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出版业

2024-09-01

民族出版业(共7篇)

民族出版业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民族出版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民族出版工作者的通力协作下、在各少数民族的殷勤期盼下, 民族出版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和内地其他出版业相比, 民族出版业还处于“嗷嗷待哺”的阶段, 许多民族出版业还急需国家的救助。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 出版社开始自力更生, 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市场, 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但是民族出版业属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 担当着满足少数民族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建设和谐社会进度的重要使命, 因此这就决定着它具有其他出版单位不具有的特性[1]。

一方面, 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 在民族出版业内部与外部还存在一些问题的情况下, 出版资金的不足以及连年亏损的现实又使民族出版单位雪上加霜, 改革和发展难以进行。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应探讨民族出版业的发展对策, 以保证民族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1.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边界地区特别是新疆和西藏民族分裂分子活动比较猖獗的地区, 一些分裂和恐怖分子利用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自身的特性, 通过载有少数民族文字的非法出版物鼓吹分裂, 以期获得舆论支持。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编辑在处理稿件时, 应该明确稿件中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确保民族出版单位的政治导向正确。

对于反党反政府的出版物, 一经发现, 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损害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违反民族政策以及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非法出版物, 要依据法律、法规, 对其进行严厉处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面对境外分裂分子的诱惑, 出版工作者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自律, 在“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办好民族出版工作。

2. 国家扶持

民族出版业由于发行对象和自身的特点, 其出版物普遍存在着印数少、成本高、销售困难等现象, 出版单位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 再加上投入资金不足、人才缺失等原因, 其改革和转型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应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近年来, 虽然国家针对民族出版业先后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政策落不到实处、手续繁琐、基金数额过小、书号挪用等[2]。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民族出版业的扶持力度, 并且设立相关机构, 对政策的落实实行有效监督。

民族出版业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 对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现阶段国家应给予财政补贴, 将其纳入国家的管理范畴, 通过有效手段满足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体现政府的方针和政策。

3. 出版社要加大改革力度

当前, 民族出版业依靠国家财政支持得以延续, 但是国家财力有限, 只靠国家支持难以扩大发展。出版社要想发展壮大, 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要求民族出版社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 通过内部体制改革, 获得效益, 发展壮大。

在信息时代,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优秀的人才是出版社做大、做强的基础,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与发行队伍, 才可能掌握最新的出版信息、才可能获得适应市场规律的编辑思路和创意、才可能发现好的选题。因此在出版社内部改革中, 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优化人才配置, 建立一个高素质、业务精的队伍[3]。

4. 加强与国内外出版社的合作

当下, 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但由于我国民族出版社大多处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 人才、资金匮乏, 并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对与东部地区出版社之间的合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因此应主动寻求与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合作, 共同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然、旅游等资源, 从而与有实力的出版社绑定在一起, 同享收益, 获得发展。

与此同时, 借助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兴趣这一契机, 还要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图书版权引进现象较为普遍, 并且引进一本好的图书,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出版单位的实力, 如:人文社引进的《哈利波特》系列、知识出版社引进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等。因此, 民族出版社应积极与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版权引进以及合作出版, 开发和引进适合中国读者阅读口味的图书, 以此增长自身的实力。

注释

1[1]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DB/OL].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593/n8137537/n8138502/8313079.html, 2007-14

2[2]刘新田.论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2 (04)

3[3]拉格.民族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出版.2008 (06)

民族出版 任重道远 篇2

毅力特的外表和语言风格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了蒙古人的豪放和爽快,采访几乎成了他的个人演讲。

民族出版稳步发展

《出版参考》:毅秘书长,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图书出版业的总体情况?

毅力特:迄今为止,我国民族类出版社的数量,出书的品种、册数和出版事业经费的投入,都是世界首居一指的。目前我国573家出版社中,用民族文字出版图书和民族地区的出版社共有37家,其中有民族文字出版任务的图书出版社有32家,占全国图书单位的6%,这32家出版社负担着出版23种民族文字的任务,年平均出书近5000种,5千多万册,3.2亿印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图书出版工作一直呈良好的发展局面,各地民族出版社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发挥各自所长,为少数民族读者提供了大量好书、精品书。

新疆书市主打“民族牌”

《出版参考》:此次新疆书市的一大亮点就是民族特色,大打“民族牌”,请您谈一下此举的意义。

毅力特: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此时此刻在民族风格浓郁的新疆举办书市,意义非同寻常。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图书出版事业,各民族出版社也希望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全面揭示少数民族出版物的多彩风貌和成果。

《出版参考》:各民族出版社以前也曾参加过这样全国范围的书市,请问此次参展和以往有什么不同之处?

