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景观(通用12篇)
城市空间景观 篇1
随着城市的发展, 居民文化休闲活动日益丰富, 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城市公共空间概念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其具体形态包括街旁公园、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和体育场地等[1]。市民可以在其中尽情放松身心, 欣赏城市多姿多彩的风貌, 享受都市生活, 体味城市个性和风情, 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丰富体验。因此, 目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营造已经成为彰显城市魅力, 塑造城市名片、烘托城市气质的重要手段。
1 城市公共空间层次
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系统, 其形式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并不是以单一空间形式和固定的空间尺度存在, 而是具有横向和纵向联系的复杂系统。除了具备空间的基本形式联系, 如点状的节点空间、线状的街道空间、面状的领域和场所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空间要素、相互关联之外, 在尺度上其还具备宏观公共空间、中观公共空间、微观公共空间的层次逻辑[2]。
1.1 宏观公共空间
对于城市而言, 其自身所具备的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的重要脉络和结构层次, 也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布局。在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阶段, 设计合理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构筑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框架, 梳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城市公共空间脉络, 将极大地推动城市未来的公共生活开展。这一层次主要是通过概念性图纸及描述性文字进行概括, 往往不具备具体的形态和明确的体验。同时尺度宏大, 与人类的视觉尺度不相符, 往往难以被所有居民所感知。
1.2 中观公共空间
城市各级综合性公园、大型城市广场、开放型滨水空间等空间类型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中观层次[3]。在这一层次上, 具备一定的体量和规模、尺度较大、功能较为丰富和齐全的各种公园、广场、开放空间, 具有明确的形式和景观感受, 可以为广大市民所使用。但由于其自身体量原因, 往往并非所有居民都可以就近感受, 对于绝大部分市民而言, 这一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距离较远, 使用频度反而较低。
1.3 微观公共空间
居民最容易看到、感受到的往往是身边的景观以及那些尺度较小的街头公园、街旁绿地、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广场等。这些空间对于城市而言, 都属于微观尺度, 但却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 与百姓行为关系最为直接, 对居民休闲文化生活影响也最大。居民对这一类微型公共空间景观感受也最为直接, 其质感、色彩、形式、线条、空间围合感受以及城市家具布置、植物配置等都直接影响着附近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的开展。因此要求其具有明确的形式、适宜的尺度、合理的功能配备、美观的形式设计、生态自然的植物绿化, 以构成舒适、宜人、美观的城市公共空间。
2 建设微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性的分析可以看出, 微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直观也最深刻。在世界范围内,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广泛认知,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水平和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各国纷纷涌现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富有吸引力、可以提供人群聚集活动的微型公共空间优秀案例。如玛莎·舒瓦茨的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设景观材料, 塑造出连续的隆起的绿丘, 每个土丘与广场轴线呈30°, 连续的土丘在视觉中形成跃动活泼的韵律。同时大量采用原木、砾石等当地材料作为景观元素, 反应当地的自然文化传统[4]。最终形成了以“跳动的鼓丘”为主题的城市著名景观 (见图1) 。
目前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 三个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发展不对等、重视程度不一致、投入人力物力资本等不均衡的问题。我国近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城市, 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但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 在已经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的基础上, 将绝大部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各类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建设中。动辄开展国际招标, 邀请著名设计师, 打造城市名片、规划城市宏伟愿景, 往往一出手就是宏大轴线、伟大尺度、震撼气魄等口号, 建设了大量能够展现城市实力的“形象工程”。而对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层次, 却投入有限, 使得最终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层次性不完整, 市民感受往往是城市总体富丽堂皇, 日常生活中却总是缺乏亲切的公共空间。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的缺失不仅仅是个环境和美学的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微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少, 使得市民的城市生活开展受限, 社会各阶层的公共交往活动也会逐渐衰退, 这样会加深各阶层之间人群的心理隔阂, 放大其对立情绪。如1975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 由于弗朗哥统治时代的结束, 整个城市经济萧条, 破败不堪, 社会问题丛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巴塞罗那政府采用了著名的“针灸规划”, 即重视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与营造, 将普通社区的废弃地块、停车场等, 改造成社区公园, 为周边社区居民营造平实、朴素、亲切宜人的公共空间[5]。通过长期的努力, 市区内涌现出大量如克罗特公园般受人欢迎的社区公园, 巴塞罗那逐渐转变成为一个遍地花园、处处景观的宜人城市 (见图2) 。
综上所述, 建设微型城市公共空间, 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主体。因此, 充分了解世界范围内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总结其景观设计手法和关键要素, 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前提下, 深圳罗湖区嘉宾公园作为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优秀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案例, 就有了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3 深圳嘉宾公园
嘉宾公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 建于宝安南路与嘉宾路交汇处东南角, 总占地面积约1.6万m2。地块总体呈现三角形, 是较为典型的城市街角空间。毗邻的宝安南路与嘉宾路都是城市干道, 车流、人流都较为密集。公园西面是宝安区的重要商业中心万象城, 南侧为城市天地广场, 东北方向紧邻太平洋商贸大厦, 周边商业氛围浓厚, 是城市重要的商业区域。四周建有多处住宅小区, 居民数较多。在深圳承办大运会期间, 此处作为连接人民南路与万象城商圈的重要城市节点进行打造, 形成了具有复合型城市功能、尺度宜人亲切、形象简洁鲜明、具备独特标识性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 (见图3) 。
3.1 平面线型及交通功能划分
嘉宾公园注重交通功能的实现, 将地块用矩形或三角形的绿地划分为三个大的交通功能区域:顺行区域、聚集区域、穿行区域。
3.1.1 顺行区域
沿宝安南路一侧考虑到社区居民、消费人流等通行要求, 利用矩形绿地及三角形微地形将道路分隔成三个平行的通道, 第一个通道紧贴宝安南路的人行道, 通过矩形绿地中塑造的三角形微地形凸起划分空间, 利用道路行道树形成遮荫;第二个通道通过绿地种植低矮灌木区隔;第三个通道通过绿地种植较为高大的棕榈树进行划分。三个通道层层递进, 将公园内部氛围与城市干道分隔开来, 营造出内向型的空间感受, 可以看到许多步行的居民都选择走第二、第三条通道, 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空间氛围对人的影响 (见图4、图5) 。
3.1.2 聚集区域
嘉宾公园地处两城市干道交汇处, 人流密集、交通需求强烈,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等红绿灯时, 公园内会聚集大量人流。在街角设计成开阔的广场, 不做任何分隔, 形成完全开敞的集散空间 (见图6) 。
3.1.3 穿行区域
对于自宝安南路右转去往嘉宾路的人流, 公园内独辟蹊径, 采用一条斜穿全园的路线, 将行人引导远离交通密集复杂的十字路口, 降低转角处的人流穿行压力, 增强安全性。同时采用较高的三角地形景观, 将斜穿的行人隔绝在一条内向性极强的通道中, 让人有远离尘嚣的感受 (见图7) 。
3.2 竖向设计
公园在平面设计上大量采用了三角及矩形形体, 同样在竖向上也以矩形及三角形为主, 力求形式上达到和谐统一。虽然形式简单, 但通过高差的控制, 却形成丰富的变化。公园内三条主要分隔绿带采用中-低-高的结构搭配, 同时每个三角地形的坡度不同、地形最高点设置在不同位置, 使得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 都形成统一中富有变化的视觉感受 (见图8) 。
3.3 停留空间
环境心理学中对人的滞留行为有系统的研究, 人们倾向于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停留。既能看到人群的活动, 有社会参与感;同时自身又处于具备安全感的私密空间中[6]。由于人体自身生理特性, 对前方观察较细致, 后背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方位, 因此在公共空间中, 应尽量给人们配备具有安全感的实体立面或空间围合, 如地形、墙面、植物围合等。只要这些空间尺度宜人、景观优美、内外联系适宜, 就能留得住人, 充满活力。
嘉宾公园中利用微地形形成的竖向界面塑造了许多可供人停留休息的空间。如在微地形边界处用高矮不同的石块堆砌成条形坐凳;或在较高三角地形背后创造出矩形的内向型空间, 设置座椅供人停留休息。这些空间都背靠绿地, 面朝街道, 吸引人驻足停留, 欣赏城市充满活力的景象变幻 (见图9) 。
3.4 细部材质
公园不仅在造型与空间分隔上独具匠心, 在细部材质方面也极具品质。地面硬质铺装根据空间氛围不同, 分别采用深浅两种花岗岩、朴素的烧结砖和防腐木等不同材质, 进一步强化空间氛围。公园最显著位置通过一处三角微地形凸起, 铺贴文化石表面, 镶嵌花岗岩, 雕刻“嘉宾公园”字体, 突出其标志性意义。
通过在平面线型及功能划分、竖向设计、心理尺度、细部材质等各个层面上的精雕细琢, 将嘉宾公园这一仅1.6万m2的小尺度地块, 塑造成周边区域独具特色的一处微型公共空间。其鲜明的标识、简洁明快的形体特征、合理的功能分配、和谐丰富的景观营造、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 使其受到周边居民及消费者的喜爱, 成为罗湖区万象城商圈的一张公共名片。
4 结论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6.09%提高到2012年的52.57%, 预测到2050年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人, 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7]。随着城市化发展, 城市人口俱增, 城市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和工业空间需求急剧增加, 城市可用土地资源持续紧缺,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矛盾愈加尖锐,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公园绿地以其社会、生态、游憩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城市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各大城市所重视。在有限城市土地资源制约下, 原有的单一大空间、大格局的城市空间营造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城市文明呼唤更多尺度宜人、规模适度、具备复合型功能的微型公共城市空间。尤其对于如青岛等主城区建设用地原本就极为紧张的城市而言, 微型公共城市空间的景观营造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景观品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档次。对于城市中生活的百姓而言, 遥远的城市大型综合型公园只是偶尔游赏的目的地, 身边举步可达的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才是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佐餐。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其层次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于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领域而言, 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深圳市罗湖区嘉宾公园为研究对象, 阐述城市微型公共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的重要意义, 并展现其为城市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深圳市罗胡区嘉实公园的建成为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考样本。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廖方.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探讨[J].规划师, 2007 (4) :15-20.
