念物等记录下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与事件,使参与城市文化循环的历史要素以物化的形式凝固与沉淀下来,作为后来文化循环的参照内容。循环的城市文化应该是值得认同的“城市记忆”。正如罗斯金(John Ruskin)所指出:“我们可以没有她(建筑)而生活,我们也可以没有她而祈祷,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她而回忆。”在现实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记忆”物化为现存的城市景观,成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这些“城市记忆”以“城市文化符号”和“城市文化资本”的形式参与到构建循环城市空间形态的本土性及规范城市空间形态的后续循环发展的历程中。因此,在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能够清晰地阅读城市历史、了解城市性格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以保证历史要素的循环延续。然而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当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形态却丧失殆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与居住空间文化的历史断裂

城市建筑是历史在城市中的积淀,城市形态的循环发展包容了其间遗留的建筑实物。我国很多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旧区在发展与保护循环方面的矛盾尤其突出。

中国城市传统居住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图1,图2)、徽派风格建筑、江南水乡和许多具有历史风味的小街。正是这些历史与文化的遗存,包含了我们所追求的生动生活所应当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今天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源泉和养分。然而它们却被当前的高楼大厦和大体量、没有人情味的广场所取代。这不仅使居住空间异化形成断裂,也造成了本土性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应更关注文物建筑之外的历史建筑的循环利用,保持其完整的建筑结构,通过功能的置换继续使用,而不应该大面积地清除。

2. 传统街区空间功能与文化的破坏

传统建筑讲求建筑之间的邻里关系,建筑与环境呈现为图底拓扑变幻的有机图景,街道空间连续且尺度宜人,其符号传达着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感知。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城市生活要素,将其融入新的城市文化体系中。而当前的城市更新却没能落实对旧城区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最终导致传统街道空间的解体。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充满韵味的街区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失落的空间”随处可见,原本蕴含文化特征和独特城市景观的街道空间变得凌乱不堪,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循环。

传统街区在循环过程中,城市生活与传统文化易受强势文化的侵扰和损害,为避免大量异质文化侵袭而导致本地文化削弱,应充分利用异质文化渗入的活跃作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界面是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介质,应在街区的更新循环中尊重原来的建筑材料、细部尺度、建筑形式,使循环利用的建筑能够传达真实的信息。

3. 城市空间形态与场域记忆的丧失

“记忆是由事件、时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交互作用。记忆受到操纵,然后符合我们的生活历史、我们看待自身的观点。”城市记忆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场所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参照。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空间结构与要素组合方式集中反映了城市社会活动中的集体意识、价值观等。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就是要保持这种“场”的延续。当代中国城市记忆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与物化文化符号的丧失,如城市传统文化活动和经营空间的消失,这种丧失是整体性的。地域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被全球化语境淡化,在场性的缺失以及空间的大量复制剥离了聚居形态及文化与地域生态环境的联系,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的趋同。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二、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优化循环策略

本土文化在空间层面上的循环更新,是传统优质空间文化要素与现代优质空间文化要素的整合,是历史文化要素与现实文化要素的共生。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历史形态,并把历史要素融入新的城市空间文化形态中去。只有时间的积淀才能给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带来厚度与层次、个性与特色。

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是对历史要素的彰显和利用,让它们有机地融入动态发展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这就意味着在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新旧要素之间不应是缺乏联系的简单并置,而应该是具有互动的和谐共生。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文化本土化循环,“是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创意,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面对未来”,其结果是在新的空间形态上呈现清晰的主题表达,在新的类型中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新旧要素的共生有多种诠释和多样表达的可能。

1. 重视“背景”衬托,体现秩序循环

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机循环需要体现一定的秩序,各要素的主次关系就是秩序性的重要方面。当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为突出历史文化主题时,需要将历史要素在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环境中新加入的现代元素应该起到陪衬的作用,完成整体的循环。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主角与背景是构成形态循环的完整结构。为此,要特别注意空间背景的从属性和匀质性。从属性反映了对背景地位的认同态度,匀质性则要求构成背景的空间要素应尽量减少自身的变化与反差,包括造型、色彩、尺度、节奏等许多方面,从而弱化其在城市空间形态循环中所占的比重。

2. 强化“线索”延续,保持逻辑循环

城市空间的循环表现出外在和潜在的逻辑性,体现了城市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发展脉络,这也是本土文化循环更新需予以保护和维持的财富。这些线索本身虽然并不外显为城市空间循环的构成要素,但却为历史要素和现代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明确的结构规则。保护和延续线索,不仅可以将新旧要素统一在具有历史意味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线索的强调和完善,来形成城市的鲜明特色。

第一,强调城市空间序列的轴线。如巴黎对城市轴线的经营(图3):从卢浮宫开始、以凯旋门为节点的轴线大道,是巴黎老城的空间“主轴”,而德方斯区对于城市来说则是新的形态,轴线的延续保持和发展了源自老城的城市空间结构。依靠强烈的线索性,新旧要素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并有继续循环扩展的可能。同时,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线索中的新要素以“门”为形象,对于凯旋门的“类型”进行了现代诠释,界定了空间循环的类型,提示并彰显了城市意象。

第二,拼贴城市空间平面脉络。如北京以四合院为细胞形成的历史街区,体现出强烈的空间肌理。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理念要求老城区的更新以“拼贴”为手段,将新的替代元素按照原有肌理编织到城市空间中去,从而对其场所感进行保护。“拼贴”就是顺应历史线索而进行的新旧整合,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可作为这方面的范例(图4,图5)。

3. 提倡“人性化”尺度,促进人文循环

人性化城市空间的核心是尺度,是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正如吴良镛指出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安全、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的城市。人们在这里理应得到一种人文关怀。”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体现在城市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街心花园、步行街、社区绿化的设置等。循环的城市是“人性化城市”,其目标是为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本土化的城市空间提倡符合人的行为的空间尺度,特别是以步行尺度为前提来构建循环的城市文化形态,提倡创造具有归宿感的空间形态。

4. 注重“原型”抽取,诠释历史循环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提出了“类似性城市”的概念,即把历史形态分类,再重新组合,采用原型浓缩的集中形式,形成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图6)。这种原型浓缩实质上是对历史建筑传统进行不同的诠释,促进历史文化的循环。

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可以从罗西的类似性城市中得到一些启示:原型的本质是生活和形式的精确结合,是对现实形态的提炼、提纯和提高,是创造循环秩序的丰富形式。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就像是物种遗传的密码,既是一种稳定的延续,也可以随着不同的条件发生适应性的变异,其意义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将历史形态的信息包容于现实形态之中;二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来新要素,因其是对“基本秩序”的反映,是对“遗传密码”的体现,所以在具体的城市空间中,更易与历史要素形成对话,并与之整合为内涵一致的城市场所。

5. 搭建新旧“中介”,强调场所循环

无论是具有一定区域范围的城市空间,还是具体的建筑实体,在城市空间循环中作为中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其一,在新旧要素结合循环发展之间作为划分和连接的“界面”、“标志”或“桥梁”而存在,强调历史要素的边界和形态特征,通过新旧对比达到突出空间主题的目的;其二,作为新旧要素间的“过渡”而存在,模糊两者的对立倾向,实现由此及彼的自然转换和要素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循环的具体要求,中介要素可以对新旧要素的对话关系起到“强化”或“弱化”、“硬化”或“软化”的调节作用,创造和完善具有历史场所感的循环城市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设计美学》)

三、结语

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提倡城市本土的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与向上的城市精神氛围,赋予人平等的起点和多元的选择。这就要求城市文化在循环中采取整合的机制,将多元文明与本土文化扬弃、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在地域传统的鼓舞下,创造一个“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循环环境,使城市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场所感得到延续与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本土文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入手,提出解决本土文化形态在城市空间层面的优化循环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循环更新

参考文献

[1]陆枭麟,张京详.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规划师,2009(5)

[2]John Ruskin.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89

[3]James V.Wertsch.Voic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公共文化转型下的城市空间重构 篇8