毅力特:尽管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在第十四届桂林书市上也曾办过少数民族书展,但那时规模较小,整个展台占地仅65平方米,而在这次新疆书市上,其规模比以往大很多。书市组委会专程设置了少数民族出版物展示展销专区,包括10个标准展位,占地面积达100平方米。除民文图书外,民文期刊首次亮相展会现场。展会期间,组委会还免费发放了有关少数民族出版社的宣传册。

《出版参考》:此次民族出版业的“集体亮相”,组委会都做了哪些工作?

毅力特:整个少数民族出版物展示专区,书市组委会免费提供,专区的布展费用也全部由书市组委会提供,为此,我代表民族出版工作委员会非常感谢书市组委会对少数民族出版工作的支持。

此外,在6月17日组委会还举办了“加快民族地区出版业发展研讨会”,举办这样全国范围的民族出版研讨会还属建国以来首次。

《出版参考》:毅秘书长,在此次书市中,许多地方民族出版社都有不俗的表现,吸引了众多读者和有关单位的眼球,请您谈一下当时的情况。

毅力特:较为突出的是新疆展团,他们认购的展位位于二楼楼梯口正前方,首先进入参观者的视线。而展团的门头也采用了少数民族建筑风格的装饰,以凸显浓郁的民族特色。新疆人民出版社已将英国作家菲力普·肖特所著《毛泽东传》译成维文在展会上推出,同时推出的还有《我的父亲邓小平》、《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及《战争年代的彭德怀》的维文版,让广大维吾尔族读者对这些敬爱的伟人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该社还为《维吾尔民间文学大典》等图书制作了英文宣传册,打算出国宣传,在书市上也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

重重压力 任重道远

《出版参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出版业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请问现阶段各民族出版社在实际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毅力特:的确,各地民族出版社的现状既有发展繁荣的一面,又存在着巨大的困难。首先在政策方面,国家对民族出版工作的有关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制定以来变化不大,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再者,国家在扶持力度上还比较弱,除每年对民族出版社拨款1500万元,对其他各地区民族出版社的拨款都极其有限。因此,许多民文出版社不得不另想办法创收,甚至出现了偏离,造成违规操作。同时,由于民族文字图书利润低,读者少,书店不愿经营,必然造成市场急剧萎缩。此外,人才缺乏,资源流失,观念落后等因素也严重阻碍了民文出版工作的发展。

《出版参考》:那么面对重重困难,毅秘书长您能否展望一下民族图书出版工作的未来?

毅力特:发展才是硬道理,相信有了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又加上各民族出版社自身的深化改革,民族出版事业一定会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光明之路。另外,新闻出版总署已将各民族出版社列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我们期望有关具体实施细则早日落实。

《出版参考》:采访结束前,我们还想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版协民族工作委员会的情况。

探讨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民族出版业,困境,必要性,困境,对策

民族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族出版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因其特有的公益属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民族出版单位虽奋力拼搏, 仍处境艰难。2007年, 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的扶持力度的通知》 (中宣发[2007]14号) , 对民族文字出版的性质、功能、定位等作了明确规定, 并要求各有关省区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一、发展民族出版业的重要性

(一) 活跃我国文化产业的必然途径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自信”后, 又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其背后的含义不仅仅是发展我国当代的汉文化, 更包括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传统文化, 不应当作为口头上务虚的语言, 而应当落到实处, 其中一个必然途径, 就是发展民族出版业, 不断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 更好地向世界展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 促进民族和谐共处的需要

一个民族, 若没有了文化, 则没有了生存的根基, 就会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 忘却自身的独特性。当前, 图书仍然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和谐共处的重要渠道。通过民族图书的出版, 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风貌习俗, 不同民族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 能够更为和谐和友善。

二、民族出版业面临的困境

(一) 民族出版业改革困难重重

民族出版业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 使得其在进行改革时, 面临着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 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与此同时, 还有部分出版单位基于种种原因, 单位性质较为模糊, 在进行改革时, 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此外, 民族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低, 许多民族出版单位面临着连年亏损的残酷现实。从这个层面来看, 资金链的短缺、经济效益的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其改革推进的步伐。

(二) 读者的数量较少

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读者, 拥有大量的读者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 民族出版作品基于其文字和语言的特殊性, 使得本民族的人们只购买本民族文字的出版作品, 读者群体小, 使得出版作品的销售量有限, 影响出版业的发展。

更为严峻的是, 随着我国民族交往的进一步紧密, 汉语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逐渐被汉语取代, 真正了解本民族独特语言文字的人逐渐减少, 新一代的少数民族人民往往更为熟悉地使用汉语, 因此其购买民族文字作品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

民族文字图书因读者少、印数少, 印刷成本高, 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低, 导致很多具有较高出版价值的选题不得不放弃出版。

三、民族出版业发展的对策

(一) 政府机构应加大对民族出版的支持力度

民族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国家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等多个方面。

