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绿色家园作文(通用13篇)
文明城市,绿色家园作文 篇1
文明城市,绿色家园的作文
文明城市,绿色家园作
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过去的祖辈依赖它生存,将来的子子孙孙也依然离不开它。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同时,也使我们自己处于恶劣环境的威胁之下。
提到水污染,不禁使我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记得那是一... 展开
liu名花 -11-23
条鱼带给我的启示
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过去的祖辈依赖它生存,将来的子子孙孙也依然离不开它。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同时,也使我们自己处于恶劣环境的威胁之下。
提到水污染,不禁使我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妈妈高兴的从早市上买回一条鱼,准备中午给我熬鱼汤。没想到,熬出来的鱼汤一点都不鲜,鱼肉还有股很浓的煤油味。妈妈赶紧叫我别吃,说这是受了污染的鱼,吃了会中毒。妈妈还告诉我说,一些工厂不注意保护水资源,把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鱼虾生活在这样的水中,就会慢慢中毒,死去。人类喝了这样的水,就会生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听后,我觉得真是可怕!为什么人类只知道赚钱,不知道保护水资源,到那时,人类该怎么生存呢?
我从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了解到全球沙漠化每年给人类带来26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现在土地仍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沙化。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2亿元,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是100亿元,而污水污染竟高达300亿元!如今,世界上已经有164种鸟类灭绝,另外还有290多种兽类,360多种鸟类,80多种鱼类,19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濒临灭绝,而且临危的时间越来越短,每天都有150到200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
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我真想大声呼吁: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不要再让河流变得丑陋,不要再让鱼儿变成毒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提醒父母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环保购物袋,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大自然一定会还给我们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青青世界。
文明城市,绿色家园作文 篇2
一、大连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经验
近几年来, 大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规划引领:生态建设让城市充满绿色活力
从2008年到现在的五年间, 大连市城建局共实施了200项重点城建项目, 总投资172亿。科学规划了以“七纵七横”为骨架的快速交通系统, 实施了围绕核心区新组团的绿色城区建设, 滨海路木栈道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作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环境全球500佳”的城市, 大连城市生态建设一直保持着领跑者的角色。
绿地类型齐全、绿化覆盖率逐年有新提升。大连市绿地系统是由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和海滨风景区八大系列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园林绿化体系。
合理配置公园景区, 花园城市建设取得新成就。按照公园服务半径的要求, 合理规划建设了各类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 保证居民出行500米有公园绿地。并充分利用近郊风景林地和自然资源, 建设了郊野公园、森林公园、乡村公园。
景观建设推陈出新, 不断彰显城市新活力。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 规划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雕塑、民俗等各类景观和主题公园, 实现园林绿化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为填补一站式婚庆服务的空白, 大连完成了燕窝岭婚庆公园建设。并建成了以传播忠孝文化为宗旨的育德文化园,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创作风格上无一不显示着浓厚的忠孝文化底蕴, 被大连市授予“人口文化传播基地”的称号。
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 沿滨海路修建了人行木栈道。木栈道全部用俄罗斯樟子松和南美巨桉木地板铺装,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美观的造型在陡峭处设置扶栏、观景平台, 形成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大连滨海路木栈道全长20.99千米, 是目前世界建造线路最长、景观最丰富多彩的滨海观光木栈道。2009年11月17日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 决策控制:生态文明带给城市永续发展的生命力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城市人口也越来越稠密, 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创新发展理念、实行决策控制才能实现生态建设观念的新变化。
不断完善生活功能建设。为减少生活垃圾在储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大连市城建局设计了新型的垃圾储运体系, 安装了13300个地埋式垃圾桶, 完成了垃圾区间集运, 14套移动压缩设备投入运行, 垃圾压缩清运率达到60%以上。国内已投产运行垃圾焚烧厂中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东北地区唯一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连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环卫作业新增了对各类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清洗内容, 实现了环卫扫保的立体化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60%以上, 道路洗扫率由“0”一次性达到50%, 主城区一级道路每天清洗一次, 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节能优先、环保优先, 重点抓好源头控制、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中, 我们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全面启动中心城市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防控等生态建设十大工程, 先后对城区自由河、春柳河实施了生态修复, 对19条明沟、7条暗渠进行了清淤, 对98处老化、堵塞的排水管线进行了修理, 城区沟河的水体质量及沿岸环境明显改善。
在城市改造和生态建设中, 我们都从城市发展和便民惠民的理念出发, 创造出了一批彰显城市特色、市民喜爱的新决策, 这些新决策在观念创新上都达到了新的突破, 为城市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 转型支点:生态文明惠及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提高环境承载力, 考验着政府的执政和创新能力, 政府对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水平。
