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治理

2024-09-30

城市空间治理(精选9篇)

城市空间治理 篇1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指的是在城市中进行公共交往活动时的开放性空间,主要包含了社区、广场、公园和绿地等空间,是供市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使用的公共外部空间场所。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城市公共空间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苏州城市体育公共休闲空间和全民健身的现状,发现苏州全民健身的公共空间资源不平衡;在全民健身盛行的趋势下,城市公共空间很难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关键词:城市,体育公共休闲空间,苏州

1 公共空间和体育休闲空间综述

1.1 公共空间和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指的是在城市中进行公共交往活动时的开放性空间,主要包含了社区、广场、公园和绿地等空间,是供市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使用的公共外部空间场所。[1]所谓体育休闲公共空间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时自发形成的,主要是进行各种有目的的体育健身活动的特定空间场所。[2]

1.2 相关基本理论

1.2.1 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阐述

新城市主义理论认为:它旨在提倡创造、重建适于步行的、丰富多样的、功能多元化、设计紧凑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城市、城镇、乡村及邻里单元。新城市理论中的代表人物L·克里尔认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街道和广场,应该将公共空间分散到各个社区之间,为社会的凝聚力注入城市活力。

1.2.2 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的必需环境,与现代居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现代居民对健身运动的诉求只多不少,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处可见的空地、绿地、健身步道上总是人满为患、络绎不绝。著名的《雅典宪章》中就曾提出过:“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原则是扩大城市的开放空间,并将城市的呼吸系统来形容开放空间”。朱桃杏等人认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有提供休憩机会、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审美价值等作用,而这些也成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方式。”

权威的平衡理论主张:“来保持身体、心理或者社会生活的平衡促使了人们应该选择多种多样的游憩活动。”它认为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城市绿地、滨水空间等,而且应该与城市生活空间息息相关,这些常见的宽阔平敞的城市绿地、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其中具有体育休闲作用的空间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需求。

如韦祎祎指出的:“在城市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影响的方面,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满足大众健康与休闲需要、提升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美化城市形象意识”。而现代大都市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和用途已经延伸了许多,如在休闲公园或面积较大的空地和绿地进行体育活动、生理恢复、户外娱乐、游戏等。所以,“城市公共空间以其用途多样、良好的环境和便捷的可达性成为进行这些活动的重要载体”。

1.2.3 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提升居民精神生活质量

在当今经济社会富足和自由的环境下,人们竞相追求GDP的无限增长,把工作作为生活的一切,把经济指标的增长当成生活的必需,从而忽略了社会生活中的休闲因子,被挤掉的城市生活公共空间无人注意,公共空间也随意地被挤压和挤占。而体育休闲的公共空间更是无暇顾及,相反越来越多的人们却争吵着锻炼的场地不足。著名扬·盖尔的公共交往理论认为:“日常的生活才是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源泉,并将人的户外活动类型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这种分类方式是根据活动的起因特征进行的,之间还有相互交叉和重叠。”

反之,保留适当的城市休闲公共空间可以彰显出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让它在保存自己个性魅力的同时,提升居民精神生活质量。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不是外表看似高大上,而是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又能与整个城市很好地融为一体,要想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就不能远离公共活动。过多地追求经济增长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导致人们忽略了休闲的存在和意义,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就是为了诠释“休闲的存在和意义”,人们在其中进行体育活动、公共文艺,从而正视和分享自己的精神生活。“现代主义、汽车入侵、管理制度和功利主义等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

2 苏州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现状阐述

如韦祎祎在《有关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调查》中显示:45%的市民认为苏州现有的非盈利性公共空间不足,2%的市民认为满意。综合结果显示:苏州市民对苏州市城市共空间品质的认可程度不高,近七成的市民认为城市共公空间一般,只有两成的市民认为城市共公空间不错或者很好。

3 苏州全民健身大趋势现状阐述

如今全民健身已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是从更高的视野和更广的范围去构建发展模式,全民健身也就是全民共享的体育活动,无疑已成为核心价值。面对日益渐增和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应该对全民健身的价值、定位、发展路径等进行深入的思考。三年来,苏州的全民健身经费共投入达2.36亿元,其中,每年用于全民健身经费(体彩公益金)的比例均高于60%。每年安排约2 00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各类的健身活动开展经费,每年会定期组织各级各类的全民健身活动3 000余场次,参与的市民超过百万人次。其中,市区和各县级市均建成了综合性的体育中心及片区性的体育场馆。

人们在特定的地点进行体育活动,除去专门的体育场所之外,近几年,公园、绿地也已成为市民健身的热门首选之地,它的优点在于:(1)位于居民社区的宽阔广场(白天用于商业广场,晚上用于市民健身场所),这种广场或公园位于市民的社区附近,方便周围市民出入;(2)这种广场或公园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市民对它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和依赖,很多时候人们也习惯在这样的场合聚集,进行自主的社交娱乐活动;(3)这种广场或公园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市民的健身、娱乐社交等多种需求,广场或公园的用途多样。

苏州现有的绿地公园有141个,因公园在设计最初几乎都是满足人民的游憩和安静休息需求,但是很少考虑到体育健身的需求。如存在功能分区和布局不明确、综合性不强、缺乏各类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健身设施)人性化服务的考虑较少等问题。而如今的城市公园定位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场所,单一功能的公园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依据人们的多元化需求逐渐演化成综合性的公园,里面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体育设施。所以,我们在建造现代公园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问题,尤其是体育健身的设施。

在建造公园、绿地、广场等这些多种用途的地方时,要综合考虑,采取人性化的服务和多元化的设计,要做到真正的“一地多用”原则,满足居民的健身、娱乐、社交等多种需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房产开发商应该为体育健身留有余地和空间,严格地按照法律中的要求执行。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咸宇鹏.城市公园来绿地中体育休闲空间的设计与营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3]朱桃杏,吴殿廷.城市河道公共休闲的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兼论北京河道公共空间休闲价值[J].地理研究,2014,33(1):157.

[4]吴承熙.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2-35.

城市空间治理 篇2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像“棱镜门”这样的事件为世界各国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面对严峻形势,各国都开始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审视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这也显示出,以国家意志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网络空间是大国博弈的无形战场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国博弈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网络空间战成为一种有效的常规战被许多国家采用。近年来,网络空间在西方大国的扩张与布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网络空间的权力版图上,呈现“三个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如果按照“三个世界”理论来描述,在网络空间方面可以分为三类国家:一是网络霸权国家。美国依靠互联网域名管理及技术上的优势,成为网络空间唯一的超级霸权国家。二是网络独立国家。如德、英、法、日、韩等国。这些国家尽管受到网络霸权国家的影响,但已经具备网络国防意识,或制定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规划,或正筹备建立独立的国内网。如德国在2013年10月提出建立“零监控”的国内通讯网;伊朗政府在被“震网”病毒攻击后,宣布建立国域网。三是网络空间租客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受制于发展现状及网络信息技术瓶颈,在网络空间上受制于网络霸权国家。

