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景观(精选12篇)
城市文化景观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文化与日俱增的需求和专注, 城市文化精神的挖掘与表达已成为设计师当下关注的命题。城市景观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体现的, 在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而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 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 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 更能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物质承载, 有助于在城市空间内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 表达城市的文化精神, 满足公众对城市文化生活的需求, 进而带动地方发展。
我国城市景观文化现状的浅析
当前, 在我国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中, 不乏优秀的景观小品, 为现代城市空间增添了魅力, 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了人文艺术的精神熏陶。然而同时期难免也存在一些问题景观、与周边文化不协调, 而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及发扬其现有的优势是做现状分析的价值所在。
在城市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不能明晰表达当地的文化精神, 盲目堆砌文化景点、模糊文化地域特色的现象, 而这一问题的源头则在于对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度不够。一般来说, 城市历史越悠久, 文化积淀越深厚, 文化的本质就越不能用寥寥几个词描述。正如繁多的修饰语只能让主语本身变得单薄, 同样, 面面俱到呈现某一文化的种种特质, 只会让其变得失去特色俯首可拾。要避免取材过多和题材间无明显关系, 杂乱无章给人以混乱感、堆砌感。成功的设计往往胜在具有鲜明的亮点, 只用一种元素呈现一种文化, 便可达到直观有力、个性鲜明的视觉效果。
另一类景观设计的常见问题则是地域文化的缺失, 或让现代化、欧式化阻碍了对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如在一些地区的传统老街大兴西方咖啡厅、洋快餐店, 布置异域景观小品。试想一下让麦当劳的山姆大叔雕塑树立于具有浓浓中国民俗风情的传统建筑中, 势必显得格格不入, 不利于特定文化氛围的营造, 应尽量避免。当然, 忽视时代精神一味追求历史感, 而与当代大背景环境脱节, 也会造成荒谬。时间能筛选出文化之经典, 要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 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原样, 才能真正将传统文明之精髓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一直延续下去。
典型城市景观小品的文化内涵
1. 国内传统的城市景观小品
中国传统的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表达含蓄, 往往在事物表层的背后隐藏着才是事物要表达的本意, 此之谓“文化的本意”, 亦称“精神”、“象征”。中国传统的景观小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是一部非文字的历史书。以下例举运用历史已久的中国传统的城市景观小品, 并且由于其极具特色, 已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沿用至今, 仍有实际运用的价值。即使是只常见于宫殿内、与现在人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小品, 但这番以活泼轻松的形式表现严肃庄重内容的成功经验, 依旧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龙图案装饰:龙是一种象征, 帝王鼓吹自己与龙的关系, 实质是把君权神化, 用于驾驭子民。
石狮子:可用于镇宅驱邪。雄狮蹋球, 象征权力、一统寰宇;雌狮扶小狮, 象征子嗣昌盛。
吉祥缸:象征压火, 保持蓄水状态也有实际的扑火作用。
铜龟铜鹤:龟鹤长寿, 象征国运迹象, 江山永固
太平有象:大象象征社会安定政权稳固, 象身袱宝瓶, 盛有五谷吉祥之物, 象征五谷丰登
鼎:权力和等级的象征物, 传说禹收天下之金铸成九鼎, 九鼎为传国之宝, 立国的重器
桥梁:在精神世界, 桥意味着向美好的方向转折, 在宗教世界, 象征由此世界进入彼世界[1]
2.国外优秀的城市景观小品
中国的景观小品雕塑, 如石龟、铜牛、铜鹤等, 大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而在西方, 古典园林、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 乃至城市的步行街、购物中心, 更是无处不有雕塑, 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情调, 还表达能一定的主题、反映特定文化。并且相对于中国传统景观小品, 西方的景观小品的立意更直白鲜明, 学习国外城市景观小品文化精神的表现形式, 可以为今后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灵感。
西方城市典型的景观小品, 如老年公寓入口前“两个相互扶持的人”, 喻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和现实情况:子女成年后独立生活而不与父母同住, 老年人选择住进老年公寓, 依靠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生活;荷兰库肯霍夫花园的雕塑小品:草坪上的鸟、水中的天鹅、花丛中的观花人等, 无一不在宣传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经典的雕塑“母与子”, 表现了永恒的主题——母爱;德国西部施维茨辛根园中的阿波罗神庙是光明的象征[2]……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设计原则与新思路
1.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设计原则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 除了要遵循一般小品设计的原则外, 为了突出表达一定的文化精神、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有所益, 还可格外注重以下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原则:
(1) 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为了能迎合广泛的社会文化需求, 优秀的城市景观小品应有较为丰富的内涵, 能反映时代、地域、民族的文化特征, 协助营造独特的、引人神注的意境, 使观者产生美好的联想, 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个情感节点。
(2) 满足环境的整体要求
城市景观小品属于城市景观环境中的艺术, 与外部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因此, 充分考虑景观小品与环境的融合, 协调景观小品的空间尺度、形象、文化等因素与周围环境想的关系, 有助于景观小品文化精神的表达。
(3) 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识别度
艺术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不仅体现设计师的个性, 更应有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反映。地域的个性美是由景观小品参与的整体的人文景观体现的, 人们无论是游历五光十色的好莱坞, 还是历史悠悠的西安古城, 朝气澎湃的上海浦东等, 都能感受到这些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
2.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新思路
景观小品的构成要素分为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两方面。外在形式是实质性的物质元素, 指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和结构, 包括造型、色彩、材料、比例、空间以及构成形式等;内在内容是抽象性的美学理念, 包括所选取的题材、表达的主题和内在价值等。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景观小品外在的艺术设计语言、形式构成和内在的艺术创作内容的多样化, 是当代景观小品发展的趋势[3]。
(1) 设计内容多样化
设计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当下某些社会现象, 让设计作品的主题紧跟时代, 展现当下的文化风采, 张扬时代特征;也可以选择性得还原传统文化, 使其更具地域特色, 体现历史感。前者如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旁的公共艺术品——“缺腿的椅子”, 以社会问题为主题, 寓意着世界需要和平;后者如北京街头铸铜雕塑的“剃头匠人”, “拉洋车”, “吹糖人”, “大碗茶”, 其设计意境极富民族特性, 富有时代气息, 引发人们的怀旧情怀。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设计还能成为当地文化的标志, 如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的铸铜“骆驼祥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为城市景观小品内容的创新提供新的方式。如用波普艺术的形式调侃时事或者生活的方式, 用景观小品这样亲民的艺术形式和人们探讨社会问题, 让人们与艺术对话, 提升文化涵养;对于相对宽阔的有地形地质特色的区域, 还可大胆借鉴大地艺术的创作方式, 让作品与环境结合, 加强人们与自然的沟通;超现实主义艺术由绘画作品转变为景观小品, 不是仅仅在形象上改变, 而是从超现实艺术作品中提炼出的元素符号, 把超现实主义的内在精神涵义更简明、更深刻的表现, 是艺术的升华, 也使艺术作品更贴近生活[5]。景观小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景观小品艺术一般采用接近人的尺度, 与人在空间上处于同一水平, 可观赏、亦可触摸, 增强人的参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景观小品是人与艺术对话的媒介。
(2) 设计形式多样化
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可通过材质、色彩、体量等表现。
如何运用物体的材质塑造精神文化, 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新话题。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 铜制雕塑、仿青铜雕塑的景观小品可显历史感, 而采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材料, 如玻璃钢、仿金属等材质, 还能给人们新鲜的时代气息。
中国人对色彩的把握独具特色, 中国人习惯将自己民族的习俗、宗教和传统给颜色赋予情感, 使色彩成为一种象征:黄色象征皇权, 黄色的景观小品给人以高贵、神圣之感;白色在中国古代建筑里主要用在须弥座上, 表示佛性的洁净无瑕;红色象征天子统治, 象征生命力;黑色崇拜则源于鸟图腾名族把自己的祖先看作玄鸟, 崇拜黑色的燕子[1]……中国人喜爱色彩的背后往往也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
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形式上还可通过“体量”的特征展现文化特色。如体量上采用组群的布置, 形成空间复杂形象多变的结构, 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普遍规律, 传达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适应, 体现和谐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而西方的城市景观小品更倾向于用鲜明突出的个体标志物传达精神, 这或许也于西方人追求独立和个性的有关。
结语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而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利用城市景观小品塑造城市精神文化,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应该是该城市的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 既能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物质表现, 本身又是城市巨大的精神财富, 它们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景观小品张起了文化氛围的巨网, 对地方文化的营造起着积极的作用。
城市文化景观 篇2
生态设计、植物景观、城市文化的融合
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本文通过介绍植物景观的概念,城市绿化与自然景观的关系等浅谈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逐步走向生态设计这一趋势.
