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论文

2024-06-22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论文(精选11篇)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论文 篇1

“数字出版”这一概念形成之后, 人们又有一个很大的感触, 那就是总是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即“传统出版遭遇寒冬, 数字出版的冲击不可小觑”, 有的人甚至提出传统出版必将消失的观点。其实不管是一方终将代替另一方, 还是两者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变种生存, 在如今这样一个长期并存的阶段, 找到二者的对接点, 让二者在相互冲撞中共谋发展, 使读者、企业都从中受益才是正道。于是本文试图从数字出版的手机阅读形式及传统出版的现状着手, 对这一问题给予剖析。

1 手机阅读现状分析

2015年4月,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中进行过手机阅读的比例为51.8%, 较2013年的41.9%增加了9.9个百分点, 增幅达23.6%。2013年4月,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数据显示,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进行过手机阅读的比例为31.2%, 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 增幅达13.0%。而这一增幅现象并不是一时现象, 自2009年3G到来后, 手机阅读人数就仅次于网络在线阅读, 在多项数字阅读方式中位居第二。具体可见表1:数字阅读方式比率表。

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手机阅读比其他几种阅读方式起步都晚, 但是几年内发展迅猛, 不仅遥遥领先于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PDA/MP4/MP5等阅读方式, 而且其发展速度甚至在2010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 位居数字阅读增长率第一。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从2009—2012的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得知, 手机阅读不仅在阅读人数上增幅显著, 且阅读时长也逐年增加。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 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的手机阅读时长超过40min。

1.1 手机阅读人数走高原因

手机阅读人数的快速增长原因有多个, 除全国网民数量不断走高外, 还有两点原因值得重视。

第一, 时间碎片化。如今, 生活节奏加快, 个人时间被碎片化, 很少有人能够平心静气地长时间地阅读一本书。而手机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屏幕较小, 二是使用方便, 这就为人们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提供可能, 从而使手机成为碎片化阅读的最佳载体。

第二, 智能手机助力。作为手机阅读的硬件, 智能手机使用率的提高推动了手机阅读人数的攀升。截至2015年3月, 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2.9亿部大关, 其中4G净增值超过2000万户, 移动用户占比超过10%。

1.2 手机阅读的特点

1.2.1 阅读内容特点

手机阅读主要集中在手机报刊、手机小说及网络资讯等内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容短小, 随时可中断, 因此具有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等特点。相对较少的阅读时间、较短的阅读内容, 消遣娱乐成为手机阅读的主要目的。

1.2.2 阅读群体特点

阅读群体的各方面要素直接影响着手机阅读的内容、时长及地点等各方面情况。根据2012年中国出版网发布的《出版统计:手机阅读人群增长迅速每日手机阅读时长近四十分钟》文章显示, 当前手机阅读群体存在着如下特点。

第一, 从年龄上来讲, 手机阅读用户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统计数据显示18—39周岁的手机阅读群体占手机阅读总人数的近九成 (89.6%) 。

第二, 从学历上来讲, 手机阅读人群的学历大多集中在初高中、大专学历, 这三个群体在手机阅读人群总体中几乎占到八成, 为79.0%, 而高等学历, 即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仅占17.9%, 且学历越高, 用手机阅读的比例就越小。

第三, 在阅读群体上, 农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手机阅读人数占比较大, 达55.1%。

1.3 手机阅读存在的不足

如今, 手机阅读最主要的问题出现在阅读内容上。阅读内容狭窄, 文学经典少是手机阅读的一个明显特质。生活中, 我们几乎看不到有人用手机阅读经典书籍, 比如历史、纯文学、哲学等著作。快餐式的工具自然带来的是快餐式的内容, 于是导致手机阅读在内容上都比较浅, 不够深入和深刻。其实, 手机阅读的浅俗化在某方面也能说明为什么手机阅读群体以农民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居多, 且高学历者很少通过手机进行阅读。从这一点来说, 引导手机阅读朝着经典阅读方向发展便显得十分重要, 给手机阅读开拓更为广阔的读者群体也成为可能。

2 传统出版的现状

综合前面的论述以及实际情况, 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传统出版的现状。

2.1 手机阅读用户数量增加, 传统出版面临危机

2011年上半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数为19.9万人, 2012年上半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数为24.8万人, 涨幅为24.7%, 2013年上半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数达33.8万人, 涨幅为35.9%。看到这些数据, 我们对此提出疑问:不断增长的手机阅读用户是从哪里转来的?显然它占领的是传统阅读的市场, 手机阅读从传统阅读处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大。甚至有人预测纸质图书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消亡, 比如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预言到2050年纸质图书将可能消亡。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汉也做过类似的预测。

2.2 纸质图书存在客观优势

尽管在数字时代, 纸质图书受到数字出版的冲击很大, 但是它的优势也是显

而易见的, 比如屏幕阅读无法重建纸张阅读那种“直观、愉快”的快感。还有研究表明, 阅读纸质书更易理解记忆。而相对手机阅读而言, 纸质图书的优势在于:可供人们进行深度阅读。纸质图书在叙述过程中的深度、厚度是当下手机阅读所不能比的。人们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 抑或是缜密的逻辑推理中形成了深入思考的习惯。

3 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融合

如今的传统出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虽然资源丰富, 但能拿到手机平台上运作的少之又少。而手机阅读虽然平台宽广, 却长期受到内容不足的困扰。一个资源丰富, 一个平台宽广;一个因另一个的存在处于寒冬期, 一个以不可挡之势快速发展。如果能将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的优点结合起来, 定能取长补短, 实现共赢。综合二者的特点,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

3.1 深度加工

传统出版内容的可利用率偏低, 原因之一在于出版机构对手机这一新媒介的特性认识不足, 对手机阅读的用户需求把握不够, 因此, 对已有出版物适当改编, 使其适合手机阅读是二者融合的很好的手段。有专家表示, 句式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是手机阅读特别是小说类内容最主要的特点。

3.2 量身定制

量身定制, 即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学历, 甚至对不同性别的手机阅读群体提供各自适合的内容。由于当下手机阅读的主要群体为学历中下的年轻人, 具体到身份上为农民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 所以可以对于这部分人群的阅读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推荐。此外, 量身定制并不只限定在固有人群的量身打造上, 它还包括开发手机阅读的潜在人群, 为其提供适合自己需求的阅读内容。比如, 在手机阅读群体细分中, 高学历者利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比例并不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下手机阅读浅俗, 不符合高学历者的阅读需求。基于此, 做好这部分人群的阅读内容的供给是手机阅读的一个重要课题。

3.3 多产业链开发

2006年, 日本手机小说《恋空》横空出世, 随后引爆了手机小说的热潮。小说的主要内容为作者美嘉真实动人的爱情经历, 在写作过程中, 作者充分发挥了手机小说的特点, 用日常语言、极简单的文体将细腻动人的感情呈现给读者。作品在“魔幻岛”网站上发表后, 累计点击量约达27万人次, 首月销量达100万册。其后续又出版了漫画, 而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从手机小说到纸质图书到电影、电视剧, 《恋空》成功地打造出了一条完整崭新的文化产业链。由此可见, 在手机小说还远不成熟的中国, 将传统出版物打造成多产业内容在手机平台上进行视听将是手机阅读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

3.4 变“看”书为“听”书

相对于传统出版物, 手机阅读有一个明显优势, 即互动性强。如今, 手机不再是一个仅仅用来“听”的通信工具, 而是正在向“看”的多元化平台角色演进。而作为传统出版物, 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 变“看”书为“听”书, 甚至加上一些画面、视频、flash等多媒体功能。试想, 如果在地铁、公交车上的人们, 将埋头“苦”读变为随意视听, 将会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既解放了双眼, 还将阅读变得更轻松。

4 结论

阅读只是获取知识文化抑或是娱乐的一种手段, 阅读方式只是人们实现阅读必须采用的一种形式。因此, 在当今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时代, 寻求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合作, 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内容才是出版业的最终目的。这不仅是个人、出版企业的事, 还事关国家、民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竹子俊.移动阅读风头正劲[J].中国对外贸易, 2013 (8) .

[2]宋瑾.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频道潜力开发[J].出版发行研究, 2013 (2) .

[3]叶新, 贾佳.手机阅读——撑起碎片阅读的天空[J].出版参考, 2012 (11) .

[4]赵宣.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比较研究——兼谈阅读经典文献的有效介质[J].新世纪图书馆, 2012 (2) .

[5]尹春芳.深圳:谁在用手机阅读?[N].深圳特区报, 2011 (7) .

[6]李淼.3G时代来临手机阅读渐火[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9 (7) .

[7]陈建英.论网络时代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J].怀化学院学报, 2010 (3) .