从政策上看, 国家现已针对民族出版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但现有政策仍难以满足民族出版业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发展需要。因此, 国家仍应明确民族出版单位的改革制度, 对民族出版单位的改革给予政策支持, 帮助民族出版单位顺利推进改革。

从财政资金支持上看, 民族出版业要进一步发展, 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出版专项资金目前仍然是民族出版业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 应继续加大对民族出版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二) 创新经营管理方式, 壮大民族出版实力

由于民族出版单位当前尚未实现全方面改革, 要实现大的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转变自身经营管理方式做起。民族出版业当前的管理方式仍是遵循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 需要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促使民族出版业的产业链延伸, 创新盈利方式, 扩大盈利渠道, 壮大发展实力。以通过产业链延伸创造的经济效益来支撑和发展民族出版业。

(三) 提高民族出版质量, 打造民族出版品牌

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读者喜爱的产品, 因而民族出版单位要想更好地发展, 就要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打造民族出版品牌。作为民族出版单位的编辑, 要充分了解民族文化, 遵循民族出版规律, 把握民族大众的消费需求, 找准民族出版市场的痛点。同时, 民族出版单位要勇于担当, 把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出版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 不能为了改革, 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身的公益属性。在提高出版质量方面,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因此, 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 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把力量汇聚到民族出版单位的发展壮大上来, 确保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四) 创新宣传方式, 建立民文网络平台

民族出版业应当紧跟当前数字化发展的潮流, 完善网络出版渠道, 通过讲座、表演、征文等方式, 向社会传递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彩内容, 使得全社会都关注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与出彩之处。民文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 读者可选择免费试读、付费阅读的方式阅览。出版社通过阅读量、读者群、付费阅读量等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更实时、准确、低成本地分析潜在需求和趋势, 预测图书选题出版的可行性, 为选题论证提供第一手资料。所以, 网络平台的搭建, 将会有更多民文作者的优秀作品产生, 民族出版单位也能发现更多、更优质的选题, 并在选题论证中根据其数据分析, 合理安排印数, 减少库存。

四、结语

民族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但我们相信, 通过国家的持续支持、出版单位的不懈努力, 必将使民族出版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我国出版业、文化产业中发挥其特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刘新田.论民族出版业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 2012 (4) :139-142.

[2]李传胜.民族出版业发展对策问题探究[J].新闻传播, 2014 (6) :91.

民族出版业 篇4

[关键词] 新疆民族文字出版基地 规模化 创新 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01-0067-04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iding Xinjiang Project in“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GAPP),the establishment of “Xinjiang Minority Langnage Publishing Base”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overall reform of Xinjiang Press and Publication industry,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ation industry and produce excellent social and economic profits.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is also a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the strategic thought of “Keeping Xinjiang stable and prosper, making people rich and the border consolidated”. While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requirement in minority areas, it also exerts positive influence on building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 network and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ensive effect of the base and deal with well such issues as fund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departments, capital and personnel settlement.

[Key words] Xinjiang Publishing Base for Writings of Nationalities Expand to a large degree Innovation Cultural security

民族出版事业一方面肩负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又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有效化解这些问题,促使民族出版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长足发展,以顺应时代要求,便成为当下整个民族出版业所亟需面对的现实。从全国范围来看,新疆自治区新闻出版机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期间援疆工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疆新闻出版改革迈出的第一步,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拟组建“新疆民文出版基地”,计划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该基地以新疆人民出版社为基础,整合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疆音像出版社六家出版社组建而成。

基地内设八个生产中心:创意策划中心、翻译中心、图书出版中心、音像电子出版中心、手机及互联网出版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印刷复制中心、数字新媒体中心。将通过整合资源极大提升译制生产能力。并能优化配置新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等现有出版资源,建设集选题策划、生产制作和项目开发于一体,具有加强创意策划、翻译出版能力的出版生产基地,翻译出版更多更好的民族文字(含双语)图书、电子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目前规划为年度图书出版能力将不低于2000种,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各类数字出版产品出版能力不低于300种。同时,新疆将依托新疆日报、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整合数字新媒体出版资源,设立新疆数字新媒体基地,发展以互联网、手机出版为代表的民族文字数字出版新媒体,实现新疆38种各文种党报全部实现互联网同步出版,并创办新闻时政类、法制类、科技类、青少类4种手机报。

1 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建设的实际意义

通过座谈和调查,笔者认为新疆民族出版业这一举措将会有力推进新疆新闻出版行业的整体改革,带动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举措的实际意义可以归结为“三破四立”。