作 者:李玢 作者单位:桂林市市政综合设计院,广西・桂林,541002刊 名:科协论坛(下半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年,卷(期):“”(4)分类号:X22关键词:植物景观 生态设计 城市文化 绿化
城市文化景观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景观 溯源 城市文化特色 安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安顺是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631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为安顺留下了丰富的城市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成为安顺城市发展的时间和文化坐标,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变迁,是安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安顺城市建设的改建和扩建,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很多城市文化景观和文物建筑,造成城市文化的割裂。本文拟通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续修安顺府志》三本志书中所载安顺城市文化景观(见表一)进行溯源,探究这些城市文化景观的演变及留存现状,对志书中八景之外的城市文化景观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文化景观进行梳理,分析新旧文化景观之间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更新性之间的关系,挖掘安顺城市文化特色,以便在新城建设中通过景观符号的利用,使整个环境系统具有城市典型风貌特色,反映城市文脉的延续,同时又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志书中所记载的安顺城市文化景观
(一)《贵州通志》记载的普定八景概况
明万历《贵州通志》记载的普定八景,指的就是安顺八景。一景“龙洞飞虹”,在安顺城东门外飞虹山下。二景“凤献朝阳”,指东门外凤凰山,山形如扑地凤凰,其主体为凤骨,两侧斜坡即凤翅,其颈俯曲至南水关内复昂起,东岳庙(今为东林寺)正殿恰压凤头,神座适落凤嘴。因为该山位于日出东方,头朝向普定卫城,故得其名。三景“环峰拱翠”,指的是安顺环城皆山的整体景观,意出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四景“带水潆澜”,指贯城河的风光。贯城河山城带水,碧波荡漾,河上有九座石拱桥,六座平板桥,形成“九桥十八洞”的景观。五景“东潭印月”,指城东金钟山半山腰的潭池。六景“西墅绯桃”,指西门桃园,是当年城中仕女踏青的场所。七景“文峰夕照”,指今天的西秀山白塔,时为砖塔,形状像一支大笔,故名文峰。八景“圣泉漱玉”,指城南五里,有泉自山麓流出,即玉碗井。
(二)《安顺府志》记载的郡城八景概况
清咸丰《安顺府志》中记载的郡城八景条目,郡城即今天的安顺城。八景之首:“笔锋耸翠”,即今天的西秀山白塔。该塔的修建因为“初,郡城既建,形家以城南山势不耸,于南隅阜建塔以彰文明之象”。二景“砚石濯流”,指东水关静乐庵的偏石板,状若巨砚,故名砚石,与文峰塔相对,意寓笔砚相对。三景“高楼伴云”,伴云楼在安顺府署(今县府路),大堂东侧。四景“曲波泻月”,指贯城河风光。五景“星阁春暖”,指老东门坡大街正中的文昌宫,嘉庆二十一年知府张经田建文昌宫以复兴郡城三十余年无有中举之现状,后成为安顺登高望远揽胜之地。六景“文苑秋阴”,指城西莲社堂街(今醒狮路)“凤仪书院”。七景“钟惊旅店”,指旧大十字中心的钟鼓楼,形家认为安顺环山耸立而中权独陷,土星缺然,故设钟鼓楼于大十字,使五星得配,且可资守望,壮观瞻。钟楼报晨昏,晨钟破晓,惊觉逆旅,催人登程。故名“钟惊旅店”。八景“花映文场”,指“习安书院”,俗称“考棚”,在今市一中内。一中内的那棵老槐树就是习安书院留下来的古树。
(三)《续修安顺府志》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
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记载了安顺清末名士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习安为安顺府城的代称。本文只是使用其咏八景的诗名,对于诗的具体内容,限于篇幅的原因不录用。第一首诗名“笔锋挺秀”,即今西秀山白塔。第二首诗名“砚石生香”,即城东北的偏石板,与笔锋遥遥相对。第三首诗名“甲楼十字”,即大十字的钟鼓楼,光绪年问更名鼎甲楼。第四首诗名“丁水三叉”,指贯城河水在李家花园(现今为若飞广场处)处汇合,形成丁字形状。第五首诗名“金钟覆地”,指金钟山,即《贵州通志》中的“东潭印月”景观以及《安顺府志》安郡城外八景中的“金钟横地”。第六首诗名“玉笏朝天”,在万仙洞,离城三十里,在汤官屯左侧,未被《安顺府志》列入八景。第七首诗名“华严书声”,指华严洞,嘉庆初,学使洪亮吉更名为“读书山”,离城五里,即《安顺府志》中安郡城外八景的“山洞读书”。第八首诗名“洪化海国”,在城南四十五里,旧系良田,明成化三年忽陷成海,周围约二十五里,未被列入志书八景。
二、志书所记八景景观的发展演变
(一)志书所记景观类型的发展变化
1.“普定八景”代表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兴起
“普定八景”中,城内外的自然景观居多,如“龙洞飞虹”、“环峰拱翠”、“东潭印月”、“西墅绯桃”、“圣泉漱玉”等景观,体现了安顺城市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溶洞、多潭池、多泉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杨士德在《湘黔滇旅行日记》中“山很低,不过两三百米,一个个孤立着,散布在这个仿佛平原的地方,很是好看”的这段话,对安顺周围群山的描写就很形象地体现了安顺城“环滁皆山也”的美丽自然环境,也是对“普定八景”中“环峰拱翠”这一景观的最好注脚。这八景中自然景观多于人文景观,也体现了明朝时候安顺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兴起阶段,人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高,人文景观还不多,但也开始出现,如“带水潆澜”就代表了安顺城市建设形成的景观,表明城市在宜居的同时,也塑造了城市山水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的文化景观;
“文峰夕照”景观是安顺文化兴起的象征,更表达了历史上安顺人希望地方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强烈心理诉求。
2.“郡城八景”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的繁荣兴盛
“郡城八景”的景观和“普定八景”相比,原先的纯粹的自然景观不见了,八景都体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八景中首景“笔锋耸翠”,二景“砚石濯流”,五景“星阁春暖”,六景“文苑秋阴”和八景“花映文场”都与安顺的文化教育事业密切相关,这些景观表达了安顺人重视地方文化发展的强烈愿望。三景“高楼伴云”,七景“钟惊旅店”是安顺城市的高层建筑,除了“培风水,关盛衰”的目的之外,更多是“资守望,壮观瞻”,是安顺人登高揽胜、抒发高远志向、陶冶高洁情怀的地方。至此,安顺城市的人文景观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教化功能,体现了安顺人重视文化教育、陶冶性情的价值取向,更包含了安顺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安顺城市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地方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厚,已发展成“西南一大都会”。
3.“咏习安八景诗”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沿袭了前面两个时期中的一些景观,同时把景观的范围扩大到了城市之外。其中有两个景观沿袭了三个朝代,只是名称有所变化,“笔锋挺秀”,《贵州通志》叫作“文峰夕照”,《安顺府志》叫“笔锋耸翠”,实则都是指今天的西秀山白塔。“丁水三叉”,《贵州通志》叫作“带水潆澜”,《安顺府志》叫作“曲波泻月”,实际上都是指贯城河的风光。而今天,西秀山的白塔成为安顺城市的时间和文化坐标,成了安顺城市的形象标志。贯城河依然与今天安顺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密切相关。“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与“郡城八景”的四个景观一脉相承,它们分别是:“砚石生香”对“砚石濯流”,“丁水三叉”对“曲波泻月”,“笔锋挺秀”对“笔锋耸翠”,“甲楼十字”对“钟惊旅店”。而“金钟覆地”则与“普定八景”中的“东潭印月”相对,与安郡城外八景中的“金钟横地”相对。所以,“咏习安八景诗”很好地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安顺人历来就对“八”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志书中记载的景观多是“八景”。历史发展到今天,安顺人对“八”这个数字的情感依然如故。2011年安顺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面向安顺市举行了“安顺八大系列”评选活动,这一系列的评选结果中就有“市区八大景点”项目,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对安顺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新评选的“市区八大景点”为:王若飞故居、安顺文庙、安顺武庙、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西秀山石塔、华严洞、虹山湖。这些景点多体现了时代的更新性,如“王若飞故居”、“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虹山湖”。但是其中“西秀山石塔”和“华严洞”这两个景点则是对历史上“安顺八景”的继承,“安顺文庙”、“安顺武庙”虽然未列入志书八景中,但是它们代表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安顺人崇文尚武的价值取向,所以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的发展,有着历史的继承和时代的更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得以延续并继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志书中所记景观的留存现状
1.消失的城市文化景观
随着朝代的更迭,城市发展的变迁,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也发生着变化,会增加新的文化景观,同时有些旧有的文化景观也可能消失,这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律。如西门的“西墅绯桃”,如今再也看不到西门外绯红绚烂的桃花和踏青的仕女。原来安顺市“环峰拱翠”的美丽景象,因为今天城市的扩展和高层建筑的修建,山体和视野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钟鼓楼曾经是安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系着安顺城市的风水,文化的发达,地方的兴衰,在安顺人心中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于1951年城市扩建的时候被拆除,从此成为老安顺人心中永远的记忆与遗憾。与“笔锋”相对的“砚石”再也不会生香。“高楼伴云”、“星阁春暖”等景观再难觅其踪迹。曾经“带水潆澜”、“曲波泻月”的贯城河,今天已然成了死水沟、臭水沟,不再有“山城带水,碧波荡漾”的优美风光,严重影响了安顺人的生活环境,严重破坏了安顺城市的形象。
2.留存下来的城市文化景观
志书八景中还留存下来的景观已不多见。“文峰夕照”这个景观经过了600多年的沧桑历史,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安顺城市形象的标志。但令人担忧的是,周围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已经对这个郭石农诗中“何来大笔势摩天”的景观造成视觉上的严重遮挡。“凤献朝阳”这个景观因东林寺的存在,目前还能依稀可辨其形迹,但是随着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个景观最终将消失在高楼大厦中。“文苑秋阴”这个景观,现今还存留了“凤仪书院”遗址,
“花映文场”还留下了今天市一中内那颗古老的槐树。处于城郊的华严洞和玉碗井还保存得较好。这些经过沧桑岁月留存下来的城市文化景观,是安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延续着安顺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承载着安顺城市文化的记忆,寄托着世世代代安顺人的情感与渴望,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珍贵的文化景观命运堪忧。
三、志书八景之外的文化景观以及新增加的景观
(一)志书八景之外的文化景观
除了以上列入志书中的各种八景之外,安顺城市中还留存了很多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极高的文化景观,尤其是寺庙庵堂、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这些宗教文化景观,表明了安顺历史上儒、道、释、伊、天主、基督等宗教信仰和谐共处的文化现象,说明安顺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多元交汇相融的城市。
1.文庙
安顺文庙(府学宫)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明宣德八年(1433)由贵州布政使司右参议李睿在卫城始建。经过明、清两朝多次复建增修,遂臻完备。大成殿前两座透雕盘龙石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安顺历史上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安顺文庙的修建,开启了黔中六百年的兴学历程。安顺文庙有“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府志统计,明清两代科举,安顺共出了28名进士,明代8人,清代20人。清代出了两名中书。明代出举人143人,清代出举人169人。这组数字反映了安顺教育事业的发达。
2.武庙
根据《贵州通志》记载:“关王庙,城内北,永乐年问建。”指的是旧大十字东北隅的关帝庙、武庙。武庙内供奉关羽和岳飞。由大殿、两厢和观音阁组成,殿内36根10多米高的方石柱,整石整料,无镶无接无缺,撑起大殿宏阔的空间,石柱不假装饰,简洁质朴,方正刚直,体现了武庙所蕴含的内在文化精神,与相隔不远的文庙内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石雕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为安顺石柱殿堂之冠。武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圆通寺
位于安顺西秀山脚下,据秦敬《圆通寺碑记》:“圆通寺,创始于明洪武十八年,重修于永乐六年,皆镇远侯顾公之力也”,始建时间与万历《贵州通志》的记载相同。《贵州通志》记载,安顺城区在明代建有坛庙三十二,其中圆通寺堪称第一大庙,经过明、清两朝历次重修,成为安顺城区三大寺庙之首(即圆通寺、东岳庙、崇真寺)。现存大殿为贵州省为数不多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大殿内也有28根整石料雕成的石柱,石柱风格与武庙内石柱风格相同。
圆通寺与西秀山上的白塔一起构成安顺著名的城市文化景观,郭石农有诗云:“何来大笔势摩天,塔见圆通望俨然。”白塔与圆通寺相得益彰。现在环绕西秀山修建了塔山广场和景观道,成了市民观景、散步、休闲、健身的地方。
4.崇真寺
在安顺城内西南隅府门口街(今县府路)府署左侧。为安顺城中三大庙宇之一。据万历《贵州通志》记载,建于洪武二十年。由首任普定卫指挥使顾成择地修建。抗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兽医学校于1939年迁来安顺,学校总部设在崇真寺。1949年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兽医学校,于1952年迁往长春,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现今地面建筑还存三清殿、汉相祠、萧曹庙,存有安顺城中唯一的古戏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东岳庙(今东林寺)
安顺三大寺庙之一,位于城东南隅南水关贯城河畔东,始建于明万历年问。建筑奇特,高低错落,供奉东岳大帝和南岳神,香火很盛。在“普定八景”中的“凤献朝阳”之景,意指凤凰山的山体如一只扑地凤凰,而东岳庙正殿恰压凤头,神座适落凤嘴,体现该庙处于山水交汇、依峰耸峙的绝佳地理位置。
6.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老大十字北侧,东临安顺茶城、中华北路、王若飞故居,南抵老大十字。寺前有大龙井,为安顺古井。大龙井后有龙王庙,过去天旱时,官府带领城中官绅市民求雨之地,现为安顺市文物保护单位。灵泉寺名当由该井而来。
7.清泰庵
位于城东北隅东水关内贯城河畔,今虹山水库大坝东段南侧下,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原来的清泰庵前临贯城河东端,背靠古城垣,竹木苍翠、绿圃似玉,远处山峦秀丽、云烟似带,景色宜人。在此庵左后侧约二十米处,另有一静乐庵与它通连一起,形成“上静乐,下清泰”的景观,可惜静乐庵现已不存。距清泰庵不远处,原有一巨型石板,名偏石板,形同砚石,即府志中的“砚石濯流”和“砚石生香”景观,可惜砚石今已不存在。清末安顺名士郭石农、何威凤曾于清泰庵设帐授徒,并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现在清泰庵的香火依然旺盛,尤其是其素食很有名。
除了以上儒、道、释等各种宗教建筑景观外,安顺还有清真寺、天主堂和基督教堂,并拥有各自的信众,宗教活动频繁,体现了安顺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另外,安顺城内古井很多,现今城内还保存下来的古井,应该加以保护。安顺唯一的老城墙残段位于南门大桥,如今只剩下33米,被保护下来供人们怀想安顺建城时的城市规模,凭吊怀古。
(二)新增的城市文化景观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其肌体会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更新。老的城市文化景观可能会消失,新的文化景观会产生。蕴含在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内涵诸如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民俗特征、宗教信仰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安顺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王若飞故居”、“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和“虹山湖”。
1.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是安顺人心中的骄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其故居位于安顺市若飞大道北道中段东侧,由王若飞故居和王若飞事迹陈列馆组成,是安顺市最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切为人民打算”是王若飞一生践行的准则。
2.谷氏旧居
安顺人津津乐道的话:“一门三中委”,指的就是位于今天安顺科学路(原来儒林街中的“大箭道”)28号-34号房院的谷氏旧居。“三中委”指的是谷家三兄弟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都是原国民党政界的大人物。谷氏旧居与王若飞故居相距不远,两所旧居的这种相隔而望很有意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共两个政党对垒成败的象征。“一切为了人民打算”的朴实话语,则道出了两个政党胜败的玄机。所以保护谷氏老宅也是很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
3.安顺历史文化街区
安顺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东起若飞中路,西至若飞北路,中华东路以北,若飞北路以东,清泰庵、人民路以南,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王若飞故居和灵泉寺的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35.11公顷。
历史街区内存在大量珍贵的文物、古建筑、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的街巷风格,文庙、武庙、贯城河、清泰庵、灵泉寺、王若飞故居、谷氏老宅等文物单位都聚集在历史街区内,除了这些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之外,更可贵的是,因为街巷内生活的世居居民,使得历史街区成了活态的遗产,具有浓郁的安顺地方生活气息,安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隐性的文化,在历史街区得以继续延续和发扬。历史街区是人们情感的依托和文化归属感的源泉。历史街区表达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为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文脉和地域特色的时代需求。