对绿色的青睐和向往, 凝聚成绿色大连名片。今年, 全市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 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建设, 扎实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村镇绿化、绿色通道、水系绿化、荒山荒滩绿化、生态林场规范化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为打造精品绿化环境, 仅2012年, 大连市城建局组织相关力量栽植大树、彩叶树16万余株, 建设公园33处、市民游园广场23处、登山路径及绿道6条, 对15条主干道两侧绿化进行了升级改造, 对城区各主次道路两侧缺株、少株的行道树进行了大面积补植、换植, 中心城区新增绿地9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130万平方米。全市新建、升级30余条道路沿线绿地和38个公园。城市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01万平方米, 人均公共绿地由11.1平方米增加到13.2平方米。实施中水回收利用, 中水回用率由4.8%提高到42%、城市污水处理率由57%提高到95%。全市实现了由景观绿化向生态绿化、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春季绿化向四季绿化的转变, 生动地勾画出大连的城市底色。
修复生态、增加绿量, 从城市到乡村, 生态建设不留死角。以库区、湿地、重要水源地和涵养区、沿海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为重点, 加大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100%的乡镇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以“四化”创建和迎十二运市容环境整治为契机, 对以体育中心周边和81条道路、21个广场、68家宾馆酒店周边的市容环境进行整治工作;对中心城区20条无路灯街道实施道路照明建设工程, 保证市区亮灯率达到98%以上。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远大目标。大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是从“建设”到“建成”的动力机制, 而且是个把生态文明做成发展增量的生态战略, 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惠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转型发展的坚实支点。
二、当前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
从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理解和在城市绿化工作的实践中, 我认为当前城市生态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 按照建设“滨海森林城市, 生态绿色大连”的总体要求, 城市绿地面积总量要进一步扩大。
由于大连市城市绿化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加之又是一个丘陵地区, 可利用土地十分有限, 从科学的角度看, 各项指标的提升已十分有限, 而维持现有的水平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根据近几年来每年增加的城市人口都在5万人以上这一实际情况和大连市人口的总体规划, 每年需要增加近2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来满足现有指标。因此, 未来几年, 绿化覆盖率每年增加0.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年增加0.1㎡。到“十二五”末, 争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5㎡。
(二) 从城市发展潮流看, 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城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遭遇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困扰人类发展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以环保、生态、人居为内涵的生态城市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潮流。
(三) 从大连未来发展看, 加强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目前, 大连市正在向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根据大连市“十二五”规划,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5%, 城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3.5平方米。同时, 随着新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 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开发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山体利用, 这势必减少现有的山林绿地资源。在个别区域内存在景观结构不合理, 景观破碎度较高, 景观类型分布不平衡, 斑块连通度较低等问题。按照面向未来, 着眼长远的要求, 大连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城市公共绿地,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四) 从市民现实需要看, 构建生态宜居家园十分迫切。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 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蓝天、白云、碧水、绿树、青草是每一个现代城市中的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深切期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有责任和义务为市民构建一个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今后城市绿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 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将城市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城市生态建设不应局限于视觉的欣赏, 而应成为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核心, 要把发展生态建设作为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向。
城市绿化建设作为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城市环境中, 由于人口的增加, 氧气消耗大, 二氧化碳浓度高, 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二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城市绿地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三是减弱噪声。植物的叶与枝条轻而柔软, 能吸收声波, 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以减弱噪音5d B~10d B;四是美化城市环境。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 配置花、草、树木, 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 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 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 解决好保护与利用、改造与恢复的关系。
(二) 坚持整体优化为重原则, 形成“园区——绿化带——景观”相结合的布局
城市园林绿化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的点缀, 而且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在城市规划中不应再“见缝插绿”, 而应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协调起来, 因地制宜, 以普遍绿化为基础, 努力扩大绿地面积。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把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城市大环境绿化的基础。大连市自2003年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 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区和周边大环境绿化, 初步构筑了乔、灌、花搭配、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 城市园林建设凸显“大园林、花园式、开放型、生态化”的特色, 到2012年,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大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一级标准, 近海水质保持国家一类标准。“十二五”期间在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3~5个市级综合公园, 在规划的碧海山庄公园、泉水公园、东港公园、湿地公园等范围内, 筛选具备条件的实施。在人口稠密的核心区新建或改建2~3处公园绿地用作城市避险公园, 完善防灾设施。结合新居住区的规划, 建设50~80个社区公园;全面引进绿色道路概念。重点对全市20条主要道路:东北路、东联路、迎客路、疏港路、中山路、人民路等进行全面补植更新、调整整合, 形成绿色通廊的整体形象。对全市的主、次干道, 根据现状选择80条进行提高改造, 通过加密大乔木、充实花灌木、补充模纹等方式形成园林景观路的网络骨架;对新建道路配套建设主城区宽度不少于8米、新城区宽度不小于15米的道路绿地, 形成宏观大气的景观带。
