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空间过程

2024-07-26

城市化空间过程(精选8篇)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1

改革开放以来,在内部社会经济转型和外部环境推动之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同时进行着不断向外的空间扩张和对内的空间重组。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城市的快速巨变,也使得城市不得不面对日益凸显的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等问题。而同样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之后,我国住房制度的层层变革带来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深刻影响着近三十年来我国城市的空间形态变迁及内部结构调整。

一、南京老城的发展概况

南京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都,历代的都城建设都或多或少地在今天的城市格局中留下了印迹。明朝开国建都后,南京进入了空前发展时期。依山水形势所建造的明城墙(今特指内城城墙)(图1)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虽饱经战乱,仍存留至今,与明孝陵一起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所谓的“南京老城”,正是明城墙所围合的城市范围,它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自我限定,也是南京市民心理上的一种文化认同。

虽然明城墙在明代初期就已经建成,但由于迁都,作为留都的南京城市等级地位随之下降,明城墙范围内的用地空间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直到民国初期,城墙内主要的建成部分仍集中于城南一带,鼓楼以北的地区除零星分布的军营外便是墓地、荒野。民国时期,南京城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1927年开始制定的《首都计划》尽管没有得到彻底实施,但仍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奠定了南京老城内的路网格局,也建设形成了高档居住生活区—今颐和路一带的民国别墅建筑群。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城市建设逐渐开始跨越城墙的界限。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以及“文革”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使城市发展呈现出跳跃式与填漏补缺相交替的过程,老城范围内的建设最紧凑。城市建成区由鼓楼地区逐渐向北部扩展,沿长江南岸出现了大量的工业用地。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1978年,南京老城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图2)。

改革开放之后,来自城市人口、用地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南京的城市空间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向城墙外扩张。在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老城内部的建设活动也十分活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老城区的中心商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需要通过功能置换得到更多的可利用空间,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来支撑高昂的地价。这些都是城市更新过程中所要面临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居住空间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渡,我国的住房分配制度也逐步由长期的实物分配向住宅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国家执行层层深入的住房制度改革,为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提供了平台及可能,也极大地刺激了居住空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从90年代末期开始,城市中心高昂的地价迫使城市的居住重心由老城向新建的河西、仙林等地区偏移,居住空间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带动新区发展的引擎。这也正是我国的“住宅郊区化”现象与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郊区化”在本质上的不同。

但在“住宅郊区化”的同时,老城作为南京城市中心所具有的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良好的医疗、教育资源对于居住空间的选择来说,仍具有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吸引力。如同带动新区扩展一样,居住空间的建设也是改革开放之后老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建设速度

首先对1978年~2008年南京老城内新建的居住小区进行GIS数据库的建构,原始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1)一书以及国内知名房地产资讯网站—365房产网(http://sell.house365.com)于2010年2月~3月公布的数据信息。据统计,这三十年间南京老城内新建建筑规模在3万m2以上、统一建成完成的居住小区共有239个,总用地面积达到约690hm2。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以及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过程,将这三十年划分为四个阶段(表1):

第一,1978年~1988年。改革开放之后,城市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文革”期间下放户大批返城及成建制的单位入城,以及1980年国家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开始试点实行住宅商品化,南京城市住宅的建设有了大幅增长。

第二,1989年~1995年。这一时期南京城市住宅建设在房改政策的推动下,经历短暂回落后继续有所发展。同时,住宅市场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

第三,1996年~2003年。在经历了20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后,这一时期,国家已经完全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商品化制度,南京城市住宅的建设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四,2004年~2008年。南京城市住宅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到2008年,南京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91m2(2)。在不同的发展背景下,各个阶段老城更新中居住空间的建设速度不尽相同(图3)。较改革开放最初10年的每年建设17.25hm2相比,90年代初南京老城内的居住空间建设达到每年24.67hm2,之后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每年建设20hm2以上。2004年以后,整个城市的住宅建设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老城内也不例外,增长到每年28.3hm2(图4)。

2. 空间分布

除了建设速度不同之外,各个阶段更新的居住小区在空间上的分布重心也不相同。通过使用GIS数字分析技术中Kernel密度推定法,对各阶段新建居住小区的空间分布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阶段居住空间建设密度分布图(图5)。图中区域颜色越深,代表此区域的居住空间建设密度越大。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居住空间在老城内的更新置换分布较为均匀,包括在老城东南地区及鼓楼以北地区附近;到90年代初期,居住空间的建设开始向城南地区集中,这里存留着大量破旧的棚户区;从90年代末期开始,居住空间的建设不仅继续着对老城南地区的更新改造,也开始逐步向老城北部地区蔓延。

3. 特征类型

由于老城空间压力的客观条件和地价日益攀升的社会现实,除了在有特定空间限定要求的区域外,更新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向着高容积、高密度的方向发展,以平衡高昂的土地使用和拆迁安置成本。新建的高层居住建筑逐渐成为老城内高层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竖向空间形态及天际线轮廓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图6)。

三、居住空间建设对城市更新过程的影响

对照1978年的城市用地现状图,对新建的居住空间所更新的原用地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被更新的城市用地大致有9类(表2,图7,图8),其中:

1. 居住用地升级占主导

相比于其他用地,居住用地的更新改造需要面临拆迁成本高、周期长的困难以及拆迁户的安置问题。但对老城内建筑环境质量差的居住用地进行更新升级,不仅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客观需求。

在1978年后南京老城内所有新建的居住小区中,由原居住用地升级而来的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总量的58%。对这些居住空间进行提取并进行密度计算可以发现(图9),被更新升级的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老城东南的棚户区及老城中北部的原单位大院形式的居住小区(图10)。

这种由居住到居住的更新过程本身对城市功能结构并不造成直接的影响。但事实上,由于老城内日益高涨的地价,更新之后所带来的必然是居住密度的提高或者空间品质的升级,这会对整个社会群体的空间组织和分化产生明显作用,从而对城市内部功能结构的调整产生间接影响。

2. 工业用地置换列其次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京老城内的商业商务及中心服务功能不断集聚增强,原有工业用地的外迁成为必然趋势。在新建的居住空间中,有15%的用地来自对原工业用地的置换。这些用地在空间上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位于老城的北部中央门地区及东南部的光华门地区(图11)。而占到更新改造总量7%的居住工业用地(R/M),事实上也是将原土地使用权归属于同一单位的工业用地及配套的居住用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居住区的开发建设。

3. 军事用地的空间释放

除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常见的居住用地升级、工业用地置换外,居住空间对军事用地的更新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占到总量的9%,这与南京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有关。南京军区是国家七大军区之一,领导和指挥苏、浙、皖、闽、赣五省和上海市境内所属的武装力量,军事战略意义重大,军区的许多重要机关单位均位于南京老城内。