4.虹山湖
虹山湖位于安顺市区东北隅,湖周围被虹山、卧龙、伏虎、狮子山、金牛诸山环抱,湖中有金童、玉女两座小山,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是安顺市上游重要的防洪、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综合性蓄水工程。今天的虹山湖是在1958年4月动工修建的虹山水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虹山湖经过几次修建,成为安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2012年,虹山湖公园完成近期工程整治,现在成为市民游憩、休闲、娱乐、健身的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的公园,成了现代安顺城市文化的新景观。延续了安顺城市历史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传统。
四、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的文化特色
(一)安顺地方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安顺城的儒学教育开始于1394年。在这600年的兴学历程中,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也培育了安顺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内在精神。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笔锋挺秀”、“石砚生香”、“星阁春暖”、文庙等是安顺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历史见证。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很多景观消失了,但是“笔锋挺秀”(西秀山白塔)、文庙等文化景观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今天成了安顺城市文化的象征,这是安顺人对文化尊崇的结果。1938年4月6日“湘黔滇旅行团”抵达安顺,留宿文庙,闻一多先生曾经画了文庙的透雕盘龙石柱的速写,当时的文庙有县教育局派专人管理,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还要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而当时国内的“孔家店”多已被打倒,改办成学校,安顺地方对孔子的尊崇让“湘黔滇旅行团”师生的惊讶迷惑,其实这极好地说明了安顺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二)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
1.城市人文景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交相辉映、和谐交融。安顺的地理环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龙洞飞虹”,“环峰拱翠”,“东潭印月”,“圣泉漱玉”,“砚石濯流”,“金钟覆地”,“玉笏朝天”,“石蕊凌波”,“华严书声”等景观,都体现了安顺多山、多溶洞、多潭池、多泉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2.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
安顺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交融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材料、建筑特点、建筑审美方面。西秀山白塔,文庙的石雕,武庙、圆通寺的石柱,贯城河的石堤、石栏、石桥、石井,石铺的房屋与街道,历史街区的青石板路,老城墙的斑驳石墙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安顺地方出产优质的灰白色的建筑石料,由此而衍生了安顺人特有的石头建筑、石雕艺术和建筑审美情趣,而这一切都是与喀斯特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成果,形成了安顺人将日常生活与审美欣赏,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与外在自然的馈赠相结合的安顺特色建筑风格。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的最终表现力。
(三)多元交融的宗教文化
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中留存的大量的宗教建筑,是儒、道、释、伊、天主、基督教和谐共生的文化现象的历史物证。除此之外,还活跃着本地各种民间宗教信仰,体现了安顺人对天地人心的敬畏和反思。这种多元交融的宗教,表明了安顺是一个移民杂处、文化多元的城市,这些宗教表达了安顺人的各种精神寄托以及文化心理,形成了安顺地方本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它存在于建筑问,融到生活里,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行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安顺文化是在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基础上汉族移民文化与本土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产物,文化底蕴迥异于贵州其他地方。从本土文化特色人手研究安顺城市文化景观,追寻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立足安顺的区域特点,为城市的发展寻找一种科学可行的发展模式。
通过历史文化景观的溯源和对近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梳理,我们认为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的城市文化特色迥异于贵州其他地方的文化,所以应该成为安顺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文化本底,一种本土景观设计的方法,尤其是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将本土城市文化景观进行符号化,使得整个环境系统具有城市典型风貌特色,反映文脉的延续,同时满足时代发展需要。通过景观手段,来保护安顺本土的生活方式、良性的本土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宛迪:《城市文化景观地域特色的探寻、保护、发展》[D],天津大学,2011:4
[2]清赵懋功:《拟习安书院碑》
[3]清胡林翼:《安顺府浚河禀》
[4]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6
[5]明《贵州通志》:江东之,王耒贤,沈思充修
[6]清.《安顺府志》,常恩主修
[7]民国.《续修安顺府志》,黄元操主修
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景观设计探析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营城市”思潮的带动, 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宣传自己、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亮丽名片, 各个城市都在着力打造自身的文化特色。然而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 使得大量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被拆除或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趋同化的高楼大厦和硬质景观, 这导致城市面貌日益失去原有的个性和特色。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当建筑由于功能限制不可避免地出现趋同现象时, 景观原本有机会弥补城市特色的缺失, 然而客观看待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 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些城市景观对某些西方设计潮流跟风抄袭, 有些则只是对某些文化要素进行堆砌和拼凑, 这些现象不仅没有营造出城市的特色, 反而加剧了城市景观的雷同, 对城市整体形象产生了负面作用。
城市景观文化特色的丧失, 主要原因是在我国许多城市中, 城市中景观和文化的关系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城市文化还没有在景观设计中得到有效的表达。因此, 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 深入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 探索城市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对于增加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和形象, 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 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
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者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塑造着城市的特色。一方面,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它能够反映并培育城市文化;另一方面, 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的灵魂, 它能够不断改变和塑造城市景观, 两者在一个反馈环中相互影响[1]。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作为两种客观存在, 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不是直接的, 而需要通过人作为中介才能实现。
(1) 城市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尽管城市文化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元素出现, 但它是能够被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这种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和理解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 从而塑造着城市景观设计者、决策者及公众的意识形态方面, 再以不同强度影响城市的格局、肌理和景观形象。城市景观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为了迎合某一群体共同的使用需求与价值取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有时候是温和渐进式的塑造, 有时候则是疾风暴雨般的骤变。比如, 罗马就是在渐进式的城市建设中延续着城市文化, 因而留下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 反映了罗马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而巴黎则是在19世纪经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改造和重建后呈现出现在的景象, 反映了19世纪工业发展对城市的功能需求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自身成就的标榜。
(2) 城市景观对于城市文化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也需要借助于人来实现。人们不仅建造景观, 而且还通过观赏和体验来理解景观, 并且依据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人们对某个城市的文化最直观的感受通常来自于城市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场所, 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 所以能够成为人们脑海中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形象”, 再通过群体的共识, 便会发展成为大众对城市的文化认知[2]。人们对这些景观场所进行改造可能会增强或减弱其原有的文化特征, 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文化氛围, 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积淀, 又会孕育出新的城市文化。
3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
3.1 视觉符号化表达
通过视觉符号来表现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文化表达方式。符号是可以为人类所感知的能够代表意义的载体形式, 是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 也是文化的产物[3]。人们使用约定俗成的符号来代表或区分某种事物, 是信息传播和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尤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形式使得许多城市身陷“千城一面”的危机时, 景观视觉符号常以寓意深刻的形态语言展现城市的历史片段或民风民俗, 成为人们认知、体验城市文化精神, 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4]。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设计和建设中就大量运用了体现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比如在色彩上, 公园将红、黄、白、灰等最能表现皇城色彩的颜色作为基调色, 反复运用在景观小品、铺地、植物和灯光色彩上, 给人以极强的心理暗示, 同时通过一系列分布于空间节点中的主题雕塑概括了北京城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通过视觉符号来表达城市文化的时候要注意特定的时代、地域、社会背景及价值观等方面因素。比如, 日本庭园的枯山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这种意义是与其形成的时代、地域文化紧密联系, 中国古典园林也有自己的文化渊源, 如果把枯山水作为一种符号直接插入中国古典园林, 势必与整体环境不和谐, 其文化意义也会让人难以理解。因此, 在景观视觉符号的选择上, 必须紧扣城市的文化背景, 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 放入恰当的城市环境中, 才能引导欣赏者正确领悟其所要传达的内涵。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中, 存在一些对视觉符号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 有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 对视觉符号生搬硬套, 甚至直接复制, 导致城市景观丧失特色。还有的城市想要吸引眼球, 运用一些造型奇特而突兀的景观视觉符号, 结果违背人们的审美偏好, 也难以和城市的环境相和谐。这种对符号的不合理使用反映了部分城市建设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 不仅不能产生优秀的城市景观, 还会损害城市形象。
3.2 场景氛围的营造
处于城市文化结构中层的制度与行为文化, 对城市景观设计也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更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来源。但是, 这个层面的城市文化仅仅依靠视觉符号来表现是不够的, 还需要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场景来激发。实际上, 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不仅仅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视觉观感, 更重要的是它们凝聚了人的活动, 体现出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新建的城市景观如何吸引人的参与, 激发人的活动呢?阿摩斯·拉普卜特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提出了“场景”和“规则”的概念。场景和空间不同, 空间是客观的存在, 并不具有文化信息, 而场景则由于融入了人的活动, 从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并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5]。比如, 欧洲街道和广场上会形成人们喝咖啡、聊天的场景, 而中国街道和广场上则会呈现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景。因此, 城市景观设计不应该仅仅提供空洞单调的空间, 而应该站在空间使用者的角度, 营造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的“场景”。“场景”的营造离不开对“规则”的解读, 这里的“规则”实际就是某种文化中经过长期积淀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规则”形成了环境的性质, 也限定了不同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活动, 使得空间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场景”。因此, 在城市景观设计之前, 就应当对当地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理想环境的理解进行深入调研, 将其中对今天生活有意义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 促使新建景观对人的活动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比如在成都都江堰广场设计前, 设计师了解到场地北侧原有的一些揽船用的水泥坑一直是是当地人玩牌、看牌的适宜场所, 于是在广场设计时按照原来水泥坑的尺寸设计了一系列5m×5m见方的、由矮墙石凳围合成的小空间, 空间内布置石桌石凳, 给人们提供玩牌、看牌的场所, 从而将当地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延续下来, 形成了极富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6]。
3.3 精神与心理的满足
城市景观设计除了通过提炼视觉符号、营造场景氛围的方式来表现城市文化, 还应该注意传承和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 以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实际上, 富有文化含义的视觉符号、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场景,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但是要进一步表现一个地域的精神、价值观、审美趣味等, 那就要上升到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如前所述, 中国城市景观的建设自古以来就受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北京紫禁城还是江南古镇民居, 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苏州私家园林, 都体现了人顺应于天、与自然相融的天人思想。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 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7], 成为中国传统哲学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体现。
