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024-09-18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选10篇)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篇1

摘要:在现代人们对各种生活方式的不断追求作用下,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商业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开始进入人们生活之中,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的应用方法,旨在提高景观元素运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应用

在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之中,商业综合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一个城市现在及未来面貌的承载体,因而其内部空间景观设计非常重要。要想空间景观元素在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建设中运用得恰当合理,就必须遵循既定的设计原则,应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空间景观元素设计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构建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

关于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界定,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如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Lifestyle Center(生活方式中心)等。虽然称谓不同,但所表达的含义一样。在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城市综合体定义为,由多个功能不同空间所组合而成的一种建筑。国务院研究中心对既有建筑综合体和在建建筑综合体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约66.8%的综合体都带有商业、酒店、办公及公寓这4项基本功能[1]。可以认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是指将城市中多种生活空间组合在一起,融娱乐、办公、商业、公寓、运动、酒店与一体,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依赖和辅助关系,从而达到满足现代人对不同生活方式需求的一种综合性、多功能高效建筑。

2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的应用方法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包括铺地元素、小品元素、植物元素等等,不同景观元素适宜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具体如下:

2.1铺地元素应用方法

根据铺装在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装饰形式,应合理的选择材料的色彩、肌理和规格这3要素。其中,色彩尤为重要。为了整体色彩和氛围的统一协调,同时又不失商业场所特有的丰富热闹,设计时会将材料的色彩分为主色调、辅色调以及强调色。根据经验,这3者的比例为70%、25%、5%。其中主色调和辅色调应该互相协调,以同一色系为佳,而强调色则是提亮和点睛的效果。同时,合理运用这3要素,还能对空间的分隔、路线的引导、氛围的营造,产生特别的设计效果。

2.2小品元素应用方法

商业综合体中的小品元素具有特殊性,与普通的小品元素相比,其更强调2点:参与性、时尚。时尚能引领潮流,营造购物氛围;而参与性不但能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更能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这两者都是聚集人气、将场所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法。以水景为例,水景有静态与动态之分、自然与人工之分,不同水景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美感,是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景观元素[3]。水景元素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的运用,不但要求对于水景布局、位置、表现形式的选择和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内部空间大小、整体空间氛围及地域季节对水景的影响等,更是引申出旱喷、音乐喷泉、多层叠水等增加参与性和时尚感的水景形式。

2.3植物元素应用方法

植物元素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的运用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材料,既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结合运用,或作为背景或作为装饰,功能极其丰富。对于植物元素的选择,除了需要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要全面考虑当地生长环境、气候特征、土壤等因素,以提高植物成活率[4]。植物在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运用,经常以花钵小品、时令花卉摆拼、常绿整形灌木修边以及大乔木点睛的形式存在。

3总结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内部空间景观设计要求更高、更加严格,只有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设计遵循生态、人文、优化空间功能等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色彩构成等环境要素,针对不同景观元素采用适当的设计手法,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参考文献

[1]彭爽.商业综合体双首层空间模式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

[2] 汤衡.大型商业综合体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 徐岩.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 李健华.商业综合体节点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篇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了解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

3.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

教学难点: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原因

六、教学准备

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给出大脑功能区分布图,以此启发学生理解功能区的概念,说明功能区的分布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从而让学生理解空间结构的概念即功能区有规律的组合。

读大脑功能区分布图,理解功能区及空间结构的概念

为教学目标1打下基础

过渡

提问:参照大脑功能区的含义,联系日常生活,北京是否有功能区?你能说出几个?

联系日常生活,说出北京的几个功能区

知识联系生活,使学生对功能区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介绍城市功能区

在学生说出或由教师启发得出的功能区中,重点介绍CBD、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介绍以小活动“我说你猜”的形式进行。

小活动:我说你猜

由教师描述某个功能区的特点,让学生判断教师描述的是哪个功能区。

学生判断正确后,以北京为例以图片的形式介绍该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调整 篇3

[关键词]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权力结构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3-0044-04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内部权力问题的研究。 自从伯顿•克拉克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术权力”之后,人 们在分析高等教 育系统权力问题时有了坚实的理据,大学内部存在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类最为主要的权 力体系。对大学内部权力关系构成及其模式的关注,为我们深入研究大学内部管理提供了视 角。

一、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厘定

1.权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提出,权力是“人际关系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 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凡是依靠一定力量使他人行为符合自己目的的现 象,都是权力现象”。由此得知:权力是一种能力或能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使他人的行为 符合自己的目的性,而且这种力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权力一般由权力的主体、客体及权力 形式所组成。权力主体指的是权力的拥有者或行使者,客体是指权力的作用对象,支配权力 的主体利用这一力量去驾驭客体并使客体服从自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权力通过正式地位 ,或者非正式的地位,或者有时通过两种途径获得。

2.大学行政权力

一般意义上来说,行政权力是指社会组织中的行政机构和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依照一 定的规章对社会组织自身进行管理的能力。大学行政权力是大学作为一个组织为实现发展目 标而赋予大学科层制结构中各管理层次的,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对大学中的行政事务进行管 理的能力或力量[1]。大学中行政权力的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构及行政人员,它的 客体既包 括大学的各层行政人员,也包括教学、科研人员甚至学术权威。大学行政权力结构是一种稳 固而有序的科层制的结构,行政权力的运行自上而下。

3.大学学术权力

基于学科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应是一种自由而广泛的权力。学术权力并非外部赋 予,而是大学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是大学本质属性的外化。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 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把学术权力下放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扎根于学科的权力 、院校权力和系统权力。其中,扎根于学科的权力包括个人统治、学院式统治、行会权力、 专业权力和魅力权威;院校权力包括董事会权力和官僚权力;系统权力则包括官僚权力(政 府权力)、政治权力和全系统学术权威人士权力[2]。在伯顿•克拉克的研究中, “学术权 力”包含了更为宽泛的权力意义,实质上指的是大学内部的整个权力结构及分配,用“学术 权力”的概念来涵盖大学权力系统是为了突显大学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在中国语境中的“ 学术权力”概念所涵盖的范围远远小于国外版本,学术权力即指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对学术 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学术权力的主体指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 ;客体指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学术关系。大学组织学术性的特质,使得它应是一个“底部 沉重”的结构,自下而上是学术权力的运行方式。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大学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力,权力的行使都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 超越一定的界限会引发两者关系的失衡或冲突。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学术权力与 行政权力是互补的、统一的,行政权力已具有不可或缺性,而确保学术权力存在的独立性应 该是大学行政权力存在的依据。大学的性质和权力现象导致了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呈现如下机 构特征:学术权力作为一种内在力量发挥着支配作用,行政权力则作为一种外在的结构形式维 系着高等学校组织的存在和发展[3]

二、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模式现状

由于各国体制、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及大学的传统等不同,大学内部权力架构也不尽相 同,根据伯顿•克拉克的研究,国外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可归纳为三种模式:以美国大学 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渗透,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模式;以德、法、意等国为代表 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渗透,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模式;以英国大学为代表 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的合作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管理的计划体制,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通常由教研室、系或学 院、学校三级层次组成,行政等级分明,权力的执行上传下达,权力重心上移,基层缺乏自 主管理的权力。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大学决定自身发展的诸多权力也相应得 到落 实,但行政权力泛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因而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主导的模式。

1.漠视学术权力存在的合理性

我国大学内部行政权力系统等级特征明显,且过分集中。由于体制的惯性,大学的内部组织 仍然按行政组织结构的组织设计来架构,按行政组织的方式对校、院、系进行权力的分配, 漠视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存在的属性。大学学术权力只得听命于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安排, 大学内部学术权力组织渐渐成为“虚位”组织。学术权力被漠视极大地影响了行政决策的科 学性,阻碍了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健康发展。