[3]徐宁.中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老城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4]赵明芝.几何形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玛莎·施瓦茨作品解读[J].美与时代, 2012 (6) :97-100.
[5]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6) :9-15.
[6]罗杨, 董丽, 田艳春, 等.北京植物园三个空间植物环境与游人行为特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 :36-39.
[7]陈倬, 佘廉.城市安全发展的脆弱性研究——基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109.
城市空间景观 篇2
3.1确保景观设计与广场功能相一致
在设计广场植物景观前,需要对城市广场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了解。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广场是最有活力、最具有标志性及记忆性的重要部分,其是一个城市形态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现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为此,在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一定要确保景观设计与其功能表现相一致。
3.2确保景观设计与广场性质相一致
在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城市广场的类型及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确保广场植物景观能够与广场的性质保持一致。城市广场具有很多种类型,因此绿地设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2.1集会性广场这种广场的主要用途为政治文化集会及庆典游行等,其一般都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上海人民广场等。对于这种类型的广场,植物景观选择的类型应具有雄伟、简洁的.特点;对于那些较小的纪念性广场而言,植物景观要具有一定的亲切与和谐、素雅等氛围。在布置广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要确保风格的统一,但是在植物种植方面,可以应用多样的种植手法。例如,绿化面积较小的广场时,可以种植一些具有极强代表性的树木作为点缀,而在草地上或者建筑背景前,需要将树形的轮廓显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提升广场的美观程度。另外,如果广场的面积较大,可以布置大面积的草地,用草地去衬托广场的广阔形象;如果要将广场的庄严气氛展现出来,可以设计一些浓重的、具有苍翠特点的树木。例如,湖北省武汉市的洪山广场,该广场整个植物景观具有完整性特点。
3.2.2纪念性较强的广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以纪念性意义为主。为此,在选择植物种类方面,不应过于繁杂,最适宜的方式是多处种植某种植物,确保能够达到强化的目的。并且,在植物布置形式方面,要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以便整个广场能够凸显出有序性。
4小结
针对植物景观构成要素以及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展开了相应的分析,通过分析明确了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在城市植物景观设计中,施工人员应注意植物的选择,要选择与生长环境等方面相统一的植物,这样才能够保证植物的成活率,才能够为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带来相应的保障,从而美化城市,满足人们对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要求。
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空间设计 篇3
关键词:居住区 环境 空间 景观
1 对我国目前居住区模式的思考
纵观我国目前的居住区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居住区规划大多是按照一种典型的理性思维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也是现代主义创作的思维模式。居住区常常是功能分区明确,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公共交通与居住分离,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条理,以良好的形体环境来塑造人的生活。
2 模糊性空间的含义
模糊性引发的设计包含二个方面的含义: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空间的功能多义性、空间感受的含蓄性。传统民居中的很多运用模糊性空间的手法,居民生活和公共交往混合交叉,使空间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人情味。
2.1 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界面是限制建筑空间的物质实体,空间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界面的性质。如传统民居中常用的宽挑檐所形成的廊道,街道与廊之间所形成的界面由若干柱形成,这种界面是不明确、不完整的,空间特性也模糊了,廊空间成为既非室内、又非室外的中介过渡空间,形成室内外空间的水平过渡和渗透,人们得到了一个伸展到街道上的公共空间和内部私密空间之间的特殊联系的体验。
2.2 空间的功能多义性: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由其中所容纳的人的行为活动决定,这种行为活动是发展变化的,于是就导致了空间功能的含混多义。例如街道上公共交通与日常生活相混杂,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交融;廊空间中交易市场、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茶馆、酒楼等诸多功能容纳于其中。
2.3 空间感受的含蓄性: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及空间功能的含混多义性为空间承载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人对于这一空间的感受就不是可以明确描述的,而相应地表现出地是一种含蓄性,也可说是模糊性的特征。从认知活动的主体来说,人本身是一个复杂变化的有机系统,具有大量模糊性思维,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语言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往往是多义化、含糊不清的,丰富性正是由此而来。
3 模糊性空间在现代居住区环境中的运用
丹麦城市设计家杨·盖尔在《交注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这三种类型当中,必要性活动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即当空间中包含了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如上下班、买菜、做家务等日常生活行为时,其他两种类型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攀谈、打招呼等也就自然被引发了。模糊性空间在居住区环境中表现的方面很多,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道路:自从人车分流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以来,这一方式证明是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私家车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居住区的安全和安静。但是车道上排斥了行人,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街道上就缺乏的生活气息,失去了活力。模糊性空间设计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处理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本人在对兵团农一师三团四连的新型连队规划设计中就对道路进行了特别设计,没有按照完全的人车分流的传统模式设计,而是更人性化地将路网与绿地景观有机结合,路网看似自由,但又不失简约,路网的张合划分出了多种合适的空间尺度,使路网与住区环境有机融合,使得道路的空间不再那么生硬,而是增添了许多灵动之感。
3.2 廊道:廊道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住宅的设计中,如廊式住宅的外地廊、外部环境的风雨廊、顶层或底层的绿化步道,栋与栋之间的连廊等等,廊道空间是一种有效地能促进形成人们日常生活经历和交往乐趣的空间诱因。廊道空间的边界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廊道的这种处理手法在目前我们新疆自治区和兵团的小城镇住宅建设中不宜大面积推广,新疆的气候条件是雨水少,风沙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南沿海等地区较为落后,这样的开敞式连廊只适合雨水多,经济较好的地区,如果硬性推广这种模式的住宅无疑会增加当地居民的买房负担,在廊道的地域适宜性上也无太大的益处。
3.3 底层架空:底层架空是居作区规划的常用方式。尤其在亚热带地区采用底层架空有利于空气对流,对通风更有利。底层架空也是一种模糊性空间的设计思想。一方面架空的,空间可以做多种用途,如停车场、居民的休闲场地、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环境景观。这种住区规划的模式在我们新疆也不宜使用,我们新疆的春秋两季风沙大,如果在住宅底层设置架空层的话,不但不能发挥架空层的优势,反而会对院落的景观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在冬季对住宅的保温节能也有不利影响。
3.4 院落空间:现代意义上的院落空间与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已经不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而是属于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但是传统民居院落的模糊性的特质仍是值得借鉴的有效方式。院落空间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而集体内聚力又使场所得以维护,邻里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这种院落空间是我们新疆在进行住区规划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如果总是注意规划那种大型的开敞空间,那就不能体现规划真正以人为本的理念,那种大型的开敞空间居民使用率抵,而且建造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高。所以对院落空间的精心设计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者的理念。