在网络空间的竞争形态上,呈现“立体打击,不战而胜”的特征。一是一些国家建立了跨部门的网络军事战略体系。军事网络化、网络军事化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大国国防战略与军事部署的重要方针。美国把“网络中心战”列为其战略核心能力,成立了网络司令部,组建了陆、海、空三军网络部队。二是网络战与舆论战、心理战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打击态势。美国通过推特等社交网络,抢占信息和舆论制高点。三是军事打击与外交斡旋相配合、官方引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形成多维度、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如美国通过网络外交手段配合军事打击,组建了“网络外交研究小组”“全球互联网自由工作组”“网络议题协调办公室”等机构,鼓励并资助民间团体广泛与他国开展合作,通过网络宣扬美国对外政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以输出所谓的网络自由与民主来侵蚀他国的主权,对他国进行和平演变,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见,当前网络空间的大国博弈呈现更加丰富的内涵,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日益复杂,国际权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空间不仅对传统国际关系带来新的挑战,也给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领域带来更多更新的问题。这些都给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的考验。网络国家意志的形成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前提

早期的网络空间以个人意志为主,倡导自由、平等、协作、共享。后来,随着互联网商业的崛起,个人意志在浩瀚的网络空间中逐渐被湮没,企业意志和商业目的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导力量。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竞技与国家利益的战场,因此以国家意志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网络空间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必须以国家意志来加强顶层设计。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超出物理范畴,渗透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工业化融入信息化、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发展的图景,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前所未

有地交融在一起。交通、电力、科研、金融、教育、商务、社会保障、公共治安以及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都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整个社会体系的神经中枢。然而,网络化、信息化的程度越高,安全问题也就越突出,安全保障与防御也就越重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也就越必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增加,信息庞杂、泥沙俱下的网络空间成为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发酵池,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以国家意志对网络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系统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体现国家意志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同。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强化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国家意志,建立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挂帅的相关机构,推进网络治理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努力占据网络信息发展的制高点。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颁布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文件。美国设立了“网络办公室”,颁布了“国家安全战略”和“网络空间国际战略”。2014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此外,英国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成立了网络安全办公室和网络安全运行中心。法国成立了“国家信息系统安全办公室”。德国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可见,以国家意志来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正在成为各国的国家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网络空间已成为培育新的国家比较优势的重要领域。

我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上与西方大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以国家意志来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先天不足,对一些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关键芯片、核心软件和部件上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软硬件可控能力较弱。从根本上讲,我国还没有绝对自主的互联网,我国互联网只是接入了美国主导的因特网体系。二是大而不强的问题明显。我国目前拥有6亿网民,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建设网络强国之路还很漫长。我国已经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缺乏国家布局和顶层设计,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责不

一、协调不畅、效率不高等弊端。因此,我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和安全等诸多问题,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

网络治理顶层设计的六大问题

建设网络强国,既需要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理念,也需要过硬的技术,更需要有效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改变各自为政、散兵游勇式的发展模式,发挥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以国家意志对网络空间治理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当前,尤其应从六个方面进行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

自主创新。从国家层面对核心技术、关键产品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攻关,制定跨部门参与、跨行业协作的研发机制和推进路线;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网络信息产品的研发,分阶段在关键领域完成国产网络信息设备的迁移替换工作;加紧对物联网、云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尖端领域进行自主开发和应用,在这些新的领域形成后发优势。着眼于推进自主创新,整体规划我国网络信息人才的培养,形成学业、职业、产业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证。

科学管理。坚持技术、法制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用科学管理来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应从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解决好网络空间跨部门、跨领域发展带来的管理瓶

颈问题,在预防、监控、日常管理、危机应对等环节建立起国家层面“跨域融合”的网络空间管理体系。

防建结合。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要做到安全与发展相促进、防御与建设相结合,把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以信息化建设来构建一个可靠、自主的网络安全环境,以可靠的网络安全环境为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在网络安全上,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信任体系、危机处理体系建设;在网络信息化建设上,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用网络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

依法治网。通过立法提升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对网络社会管理、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统一的立法规划,尽快制定网络安全法。网络立法要保护公民正当表达意愿的权利、捍卫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建立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保护法;建立网络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网络空间法制生态。

融入国际。加强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是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和努力方向。我国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既要反对网络军备竞赛、网络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主动权,制定适应国际规则的网络空间治理战略,切实维护我国的网络主权。

全民动员。加强公民网络素养培养,提升公民网络公德与网络参与能力,增强公民网络空间的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主权意识。发挥全民网络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全民能够有序、有效地参与到网络空间治理过程中,形成网络空间的全民凝聚力与战斗力。

新闻宣传要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要求。真实包括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两个方面。个体上的真实、局部上的真实,构成了微观真实;整体上的真实、全局上的真实,构成了宏观真实。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新闻宣传中有悖新闻真实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污染了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坚持新闻宣传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下大力气纠正这一问题。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品质。新闻的求真、求实,实际上就是对传播内容的实事求是,自然包含了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要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学的学科要求和新闻传播的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科学、准确、全面、完整地认识和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提升学识素养、增强辨别能力、培养高尚人格,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精湛的业务能力,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实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懈努力。

壮大主流声音,积极追求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在微观层面,新闻媒体对每个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其基本事实和细节都是真实准确的,与客观事实完全相符,就实现了新闻的微观真实。但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要做到宏观真实,实现二者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新闻真实。我们的社会不管有多么复杂多样,但积极、正面的事物仍是当代的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终究是支流。新闻宣传不但要在微观上做到报道的每件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在宏观上也要注重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的比例与现实社会状况要大体相当。只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让正面声音占据主导、成为主流,把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全貌,才不至于让老百姓对社会有误读、对形势有误判,才能凝聚进步的力量。

强化突发、热点事件报道,始终贯穿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对突发事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出现猜测性、谣传性、无序性报道,很有可能演变成舆论事件甚至群体事件。因此,遇到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但是,有时尽管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准确无误的,但也可能只是突发事件的微观真实,而不是宏观真实。宏观真实要在微观真实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整体面貌和本质特征,避免误解误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带着眼睛、耳朵和头脑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边看边听边思考,既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全面报道,还要善于从事件本质和社会总体层面上讲清楚事情的真相,讲清楚党委和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讲清楚事件得以解决的有利条件,稳定社会预期。报道热点问题时,除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更应让人们看到主流、接近本质、感受到光明面。

把握新闻媒体报道平衡性,切实做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微观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具体性要求,宏观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整体性要求。对新闻媒体来说,在新闻报道中要做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结合,使两者协调统一,达到有机平衡。一方面,事实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完整的结构和自身的逻辑,每一个消息来源提供的事实仅仅是事实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环节事实的报道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不一定符合整个事实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所以,要在事实的整个系统中去认识和把握事实要素的特征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过程性报道与结果性报道、环节性报道与整体性报道的平衡。另一方面,一家媒体的一篇新闻报道或许难以做到宏观真实,但一家媒体涉及一个时期的报道、一个重大问题的系列报道、一个专题的整体性报道就要做到宏观真实。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媒体的负责人对刊发的新闻报道进行宏观把握,运用宏观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尽可能全面、准确、深刻地把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整体面貌呈现给广大受众。

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

公众注意力是公众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意愿和诉求。善于把握和引导公众注意力,有利于达成治理者与公众诉求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的集散地,对公众注意力有着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及时评估公众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方面,积极引导公众关注需要关注的信息,设法限制和防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和干扰,从而使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人类进化到今天,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注意力瓶颈,但需要关注的信息种类、数量却在不断增长,公众注意力出现短期化、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同时,随着

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原本方向不同、力量分散的公众注意力比较容易被集中和放大,进而形成舆论压力。再加上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多元诉求不断涌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变革逐步推进,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公众注意力更容易通过网络交叉感染而形成集体行为,导致突发性事件甚至社会冲突。这些都改变着原有的舆论传播格局,对公众注意力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尤其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大力加强话语权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和交流不断增多。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这种对话和交流就更加频繁了。一些西方国家把互联网作为输出其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在网上不断制造议题,吸引公众注意力,争夺话语权,使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应对这种挑战,需要大力加强话语权建设。应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通过加强话语权建设,吸引公众注意力,进而消解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