[8]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9]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论文 篇2

一、广东手机移动出版终端媒体发展状况

手机移动出版包括无线音乐(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读物(手机报纸、手机小说、手机杂志、手机博客、手机群发短信)、手机出版的技术平台(手机搜索引擎、手机二维条码等)。

在图书出版领域,“手机同步出版”还是一个新成员,它是指在纸质出版物通过原有渠道发行的同时,同步推出能够通过手机阅读的电子版读物的一种出版形式。

阅读手机图书的方法非常简单,读者只需通过简单的下载,即可使用手机阅读器直接在手机上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极大地利用了手机随时、随地、便携的特点,使读者的闲暇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为读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供了条件。

2005年,广东移动联合新华社以及广东省几大报业集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手机报纸”业务。广东省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上网、彩信、短信等方式就可以浏览到《新华社快讯》、《参考消息》、《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精彩内容。

据《传媒》杂志的调查认为,广东是我国手机报普及最好的地区,目前,手机报用户已达到150万,居全国之首,其中近四成为付费用户。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广东的手机报是由移动通信公司发起的,广东移动联合几家纸质媒体来发展手机报,此后其他报社也纷纷发展各自的手机报,并且相互之间展开了竞争。各报社在努力提高自己手机报质量的同时,也想尽办法从移动争取更多的资源来推广自己的手机报。广东手机报业务有4个版本:彩信版、WAP版、短信版和IVR语音版。其中,彩信手机报收费是8元/月,WAP手机报免费,短信版手机报的资费约1~2元/月,而IVR语音版手机报的资费为0.1元/分钟。目前收费业务主要来自彩信版手机报,订阅费由报社和移动通信公司五五分成。

2007年,由大洋网、广州金蟾科技研发中心、广州清华数字电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合作研发的《广州日报移动数字报纸》数字微波发送技术已测试成功。与传统广播电视不同,通过数字广播方式“发行”的“报纸”将自动存储在用户的使用终端(阅读器),方便用户随时调读。此项技术的应用,将使《广州日报》成为全球第一份通过广播微波发射方式“发行”的数字报纸,这是传统纸质媒体的一次里程碑式跨越。

《周末画报》已出版3种手机版本:①WAP版(上网形式,随身移动,同步更新);②

MMS版(彩信形式,随身移动,每周五条彩信下发);③SMS版(短信形式,随身移动,每周五条彩信下发)。用户方面只限于广东及上海移动用户;收费方面:广东移动用户免费,上海移动用户每月8元。

手机小说、手机杂志、手机报纸——这种以传统出版分类进入手机领域的手机出版形式,虽然也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生机,但产业链尚未形成,目前还只是一种发端,是否在未来会形成真正的产业规模尚不得而知。因为手机这种新型载体毕竟与传统出版介质不同,它是否还能延续传统出版的模式和规模,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

二、广东手机移动出版终端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手机出版面临的问题

手机出版虽然相对于传统出版独具有自身的优势,但现阶段还受技术的不完善、内容缺乏创新、盈利模式不确定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有的是因为外界客观条件限制而产生的,有的是自身技术发展水平限制所造成的。

1.内容缺乏创新性

现阶段手机出版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传统出版物的翻版,没有原创内容。这是由于手机出版缺乏自主健全的采编体系运作管理体系和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造成的等。目前手机出版有关媒体业务的所有运作,包括信息来源都依附于传统渠道或者互联网,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在强调“内容为王”的媒介产品竞争时代,内容同质化无疑将是手机报纸发展的死穴。受众在使用手机时享受到了一定的便利和自主性,但求异、求新的需求心态最终会使人们厌倦不能带来新内容的手机出版。产品内容的同质化以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将会降低手机出版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市场消费日趋细化的今天,手机出版作为一种新产品必须具有独特业务。

2.总体受众资源丰富,有效受众相对较少

有效受众是指手机报纸的实际用户和潜在用户。他们是知识水平高、经济基础好、对资讯高度敏感的人群。目前,我国消费水平有限,而手机出版价格相对较高。如彩信手机报的包月价在10元到25元之间,一年定价在240元左右。相比于传统报纸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其次,目前支持彩信和WAP浏览的手机在手机用户中并不普及,拥有彩信手机的用户只占20%左右,这也限制了手机报纸的发展。

另一方面,手机出版有效受众也不稳定。相对于那些低收入的人群,手机出版的有效受众掌握信息资源的机会和渠道比较多。那么,在占有大量信息资源的前提下,他们还会坚持长期选择手机出版物吗?无线上网的手提电脑和手机无线上网功能,会分流走这部分消费人群。能否将这些消费人群锁定,也会影响到手机出版的市场基础。

3.技术不完善

我国移动通讯目前还处在2G向3G的过渡阶段,许多技术还不完善,如下载速度过慢,连接不够稳定等。无论是中国移动的GPRS还是中国联通力推的CDMA1X,在传送速度上都比互联网要慢。当用户在手机与互联网中进行选择时,速度是用户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手机自身的设计也制约着手机报纸的发展。目前,能够收发多媒体短信的手机,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一个版面的报纸通常都在5000多字,要想看完一张报纸的内容,读者需要翻阅50页左右,阅读起来十分麻烦。中国移动彩信的理论容量为50K,文字加图片,一般SP(内容提供商)规定的文字在2200字以内。对于一般新闻稿件以2200~2500字的文字容量计,一次要发送5~8条信息。人们习惯于宽屏和浏览式阅读,而对狭窄视觉范围内的频繁翻页阅读还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4.盈利模式单一

目前手机报纸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赢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如中国妇女报手机版用户,包月费用为20元;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赢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其中,最主要的盈利靠前两种。这部分收入还需在服务商和出版商之间分配。分成方面,中国移动收取流量费,占四成收入,服务商和出版商分享剩下的六成收入。在这六成收入中,服务商和出版商按三七开分享订阅收入,按七三开分享广告收入。

5.版权问题

出版单位和作者对手机出版的安全性一直有顾虑。出版单位害怕电子书文档丢失或被篡改,也害怕被盗版,不敢轻易涉入。有些出版单位总要等纸质书卖得差不多了,才敢上电子版。作者对电子出版不了解,往往不愿签合同。这是手机出版陷入低潮的主要原因。但是,以上种种缺陷并不是不可克服的,数字出版的内、外部条件近年来已越来越好。

(二)手机出版面临的挑战

手机出版成为出版业一个新亮点,必须依赖于手机出版产业链条的形成。如果没有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就不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手机出版新产业链条形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如下情形:

1.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在形成相互选择、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局面

凡是参与进来的行业和企业都很清楚,单靠某个企业、某个行业都不能形成产业链;产业链不形成,数字出版的时代就不会到来,行业或企业的投入就不会得到理想的回报。

在手机出版的产业链条中,出版单位是主要环节。出版单位占有最广大的出版资源,包括最广大的作者队伍、编辑出版队伍。出版单位不参与,这个产业链就没有多少意义。出版技术提供商是出版单位的上游环节。没有出版技术提供商,出版单位就无法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现在,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正扮演着数字出版推动者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所能提供的技术的先进程度如何,决定着出版单

位在进入数字出版以后的竞争力的强弱,出版单位对技术服务商也有同样的作用。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和出版单位是产业链条中前两个环节。

后两个环节是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这后两个环节都与购买者,包括读者和数字图书馆相联,同时又是出版单位的下游环节。手机制造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像销售商那样研究购买者,包括读者和数字图书馆的需求,既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又要引导购买者消费。

手机出版链条大体就是这样一个情形。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既是互相合作的依存关系,又是互相选择的伙伴关系,还是合作、合伙取得双赢、多赢的贸易关系。具体到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企业之间则是竞争关系。

2.进入产业链条的各个企业都在抢抓机遇、抢占制高点

在不同行业中,率先进入手机出版产业链条中的企业是一批先觉者。他们看到出版业新时代就要来临,一些新的游戏规则就要建立,一些新的标准就要制定,于是抢抓机遇、抢占制高点就成了他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其中虽然有的走了弯路,但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在现代信息产业的激烈竞争中,抢抓机遇、抢占制高点十分重要。抢占一个制高点,在上面做大做强,对游戏规则、行业标准的制定可能就有较大的发言权。不懂得抢占制高点,东抓一把西捞一点,等别人把制高点抢占完了,也就只能听命于人,按别人的标准行事了。当然,抢占了制高点后还要做大做强。

3.一个靠技术服务制胜的时期正在开始

在传统出版业竞争中,人们热衷于打造品牌,发挥品牌优势。但现在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时期,尽管你有品牌优势,你未进入产业链条,在这个平台中你就没有位置;你进入了产业链条,却没有占领任何制高点,你原有的品牌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技术服务的意义上升了。

本来是“传统出版”+“移动技术”产生了手机出版,但两者不是简单的叠加。移动技术对传统出版的改造正在进行,出版社编、印、发以及管理等各环节无不活跃着网络的踪影。一个用先进数字技术、先进软件武装的出版单位是传统出版单位难以与之较量的。同样,进入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出版单位,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技术服务制胜。在手机出版产业链形成期的竞争中必然要靠技术服务制胜,有了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服务,才有品牌。

三、广东手机移动出版终端媒体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逼近200亿元。在数字出版收入中,仅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的收入就达80亿元。

报告指出,2005―2006年是我国数字产业飞速发展并出现重大转折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和规模正在形成,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3G为手机出版发展提供技术可能

真正的手机出版应该建立在3G技术基础之上,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信息,真正做到看、听全感觉。3G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信息产业部表示,中国将在2008年奥运会以前提供3G的应用。专家预测,未来5年,3G将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到2008年,3G多媒体手机的销量将达到3.8亿部。

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出版流量、传输速度、多媒体等技术难题将得到解决。手机将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传统出版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手机出版方便快捷的优势将凸显出来。3G时代,手机出版将迎来飞跃发展的春天。

2.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巨大,但手机出版用户却相对较少,手机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市场前景广阔。日本I-Mode模式的成功便是有力的证明。

它对我国移动通讯产业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特别是在市场运作、广告投放方面都有非常有益的帮助。相比之下,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用户资源,如果推广成功,手机出版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3.国家产业支持

2003年4月,信息产业部重新调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所附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增值电信业务的分类不再基于网络,而是基于业务特征。新目录以许可证制度为电信业务市场准入管理确立了清晰的游戏规则,而且更体现出电信市场大门进一步向企业敞开的愿望。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对于包括手机报纸等信息服务业务的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新目录中对企业准入政策相对宽松,从而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竞争,促进发展。