关键词:公共文化,转型,城市空间

1 文化转型

1.1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景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现代城市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文化类型。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建立起与现代城市相匹配的文化系统,才能消除深层文化障碍,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

公共性和公共领域乃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从文化视角来看,“公共领域”、“公共空间”、“公共理性”、“公共价值”、“公共精神”等这些公共性话语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内容,城市是一种空间性的社会与文化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等公共文化概念一直是很薄弱很稀缺的东西,缺乏公民社会传统和强大的公民文化,而现代性的公民社会需要公共性的公民空间,建设公民社会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因此,为与中国社会全面转型要求相适应,公共文化的建构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共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把建构一个公正和谐、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公共文化既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也为中国城市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1.2 公共文化概念与属性

公共文化具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公共文化是以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为载体,表达公众的认同、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在思想观念层面,是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在制度和组织层面,是通过公共政策与公共参与实现民主机制;在物质层面,是营造开放的、以人为本的、促进公共精神形成的城市空间。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于雷在阿伦特的论述基础上,总结了公共性的含义为: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金勇认为“公共性”具有如下特征:1)就范围来说具有社会大众的普适性;2)就属性来说具有公有性、共享性和共同性;3)就指向来说具有公益性,利益分配的公平性;4)就实现手段来说,必须依靠一定的国家权力的干预性。总结以上的论述,公共性就其中国的历史性渊源和现实性条件而言,具备如下特点:1)价值范围的广泛性和开放性;2)目的的公益性和公平性;3)过程的公开性和民主性。现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公共性为基础的公共文化。

2 公共文化与城市设计指标

“物质环境的形态与单一特定的文化中有可预料的作用。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的城市形态与价值,每一种文化对城市的形态都有自己的标准,它们都是独立而唯一的”。因此,“聚落形态与其特殊文化之间的关联是十分明显的”。

林奇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的五个基本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管理。并加上效率和公平两个额外指标,构成检验聚落质量的标准。英国政府环境部与建筑环境委员会(2000)提出七项城市设计目标:1)个性与特色;2)连续性与围合性;3)安全、吸引人、功能性强的公共空间;4)可达性、良好的连通性、有宜人的人行道;5)容易理解与辨认的环境;6)适应性,灵活可变的公共与私人空间;7)多样性,一个可变的环境提供不同的用途和生活体验。

本文提出基于公共文化的城市设计指标,即可及性、多样性、开放性与渗透性、公正性与平等性。这些指标侧重于城市内在组织关系层面,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和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3 公共文化视角下的城市空间问题

3.1 结构性问题

当下中国城市的主要空间形态模式特征是存在大量不可及的“黑色斑块”和透明度很低的“灰色斑块”,严重切割了连续而开放的城市空间,造成了支离破碎的城市。由于大尺度路网的树型组织结构、粗放而较大的地块划分,街廓内部用地常常成为部门私有,难以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模式把很多应该属于公共领域的权责转移给私属领域。公共领域(包括街道、广场、公共设施)没有均衡深入城市大街廓内部,城市空间产生了较大的区位差异。也就是说,大路网模式影响了公平的可及性和城市活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这种模式在边缘区、开发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产生了封闭的、大型的区块,常常成为城市空间中的“肿瘤”。

3.2 空间区隔问题

城市空间、公共设施向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开放性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区隔却或明或暗无处不在。空间区隔在西方是一个深受重视的学术和现实问题,众多学者对城市空间趋向封闭化、私有化与军事化进行了分析、批判。而在中国城市,这一问题亦广泛和严重。空间区隔暗示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差异,社区隔离表现了社会阶层分化;公共权力机关自我隔离,反映了权力崇拜、权力与大众的距离;公共教育文化机构远离公众等等,城市被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墙”分成相互独立的“孤岛”。

3.3 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不平衡

作为公共文化物品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分布不平衡,一是空间分布不均衡,二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平衡说明了城市空间的不平等。

4 基于公共文化的城市空间设计

4.1 公共领域的整体结构设计

4.1.1 树型结构向网络型结构转变

路网尺度和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城市不同的结构特征,树型结构具有单向的等级性,在极权化的组织中,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亚历山大认为树型结构城市中“没有任何一个单元的任一部分曾和其他单元有连按,除非以整个这一单元为媒介”。网络结构体系中,任何一个功能单元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处在同一层次上,它是一种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网络结构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形式,一个开放而活力的城市应该是网络型的。

网络型结构的城市,首先其路网结构需要是网络型;其次,其形式不一定是方格网状,关键是网格的尺度(孙晖,梁江,2002)和连接特征。

4.1.2 路网结构

基于机动车交通的大网格和步行尺度的密集性要求,交通干道网格不宜小于1000米,而次级街道网格间距均匀,形状规整,短边宜80-100米,不宜超过150米左右。整个次级街道系统应尽可能形成连续的平等的网络。从而向均匀的小尺度网络结构转变。不同的加密方式形成不同的的路网结构(图1),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适应性。而且,在这个格网单元中,能够明确划分集中的绿地,形成街道系统的变化和统一。

4.1.3 公共广场和公园的布局

在细密均匀的格网内,街道空间与公共绿地地块明确界定,与街道组成公共空间整体结构,形成不同规模组合的公共空间,利于城市公共领域的均匀和整体性。广场、公共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要素是开放的,布局灵活,基于步行服务半径,既可以均匀布置在大街块的四个边角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中部,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为城市空间艺术创造带来了很好的条件。

4.14密集网格和非连续网格之平衡及空间艺术

平衡公共与私密、静止与流动,是城市设计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在整体开放连续的路网系统中,保留小比例、小尺度的非连续的路网形式比如尽端路;而对于步行和自行车,仍然是可以穿越的。即在较小的范围内限制了机动车的穿行,保持较小范围内的安静和安全,同时又保持了空间区域的公共性和渗透性。

通过密集开放的路网系统和非连续路网的综合平衡设计,就产生了一种出奇制胜的路网形态。它能灵活布置开放空间,如果对网格做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则产生弯曲的街道网络,同时非连续的T字型节点有利于营造空间变化和焦点,趋向于产生更为自然丰富的视觉效应,能够模仿出中世纪欧洲城镇的骨架形态和空间艺术。同时,它既增加了空间的公共性,又能保证局域的安静私密。

4.15共享街道的形成

共享街道的理念是:构造一个统一体,让各种活动方式共享同一个空间,相互之间不再是隔离和对抗,而是相互尊重和对话。街道本身是各种生活形式的发生器,应该是一个公众平等对话交流的场所,是体现公共空间平等的象征。因此,行人、儿童、老人、骑车人、行使的汽车,都分享同一个街道,街道被设计成迫使汽车缓慢行驶的格局,这是一个平等的共享空间。

共享街道从公共哲学概念上改变了街道的文化属性,也从技术上实现了这一构想,它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融合两种冲突观点的可行途径。

4.16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设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步行节点(如路口、公共交通站点),二是步行路网。在通常的格网城市中,设置一组对角线网格,构成便捷的步行路网(图2)。

4.2 公共领域与私属领域的综合设计

处于快速而且大规模开发的中国,如何在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实现小规模开发的效果?小规模开发,只是说明了在地块尺度上的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小规模地块之间介入公共领域,那么仍然有可能成为一个超级街区或者超级大盘。在大规模开发的现实下,地块的控制最重要,其策略就是在一个大规模完整的街廓或地块上,通过植入城市公共领域,把大地块划分为几个较小的有公共空间连接的地块,避免形成一个巨大的不可穿越的灰色斑块。比如美国波特兰市在其《中心城市规划》法规中,专门制定了针对新开发项目和已有建筑物改造中的这一问题:超大街坊设计规则,它们保护了步行街道的穿透性并要求开发商兴建开放空间。

地块开发是否以及如何增进公共领域价值,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是衡量地块建成环境的最重要的标准。

4.2.1 公共空间嵌入地块之间

通过地块的进一步划分,明确公共空间和私域空间的清晰界限,在满足开发强度要求前提下将地块尽量划小,减小私属领域,而将调整出的土地集中为公共领域,包括公共街道、公共广场和绿化公园。