积极回应公众诉求。在网络时代,公众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聚焦于网络平台特别是各种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被广泛关注的各种网络热点问题体现了公众注意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意愿和诉求。当公众注意力因网络传播被吸引到某个事件上时,如果相关部门不能通过高效、透明的网络渠道进行及时回应和公正处理,那么政府的权威性、公正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面对网民的各种诉求,相关部门不能消极回避,而是要积极回应,正确引导公众注意力,从而使党和政府的政策获得公众的最大认同和支持。

努力创新网络传播方式。当前,通过网上酝酿、发酵,公众注意力很容易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从而考验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面对网络传播成为信息传播重要渠道的新形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应对网上舆论压力时通常是初期迟钝冷漠、中期手忙脚乱、后期息事宁人。这种消极应对方式显然不利于党和政府声音的传播,不利于对公众注意力进行有效掌控和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网络传播,努力创新网络传播方式,变消极应战为主动出击,尤其是面对纷乱复杂的虚假信息和谣言要及时发出真实、冷静、理性的声音,有效引导公众注意力和社会舆论。应善于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识别网上信息热度,分析公众注意力变化,分辨噪声、杂音,为加强公众注意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善于整合网络监管部门,统一领导、多管齐下、快速反应,最大程度减少负面信息,防患于未然,从而消除公众焦虑、保障社会和谐。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

人际信任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诚信品质、合作精神、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影响。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构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尤为重要。

培养诚信意识是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前提。古今中外,诚信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品质。古人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诚信原则是人们在交往中首先需要重视的原则,真诚的品质与交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特殊地位。当前,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其中不乏虚假、错误、负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着

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和相互信任。由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一些人对网络信息缺乏正确的辨识和判断能力,网上各种消极甚至是有害信息都会严重妨碍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将培养诚信意识作为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前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出发,以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深入探索网络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诚信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要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传播先进事迹来引导大学生进行模仿性学习。

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是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基础。网络时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大大拓宽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但是,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间接性,人们面对的往往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以至在面对面的交往与沟通中反而越来越无所适从。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还在形成发展中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如今,微信、微博、QQ等网络社交工具已成为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手段,冰冷的文字代替了眼神的交汇,键盘的敲击声淹没了情感的流露,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理解等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限制。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导致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缺乏良好的基础,进而导致其人际信任的程度较低。因此,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是重要基础。高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交往的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培养诚信、尊重、团结等基本的人际交往品质,明确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准,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让大学生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城市空间治理 篇3

关键词:城市空间文化治理,城市公共服务的创新,坝坝舞,巴渝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2年8月14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表示, 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 首次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伴随着城市化率不断增长,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协同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提上日程。同时, 我国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 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12亿, 占全国总人口比例16%及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3%。到2020年, 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中国老龄化高峰将出现在2055年左右, 届时老年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38亿, 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龄人口。在中国最受中老年人欢迎的休闲活动是广场舞。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以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紧凑的城市功能形态等为特征的城市格局, 与广场舞的规模化、空间占用性和空间利用就近性特征等属性构成巨大的冲突。[1,2]

《中国城市管理蓝皮书 (2015—2016) 》指出中国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和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 要以人为本, 寓治理于服务。着眼于从维护城镇居民的合理合法权益, 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城市设计大师杨·盖尔 (Jan Gehl) 专门探讨城市空间对社会交往的作用, 其中有一条就是人可以从空间、建筑物和城市中得到愉悦, 能与人见面和聚会。[3]也有学者从传播的角度提出“可沟通城市”的概念, 使城市生活的各个面向, 以更综合、包容的方式理解和规范城市, 使其为不同年龄层次生活的人提供空间, 更符合人性化的城市本质。[4]

广场舞为中国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放松平台, 他们在个人生活中结交新朋友, 但年轻人却认为这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广场舞蹈作为城市公众的自发性活动, 一直处于“自由生长”状态, 由于噪音扰民。“大妈”正在被妖魔化, 广场舞也被污名化的现状。自2015年全国四部委倡导对广场舞蹈立下规矩、留下空间。很多地方政府把营造“广场文化”提上议事日程, 创意地运用城市的文化元素, 辅以政策的支持、市民群众的动员, 充分发挥广场舞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和城市形象建构的积极作用。

随着全国对精品广场舞蹈的选拔,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和重庆市群众文化艺术馆承担起重庆坝坝舞蹈规范化、特色化的推广活动, 首推的第一个坝坝舞蹈就是《太阳出来喜洋洋》。广场舞在重庆又称为坝坝舞, 在本文二者通用。本文以重庆坝坝舞《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例, 结合问卷和访谈的方式, 从决策者、民族舞蹈的推广者与受众三维角度来探讨坝坝舞蹈对城市空间文化治理和重庆城市形象建构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和信息的策略, 并对相关的劳动权利和责任进行培训, 可以把“低质量”移民改造为主动和富有成效的公民, 也就是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这种转变符合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善治”的策略。中国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和统计学家和国际组织都表明没有改善劳动培训和社会服务, 城市为基础的农村移民可能成为未来不可接受的社会风险。如果一味强调权利而忽略个人的义务, 则会陷入个体公共责任、义务在公共秩序治理中的缺席的困境。[5]广场舞扰民现象即为实例, “广场舞”这种集体文化活动带来精神愉悦, 丰富中老年群体的生活的同时, 也导致“抢夺地盘”、噪音扰民和群体隔阂等城市治理难题。

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广场舞的治理, 本文结合本尼特的文化治理观和福柯的治理术, 从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治理与现代化城市公共服务创新的角度来探讨。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托尼·本尼特 (Tony Bennett) 认为文化既被视为治理的对象, 又是治理的工具。前者指的是下层社会阶层的道德、举止与生活方式;而后者是指在意义上更为严谨的文化-艺术与知识活动, 并成为对道德、举止行为领域进行治理干预与文化管制的手段。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念深受福柯治理术的影响。福柯是20世纪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 他将这种由制度、程序、分析、反思、计算和策略所构成的总体, 将这种特殊复杂的权利形式得以实施的技术称为“治理术” (governmentality) 。治理术主要描绘了现代国家治理与传统的规训社会的区别。规训典型存在于军队或者监狱中。行使规训权力的方式主要是发布规章与命令, 目的在于使一切都能井然有序, 控制秩序。但是规训和控制体系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发展治理的艺术对于统治者来说不可或缺。治理是福柯对司法权力、规训权力之外又一新的权力关系的发现, 它有效地将微观层面的自我技术和宏观的统治主题结合起来。治理意指“行为实施” (the conduct of conduct) , 是一组被反思、计算过的用于形塑、引导或者影响个体、他人行为的活动, 政府必须努力实现社区的个体能够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终实现自治。

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物质形态, 聚集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广场的存在是坝坝舞产生的客观条件。坝坝舞的发展多以社区、街道为单位, 从“点”的集聚到“面”的辐射, 有利于城市睦邻友好、和谐共处的形象建设。在重庆这座充满时代气息的山城, 人们充分利用这些公共的舞蹈空间实现信息互换、精神沟通, 打破城市文化空间壁垒, 体现公共娱乐性的群众文化特色, 实现重庆开放、和谐、融合的城市形象。