从网络运营商的角度看,目前手机用户的语音自费总量呈下降趋势,手机出版是其积极发展各类增值电信业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手机报纸的发展而言,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就是要实现传统报纸、网络运营商和用户的多赢局面。

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新闻出版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强调,手机短信、手机新闻、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型出版形态已经在我国纷纷涌现,它将成为未来信息流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网络时代,搜索为王”,互联网与无线通信信息技术的聚合体——中文信息无线互联网搜索技术,必将成为3G时代的无线核心技术,它将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该技术已经由人性化智能文字信息搜索发展到了音频和视频信息的搜索。国家应该制定振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为手机报纸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机遇。

4.电子出版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手机出版无疑是数字化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印刷出版,数字化出版具有高效、优质、节能、成本低等优势。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出版将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手机出版将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四、广东手机移动出版终端媒体发展对策与建议

对于新闻媒体的电子化,我们并不陌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媒体功能网络化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即时性、交互性的全新特点还让互联网获得了“第四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的美名。然而技术的发展总是打破人们想象力的局限,手机的普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创新使得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出现了。

虽然手机出版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内传媒技术商和部分运营商的热捧,但是像广东“手机报纸”这样成功集合本地最优秀媒体力量的还比较少见。为什么广东移动要花这么大力气和媒体合作发展“手机报纸”呢?因为目前通信行业正呈现出移动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合一”的大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信息消费(短信、彩信、WAP等)也正在从日常生活消费向文化消费的领域迈进,并向媒体、娱乐、金融等领域渗透,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报纸、手机钱包等众多新业务的出台,这标志着通信文化产业正在形成。

对传统出版来说,手机出版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并且很有可能为传统出版业的经营模式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据了解,彩铃这一手机和音乐的结合就正在改变音乐版权商的生存方式,因为不少彩铃音乐的版权收入已经超过了其发行音像制品的收入。这其中,技术革新造就的低成本和营销到个人的创新显然起着积极作用。而对于手机出版来说,这样的机会同样存在。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论文 篇3

喊的热闹与干的冷静

近一年来的中国出版,随着“企业化”(出版社转企改制)和“集团化”的基本完成,出版的“数字化”就成了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领导的重要讲话、业内的重大活动、媒体的主要版面,要是没涉及数字出版,简直就不可想象。“数字出版”将超越“传统出版”成为出版的主流,已成为出版业毋庸置疑的共识。如果把各出版社将本社专有出版期内的纸质图书的电子版权(经作者同意)卖给阅读器硬件商、图书数字化服务商、网络发行商等,也视为参与数字出版的话,几乎全中国的出版社(或出版商)已都在从事数字出版了。

那么,中国的数字出版真的已经这样热火起来了吗?如果我们以较为严谨的“数字出版”概念[《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指出:“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网络等。”]来观察目前的出版界,就可以发现,除一些出版集团和少数大社真正在试水外,绝大多数出版社还只是在观望。

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数据(参见2011年9月10日《中国图书商报》第1-2版)也佐证了这一点。2010年,全国非纸介出版的总产出为1080.7亿元,其中电子书仅24.8亿元(其余为手机出版349.8亿元,网络游戏323.7亿元、互联网广告321.2亿元、数字报纸6亿元……);而2010年,全国纸质图书的造货码洋为936亿元;电子书是纸质书的1/38。

总之,截至目前,在数字出版领域鼓浪弄潮的,主要是和信息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比如:手机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等。而传统出版企业,绝大多数都有点迷惘、有点彷徨。没资金、没技术、没人才,就算想做数字出版,又从何处切入呢?

传统出版社为何对

向数字出版转型不热心?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和“一个个具体的传统出版社转型为数字出版企业”,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极端地说,即使现有的纸介质出版社全体坚决不介入数字出版,也无法阻止数字出版超越传统出版的步伐,出版的本质属性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和积淀。由于信息技术的产生和飞速发展已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人类获取知识、传播信息、积淀文化有了更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新方式,所以,出版方式转型进入数字出版是历史的必然。而且,中国政府也在大力倡导、促进这一转型。

那为什么传统出版企业对此会彷徨、观望呢?上文提及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客观要素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关键问题在于: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做数字出版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任何企业,盈利都是第一目标,一件明摆着缺乏盈利模式的事项,很难让企业投入进去。然而,数字出版的奇特性在于,它尽管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盈利模式,但他拥有令人眼红心动的盈利前景。

目前,传统出版企业做数字出版,实现产品销售的方式主要有:

A.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电子阅读器硬件商,如汉王等,获取利益;

B.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数字销售上,比如北大方正、中文在线等,获取利益;

C.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门户网站,供读者付费下载或在线阅读,从而获取利益;比如:

D.把纸介质图书数字化→把电子版权有偿转让给电子书店,比如即将开张的当当,从中获利。

事实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信息化人群(上网人数、持有手机人数,持有电子阅读器人数);据调查,去年中国人的电子阅读量已超过了纸书阅读量;这几年下来,传统出版社几乎都已把可以转让的纸书电子版权转让出去了,而且是非独享的、重复地转让出去了。但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传统出版社通过以上模式获取的利益是很少很少的,绝大多数社一年仅在几万元甚至更少。

不仅传统出版社不获利,上述模式中的其他参与者,无论是图书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图书销售平台商、技术供应商以及大多数终端阅读器生产商,都没有盈利,都是在用不知哪天可以实现的盈利希望在支撑着一天天朝里面烧钱。

传统出版社被迫转型

的节奏越来越紧

如上所述,传统出版企业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所以对转型数字化出版不积极,而且,数字化出版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占领全球。

其实不然。

中国出版有一个特殊性,即出版利润率牢牢和教育联系在一起。在产值、赢利模式上占据前三四十位的出版社,全部都是以出教育类图书为主的社,尽管目前数字出版上最热闹的是文艺出版,但数字出版对国内传统出版发行致命冲击的首先将是教育出版领域。2011年9月27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通讯《电子书包:一场静悄悄的教学改革》,且引其中一段:

“上海电信推出的电子书包去年11月经历了虹口区小规模试点之后,目前同样得到了闵行区闵行中学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最近,电子书包项目又传来好消息,电子书包在虹口区内将新增试点学校30所,且将步入金山区各学校的课堂,预计覆盖人数新增3000人。”

“电子书包是上海电信和虹口区教育局、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共同合作推进的一种数字化学习方案,它将书本电子化的内容植入到一套针对中小学设计的电子化教学辅助系统平台中,学生、老师均可以借助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完成相应工作。”

“据了解,美国加州已进入了电子课本推广期,另外,在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也正在推动实施‘电子书包实验教学计划’。2010年11月8日,上海电信与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英特尔(中国)公司和微创公司签订了共建‘基础教育电子书包’项目协议,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对上述引文,不知道其他人会有什么感觉,我的反应是:第一,中小学课本,纸书被电子书取代,已开始计入日程表了;第二,这项颠覆性变革中,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参加;第三,由于中小学课本的特殊性,最终肯定会有出版社参与的,但其他类别的出版物呢?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国内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最先遭到冲击的将是中小学课本,将被电子阅读器取代。恰好看到今年9月18日《出版商务周报》第3版对美国世哲出版社亚太地区总裁保罗·埃文斯(Paul Evans)的采访,埃文斯认为:“中国数字化最大的机遇在于教育市场,因为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如果能够制定统一的标准,生产一种学生共同使用的、价格合适的电子阅读器,将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文艺类图书,主要是小说散文杂文被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取代;随后是学术著作、大专教材被网络取代。较不易为数字化取代的大概会是低幼亲子读物和高档画册。

这个过程会多长?会从何处何时开始?恐怕没人知道。但它一定会开始,无论现在从事这些领域的传统出版社愿意与否。

传统出版社介入数字出版

的优势何在?

既然无可避免,则与其被转型,不如争取主动转型。目前来说,全世界的数字出版都才刚刚起步,没有一个出版企业可以说已具备成熟的数字出版模式。传统出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有一套相当成熟的运营模式,无论怎样变换花样,无非都是编——印——发三者的整合。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套用编——印——发的运营模式。

那么,在其中,传统出版社的优势何在呢?目前较典型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传统出版社具有内容上的优势。还有与此相关的一种说法:出版无论千变万化,归根到底是内容为王——言下之意,别看数字出版技术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网络销售商多么闹腾,出版最终还得看我传统出版社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更多的是传统出版社的虚荣和自恋在膨胀。因为很简单,只要问一句:内容真的在传统出版社手里吗?

进入公共领域的图书无所谓内容在谁手里,引进版权书基本上不会把电子版权给你。剩下的是本版书,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了解知识产权了,已开始把电子版权和纸书版权分离开。即使全部授权给出版社,也只有最多10年(现在一般只有5年)的专有使用权,且其收益还要和作者拆账。这样,可以说内容掌握在传统出版社手里吗?这样掌握的内容在转型初期也许会有一定优势,因为这时的技术供应商、网络商根本没有内容,但一旦传统出版社把有限的一些内容都转让完了;一旦传统出版社以外的企业也开始介入内容生产(这绝非不可能,就好比当年民营出版从非法——默许——半合法的进程一样),到那时,传统出版社还好意思讲拥有内容上的优势吗?

我们认为:传统出版社的优势在于资格上的政策垄断性。简单地说,做纸质出版,要有出版资格,只有国家批准成立的出版社才可以;做数字出版,同样会需要有相应的资质,所谓“自出版”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会举网络出版的例子。其实现在的网络出版,只是一种网络发布,是一种事实存在,而非合法存在。举一个有点庸俗的说法,网上发布的作品可以去评职称吗?可以去评茅盾文学奖吗?

