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明城市

2024-10-12

构建文明城市(共8篇)

构建文明城市 篇1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校园

文明已经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文明已经不可阻挡,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文明城市”是十八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即“五个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称号是同级党委、政府授予的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中国自古就有文明古国之称

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左右)、占印度(公元前2500年前后)、中国(公元前2100年前后)、古希腊(约公元前654年到公元前358年)是人类 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拥有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早在约八百万年以前,在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已经生活着古猿。此后,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

中国又是~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 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无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E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 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 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 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 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获益非浅。

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五千年来,不仅创造了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乏说。中华之礼,虽起源于仙神信仰,但从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算起,礼仪发展日臻成熟。孟子讲“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华之礼以道德为核心而建立,道德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调,道德由此居于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中国社会也由此从神鬼主义走到民本主义。进入到现代,礼仪得到真正的传承与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焕然一新,成为现代文明礼仪,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变 革。

礼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国家典制,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清代教育家颜元曾经说: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 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正因为有了高深、广宇的礼仪文化,才有了中华“礼仪之邦”的美誉。

自贡市一直也有着“千年盐都、文明之乡”的美誉

在中国四川盆地南部,有一座“半城青山半城楼,清清河水绕城流”的美丽城市——自贡。1939年因盐设市。全市辖四区两县,幅员面积4373平方公里,2008年户籍人口325.58万。

自贡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因盐设镇、设县、设市的约100个,而只有自贡由小到大走完了成为“盐都”的全过程。从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开凿的富世盐井开始,经北周武帝时(公元561-578年)因富世盐井而置富世县,因大公井而置公井镇;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因镇置荣州,改公井镇为公井县;到 明朝嘉靖时期自流井的崛起,自贡因采卤制盐而作为一座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已基本具备。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战爆发后出现的两次“川盐济楚”,给自贡盐业带来大发展的契机。特别 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江浙海盐生产地被日军占领,自贡盐场在保证军需民食和支援前线抗战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自贡设市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需要。1937年1月,自贡市 筹备设市事宜启动;1939年8月,民国四川省政府研宄批准将井盐生产富庶的自流井、贡井设置为统一的行政区域,成立自贡市;同年9月1日,自贡市政府在珍珠寺王氏宝善祠,即市政筹备处所在地宣告正式成立。1942年6月5日,民国中央政府行政院指令正式批准成立自贡市政府。历史证明,自贡设市对于发展盐业生产和支援抗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抗战八年间,自贡盐场产盐193万吨,为供应西南各省、两湖地区、西北地区占全国三分之一人口的食盐做出巨大贡献;自贡盐税占全川盐税收入的80%以上,为战时经济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1943年和次年,冯玉祥将军两次到自贡发起“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贡人民献金高达1.2亿元(法币)之多,为全国之最,按当时全市人口22.6万人计算,人均献金超过500元,居全国之首。自贡人的爱国奉献精神受到冯将军的高度赞扬,高高地树立起自贡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主人翁形象。

1949年12月5日,自贡和平解放,开启自贡历史最辉煌的一页。人民政权建立后,自贡盐业生产得以较快地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建设社会主义新自贡取得巨大成 就,1957年,邓关盐厂、炭黑厂、自贡鸿鹤化工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内宜铁路通车,自贡火车站设立。1958年,自贡“建设化工城”取得成效,全市经济第一次实现产业结构调 整,制盐业开始向化工领域延伸。这段时期,刘少奇、邓小平、陈毅、贺龙、聂荣臻、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自贡,其规格之高、人数之众、密度之频繁,足见当时自 贡在全国的地位。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自贡成为四川的4个片区之一。19家工矿企业、2冢科研机构、l所高等院校,共22家单位内迁自贡,使自贡实现从以盐业、盐化工 为主,发展到包括发电锅炉、机床制造、通用设备等机械工业,焊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碳石墨材料等材料工业、小五金制造为主的轻工工业等的综合型工业

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不仅给古老的盐都带来新产业、新厂家,而且给自贡人民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奠定了新基石。

自贡是中国盐业的发祥地之一。在近2000年的盐业生产进程中,历代自贡人和来此的开发者、拓荒者,用自己的艰辛劳动和非凡智慧,把自贡建成为世界最早进行大规模工业 性开采的井矿盐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诞生地、人类机械顿钻凿井技术的发祥地之一。十九世纪中叶,自贡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先后开凿1.3万多口盐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手工业工场,拥有当时最大的手工业资本集团,是中国最具代表性 的资本主义萌芽地区,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前驱之地,也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以 卓筒井凿井技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钻井技术被誉为“世界钻井之父”、“西方石油工业之父”。自贡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发明的一整套井盐生产技术,远远地走在当时世界 的前列,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自贡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亿万年的恐龙遗址、两千年的井盐历史和八百年的彩灯文化,使这座城市享有了“千年盐都”、“南国灯城”、“恐龙之乡”和“美