破除各自为政的弊端。新疆各出版社均出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出版物,但由于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协调,导致选题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各出版社利润降低,也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如有关“玛纳斯”的选题,新疆人民出版社在出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也在出版;有关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选题,新疆人民出版社在出版,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在出版;有关哈萨克民间文化的选题,新疆人民出版社在出版,伊犁人民出版社也在组织出版。其结果是多家出版社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出版民文图书,但因为选题重复,竞争加剧,市场分割,谁也赚取不了多少利润,又进一步导致对民文图书出版热情的降低,加剧了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萎缩,形成恶性循环。民文基地的建立,将在各出版社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编辑策划信息的交流将会畅通无阻,在基地统一的调配下,重复建设和投资的情况将会从根本上被杜绝。

破除规模效益不足的弊端。从组建新疆民文出版基地7家出版社的整体情况来看,部分出版社的出版实力较弱,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出版力量难以集中。每家出版社的资产规模都不大,基础设施陈旧,如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疆音像出版社连自有产权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更严峻的问题是,多家出版社离退休人员负担沉重,工作所需人才又匮乏,并且在编人员结构不合理、核定编制不足,如伊犁人民出版社印刷厂的职工在转制时既没进编也没纳入社保体系,处境尴尬。表1为截至2010年底,7家出版社人员定编定岗情况。

表1 定编定岗情况表(单元:万元)

现实问题的堆积严重阻碍了新疆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可以设想,凭借自身现有的条件,这几家出版社必须通过精打细算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维持生存,更别说在创新与规模扩大上有所作为。所以通过基地建设,破除分散经营的不足,在体制上予以创新,争取实行公益性事业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到时候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整合了7家出版社优势资源,能够灵活面对市场需求,切实履行民族出版业职责的规模化出版机构。

nlc202309011258

破除无力创新的弊端。各出版社受发展资金和经营状况的限制,常常陷入亏损境地,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7家出版社有3家处于亏损状态,另外4家盈利额度也不理想,见表2。

表2 2009年出版社盈亏情况表(单位:万元)

从表2可以看出,各出版社目前所处境况不容乐观,出版实力和经济条件的双重限制严重束缚了出版社创新发展的步伐。各出版社有心无力,缺少可供操控的有效资源,从传统出版业向现代出版(数字出版等)的转型将会变得遥遥无期。基地建设的目标之一便是化解这一矛盾,以分散力量的集结求发展,在各出版社整合过程中集中力量面对新形势求突破,把创新思维变成现实,促进民族出版业迈上新台阶。

2 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建设的影响及内涵

虽然从目前来看,新疆民文出版基地的建设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很多东西还处在探索和完善的初级阶段,但是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建设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已经体现出来。

其一,树立了编辑出版以少数民族文字为主的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基本需要的出版物的出版观。在责任义务与生存的两难选择中,各民族出版社经受了严酷考验,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出版理念,出版物中民文出版物所占比例在40%以上。有了民文基地建设这一机构的创设,许多积存的难题即将化解,各民族出版单位能够轻装上阵,出版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调查中,各出版单位对以后工作充满激情,坚定了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信心。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各族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各族群众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权益的职责,也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其二,树立了民族出版业以公益性事业为基础,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网的大局观。在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建设可行性的论证过程中,新疆新闻出版界进行大量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各出版单位勇于开拓,集思广益,更为透彻和深刻地理解了民族出版事业的重要性。笔者调查访谈中了解到,新疆出版界业已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民族出版事业必须超越公益性事业的定位。近年来,社会上一直强调出版公益性出版物,尤其是各民族文字出版物主要功能是体现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必须依靠政府扶持。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其视野高度仍然不够。新疆新闻出版界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下,民族出版事业应当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以构筑我国文化安全网的高度来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学者认为,文化安全的内涵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首先是政治及意识形态内涵,即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其次是文化内涵,即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文化制度, 支配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古迹、建筑艺术、文化典籍、现代书籍以及知识产权等),制定和实施自己的文化政策以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最后是精神心理内涵,包括以理论形态出现的学术思想、知识成果以及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其中政治及意识形态内涵构成一个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文化内涵与精神心理内涵奠定了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础[1]。也就是说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抵制其他国家试图以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模式强加于本国的做法,防范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 保护文化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 并利用必要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2]。可见,新疆新闻出版界这一思想观点的提升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三,树立了立足本土、力争“走出去”的发展观。民文出版基地建设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建设过程要服从服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对象主要是各族群众,发展的根基和落角点在于各族群众。因此,基地建设的主体功能依然是为了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同时,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特殊,人文资源丰富,与周边中亚和各伊斯兰国家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天然联系,所以民文出版基地的建设也把目光对准这些国家,拟以“睦邻固边”为宗旨,积极推进新疆新闻出版“走出去”,加大对外出版合作交流,使更多的民文出版物能够进入这些国家当地市场、院校及图书馆,有助于对外宣传中国,宣传新疆,在各国群众间架起一座文化桥梁,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