(三) 坚持大园林格局原则, 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进行植物生态造景
城市园林绿化要以绿化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为指导原则, 将城市与周围作为一个整体, 在市区各绿地之间以及它们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建立“绿色廊道”, 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开放空间体系, 实现城市向自然过渡。城市园林是以人工造园为基础, 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城市的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 保留自然的起伏或适当挖低补高, 积水成池, 堆土成山, 以便形成异质性的绿色空间景观;防止毁坏原有林地、湿地、水系, 注意把城市中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林地、湿地结合, 体现“天人合一”的新型自然景观。
要进一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 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性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 构筑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 慎重引进国外特色物种。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比例, 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 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 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 (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 及其轮廓线变化等, 通过合理种植设计, 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 促使植物形和神的结合, 体现绿色文化。
(四)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提供保障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为基本出发点, 城市园林规划也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 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要结合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 建设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 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 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3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同创文明城市 共建美好家园 篇4
——致全团职工群众的一封信
全团职工群众:
创建文明团场,是团党委多年来一直努力争取、不懈奋斗的既定目标。创建文明团场,既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打造小城镇形象的良好载体;既是提升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管理的有力抓手。文明团场创建是每个职工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文明团场创建工作,我们团场可以树形象,百姓可以得实惠,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团场小城镇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团党委同广大职工群众一道,大力开展团容整治,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领导要求,居民期望仍有一定的距离。167团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大家用心去呵护,文明的团场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提高团场文明水平更需要广大居民的拥护和参与。只有有了文明的居民,才能有文明的城镇。全体职工群众都要积极响应团党委号召,牢固树立“团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观念,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举全团之力,集全团之智,全力推进文明团场创建。
我们期望:全团广大职工群众要争当文明团场创建工作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要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人人前进一小步,创建迈出一大步。为此,广大职工群众要自觉做到:不乱扔乱抛、不乱泼乱倒、不乱贴乱画、不乱搭乱建、不乱停乱靠、不破坏公物、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不破坏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文明礼貌团场人的新形象;要自觉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做到不出店经营,不占道经营,不乱放烟花爆竹,自觉革除各种陈规陋习,自觉遵守城管规定,主动配合执法整治,共同维护良好的团场形象。
朋友们,让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以文明之行动,兴文明之风尚,为创建文明团场、建设美好家园而共同努力!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 麦海因人当自强,讲文明重礼仪,爱国家守法纪,持勤俭爱劳动;秉诚信乐助人,尊师长爱科学,讲卫生爱清洁,护公物热公益; 守秩序平安行,爱团场做贡献,以文明求发展。
共建文明团场,共享文明成果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小区和谐 让团场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美的环境需要美的心灵来呵护
共青团一六七团委员会
文明城市,绿色家园作文 篇5
活动背景:社区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像是社会的缩影,社区的和谐也同样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环境是一个社区的表情,也是一个城市的的表情。一个社区的环境象征着社区的精神面貌和人文气息,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有义务在社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创建卫生城市,营造“争做文明使者,构建文明街道”的良好氛围。
活动理念: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号召全民投身到环保运动,塑造绿色文明小区,彻底根除“十大不文明行为”。
活动方案:
1.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询问活动相关细节,并由社区准备活动材料,联系媒体报道。 2)征集并联系活动有课余时间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要求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活动步骤 1)活动当天由社区助理带青年志愿者到活动社区,传达活动意义及活动流程。 2)针对街道的环境问题,进行不同的分工,分组完成清除街道小广告,清理道路垃圾,清洁小区绿化带,发放《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3)活动结束后,由社区助理带回学校。
