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系统

2024-09-23

城市空间系统(共12篇)

城市空间系统 篇1

摘要: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空间剥夺效应真实存在。通过结合城市系统特性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建立空间剥夺指数模型;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类比分析经济体质量和距离两个方面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定量计算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空间剥夺效应。

关键词:单核城市系统,空间剥夺效应,中心城市

一、引言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要推进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优势的中心城市不断发展, 以此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集中力量做大项目, 增强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 还需要在中心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同时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达到公平有效和谐的经济发展格局。两者之间的均衡发展, 需要把握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县域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理论界对两种影响有多种定义, 如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等) 。但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仅存于定性的理论分析, 本文从空间定量角度着重分析其中的消极影响因素, 即空间剥夺效应。

城市系统多种多样, 本文选取典型单核城市系统———成都城市圈进行分析。城市化发展阶段一般可分为向心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1], 在中心城市不同发展阶段, 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具有的空间剥夺效应不同。

国外对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社区层面, 其中社会学从社会公平构建的角度出发, 开创了对社会资源的剥夺及其水平研究[2], 地理学则从空间公正构建的角度, 研究对应空间剥夺现象。目前对空间剥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剥夺现象层面[3]。国内对于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无学者进行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基于此, 本文定位于定量研究单核城市系统空间剥夺效应, 对特定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空间剥夺效应进行分析。

二、影响因素

空间剥夺的作用强度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本文从中心城市质量与距离周边区县远近两方面入手, 结合恒星星系形成阶段相关特性, 类比分析质量和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一) 经济体质量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经济体质量因素包含中心城市质量与县域经济质量两个方面;质量因素包括经济总量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因素。

中心城市规模大小, 与要素的“极化”过程和空间侵占效应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4]。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经济活跃, 产业发展水平高, 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会拉大要素收益差距, 从而加速外围县域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但是仅仅考虑规模这一因素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经济质量因素, 即产业结构问题。经济质量越高, 产业结构越合理,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 因此市场服务空间广阔, 在竞争机制作用下, 必然产生较强的空间侵占效应[5]。

与中心城市相对应, 县域经济体规模和质量对“空间剥夺”的强度也产生影响。

(二) 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由万有引力公式类比, 两个天体距离越近, 相互作用力成幂指数增加, 同样, 县域经济越靠近中心城市, 受其剥夺的程度越高。

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强度存在较强影响。“极化”过程与空间侵占效应, 都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现衰减的趋势[6]。其中, 空间侵占效应对距离的相应最为明显, 尤其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产业。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过近, 会产生极强的空间剥夺效应, 即所谓的“灯下黑”效应。这里也可以用恒星附近很少有小型天体运行, 而距离中心较远的区域往往存在由大量物质组成的小行星带来解释。

三、数理模型

(一) 基本框架

以单核城市系统为例, 建立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引力模型, 在考虑中心城市城市质量、县域经济质量的基础上, 基于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 分析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作用大小。设定中心城市质量M, 县域经济质量m, 县域经济距离中心城市r。经济地理学中经常使用无约束的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

本文采用改进型空间剥夺效应模型, 计算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指数。

其中D表示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效应;k是常数, 随着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变化, 因为空间剥夺指数是相对数据, 在没有不同区域对比时为了计算简便, 在本文中, 设定为1; (M/m-1) 2反应中心城市质量相对周边县域经济质量的优势;r2指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距离的影响效应。式中, M和m分别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加权构成;r则为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核心实际公路里程。

(二) 数据计算

根据2012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整理数据, 得出四川省各地区GDP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根据国际有关发达国家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贡献率指标, 文章设定第一产业权重0.1, 第二产业权重0.3, 第三产业权重0.6, 由此计算出2011年成都市区质量M及各区县mi, 见表1

单纯从GDP角度看, 中心城市所占比重为44.8%, 赋予三次产业不同权重之后, M所占比重为52.8%, 这说明中心城市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经查询, 成都市区至各区县的公路里程数, 见表2

此时, M、mi及r已知, 计算得成都市区对各周边区县的空间剥夺指数, 见表3

现在已经有2011年成都市区对周边各区县的空间剥夺指数, 按照同样的方法整理数据、计算得出2007至2010年的空间剥夺指数, 见表4。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空间剥夺效应因素的分析以及模型计算,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单核城市系统对周边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

1. 县域经济质量大小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根据2011年成都市区对周边县域空间剥夺效应计算结果发现, 蒲江县和邛崃市距离市区距离基本一致 (均为87公里) , 但是受到的空间剥夺效应差异巨大 (分别是0.45、0.12) 。这是由于蒲江县的经济质量m=240489, 而邛崃市的经济质量m=466063, 接近蒲江县的2倍。因此, 提高县域本身的经济质量, 对减轻中心城市的空间剥夺效应十分必要的。

2. 产业结构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根据2011年计算结构, 对比都江堰市和彭州市, 发现这两个县域经济体经济总量相当 (分别是177亿元、185亿元) , 距离差距不大 (分别是64公里、45公里) ,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 (二者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6%、50%, 第三产业产业比重分别为52%、30%) , 导致都江堰所受到的空间剥夺较小 (0.08) , 彭州市, 受到的空间剥夺较大 (0.22) 。

3. 各县域受到空间剥夺效应的动态变化

(1) 总体趋势。根据图1可以直观看出, 成都市区对大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逐渐减小, 说明成都市区相对大部分县域经济质量的优势在逐渐缩小, 该变化趋势得益于大部分县域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市区经济增长率, 以2011年为例, 市区GDP指数为113.1, 各县域平均GDP指数为116.1。

(2)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居高不下。典型的是蒲江县、崇州市和新津县, 其中蒲江县因为经济总量偏小 (69亿元, 2011年) , 产业结构比较低端 (三产比例为21:48:31) , 导致经济质量很低, 虽然距离市区很远, 受到剥夺效应依然强烈;崇州市和新津县经济质量相当, 均偏小, 距市区均为45公里,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较高且相近。

(3)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始终很低。新都区、邛崃市、双流县、都江堰市四个区域始终很低 (都江堰市2008年空间剥夺效应较高, 是因为受强烈地震破坏, 经济总量下降) , 新都区和双流县尽管靠近市区, 但是经济总量规模大 (分别是395亿元、583亿元, 2011年) , 产业结构较发达 (三产结构分别为5:65:30和5:53:41) , 经济质量非常庞大,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很小;邛崃市和都江堰市虽然经济质量不大, 但是因为距离市区较远,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偏小。

(4)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迅速下降, 以温江区和龙泉驿区最为显著。这两区的GPD增长指数分别是, 温江区:1.24、1.17、1.24、1.20, 龙泉驿区:1.54、1.23、1.37、1.24, 且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第二产业迅速上升, 导致经济质量相对中心城市上升, 受到成都空间剥夺效应迅速减少。

(二)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对减少中心城市对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县域经济要扩大经济规模, 做大做强。

2. 县域经济要改善产业结构, 注重发展质量。

3. 县域经济要抓住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及城区扩大带来的机会, 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兵, 王铮.城市生命周期及其理论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 :55-58.

[2]Townsend P.Poverty in United Kingdom:a Survey of Household Resources and Standards of Living[M].London:Penguin.1979:15-50.

[3]王兴中, 王立, 谢利娟等.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人文地理, 2008 (6) :7-12.

[4]王昱, 丁四保, 王荣成.“空间剥夺”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 2007 (5) :60-65.

[5]郭庆胜, 闫卫阳, 李圣权.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近似性划分[J].武汉大学学报, 2003 (10) :596-599.

[6]刘国斌.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的实证检验[J].北方经贸, 2010 (10) :36-39.

城市空间系统 篇2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经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想家里既拥有阳光,拥有通风透爽,又拒绝霜露和飞蛾。有时就忘了,比如今晚。敞开的窗就像一个黑洞,漏出去的灯光很少,以致没跑多远,就被黑夜吞噬在路途,几乎看不出搏斗和挣扎的痕迹。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浴房、席梦思,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随时都有可能倾覆,跌入万丈深渊,我感到迷茫和恐慌。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曾经久久盯着鸟的巢穴发呆。我家住龙泉山脉之头,房子被许多树和竹簇拥着,空中的鸟儿成了我们的友好邻居。我曾看见鸟儿构筑鸟巢的情景,那是一对美丽的画眉,也许正是新婚燕尔,总是在林间追逐、嬉戏,好像有无尽的快乐需要它们去缔结。突然间,雄鸟不见了,雌鸟似乎早就心中有数,并不惊异和寻求。它守候在一枝竹杈间,安静、深情,像一位盼君归来的新娘。不一会儿,雄鸟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截柔软的草叶。雌鸟柔情地接过草叶,安放在竹杈间,用嘴和足理了又理。我这才明白它们是在修房子,心里竟有几分感动。几天之后,当我再次来到竹林时,一个毛茸茸的鸟巢,已经稳稳地挂在竹杈间。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来到竹林,只见几只幼小的鸟儿从鸟巢里探出身体,张开口,接食大鸟衔回来的虫子。眼前的情景让我感动万分。现在,我们修了房,进了城,走过的脚印渐渐被风尘淹没。猛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经越走越远。

