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共11篇)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1
1、概述
哈尔滨市地处我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两岸。市域地理位置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坐落于松嫩平原东端至依勃盆地之间,兼有丘陵和平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所处纬度最高,位居最东端。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八个区和双城市、五常市、尚志市、宾县、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 0个县(市),市区面积为7086km2。市区人口464.24万人。
哈尔滨地处松花江中上游,坐落于松嫩平原东端、松花江两岸。海拔标高最高为1024.4m,最低的松花江谷地为112m。地基承载力在120~180kpa,哈尔滨地壳较稳定,属于少震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哈尔滨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3.6℃,年平均降水量523mm,年平均风速4.1m/s,常年主导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年最大冻土深度205cm。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秋季温度骤降,多晴好天气,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漫长,气候严寒而干燥。平均气温为4.6℃;年降水总s量为488.2毫米;年平均风速2.7秒/米;日照时数为2506.5小时;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多年平均水位为115m,平均低水位为113.2m,年平均流量1180m3/s。
2、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临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城市环境伴随着旧城改建、新区开发的步伐,正在发生彻底的改变。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城市环境建设有了很大起色,兴建和改造了一批城市公园、区级公园、街旁绿地、市民广场、步行街等形式多样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很多休闲活动的场所。
但是,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都对人居环境尤其是城市户外开放空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承载的已经不是简单的观赏、游憩功能,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社会价值,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引导和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
3、改革开放前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绿色开放空间规划
3.1 时代背景
建国后,我国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国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走了不少弯路,政治上更是一波三折。在国际上,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盲目学习苏联的经验,使得我们国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照抄照搬、脱离实际的情况。政治、经济尚且如此,作为社会生活更高层次的城市规划,就更加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当时基本没有对绿色开放空间的研究,大城市里最多就是建设几个公园,在植树节的时候号召人们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往往结合经济生产,在大街上种植果树的情况十分普遍。
3.2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和实施情况
3.2.1 编制过程
1953年,哈尔滨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指导“一五”、“二五”时期城市建设,编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确定将市中心区马家沟机场迁出,改作城市建设用地,城区适当向西南方向发展。
3.2.1. 1 过渡时期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
哈尔滨市于1946年4月28日解放,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建国后,我国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1953年,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哈尔滨被国家列为“工业比重较大的改建城市”。哈尔滨市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1953年6月,成立了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立即开展编制《哈尔滨市初步(总体)规划》的工作。在规划思想上确定了“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由内向外、填空补空”的原则和“重点建设、逐步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一些大的建设项目,从选址、总平面设计、生活区规划,以至个体建筑物,市政工程和生活服务等配套建设,大都是同时规划、同时安排、同时建设的。尽管城市人口由建国初期78万人增加到143万人,建成区面积由80 k㎡扩大到101km2,然而,由于安排得当,建设合理,既有利于生产,又方便了生活。
这轮城市规划期限为1953~1977年。规划中确定改变城市空心式布局,城市以中山路为纵轴,以文昌街为横轴,中心部位为省、市行政中心,各区分别有区中心。道路系统在原有棋盘式基础上发展为环状放射形干道网,将城区联结为一体。形成安全、方便、壮观的中心区。规划预留了三棵树化工区和哈西机械工业区,同时对旧区进行改造,居住区按组团布置,城市的园林绿化、排供水、公用交通、煤气等都做了规划。另外,国家建设委员会也对哈尔滨市初步规划提出了审查意见。在城市人口发展规模问题上,当时哈尔滨市市区人口已经达到110多万人,从各方面来看,城市人口规模不宜继续发展,为使城市人口逐步趋于合理,除同意哈尔滨市提出的远期人口发展规模控制在120万左右,并采取严格控制市外人口盲目流向城市。在城市生活居住用地问题上,初步计划将原马家沟飞机场规划为生活居住区。
3.2.1. 2 十年建设时期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的前三年(1958~1960年),我国处于“大跃进”时期,后两年(1961~1962年)进行了国民经济调整,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一些建设项目停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大大被削弱。
此后的三年(1963~1965年),经济继续调整,又开始强调城市规划工作,城市建设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3.2.1. 3“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0年)。1966年5月,全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工作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城市规划废弛,城市建设陷于停顿和混乱状态。城市规划机构被撤销,队伍被解散,资料被销毁,规章制度废弛。园林、绿地和风景区被毁,文物古迹受到破坏,破坏了城市的特色和风格,降低了旅游价值。至20世纪70年代末,园林绿地被占被毁120多ha,每人平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到1㎡,加上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污物充斥街巷,使一向被誉为具有“上海之洋、北京之雅、杭州之美、青岛之洁”的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变成了黑、脏、乱的秽垢城市。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1~1975年)。1972年5月30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等三个部委《关于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的几项意见》,要求“各城市的新建和扩建都要做好城市规划,经批准纳入国家计划”,“大中城市的建设规划,报国家批准”。1973年8月初,市城市规划管理处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3.2.1. 4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城市规划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年)。1977年,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完成《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修改稿)和主要图纸。
3.2.2 实施情况
综上所述,建国后哈尔滨市编制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成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过渡时期基本按照规划进行城市建设。重点突出生产与生活,工业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比例协调,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是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哈尔滨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停滞不前。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城市规划工作迅速恢复和发展。
3.3 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期绿色开放空间的特点
在建国初期,由于哈尔滨市刚刚解放,经济建设尚处在恢复时期,在城市规划方面,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开放空间,更准确的说,应该叫做绿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增加绿化面积和种植苗木上面,还没有形成现代绿色开放空间的体系,也没有引进这方面的理论。
哈尔滨市的绿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全民植树造林运动高涨,苗圃育苗面积不断扩大
(2) 园林结合生产
1962年城市建设工作计划指出,要本着填空、补造、更新的原则和“树菜花”结合“林粮间作”、苗菜套种的方法,全面进行城市绿化工作。
(3) 新建扩建一些公园,建设了许多小游园、林荫路
贯彻了公园绿化,街道绿化,庭院绿化,点、线、面相结合的全面绿化方针。
(4) 市区绿化比郊区好,近郊绿化工作成了“空白点”
(5) 绿地分布不合理
市区的街道、游园、公园的绿化较好,居住街坊和机关、厂矿、学校庭院绿化较差。重视了公共绿地建设,忽视了庭院的绿化。
(6) 公园稀少,绿化面积严重不足1962年,哈尔滨市有公园6处。
(7) 主要解决树木有无的问题,把城市普遍绿化起来。把郊区大面积的沙滩、沼泽、湿地等都栽上树。
(8) 过分注重园林绿化与经济相结合,而不重视绿色开放空间的景观功能
粉碎“四人帮”之后,经过三年多的拨乱反正和国民经济调整,城市建设与管理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积极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在绿地规划方面,重点抓了斯大林公园、兆麟公园、儿童公园等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建设和改造,面貌有所改善。
4、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哈尔滨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以建设住宅区和工业区为主,对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较少,城市也没有形成绿色开放空间系统。这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制的,在以后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逐渐加强了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不断给市民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和休闲环境。
摘要:建国后, 哈尔滨市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化城市, 在国家的扶持下, 哈尔滨市的重工业不断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生态问题凸显, 绿色开放空间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演变, 认真探究哈尔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怎样不断被城市建设蚕食的。
关键词:哈尔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城市总体规划
参考文献
[1]孙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2006
[2]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省长李范五同志在全省城镇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3年9月25
[3]高原荣重.城市绿地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4]管驰明, 崔功豪.公共交通导向的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模式探析[J].城市规划.2003 (10)
[5]韩西丽, 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5)
[6]胡巍巍, 苏伟忠, 王发曾.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组织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4)
[7]解伏菊, 胡远满, 李秀珍.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优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2
———××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便产生了城市,也就有了城市中的开放空间。从早期狭窄的街道、集市、码头到后来的广场、公园,再到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形式和功能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程度所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户外活
动的环境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开放空间的人性化问题会越来越重要,过去和现在是专家们在谈,而现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也开始重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设,在改善环境,重塑形象,一系列街道、广场、公园、风光带、居住区环境的建设都列为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为了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制定设立了“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城市发展目标,即“136”目标。基本思路是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干道,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强化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塑造首府城市新形象,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格的现代园林城市,最终建成“中国绿城”。