2.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界限不明

随着大学内部事务的日益繁杂,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常常交织在一起。面对烦杂的事务,行 政权力常常率先做出决策从而导致包办一切的现象发生。在实践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 界限不明,学术权力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难以体现,从而不利 于大学形成民主、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3.行政权力的思维方式取代学术权力的思维方式

由于大学内部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管理人员的作用也日渐 凸显,导致大学都成了“被行政人员控制的大学”,行政权力渗透至大学每一个角落。行政 权力的强制性致使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之间关系的疏离,行政人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取代学 术管理的方式。大学常常按照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然而学术管理应该 按自身发展的逻辑来进行,否则难以保证学术权力对学术事务决策的参与,抑制学术人员创 造力的发挥。

4.学术权力倒逆运行

我国大学内部权力过于向行政机构偏移,势必削弱学术权力的彰显,高校学术人员特别是教 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常被忽视,权力过于向上集中,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抑制了基 层创造性的自我发挥,“底部沉重”的特性被异化,终致学术权力逆向行使,层层式微。

三、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失衡的原因探析

大学的发展带来内部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分野,与处理这两类事务相应的学术权力与行政 权力便应运而生。然而,一个组织同时存在两个权力系统时,使其除具有相互制约与相互补 充的一面外,亦存在相互冲突的另一面。

1.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内在矛盾

(1)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不同。任何行为的取向都取决于其价值取向。尽管与传统大学相比,现代大学无论在规模、结构还 是在职能等方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大学以学术为本质属性的特性没变。“为保证知 识的准确与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4] 。源于对 高深知识的探究,“学术自由”成为学者学术活动的先决条件,大学内部学者管理学术事务 的价值取向基于“学术自由化”的原则。作为拥有知识和创造知识主体的学术人员理当享有 “进行选择、鼓励积极性、从事创新、维持批评和促进多元化”的学术自由的权力。

大学固然是一个以学术为中心的组织,它亦是一个现代化的科层组织。科层组织强调的是有 目标、规章制度、正式的权力体系等,决策者、执行者构成支配——服从的层级体系,从而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自国家、政府或企业等外源性的力量和大学内部 管理的吁求,使在大学专门化处理某些事务的同时促成行政权力体系生成。为了大学的有序 运转及目标的实现,行政权力体系要求强制性,管理严格按“效率化”原则有序运行。一方面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本质要求学术“自由化”,另一方面其现代科层组织的特点要求 行 政“高效化”。由此,两种异质的权力体系共存于大学的有限空间之中,形成现实的冲突。

(2)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特性不同。学术权力是扎根于学科的权力。学科是大学的组成单元,大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科利益 的联邦,这一组织架构使得大学权力基础本身明显缺乏强制性。因而,学术组织结构的松散 导致学术权力的分散。行政权力具有统整性,大学内部行政体系的目标及运行的方式都表现 为从整体出发,确保整个组织的协调、高效地运行,从而上下具有一致性,且权力集中于最 高 行政管理者,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此外,学术权力的主体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的专家学者, 他 们对于学术有着最大的发言权。学术人员治理学术内部事务的权力的基础是自主性和个人的 知识。外来力量的干预将会钳制学者的学术思想,剥夺学者的研究自由。行政权力却具有强 制性“他治”的特点,是依据相应规章制度获致的,规章制度是其合理合法的依据。

2.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失衡的特殊原因

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失衡除了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自身不可调和性之外,还存在以下 原因:

(1)国家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我国,大学一直被视为国家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沿用的是行政单位的管理体制模式,且 自上而下建立了等级森严的行政管理机构,从而忽视了大学组织的特殊属性,大学内部权力 体现的是行政一体化。

(2)大学内部官本位意识比较严重。在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内部各类人员有崇尚权力(行政权力)、迷失自我的倾向 。现实中,学者地位上的差异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学术的成功不仅仅建立在研究成功本身上 ,与学术相关的社会资本有时比学术成就更有利于自身生涯的发展。在大学内拥有行政职务 抑或是“双肩挑”成为很多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优选择,无形之中成就了行政权力逐步膨胀 的欲望。

(3)大学对自身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我国大学属“后发外生”型,具有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缺憾。大学在发展的进程中受到外源 性力量的干涉过度,缺乏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对大学发展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够,任凭行政权 力泛化于大学之内,从而造成学术权力失语的境地。

(4)保障学术权力的制度缺失。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弱化,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相应组织制度的保障。原有大学学术组织制 度实质上是由行政权力在控制,学术权力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制度架构无法在实践中体 现学术权力的合法性。

四、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调整的建议

在大学内部的权力构成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共同存在的,但就我国长期以来的大学内 部管理实践来看,行政权力占据着主导地位,学术权力缺乏应有的作用空间,因此,给予学 术权力应有的地位,使其在大学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  [5]。对此,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有所启 示。

1.坚持“学术本位”的原则,树立行政权力的服务观念

从历史上看,大学学术属性的本质规定是由学术活动本身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它承继于欧洲 中世纪大学“教授治校”的传统。在大学的组织结构中,一个学科该做什么、如何做,只有 学者才最有发言权,学者的独立劳动的价值只有同行的专家才能给出更准确的评价。在大学 ,行政权力应该处于相对意义上的从属地位,应服务于大学的主要活动。要转变行政权力“ 官本位”的思想,确立服务学术的观念。

2.建立健全学术组织,实现权力中心适当下移

对大学内部权力的架构,院系层级应有自主权,这也是加强基层自主适应能力、激发基 层 自我寻求发展动力的前提条件。但由于我国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存在泛化现象,学术组织难以 发挥其应有作用,应淡化校级层次的学术权力,加强院系层次的各项权力,有效实现学术权 力 下放。基层学术权力主要包括基层学科和课程的调整和设置权,科研项目的管理权以及教师 的聘用权等。大学要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重塑基层学术权力的威力。

3.加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沟通与对话

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以致那些对管理事务有兴趣的教师要么没有充分的 时间,要么缺乏行政管理必要的专门知识,从而难以理解决策过程或其他一些事务。在学者 的眼里,行政人员都是一些沉溺于烦琐的行政事务中和在外部压力下谋求学校变革的人们, 他们越来越疏远学校的学术事务[6]。而与此同时,在行政人员看来,学术人员只 着眼于个 人或学科的利益,缺乏对大学整体发展的远见。行政权力的强制性特点往往容易造成与学术 权力的疏离。大学应加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对话与沟通,为实现大学民主、科学、有序 发展的目标共同努力。

4.有效发挥校长的协调者角色

目前我国大学校长多从教授中产生。大学校长既有自身的学科专业背景,又是行政权力的最 高首长,因此具有合理合法的权力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这种角色实际上十分有利于校长 充 当校行政权力系统与以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系统之间联系的桥梁,也有利于协调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大学校长必须意识到,大学作为高深学问产生和传播的机构, 其内部管理的合法性哲学如同大学合法存在的哲学一样,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同时承认 [7]。大学校长应引领高校遵循内在发展规律,反思改革与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在学校整体 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整合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目标,找寻学术标准与社会标准同存共融的途 径,充分发挥协调者的角色。

5.建设有利于学术权力彰显的制度环境

彰显学术权力需要在制度层面解决问题,需要创设有利的制度环境。以教授为代表的学术人 员参与管理,无疑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权威作用,提高管理的绩效,同时有利于创设高校学 术自由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学者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提高了学校决策特别是学术性政策 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应建立正式的教授组织和机构,并从法规和制度上维 护组织的合法权力,建设彰显学术权力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演变[J].现代教育科学,2006,( 2):1-5.