即使不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讲,仅从科学性上来看,对作品的审查把关加工提高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有人讲,“文责自负”;这是不错的,但只是一个方面。一部科学性上有错误的作品发布出来,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作者负得了这个责吗?

而且,数字出版超越传统出版的其中一点即是出版量的无限放大,现在已有人提出“云出版”的概念了,越是海量的出版,遴选审查把关就越显得重要。

“平台”作为一种商务模式,

不是传统出版社适宜介入的

“平台”是一种高明的商务模式,无论平台中的运营者盈亏如何,构建平台者都能确保自身的盈利。比如,赌场就是一种古老的商业娱乐平台,无论赌客输赢如何,开赌场的都有抽头。大卖场也是一种平台、淘宝网也是一种平台。所以,平台运营的关键是能让足够多的顾客进入采购。具体到出版的内容平台,如果想让零售商即终端服务商感兴趣、想令终端读者感兴趣,首先要有图书品种量的保证,其次要有图书品种质的保证,第三要及时补充更新添加新的内容,第四要价格优惠;而这些,绝不是传统出版社可以做到的,哪怕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出版集团也做不到可以独力构建内容平台。任何出版社,规模再大,其品种也不可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分工是一项基本原则,做数字出版也不会例外。在目前,传统出版社比较现实的是做好一个内容供应商(这也是很多人引以为优势的原因)。

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结局

会是1:0吗?

目前,数字出版还只是传统出版的补充角色,短时期内还不能承担纸质图书在社会文化建设上的使命;但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它终有一天会远远超出传统出版。那么,这种超出会不会出现1:0的局面,即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彻底取代?

我们认为,电子介质的出版物对于纸介质出版物,不同于当年纸取代竹木简,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更深刻,到底会发生什么,无人可以预料。

之所以要提出会否1:0这个问题,只是想说,即使最终结果是1:0,但这個结果还很遥远,传统出版尽管如夕阳西下,也还会有一段如晚霞般的绚丽灿烂。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差异比较 篇4

一、传统出版的历史渊源与优势特性

在编辑出版专业研究领域里, 为区别于新兴的以磁光介质、移动媒体 (手机) 、电子网络为传播载体和途径的数字出版方式, 人们普遍将以纸张为文献载体, 通过印刷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图书、报刊出版活动称之为传统出版。

传统出版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 有两项是与传统出版活动紧密相关的, 即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一方面可以显见在古代, 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首先开创和繁荣了纸质出版业;另一方面, 也可以看出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对科技创新的直接影响力。自这两项技术诞生以来, 纸质出版物———书籍, 就成为历时最久, 影响最广的文化传播媒介。而且, 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传统出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内容资源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积累、完善、丰富过程, 并承载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用和影响。较之新兴的数字出版产业, 传统出版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性。

1. 传统出版物具有良好的阅读和普及优势

在人类出版活动的历史上, 纸张因其便于书写、印刷、阅读的良好性能, 而成为长久的出版介质, 纸质出版物也凭借其相应的优势担当起传承、发展、积累人类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古人传承经典的文化阅读到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各级课堂上, 纸质图书阅读行为的普及程度和根深蒂固的阅读习惯影响, 是远远高于数字出版产品的。而且, 较之数字出版产品读屏的阅读方式, 纸质图书阅读过程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消耗、无噪音, 对身体无辐射、相对保护视力的绝对优势。迄今为止, 纸质图书阅读依然是人们进行学习、思考等深度思维活动时所必须的最佳阅读方式选择。

2. 传统出版物作为文献载体留存时间长久、安全

一本纸质的图书, 只要没有经过人为的破坏或意外灾难, 在适当的环境下, 它可以被长久留存并使用, 可以成为容量可观的文化传承和记录的优选载体。而数字出版物则是以一种虚拟的状态存在, 它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电子设备才能重现内容。电子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因此人们不可能长久地使用某一种技术手段或设备, 从而也就相应地给长久留存或使用同一种技术模式下的数字出版物设下了障碍和隐患。也许两年前买一张CD, 两年后电脑市场上已经没有了相应的CD阅读器;或者今天读者把需要的数字图书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 明天他的电脑中病毒, 就有可能导致数据坏损无法读取, 这些情况都是时有发生的。所以, 数字出版物长久留存的安全性、使用性是要低于纸质图书的。

3. 传统出版社会公信、认可度高

传统出版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 早已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而且要接受国家指定的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 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相应的工作, 因此行业自律性强, 职业道德标准高, 从而可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同作者的合作形式稳定, 有法可依;同读者的关系, 有长期积淀下来的认知基础和相应的信誉度。因此, 纸质传统出版的社会公信力高, 社会认可度好。在我国现今各种科研、教学单位系统内的评价体系中, 科研成果纸质出版依然是不能为其他出版方式所能替代的刚性标准。

二、数字出版优势

在信息处理传播进入数字化和互联网应用日益普遍的时代背景下, 数字出版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可阻挡地成为出版产业中的新的生力军, 并迅速凸显出传统出版所无法具备的一些优势特性。

1. 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较之传统出版方式的生产流程, 同样在完成出版产品内容的创作、编辑加工之后, 数字出版产品的后期复制过程要远远快于传统出版物印刷装订的生产过程, 效率优先。而且, 后期的复制过程当中只需一些固定的设备、人工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即可, 成本低廉, 无固定原料消耗。

2. 发行方式便捷、快速, 无仓储、物流成本

数字出版物大多依赖业已形成的互联网实现终端销售, 充分借力于信息高速公路远程传播的优势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出版内容, 这是有固定实物形态的传统纸质出版物所无法做到的。数字出版产品内容相当于寄存在相应的网络服务平台上, 无须出版者再另辟销售渠道, 只要设定、选择好一种成熟的网上发行模式, 就不再另外产生物流成本和仓储成本, 这对于普遍拥有不良库存的传统出版发行方式, 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

3. 强大的检索功能, 便于读者购买并阅读

数字出版产品大多在互联网上发行, 读者可以通过网上的搜索引擎, 及时便利地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字出版物, 实现购买并阅读。这种凭借网络所提供给读者的即想即得的互动式的、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要的应时性服务, 是传统出版销售渠道永远也无法做到的。虽然纸质图书也可以通过网上书店来购买, 但还是要经过一个配送的物流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相对于读者的急迫需求, 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相比较而言, 数字出版的确是开创了出版者与读者可以直接对话的新时代。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介质的改变和因此而带来的生产方式、发行环节以及读者购买、阅读方式的变化。在现今的历史阶段, 二者都有不可替代的特性优势, 共同组成当前多元化的出版产业。只有充分认识、挖掘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的特性优势及其差异性, 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平衡发展和互动结合。

1. 传统出版应重回经典文化取向

在读者可以进行多种选择和购买方式的新阅读时代, 读者的一些临时性的、简单的文化信息需求, 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在线阅读方式来解决。相对于数字出版物, 价格高昂的纸质图书就不再具有销售优势或者销售可能。相反, 读者若是需要一本长时间仔细研磨, 甚至是留传后世的图书, 那是任何一种数字出版物都不如纸质图书具有阅读和留存优势的。鉴于市场需求所产生的深刻变化, 传统出版应及时迅速调整自己的出版规划, 重新塑造以传播经典文化为己任的出版价值取向, 高标准定位出版领域里的学术权威性和经典内容原创性, 是传统出版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数据出版应侧重工具性、实用性、娱乐性的文化取向

近年来,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证明, 以工具性、实用性为主的文献信息数字出版, 以娱乐性为主的手机读物、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是数字出版发展最快的品种, 赢利趋向稳定。这说明大众想依赖于网络这样一个信息高速流动的服务平台解决的, 依然是工具性、实用性、娱乐性的需求为多, 所以, 数字出版者应该更加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 使之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同步。

参考文献

[1]郝振省主编.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 (2008版) [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

[2]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

[3]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

传统出版改革与数字出版转型 篇5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是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同纸质出版一样,数字出版的手段发生了变化,但其目的同样是为了信息的传播与知识的积累,只不过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与受众获取方式、阅读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对于纸质出版来说,数字出版具有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目前网络上相当一部分信息,只能说是分散化、碎片化的信息,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对于图书出版来说是一种出版形式,其本质仍然需要与内容紧密相关。同样地,数字出版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实现传统图书出版的积累与沉淀,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出版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

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是近二十年来铅印向胶印的转变过程中,以及长期以来出版行业固有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思路所产生的问题。无论是从生产流程还是质量控制,铅印与胶印均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目前我们的部分生产与管理人员要么是遵循铅印时代的思维与管理模式,要么不了解铅印时代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流程,也就只好照搬使用。

现有出版社的管理人员,相当程度上具有存在沿袭铅印时代管理模式的问题,没有具体分析铅印时期的技术、管理与目前胶印、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有何异同,也没有认真分析两个时期的流程与工艺对于流程管理的具体要求,人为地形成各流程之间相互协调上的矛盾。这就产生了生产与管理方面的冲突。

(二)问题的解决方式

1. 流程再造

因技术的改变而产生的生产流程与管理的冲突需要根据现在的技术与管理条件进行流程再造。

很多出版社的内部业务流程管理,多年以来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对现代出版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并将之应用于出版流程管理,将能够使出版流程无缝对接,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的出版质量。

2. 新技术的采用

数字技术在图书出版中已经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数字出版也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模式。目前来说,采用先进成熟的数字出版技术与传统图书出版技术、出版流程相结合,对传统图书出版流程进行改进,是较好选择。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