食之府”的美誉;拥有了被誉为“小三绝”的龚扇、剪纸、扎染等工艺品;孕肓了革命先躯吴玉章、英勇的共产党员江竹筠(江姐)、文艺才子魏明伦等杰出人物;产生了“跳水皇 后”高敏等7位自贡籍世界冠军;派生出了与盐业相关的民间艺术、地方文艺、川剧、盐工歌舞、号子,以及珍贵的盐业史籍、档案、契约、账册。这些,都成为了中华盐都的文 明符号,自贡人民的精神家园。

2003年5月12日,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自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增长再创新高,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成为全市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生活 改善最多的时期。同时,已嬗变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级“双拥”模范城市、重点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城市和城乡统筹 试点城市,是四川省率先进入大城市行列的四个地级市之一。在1984年至2005年开展的八届四川省“三优一学”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中,自贡曾经四次获得第一名,奠定了广泛 而坚实的群众性创建基础。2010年,自贡承办省“两运会”,有力推动了城市环境大改善、社会文明大进步和对外形象大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提振了加快发展的 信心,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在新的时代,全市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为主题,正在进行加快“两化”进程,构建优势明显的产业自贡、优美怡人 的生态自贡、特色鲜明的文化自贡、富有活力的创新自贡、繁荣和谐的幸福自贡,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伟大实践。

自贡市拥有悠久的文明厉史,极富特色的灿烂文化,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积累丰厚的创建经验,全民参与的创建激情。实践表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迈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大有希望。

我市为什么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四川省文明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对省内一座城市授予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即“五个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最高荣 誉称号,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城市品牌。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是自贡市推进“两化”互动、建设“五个自贡”和构建区域中心 城市的综合性工作载体。通过创建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可以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激发全市人 民形成和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形成政府亲民、市民拥政的良好互动局面。因此,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既关系自贡未来的发展,更关系每个市民 的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创建省级文明域市的目标是什么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创建活动的始终,大力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从2011年起,通过3年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使自贡市文明城市各项测评指标达到或超过《四 川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细则》(2013年版,以下同)A级标准,在全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年

度测评中名列前茅,力争2013建成省级文明城市。以创建文明城市带动“卫生城市”、“双 拥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联创共建。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有哪些重点工作

2011至2013年,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围绕“城市因我而文明”的主题,着力开展“十大活动”,实施“十大工程”。即:读文明读本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1)开展经济促推活动,实施科学发展惠民工程。

(2)开展廉政诚信活动,实施政务环境优化工程。

(3)开展文明新风活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4)开展以文化人活动,实施文化繁荣发展工程。

(5)开展基础夯实活动,实施公共服务利民工程。

(6)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实施社会服务保障工程。

(7)开展洁美家园活动,实施城乡环境治理工程。

(8)开展以城带乡活动,实施城乡发展统筹工程。

(9)开展文明出行活动,实施公交安全畅通工程。

(10)开展平安共创活动,实施社会安全稳定工程。

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宣传标语

(1)跫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2)文明城市你我共建和谐社会你我共享

(3)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4)文明城市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

(5)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创文明城市

(6)全民动员

共同参与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7)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8)群策群力创文明城市

同心同德建和谐家园

(9)让城市更文明

让生活更美好

(10)树文明行风创文明社区建文明城市

(11)文明自贡人人爱创建有你更精彩

(12)文明自贡人人爱你我参与更精彩

(13)文明城市文明花浇灌培育靠大家

(14)增强公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

(15)自贡是我家洁美靠大家

(16)告别陋习倡导文明

(17)文明城市人民建人人自觉作贡献

(18)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19)维护城市秩序优化城市环境

(20)创建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塑造文明城市

(21)创建文明城市渴望你的参与

(22)举全市之力

争创文明城市

(23)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优美环境

(24)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25)文明自贡人人爱人人创建更精彩

(26)经济是城市的实力

文明是城市的魅力

(27)我们因文明而幸福社会因文明而和谐

(28)你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29)多一句礼貌用语增一缕人间春风

(30)以人为本共创文明城市

团结一心同建和谐自贡

文明在言行,形象在素养

让我们共同争做文明使者,构建文明校园,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

构建文明城市 篇2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特点,目标,规划,进程

在人类的发展中, 城市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在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建设更集中于规模与速度, 这虽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的“城市病”, 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建设的瓶颈。当前应该将城市生态化作为一个发展的重要理念融合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 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和谐、稳定、高效, 改变那种单纯发展的建设观念, 形成生态化、综合化的生态文明城市。