[2]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2001.186-198.

[3]秦惠民.高校学术管理应以学术权力为主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2,(3):25-2 7.

[4]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6.

[5]胡建华.关于彰显学术权力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27-31.

[6][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2003.9.

[7]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15.

(责任编辑 黄建新)

On the Structure and Adjustment of the University's Interior Power

XIA L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China)Abstract: The university's interior power is mainly composed ofthe academic po we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c power an d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has formed different mod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reasons why the university's interior power has lost balance, and points out som e special reasons in our university. In order to adjust the power structure, the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篇4

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新型二元结构是我国现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痼疾, 也是新型城镇化力求能够克服的壁垒。

城乡二元结构以户籍为分割, 区分城市、农村户口, 以差别公共服务与资源, 区分城市、农村生活, 最终形成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为一元, 拥有农村户口的“村民”为另一元的二元结构。

随着城镇化推进,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农民工成为城市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享有的公共服务与资源并没有随之改善, 达到城市居民的标准水平。户籍仍是城市人口分割的重要标准, 本地户籍人口享有户籍带来的包括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个人发展的优势, 城市内部形成鲜明的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一“元”、以户籍人口为另一“元”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分割。这种经济社会结构的分割即本文讨论的城市内部新型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中, 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在收入、发展、生活质量、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从收入数量来看, 2011年,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923元, 农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9895元, 市民收入明显多于村民。从个人发展情况看, 2011年, 成都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占人才总数59.07%, 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5.64%, 中小学校有38.4%分布在城市, 7.6%分布在农村, 农村专职教师人数仅是城市的10.9%;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与资源普遍落后, 与城市人口竞争和个人发展中需付出更高成本。2011年, 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总支出37%,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支出11.6%农村村民分别为42%和4.6%: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 生活娱乐、文化教育明显弱于城市。从社会保障城看, 市市民享有较健全的公共服务, 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与福利均具优势, 以医疗保健中执业 (助理) 医师为例, 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此类医师41.48人, 农村地区仅为1.669人。以上数据充分表现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二元结构现象。

根据上述数据编制雷达图, 由图1可知二者差距较大, 且无相似性。

城市新型二元结构突出表现在城市内部的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 (本文特指农民工) 在人均收入、劳动市场、社会保障、城市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中。收入方面: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 923元, 西部地区农民工人均年收入达26 712元, 但注意这其中并未同前者一样扣除社保支出。

劳动市场方面:农民工所从事职业绝大多数从属于第二产业,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人数相对稀少, 其中有60%的人员通过亲人、熟人或中介组织介绍, 仅有35.3%的人员通过招聘途径, 在农民工的工作获取中与其他劳动力竞争的程度较低。只有23%的农民工有长期的稳定工作, 且仅有47.8%的人员知道有可行的职业培训渠道。成都市政府免费发放的职业培训券的受益群体主要是川籍的返乡农民工, 对非本地户籍的农民工并未提供其他免费的职业培训项目, 在劳动市场上农民工还是非正式非首要的劳动力, 其获得职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更小, 成本更高。

社会保障方面:在已获取工作的农民工中, 有53.9%的人员并未与用工单位签订用人合同, 有58%的人员表示用工单位并未提供工伤保险等社保, 27.5%的人员表示用工方有拖欠工资的行为, 他们对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状况满意率仅达到了24.7%和21.8%;在有子女且子女在蓉读书的人员中, 有72.4%在普通小学读书, 其中近一半以上需要缴纳借读费等额外费用, 而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0年外来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工作的意见》也没有对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费用做出明确规定, 减免费用的学校多数为打工子弟小学, 此类学校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无法与普通的公办小学相比;除此之外, 知道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人员占22.4%, 但仅有8.6%成功获得了此类住房, 而在这些成功入驻的农民工中几乎没有外地民工, 因为申请人家庭中需两个或两个以上成都市五城区户口, 非本市户籍外来务工人员申购限价商品住房须主申请人连续在中心城区缴纳5年以上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配偶也须在本市工作, 签有劳动合同) , 基本杜绝了外来农民工获取此类住房的可能。从数据可明显看出社会保障水平与质量明显比本地市民低。

市民意识方面:半数市民与农民工有过生活和工作上的接触, 无抵触情绪, 仅有不到30%的市民会在公车或深夜单独接触农民工是产生不良情绪。90%以上的居民能够同农民工及其子女和睦相处, 接受他们成为同事或家庭成员, 并对他们对城市的建设发出赞赏, 愿意为维护他们的权益做出贡献, 这是城市二元结构解体来自基层的有力支持。但是在对农民工的调查中, 有56.8%的人对市民抱有消极看法或无看法, 有61.2%的农民工认为市民也是同样的态度, 并未对同城市民产生认同感。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下, 农民工闲暇时间更倾向于在厂里休息, 而市民则更多地选择外出娱乐。由此可知, 农民工即使进入到城市生活, 他们的思维方式、市民意识仍然没有改变, 并有相当部分农民工由于土地处理不当和自身心理等因素拒绝市民化。

城市内部新型二元结构已经形成并固化发展, 这是由上至下制度层面市民化的滞后也是由下至上抵触情绪等因素导致的“人的城镇化”的滞后。

2 城市二元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延续和变迁

第二轮城镇化在形式上打破了户籍的屏障作用。为了填补城市大量待建工程劳动力空白, 政府政策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 为了增加可支配收入, 农民自发向城市靠拢, 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 使劳动力由农村涌向城市,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聚集。他们脱离了农村的地域限制但依旧没有脱离农村的待遇限制, 城市没有提供匹配的制度保障, 在此基础上城市的发展成本能够保持一个较低水平, 但收益能够迅速、大量的回笼。这样利用农民工的廉价劳动力支持城市发展与第一轮城镇化中攫取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发展的模式有惊人的相似性。

新型二元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得不进行的弊病转移, 城乡二元造成的资产差异化和素质差异化逐渐蔓延至城市, 并继续在城市放大。一方面农民工无法或需要较大代价获得标准水平的工作和生活, 另一方面无法获得同水平的社会资源分配, 使情况进一步恶化。总结的说, 新型二元结构精确地延续了城乡二元结构“不同身份不同待遇”这一本质, 并成功投射在了城市内部, 以户籍制度为依据、不平衡的社会资源分配为基础、贫富差异分化为表现贯穿于新型二元结构中。

但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 城市内部新型二元结构有其自身特点,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比于城乡二元结构而言有了形式上的变迁。

2.1 二者区别对待的对象和地点不同

动态二元结构存在于城市内部, 歧视对象不再是本地农村户口的居民而是其他不具有本地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 对象更加广泛并超出了地域的限制, 无论务工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不在工作所在地, 获得公共服务和资源就需要更高的成本, 享有的公共福利与本地居民有较大差异。

2.2 二者区别对待方式不同

动态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权利不平等表现更加隐蔽。户改使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可能, 但不是自由迁徙的开始即户籍的屏蔽作用在本质上没有消除。新型二元结构通过更高的择校费用、更低的职业待遇标准、更多的保障房申请条件和更少的福利保障隐晦地将本地人与外地区分。市民身份的获得也需花费较高的成本:第一, 家庭的暂时性分离;其次社会地位和待遇下降;第三, 未知的土地处理收益。在此基础上农民工可能会拒绝市民化, 进一步推动差异待遇的合理化和隐蔽性。

3 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现有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新型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

从前期经验看, 传统的物质性城镇化带来了城乡发展差距增大、人民贫富悬殊加重, 损害社会公平等诸多弊端, 并逐渐形成了二元结构,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以及社会的长期稳定。在新时期, 传统城镇化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必须要告别旧的道路寻找新的发展方式。

