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

2024-10-14

主题出版(共5篇)

主题出版 篇1

《中国石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典型做法汇编》一书共分为安全文化与管理模式、安全责任、风险管理、安全培训、作业环节与安全行为、承包商管理、专业安全、事故 (事件) 预防及应急管理等八篇, 囊括了来自中国石化油田企业、炼化企业、油品销售公司、设计施工单位、科研教育单位等的28篇典型经验与做法,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中国石化在HSE管理方面, 在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该书目前已由中国石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定价28元。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010-84289974。

小众出版市场的热门主题 篇2

另外,至少有两本书参与了对“罗马帝国为何衰亡”的罗生门阐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了本《罗马新史》,书名冠以“新”字,其实作者是公元5世纪的拜占庭史学家佐西莫斯。佐西莫斯在批判基督教时比吉本还要激进得多,认为基督教破坏了罗马的传统道德和古典文化,在他看来,基督徒宁愿帝国分裂,在罗马面临蛮族侵略时,基督教却散布和平反战观念,“基督的胜利即罗马的帝国的死亡”。

在美国人詹姆斯·奥唐奈写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信出版社,2013年3月版)中,作者批判罗马不尊重其他民族及其文化,“继续坚持过去的野心和成就”,“那些衰落中的帝国已经丧失了自知之明,它们会挣扎着靠剩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从而无可救药地削弱自己”。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了本《罗马帝国的崛起》,但作者不是现代人,是古希腊晚期的大史学家波里比阿。这本书写的是罗马和迦太基争霸的那一段历史(“布匿战争”)。如果您只想了解这段史实的话,看看《罗马人的故事》第二卷“汉尼拔战记”即可。但是,《罗马帝国的崛起》的价值并不仅限于史实陈述。在波里比阿看来,罗马崛起的原因源于“三权分立”,当然这说的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而是“执政官、贵族、平民”。以执政官为代表的个人专制,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精英,以公民大会为代表的平民民主,波里比阿认为这三者构成了一个优越的“混合政体”,兼取了民主和专制的优点。

最厉害的是,在波里比阿写书的时代,罗马事实上还远未进入全盛时代,而波里比阿凭着对“三权分立”的制度崇拜,竟然准确地判断到了罗马即将统一地中海世界的历史进程。

关于罗马题材,中国出版商们一直都挺热衷,尤其是在2013年特别热闹。实际上,在本身就属于小众的世界史图书中,罗马题材的书籍出版数量与风头甚至仅仅落后于二战题材而已。

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最为中国人熟悉的罗马史。在盐野七生的历史世界中,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从第11卷开始。前十卷都是写崛起和兴盛的,最后五卷才终于进入我们最为熟悉的罗马帝国题材:“衰亡”。

或许是受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影响,我们对于罗马史阅读的兴趣长期是“衰亡”远强于“崛起”,事实上,就西方史学界来说更是如此,论述罗马衰亡的史书和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堪称一大“显学”,正如吉本所说:“罗马帝国衰亡史,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和最惊人的一幕。”

盐野七生这套书显然是刻意与“出版主流”做斗争,从罗马的诞生一直写到灭亡,上下横跨一千多年。讲述衰亡的最后五卷,盐野七生也是将重点放到了“如何”衰亡,而不是最为流行的“为何”衰亡的阐述上。如果说《罗马帝国衰亡史》更类似《资治通鉴》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那么《罗马人的故事》侧重于说故事,绕着理论走。

尽管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看似提纲挈领地提出“蛮族与宗教的胜利”,将罗马衰亡的最大因素归咎于“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但实际上,据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吉本实际上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系统的解释,他在书中多处陈述衰亡的原因,但这些因素之间往往没有什么关联性。吉本在书中总结了“超过二十种”以上的衰亡原因,从暴君执政到军队跋扈到贵族势力的消亡再到社会的奢侈腐化,基本上是乱枪打鸟的架势。