4.2.2 公共空间嵌入地块之内

在地块开发中,通过化整为零,留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分解整个大体量,能使地块为城市提供高度渗透的步行空间。把一个完整开发的地块划分为几个小体量的部分,围绕公共空间,形成相互关联的一个开放的“群落”。

地块中为城市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公共步行道、公共广场、屋顶公共空间,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三者会组合并生成更丰富的形态。这是一种公共领域与私属领域交汇的形态,私属领域为城市空间贡献了公共价值。

4.2.3 边界开放

城市空间与建筑界面之间开放,增进城市空间与建筑界面的直接对话,以建筑界定城市空间,使城市空间与建筑界面流通和透明,从而消除灰色和黑色斑块,重构城市街道与单位领域之间的界线。人行优先,保证城市步行空间的渗透和连续。城市空间真正成为透明和可及的。

6 结语

在城市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重构和再塑城市空间成为中国众多城市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宏观和单纯概念理论上,文化研究要立足于公共性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关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微观空间以及形态结构。

文化是“解释或理解当代社会秩序的方式”,对于人类活动的任何判断和解释,需要以价值观为基点,而从方法论来说,实践也需要价值判断作为行动的准则,“公共性”是一种“合主体性、合目的性的价值生存信念。公共性所具有的这一内在品格决定了现代社会文化危机的实质是‘公共性价值观念’的危机”。以“公共性”为核心属性的公共文化,为解释或理解当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式,也为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提供了行动的价值标准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雪筠.“城市性”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文化转型.东方论坛,2005/4.108-112

[2]Christian Coff,David Barling,Michiel Korthals and Thorkild Nielsen.Challenges of Ethical Traceability to the Public-Private Divide.Ethical Traceability and Communicating Food.Springer Netherlands,2008.201

[3]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4-15

[4]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Ph.D].同济大学,2006.38

[5]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73

[6]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84-85

[7]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Ph.D].同济大学,2006

[8]梁江,孙晖.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迈克尔·索斯沃斯,依·万本-约瑟夫著.李凌虹译.街道与城镇的形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0-120

[10]约翰-彭特著.庞玥译.美国城市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4

[11]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

城市文化空间 篇9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过程, 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自由发展的转变,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今日的开发环境中面临着急切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的市场与城市环境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和融入当下城市生活提供了机遇。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概念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孕育并不断成长, 逐渐发展为当下中国经济、旅游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与支撑点。

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又处于历史变化中的系统, 康德 (Kant) 认为, 地理学和历史学充满了我们所观察的整个环境, 涉及城市旅游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也同样如此, 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依托与价值来源两个不同维度的意义所在。以北京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 一方面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依托城市空间得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聚集区如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南锣鼓巷、后海休闲创意街区等, 代表了新的与现代西方文化接轨的文化产业发展, 带动了城市社区变化;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及其物理载体也日益受到重视, 成为北京城市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方面, 如老字号、名人故居建设等, 对这些城市传统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向传统的回溯与需求, 一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也因此得到保护。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人群汇集一处交流活动的场所, 既可指狭义上由封闭围墙构成的特定场所, 如咖啡馆、公园, 也可指广义上城市人群日常活动的街区或店铺门口、街道交汇点等活动场所。总体来讲公共空间代表了市民在日常闲暇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类空间, 其历史悠久, 与市民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 且常常代表着特定城市某一方面的气质与属性, 如巴黎的咖啡馆、纽约的公园、上海的城隍庙等。在以往关于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中, 对于闲暇公共空间的关注往往集中在酒吧、咖啡厅这种现代由西方引入的新型公共空间, 对依托于历史文化的传统公共空间则研究较少, 而在有限的关于传统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又常常将焦点集中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这样的建筑和历史命题之中, 对于城市闲暇公共空间本身的社会功能, 其公共性、服务性, 依托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条件的结合等问题, 则关注较少。事实上, 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守旧如旧是部分传统公共空间保护的重要方面, 但对于另外一些具有休闲功能的传统公共空间而言, 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发掘, 进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 本身也是对于其闲暇功能和历史价值的一种传承。

本文即以北京的茶文化和茶馆发展为切入点, 考察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在当代城市文化旅游环境中的开发与发展问题。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千年发展, 茶馆作为其空间载体同样与北京城市的发展一起经历了起伏变化, 在经历了近代的衰落与重生之后, 茶馆在今日北京城市中的境况已与老舍记载中的情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9年“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中曾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体现了这项古老传统文化在当下环境中与城市现代发展的结合。近二十年来, 茶馆及茶文化产业在北京城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相关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本文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说明

2.1 公共空间与城市

公共空间与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景观, 是不同类型人群聚集与活动的场所, 它不仅是一块远离家庭和亲密朋友的区域, 而且是一块熟人和陌生人可以聚集的区域;自由的活动和持久的人际交往是构成公共空间的两个重要方面, 公共空间是人群城市经验的媒质, 公众通过在大街上、商店里和公园中等公共场合的经过与邂逅 (谈天、讨论与买卖) , 从而获得对于一地的认知和归属感, 这即是所谓由偶然的邂逅所激发出的城市文化;公众的感受维系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公众的接受同时赋予公共空间民主的意味和公共的价值;规划学者认为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最明显的发生地, 形成了表现城市个性的多样性场所的基础, 提倡将公共空间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当中。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公共空间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 公共空间的改变进而带动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促进新形式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出现。考察不同时代背景与地理背景下公共空间形态、内涵及功能的变化, 对于认识公共空间、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于承前启后地合理开展城市旅游规划, 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即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和实际考量而展开。

2.2 文化产业与城市旅游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 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是指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文化产业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 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 (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 ,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 (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经济和社会过程塑造物质城市”, 列斐伏尔 (Lefebvre) 曾将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结合起来, 提出“空间中的生产”这一概念, 按其观点, 城市空间研究具有多维的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城市作为一套物质化的“空间实践”, 第二种视角把空间作为一种“思维性图示”, 第三种视角把城市空间作为既真实又想象化, 既是事实又是集体的经验与动机的一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反映。城市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研究的一种结合, 基于上述第三种维度特点, 追求依据城市文化特征对人群“主观性”体验进行塑造, 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依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修订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 茶文化与茶馆产业可作为第六大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重要内容。

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目的可分:①休闲、娱乐、度假;②探亲访友;③商务、专业访问;④健康医疗;⑤宗教/朝拜;⑥其他等主要类别。不同学者对旅游还有不同角度的定义, 如德国学者蒙根·罗德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强调旅游的要素在于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总体来讲, 出游目的、旅行距离和逗留时间是各种旅游定义中公认的三个主要因素。区别于山水风景旅游, 城市旅游强调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与体验, 游客的游憩行为侧重于旅游目的中休闲、娱乐、度假这一方面, 主要是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现代性和生活方式体验, 一般具有短时性的特点, 而城市内部居民在家庭与工作地点之外的休闲活动也可纳入广义的城市旅游行为当中。文化产业基于这种城市休闲、体验需求而产生, 成为城市旅游产业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2.3 研究说明

本文以北京茶馆和茶文化产业为切入点, 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与文化产业对于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研究其在不同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中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以作为彼此的参考和借鉴。纵向上考察茶馆在历史中的发展对当代文化产业开发的影响, 横向上比较北京与西雅图两座不同城市中公共空间利用对于城市旅游业和自身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主要关注城市旅游中的休闲体验方面, 以及基于旅游者在公共空间中的休闲活动带动的大范围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以历史地理、工业地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 同时以笔者在两座城市中的生活经验以及与市民、旅游者的访谈交流经历作为参考。