1 相关概念的论述

1.1 城市生态化建设

城市生态化是当前城市建设的趋势, 是指通过科学地调整与全面地协调使城市建设达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 有机地达到生态化目标的进程和状态, 城市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具体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可以将建设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子系统建设:一是社会生态化建设, 这是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进行的社会环境建设, 是城市建设必要的保障措施, 创造全面的权利维护系统, 促进教育与自由目标实现的主要建设内容与过程, 是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基础。二是经济生态化建设, 通过城市中各项经济方式和行为的调节, 使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城市交通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 也更加具有经济方面的效益, 形成最少能源、资源和资金消耗下的最大经济效果。三是自然生态化建设, 城市建设应该以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为基本出发点, 要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在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的同时, 使生态和文明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 达到在建设中保护, 在发展中开发的自然目标的实现。

1.2 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是当前城市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也是建设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态文明城市是指在城市的运行和建设中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充分考虑系统的支持能力和承载水平, 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知识, 在更好地利用系统工程和环境工程基本措施的条件下, 挖掘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的潜力, 通过对城市消费活动、生产活动、环境活动的有效维护, 建立生态文明、经济发达的文明城市, 将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和高效统一。

2 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

2.1 生态文明城市的和谐性

生态文明城市讲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的发展, 要让城市的发展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浓郁文化气息和人文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生态高度发展的现代型文明化的城市, 在有效实现各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城市的和谐、生态、文明等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2.2 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性

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要强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争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通过多层次, 多结构的体系使城市的行业、部门达到有效整合, 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发展。

2.3 生态文明城市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 合理配置资源, 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 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4 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的质量提高, 形成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发展。

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方法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城市生态化建设, 为了将城市生态化建设落到实处, 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全面分析, 实现对城市生态化的全面落实, 这样才能够确保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质量。

3.1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要以财富、健康、文明为核心, 建立起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目标体系, 促进生态文明与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

3.2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

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规划, 通过有效地规划和科学地设计使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3.3 控制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进程

一是以水安全为基础, 将生态安全作为重点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控制, 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对水资源的使用, 也达到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控制。二是以产业为基础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 以产业的振兴计划实现企业、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 也是全面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根本表现, 生态文明城市表现为从系统上、理念上、结构上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关注, 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城市是倡导城市生活生态化与发展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新时期要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进一步解读, 要在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把握生态文明的要点, 形成对生态文明城市特征的有力突出, 探讨出一条目标明确、规划科学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 使城市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全面、系统的建设轨道。

参考文献

[1]于久宏, 任庆国.浅析城镇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5) :26-27.

[2]黎海彬, 张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3) :89-91.

构建文明城市 篇3

关键词:城市 语言 文明 和谐

一、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渐渐滋生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少人往往在追名逐利和物质享受的同时淡化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致使精神家园失落。精神上的匮乏体现到语言上又产生了种种语言上的不文明、不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型城市的背景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相互配合、同步跟进。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反映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反映着社会风气和价值观,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文明的语言可以“宣传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成为净化人的思想灵魂、道德情操的语言工具”(姜德军,2002)。与此同时,语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的城市语言可以充分展现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养。因此城市语言的文明化是和谐社会构建、新型城市化建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明城市创建的必行之举。

二、语言使用者——“人”的文明化

所谓“言为心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语言是人们思想的外化,“语言使用必然体现着个人或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标准以及道德价值的取向”(戴昭铭,1996)。因此语言文明是人们的道德和文化修养在语言和言语上的一种表露,反之语言上的不文明则是人们粗俗化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在语言和言语上的体现。可见,作为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人”对于语言文明化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语言文明化也必须从“人”的文明化开始,不断提高“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首先,要加强对“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们的爱国精神和国语主权意识。因为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而近年来“洋化”语言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母语,特别是青少年为了追求个性和时髦,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夹杂大量的洋文,甚至给自己取洋名,所穿着的衣服上赫然印着“I LOVE AMERICA(我爱美国)”,城市中更是不计其数的商店招牌和商品商标使用洋化的名称,引导了一种崇洋媚外的扭曲思想观和价值观。因此必须强化人们的民族自尊意识和民族自强观念,维护国语的主权地位,倡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其次,要增强“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现如今是法治社会,不再是个人强权的时代,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利于抵制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并整治假、大、空的官场语言和暴力化、强权化的语言,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此同时,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品德培养,“法纪是文明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障,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文明人应有的社会公德,也是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的表现”(戴昭铭,1996),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可以有效减少语言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有利于城市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要提升“人”的道德情操。人们的思想道德是语言文明的内在基础,因此要宣扬文明礼貌、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树立“真、善、美”的高尚思想观和价值观,反对封建迷信、崇洋媚外、功利拜金、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和价值观,消除语言歧视、语言暴力、语言欺诈等语言不文明、不和谐现象,树立诚、敬、谦的美好道德情操。

最后,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要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引导人们追求健康高雅的语言艺术,抵制“粗、野、脏”的低俗化语言;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人们分辨是非真伪的能力,认清语言圈套,抵制语言侵略,坚定语言立场,培养“语言羞耻心”;提高人们合理使用语言的能力,使得语言适境应情、恰当有效,从而达到语用得体的效果。