德国人蒙森的《罗马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堪称是和《罗马帝国衰亡史》并列的泰山北斗。蒙森的《羅马史》严格地说应称作“罗马早期史”,他从“人类最初迁入意大利”写起,一直写到恺撒被刺死于元老院的台阶上为止。也就是说,《罗马史》完全可以作为《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前传”来看,两本杰作共同构成一个伟大的罗马历史世界。当然,两书之间也有些时间上的缝隙,特别是关于屋大维(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的史事,对此,你可以通过阅读《伟大属于罗马》([英]斯托巴特著,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来承上启下,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读《罗马人的故事》第六卷“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中国人也写过一本挺不错的罗马史作品,吴于廑先生的《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三联书店,2008年版),所谓“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将希腊罗马放在一块写也自有其道理,这本书不到200页,对希腊和罗马的人物、制度、战争、变革以及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等的叙述,都和分析说明穿插在一起,唯一的问题,就是你必须忍受“阶级史观”的叨扰。

主题出版 篇3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十一五”期间, 我国报刊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王司长】“十一五”期间, 我国报刊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报刊阅读要求, 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2010年, 全国出版报纸1939种, 出版期刊9884种;报纸总印数500.2亿份, 期刊总印数35.4亿册。实现千人拥有日报90份、人均消费期刊2.4册的发展目标。7家报业集团、报刊社的经营部分已经在境内外上市, 1251家报刊单位注册为企业或转企, 39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 大众消费和学术类期刊集群开始出现, 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63家期刊与国外开展版面合作, 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报刊网、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 报刊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宏观调控、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出版领域, “十一五”期间, 我国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 取得长足的进步,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品形态基本显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融合逐步深入、消费市场日益成熟。“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0%, 2010年总产出超过千亿元, 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超过8%, 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 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将数字出版纳入重要扶持领域;各地纷纷出台针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

【记者】那么当前我国报刊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司长】国际上,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 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博弈使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 新闻出版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在巩固舆论阵地、传播中华文明、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同时, 全球化产业竞争的新特征要求新闻出版业抢占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当前, 全球新闻出版业正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 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的战略制高点, 各国在新闻出版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新业态培育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再看国内, 新闻出版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将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 我国报刊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为报刊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文化消费快速增长, 为报刊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深化报刊出版体制机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报刊出版生产力, 为报刊业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报刊业基于数字化的媒体融合为实现产业战略转型升级创造了广阔前景;文化资本市场的建立完善, 新闻出版“走出去”工程的实施, 报刊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 为报刊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 “十二五”时期我国报刊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对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报刊业要抓住难得机遇, 妥善应对挑战, 推进深化改革, 转变发展方式, 合理调整结构, 实现科学发展, 促进我国报刊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报刊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司长】4月20日, 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对今后五年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总体布局。同时发布的还有新闻出版业的11个专项规划, 其中包括《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凸显了“十二五”时期报刊业将加快发展步伐的信号。

《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的指导思想, 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 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切实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 增强报刊的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 把握报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契机, 做强主体主业, 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总体实力, 大力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

《规划》的发展目标是报刊业总体实力稳步增长, 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 报刊出版单位服务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报刊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的成效, 产业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报刊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 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期末, 实现千人拥有日报100份, 人均消费期刊3.1册。报纸出版业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5%, 期刊出版业平均增长4%。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 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 整合教育、科技等优秀期刊组建3—5家大型专业出版集团, 建设20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术期刊。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少5000家。在全国乡镇及城市建成城乡阅报栏 (屏) 10万个。

【记者】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转变发展方式是重要任务之一。请问, 对于我国报刊业而言, 转变发展方式是转在何处?

【王司长】对于我们报刊业来说, 告别十一五, 步入十二五, 应该说是我们正从创新发展的阶段, 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时期,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 指引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 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我们工作主题。转变发展方式, 首先要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做强做大。把报刊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同时对报刊产品和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资源整合, 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在全国打造出一批优秀的报刊企业品牌, 组建起若干大型的传媒集团。这个传媒集团将不再仅限于纸媒, 而是集现有的各种媒体形式于一身, 并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 转变发展方式, 要实现内容传播方式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无论是在理念、经营模式, 以及传播方式上, 我们都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数字技术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尽管在这方面我们至今尚未找到一个较成熟的盈利模式, 国外很多大的传媒集团目前也都是在探索的过程中。