2002年至2004年期间市财政逐年投入大量城市建设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02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55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18项;2003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62.4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15项;2004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122.7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78项;涉及道路桥梁、相思湖新区基础设施、堤路园、水环境综合治理、园林绿化、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环卫、人防、旅游风景设施、文化、体育、广场、信息化建设以及城市综合管理等22个方面。2005年市委市政府继续安排城建投资115.1亿元,计划安排项目145项,其中,年内开展建设的112项(含新增建设项目5项),开展前期工作的33项。涉及堤路园工程,相思湖新区,道路桥梁,旧城改造和经济适用房,会展项目,园林绿化及旅游风景设施,水环境整治项目,市政公用配套设施等8个方面。通过4年的努力,南宁市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拥堵”得到缓解,园林绿化率大幅度提升,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片喜人的气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建成了“中国绿城”精美“名片”的南湖南广场“名树博览园”。建成民歌广场、会展广场、五象广场、邕江一桥南岸江滨休闲公园、18洞的青秀山高尔夫球场、五城区游园绿地等项目,贴近市民,功能性很强。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市“第一湖”——南湖湖畔,其水体面积107公顷,风景秀丽迷人,将美丽的南湖景色引入城市,体现了“碧水”和“绿城”的交融结合;还有南广场的大型水幕电影和高达80多米的特大型喷泉水景等景观。更为难得的是南宁市委、市政府放眼未来,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建设富裕南宁、文化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格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性的加工制造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取得明显增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我相信首府南宁城市和人民日后定会收到奇效,受益无穷。
二、城市开放空间应体现人性化
浅谈城市居住“绿色”空间设计 篇3
关键词:住宅 绿色空间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10-01
一、前言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居住区园林已成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国内的园林设计思想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并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进入、中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交融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里我们称之为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阶段。
二、城市居住“绿色”空间的设计内容
1、设计立意和主题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
2、设计范围
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息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传统的“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3、设计过程
景观设计模式改变了从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4、设计手法
居住区景观组织并不拘于某种风格流派,而是根据具体的设计构思而定,但始终要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与流畅的曲线形态揉合到环境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空间,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
5、设计原则
城市居住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要害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6、居住步道设计
有调查表明,小区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休息散步,而且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而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此,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防直放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
7、居住广场设计
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的人车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小区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越是高档的小区越不应该搞。别墅区中则绝对不要设,不仅尺度不合适,而且也难于适应小区的休闲、交往等功能。
三、结论
浅议城市绿地开放空间 篇4
关键词:绿地,生态环境,开放空间,可持续性
1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功能
1.1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有改善气候的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很好的吸热、遮阴和蒸腾水分的作用。我们从城市里步行到森林、公园或行道树下, 感觉到丝丝凉意的效果。城市里凡有绿地的地方, 温度都明显低于无绿地的地方。绿化地区内气温比非绿化地区、建筑物地区气温低。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许多有毒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在净化环境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具有大量的枝叶, 能够阻截和吸附大量的尘埃, 起到了降低风速、对飘尘的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因此, 通过乔木、灌木和草组成的复层绿化结构, 会起到更好的滞尘作用。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有降低噪音的作用,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 它对人体产生了伤害, 但茂密的树木能有效地减弱噪音, 起到良好的隔音或消音作用, 从而减轻噪声对人们的干扰和避免听力的损害,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有保护水土的作用, 绿地有致密的地表覆盖层和地下树、草根层, 树叶防止暴雨直接冲击土壤, 因而可以固定沙土石砾, 防止水土流失。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是人们所需氧气的制造者, 人们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气, 就是绿色植物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
1.2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文化、景观功能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是进行文化宣传, 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是进行文化宣传可以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为实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建设为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如在综合性的绿地开放空间, 设置展览馆、陈列室、纪念馆、宣传廊等, 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些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与历史文物结合在一起, 不仅相得益彰, 成为形成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桥梁, 而且有效的保护了历史文物景点。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景观功能体现在, 城市绿地掩饰了裸露的地面, 与街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相映衬, 衬托出现代都市的绚丽空间、多重色彩和烘云托月的美学效果。而公园中的亭台楼阁、山石水体又显示出都市的田园风貌, 给人们以静谧之感, 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空间, 柔软嫩绿的草毯, 给人以愉快之感。建植于医院、住宅区、公园、广场等处的绿地, 是供人们工作、学习、劳动之余休息和疗养的场所, 现代社会, 工作生活节奏加快, 人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 工作学习一天后需要松弛一下。而优美的绿化环境, 空气新鲜, 有效阻止病菌的滋生, 并且绿色环境有利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脏病人恢复健康。因此园林绿化、美化环境, 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可创造一个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水体和舒适而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3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价值功能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能改善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 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 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 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利用高质量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提高城市知名度, 带动整个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增值,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绿化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 为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快速通道,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 现代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特点
现代城市绿地开放空间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网络。由集中到分散, 由分散到联系, 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化的趋势。
现代城市绿地开放空间形态多样化, 世界各大城市根据自己的地理特点, 规划设计了相应的绿地开放空间格局。这些空间形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例如:以控制城市中心区, 发展分散的新城的环形绿地空间形态;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与城市在空间上互相穿插, 形成带形、环状、片状等为主的绿地空间形态;控制大城市规模, 解决交通拥挤、中心区地价高等问题的核心型绿地空间形态。
可见, 现代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体系的特点, 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网络, 空间形态上多样化, 形成片状、环状、带状等形态, 并且将自然风景引入绿地开放空间。总之, 现代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文化景观功能和价值功能对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与居民游憩休闲活动需求有密切关系, 也与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等都有密切关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 各类型的城市绿地开放空间就应在城市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 只有形成了城市绿地系统, 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5
在政府法规中规定了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原则,例如“残疾人通道”,“盲道”等,这是人性化建设城市的表现。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城市空间的建设中如何灌入“老龄意识”,却没有得到设计者的足够重视。某些城市热衷于兴建作为城市景观形象标志的中心广场,强调的是纪念性、展示性和形式美。而与老年人生活贴近的市民社区小型广场,街心公园等真正以休闲活动为目的的建设却很少有人过问。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较大,老年人的休闲场所少且选址不妥,环境不佳等问题凸显激烈。在武汉市城市道路的交汇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车来车往的马路边安全岛上,一群中年妇女一起练习健身操,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交通,而且显得场合混乱。
由此可见,倡导“为老年人设计”和回答“如何为老年人设计”就显得相当迫切。
2创建适宜老年人的开放空间设计
2.1 老年人公共休闲场地的设计原则
2.1.1 动静结合的原则
老年活动区宜分成动态活动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太极、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动。活动区外围应有大树及休息设施,如结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聊天、观望、学习等,可利用大树荫、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但亦能相互观望。
2.1.2 层次多样化原则
针对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小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的多重需要,老年人活动场地应按等级设置,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公共性、私密性兼备的层次丰富的交往空间。一是集体活动空间。前面提到的动态活动、静态活动都属于集体活动;二是小群体空间。有些老人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人一起活动,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小活动空间。小群体空间不宜过大,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宜封闭,有一定的遮荫以及坐憩处。三是私密空间。有些老年人喜欢独坐不愿被人打扰,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独享其乐。所以在公共绿地中设置一些个人的、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也是必要的。