到达古罗马斗兽场,是在秋日的午后。天空清丽,没有欧洲大陆常见的艳阳高照,也不是川西平原旷日持久的阴沉忧郁,而是一种阴凉的晴。这古罗马的天,以一种特殊的阴柔之美迎接着我。曾以为斗兽场如竞技场一般,是一片平坦而开阔的场面。而呈现在我面前的却只是一片残垣断壁。规范有序的圆拱形外窗,左右合围,围成一个庞大的.椭圆,上下重叠,一层一层,直上云霄。离椭圆壁很近,贴着残壁往上看,一种沧桑便与淡云连在一起。到了顶部,圆壁往外翻卷,卷出一溜浅浅的檐。许多阴阳交错的图案,精湛而优美,镶嵌在高高的檐上。据说,观看斗兽时,座位从下至上,便是地位的递增。

现在看见的最高处,是斗兽场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事实上,完整保留的不足椭圆的一半。坍塌是依次递进的,像一只硕大的圆筒,被人用了一把锋利的大刀,斜斜地使劲一劈,留下一个椭圆的斜口。

有位朋友来我家,打来电话,问我住在几层。我住的并不是最高层,至少还有两层在我之上。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窗口,就是这幢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楼层层叠叠。楼外有楼,天外有天。我弄不清楚在这个城市里,究竟哪幢最高,我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因此,即便是白天,天气晴朗,空间很大,我的视野也非常有限。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家”开篇,又以“家”结篇,既在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又在内容上加以强化,从而突现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以“踏实-悬空-迷惑-回忆—思考-感悟”的心理历程为主线,将多个似乎并不关联的材料片断有机地串联了起来。

C.“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这一比喻,反映了“我”被“悬空”后不踏实与迷惘的心理感受。

D.文章突现了眼前古罗马斗兽场“断壁残垣”的景象,表达“我”对“地位”的思考和“不知自己身处什么位置”的迷茫。

5. 联系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5分)

6. 文中的“悬空”一词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分析鉴赏】(3分)

D(不是“迷茫”,而是“感悟”,为文末主旨的揭示作铺垫)

5.【语句鉴赏】(5分)

①视野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城市的客观环境有限(限制),不清楚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②由于没有处理好物质、地位与家庭、情感的关系,过分追求物质、地位而忽略了家庭和情感,导致人生的视野变得狭窄、短浅。[第①点2分,第②点3分]

6.【主旨探究】(6分)

①居住在高楼上,远离地面,心里觉得像悬在空中一样。

②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与大自然,没了精神依偎,心里觉得空荡荡、不踏实。

③过分着眼于物质与地位,视野受到局限,人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显得空虚、不踏实。

中外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 篇3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人们对城市景观及生活空间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不仅追求舒适的小家园,也迫切需要城市艺术化、文化的大环境。现代城市公园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内容,可以说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没有公园的城市。

城市公园定义

公园是随着近现代城市日趋发展及社会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并且逐步成熟起来的。城市公园给城市居民提供休息以及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和享受现代生活带来了方便。在《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一书的解释中说到城市公园的定义为:公园是供公共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国外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和特点

19世纪国外许多城市明显的表现特征为集中且密集。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作为纯粹意义上的美国第一个景观设计作品——纽约中央公园,处于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面积达340 公顷。因纽约的网络状街道布局单调而且缺乏美感,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高速运转使生活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针对纽约的城市背景,他们提出中央公园应该是一个令人精神得到愉悦放松的设计理念,在田园牧歌似的草地上有风景如画的灌木丛以及高低起伏的山丘,游人在平静如水的湖面周围环绕着,生活压力得到放松。纽约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借鉴了英国公园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特点以自然生态、以人为本。中央公园内部有连绵不断、变化多姿的丘峦,即方便也很自然生态,园内曲径幽深的林荫小路引导游客通向城市的四面八方,既增加了园内私密空间,也可将人群得到有效的疏散。中央公园的兴建带动了当时尚属郊区的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使普通市民有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去处,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使不同阶级的游人能来到此地得到大自然的洗礼。

与纽约中央公园一样具有深远影响,且有着曼哈顿财富之一之称的佩利公园,是最小的城市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市中心,虽然占地面积小,却非常吸引游人。如图1所示,公园临街而建,人们可以很方便从繁华的街区进入和外界完全不同的空间,佩利公园的临街入口组织了几级台阶,使公园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公共空间,并具有了一定导向性。园内尽头有水幕墙,夏天“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给人以视觉听觉的享受,即隔离了室外的宣泄,又保证了公园的私密性。佩利公园的空间魅力在于它的从容和悠静的氛围,以人的精神享受为本,这样的特质在繁忙的城市中给人以别样享受。西方的公园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得到最佳享受。

国内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和特点

近代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求,在上海公共租界建造了最早的一个“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可见“公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到了近现代,我国公园的质量和数量有所提高,在公园设计理念上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法。

2005年建成开放的西安大唐芙蓉园,它所追求的既是一种中国城市自身人文特色设计理念。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运用建筑布局等形式以表现天人感应和皇权至尊,园内主从有序,层次分明,并且运用了园林设计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使园内景观层次丰富,使传统的园林景观与现代元素配合并相得益彰,二者相互协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心理对于游览场所的认同感,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才会对游人更加有吸引力,使游客集聚停留,大唐芙蓉园中紫云楼南北广场是集中举行盛大演出之地,广场有各式的民族文化传统表演以吸引游客的参与,广场与湖面相结合,再配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影视技术的应用,结合声、光、电和现代影视歌舞等高科技,使园林中构成了一个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广场体系,不仅如此,园内通过不同的传统元素映衬下配以现代景观营造下,达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境界,使现代园林追求物境、意境、情境为一体的同时,构成城市空间文化统一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使人们得到物质精神的双重享受,因此以人的精神享受为首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国内公园的设计新发展。

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

1.人性化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思想。一个现代化文明的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使空间为各阶层所使用和享受。城市公园在表现其本质功能的同时具有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义更大。这就要求城市公园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中央公园注重设计细节,然后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空间人性化体验以及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例如园内对于步道复杂容易迷路的问题设计了街灯柱导引系统,而且在每个灯柱上都标有数字,根据这个数字的头两位就可以知道最近的街道方向,而大唐芙蓉园更是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使人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满足,因此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对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城市公园的快速发展正是满足了这点,只有为人考虑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方可谓之成功的设计,也只有达到人性化的同时,才能起到教育、升华社会道德的作用,而只有如此的空间环境对现代城市进程的发展才能起到推动作用。

2.多元文化的发展

一个城市如果只注重经济开发,忽视城市公园绿地的保留、文化的发展到头来只能是拔苗助长,从而加速城市的衰退。城市公园的发展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更是能引导民众接受多样文化生活方式的场所。城市公园作为各个阶层、不同人种、不同地位人的聚会场所,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它见证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变迁和社会更替的影子。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时,为了使城市空间更加活跃加入了多元文化的设计理念。纽约是全美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多元混合,无论在周末还是节假日中央公园的广场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也会有民众在草坪上载歌载舞,周围传统样式的马车穿梭其中,充分体现了纽约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普通生活。在国内公园中也同样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设计体验,大唐芙蓉园的水秀区是园中的科技性、艺术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项目,在仿古建筑的映衬下配以现代科技使游人享受到古今多元文化的情景交融。每个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它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且由于自身历史、性质、文化的不同,再设计中不能千篇一律,将每个城市从古至今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中外城市公园的设计正是运用了城市各自的独有特色,将各自城市独有物质以及多元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城市公园设计的构成元素中,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人文主题,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不会形成“千城一面”,而是独具特色,这样的理念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结语

当城市环境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使城市表面完整性遭受破坏,环境日趋恶化时,通过城市公园的不断更新新设计元素和重构公共空间环境,才能持续改善城市空间的社会和环境状态,并达到一个新的空间平衡,这种状态使得城市空间更加亲和、更加具有新引力且更加持久性,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徒步空间系统模式的解读 篇4

关键词:徒步,规划,空间,系统

1 城市徒步空间的内涵

徒步 (Hiking、Trekking) 是一种空间移动的手段和途径。徒步是对所有通过走路进行位移的活动的总称, 说法有散步、竞走、漫步、行走等。徒步行为的发生是出于徒步者的主观愿望。徒步者有进行此类运动的渴望, 是一种主动性的步行和休闲运动方式。徒步是指有目的的在农村、郊区、城市或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户外运动走路锻炼, 徒步分为城市徒步与自然徒步。徒步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从一点到另外一点, 而更多是为了体验环境, 享受徒步过程的乐趣。[1]这种自然体验不但对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同时也改变着景观的结构。

城市徒步是指活动范围在城市内部相关空间的徒步运动。与城市徒步相对应的是自然徒步。城市徒步的特点是徒步环境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人文环境两种, 主要是为了放松自我, 缓解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城市徒步一种是有明确目标地点的徒步, 一种是旅游或者观光性的徒步。

城市徒步空间是指城市徒步过程中所占用的城市空间。由于城市徒步运动本身对空间的必然要求较低, 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城市中的徒步空间是一个很模糊与复杂的空间系统。 (见图1) 城市徒步空间首先是隶属于城市内部的空间;符合全部或大部分这些特点的城市休闲空间;既然徒步作为步行方式的一种, 城市徒步空间也就属于城市步行空间的范畴, 已存的空间模式包括步行街、人行道等。