我们还是要坚定的认识到, 在信息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由单一变为多元, 由单向变为双向。这是大势所趋。因此, “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继续摸索完善, 依靠自身品牌来推进数字化转型。现在我们的很多报刊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 比如, 办网站、手机报、手持阅读器, 户外广告牌、LED、电子阅报栏、阅报屏等, 非常丰富。

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 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国家在十二五中将文化列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 在前进道路上, 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未来文化的发展将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必须加大报刊公共服务等各项业务的推进, 比如上述的电子阅报栏、阅报屏等。统计显示, “十一五”期间, 全国建了大概两万多个阅报栏;“十二五”期间, 我们计划建十万个。这也是运用新技术实现数字传播的一种探索。目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都开始做这项工作, 自发地承担起这种公共服务的责任。

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预计2011年将投入20亿左右的资金。积极开展重大项目, 带动产业发展, 特别是数字技术项目, 各地报业可以向所在省申报相关项目, 总署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主题出版:重内容更要“好看” 篇4

主题出版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在出版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抓手。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直属的出版单位,近年来,在主题出版上积极响应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号召,策划出版了一系列精品主题出版物。这些图书,及时准确解读中央战略部署和政策,既很好地配合政策对当年的理论热点、难点、重点进行了宣传,又在市场上受到读者的欢迎,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题出版案例。本文试图以人民日报出版社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勾勒出主题出版的一些特点,供业内同行参考。

一、关注政策 主题出版大有可为

近年来,人民日报出版社围绕主题出版,陆续策划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丛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中国梦”系列、“三严三实’教育实践” 系列、“四个全面”系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等主题出版物,取得了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丰收。其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丛书”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三个方面,通过历史变化、现实成就、国际比较,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必然性和光明前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分三册分别面向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读者等展开宣传,由于推出及时,行文通俗易懂,表达方式贴近青少年读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并陆续被一些地市教育局列为当地青少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考读物,发行量累计达30余万册。配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的主题图书有《省委书记讲党课》《“三严三实”党员干部读本》等,学习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面的主题图书有《“四个全面”学习读本》等,这些图书对政策解读准确到位,发行上市也比较及时,其市场反映可圈可点,其中,仅《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焦裕禄》发行量就达8万册。201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人民日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抗日战争十四年全纪录》《一道背负:日本父子的侵华战争责任对话》《台儿庄涅槃》《问血》等主题图书,这些图书均在《人民日报》有过大幅版面的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外, 2016年一开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就及时推出了“人民日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系列近20余种。截至目前,仅一个月时间,“两学一做”主题读物之一《做合格党员必修课》单品种发行量就已逾7万册。

所有这些,离不开对政策的密切关注和重视,这也和社领导一贯的主题出版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人民日报出版社董伟社长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中央重大学习活动,才能确保我们工作方向与重大决策正确。”这一指导思想已经深刻渗透到人民日报出版社年度选题策划活动中,并成为行之有效的策划思路和理念。

二、形式创新 主题出版要喜闻乐见

除了内容上科学严谨,理论解读上科学权威外,在出版形式上,主题出版也要大下功夫打破传统略显单一的模式。要用独特新颖的形式,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喜闻乐见。

在主题出版物的选题策划方面,人民日报出版社立足中央精神和读者需求两方面做文章,力戒拼凑和跟风重复的选题,在图书的内容设置和装帧设计上都精益求精,尝试创新。比如,用“讲党课”的方式,在内容设置上嵌入课堂上课的问答形式。从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图书《党史第一课》开始,就摒弃了传统生硬、枯燥的理论宣讲模式,而是采用通俗的语言,在每一讲的书稿里添加案例、背景故事、延伸阅读等知识点,并用课后问题进一步启发读者思考。环环递进,模拟课堂读者听课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相关回答,从而使读者摆脱了“我说你听”的被动接受模式。