4 模糊性空间与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
人具有要求界定自身活动范围的本能,这就是空间的归属感和领域感。缺乏有效的围合是许多不尽人意的空间或地段的关键所在。模糊性空间的设计思想与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并不矛盾。模糊性空间属于一种界定的开放空间,透空的梁、柱形成的是一种弱性的边界,从而使空间具有了流动性,它所创造的一种更丰富的、更富有内涵的空间感受,是与含混复杂的生活相对应的。我们在对新疆的住区规划中对这种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着并不是一种硬性的空间围合,例如什么砖围墙,盖门面房等,而是要将这种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柔化,让住区空间与周边空间相互渗透,在景观环境上形成一种相互借景。最好是用使用绿化,内部道路等手段使这些空间的划分弱化,而不是过于生硬,给人容易产生一种相互的距离感。
5 结语
城市空间景观特色规划方法探讨 篇4
城市空间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承载了城市社会经济和乡土人文、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条件而形成的城市物质环境。城市空间景观特色是城市社会经济和乡土人文特色的物化形式, 它同时具有城市功能性与文化性的双重特征, 是自然演进与人工营造的共同结果。
城市空间景观作为一种物化的景观形式, 从物质构成要素分析, 可分为人工环境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两大类。根据城市空间的层面划分, 城市空间景观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城市空间景观包括城市的空间形态、空间景观结构、开敞空间系统等;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景观包括城市空间景观风貌区、城市空间景观风貌地段以及城市景观节点等;微观层面的城市空间景观包括城市环境设施景观等。城市空间景观构成详见图1。
2 城市空间景观特色规划编制特点
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实践中, 城市空间景观规划很少作为一个独立的编制内容来引导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实践, 更多是作为城市不同编制阶段中的一个专题内容被提出。而这种方式的空间景观规划因受规划编制层次的限制, 很难从系统的角度对城市空间景观进行梳理, 往往成为所属规划阶段的附属内容与佐证。此外, 在一些以往的城市设计工程实践中, 可以看到城市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但这些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作为宏观层面的概念规划, 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却缺乏必要的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建设与管理;另一种是微观层次的空间景观设计, 大多缺乏宏观的系统结构引导与规划。
本文尝试将城市空间景观规划作为一项独立的规划编制内容提出, 它独立于任何一个规划编制阶段, 既属于战略层面的规划, 也属于控制层面的规划。它一方面从宏观上提出城市空间及景观发展的战略与目标,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用地开发的控制、设计导则的制定来引导与控制城市空间景观。因此, 城市空间景观特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补充与完善, 是城市详细规划的参照。
3 城市空间景观特色规划的引导与控制体系
结合城市空间景观的构成与规划编制特点, 笔者建构了城市空间景观特色的引导与控制体系, 详见图2。
3.1 城市整体空间风貌
3.1.1 城市形态塑造
关于城市形态的概念, 大致可以归纳出城市形态的两大特征[1]: (1) 城市形态由各种城市要素构成, 城市形态是城市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外在体现形式; (2) 城市形态不断变化, 具有动态的特点和发展的性质。
由此可见, 对城市形态的塑造是建立在对城市各要素的综合把握以及对形态演进规律掌握的基础上, 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明确其特色形成的基础以及未来发展的动因。就具体方法而言, 值得借鉴的有凯文·林奇的“标准理论”[2]、康臣学派的“城市 (Town pl an) ”[3]分析方法和国内有关学者提出的城市形态“整合理论”等。城市形态塑造应在确定城市形态目标前提下, 有效地进行城市的新与旧、人工与自然、城市与建筑、城市与交通等多方面的整合, 塑造一个“好的城市形态”。
针对河池而言, 河池市的城市形态特色表现为“山水城的有机结合”——河池市独特的山水格局塑造了城市空间的格局, 而城市的空间发展也顺应了山形水势, 两者表现的相得益彰, 从而形成了山抱水绕的带形组团式的城市形态特征。在城市空间规划中, 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城市这一天然形成的形态特征, 顺势引导城市的空间发展, 以龙江为空间的“脉”, 以南北两侧的山为“廓”, 形成老城区、城东新区、城西新区、城东工业园区等若干功能组团构成的带状组团式城市形态特征, 各组团之间应控制适当宽度的生态空间, 从而使山水与城之间更加有机融合, 详见图3。
3.1.2 城市空间景观结构的建构
在城市形态塑造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参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 勾勒出城市整体的空间发展构架与景观结构, 以系统的方法提取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中的结构要素, 如景观风貌区、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等。
河池市的城市空间景观结构可以归纳为“一带两廓两轴四区若干点”。其中, “一带”是指沿龙江的一江两岸的城市景观带, 应充分体现出沿江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 强化沿江建筑界面景观的控制, 展现滨江城市的独特景观风貌。“两廓”为南北两侧的山景界面, 规划应结合山形山势合理控制城市建筑轮廓, 将山景有效的纳入到城市的景观界面中。“两轴”是指沿城市东西向主干道新建路和南新路两条城市发展轴, 沿两条城市发展轴是城市建筑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展示载体, 也是城市空间生长的结构基础。“四区”是结合城市的空间组团和功能分区形成的四个景观特色区域。“若干点”是结合城市的主要出入口、广场、功能中心以及重要的道路交叉口形成的城市景观节点, 详见图4。
3.1.3 开敞空间系统引导与控制
城市开敞空间系统是城市空间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是人、城市和自然三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空间主体。城市开敞空间系统通常包括城市街道与广场空间、城市绿地与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景观视廊等内容。
河池市的城市空间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山水格局与城市的关系, 在道路、组团隔离绿带、建筑高度控制等方面应体现显山露水的思路, 梳理开敞空间系统并有效保持城市的景观廊道, 详见图5。
3.1.4 城市建设容量控制
城市建设容量控制是形成城市空间形态塑造与景观结构的重要手段, 其控制内容包括建筑高度控制、容积率控制和建筑密度控制等。
河池市的城市建设容量控制因受用地的制约, 主要是根据城市用地空间的开阔程度合理引导建筑高度的分布, 在空间开阔地段可适当布局高层建筑, 在空间狭窄地段应限制高层建筑的布局。
3.2 城市重点空间景观
一般而言, 城市重点空间景观可包括景观风貌区、重点景观风貌地段、节点景观引导等三个方面。
3.2.1 城市景观风貌区景观引导
规划内容包括城市景观风貌区的划分, 以及不同景观风貌区的景观特色引导。城市景观风貌区的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结构引导, 建筑高度分区控制, 建筑风格、色彩、材质控制等。结合河池市城市的空间组团和功能分区可形成四个景观风貌区域:老城区是城市生长的基点, 功能上以居住和商贸为基础, 空间特色上应体现历史性、民族性和人文性特征;城东新区作为城市的行政办公中心, 结合周边地区新的居住职能区, 应形成具有现代感和高效性的城市新区特色;城西新区以文体中心为核心, 结合周边地区新的居住职能区, 应形成具有人文性和时代感的“新民族风格”的环境特色;城东工业园区应形成新型的、生态特色的现代工业园区特色。
3.2.2 城市重点景观风貌地段景观引导
重点景观风貌地段包括城市的景观轴线、景观道路、滨河景观等影响和决定城市景观风貌的地段, 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线形景观结构引导与界面景观设计导则的指定。河池市重点风貌地段包括: (1) 沿龙江的一江两岸的城市景观带:主要控制内容包括岸线形式控制, 桥梁形式控制、滨江绿化控制, 滨江建筑界面控制等; (2) 新建路和南新路等景观道路:主要控制内容包括建筑高度控制, 贴线率控制, 街道墙控制, 建筑风格、色彩、材质控制等。
3.2.3 城市节点景观引导与控制
节点景观引导与控制包括景观节点的选择、分布以及设计导则的指定与设计意向。城市景观节点主要控制内容包括:主体建筑与小品的特色体现, 场地布局, 绿化形式等。
3.3 城市环境设施景观要素设计
城市环境设施景观要素是城市景观品质的重要体现, 也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针对包括环境小品、绿化设置、标识及广告、铺装设置、亮化设置等诸多环境景观要素制定具体的设计导则, 引导其建设走向特色化、系统化。河池市的城市环境景观应充分提取河池的地方和民族文化元素, 结合地方的建筑材料、植物树种等, 表达出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环境景观特征。
4 结束语
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的布局与安排很难具体落实到对城市空间景观风貌的控制上来, 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很难在城市的层面上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景观风貌。这就要求在城市层面上编制一种规划来引导和控制城市的整体空间景观风貌建设。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城市的空间景观风貌, 编制城市的空间景观特色规划, 是规划者们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6.
[2]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0.