城市徒步空间可以根据空间类型分为三种:一是人文空间, 此类空间徒步者在徒步过程中主要体验内容为人文特色。如老建筑街区、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等, 给人一种人文的氛围;二是自然风景空间, 主要体验内容为自然环境。如森林公园、河畔湿地、林荫步道等, 可给人们回归自然的体验。三是将这两种空间结合, 在自然中穿插人文要素形成混合空间。[2]如在自然公园里加入雕塑等, 或利用自然空间的建设将人文空间纳入到城市徒步空间中, 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双重体验。

城市徒步空间必须融入到现存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形成共享。城市徒步空间在组成上包括关键点、徒步线、活动面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徒步空间基本模式包括:线状模式 (一点一线模式;两点一线模式;多点一线模式;多点多线模式) ;环状模式 (单环模式;嵌套模式) ;网状模式。

2 城市步行空间规划的原则

城市徒步空间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 整体 (系统) 性原则

徒步空间系统的整体性体现在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 从徒步空间形态的整合, 到徒步交通的系统组织, 再到徒步环境的整体设计。徒步空间系统本身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不能局限于局部的空间节点设计, 而要综合各方面的关系, 提高步行空间系统的总体效果;[3]

(2) 复合性 (多样化) 原则

徒步空间系统的复合性是指赋予徒步空间多样化的功能, 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可能性, 创造一种可以承载多种活动行为的徒步空间。徒步空间的功能复合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共享, 不同行为目的的人通过使用空间的共享, 会增加人们相互接触的机会, 并使不同的活动能够相互启迪, 最终促使更多更富魅力的活动发生;

(3) 人性化原则

影响集散广场利用的城市、区域、场地三个层面因素。进行环境与人的逻辑推导, 从整体设计到单元设计均提出了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城市徒步空间设计进行规划的三个方面:人的生理与安全的要求、人的行为与心理的要求、人的文化与审美的要求。人们在步行空间系统中的大部分活动, 都特别依赖于空间环境的质量。徒步空间系统在满足了基本的交通需求之后, 它的空间环境舒适性就成为了更高并且更具人性化的要求;

(4) 生态可持续原则

自然生态主义主张把一系列公园联系起来构成有机体深入城市, 形成公园网络体系与生态廊道, 建造人与动植物共生的人造生态系统。城市徒步空间系统趋于多元化、网络化与生态合理化。生态包含了社会、自然、经济、人文、持续发展的含义, 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复合人工自然生态系统;

(5) 易达易行

易达是指城市徒步空间距离人们平时活动的区域较, 将城市徒步空间散布到人们的日常活动空间中。便利人们随时进行徒步运动, 提高了活动本身的参与性, 激发人们的徒步热情。易行是说徒步运动的展开较易与徒步空间的离开较易。徒步运动的展开较易是指空间可以满足徒步者对于基本运动空间的需求, 可以使运动发生, 而不至于由于人流较大、人行缓慢、车流混杂等情况也能使徒步运动进行下去;徒步空间离开较易是考虑照顾徒步者的个人差异性。[4]

(6) 顺应地形

城市选址为了满足建设的要求, 会尽量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理环境中。在野外徒步穿越活动, 与优美景色相伴的往往是险恶的地理环境, 常选择相对平缓的路线。所以为了增加城市徒步的乐趣, 增强徒步者的体验, 情况允许下宜将地形的变化纳入到徒步线路中, 而不是绕过;

(7) 环境优美

给人以良好感官享受的空间总是徒步的首选。对于这五种感官与人愉悦性的关系, 只要有一个感觉得到享受, 就会使人产生愉悦感。在城市徒步中, 为了避免感官的不良刺激, 应该避免如下几种常见的干扰因素:噪音、废气、触觉。

(8) 空间安全

安全的空间除了可以保护徒步者的生命安全以外, 还可以给徒步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让徒步者专注的进行徒步,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城市徒步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来自机动车方面的, 来自大自然的偶发性事件也会造成威胁。所以为城市徒步者保证安全最主要的是处理好车流与人流的关系。

(9) 主题突出

主题突出的作用是让徒步者得到感官上的最大刺激。一次城市徒步运动的主题常见的可以是露营、放松、健身、旅游等。要求空间在组合时考虑空间的风格, 不能随意的进行空间的拼贴;[5]

(10) 区间连贯

城市徒步作为一项运动, 徒步者有着自己行进的节奏。要求徒步行为的连续性。在城市中容易打断徒步者行进的潜在因素有:交通信号灯、横行的车流、拥挤的人群。徒步空间很难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 就要采取绕行等措施注意避免交通繁忙区;

(11) 线路分段多选

城市中自然环境有限, 可以选作终点进行长时间停留的地点并不是很多, 所以很多户外俱乐部都有固定的活动终点, 对于同一终点的多次徒步, 需要从徒步行进路线上改变以保持新鲜感, 又可以满足对环境喜好的个体差异。线路分段是指将整条徒步线路划分成不交叠的几小段。一是同一条线路可以满足多个距离的徒步要求;二是可以供徒步爱好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喜欢的路段进行徒步运动。[6]分段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每一段区间吸引力的设计, 需要不断的对行为进行驱动, 多纳入吸引点;

(12) 线路方向明确

在城市中进行徒步, 由于徒步行进速度的缓慢, 视线也易被建筑所阻挡, 如果路线过于复杂, 会造成徒步者方向感的丧失。经常会出现一种当局者迷的迷失感, 一般人进入陌生环境中, 进行两个转弯就会丧失方向感。在进行徒步路线的组织时, 不要将路线选的过于复杂, 尤其忌讳连续的拐弯甚至迂回;要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道路指示牌, 以帮助徒步者确定方向。

3 城市徒步空间系统模式

为了将城市徒步空间形成一个系统, 应尽多的与各类城市空间进行结合, 但这也并不表示说城市徒步空间会融入到所有类型的城市空间中, 与城市空间系统结合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3.1 城市公园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城市公园是指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 同时兼有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是城市的肺, 公园一直是城市徒步者的首要选择, 没有人群扎堆休闲的拥挤, 空闲公园更受徒步者喜好。[7]公园的结构包括以自然为主题的园区和以人工要素为主导的园区, 城市公园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1)

3.2 城市广场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 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徒步者一般不喜欢在开阔的硬质铺装广场进行徒步, 由于城市广场空间人气旺盛、识别性强、容量较大等特点决定的。[8]广场不但可以提供较大的空间, 还可以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还可以为城市徒步者提供补给。城市广场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2)

3.3 城市绿道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绿道反映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对户外休闲活动的兴趣。城市绿道是较为完美的城市中的徒步空间。[9]对于生态脆弱区, 还需要用乡土植物进行植被隔离保护。

自然廊道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线性开放空间;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一个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开放空间。并将其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城市河流廊道;休闲绿道, 如各种小径和小道;强调生态功能的自然廊道;风景道或历史线路;综合性的绿道和网络系统。城市绿道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3)

3.4 城市慢行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道路慢行系统主要包括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 旨在分离交通中的机动车, 提倡慢行方式。由于慢行系统在城市空间中可达性极强, 慢行系统周边部分区域环境较好, 网络覆盖范围极大, 以及城市徒步空间目前的可建设度, 需要借用城市慢行系统来辅助连接各个徒步空间, 城市慢行系统是作为一种连接纽带在城市徒步空间中体现的。城市慢行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4)

3.5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了解当地城市历史的机会, 古建筑、古街道会成为徒步旅游者喜爱的空间。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重新振兴这些历史街区, 普遍的做法是将这些历史街区发展成为步行街区, 形成活的历史。同时城市徒步旅游者的到来会促进街区的徒步空间发展, 形成一个徒步者聚集的场所, 而这又吸引了当地徒步者的选择, 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城市历史文化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5)

3.6 城市防灾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城市防灾系统是一类潜在的城市空间, 以防灾公园为主。防灾公园平时是居民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 在灾害来临时可以立即启动防灾机能, 成为城市重要的灾害隔离带。[10]防灾空间在城市中分散布置, 靠近居住社区, 方便市民到达, 空间属性为步行空间, 多做分布在居住区内的小游园, 其互相的连接又可以形成线状的空间, 城市防灾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6)

3.7 城市标识系统徒步空间模式

城市导引系统是指在城市中能明确表示内容、方向、位置、原则等功能的, 以图形、文字、符号的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城市徒步空间也需要导引系统, 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类:指明方向给城市徒步者以方向感;标明空间使用权设置步行、自行车指示牌, 限制机动车进入, 满足城市徒步者的安全需求;给城市徒步者以线路的引导。城市标识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见表7)

4 结语

城市徒步空间理论从空间知觉和空间认知分析了人对空间的视觉感知和空间行为趋向:整体性、秩序性、设施完善、美观舒适、分散布置、管理安全, 地域性与场所精神。城市徒步的行为特点与空间要求主要是指城市徒步者外显行为的显著特点及为满足这些行为特点需求相对应的空间要求。城市徒步空间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亲切感与空间交往, 愉悦性与空间引力;

(2) 安全感与空间安全, 趋向性与空间舒适;

(3) 方向感与空间定位, 选择性与线路条件;

(4) 期待感与空间趣味, 从众性与空间容量;

(5) 成就感与空间延续, 持续性与空间完整;

(6) 新奇感与空间变化, 挑战性与空间难度;

(7) 认同感与空间文脉, 目标性与目标引力;

(8) 持续感与空间生态, 多样性与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 (美) 凯文·林奇著, 方萍, 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扬·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 汤羽杨, 王兵译.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扬·盖尔,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李道增, 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5] (日) 芦原义信著, 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6] (加) 简·雅各布斯著, 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 2005.