“讲党课”也成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将时政和文史相结合的一个品牌。采用“讲党课”这种内容设计方式,人民日报出版社配合纪念建党90周年、“三严三实”教育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先后策划了《党史第一课》《党史必修课》《省委书记讲党课》《党员廉政必修课》《做合格党员必修课》等主题出版物。事实证明,“讲党课”这种方式,深受读者欢迎,它深入浅出,将读者带入课堂互动的场景中,增强了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最近的“两学一做”主题出版布局上,社领导分析:因为是面向全党学习,所以涵盖范围很广;而基层党组织学习的有效模式,一是讲党课,二是知识竞赛。“讲党课”通俗易懂,更易于基层党员接受,而且“讲党课”的图书我们已经有成熟经验。从发行量来分析,“两学一做”主题读物《做合格党员必修课》和《做合格党员知识竞赛题1000题》属于同类出版物里发行量皆有所表现的图书,其中前者如上所述,上市一个月发行量已经超过7万册,而后者则创下了上市一周就发行3万册的业绩。

除了内容上的精心设计,主题出版物在装帧形式上也要更加别出心裁。以人民日报出版社“两学一做”主题图书《做合格党员必修课》为例,该书除了延续“讲党课”这种形式在延续内容上的互动,在每一讲增加案例部分,重点介绍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以激励党员信念,从而促进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我外,在形式上,还采用图解方式,让读者“看图说话”,从而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的内容、要求、目标一目了然。图解方式让读者能够轻松把握学习要点、学习方式等,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可谓寓教于乐。在印刷上,采用双色印刷的方式,改变“白纸黑字”的单一形式,这也让主题出版图书更加“好看”。

在主题出版上,人民日报出版社始终坚持把作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把图书质量关。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没有过硬的质量,再完美的形式也只是徒有其表。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保证图书质量,人民日报出版社在三审程序、奖惩机制方面都加强了管理。此外,人民日报出版社还强化责任制,责任到人,重点项目社领导亲自挂帅。比如,发行量达120万册的重点主题出版物《习近平用典》,社领导从内容质量到版式装帧等,每一项细节都严格把关,严格要求,保证了该书在质量上的过硬品质,进而在读者中营造了良好的口碑,这也是其成为年度畅销书的原因之一。

主题出版物如何在严肃主题下,实现政策理论的及时有效传播,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如何及时把握理论动态,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主题出版读物,如何嵌入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使理论宣传的效应最大化,服务更多的干部群众,仍需要我们做进一步创新。

(作者单位系人民日报出版社)

主题出版 篇5

[关键词] 于丹 品牌出版 国学普及 出版主题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72-03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Yu Dans publication path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since a 7-day series of her lectures entitled “Yu Dans Insights into the Analects” was broadcasted on CCTV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n 2006 as part of the Lecture Room program. By analyz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f publication theme and media image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brand building and cultural values of Yu Dan, and pointed out in the end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Yus Sinology essay collections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series indicated the canonization and serialization of Yus brand publishing, and that the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Yus Chinese culture popularization would continue to develop into more robust segment markets in depth.

[Key words] Yu Dan Brand publishing National culture popularization Publication theme

1 一个中心:国学普及——于丹作品十年出版关键词

作为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国学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并掀起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2006—2008年,是于丹作品出版的井喷期。在不足3年时间里,于丹出版了4部作品,可谓“炙手可热”。尽管于丹两本书签约的出版社都是市场占有率偏低的出版社,一个是坚持发行传统古籍的中华书局,一个是侧重发行法律专业书籍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但附丽于“央视”品牌节目的强大号召力,作品仍然热销。

2011—2012年,是其作品出版理性回归的市场期。2011年,《于丹·趣品人生》出版牵手于丹的已经是高度市场化的盛大华文。2012年,《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由磨铁文化出版。如果说于丹作品的最初畅销,确实有极强的“时势造英雄”色彩,那么,三年之后,离开了“百家讲坛”的于丹,选题市场更理性的出版方,显然在寻找新的突破。

2015年是其作品出版的细分化深入期。于丹3部作品同年上市。有书写自我的散文集《人间有味是清欢》,有中规中矩的古文化讲解《于丹·字解人生》,还有力图在国学原典和于丹个性化表达中,寻求最佳配比的国学美文《有梦不觉人生寒》。出版方有实力国有出版社,也有新锐出版公司。于丹作品的出版由此进入一个细分时代。