中国当代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精神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的, 因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必须深入研究传统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 并且解决好传统精神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转化问题。这种转化不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简单复制或挪用, 而是在认识传统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进行分析、评估、扬弃及更新发展, 将那些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提取出来, 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新的创意和启发[8]。比如, 中国传统景观艺术中蕴含浓郁的人文精神, 但其毕竟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 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则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行为, 所以在当代景观理想的探索过程中, 应该从现实的需求出发, 寻找其中的民族智慧。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中, 设计者通过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 营造出山环水抱、诗情画意的空间意境, 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审美意趣, 而且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让古老的城市轴线融入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9]。因此, 优秀的城市景观应该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征的基础上, 赋予景观以新的时代内涵, 这样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
4 结语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的灵魂, 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优秀的城市景观不仅能向人们传达城市文化, 而且还能培育城市文化, 而城市文化对城市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需要通过人这一媒介来实现。城市文化通过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影响和塑造城市的景观, 城市景观反过来也会通过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来培育城市的文化。因此, 人这一媒介在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的互动影响中具有关键作用。
在当代城市建设中, 正是因为部分决策者、设计者缺乏对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 也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两者之间媒介的重要意义, 所以导致许多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被破坏, 一些新建景观则难以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城市面貌趋同。对此, 城市景观的决策者和设计者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深入思考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从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深入挖掘城市文化中的优秀元素, 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城市文化: (1) 通过视觉符号来直观地表现城市文化, 这是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用文化表达方式; (2) 营造具有文化意义的“场景”氛围, 展现城市特有的风土人情, 这需要对城市中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理想环境的理解有深入研究; (3) 通过传承传统精神文化的精髓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这需要设计者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 对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有深刻的理解, 并将其与时代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当代景观设计师和城市的决策者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需求中提取设计思路, 并用富有创意的方式表达出来, 才能创造出文化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
摘要:论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的含义, 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的三种方式:一是视觉符号化表达, 二是场景氛围的营造, 三是精神与心理的满足。指出了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只有深入理解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 并且有意识地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 才能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市。
关键词:景观,城市,文化,设计
参考文献
[1]范霞.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基于城市景观演变的分析[J].城市问题, 2005 (1) :21~24.
[2]何邕健, 张秀芹, 毛蒋兴.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互动影响研究[J].规划师, 2006, 22 (11) :73~76.
[3]李军.设计、符号与文化的关系[J].文艺研究, 2011 (11) :144~145.
[4]张健健.景观设计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启迪[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28 (3) :210~206.
[5] (美) 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青,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23~24.
[6]俞孔坚, 石颖, Mary Pudua, 等.人民广场——都江堰广场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33.
[7]王华青, 马良, 吉文丽.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 (5) :229~235.
[8]矫克华.现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化体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5) :190~193.
城市文化景观 篇5
应该说,与中国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相比,文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建设还有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归咎的原因很多,笔者就成都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归结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不够。
面对当今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经常是各自为政,这是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重视不够。比如,城市景观雕塑和壁画显得杂乱无章,在城市中本来需要修生养息的地块盲目进行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在街道中乱立超大超宽的广告牌、有的商家店铺夜间的霓虹灯招牌五颜六色给人感觉凌乱而刺目。随着成都的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会形成各种新的文化景观,应该有前瞻性和总体规划,
当然,应该看到一些好的现象,比如成都高新区的商业街区,对商铺招牌的尺寸、颜色、材料等方面都有所规划,这样既整体美观又能够节省开支。
其次,不尊重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在前些年,城市文化景观喜欢搞形象工程,喜欢标新立异,喜欢“高大洋”风格,而忽视了功能性,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这助长了景观垃圾的泛滥。例如成都二环路人南立交桥下的民俗公园,本来立意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到人南立交桥的交通位置,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也没有足够的光线展现那里的成都民俗文化雕塑、壁画等,使人们不愿意也无法在那里停留休息,因此使得那里的景观荒废,商铺萧条。2004年,重庆市就拆除了一批个性丧失、艺术水准不高的垃圾雕塑,价值高达上千万元。③另外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上也有一些病态认识,认为只有通过花费巨额资金完成的作品才足以显示该城市的富庶与高贵。因而忽略了城市本来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到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与发展。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筑龙园林景观知识 更多精彩请登录园林景观服务平台:筑龙园林景观网
★ 论文引用文献格式
★ 论文引用文献如何标注
★ 引用法律条文 范文
★ 工作出现问题的检讨书
★ 毕业论文文献格式
★ 文献翻译格式
★ 论文的引用格式
★ 高考作文怎么引用名言
★ 引用古诗作文
城市景观照明 文化与节能的关系 篇6
关键词:景观照明;文化;节能
中图分类号:TU113.6+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235-2
0 前言
现在很多景观照明为了凸显文化,做得过于花哨,却忽视了节能环保。国家对景观照明这样的浪费现象也予以了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要限制城市景观照明。如何做到技术与艺术、景观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学习的过程。
当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同处一区时,照明设计必须从传统风格向现代风格渐变。倘若突然在传统的建筑上空呈现现代的照明设计,那会非常突兀。倘若在传统的建筑上空加入一点现代的因素,再不断地过渡,最终呈现现代的风格,那人们就能舒心地接受。所以,城市景观的设计在美化城市夜景的同时,也可以做到节能。
1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无序费电状态综述
时下城市景观照明过度过滥现象日益严重,白白浪费了大量能源,加剧了电力紧张局面,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违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供应的缺口不时显现。努力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有水当思无水之苦,有电当思无电之难。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电力资源短缺的困扰,而且存在着电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人为的浪费电力,成为电力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城市安装的大量景观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整体形象,但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过多的光源形成了严重的光污染。在片面的制造“人工白昼”口号之下,各种亮化工程风起云涌,即使一些小县城、小乡镇也大上夜间景观项目。这些景观灯耗电量大,开放时间长,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加剧了能源消耗,令人痛心。
许多城市的景观灯不仅毫无设置必要,更无通宵开放的必要。这些景观灯的作用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开也不会给公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无数的景观灯所浪费的巨大社会资源,却被很多人所忽视。专家认为,不少地方在片面强调亮化的同时忽略了光污染这一问题。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在适应日夜交替自然规律中生息的,违背自然规律,一味搞“不夜城”,必然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在保证基本照明、不影响群众正常夜生活的前提下,关闭或撤除中看不中用的景观灯,不仅是为了节约,而且是为了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扎扎实实的节能行动。党的十七大把节约资源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低碳目标已经纳入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我们理应认真实践,从头做起。
节能减排,重在实践。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能源浪费,一方面要靠公众自觉,同时还需要政策的、行政的干预调节。比方说可以对过多过滥、造成光污染的景观灯征收高额电费,促使有关部门合理安排照明时间,杜绝用电浪费。对那些毫无实际意义,只能吸引眼球的景观灯,应果断撤除或关闭。要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力度,力求以最低廉的代价美化亮化人居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品位。
2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的文化现状
2.1 文化景观的构成
2.1.1 自然景观 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就是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很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者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2.1.2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可以看见的文化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作为文化景观。如街头流动的艺术表演属于文化现象,由于它没有固定在地表上,就不属于文化景观。
2.1.3 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首先,文化使世界文化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趋同指的是各文化区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优势。趋异指的是将其他文化区的优势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其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
3 文化景观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景观的功用性既涉及个体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更涉及到社会群体的诸多需要,从本质上来说,城市景观的这种功用性是社会群体的功用性。因此,城市景观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满足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会产生问题。1954年,美国圣路易斯中心的普鲁伊特-艾格尔住宅区,本来是为低收入者所建,设计者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创造出更好的物质环境,事实上这方面的努力也成功了。但出乎设计者意料的是,几年之后,这里却被破坏得一塌糊涂,而且治安也变得出奇的差。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建失败后,当局不得不炸毁了住宅区的大部分,而这一举动却赢得了居民们的一片欢呼。这次事件发人深思,研究表明,空间设置與社会文化因素严重脱节,是导致住宅区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低收入者聚居的邻里单位中,社会网络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下层居民尤其喜欢非正规的空间,在住宅的户外街道、低层住宅的门前、狭窄巷道的交叉口以及杂货店的空地上,进行无拘无束的聚集与交往。新住宅区尽管齐整、秩序性强和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但却没有产生社会网络的空间基础,失败就在所难免。
城市中许多文化设施,其物质载体是可以看成建筑的,作为建筑它融进整座城市的硬质景观,但是它的精神层面却是在打造这座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灵魂。除了宗教外,如承载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艺术馆,还有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各类学校在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法国巴黎的罗浮宫,这座昔日的皇宫今日的艺术馆,以其陈列、保管着人类最有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享誉世界。巴黎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座建筑。
作为城市软质景观的文化对于城市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更为重要。有些城市实体性景观实在是平平,但它有着极具特色的软质景观,如中国云南的一座小镇,要建筑没有像样的建筑,但据说是某英国旅游家所想象的美丽的天国“香格里拉”的所在地而声名鹊起。同类的例子极多,湖南湘西有一个名叫王村的小镇,就是因为在这里拍了一部有名的电影《芙蓉镇》从而改名为芙蓉镇,游客络绎不绝。
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是它的灵魂,城市文化既体现在它建筑上,也体现在市民的素质与生活方式上。城市虽然都是人建的,但它的形成却有客观的不为个人所左右的历史。一座城市成为什么样的城市,受到它的地理、功能、历史人文、生活习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漫长的成长历史过程中,城市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个性。
4 城市景观照明、文化、节能并重
在城市景观照明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一味注重亮化工程,凸显了光与色的绚烂,浪费了电能源,造成了严重的光污染。苏州市部分景观照明就过于亮丽和花哨,道路照明也不符合标准。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台了相关的照明标准,但是仅规定了照明的最低限度,却没有规定最高限值,这并不能成为指导城市照明建设的规范标准。
景观照明绚烂斑斓,也可给人舒适安宁、柔和静谧的感觉,带给大家夜晚的神秘和美好。因此,并非一味亮丽的照明才是最好的照明,该亮的就亮,该暗的就暗。近年来,随着电荒的频发,光污染的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照明标准的问题亟需解决,电费的承担问题也待政府早日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
5 结语
综上所述,照明设计所关心的议题,在现今不能仅止于设计,必须要有更宏观的角度来与环境共生,如照明设计对环境的负担,从设计所处大环境,关心议题必须小到细部,大到整个地球的影响,检讨可能有以及已经有的正、负面冲击。在我们寻找能源替代方案的同时,改变我们的思考模式将会是最快速的方法。如澳洲在2007年响应环保,熄灯一个晚上的效果卓越,替地球所节省的能源数量可观,但并非消极地教我们不要去使用能源,而是更正确地、适量地使用地球资源。若以照明设计来评估文化、社会、历史与地方文化、过去等的关联,就可以发现,中国五千年老祖先的智慧,中国老祖宗之五行理念便是与地球共生共习的最佳典范。在能源枯竭的现今,地球暖化正侵袭着我们,节能与美感之间的取舍,将考验所有设计师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城市景观的文化性[N].西安晚报.