[7]张爱萍.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8.

[8]罗韬.居住社区步行系统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 2006.

[9]王建.城市中心商业区步行系统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篇5

[摘 要] 城市空间发展的物化体现为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的研究方法林林种种,然而具体微观层面上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不是很多。设计师在丰富城市空间、认知城市空间中,很多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这些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关键词] 城市空间 分析技艺

“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城市空间的建造与改造?”这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曾经经历过或者要面临的问题。自人们明确的以空间的概念来分析和认知城市的实体环境和抽象以来,已经形成各种各样,各具侧重点的城市分析理论。然而仅仅从宏观上,从理论上来营造城市的空间,还是不够的。当设计师面临到一个城市空间的具体的问题时,还应当需要一些第一手的城市资料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这就要依靠一系列切实有效空间分析的技艺。空间分析的技艺构成了城市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的内容。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城市空间是广义空间的一种具体形式,与城市活动及其内涵密切相关。如果说,空间是一切外在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城市空间也是承托与容纳城市活动的载体与容器,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内,一切城市要素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并随时间动态发展的系统或集合。

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完整的城市空间概念框架应包括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孪生物,如果说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一种抽象,则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这两者都是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受到文化、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城市空间分析的切入点与内容

城市空间的分析主要从3种角度切入。第一种角度是从物质实体要素(如建筑、街道、树林、河流、山林、交通设施等)与其财团的虚空间之间的交织、组合关系入手,通过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一局部的共时态空间格局与模式特征加以剖析,得出空间要素之间的形式组合规律及处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艺术原则。

1960年代后,经凯文·林奇、诺伯格·舒尔兹、阿尔多·罗西、A·拉波波特等人的发展,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有了第二种角度,延伸到人类行为及环境知觉(包括认知和感知)方面,强调对于城市实体环境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客观事实,以及人的行为与实体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城市的各种实体环境构成要素的组织与分布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形式,那么由于人的活动及人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使历史、文脉、价值观、时间、人的生理、心理等因素对城市实体环境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使城市空间具有意义。因此对人的群体活动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社会属性的分析,构成了城市空间分析的第三种角度的切入点。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影响城市空间分析的因素很多,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的分析就需要涉及到多种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只有广泛借鉴运用诸旁系学科的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对城市的设计才会更具有意义与成效。(1)基地分析

基地分析系指对城市设计地段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对于的基地的分析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城市层面、地段层面、及场地层面。在城市设计方面又以城市层面上的分析最为主要,其中涵盖了城市结构、城市景观、地域条件三个要素。地段层面包括了整体框加和形态两个要素。场地层面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现有设施和场地条件两大要素。

在实践中,国内外一些学者和设计机构也提出一些不少有效的基地分析途径。

1)分析城市的文脉背景,分析城市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2)分析地区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子项条件。3)分析作为城市设计合作的各有关部门和职责范围及建筑师应承担的责任。

4)在前三项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并决定城市更新设计的各种可行性。基地的有些条件还需经过设计者的直觉感性来认识把握,主要关注基地的情感特征、艺术内涵和乡土韵味。(2)心智地图

这是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具体过程则还借览了社会学调查方法,是城市景观和场所意象的有效驾驭途径。

通过询问或书面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由设计者分析,并翻译成图的形式,或者更直接地鼓励他们本人画出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草图。这种认知草图就是所谓的心智地图。这样的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体验者来说是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和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出发点。

这一空间分析技术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它建立在外行和孩子对环境体验基础上而不是设计者,因而具有相当 的“原始性”和“直观性”,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意象。

第二,居民是当地环境体验的专家,他们同样对城市设计和空间环境有着深 刻的理解洞悉。

(3)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

在“心智地图”分析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调查分析居民对城市某些标志性节点,如塔、教堂、庙宇等建筑物及其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些标志性节点在所在城市中一般都有相当的空间影响范围,并且在城镇景观,居民生活和交通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功能。这一调查途径可视为“心智地图”技术的部分具体化,即由城市整体空间转移到局部空间分析。

这一分析途径特别适宜于城市中具有历史和文化整合意义的空间地段,调查将表明和揭示该地段与周围环境现存的视觉联系及其本身的场所意义,同时也客观反映出该地段在涵义表达和空间质量等方面的优缺点,从而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了依据。

(4)序列视景分析

这是一种设计者本人进行的空间分析技术。

其具体过程是:在待分析的城市空间中,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适当的路线(通常是人们集中的路线)对空间视觉上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同时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平面图上标上箭头,注明视点位置,并记录视景实况,分析的是空间艺术构成方式,记录的常规手段是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作视线分析,今天还可利用电脑或模型——摄影结合的模拟手段取得更连续、直观和可记载、比较的资料。因此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我们的感受到所体验的和希望体验的东西的影响,而序列景观就是揭示这种现象的一条途径。

(5)空间注记分析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观察结果。

所谓注记,乃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包括人的活动,建筑细部等)使用记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

在具体操作运用上主要有三种方法。

1)无控制的注记观察。这源自基地分析的非系统性分析技术,观察者可以在一指定的城市设计地段中随意漫步,不预定视点,不预定目标,甚至也不预定参项,一旦发现你认为重要的、有趣味的空间就迅速记录下来,如那些能诱导你、逗留你或阻碍你的空间,有特点的视景、标志和人群等。注记手段和形式亦可任意选择,但有时有许多无用的信息干扰观察者的情绪。

2)有控制的注记观察。这通常是在给定地点、参英、目标、视点并加入了时间维度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条件的还应重复若干次,以获得“时间中的空间”和周期使用效果,并增加可信度和有效性。

3)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部分控制的注记观察。如规定参项而不定点,不定时等。

(6)空间分析辅助技术

在分析城市空间过程中,除了用符号体系简化工作外,还常用打分法和语义辩析法等分析技术。

1)打分法。打分,有点像乐谱,它可记录使用者的活动并允许即兴创作,在一个环境打分的过程中,操作的主要目标是“停、看和聆听”和记录我们的感觉。

2)语义辨析法。其类似于语义级差法,这是一种社会学问卷技术,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首创,其用以测量语义的工具是“双极形容词量表”。亦即根据所要分析的环境场所,选择若干对极性形容词,平行列在有五到七个量度的表两端,然后依据环境体验在表上打勾。这一方法要求受试者根据词意内涵与环境体验的对等情况来作出评价。语义辨析的不同之处在于描述用语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分析者有更大的选择可能,但都以打分作为评价的基础。

3)社会和心理分析。在了解人们使用和评价城市环境方面,这种方法最有效。这种分析既可在实验室里进行,又能在无法控制的和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进行,它可以调查某一空间中的真正使用者或某些代理人,诸如类似年龄和职业的人,为了取得受控变化的效果,分析可以用一种简单跟踪观察方式,也可借助于电视摄影进行。

4)人类学方法。观察者暂时成为所研究的对象中的一员参与者,如与某阶层共同生活,这一技术手段可以产生极有价值的分析材料。

5)建筑物分析的CRIG方法,即文脉、路线、内外界面和组合分析。以上方法的通常表达形式有分析图、表格和文字注记。图和照片是记载信息、诠释对城镇景观刺激——反应的有效而又便捷的途径,用的是一套视觉语言。

(7)电脑分析技术

电脑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设计者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大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化。在城市设计领域,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建筑环境的优化,电脑在快速提供方案选择、启发和推动设计者思路深入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

(8)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法

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一文中指出,“良好的城市视觉质量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即其道路、边沿、结点、区域和标志有一定的形象特征,结构清晰,易于识别。” 清晰的环境印象可以成为一种普通的参照系统,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并且增强人们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总体形象,给人以完善的形象概念,也能彰显出城市建筑的个性与魅力。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便成为空间的形态量化分析主要对象。

其具体研究方法及步骤如下: 1)城市天际线实景拍摄

2)城市天际线内页整理分析。完成现场拍摄工作后,转入内页。主要利用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对图形图像进行处理。

3)城市天际线曲线整合。对勾勒出城市天际轮廓线进行曲线拟合;比拟函数以及模拟分析。4)城市天际线综合评定。建立评价模型,制定评价指针、因子分析法、专家决策法等。

5)构建不同城市天际线特征库

利用城市天际线特征库研究城市空间、天际线构成关系,并按照城市天际线设计图在城市地面上寻找其合理的位置,这样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更具指导意义。