2 二元互动:媒体形象和品牌延伸——于丹作品十年出版主题流变及走势

2006—2008年:于丹“学术明星”媒体形象期。品牌亲和力与浅薄化互为悖论,促使作品出版主题向中文专业化流变。

恰逢国内畅销书市场运作的黄金时代,于丹作为第一个涌现的“千万级”畅销书作者,她的媒体形象集中于“学术超女”“学术明星”,这样一些略显商业的膨胀化字眼。在大众媒体的集体追捧之下,于丹既收获了“北京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中国十大教育人物品牌中国年度人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与“术业”相关的体制内教育荣誉;又有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女性新闻人物、品牌中国30年30人、中国十大品牌女性,甚至“中国最美五十人”这样的体制外的时尚标签。 诚然,央视多个品牌栏目的幕后策划、北师大传播学和影视文学的教授博导,这样的杂家背景,让于丹摆脱了学者躬耕于书斋的刻板形象,拥有史无前例的、最广泛的市场亲近感和时尚性。同时,也有媒体开始用“名媛气质”,这样一个暧昧的词汇,描绘于丹对“学者”传统媒体形象的“偏离”。有关于丹经典浅薄化的非议应运而生。

比如,十博士《解毒于丹》。“于丹‘心得《论语》和《庄子》的举动,不但没有拉近国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反而使我们内心失去了某种可贵的敬畏感。”又比如,老愚的“文化奶妈”说。“奶妈者,顾名思义就是用自己的奶水哺乳婴儿,这个称呼对听众颇有一点不恭,但我又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来。”不难看出,这些批判囿于学术高下之分,呈现出散点式、个人化的特点。虽然并无实在杀伤力,但对于于丹作品的图书推广,也埋下了一条先天性短板。

要规避浅薄标签,开拓于丹作品出版,选题更新才是主动之举。而更新必须贴合于丹自身的品牌形象。事实上,于丹是古典文学的硕士,家学深厚,媒体人身份只是一时成名的便利;所以,文学专业化流变势在必行。

2011—2012年:于丹“明星学者”媒体形象期。品牌市场价值和学者身份相生相克,促使作品出版主题向经典化、系列化流变。

2008年3月,以《于丹〈论语〉感悟》为收束,此后三年,于丹没有出版新作,但于丹的“明星学者”形象已深入身心。于丹对于图书市场的强大号召力,也不言自明。政府学习、市民讲堂、商界深造,能请到于丹,是组织者实力和身份的象征。如何筛选社会活动,于丹的解释是这样:“我只抓两头,政府和普通市民。一边是市民大讲坛,那种乱哄哄的体育场,音响也不好,但我觉得给大家讲的东西是雪中送炭;另一头是政府决策部门,中心学习组,城市掌门人……我会好好做功课,这些人的决策影响现在的经济格局。对企业,我的选择相对少,讲不过来。”然而,在眼球经济的注目下,于丹还是被有意无意地改装成了“无所不能”。于丹的社会身份繁多,将“百姓与政府、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连接在一起。于丹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世人对学者光环的仰慕,对国学文化的寻根;而与众多学者的学问不同,于丹的锦心绣口,于丹的时尚装扮,于丹将国学与生活方方面面的链接,这样的接受几乎不需要门槛。此时,于丹品牌的正向价值史无前例地扩大化,作品推广从纸媒、广电、各级讲座,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甚而各类时尚活动,多元、立体,色彩纷呈,可谓于丹图书出版 “最好的时光”。

2011年《于丹 趣品人生》,2012年《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于丹品牌出版的进一步自觉。《于丹 趣品人生》灵感来自于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于丹在这里探讨了“做些无用的事”对人生的必要性,寻求生命的多元价值。而 《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则取自于丹多年来教授的中文系本科选修课《唐宋诗词鉴赏》,以此见证于丹的中文科班出身和家学渊源。至此,于丹的作品也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华丽的文风,越来越走向个体的自我关照。

由此可见,从《论语》,《庄子》到“昆曲”,从原典的解读,到曲艺的赏析,再到探讨生活方式的“趣品人生”,领悟文学之美的“最美古诗词”,于丹品牌的选题出版方向从哲学向文学延伸,从社会教益性向个体审美性转向。