活动实施: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捡沿路的垃圾,装入垃圾袋内丢弃,并清理墙体小广告。遇到小店门口有垃圾的,与老板交涉劝其整理干净。向路上遇到的行人散发争做文明市民的倡议书,宣教倡议书的相关知识。同时,整理绿化带周围的垃圾,把丢弃在绿化带内的垃圾清理出来。商业街的居民及商家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居委会的干部与参与了我们这次的活动,给我们这次活动很大的支持。
社区评语: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青春行动,必将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既继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又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主体的道德要求,彰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爱、和谐共存的理念,能有效地动员和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播种绿色文明建设美好家园作文 篇6
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漯河人民乘着精神文明的春风,正经历着三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当这座古老的城市沐浴在清晨和谐的晨风中时;当这座美丽的城市沉静在夜幕的宁静中时,您可曾经留意过她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花园式标准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绿油油的柏油马路宽广平整,两边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不久前还是荒芜的土地,如今工业园区正勃然兴起;不久前还是沟壑纵横的荒地,如今一座风景秀丽的公园已经拔地而起。清晨,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人群;傍晚,万家灯火,一派祥和安宁!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可是,当我们尽情享受城市带给我们方便和繁荣的时候,当我们迈着经济腾飞的步伐,感受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您可曾想过,我们也在承受着城市的污染和喧嚣,可曾看到过,也有不和谐的音符飘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漂亮的`街道后面,还堆藏着太多的污垢需要及时清理,宽阔平整的马路上还有果皮纸屑伴着晨风四处飘荡,时尚的霓虹灯下,还有随处可见的陋习,如果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以司空见惯;如果说马路摆摊、占道经营可以习以为常,随地吐痰可以当成小事一桩,乱扔乱倒,乱贴乱挂,视为不值一提;那么,总有一天,当您穿着铮黑明亮的皮鞋,走在遍地果皮纸屑垃圾的街道上时,您还会觉得潇洒吗?当您穿着漂亮得体的时装,穿过遍地塑料袋和乱贴乱挂的广场和公园时,您还有心情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浪漫和惬意吗?
创卫不仅仅是卫生,更要提高城市公民的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作为城市的一员,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是创卫的关键,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素养文明素养更是重中之重。
家乡就像我们的母亲是用她的一草一木哺育我们成长。广大市民要遵守公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掉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陈年陋习,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就象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我们就能长久拥有一个卫生城市。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让我们的城市真正处处无垃圾、处处无污水、处处无四害;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人讲卫生、人人讲文明、人人有礼貌,人人爱环境,让家乡变得水更绿天更蓝人更美。
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听到的是乡音,最想做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 篇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能源资源安全, 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且有利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各方应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为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矿产区的莱比锡市市长博卡德荣格。加大了对轻工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力度, 在实现产业转型的同时, 还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 把劳动力更多的从矿产开采上转移出来, 并加大对新就业岗位的提供力度。
贵阳市市长李再勇。贵阳的发展突出城市生态特色,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而是选择了一条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 推进环境的生态化。结合贵阳的山地特色建设山地城市、山水城市和森林城市;第二, 推进建筑的绿色化。强化节能减排的综合管理, 使新的建筑节能材料达到整个城市建筑材料的50%以上;第三, 推动交通的清洁化。实施低碳交通工程, 减少个人交通工具;第四, 推进生活低碳化。建立低碳社区、步行通道, 向市民普及低碳知识来强化这种低碳意识。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中国政府正在以PM2.5为主,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PM2.5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必须既打攻坚战, 也打持久战。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中国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通的。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国际上有许多理念值得我们重视, 比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爱护自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环保从孩子抓起, 从身边做起, 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等等。我们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种方式代价太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道路,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是顺应低碳发展国际潮流的大势所趋, 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必然选择。
促进绿色消费 推进绿色文明 篇8
于越峰:绿色采购法最开始是为了防止商业贿赂,现在把环保内容包括进去,这个非常好。促进绿色消费,推进绿色文明,它不仅是促进绿色终端产品问题,还促进绿色技术、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从出生到死亡全過程的监控,这样出来的产品才能叫绿色产品。产品不可能都是这样,但这是个榜样,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进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这是个很好的做法。
《经济》:环保产业协会在绿色采购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于越峰:这方面我们国家目前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各地政府采购团也好,采购人也好,因为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绿色意识有了提高。意识提高了就形成了绿色消费理念,有了绿色消费理念反过来就会促进绿色生产、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又为绿色消费提供了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局面,这个事情越做意义就越大了,整个推进社会经济建设也非常重要。
《经济》:现在没有统一的环保标准,那么,您觉得绿色之星有没有可能将来成为标准?