三、整治城市语言污染,净化城市语言环境

(一)整顿语言暴力

整治暴力化的公共用语,以文雅温馨的语句如“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呵护一草一木”来代替“禁止随手摘花”“不准践踏草坪”等生硬冷漠的城市标语,在城市公共用语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主旨,更要清理和整治如“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谁在此倒垃圾,全家死光光”等暴力化的标语、口号,营造温馨和谐的城市氛围。

整治暴力化的网络语言,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规范网络语言,网站管理人员及时删除恶意诋毁、诽谤等具有人身攻击性质的帖子和评论,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从根源上缓解广大民众的仇富、仇官心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伸张社会的公平正义,整顿当前社会“拼爹”“炫富”“博上位”的不良之风,倡导重义轻利、勤奋简朴、取财有道、克己修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社会公众人物、明星名人要起表率作用,停止网络骂战、口水战等借机炒作的行为,以身作则,引领宽容友好的网络语言风尚。

规范窗口服务用语,特别是规范公务机关窗口服务人员的语言,全面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艺术,以文明礼貌的服务用语和亲切柔和的语气语调来为人民群众答疑解难,从语言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管理部门要完善对窗口服务语言的监督和投诉机制,避免窗口服务人员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得体以及在语言态度上的傲慢冷漠所呈现出的语言“冷暴力”。

倡导文明礼貌的交际用语,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做到长幼有序,对长者和尊者要使用尊称,对幼者要使用表示爱怜的昵称,遵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平辈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杜绝具有人身攻击性或侮辱性的外号和称呼;在话语句式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过于直接的祈使句和否定句;在话语语气上则以请求和商量的口吻来代替命令与指责的语气,打造恭谦友爱的城市风气。

避免语言伤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特别是面对内心最为敏感最容易受到语言伤害的青少年群体,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其更多的语言鼓励和语言关怀,而不是一味地施加语言压力;城市舆论和主流媒体要在城市中引导人们发扬相互尊重、相互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抵制语言暴力,避免语言伤害,减少人际冲突,以此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促进城市的安定和谐。

(二)消除语言歧视

尊重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构建平等的语言环境。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宝贵灿烂的语言文化资源,地域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反映了某个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少数民族语言体现了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因此在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各地方言和各民族语言,不能以普通话的强势性歧视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不能以强势方言歧视弱势方言,不能以方言口音和少数民族口音来歧视说话者,更不能以口音的地域性而歧视来自特定地域的人。

端正语言态度。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我国宪法和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规定,在规定场合必须使用标准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可因为方言的强势性而抵制普通话,譬如一直处在热烈讨论中的“粤、普之争”,要正确处理强势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也不可因为方言的强势性而排挤不懂方言的外来客,对各地的方言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规范和管理,要发挥方言节目、方言教学与文化熏陶的作用,而杜绝方言的排外效应,同时在城市中积极推广普通话,使外来客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取消歧视性语言。去除具有歧视和调侃特殊弱势群体性质的习语、俗语,如带有“聋子”“瞎子”“傻子”的民间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聋子的耳朵——摆设”等;使用具有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称呼语,以“智障人士”“听障人士”取代“傻子”“聾子”等用于称呼残疾人的具有歧视性的称呼语,以“外来务工人员”“家政服务人员”取代“打工仔”“农民工”“小保姆”等具有歧视和贬低性质的称呼语,在称呼语上充分尊重对方,给予对方内心平等和人格尊严。

(三)杜绝假大空语言

严惩语言诈骗,对各种语言诈骗行径予以管制和惩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通信、传媒等市场的监管,对涉嫌语言诈骗的虚假信息予以及时清理,对虚假信息的发布者予以惩处,并通过主流媒体和权威话语对城市居民加以提醒和告诫,增强人们的警戒心和防骗意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对语言诈骗案件予以严惩,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中的语言体系,避免不法分子通过钻法律语言上的漏洞而大肆进行违法乱纪行为,立法部门要在法律语言修订上做到滴水不漏,令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整顿虚假广告,规范广告语言,慎用“强力”“奇效”“顶级”“超凡”“第一”等绝对化词语,在对“纳米”“太空”“转基因”等高科技词汇的使用上要实事求是,摒弃“神仙”“仙丹”“长生不老”等封建迷信词语;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城市广告语的监管,媒体和广告运营商要对广告语进行严格审核和筛选,对涉嫌虚假的广告及时禁止,城市管理部门更要对路口街边的不合法小广告予以及时整顿和清理。