城市空间景观 篇5
《街道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渝规发〔2010〕33号
各处室、分局,各局属事业单位,各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为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在全市街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先导作用,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明显提升城市风貌品质,现将经市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同意的《街道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请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市局建管处。
本次城市主要街道建筑外立面和街道环境整治是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城市改造和提档升级的难得机遇,工作量大、任务面广,设计要求高,各分局、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要落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与责任人员的责任,狠抓落实;要主动配合区政府,确定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协助组织编制主要街道环境整治规划,配合制定整治实施方案;要聘请专家负责把关,对主要街道环境整治规划和建筑外立面整治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深化完善;规划和设计方案要在三月份内完成,实施过程要进行跟踪管理,加强服务指导,实施水平和质量要纳入考核。
特此通知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街道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街道建筑品质和容貌环境反映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水平,街道两侧建筑外观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展现现代化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街道景观主要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①各种街道架空线网杂乱无章;②建筑外挂空调机布置凌乱无序;③建筑阳台、雨蓬、安全护栏混乱;④建筑设计水平较低、缺乏特色,建筑面貌凌乱、缺乏整体感;⑤沿街建筑色彩杂乱,随意性较大,不够统一协调;⑥建筑材料粗糙,品质低劣等;⑦建筑物上广告牌匾、店面招牌、灯箱等杂乱,不够美观,破旧污损严重;⑧商亭、报亭、办公亭占道,绿化花台占道严重;⑨街道绿化植物种类杂乱、缺乏整体感,行道树低矮;⑩街道路缘石过高,通行不方便;公共厕所、街路标牌、交通指示牌少且质量不高。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为配合各区做好主要街道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面研究、全局考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原则,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
适用范围:包括市、区两级确定的主要街道和街区、人流较为集中的广场、公园、车站、机场、码头、商业街区等城市重要节点、传统风貌街区、滨江路等。
整治重点为建筑、人行道、绿化景观、街道空间环境、街道设施、管线、广告牌匾、店面招牌等涉及上述1 0类问题的内容。
二、工作原则与方式
l.坚持深入调研、查找问题,打好规划设计方案基础的工作原则。
结合重庆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重塑重庆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塑造整洁美观的街道环境。全面调研,找准存在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专家评审,先行作好规划设计方案。先设计后施工,又好又快地实施街道环境整治。
2.系统编制街道环境整治规划方案。
城市主要街道和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工程都要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对建筑、店面招牌、街道、管线、绿化、小品、广告等做出统一安排和设计。
3.明确风格要求,高水平做好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方案。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屋顶、墙身和基座一并设计,体现完整性。城市重要景观节点和建筑群,要按照重庆风格、灰色主调和恰当的材质,在风格、色彩和材质上协调统一,形成特色明显、具有重庆地域文化和大都市内涵的标志性建筑群。
三、规划设计导则
(一)建筑外立面整治设计
l.对修建年限不长,质量好、体量较大、外观不错的建筑整治,采用清洗和清理的方式,对建筑立面进行整理;对结构质量良好、体量大但外观陈旧的建筑,采用更新屋顶构架、墙身材质、门窗等方式进行整治;对质量较差、体量小、外观陈旧的建筑,近期有可能被拆除,通过清洗、清理、粉刷等短期内见效快、费用低的方法进行整治。
2.风格以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的重庆风格为主。
3.建筑色彩以灰色调为主,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对大红大紫、与相邻建筑及建筑自身不协调的鲜亮突兀色彩进行整治,形成以淡雅明快的浅色为主,辅以局部灰色调的色彩环境。
4.对劣质白瓷砖、玻璃幕墙、原色铝合金卷帘门、有安全隐患的墙面砖等进行清理更换。
5.对于大面积墙面材料整体色彩尚有利用价值、而局部小面积色彩过于刺目的,可就不协调的色彩作单独整改,其余部分采取清洁再利用的方式进行部分整改。
6.对位于成片成规模区域的低层和多层建筑屋顶通过天际轮廓线分析,可采取“平改坡”方式,彰显地方建筑风貌特色。坡屋顶的形式、材质、色彩应整体协调。要综合考虑建筑日照、视觉、通风以及安全等因素,合理确定坡屋顶的坡度。
7.对阳台、防盗网、空调室外机位、晴雨蓬等墙外设施进行规整。
(二)广告牌匾与店面招牌整治
8.建筑屋顶和墙面有碍观瞻的广告,一般应予拆除。商业建筑的各类广告应结合建筑外观整治统一设计布置。
9.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匾,包括沿线桥梁涵洞广告、占路灯箱广告、灯杆广告等,均应减量、规范,做到布局合理,造型美观。
10.沿街商业门面牌匾的样式、规格、色调应与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相协调,一条街或一组建筑的设置位置、尺寸、色彩、字型、字体都要统一设计。
11.广告形式、色彩、尺寸和设置位置应严格限制,不得突出建筑过多,广告图案、字型应简洁大方、雅致。
(三)夜景灯饰整治
12.完善和修复景观照明设施,重要节点、桥梁、河道、绿地等要按照设计实施景观照明建设。景观照明建设应采用新光源,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路灯式样要统一、美观。
(四)管线整治
13.各种架空管线要全部下地敷设。
(五)人行道整治
14.人行道应充分满足行人通行的需要,按照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质分类控制人行道净宽度,保证人行道的通行顺畅、空间连续和无障碍化。中心人流密集地区城市道路人行道完整净宽度应不小于5米,一般地区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3米。
15.街道铺装整治中应对人行道铺装查漏补缺,采用防滑、透水性较好、美观而富有质感的铺装材料。同时,要考虑到为残疾人、老年人、童车推行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加强为行人服务的辅助设施,如盲人通道、交通图、必要休息空间等的设置。
(六)绿化景观整治
16.街道行道树应在一定长度或区域范围内统一树种。选
择树冠开阔、树干通直、树形美观、分枝点较高的高大茂密乔木,以形成整体规模和林荫效果;增强街道地面通透性。
17.人行道除乔木以外,应尽量减少街道灌木花台等内容,植物种类不宜过多过杂。把干净利落宽敞舒适的空间留给行人,提高城市品位。
18.行道树在不影响车辆高度的前提下,尽量靠车行道路路缘石布置,以利于裁多排树木和在车行道上形成林荫效果。
19.研究对现有转盘进行平面十字交叉口的改造,使用交通信号灯控制,置换出来的用地整理为街头绿化广场。
(七)街道设施整治
20.街道上不能设置一般商品售货亭,电话亭、报刊亭、治安亭、车站等的设置应以不挤占人行道的正常宽度为前提;供电配电箱、电信交接箱、有线电视控制箱等市政专用设施应下地埋设或撤离人行道;路灯、垃圾箱、休息座椅等的设计要提高美学水准。
(八)小品雕塑
21.结合街道的整体风貌和空间允许情况,可以设置富有时代特征和艺术品位的雕塑小品,提升街道活力。小品雕塑的规划设计及制作应精益求精,要广泛论证和听取专家意见,设计成熟才能实施,不成熟的切忌仓促上马。
(九)街道空间环境整治
城市空间景观 篇6
关键词:城市慢行系统;慢行空间;景观;南京
中图分类号: U491.1;TU98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221-02
收稿日期:2014-02-28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作者简介:荐晓峰(1992—),男,山东青岛人,研究方向为景观学。E-mail:ji.anxf@163.com。
通信作者:陈宇,女,江苏江阴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E-mail:qomoo@163.com。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要求也不断需要提高;然而在这种高速的生活节奏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因此“慢城”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慢行系统作为慢城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成为时下非常热门的规划专题。本研究以南京桠溪国际慢城为调查对象,对慢行系统及慢行空间景观的营建进行介绍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并探讨此区域内慢城文化景观的体现。
1调查研究背景
2010年11月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江苏省高淳“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这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这个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的是高淳县桠溪镇西北部1块面积约49 km2的地区,该地区自成体系,地处苏皖两省溧阳市、高淳县、溧水县、郎溪县四县市交界处,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和江苏沿江开发区域;本身纵贯桠溪镇西北部丘陵地区,西离宁高高速7 km,东接246省道。目前人口约2 万人,6个行政村分布在一条长达48 km的风光带两旁。沿线主打景点是游子山庙、张巡纪念馆、望玉岛度假村及桥李村采摘园等。
2慢行系统与慢行空间
2.1概念
2.1.1慢行系统“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體,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2.1.2慢行空间“慢行空间”的概念并不是创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街道诞生之日,即可以理解为在城市中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的街道。相对于一般空间而言,慢行空间更加强调的是相对于机动车的人性化的尺度空间。
2.2慢行系统与慢行空间的重要性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慢行系统对于人的影响都是重要的、巨大的。从生理角度来看,每天适当的步行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自行车运动同样可以改善人们的心肺功能。从心理角度看,慢行空间是从适合车的尺度的空间回归到适合人的尺度的空间,慢性行为能够让人远离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通过更加人性的慢行休憩交流空间,能够提升人的舒适度、安全感和归属感[1-2]。
2.3城市慢行空间景观构成
2.3.1慢行分区慢行分区主要包括中心区、风景区、历史街区、特色文化街区、城市居住社区等。而作为桠溪国际慢城,其周围有南京高淳老街、南城遗址、永庆古寺等,也有大山村等特色旅游文化村,地处高淳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麓,形成慢城条件较为完善。