其四,树立了“背靠公益,面向市场”的效益观。基地建设的启动带来另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各民族出版机构增强了搏击市场的勇气和实力。按照基地建设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基地共需投入近2亿元资金,如表3所示。

表3 新疆民文出版基地项目建设方案(单位:万元)

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后,民文出版基地不仅能生产公益性出版物,还能进一步向市场要效益,拓展包括社会一般图书、生产对外加工、物流物业等业务。这样就能以公益性为基础、为主体,逐步完善保障公共文化权益的功能,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能积极走向市场,通过做大做强发展出版事业,实现背靠公益,面向市场,公益和市场优势互补,以产生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做好出版事业又能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

3 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然,民文出版基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上述多方面的突破只能说是从这七家出版社的角度来考虑,要想真正建设好基地,真正发挥基地建设对新疆新闻出版事业的带动作用,还需要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才会变成现实。要想发挥基地的集约效应,实现上述宏伟目标,目前至少还面临下列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资金配置问题。正如表3显示的数据表明,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建设不仅要完成原有7个出版社的资源整合,更重要的是必须得到基础硬件设施的配套,面对近2亿元的巨额资金需求,目前主要是寄希望于“东风工程”二期重点项目的资助。当然,即使“东风工程”项目未获批准,或是批准部分资金,新闻出版机构也会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支持,该基地的建设还是能得到保障。只不过面对这一巨额支出,整个过程将会是比较繁杂的。

二是部门协调问题。有资金的保障只能说是具备建设的可能性,而要实际兴建,还必须有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因为组建工作将会涉及自治区及各地州财政、土地、人事、工商、税务、编办、国资委等诸多部门,没有高度的统一协调,组建工作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因而,新疆新闻出版局已建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以确保组建工作顺利进行。即使工作机构成立,要在多个地区来完成这样巨大的协调任务,其工作量之巨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是现有资产和人员安置问题。要把7家出版社现有资源形成合力,就必须使各出版社在以后的工作中高度整合。这种整合就会涉及清产核资问题,涉及现有出版社所属印刷厂及其他闲杂人员的安置问题,涉及坏账处理问题,涉及库存商品核验处理问题,涉及资产核定、土地房产权益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合理地处理好,将会对基地以后的发展造成潜在威胁。任何一项制度创新或是制度的调整都必将涉及身处其中的个体,作为民文出版基地的建设者们,肯定希望妥善处理好上述问题,为基地的发展扫清障碍,因为美好的设计必须以妥善处理现有问题为基础,而这无疑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问题。

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疆民文出版基地的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启动。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新疆出版机构的同仁履行自己肩负职任的强烈使命感,也体会到他们投身出版事业的激情,更感受到他们对出版带来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

注 释

[1]马振超.维护文化安全:国家安全面临的现实性课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6)

[2]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1

(收稿日期:2011-10-20)

民族出版业 篇5

在过去10年里, 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飞速发展。2001年, 中国出版图书15万种, 2011年出版图书37万种。2012年出版各类报纸476亿份, 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 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居世界第一位, 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印刷业年总产值居世界第三位。2012年, 新闻出版业总产出从10年前不到3000亿元一跃到1.6万亿元。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 至2011年年底, 出版、报业、印刷、数字出版等新闻出版上市公司达到49家, 实现融资2000多亿元人民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任务, 是整个出版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在国家的帮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努力下, 截至2003年, 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有4787种, 印数5034万册;杂志205种, 印数781万册;报刊88种, 印数13130万份。正是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构成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园地, 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 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及新闻出版经济需要得到保护和弘扬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思考研究。促进当地改革发展, 加快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融合;打破原有经营方式, 树立品牌效应, 加强交流合作;加大对出版队伍人才的建设。我想这些都可以成为少数民族出版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一、加快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

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时代消费者生活、阅读习惯的转变, 互联网已经对传统新闻出版业造成了很大冲击, 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加快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包括数字出版、数字印刷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我国新闻出版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是新闻出版业转变发展的新方式。

2005年我国使用数字出版这一概念以来, 随着近10年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数字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 我国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人民币, 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 总体经济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 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一批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据不完全统计, 数字出版及网络运营从业人员已达到上百万人。

我国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需深化改革,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单纯地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难以长久发展。在科技创新上, 我们将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推进数字出版产业规划的实施。一是要大力推动传统新闻出版业升级转型, 加快新技术改造, 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单位在建立新型传播载体和传播体系。二是要加快数字内容资源深度整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三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技术公司与出版单位的深度合作, 实现新媒体、新产品的研发推广, 实现优势互补, 互利双赢, 推动实现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业的良性发展。