(9)新型媒介工具----叙事型工具在城市空间分析中的认知

小说、绘画、艺术摄影和情节电影等艺术形式,以叙事的方式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实践内容,因而被统称为“叙事性工具”。叙事性工具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主观性、典型性。很多的时候艺术直觉可以成为科学调查的路标。马克思说他对法国现代史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巴尔扎克的著作中获得的,而不是当时的历史书籍。因此大量的艺术作品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对叙事性工具进行认知的方法有以下3个层次:第一,知识型诠释探讨空间实践的主体特性、行为模式、心理体验、动力作用等;第二,感觉型诠释在探讨作者主体特性,体验城市的方式和创作目的等对工具内容的影响;第三,探究型诠释探讨读者主体特性、对媒质的熟悉度以及先验的经历对认知结果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表现对象、文本作者和文本读者3个角度对叙事型工具。艺术家们以最直觉的感受,使用最精准的笔触描述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发生在其间的人的活动,以及城市空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的冲击。从这些艺术形式中我们可以对空间形态形成的驱动力,空间构成的氛围有正确的认知。

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只是在研究分析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它们之间都有相互渗透与综合,每种方法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例如空间注记分析方法综合了基地分析、序列景观、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因此在城市空间的分析当中,应当综合交叉运用各种方法,指导城市空间的构建。结语

上述介绍的城市空间的分析技艺都是可直接用于城市设计的较微观层次的指导性研究,都旨在通过大量实地具体的调研,在事后分析、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研究方法,用于丰富较微观层次的城市空间的分析研究。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视,涉及城市空间分析方法的研究会必将凸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 王建国 城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 王鹏 5 王璐 汪奋强

空间、城市与世博 篇6

来自法国的几位历史学家从“长时段”(la longue durée)的角度来看待城市,指出城市的内涵和形式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首先是从中世纪城市向前工业化时期的现代城市的转变。巴黎第一大学历史学教授多米尼柯·马尔凯拉兹(Dominique Margairaz)在《前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及其领地》一文中指出,现代欧洲城市与中世纪城市以及当代工业城市模式截然不同。中世纪城市是作为对封建领主权力的制衡力量而崛起并站稳脚跟的,在当时是受保护的自治区域,是庇护所,让商人和工匠的活动不受封建主掠夺。与之相反,现代城市则是放弃了农村传统居所的显贵(如资产阶级地主)所青睐的居住地,是将周边乡村都置于其影响下的新兴权力中心。现代城市的另一个特点是第三产业在城市功能中占压倒性优势,这是以损害生产性活动为代价的,而后者曾是中世纪城市的核心,并在后来的工业化时代重新占据这一地位。现代欧洲城市可以解读为一种城市理念转化的集中体现,即从被规范的空间(espace regulée)到功能性空间(espace fonctionnelle)的转化,这也是空间中各种活动和关系重新布局过程的内在逻辑。

相对于马尔凯拉兹教授专注于前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变化而言,埃玛尔教授和夏尔勒教授的分析更集中于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城市变化。

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年鉴学派的继承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莫里斯·埃玛尔(Maurice Aymard)在其《欧洲城市与城市网络:长时段的观察》一文中,从“长时段”的角度分析了十九至二十世纪欧洲城市化的差异性,指出这种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欧洲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节奏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千差万别,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殊性”,如同布罗代尔所定义的城市个性(quant-à-soi des villes)所揭示的那样。

同样作为法国知名历史学家、巴黎第一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夫·夏尔勒(Christophe Charle)在其《十九世纪国家之都城》一文中专门从十九世纪的都城这一特殊形态入手分析城市的变化。夏尔勒指出,十九世纪以前,欧洲大部分疆域均被分割为众多幅员有限之小国或公国,都城作为一国君主的居住地,几无战略意义,且常常落伍于以商贸、大学或金融为支柱的其他城市。十九世纪,随着殖民时代的经济扩张,人口急剧增长,新兴民族国家不断崛起,其都城作为凝聚横跨各大陆殖民帝国国力之理想政治形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夏尔勒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二十世纪欧洲都城地位的变化:“一战”前夜,欧洲各国都城就其国内和国际影响力而言达到高峰,然而其主导作用由于地缘政治的持久性变化而受到削弱: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美洲和亚洲新兴大都市的崛起,加上二十世纪下半叶欧洲地区化进程的发展(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中央政府不断向地区政策分权,地区重要性日显),同时由于欧洲建设进程的发展,欧洲各国都城作为民族国家代表的合法性亦被削弱。

城市与城市化,作为当今时代几乎无人不知的名词,很少引起人们对其概念本身的质疑。而法国人文科学之家的米歇尔·维韦约卡却在其《城市并非城市化的城市》一文中深入探讨了“城市”与“城市化的城市”之间的几组对立关系:一、一方面城市作为一个按照人的理性要求建造的生活空间,并无过犹不及的发展,它具有特定的功能性,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而且文化印痕随处可见,甚至包括不同时代文化对基层的叠加……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城市杂乱无章,毫无文化特性,毫无深厚的历史积淀,人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将就着生活设施与商业中心的便利,比邻而居,建筑起毫无灵魂可言的居所,漫无目标地开辟出道路交通与铁路运输体系。二、一方面,多重功能密集的城市给人们带来灵感与创造力,带来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力,促进人们的思想交流与不同文化的沟通……另一方面,在城市化的城市中……汽车交通路程漫长而成本不菲,城市的边界不断向外部空间延伸,直接对环境构成威胁。三、城市里社会阶层融为一体,不同文化相互辉映,而在城市化的城市里,社会阶层相互隔离,富裕阶层集中于一些封闭的街区……

维韦约卡的思考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终究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是尊重历史、独具个性的还是抹杀历史、缺乏灵魂的城市?是天人合一、通畅和谐的还是环境恶劣、拥堵杂乱的城市?是公正和谐、多元统一的还是两极分化、单调隔绝的城市?

本论文集中有多位欧洲学者对二十世纪的“大巴黎”和“大伦敦”城市发展理念和进程进行了对比探讨。

关于巴黎城镇群的发展,塞尔日-蓬图瓦兹大学教授迪迪埃·戴斯彭兹(Didier Desponds)在其《巴黎大区的新城及建设多中心城市的意义》一文中指出,新城对巴黎地区向国际化多中心大都市的布局转型过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巴黎新城紧连原有城区,新旧城之间强有力的交通网必不可少。巴黎新城即不同于屋苑式卫星城的模式(它们是为缓解住房燃眉之急而建的,与旧城难以融合),也不同于伦敦新镇的模式(伦敦新城在设计者心中更像是独立的城市,与母体、城市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延续体系)。但是,法国文化部建筑和遗产总监布鲁诺·绍费尔·伊瓦尔(Bruno Chauffert Yvart)却对“大巴黎”的实现持更为悲观的态度,他在《首都城镇群的宏大承诺》一文中指出,巴黎很长时间都无法突破以环城公路为界的城郊二元分野,直到今天,郊区新城的人口依然只占全巴黎地区的10%(一九九九年为七十四点一万)。一九六五年规划的多极城镇群并未真正实现。巴黎市和巴黎市镇群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后者的设施薄弱于前者的博物馆化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实现“大巴黎”的困难在近些年的法国郊区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反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无论是大巴黎还是大伦敦的模式,是否能够直接应用于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呢?中国是否一定要先经历西方人走过的老路,然后再来修正他们城市化过程的各种弊病呢?我们该如何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呢?

空间,因与人发生关系而变得有意义。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值得我们持久、深层的关注。城市的形态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变的,应该是其天人合一、公平和谐的宜居本质。如果我们太注重其钢筋水泥的结构和外壳,而忘了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灵魂安宁与幸福,忘了城市发展与大自然需求之间的内在统一,忘了城市是一个有灵魂、有个性、有历史、有未来的生命有机体,那人类就是在自取灭亡的路上。城市,应该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我们要为之而努力!

(《时空契阔:中欧学者论集》〔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零一二年版)

小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篇7

(1)服务设施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公共空间回归到为人服务的轨道上来,这种人性的复苏促使公共空间中的设施配置更贴近人的行为需求和感受,使公共空间更具人性化。

(2)精神内涵人文化。

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民俗风情的充分尊重,一方面,可以让本地居民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和体味归宿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空间风貌,提高城市品位,从而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

(3)空间环境生态化。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短缺,尽快恢复生态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对于我国而言,由于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将中国传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现代的生态思维相融合,建设生态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

2 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基本目标

(1)保护地区生态,改善人居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传承历史文脉,建设地方精神文明;加强人性化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大众化的活动场所,走人文之路,建设理想家园。

(3)构建合理的城市结构,为城市的持续发展、高效运作提供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支撑。

(4)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区域竞争力。

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公共空间与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互动。公共空间的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潜在的、持久的、深远的。所以,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布局和形态建设,优化生产力配置,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将强有力地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3 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战略方针

(1)坚持跨越式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公共空间系统

实现跨越式发展,其首要的战略任务就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建立起合理的公共空间系统。公共空间是城市组织单元的“粘合剂”,它与城市其它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个城市空间,为城市肌体输送“营养”,为城市肌体注入活力。小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是依托公共空间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建立起结构清晰、等级明确、体系完善的整体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结构的优化。这既是公共空间系统在城市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公共空间可以利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契机来完善自身的原因。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小城市结构的优化、重组,通常可鼓励动员城市有实力和号召力的单位组织搬迁,如:政府机构、大的企业集团等先行迁移。然后将城市空间结构的选择和布局同人文发展、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组织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系统。