倡导真诚务实的文风,扭转如今“官话”“套话”“八股文”盛行的不良之风,提倡真诚务实、实事求是、贴近群众的新文风。主流媒体应第一时间带给大众真实可靠的新闻消息,对新闻事件做真实客观的评论,不可一味报喜不报忧,隐瞒事实真相,更不可混淆视听,欺蒙大众;各级领导人和官方权威话语应以身作则,领导们在运用语言技能和语言艺术的同时更要说实话,做实事,说老百姓们听得懂的大白话,而不是说长篇大论的“官话”“套话”;各路明星名人等社会公众人物应起表率作用,面对大众和媒体说真话,不可因炒作个人知名度而制造假新闻、假绯闻,以此欺骗大众的感情。

(四)清理“三俗化”语言

遏制封建化语言的回潮,受宫廷、穿越等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城市中刮起了一小股复古风,“俏格格”“皇家足浴”“王子一号店”等店名在城市中屡见不鲜,不少商品因为有“皇室”名称的包装而价格翻倍,如“越式太子鸡”“至尊虾球”“皇家圣诞杯”等。封建化语言的回潮不仅不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还引导了皇权、贵族的封建等级观念,因此要适当遏制。广电管理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要起表率作用,审核和限定古装剧的播放数量和播放密度,同时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语言不可一味追求复古,要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语言。

制止洋化语言的过度扩张,面对全球化趋势下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冲击,首先要提高大众的国语主权意识,在充分尊重和掌握国语的前提下学习和使用外语;加强对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国学讲坛,让大众充分领略到祖国灿烂语言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中国风”发扬光大并推向国际,倡导并引领汉语新风尚。

清理情调不健康语言,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出版业、媒体、通信业、网络的监管,及时清理色情广告、淫秽信息、黄色文学等低俗语言并抑制其增生,依法严惩恶意传播色情淫秽信息的犯罪分子,查处淫秽色情信息投放的服务商和运营商,进一步建立健全对色情淫秽信息的防范机制,促进城市语言的健康与纯洁。

整顿拜金言论,加强对如今网络和电视媒体中出现的种种赤裸裸的拜金言论的整顿,适时纠正误导大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荒谬言论并抑制其扩散;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封杀为博取点击率、赚人气、吸引舆论焦点而大放厥辞的网络红人或电视红人,消除其负面影响力;城市主流媒体要积极引导大众遵循勤俭务实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结语

城市语言是城市软环境的一部分,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是城市的“立体名片”,它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语言是城市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文明的城市语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更是城市安定团结的根源所在。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以实际的行动和举措,整顿语言暴力、消除语言歧视、杜绝假大空语言、清理三俗化语言、净化城市语言环境,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开创城市语言文明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昭铭.语言文明和道德建设[J].语文建设,1996,(7).

[2]杜永道.语言文明建设刍议[J].语文建设,1996,(7).

[3]丁萍.关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冯广艺.语言和谐论[J].修辞学习,2006,(2).

[5]姜德军.语言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J].前沿,2002,(11).

[6]李宇明.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

报告》(2005)[J].长江学术,2007,(1).

[7]杨宜音.中国社会心理学译论(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5.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口号 篇4

2.小手牵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

3.文明家园,我们共同的梦想。

4.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5.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

6.文明时时处处,礼貌点点滴滴。

7.倡导文明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8.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9.共建文明家园,同创美好未来

10.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

11.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12.创建温馨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13.遵守市民守则,弘扬文明新风

14.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共创文明

15.相逢报以微笑,见面说声您好。

16.文明无处不在,生活格外精彩。

17.一日文明平凡,一生文明伟大;

18.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

19.以文明求发展,以发展促文明。

构建文明城市 篇5

活动背景:社区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像是社会的缩影,社区的和谐也同样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环境是一个社区的表情,也是一个城市的的表情。一个社区的环境象征着社区的精神面貌和人文气息,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有义务在社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创建卫生城市,营造“争做文明使者,构建文明街道”的良好氛围。

活动理念: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号召全民投身到环保运动,塑造绿色文明小区,彻底根除“十大不文明行为”。

活动方案:

1.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询问活动相关细节,并由社区准备活动材料,联系媒体报道。 2)征集并联系活动有课余时间的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要求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活动步骤 1)活动当天由社区助理带青年志愿者到活动社区,传达活动意义及活动流程。 2)针对街道的环境问题,进行不同的分工,分组完成清除街道小广告,清理道路垃圾,清洁小区绿化带,发放《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3)活动结束后,由社区助理带回学校。

活动实施: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捡沿路的垃圾,装入垃圾袋内丢弃,并清理墙体小广告。遇到小店门口有垃圾的,与老板交涉劝其整理干净。向路上遇到的行人散发争做文明市民的倡议书,宣教倡议书的相关知识。同时,整理绿化带周围的垃圾,把丢弃在绿化带内的垃圾清理出来。商业街的居民及商家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居委会的干部与参与了我们这次的活动,给我们这次活动很大的支持。

社区评语: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青春行动,必将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既继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又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主体的道德要求,彰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爱、和谐共存的理念,能有效地动员和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文明城市,文明交通”(模版) 篇6