于越峰:现在有各种标准,环境标志也好,环保计划也好,绿色之星是其中之一,现在还不能做定论,现在就看你的能力、你的表现、你的宣传性、你的广泛度,最后总会筛选一下。绿色之星搞了几年,各方面配合也比较好,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这不是为了商业活动,这是为了政府,为了绿色采购,一定要为政府负责,要为社会负责。做环境保护,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没有这一条是不行的,要确实把绿色产品给筛选出来,如果政府采购是为了杜绝商业贿赂的话,我们这个工作也不能包含一点不法行为。这个工作的发展情景应该说很好。办好要讲科学讲政策。现在绿色之星的申请都是自愿而不是强制性的,都是企业自动报名,希望检测一下他们的产品是否称得上绿色产品,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请专家严格审核,来确定是不是绿色产品。这个绿色之星不是终身制的,三年以后要复查的,绿色之星没有固定的标准,都要随着时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如果政府有了某些方面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完全按照政府的标准去检验。政府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会不断地提高绿色产品的升级换代。
《经济》:现在国家强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也花了很多钱开发建设,您觉得这个过程是否是绿色采购发展的一个大好机会?作为协会或者环保部门怎么监督相关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执行绿色采购呢?
绿色生态文明作文 篇9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呢?的确,对于大千世界来说,人类很渺小,能做的事太少。但殊不知,人类的踪迹遍布全球,如果把每个人的力量联合起来,则是无比巨大的突破。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一己之力,给环境以“光明”,给未来以希望。希望能还给地球美丽的容颜。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的,善虽小,日积月累下来却能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恶虽小,日积月累下来却能酿成大错。我想,若我们每个人每天减少一点污染物的消耗,那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但愿能早日还给地球昔日的美丽容颜。
常看到堆积在垃圾箱旁的垃圾;被风吹得到处都是的塑料袋;肆意丢弃在土壤中的废旧电池……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来源于人们不强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雾霾”等现象也都不复存在了。其实保护环境,只需要短短的一步:只一步,就可以把手中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只一步,就可以拾起一节残枝、一片落叶、一张纸片;只一步,就可以把电池分类回收、节约土地资源……只一步,就可以为保护环境作出相当伟大的贡献。祝愿地球能早日摆脱阴霾、复得昔日的美丽容颜。
集每人的一小步,走环境的一大步。绿色生态文明已遥遥在望,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环境也将呈现崭新的精神风貌。我相信地球母亲那美丽而缤纷的容颜,终会失而复得。
心中的绿色文明作文 篇10
这些天,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少了什么东西。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我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看着两旁高耸的大厦,心里的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毫无目的的奔走着,寻找着。直到在公园里,我见到了一株小树上的新芽时,才顿悟——原来是少了心底的那片绿色,那种绿色文明!说起这,我的眼前不禁又浮现出了那片绵延的绿色,又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绿色带给我们的舒心和畅快。
走进大森林,我们可以体验到树木苍翠、飞禽走兽的生机勃勃。走进溪流河川,我们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走入大山,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溶入大自然,我们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畅,是平静,还有“自然”。我热爱大自然,因为它带给我自然的感觉。它没有城市的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一切带给人的都是脱俗的自然感觉。
我爱大自然,更爱大自然中的绿色。可是,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在地球上,在人类的眼前,又将会停留多长的`时间呢?片刻。甚至是更短。这些是我们熟悉的风景名胜: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独特的景观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传统的藏民俗资源,相得益彰,使它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自20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并且数量年年递增。除了游客的破坏,还有一些影视剧出于商业利益,也纷纷选择到九寨沟拍摄,使得九寨沟“不堪重负”。碧沽天池地处海拔4000米的山里,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硕大鲜艳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绿茵茵的草地。
但因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代替了杜鹃花海,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劈成两半。,歌手李进投诉《神雕侠侣》导演及剧组,在九寨沟森林公园拍摄时,破坏了神仙池钙化堤、珍珠滩植被。,女演员柯蓝公开批评自己主演的影片《惊情神农架》剧组,在外景地拍摄时破坏原始生态,拍摄现场到处扔的是塑料瓶,笑闹声把金丝猴逼得无路可退。
政治文明与绿色文化 篇11
去年SARS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引起了许多新的思考。为什么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人类新增了三十多种疾病﹖而且大多数疾病的起源都和动物有关﹖美国杰费里·考利认为除了气候变化的因素外,主要还是盲目改变了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反过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他举例说,广阔的森林被开发和分割为小块林地以后,狐狸和山猫因丧失栖息地而锐减;相反的,老鼠就因失去控制而激增,老鼠携带的一些病源变得易于感染人类了。