新型城镇化的“新”是针对解决传统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二元结构弊病而进行的创新。新型城镇化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 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意主要蕴含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同步发展, 二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提倡以坚持家庭型经营为基础,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 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推动农业现代化。此类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最直接反映在农民收入的提高方面, 这有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 增加农村地区文体娱乐资金的积累和设施的建设, 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物质保障, 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

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二者进行良性互动。新型工业化通过提高城镇的产业聚集能力, 促进产业的更新换代, 带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 减少团聚在大城市的农村劳动力, 合理降低大城市其中一“元”的密度, 由下而上支持政府财政及资源的再分配;新型城镇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完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 使其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在产业支撑条件下吸引附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 合理配置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 减轻大城市新型二元结构压力, 实现就业、经济双向增长, 并在产业支持下保障人口分流与农民工落户同时进行。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改变“不同身份不同待遇”的现状, 因此需要进行系列制度改革, 其中“创新人口管理,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为导向的户籍改革,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土地收益改革,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的公共服务改革共同加快了农民、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保障其合法权益, 促进了城乡之间, 城市内部公共资源的均等化, 为城市内部新型二元结构破解提供制度依据。

新型城镇化除了制度层面的城镇化还要求观念层面的城镇化, 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变革, 当此类城镇化落到实处就会提高农民、农民工的市民化积极性, 弱化其传统守旧观念。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观念层面的城镇化落到实处就可为二元结构解体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是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破解的基础, 前者将城市、农村的公共资源均衡分配, 缩减城乡收入差距, 让农民、市民享受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 这减轻了城市中农民工的家庭负担, 增加其进城安置资本, 加速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同时两种二元结构的瓦解又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的目标, 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从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破除二元结构的必然选择, 需要坚持并不断落实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 2011.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社北京, 2013 (11-15)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篇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阐述了城市的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城市是人类的重要居住地,如何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更有利于人类的居住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课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让学生处自己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并进行知识意义建构。

学生在生活的城市中,已经对城市的功能分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本节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信息的接触,学习本节知识并不困难,因此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形成正确的城市规划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让学生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的变化。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各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欣赏城市的景观美,热爱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从我做起为创造更适于人居的城市而做出努力。【教材分析】

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难点:

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综合应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教学方法】

调查研究、网络探究、角色扮演

课前,教师收集一些城市形态的图片,将相关资源放到教学课件中,或发布到局域网上。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城市规划师的身份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及其它教学媒体来分析教师给出的各种规划方案,并且给自己选择的城市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从而获取相关的城市规划知识。教学【教学准备】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上课之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幅大比例尺的江门城市地图,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江门市的城市各功能分区,并在图上作标示。

让学生收集最近公示的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及规划远景。【教学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流程:“情境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发现——总结提升”。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评议】

本节课把课前的调查研究,课堂的网络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地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从知识的展现程序来看,先由远及近,展现世界著名城市的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感,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再由本地实际出发,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空间分布特点,再提升学生的能力,以江门为例探

用心

爱心

专心 讨怎样的城市地域规划最适宜人居。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思路。总之林烈老师按照教学系统的原理设计的教学流程,巧妙合理。

用心

树木内部结构特征研究探讨 篇6

近几年来, 国外对于心材边材在不同种类树木的生长特征及其内部基本密度的变化研究比较多, 对于多树种树干内部心边和边材的生长特征、物理作用和特性都已有初步的概括和总结。年轮宽度不再简单的建立在树干径向的增长方面, 从树干半径或年轮宽度来断定树木的收获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有专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方差分析和Scheffe检验后得出的结果表明, 边材和心材比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发展, 林业科学得以在数学建模和工程测量等方面有了较深入的探究。

国内对于心材边材的研究主要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 基于树干的呼吸作用对边材及内部其他性质的结构都有一定初步的总结和论述, 主要工作还局限于传统的解剖、物理化学性质及力学方法, 比较木材径向和纵向上不同位置的解剖特性、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对木材径向年轮数和年轮宽度, 纤维形态的变异, 色度学特征, 木材材质的渗透性, 木材的基本密度与干缩性, 弹性模量的建立,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化学成分的确定, 木材提取物等方面的变化进程等, 为国内木材内部结构和基本密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

2 树干结构

2.1 树皮

树皮是树干的表层可以防止树干内部水分的流失同时对树木本身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来病虫的侵害, 是木质植物最外面的保护组织。树皮由外向内的结构组成可分为外表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的周皮以及内里的韧皮部。多数情况下认为树皮的组成包括韧皮部。外表皮是树木最外部的角质化死细胞形成的组织。木栓是树皮外层的主要成分, 能隔绝水分和气体通过, 对树木有保护作用。木栓形成层通常只有一层或两层细胞, 是分生生长木栓的组织, 向外生长成木栓层, 向内形成栓内层, 但在根部的木栓形成层变化不同是有中柱鞘转变的。栓内层是木栓形成层向内部分化的一层细胞。韧皮部在树皮最内层与木质部相接, 是树皮内部输送营养的部分。而树皮作为树干最外部的组织, 其基本作用就是保护木材内部结构以减少伤害, 确保树木的生长。

2.2 心材与边材的性质和用途

心材是由边材转化而来的, 随着形成层的增长, 靠近形成层的生长轮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 而向髓心处延伸的生长轮因丧失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逐渐变成色泽较深的区域。边材就是树干木质部的外围活动层, 其细胞的功能是将水分及矿物质运送到树冠, 边材没有色素的沉积, 颜色较浅。心材与边材由于各自的组成成分不尽相同, 其各自的经济利用价值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心材在机械强度表现上要明显好于边材, 而边材构成的纤维体所含色素胶质较少, 很容易对此部分进行加工处理, 如造纸业尽可能选择心材较少的边材或是无心材的树木进行优质纸张的加工。心材作为市场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一直没有与传统经济增长研究。其体积的增长预期上升速度较胸径增长量要快。研究展现的就是心材增长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树木生长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多数阔叶树树种的心材率要大于针叶树种, 这也是导致阔叶木材市场经济价值要普遍高于针叶树种木材的因素之一。

2.2 心材与边材生长特征

边材和心材在生理结构和物理特性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同时边材年轮数的变化比较复杂。边材断面积与树木的水分运输密切相关。各个树种生物结构上的构造差异导致边材同形成层年数的变化趋势达成一致。心材和边材年轮数的变化特征直接反应了边材向心材转化的过程。按照正常的生长规律树干的横切面应当呈规则圆形或椭球形, 这样树木在各个方向上承受的力才会均匀, 生长才会更加符合自然拟态。可是自然界的树木其树干切面并不是呈现理论上的标准形状, 而是有着多种形状, 经观察总结得出这一变化的差异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2.3 木材的生长轮宽度

生长轮宽度反映了树木每年生长的快慢, 是林木生长量的重要指标。各树种生长轮宽度在径向上的变化都反映其自身的生长规律。在影响生长轮形成的外部因素中, 光照、气温、降雨量及矿物质成分等因素。如光照周期为18h的洋槐, 无论气温高低, 均产生大量早材分子。若日照较短的情况下 (一般为8h左右) , 则产生少量较小的细胞。在松类植物中, 木材管胞直径的变化往往也与日照时间有关。同时与气温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生长季节中, 如果遇到降雨量甚少或气温干热的外界因素, 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 而且还限制了形成层的活动, 造成了狭窄的木材生长轮。