2.3.2慢行节点慢行节点主要包括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交通性节点,自然、人文景观性节点,商业、市政、教育、文娱等服务性设施节点,还包括综合性功能节点。该慢城区设有2个游客服务中心,并有完善的酒店、公路设施。
3慢行景观营造现状分析
3.1慢行交通
根据对欧洲国家如丹麦、荷兰、德国较为成熟的慢行系统的分析可得知,慢行系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自行车慢行系统,自行车道分为2种类型:自行车专用道与路边自行车道。自行车专用道指与机动车道有物理隔离或独立的路面,一般仅限自行车使用。路边自行车道指位于车道外侧的自行车道,一般无物理隔离,只通过线条分割。二是针对游览路途较远而采用的旅游观光车游览道,通过该种方式可以无忧无虑、安心地欣赏生态之旅,给人以轻松的享受。另外慢行系统还有步行系统以及多种方式混合的方式[3]。
实地调查显示,“高淳城区—桠溪镇—桠溪生态之旅各景点”一线现有的道路类型有以下3种:县级公路、“生态之旅”旅游大道和田间小路。
县级公路连通高淳城区和桠溪镇。公路宽阔,地势平坦,几乎无坡度,适宜自行车通行。公路还有双向的自行车专用道(非机动车道),可以确保骑行安全,是非常完善的自行车道。“生态之旅”旅游大道起始于桠溪镇入口处,贯穿整个景区,是生态之旅的主干道。该道路大部分路段都比较平坦,小部分位于丘陵地带,有一定坡度。此路段机动车、自行车、游览车、步行通用。前往桠溪旅游的游客慢城旅游,开展慢步登山越野联赛和百车骑行高淳、花海露营等户外系列休闲活动,让市民走进慢城感受自然,体验慢生活。还有“自行车慢骑赛”活动,组织体育爱好者、游客参与慢城千人集体慢骑。这说明在桠溪国际慢城之中,慢文化已经成为当地招牌并已经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4]。
3.2专用慢行道路风景化
专用慢行道借鉴美国的“风景道”设计思路,将独立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蜿蜒设置于景色较好的线性绿地系统中,在兼顾交通需要的同时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慢跑散步及自行车骑行的锻炼空间,可入性好,并起到串联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廊道作用。桠溪生态之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生态公园、桃花扇广场、大山村、海风楼等景点相连接,将风景融入道路之中[5]。
4慢行系统空间景观营建建议
4.1特色生态低碳的景观
慢行系统提倡的是绿色的健康交通,因此空间景观应该以营造低碳生态景观为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慢行空间景观。特色慢行空间景观可大体上可分为3类:自然生态景观、特色人工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亦可是某些类的结合景观。如加拿大多伦多“发现之旅”生态网络和步行系统是一种自助的步行旅行线路,分多个片区将城市的宝贵资源如峡谷、公园、历史遗存、街区邻里花园、湖滨水岸和社区等联系起来[6],将城市中的 自然、人文、历史空间用步行系统串联并整合优化,形成了集系统性、趣味性、观赏性、历史性、可达性于一体的充满活力的步行空间系统,把慢行系统与城市景观结合,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态步行空间,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桠溪国际慢城中应该多一些像帐篷客之类的节点,可以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随停随乐,达到闲适、快乐生态的目的。
4.2人性化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可见于任何景观构建当中,设施配置要求可归纳为3点:满足人性化要求、符合形式美原则、契合场所的特质。在慢行系统景观构建当中,我们最主要强调的是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生态之旅中一些简易的游客中心还没有完全开放,给人们带来了些许不便。
4.3明确的标志系统
无论是自行车环境空间抑或是行人环境空间,明确的标志系统都应该是慢行系统空间景观中必要的一个方面。明确的标志系统能够给人们提供正确的出行信息,指导人们更快到达目标,更好地组織交通。我国普遍存在的系统过于孤立混乱、公共标志缺失、设置不合理、图形标志等不规范及错误使用等现状,因此对于标志系统的管理函待加强。标志系统应根据城市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之后,通过统一的设计,以简洁合理的方式展现给民众。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功能上的需要,还要从审美和艺术层面斟酌,要符合系统或地区的景观概念需要,自然或具有人文历史特性的特点也要体现在标志系统的设计上。
5结语
我国慢行系统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学习,应积极汲取优秀的系统构建经验,总结教训,提炼整合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慢行系统与慢行系统空间景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论是慢行系统中的空间景观,还是机动车系统的建设,城市建设者们都应该尊重人的自身对于空间尺度的舒适感知来进行设计,市民和决策者、设计者相互配合,共同建设人性化而不是车性化的城市慢行系统空间景观。桠溪国际慢城作为我国慢城文化的一个先驱者,必然会为以后的建设带来重要的建议,也希望今后慢行系统能够深入到每一座城市,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态的慢行空间。
参考文献:
[1]朱 莉,许新亚. 兰州市慢行交通系统景观的现状分析与构建对策[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46-49.
[2]郭敏辉,钟明. 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J]. 城市交通,2009,7(4):45-50,12.
[3]朱晓清,甄峰,蒋跃庭. 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4):84-90.
[4]李晓颖,王浩,申世广. 景观·产业·游憩——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J]. 江苏农业科学,2010(5):271-273.
[5]李潇云. 自行车慢行系统应用于桠溪国际慢城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13(16):196-198.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空间设计研究 篇7
城市公园景观的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是功能上的开放,即没有门卫和出入管理,无活动时间限制,不收费,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进出;二是景观空间形态的开放性,即开放式公园本身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整体景观具有积极贡献,是体验城市景观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现代开放式公园是指城市中以自然要素为主体的供游憩的公共性景观空间。
现代开放式公园主要有3个源头:一是古典园林或传统公园通过撤除围墙等措施后纳入到城市整体的绿色空间系统中,成为城市开放的绿色空间。二是城市大规模的绿色空间,具有开放式公共性的特征,如南京钟山风景区等。三是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而新建的休闲绿地,比如开放的环湖公园、遗址公园、滨水公园和通过步行道连接的社区或城市游园系统,城市中主要供休闲游憩的城市广场也可归为此类。
城市开放式公园作为一种休闲型景观空间与相对封闭的传统公园或商业性的主题娱乐公园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公园通过门票的手段,限制了进入人群的数量和频率;目的性较强的游园活动实际上是介于旅游和休闲二者之间的一种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不能仅仅通过以追求新的信息量为目的和以占用较多时间、耗费较多精力为特征的旅游活动来满足回归自然、平衡内心世界的需求,而是呼唤一种更为普及和日常化的景观空间,一种与日常生活相耦合的景观形式。
二、高品质开放式公园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1、景观空间设计
开放式公园景观空间设计首先应该遵循自然性原则,设计中以自然要素为主,忌人工物的堆砌。由于自然景观空间的多义模糊性以及自然元素的运动特征,个体在自然环境中往往表现出较佳的情绪和心智体力,是休闲活动的理想状态。人群相对集中的空间形式如市民广场更多地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加工与组织,追求理性与秩序;而规模小、人流量不大的休闲空间更宜于采用浪漫生动的景观形式。开放式公园景观空间设计采用多中心、片段式的流动空间的组合形式。由于休闲活动的多样性,开放式公园通常不需要大尺度的中心标志性空间,而是将其分解为宜人尺度的、适合不同类型人群聚集和支持多功能的各种类型的开放空间,由此形成一系列适度规模的活动场所。通过自由而连续的道路系统,把分散的景点联系起来,形成流动的空间体系。
2、景观生态设计
创造从美学意义上讲富于变化的环境,可使人们渴望接触自然的感觉得到最大满足。例如,提供不同颜色、质地、形状的植物;栽植芬芳的观花乔灌木;栽植可以吸引鸟和蝴蝶的植物;布置流动的水(喷泉和瀑布等)和静止的水(如一个精雕细刻的水池)潺潺的流水会给人带来一种幸福平静的感觉;大树以其巨大的体量和枝干来界定和围合空间,同时也可以提供阴凉和挡风的作用;在开放式公园里保留一块让植物自然生长的地区,在城市环境中,这样一块地区可以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重要的精神联系。公园内沿小路两侧可保留一条修剪过的草皮带,提醒公园使用者,这里是被有意识保留其野生状态的。要注意通往人流集中区的视线不能被阻隔,既允许植物自然生长,又要避免游人的视线受阻。
3、道路设计
开放式公园的道路为公园主要的硬质景观要素,提供了人群活动与流动的空间,它们主要分为3种:一是供大量人群、机动车和自行车使用的人车友好的园林路;二是供主要人群步行的散步道;三是短距离并与散步道相复合的园内小径。
园林路通过限制道路宽度、通行速度,采用自由曲折的线形、设置行人优先的交通管制模式,形成人车友好的交通空间,一般采用水泥或沥青路面。为了限定机动车速并强调其景观特征,也采用弹石路面和彩色沥青的做法。
散步道是开放式公园最主要的步行交通空间,公园内各开敞空间通过散步道连接起来,形成公园的“生长轴”。其路面铺装一般采用耐久、防滑的路面材料,通常不采用路缘石,而是通过路面的适当抬高与草坪或绿篱形成自然的过渡。
漫步小径是在自然环境中或沿自然环境设置的蜿蜒曲折的小道。有私密需要的人会很乐意使用这一道路系统,并且希望能沿着一个景色不断变化、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交替出现,还能够提供小憩的曲折小路漫步。漫步小径是将硬质铺装融入绿色空间的一种道路模式,自由曲折,随意性较大,通常采用点状、条状或不规则的步石嵌入草坪内。它使整个开放式公园的空间充满了情趣。
4、配套设施设计
(1)标志牌
用浅色背景和深色文字来做标志牌是最好的组合。如有可能应该对标志给予照明,高于地面1.2米的地方是标志牌的视线焦点所在。在标识牌底部容易触摸的地方设置盲文标识条。
(2)照明设施
现代人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城市夜景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式公园的灯光照明是整个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如下图)。照明设计应该遵循在均衡性的前提下突出主导性,在安全性的基础上体现艺术性这两个原则。均衡性指灯光照明设计要注意空间分布上的均衡以形成合适的照明度来满足活动需要,特别要注意对于开敞空间、主要交通空间以及重点的休憩区域实行重点照明;后者指开放式公园应达到一定照度要求以保障可视性和安全性,通过明与暗、疏与密或灯具种类的对比形成富有艺术感的景观空间。
(3)人性化设施
公园主入口处应设置在有候车蓬和斑马线的公交汽车站附近,公园内的饮水器、公厕和带蓬座椅应放置在醒目、方便的地方,并确保其可达性。
饮水器的放置不仅要确保站着的成年人使用时无需蹲下或大幅度弯腰,同时还要满足儿童和坐轮椅者,因此要配备两个不同高度的饮水口。饮水的开关控制要简单,无需让人做出抓紧或旋钮的动作;饮水口位置、表面材料、水池尺度等要严格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尺度。
以不同的方式布置园椅以便于人们交谈。长椅的设计和摆放对于进入公园的老年人有很大影响,如果长椅设计得比较短而且可以被个人独占,其他人就无法入坐。如果长椅过长,人们往往占据两端,这样就会因距离太远而无法正常交谈。所以长椅的合适长度应该可同时坐2~4人。
除非需要才布置台阶,并且要有扶手,台阶表面应该防滑。步道要用平整的面材,但又不能太滑,并且尽量不要反光。碎石、砖等不平整的材料铺地时要注意尽量不要凹凸幅度太大,这样可方便老人、残疾人和推婴儿车的人使用。如果开放式公园内部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场地,通向儿童活动区域的道路表面要平滑,从公园边缘到活动场的步道应尽可能直接明了,道路的宽度和平滑度要以让婴儿车和蹒跚学步的儿童用起来很方便为标准。通往儿童活动场地的道路应尽可能成环形围绕场地。