承德交警网(http://.cn/)

“文明城市,文明交通”

大型网络有奖征文活动方案

前言

为深入推进我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倡导“绿色出行 文明交通 从我做起”,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全面提升市民交通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交通服务管理和全面提升城市文明交通环境水平,承德市交警支队与承德汽车网(http:///)、燕阵承德网(http://cde.yanzhen.yzdsb.com.cn/)、承德交警网(http://)三网联合举办“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大型网络有奖征文活动,面向广大网友征集与承德文明交通行动相关的主题鲜明、简洁生动、角度新颖、短小精悍的文字作品。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对文明交通有独特的见地、看法或深刻的体会、感触;如果您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参与文明交通的生动细节;如果您在出行时发现了值得赞许的文明行为;或应予谴责、曝光的不文明的行为,都可以拿起您手中的笔,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发送给我们,参与此次征文活动。让我们一起成为践行承德文明交通行动的参与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共同构建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

主办单位:

承德市交警支队

承德交警网

承德汽车网

燕阵承德网

活动时间:

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5 月31 日

截稿时间:2012年5月30日

征文内容:

1、发现、记录、分享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文明交通行为;

2、社会各界参与文明交通、遵章守法、绿色出行、谦和礼让的感人场景和故事;

3、亲身践行文明交通的体验、心情、见闻和回忆;

4、广大交警、协管员、志愿者、普通市民等个人、群体在文明交通行动中的风采;

5、文明交通行动给城市交通和日常出行带来的变化记录和感受;

6、对“交通陋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讽刺、谴责、曝光或抨击;

7、对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的探索、思考、建议或意见。

作品要求:

1、征文来稿系作者关于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真实感受,本人原创,文笔流畅、短小精悍,生动活泼。

2、征文体裁不限,主要分两类,一是新闻、随笔、时评类稿件,字数不超过1000字;二是文明交通感悟或交通安全温馨提示语,字数不超过140字。

3、征文文末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身份证号码、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相关信息。

4、征文要求提交电子文档(word格式),并发送到专用邮箱:中。邮件主题请设为“作者姓名+征文来稿”。投稿事宜咨询电话:0314-21082015、参赛作品不退稿,作者应保留好原稿。活动组委会拥有对本次活动获奖作品的编辑、修改、发表、展览、发行权。一经发现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等违规情况立即取消其参加活动、获奖资格。若发生法律纠纷亦由提交作品的个人自行承担。

评选与奖励:

分初评、月赛和复赛三个环节

每月一评:10篇优秀作品(奖价值200元礼品卡一份)

复赛总评:在优秀作品中再次评出

一等奖 5名奖价值2000元的礼品卡一份

二等奖10名奖价值1500元的礼品卡一份

三等奖15名 奖价值1000元的礼品卡一份

优秀奖 若干名奖价值300元的礼品卡一份

(一)由活动组委会负责初评,入选作品将在网站专属页面进行展示,并接受网友投票。

(二)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共进行六轮月赛,每月评选截至当月月底,由广大网友(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统一评选)在初评结果基础上进行定评,其中网友评分占60%,专家评分占40%。月赛共评出10个优秀作品,颁发礼品卡。

构建文明城市 篇7

我们课题组对石家庄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做了一番深入的实地调研工作,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 涵盖石家庄市6个区, 共发问卷500份, 收回476份, 回收率为87.6%, 有效率为100%。这次调查的各项数据表明,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 特别是2012年全省开展“善行河北”活动以来, 石家庄市市民的文明素质有所提高:“善行河北”所倡导的“互助、诚信、敬业、友善”正在成为市民主流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 在树立“善心、善思、善念、善言、善行、善事、善道、善德、善人”的“十善”品格的舆论导向下, 市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与此同时, 在对“善行河北”活动中涌现出的最美人物的先进典型事迹的传颂中, 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不断提高。如在调查中, 93%的人认为市民参与身边慈善捐助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90%赞同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志愿者行动;96%认为见义勇为行为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94%的认为身边的人在乘车时能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 92%的人认为周围的人能热情详细地为他人指路。市民对基础公共设施较为满意, 但对公共文化设施有64%的人回答“不满意”。

调查中, 大部分问卷对石家庄市城市的公共问题如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社会秩序等等都普遍认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如有87%的人认为身边普遍存在乱丢垃圾的行为;78%的人认为身边走路或骑自行车的人经常闯红灯;84%的人认为身边的人经常在非过街通道穿行。总结调查结果, 目前石家庄市市民行为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第一, 市民交通法规意识淡漠。省会集中整顿交通秩序时, 交警全体出动, 一时间交通秩序大为好转。现在交警人员少了, 乱闯红灯、随意穿马路的人又多了起来, 加剧了我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 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第二, 社会公共道德缺失。比如有人在公园景观前拍照留影时, 总是攀爬到最上面;夏天, 公园里的座椅总是随着树阴的变化被人搬来挪去, 但很少有人把它放回原位;造型喷泉的玻璃盖板, 经不住一部分人的肆意踩踏, 现已被迫更换成了不锈钢的;草坪灯的灯罩被人卸掉, 里面的灯泡不翼而飞。第三, 对社区公共环境缺乏爱护。宠物扰民、车辆乱放、公共区域堆放个人杂物、高空抛物、夜半“歌声”等现象层出不穷。