(一)数字出版赢利模式

目前看来,数字出版具有几种不同的赢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依靠内容销售的赢利模式;

(2)依靠广告收入赢利的模式;

(3) 提供不同类型增值服务的赢利模式,等等。

不同的赢利模式适应于不同的专业方向与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赢利模式是企业在这一新技术条件下成功转变的关键。

(二)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结合

1. 数字时代图书出版的赢利模式

目前数字出版的范围大多是指网络出版、手机出版、手持终端等与网络或电子书相关的出版。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来说,图书出版转向数字出版如何才能赢利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比较好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可能是上述几种赢利模式的有效结合。

在专业出版与教育出版领域,内容产品与增值服务相结合,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内容产品,同时辅之以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完善的教学平台服务应是较好的发展模式。

2.生产模式

教育出版与专业出版在由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发展思路与专业发展方向规划合适的数字出版技术流程与生产流程,根据技术实现流程来协调与设计生产流程。

(1)教育出版。现代教育出版的目的是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而不是仅仅提供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材。出版企业需要建立教材全流程服务的概念与服务体系。

数字出版对教育出版的影响主要从教学资源的提供上获得突破。教学资源各个组成部分的确定需要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与要求、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等进行确定,不可强求统一。

数字出版在教材建设方面的特点之一是其灵活性,完善的教学平台建设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院校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服务。

(2)专业出版。专业出版的目的是向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查询与学习。传统出版所提供的图书,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内容是读者所需要的,读者不需要的大部分内容无论是对于出版社的成本支出,还是读者的费用支出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专业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结合,需要以与数字出版相关联的技术实现为基础,向读者提供专业技术方面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技术咨询与服务是以专业为基础,图书内容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专业内容数据库。同时,需要根据技术发展与图书出版内容的更新与变化,实时丰富数据库内容。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技术等为读者提供完善的技术咨询服务。

3. 技术实现与关键技术管理能力

数字技术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应用,以及数字出版真正成为图书出版的有效方式,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本技术的构建。出版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实现能力,至少应该具备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维护能力。这种技术能力一方面是技术管理能力,一方面是技术架构的实现和维护能力。

技术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与总体运营能力、企业架构构建与实施能力、投融资与资产管理能力、生产运行与现金流的控制与运用能力等。

技术构架的实现和维护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与业务的结合与融合能力、技术平台的规划与实现能力等方面。其中的关键点为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能力。如果不能将技术与专业业务有效结合起来,单纯的技术平台建设只能是没有肌肉的骨架,没有任何意义。

数字技术,以及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对未来出版企业建立自身的市场地位、谋求发展、产生效益非常重要,将会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技術与数字出版的生产模式、赢利模式成熟、稳定之后,数字出版的重要环节仍然是内容。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将会是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矛盾共赢 篇6

一、网络图书出版的现状

网络出版在国外, 尤其是网络技术发达的美国, 已经趋于成熟和规范, 在网络出版发展最早的美国, 目前有99%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站。这个数字远高于美国公司运用网站进行网上销售或推广产品的比例。而我国由于网络技术起步较晚, 网络与出版的融合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这也同时意味着, 中国的网络出版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一) 传统出版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出版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预测:“传统出版业的市场影响力在未来5年一10年会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广播、电视尤其是网络的长期浸淫, 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 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相反用于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却越来越多了。其次新的市场目标群体涌现, 现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 信息技术教育已变成必修课而且大中小学学生基本上都是网民, 5年一10年间, 他们在中国阅读市场占有绝对的份额, 他们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

(二) 新型网络出版企业活跃于出版舞台

网络环境下, 出版主体变得多元化, 出版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出版单位限制, 更多的非传统出版单位加入到网络出版的行列中来。这些非传统出版单位主要是指网络公司、娱乐集团、政府机构以及个人等。这些由非传统出版单位进入网络出版的企业, 都拥有强势的信息技术背景或庞大的客户资源, 甚至集传媒经验与电信资源于一体, 对文化、技术资源进行整合, 向网络这一新兴的信息产业领域伸展。这些新型的网络出版企业, 一方面激活传统图书期刊等资源,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大量的视图音乐游戏出版物, 满足人们多层次出版物的需求。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产业链, 在做技术的基础上介入内容提供领域, 并取得一定的收益。

目前网络出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数字图书馆, 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是原生型网络出版, 如台湾《明日报》这种原创网络报刊;三是网络游戏视听出版;四是手机短信出版、五是个人网络出版。

二、传统出版观念迫切需要调整

网络出版和传统出版存在着矛盾和共赢的关系, 对于领先和强势的传统出版来说, 主动迎接网络出版时代的到来并分享到利益是必要而且迫切的。实际上, 已经有几大因素将要促使传统出版行业调整观念和加速整合。

(三) 产业整合的需要

近年来产业整合最突出的表现是, 构建于互联网形成与成熟基础上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部门的融合, 即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有可能都在同一个新媒体操作系统中运作。

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孕育了产业融合实现的可能性, 产业融合现象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以生产内容为主的图书出版产业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它不仅使语音、图像和数据实现了融合, 而且使不同形式的媒体彼此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由此, 内容的增值能力倍增, 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凸显, 内容产业的概念应运而生, 并受到了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的高度重视。

于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一些国际大型出版集团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纷纷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 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将自己的业务领域集中在内容产业, 把自己定位于内容提供者, 并通过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体、介质上的充分使用来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

(二) 出版社功能面临巨大改变

在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中, 出版社处于主导地位, 他们有权决定与哪位作者合作, 有权选择哪位作者的作品出版发行, 而作者始终处于被选择的弱势境地, 读者也没有很大的发言权。

在网络出版环境下, 出版社“选择把关”的地位和功能受到冲撞, 作者的自主权得以提升。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作者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 为自己的作品寻找合适的出版机构, 作品拥有更多进入社会文化领域的机会和途径。尤其是个人网络出版的盛行, 作者可以跳过出版社这个中间环节, 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 直接发布在特定的网站上, 或者通过个人网站、博客等方式与读者见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 出版社的权威地位受到撼动, 把关功能下降。出版行为回归到了文化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角色上, 出版机构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内容竞争力”, 吸引作者为其提供出色的作品, 一方面又要吸引读者的关注, 实现其经营收益。因而必须通过营销传播塑造自身品牌形象, 来达到这一目的。

(三) 受众变化要求整合

在网络传播时代, 受众往往是新旧媒体的复合受众, 既上网, 又使用传统媒体。受众的需求和活动空间扩大, 在传播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很大变化。受众本位意识增强受众本位意识, 即受众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 受众对自己在传播过程中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自我肯定。

几个突出现象是, 网络传播时代的用户更讲究信息时效性, 并打破时间流程随时获得信息, 不受地域限制, 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甚至追求“点对点”, 这对传统出版而言, 不管是传播的内容、形式、时间、地域都需要进行调整, 并尤其要加强互动功能。

三、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矛盾共赢

网络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单位的限制, 使得出版行为成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多元主体行为, 同时网络出版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到达信息接收者, 省略了印刷和物流环节对传统出版从编辑到印刷到出版发行的工作流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似乎在网络面前, 传统出版显得苍白无力, 失去了其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然而, 作为精神产品发布者的出版, 内容永远是竞争的核心和根本, 出版物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无论是纸质书、电子书还是网络, 依然以其内容和内在品质为主。技术是手段, 传统出版借助于网络和其他数字化手段, 只是适应生产力的大变革, 让信息内容更快更有效地达到受众。

传统出版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 对信息的把握、驾驭能力强, 善于策划选题, 熟悉出版流程, 有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网络, 这都是目前网络出版业所不具备的。何况目前网络出版还受到版权保护、阅读设备成本高、保存与收藏困难等诸多痛疾的困扰, 无法实现完全盈利, 一定程度上倚赖传统出版的“滋养”和“补贴”。因而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势必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会呈现这样一种并存的模式。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正确认识传统出版业的优势, 充分发挥其长处, 以内容质量制胜。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发展, 传统出版业的条块分割、地区垄断、渠道不畅、资源和经营分散等弊端都被一一攻破, 网络所特有的自由开放、海量存储、传输快捷、检索方便等特点, 决定在网络环境下出版社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一年靠政策保护或行业垄断就凭几十种或几百种图书“独领风骚”。

针对我国目前传统出版的发展现状, 出版社应准确定位自己的出版领域, 在专业领域做大、做强;准确定位目标读者及发行渠道, 建立自己的终端客户网络, 个性化渠道网络;同时还应根据自身的内容定位、出版规模、发展时段、人力资源等, 个性化设计出版社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结构, 合理处理集权、放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激活组织、人员的活力和创造性, 同时注意网络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

未来的出版界是属于那些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 同时又拥有强大内容资源的传统出版机构的!正确处理好纸质版与网络版的比例关系, 同时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随着网络空间的拓展, 网站提供的内容必须是读者关心和需要的。

一般而言, 网络出版做得较好的出版社往往具备这样的特点, 即重视电子书的同步出版与网络宣传, 增强纸质书的宣传效果, 达到互动的效果。以四川大学出版社为例, 该社2004年出版纸本书450种, 相应的电子版图书441种, 所占比重达98%, 事实表明, 同时出版电子图书并没有影响纸质图书的发行, 反而令图书的销量有所增长。

因此, 网络出版要与纸质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 相互转化, 立体出版, 并要做到互相宣传, 互相促进。

摘要:走进2008年, 网络出版、电子书籍越来越风行, 很多的出版社也建立自己的网络图书平台, 本文就是研究当前网络图书发展状况, 了解传统图书与网络图书结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分析网络图书与传统图书的矛盾和共赢可能。