对于条件允许的地段,尽量设置路心生态绿岛,体现公园的生态化要求,使道路和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路在林中,林在路中”,使它们相映生辉,多姿多彩。对于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可结合实际采用高低路的布置方式,使高路幅服务上面的地块,低路幅服务下面的地块,并且对道路中间的高差进行绿化护坡处理,这样既丰富了道路的景观,保护了原有生态,也保证了地块的使用效率,满足了投资经济性的要求。
摘要:当人类的聚居发展形成城市之后,人类一直都在追求高品质的城市景观空间。本文从城市景观空间设计入手,对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系统构建进行阐述。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分析方法研究 篇8
1.1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概念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是以城市道路为基础, 包含道路自身及其沿线地域内的自然景观 (气候、水文、土壤、地质、地貌、生物等) 和人文景观 (建筑、农田、人工植被、雕塑、人工标志等) 的综合景观体系。它是一种具有特定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景观系统, 体现人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人的约束, 是文化与自然的一种交流。它的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 更是建立在环境秩序与生态系统良性运转上的有机结构之美。
1.2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特征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1) 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城市线性空间体系是由自然和人工、有机和无机、有形和无形等各种复杂的元素构成[1]。在影响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诸多元素中, 道路本身的景观决定环境的整体性质, 其他元素如建筑立面、店招、标识、街具、小品等元素处于陪衬烘托地位, 它们的景观品质可加强或削弱整体景观的氛围, 影响整体环境质量。
2) 时空存在的多维性。从空间上说, 城市线性空间穿梭于城市的各个区域, 没有确定的边界, 是绵延不绝、走向不定、起伏转折的连续性空间;从时间上说,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既有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一天早、中、晚的时相变化, 又有人与景观相对位移形成的位相变化, 以及人在线性空间内运动想成的心理变化[2]。
3) 评价方式的主观性。城市线性空间的景观不仅仅是道路景观本身, 还包含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活动方式等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原则和出发点也必然会形成评价结果的显著差异[3]。如市民、居住者多从生活便利性、环境舒适性等方面考虑;游客、观光者多从个人好恶和体验出发;投资者、管理者多从经济效益、维护管理方面考虑;而设计者、建设者则更多考虑相关技术要求及建设的可实施性。
2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研究意义
2.1 线性空间——城市形象与特色的反应
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往往不是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等专业角度出发, 而是通过城市道路的景观、尺度, 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风格和体量, 路边的指示牌和广告, 道路周边的绿化、小品、设施等要素来感受。无论是坐车穿梭于城市道路, 还是漫步于城市步行空间, 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来源于道路本身和两侧的建筑、绿地等元素综合构成的整体空间, 而这些空间上的情景往往是人们心中一座城市的景观代表[4]。如, 香港道路两侧林立的店招牌匾反映着这座城市繁华的商业化气息;上海陆家嘴地区道路两侧的现代高楼构成了金融中心的城市印象;卢塞恩的交通系统与湖光山色如画的风景融为一体, 整洁有序的交通系统成为城市美景的一部分 (见图1) 。
2.2 线性空间——城市景观美学的体现
以道路为骨架的城市线性空间景观通常具有附属空间的功能, 道路沿线的景观绿地、水域、服务区、观景台等为过往的人们提供了放松休憩的空间, 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如美国的“风景公路”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休憩娱乐空间, 还激励地区旅游业及相关经济的发展, 对于保护区域历史和风景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见图2) 。
2.3 提升城市空间的美感
美国学者罗杰·特兰西克 (Roger Trancik) 最早提出“找寻失落的空间 (Finding lost space) ”的命题, 他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结为汽车、现代运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都市扩张造成了城市中真空地带的不断增加, 在现代都市中随处可见一些“无结构性的”、“界定不清的”、“弃置不用的”、以及“三不管”的空间领域[5]。我国近年来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发展的立体交通体系, 而城市高架对于周边建筑的逼仄使周边居民的生活受到了负面影响, 高架下方的消极空间总是伴随阴暗、萧条、噪音、压抑的感受 (见图3) 。因此,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研究, 正是要恢复人们生存空间的人性价值, 实现人性的、生态的、公园式的和象征性的城市空间。
3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的研究方法
3.1 元素分析法
在评价景观视觉质量的时候, 国际上通常用线条 (Line) 、形态 (Form) 、色彩 (Color) 和质地 (Texture) 4个基本要素来分析, 4种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多样性、尺度性、主导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要素通过地形、铺装、植被、水体、街具设施等具体形象构成主要的视觉格局, 道路本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尺度关系、位置关系等形成了线性空间的景观特征。
如在象山大目湾银波路景观设计中, 道路本身与周边滨水绿带内的休闲自行车道、滨水步行道组成滨水慢行交通体系, 线形的交通空间边界模糊于滨水景观带和内湾景色之中。空间的形态根据道路沿线的湿地滩涂、船台水工构筑物、度假酒店建筑物等景观节点而不断变化, 并在节点周围保留视觉通廊, 使道路自然成为整个滨水景观带的构成部分 (见图4) 。
人行道采用现代风格的灰色石材铺装, 图案以及颜色都结合功能的区分统一考虑;街道家具及各项公共设施采用形式简洁的金属、石材、玻璃等材质;红褐色的彩色沥青休闲自行车道穿行于滨水景观带中, 这些纯净的色彩和以草坪、乔木为主的绿色植物、湛蓝的海水一起构成滨水大道的高品质景观空间。
3.2 心理分析法
西方学者曾通过将心理学中的信号检测方法运用到风景评价中, 得出评分法 (SBE) 和审美态度测量法 (LCJ) 等方法用于指导设计实践。该方法采用相片或幻灯片或录像带模拟方法, 通过研究不同群体对线性空间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感知, 找出感知与景观类型的关系, 从而为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指导。
在跨区域较多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通常采用心理分析法。在象山大目湾银波路的设计中, 由于银波路位于象山示范新城内, 道路总长6.5 km, 跨越新城内休闲旅游区、健康养生区新城中心区和滨水居住区等不同规划功能区 (见图5) , 景观设计根据道路采用电影化的设计方法:起因 (起景) ——发展 (前景) ——高潮 (主景) ——结局 (结景) 顺序构建道路景观体系。
道路铺装和街具在统一的景观框架下根据周边地块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景观元素, 起到丰富变化的效果。休闲旅游区为起景段, 采用花朵型主题, 给人花团锦簇、四季如春的视觉享受;健康养生区为前景, 采用波浪主题, 寓意平静悠然的慢生活态度;新城中心区为主景, 选择导向性较强的线条主题, 配合繁华和缤纷的商业片区景象;滨水居住区为结景, 采用块状组合主题, 犹如住宅区房屋的排列, 符合生态示范小区的规划定位 (见图6) 。
3.3 人文分析法
人文分析法是以人为出发点, 把景观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知空间, 强调不同景观对人情绪的影响, 从人性化角度来考虑景观设计。城市线性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积淀载体, 不仅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场所, 也负担着传承历史和文化的功能。
在一些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中景观通常要求反映当地文化, 在银波路景观项目中, 对于文化的尊重与体现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设计中无论从街道的种植肌理、景观构筑物还是铺装节点方面, 都运用了能够体现象山“海洋文化”的设计风格和元素 (见图7) 。如从开渔节的船队排列中提取阵列式的种植肌理, 运用于内湾滨水景观带内;以贝壳的形状为灵感得出景观构筑物的形态, 构建出重要景观节点处的建筑物外形;由海浪波纹递进的形式构成铺装形式, 运用于全线人行道及广场铺装。在街具小品方面针对象山的风貌特别设计了具有海洋风格的街具系列, 将形成鲜明的滨海景观风韵。
3.4 生态分析法
随着城市景观美学的发展, 生态系统复杂的时空动态视觉成为景观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向。道路绿化设计在满足车辆及行人通行安全的前提下, 应该注重绿化组合与配置, 形成不同的季相绿化景观面貌, 满足各种道路使用者的感受。
银波路为象山新城各地块联系的纽带, 紧靠内湾一侧的绿化带较宽, 总体绿化布置以湿地、森林混合方式设置, 体现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 (见图8) 。
根据道路的位置、功能、使用人群以及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考虑以高大的水杉林为背景, 形成冠大荫浓的绿化主景效果, 局部点缀花灌木, 增加四季色彩变化。内湾绿化带内保留湿地功能, 营造适合鸟类栖息和繁衍的栖息岛, 作为实现生态新城的规划定位的重要景观措施。
植物配置选择适应象山沿海土壤和气候的耐盐碱物种, 并优先选择固碳能力强、抗污染能力强、吸收有害气体能力佳的树种, 同时选择养护成本低且观赏价值高的本土树种。
种植设计以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为基础, 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墨西哥落羽杉、水杉、中天杨、乌桕、本地旱柳、怪柳、湿地松、白蜡、皂荚、加那利海枣等作为基础乔木, 以香樟、银杏、黄山栾树作为行道树。在灌木和地被方面, 选择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大叶藻、川蔓藻、水蓼、珊瑚、丝兰、海滨木槿、紫叶李、海桐、醉鱼草等耐盐碱的灌木与猪毛菜、盐角草、拂子茅等盐生草本植物形成混生群落。
4 结语
城市线性空间景观研究涉及工程学、生态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 其景观的价值通过设计、建设、后期养护等连续的过程来实现。象山大目湾银波路的景观设计不仅注重线性空间的欣赏与审美, 还注重景观生态效益的实现。未来城市线性空间的景观研究不仅需要吸收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 还需在后期运营、政府管理和决策中结合项目实际与审美观念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更科学、更系统地构建城市景观, 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滨谊, 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整合[J].新建筑, 2005 (2) :6-9.