3 茶馆与北京城市文化

茶馆是指自发形成的出售茶汤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商业场所。茶馆在中国城市乡村中的发展历史悠久, 其起源可一直追溯至隋唐时期, 早期茶馆主要为上层文人士大夫享乐活动服务, 明清时期逐渐向社会普通市民阶层发展, 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具体到北京来讲, 北京城可以说是中国城市中茶馆最多的城市之一, 清代更是构成了北京城茶馆发展的兴旺时期。清代初期, 战乱结束后, 社会政治经济趋于稳定, 作为都城的北京, 人口急剧上升, 清代北京人口具有闲人多、男性多、文人雅士多的特点, 人口构成的特点为茶馆发展创造了广泛的需求, 清代南北茶商纷纷进京开茶馆, 皇城根下茶馆的数量激增。据记载, “如九门八条大街之商店, 无不栉比鳞次, 尤以茶社居多数, 所占地势亦宽, 如天汇、汇丰、广泰、长义、天全、裕顺、高明远等处, 类皆宏伟壮丽, 其外堂多用宽敞大院儿, 所以接待负贩肩挑。”茶馆构成了北京城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北京各阶层的人士均有饮茶之好, 中下层市民是北京城茶馆中的最主要阶层, 如清末竹枝词中描述:“太平父老清闲惯, 多在酒楼茶社中。”清代虽然实行满汉分城政策, 对旗人的管理较为严格, 但由于旗人生活比较悠闲, 茶馆也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据记载, “每月发放旗饷之后, 各家 (茶馆) 几致无法插足, 净柜上要用五六十人, 其嚼谷之大, 可以概见”。竹枝词中也对当时这种旗人风尚进行了描绘:“小帽长衫着体新, 纷纷街巷步芬尘, 闲来三五茶坊坐, 半是曾登仕版人。” (1) 清代京城茶馆的类型与功能十分丰富, 随着其在城市中发展的兴旺, 一些茶馆兼具了饭馆、书馆、戏园等服务职能, 清代北京城茶馆的主要类别及其概况基本如下表所示。

备注:依据相关文献与古籍中记载信息汇总制作。

总体来讲, 清代茶馆常依商业、文化繁荣地区而建, 北京城中有两个民众文化中心, 一为外城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的南城平民阶层活动中心, 二为内城以鼓楼北四旗交汇点为中心的内城京旗活动中心, 作为依托于大众文化的公共空间形式, 茶馆也多围绕这两个中心而分布。

进入清末, 北京城的社会与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中开展了近代化的建设与改良活动, 作为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茶馆在形式与内涵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京旗集团的解体, 传统旗人由社会寄生阶层沦为普通劳动者, 为其服务的大茶馆也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在前门地区新开设的一些茶楼中, 由商贾构成的力量集团成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书茶馆、清茶馆等成为清末以来落魄八旗子弟活动的主要场所, 并出现了迅速低档化、贫困化的趋势;一些清茶馆在清末加演京韵大鼓、单弦、莲花落、相声等杂耍演出, 并在清末或民国年间逐渐转变为戏园, 如地安门外的天和茶园、崇文门外的广兴园、平乐园, 前门大街以南的天泰轩茶馆、万胜轩茶楼等, 一些茶园、书茶馆利用报纸等近代媒体登载演出广告,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 一些茶馆在清末受到社会启蒙活动的感染, 利用其公共空间人员活动密集的特点, 为阅报、宣讲等活动提供场所, 从而投入到公共事业的建设当中, 如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升平茶楼中设立的宣讲所, 于内部陈设各种报纸和“文明传单”, 每天晚上京师督学局派人在茶楼进行宣讲,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2) 。

进入民国时期, 随着京都市政公所的建立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活动的开展, 公园、电影院等一些新式公共空间在北京城中建立, 成为了市民特别是新型精英阶层休闲活动的热门场所。茶馆也在这一时期继续发生变化, 特别是公园茶座的出现成为了茶馆在民国时期城市休闲活动中的新形态。有关研究认为, 清代流动性质的茶棚是公园茶座的前身, 茶棚作为茶馆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清代多见于一些大型的市场、庙会等摊贩、游客集中的场所, 茶棚中一般备有少量竹桌、竹凳、藤椅等简单的茶座, 游人走累了即可在其间小坐, 饮茶品茗。随着公园开放运动的陆续开展, 一些茶棚在近代移入公园之中, 由临时的经营方式转为固定形式, 一些公园专门设立了多处新式茶座, 成为士绅、知识分子、学生等新型城市群体活动往来的热门场所。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公园茶座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海公园的双虹榭、紫竹院的观鱼堂等。由于游客教育、生活背景、茶座安排和收费等问题, 民国年间的公园茶座间也产生了一定的人群分异, 以中央公园为例, “春明馆以遗老们为主要队伍”、“长明轩则是绅士和知识阶级的地盘”、“柏斯馨的顾客较复杂, 但简单归纳也不过红男绿女两种人”。由于占据人群的变化, 公园茶座间的谈话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德先生、赛先生”等新时代下的主题成为了新式茶座间流行的主导。

在“七七事变”后, 北京城的市场与商业日渐萧条, 城市商业区中以服务商贾为主的茶楼相继歇业, 而随着电影院等新式休闲活动的兴起, 市民的休闲习惯产生了很大变化, 书茶馆、棋茶馆等也逐渐被新式公共空间取代, 清茶馆作为北京城中服务于社会普通市民且分布最广的下层茶馆, 其在民国时期虽勉强维持, 但多分布于天桥等边缘化的城市区域, 其景观也更加破败, 传统茶馆被精英阶层视为了封建社会衰败的文化象征。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城的茶馆基本消失殆尽。

4 今日北京城茶馆及茶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在当今社会中, 文化产业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茶馆作为传统京味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再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打造传统茶馆、重塑京味文化, 成为了北京旅游特别是休闲文化游中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讲, 今日京城茶馆可分为传统复古茶馆、新式茶艺馆与相关衍生形态和茶街产业集群等一些主要类别, 现分别对其在北京城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论述。