树轮是由早材和晚材所组成的, 早材的形成期在春季与秋季之间。其构成是由大量的管状轴薄壁组织, 而晚材在冬季形成色泽较深的层, 基本上是由较少的管状轴向薄壁形成的纤维区。早材和晚材的密度与拉伸强度是有明显差异的, 晚材的机械强度要高于早材这一规律表现在绝大多数的木材中。

2.4 木材的基本密度

木材密度是木质材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变异规律对木材品质的选择、林木培育的方向、纸浆选材的可利用度、实木加工及改良木材自身的材性对生产和合理应用各类用途的木材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

木材根据自身的材质性质不同分为硬木和软木。硬木木材一般密度值较高,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硬木和软木的实际硬度差异很大。能够通过密度检测来分析树种在质地方面的差异, 是衡量木材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木材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木材密度与木材的许多性质都存在着一定相关性。如木材密度与微纤丝角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并与木材强度和硬度密切相关。木材密度和年轮宽度有着负向的关系, 这些关系决定了木材的弹性模量和机械阻力。通过对木材密度变异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生长机理和木材的物理特性。目前木材密度已成为林产品加工业和纸浆造纸业木材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了木材密度在株内、株间、种源、家系及无性系间的变异, 立地条件和经营措施对木材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存在着较大的变异, 不同树种、同一树种的不同个体间、种源间、无性系间及同株不同部位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 结束语

影响木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分在木材中的比率, 水作为生命体组成部分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物质的比重分部。所以能够了解不同树种木材中所含水分的比例, 可以更好的从多个角度去研究水对于木材质量的影响。包括树种所在地的降雨情况, 树木自身细胞内贮藏水的比例大小及树木结构是否更能明显的表现出水对其构造的影响。木材的质量决定木材的应用价值。木材结构情况是木材的一大特征, 了解木材结构和性质在各层次上的变异规律, 对于控制变异、合理生产和有效利用木材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高珊, 王立海, 王洋.东北林区十个树种冻结活立木中应力波传播速度试验研究[J].森林工程, 2013.

[2]隋铭明, 高天宇.单幅未标定像片进行树木形态测量的新方法[J].森林工程, 2013.

论中原城市群整合的内部基础 篇7

1 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1.1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中部崛起战略”中所指的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陕西、江西、安徽等六个省,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中部地区总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承载了全国25%的人口,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并且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作为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将逐步凸显。此外,中部地区是我国实现中东西部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地区的枢纽位置,进一步加重了中部地区在形成这一战略格局中的份量。

1.2 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扮演的角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要求:在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由此可见,在我国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将会发挥较大的作用。中原城市群属于中部城市群之一,其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中部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1.3 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中的河南省城市化进程

在全国城市化过程中,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出现了阶段性、空间集中的特点。近三十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进程速度较慢,一类地区分布较分散,并且城市化发展程度良好的地区都集中在中原城市群的内部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要落后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平均速度。2004年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尚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而在全国范围内1996年就已经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

1.4 中原城市群对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很明显,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将是城市群。然而长时期以来,河南城市化进程主要依靠省辖市的推动作用来实现,并且辐射作用尚不够明显,城市化速度较慢,中原城市群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太明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已经开始显现出相当的影响力,其对河南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作用已经开始凸显,如能通过经济和文化的有效整合大力开掘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潜力、培养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实力,中原城市群对河南的经济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2 中原城市群具备的发展优势

2.1 中原城市群的交通运输网络非常发达

郑州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在郑州市区周边拥有河南公路港、郑州铁路东站、郑州航空港等三个一类口岸和6个二类口岸,面向海内外的公路、铁路和航空贸易通道畅通无阻。河南省内京广、陇海、焦枝、新荷、深埠等铁路干线纵横分布,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密布通达。刚刚建设完工的郑州至武汉、郑州至广州的高铁更是让河南省的交通网更加完善。

2.2 中原城市群自然资源蕴藏量较大

焦作、平顶山、巩义、偃师、禹州、栾川、洛阳等地具有丰富的钼矿、铝土矿、铅锌矿、耐火粘土、水泥灰岩、煤炭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位置都比较集中适合大规模开采,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中原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如信阳、原阳等地的茶叶、粮食、烟叶等资源也相当丰富。

2.3 城市文化底蕴深厚

中原地区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洛阳、开封、郑州都曾是八朝古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河南著名高校都集中在中原城市群中,为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

2.4 中原城市群市场潜力巨大

凭借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中原城市群建立了完备的市场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辐射中心。位于郑州北环附近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辐射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郑州银基商贸城在全国服装批发市场中名列前茅,北环花卉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均有较大影响力,郑州商品交易所更是已经成为我国粮油市场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中心。

3 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内部基础

3.1 中原城市群的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水平和体制上没有较大差异

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同会影响到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经济体制会影响到地区经济整合的体制环境问题,经济水平和经济体制越相近会越有利于地区经济的整合,而中原城市群各地区之间不存在经济体制的差异,这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良好的经济体制基础,这个基础为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

3.2 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比较便利

以郑州为核心的100KM的空间范围内部分布着开封市区、新乡市区、许昌市区和焦作市区等4个省辖市区,在许昌周围分布着郑州、平顶山、漯河三个市区,在焦作周围分布着郑州、新乡、济源三个市区,中原城市群的内部主要城市相互之间地理间隔适中,既防止了特大城市的形成,又便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通,提升了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可操作性。

3.3 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文化认同感

中原地区作为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之后形成了独特地中原文化。中原城市群内部的各主要城市在中原文化这个共同的文化氛围下彼此产生了共通的文化认同感。此外,从河南省过去的长期历史看,现在的很多同级的城市在过去曾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比如郑州市、开封市同属于开封地区,新乡市、焦作市同属于新乡地区,安阳市、濮阳市曾同属于安阳地区,许昌市、漯河市同属于许昌地区,过去存在的密切的行政联系让这些地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和文化沟通。

此外,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亟待整合,产业整合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它必然在经济整合的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产业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和组合形式;广义的产业结构指的是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联系形式。从经济发展的事实来看,地区产业机构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即农产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产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占的比重,都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工业产业实现的经济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会出现上升的趋向,但是工业劳动力所占全国总劳动力比例一般变动不大;服务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一般会出现上升趋向。从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不同行业的某些具体产业行业之间有着相对严重的产业不整合问题;工业行业内部产业不整合问题更严重;已经在进行产业整合的某些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产业整合不尽合理的问题。因此,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已经亟需进行,而良好的经济环境将为产业整合提供更好的条件。

摘要:在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整合非常必要。中原城市群整合的内部基础是,第一,中原城市群的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水平和体制上没有较大差异,第二,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交通比较便利,第三,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内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发曾,吕金嵘.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1(1).