2.1.3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原则
老年人虽然是公园的活动主体,但混龄活动使老年人更感到有活力,社会参与感更强,因此设计上也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需要。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增加一些儿童活动设施,两者紧密靠近布置却有着许多好处:一是增强老年人活力,儿童天真活泼的稚气可使老年人消除孤独感。二是老年人有爱幼心理,通过与儿童多种形式接触,情感交流,对儿童智力发展以及道德品格的熏陶有很大影响。在我国,低龄老人帮子女培育第三代是相当多家庭存在的现象,也是“老有所为”的一种体现,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2.1.4 无障碍设计原则
老年人无论在肢体还是在感官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诸如行走不便、动作迟钝、观察辨别能力差等,这些使得老年人对周围环境反映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台阶,楼梯等设施使用感到不便,穿越道路时慌乱、紧张。因此在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实行无障碍设计。尽管目前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已有所考虑,但普遍认识还不够。主要表现在把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简单的认为就是增加残疾人专用坡道。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还应包括铺装地面、建筑出入口与过道、休息设施、标识物、绿化等所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细节设计上。
2.2 老年人活动场地的细部设计
2.2.1 步行空间
(1)坡道与台阶。因为有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需要以轮椅代步,因此地面就不能有台阶等障碍物而需要用坡道解决地面的高差问题。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表面不宜覆盖地毯之类的纺织物,因为一旦浸水或沾有污物后,就特别滑。为方便步行困难的老人以及轮椅使用者上下坡道使用,坡道上往往需要安装防跌落的保护设施――扶手。
(2)地面铺装。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并易于清扫的材料。像砖块、沙子及圆滑石头铺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绊倒、滑倒,不适于大面积铺装。老年人行走的地面应保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轮椅的轮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贴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动。地面还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天打滑。
(3)环境可识别性设计。由于视力和记忆力的衰退,老年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加强环境的可识别性,在环境细部的处理上可以设计比较醒目的标志牌。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如简明的路标、导游图、指示牌、雕塑、置石、高大乔木等等来加强老年人对环境的可识别性。
2.2.2 坐息空间
坐息空间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座具的平面构成,尽可能符合老人们聚集和交谈的需要。一般来讲,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多凹型、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内向形空间,均能促使老年人亲密的交往。这些形式的座位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产生领域感,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另外,坐息空间的设计还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保护、方便舒适和便于集聚交往。坐息空间的位置通常选择在大树下、园林建筑的廊檐下等。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考虑,都愿意选择一些位于空间边缘,背后有依赖物的座位,这样就可避免人流从就坐者身边穿过,而带来不必要的威胁感。
2.2.3 水体空间
注意安全防护要求,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对安全要求高于年轻人,在设计时应注意老人的安全。水岸线附近应防滑、平坦、有足够的平地面积。垂钓区更为重要,水体近岸处宜浅,桥上的栏杆高度应在 90cm~110cm 之间。水榭平台应设置栏杆或有靠背的座位。驳岸应可采用自然式驳岸,置石与植物组合,或整形驳岸与植被护坡。尽可能保证老年人即能近水又能安全。
2.2.4 植物配置
植物选择应迎合老年人心理特点,越是进入老年,越是对年轻、对热情奔放有无尽的向往,因此,在公园内树种选择时应尽是多选择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这些植物都可以激发老人们的遐想,焕发其生命活力。还可以结合利用文学艺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2.2.5 服务性设施
考虑老年人的如厕方便。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在公园活动时间较长,加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腿脚不便等原因,公园绿地中的公厕、洗手间必不可少,且要布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体育设施如单杠(高度宜低)、压腿杠、球网、乒乓球台等的配置,以满足老年人的锻炼需求。更为人性化的布局还有可考虑宣传栏或其它展出场地的设置,展放一些报纸、科普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必要时为可为老人搞展览互相品评等。
3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城市开放空间具体措施
(1)政府部门应该增强积极应对老龄化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相关规划,保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设计者也应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来规划和建设属于他们的公共休闲环境,充分弥补年老者减退或丧失的各种机能,改善当前公共空间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创造适合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空间。
(2)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良性发展,需要有完善的规划规范法规作为引导和保障。然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现行的公园设计规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等方面还没有得到认真地对待。因此,应把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闲空间的写进规范、条例与标准,在制度层面上对此予以保障,来适应我国城市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完善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建设的政策保障。
(3)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共休闲空间的扶持力度,公园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创新机制,按照物质利益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公园。
(4)还应规范公共休闲空间的管理。开放绿地的建设,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旨在造福老百姓,但不合理的管理使得公园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因此,规范化的管理还需引起我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4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设计中的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让“关注老年人 ,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孙樱.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 [J] . 资源科学,,(3).
[2]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3]田志峰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及启示 [J] .北华大学学报,,(6).
[4]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版社,.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6
关键词:绿色设计;建筑空间;家居设计;3R原则;居住模式
一、绿色设计与居住建筑空间设计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是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 ”原则,即Reduce(少量化设计原则)、Reuse(再利用设计原则)、Recycle(再生设计原则)。
居住建筑空间设计,也称家居设计,是指在某个空间内将家具摆设、家居配饰、家居软装饰等装饰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地设计,将所要表达的意境呈现在整个空间内,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二、少量化设计原则
在城市居家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设计者而言,在有限的空间里为用户设计出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是设计者的最高追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循环利用的原则,即在风格上要简单大方。
对于居家建筑空间设计的理解,过去的几年中,人们一直停留在对厨房、卫生间、墙面、地面等的装修上,这些称作硬装饰。硬装饰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家庭成员的变化。原来是二人世界,随着孩子的出生,变成三口之家,或者由于居住者阅历的增长、品位的提高、流行趋势的变化等。如果要对硬装饰进行改变,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如今,相对于硬装饰的另一个装饰领域——软装饰,正在逐渐为大家所重视,“轻硬装,重软装”的概念已悄悄深入人心。
所谓软装饰就是指那些易更换、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地毯、床上用品、灯具、陈设品、植物、饰画、家具等。在家庭装饰中,软装饰孕育着更多的变化,也更能体现时代的进步。
“轻硬装,重软装”就是绿色设计中少量化设计原则的应用。简单的硬装饰既节省了材料和成本,又适配于各种风格的软装饰,大大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和重复使用的可能性。
另外,尽可能地采用自然光,减少电能消耗也是少量化原则在居家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体现。自然光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重复利用的特性和极好的显色性,其优点是人工照明所无法比拟的。除了倡导自然光的利用外,合理的采光和照明设计同样能达到节能的功效。在照明设计中,可以通过亮度的调节、炫光的利用等,来实现设计要求,此举还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再利用设计原则在
城市居家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一般的空间分为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平面空间又分为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立体空间则又分为向内发散和向外扩展。
从平面空间上来看,横向空间的利用大多采取大件物品,要靠墙壁放置,例如书柜、衣柜等。从纵向空间上看,柜体是顶天立地,尽量利用上层空间,或是在上层空间较空的地方装设吊柜,用来储物。
从立体空间上来看,向内发散指的是墙体里面,在非承重墙或错层的地方,向墙体里面延伸,挖空墙体,再制作柜子,用来储物。这种嵌入式运用得比较广泛,例如在门口附近制作鞋柜、在客厅里打造壁柜等;向外扩展的典型例子是封闭阳台、搭成完整的房间,这样可以扩大卧室的面积。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建筑中经常出现的飘窗,它可以作为一个休闲的平台,增加活动空间。如果室内空间较大,还有人将之做成地台,俗称榻榻米。榻榻米起源于日本,因为里面是空的,也可以完成很多的储物功能,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倒下来的衣柜。既具有时尚功能又不乏实用性。
除了向内发散和向外扩展,转角空间的再设计也能完成“鸡肋”空间的再利用。例如,在两面墙的转角处设计一个L型的书桌,而且考虑到人的使用和观看习惯,把电脑和电视机都呈斜角放置,这样就很好地利用了转角的空间,而且室内造型设计也不显得呆板。卧室的角落空间,则可以设计一个落地柜,中间设计成可摆放装饰品的展示空间,再转个弯,落地柜后方还有一道门可进入另一个隐藏式收纳空间,让原本无趣的角落空间成为实用又有型的空间重点。
此外,楼梯也是建筑空间里常见的设施。楼梯下狭小黑暗的角落,最常见的就是摆放杂物,但是放杂物又会显得空间凌乱,所以不妨将楼梯下的角落设计成摆放电视和电视柜的空间,或者设计成贴合楼梯和墙面的三角型书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更能给空间带来活力。
四、再生设计原则
在城市居家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选用是居家建筑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家具的选用中更要注重绿色环保。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自然环保的家具,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如藤编、竹木、原木家具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纸质家具,不仅环保、防火、价格便宜、承载力强,而且不会造成室内污染,是家居设计中绿色设计的首选;二是要选择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和配件种类少、通用化、标准化的结构和零配件,方便装配和拆卸的家具,以便日后家具的更换与回收。
绿色设计倡导的简约设计要求在满足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结构和外形,易于拆装和回收,避免因产品整体报废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IKEA的可拆装组合家具设计,就是很好的代表。
现代家具的回收设计主要是解决现代家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频度提高所造成的资源能源开发过快与过量消耗的问题,要求家具产品在设计伊始就考虑产品废弃后的处理和处置方式以及家具制造企业对淘汰报废家具的回收管理和再利用问题,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材料利用率。
除此之外,居家建筑空间设计中资源可循环利用也是绿色设计中重要的一点。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在设计中注重存储生活中的废水,并通过过滤净化处理后,用于浇花、擦地板等;二是生活中废物可循环利用,如塑料购物袋做垃圾袋、旧报纸擦玻璃等循环利用。
五、结语
生活中的设计无处不在,绿色设计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绿色设计所推崇的自然简约、节能环保、科学健康的生活模式是解决目前资源能源消耗过多、污染废弃现象严重的一个好方法。用绿色设计引领设计之路的同时,更要以绿色设计来引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绿色来打造我们的世界,同时引领大众走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全杰,张萍.从“变废为宝”谈“变废为艺”——绿色设计中工业设计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创新[J].文化,2011,(09).