4.1 传统复古茶馆

复古茶馆是指具有一定传统茶馆基础, 以复原和重温传统京城茶馆文化为主要休闲旅游卖点的茶馆类型, 其规模一般较大, 在设施方面多复原和模仿传统大茶馆的形态, 在活动内容方面除饮茶外同时兼具传统茶园的杂耍、演出等活动形式与二荤铺、素茶馆作为饭馆的餐饮功能。如老舍茶馆即是现代京城复古茶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案例, 老舍茶馆的前身是 1979年创建的“青年茶社”, 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创办人尹盛喜带领二十多名知青, 卖起了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大碗茶店逐步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大栅栏商贸集团公司, 并在 1988 年投资新建了老舍茶馆。根据笔者个人在老舍茶馆的游览经历记忆, 老舍茶馆格局为仿古设计, 共分三层, 底层只作“店小二”招呼客人上楼之用, 二层为过渡区, 橱窗中摆设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艺品及各种品相不一的茶壶, 三层是喝茶与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 老舍茶馆中舞台较小, 观众席位按桌布置, 每个方桌可坐六至九人, 共计可容纳二百人左右。老舍茶馆中的演出为与茶文化和传统杂耍相关的内容, 以春夏秋冬四季茶艺表演为主, 兼有皮影戏、快板、变脸等各地传统演出项目。总体来讲, 老舍茶馆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传统京味文化, 但从其消费水平来讲偏向于比较高端的会所经营方向, 消费群体仅为城市中一部分人群或外来游客, 形成其短时性重复性较低的休闲体验, 如一位来此游览的同学所言:“老舍茶馆虽也是仿古而建, 但内在‘富贵气’还是看得出来的, 也绝不会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可以常进常出的场所。” (3) 另有如天桥地区天桥乐茶园, 可以说是对传统茶馆形态保存和复原较好的例子, 天桥乐茶园依托天桥曲艺文化核心地带, 以传统相声为主要演出内容。天桥乐茶园规模较小, 同样为按桌排列的观众席位, 在观看演出时需购买门票和茶水, 同时提供点心等小吃。与老舍茶馆的消费相比, 天桥乐茶园的收费相对低廉, 但随着德云社等演出团体在京城中引发追捧, 这些曲艺团体逐渐将演出移到了老舍茶馆、张一元茶馆等档次较高的茶馆之中, 其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总体来讲, 复古茶馆在今日北京城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 也构成了城市休闲旅游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内部发展情况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如老舍茶馆在其中充当着领军的角色, 但由于消费较高无法构成市民日常的休闲习惯, 而其他消费水平较低的复古茶馆则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或者说无法作为一种城市休闲体验的文化构成。复古茶馆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个体发展案例, 但尚未形成整体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要树立应有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又未能建立起相应的游客休闲需求, 其发展可以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4.2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多为一些以茶馆经营为主题或基本形式, 但服务范围不限于传统茶水经营的新式店铺。总体来讲, 这一类型的茶馆可分为以传播茶文化为主的茶艺馆和以商业经营为主的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的出现最早见于1990年2月成立于福建博物馆内的“福建茶艺馆”, 与复古茶馆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复苏相比, 茶艺馆的经营更加注重茶艺本身, 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泡茶技艺和品茶艺术为主。早期的茶艺馆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事业, 而非单纯的商业营利性店铺, 如福建茶艺馆的设立将泡茶艺术和茶艺表演引入内地, 对中国的茶文化复苏和饮茶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之后, 中国内地陆续成立了一批新式茶艺馆, 北京方面茶艺馆起步较晚, 京城第一家茶艺馆是1994 年成立的五福茶艺馆, 据记载, 五福茶艺馆的创办者是一对年轻人, 他们早期经营餐馆, 由于厌烦了餐馆的喧嚣与油烟, 在一次品饮了台湾朋友冲泡的功夫茶之后, 决心学习茶艺并开办了北京第一家茶艺馆。与老舍茶馆相比, 五福茶艺馆经营中具备了更多的新式元素, 在经历了初期的经营亏损后, 五福茶艺馆通过成立茶艺表演队、举办茶艺茶道讲座、参与主办国际茶艺博览会、支持茶文化书籍出版等多种途径发挥社会作用, 终于扭亏为盈并开办了连锁店, 带动了北京和周边省市茶艺馆的发展。早期茶艺馆的创办者一般具有较强的弘扬茶文化意识, 其茶艺馆也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内涵, 服务对象以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对茶艺较感兴趣的人士为主, 消费水平也较高。进入21世纪, 茶艺馆发展进入快速传播时期, 内地大大小小的茶艺馆已有近十万家, 但在繁荣的表象之下, 目前国内茶艺馆的发展并不稳定, 以北京为例, 据统计在1995—2005年, 倒闭的茶馆占新增的茶馆半数以上, 赢利的茶艺馆只有约三分之一, 且一些利润来源于非茶艺项目的开展。总体来讲, 在茶艺馆由早期的文化精英自觉经营过渡到市场化大发展后, 京城乃至全国的新式茶艺馆发展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跟风问题, 现有许多经营者对茶文化和茶馆文化缺少基本的了解, 而游客在选择中也面临着纷繁不清的局面,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茶艺馆在今后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茶文化经营之外, 今日许多茶馆中还发展出了茶艺之外的一些服务项目, 如以酒水饮料供应为主的西式水吧、以棋牌娱乐为主的棋牌茶馆等, 一些茶馆为了获得赢利, 逐渐发展为以餐饮为主的饭馆, 杭州地区曾因提供自助点心发展出短暂繁荣的茶馆“杭州模式”。北京城中, 一些茶馆将桑拿、足道、茶道融为一体, “茶馆无茶”成为了城市茶馆经营中的怪现象。茶艺馆的兴起在作为一种新式城市休闲模式的同时, 也面临着未来发展定位的诸多问题, 与复古茶馆对传统茶馆文化的复原相比, 新式茶艺馆应当将发展重点侧重于茶艺与茶文化的传播方面,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产业管理, 打造新型、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方式, 是茶艺馆在未来经营的主题, 而作为首都与文化中心的北京城更是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模范任务。

4.3 茶街

北京城的茶街以西城区马连道最具代表性, 茶街以街道公共空间为载体, 形成茶馆与茶业在空间中的扩展。据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 马连道茶街茶行业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 占全国的近1/10, 形成了北京特别是宣南文化区中重要的文化产业组成。马连道茶街由近百家茶馆及商户组成产业集群, 形成了品茶、茶叶出售、包装、运输的纵向产业链, 以及茶馆、茶铺、茶具买卖、茶膳、茶足浴、茶文化周边产品销售等横向产业。马连道茶街开发中注重与旅游业的结合, 自2001年起, 马连道茶街每年举办“马连道茶文化节”, 自2007年起文化节更名为“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 文化节活动在高举“国际化”大旗的同时, 以“扩内需, 保增长, 促发展”为出发点, 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在南城乃至京城茶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马连道茶街在目前的京城茶文化产业中, 相比较而言属于比较成功的代表, 其业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也由于其文化定位比较清晰。马连道茶街在近年发展中一直以打造国际特色商业街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街为目标, 在注重与旅游业结合的同时, 其在管理规划中也比较注重统一的文化形象的树立, 茶街中店铺的修葺多以古香古色的东方韵味为主, 在各色茶叶的包装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许多店铺在顾客品茶之余提供书法、绘画、古玩、茶具、根雕等鉴赏活动, 有时还设有茶艺表演。各地及海外游客来到马连道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氛围, 结合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大环境, 马连道茶街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 马连道茶街在发展茶经济、打造茶业品牌方面也着力较多,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逐渐发展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户和本地品牌, 以商户“茶禅一品”为例, 该商户一直以来以独特的茶禅文化塑造企业品牌, 秉承“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 凭借福建茶乡资源, 融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体, 经过十几年市场发展, 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还开发出以禅茶、白茶、凤凰单枞、红茶等四大主导产品为特色的商户产业。在茶业经营以外, “茶禅一品”还与北京地区的高校社团和茶文化团体合作组织相关的禅寺茶文化体验活动, 成为京城茶文化活动及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体验项目。在本地商户之外, 一些产地品牌也通过选择代理、设立办事处、设立分公司等渠道落户马连道茶街, 如“贡牌龙井”、“大益普洱茶”、“吴裕泰茶庄”等, 对于树立茶街的专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 目前马连道茶街在文化旅游业打造方面还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时期, 其在文化多元性推广、旅游开发、宣传、商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虽然发展出“茶禅一品”等业内明星商户, 但其在整个城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另外马连道茶街商户之间在规模与专业性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商户之间基本属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况, 如何促进不同规模、类型企业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其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充分发扬街区的规模效应与整体优势, 是马连道茶街今后发展进入更为成熟模式与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马连道茶街在近年虽然确立了打造国际文化商业街区的发展目标, 但其与国际文化旅游业接轨还有较大差距, 国际化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口号的提出和短时性国际活动的举行, 还要在文化宣传与品牌发展方便继续努力, 使马连道街区成为依托区政府和农业茶业发展的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街区, 其发展任重道远。

5 一个比较案例:西雅图的咖啡产业与旅游开发

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文化及旅游业代表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的发源地, 咖啡及文化产业在西雅图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种类型、特点不一的咖啡馆更是散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成为西雅图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西雅图在“风城”、“雨城”等别称之外, 在城市文化方面, 还享有“咖啡之城”的美誉。此处笔者特别将西雅图城市中咖啡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进行简单地介绍, 通过与北京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与京城茶馆和茶文化的兴起类似, 咖啡产业在西雅图的兴起与该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西雅图城市居民及一些学者的谈话中, 我们发现这里的市民将西雅图的气候特点列为咖啡文化在城市中发展的首要原因, 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 在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与华盛顿湖之间, 该城市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雨, 湿润, 故有“翡翠之城”、“雨城”之称, 由于城市时常阴雨绵绵, 市民出行不便以及对于温暖、愉悦的需要使其产生了对于咖啡的广泛需求。另外, 西雅图城市人口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很高, 据称为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城市之一 (4) , 同时, 这里也是微软、波音等众多高科技产业的总部及许多会议、演出的举办地, 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城市生活缓慢闲适的风格促进了城市对咖啡和咖啡馆的需要。据统计, 西雅图城市的咖啡年消耗量居于世界首位, 伴随城市及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雅图逐渐发展出星巴克 (Starbucks) 、西雅图贝斯特咖啡 (Seattle’s Best Coffee) 和塔利咖啡 (Tully’s) 三大知名的世界咖啡品牌。在著名品牌及其连锁店铺之外, 西雅图城市中遍布着各种类型特色不同的社区咖啡馆, 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交往、工作的重要公共空间, 而咖啡馆也与渡轮、太空针等一并成为了游客来到西雅图必须参观的人文风景之一。