[2]苗长虹,胡志强.城市群空间性质的透视与中原城市群的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15(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篇8

一、古代城市形态召示着封闭的城市文化

南通成洲于南北朝, 五代时与陆地相连, 南唐开始市镇建设。城镇空间形态符合封建社会的大背景, 基于《周礼·考工记》的建城思想, 兼容风水文化。即以州衙为起点、狼山为终点作南北景观中轴线, 因城市盛行东南西北风, 为“藏风”, 故中轴线略向东南倾斜;城廓方形, 筑以城墙, 以濠河作护城河“聚水”;“丁”字型道路骨架, 城隍庙、武庙、文庙等文化行政设施规整布置;城市内部空间则是较为规则的里坊制。这种空间形态自后周显德五年 (958年) 设州建城至19世纪末都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古代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文化表现出明显相依相随的关系。相对封闭的城市空间形态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发展构筑了载体, 而城市文化又反作用于空间形态, 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独特孤立的南通方言便是阻碍城市与区域间文化交流的直接障碍。语言环境的封闭发展影响城市文化全方位的整合, 物化到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展不大、城市景观格局单一古板。古代南通城市文化积淀的环境影响因素有: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象天法地、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思想充分体现在城市形态之中。南通城市形态完全符合封建政治制度下辨方正位礼制的要求[2]。二是城市地理位置偏隅海角, 狭隘的城市发展空间制衡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早期南通城东南北三面环水, 只有西北面与广袤的平原相连, 在古代水路交通不甚便利的情况下, 陆路无疑是文化扩散的主要渠道, 故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南通城市文化的整合。三是南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兵家不争之地, “除宋金之际及倭寇内犯有兵事, 而三百余年间较它冲要处兵祸为少”[3], 长期无兵事扰民形成只图安逸不晓变通的民风, 在意识形态上保证了城市文化的更为封闭。

二、近代城市文化凸显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9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 在尖枪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后, 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潮深刻动摇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城市中得到充分体现。近代南通虽为未开埠城市, 但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张謇对这一封建小城大刀阔斧的改造建设, 使其成为中西文化撞击与交融最激烈的城市之一。

1、“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显现了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张謇为“兴实业”, 于1895年选址唐闸创建大生纱厂拉开了南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序幕[4]。大生集团的发展壮大, 推动了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唐闸镇为工业区、天生港镇为交通能源区和狼山镇为宗教游览区的“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 彻底打破了方形城廓、十字长街、中轴对称的形态结构。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突破性演变实质上反映了传统农耕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张謇极高的个人魅力和他对大生集团的苦心经营, 使近代南通出现了近二十年城市快速发展“黄金时代”。由此说明,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 亘古不变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封闭文化的保护下呈现的是一种低层次的稳定, 兼收并蓄地进行城市文化整合是一种必然。但传统文化仍是“双刃剑”, 其精髓得到合理的应用。张謇在大力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充分贯彻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传统文化思想, 厚其生、轻其财、遗其利、宽其政、医其急、赈其穷等[5]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传统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等思想仍以强大的惯性扎根在新型空间形态中, 是城市文化有效整合的最大桎梏。

2、新型物质文化形态冲破了传统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形态作为城市文化的表层和外在形象反映了城市文化积淀的厚度, 从视觉感受上揭示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自1895年至1922年, 大生集团先后创建了近40家企业, 这些新型物质生产设施井然有序的布局构成了南通功能明确的“一城三镇”的城市空间形态, 也因此奠定了城市文化整合的基础。西方文化在南通新型物质空间形态上的复合叠加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

⑴新型文化设施为城市文化的提升提供展现的平台。南通20世纪前20多年内新建了博物苑、报馆、公园、编译印书局、更俗剧院、伶工学社、影戏制造公司、女红传习所、俱乐部、交易所及中、小学和高校等各类新型文化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使其成为“理想的文化城市”, 所有这些文化设施的出现与集中布局使城市的空间形态骤然改变, 也标志着城市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张謇对老城区的改造集中在南濠河一片及其西侧的桃坞路一带, 旧城南北迥然不同的物质形态反映了西方工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对峙。

⑵建筑风格的西化与传统艺术形式的交融。新型文化设施的建筑风格多以欧式为主, 外观上的西化让人耳目一新, 但建筑内部仍充满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在南通博物苑、城市公园和狼山风景区, 各种亭、台、楼、阁等传统的园林建筑均散落在绿树丛中。传统的文化艺术如题刻、匾额、楹联等也在西式建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事实都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在近代建筑上的交融, 标志着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与结果。

3、行为文化的转变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终印证

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骨架”, 那么行为文化则是城市文化的“灵魂”, 它是物质文化形态发挥其功能的社会表现形式和长期存在的保障及动力。南通城市文化受西方文化的渗入和影响, 现代气息日益浓郁, 传统的文化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更新。明万历州志载:通州风气, “商不列肆, 不赶集, 不以妇女主店, 不久客在外, 仅于本土贸迁有无”[6], 这说明南通人行为感应空间的狭小。张謇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不仅使近代南通物质文化形态得以快速发展, 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人性的和谐发展使城市文化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比如机器大工业生产程序严密、效率高, 工人按时上下班, 这些事实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南通人, “使他们逐渐习惯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组织方式的产业形式, 变得守时守信和惯于纪律的约束”[6]。南通人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加速了城市文化的整合。随着工厂的兴旺发达, 商贸产业随之发达, 产生大量新兴行业, 吸引了众多的就业人口, 以致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均很发达, 有记载称“惟洋货号、茶馆酒肆颇见发达”[6]。另外, 城市公共体育场和公园等社会公益设施的建设为城乡居民的行为文化提升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从更俗剧院中领略到现代艺术和经营管理方式, 从博物苑、图书馆和翰墨林编译印书局编译出版的书籍中获取知识、涵养性情、更新观念。

三、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昭示着城市文化的传承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人为干预方式,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集中体现, 方案的调整和改变反映了城市经营者观念的转变。近代形成的“一城三镇”空间形态对南通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历次城市发展规划都无法回避“一城三镇”的形态格局。所不同的是对各地块功能结构的调整, 加强了城市主体老城区建设, 使老城区由中心向外围呈外延式拓展, 整体规模得以扩大。

但在建设生产性城市的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表达了人们对物质文化迫切追求的愿望, 加上城市规划体系不健全, 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布局混乱, “见缝插针”地在城市各个角落布局工业企业, 大量园林绿地被侵占转化为生产建设用地。而80年代以来的规划建设加强了城市的生活性功能, 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日益增强, 城市功能定位日趋缜密, 注重了江海岸线及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 城市空间结构顺势形成港闸区、主城区、开发区、江海港区等4个各具特色、城市职能各有侧重的综合功能区、一城多镇的城市沿江带状组团[7]。

2、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的不和谐音符

历史遗存是城市不可替代与再生的宝贵财产, 见证着城市的繁荣和落寞。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对待历史遗存的态度彰显了城市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和认可程度。在南通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受时代的局限性, 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出现不和谐音符, 突出表现在对中国现代化的发祥地等历史遗存破坏的短视行为。特别是文革时期, 张謇的形象被歪曲, 古代、近代遗留下来的寺庙和宗教神像等文化设施不同程度地被拆除和糟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大发展浪潮中, 也一度出现了重经济发展、轻文化传承的现象。老城区的物质空间形态被视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限制因素。旧城改造致使部分有价值的古建筑、古街区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坏, 直至90年代中后期城市经营者才逐渐意识到这些物质空间形态遗存的历史价值。

因此,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若漠视传统文化, 脱离城市文化积淀的内涵和精髓, 不与之融会贯通, 必然导致城市文化积淀的不连续性, 引发“新一轮的文化危机”。致使城市因缺乏个性魅力而被埋没在“千城一面”的文化沙漠之中。

3、未来南通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的策略

如何在现代和传统中找到最佳切入点, 以满足人们包括子孙后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界、政府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笔者针对南通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未来南通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应注重:

(1) 珍惜文化遗存, 彰显城市个性

就南通“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结构而言, 从经济层面看并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功能的过早分散不利于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产生和运作。但从城市文化的视角看, 这种分散布局又是一种历史的馈赠。唐闸和天生港曾是南通近代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源泉, 但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 这两座百年老镇依然呈现出与时代不和谐的“落后”面貌, 发展相对滞后, 有产生人为文化断层的危机, 可这种“落泊”却是一笔无法用市场经济来度量的珍贵遗产, 历史留下的古镇风貌构成一座露天博物馆, 它的真实存在应视为张謇自主创新力争上游精神的见证, 对后人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因此对唐闸和天生港的建设应重修复和完善, 轻推陈出新, 对历史遗存的人文资源采取保护和开发并举, 将唐闸适度发展为旅游重镇。