二、树立品牌效应, 加强交流合作

2013北京国际图书节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开幕。本届国际图书节以“美丽中国梦, 精彩图书节”为主题, “西藏元素”成为一大特色, 为更多读者提供了了解西藏, 认知西藏的机会。作为本届图书节的主宾城市, 拉萨精心设计了西藏风情摄影展、书籍和音像品展、北京市援藏建设成果展、特色工艺品展示等许多精彩环节, 以飨读者。

图书节不仅是知识的集散地, 更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展示窗, 以及城市间友谊的纽带。开展大联合、大协作, 通过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交流平台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影响力。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交流、书籍报刊资料展览展示、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业界沟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 举办多种活动, 努力为少数民族出版业搭建“走出去”的平台。

“走出去”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形象, 更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业的自身发展。我们一是要调整出版经营战略思路, 转变经营模式, 深挖文化内涵, 努力培育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品牌和名牌产品,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创能力;二是要广泛开展与国内、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引入外部资本, 开拓市场。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书店联系起来, 形成联盟, 扩大经营少数民族语言或少数民族特色新闻出版产品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三是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出版物的市场运作水平和营销手段, 降低相关成本, 促进少数民族出版物的网络销售, 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亚马逊中国书店”、“当当网”等网络销售渠道, 努力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同时我们也鼓励全国或世界出版传媒企业到少数民族地区来, 在中国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里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经营活动。随着交流与合作的日趋密切, 必将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及少数民族出版物走出去, 让世界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共同开发、生产、传播有益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 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和谐发展。

三、优化行政管理, 带动产业发展

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努力把审批型政府部门变成服务型政府部门, 在履行好宏观调控、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四项职能的基础上, 力争发挥创新引领、促进融合、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的新职能内涵。在完成现行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更需要对行业发展深入研究及合理、必要的科学管理, 助推产业实现大发展。一、在宏观调控、优化布局方面, 逐渐形成从静态调整结构转向动态调整结构的新思路, 推动建立和实施新闻出版单位退出机制, 实现图书出版、报刊、印刷复制、发行等单位优胜劣汰。二、建立公开、公正、平等、规范的出版业“企业 (法人) 准入、市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四大准入”制度, 对实现市场监管、行业规范和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根据新闻出版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创新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技术、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手段, 向管理要效益、效率, 并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段, 解决不同问题。一方面规范、正确引导新兴业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更要扶持传统发行企业、实体书店, 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如何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业经济发展转变, 从而推动完成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业经济发展历程的关键性突破。

通过对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业行业的经济分析、管理及提升, 目标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行业, 促进新闻出版行业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进而对我国整个新闻出版行业起到促进发展作用, 最终铸就新闻出版行业复兴繁荣的“中国梦”。

四、加大对出版队伍人才的建设

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 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新媒体新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正逢其时, 大有可为。少数民族地区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新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着力引进和培训创新型行业人才。一是积极发挥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 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 培养新媒体新技术人才。例如目前武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数字出版、数字传媒、数字印刷等新学科或相关课程, 多家研究机构举办的数字出版、数字印刷专题培训班已经形成特色, 培养环境和制度建设正得到改善和加强, 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新技术人才教育培养工作,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行业人才工作的重点。为创造新型新闻出版人才进行人才储备。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精心制定培训课程, 提高教学内容服务行业发展的针对性、实用性。要拓宽渠道, 创新模式。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办学发展模式, 开拓新媒体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作、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推动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业经济发展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相信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经营管理举措,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业定能在市场上赢得口碑, 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促进中国出版贸易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中国出版, 2011/11.

[2]郝振省.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国书籍出版社.

民族出版业 篇6

一、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现存的问题

1. 出版经费不足

在我国少数民族图书出版过程中, 经费的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经济体制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许多读者对图书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与国际信息相接轨, 加上物价的不断上涨, 使得图书的出版成本越来越高。新疆少数民族的图书出版大多依靠财政拨款, 每年的经费除去要交的各种费用之外所剩无几, 导致民族图书出版社日常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加上后期出台的各项改革政策, 明确指出办刊经费不在单独列支, 使得原有的办刊经费越来越少, 而撰稿人大多采用自由来稿, 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

2. 读者流失严重

由于少数民族复杂的语言文学, 导致阅读少数民族出版的图书, 其读者存在一定的限制, 加上由于地理原因, 许多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地广人稀, 经济水平和交通状况极为落后, 导致对外传播的能力较差, 使得很多读者买不到书。由于受民族语言的影响, 许多年纪大的少数民族同胞, 尤其是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人群对汉语的了解不深, 更不认识汉语文字, 而许多当地的书店却多售汉语为主的图书, 导致这些人群无法阅读, 许多读者流失较为严重。读者的严重流失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出版业的发展, 更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播, 这时就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让更多的人可以买得起书, 看得上书, 读得起书。