[2]高金锁.“绿色设计”·科技进步·文化发展——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刍议[J].新建筑,2000,(06).
[3]苗翠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绿色设计[J].教育研究,2015, (05).
[4]朱云,申黎明.基于绿色思想的板木家具结构设计[J].包装工程,2014,(10):35.
[5]司徒重澜.建筑室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分析[J].规划设计,2015,(08):103.
[6]刘河娜,张建平.绿色设计在办公家具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8).
[7]许继峰,张寒凝.现代家具的绿色设计方法探析[J].生态经济, 2009,(06).
[8]彭琼.由“多”到“少”,打造一片新绿世界——解读绿色设计[J].艺术与设计,2010,(06).
作者单位: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篇7
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概念
林奇教授曾描述过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有两方面的特征:
a.公共可达性, 即非少数人而是社会公众均可以方便地进入到达;
b.开放性, 即空间的非封闭性, 应和周边环境区域相融通。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景观消失, 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 城市失去特色
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这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优秀的民族文化长期沉积的形式反映, 对于研究该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城市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因城市盲目建设而变得越来越少, 如今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失去特色而变的平庸。在新城规划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施工过程中, 如何对文化遗产、古迹、传统景观加以合理保护及有效利用, 是城市决策者、广大景观设计师和环境艺术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不能以牺牲历史的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发展。
2.2 景观设计盲目求大, 求“档次”, 不能以人为本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 是各种设计手法综合运用、色彩及形式整体协调的体现。实现“档次”的前提是环境景观功能的合理。而现在的“档次”已被片面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城市广场化”、“园林宫廷化”、“绿地观赏化”成为时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时髦手法。南方某城市号称新建的广场仅次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而建成使用后, 广场上的市民寥寥无几, 在炎热的南方, 人们不可能头顶烈日去广场休闲, 而到了傍晚, 吸收了一天热量的砖质地面又开始散发热气, 市民不愿意去使用, 结果, 新建的广场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 又得不到市民的认可。这些是设计者不关注人的需要, 不注意人体尺度, 不注意景观自身的环境特点, 盲目求大, 求“档次”的结果。
2.3 盲目绿化, “大树进城”、“草坪热”
绿色植物也是丰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方法。城市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 树种与草坪的种植比例适当。植树绿化需要较长的过程, 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 但是现在的许多城市为了使城市景观环境速成, 增加环境景观的“历史文化感”, 通常的做法就是从外地或国外直接进口百年老树、名贵植物, 建成“百年古树一条街”或“名贵花卉一条街”, 似乎一夜之间就能形成美丽的城市环境景观, 忽视植物的生长规律及特性, 结果只能变成死树一条街, 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
草坪热在一段时期内“风行”南北, 许多城市不顾气候差异及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在绿地设计上盲目追求大面积草坪, “开阔”绿色视野。不否认绿色草坪对环境景观的美化作用, 但是, 草坪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需要大笔维护费用, 尤其在北方缺水的城市。草坪有冬季的枯黄期, 就更不适合大面积种植草坪。而且草坪的调温吸热效果并不显著, 一棵大树昼夜调温效果相当于五、六台空调机的作用, 这是草坪所不能达到的。在夏季酷热的阳光下, 市民对草坪的使用率又是非常低的。可见, 忽视乔木、灌木的种植, 盲目追求大面积草坪, 重草轻树, 重观赏轻功能, 不关注居民的实际功能需求, 都是欠缺长远规划的景观设计。
2.4 欧式化, 模仿风
现在许多城市广场、市政府广场、街心花园等公共景观空间, 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 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 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枫丹白露”, 营造“法国的塞纳河”等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 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 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味。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 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 一些新风格、不同国家民族特色的景观可以使市民产生新奇感, 可以丰富环境景观式样, 但是, 出现潮流般的模仿, 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充分吸收各个国家优秀的景观设计手法, 融入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设计中不是简单的模仿, 而是尽量满足区域内每一个居住者对阳光、自然风以及清新空气的需要, 使景观达到与自然生态协调, 才是最本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2.5 交通发展不均衡影响公共空间的功能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私家车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迫使政府开辟更多的道路, 更多城市土地被占用, 原本文化品位很高, 环境相当优雅的一些城市, 不得以牺牲公共空间来满足繁忙的交通需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心脏, 承担着聚集各种各样的人群, 满足知识交流, 信息网络的建设重担,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的不足将对城市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 对存在问题的剖析
当前正处于一个科技、知识爆炸的时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各种思潮不断涌入, 不同时期对同一个场地的设计缺乏延续性, 这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得不到很好的衔接。
很多地方的决策机构的决策水平不高, 对于广大的城市居民的需求考虑较少,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只是单纯的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甚至作为个别领导的政绩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只考虑个人喜好, 其公共空间具有空、大、建成速度快、不实用等特点。
4. 我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对策
4.1 人性化对策
a.注重尺度:空间尺度应符合人的比例尺度, 使空间亲切宜人。没有人的尺度, 空间就会变得冷漠, 不尽人意。
b.完善设施: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的设施, 加强管理, 重建、翻新和增加现有的公园及其设施, 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可坐设施, 如椅凳、台阶、隔离桩、花池壁及建筑物底部突出部分, 均可提供坐息的条件。在细部上精雕细刻, 为人们尽量创造舒适的空间, 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c.公众参与:公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使用者, 因此应提倡公众参与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公众不应是环境建构的“消极旁观者”, 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
4.2 自然与生态对策
a.保护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山岳、溪流、江河、湖海、沼泽、林地等自然地理因素都是难得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 它们是城市发展的依托, 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组织中应予以充分重视的因素。
b.体现自然景观特色:探求一种能充分接受阳光的、节约能源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充分利用地形, 开辟视线走廊, 因借自然风光, 尽可能的增加绿化、水体等。在城市中创造出自然环境之美, 增加空间的场所感, 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
4.3 可持续发展对策
a.自然环境的保护开发对策。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待自然景观环境, 保护自然地区的风貌特征, 尽量使其保持开发的状态以供子孙后代享用。
b.历史性建筑及街区的保护开发对策。保护建筑、历史地段及其环境是过去存在的表现, 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在旧城市改造中可以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通过整治其周围环境, 将其建成旅游景点和市民的文化生活基地。历史性建筑区的街道往往具有宜人的尺度, 在历史性街区开辟步行街, 有利于街道功能的活化, 通过改造, 还可以提高环境品质, 对古建筑保护也十分有利。保护古建筑不只是保护建筑本身, 还要保护它的周围环境,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c.新城市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对策。
5. 结语
论公共开放空间对城市开发的引导 篇8
当前, 城市开发的理念和方法在城市急剧发展的形势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 实现土地与环境资源的有效结合与提升, 城市开发引导因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已成为值得深思与研讨的话题。
二、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城市开发模式
(一) “十二五”规划的启示