对主城区的改建应适时地改变态度和策略。上世纪80、90年代新建的一座座现代商业设施及公共设施使旧城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但也付出了牺牲历史遗存的代价, 最典型的事例如拆除城隍庙建设市民广场、将明清时期的丁古角老街坊改建为现代商业设施八仙城等。这种物化形态表达出主城区追求经济效益和时代形象的城市文化意识, 后代人对那些历史的遗迹只能凭市志典籍去追忆。因此, 对濠河以内的旧城区改造应尽可能依托现有基础, 高度重视古建筑和古街坊等历史遗存的保护性开发, 将主城区建成既具有时代品味又不失南通文化特色的中心区。

城市东南片应着力发展现代工业文明, 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 (群) , 以体现时代文化特质, 展示城市现代文化风采。同时注重城市生态绿地开敞空间的构建, 打造和谐人居环境。

因此, 理性地看待城市历史和现代空间结构, 并给以恰当定位, 跨时空地思考城市文化的精髓与糟粕, 高瞻远瞩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 才能为城市文化持续健康地积淀奠定基础。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中, 人作为最活跃的要素, 不仅是城市文化积淀的承担者, 也是缔造者,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2) 挖掘文化底蕴, 弘扬时代精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是当代南通城市精神, 高度展现了在城市文化积淀厚壤上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张謇“同则存, 独则亡, 通则胜, 塞则败”[8]的前瞻意识可以说是“包容会通”的近代渊源,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 这种意识观念并没有彻底冲破城市根深蒂固的传统封闭文化的束缚。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通与外界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丰富, 因此挖掘城市文化底蕴, 包容会通, 才能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 融入长三角、融入世界大舞台。

而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就必须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毅力。张謇也是这一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9], 创造性地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是最好范样。城市传承者不仅要重视先辈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 更应该弘扬他们不畏天下险, 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以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激励市民不断开拓创新, 再创“中国近代第一城”[10]的辉煌, 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厚实的城市文化积淀。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或城市空间形态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文化的积淀抽象于不断演变的城市空间结构, 是其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建立在城市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 是城市文化的再发展。即城市文化的积淀抽象于城市空间结构, 并反作用于结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质就是城市文化的整合过程, 如果说城市空间形态代表着城市的“秀外”广度, 那么城市文化则是城市“慧中”内涵的最佳映证。如果说古代南通城空间形态的千年不变是相对封闭文化保护的一种低层次稳定。那么近代张謇创造性地构造了“一城三镇”的模式, 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中西融合, 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为现代城市“一城多镇”的带状空间形态格局和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 城市发展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文化遗存实施保护性开发, 既能追求经济效益, 又可体现时代文化气息, 通过城市文化精髓的积淀形成城市个性。以城市文化影响市民, 弘扬张謇的开拓精神, 争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时代先锋, 加快南通融入世界的步伐, 再创“近代第一城”辉煌, 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厚实的城市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转引自虞晓波.比较与审视——南通模式与无锡模式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

[4]余建华.张謇对南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3) .

[5]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转引自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余建华.南通市城市发展规划战略[J].城市问题, 2003, (05) .

[8]张謇.致商会联合会函.张謇全集 (第三卷)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9]转引自苏全有等.南通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城市空间结构 篇9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的一节新授课案例。该案例的教学以周村区的城市结构为案例, 使用了学校的教学特色“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在淄博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被评为优课。

课前教师利用课前学案、电子地图和网络平台微课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实地调查周村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 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课上,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共享本组调查成果, 为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的图文信息, 引导学生进一步结合案例分析小组探究调查获取的资料, 归纳总结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这一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合作学习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本教学案例打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和课本为主”的束缚, 让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城市, 在调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不断地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案例亮点】

亮点1: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复习导入

城市空间结构的上一节是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的学习, 课末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讨论, 教师设计了“结合周村的地理和历史材料, 分析周村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下作业中教师提供了周村区的相关历史和地理资料, 通过资料一是学会应用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二是为下一节课的调查和导入做好铺垫。本节课课上学习的伊始是教师利用平台点评上节课的课下作业的回帖情况, 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导入本节课。

亮点2: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信息采集与共享

课前教师设计和印制周村城区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查报告, 分好小组, 明确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就近组织调查周村城区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并将调查的成果上传至平台, 课上共享调查的成果。

亮点3: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问题设计与讨论

本教学案例设置了两个合作探究, 以调查的资料为案例, 紧扣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学生讨论热烈。

亮点4: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主要通过微课的设计和选做题的设置来实现的。课前学生预习过程中设计了《微课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在预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可以点击微课进行学习, 而理解了的学生可以选择不看。当堂检测设计了选做题,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选做题, 选做题不在课上统一讲评而是以将其讲评制作成微课通过平台推送给选作了的学生, 从而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思】

《城市空间结构》是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主要探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通过电子地图和实地调查, 学生结合课前学习的知识搜集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为了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在教学中以生本理念为宗旨, 以“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为指导, 借助网络学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实地调查, 获取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1.教材处理

结合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本人设计以自己生活的城市为案例,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课前制作课前学案指导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收集和实地调查获取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制定课上学案, 在课堂上展示自主学习和实地调查的成果, 并组织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教师通过课堂小结理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当堂测试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2.“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落实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 真正实现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促进和提高。

70%的内容来自于学生自主学习, 包括课前学案的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交流回帖, 课上的交流展示以及课中环节的学习提交, 课后的拓展延伸和教学资源补充, 都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20%的内容是合作学习, 针对同学提交讨论的点评, 课中学习学生思考后的交流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涉及到学生的合作学习。10%的内容来自教师的引领教学, 包括对同学讨论后的点评, 重难点问题的学习提示, 教师的讲只是点拨和启发,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展的空间。

3.网络、个性化创新平台的应用优势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并发送到平台上, 分享收集的材料和调查的成果, 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增强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知识的意识, 凸显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测试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便于老师第一时间获得学情, 进行课上讲评。个性化创新平台的使用延伸了现实课堂, 拓展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

4.本节课暴露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 “721”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展示、合作探究, 而学生的展示和探究的时间有相对的预定性和不确定性, 学生实际讨论或做题的时间有可能超出了老师的预定时间, 老师必须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处理随机应变和课堂突发问题和事件的能力。

(2) 老师应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挖掘使用个性化平台中的资源和功能。设计的具体环节还需细化, 本人的语言需更规范, 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同行点评】

维度一:设计思想

教学观察人:王鹏

观察总结:利用调查报告, 收集实地材料, 将学生放出学校收回课堂, 设计思路清晰, 展示效果较好。在重难点处理上, 还可以进一步设计、细化。

维度二:教师引领、学生的活动

教学观察人:周春梅

观察总结:本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的设置中,

70%左右的内容来自于学生自主学习, 包括课前学案的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交流回帖, 课上的交流展示以及课中环节的学习提交, 课后的拓展延伸和教学资源补充, 都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20%的内容是合作学习, 针对同学提交讨论的点评, 课中学习学生思考后的交流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涉及到学生的合作学习。10%的内容来自教师的引领教学, 包括对同学讨论后的点评, 重难点问题的学习提示, 教师的讲只是点拨和启发,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展的空间。通过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展示, 可以判断学生的调查任务相对较重, 对调查任务分配更要明确。

维度三:手段、工具

教学观察人:张竹青

观察总结: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并发送到平台上, 分享收集的材料和调查的成果, 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增强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知识的意识, 凸显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测试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便于老师第一时间获得学情, 进行课上讲评。个性化创新平台的使用延伸了现实课堂, 拓展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对于平台, 还需进一步挖掘其资源和功能。教师学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如讨论功能中图片上传, 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探析 篇10