[2]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汁[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俞明健.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提升环境功能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2 (2) :16-18.
[4]张寄英.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J].山西林业, 2006 (2) :32-34.
城市居住空间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篇9
1.1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 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城市为目标,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 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1.2 生态设计
关于生态设计的定义, 西蒙·范·迪·瑞恩 (Sim·Van·der·Ryn) 和期图亚特·考 (Stuart·Cown) (1996) 是这样界定的,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城市生态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化设计, 而是要增强其对城市生态健康发展的作用, 城市绿化已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给人以多样化的生态体验, 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2 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 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 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 为此, 居住环境园林景观设计, 应该尊重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调控城市居住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高系统内部物流、能流的利用效率, 完善居住环境的生态调控功能。
2.2 生态功能原则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 受城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等, 都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心情。居住环境侧重环境污染的防护与治理, 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居住区主要问题, 实现绿地生态功能净化, 是十分必要的内容。
2.3 循环再生与节能原则
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两者紧密联系, 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 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 周而复始的循环, 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
3 居住环境生态设计方法
3.1 生态区位和生态要素调查
把居住空间绿地,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去充分考虑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区位关系、功能定位和景观特征, 其次才是具体的生态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居住环境设计区域内的生态要素, 是对生态区位关系的进步一探查, 尊重原有环境, 也是做好生态设计的前提。
3.2 污染评估与对策分析
居住区美好环境的建设要依靠生态防护和生态治理的方法。对小区周围的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 进而推出相应的隔离防护设计方案。例如, 就城市垃圾污染问题, 可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及生活垃圾等;就城市噪声污染问题, 可大幅度提高住宅空间延道路边线的的绿化覆盖率, 营造绿植隔离带, 积级推广垂直绿化等。
3.3 空间拓展与低碳资源利用
为增加居住空间绿量, 应扩展城市绿地空间, 积级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 根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 也可实施底部架空设计, 有效的扩大绿地面积的同时, 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更好的连通性, 不阻断能流、物流的循环, 减少割裂的斑块的产生。
当今的生态住宅小区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提倡节约环保理念, 实现低碳节能的生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 应进行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建造材料应尽量应用本地材料, 注重废弃建造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综合体系, 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绿化用水系统等;植物造景应体现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 强调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植物配置必须按照生态学的要求, 形成城市各区域之间绿地的自然分异, 实现绿地的自我更新。
4 结论
生态住宅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生态学为基础、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 尽可能地达到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 从而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 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营造自然和谐, 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城市居住空间的生态化设计道路, 既是小区内部园林景观建造的需求, 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城市区域分析为背景, 以小区景观建设为核心, 利用生态理念和生态处理手法, 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每个生态要素的功能作用, 才能切实实现居住空间的持续更新的园林景观。
摘要:本文立足城市居住空间生态景观的建设需要, 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出发, 探讨城市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原则和方法, 指出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核心是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景观的持续发展与自我更新。
关键词:城市生态,居住空间,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城市空间景观 篇10
街头游园绿地的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零碎空间, 最小的仅几个平方米,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街头小游园、小景点、小绿地及小水面,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城市建设中。街头游园绿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然而街头游园绿地相应的休闲生活内容和活力的缺乏已经同增长的绿地数量形成了矛盾, 很多街头游园绿地只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 用途单一, 人们的使用率不高, 缺少相应的活力。另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社会风俗、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也随之改变, 影响到了街头游园绿地景观形式和风格。人们对街头游园绿地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以绿化为主的街头游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的建设研究过程中, 倡导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方法, 要求它能摆脱景观设计的平面化、缺乏人性化等这些缺点, 它提倡切实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 营造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各个城市的不同人文及历史特色, 实现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以人为本, 探求人与环境和环境与社会增长的最佳结合的方式, 创造出具有明显特色的景观空间。
如今在城市建设中, 寸土寸金, 各种用地矛盾十分尖锐、突出, 即使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用于绿化的规划用地往往以各种理由被其它功能所占据, 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绿化率。如果能重视市区街头游园绿地的建设, 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及建设的边角地带来增加绿化用地及绿量, 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其次, 街头游园绿地处于街头或道路旁, 其配置的植物可以与行道树、分车带的植物构成多道屏障, 能有效地吸收或阻隔机动车带来的噪音、废气及尘埃,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区的私家车日益增多, 给街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仅靠两行行道树及分车带窄小的绿化带, 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若能重视街头游园绿地建设, 与街道树、分隔绿带连成一片, 扩大街道的绿化面积, 可以有效地阻隔、吸收废气、尘埃等, 净化环境。第三, 街头游园绿地分布在每条街道, 我们可在绿地上配置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小巧精致的园林小品, 配合行道树衬托、装饰临街建筑物, 使之与建筑物交相辉映, 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万千的街道景观, 把园林美景展现在街头, 可以静谧园林环境, 收到闹中取静的艺术效果, 从而较好地满足人们日常活动和休息的需要。
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比如在城市街头绿地的建设中, 存在片面追求高档、豪华, 以人工取代天然, 缺乏自然感觉的现象。如大面积的硬质铺装, 大面积的草坪, 多构筑物与小品, 不尊重当地的气候及风土人情。设计思路形式单一, 盲目模仿, 照搬照抄。前几年建设的街头休息绿地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布局, 而近几年自然式布局逐渐增多, 但一些地方街头绿地设计形式没有多大改变。许多绿地缺少风格及地方特色, 缺乏文化底蕴, 显示不出文化之根, 与历史联系甚少。许多设计师对某种风格、某种时尚的学习只求其形而不求其神。设计与施工脱节, 不注重成本节约, 由于目前园林行业管理的不规范, 施工、监理水平较差, 不少设计师又不喜欢下工地, 缺乏与施工人员联系沟通, 很难体现设计师原来的设计意图。有的街头园林绿地设计过分地考虑视觉上的宏观、尊贵、气派及堂皇的形式美, 而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及日后养护管理的承受力。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比如掌握城市街头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规划设计之前, 要查勘现场,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便充分利用现状, 至于城市绿地的开敞与否, 要视其面积的大小、人流、交通情况而定, 根据目前园林发展的形势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 应尽量布置开敞式或半开敞式, 以利于防灾及容纳日益增多的游人量。对地形较复杂的地段, 应尽量避免大动土方, 可随高就低布置成挡土墙形式或台地式, 增加绿化的层次, 既能因地制宜, 且投资少, 效果好。就小的方面来说, 街头绿地分布于城市各处, 有的位于居住区附近;有的位于商业街旁;有的则处在名胜古迹附近。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出不同风格类型的街头绿地:例如在居住区附近就要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娱乐, 设计需要接近生活;商业街旁边的绿地则应该与商业街的商业氛围融为一体;名胜古迹附近的街头绿地就需要与古迹的古朴典雅相呼应, 不同的环境特点决定街头绿地的风格特点。城市街头绿地多位于道路一侧, 人们喜爱绿地, 即使没有充裕的时间到绿地休息, 也宁愿在来去的行程中, 绕道穿越, 以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既考虑到优越的地理位置, 又考虑人们喜爱大自然的心理因素, 在发挥其组织交通的作用的同时, 又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场所。现代园林是一项巨大的自然与社会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表现手法, 运用有生命的各种景观植物和山水、小品以及建筑等进行艺术的配置和组合, 使某些街头空间形成一个适于人们生产、生活和需要艺术文化享受的环境。
街头绿地选择树种应符合以下要求:适合当地气候特点, 而且对有害气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和净化能力。同时, 卫生上应无不良影响, 生产上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每种乡土园林植物都有自己独有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色, 因此, 在配置时要根据各种乡土植物的色彩 (芽、叶、花、果) 、姿态 (枝、干、叶、果) 、花果期及时序的变化, 尽量做到植物配置有层次感以及色彩感和时序感, 营造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色、冬有姿”的四季有景的园林景观。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植物年龄的变化有所丰富和发展。这样才能改善环境、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 还能更好地体现当地的城市特色。
街头游园绿地景观设计总体研究思路是以街头游园绿地景观空间形态类型和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为主, 运用景观设计等方法, 以人的行为心理为指导, 将各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最后通过景观设计把街头游园绿地景观空间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加强街头游园绿地建设, 能有效增加市区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是充满大自然气息和人性化的, 它更充分地做到了景为人用, 是富有人情味的。做好这个工程的同时, 人们也可以更多地接触到绿色, 看到更多的园林景观, 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 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 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 做好城市街头游园及绿地是必需的, 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黄东兵.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 1995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4]吕正华, 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0