“十二五”规划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其提出的三大改变发展方式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方针。
1.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绿色低碳。
2.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产业核心竞争力及质量提升。
3.城镇化发展过程的改变:社会资源共享化转变、城市产业更趋向于服务化和高端化。
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 社会建设一改以往大而全、铺张浪费、政府包办的旧模式, 改为大力提倡节约资源以及环境友好新模式。这一转变标志着城市开发须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效结合, 以较小的环境代价实现较大的城市发展提升。
(二) 开放空间引导下的城市开发
开放空间引导下的城市开发是一种整合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结构以及土地价值的规划引导, 这种新型的整合规划将包括城市公园、生态保护区以及各种城市绿地等开放空间视作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保障, 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平庄楼子店河道整治行动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资源, 通过提升河道周边的绿化环境以及资源整理, 提升该地块的生态价值以及土地吸引力, 以此来实现对城市新组团 (西露天组团以及西城组团) 的开发引导, 促进赤峰市的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升级 (见图1) 。
三、国外实践经验与国内发展趋势
(一) 纽约中央公园的“引擎”作用
最为著名的开放空间引导下的城市开发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 大量人口涌进城市, 造成了绿地资源等开放空间的不断紧缩, 使得市民的公共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央公园的建成形成了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提升了周边地块的土地价值, 促使这一原本属于郊区的较落后地块, 在之后的发展中, 慢慢成为纽约的中心以及地标 (见图2) 。它带来的深远影响, 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 政府部门所主导的大规模公共绿色空间的规划建设, 由此所带动的周边房地产的开发, 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的增加和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未尝不是适合于我国目前城市开发建设的一种模式。
(二) 国内的共同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日益突出。政府部门所主导的大规模公共绿色空间的规划建设, 由此所带动的周边房地产开发以及受益者负担金的征收, 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的增加和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未尝不是适合于我国目前城市开发建设的一种模式。应借鉴纽约成功经验, 充分调动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商、规划设计人员、普通购房者, 积极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来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开发模式。
四、本案对城市开发引导的探索
通过规划优化公共开放空间, 提升其价值与品位, 以吸引资源, 兴办产业, 发展经济, 积累资金, 这样做必然对城市开发建设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这是适应市场经济以及新政策环境的一种可行可控的整合规划拉动效应。下面以赤峰市元宝区楼子河以及赤峰市元宝山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方案为例, 来阐述这一城市开发引导的概念。
(一)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1.河系治理措施
楼子店河是自西向东贯穿赤峰市城区的通洪季节河道, 该水体的整治工程将河道水体规划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景观考虑, 引入净水把楼子店河改造成为城市水体景观。通过对现有河道实施疏浚、扩展、局部改道等措施, 实现了水系景观的美化、自然与生态。其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 生物治理:加强植被保护, 通过生物多样性创造景观多元异质性, 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缓冲能力, 从而恢复河道湿地景观及增加地下水保有量。
(2) 岸线整治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河道形态, 保证岸坡稳定安全, 改善河道景观效果。主要内容包括岸线顺直处理、岸坡处理和安全带处理 (见图3) 。
2.河系改造的城市设计
护岸的平面形状是以徐缓蛇形曲线为基调, 以舒缓宜人的意境作为构思的出发点, 打造成尽量少有人工痕迹的自然形态 (见图4) 。且沿水系设置亲水平台、码头、滨水剧场、垂钓平台、小桥等各类景观设施, 局部形成岛屿, 丰富滨水景观的层次, 提升了滨水景观的观赏性、趣味性、奇异性。
(二) 土地开发整理
楼子店河的水系治理以及环境改造形成了赤峰市新的城市绿带, 这一连续的开放空间的优化将大大美化城市形象, 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这一潜在的连锁反应, 必将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进而形成元宝山区的整体开发格局。
1.行政中心以及广场的引领作用
在新形成的绿化空间的辐射范围内, 还规划建设了区级行政中心, 这是以环境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城镇体制下, 行政中心的迁移, 对于城市发展引导作用十分关键, 此举将明显提高该地区的吸引力。而行政中心之所以能够在该组团地块实施建设, 正是由于环境改善后的开发吸引力, 这又进一步说明了开放空间引导的城市开发有着极佳的实践意义。同时结合行政中心这一较大规模的磁石性设施, 设置行政广场以及市民广场 (见图5) , 借广场的环境优势, 在满足人流疏散需要, 增强街道吸引力和美化街道环境的同时, 还增加了周边商业街长度, 且提供了休息与交往场所, 使整条街道的土地大大增值。
2.规划用地结构布局, 合理环境增值效应
规划编制中对于楼子店河的自然环境辐射区, 明确界定因其产生的高价值区域, 分析土地有偿使用的地价级差。同时在规划中明确, 土地利用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经济规则, 如行政事业部门尽量少占高价值地;公园绿地、街边绿化广场、林荫步道等人工环境区都是蕴涵高价值的房地产开发热点地区, 规划对其周边的环境受益社区在功能定位、项目设置、开发强度、开发控制、开发奖励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并对因之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做出合理推断。
所以在用地布局上, 力求用一个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将滨水区与城市其他用地联结起来。通过休闲商务区 (RBD) 作为本案的设计策略与运作模式 (见图6) 。全新的城市休闲空间, 全新的城市商业商务设施, 必然有新型宜居社区与之相匹配, 通过社区公共中心——绿化带网——街坊公共绿地逐级架构, 层层完善宜居社区的建设, 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同时通过技术性的引导和控制来实现滨水地区社会共享, 实现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双赢——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规划以滨水的休闲空间为核心架构, 对周边的建设用地进行组织规划, 以核心生态岛为中心, 将城市景观以放射状组织起来。在用地布局上, 力求用一个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将滨水区与其它城市用地联结起来, 实现一个复合城市体有机有序开发 (见图7、图8) 。
(三) 经济效益的平衡
1.国际经验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的价值, 显然不只是作为“绿肺”的单一功能。它更重要的一个价值, 是由此带动周边地产的开发与升值。以纽约中央公园周边的地产市场为例, 身为纽约的绿肺, 中央公园建成15年后, 周边地价增长了9倍。在中央公园边, 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聚集在第5大道和帕克大道, 这里就是被称为纽约高尚住区的上东区。
2.实践中的综合开发
城市建设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 而这大量资金的出路就在市场。对此, 城市规划必须摒弃仅仅面向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观念, 树立借助于政策将建设推向市场的规划意识。
“综合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价值最大化。”有学者认为, 作为一种优化开发模式, 综合开发模式正被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开发商采用。综合开发通过对多种产业的整合来带动区域内的地产开发, 使区域功能得到完善, 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使之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综合开发的有利之处在于, 对区域可以进行完整的总体规划, 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对规划进行修订与升级。”
从经济角度讲, 一个河流治理确实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且单独割裂来看, 建设公共开放空间并不能获益。但是通过建设公共开放空间, 间接获得的土地收益是极其诱人的。新城市组团通过首先治理生态绿化环境, 布置公共设施、行政及商业中心为发展支撑点, 居住区是经济增长点。在街道构架中, 可设置大型商业和文化设施等吸引人流的“磁石性设施”。引进和培育开发风险小、回收周期短的居住区, 来实现综合开发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平衡。
(四) 控制城市开发时序, 支撑城市开发的经济
在土地开发时序上, 提前实施道路、绿化环境、学校等非经营性配套项目建设, 营造提升区域的整理环境, 促使地块尽快升值, 实现项目最大的效益, 实现项目经济收支平衡。具体讲, 把握好项目的开发时序, 通过土地整理、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公益性设施、改善周边环境等办法变为熟地, 提高土地价格。科学合理的安排供地顺序、开发周期, 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发展氛围, 吸引开发投资人, 实现项目收益的最大化。
五、结语
近十多年来, 城市建设连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 也碰到了很多困难, 特别是城市建设资金短缺及融资渠道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中最为突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建设资金已成为决定城市发展速度快慢、规模大小、标准高低的重要因素。开放空间引导下的城市开发正成为日益被认可和不断被推广的模式, 本案作为一个有益的探索, 希望能为赤峰市的建设提供一个切实可行且能被采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赖志敏.开发控制——城市设计作为操作手段的再认识.规划师, 2005, 21 (11) .