1.1 大学内部权力的多样性

大学组织的特殊性, 决定了大学内部权力的多样性。按照伯顿·R·克拉克的划分方法, 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分为三种:一是扎根于学科的权力, 即来自教授个人或教授团体的学术权力;二是大学权力, 即来自学校行政领导层的官僚权力;三是系统权力, 即来自政府或政治的权力。除此之外, 大学内部还存在着其他利益群体的权力, 如, 教辅人员和学生权力。

1.2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大学权力结构中的核心权力, 是大学内部权力的基木结构

学术权力的存在是大学根本属性的要求。知识是大学运转的轴心, 正如伯顿·R·克拉克指出:“知识材料, 尤其是高深知识材料, 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 对应着知识的发现、积累、传递和应用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术活动是大学最基本的活动, 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具体体现。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 其丰富的学术活动必须由学术权力的正常运行来保障, 因此, 学术权力是大学的生命权力, 一旦削弱大学学术权力的地位和影响, 那么大学的发展和繁荣则无从谈起。

行政权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保证。行政权力在大学内部权力中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 大学既是发现知识、应用知识的地方, 又是科学思想、进步观念的生产与集散地, 大学要保证按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就必须在行政权力的管理之中有效地运行。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看, 大学行政权力的萌生、发展、完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学的正常运行必须靠行政管理来支撑, 否则将发生自由化的无序状态。

1.3 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既相互依存, 又互为排斥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交叉、重叠, 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尽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基本属性、来源要素、价值取向、运行范围和实效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但行使两种权力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大学的发展目标。两种权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使其互为补充、相互依赖。学术权力的存在确保了作为教学、科研机构的学术基本属性在大学总体中所起的作用, 而行政权力则使大学内部各组织和部门协调运行并成为管理有效的组织。

两种权力相互分离、冲突, 是互为排斥的矛盾体。大学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决定了学术权力具有分权性和发散性特征, 有利于激发学术自由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形成, 但是过于松散的学术权力会影响大学决策效率的提高和整体目标的实现。行政权力具有集权和收敛特征, 正好可以弥补学术权力的不足, 但是行政权力泛化又会导致学术权力的作用收到抑制, 影响大学学术性基本功能的发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错位和偏失, 是导致两种权力冲突和排斥的主要原因。

2 当前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状况分析

2.1 我国当前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现状

我国大学内部权力, 在横向结构上形成了基于校务委员会的行政权力和基于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力二元一体的分权组织结构形式。校长是大学的法人代表, 是行政权力的最高象征, 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具体事务的决策规划。从1998年开始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大学内部设立学术委员会, 负责学科规划、学位评定、教学指导、队伍建设、成果评定等,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委员会也相继成立, 对大学内部的学术事务进行咨询和审议。

内部权力在纵向层次上, 形成校-院-系三级权力结构层次, 学院院长与系主任由校长委任, 既是校长在基层行政权力的执行代表, 又是学术权力代表, 在行政和学术事务上都拥有很大的权力, 科层等级管理的特点表现很明显。

2.2 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存在的问题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有严格的内涵区分。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主导模式, 将学术事务和非学术事务常常混杂在一起, 造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界而不清, 从而导致管理混乱甚至决策失误,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力泛化;另一是学术权力弱化。

行政权力的泛化。行政权力泛化表现为学术管理在许多层面上被行政管理所代替, 官本位严重,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等现象。行政泛化的直接后果:一是主体木末倒置, 行政人员成了支配学校的核心;二是价值系统错位, 行为价值不取决于教育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而取决于它与行政权力的顺应度;三是各种委员会, 如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实际上官僚化, 成员多为一级行政权力的代表;四是教育资源浪费, 大量资源消耗于非教学科研的行政行为。

学术权力弱化。在我国大学内部, 学术权力作为基本权力在学术决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体现不明显, 学术权力虽然在理论上得到认同, 但在管理的实践中却往往被弱化, 表现为: (1) 学者及学术组织缺少影响决策的制度化渠道, 不能构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 (2) 权力过于向上集中, 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 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因而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自我发挥, 教师权力薄弱, 中下层权力过小, 学术组织的自由、民主氛围得不到张扬; (3) 权力集中于行政系统, 行政权力包办学术事务的现象比较严重, 具有参与决策及管理功能的学术权力过于虚弱, 大学教授享受一定的生活待遇, 没有赋予其参与决策或管理的具体权力; (4) 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我国大学两种权力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官本位”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首先, 中国传统的学术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 “学而优则仕”, 知识、学术都不过是给当作进入仕途的手段, 学者在社会历史中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和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 我国传统深厚的“官本位”思想借助政府干预渗入大学每一个角落, 更多人关心的是权术而不是学术, 关心位置而不是事业, 导致教师的行为价值取决于对行政权力的顺应程度, 而不是教育价值和学术价值。

政府主导的大学运行体制。在我国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大学称之为事业单位, 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使大学完全依附于政府部门。由于政府的全面干预和控制, 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实际上是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结构的向下延伸位, 并按照党政机关的模式给学校定位并规定了行政级别。这种体制强化了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行政系统, 科层模式成为大学决策和管理的主要模式, 致使学术权力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行政权力客体广泛。大学中行政权力的主客体关系是大学所有机构和全体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包含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学术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 在以学术性为主的事务中, 行政权力在决策以及执行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术权力的主体必然要受到行政权力强有力的影响。同时在以行政性为主的事务中, 行政权力决定着教师的切身利益, 教授和其他学术人员要通过学术权力来影响行政决策以维护自身利益。

3 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大学内部权力运行机制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结构上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的合理运行, 正确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

3.1 坚持“学术决策、行政执行”的原则, 创建以学术为主,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制衡的管理模式

大学繁荣与否的真正标准是学术繁荣。大学独特的权力运行规律在于其决策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学术事务是决定大学存在的根本。在大学多极权力格局下, 通过学术权力对学校大政方针的确定和学术事务的管理行使充分的决策权, 加大学院自主权, 将学校管理权力中心下移, 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大学内部权力运行机制。适当放宽行政控制, 促进行政权力学术化, 使行政权力侧重大学宏观管理, 致力于保障学术的有效、合理行使, 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术决策的实施与执行。

3.2 从高度集中的权力模式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权力模式转变

一方面, 适当保留大学高度集权和科层化等级制度的管理传统, 将权力重心主要设在校、院两级, 下级必须对上级负责;另一方面建立大学内部分权制管理模式, 通过完善个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 形成学术食物决策于行政职能部门权力的适度分割, 各行其职, 各负其责, 学校大政方针及发展的决策经基层组织商讨后有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实行集权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 既能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权力维护学校严格的管理, 提高办学效益, 又能保证学术权力在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健全学术民主管理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校长治校、教授治教的领导体制和学术自治、专家治学的学术管理体制是我国大学制度建设努力的方向。坚持以校长为首的最高行政权力决策组织对学院在维护大学秩序、控制教研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的系统管理, 保障大学沿着规范、合理、有序的轨道运行。教授治治学符合大学的性质和大学的内在逻辑对学术管理的要求, 与大学学术民主管理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坚持学术权力民主化和学术自由原则, 建立以教授为主体的各种教学、学术委员会, 承担大学学术管理和决策的责任, 发挥基层学术权力的优势,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最终实现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执行的学术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眭依凡.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J].高教参考, 2003 (6) .

[2]毕宪顺.权力整合与体制创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伯顿.R.克拉克, 王承绪.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4]约翰.S.布鲁贝克, 王承绪.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湖北枣阳下一篇:小说《喜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