(2)控制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进程

小城市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小城市的空间不断扩张,无论从建设规模上,还是从环境质量上,整体效益都上了一个台阶,这自然会引发人们对公共空间建设的更高要求。面对这样一种要求和趋势,公共空间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空间必须适时调整,使公共空间的可塑性同人们生活水平的动态发展相协调。具体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周边建筑的改造、场地的人性化装点以及绿化环境的提高等。这种调整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公共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不断完善公共空间自身,使其更为适应城市的长远发展。

(3)促进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经济性

研究小城市经济发展过程,规划公共空间长远结构布局。对于城市来说,公共空间是一种有限的物质资源,所以它具有客观的经济价值。在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客观条件下,如何合理地发挥公共空间的经济价值是非常现实的课题,也是建设公共空间所必须认真考虑对待的。以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公共空间建设,这是一个良性互动。小城市有可能发展的选择将是:吸纳大中城市转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自己的第二产业,促使市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继而公共服务需求上升,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和时代变化,建设符合自身经济实力和使用需求的公共空间形态。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同样面临更新和改造,而且,这种不断完善的历程,也将产生和发展一种新的文化魅力。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人们的需求和审美也在改变,迅速建成一步到位的公共空间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公共空间的发展只能与时俱进。

(4)加强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社会性

城市空间是社会空间的延续,城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结构的反映。比如,均质布局的公共空间要表达的是让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更好的福利。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建设好公共空间须从构建和谐社会做起。

当前,我国“市民社会”的建设进展缓慢,公众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和原动力有待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充分调动市民的热情,激励市民的公众和参与意识,加强自身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力度,才能促进市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公众参与既是民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它同时也是保证这种社会氛围的健康机制。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城市发展迅速,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表象之下却难掩指导理论的缺失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主要表现为:空间形态不合理;公共空间系统不完善。随着规模扩张、骨架拉大,原有的、较为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解体并重构,它为公共空间系统在宏观层面的展现并发挥其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从内部构建完善的公共空间系统,促进城市的高效运转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微观命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逐渐去把握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当前转型时期小城市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在充分了解小城市公共空间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其战略选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城市空间系统 篇8

1 绿色生态理念简介

对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英国思想家怀特在1789年出版的作品《塞尔波恩的自然史》。书中对构成生态整体的每一部分进行了研究, 发现了这些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怀特的这种人与自然、经济和谐的思想无疑对现代生态理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绿色生态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才被提出, 这种思想以人为核心考虑问题。它指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只是满足人的欲望就会违背生态发展规律, 最终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而作为核心的人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思想的出发点相较过去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整个生态系统。

绿色生态理念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和谐相处, 以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对于现代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建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功能研究

总的来说,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它在一定条件下, 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功效, 具体体现如下:

在城市和居民生活区, 自然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自然光的高效调节, 就必须利用大自然的力量, 其中植物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利用植物的枝和叶遮挡一部分自然光, 使强光变成较弱光, 有效剔除了自然光里面的有害辐射, 而且这种方式简便有效, 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疏密程度来有效控制自然光, 这就是绿化的主要功效之一。另外, 城市的气温变化快, 其影响因素很多。据研究其中自然因素是最主要的, 即大自然制造的冷暖气流是造成城市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绿色植物在调节气温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它阻挡自然光直接照射在地面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比如夏季的草地上, 气温要比其他地方低20~25℃, 可见利用草坪可以起到有效降温和吸热的作用。

绿色空间系统另一大作用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和减少噪音污染。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CO2。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噪音的“发展”。现代社会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一种“城市职业病”,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草坪在减少这种噪音污染方面有一定成效, 据测定:面积在8m2左右的绿篱墙可以减少6分贝的噪音, 而用乔木、灌木、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消音效果更加明显。

除了以上几种功效外, 城市绿色空间还有美化城市、保持水分、保护物种多样性、防尘等多种功效。

3 城市绿化生态系统规划策略探析

3.1 加大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投入力度

改善生态环境, 统一建立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 政府部门有责任统筹全局, 做好合理规划。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建设, 并将其作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 设置绿色空间系统建设保障金, 并加强社会宣传, 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建设过程, 形成全民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

3.2 了解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据了解,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它们自身的发展规律, 只有最好的生态才是最接近自然的。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 不仅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 还有耐旱、耐水等生理、生态特性上的不同。只有充分认识这种生态的差异, 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长规律, 才有可能与之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 在兼顾美观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选择物种, 让其发挥最大功效。

3.3 合理利用生态系统

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枝叶比较茂密, 其含水量高, 着火点低, 不容易燃烧, 比如银杏树在燃烧后仍可以发芽。城市在规划绿色空间建设时, 可以考虑利用植物防火的特性, 在城市居民区外围、工厂四周大量种植这种植物, 形成阻火带, 可有效降低火灾发生风险。另外, 在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城市, 可以开辟一些绿化避难场所。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就建有公园等公益场所, 其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4 结束语

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建立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长期工程。只有人人都参与进来, 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城市生态绿色空间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得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坤.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立体绿化研究与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 2012.

城市空间系统 篇9

城市公共指示系统是城市的“语言”, 是沟通人、车、路的纽带, 也是实现人与城市和谐互动的载体, 它对实现高效率、快节奏的出行和城市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宜居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公共指示系统属于公共建筑及道路工程的附属设施, 因此远远没有像主体工程那样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公共指示系统的完善和更新相对滞后, 导致目前许多城市的交通指路标志系统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并存在交通指示不足、引导路径不合理等问题;另一方面, 国内城市公共指示系统的国家标准对国外已有的规范借鉴抄袭严重, 中国自身的特色和美学适用性研究不够。

在发达国家, 城市公共指示系统的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城市中的运用也十分普遍。公共指示系统作为一个完善的视觉体系, 从开始对公众的问卷调查到设计标准的制定, 到最终系统化的设计, 都有完整的方法论。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公共指示系统, 无论是设计还是设置, 都是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和公共指示系统规范相对成熟, 其中有很多可供我们研究和学习参考的部分。近年来, 国内的城市公共指示系统的设计研究成为了设计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城市公共指示系统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本文以郑州地铁一号线的兴建为契机, 在研究郑州市现有标识系统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先进案例和本地实情, 做好郑州地铁空间指示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结出符合郑州城市特色的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 让郑州地铁这个未来的城市窗口以更美更靓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郑州市已有公共指示系统现状分析

根据在郑州的多年生活体验和长期的实地调研, 笔者认为, 造成郑州现有公共指示系统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从统一性上来说。第一, 执行国家标准不力, 也存在不合理运用国家标准的因素;第二, 指示牌在空间摆放上过于杂乱, 显得随意、不够整齐 (如图与上海的对比) ;第三, 指示牌在形式上不够统一 (如图2) ;第四, 标牌缺乏连贯性, 运用不够广泛。

其次, 从个性上来说 (如图3) 。第一, 没有体现郑州的文化特色;第二, 不能体现城市意象;第三, 没有建立自己城市的标准和规范。

二、地铁空间指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地铁空间指示系统的设计原则可分为通用性设计原则和个性化设计原则。其中, 通用性设计原则分为简洁性设计、醒目性设计、规范性设计、国际性设计原则、分类色彩设计五种。此处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个性化设计原则上。

基于国内外众多可以借鉴的案例和郑州市本地郑东新区等较高档次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经验, 笔者认为, 郑州地铁的指示系统设计在满足基本的通用性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设计提升。通过对比研究, 笔者总结了四个地铁空间指示系统的个性化原则:本土化、景观化、空间化、彰显文化。

第一, 本土化原则。最早对地铁指示系统进行规范化设计的是英国, 比如英国的地铁线路图采取归纳省略细节的做法就被广为借鉴和模仿, 但设计得好的国家和城市又在这种简约中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面貌 (如图4) 。

第二, 景观化原则。对同一线路的不同的地铁站台内部空间进行各具特色景观化的处理, 用景观体现站名的主题。这样不用文字, 仅仅通过空间的就能让人第一时间感受到所处的位置 (见图5) 。

第三, 空间化原则。将指示标识系统放在空间的各个面上, 这样避免的在空间中增加更多的标识承载物, 又符合人的视觉规律以及视觉对空间的感受 (见图6) 。

第四, 彰显文化原则。将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文化提炼之后进行视觉化的展现。一方面。这样的展现要有主题、成系统;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其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见图7) 。

三、郑州地铁空间指示系统优化策略

郑州地铁的标志 (见图8) 以“中”字为主体形象, 从标志的外在形态不难看出突出本土特色的强烈愿望, 这和笔者的研究思路不谋而合。基于此, 笔者对地铁空间指示系统提出如下三点优化策略。

(一) 因地制宜, 用活规范

我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的国家, 在建立相应的规范时具有很多可以借鉴的资源, 但是我们的规范虽然很容易建立, 却也总显得不够成熟。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 是指其空间和当时的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 是指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活动和形式的相符、适宜, 是指地方与整个行为模式之间的相配, 包括与期望、标准、做事的习惯等等”。因此可以说, 不能因地制宜的规范只能是死规范, 在后期的应用和管理上将会带来很多的不便和麻烦。