[2]陈晓红, 满强, 由明远, 等.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1) .
[3]邢忠, 颜文涛, 肖丁.城市规划对合理利用土地与环境资源的引导.城市发展研究, 2005, 12 (3) .
[4]张国忠.浅论生态重建在城市开发中的运用——石家庄市滹沱河流域 (市区段) 生态开发整治规划探索.现代城市研究, 2003 (03) .
[5]刘贵利, 顾京涛.土地适宜性评价引导的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以汕头市为例.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土地利用, 2004.
[6]梁进社.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城市规划, 2006 (02) .
[7]王青.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南京农业大学, 2007.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9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场所精神,情感空间,生存,艺术
20世纪丹麦著名建筑师雅各布森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每个城市不管表象如何都承载着自己特有的历史, 静待人们慢慢品味。我们每到一个城市, 真正能展现这个城市底蕴的并不是现代化高楼和速食文化, 而是真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游玩方式, 这才是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最真实的味道。而城市开放空间就是承载这种现代人心理和行为的空间和场所。
一、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缺失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 是从大自然中分割出来的, 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所使用的空间。城市开放空间相对于城市实体空间来说, 能提供人们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场所, 以及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倡导的框架式的方盒子建筑风靡世界, 改变了全球城市的天际线, 形式相似的高楼逐渐变成现代大都市的代言, 缺乏人性尺度的亲近感。而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在现代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四合院才是适合人们居住的房屋形式, 那是由于这种内院式住宅, 房屋与其自身四面围合成的空间不但满足人的生活所需, 中间宽敞的庭院, 成为属于自己的室外活动的开场空间。这种居住形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仿佛走出房门就能享有大自然和自由的气息。每个人都有着轻松进出开放空间的权利, 就如同人们有权利享受洁净的空气一样。但在稀土如金的现代, 极简和速食主义下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生活其中的现代人没有这种待遇享受自家的开放空间, 因此, 城市的开放空间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城市化对旧城而言, “拆”字当头, 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公共生活的格局, 这直接导致了开放空间的缺失和支离破碎;对新城而言, 很多城市选择并规划了大尺度的交通和绿色空间, 但可达性差距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参与性的缺失, 开放空间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场所与情感
城市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怎样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并能舒适的居住在这里, 成为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熟悉、可达以及珍视社会设施和地理环境的地方时, 对其身心健康都会带来益处和帮助, 这种会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安全感和满意感的情感统称为“场所精神”, 是对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反映人与场地的心理、情感上的联系。城市中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来实现。
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人们栖息地, 一种现代生存的艺术, 不但在空间和功能上要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城市开放空间对场所精神的营造, 可以加强生活其中的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关怀。有机组织和规划城市开放空间, 提高开放空间的品质, 不但能引导人的行为, 还能将教育、文化、休憩多重功能融合在一起;更多吸引人们放弃产生污染的交通工具, 从而改善交通压力, 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城市的生命力的作用。反言之, 当城市开放空间只强调表面的效果, 城市蔓延没有个性、千篇一律令人疏远的规划设计时, 城市开放空间正悄然失去场所精神和凝聚力, 人们不再或者很少对生活过的地方的文化或生态环境承担长久的保护责任, 或产生厌倦和逃离感。一旦城市的开放空间的营造使得人们感觉自己像“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 场地感严重缺失, 使得人与城市之间没有情感的共鸣和本质的联系, 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试问这样的生存空间怎能让人们安居乐业, 如何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栖息场所, 这个城市如何向前发展。
三、作为现代生存艺术的城市开放空间
我们回顾过去, 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在追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时, 城市环境更注重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要方面并不理想。这也间接导致了现代城市生存质量的下降。而在城市开放空间中提供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体验想象、获得精神满足的机会, 是人们公共户外生存空间的缩影。城市雕塑、广场、公园, 以及能激发人们无限想象力并获得精神满足的街巷, 让人意想不到的公共艺术品, 甚至是产生戏剧性效果和诗意氛围的灯光照明等, 这些开放空间的营造, 于高层建筑之间开创一块赏心悦目的景致, 为城市居民其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 缓解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紧张和压力。
在历史上, 艺术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城市开放空间增色, 如纪念碑、雕塑、喷泉、建筑细部和装饰中都有艺术的贡献。艺术能够传达美感, 铭记历史, 追忆重大事件, 表达对社会生活、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活的评价。在当代, 城市开放空间仍然一如既往地充当着艺术与民众之间的交互界面, 并成为一种生存艺术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在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的社会里, 围绕我们的常常只是事物的外观而非内容, 许多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和雕塑, 只有花哨的形象而缺乏真正的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 缺乏与场所的气候和历史文化的关联, 也缺乏对将要生活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的考虑, 这样的城市环境难以使人们产生共鸣, 没有归属感和愉悦感。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首先作为城市居民生存的场所,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存其中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不仅仅是这些空间的表象, 更是要寻求从场所精神出发的生存艺术形式。城市开放空间与艺术的相遇和结合, 才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改变思想的深度和内涵。
四、结束语
艺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观赏品的代名词, 在现代社会艺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城市中的居住者的栖息地, 城市开放空间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人们集会和休闲的空间, 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功能, 一旦赋予其场地感的景观和建筑设计, 就会引起人类文化价值上的共鸣。此时的开放空间就不只是个场所和空地, 而是人类的情感空间, 成为一种生存意义上的艺术。当生活的周围环境都被用心的注入思想和灵魂、深深置根于文化和传统之中时, 置身其中的人就会感受到这些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文化特征和传统。因此, 新时代作为生存环境的城市开放空间更应该注入灵魂, 成为城市居民的一方乐土, 一片感知的天地, 一个归属的栖息场所, 一种生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 宋俊林、倪文彦译,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丹麦]扬·盖博著, 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10
1 伯克利的生态城市构想
位于加州中部的伯克利是一座与旧金山市毗邻的海湾地区城市, 在欧洲人没有到达之前曾经是十分富饶的自然区域 (图1) 。然而, 一百多年的人类开发已使伯克利与美国的许多小城市一样, 低层居住单元的匀质建设模式一直延伸至伯克利山中 (图2) 。原有的大多数自然溪流都被埋到了地下, 通常是在街道或建筑物之下;原来的众多野生动物只有很少一部分仍栖居此处。面对已经“建成”的这种生态资源贫瘠和缺乏创造力的城市现状, 瑞杰斯特在“为伯克利制定一个生态城市战略”一节中构想了一个从传统城市转变为生态城市的基本工作框架。
1.1 基本思想
(1) 对自然景观现状条件的分析和自然史志的研究成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瑞杰斯特认为如果要将伯克利或其他城市改造成为生态城市的话, 那么, 深入研究在人类到达这些地区之前的情景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2) 结合理想地段与现状城镇中心位置, 通过生态城市分区引导规划 (Ecocity Zoning Guide) 确定适宜的、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心。以这些中心为圆心, 各画五个同心圆, 将同心圆作为生态城市分区规划的指导线 (图3) 。实际上在这些圆圈背后隐含着简单的道理:距离需要能量和时间去跨越。从圆心向外分为1至6号六个圈层分区。1号分区将投入最多的资金, 用以正面刺激和补贴发展, 并鼓励高密度的开发。相反, 最大限度地限制人们在6号分区定居和就业, 并积极地鼓励那里的人们搬迁——除非他们想从事粮食种植、土地自然恢复和管理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 远离中心的地区人口将逐渐减少, 中心地区的人口将变得越来越多。