大家知道,血吸虫病是通过湖泊浅水区域惟一中间寄主钉螺传染给人类的。过去中国血吸虫疫区的扩大,与围湖造田有很大关系,由湖到田,人畜感染后所排出的粪便,进一步扩大了疫情,加剧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杰弗里·考利同时强调:“控制疾病传播有许多措施,而监测尤为重要。但监测是否有效,取决于管理者的坦诚。如果说SARS恐慌有一些正面影响的话,那就是这一理论被再次确定。”联系到1958年6月“大跃进”中,由于《人民日报》报道了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就写了两首动情的诗来歌颂这件事,用心是好的,可惜这个报道并不一定真实。在当时的政治情况下,这两首诗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上谕”。于是各地也争先恐后地报道自己地区消灭了血吸虫。我当年正好随同湖南农学院师生下放到湖南沅江疫区,也参加了这一“消灭”钉螺的壮举,举行了“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的庆功大会。钉螺和血吸虫真的消灭了吗﹖我们在疫区劳动的几个月中,就有一些同学因感染了血吸虫病不得不回校医治。而且不争的事实是,时至今日,有些地区疫区仍在扩大,即以湖南而言,包括长沙在内,亦已发现钉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公开报道而已。
温故知新,政治和科学都必须“求真务实”。以任何政治理由隐瞒疫情,是既害人又害己的,天灾决不应演变为人祸。政治体制改革理应进行,而那些欺上瞒下、草菅人命的官僚理应撤职,敢于揭露真相、救人济世的勇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受到表扬也罢,未受到也罢
控制蛮横与盲目的权力和行为
某些错误的政治行为,为害当然不仅止于政治领域。例如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例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停课闹革命”带来了几代人知识结构的“断层”现象。这些虽然都有很大的危害和深远的不良影响,但用上二三十年功夫,还是可以逐步恢复元气的。而一项错误的政治行为,一旦严重干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也难以消除其后果。举其要者:一是人口,人口问题说到底,是生态环境问题,是地球资源消耗超负荷运转的问题,在政治上批了一个敢于直言的马寅初,带来了今天人口对社会对环境的巨大压力。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指出的:“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这种状况使后继的政治家和经济工作者失去了很多可供选择的机遇。今天温家宝总理在人口和环境问题上承受的压力,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所承爱的,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在“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及以后若干政治运动中,破坏了许多森林资源,水土保持能力下降了,许多河流断流甚至消失了,即令中国人民付出更多的劳动力去绿化荒山,而种下的不可能不是比较单一的树种松、杉、杨等等,原来一些缤纷万态的自然林消失了,脆弱的生态平衡更脆弱,抗御旱、涝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了。保持“生物多样性”是环境生态最重要的原则,生态平衡是十分脆弱的。失去生物多样性的恶果,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消除和恢复,甚至是永远不能恢复了。上述人口和生态平衡的危机,多年来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历史危害,决不亚于一场“文化大革命”。
不是吗﹖当时,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1958年“大跃进”到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由上而下发动的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干了许多无知的蠢事,诸如上亿人出动抓麻雀,几千万人上山砍树等等。仅就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危害而言,其投入人员之众,翻新花样之多,影响地域之广,后果之惨重,都是有世界文明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也是随同科学的普及必将绝后的。这样说,毫无过分之处。翻遍中国历史,长江断航和黄河断流的现象,几曾有今日这样频繁﹖
大自然已经在向我们示警了正如《只有一个地球》所指出的,必须控制蛮横和盲目的权力和行为,以避免毁掉地球环境中的脆弱平衡。
权力中心不一定等于真理中心
在一个有限的历史时空内,错误的政治行为往往是最大的破坏力。当年斯大林发动的一场对摩尔根学派的政治打击,使苏联遗传学、生物学和农业生产停滞不前,从此更加落后于西方,而且波及到中国和东欧一些国家。
任何习惯于专制心态的人,例如斯大林或其他人,都总以为自己是超人,比一切人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都要无比英明,无比伟大,像神一样,能“洞察一切”。当年喧嚣一时的“农业八字宪法”,即所谓“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由政治家主宰科学,就是这种心态的产物。只要略为查阅一下当年党报党刊上包括科学院的学报的吹捧文章,就知道这八字宪法主要是以无限向大自然索取为前提的,而单纯索取往往就是破坏。例如,八字宪法中的“土”,当年实际作的就是深耕,深到两三尺,还有更深的。结果有些地方,将富有肥力的上层土壤埋入深层。某些地方还将“敢说敢想敢干”发挥到极致,用食盐代替氮肥,食盐中的钠离子将土壤中铵离子取代出来,在当季可能显示了少许的肥效,而代价则是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了。殊不知从岩石到形成可以耕作的土壤,需要几百上千年这样漫长的时间,不是“多少事从来急”所能急得的。当年还流行一句话,即“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作为文学语言无可厚非,但作为工作的指南,问题就大了。这是既不懂得从根本上说,人类只能适应大自然;也不懂得不是地球需要人类,而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破坏了地球,哪有人类呢﹖哪有任何意识形态的是非呢﹖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我推荐大家不妨对比一下199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和三十年前1974年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一本书《只有一个地球》。这本书是当时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委托两位学者写成的一份非正式报告,也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描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文献。1997年是公开出版,恰如其分地定位于“绿色经典文库”;而三十年前是“内部发行”,定位于“反面教材”,而且写了一篇长达三千多字的《译序》,对这本“反面教材”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有可能重新发表这篇“译序”,倒是一篇真正的反面教材。这里毫无指责“译序”作者的意思,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写这篇“译序”是违心的,而敢于翻译和出版这本书,对于中国确实做了件大好事,中国人第一次懂得了人类是可以自己毁灭自己的。事隔二十三年,先后两次对这本书的不同诠释,反映了政治上的反差和环境决策上的反差。这样说有两个含义:一是说明我们的认识进步了,二是激励自我反省,我们进步的程度如何﹖
反对“国家环保主义”
众所周知,世界科学家早已达成共识,对全球环境和生态危害最大的,一是因对生活舒适和富裕的要求不断升级,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引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同一原因引致的对土壤和水域的污染。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无例外的都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二是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利益驱动”。