[5]王珂, 夏健, 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6]马建业, 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刘骏, 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城市空间景观 篇11
通过阐述生产性景观的概念,从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的实践分析入手,寻找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对复杂适应系统、生产性景观的审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和管理途径可以促进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产性景观;公共空间;复杂适应系统
一、生产与生产性景观
生产被解释为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它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而生产性景观则是发生这个生产过程的场所或是生产过程发生后的遗存,它本身就带有功能和实用的价值导向。而同时,这种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所以生产性景观也事一种日常的景观。
在农业时代,生产性景观可以理解为田园景观或者牧场景观;在工业时代,生产性景观则理解为管道交错,蒸汽轰鸣的工业景观;在信息时代,生产性景观也许就是虚拟形式下的比特流、信息流。不同的时代,主流生产要素和产出物也不一样,它的生产性景观也必然带有时代的信息和烙印。然而,同一种生产性景观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它的审美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随之变化。本文仅从人类最普遍也最久远的农业生产性景观展开讨论。
二、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要真正实现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需要解决当前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怎样通过设计让生产性景观的生产功能与大众的审美功能相结合。二是如何通过设计减少管理难度。生产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景观类型,其管理方式会出现很多与其他城市景观不同的地方。需要通过设计来减少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导致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在管理上失败的主要原因与Hardin所提到的“公地悲剧”[1]是类似的,由于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中的经济功能与公有性的特点相结合导致公有财产被践踏,难于管理,最后以失败告终。要正真管理和维护好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需要解决当前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两方面问题:一是怎么解决简单化的管理制度与复合功能之间的矛盾。二是如何解决简单化的管理制度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策略的创新
要解决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借助当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认识城市环境这个复杂的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适应性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导致系统所要涌现的特征无法认知是造成所有设计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消除的[2]。不过即便是这样,仍然能通过了解系统运作的原理,预测系统所可能涌现的特征,来减少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而在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时,仍然可以通过遵循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一些原则和适应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来避免问题的发生,具体策略的创新如下:
(一)设计策略的创新
1.以协调人地关系为设计目的。把协调人地关系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通过强化人地之间的反馈环,让人们能清晰地看见自己与生产性景观共同的未来,是迅速建立良好人地关系的关键。
2.混合使用的设计模式。让城市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与生产性功能混合在一起使用。采用复合功能的设计模式,可以使系统内各功能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从而加快复杂适应系统特征的涌现,以便迅速的对设计做出修改。
3.尊重使用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需求。以公众参与的方式汇总人们在不同视角下所持的观点,以此为设计的依据,避免设计者从单一的视角进行设计导致极端现代主义的出现。
4.采用渐进设计的方法。就是把设计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要顺应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公共空间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应该先在局部试验再推广到全局,在小范围内检验系统涌现出来的特征,从而对设计做出修正,避免问题的发生。
(二)管理策略创新
具体有以下几条重要的管理原则:
1.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通过管理者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将其融入到管理方式、方法、机制和策略的改进中,使得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能在知识的进步下被减少。
2.适应性的管理方式。承认在生产性管理上存在知识和预见能力上的各种限制,管理策略可能会出现无法应付的情况,需要根据新情况而进行变化。
3.模块化的管理方式。模块化管理方式就像设立了一道防火墙一样,对每一种生产性景观的功能维系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可以通过对生产性景观的使用人群、使用时间的限定来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如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的荔枝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4.宽容的管理策略以保存生物多样性。对城市景观的管理应当采用更为宽容的策略,允许多样性和冗余的存在。
5.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拉紧反馈环。一个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能拉紧人地之间的反馈环,这是任何适应性变化的基本要素。要让每一个个体在维护公共生产性景观的同时,都能体会到由此所带来的好处,才能使公共生产性景观的管理成为可能
四、结语
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创造出复杂适应性的生产性景观,不仅涵盖了一般城市绿地的功能,还能满足城市环境对休闲、生态、教育、形象展示和防震避灾等功能的需求,且具有一般城市绿地所不具有的生产性功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运用生产性景观时,采取本文所提到的一些设计和管理的策略能够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对解决城市的能源、粮食、生态、城市管理等问题都有帮助,更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注释】
[1] Hardin 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 Holland JH. Hidden order: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M].Basic Books,1996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针之钟谷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城市空间景观 篇12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面空间景观设计,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运输的结构也不断地做出调整,特别是大中型城市的交通阻塞现象愈发严重,为了能够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的步伐相同步,进行大运量、速度快的交通革新是十分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顺势而为成为解决交通阻塞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保障人们换乘的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空间环境展开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一、构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空间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
(一)主体建筑
风亭和人行通道的出入口组成了轨道交通中车站地面空间环境,在出口和入口处应当有良好的可辨识性,同时应与城市景观的美学要求相契合,保证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设置特有的形象,使人能一眼识别到出入口。
(二)集散广场
与其他交通设备相匹配是车站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样能保证行人快速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即整个地面空间应当对车辆和人员集中和疏散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应当将特定面积的集散广场进行合理的设定。通过研究本站点客流量的状况和人员去向,恰当地布局和分割地面空间,为指引和规范人、车的交通行为提供参考。
(三)服务设施
车站地面作为能够彰显城市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不但要将便捷、美观、有安全保障的各种服务设备提供给大家,还是人文关怀得以呈现的重要部分,虽然它在地面空间环境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却能够利用独有的设计将空间装点得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们带来新的气息。
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空间景观设计的控制要素
(一)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不同会彰显出不同的文化气氛和特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轨道设计的整体风格和定位。研究江苏某地铁一号站可以看出,该地铁站的地下空间是通过壁画的方式,用概括和抽象的艺术化语言阐述了城市的很多风情片段。不过在设计地面空间景观时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没有完整的主题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有5%的人觉得地铁站的地面设计能够彰显出城市的文化特色,有8%的人觉得该景观设计得较好,而有四成的人觉得该地面景观设计非常普通,有37%的人觉得该景观设计无法将城市的特色呈现出来。这也说明大部分人无法记住城市地铁站的地面空间主题印象不深。同时对人们所希望呈现出的景观体的调查可以得知,有六成以上的人选择秦淮风光和六朝古都,而分别有二成的受访者选择国民风和现代都市风格。可见构建有城市特色的地面景观能起到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作用,因此通过景观手法来展现和宣传城市特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周围用地的性质
轨道交通路上地铁车站可谓是一个个孤立的站点,在轨道线不断向道路、广场、房屋建筑等人工城市环境延伸的同时,还会遇到山林、江河湖泊等自然环境,同时极有可能会穿越文物古迹和古代文化遗址等文化景观,因此在设计地面空间景观时,一定要从形态、交通、功能、生态上与城市的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在设计地面空间景观时,应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据,在个性化设计时又要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要将整体与景观特色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同时轨道交通不但要融入保护自然生态中去,还应保护文化环境。比如在江苏某地铁一号线中的一个站点正好位于风景优美的森林公园旁边,这时可以借助该风景搭建一个地面二层岛式站台,有助于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协调。
(三)交通换乘功能
车站作为连接各种交通设施的纽带,应当在确保其快捷、可靠、高效等集散功能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对车站地面空间本身的流线组织、铺设装潢设计以及布局规划给予充分考量,同时为了能够方便旅客还应当将是否能与周围交通设备完美对接进行考量,也就是要对乘车人员的去向、出行形式、方位指引、乘换车的习惯等进行全方位考量,使人们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江苏省地铁一号线上,大多数是以原有主城区为依据进行的建设,同时将该城市的政治、商业、交通、文化、居住等贯穿在一起,沿线有较密集的建筑群,设置站点时有“有孔就入”的态势,并尽量对客运站、公交站和火车站以及周遭的环境起到“交通”纽带作用,不过无法与私家车、出租车等进行无缝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出行。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这类交通工具时在追求方便、快捷、安全和舒服的前提下,还对换乘的节点(站点)的地面空间景观有了较高的要求,即人们在换乘时要求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所以在设计轨道交通地面空间景观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城市特色、文化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将城市特色和文化景观展现出来,这也是将来选择车站站点的主要趋势,能够为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于行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允,赖赛珍.地铁车站地面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0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