(3) 通过各种政策激励或限制制度将蔓延式发展模式逐渐转化为多样化中心集中发展模式。例如, 根据生态城市分区规划导则确定征税额, 带有政策性的土地开发权置换, 这样人们就可以随着基础设施的变化调整他们的行为。又如住宅专项基金、州及联邦发展贷款和津贴、赈灾救济等多种类型的补助项目, 都需要按照人口数分配到城市中心区。同样, 也可以利用跨越式基金 (crossover funding) 将燃油税和小汽车税所得的资金转移到市中心的混合功能的开发上去。
1.2 规划构想
(1) 空间转型:在以上的基本规划思想指引下, 瑞杰斯特设想通过约125年的时间实现城市空间转型, 按几个阶段逐步实现他的生态城市理想。笔者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整理 (表1、图4~7) , 并将其划分为启动、调整、成型、复苏四个阶段。
(2) 规划目标:通过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 瑞杰斯特希望伯克利城市会随之产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例如匀质蔓延的城市空间逐渐消失了, 大量自然和农业用地混合进来, 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绿色的、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服务半径之内。从本质上看, 瑞杰斯特希望营建一个真正的具有丰富的文化/自然、城市/乡村生活内涵组成的人类尺度 (human scale) 聚居空间, 实现这一目标正是瑞杰斯特提出伯克利城市空间转型的重要动因。
2 对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几点启示
在生态城市伯克利的空间转化过程中, 作为自然载体的城市开放空间经历了一种从被忽视到受重视、从“修修补补”到“大动干戈”, 从局部到整体的变化。正是这种角色与姿态的转换过程表达了一个城市向生态目标迈进的决心。从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角度看, 《生态城市伯克利》一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十分有益的启示:
(1) 城市占据的土地有其自身的自然史:生物区域与自然历史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必须了解当地的地质、气候、气象、土壤、动植物种群及其受到人类影响而变迁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对自然历史本底及城市现状自然本底的把握, 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自然基础之一。
(2) 城市自然空间需要保持其自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城市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一样, 也是一个拥有自身结构与功能完整性要求的系统。这一系统与人工空间是有序交织的、互补的关系, 而不应该如当今大多数城市中的城市自然空间所呈现的那种支离破碎、苟延残喘的状态。
(3) 生物多样性有益于城市自然健康:自然空间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承载场所。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及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样也有利于城市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健康。
(4)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长期性:从伯克利城市空间转型之中可以认识到:正如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相对长期的积累过程, “消解”城市同样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一个崩溃的城市生物区域的恢复往往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5) 城市建设用地是可以系统“撤回”的:城市可以通过从已经建成用地上的“撤回”来恢复农业与自然生态用地, 使健康的生物多样性回归城市中心区。这种“撤回”行动需要一个漫长的城市内部用地更新与调整过程,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同样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城市开放空间远景规划。
以上这几点启示也向我们表明, 在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城市自然系统本身的发展规律, 重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人类价值, 认识到城市自然空间恢复工作的艰巨。
3 结语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同时关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 (nature development) 两大方面。对于一个城市地域空间结构而言, 前者具有多样和变化性, 而后者具有唯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对于社会经济系统, 需要向“前”看。由于城市用地发展选择的多样性, 加上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 要求规划必须更富有远见和预见, 更富有弹性和应变能力。但是, 对于当今的城市自然系统, 更多需要的是向“后”看, 需要“退回”, 需要“恢复”。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辨证地看待这种“进退”问题, “退”是为了更好的“进”。瑞杰斯特的伯克利生态城市战略正是这样的一种“退”:通过城市土地利用的调整进行城市人工空间有计划的“撤回”, 以达到恢复同样有益于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铺设好自然之道。
毋庸置疑, 瑞杰斯特的生态城市伯克利战略构想虽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 我们应该看到, 有一些理想是为了人类文明的提升, 有一些理想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更长久地生活下去, 后者是更为基本的生存理想。
图表来源
图1~7:引自参考文献[1-2];
表1:作者根据参考文献[2]整理绘制。
摘要:在当今城市规划建设中, 开放空间建设与恢复大都囿于城市现状, 瑞杰斯特在《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一书中通过“为伯克利制定一个生态城市战略”提出了一些颇为大胆的设想与有益的建议。对该战略构想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与解析, 并总结了其在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与恢复方面所给予的5点启示:了解城市自然史, 重视生物多样性价值, 认识到自然恢复的长期性, 构建自然系统的完整性, 考虑建设用地的系统撤回。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Register, Richard.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Berkeley: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
[2][美]R瑞吉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沈清基, 等,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美]R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王如松, 胡聃,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王晓俊、王建国.关于城市开放空间优先的思考[J].中国园林, 2007, 23 (3) :53-56.
[5]陈之泉.向生态城市迈进[J].南方建筑, 2009 (05) :64-66.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篇11
1.1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以城市建成区的基本界限为内边界,以城市物质要素如工业、居住、交通、绿地等的扩散范围为外边界的城市建成区延伸至周边广大农业用地融合渐变的区域。它涵盖了靠近城区地带的地域实体, 城市以飞地形式向外扩展的工业区、各类开发区、 新城等城市型功能区,以及其与周围乡村的交接地带,即城市中、远郊的部分范围[1,2,3]。它具有城乡过渡性、动态性、非均衡性以及区域互补性等特征。
1.2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是位于城市边缘区内,由植被及其周围的光、水、土、气等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的自然与近自然空间,在地域范围内形成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3]。它以城乡绿地系统为基本骨架,将边缘区内各类生态要素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生态网络。理想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格局能够充分发挥其维持城市与城市边缘区内部生态环境平衡的生态功能、城市无序扩张的抑制功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生产功能、具有特色观光旅游的休闲功能、文化的衔接功能和城市与自然物能流通的廊道功能。
2. 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开发趋向饱和,具有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成为人们开发的新对象。许多大城市的边缘区内出现了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高尔夫球场、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类型,多功能的边缘区绿地开发,可以为市民提供便捷丰富的近郊游憩活动。
然而,边缘区内的用地缺乏规划,绿色空间格局混乱,不能够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区域内部良好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绿色空间可持续性差;绿色空间的景观塑造良莠不齐,内容重复,乡土特色消失。这些问题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带来一定的阻力。
1.“蓝带”项目范围(图片来源:Urban Omnibus.The Staten Island Bluebelt:Storm Sewers,Wetlands,Waterways[EB/OL].http://urbanomnibus.net/2010/12/the-staten-island-bluebelt-storm-sewers-wetlands-waterways/#comments.)