由于功能上的特殊性,军事用地大都是封闭性很强的军事管理区,对于城市空间来说有很强的自我限定和排他感。当被置换成居住空间后,尽管私密性依然很强,但从视觉感官及心理感受上,排他感会大大减弱,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接触的界面开敞度也会有很大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城市空间的一种释放。

4. 公共绿地部分被侵占

南京城市山水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依山水形势所建造的明城墙本身就是城市中一条重要的公共绿带,将玄武湖、紫金山、莫愁湖、清凉山、小桃园等重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串联起来。在1978年后的老城住宅建设中,被侵占的公共绿地共有四处,都分布在环城墙的公共绿带上,分别位于清凉山、九华山、富贵山及光华门地区,总用地面积约26hm2(图12)。

公共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及景观资源,更是市民公共休闲活动的重要载体,一旦被私有化的居住空间所侵占,恢复时需要面临拆迁补偿等困难。因此,对于公共资源的有效控制和把握,也是在旧城改造更新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承担了大量旧城更新改造的任务。通过对原有居住空间的升级、工业用地的置换以及其他功能用地的调整,居住空间的建设在完成对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城市内部功能结构产生影响。

进入新世纪,城市更新不再可以简单地类比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除了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翻新再造、对功能结构的调整重构外,现代城市更新的目标更涵盖了环境整治、社会改良、机能改善、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在关注城市特色文脉挖掘和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今天,城市更新已经被提升到“城市复兴”的认识高度,通过再造城市活力,重新整合各种现代生活要素,使城市重获新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居住空间因其本身固有的私密性,在更新过程中似乎并不能为“城市复兴”带来更多的有利因素。但作为自古以来城市的最根本功能,宜人的居住环境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追求。因此,应当认清居住空间发展在城市更新中既是手段过程又是最根本目标的双重身份和重要作用,处理好对城市有限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为城市居民创造更舒适、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生活栖居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城市规划学刊,2000(6)

[2]罗田.关于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09(28)

[3]程大林,张京祥.城市更新:超越物质规划的行动与思考.城市规划,2004(2)

中外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 篇2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人们对城市景观及生活空间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不仅追求舒适的小家园,也迫切需要城市艺术化、文化的大环境。现代城市公园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内容,可以说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没有公园的城市。

城市公园定义

公园是随着近现代城市日趋发展及社会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并且逐步成熟起来的。城市公园给城市居民提供休息以及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和享受现代生活带来了方便。在《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一书的解释中说到城市公园的定义为:公园是供公共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国外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和特点

19世纪国外许多城市明显的表现特征为集中且密集。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作为纯粹意义上的美国第一个景观设计作品——纽约中央公园,处于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面积达340 公顷。因纽约的网络状街道布局单调而且缺乏美感,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高速运转使生活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针对纽约的城市背景,他们提出中央公园应该是一个令人精神得到愉悦放松的设计理念,在田园牧歌似的草地上有风景如画的灌木丛以及高低起伏的山丘,游人在平静如水的湖面周围环绕着,生活压力得到放松。纽约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借鉴了英国公园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特点以自然生态、以人为本。中央公园内部有连绵不断、变化多姿的丘峦,即方便也很自然生态,园内曲径幽深的林荫小路引导游客通向城市的四面八方,既增加了园内私密空间,也可将人群得到有效的疏散。中央公园的兴建带动了当时尚属郊区的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使普通市民有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去处,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使不同阶级的游人能来到此地得到大自然的洗礼。

与纽约中央公园一样具有深远影响,且有着曼哈顿财富之一之称的佩利公园,是最小的城市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市中心,虽然占地面积小,却非常吸引游人。如图1所示,公园临街而建,人们可以很方便从繁华的街区进入和外界完全不同的空间,佩利公园的临街入口组织了几级台阶,使公园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公共空间,并具有了一定导向性。园内尽头有水幕墙,夏天“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给人以视觉听觉的享受,即隔离了室外的宣泄,又保证了公园的私密性。佩利公园的空间魅力在于它的从容和悠静的氛围,以人的精神享受为本,这样的特质在繁忙的城市中给人以别样享受。西方的公园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得到最佳享受。

国内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和特点

近代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求,在上海公共租界建造了最早的一个“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可见“公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到了近现代,我国公园的质量和数量有所提高,在公园设计理念上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法。

2005年建成开放的西安大唐芙蓉园,它所追求的既是一种中国城市自身人文特色设计理念。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运用建筑布局等形式以表现天人感应和皇权至尊,园内主从有序,层次分明,并且运用了园林设计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使园内景观层次丰富,使传统的园林景观与现代元素配合并相得益彰,二者相互协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心理对于游览场所的认同感,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才会对游人更加有吸引力,使游客集聚停留,大唐芙蓉园中紫云楼南北广场是集中举行盛大演出之地,广场有各式的民族文化传统表演以吸引游客的参与,广场与湖面相结合,再配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影视技术的应用,结合声、光、电和现代影视歌舞等高科技,使园林中构成了一个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广场体系,不仅如此,园内通过不同的传统元素映衬下配以现代景观营造下,达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境界,使现代园林追求物境、意境、情境为一体的同时,构成城市空间文化统一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使人们得到物质精神的双重享受,因此以人的精神享受为首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国内公园的设计新发展。

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

1.人性化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思想。一个现代化文明的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使空间为各阶层所使用和享受。城市公园在表现其本质功能的同时具有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义更大。这就要求城市公园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中央公园注重设计细节,然后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空间人性化体验以及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例如园内对于步道复杂容易迷路的问题设计了街灯柱导引系统,而且在每个灯柱上都标有数字,根据这个数字的头两位就可以知道最近的街道方向,而大唐芙蓉园更是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使人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满足,因此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对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城市公园的快速发展正是满足了这点,只有为人考虑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方可谓之成功的设计,也只有达到人性化的同时,才能起到教育、升华社会道德的作用,而只有如此的空间环境对现代城市进程的发展才能起到推动作用。

2.多元文化的发展

一个城市如果只注重经济开发,忽视城市公园绿地的保留、文化的发展到头来只能是拔苗助长,从而加速城市的衰退。城市公园的发展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更是能引导民众接受多样文化生活方式的场所。城市公园作为各个阶层、不同人种、不同地位人的聚会场所,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它见证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变迁和社会更替的影子。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时,为了使城市空间更加活跃加入了多元文化的设计理念。纽约是全美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多元混合,无论在周末还是节假日中央公园的广场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也会有民众在草坪上载歌载舞,周围传统样式的马车穿梭其中,充分体现了纽约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普通生活。在国内公园中也同样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设计体验,大唐芙蓉园的水秀区是园中的科技性、艺术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项目,在仿古建筑的映衬下配以现代科技使游人享受到古今多元文化的情景交融。每个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它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且由于自身历史、性质、文化的不同,再设计中不能千篇一律,将每个城市从古至今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中外城市公园的设计正是运用了城市各自的独有特色,将各自城市独有物质以及多元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城市公园设计的构成元素中,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人文主题,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不会形成“千城一面”,而是独具特色,这样的理念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结语