关键词:网络图书,传统图书,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04) , 2004年1月版;

[2]《网络出版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实验室, 2003年7月;

[3]《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发行模式研究》, 谢新洲;张春铭, 《出版科学》, 2005年第6期;

[4]《图书营销新体验》, 屈晨辰, http://quchenchen.space.live.com/blog;

[5]《网络出版对我国传统出版的影响》, 王丽娟, 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 t t p://krd152.cnki.net;

[6]《国外网络出版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邢鹏;张志强《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年第11期;

[7]《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 徐丽芳, 《出版发行研究》, 2005年第7期;

[8]《出版业调查报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9]《出版产业研究》, 周蔚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篇7

一、我国传统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必须要充分认清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的不同特征与发展现状, 不断提升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水平, 促进民族出版业可持续发展。

(一) 传统出版产业发展优势不可小觑

传统的出版产业以纸质出版为主要途径, 传统纸质书籍的出版、发行、传播具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 拥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熟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相对固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发行队伍, 图书内容的采写、编排、印刷都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 因此, 各级特别是读者对传统出版物内容的认可度更高, 认为传统出版物更具权威性。同时, 传统的纸质图书更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随时随地方便阅读, 具有很好的再现性, 给读者预留了诸多的思考空间, 更有利于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更有利于知识的推广与传播, 更能体现出版业的以为本的理念。

(二) 数字出版推动了出版业融合

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传播方式之间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 如《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采用了“全媒体出版”, 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出版方式, 实现了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这些现象透现出数字出版运营的趋势: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相关内容产业融合不断加深, 充分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 减少重复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拓展了传统出版的阅读空间, 延长了出版物生命周期。据统计, 截至2010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亿多人, 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近三成。目前, 全国手机用户达到数亿, 其中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近2亿。在发展速度上, 手机出版是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行业, 手机出版营业收入持续保持翻番增长。目前, 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纷纷推出手机出版物。各级媒体均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业务, 大到中央级报刊, 小到地市级新闻媒体都开辟了自己的手机报。一些期刊社则推出手机杂志, 如《电脑爱好者》、《三联生活周刊》等。盛大等数字内容提供商中文在线则积极同移动通信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打造手机出版内容基地, 这些举措都有力展示了手机出版物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 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 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 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 以Symbian (赛班) 和Window s M obile (WM) 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 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 如i Phone3G、3GS等, 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 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同时, 电子书得到迅猛发展, 国外的亚马逊、中国的汉王、爱国者等企业都是电子阅读器的主要生产商, 近年来销售业节结攀升。目前, 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经逐渐清晰, 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 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 (网) 等等。这些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 产业形态已初步成型, 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企业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实践中观点逐渐统一, 必须依靠著作权人与出版商的结合、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产品与渠道的结合来实现盈利。

二、数字出版的主要优势

(一) 产品形态多样性

内容需要依赖载体才能传播。与传统图书介质单一相比, 数字图书载体更为丰富。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PDA、学习机、M P3、M P4……载体的差异大, 导致产品形态多样化, 阅读方式也多样化———在线阅读、无线下载、移动设备内置等, 譬如手机阅读可分为在线、WAP、客户端等。不同的产品形态, 不同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主体的功能不同, 地位也不同, 这些都会影响数字图书定价权的归属。譬如中国的手机移动阅读, 在现有垄断的格局下, 主导权完全控制在电讯运营商手中。

(二) 赢利模式多样性

与传统出版通过销售纸书获得收益不同, 数字图书赢利模式更为多样化, 主要包括:一是作为内容产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获得收益, Kindle和i Pad目前均采取此种模式。此模式为数字图书基本收入模式。其业务形态更接近于纸本书, 掌握内容的出版商有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广告赢利模式。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一样, 内容作为媒体, 全部免费或部分免费, 通过广告获得收入。谷歌数字图书馆即通过免费向读者提供部分内容聚集人气, 获得广告收益, 再与内容提供商分成。广告模式是互联网的主要赢利模式, 由于广告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无法测定, 故其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运营商手中。三是增值服务模式。与广告模式类似, 将内容作为积聚人气的工具, 形成社区效应, 通过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来获取收益。这种赢利模式下, 内容与价值实现方式之间距离更远, 关联性更弱, 其主导权也掌握在网络或者电讯运营商手中。有更多的赢利模式不断被创造出来, 彼此并存, 导致定价权和定价策略以及利益分配的多样性。对于数字图书究竟是一种产品, 还是一种媒体, 人们消费的究竟是产品, 还是接受一种服务, 也产生了很大分歧。

(三) 内容来源多样化

欧美数字图书基本上源于纸本书的数字化, 数字版权作为出版权的附属权利, 掌控在传统出版商手中, 并且成为与运营商谈判的筹码, Kindle Store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正式出版物。中国的情况较为复杂。数字图书内容来源更广泛, 其中原创文学更是创造了一种全新阅读模式。它产生于新闻管制下的内容稀缺和表达通道的限制, 最初是网友在论坛上发表的帖子, 逐渐出现专门发表个人作品的文学网站, 开始完全免费, 后逐渐探索出VIP收费阅读模式。非常规、多渠道的内容来源, 海量的内容, 影响数字图书定价权, 也从供给的角度影响到数字图书的价格。

(四) 发布和销售方式多样化

载体和赢利模式决定了数字图书发布和销售的多样化。目前数字图书有两种发布方式, 一是单本书模式;二是连载模式。连载是原创文学网站的基本模式,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欧美数字出版领域十分少见。这种模式也被原创文学网站带入手机移动阅读上。数字图书在销售方式也更为灵活, 譬如单本图书的销售、多部图书打包销售、订阅、包月、计时收费、按流量计费、与硬件捆绑销售等。不同销售方式, 主导者不同, 定价权归属也不同。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对策

新媒体出版在不断的探索中将走向基本定型, 届时将有更多的出版机构把数字出版作为其发展重点之一。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并且具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出版也会同步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出版传媒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 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传统出版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优化传统出版内容优势。尽管随着网络、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 数字出版得到快速发展, 但传统纸质出版与一些新兴的数字出版相比, 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数字出版完全取代传统出版的道路还十分漫长。“内容为王”是出版业的至理名言, 传统出版单位最大的优势以及生存之本就是“内容”, 传统出版在内容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长期培养保留有丰富的采编人员, 对内容编辑的严格程序, 都使信息内容资源、公信度成为传统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出版要继续发挥传统优势, 着力在表现形式、内容可观赏性方面努力进行探索, 促进传统出版可持续发展。

(二) 突出数字出版特点, 加快数字出版创新发展

数字出版优于传统出版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可检索性、超文本的功能、传播的实时性以及良好的互动性。数字出版要不断强化数字出版的知识服务。数字出版要借助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以知识内容服务为主要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增值性服务, 不断创新数字出版的服务领域, 不断增强数字出版的附加值, 推动数字出版的发展。

(三) 创新思路举措, 促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 也各具不足之处, 要充分发挥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各自的优势, 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方法, 不断促进期刊间的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的相互融合, 既是一种互相学习, 也是一种互相促进。传统出版在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同时, 要加强与数字出版间的沟通协调, 将传统出版的内容数字化, 将版权交由数字出版推广和普及;数字出版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通过自身平台加大对传统出版的宣传推介力度, 通过多层面的合作, 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实现迅速的增量发展, 取得跨越式扩张, 进一步提升传统出版的品牌和知名度, 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基勇.关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态融合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网络出版的兴起与传统出版的选择 篇8

与传统出版相比, 网络出版优势明显。首先, 网络出版可以节约资源。传统出版物需要用纸印刷, 耗费纸张资源, 而网络出版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出版物转移到电子阅读器上, 节约了纸张资源[2]。其次, 网络出版无需发行、物流配送环节[3], 减轻了社会成本;可实现按需印刷,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读者在网络上自己选购电子图书, 无需物流配送。如果想把已购买的电子图书转化为纸质图书, 可以通过自己的数字印刷机实现按需印刷, 从而使出版社实现零库存。第三, 网络出版可以降低出版者的经营风险, 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图书出版商而言, 网络出版的按需印刷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他们的成本, 使风险最低。第四, 网络出版可以降低图书成本。由于无需印刷, 无纸张、印制费用, 可以使图书的成本下降, 从而降低图书的销售成本, 进而促进销量的增加。第五, 网络出版使阅读方式发生改变。读者在网络上购买了自己喜欢的电子产品, 下载后在电脑上直接阅读和检索, 使阅读方式更加方便和快捷。一部存储空间很大的电子阅读器, 可以存储上千、甚至上万种电子书, 使读者携带起来更加方便。第六, 网络出版使出版物在第一时间可以跨越空间限制, 国内外读者可以同时阅读, 较传统出版的发行范围更加广泛。第七, 网络出版的互动性强, 可以直接面对读者, 读者阅读后可以通过网站的留言板输入自己的读后感, 利于作者直接、迅速的收到读者的反馈意见, 从而及时修改作品以满足读者的需要。面对这些新兴的优势资源, 传统出版并没有消极等待, 而是以主动选择的应对姿态把网络出版的优势资源不失时机地嫁接到传统的出版行业中来。传统图书一般可以分为大众类图书、教育类图书和专业类图书。网络出版的兴起对这三类图书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优势更加彰显。