[2] 陈宇,周武忠,周威.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南京市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王晓燕.城市夜景观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襄樊城市景观与三国文化 篇7
城市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不仅是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哲学问题,而且更是文明问题。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和烙印。城市蕴藏着时代文化特征和时代信息,记录着那个年代的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有证可考的事件以及时代的更迭与演变。
1 襄樊市的形成及地理位置
水有源、树有根。城市也有着其自己的发展。
襄樊,是襄阳、樊城的合称,于1950年4月组建。襄阳和樊城隔江水而立。要谈襄樊的形成,就要追溯其历史。
襄樊是我国最早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从考古角度讲,既有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又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核、石斧、尖状器、利削器、砍砸器表明,这里的古人类活动与“北京人”所处时大体相当,与蓝田人、丁村文化接近。这证明远在6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从宏观上、大致方位上来看,襄樊市是鄂西北、豫湘南物资集散地,距武汉市357 km(公路)。它地处中华腹地,上通秦陇,下控汉沔,东瞰吴越,西遥川西,历为“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的“南川北马”交接之地,东经110°45′~113°47′,北纬31°13′~32°38′。市境东西长238 km,南北宽154 km,面积26 726 km2,占全省面积的14.38%,占全国的0.28%。其中市区面积3 269 km2。自古以来,襄樊乃天下重地,为兵家所必争。《读史方舆纪要》说:“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车瞰吴越;欲退守江左,襄阳不如建业;欲进图中原,则建业不如襄阳;欲御强寇,则建业、襄阳乃左右辟也。”
2 文化的由来及其作用
城市的建设只靠表面上的“抚摸”是站不住脚的,要使城市深厚的内涵在其中,必须依托其文化背景。在某一角度上讲,它是城市发展的“脊梁”,是支撑城市建设的主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其最古老的涵义便是“文治教化”。《易传》中有“观乎天文,以擦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便是“文化”一词的由来,这说明“文化”一词在根源上是与人类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与周边环境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的,这不能不说明文化在城市中的作用。襄樊城市与三国文化也有着同样的渊源。襄樊的发展在于其历史文化的传播,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借助三国时期的文化背景来对襄樊这样的历史名城进行相关的景观建设,从而进一步地对人文景观有所“重用”。采用这一做法,使襄樊在城市品质、品位上有所提升。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对应着不同地区的背景、气质,构成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越悠久,时间延续的越长其模式越稳定,个性越突出,这种文化的渗透对于襄樊这样的文化名城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它拥有着与城市接轨的实用性,作为地域文化独创无可替代。当今社会无不重视历史文化对城市的重要性,又多次深入探索人类价值与精神表现的人文情怀。由此可见,文化的产生是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不同的民族和区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性特色文化,从而借助区域性文化对城市进行景观规划。
3 城市景观与文化的关联
景观设计学首次使用是在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设计纽约中央公园之时采用的。而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则是以100年前在哈佛大学开设课程并设立学士学位为标志。从哈佛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中可看到对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师文化修养的重视。在其景观规划设计专业限选课中,历史、社会、经济等文科类课程都列入其中。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在具体实践中与文化及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重要性。城市景观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知识渗透的广度可概括为艺术、建筑、人文、历史、心理、地域、科技等方面。这些学科概括起来,可以归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在城市景观实践中各学科不是独立,而是互相交融的,是与人类产生的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恰恰是精神因素使然。襄樊作为历史名城,可以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借助三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建筑、历史典故等来建造一个带有三国文化气韵的襄樊城市景观。
4 景观在襄樊城市中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祖先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珍贵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积淀。没有历史的国家,其民族在现代生活中必将显得苍白,肤浅以及缺乏深层的历史背景。在现代文明社会和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实际,正是因为历史的长河中吸取营养,才显得绚丽多彩。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学者认为,国土景观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文化和文明形象的标志与骄傲。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以求心灵之满足,更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襄樊城市景观不仅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也将会带动所在地区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城市“名片”更好的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是在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构成的同样具有上述价值。只有在城市景观中认识和强调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够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切实进行相应的建设。
1)再现历史,增强团结。
三国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创造无比辉煌的文明,是襄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这不能不引起作为襄樊儿女的一份子,祖先创造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城市景观的建设要借助历史文化的这一优势来激发人们对襄樊城市建设的自信心。当不朽的城市历经千百年而岿然屹立的时候,它使本区域的人民充满信心,借助历史文化来建设城市景观,能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发展建设家乡,增进与民族区域的团结,有着突出的作用和非同反响的意义。
2)有利于带动经济增长。
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也逐步地注重精神消费自身素质的提高。襄樊城市与三国文化的结合,可以根据历史典故建立人文景观,依托名胜古迹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依托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甚至可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襄樊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这样一来,不仅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城市雕塑、人文景观等)来传播文化反映历史,而且相关历史文化的音像制品,城市历史演变图书的出版等“文化工业”会有着迅猛的发展,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从而也就相应地增加政府的税收,各行各业从中受益,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同时,借助名胜古迹来创建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的业余休闲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市民及游客学习历史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加强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有利于开创襄樊地区旅游业市场的新局面,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从而带动襄樊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抓住机遇、宣传名城、建设景观、利用名城、发展区域、充分发挥历史名城的潜力和作用,进一步推动襄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让襄樊古城的三国文化大放异彩;同时也可以以名城为中心积极发展周边区域的经济和旅游事业。
因此,对于襄樊城市景观的建设,应借助于历史文化、历史典故作为载体,它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而且对后人的教育、城市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文化的再现,正是襄樊城市景观的发展之道。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轻视传统是愚蠢的。”在这里,我们讲没有区域文化,同样也是愚昧的。中华民族是聪慧的民族,因此,历史文化将会在今后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共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使襄樊有着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构成文化构架,铸成民族魂魄。
摘要:针对襄樊名城与三国文化,分析了襄樊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景观的建设及发展,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体现地域性,以提升城市品质,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及形象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景观,三国文化,城市品质,城市形象,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邢天华,晋宏忠,卢流德.襄樊兵事春秋[M].北京:中华公商联合出版社,1996.
[3]丁剑卿.襄樊文化艺术志[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
[4]李翼鹏.襄樊著述志[M].襄樊:襄樊新华书店,1987.
[5]湖北省襄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襄阳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6]何奇松,刘子奎.城市规划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黄建培.民族传统文化应是当代中国雕塑的脊梁[J].雕塑,2005(1):75-77.
[8]沈建国.景观设计与文化[J].装饰,2005(11):35-37.
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现象研究 篇8
1.1街道和城市街道景观的概念
街道有三方面的涵义:首先它是一种通道,是供人们穿越、接触、交流的途径。
其次它是两侧建筑围合形成的开放空间,它和两侧建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两侧的建筑, 很难称之为街道。
另外,它还是一种场所,街道并不是单纯的交通场所,它是人们日常多种活动的场所。道路强调的是交通性,街道强调的是生活性1。
城市街道景观是指:首先,城市街道的格局,这主要是指路网布局空间形式,中国和西方传统有不同的格局和成因。其次,每一条不同街道的具体景观形态。城市街道的格局是一种空间形态,每一条不同街道的具体景观形态则是一种立面形态。总的来说,它是城市总体形态的外在表象,是城市实体给人的直接视觉感受,是人对城市最直观的认识途径。
1.2. 文化现象的概念和原型的概念
文化现象是指文化的表象和深层结构。而文化现象的研究主要是探析深层结构的文化属性和文化意义。其中,对原型的探析是文化现象研究的主要部分。
原型是指事物最初的状态或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表象上并不一定表现出来,不过它却植根于事物之中。它可以是形态或者形态的抽象,也可以是某种共同体仪式、宗教仪式或者传统习俗等。
2. 城市街道景观的存在原型
在街道演变的历史中,中国和西方两条主线所展示的街道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街道景观自身的空间形态结构,还是东西方不同的公共文化传统,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都体现了不同的存在原型。纵观街道发展史,它的发展经历了产生—繁盛—衰落—重生的循环过程。
最早的步行时代,街道是城市的主要活动空间之一。在西方,尽管街道的形貌、比例、感觉的品质及象征意义,在不同时期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城市公共生活始终未变。西方的道路空间,其布局结合地形,服从建筑,呈不规则状的开放空间,尺度适合人的步行和马车等慢速交通。在古代大多数欧洲城市中,道路结合地形布置,受建筑形式和地形条件所左右,或宽或窄,或自由弯曲或转折交叉。 道路呈隐性状态,隐含在人们潜意识所遵循的规范中。它遵循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原则,通过若干个体的意向多年积累叠合而成,其特点是一般没有人为的、统一的规范驾驭,而以功能合理、适合经济地域条件为准绳。它能自发调整并满足人的需求与特定的地域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使道路空间在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渐变。另一种是受人为影响,依照某一阶段甚至个人的意愿和理想模式来设计和建造城市道路。政治和宗教常常是驾驭的主导因素,经济因素次之,法国巴黎爱丽舍田园大道等,这种道路空间形态规整、气势恢宏、尺度庞大。但对城市的生活变化发展往往反应迟缓、冷淡直至后来被重新认识。对道路空间的理解开始超越单纯的物质形态,逐步增加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
而东方是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从中国城市街道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治秩序为“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家治秩序为“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然而,在内部建立了井然的秩序, 城市街道布局体现了中央皇权的至高无上,大多以中轴对称布置为主线,呈棋盘式布局,其根源来自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就意味着对外部的不关心,充实城市的空间是淡薄的。唐代社会对“礼制”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直至宋代,“城市对外的水运、陆运和内部街道相结合,出现了交通枢纽点,商业也随之兴盛起来”2。随着商业街的出现,情况才有所改观。商业味很重的城市街道无疑是具有很强烈的生活性和场所感的。虽然里坊制度被打破,但城市格局由于礼制的存在而改变不大,即街道空间仍可见自相似性结构,虽然街道安宁、祥和、宜人,但内外沟通和外向性仍然没有形成。
到了现代机动车时代,街道交成了道路,它的设计适应的是机动车的需要和尺度,作为城市房间的街道开始衰落;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代,人们开始呼吁活动空间的回归,呼吁以人为本,于是, 有生活意义的街道空间的回归又开始了。
3. 城市街道景观结构原型
城市街道景观的结构原型是指构成城市街道景观的模式。城市街道景观由界面、街道设施和人的活动构成。如果单独就其中一个构成方面来说,只能作为城市街道景观的表象而出现。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动,无论形式如何发展, 产生形式的基础都是永恒存在的,牢固不变的”3。三者互为整体, 构成城市街道景观,这个所有街道都遵循不变的模式,是其稳定的深层结构。
构成城市街道景观的基本模式有很多,由界面、街道设施和人的活动构成组合的基本结构是恒定不变的。尽管界面、街道设施和人的活动又有各自不同、万千变化的文化模式,但就这一基本空间模式来说,一方面,遵循传统定势模式,以此来建立和保持已有的社会关系和状态;另一方面,空间遵循创造的模式,通过自身的整合,促进人们的聚集,以此激发可能的新关联。
1|街道空间的基本结构(图片来源:(日)片山和俊著陶新中译《都市空间作法笔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文化属性和文化意义