当城市环境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使城市表面完整性遭受破坏,环境日趋恶化时,通过城市公园的不断更新新设计元素和重构公共空间环境,才能持续改善城市空间的社会和环境状态,并达到一个新的空间平衡,这种状态使得城市空间更加亲和、更加具有新引力且更加持久性,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3

关键词:城市设计,全过程,城市空间

一、城市设计面临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城市设计概念引入中国, 由于其本身就有从建筑设计切入和以城市规划切入两种不同的视角, 加之在现实操作中城市设计作为具体事务的各种地方差异, 使城市设计理论缺乏统一的认识与系统架构。[1]

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出台以后, 城市规划体系的法制地位进一步加强, 具体到各项法定规划的作用更加明显, 而城市设计等非法定规划在中国目前的规划体制下趋于式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前奏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更是反映出“淡化城市设计”的思想, 直至2011年, 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 城市设计被完全从这一学科中去掉,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学术的发展。[2]

在规划编制中, 城市规划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焦点和热点, 规划形式推陈出新, 如概念规划、战略规划、行动规划、单元规划、近期规划、城乡统筹规划、村庄规划……, 但城市设计多年来一直局限于两个类型, 即“蓝图式”城市设计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而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 往往又伴随着对造城运动中城市空间形态及特色迷失的质疑, 城市设计与当前建设热潮中的“城市形象营销”和诸多“千城一面”的诟病难脱干系。

因此, 城市设计从概念到理论、从编制到实践, 都经历着艰难的困境。

二、在城市规划中看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按照不同的专业背景, 有不同的定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 城市规划所制定的城市的目标、规模、发展方向、土地使用及空间布局, 其实是对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而进行的一种部署。城市公共资源中最核心的是空间资源, 因而空间问题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

城市设计的核心同样在于引导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 解决城市空间的问题。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评判, 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和管控手段来塑造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即使存在蓝图式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但也仅在于侧重的方法与手段不同, 其目标是一致的。

与城市规划相比, 城市设计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 在解决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及城市内部空间问题上具有深入聚焦的优势。而城市规划的优势在于以城市理论为支撑, 通过经济地理研究、区域研究、政策引导等手段对城市进行总体资源配置。因此,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 也是城市规划界的主流观点。

按照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要加入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 使得原本在各个规划层次均要加入的城市设计内容, 缩减到仅限于建筑体量、体形与色彩的控制导则, 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已经几乎淡出法定规划体系。然而, 在缺乏公共审美范式的当下, 规划目标指向也最多是程序或形式的公平, 而非指向理想的城市空间。[3]大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所提供的是一种针对土地开发的底线, 控规指标所反映的限定也主要体现了空间塑造的“天花板”。而探索什么是美好的城市空间形态, 往往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引导, 或者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控规, 体现在控规的引导性导则中。

在淡化了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中, 普遍存在对于空间形态的困惑。因此很多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先做城市设计研究, 很多城市需要做总体城市设计、总体风貌规划、城市空间特色研究, 以及指导实施的街景改造设计和户外广告系统设计等。这些作为非法定规划的城市设计的变体, 都是围绕城市空间塑造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的。从另一个角度看, 在规划实践中城市设计这一规划类型被分化为若干其他规划类型或研究, 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衍生出一系列以“空间塑造”为导向的非法定的规划类型。

三、“蓝图式”城市设计与“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蓝图式”城市设计所塑造的空间效果体现了较为主观的美学倾向, 那么, 究竟如何评判蓝图的好坏?中国当前公共审美范式缺位, 导致关于美学的评判标准混乱。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解决路径, 就是将个人主观判断通过组织活动转变为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判断, 也正是基于这一角度, 当代城市设计追求的目标从“终极蓝图”转向“对终极蓝图共识的达成”, “全过程式”城市设计应运而生。[4]

“蓝图式”城市设计倾向于注重空间形态、特色以及设计的美学。这种建构型的设计方法借鉴了欧洲大陆的设计理论, 在中国的建设大潮中, 尤其是新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欧洲文艺复兴后所形成的各时期的美学范式, 由于产生语境不同, 都难以适用于中国的实践。中国地域广泛、历史悠久、文化多样, 要形成统一的美学范式非常困难;地方性的个案探索虽然也有成就, 但尚未形成可资参照的范式。因此, “千奇百怪”与“千城一面”在中国同时存在。

“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在“公共政策”理论基础上形成, 继承了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以集体判断评价“城市形态”优劣的观点, 在国外已经形成完善的操作方法。城市设计框架 (urban design framework) 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最主要的工具, 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 “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所依托的是西方国家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 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确权, 并具有法律保障。而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 不仅将城市设计淡化, 而且严格执行上级对下级的审批制度, 因此关注的不是目标共识达成的过程, 而是目标层层落实执行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 “蓝图式”城市设计刚刚引入中国时, 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纳入既有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 引发了很多地方性探索。例如, 深圳借鉴英国的“特殊政策分区”和美国的区划法 (Z o n i n g) , 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设计法定蓝图体系, 属于细化导则后的“蓝图式”城市设计, 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种变革方向, 但一直没有在全国推广, 而“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更是多停留于学术研究阶段。

四、“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两种不同视角

1. 时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国外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基于单个开发项目的不同操作阶段的全过程, 包括对固定范围的前期的策划、组织, 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的实施, 类似于开发商从拿地、报批、策划、设计、宣传、营销的一系列步骤, 是以开发商为主导的, 以“开发营造”为目标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图1) 。[5]

这种以时间维度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 建设目标贯彻始终;第二, 项目推动的主体全程不变;第三, 由城市设计团队主导项目进展。这些条件只有在单个开发项目中才可能具备。而在中国, 即使是单个开发项目, 为了应对规划体制的层级报批制度, 各个操作环节会因为规划编制要求的变化, 形成不同的规划目标, 设计团队也会根据规划类型的不同刻意将项目分割成若干小项目, 还要面对团队成员更迭频繁的现实状况。

例如, 国内某个大型建设项目, 作为单一委托主体的单个开发项目, 已具有实施“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条件特征。但是, 在完成首轮多家方案征集之后, 由于规划目标的调整又进行了第二轮方案征集, 同时为了确保成果被纳入法定规划体系, 由专业团队分别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报批, 而各阶段的报批成果都是由城市设计成果进行专门的转化而形成, 其过程繁复, 已然失去了作为“全过程式”城市设计的优势。