3.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塑造
针对以上问题,在进行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塑造的时候,需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在空间尺度、 时间维度以及景观实体三个层面上进行综合的考虑,确保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连续性与城乡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3.1空间尺度的塑造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建设是贯穿于整个区域的发展、城市战略到边缘区生态空间结构,再到某一具体的基地景观塑造。由于尺度不同,设计对象所具有的空间过程和格局也就不同,在不同尺度上所呈现的生态过程和规律也就不同。因此,在进行景观塑造时,需要专业人员从区域- 城市- 边缘区- 基地的空间尺度阶层出发,并结合各种水平与垂直的空间图层来进行表达[4]。
3.1.1宏观尺度范围
城市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系统又具有复杂性, 因此在进行大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时,需要专业人员对空间环境脉络进行强调,依据区域的生态过程塑造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并进行策略性为主的定位,注重开发和保护地方性的生态特色, 规划绿色空间的网络结构与内容,并严格按照规划将其落实。
3.1.2中观尺度范围
中观尺度范围的塑造是对边缘区绿色空间框架的具体构建,包括每个环节的内容分析、内部各个要素的关系分析和重组以及各项指标的量化等。具体内容有:维护和恢复湿地、河道、湖泊、堤岸以及滨水地带的水系自然形态和连通;保护森林资源,修复破损山体,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开发各类绿地,完善绿地系统;分散和溶解公园,使其成为边缘区内的绿色斑块或基质;合并农业用地,保护和利用特色优质的农田作为边缘区内绿色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野生动物提供栖居和生存的环境以及迁徙廊道;规划绿色历史文化遗产廊道;整合大众运输系统与原有自然系统中的生态廊道,共同构成绿色空间网络;规划设立行人、自行车专用的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等[4]。
3.1.3微观尺度范围
在满足上述控制性指标的基础上,对具体某一个地块的设计,则强调景观与环境意向的塑造。设计从场地的自然环境出发,关注场地的地形、地质环境、地下水、地表水、地方物种、风、日照等各种生态因素。 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形态与空间的塑造、植物群落的配置、景观材料的使用等。用科学与艺术的手段,来协调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关系,使二者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带给使用者舒适的感官和美的享受。
斯坦顿岛(Staten Island)是纽约最后一片淡水湿地岛屿。19世纪70年代中期,岛屿开始城市化,形成以低密度社区为主体的城郊面貌。 由于缺乏合理的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岛内的部分地区在雨季受到排水和化粪池崩溃等问题的困扰。
1988年,斯坦顿岛“蓝带”(Bluebelt)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宏观尺度层面上,连接了岛内约50000hm2范围内的11个流域,将人工系统中溢出的水排放到天然湿地与水道中去,从而减少雨水洪峰流量,增补岛内的地下水。中观尺度层面上,划定湿地保育区范围,保持湿地的生态和水文功能;划定野生动植物群落保护区,对当地野生动植物群落进行保护,挽救濒临灭绝的植被;结合部分洪泛排水廊道形成线性的开放的“溪谷公园(stream valley parks)[5]”,并深入到社区,为居民提供休憩环境。赋予绿色空间游憩、动植物保护、历史古迹保存和社会美化等多重功能。微观尺度层面上,在社区设置人工湿地,由沉淀池、过滤池、净化池等部分组成,它与周边湿地连通,降雨时,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人工湿地,经过沉淀、过滤后汇入自然湿地。(图1)经过长时间的恢复,岛内形成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
3.2时间维度的塑造
景观在时间的轴向上,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设活动的高发地区,在时间轴线上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稍不注意,就会丧失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在进行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塑造时, 也应该考虑和强调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通过在时间维度上监测城市发展对自然系统的扰动,分析城市发展政策、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对城市边缘区发展进行预测,在重要节点处优先划设绿色空间,预留出城市发展的弹性空间,在恰当的时间介入人为影响,引导其向良性发展。
3.2.1可持续性设计
在进行边缘区绿色空间塑造时,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注重对自然资源实施保护、重复以及再生利用,才能够保证边缘区绿色空间的可持续性,使其在时间轴线上能够恒定久远地发展。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及规划如何合理地利用边缘区内的自然资源,合理地组织其中的各种绿地,创造具有弹性的边缘区绿色空间,满足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各类生态流的自由流通。
2.苏赛公园平面图(图片来源:米歇尔·高哈汝.米歇尔·高哈汝在中法园林文化论坛上的报告[J].中国园林,2007(4):61-68.)
3.苏赛公园湿地(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2.2过程性设计
过程性设计是借由生态手段,介入场地原有的过程,通过时间的作用,慢慢融入场地,进而对场地长期存在的固有动力的一种推动方式[6]。当面对边缘区的自然场地时,应该尽量地减少人为干扰行为,并且努力通过生态设计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的生态格局, 从而保证场地内的生物多样性。尊重和延续场地上发生的自然过程,如降水所产生地表径流及补给地下水的过程、河岸的侵蚀过程、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等等,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要素在设计中进行体现,能够更好地维护场所的生物特征和生物量。同时,要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通过恢复乡土生境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延续场地的生物多样性[6]。
4.江阳畈公园生态岛与野花(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位于法国巴黎东北城市边缘区内的苏塞公园(Sausset park)曾是农田,周边为大片耕地和水面。 (图2)米歇尔·高哈汝(Michel Corajoud) 夫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时间尺度的因素,强调景观的可持续性和过程性,并尽量保留土地和植被原貌,介入最少的人工元素,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衔接。通过在公园边缘进行主体种植工程确立公园的边界, 避免未来的城市建设对公园用地的蚕食;在公园内部种植了30万棵只有30cm高的小树苗,既节约造价,又向人们展示了自然植被的生长过程;保留原有沼泽地,模拟自然生境,栽种了27种耐水湿植物和水生植物,不进行人工干扰,让其自行演替; (图3)考虑到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兴趣的变化,公园的服务设施建设也留有余地,逐渐增设[7,8]。
自1979年至今,苏塞公园仍在建设,在设计师通过漫长的时间培养与等待后,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郁郁葱葱的树林,园内的植物群落达到新的稳定与平衡。它向人们展示了景观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给人以教育作用。
3.3景观实体的塑造
景观最终要落到具体的场地之上,同一块场地, 不同的设计师通过不同设计语言,会诠释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使得去参与和使用地块的人们,产生不同的观感。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多为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 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是尊重自然的设计态度。
3.3.1塑造功能多样性的景观
在进行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塑造时,需要专业人士结合不同的景观类型来创造满足不同功能的景观实体,例如结合边缘区内的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满足其对城市的生态保障功能;结合农田、林地、果园、郊野公园等满足其食物补给和休闲观光的功能;结合水体、交通等基础设施形成生态廊道,满足自然物能流通和城市交通服务的功能;结合内部绿地的设计,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使用功能等。在这些用地内,根据功能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的功能性景观来发挥作用。
5.江阳畈公园廊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3.2塑造连续性景观
城市边缘区内的绿色空间是多样化的、天然的, 正因为这种自然特征,它是最宝贵,也是最脆弱的。 因此,面对着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危害,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保护自然连续性和自然过程,并通过人工景观的补充,形成连续的景观。可以通过对用地边界的巧妙处理,如植被的栽植方式、边界构筑物的材料选择与形态设计,将设计地块与周边自然的肌理融为一体。 对于自然过程已被破坏的地块,也可以通过塑造视觉连续性的景观以及人工景观的方式来弥补。
3.3.3塑造地域性景观
地域景观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景观类型和景观特征,它是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从而带有地域特征的一种独特的景观[9]。在进行边缘区绿色空间塑造时,应以自然为基础,以人文为外延, 对场所中各种特征化的肌理进行挖掘,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它的情感,适应了这里的气候而生长的特殊植被等,将这些自然、人文、社会方面的信息进行叠加和解读,对场地原有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形态进行改造和再设计,最终在景观设计中体现。
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塑造景观,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对于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塑造,其植物材料的选择,应尽量运用乡土植物;在砖、 石、木材等材料的运用上,结合工艺与做法,形成符合当地与现代气息的景观;一些废旧材料的运用, 也可以为创造地域特色的景观加分。通过保留原有的材料、地域象征性强的标志物、风格的延续以及植物栽培方式等,作为显示地块地域特征的元素。
杭州江阳畈生态公园曾经是西湖疏浚时使用的淤泥库之一,当淤泥堆满后,库体封存,植物逐渐萌发开始演替。由于淤泥夹杂着西湖湖畔附近的种子,在场地萌发、生长,它们与周围山谷的植被完全不同,让此地具有了独特的场所精神和文化。设计师并没有对现有场地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认为“对场地形态的尊重和保护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公园的本质特征,更是维护了场地独特的文化,也延续了西湖疏浚的文化”[10]。公园内通过设置多个“生境岛”保留了次生植物群落斑块,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通过栽植野生草本花卉,形成富有野趣的山林花海。(图4)公园内的建、构筑物在场地中若隐若现,它们的形式、色彩与质感,也尽量与周边植物群落融合。(图5)人们在此能够远离市喧嚣,感受场地内植物演变的魅力。
4. 小结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推荐阅读:
绿色城市08-06
城市绿色建筑08-31
绿色城市交通07-24
城市绿色发展工作汇报06-13
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11-02
美丽城市绿色家园作文07-23
我心中的绿色城市小学作文05-19
我的绿色城市梦小学生作文05-12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