文化属性被称为、看为、视为一种文化的因素与特性。而文化意义是指某一种文化表现(现象、 要素)在精神、哲学、文学等层面上的展示。二者有交叉、交织之处,也互为补充,文化意义的外延大一些,文化属性内涵丰富一些,在某些场合,二者也可混用。以上二者均为文化现象的基本内涵。
4.1公共性——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属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公共性体现在街道的生活性和伦理性、以及象征意义中。
4.1.1. 生活性和伦理性
街道的生活性,体现在城市街道是社会生活的 “容器”,社会生活又是它的内容,两者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一方面,街道为社会生活提供场所;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对人们的活动起到促发、限制的作用。
街道只有在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性时才能展现其景观场景。“衡量艺术价值唯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真实地表现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这是人类所能攀登的最高阶段”4。街道的生活性体现在人把街道看作自身的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城中一些街道中的老住户的一般比例较高, 正是这些老住户的存在,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往变的相对稳定,于是产生了一种亲切宜人的生活氛围。也就是说传统街道形成的并非仅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是人们无形的生活力量。
“每个人都会感到其时代的特征,并能以不同的方式,通过行动、言语、思想、感情等来表现其特征”6。街道的生活性,也体现在人与街道的交流之中,街道因而获得了文化意义。城市街道同样展示了交往的伦理。它包括了人与社会交往以及公共活动等多重关系。人在这里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一方面,人与外部空间本身和对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着交流作用;另一方面,不同个体之间又相互呼唤、回应、沟通,从而各自实现自我意识。在交往(爱情、友情、交流等)的需要上,也能反映街道是形成城市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之一。街道上, 人的本性喜欢观察别人,并且互相影响。特别在大街上,陌生人之间观察是毫无顾忌的,获取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观察的同时,每个人在为自身定位、 并且把自己与环境联系在一起。
4.1.2. 象征意义
在更高的层面上,城市街道景观文化反映城市社会生活的公共精神。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在本性上 “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的意思是说,人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融于城邦,为城邦的公共善服务,才能真正完善人的本性。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公共精神的原始阐述,但他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深入研究公共精神内涵和实质的道路,即公共生活—— 公民社会。
从起源和传统来看,公共精神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个全新的概念,公众首先是现代契约社会中具有独立意识的公民。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市民都是由礼俗关系维系起来的。从这层意义上讲,中国的传统城市与西方概念中的城市很不相同,秦晖先生评论过:“就中国没有城市公民而言,实际我们都是农民( 只不过有的是城居的农民,有的是乡居的农民)。”
4.2场所精神——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意义
场所精神( 场所感) 是一个古罗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人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 心智与身体) 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为此,它必须依靠守护神,以体认和确证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所具有的确定的特征。城市街道正是这样一个场所。当人们置身于有一定特色的历史城市或传统街区中,总会被某种强烈的场所感所打动,这种感情来自于环境的整体性,来自于城市与生俱来的公共生活,来自具有清晰结构高识别性的街道、广场节点、建筑, 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城市街道作为人们户外活动的场所,需要产生场所精神,否则作为街道的意义是不完整的。对于生活在城市内的人来说,每天经过产生的熟悉的景象和留下的意象是他对城市的记忆,是其生活归属感的源泉。具备场所精神的街道显然是能够加强这种记忆的。对于过客,具备场所精神的街道是他对城市的意象。调查表明,场所感强的街道是游客对城市的主要意象点,代表了游客所认识的城市,在文化意义上,街道是城市意象的主要代表之一。
5. 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古代城市街道形成于商业原因,而西方古代城市街道形成于政治原因。 所以东方传统街道富有生活情趣,而西方的街道更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场所,以致后来公共契约的形成。 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西方的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和东方的传统商业街市均可以相互交融。所以城市街道景观规划和设计应注重这方面的挖掘。
(2) 城市街道是人的生活和培育城市公共精神的重要场所。这对于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但这种场所感不是凭空而来,它来源于对城市街道的精心设计。在保留历史的传统,强化有特色个性的景观基础上,研究符合人类的需求, 在界面的尺度、质感、色彩、韵律等方面精心考虑, 布局符合场景的街道设施,才能创造生活场景,通过活动衍生出空间变换,形成能不断延续下去的城市街道。而在公共活动上,所有的互动是以参与者之间的不同和差异为条件的,它是公共生活的初始条件之一, 没有差异的主体间就无所谓互动,通过公共空间的配合形成我们的“市民社会”。
摘要: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现象研究,主要是根据还原的方法,突破城市街道景观纷杂的表象,找到特定街道景观文化的深层稳定结构,并在探析这些深层结构(原型)的同时,阐明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属性,以便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能够充分考虑其文化认同。
城市景观设计与文化元素的融合 篇9
1 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综合表征,囊括了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甚至人们的思维、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等,尤其是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各种文化符号。这些元素在如今的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文化符号类型非常丰富,比如说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行:金、木、水、火、土;十二生肖、祥云、中国结等吉祥符号,另外还包括了福、禄、寿等吉祥文字;有传统的宝相植物比如牡丹、荷花、松、竹、梅等。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同时要结合当代景观设计语言,形成符合当代审美取向的设计理念,从而唤起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与情感需求,这是现阶段城市景观设计工作发展的新方向[1]。
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城市整体设计主线,努力挖掘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资源,借助于抽象、简化以及模拟的手段充分展示文化元素的基本内涵,同时运用各种方式让城市景观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让城市充满文化气息,这是对现代城市设计师的一大挑战。其前提是能够对文化元素灵活运用,可以设计出拥有文化特质以及感召力的城市空间,在这一空间的作用之下,还应当对文化元素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让城市景观的内容变得更丰富。任何景观都应当具备一个文化主线,在掌握文化主线的基本前提之下,文化元素作为景观中的“枝叶”来充实空间。如何挖掘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内涵,在于城市设计师对于文化的理解。比如说内蒙古赤峰市在以红山文化与契丹文化作为背景的景观体系之下,把玉龙、图腾柱以及契丹雕等文化元素融合到城市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之中,充分展示出了赤峰市的文化底蕴。而城市普通空间对于廊架、景窗、地面铺装、灯饰以及雕塑小品等的设计也表达出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和认同,例如说中国结一直以来都是平安幸福的象征,如意象征着生活如意、万事如意。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雕塑和路灯灯饰之中,充分体现出了我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诉求和愿望。
2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的对策
2.1 把握宏观文化特征
城市具备自身的地域特征,不同地理环境所营造出的景观效果也各不相同,其文化历史背景也有所差异。城市景观设计在体现场所功能特征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公共区域以特征和结构,让城市变得更具有记忆性,从而让各个城市都具备特殊的个性。如果一味地进行模仿和山寨,每座城市的著名景观都干篇一律,这是极不可取的。我国江南地区一年四季烟雨朦胧,北国冰雪旖旎,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和功劳,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合人性,更要顺天理,要坚持师法自然。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江南地区的城市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将其宏观取向定义为:亲水性、文人性以及统一变化、富有特色。而这些特征体现在城市景观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城市的建筑、园林、绿化等皆是以水称胜,让人感受到江南城市阴柔秀美、具有灵气的风格;江南多出文人,他们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建设者,因此江南各城市也具有文质彬彬、诗意盎然的气息。江南地区城市的文化虽说具有上述两点共性,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各个城市的文化风格和人文风情在统一中又具有自身的个性。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城市地域的宏观文化特征,才能够真正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才能够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这些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进而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景观。
2.2 适宜的表现形式及原则
城市景观的布局、色彩、线条、质感以及光线、节奏等设计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要满足空间效果的和谐,设计理念的创新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当然,设计方式上的创新更容易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上世纪末,围墙曾经被看作是阻碍城市景观的屏障而被众多设计师抵制,但是城市的建设发展必须要依靠围墙作为屏障,如何采取更好的方式让其与城市环境相符合,这是对城市景观设计师的一大考验[2]。
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而言仅仅是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一种基础手段,即便城市景观立意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但艺术性却是其永恒的要求。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包括了符合唯美艺术性的基本准则,例如多样统一原则、对比协调原则以及韵律节奏原则等。首先应注重和谐和适宜,同时考虑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之间的层次和比例,对于植物色彩、建筑风格造型等,应当在变化中力求统一,在统一中融入变化,植物和建筑要在质感、明暗等方面协调统一;其次是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城市环境设施和自然环境条件应当在保证整体性和谐的前提下,注重个体特征的体现,从而让个性能够自然地在整体中进行表达。
总之,城市环境的改善自身就有很多标准,艺术性标准即是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从而让城市景观能够实现最初的设计功能,表现出独特的城市文化。
2.3 艺术元素的灵活运用
绘画属于艺术元素的一种,我国的绘画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了数千年的丰富和发展。绘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注重于构图和布局,一幅画的构图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美感,在我国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这样的构图意识也或多或少地受到绘画这一文化元素的影响。因此我们把绘画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把景观的意境通过合理的绘画构图进行表达,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深圳万科第五园(见图1),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地把绘画中的文化元素融合到景观设计之中,在第五园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徽派建筑元素的身影,同时还结合了晋派建筑元素。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它并非是简单的模仿和搬照,而是把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城市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绘画中一开一合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之中。第五园中建筑的白墙长短各异、高低有差、虚实相间,并且和山石、林木、流水等融合在一起,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曲折变化,将绘画思想运用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将柔软而具有韵律美感的景色与明朗的建筑线条结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3]。
3 结语
由于传统文化、人文风情、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性,世界上不会存在两座一模一样的城市。因此不同的城市必须要结合自身独有的文化元素,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定位。我们要认识到,一座缺乏个性和文化的城市是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也不会在社会发展中存活下来。所以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对于城市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与经典文化元素相结合,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风格特征,让居民对城市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师都致力于协调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和人居生活环境及居民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力求使三者更加和谐,让现代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打造具备地区特色和文化风情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美感。结合实际工作研究,分析了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就此问题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于磊.浅析城市景观设计对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J].艺海,2014(12):113-114.
[2]马强.符合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J].门窗,2014(9):184.