美国和日本都是很富裕的国家,对国内环境生态是极为重视的,群体的绿色文化观念是非常强的,可以说世罕其匹。而“利益驱动”,仍然是挥之不去的永存的价值文化观念。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上,在欧盟十五国均已批准《京都议定书》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美国再次拒绝接受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布什政府的谈判代表哈伦·沃森称,执行《京都议定书》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美国不能兑现《议定书》规定的承诺指标。日本虽承诺将其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百分之六,但实际上该国这几年来,已在1990年基础上增加了百分之十七。俄罗斯也未能批准这一《议定书》。陈谦先生在今年《人与自然》杂志第一期著文说:“无非是想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别人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信贷 篇12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提出过程
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自1972年召开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 联合国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相继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贝尔格莱德宪章》等环境保护类文件,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观点。
在我国,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两型社会等理念;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 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并成为五大建设主题, 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二、发展生态文明对我国的重大意义
(一) 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
一是传统工业文明难以为继。上世纪下半叶, 随着工业文明迈向顶峰,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尽管人们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善待自然, 但是, 由于工业文明基础在于人类所形成的征服自然、崇尚物质消费的价值观, 因此,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二是发展路径转变的必然选择。世纪之交, 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发展已不再依赖资源的大量开发与消耗, 而转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模式改进。生态文明正是建立在知识、教育、科技高度发达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文明, 顺理成章的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只有顺应这一潮流才能融入国际社会, 与全世界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二) 对破解我国前进道路中的难题有决定性意义
1、有利于突破现有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中付出巨大代价, 出现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民生冲击等突出问题。据统计, 我国碳排放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8%, 居世界第一, 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也居世界首位;长江42%的水质不能做饮用水源, 这与上世纪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如出一辙, 我国也走到转变文明发展路径的岔路口。
2、是化解“时空压缩”效应的有效途径
所谓“时空压缩”效应, 是指发展中国家凭借后发优势, 把发达国家需要很长时间完成的任务压缩到很短时期内完成, 但也会使发达国家在很长历史时期所积累的矛盾压缩到很短时间集中呈现。由于我国的发展速度几乎是同期发达国家的三倍, 因此时空压缩效应明显, 在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更为复杂和严峻, 大规模爆发的生态问题, 已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题, 激化社会矛盾。
(三) 有利于促进传统优秀文明理念回归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在居统治地位的儒释道哲学思想中均有阐释。正是这种和谐发展的哲学, 使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明长期存在。近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陷入存亡泥潭, 天人和谐发展的思想逐渐让位于救亡图存, 甚至一些破坏自然以求生存的做法也时有出现。改革开放后, 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已由图存转变为发展和复兴。因此, 民族的思想也应回到立足长远、永续发展的轨道上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中华传统优秀文明不谋而合, 必将有利于传统优秀文明回归, 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
(四) 生态文明建设催生巨大的产业转型动力
其一, 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 另一方面, 要降低有害排放,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将在节能、新能源、废水废气回收利用、环境整治等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和支柱产业。长期看, 更能构建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和环保产业为主的循环共生、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
其二, 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 多把生态产业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奥巴马的新能源投资智囊Steve Westly曾表示, “美国发展新能源将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和帮助就业, 并帮助美国重新回到经济和高科技创新领先的制高点”。这表明, 生态产业已逐渐被看作是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能率先实现产业转型, 谁就能在未来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