由以上石家庄市市民文明程度我们可以看出, 石家庄这个省会城市, 其市民素质远没有像他所归属的城市的硬件发展一样, 站在“现代化”的平台上, 市民中还保持着很多农村经济制度下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第一, 石家庄确实可谓“天下第一庄”, 其中内含了若干改造过的和正在改造的城中村, 而且曾经身处城中村所养成的某种生活习惯, 很难随着拆迁再造而即刻改变。应高度重视城中村回迁居民素质提升问题, 这是石家庄市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第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 大量农民走出家园, 离开乡村土地, 走向城市务工经商。这种社会现象对于城市文明的发展喜忧参半。城市农民工人员身上虽然有着农民勤劳朴素、艰苦创业等优良传统, 但同时他们身上也有着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是长期在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条件下形成的, 并不能随着农民工人员进入城市而马上改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 “边缘市民”的公共文明意识、城市环境意识欠缺, 这对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市民中物欲化、个人主义思想滋生。这使得部分市民公共文明素养偏低。

“善行河北”活动是对传统燕赵文化厚德重义的传统继承, 又体现了当代河北人文精神, 强调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内容。这次“善行河北”的主题词是:“互助、诚信、敬业、友善”, 意在善、重在行, 要努力培树“善心、善思、善念、善言、善行、善事、善道、善德、善人”的“十善”品格。“善行”活动从人的信念出发, 落脚点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探索在“善行河北”活动中, 提高石家庄市市民素养的途径, 是提高石家庄市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性环节。

一、挖掘石家庄市优秀的文化传统, 打造以“善行”为核心的优良城市精神, 建立市民素质提升的精神支柱

石家庄是由一个小村庄伴随着铁路的兴建发展起来的, 到1968年才成为河北省省会。作为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个新兴城市, 新中国辉煌的革命史, 是这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资本。因此石家庄市的城市精神应该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柏坡精神相结合的精神。石家庄作为现代移民城市和新兴现代化省会城市,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交融, 逐步形成了石家庄人“爱国、善良、包容、质朴、求新”的城市精神, 深刻梳理及挖掘石家庄城市精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努力锻造石家庄城市精神之魂, 既是推动城市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又是引领广大市民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的巨大精神推动力。

二、结合公共文明引导活动, 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增强城市中的“善行”氛围, 提升城市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大力开展市民素质建设, 就要找到市民素质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契合点

城市的文明绝不是单纯靠“管”出来的, 它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只有充分地调动起广大市民的积极性, 使市民从根本上树立起城市主人翁意识, 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才能使市民公共文明素养得以提升。北京市在申办和成功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 重视“人文北京”的建设, 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市民道德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是一次最广泛的全民道德教育与养成活动,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涉及人群面极其广泛。

目前, 石家庄市也在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 因此借鉴北京十几年来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的经验, 对我市的文明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一, 坚持常抓不懈, 不断扩大引导范围, 实现公共文明建设的常态化。提高市民素质,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北京的公共文明引导行动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坚持实施十几年, 每年都提出新的活动主题及方案, 参与人数由最初1300人扩展到8000人, 引导区域也由主城区内全市重点大街的430多个站台疏导维护秩序, 到2010年服务范围涉及五环内1800个站台、2300个公交地铁服务站。服务时段也由以早晚上下班高峰向全时段、全天候扩展。因此, 石家庄市的公共文明引导工作更要做到常抓不懈。

第二, 健全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实现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的制度化、规范化。首先要搞好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的组织建设, 应建立市、区县、各 (街道) 乡镇三级组织。全市公共文明引导员总队, 由市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管理。在各区县、各街道 (乡镇) 分别成立公共文明引导员大队、公共文明引导员中队。其次, 应广泛发动群众, 建立公共文明志愿服务组织。按照行动内容类别建立礼仪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观赏文明等引导分队。最后, 要建立公共文明引导员录用、培训、监督机制。公共文明引导员作为社会公益性岗位, 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保障引导员招募录用、任务职责、纪律要求、学习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应形成由专家指导监督、基层组织管理、社会志愿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员专业队伍组成的公共文明引导工作的组织管理格局, 这样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环境和公共服务。