城市文化景观 篇10
自古以来水和人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依赖水, 从水中获得基本的生存能量, 同时也从水中感受自然的绮丽。
在古代文献中中国的先人们用文字和诗句记录了对水的喜爱。《管子·度地》曰:“水者, 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水永远扮演着“吐新纳旧”的角色, 永远都愿意呈现给人们最好的一面。透明的水让人联想到圣洁与崇高以及生命的灵性, 流动的水让人感悟到它的活力, 随物赋形的水给人变通之感, 平静的水则又让人觉得柔美, 汹涌澎湃的水让人们惊呼它的威力, 则水滴石穿又让人们对于它的坚韧感叹。似乎水的这些特性也符合了君子所具有的德、仁、义、智、勇的所有品格。因此, 对于水, 应报以尊重和感恩的心态。《诗经》中“毖彼泉水, 亦流于淇。有怀于卫, 靡日不思。娈彼诸姬, 聊与之谋。”《小雅·四月》, “径以渭浊, 湜湜其沚。”《邶风·谷风》等。论语中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仁者应是具有宽广博爱胸襟的人, 智者是懂得生活具有审美情趣的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入海不复回!”的豪情、《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惜别之情、杜甫《登高》中“无端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愁绪、还有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与惆怅, 这种种的情感都从水中表现出来。在唐朝诗人罗邺《流水》“漾漾悠悠几派分, 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 玉洞漂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 急宜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 东入长淮日又曛。”和《水帘》“万点飞泉下白云, 似帘悬处望疑真。若将此水为霖雨, 更胜长垂隔路尘。”这两首诗中, 描绘的是水不同的姿态所呈现的美好。这些诗句, 无不成为借水抒情的千古绝唱, 也足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于水的特殊的情感。
在古代城市的城市建设中, 水成了建城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古代城市的建设一般选址滨临水系, 在城市的规划中往往也水系纵横, 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水系乃城市之血脉”的说法。在早期文献中, 经常出现“市井”的字样, “古未有市及井, 若朝聚井汲水, 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 故言市井”。世界上的文明发源地都依靠着江河湖泊, 因为人类的生活生产都需要大量的水, 因此水源成为城市选址的重要标准。如, 荆州城在唐代呈现出“平时十万户, 鸳瓦百贾区”的繁荣盛景。据北宋人刘挚所写的《荆南府图序》记载, 当时江陵府治有规模壮观的围城9km, 有深1丈2尺, 阔, 25丈的广阔的城壕, 府城内有各式各样的桥梁66座、大小湖池47处。至于“六代繁华”的古都南京, 因有穿城而过的秦淮河水系及两岸的奢华景象而驰名远近。在盛唐之世, 因隋唐大运河的建成而成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扬州, 一跃成为“天下诸津, 舟航所聚”之处, 不仅“弘舸巨舰, 千轴万艘, 交贸往还, 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 而且城内水系十分发达。张乔的“月明记得相寻处, 城锁东风十五桥”《全唐诗》、杜荀鹤的“青春花柳枝临水, 白日倚罗人上船。夹岸画楼难惜醉, 数桥明月不教眠。”《全唐诗》等诗句, 正是沿水两岸如画美景的记述。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水元素在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水元素城市建设中, 特别是在一些古典建筑中也有出彩的表现, 如:北京的颐和园、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以及徽州的古民居中都运用了水这一元素, 不仅让整个布局更为灵动外也增添了整个环境的观赏性和使用性。
水元素在中国的古城建设中被广泛的运用, 水体本身的走势与形态是城市布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水体对城市的形态、结构、布局有重要影响, 每个按水系规划的城市和小镇都有着不同特色:苏州呈棋盘格子状;无锡城壕呈菱形, 城河呈鱼骨状;绍兴有七条护城河, 称为“七弦”;嘉定城壕略呈圆形, 城中骨干河还呈十字交叉状;南通的护城河呈葫芦形;安徽的宏村呈牛状, 村中以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 参天古木是牛角, 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 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 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 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 作为牛腿。
现以徽州古民居中的宏村为例, 详细研究水元素在古代城市中的文化意义及实际运用的结合。徽州先民受到新安画派“崇尚自然, 寄情山水”的思想的影响, 在整个村落的建设中充分的注意山、水、人的和谐。而宏村的先民更是觉得居处的地方应是处处如画, 人如画中的美好意境, 因此在整个村落的规划中将画意画境贯穿其中, 从而塑造了“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村园意象, 在整个宏村的规划中, 周围有青山绿树相拥, 村内家家宅院潺潺溪水。月沼、南湖的波光粼粼, 粉墙黛瓦倒影湖中, 湖上小桥玲珑, 湖面鹅鸭悠游, 古黔有诗赞道:“何事就此卜邻居, 月沼南湖画不如。洗汲何妨汐路远, 家家门巷出清泉。”整个是一个画中仙境。
在徽州村落规划选址深受传统堪舆术的影响既表达了追求“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和皆环境观, 又体现了满足人们趋吉避害的心理观。徽州地处山陵地带, 群山环绕, 溪水清澈, 村落选址多利用天然地形, 如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等, 大多选择在山谷内相对开阔的阳坡或山侧南向缓坡上。遵循“阳宅须教择地形, 背山面水称人心, 山有来龙昂秀发, 水须围抱作环形”的模式。处于面南而居的坡地, 村落可以获得充足的自然日照和开阔的视野, 又可避免洪涝和有利排泄;近水可以获得灌溉、洗涤、防火和航运等便利。此外“枕山、环水、面屏”, 即前有朝山、案山, 后倚来龙山, 水口处有两山夹峙, 溪水环抱流过村前, 这种格局形成较封闭的区域居住环境, 既可使村落避开强烈山风的侵扰、寒冷潮湿气流的侵蚀且夏季一可吸纳临水而过的凉风, 又能使村民获得安静稳定的居住心理需要, 这种选址方式, 除了体现了村落选址利用自然环境, 也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水的崇拜精神。
在宏村村中每一处水系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如:水口, 一般水口地带属于自然山水, 以山为背景, 以水为骨架, 因地制宜, 组织园林景观, 所以有“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的景观。宏村的水口布局, 讲“源宜朝抱有情, 不宜直射关闭, 去口宜关闭紧密, 最怕直去无处”, 并且水口位于村落入口处, 是众水汇集之地, “夫水口者, 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
水圳:水圳之上设置活水道, 用来调节水位。引沟开圳实际功效是疏通村中的水系, 并附以“风水财气”观点使人乐于接受, 使水圳得以保护。徽州《种麓齐氏族谱》记载“吾里山林水绕……而要害尤在村中之一川, 相传古坑族祖渊公精堪舆之学, 教吾里开此圳, 而科第始盛……自圳塞而村运衰焉……故培村基当以修圳为先条……务使沟通, 永无奎滞, 此我里之福也。”由弯曲的水圳而形成的水巷空间, 具有步移景异, 曲径通幽的空间效果。点景、对景、借景、框景等, 运用各种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使环境景观互相渗透溶合, 更加具有理性的美学意义。
村中蓄水对方便村民使用和防火具有重要价值的是塘, 《阳宅会心集》卷上“开塘说”中云“塘以蓄水水躁急难于取用等情况足以阴地脉, 养真气”。池塘主既可缓冲水势又可防洪供居民浣洗、饮用。在新安《金紫胡氏家谱》载:“, 所蓄之水可供村盂闸闸下之水盘旋, 实翼水所汇处, 为汇, 水口之关锁, 而地势, 直走姚江, 宁惟一方, 实四境风气枚关则莫如闸包村是急者, 余乃次第经营既为修筑沙湖、畜一邑之水源, 又为更新横坝”。村中有塘与周围山势形成对比同时也使映衬了村内风景, 还具有审美的作用。在宏村中的月沼, 按照民间“花开则落, 月满则亏”的传统说法, 将水塘开掘成半月形, 取“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月沼的北面将宗祠、书院等相对高大的建筑作为背景, 其他三面以民居建筑将此处营造一个相对围和的空间, 从而形成一个以月沼为中心的既开阔又宁静的空间环境, 清澈宁静的池塘代替了广场, 远山近景映于水中, 诗意盎然, 也使得书院与祠堂周围更加的宁静, 不被打扰。
宏村中的院落将门前的溪水引入家中, 成了一道别样风景, 就是水院。李笠翁曾说宏村的水院:“造型贵精不贵丽, 贵新奇大雅不纤巧烂漫”, 因而要“绝无多费而奇情妙趣尽在其中”。水院的设计形态, 体现了自然与整体院落布局的统一和谐。水院不仅是单体建筑之间的过渡和建筑功能、等级划通行可联系的交汇点, 而是有意营构, 精心装点的室外活动环境, 将内外空间相互融合, 相互映衬, 起到“山随宴座画图出, 夜窗风雨来”的构图效果。使居民住户接近自然、享受自然。
宏村的水系依“牛”的形象设计, 使得整个村落以达到对整体水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 古人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 用贯穿整个村落的水系来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 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其他资源的消耗, 还保持了环境的舒适性。引水入庭, 也起着很好的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作用, 节约了资源。
在现代的城市和城市居民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中缺少的就是对整体环境的具体研判和细致的研究, 不仅没有利用周围的资源, 还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 更不用讲有任何的文化意义可言。
因此, 在当代城市住区的环境设计中, 我们应借鉴民居环境系统设计的方法, 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 对居住区进行环境设计和水景设计。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说:“地形、排水系统、溪流、生物的活动路径及栖息地, 所有这一切都有其连续性。好的土地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量减少对现存格局和各种流 (气流、水流……) 的十扰。”体现着设计遵从自然的设计思想。居住区的水景营造是一个与居住区环境整体景观以及整体水系的规划紧密关连的概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居住区环境中的水体营造应该尽量与城市生态廊道、城市水系结合起来, 从城市规划界面的角度进行考虑, 把城市宏观环境与住宅区环境规划设计联系在一起, 这样有利于增强水的流动性和水的自身清洁作用。现代水景建设还要充分地研究用地范围内的地形、气候条件、土壤地质情况、水系分布情况、植物配植情况等等, 要对从景观建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来研判设计水景的可行性。水景的运用还要考虑还要小区的风格定位, 销售群体、市场推广策略等等诸多因素。最后再来确定水体的形式, 水岸处理的手法, 水体周边植物花木的效果, 灯光处理等等。
在今天的水景景观设计中, 如果能吸收古人对自然环境认识观的经验, 认真的利用当地的地理自然优势, 而不是一味的运用科技和重型机械的力量强制的进行改变, 或许能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人为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在现代的小区的水景建设中统一规划, 以不破坏现有环境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对雨水、天然降水、周围可利用的地表水、污水、景观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规划, 使得还可以循环再利用的水不会白白的流走, 增加小区的相应费用, 这些水得到合理的运用, 这样也在不同的程度上保护了自然, 保护了当地的原始水系。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环境景观质量、居住环境有着不断拓展的丰富内涵需求, 并且永无止境, 但无论怎样, 人们心中仍然还存有对自然的一份渴望, 对于水的亲近之感。无论是对身处的城市, 还是居住的小区, 人们都希望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清澈的水域, 流淌的水系, 以及各项配套水景设施和园林绿化。在现代的水景设计中要充分的分析变化着的因素, 结合实际, 从而营造出适合于人们需求的舒适、宜人、生态、环保、安全、优美的人居环境景观, 始终都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因此, 我们要在借鉴古人对于水元素在整体村落规划设计经验的基础上, 再加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准确的分析、完善的设计理念, 让现代人们感受到“傍水而居”的惬意,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庞杏丽:《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水景分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月第23卷第3期。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篇11