3. 出版人才缺乏

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行业人才的缺乏,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民族题材专业编辑的流失, 二是翻译人才的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民族大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 使得少数民族的出版物需求量越来越小, 加上出版社企业的转改, 使得出版社无法再盈利, 员工工资福利提不上去, 许多较好的出版选题难以有效执行, 在这种环境下, 许多少数民族出版社的专业编辑人才, 大多倾向于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 少数民族出版社这种举步维艰的经营状况, 导致许多出版专业人才留不住, 人才的稀缺直接拉大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此外,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的图书阅读人员有限, 要想将当地图书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 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就需要得到专业翻译人才的支持。只有将当地图书翻译成汉语甚至其他国家的语言, 才能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当前新疆地区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状况来看, 翻译人才缺失, 是影响当地图书出版行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现存的对策

1.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少数民族图书经费的投入, 适当对无法创造盈利的出版社给予补贴款, 改善少数民族出版社资金匮乏的现象。我们也需要从长远来看, 引导少数民族的图书走向市场, 真正学会在市场中求生存, 求发展, 提高其自负盈亏的能力, 学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也需要扶持大刊, 在经济上给予支持, 促使他们在图书的质量和数量上取得进步, 提高其自身竞争力。同时, 政府还可以举办民族文学工程, 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出版社参与进来, 设立专项资金, 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促进新疆文化的大繁荣。

2. 打造翻译队伍

少数民族的图书水平与质量主要取决于编辑人员的专业水平, 只有高素质的编辑人员才能发表出精品图书, 才能出版出更高质量的图书, 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为此, 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行业管理者, 应该从“翻译人才以及民族题材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两方面出发, 打造一支较强的民族书籍翻译队伍, 为当地图书的大范围推广, 提供有力支撑。为此, 政府也可以出资定期举办编辑学习班, 将学习内容逐步扩大, 不仅涉及出版政策和编辑法规, 还要涉及编辑的规范标准等, 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图书的质量。翻译也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高度重视, 只有精通少数民族语言之后, 用最准确最恰当的汉语表达出来, 才能真正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少数民族出版的图书, 真正提高编辑部水平。伴随计算机的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出版社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使用, 教会更多的编辑人学会使用计算机, 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加经济收入

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质量不仅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还需要仅仅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及时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将丰富的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 多开发旅游资源, 提高经济水平,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帮助农村在走上富裕之路的同时, 可以买到更多的书籍。同时, 还需要争取国家政策, 力争在出版发行和购置图书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真正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少数民族图书出版事业, 让更多的民族姐妹有条件阅读书籍, 阅读图书, 开阔自己的视野, 促进我国的民族大融合。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图书出版业不仅仅是一个出版社, 更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要想真正实现民族繁荣富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离不开对少数民族图书出版业的支持。相信随着国家各种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图书走进大街小巷, 让更多的人阅读和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 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大繁荣。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行业, 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直接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现存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图书出版,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白玉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少数民族出版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4) :6.

民族出版业 篇7

王宇鸿是山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出版”,他能荣获第十届韬奋出版奖是大家预料中的事。从大学毕业至今,虽然工作几度调整,身份数次变换,但一直坚守在出版岗位,20多年来乐此不疲。王宇鸿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温文尔雅,但他在工作中又是出了名的认真、严谨、雷厉风行。宏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市场眼光,让他在激烈竞争的出版领域如鱼得水,创新的思维,良好的岗位意识,薪火传承的使命感,让他对文化出版工作有着独到的理解。

文心:韬奋出版奖可以说是出版业的最高荣誉奖,您能获得该项奖励,一定经历了不少曲折,付出了不少心血,请您谈一谈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王字鸿:晋商有一副名联“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从我从业20多年的经历来看,最让我有所感悟、最能激励我不断努力超越的,就是这句话。我们多数人都是平常人,平常人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努力和勤奋,专注事业,用心工作,胸怀远大,勇于承担,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和挫折,就能最终获得成功。

文心:出版从总体上看是在为人作嫁,出版人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也比较低,您为什么会选择从事出版工作?

王宇鸿:我从事出版工作,既是缘分所致,更是兴趣使然。1982年大学毕业,有幸被分配在刚刚创办不久的语文报社担任编辑;1992年调到太原,自己创办《学习报》;从1996年起,先后在山西教育出版社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2006年山西出版集团成立,担任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分管教材教辅和出版经营工作。应该说,20多年来岗位几度变换,但我的工作始终没有离开过出版,,这些年,书、报、刊,编、印、发,我都干过了。每一项不同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乐趣和收获,时间长了,就觉得出版工作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心:您是大家公认的老出版,您认为出版的本质是什么?您的出版理念是什么?