体现公共娱乐性的城市文化。坝坝舞通过公共的广场空间所形成人口的集聚, 在这个集聚的过程中不仅包括参与者, 也包含大量驻足观看的公众。通过调查问卷获知, 有63%的公众会在平时的闲暇时候逗留广场观望, 当作休闲娱乐的形式, 增强城市活力。在这种带有围观性的公共活动中, 坝坝舞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产品, 也可以是“寓教于乐”的舞蹈艺术。例如, 重庆酉阳县每年举办关于摆手舞的坝坝舞大赛, 人们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感知到了土家族民族舞蹈的魅力, 即使是驻足观望者, 亦会对此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与了解, 使民族文化在城市空间内产生效应, 达到城市形象建构的积极作用。

二、重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管理与创新服务实践案例

(一) 坝坝舞对巴渝文化的传承中的自我治理

坝坝舞对地域文化传承中的自我治理。地域文化通常带有传统性与民族性, 重庆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发展的城市, 而巴渝文化不仅仅是山歌民谣、川剧变脸、吆喝的麻糖、路口的黄葛树、铺着青褐色石板的古巷、老茶馆或吊脚楼, 这些体现巴渝文化的“味道”元素还可以体现在大众娱乐坝坝舞中。在问及如何想到用坝坝舞去推广巴渝文化的, 重庆市群众文化艺术馆的负责人称:

一提到重庆, 大家会想到美食、重庆人的性格等, 但很少人, 包括当地人对重庆的文化艺术都不是很了解。借助巴渝文化这块体现重庆文化特色的名牌, 也就是所谓的“寻根”。借助这个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去建设重庆的文化形象。坝坝舞蹈作为比较接地气的文化形式, 离群众很近, 又能够形成很好的、广泛的传播, 因此我们就选择它进行全市的推广。

继承巴渝文化, 传播重庆经典。坝坝舞对巴渝文化的体现主要在于从民间艺术中素材的提取及应用, 对于打造区域性特色的重庆坝坝舞蹈文化, 从决策者的角度是重拾民族文化经典, 唤醒人们对重庆历史文化的回顾, 其中包括对于《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等经典民族歌曲的关注, 使公众能够由心而发产生对民族舞蹈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借助对典型传统文化的追本溯源来表达当代文化的风格特色, 用土家族的民族歌舞形式来展现城市的文化风貌, 从根本上达到文化继承和自治的目的。同时, 也展现城市沉稳厚重的文化底蕴, 使城市的符号并不仅仅停留在对重庆的外在认知, 也体现重庆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城市气质。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田间地头的舞蹈, 应用于生产、劳作、战争等, 把它融入广场舞, 是一个“小众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的过程, 也是广场舞在传承中自治升华的过程。在问及坝坝舞对巴渝文化的推广能起到哪些作用, 专业舞蹈编创者兼推广人回应:

首先这些来源于民间的舞蹈素材, 它本身就具有特色和价值, 在研究的同时又能够进行大众的推广, 本身就是对一种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土家族摆手舞是较简单易学、富有特色, 且具备健身性的民族舞蹈, 这些都是在巴渝文化的传承下进行的, 其中也包括秀山花灯、肉莲霄等, 都是来源于民间的民族舞蹈进行大众的推广。

坝坝舞对民族舞蹈的不断加工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坝坝舞是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群众舞蹈, 而土家族摆手舞属于地方文化的传统民族艺术, 是具有历史性的文化叙事。当这种带有深厚积淀的文化形式被坝坝舞这一介质所传播并被接收, 就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的文化包容性。它是一种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形式承载, 是地方小众文化逐步大众化的表现形式, 而这种继承与传播势必要基于公众的积极参与。

(二) 政府与群众共建“可沟通,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多元协商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的新思路, 新路径。[6]中老年城镇居民选择利用广场进行群众性、公共性、自发性的强身健体、消遣娱乐, 形成了如今“风靡国际”的坝坝舞。[7]热情四溢的坝坝舞与重庆火辣的性格相映, 不仅体现了重庆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也是城市和谐文明的形象构建。

坝坝舞强大的群众动员力量能够提升市民风貌。坝坝舞最大的魅力在于从封闭的环境中将人们带到一个完全开放、自娱、平等和谐的氛围下, 使人们可以感受到城市中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众状态。这种全民性的参与, 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体现, 是市民享受文化、陶醉艺术的尽情展现, 它是过去以打麻将为主的公众休闲模式的重要补充, 但是广场舞的健身因素更为突出。[8]文化陶冶的氛围能够进一步提升群众整体素质, 使公众在娱乐中得以放松身心、强健体魄, 在舞蹈中感知身体、浸润文化, 是动员群众参与城市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

政府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来加强对重庆坝坝舞的管理, 国家发布的《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开展通知》是坝坝舞发展的新的理论导向。重庆市文化工作者也据此提出了关于坝坝舞的倡议书, 建议“场地远一点, 文明多一点;声音轻一点, 尊重多一点”等, 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和谐化。据重庆市文化馆负责人所言:

政府作为引导者, 让群众作为参与者、主体,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坝坝舞的观赏性、健身性、娱乐性的群众艺术。坝坝舞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引导, 引导得好可以促使坝坝舞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构建更加和谐有品质的重庆城市形象。

本研究分别对重庆市区、重庆彭水县的市民朋友进行了走访与跟踪调查, 90%的坝坝舞参与者都认为《太阳出来喜洋洋》摆手舞动作及音乐都富有美感。本文对彭水公众的采访中发现, 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喜洋洋》音乐好听, 舞蹈比较好看, 跳完以后心情愉悦。公众对于舞蹈《太阳出来喜洋洋》感知度较高, 但是对其舞蹈文化方面的知识有所偏差。对于重庆市区的市民朋友, 尤其是类似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坝坝舞参与者, 普遍都知晓该舞蹈所呈现的民族性与民族特征。而彭水的部分市民来说, 更容易感知舞蹈本体叙事, 而非舞蹈的民族性与传承性或巴渝文化。这可能与坝坝舞在传播内容过程中受个别推广人文化背景的局限或是政府在做此类宣传工作时缺乏对舞蹈文化背景的讲解, 这会不会影响公众的参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结语

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 广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空间, 广场舞作为一个开放的活动, 不仅能增强城市活力, 也是一道人文城市景观, 是未来衡量城市形象的另一个人性化的维度。新形势下重庆的坝坝舞趋于规范、专业, 但也出现了种种问题, 包括公众责任心不强、文化感知度低等。要缓解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紧凑的城市功能形态等为特征的城市格局与广场舞的规模化、空间占用性和空间利用就近性特征等属性构成巨大的冲突, 促进公共空间文化自治和公共服务的创新融合是一条值得探讨和尝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史晓平, 陈海松.我国城市噪声扰民的历史渊源及破局之道——以公园舞广场舞的群己权界争议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 2015 (2) :72-77.

[2]吴淼, 夏建军, 吴锋.集体性娱乐与城市空间紧张下的冲突及其解决对策——以广场舞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1) :21-26.

[3]杨·盖尔.交往与空间 (第四版) [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55.

[4]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 谢) 静.可沟通城市:网络社会的新城市主张[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7) :16-24.

[5]夏国锋.从权利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话语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5) :30-34.

[6]陈剩勇, 于兰兰.网络化治理:一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J].政治学研究, 2012 (2) :108-119.