地域审美观念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优秀的环境景观以及居住景观不仅是将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和人之间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功能更是具有双重效应,所谓的双重效应既包括对人们精神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包含对热门的物质功能。尤其是在当今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经精神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的条件下,注重景观的精神功能更加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景观在设计以及营造过程中并不是单单的对某块地皮进行绿色规划。景观要素的堆砌,更注重的是对景观设中景观整体风格的一种定位,景观的设计应当是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意境。在景观之中,建筑的族群以及公共地区的建设和建筑周围的绿化等方面是极具文化特征的,这种文化特征能是人们在居住、教育以及休闲等方面寻找自我认同的文化环境。例如在景观的设计以及营造过程中使用暗喻等表现手法来传达景观所蕴含的文化,通过这样设计,将视觉以及文化环境共同融入到景观之中,不但能给人一种归属感,更是与“以人为本”的呼应,从而满足人们对景观愉快、温馨的要求。
王澍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大师,其在设计之中强调抛弃现代建筑的经典规划,利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建筑出摒弃中轴线的科学设计理念,依据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呈现出于自然与臻于平衡的设计作品,其代表作品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王澍的设计之下,象山校区已经呈现出一个桃花源般独具魅力的田园式的新校区,他在校内保留了一片农田,使用了因建设而拆除的旧的砖瓦,利用简单与优美的线条呈现出具有特殊魅力的大学校园。
地域环境成就城市景观设计
我国古代传统园林艺术在设计上是将自然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所以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的模仿从而表现自然美,我国古代传统园林景观艺术是将艺术以及手法的结合的成果。例如在我国古代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任何事物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发展到极端必然会走向反方向。而“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则代表这我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思想,也是我国古代传统审美思想的基础,古代学者以及哲学家都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有共同认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就是对我国古代传统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表现。
城市景观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了城市广场、城市中的商业街,以及办公环境等地方,例如,各个城市的万达广场;沈阳的中街步行街;北京的高级办公区域CBD等地方,这些地方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展现的是整个城市最为高水平的设计内容与观念。其中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集中表现在居民区、小区、别墅区等地的景观,例如杭州的“江南山水”居民区,就是在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以江南的风景为契合点,进行的居住区的规划与策划,符合城市整体文化气氛的同时,兼具自身居住区的景观特色。
人文精神影响城市景观设计
要在我国的土地上设计出符合我国人民要求的景观,其本质还是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足够并且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了解当今社会中的文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如何设计景观、发展景观,并且通过在物质以及精神两方面,打造景观的精神鱼文化底蕴。同时也只有做到将自然因素以及当今文化和科技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明确景观的设计方式,掌握打造景观的方法以及技术,提升景观之中所蕴含的我国特色。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各自的文化都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不同贡献。在这一条件下,现代景观在理念以及设计过程中也不断发展。例如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景观表面下所蕴含的社会以及文化意义,也更加注重审美对当今景观的影响。
贝聿铭是华裔设计大师,其设计的作品,兼具中西方的共同美学,同事又具有现代光影的利用,以及对于现代科技的极致使用。如果说其在国外的设计其中具有着一些江南园林的影子,那么其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之中,显然是极具中国风的。其苏中博物馆的设计之中,可以看到外形的实际具有着江南园林的古朴,欧洲建筑的大胆,在景观之中,贝聿铭大量的运用苏州园林原本的植物,进行移植,最大的保存原本忠王府的植物。使得作品本身与临近的拙政园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城市文化景观 篇12
勤劳智慧的厦门人创造了许许多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从人文、宗教、园林、文化、艺术等角度, 显示了厦门历史发展的印痕, 构筑了多元文化, 兼容并蓄的城市景观。目前厦门有大大小小的城雕100多个群 (组) , 它们各有特色, 寓意丰富, 彰显着厦门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厚重的历史、地域文化特色。
1 以历史纪念性为主题的城市景观雕塑
1.1 战争主题纪念雕塑
战争意味着一个城市重大的历史或者开端, 战争主题便成为了很多城市的标志雕塑。厦门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记录, 厦门抗日战争发生于1938年5月10日~12日, 雕塑《永铭在心》是对这段抗日历史的情景再现, 主要分为雕塑与铭文碑两部分。主题雕塑高6.4m, 采用花岗岩镌刻, 像是从一摞摞历史书册中抽出1938年的那一天的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 底座是四同幅描写遭受战争苦难的厦门人民的深浮雕。铭文碑上镌刻着部分死难者的姓名及死亡原因。1949年10月15日解放厦门战役打响, 10月17日全部解放, 战役中两千多人壮烈牺牲。《永志铭心》组雕根据厦门解放战役历史史实而制作, 有力地再现了当年摧枯拉朽、气吞山河的战斗场景。正是这种真实可感的城市雕塑, 让战争的亲历者和后人能在直观的视觉效应里感受心灵的震撼。
1.2 历史文化及名人雕像
与厦门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很多, 而将其以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且较为成功的是郑成功和林巧稚。《郑成功》花岗岩雕塑高15.7m, 立于鼓浪屿皓月园覆鼎岩上, 是厦门市最大型的雕像。雕像塑造的是郑成功从金厦哲师东征大战前的沉思, 显示出他收复台湾驱逐荷虏的决心、信念和力量。石料的选用、雕塑表面粗犷的刻划的处理手法, 可供全方位观赏, 鼓浪屿成为它的背景、雕像融于鼓浪屿大环境之中, 形成谐调统一的效果。《闽海雄风———郑成功和他的部将们》巨型铜塑, 宽20m、高5m, 立于鼓浪屿皓月园, 浮雕塑造的郑成功率领他的部将东征的英姿, 浮雌将现实中的立体形象进行有层次的压缩, 表面的精细刚柔, 光影的明暗分布, 体面的转折关系, 凹凸互补富于变幻。
中国最著名的妇产科医生林巧稚, 是厦门鼓浪屿的女儿。她逝世后, 家乡人民为纪念缅怀人民的好医生, 在林大夫诞生地鼓浪屿上, 专门筑建了风景优雅的“毓园”。她身着白大褂, 脚穿布鞋, 朴实而慈祥的林大夫如同生前一样, 双手合抱在肚脐, 嘴唇微启。汉白玉洁白、细腻, 象征着林巧稚大夫高沽的品质, 对人民特别是对婴儿、母亲的赤诚至爱。另外, 厦门市还有《孙中山》、《陈嘉庚》、《陈化成》等名人雕塑及一些宗教雕塑等。
2 以厦门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景观雕塑
2.1 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 厦门作为闽南文化圈的代表城市, 其城市雕塑中必然蕴含着相应的文化因子。其中以环岛干道下穿仙岳隧道———《闽南风情》浮雕、环岛干道会展下穿隧道《闽南古厝群》浮雕、环岛干道下穿仙岳隧道———《闽南印象》雕塑为代表。闽南古厝是极具闽南文化中建筑艺术的典型, 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和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因此, 从古厝浮雕可以感受到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也展示了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 凸显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
作为闽南文化一部分的博饼文化在厦门城市雕塑里也有着深刻的体现。如位于鼓浪屿日光岩反映郑成功的将士们中秋博饼的组雕。“博饼”是厦门独有的习俗, 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和月饼文化, 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厦门牛头山博饼民俗园《鼎甲游街》及中华教育园《状元游街》群雕皆是对博饼文化的一种展示。
2.2 海洋文化
厦门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传承, 首先是闽南的海洋文化地位。闽南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源地, 在推动我国甚至世界海洋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厦门 (包括闽南) 先民长期与海洋互动中形成鲜明的海洋习惯和文化。一是信仰妈祖, 奉为海上保护神。二是海洋移民的多样化建筑。厦门除建有适应海洋性气候的闽南地区特有的“红砖古厝”外, 还有世界各地的建筑。作为海洋文化的代表城市, 厦门市充分利用已建的群众文化设施, , 组织开展影响面广、参与性强的海洋性文化活动, 进一步营造海洋文化氛围。而其中, 城市景观雕塑的主要代表为《爬上岸的章鱼》、《海花情》、《鼓浪屿中华白海豚》、《船桨》、《启航》等。
2.3 音乐文化
厦门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从各种主题雕塑即可感受出。以“音乐之城”而闻名遐迩的厦门, 在其城市景观雕塑里自然少不了音乐的主题。在厦门岛南边胡里山炮台的环岛路隔离带上, 雕塑了名曲《鼓浪屿之波》的乐谱, 乐谱雕塑全长247.59m, 成为环岛路上的主要景点。环岛路音乐广场雕塑群, 包括广场铭牌、原有木船、大橹的述说、音乐的海洋、厦籍著名音乐家生平介绍石刻、中国古代五音装饰景墙、蓝色海岸线、遗落的音符、照镜等一系列群雕及小品, 广场将音乐、音乐家与厦门当地音乐氛围融合, 给人以艺术熏陶, 形成整个广场浓厚的音乐氛围。
2.4 市鸟白鹭和市花三角梅
市鸟白鹭和市花三角梅是厦门的标志物, 同时也是汇集历史、地域文化的实物象征。白鹭女神雕塑“白鹭女神”是厦门城市的标志。白鹭女神是鹭岛的象征是厦门城市雕塑中的精品。白鹭女神是利用一块高达5m多的花岗岩雕刻而成的, 整个雕塑呈现出自然与人体美的结合。厦门的市花为三角梅, 并在多处公园内进行种植。在厦门的城市景观雕塑中, 有多处对此进行了体现, 比较典型的如厦门大学的《一抹红》和复建的《青春》雕塑, 厦门环岛路的《美丽厦门》纪念雕塑也是以三角梅为创意灵感, 主体部分以蓝、红、绿三色的三片镂空花瓣, 组合成向上伸展的三角梅造型, 色彩艳丽、造型生动、姿态优美。环绕底座延绵而上的三角梅组群, 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及建设“美丽厦门”不断向上的蓬勃精神。
厦门地域文化的内容还有很多, 如嘉庚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宗教文化等, 在此不一一列举。厦门城市景观雕塑成为了城市的一种重要元素向人们诉说、展示着美丽的厦门。雕塑因厦门更生动, 厦门因雕塑更精彩。从厦门市的雕塑作品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雕塑作品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含意, 力求耐人寻味, 还必须具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力求做到雅俗共赏。以景观雕塑特有的纪念性与装饰性的艺术效果来装点城市, 对人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并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景观雕塑作品的表现不仅是本身形式的完美, 而且要有精神内涵, 把周围环境中各种美的因素统一起来, 使环境的整体美学得到强化和升华。厦门是现代化港口风景城市, 雕塑的题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 而且将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文化运用的恰如其分, 不失为城市景观雕塑的典型代表城市。
参考文献
[1] 史蔓蓉.城市雕塑让厦门更美丽[J].中国旅游报, 2009 (1.16)
[2]于化云.扬帆出海——厦门城市雕塑观感[J].城雕欣赏
[3] 林瑞才, 厦门海洋文化建设的思考[J].厦门科技
【城市文化景观】推荐阅读:
城市绿谷的文化新景观08-24
生态设计、植物景观、城市文化的融合07-21
城市生活/城市文化10-23
城市文化分析10-24
城市文化特色07-24
城市文化个性07-27
城市文化辐射08-07
现代城市文化08-08
城市文化产业08-27
城市文化视角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