(二) 用指示标识体现城市意象和城市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 文化趋同现象严重, 尤其在中国, 众多城市在同一发展时期内用几乎在同样的指导思想, 建设了大量的类似建筑物, “千城一面”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怎样使我们的城市各具特色呢?大的建筑格局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 然而置于城市空间中的指示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强化城市的个性。应该说每一个城市都有独具特色的文脉, 用指示标识这种清晰可见的视觉形式, 可以表达城市意象, 诠释城市文化, 建设可读性的城市, 从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指示系统设计的直接目的。

我国从十七大以后正式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而地处中原的郑州又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 但怎样去充分地解读,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在标准化的前提下, 让每一个地铁站点的指示标牌都能和其所处的不同空间相呼应, 这样既能反映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 又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时刻体会到魅力独具的中原文化, 同时, 还能够不经意地指示空间方位。

(三) 关注指示标识的空间尺度与可读性

高原荣重曾说:“人们对于空间的感觉, 很大程度受人的高度、步行的幅度、视野上下左右的角度、视线所及的界限等综合形成的距离感的影响”。指示标识作为城市空间中的一种实体, 必然会和周围的空间和形态产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的过大和过小都会影响人的视觉接受度, 并影响到空间中的其他物体。一套尺度合理的指示系统既可以使人感受到空间尺度的和谐, 又可以使城市空间结构变得更加清晰, 指引人们顺畅地在空间中流动, 从而提高城市生活效率。

城市指示系统设计对城市尺度的标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上的尺度需要指示系统设计对空间的整体有所考量, 微观上的尺度则需要考虑人的因素、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以及信息传达的有效性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说, 人体工程学对于城市指示系统设计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也是建立人性化城市的重要背景知识。

另外, 在指示系统设计所营造的视觉环境中, 还要考虑视觉陈列和光环境问题, 照度要适当, 照顾到不同的人对亮度的不同要求。例如细微的工作环境要求照度高, 粗放的则要求照度低;观察运动的物体照度高, 静止的物体照度低;年轻人要求照度低, 老人要求照度高。

四、结语

一个在城市中无处不见的小小指示牌可以成为这个城市的美丽“代言人”和优秀“导购员”。但要解决好我们城市中指示标识的问题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无论是设计者还是管理者都要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它, 并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设计与规划同时进行, 真正做到从人本的角度解决好人与城市的关系。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指示系统是城市意向和城市文化的直接反映, 其要解决的不仅是城市生活更加便捷的功能问题, 更是塑造具有魅力城市形象的文化问题。在城市中无处不见的小小指示牌便成为这个城市的美丽“代言人”和优秀“导购员”。但要解决好我们城市中指示标识的问题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无论是设计者还是管理者都要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它, 并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设计与规划同时进行, 真正做到从人本的角度解决好人与城市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晓予, 张婧.标识导视语言的实用性与特色化——郑州市紫荆山路道路标识导视系统改进方案[J].美与时代 (上半月) , 2010 (06)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城市空间系统 篇10

一、城市滨水区的基本概述

1. 水系与城市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历史发展与分析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之一, 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如古两河流域文明发展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 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城市作为人类的聚集地, 其形成与发展也与水资源密切相关, 不仅决定着古代城市的选址, 也决定着城市的建筑空间布局。同时城市的发展又会对水系空间形态产生影响, 如北京护城河的修建, 纽约、香港等海港城市对其港口的建设与改造, 荷兰的填海运动等。

2. 城市滨水区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

人类发展与水资源解不开的联系, 使人具有亲水的天性,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必须满足人类这种天性。现代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将超越原始的功能需求——生产、生活、市政、水利等, 还将秉承源远流长的文化哲学, 与居民的日常活动充分结合, 成为展现城市特色的区域和居民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场所。

二、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存在形式及主要类型

滨水区包含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通常水资源丰富的城市滨水区可根据其与城市的相互空间地位分为整体与局部两个层次。前者由于水系流域贯穿不同的城市区域而影响城市大部分地区, 它往往形成城市生态和开放空间的走廊, 串连其公共活动节点, 与主要交通路径一起形成城市的主要骨架, 或与山体等其他自然环境要素一起构成城市的“山水格局”。而局部的滨水区则为城市生态廊道与公共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可能为蜿蜒、自然的, 或小尺度、精巧的, 展现了滨水城市动人的不同表情。丰富的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可最大程度地提升和打造城市特色形象及环境品质, 是实现“城市有水, 居民见水”的重要一环, 一般有以下几种手法:

1. 与自然空间结合

城市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好的庇护所的同时, 人口大量聚集, 拥挤、嘈杂、喧哗的环境以及日益严重污染的的空气也给人带来压抑感, 使人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 又向往追寻自然、崇尚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城市中的自然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对话与交流的场所。利用最难得的自然水体资源优势, 遵循“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原则, 建立一个接近自然、使人融于自然的滨水场所, 满足人们亲水、玩水、赏水、戏水的需求。可以因地制宜的采用湖泊、溪流、湿地、沙滩等形式, 也可以蕴含一定的文化元素, 或承担科普教育、体育健身的场所。芝加哥的林肯公园 (Lincoln Park) 就是现代城市滨水公园的代表。

林肯公园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面对密歇根湖, 建立于1843年, 南北长约8.5km, 面积480hm2, 为芝加哥最大的公园, 深受市民欢迎。公园由碧绿的广阔草地、绵延的海滩、纯天然的自然保护区、辽阔的海港组成。园内提供了多样的设施, 有颇受孩子们欢迎的动物园, 面积35hm2, 饲养着约400种、2000只以上的动物;有植物园包括4个温室和18个繁殖培育室;还设有15个棒球场、6个篮球场、35个乒乓球场、163个排球场和1个健身中心;此外, 还有博物馆、小型剧院等, 小剧院在夏季的时候用于各种演出。

2. 与交通空间结合

江浙一带, 水脉众多, 四通八达, 从而提供的水路运输的便利条件。水乡古镇的最早原型市集就临水而设, 渐渐的, 货物往来吸引了更多的人, 规模变大了, 因水成街, 因水成镇, 慢慢形成水城。经济的因素使得街巷平面布局与其主要流通渠道——河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街巷和水巷构成了水陆并行的独特水乡肌理。因其起于商业集市, 水乡这种独特的肌理对于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很有借鉴意义, 水的引入不仅能提升景观, 通过亲水休闲设施的建设, 能吸引更多的人流, 注入活力, 带来商业最需要的“人气”。

清溪川是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条河流, 全长10.84公里, 汇入中浪川后流往汉江。长期以来, 河道两岸是首尔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在2002年改造之前两侧多为小商品店铺, 向南部跨过汉江是一个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的商业区。在1950至1960年代, 由于经济增长及都市发展, 清溪川曾被覆盖成为暗渠, 水质因废水的排放而变得恶劣。在1970年代, 更在清溪川上面兴建高架道路。首尔市政府决定改造清溪川, 拆除高架桥, 开挖河道, 还清溪川一个清秀怡人的面貌。工程总耗资9000亿韩元, 在2005年9月完成。美好的环境吸引了更多人气, 重建天日的清溪川现已成为首尔市中心一个著名的景点, 每天都吸引大量市民及游客到此游玩。

3. 与城市中心区结合

滨水区的建设可与多种功能建筑或建筑群结合, 包括了居住、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体育、会展等, 滨水区开发能较快树立城市形象。

这里列举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CBD位置, 除了东京新宿, 其他无一例外建设于滨水区。

滨水区的建设还有助于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加拿大维多利亚内港改造为集游憩、社会、文化设施于一体的休闲与消费场所后, 通过对维多利亚旅游部门数据资料的查询, 1991年大维多利亚区 (Greater Victoria) 接待的游客多达315万人, 相较1985年至1990年该区接待的游客总数200多万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历史城市的空间形态 篇11

现在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是最重视城市空间形态的,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中,总要画出城市的平面图,虽然是些不甚完善的复原图,却也令人有一个清楚的空间印象,知道古代城市是什么“样子”。有些研究,说了半天城市,到头来,还不知道城市的东南西北,这能说对城市有“深刻认识”吗?