[7]代迅.坝坝舞:意识形态、审美文化与公共空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5 (11) :178-184.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总1 篇4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防范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公司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对治理工作进行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摸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制定方案 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并建立基础台帐,落实安全责任,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公司成立了有限空间专项治理工作组,制定专项方案,建立健全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

二、落实有限作业空间安全生产要求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清理作业时,实施作业审批,要求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2、根据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预案》,保证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每年进行一次演练,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按规定申请备案。

3、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并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三、整改到位,达到专项治理的目标

1、通过开展工贸企业有限间作业专项治理,摸清了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和安全管理现状等情况;

2、使作业人员掌握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相关要求,提高安全素质,杜绝违规违章作业行为;

3、建立健全了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齐配全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4、建立了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网络空间的信息安全治理模型浅析 篇5

网络社会的出现, 引起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把人类带入了崭新的世界——网络社会。截至2010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 居世界第一。4亿网民和超1500亿网络经济市场的规模, 标志着我国网络社会已经形成。

在虚拟性方面, 网络的最大好处就在于, 你看不见我, 我看不见你。大家随心所欲, 随欲所想, 只要你不是有意泄露真实身份, 没有人知道你是谁。网络最能体现的是人脱去虚伪的外衣的赤裸裸的活脱脱的人本性的真实。也就是,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舞台上展现最真实的人本性, 在虚拟空间里人们才能获得感官上的“真正自由”。这种不受约束的“真正自由”对网民、对社会和国家提出严峻的挑战。

人们在享受因特网所带来的巨大方便的同时, 也面临着网络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网络信息安全一旦受到破坏, 不仅会导致社会问题, 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信息安全已成为世界性的现实问题,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巩固政权的基石、是巩固国防赢得信息战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安全的关键。没有信息安全, 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安全, 也没有真正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

面对日益明显的经济、信息全球化趋势, 我们既要看到它带来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要正视它引发的严峻挑战。因此, 加速信息安全的研究和治理,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电子化成败的关键, 成为提高中华民族生存能力的头等大事。

信息可理解为消息、信号、数据、情报和知识, 信息本身是无形的, 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都离不开信息, 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同样离不开信息。对信息的开发、控制和利用已成为国家间利益争夺的重要内容, 信息安全与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

信息的地位与作用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急剧上升, 信息安全问题同样因此而日显突出。未来的军事斗争将首先在信息领域展开, 并全程贯穿着信息战。信息安全将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因此, 加强信息安全研究、营造信息安全氛围, 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我们首先从认识信息安全的概念入手、了解信息安全属性、分类及其相关技术。

什么是“安全”?

其基本含义可以解释为:客观上不存在威胁, 主观上不存在恐惧。什么是信息安全?国内外对信息安全的论述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指具体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而另一类则是指某一特定信息体系 (如一个国家的银行信息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的安全。但有人认为这两种定义均失之于过窄, 而应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状态不受外来的威胁与侵害, 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体系不受外来的威胁与侵害。

信息安全首先应该是一个国家宏观的社会信息化状态是否处于自主控制之下, 是否稳定的问题, 其次才是信息技术安全的问题。所谓“信息安全”, 在技术层次上的含义就是保证在客观上杜绝对信息安全属性的安全威胁使得信息的主人在主观上对其信息的本源性放心。

信息安全有哪些属性?

不管信息入侵者怀有什么样的阴谋诡计、采用什么手段, 但他们都要通过攻击信息的以下几种安全属性来达到目的。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

1.完整性 (integrity)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对于军用信息来说, 完整性被破坏可能就意味着延误战机、自相残杀或闲置战斗力。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是对信息安全发动攻击的最终目的。

2.可用性 (avaliability) 可用性是指信息可被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的特性, 即在需要时就可以取用所需的信息。对可用性的攻击就是阻断信息的可用性, 例如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攻击。

3.保密性 (confidentiality) 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 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军用信息的安全尤为注重信息的保密性 (相比较而言, 商用信息则更注重于信息的完整性) 。

4.可控性 (controlability) 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美国政府所提倡的“密钥托管”、“密钥恢复”等措施就是实现信息安全可控性的例子。

5.可靠性 (reliability) 可靠性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 (包括信息的迅速、准确和连续地转移等) , 但也有人认为可靠性是人们对信息系统而不是对信息本身的要求。

“信息安全”的内在含义就是指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 来千方百计保证信息的上述“五性“安全。信息安全可分为技术安全、监察安全、管理安全、立法安全、认知安全, 即本文提出的信息安全治理模型 (如图1) 。技术安全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监察安全包括监控查验 (发现违规、确定入侵、定位损害和监控) 和犯罪起诉 (起诉、量刑) ;管理安全包括技术管理安全、行政管理安全和应急管理安全;立法安全即有关信息安全的政策、法令、法规;认知安全即有关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信息系统安全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于1992年11月26日一致通过了“信息系统安全指南”。该指南共制定了九项安全原则, 欧美各国已明确表示在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时都要遵从这一指南的九项原则。

负责原则:网络的所有者、提供者和用户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应当明确各自对信息安全的责任。

知晓原则:网络的所有者、提供者和用户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应当能够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措施、具体办法和工作程序。

道德原则:在提供和使用以及保障网络安全性时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合法的权益。

多方原则:网络安全方面的措施、具体办法和工作程序应当考虑到所有相关的问题, 其中包括技术、行政管理、组织机构、运行、商业、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配比原则:安全水平、费用以及安全措施、具体办法和工作程序应当与网络的价值和可靠程度以及可能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成合适的比例, 即适度安全原则。

综合原则:网络安全方面的措施、具体办法和工作程序之间应当相互协调一致, 而且与其他措施、具体办法和工作程序互相协调一致。信息安全也像社会治安一样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

及时原则:无论是国营、私营还是国内外机构都应当及时协调一致来保障网络的安全。

重新评价原则:定时对网络的安全措施重新进行评价。由于当前高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有些安全措施没过多久就会变得过时, 甚至完全失效, 因此在过一段时间之后, 还必须对已有的安全措施作一次全面的评审, 以期跟上技术的发展。

民主原则:网络的安全应当兼顾信息和数据的流动和合法使用, 并相互兼容。

面向数据的安全概念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而面向使用者的安全概念则是鉴别、授权、访问控制、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基于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的保护。

这两者的结合就是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中的安全服务。而这些安全问题又要依靠密码、数字签名、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安全审计、灾难恢复、防病毒和防黑客入侵等安全机制 (措施) 来加以解决。其中, 密码技术和管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 而安全标准和系统评估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总之, 现代的信息安全涉及个人权益、企业生存、金融风险防范、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它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与公共信息安全的总和。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已经并还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 对推进国家现代化、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殊性, 因此在整个信息化进程中, 也同时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的方方面面。

为了构筑21世纪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有效地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要使我们的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不受影响, 就必须克服众多的信息安全问题, 以化解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风险。

因此, 面对日益迫切的需要, 要尽快并长期致力于增强广大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 提升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生产、使用、维护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尽快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专门人才, 加大信息安全教育的普及力度, 树立国民的信息安全意识, 建设好国家的信息安全防线。

本文从信息、安全及属性的角度分析面向数据的安全和面向使用者的安全, 提出信息安全治理模型, 论述了信息系统安全遵循哪些九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张新华.信息安全:威胁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2]梁铭会等.网络与信息安全.海潮出版社, 2006年.

[3]张红旗等.信息安全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年.

[4]牛少章等.信息安全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19日.