2. 空间维度上的全过程

“空间”既是城市设计的核心, 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空间是具有维度的, 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和广域空间除了尺度上的区别, 更在空间问题上各有侧重。城市规划体系是建立在不同尺度空间层次上的各类规划的组合, 城市设计虽然也有不同尺度的空间层级与类型, 但是由于缺乏法定地位而一直从属于规划体系。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后, 城市设计就更局限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空间尺度了。

在以总体规划为代表的宏观层面, 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基本不在于城市形态, 而更多是功能与资源配置, 其所谓的点—线—面结构, 与城市设计框架中的空间形态要素几乎没有关系。景观体系规划中对空间视觉网络的营造与城市设计框架比较接近, 例如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景观带、风貌分区与城市设计五要素相通, 是具有建构性的空间效果的引导。

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中观层面, 城市规划结构所反映的城市形态也比较有限。各地城市设计有不同做法, 有时以单独的篇幅提出城市设计的空间框架, 有时以建筑体量、风格、色彩等的导则被纳入分图则的引导内容, 有时将城市设计形态示意的空间效果作为分图则的引导内容。无论是城市设计框架、城市设计导则, 还是直观的空间效果示意, 都是一种弹性的控制引导, 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指标要求的“锦上添花”。

在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微观层面, 详细的总图设计以及建筑选型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空间效果, 但由于过于细致, 往往难以呈现宏观的空间结构和总体意图。

城市设计实践按照空间层次一般划分为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 虽然空间的尺度、实施引导的方式均有不同, 但基本都含括空间结构框架、空间形态布局与空间建设导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到成果中, 就是城市设计框架图、总平面图和城市设计导则, 也就是“蓝图式”城市设计, 它是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主流, 在过去的30年对城市形态的形成作用巨大。

而在中国, 城市设计成果从蓝图式向全过程式转变的过程中, 基于现有规划体系的不同空间维度的视野更具有发展前景, 即从总体规划的宏观维度, 层层落实到控规的中观维度, 继而落实到修规的微观维度的全过程。以系统论的角度看, 城市设计依托于规划体系, 可以在各个层次的空间维度上对空间问题进行聚焦式研究,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现行规划体制并行的、体现在法定管控程序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这种“管理控制”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与国外“开发营造”体系下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有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所做的总体城市设计, 会经过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专家共同协商, 确立一定的发展目标、基本的空间结构框架和形态, 是具有全局观的总体纲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 往往体现了对于上位规划中空间结构规划的遵循, 由于本阶段工作更侧重于为“一书两证”提供开发建设条件, 因此发展目标与设计要点更多以建设导则的形式体现。与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协商不同, 这一阶段的城市设计体现了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共同协商的全过程特征, 其成果纳入控规导则的程度在不同项目中有很大差异, 有些对空间形态要求不高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仅有对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的要求, 而具体地块分图则中的城市设计引导更是难以细致到位。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做的城市设计, 最重要的设计意图体现在总图中, 空间结构可能不成系统, 只能反映更大结构中的局部, 而发展目标等文字性的内容在总图中很难直观反映。空间形态虽然是最容易通过修规落实的, 但是从总规、控规到修规各阶段, 总图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各不相同, 彼此间相互衔接演进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因此, 只有通过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聚焦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研究贯穿始终, 才能更有效地将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中的目标及空间结构信息传递到控规层面的空间形态塑造及导则中, 继而再传递到修规层面的空间形态表达。因此, 不同空间维度的城市设计, 以空间问题为导向, 层层聚焦, 自上而下地传递空间策略信息, 是一种更适合中国规划体制的“全过程式”城市设计 (图2) 。

五、结语

城市设计的特点是在“空间问题”导向下寻找空间应对的策略, 而不拘泥于程序、形式和方法, 在应对不同地域文化、社会经济条件的城市空间时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空间本身具有经济属性、物理属性、历史沿革、组群关系、感觉影响、意象记忆、管理技术、建设使用方法等各种问题, 因此应对空间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有很多, 空间的结构、形态、特色、视觉、心理、经济、环境、文化、管理、策划等都可以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的路径。也恰恰由于城市设计更关注解决“空间问题”, 没有法定规划的程序约束, 因此围绕空间问题的应对策略更多元, 解决方法更灵活。相比法定规划的全面性、程序性、制度化而言, 城市设计具有更深入、更聚焦的特点, 更适合作为研究性的规划类型。

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即使在中国当下规划体系中的地位被削弱, 但依然在深化研究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更强调人文关怀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全过程式”城市设计是“开门做规划”的先驱, 以“空间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应始终处于城市规划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童明.扩展领域中的城市设计与理论[J].城市规划学刊, 2014 (1) :53-59.

[2]徐苏宁.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术”[J].城市规划, 2014 (2) :42-47.

[3]王世福.城市设计建构具有公共审美价值空间范型思考[J].城市规划, 2013 (3) :21-25.

[4]金广君, 顾玄渊.论城市设计成果的特征[J].建筑学报, 2005 (2) :12-14.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4

关键词: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

东陇海地区因其位于东部沿海和独特陆桥交通区位引致城市集群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发展进行规划导引。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差异是空间单位的经济发展度差异。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发展水平较低且其发展层次差异明显。

一、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层级和经济联系强度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因位于东部沿海和独特陆桥交通区位引致产业集聚和城市集群发展, 也因其远离区位相临的南京、济南、郑州省会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相对发展缓慢, 其经济联系的城市群空间层级及特征初显。

(一)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地域构成及空间层次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是以新亚欧大陆桥为交通轴集聚的城市及城镇密集区域, 包括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南部的接壤区域的城市及城镇, 即徐州市区、连云港市区、宿迁市区、日照市区、临沂市区、枣庄市区、宿州市区、淮北市区, 紧密联系区的丰县、沛县、邳州、新沂、睢宁、东海、赣榆、灌云、灌南、沭阳、五莲、莒县、莒南、临沭、郯城、苍山、费县、平邑、滕州、砀山、萧县、濉溪以及弱影响区的泗阳、泗洪、泗县、灵璧、沂水、沂南、蒙阴等县 (市) 的城镇。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处于初期形成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发展进行规划, 即构建以连云港、日照为中心, 以沿海产业带和沿陇海线产业带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 即增强连云港和日照的港口功能, 实施沿海临港产业开发, 培育和壮大沿海城镇;增强徐州市区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打造重要的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和商品集散地。东陇海地区城市群总体上显现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空间结构特征, 具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重要区位和省级行政区域经济板块边缘经济区空间特征。

(二)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

东陇海地区城市城镇密集程度表现为其内部城市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层级形成的基础。东陇海地区城市群涉及苏、鲁、皖三省交界的八个城市, 各城市在相邻省域经济板块中的边缘性特点十分明显, 是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区域。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计算主要根据城市规模及其相互之间距离得出, 未对行政区划形成的刚性约束影响加以考虑。