首先是大众类图书, 以地图类图书为例。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物, 因其以图像为主、配合文字注记的表现形式以及出版审查严格、编制专业性强等特点而区别于一般出版物。传统出版的纸质地图是人们出行、生活的必需品。查找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需要查阅世界政区图, 从某地开车出发前往另一地点需要翻阅经过地区的交通图, 到另一个城市旅行需要阅读该城市的交通旅游图……地图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纸质地图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最凸显的是道路的更新问题。目前, 我国的各级道路新建、改线路的较多, 尤其是城市内的道路变化更大, 传统的纸质地图由于受生产周期的限制, 即编辑需要将变更的道路修改到纸样上, 计算机制图人员再将其修改到电子数据上, 喷出审校样, 经三审三校后再修改出片, 直到印刷装订成册, 再经发行人员销售到市场上, 当读者购买到新版地图时, 由于生产周期长, 新版地图上的道路系统往往已经不是最新的了。所以, 按照传统出版方式, 读者很难买到最新的交通地图。而对于出版社而言, 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 也不能保证地图全部销售完, 库存积累严重的情况常常出现。基于以上情况, 如果将传统的纸质地图实现网络出版, 直接将数字化地图在网络上以有偿支付的形式进行销售, 既减轻了出版社的人力、财力, 省却了高昂的纸张、油墨和印刷成本, 读者也可以及时下载到最新版的地图。此外, 网络出版的地图, 读者可以借助电子工具箱上的工具, 对地图进行放大、缩小、查询、打印等功能操作。并且可以按照读者需要, 输入满足特定条件的信息, 从而生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地图。

其次是教育类图书, 以中学生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导材料为例。目前, 我国市场上中学生的教辅指导用书很多, 将其转化为网络出版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取的。这是由我国中学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决定的。学生学习时需要传统出版的纸质教科书, 这样可以在书上做笔记, 课后复习时也方便;考试时都是笔试考卷, 所以在纸质辅导材料上做练习更符合学生的利益。如果将教科书和教辅材料实现网络出版, 那必然出现学生上课时手捧电子阅读器、在电脑上做练习的情形, 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是网络出版可以借助其时效性快、信息量大的特点, 对教学辅导材料进行宣传。正如前面所讲, 目前市场上教辅材料大量涌现, 学生把所有的参考书全都看一遍是不可能的。通过网络的宣传和读者评价, 学生可以较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反响好的教辅材料, 并通过在线浏览的方式确认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教辅产品, 然后再购买纸质图书。这种购买过程, 比起在书店逐一翻看的大海捞针式的选书要省时、准确。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 有些教辅材料实现网络出版更符合读者的利益, 比如计算机类习题用书, 因大部分计算机考试都采取机考形式, 所以读者购买数字化的计算机考试用书更利于通过考试。

最后是专业类图书。专业类图书与教育类图书类似, 将其转化为网络出版不利于读者研究、学习。但是, 当今世界上关于任何一种专业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出版物太多, 以至于专业研究人员不可能将其所在专业的所有出版物都翻阅一遍。但如果借助网络平台,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在线查阅、搜索等功能, 检索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内容, 从而定位到是哪本图书、期刊或报纸, 再通过在线付费下载或者购买纸质出版物的方式获取资料。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较快捷的锁定目标出版物。例如, 我国的清华同方知网、超星网等便是成功的网络出版的实例。

尽管网络出版有着诸多优势和发展潜力, 传统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但传统出版业仍有其存在的理由, 其功能和地位并不会被网络出版完全取代。首先, 从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来说, 很多人更愿意捧着一本厚厚的书阅读, 在翻页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4], 这是任何一种电子阅读器所无法取代的。其次,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互联网和计算机还未普及到每个家庭, 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使每户人家都拥有一部电子阅读器还无法实现。此外, 对于特定人群来说, 阅读对象仍将以传统出版物为主, 例如儿童这个群体, 大多数家长会考虑到经常上网浏览孩子视力是否会受到影响、孩子是否会痴迷网络而影响与父母的亲近关系等问题, 从而坚持购买纸质的儿童读物。因此, 目前传统出版物的地位和功能是无法被网络出版完全取代的。

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方式, 网络出版可以利用自身特点, 与传统出版借鉴互补, 从而促进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 出版社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放到网站上供读者选择, 使读者及时、快速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通过在线阅读、有偿下载等付费方式购买, 从而达到出版社销售图书的目的。另一方面, 目前一些有才华的作者通过网络小说、博客等形式发表自己的作品, 已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出版社的编辑可以把握契机, 与这些作者联系, 将其作品以纸质图书的形式出版, 从而延续其作品的热销[5]。对于时效性强的出版物可以以网络出版为主, 理论性强的出版物则以传统出版为主, 借助网络出版予以推广。二者互相补充, 共同提高。可以预见, 未来我国的出版市场将是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相互合作发展, 共同推动着我国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图书读者总数突破1亿大关[EB/OL].http://www.cbi.gov.cn/wisework/content/88184.html.

[2]冯智勇.网络出版与传统编辑角色转变[J].科技与出版, 2007 (3) :25-27.

[3]王炜.传统出版向网络出版转型策略研究[J].大学出版, 2009 (3) :28-32.

[4]李雪.浅析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协调发展[J].中国报业, 2011 (6) :11-12.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对手戏 篇9

自改革开放至今几十年的时间内, 我国的出版业的发展突飞猛进。而且,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将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 这是毋庸置疑的。“数字出版”这一新兴的出版形态, 在其刚诞生时, 出版业还是以传统出版为主, 数字出版为辅。然而发展至今, 不过十年左右时间, 她目前所占领的市场正在打破中国原有的出版市场格局。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最新表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发展的格局将逐步形成”。

在这种发展态势下, 传统出版产业开始有些担忧了:数字出版的无纸化将大大削弱传统出版商在图书发行这一环节的作用;相应的产业链商家也对数字出版抱有敌对的态度, 视之为“洪水猛兽”, 认为彼此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大有认为其“取而代之”的局面将很快到来。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发布的《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 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 比2008年增长50.6%, 并且其产值首次超过了传统出版业, 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 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 数字报 (网络版) 收入达3.1亿元, 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 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 手机出版 (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 则达到314亿元。在这些数据和数字出版产值已经超过传统出版业的事实面前, 似乎更有理由相信:“数字出版”的急速发展孕育着将来出版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数字出版”独特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更契合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对娱乐 (文化) 功能、知识功能和信息功能的要求, 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在市场方面, 其制作成本低廉, 发行快速, 覆盖面广, 零库存等优势无可比拟, 传统书籍的生产从确定选题到出书, 再到把书布满市场, 再到书店上架需要很长的时间。数字出版物则可以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与发行所占用的时间, 而且省去了仓储、运输和陈列费用。这就加速了书籍生产的资金周转和资金利润率的提高, 使单位出书成本大幅度下降, 以美国小说《骑弹飞行》的发行为例, 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0000份, 这样的市场进入速度是传统出版所不可想象的。当然, 我国有属于自己的市场特性和消费者特性, 版权问题的复杂性, 有多少的消费者愿意支付下载费用, 都是需要时间去解决和培养的;在生活娱乐方面, 其便携性, 存储性, 获得途径, 较强的交互性也是传统出版不能超越的, 同时数字出版物是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储在各种磁盘或电子介质中的图书音像。它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内容。信息量更加丰富, 阅读更加方便;可以无成本任意复制, 不仅便于传播和扩散, 适合大家共享, 而且可以快捷地查找和检索。

任何事物的优与劣都是相对的, 新媒介也是具有局限性的。面对新媒介形态“数字出版”的挑战, 纸质出版也凭借几千年的历史, 承载无数书香墨韵展示着自己的魅力。相比之下, 数字出版物在需要细品精读的市场上, 是有阅读不便捷性的, 传统出版物承载艺术设计与创意的能力, 以及独有的整体审美鉴赏性质, 是新介质不可比拟的。在当今中国的市场经济方面, 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 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仍然脱节;版权问题依然面临挑战;体制机制建设有些滞后等等, 这些都是数字出版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之比较探析 篇10

关键词:传统出版;网络时代;出版业冲击

一、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

当今世界信息大爆炸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之改变,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在网上浏览和查询资料。在网上查询资料只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即可十分方便快捷地达到查询目的。传统的工具书在现在资料查询时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弱,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成为查询之必需。

网络时代的考据,已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现今和以后的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所需要搜集资料的,已经不再依赖大量地卡片制作,涉及大多数的书籍或问题,大多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当今网络上可供选择的资料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多数资料可以在经过或未经过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引用,当然,现在已有很丰富的付费数据库为广大学者和高校学生服务。

网络查询之便捷乃至任何需要查询的线索,甚至不需要很完整,仅仅只需要部分关键词,即可链接到数以百万甚至上亿计的相关网页。然而,过于方便快捷的方式,又带来另外的问题,如何在浩如烟海般的信息筛选有用信息,又成了新的当今困扰人们的问题。在输入关键词之后,面对上万条信息,如何从中选出真正有效信息,避免其他过多的无关信息大量信息垃圾的干扰,是众多网络使用者和搜索引擎提供商所讨论的热门话题。

应该承认,过于方便的网络搜索查询方式,使得“做学问”变得异常简单,抄袭和剽窃更甚。版权问题也是非常棘手。

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比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传统出版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出版的载体形式、运营模式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出版的纸质媒体拥有自身的优势,如精心编辑的信息、直观悦目的外观设计、便于阅读、便于携带保存等,这些优势使得纸质媒体至少在近些年还不至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电子出版则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它成本低廉,时间快,传播广,便于复制利用等。

蓬勃发展的电子出版业,让电子阅读成了新的时尚。据统计,电子图书的销售额到2015年将达到100亿元的预期,使电子出版商对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趋之若鹜。有人预言,看看毛笔的今天,就可以知道纸质书的明天。