三、发展绿色信贷,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银监会在《绿色信贷指引》中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德勤在《2013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中指出:“绿色信贷理念将进一步深化, 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着力点。”
(一) 绿色信贷概念
绿色信贷是银行通过其融资政策为可持续的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项目提供贷款的行为。一般来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金融杠杆督促企业放弃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粗放经营模式;二是扶持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 绿色信贷的具体做法
组织层面, 须由董事会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 监督、评估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高管层应根据董事会决定, 制定绿色信贷目标, 建立机制和流程, 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同时设立专门的高管人员及牵头管理部门, 配备相应资源, 组织开展并归口管理绿色信贷各项工作。
技术层面, 即政策和流程层面, 一是要在准入环节建立环境准入门槛, 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 不得提供信贷支持, 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二是制定客户和项目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 纳入信贷评价体系, 并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优先扶持生态产业以及重视生态的企业。三是建立有利于绿色信贷创新的工作机制, 推动绿色信贷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四是建立健全客户和项目的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内部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及时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层面, 金融机构要针对绿色信贷执行情况建立审计、问责、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监管机构则要向金融机构提示相关环境和社会风险, 同时加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全面评估银行绿色信贷成效, 将评估结果作为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 对开展绿色信贷的几点思考
1、建立专业化队伍
节能环保、生态保护领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跨行业的领域, 细分行业较多、学科交叉较密、地域特色显著, 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客户在该领域的风险普遍具有独特的表现。因此, 建立一支专业化绿色信贷团队, 统一研究并管理绿色信贷业务十分必要。在总行层面, 可以考虑在业务创新、风险管理、评审等部门首先设立专人或机构, 负责绿色信贷的政策研究、市场调查、产品开发、营销组织、风险管控、业务合作、对外协调等职能。在分行层面, 可以考虑在一些生态建设较发达的地区设置专职人员或机构。
2、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
目前, 关于绿色信贷的各项业务规定多散落在银行的各类规章制度中, 很多银行尚未出台针对绿色信贷产品开发、业务拓展、风险管理、考核评价的一整套专门的规章制度。而制定上述制度将更有利于把绿色信贷作为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基础工作, 通过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上述制度中, 考评制度可以说是业务开展的指挥棒, 更应优先制定, 除了要单独对绿色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还要考虑到其与传统业务的区别, 引入能体现绿色信贷效益的特有指标, 科学评价个人和部门业绩。
3、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生态文明建设将催生新的技术和产业, 这对绿色信贷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比如, 目前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多为中小民企, 轻资产特征明显, 大多缺乏有形抵押品, 但这些企业却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或排放权等权益, 其项目本身也能产生较为可观的节能效益。因此, 必须深入研究这类企业特点, 准确量化节能项目运营质量和节能效益, 努力开发专利权质押融资、收益权质押融资、碳资产质押融资、排污权抵押融资等创新产品, 在生态产业新领域寻找突破点。
总之, 银行业从业者应该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扎扎实实推进绿色信贷, 下力气研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 才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 谋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2].刘湘溶.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N].光明日报, 2008-4-15.
绿色文明网络作文400字 篇13
幼儿园时我就接触到了平板电脑,那时的我,用电脑看动画片、玩游戏。上了小学,妈妈给我报了网校,我在电脑上学习,不懂得题也可以随时问老师,这为我们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平时,我还用电脑看报纸、看书、做题等等,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国内外的新闻。不仅如此,网络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话、微信、语音、视频,不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和你想见的人进行面对面的聊天。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好。但是,如果太沉迷其中,也会发生悲剧。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小孩不仅沉迷网络游戏,还拿家里的钱给游戏充值。爸爸妈妈说了他很多次依然不改,于是就送他去了爷爷奶奶家。去了爷爷奶奶家后他就更无法无天了,每一天,都在游戏中度过,不停的充值。钱用完了,就跟爷爷奶奶要,有一次,没要到钱,就拿着菜刀要杀了他们。这个小朋友,可以说被网络给毁了。
【文明城市,绿色家园作文】推荐阅读: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家园800字作文08-11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共建美好家园”主题班会09-11
创建文明城市作文10-15
文明城市话题作文10-22
文明城市的作文10-24
城市文明600字作文08-29
创建文明城市作文200字09-24
小学生作文:创建文明城市08-31
文明礼仪文明城市10-20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