城市空间治理 篇6

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第50次大会6月23日在伦敦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形成七点共识,推动互联网治理迈向全球共治时代。

鲁炜在演讲中指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互联网发展程度不同,带来了治理模式和方法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议,但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愿望是一致的。正如ICANN愿景所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鲁炜指出,基于这样的共同愿望,各国应求同存异、增进理解,达成以下七点共识:一是互联网应该造福全人类,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而不是危害;二是互联网应该给各国带来和平与安全,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攻击他国的“利器”;三是互联网应该更多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更需要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四是互联网应该注重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不能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更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五是互联网应该文明诚信,而不能充斥谣言和欺诈;六是互联网应该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七是互联网应该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鲁炜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倡导积极开展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各国携手推动互联网治理迈向全球共治时代。

城市空间治理 篇7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

本书是理论运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书的题目选择了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术语“空间生产”。“空间生产”一词是由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列斐伏尔指出,“生产”一词来自于马克思的理论,即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等社会实践制造产品的社会性活动。因此,空间生产的核心意思就是:“社会过程下城市、区域、城镇等这些具有空间形式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其后,曼纽尔·卡斯特、爱德华·索亚等学者对空间生产研究进行发展,使之成为了具备相对完善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本书探讨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空间生产概念的使用,实质上是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这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拥有一种可依据的可靠的分析范式。

(二)研究思路

城市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是同一的,研究教育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其实就是研究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辨证关系,城市社会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殊属性归结为:生态社群、集体消费、资源分配、生产系统和文化(特性)五种类型。在实际中,教育是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与居住密切相关;特性则体现于区域社会中。另一方面,空间研究需要植根于实践。因此,本书从教育活动出发,分析教育的生态组织,以及教育对城市居住、城市产业和城市区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三)章节安排

本书是要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运用中,实现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深化,首先应当整理并分析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成果。因此,本书的第一章梳理了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城市社会学两大流派的空间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范式、内容与视角,并指出空间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组织,因此,本书第二章要探讨教育活动如何形成教育空间,教育空间的结构,以及教育空间的变化。

教育的消费与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居住密切相关,第三章分析教育与社区的互动。教育作为居住的重要配套,通过家庭迁居引发社区的变化,有教育需求的人入住心仪教育配套社区,在城市中形成了具有教育特色的居住区。另一方面,生源是优质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社区的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学校的质量。

教育是一种生产要素,第四章分析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具体包括两者对于彼此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建设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产业密不可分,这一章还探讨了在知识经济下,教育在产业塑造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教育与区域,城市性体现于不同的区域社会中,教育是区域的重要功能组织,区域中教育系统如何组织,人们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形式,都是形成区域性质的重要力量。在城市中,教育分区域(行政区)管理,分区域发展会导致教育出现区域分化,同时教育作为区域功能系统的一种,结合区域内其他社会功能单位,会使所在区域呈现不同的性质,当然,此种法则也可推演到其他功能系统身上。另一方面,城市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化聚集也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功能区———大学城。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

(一)应用并深化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城市社会学始终无法避开空间问题。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因此空间不能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空间研究散见于各流派、视角的分析中,随着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兴起,学者们试图创建一种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但当空间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时,其问题和不足也随之而来。因为空间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而非实体,任何对于空间所做的宏观和抽象研究,都面临着将空间与社会剥离的困境。面对空间的难题,学界做出了两点总结:一是我们仍然且必须承认空间的重要性;二是空间研究必须植根于具体实践。因为实践植根于时空发展中,实践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三重辩证整合。在空间的生产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处于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完成,包括生产、分配、居住、消费等。美国新城市社会学学者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也指出,应当尝试把更多的要素纳入到社会空间分析中来,如房地产、地方政府、邻里、公共环境等。这也是当下社会科学界空间转向的真相。本书尝试从教育活动出发,具体分析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本书是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总结出清晰的理论范式,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案例的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梳理较为零散,或集中于某一流派,或某一学者,且没有深入剖析。在分析方面,本书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分析的模式。第一,从具体的实践活动出发,以该实践活动的功能空间和区域为联结点,分析实践活动如何生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从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来审视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可以为社会空间的生产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起点与开端,同时此模式可以融合学界微观与宏观叙述之间的分裂。因此,这一模式可以应用到其他社会实践的分析中,例如医疗、交通、商业等。第二,以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特性的几种界定为分析框架。任何实践活动都脱离不开社会的约束与限定,城市社会性的确定是研究具体实践生产城市空间的前提,城市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性界定为生态社群,生产、消费系统,资源分配体系,这些都是实践研究展开的背景思考,同时可以作为分析的框架。

(二)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

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功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而又不相互冲突,同时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教育活动隐匿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它对城市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教育实践活动出发,分析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展示教育生产空间的过程和方式,这符合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同时也是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视角和内容的丰富和深化。一直以来,教育的研究缺乏空间视角,已有的系统研究也比较少,且主要局限于学校空间研究。本书从空间的视角分析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对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研究的推进。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

第一,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城市空间的作用必须结合其他城市要素才能实现,因此,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众多学科。本书在探讨教育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辩证关系时,缺乏对于经济学方面理论的运用,如产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等,使得该部分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二,进一步提炼研究理论。本书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范式与方法,分析了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分析中发现、总结、提炼空间研究的特殊模式和新的观点将是本研究一直持续的努力方向。纵观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分析都是以个案为例,这意味着一种“本土聚集”[2]。运用国外理论来思考当下中国社会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是国内学界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也代表着中国研究本土化的努力和尝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中国社会、城市区域和其他具体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保持敏感性和洞察力。本书以天津市为例展开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现实资料,使研究有依托,有支撑,不空泛,然而在本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方面还有所欠缺,也未能提出一个属于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理论。众所周知,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秩序探索,这是本书还需提高的地方。

摘要:天津社会科学院学者张品的《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一书以空间生产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互动,梳理出社会空间的分析范式,并总结出教育作用城市空间的模式。该书应用并深化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同时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继续提炼研究理论是该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城市,空间生产

参考文献

[1]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面对城市的空间 篇8

壁画之梦,始于小学。当时正是一日千里的“大跃进”年代,老师布置我在学校的围墙上画了一幅《南瓜楼房》的壁画,画上的南瓜巨大无比,人们搭梯子攀上去,开了窗洞,就把南瓜当成了楼房住。这种童稚式的涂鸦虽然算不得艺术,但无论如何就意味着我壁画生涯的懵懂开始。“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大搞“红海洋”,把整整一座城市刷得彤红。我也少不了到处画宣传画,蘸着颜料在整爿整爿的墙上作画,姿意涂抹,好不淋漓痛快!然而真正艺术性的壁画创作是在八十年代初,一直到现在,我完成的壁画已近四千平方米,大约相当于二十亩土地的面积,俨然是个小地主了。

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壁画的位置住住都是万众瞩目的地方,它们负有装饰城市的使命。与任何画种相比,壁画无疑有更多的观众,具有极大的观瞻性。与独幅的架上绘画不同,壁画不宜于单独欣赏,而是要与周边的环境一起形成一种融和的文化气氛,它的背景是城市的空间,因此,与其它的画家们相比,壁画家们要更多地研究城市的空间,因为他们是城市的装饰者。国际建筑师协会提出:“城市应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这就给艺术家与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壁画的艺术风格是壁画家首先之务,这也是他的艺术作品能够融入城市之中的一个根本关键,更是他全部文化知识的一个显示。其它的画种可以由艺术家自己命题,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个性来任意创作,但壁画的命题往往是由甲方或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来决定的,这就对壁画家所具有的文化修养提出了挑战。城市的空间千变万化,建筑物的风格也各式各样,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更是深隧难测,如何挖掘这些文化并选择恰当的艺术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是对壁画家的一个考验。壁画家的难题是:在中国,古老的城市街巷已经越来越少,已经日渐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城市。城市的文化内涵却是以潜质的形式而存在着,这就要他们的作品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文脉,又要与现代的城市相匹配。室内的壁画好办,它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室外的壁画的要求就更严。单一的背景好办,复杂的背景就难得多。我为一座城市广场设计壁画和雕塑,这座城市是汉代的名城,又是汉画像石的出土地。选用汉画形式来做是适合的,但广场的周边环境却是现代化的,这就不能简单地复古,而是要把汉代的文化之酒容纳到现代化的瓶中去,结果证明,这样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形式的壁画的效果是良好的。