据了解,我国目前传统图书一年的销售额约为1000多亿元,而电子和网络出版物在总销售额中只占一个零头。不过,网络上的“电子书”却让喜欢上网的网民尝到了甜头:不仅找书容易、价格便宜,省时省事,而且便于查资料、做笔记和收藏。截至2006年5月,全国已有400多家出版社开展了网络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已累计出版电子书超过3000种,并积极探索电子书的多种应用,是国内第一家利用网络将电子样书发送给订购客户群的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2005年出版电子书750种,并于当年实现了同步出版。电子书(e-book)是网络时代的新生物,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全新的出版和阅读方式,是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它将与纸质图书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阅读的最主要渠道。

目前一些电子阅读器如PDA、手机等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阅读欣赏电子图书,而且可以很快地更新或增删,这是纸质书无法与之较量的。在一些门户网站读书网站,如新浪、网易、黄金书屋、书路等,甚至可以不用花钱就能读到不少好书。电子出版推出丰富的图书资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等平台向社会大众传播,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够方便、快捷的下载自己所需的、极具个性化的知识内容,出版社与读者均能够获得利益。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应该互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前进。

三、结语

如今,互联网正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方便快捷的主要渠道,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贮存、全球化的传播体系、开放性的传播空间、跨媒体的传播形式以及廉价易得的特点,成为时代的宠儿,拥有越来越光明的前景以及无可比拟的发展空间。据德国弗朗霍夫学会1999年统计,1995年,人们的媒介使用分配是:广播40%,电视40%,报刊图书14%,网络3%,载声体3%;预计到2015年,人们的媒介使用分配情况将产生较大的变化,分别是:广播33%,电视35%,报刊图书11%,网络17.3%,载声体3.7%。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广播电视以及报刊图书的比例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在拓展它的生存空间,蚕食着原先属于传统媒介的领地。

网络所拥有的巨大存储量和强大的检索能力,正是读者和出版社梦寐以求的传统图书的拓展功能。成本低、传播广、容量大、形式多及趣味性强等,都是电子出版的突出特点。而传统出版的渠道、运输、分销等环节的成本和风险,在互联网出版中都将不再是问题。利用信用卡等形式,采用网上支付等方式,可以更加快捷高效地完成销售。

面对电子出版的冲击,编辑应该注意及时捕捉国内外图书出版信息,特别是国内图书出版信息:应该注意及时捕捉各类图书的出版信息,特别是自己分工领域的图书出版信息。这类信息的网络来源十分广泛,主要有其他出版社的网站、网上书店、数字图书馆等。此外,也可以从一些网站上获得。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论文 篇11

1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学界对“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周鸿祎认为, 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至上, 体验为王, 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1]雷军认为, 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用户思维、产品思维, 本质上就是把传统产业做到极致的一种看法。[2]“独孤九剑”提出的九大思维是最为著名的。

从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持, 在兼顾出版业社会属性的前提下, 利用全新的媒体形态, 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进行产品生产的思维方式, 将其运用在产品编写、印制 (数字化) 到发行、传播、销售的全过程。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下,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不是替代关系, 而是相互融合构建出版新业态。

2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现状和趋势

形式多样的新兴出版中, 数字出版的发展比较突出, 2013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31.3%, 利润总额199.4亿元, 增长31.2%。[3]单纯的纸质书、电子书、音视频领域的竞争日趋饱和, 多种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 出版业的盈利模式日益多样, 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2.1 新技术助推融合发展

技术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排版技术的新发展, 也推动了电子书刊的立体化发展。互动式电子排版软件的开发、创新、利用, 为互动式的电子书刊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体现了内容和技术的融合。互动电子书增强了阅读体验, 这也正符合互联网思维——增强用户体验的原则, 也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比如带有GPS功能的互动旅游书, 带有计时器的烹饪书等, 实现了电子化、互动式阅读。

2.2 互联网大佬、电商竞争数字内容

2013年5月, 腾讯文学与“创世中文网”达成合作, 随后, 百度文库文学网上线, 新浪拆分读书频道成立文学公司, 互联网大佬竞争网络文学拉开帷幕。互联网大佬看中的不是网络文学网站自身赚多少钱, 而是对用户的吸引, 把网络文学当作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另外, 亚马逊中国打通了“终端加内容”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目前亚马逊与国内超过300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 促进电子书销售。

2.3 三屏互动推动深度融合

由于手机、电脑、电视三种工具操作上、体验上都各具所长, 目前无法完全替代, 但是三者的内容不再孤立, 操作不再单一, 内容上的共享和操作上的互动将成为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终端服务和交付环境的升级, 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过程正在发生变化, 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之间将会实现更多地融合, 在内容和功能上实现更多的渗透。

2.4 社交化推动数字内容传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社群化, 促使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一种“群传播”的特征。在这种特点的基础上, 数字阅读平台与网络社交平台相结合, 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上增加了“关系”要素, 也体现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目前阅读与社交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被出版业运用, 如亚马逊收购社交阅读和推荐服务网站Goodreads;爱思唯尔收购在线社交学术平台Mendeley。

2.5 数字内容多载体化

随着移动网的加速布局, 移动终端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近年来, 电视与网络相连被积极推进, 眼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也在试图与网络相连成为内容载体。随着终端的不断演进, 我们发现只要具有“屏”性质的物体, 都可以当做数字内容的载体。例如, 2013年, 日本一家名为Seraku的公司将一面镜子做成了内容载体,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看新闻、天气等各类信息。

2.6 政策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走向融合, 成为进入中央视野、提上全局高度的重要改革任务。在这一背景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应势而为、应时而动, 于2015年4月9日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4]《指导意见》特别强调, 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 依托先进的技术和渠道, 借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5]

3 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中的运用

互联网思维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新商业规则, 各行各业都将其运用到企业经营中, 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 实现互联网大环境中的新突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也十分重要, 需要从内容、体验、用户、人才、管理、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变革。

3.1 重视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出版业是以内容选择为基础的产业, 内容为王不能变。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相融合, 在内容生产方式上发生变化, 将传统出版采编优势与新兴出版数字化相融合, 实物营销和内容营销相结合, 使产品形态多样, 提高了产品在功能上和服务上体验。出版企业不仅在功能上竞争, 也要在服务上竞争。功能上解决用户买书的用途, 服务上的体验决定用户会不会买你的书。

3.2 重视数据完善数据库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库的建立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 只有对历史数据的追踪, 才能了解消费者的喜好, 通过数据的分析, 精准定位, 实现精准营销。在传统出版中, 大数据的跟踪分析是无法实现的。然而,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 第三只眼无处不在, 当电商跟踪我们的浏览记录后, 会了解我们的浏览习惯和消费习惯, 同时电商可以根据数据分析预测用户的消费, 这样的数据分析给电商制定精准的营销战略提供了依据。

3.3 重视人才实现扁平化管理

在互联网大环境中, 企业内部需要快速反应, 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一体化内部运行机制, 实现内部组织扁平化, 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内部管理中, 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的思维创新, 因此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新时代的出版业人才既要深刻理解出版业本质属性又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人才的储备和管理, 是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3.4 重视用户打造关系社群

互联网思维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 用户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显得特别重要,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参与度, 实现产品的口碑营销, 逐步扩大粉丝群。对于出版行业, 这一点仍然适用。在传统出版中这种社群关系的力量往往被忽视。

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 人际传播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在社群化的世界里, 社交化的传播力量无与伦比。在前文中提到, 社交与阅读相结合的模式, 这既可以满足用户阅读需求, 也满足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需求。

3.5 重视平台加强跨界合作

一个平台企业如果仅仅提供简单的渠道或者充当中介的角色, 那称不上是一个“平台”。在互联网思维中提到的平台思维, 应该是具有“生态系统”的思维, 打造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又具有上升空间的“生态圈”。互联网为平台商业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使整合资源、跨界合作通通变得易于操作。盛大网络打造文学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盛大文学通过长期的摸索在战略上已然形成了文学平台、电子书平台、出版平台, 支撑起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整个产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平台链, 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受众面。

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平台的建设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内部建设数字化运营平台, 使出版全流程数字化, 达到反馈快速及时的效果。平台思维对于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非常重要, 真正的数字出版运营管理平台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囊括全流程的管理系统, 最终实现内容提供商自建平台, 全流程支持XML结构化数据标准, 形成多形态数字产品, 达到一次制作多元产品发布。这样既节约资源, 又可以实现良性竞争,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平台建设, 主要指出版企业的跨界合作, 例如同电商、自媒体等平台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有利于扩大传播途径, 打造关系社群;通过跨界合作, 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 跨界合作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运用中的特殊性

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出版业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属性, 是建立在内容选择基础上的文化产业, 因此万万不能单纯套用互联网思维, 用户至上的原则必须也要兼顾社会属性。如果一味强调“读者至上”、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肯定是行不通的。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出版业从业人员都应该认同这一点, 所谓“用户至上”也要以内容选择为前提, 只有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 才能传播正能量, 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摘要: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是2014年的两个热词, 各行各业都在谈互联网思维, 也都在谈融合的问题。众多领域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 出版业也不例外。当然,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万能的, 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也有其特殊性, 在出版业的融合中, 如何恰当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新的发展值得当代出版人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祎.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药”[N].第一财经日报, 2014-2-12.

[2]雷军.互联网思维本质上就是群众路线[J].中国企业家, 2014, 12 (13) .

[3]范军, 张晓斌.2013—2014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

[4]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出版, 2015 (4) .

上一篇:教育网络下一篇:科学区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