2009年,中国第一个自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线,草根狂欢的传媒时代正式开启。对于于丹媒体形象时尚商业化的指责,终于借助于这样的平台,更大地传播开去。而虚拟世界的匿名、无形,让某些潜滋暗长的不满,扩大成部分人群的人身攻击。于丹曾向媒体剖白心中委屈:“我一个学者解释不了这么多问题。”“我的生活态度是坚持自己内心的价值,但是我不褒贬别人。每个人都是他所有历史的组合,他有权利做出他的选择。我也不对别人提出过多的建议,我除了是我的研究生学术意义上的导师,不是任何人人生意义的导师,甚至不是我女儿的人生导师。”

如何正视于丹媒体形象中的负面评价?全知全能的于丹品牌还能继续吗?如何挖掘于丹品牌的时代新价值?正式成为于丹作品出版的首要课题。

2015年以后:于丹“文化贡献”媒体形象期。品牌政治正确与知识错误冲击放大,促使作品进一步向细分市场深入。

拒绝做人生导师的于丹,开始调整自己的媒体形象,道理越来越少,抒怀越来越多。然而,自从2007年,中宣部将《于丹〈论语〉心得》列入“带一本好书回家”的书单后,于丹的政治正确性就已经为某些知识群体诟病。2012年,有知名学者公然表述:“(于丹)在面对中国现实的巨大矛盾时避而不谈政府的责任,而一味诱惑百姓逃避社会,退回内心,她实际是倡导安于现状的,是为政治服务的,具有尖锐的政治性。”而于丹在电视节目中偶尔的错字(《丹韵词音》,《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电视脚本),在个人微博上某些不准确的引用(“光绪在京师大学堂的讲话”出处有误)、个人意见的过度表达(“昆曲晚会发言被呛”,“雾霾”感悟事件),这些或口头,或非正式媒体的发声,都被自媒体平台上日益膨胀的负面舆论,以“高校教师”不精于学问,谄媚政治,做统一理解。

作为回应,于丹减慢了图书出版的节奏。时隔三年,再度出版《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部作品可谓于丹个体自我的最真实、最明确的一本书,第一次向大众告白了自己的生活点滴。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对世人的善意提醒,也是自我的砥砺告诫。

半年之后,于丹国学美文系列再度出版。这是于丹作品首度尝试套系出版,显示了出版方将于丹品牌经典化的雄心。而为了满足读者对于丹作品耳目一新的诉求,该套系分册分年,陆续推出。

这一次,于丹不仅回归国学,更将国学精神对于我们当今生活的指导,大胆概括为“真善美”三个字。第一卷便是《有梦不觉人生寒》。所谓“人生的寒便是梦想的代价”,其中三昧,耐人寻味。

于丹在《有梦不觉人生寒》新书发布会上表示:“这十年来,我做个真人不容易。” 阳明先生一生百死千难,临终只道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们有多少年华能用在证明自己上?“人一辈子太长,越活越觉得人人都不容易。别记小得失,算大账,要与人宽容,于己宽容。”

十年成名路,于丹深深体会到,世间没有所谓的“真相”,“真相”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十年,是于丹国学美文系列的一大推广主题。十年,于丹著作等身,荣誉丰硕。然而,一次次提名,一次次落选,国学传播的各级“文化贡献奖”,是叶嘉莹,是余秋雨,甚而是咫尺天涯的易中天,偏偏没有真正落在于丹的身上。这里有几分舆论影响,几分资历等待,更有几分未能经典化的缺憾。显然,于丹国学美文系列正在潜心补齐这块短板。

有人说,于丹的出现生逢其时。“富起来”成为中国过去30年的首要任务,市场开放的资本急速扩张,使得多数人失去安全感;纯文学读者群不断萎缩,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让位于商业运作,互联网和新媒体又催生了新的价值体系。而于丹作品中的“求真”“向善”,赢得了最广泛的认同。那么,十年之后,“百家讲坛”栏目已然式微,草根励志甚嚣尘上。于丹作品出版的文化价值尚存几何?

上一篇: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下一篇:染色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