在区域经济学中, 对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讨论来源于牛顿的重力假设。万有引力定律指出, 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其各自的质量成正比, 与两者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相应地, 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也与其经济规模成正比, 与其距离成反比。西方区域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该模型, 如赖利 (1929) 根据引力模型, 提出了市场边界辨识法;汉纳斯和弗德林汉姆 (1984, 1985) 运用重力模型对市场分割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中国学者也进行过相关的实证分析。胡序威等 (2000) 认为, 上海与其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受到城市的经济规模、距离以及空间介质的影响,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其中, Fij表示城市i、j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ivi和pjvj描述两个城市i和j各自的经济规模 (质量) ;pi, pj分别表示i城市和j城市的总人口;vi, vj代表的是两个城市的GDP;dij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k是引力系数, 也称为介质系数, 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

胡序威等利用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高速、国道、航空以及水运等) 的可获得性来衡量d值的大小,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1993年的相关数据得出上海与长三角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另外, 陈建军 (2003) 也利用引力模型测算全国主要大城市对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这里的研究主要参照这一方法, 但在一些指标选择上有所改进。本文对2011年的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从计算结果来看, 徐州、临沂市是与其他城市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城市, 这与其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紧密相关。

二、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特征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具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层次和空间性状特征。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东段, 是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陆桥城市群连绵带的重要构成部分, 日照-连云港形成的双东桥头堡港口优势是其实现港城互动发展的基础。

(一)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

利用主成份分析法, 对东陇海地区城市群2011年8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 以分析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

1、综合指标体系的确定。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须满足以下条件:所选指标要能体现城市发展的进程 (包括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市场发育和公共事业等) 以及发展的潜质;城市发展实力的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的基础水平标识是城市容量标识和潜质标识的前提体现, 容量标识和潜质标识又是基础水平标识不断得以提高的内在动力;城市实力评价各因子间处于不同的地位, 重要程度各有不同。所以本文选取指标体系: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客运总量、货运总量。

2、相关分析结果:

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 低于显著水平0.05, 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 累积贡献率为89.107%, 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对以上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 排序及聚类结果见表5。

从图3可以看出徐州和淮北在整个城市群中, 处于经济发展较为领先位置, 连云港、日照和临沂城市连片发展较好, 而宿迁、枣庄、宿州在整个城市群发展中处于较落后的位置,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已经初步形成有核心城市, 核心城市辐射区及支撑城市群特征的空间结构。

(二)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特征

在东陇海地区城市群中, 特大城市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其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龙头区位”优势还不明显,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发展和城市城镇密集区空间性状演化。从城市群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分布的情形来看, 由于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区域核心城市地位并不突出, 城市之间经济层级差距不是十分悬殊, 整体呈现出一种水平相对较低的分布情况。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尚处于区域核心城市培育阶段, 城市群整体的向心性集聚不明显。从整体上看,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初步显现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大陆桥城市群空间性状特征。

东陇海地区的农村经济占比重较大, 年均降水量较多, 可利用水资源较为丰富, 能够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临海地带潮流通畅, 风速大, 水气环境的扩散和自净能力较强。广袤的滩涂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减缓洪水灾害和净化环境等功能。 (1) 东陇海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 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河湖等均有分布, 总体上平原及丘陵面积较大。拥有大量可供开发的低产盐田和未利用滩涂, 未来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这些决定了东陇海地区城市群有广大的经济腹地和空间扩展潜力。

三、东陇海地区城市群空间差异

东陇海地区城市群城市空间差异相对较小。从人口集聚力上来看, 人口空间集聚性也不是十分明显, 大于1000人/平方公里的仅有徐州市区、淮北市区及滕州市。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及相关省统计年鉴。说明:人口密度分类:1000人/km2以上为1类, 700-1000人/km2为2类, 500-700人/km2为3类, 500人/km2以下为4类。城镇密度分类:1个/100km2以上为1类, 1-0.7个/100km2为2类, 0.7-0.5个/100km2为3类, 0.5个/100km2以下为4类。

根据表6中的人口密度和类别密度类别以及城镇密度和密度类别的数据和分类的到图4东陇海地区城市群集聚区空间 (人口密度) 差异和图5东陇海地区城市群集聚区空间 (城镇密度) 差异。

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规模呈正向相关关系。集聚作用是导致一个区域人口流动的作用力, 决定着人口流动的方向, 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表现为地区核心的形成。区域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不同的城市和边缘地区, 受城市集聚规模经济的吸引, 边缘地区的人口、资源等要素流向核心区, 以分享集聚效益。这种要素的流出与吸入的结果加大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异。从图4可以解释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密度高于边缘区的现象, 中心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大量集聚、城市文化与观念等因素都吸引着边缘区的人口涌入城市, 进而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集聚效应的大小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往往给周边地区带来的辐射作用更大。因此, 规模比较大的城市, 其人口密度比规模小的城市人口密度高。图4还可以看出徐州市区、淮北市区及滕州市的人口较为集中, 反映出这些城市和城镇经济发展较好, 对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吸引力, 产生较强的集聚作用。

城镇分布的空间格局反映了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从图5可以看出赣榆、临沭、滕州、丰县、沛县、邳州、新沂、宿迁市区、溧阳、砀山和萧县的城镇较为集中, 具有一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东陇海地区城镇化建设密度偏低、规模偏小问题必然导致城镇发展空间狭小, 城镇资源集聚功能和经济辐射功能减弱, 城镇发展后劲不足, 影响城镇的健康发展, 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舜, 高丽娜等.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何奕, 童牧.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6, (01) .

[3]孙峻岭, 林炳耀, 孙琳琳.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构想[J].地理研究, 2012, (05) .