第三, 明确公共文明引导服务的主题, 打造专项品牌活动。在公共文明引导服务活动中, 石家庄市可以在包括公园、街道、社区、路口、站台、扶梯、剧场等人员聚集区着重开展文明引导, 在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几大方面开展服务行动。全市还可以依据当下突出的文明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文明引导服务主题活动, 并逐步形成品牌。例如, 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假日交通公共文明引导服务, 开展垃圾入箱等环境文明引导行动, 开展“少开一天车, 减少雾霾, 从我做起”文明引导行动, 开展扶贫济困春风行动服务文明引导行动。全市还可以推进各种公共文明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 明确宣传主题, 使市民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践行公共道德, 提升自身素养。

三、重视城中村回迁居民的市民素质提升问题, 加强“新市民”的思想教育, 以争做“善行”公民为目标, 提高石家庄市市民整体文明素质

从石家庄市“城中村”到而今的城市花园, 对千年村落的改造拉开了城市化建设的新篇章。然而, 随着以国家战略为后盾的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原生态的村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破旧立新的过程,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 对于回迁居民而言, 还面临着精神生活的重建, 面临着由“农民”向“新市民”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 住上高楼大厦的“新市民”还保持着很多农村经济制度下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这严重影响着石家庄市这一省会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鞭炮大鸣大放, 在社区道路上搭锅垒灶, 形成噪音扰民现象。这些“新市民”虽然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 但生活中杂物乱堆乱摆, 露天晾晒, 破墙开店, 饲养大型犬, 开园种菜等现象屡禁不止, 造成回迁户居住区环境杂乱, 严重影响了社区和谐秩序。这一问题的解决一要靠宏观、显性层面的行政管理手段, 二要靠微观层面的思想教育来提高。

1. 以“善行”为目标, 重视城中村回迁居民的市民素质提升问题, 把回迁小区纳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 加强领导, 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把回迁小区纳入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点内容。市、区各职能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 协调联动, 形成合力, 做到远有长期规划, 近有主题活动, 让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 提升素质, 确保城中村改造不仅体现在房屋楼舍上, 更要融化到精神面貌中。

共享城市文明好时光 篇8

民政部新年出台并公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中央有关部门就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文件。这份文件标志着中央对农民工民生问题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新层次和新高度。

《意见》制度化地向农民工群体开放了社区政权。尽管重庆和北京等城市2009年就已有居住半年或一年以上常住人口可以参与居委会选举投票甚至任职居委会的规定,但一来这些规定是地方性法规,影响面相对狭窄,再者,一些细节上的规定步子还不够大,影响了农民工社区政治权利伸张的具体实践。

例如,2009年2月北京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时的规定,流动人口除需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由选举委员会提出意见之外,还需居民会议通过,才能参加选举投票。

《意见》简化了这样的要求,规定只需“选举委员会同意”即可。此外还规定,“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经过民主程序担任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长、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成员、楼栋长和居民代表。凡拟订社区发展规划、兴办社区公益事业、制定社区公约和居民自治章程等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应听取农民工或农民工代表的意见。”

从鼓励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区的进程来看,这种“权力的开放”是对“覆盖以利益”的重大发展。让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大致同等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子女受教育机会与质量等具体的利益,自然是保障农民工权利的重要方面。而只有利益的给予,尚远远不够。权力的制度性赋予,将可能改变农民工参与社区的利益基础。农民工可以主动实现对自身利益的表达,让社区的发展结构性地维护本群体的合理利益。

这样做的一大益处,是農民工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性权力来实现相对长远的利益诉求,而不必求助于老乡团体等非正式单位。实践证明,组织运作的不规范性、权力行使的非正当性,往往会使老乡团体等更容易造成城市和社区中的分割、对立,甚至成为犯罪的渊薮。

益处之二是让农民工产生对社区和城市的归属感。以往的社区,只是农民工在城市中谋生的一个临时栖息地。如今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农民工有机会与其他城市居民一起管理、塑造社区,甚至将自己建设的美好社区留给子孙后代。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社区将真正成为农民工心灵所依的第二故乡。

此外这也有利于培养农民工群体自我治理的能力,也便于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自治作为一种知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习得。以前农民工在与己无干的社区治理之下,缺乏学习这种知识的机会。现在,一些农民工有机会学习这种知识,并可以通过本群体内的渠道传播这种知识,其学习效率比以往的外部规制和说教要高得多。这种知识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养,进而降低社区管理的难度。

当然,也不能因为《意见》的顺利出台,就低估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困难度。客观地看,农民工从事的仍然是与大多数普通城市居民不完全一样的特定工种,劳动条件相对较差、劳动强度更高、劳动时间更长,他们很可能没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参与社区治理,这样,开放社区政治权利机会的制度较容易成为一纸空文。

我们期待在《意见》这样的原则性文件出台之后,有更多具体的配套机制,来落实农民工在权力和利益上的双重融入。唯如此,新老居民之间才能真正认同彼此,共建共享城市文明的美好时光。

上一篇:跌倒和坠床的预防措施下一篇:天津市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