壁画群全景布底彩绘壁画共七幅100平米1991年

刻瓷壁画280X1000 cm江苏镇江南山景区学林轩1999年获江苏省第四届壁画优秀奖

彩石浮雕壁画270X2700 cm江苏镇江金山公园白龙洞前2003年获“首届全国壁画大展佳作奖”

芙蓉楼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送辛渐的地方,他在这里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名句。复建后的芙蓉楼位于风光旖丽的湖边景区,是一座仿唐式的建筑。我为全楼设计的七幅壁画就是围绕着王昌龄两首诗的诗意和芙蓉楼的历史内涵而画的,把书法和绘画结合起来,用漆画和唐三彩壁画的材料来做,在再现唐代气氛的同时,也展现了芙蓉楼的历史沿革,这里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景点。镇江的南山在六朝时有许多的文人雅士在这里隐居,留下了很多历代名著。我为那里设计壁画时,就根据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诗意,提取六朝绘画中的元素设计了几幅壁画,与那里还保持着中古时期幽静安谧的环境相吻合,使人感觉到一种被储藏在深山里的古典气氛。我在为当代高僧茗山设计万佛塔的壁画时,就考虑到特定的宗教气氛。深埋在塔下的地宫被视为最神圣的地方,安放着茗山法师的舍利子,我为它设计了一组八幅的《万方礼佛图》,把佛教从创立之初到弘扬至全世界的过程都画了出来,内容广泛,人物众多,还设计了八根浮雕玉柱和天顶的彩绘。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已经具有文物性的价值了。妈祖是中华渔民心中的圣母,当我为莆田的妈祖阁设计环境时,根据妈祖一生二十八岁的事迹,设计了二十八根石柱,从山脚齐齐排向山顶的阁前。柱式上镌刻着妈祖济世救民的故事和文字,还选择了云纹和鱼纹作为象征图案,根据宋代的风格描绘,在每一柱上都出现,这样就把以妈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准确地体现出来了。

漆壁画240X360 cm 1991年江苏镇江金山公园芙蓉楼

壁画材料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周边建筑相协调的关键。我为一座大型商厦的橱窗上画了《摩登世界》的壁画,展示的是身着各款时装的世界名模,考虑到与商厦的现代化风格相协调,就选用了造价低廉的镀膜镜面玻璃加彩绘的办法来做,它的造价非常便宜,但效果流光溢彩,五色缤纷,具有现代感。在为金山公园做《白蛇传》大型浮雕壁画时,我选用了青、白二色的石材为基调,以象征小青和白娘娘,坚固的石材象征着白娘娘和许仙的爱情坚贞长久,也与周边的石崖环境相协调。有的壁画选择木雕,有的选择瓷砖,有的选择布面彩绘,有的选择砖雕,还有的选择漆刻,甚至还特意选择古旧的铺街石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和谐。

壁画是二维的艺术。由壁画到浮雕,再由浮雕到雕塑,我就这样不由自主地从二维进入了三维的空间。城市是三维的空间,它对于浮雕和雕塑的要求要高得多。我第一次雕塑是为博物馆设计一组大型群雕。这座博物馆的环境相当复杂,要求也相当苛刻。它原是一百多年前建的英国领事馆,东印度风格的建筑物,具有异国风情,但博物馆本身的功能又要求这组雕塑要能展示当地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博物馆倚山而建,它的地势层层向上,这要求这组雕塑不仅上下左右可以看,还要能从上俯视和从下仰视。我设计的雕塑《强吴雄风》就参照了商代玉人和西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用磨光的绿色花岗岩来仿青铜效果,再加上喷泉和LED灯光,完成了这组最具挑战性的设计,使它既具有历史文化感又具有现代感,既是古典的又是西洋的,能与背景的建筑相协调,凸现在建筑物和山体前,成为博物馆的一件地标。还有一组设计也同样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横跨长江的润扬大桥南侧要求建一组壁画,我把当地出土的三千年前的文物青铜器用绿花岗岩仿制出来,在它们的下面接上一根方柱,腰间围上一根纹样带饰。磨光的花岗岩和粗糙的柱身形成了肌理的对比,它们在道路的绿岛上排列成一行,非常显目,从外地来的游客一下桥就能看到,从而对这座具有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有了形象化的了解。从形式上来看,纵向排列的石柱打破了大桥形成的横长弧线,在城市的风景线上有了对比。我又在道路一侧设计了两幅巨型壁画,用彩色的石材雕制而成。一幅《百里京江》的外形仿照中国画的卷轴,仿佛横拉在长江边的一幅长长画卷,上面刻着山水画;另一幅《千年南徐》仿照中国的册页形式拉开,每一折页刻上一位历史名人,这样一种处理既能把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展现出来,又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富于变化。

彩石群雕一组5尊最高520 cm直径6m江苏镇江博物馆

柱的形式被我经常使用。因为这种形式不占很大的面积,又能延伸向空间,而且在平面上还能有多种灵活变化的排列形式。柱是立体的,属三维空间,但柱身上又可以镌刻浮雕和文字,因此它又具有二维的表现形式。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文物都是柱体,如埃及的莎草纸花头巨柱、希腊的柱子、古罗马的图拉真柱和印度的阿育王柱。现在中国许多城市里的景观也喜欢用柱。但我的柱式不是一般人常用的圆柱,而是方柱,柱头和柱身上都富有变化。有的柱头上立有青铜器,有的柱头被装饰成编钟形,有的顶部立有动物,有的周身刻满浮雕,把一个个的历史故事变成图画,使人们远可观其形,近可观其质,赏图形,读文字。这些柱都成了当地城市的一大景观,也成了一根根文化的形象读本。

睢宁名人浮雕柱共16根每根420X62X62cm江苏省睢宁县天缘广场2005年

妈祖事迹浮雕柱共28根每根450X66X66cm福建莆田妈祖阁前2007年

重彩稿225X450 cm

南阳碧玉柱浮雕8225X450cm江苏镇江市焦山万佛塔地宫内1999年

九十年代初,镇江市成立了市政府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我也被聘为其中的成员。因此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审查、规划和设计一座城市。我的工作已经从一两件单体的艺术品拓展到去面对一个景点、一组建筑、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我从二维到三维已经发展到去审视一座城市的空间,从而对“城市应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的提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时,我也会被一些城市请去,他们会把一片街区甚至一座城市都交由我去策划设计。这时,我已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一个雕塑家了,已经和建筑师一样,成为城市空间艺术的设计师了。