比如说,知道秦始皇定都于咸阳的人很多,但秦始皇的咸阳到底是什么样子,恐怕能讲明白的人并不多。知道咸阳城的样子有什么用?知道了咸阳城的样子(也就是空间形态),才能理解中国历史的那场时代巨变,才能知道中国第一位皇帝是何等人物,才能体会他在“统一海内”后“得志而小天下”的气派。

秦始皇的咸阳是一个极宽广的地带,著名的阿房宫,仅其中的一座前殿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而在阿房宫的基础上,又“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贾谊形容秦始皇“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崤函为宫”就是以崤山函谷关之内的整个关中地区为宫室。果然,后来阿房宫向南的建筑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终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这种无限扩展的都城宫室空间格局,反映了大帝国胜利者无拘无束的宏观视野。

又如,汉代名臣萧何曾为刘邦设计未央宫,“宫阙壮甚”,但底层出身当皇帝不久的刘邦不理解,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城市空间的样式,不是一件毫无想象、可以随意而为或无意而为的事。《考工记》是讲王朝城市平面规矩的一部书,做皇帝、做大臣的无人不知。另外,每个朝代掌权的人又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比如曹操,对他的魏都邺城就有一番独特的想法,结果造出一座平面空间形态整齐有序的城池,与前朝的城市都不一样,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后来的隋唐长安城都受到邺城规划的影响。

当今的人文地理学家说,世上有三类基本的记录与传播知识信息的“文本”,一是口传文本,二是书写文本,三是景观文本。在景观文本中就包括了我们所说的空间形态问题。我们“阅读”空间形态文本,可以明白或发现许多东西。例如,到北京大街转一遍,就知道当年皇亲国戚与草根阶级天壤悬隔,大宅门与小胡同各有分辨。

任何社会生活形态在完熟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一套空间行为规范,从家庭到社会,从一人到千万人,无不在空间系统中建立规范。一个时代有一个空间系统,一段历史有一段空间进程,没有空间进程不成其为历史。

西方的一些左派地理学者早已把资本主义的地理进程分析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马克思原来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忽略了空间问题,因此他们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全球的地理问题。

所以,我们如果不深入完整地观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城市的空间形态,会被许多表象所误导,以为那里的城市普遍繁荣、遍地光彩。地理学家不承认有“均质空间”,比如美国城市地理学家就不断提醒人们注意那些繁荣城市的“烂掉的心”,即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大都市空间中的“腐烂”部分与“腐烂”过程是美国城市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空间系统 篇12

项目基地由KTX(韩国快速列车)站及其所在的老城中心区组成,目前这一地区是一片商业、工业和居住街区混杂的区域。居住街区住宅密度较高且建筑物正在不断老化和损毁,极差的居住状况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了城市的迅速衰落,这与作为市中心的火车站形象极不相称。由交通系统带来的便利性和易达性(如KTX、地铁及东西道路)其实是提升这一地区价值和促进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城市复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因而如何以此为契机复兴城市中心区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此区域曾经是大田市城市结构生长的起点。早期的大田市以此为核心从空间和功能两个纬度向四周扩展,但是自从政府将周围小镇和市区合并成为大都市后,老城中心区的外围迅速扩张,新的城镇不断被开发,而老城中心区却沦落为一片仅拥有先进交通设施,而缺乏相应基础设施,环境品质低下、空间杂乱的区域。

大田都市复兴计划的目标是复兴城市中心区并推动地区发展的平衡,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满足更大区域范围的生活需求。这一地区将被开发成为:一个利用KTX交通设施来进行信息和物质转换的中心、一个具有混合功能的邻里中心、一个旧城市中心区复兴的生长点。

该项目包括以下功能及空间要素:一是交通中心,大田市中心复兴项目为基地提供了一个连接高速铁路和地区轨道交通,以及连接首尔到釜山的Gyeongbu铁路交通中心。穿越大田市的地铁线连接到了大田站站前广场,但是长久以来轨道把车站区域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导致相互之间货物交换困难。新的城市规划需要改变城市被铁路线隔断的局面,建立一个新的信息和物质转换中心。

二是标志性、功能性的建筑及公共空间,该区域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体现老城中心符号的标志性建筑,一个能够标记整个城市和整体景观计划的城市轮廓线。

三是城市广场,通过一个联接KTX和地铁站及主要商业区域的广场来解决因铁路而产生的分散地区之间的空间和功能联系,必须提出可形成主要交通枢纽的空间设计和考虑现存大田KTX站的扩展计划。

四是与城市交通紧密联系的综合功能建筑,通过引入方便的快速轨道交通为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提出一种适当的商业、办公、居住(综合的)设计,并探索一种24小时活力的城市环境,避免仅仅将其作为交通枢纽功能区域。

城市设计理念

以铁路为核心整合城市公共空间,创造生态化城市环境及适应多样化城市生活的人性场所。运用TOD模式创建高效的交通系统,并以地块间地下空间的共享实现区域步行优先。

城市设计特色

1. 铁路作为整合该区域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

铁路在大田市城市发展的历史上,既是城市的生长点,也是分割城市空间、带来噪声及一系列城市问题的源头。尽管目前该地区面貌一片混乱,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其区域核心的地位。因而如何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则成为该城市复兴计划的关键所在。

本设计方案即是围绕铁路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为使铁路成为新一轮城市复兴的引擎,它有三个必备条件:必须把铁路两侧的城市空间连接起来,铁路线除了交通功能外,必须淡出于城市空间;必须提高铁路线两侧的开发强度;在此处形成城市生活的核心场所。

我们从铁路过去的作用、现在的状况及未来的重任作为设计思考的切入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在铁路上方建立一个大型的架高平台,完全覆盖铁路线,并将其设计为一个具有较好可达性的城市公园,使其成为整个区域复兴计划的核心,以此展开整个区域的公共空间布局。一旦这一大型高架公园形成,铁路沿线两侧的土地随即升值,周边建筑物将获得很好的视野及景观条件,同时在平台的高度获得了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步行系统,并在其相关界面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加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支持,进而形成类似传统城市中心步行优先的公共空间区域,成为承载丰富城市生活的场所。以铁路为主题的市民绿化公园的设计,从空间本质上改变了火车站对城市空间造成的隔离,以及由交通带来的噪声、视觉污染等,进而重新定义火车站地区的空间及场所特征,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带动城市复兴的引擎。

2. 建构多层次、立体化、生态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城市设计除了把覆盖铁路线的高架公园作为区域核心之外,滨河城市空间也是体现区域特色及公共空间重点之一。在平面上,设立了跨越街区的屋顶公共空间,将区域内的建筑裙房屋顶与覆盖铁路线的大平台进行衔接。在高度上,采取两种不同对策与地面城市公共空间衔接。在地面有放大的城市公共空间节点处,采用大斜坡或局部坡道与之连接,并在路径沿线布局诸如零售商业、报亭、咖啡馆、酒吧等小型公共服务功能,使行人如同在正常平面式的公共空间中活动一样,自然而方便地在各个高度空间中随意活动;在与交通站点结合的部位,利用建筑物的架空空间将自动扶梯、电梯等垂直交通方式植入其中,有效连接地面和屋顶的城市公共空间。这样,一种崭新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便清晰地浮现出来,这是一种建筑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模式,以建筑物为依托,将建筑的架空空间、空中庭院、屋顶空间、退界空间、中庭空间、地下空间等空间要素纳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并结合其他城市公共空间,如道路绿化、城市公园、下沉广场、水岸空间等,形成整体连续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3. 以场景叙事方式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布局

城市公共空间除了能够形成连续的系统之外,激发其活力则是设计者的又一大任务,而多样性原则是促进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手段,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包括空间多样性、使用者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三个方面。空间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已经在整体公共空间体系中充分体现,而在使用者多样性问题上,设计者采用了一种场景叙事的方式,并以设定的各类使用者的使用特点及其可能产生的事件为线索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设计者分别选取了当地居民、旅游者、上班族、老人、儿童等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人群在一天中的活动,对其进行活动空间的场景设计,以此串联城市公共空间及相关的建筑物,创造24小时活力城市。

以事件为线索将建筑空间融合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将部分建筑空间进行城市化功能配置,强化公共性和开放性,为多样化城市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场所,提升了区域价值,激发城市活力。

4. 高密度城市区域的交通对策─步行优先、停车共享

对于高速发展的人口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城市公共空间的实际使用效果与交通组织密切相关。在机动车交通是组织巨大尺度城市区域交通系统的必然手段这个前提下,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是当今城市设计的一大课题。本设计中由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建筑物为依托,则可以在有限区域内实施步行优先原则。通过充分利用地下停车共享的方式,使机动车方便地在区域外围进入地下停车库,到达要去的目的地,减少地面机动车由于寻找停车位而逗留的机会。通过停车共享,可以对局部地面区域进行车辆限流或改为步行道路。如果对地下空间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环境品质(如局部向地面开放等),配置若干服务功能等,则可以把地下空间与地面步行区域进行衔接。在这些共享的地下车库内设置相互连接的车道,或干脆做成地下的机动车道,实际就是将道路向地下引导。但与直接做成城市地下道路有所区别,因为这些连接通道是与建筑相结合的,停完车直接可以进入大楼的垂直交通,不占用城市道路用地,而且把建造成本分摊给开发商,无需一次性建设,而是随地块的开发而建设,只是需要在土地出让之前做好相应的设计,对相应部分的空间做好开放性的规定,且在每个地块的地下空间预留接口即可,大大提高建设的可行性。

5. 城市界面的开放性设计

在以往功能分区的规划中,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总会有一个边界,用以界定不同的领域。而本设计提出柔化边界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模式使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物有机啮合。在柔化的边界处人们有了停留的可能性,这样的空间也可以容纳各类活动。如果结合一定的小型商业和服务功能,提供可坐设施等,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适度模糊的边界,会激发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即兴行为,提高城市活力。几乎在各种城市功能区域中,人们的活动甚至是建筑物的功能都得益于能够有让人驻留的城市公共空间,这种模糊的城市界面模式可以实现建筑物本身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益共赢。

结语

上一篇:乡镇青少年下一篇:区域联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