西雅图咖啡文化对城市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其文化产业发展也摸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星巴克发展为例, 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 星巴克在全球39个国家中已拥有超过13000家门店, 成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文化消费品牌。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带动了其诞生地西雅图的咖啡产业发展及城市咖啡文化中心地形象的塑造, 近年来, 城市咖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不仅咖啡馆遍布城市各处, 其文化周边产品如咖啡杯、纪念扣、星巴克限量版小熊等也受到各地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占据了广大的消费市场, 一些咖啡馆与书店联合经营, 出售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和纪念品,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第一家星巴克的诞生地派克市场 (Pike Market) 是西雅图城市旅游的地标性场所, 派克市场始建于1907年, 今日已发展为包含200余家店铺的游览型商业街区, 鱼市场与第一家星巴克可以说是这里最为著名的两处景点, 除具备基本的经济功能之外, 更是带动了整个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上, 派克市场商户以鱼市场为中心沿海港呈线型分布, 其建筑风格突出农夫市场与西部异国情调的特色, 第一家星巴克在历史基础上只进行基本的景观修缮与维护, 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更通过对不同于其他连锁店铺标的传统标识的保持突出其历史地位与特点;在经营内容上, 派克市场既供应各种生鲜蔬菜, 也出售各种样式丰富的手工艺品, 无论是市场工作人员表演性质的定点叫卖, 还是星巴克咖啡制作的演示, 都充分契合市场的文化主题, 另有“鸭子船” (5) 可以游览整个西雅图市中心, 构成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到西雅图的观光游客一般会将派克市场作为短期游览和感受城市传统市民生活文化的一个必备内容, 从外地而来的学生与工作人员也常常把在第一家星巴克喝一杯正宗的咖啡作为转变成一个“西雅图人”的开端, 可以说, 咖啡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西雅图充当了城市文化“向导”的角色, 也成为了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6 结论与思考

对北京城茶馆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简单梳理, 使我们对于这种城市传统公共空间获得了一些更加具体、生动的印象。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公共空间依托城市文化而存在, 随着城市的发展, 其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茶馆是与北京城传统文化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公共空间, 北京城皇城文化的特点和市民悠闲、好交游的生活习惯促进了茶馆与茶文化在北京城中的兴旺, 随着近代城市社会状况的变化, 京城茶馆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今日商品经济背景下, 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为了城市经济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茶馆与茶文化也再次成为了北京城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热点。目前北京城茶馆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总体来讲现代茶馆在文化底蕴与市民基础两个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 可以作为旅游精品推出的茶馆还较少;马连道茶街作为依托茶文化发展的商业与文化街区, 已具备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并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 在其未来发展中, 应进一步注重文化宣传与国际影响的打造, 同时使内部产业的协调更加合理, 发挥集群效应, 使其真正成为京城和宣南文化与旅游中的品牌区域。

城市文化空间 篇10

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的建设,不仅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代表了城市建筑的文化追求与探索,特别是基于重大事件而产生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如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势将对其他城市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一、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的特点

我国现有的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多建设在原有城市多年形成的历史中心,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拆迁,重构中心区

天安门广场改扩建过程中,其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这是重构中心区把文化建筑置于具有政治职能的广场的源头。其后,全国各地效仿北京天安门广场周边建筑的布局,建设了由行政及文化建筑围合的城市中心区。它们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部分,面积大,形式雷同,失去了城市的特征和可辨认性。例如,成都天府广场、杭州武林广场。

当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奥运建筑、文化建筑、世博建筑将提高整体素质,改变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投资和增加凝聚力。如今,很多城市都在打文化牌,在中心区再开发中(包括新城中心),大型文化建筑应运而生,以塑造城市核心形象为目标。

2.塑造城市礼仪性空间

对称性宏观景观序列营造出的城市礼仪空间,以行政建筑为对景,辅以文化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这种空间营造模式割裂了城市原有的行为模式,缺乏公众参与度;注重视觉的开放性,而忽略行为的关联性及介入性。

以行政中心为主、文化建筑分列两侧的空间形态的形成,是由于文化建筑由政府主导建设,相对于商业、居住建筑等更便于集中按计划建设。而商业、居住建筑生活化,同质性强,不利于营造有特征性的示范空间。大型文化建筑可以为行政中心提供庄严肃穆的气氛,却失去了文化建筑的亲人感。

此类大型文化建筑往往具有虚空特征,其开放空间尺度大,绿化、水面、地面铺装等忽视人的尺度以及景观细节。例如郑东新区,各功能的建筑群沿湖布置,空间叙事结构十分宏大,而各部分缺乏直接联系。

3.注重视觉景观

文化建筑应通过对城市历史的尊重来展现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多城市文化建筑扎堆,规模大,多以几何形态出现,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标志性,难以在城市的空间肌理方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形体突兀,缺少文化上的延续和积累。这些建筑集中建设,同步性强,仅反映单一时间建设成就。虽然建筑风格和时代风格相一致,但缺乏积累性,城市建设形象以阶梯出现相互之间有所断裂。例如台州市集中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

二、巨构建设对城市中心区空间的影响

近年来,大型公共建筑纷纷建成,仿佛在争奇斗艳般地标示着自己的存在性,而这种现象带来的却是新城市中心区的同质性和不可分辨性。

这些纷纷落成的大尺度公共建筑,一方面在彰显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和坚定着城市文化性的信心,另一方面则导致了城市肌体及其系统的紊乱、割裂与失衡发展。

这些庞大的工程项目或位于旧城更新后的城市核心区域,或坐落于城市边缘的新兴中心区, 往往成为所在城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群体。然而,其与周边地区不相符合的巨大尺度与体量常常粗暴地割裂了城市原有肌理脉络,从而导致建筑对城市空间规划机制的弱化。由于空间划分的不确定性和空间归属感的缺失,人们不愿进入、驻足。这种弱化和割裂的倾向形成了冷漠、空洞的“城市苍白空间”,最终造成城市空间公共性的逐步丧失。

城市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的文化历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长期建设成果的叠加影像。标志性的文化巨构忽视对当地文化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不能与原有的城市肌理很好地结合,很多文化巨构在短时间内设计建设完成,其粗糙的巨构造型破坏了城市景观。

大型公共建筑因其巨大的体量与尺度, 往往较难与其周边接壤区域的建筑群体建立协调关系。城市中心区基地上原有的老旧建筑的消失使城市整体肌理与风貌在此区域内形成“断裂”。而新建成的建筑使用效率低,参与人群少,缺乏自身组织活动的能力,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中心所需要的完整大尺度的景观活动空间。

三、近期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文化建筑评析

1.宁波美术馆—缝合原有城市肌理

宁波美术馆是由上世纪70、8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这座航运大楼曾是众多市民前往上海或普陀的登船之地,是典型的市中心窗口性建筑。设计方案是多种场所线索的混合,通过建筑入口处的高台和沿江钢木结构单纯体量,再次向甬江暗示和重构了码头与船的语句结构并面向城市重建了传统院落与城市的结构。设计试图重建中国城市深灰的礼仪性。沿街避免设置广场以及宏大台阶。

2.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座建筑激活一个城市

由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具有强烈的特征性和地域唯一性,实际上是新毕尔巴鄂改造计划中心区的起爆剂。这艘巨大的银色航母吸引了上百万人的眼球,从此毕尔巴鄂的改造计划变得清晰起来,一系列的城市改造项目正在创造一个经济构架。如今,内尔维翁河为营建更好的城镇计划、友好的环境状态和强大的经济,继续提供着有序的战略性服务。一个建筑的建成,带来的是一个城市的复兴,同时伴随着一条河流复苏。