王宇鸿:说到出版的本质,我想应该是文化积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出版与文化有着天然的渊源,文化是出版的内容,出版是文化的载体。从长远来看,出版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谱系的重任。一个国家代代相传的薪火,不仅仅是人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增强,更要体现出人文精神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积累是基础,文化传承是使命,文化创新是火种。出版事业发展到今天,虽然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传播技术、运行机制和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出版的本质始终不会改变。作为记载、传播、交流、延续文化成果的主要载体,出版承担的伟大使命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版尤其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去。

说到底,个人的工作理念与他的文化承担意识紧密相关。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学而优则仕”是分不开的;近代以来,“科举取士”被废除,知识分子的岗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术的意义开始凸现;当代社会,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被全社会所认可,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承担意识再一次变得自觉。现在我在山西出版集团负责出版经营和管理工作,集团的理念就是“做人类文明进步的播火者,当中国文化崛起的铺路人”,这个理念,毫无疑问也包括了我个人的出版理念。

文心:您从事出版工作多年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王字鸿:我最深的感受是出版人主动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还不够强,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就是出版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了经济指标,忽视了民族文化软实力。这有必要引起我们的警醒。事实上,中国现代史上的老一辈出版人已经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表率,比如张元济、王云五、鲁迅、邹韬奋、叶圣陶,等等。但是我们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后,“迅速赶超”的理想和汇入“全球化”的激情反而让很多人忽视了文化传承的意义。随着中国出版改革的日益深入,良好的出版氛围的形成,我内心对于文化传承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认真梳理祖国的传统文化,大力传播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不断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出版人最迫切的任务。

作为一个醉心于文化事业的出版人,我最大的愿望是打造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含量、能够反映出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成果的优秀出版物,给广大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盛筵。当今时代是一个追求科技进步、崇尚文化多元的时代,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迅速发展,竞相争艳,中华民族要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碰撞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的出版具有宏阔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认识、了解、译介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我看来,能够完成这样的工作,是每一个胸怀理想的出版人至高无上的荣誉,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投身于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每年推出几十种代表当代世界文化最高水准的图书,一年一年积累下来,那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将是怎样一笔丰厚的财富!

文心:您做过编辑工作,也做过出版社的领导,目前在做出版集团的领导,您认为搞好出版管理的关键是什么?一个出版社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如何才能策划出好的选题?

王宇鸿:你问的问题比较大,我还是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来谈吧。我从任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到今天任集团副总经理,工作岗位与“管理”越来越贴近,在工作实践中,我总结出好的出版管理需要遵循四句话:“胸怀理想,精通业务,立足长远,经营当下。”胸怀理想,是要把出版工作看做一项伟大的事业,并倾注全部的热情;精通业务,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外行管理内行永远是大家反对的;立足长远,就是说管理中必须时刻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落实好相应的科学发展战略;经营当下,就是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发展基础,一步一个脚印,但最终目标是“积小流而成江海”。

出版社最核心的工作当然是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核心竞争力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产品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我过去在山西教育出版社担任社长时,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我

们制定了“以教育为主体,以文史为重点,以艺术为特色”的“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几年下来,山西教育出版社不仅被业界称为“文教新六家”,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规模。市场竞争力是与产品竞争力紧密相关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产品竞争力更强调图书的社会效益,那么衡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则是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在我担任社长的五年时间里,山西教育出版社资产总额由原来的7441万元上升到20915万元,五年的资产增长总额相当于此前十年总和的两倍,山西教育社也一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强社之一。人才竞争力的意义不言而喻。现在我们讲以人为本,的确,人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只有广聚各方面的人才,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企业才能有所作为。现在我们山西出版集团正在进行内部改革,改革的核心正是围绕上述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展开的,相信全国的出版企业也同样如此。

对于如何策划好的选题,业界有很多不错的做法,大家也各有各的门径和路数。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保持职业的敏感,二是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当年我无意中听到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先生长时间跟踪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就迅速与他取得联系,约请他撰写长篇报告文学《中国863》,并从选题策划、作品创作到编辑出版,我作为责编全程参与,保证了图书的质量,该书出版后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中国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再如考虑到作文图书市场的巨大需求和作文图书长期缺乏新意的状况,我策划了《中国学生作文大全》,该丛书上市不久就体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被专家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四大品牌”读物,带动了持续数年之久的全国性作文出版热潮,该系列发行码洋达到1.8亿多元。

文心:一个出版人和出版社的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您认为当前出版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王宇鸿:当务之急是更大程度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出版业的体制机制改革,消除长期以来阻碍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障碍。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版也同样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相比其他行业,出版界解放思想的程度还不够,改革的步伐有点慢,力度也不够,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出版单位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的思维模式下,对新兴的出版理念、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我们的出版业整体来讲比较弱小,与国外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竞争实力还有很大差距。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入地改革,中国的出版产业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文心:您在出版方面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您有没有什么感到遗憾的事?

上一篇:城市空间景观下一篇:中国教育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