相比起单体的艺术品来,一座城市的文化潜质更难于被理解,也更难于被表现。城市空间所具有的风景线是不容破坏的,它所具有的历史文脉也是不允许被改变的。一座城市的文化不是由一件件单体艺术品拼凑起来的,而是要在事先就进行精心的了解和设计,这种设计和策划既是宏观的和概念的,有时也是微观而具体的。任何艺术家的初衷都是为了美化这座城市,但一件艺术作品的失败就可以破坏这座城市的美感,从而给城市带来视觉污染。

城市空间治理 篇9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容量达到一定限度的饱和,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产生较大矛盾,高层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产生。通过加大容积率的方式提高城市容量,但是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林立时,地下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手段。

地下空间也从最开始简单的地下交通空间,如地铁出入口、地下过街通道等,发展到包括地下配套服务空间、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娱乐空间、地下人防空间等一系列具有各种功能的地下空间形式。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地下空间的种类将会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合,结构越来越复杂,更多的生活、工作、交通、游憩功能空间将设置在地下。

2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特性

2.1 空间形式的多样性

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的空间形式十分丰富。因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依照其地形变化特征和其功能设置的不同,一般都具有不同的空间形式,从简单的点对点的形式到十字形式、环型空间、网络型空间应有尽有。同时,由于山地城市特有的地形变化较大的特征,出现了一些半地下的覆土建筑、吊脚楼、多层次大高差的地下空间形式,如重庆的洪崖洞、城市规划展览馆等。

2.2 功能复合性

山地城市由于地形限制,用地较为局促,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和城市功能矛盾的重要方式,地下空间往往具有比较复合的功能,包括交通、商业、娱乐、展览、停车、配套设施、人防设施等不同功能。

2.3 交通复杂性

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交通具有复杂性,其空间组织不光有平面上的位移,同时包括垂直方向的位移,即人在地下空间中不光要解决水平层面的交通问题,还要针对其竖向高差解决垂直层面的交通。加上要在不同水平面上处理与地面、轨道交通的关系,人流导向性问题,增加了交通的复杂性。

2.4 类似性

与大多城市一样,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也具有类似性。由于现阶段地下空间多由政府牵头统一规划和建设,地下空间均使用一种模式化的空间划分,就是把地下空间划分为一个一个单元格,往里面填充功能内容,统一尺度、布局方式会使空间过于单调,缺乏应有的变化。

2.5 无方位性

与地面空间相比,地下空间具有无方位性。地下空间是封闭或半封闭的,人们不能一览无遗,首先缺乏对地下空间的整体认识。其次地下空间多是以线性空间组织,形成网络化的空间格局,线与线之间缺乏明显的感官认知。虽然地下空间都有比较丰富的标识系统,但是并不能象地标一样,给人以形象、明确的方位信息。最后人在地下空间时,位于一个非自然的空间,缺乏应有的自然界要素,会让人具有不真实感、迷惑性。

3山地城市地下空间活力塑造研究

3.1提高参与性,吸引人流

在地下空间中引入大量人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提高其空间活力,相反会增加交通压力,必须提高人流在地下空间中对某种活动的参与性,发生人流与地下空间某种功能的相互关系,才能提高地下空间的活力。进入地下空间的人流分为三类。

3.1.1经过性人流

经过性人流是指人在出行路径上必须经过地下空间的人群。此类人群主要是要搭乘地铁、穿越马路、停车等需求,必须进入地下空间。他们进入地下空间主要处于一种特殊的目的性的驱使,而且基本上与其目的性以外的活动不发生关系。

对于这类人群,要引导他们参与到地下空间的行为活动中来,就需要刺激他们的需求。这主要是和他们出行的目的性相结合来发展,如结合地铁的设置,可以围绕地铁这一特殊载体,根据搭乘地铁人的需求,在其周边布置咖啡厅、书报亭、快餐点等服务设施,刺激其需求,增加这类人群在地下空间中行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3.1.2目的性人流

目的性人流是指有进入地下空间发生某种行为活动的部分人流。他们进入地下空间有某种明确的目的,是以一种“逛”的形式进入地下空间,并且在地下空间内停留时间较长。

对于这类人群,要延长其在行为活动中的消费链条。这就需要地下活动有其特点,如特殊的空间氛围、价格优势、门类区别等,而且使其在地下空间中尽可能地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在空间上就要创造优质宜人的空间,有张有弛,形成良好的氛围。

3.1.3偶发性人群

偶发性人群一般不带有目的性,具有随意性。他们往往是被某一特性激发而进入地下空间。

对于这类人群,需要强化一些地下空间独有的功能,在空间上处理好出入口空间的形式,结合地下开敞空间的设计,激发人群的兴趣,从而让其进入。

3.2增加空间的层次性

在规划设计中,常常规划出各种级别的轴线、节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把各种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上,也可以把空间分成各种不同层次,节点空间、开敞空间、线形空间有机结合,相互穿插,使人在地下行进时,空间感觉有开有合,错落有致。用空间变化引导人的行进方向,从而避免无方位性,就能正确地引导人流在地下空间的活动。

其中节点空间是空间环境高潮的展现,它是形成空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节点空间的方式很多,且中心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模。在较大规模的地下建筑中可设多个不同的节点,节点可以是中庭、广场等大空间;在规模较小的地下环境中,中心的存在可通过室内的柜台布置,展示或照明色彩等非商业性质的物体表示出来。

3.3建立空间的标识性

空间虽然不是一种具象的实体,但它通过形成它的事物的表象所表现出来,如四周的建筑物,建筑的外形也就创造了空间的形。

文中强调用空间的形象来对地下空间进行标识,就象蒙着眼让你进入一个展览馆,你也能根据空间形象判断出这是一个展览性空间一样。在地下空间中,也可以依此方法来创造空间形象如在小商品买卖的区段,就可以设计一些小尺度的空间,形成店面林立的空间格局;在餐饮区段就可以把空间设计的景致、流动性增强;在展示区段就可以设计丰富多变的开敞空间。如此,人们就可以从空间的尺度和形式上辨别出空间的功能,空间也就有了标识性。

当空间有了标识性以后,人们就会知道该往哪去,怎么去,也就不会在地下空间中迷失自己,因而更多的人群愿意进入地下空间,也就提高了地下空间的活力度。

3.4设置三种形式的交通空间

在地下空间中,交通流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快速穿过型、游览消费型、停留交往型。三种不同形式的交通流在地下空间中汇聚。要增加地下空间的活力既要保证其聚集度,又要有顺畅的交通空间。该聚的地方聚,该散的地方散,才能有效地引导人流,增加地下空间活力。

在空间设计上,对交通通道的尺度、规模有具体要求,既要保证主要交通干道的通畅,又有合适的尺度,不至于过于冷清。同时可以在四周布置一些不规则的活动空间,人在其中穿行时,有空间的变化,增加人的兴奋程度,也增加了临街面积。在合适的地方布置供人停留和交往的活动空间。

3.5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有机融合

有效地把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结合起来是增加地下空间自然性的重要手段。地下的节点空间和地面空间的结合,会使该空间成为地下空间的亮点,阳光、清风、绿化等自然因素会由此引入到地下,在地下形成高潮空间,同时在地面上也是一种城市景观。

在空间设计上要把这种空间和地面上的设施进行统筹安排,方便人流的引入和聚集。空间形式可以丰富多变,一般都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可以结合空间形象布置雕塑、水体等小品设施提升空间品质,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设置露天茶座、咖啡厅等业态,作为一个综合的休闲娱乐空间来处理。

参考文献

[1]周圆圆,李勇,尹元良.浅析中西方空间建造方式之因[J].山西建筑,2007,33(10):37-38.

上一篇:石油价格政策下一篇:司法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