3.德国波茨坦广场—城市更新和新区建设的典范

柏林波茨坦广场曾是柏林最具历史意义的中心区,上世纪90年代,柏林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动了波茨坦广场地区的发展。由文化、商业、办公等建筑混合组成了城市中心区的文化集群建筑,有控制的多元化建设围合形成的街巷式空间,创造了多样的行为活动场所。伦佐·皮亚诺的波茨坦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以柏林城市肌理和道路结构系统为出发点,在基地与国家图书馆之间的狭长地带设置了不规则的水面、环境雕塑以及音乐剧院等,增加了该地区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并试图恢复这一地区传统街道的活力,使其保持同周围街区和邻近建筑的尺度关系。

如何通过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化融合设计来平衡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而达到最佳契合点, 将是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原则: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原有城市肌理的保留与缝合;大尺度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应当考虑到城市原有的行为模式与活动空间;建设过程中应该高效率发挥其可控制性强的优势,使建设更有成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属性。

弓长岭文化中心Design of Cultural Center of Gongchangling

弓长岭文化中心项目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总建筑面积1.1万m2。建筑高度19.4m。功其中包括一个可容纳490人的观演厅、雷锋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少年宫等。

项目基地位于弓长岭区城市广场南侧。主入口面向广场内,北面的柱廊与现有建筑围合成一个亲民的、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东立面的外边框将城市主干道上的目光聚焦到建筑上;西面面向现有的办公建筑,建筑高度与风格与之协调。整体造型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穿插玻璃和石材的虚实对比,立面形象富于变化,总体形象简洁有力。

为体现山区城市建筑形态特色,文化中心设计极为重视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根据建筑主体和道路的关系,将建筑主入口设计成一个内凹廊的形态,层层推进,高度也随之变化。室内外的景观互相渗透形成对话关系。开放的入口门厅和室内坡道将动静功能区分开,形成了一个室内的街巷空间。阶梯状的室内空间形态恰与弓长岭区的城市建筑形态相呼应。中庭展厅采用通高设计,由玻璃幕和圆锥台的玻璃采光顶围合,走廊过道没有采用成直线,而是以斜向的墙和内凹的展厅入口围合,二三层的观演厅南侧走廊设计了一个梭形的上下贯通空间,人们可以在行走中享受丰富的空间体验和乐趣。

建筑结合采光、空间高度等要求,创造丰富复杂的中庭空间。多个功能分区的服务统一性与使用独立性共存,保证人员交流与专项行为互不干扰。人流最多的观演、纪念、博物馆空间布置在一至二层,充分利用室内大台阶下的消极空间设计为了一个小型的报告厅,并通过坡道将去往观演厅的人流导向一层半的平台。

项目概况

业主:辽阳市弓长岭区政府

建设地点:辽阳市弓长岭区

设计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合作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土建设计院

用地面积:1.41hm2

建筑面积:10 551m2

设计时间:2007年

建成时间:2009年

项目功能:文化建筑

项目状态:建成

项目负责人:高德宏

建筑专业:张鸿飞, 关宗泽

结构专业:陈庭芝

给排水专业:武华锋

电气专业:蔡岷

空调专业:李亮

摄影:高德宏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祠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 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2001

[3]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靖.城市公共化的建筑空间研究—公共建筑与城市的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城市文化空间 篇11

【关键词】文化;城市设计;空间形态

1引言

目前享有盛名的“中国玉都“阳美玉村发展滞后,空间形态杂乱无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急需对揭阳阳美玉村进行调研分析,对古村落、祠堂、水系进行保护和梳理,打造宜游宜商宜居的场所,营造良好的空间形态,进一步提升阳美玉都的地位和形象。

2价值发现

2.1:区位优势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揭阳受到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双重辐射,正逐渐成长为粤东重要的发展极之一,曾经相对偏僻的区位现在成为发展的巨大优势。

2.2:自然景观

规划区主要自然景观要素包括:沙洲,滩涂,风水潭,古榕树和水系。在规划区沿江有四个沙洲,以及沿着榕江北河的滩涂,区内有多条河流水渠,都为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基础。

2.3:人文景观

基地内村落枕水而居,祠堂与风水潭及周边古老榕樹一同构成村落的生活景观中心。

村庄肌理:村落主要布局方式有两种,散点式和街巷式。

祠堂:基地里共有五处,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作为会聚场所之用。

市级文保单位:它们分别是潮临古庙和天褒节孝坊。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去拜;节孝坊是古代朝廷用于表彰节孝妇女的牌坊。

古墓:分别在北河村和谭角村。

3理论支撑

1960年,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他的著作中《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这些形体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言,城市空间意向五要素是其外部环境设计的重点,这就需要塑造好五要素的形象,从而塑造良好的片区形象。

4形态塑造

3.1形态设计总体框架

通过对基地现状的解读,优势景观资源的利用与挖掘,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态设计的总体框架:盈彩水岸、翡翠绿廊;核心引领、四元互动;高低错落、三纵三横;七区两带、六大功能。

3.2片区设计

(1)文化创意区

尊重现状古庙及古村落,梳理片区原有水系,赋予文化创意、研发办公、休闲健身等功能,形成环境优美的特色文化创意片区。片区功能包括文化创意、研发办公、会议、休闲健身等。各区功能通过水系绿化的连接,形成统一整体,打造富有潮汕文化特色的玉文化创意区。在片区内设置创意办公大厦作为地标建筑,构成片区功能核心,成为片区内景观统领,同时为整个地块中轴线终点起到收尾作用。

(2)行政商务区

揭阳市西部行政商务中心,为城市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片区功能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商务办公等。行政办公大楼统领整个区域,通过绿化环境、景观小品等的塑造,凸显行政商务特色,强化了中轴线的空间次序感;而周边水系、界面的灵活自由,通过滨水步行道、车行系统及水岸活动,丰富了片区的公共空间。

(3)商贸核心区

以玉器商业为统领,形成富有玉文化特色的商贸核心区。片区功能包括商贸、商业、会展、展览、广场等。以玉都文化广场作为中轴线的起点,空间开敞、以绿为主,是市民休闲游憩集会的场所;两侧的商贸商业,采用了空间围合的做法,水系贯穿内部空间,形成丰富开敞空间,提升了市民休闲购物的乐趣;东侧的Shopping Mall 则与轻轨站点结合布置,高密度开发,形成整个片区的购物中心。

(4)主题公园片区

结合总规把本地块定位为环城绿地,完善整个城市的生态格局,构建榕江北河与城市联系的生态通道。作为对城市的功能补充,结合地铁安排休闲商业、餐饮、户外娱乐等设施,满足城市居民功能需求。

3.3通廊设计

(1)界面——榕江北河生态景观带

作为整个地块的生态主轴,榕江北河及两岸景观带以绿为主,同时结合区内的生态廊道,打破榕江北河与城市的隔阂,加强地块与榕江的景观渗透。增加亲水河岸,结合水系营造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通过水系连接城市的不同功能活动,城市开放空间与水网结合

(2)界面——翡翠绿廊

翡翠绿廊是由文化公园、商业街、休闲广场、酒店休闲区、运动区、会所、酒吧街、开敞绿地等各种兴趣点构成的活力廊道,这条廊道以滨水休闲功能为统领联系各个组团,成为串联基地的活力纽带。

3.4节点设计

(1)文化创意节点

目标:以揭阳阳美玉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依托,结合古村落保护更新,打造区域玉器主题产业园,以其地标性地位带动整个产业园经济的繁荣发展。

定位:集创意研发、会议、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大规模、高品质创意文化中心。

设计原则:通过地标性建筑,提升园区形象。结合古村落保护,对其赋予新功能,形成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空间,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通过体育馆的建设,提高园区公共性,使其成为市民健身活动中心。

功能构筑:两座地标性建筑构成创意办公主体部分,结合商务酒店、会议中心、研发中心等,完善园区功能。

(2)行政文化中心

目标:以区政府为核心,配套建设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地区级行政文化中心,成为揭阳市新的城市客厅,提升东山区形象地位。

定位: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地区级行政文化中心。

设计原则:以行政办公为中心,配套文化设施,形成统领园区的核心。文化设施围和中心广场,结合园区景观水系、绿带的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