[4]彭姗妮, 魏春雨.长株潭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研究及相关建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大空间自然排烟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篇5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自然排烟,建筑结构,火源功率,外界温度,风作用

在建筑防排烟工程中,常使用自然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和机械排烟等排烟方式。其中,自然通风和排烟一直备受争议,甚至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自然排烟技术含量低,排烟效果差。与机械防、排烟方式相比,自然排烟方式具有其独到的优势。笔者以大型体育馆为例,对自然排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以实例验证自然排烟方式的排烟效果,以期提供合理的大空间排烟优化方案。

1自然排烟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1.1自然排烟的原理

燃烧产生的热使室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发生变化, 形成压力差,温度差和压力差的存在是烟气流动的根本原因。自然排烟主要依靠浮力和压力差的作用实现,利用火灾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即:自然排烟方式实质上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热烟气层在着火空间上部形成,下部为冷空气层,在一定高度上存在内外压力相等的中性层。在中性层上方着火房间压力大于室外压力,如果在中性层以上区域有通风口,则热烟气由着火房间流向室外;在中性层下方着火房间压力小于室外压力, 如果在中性层以下区域有通风口,则室外冷空气将向着火房间补充。若通过排烟口排出的烟气质量流量等于或大于进入烟气层的质量流量就可以避免烟气层下降,以此达到排烟的目的。

1.2建筑结构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体育馆类大空间建筑的内部空间大多可达几十米, 区域使用功能统一,四周不再有楼层,而是多层的固定看台或座位。其穹顶多 使用钢结 构和玻璃 以加强采 光效果,且安装中央空调等大型设备进行内部空间温度调节, 这使大空间的自然排烟与普通建筑的自然排烟效果大为不同。正常情况下,体育馆的曲面顶棚下部空间不加分隔,随着火灾的进行,烟气逐渐在此区域内聚集。这部分空间为非人员活动区域,若排烟口设在顶棚有利于排烟。 但由于上述结构的影响,会使顶部空气温度过高,对于处于南方地区的大空间建筑来说,尤其是夏天,顶部温度可达到50 ℃以上。如果顶部热空气不能及时地排走就会影响早期烟气的上升,导致烟气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像遇到了顶棚一样像四周扩散,伴随火灾烟气的不断堆积,形成逐渐加厚的烟气层。这一现象将大大降低顶棚自然排烟的效率,故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限制了中庭使用自然排烟窗的高度,也是出于排烟效果的考虑。

另一方面,体育馆类高大空间建筑顶部通常为穹形, 且无分隔物,适合蓄烟之用。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上方的火羽流垂直上升碰到顶棚,热烟气由垂直运动改为水平运动,并沿顶棚下部向四周蔓延,逐渐填充整个穹形区域。当烟气在此区域聚集相当厚度的热烟气层时,排烟口处内外压差也随之增大,使排烟更加稳定可靠。

1.3火源功率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由于高大空间建筑内部空间高大,如果顶棚高度远大于烟羽流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自然排烟系统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而烟羽流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又受到火源功率的控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组试验表明,火源功率较小时烟 气层的温 升只有几 十度。当功率约 为1.5 MW时,试验厅的温升只有18 ℃左右,大部分烟气升到20m左右时,其上升速度就变得相当缓慢。当试验用的油盘较小时,在着火初期烟气甚至升不到屋顶便开始弥散。根据Heskestad经典羽流模型可以推导出羽流上升高度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式中:为对流热释放速率,kW;ΔT为某一高度位置水平截面上羽流的平均温升,℃;z0为从可燃物表面至虚拟点火源的高度,m。

如果可以确定烟气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最小温差,就可以求得一定火源功率下羽流上升的最大高度,如式(2) 所示。

理想羽流 速度和温 度为羽流 水平截面 上的平均 温度,而实际上羽流的速度和温度在羽流水平截面上呈高斯分布。中心线上速度和温度要大于两侧,也大于平均速度和温度。因此,式(2)计算得到的结果要小于实际的羽流最大上升高度。为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羽流中心线上的平均温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环境下,式(2) 中的系数由4.87扩大到6.90更为合适。

通过式(2)可知,火源功率较小时,羽流上升高度有限,若此时排烟口高度较高将影响烟气的排出;随着火源功率的增大,烟气层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增大,烟气上升的极限高度增大。即发生火灾时,火越大越不需要考虑羽流上升高度的问题,从自然排烟效率的角度考虑是有利的。但从火灾扑救和人员安全上考虑是不利的。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小功率火灾,就要确保建筑屋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有效性。

1.4外界温度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温度差和压力差的存在是烟气流动的根本原因。自然排烟方式实质上是依靠热浮力造成气体流动将热烟气排出,烟气和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越大,烟气和空气的密度差就越大,所引起的热压作用就越大,自然排烟的效果越好。通常,普通层高的建筑火灾的室内温度可达几百度, 可不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但由于大空间火灾引起的温升并不高,有必要考虑环境温度对大空间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环境温度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因季节、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并且火灾时烟气温度也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会阻碍烟气的上升,南方的夏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顶部排烟口的效率大大降低,故仅设置顶部的水平排烟口并不可靠,还应在侧墙的适合高度上设置竖直排烟窗,以加强自然排烟的可靠性。

1.5风作用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风的作用 分为外部 环境风和 内部通风 口的补风 作用。环境风可以在建筑物的周围产生风压,排烟口处的风压可以干扰建筑物内部的烟气流动,且这种影响要超过以上所提及的各种影响,尤其是在高风速地区。现代体育馆类大空间建筑往往高达20~40m。高大空间火 灾烟气的温升并不是很高,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应考虑室外风场对高大空间自然排烟的影响及限制范围。风向、风力、风速等因素都是不可控制的,风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更加难以预测,通常借助物理尺寸模型,即风洞实验,模拟实际的风力现象。此研究方法的可靠性较高。研究表明,建筑物的迎风面受正风压作用,背风面、侧面及屋顶受负风压作用,且迎风面的风压系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建筑物高度的4/5处左右会出现一个滞点,在该滞点处为风压值最大,达到该滞点后,风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正压作用下,外墙面开口的中性层位置相比无风时升高,排烟口的排烟效率会大大降低,故不建议在正压面设置排烟口,在负压面和顶棚设置排烟口是最有利的。但某些地区风向具有多变性,建议在建筑物四周均匀设置排烟窗,并结合顶棚水平排烟口一起使用。

为了能达到设计的排烟效果,建筑物底部需设置适宜的补风口,以方便补充大量的新鲜空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研究表明,当上部热烟气层温度高于环境温度400K时,进风与排烟面积比为1时排烟流量可达到预定流量的80%;面积比为2时可达到90%。当上部热烟气层温度相对较低时,如高于环境温度200K时,进风与排烟面积比为1时可达到预定排烟流量的70%;面积比为2时可达到90%。在实际应用中,补风口的应用面积会由于堵塞而远小于设计面积,为了保证补风效果,可以设置机械送风系统,且保证与排烟系统联动启动。

2工程应用实例

笔者采用FDS对某大型体育馆进行模拟。

2.1火灾场景设定

该体育馆采用弧形屋面,内部比赛大厅呈矩形,长80 m、宽60m;室内最高25m、最低15m,平均高度20m;共16个看台疏散出口,4个直接对外的首层疏散出口;年平均气温16 ℃,常年主导 风向为东 - 东北风,冬、夏季较长。文艺演出时,舞台、道具、音响、灯光和电缆等可燃物较多,火灾荷载大,容易发生火灾。为保守起见,火灾选用t2快速增长类型,火灾增长系数取0.046 9。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满足接到报警后5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并在火灾发生后15min开展有效的灭火战斗并控制火势的发展。按照15 min计算得到的最大火灾热 释放速率将达到38 MW。