(3)民俗文化节点

目标:以保留古村落、古庙、祠堂为载体,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机更新,精心打造具有潮汕民居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中心。

定位:以保留民居为载体,以民俗文化为依托,打造集文娱参观、休闲购物、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潮汕民俗旅游中心。

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榕江水系资源,适当引入水体,拓宽水面,形成以绿地、水系为主体的景观格局。充分保护利用古村落、古庙等历史建筑,沿用其空间机理,赋予新功能,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统一。以民俗文化为依托,丰富该区功能,充分展现潮汕地区璀璨的民俗文化。

功能构筑:以保护建筑为基础,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园、民俗博物馆、风情街、戏台等,结合水系、绿带、开放广场等景观要素,形成功能完善、品质优秀的民俗文化旅游群。

3.5路径设计——环市北路

环市北路是规划区东西向主要对外联系道路,重要功能设施布局于沿线上,景观形象要求较高。不同功能片区建筑高度有所不同,根据其功能性质、道路宽度,控制建筑高度vs道路宽度在1:1—1:1.5之间。东西两侧入口处、沿线重要节点处,则通过建筑的高度与开敞空间的控制来重点打造,丰富沿线的景观。

4 结语

城市文化空间 篇12

鉴于火车站的建筑形式和商业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时间与空间的纵向层面上, 它贯穿了一个城市对现代建筑形式思考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等时期;在城市环境的横向层面上, 它跨越了历史保护旧城区、新城区和开发区等城市区域。因此, 本文针对高铁站商业综合体, 探究其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的建筑形式创作实践。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概述

1986年, 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一模式诞生于巴黎拉德芳斯, 随后在纽约曼哈顿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开始走向世界。该模式在整体布局方面较为完整, 在功能特色方面相对明显, 同时还具有资源共享的优点, 是现代城市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新型载体。

商业综合体是在城市综合体的基础上, 强调商业功能作为综合体各部分功能的核心,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商业活动影响和占据着人们对城市的体验, 因此, 从城市的角度来说,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似乎能更准确地描述城市综合体的城市特征和空间体验。

商业价值和利益是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的主导因素, 而商业氛围和购物体验成为商业综合体空间和形态设计的要点, 这使商业综合体在业态构成、流线组织、空间设置上具有非常强烈的功能性以及形式的自主性, 往往会以非常自我的姿态出现, 而漠视其周围的城市空间和环境。因而, 如何使商业综合体与城市空间文化和环境良好地结合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 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一模式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形成了诸多城市商业中心。此类商业中心通常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体, 同时融入了餐饮、娱乐、办公等现代元素, 大多规模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 是一种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我国, 城市商业综合体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虽然在时间积累方面落后于许多国外城市, 但在一些项目建筑设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 并注重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 形成了自身风格的建筑设计新趋势。

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商业综合体具有综合性、城市性和商业性三大特征。

综合性要求不仅体现在建筑类型的功能复合上, 也体现在城市空间的混合利用和全时性上, 是城市中心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同时, 综合性也是城市商业开发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式, 为商业综合体这种建筑类型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城市是商业综合体空间意义的载体, 商业综合体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城市的开发和运作。商业综合体为当代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场所, 成为都市体验的核心环节。商业综合体由于其综合性通常被称为“建筑中的城市”, 以商业为主的不同类型的功能在其中复合, 具有城市的特征;而作为“城市中的建筑”, 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环境和市民的生活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商业性是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城市已从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现代主义城市向以经济文化为核心的当代城市发展, 商业活动成为当代城市的核心, 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主要部分。作为根植于当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建筑类型, 商业综合体通过商业活动组织和联系不同的功能与活动, 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休闲、娱乐和购物空间。

三、高铁站商业综合体建筑形式创作探究

1. 契合火车站商业建筑功能需求

(1) 形式结构的功能化集成

业态规划是高铁站商业综合体在建筑形式创作前重要的策略定位。主力业态以明显的独立形体拼接的形式进行组织, 其形式结构在视觉上均清晰地反映主营业态结构, 体现出功能的集成化, 给消费者清晰、简洁的空间功能暗示。如主要单店业态为百货商场、购物广场、电影超市和数码广场, 应分别对应4栋建筑。4栋建筑的业态虽然具有综合性, 但在形式和内容上相对独立, 联系性不强, 均能独立运转, 彼此之间没有连廊或连桥连接, 造型的基本体量质朴地反映了相对独立的功能关系。又如根据地块形状及规模设置各大主力店, 有利于不同消费群的互相转换, 做到人流的有效共享;室内步行街出入口通向候车大厅、城市道路及综合体内部。

(2) 商业空间品质的优化

高铁站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应是人的商业行为场所的设计, 要具有更多的人情味, 追求空间的场所感、舒适性和品质, 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空间。高铁站商业综合体以多种形式进行组合, 使外部空间具有完善的商业步行街体系、与城市对接的车行系统、适宜的空间节点以及延续的城市空间。如内部的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其他辅助功能建筑单体可以相对尺度较小;在场所中形成虚实对比, 建筑体量体现出长面围合、短面穿插的视觉效果。又如, 可以丰富围合场所的建筑体量, 裙房商业外铺环绕所有建筑, 在地块内形成功能上联系、空间上流动的综合城市空间;广场、绿地、花园点缀其中, 营造出较高的环境空间品质。

2. 传承城市文脉

当火车站商业建筑从建筑综合体逐步发展为城市综合体, 它便像一座真正的城市一样, 从几何学、技术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等角度与城市空间文化相互影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是高铁站商业综合体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 浸润着城市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色彩, 才能扎根于这座城市。城市建筑、街区、空间、交通、环境是文脉的具体语言, 是建筑及建筑群获得区域认同感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火车站随着城市发展分别位于旧城区、现代城区和发展新区, 其所表达的文脉结构是多维立体的, 在时间维度上具有纵向历时性——其尺度和风格随着时间跨度逐步演绎并体现出时间的痕迹;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横向的共时性, 与具体的城市空间协调、共生。

(1) 尊重城市尺度

火车站商业综合体还担当城市职能, 其建筑形态支撑、构建城市形态结构, 其空间对接城市空间系统, 其尺度遵循城市尺度秩序。尊重城市的尺度表现为以一种相似的尺度插入街区, 进入城市的版图之中而非创造一种新的版图样式, 利用建筑形式、形态的变化配合既有周边建筑并共同优化城市空间。

(2) 协调城市风格

C·布罗林在《建筑与文脉》中提出的融入城市文脉的11种设计准则显示建筑或建筑群立面的风格形式、比例与尺度、方向性、体量及组织关系、街道的融合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火车站商业综合体通过协调周边的城市建筑风格、融入所在街区地块的同时创造出以和谐为前提的自我标志性, 来平衡城市风格与火车站商业综合体建筑形式特征的矛盾。

如地处城市新区的火车站商业综合体, 周边建筑均为现代风格。作为交通枢纽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建筑, 老火车站从属于旧街区建筑风格的策略不同, 要以簇群式布局组织功能, 在商圈中占据影响地位, 并需要一定的标志性。因此, 采用风格简约、时尚的建筑形式, 减少开窗面积, 成本低且效果好。

(3) 统领区域商圈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心区域或其他区域的核心, 统领区域商圈, 以商业功能为主、集合其他相关功能, 以商业活动与购物体验为主要空间特征的一种城市建筑类型。因此, 高铁站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形式、规划结构的设计已升级为城市设计的层面, 其形式创作需要结合地域气候对综合体功能、营销模式、人群活动行为、城市空间、城市交通系统及区域规划进行综合定位。建筑形式创作中传统的功能对位关系被摒弃, 建筑形式和表皮成为独立的语言并配合多种媒介形式传达商业信息。

四、结语

在建筑创作中, 高铁站商业综合体要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自然、人文现状进行调整, 适应区域地理特性并充分借鉴、协调、利用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尺度秩序等要素, 以合理的形式逻辑续写城市空间, 在追求标志性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城市。

上一篇:消化不良综合征下一篇:煤炭贸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