模拟的室外环境温度30 ℃,室内温度28 ℃,模拟时间1 200s。顶棚排烟面积102m2,排烟开口处于顶棚中心形成长条形排烟带;高侧窗排烟设置104m2,环绕大厅四周设置,尽量接近顶棚下沿,窗高1.6m,如图1所示。

2.2模拟结果分析

该体育馆内人员停留的最 大高度为9.2m,看台最高出口高度5m,考虑到人的平均身高1.8m,取临界高度分别为11m和7m,根据生命安全判据设定上部烟气层的温度不应高于185 ℃,看台最高疏散出口空气最高温度不应高于60 ℃,人员停留区域CO体积分数不应高于5×10-4,能见度不 小于10 m。FDS模拟结果 如表1所示。

该模拟场景为最不利场景,在该条件下,烟气温度、 CO体积分数及能见 度都能满 足人员安 全疏散的 要求。 且在火源功率较大时,不论是烟气温度、CO体积分数还是能见度,顶棚自然排烟都较侧墙自然排烟的效果明显。 尤其是能见度,顶棚自然排烟时的能见度可达26.5 m, 近似为侧墙自然排烟时的两倍。该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环境风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由于侧墙排烟口是均匀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的,受正风压影响必然有部分排烟口的排烟效率降低,而顶棚自然排烟口均受负风压作用,达到了理想的排烟效果。

3结论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美感研究 篇6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 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 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 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 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 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 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 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 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里, 人们生活、交往, 就使用权来说, 这是大众共享的空间, 同时, 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影响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促进社会生活事件的发生, 这体现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的一种互助互动, 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

其三:它是城市生活物质层面上的重要载体, 担负着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行为活动, 它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反映城市风貌, 继承文化传统以及记述现代文明的多重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设计对策

(一) 珍视历史沿革, 沿袭历史传统特征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其所经历的历史岁月, 不论长短, 必定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存在, 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留这些历史沿革的点点滴滴将有助于市民回忆往昔, 激发市民对城市的深切情怀。对于外地游览者来说, 寻访各地的人文历史, 感受不同地域的地方差异、民族差异, 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最具刺激的活动, 而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布置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心观赏更无谈享受。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应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保护它们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 对其周边环境须加以控制,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突出城市、城区的个性, 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

(二) 提高空间质量及效率, 增强舒适性和吸引力

首先, 可以根据市民求奇求新的心理从对环境的要求入手,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一般认为, 构建具有以下特点的环境将有助于刺激观察者的眼球及心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高低、冷暖、深浅等方面的景素对比强烈的元素;如形态奇特, 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刺激性的雕塑;如形式与颜色多样, 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生态景色;如结构齐整具有阶梯状的体量建筑;等等。另外, 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时也应注意空间效率的问题。如实行合理的人车空间分区或天桥等设施充分增加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如利用步行街布局和广场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及大体量性;如布置儿童活动的小型设备增加空间的简易性;等等。

其次, 提高供座能力, 给休息和停留创造条件。供座能力是衡量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研究证明开放空间中可坐的面积至少应占总面积的10%, 否则, 市民就可能感受到空间休息的不足。可供座条件的有椅凳、隔离桩、台阶、花池壁等。此外, 休息设施不应过分豪华, 其最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供多数人使用。

(三) 创造小尺度的空间, 塑造均匀近人的城市尺度

生活空间舒适、方便与否, 可以用空间尺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中, 空间尺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空间尺度的问题应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标准, 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即是要把人的运动方向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 探索空间形象、空间要素轮廓线的组成比例关系, 努力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里提倡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欧美及日本现今均比较流行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 将使人感到亲切, 容易给人安定感、私密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将过大的建筑间距和空间尺度带来的消极感积极化。

三、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座魅力的城市,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也还因为它拥有吸引人的公共空间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要打造一张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因为它是城市的待客“客厅”, 是直接向外来人员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平台, 我们努力构建这个平台, 不仅是为本市市民创建相互交往的场所, 也是向其它地区和世界宣传本市社会文化, 展现城市生机活力的一个渠道。不论如何,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要设计出美感, 以使人置身其中而能够更加精神愉悦、生活精彩、社会和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 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 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 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美感,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城市化空间过程 篇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 推进。中国的 国内生产 总值从1978年的3645. 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202亿元,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 城市化率 从1978年的17. 92% 提高到2013年的53. 7% ,已经进入了高速城市化阶段。然而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资源的投入而不是效率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不能只单单追求经济产出的提高,更应该追求效率的提升,同样,城市化的过程也应该以追求效率为目标,即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近年来,城市化效率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靳相木( 2005) 首先提出城市化( 城镇化) 效率的概念[1]以来,我国学者对中国的城市化效率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选取指标体系和方法,从整体或区域的角度对城市化效率进行测度及分析。刘晓峰( 2007) 等从经济、人口、社会三个方面选取输出指标,以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就业人员为评价单元输入,以全国15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为例,应用DEA评价城市化的相对效率[2]。李胜会、冯邦彦( 2012) 对我国三大城市群的综合城市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无论综合效率水平还是效率改善均优于珠三角城市群[3]。李红锦、李胜会( 2012) 也运用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城市化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冗余与资源在空间配置不合理[4]。另有学者分别对内蒙古、四川、新疆、河南等11个省区市的城市化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

第二类研究在对城市化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城市化效率影响的机理。戴永安( 2010)分析了各因素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指出城市的初始状态、区位、空间集聚水平、产业结构效益与基础设施水平对各城市化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口因素和政府的作用限制城市化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是推进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5]。吴旭晓( 2013) 对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效率的演化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指出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效率的驱动力量主要有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而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水平低下对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效率形成了制约[6]。张明斗( 2013)对中国30个省区市的城市化效率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经济规模总量等要素对提高城市化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城市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则对提高城市化效率具有阻碍作用[7]。

纵观已有研究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对城市化效率的测算,以及对城市化效率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对城市化效率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的研究还不多。事实上,区域城市化效率不仅受地区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区域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空间层面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机理,尤其是不同区域间的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方法( DEA) 对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进行测算,然后着重借助空间计量方法来对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 一)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由于很难从整个经济系统找出城市化投入与产出的明确的函数关 系,因此我们 采用数据 包络分析 方法( DEA) 对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进行测算。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基本原理为: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DMU) ,同时假设每个决策单元有m种类型的投入变量和s种类型的产出变量,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i种投入变量,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r种产出变量,Vi和Vr分别表示第i种投入和第r种产出的权变量。现在考察DMU0的效率,根据经典的效益成本理论,则有:

其中,公式( 1) 中的ε是一个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取值10- 6。如果TE0= 1,则称DMU0为技术有效,否则,则称DMU0为技术无效,而此时的技术效率则为TE0。

( 二) 空间计量方法

1. 空间自相关

本文选取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

Moran's I指数定义如下:

其中,,Wij为临近空间权值矩阵,Yi表示第i个地区的观测值,本文中为各地区的城市化效率。Moran's I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Moran's I>0表示地区间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Moran's I<0表示地区间呈现负的空间相关性,Moran's I=0表示地区间不存在空间相关性。Moran's I指数的显著性检验主要采用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Z统计量来进行。

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为了进一步反 映区域间 的自相关 存在的形 式,Anselin指出可以通过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来进一步研究空间自相关存在的形式。空间自回归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 Spatial Lag Model,SLM) 和空间误差模型( SpatialError Model,SEM) 。

空间滞后模型主要是探讨各变量在一地区是否有扩散现象( 溢出效应) ,其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y表示N×1阶的因变量,X表示K×N阶的自变量,β表示K×1阶的回归系数向量,W表示N×N阶的空间权重矩阵,ρ表示空间自回归系数,主要用来衡量相邻地区的变值对本地区变量的影响方向,空间滞后因变量ρWy是一内生变量,反映了空间距离对区域行为的作用。如果ρ > 0,表示存在溢出效应; 反之则不存在。

空间误差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式中,y、X、β、W与空间滞后模型中表示的意义相同,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表示N×1阶空间误差系数,用来衡量相邻地区的变值对本地区变量的影响方向,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如果λ > 0,表示存在外溢效应; 反之则不存在。

对于SLM和SEM这两种模 型的估计 主要采用Anselin和Rey提出的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形式,并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对SLM和SEM这两种模型进行选择,如果在检验中LMLAG在统计上 比LMERR要显著,则选择SLM,反之则选择SEM。

三、实证研究

( 一) 数据选取及变量说明

用于测度城市化效率的指标应该尽可能地反映城市化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及社会发展指标。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分别用非农产出、人口城市化率及人均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以上三方面指标。输入指标方面也应该从劳动、资本、土地三方面考虑,本文选取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分别代表以上三方面指标。

中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溢出效应的控制变量包括: 1. 产业结构( Inds) 。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导致资源以及劳动力向效率高的产业和地区流动和转移,用第三产业占比来衡量; 2. 政府的作用( Gov) 。政府的合理干预会使经济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高效率推进,但是过度的政府干预也会造成城市化效率的低下,用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表示; 3. 经济开放水平( Open) 。一般经济开放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用外企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例来衡量经济开放水平; 4. 非公有制占比( Nonpub) 。非公有制企业的活跃度及效率相对要高一些,在合理范围内对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用非公有制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例来衡量。

本文选取2005—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 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各省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平减指数进行缩减,非农产值按照GDP平减指数进行缩减,其余均按照CPI进行平减; 另外缺失数据取该地区前后两年平均值。

( 二) 中国 31 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测算

根据DEAP2. 1软件计算出2005—2012年中国城市化效率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区的城市化效率每年都是最高的; 而西藏和青海,由于人口比较少、城市化率不高而政府的财政支出较大,从而测算出的城市化效率较高; 历年城市化效率较低的省份为江西、吉林、广西、四川、黑龙江、重庆。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效率是最高的,其次为中部地区,最后为西部地区。我国城市化效率大致呈现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依次递减的格局。

表1 2005—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状况

( 三) 空间自相关检验

在共同边界上定义一阶邻接空间权值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出的Moran's I指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2005—2012年间我国城市化效率的Moran's I指数均为正,且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和空间依赖性,较高城市化效率的省份与较高城市化效率的省份相邻,较低城市化效率的省份与较低城市化效率的省份相邻,即城市化效率存在着空间集聚效应。我国城市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

表2 2005—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Moran's I指数检验

( 四) 中国 31 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溢出效应检验

首先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以及通过Moran's I指数检验、两个拉格朗日乘数来判断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SLM和SEM的形式,结果如表3。

表 3 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

表3的Moran's I指数又一次验证城市化效率的空间依赖性非常明显。我们从两个拉格朗日乘数的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SLM模型与SEM模型的空间滞后项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建立两个模型都是可以的,LMLAG比LMERR的统计值大而且更显著,因此选择SLM模型更合适。我们将两种模型全部估计出来。根据上面的理论基础我们得到如下模型:

1.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 SLM) :

2. 空间面板误差模型( SEM) :

经检验,我们选择随机效应模型,SLM模型与SEM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

表 4 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

注:***、**、*分别代表1%、5%、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4可以看出: 1. 空间因素确实对我国各省区市的城市化效率有影响。由模型中ρ/λ均为正,且全部通过了1% 的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说明我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是相互促进的。空间滞后模型ρ估计值比空间误差模型λ估计值更加显著,说明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是更合适的模型。如表4所示,当相邻地区城市化效率平均提高1%时,能够带动本地区城市化效率0. 3440% 的提高。因此与高效率的地区相邻能够提高本地区的城市化效率。2. 在纳入空间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政府的作用、经济开放水平、经济活跃度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除了空间因素的影响外,还有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着城市化效率。

产业结构即第三产业占比与城市化效率呈正向变化,并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较大。由表4可知,第三产业占比每提高1% ,城市化效率将提高约0. 2672% 。第三产业比例的提高可以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目前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口数量要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是促进城市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政府的作用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表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越高越不利于城市化效率的提高,政府财政支出占比提高1% 会导致城市化效率下降约0. 1967% 。政府财政支出相对规模越高,越不利于城市效率的提高,这与戴永安( 2010) 等学者的结论一致。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多方面的损害,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导致资源配置发生扭曲和效率出现损失。

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化效率作用为正,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化效率的提高。由表4可知,对外开放水平每提高1% ,会促进城市化效率提高0. 0362% 。通过吸引使用外资,可以带来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经济的增长,吸纳就业人口,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效率。

非公有制占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即非公有制占比越高越不利于城市化效率的提高。由表4可知,非公有制就业人员占比提高1% 会导致城市化效率下降0. 2033% 。非公有制经济不仅繁荣了城乡经济,增加了财政收入,在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人员、促进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面临的技术创新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违规经营频现、劳资矛盾等问题导致单纯的就业人口的增加不利于自身效率的提高,从而不利于城市化效率的提高。

四、结论及建议

上述研究表明: 1. 中国31个省区市的城市化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溢出效应,原因在于邻近地区有着比较紧密的经济联系,人力资源和资本等不断进行交流,且各省区市政府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通过学习、模仿相邻地区相关政策和制度等从而提升本地区的城市化效率。2. 在纳入空间因素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能够显著地提高城市化效率,政府的作用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经济开放水平对城市化效率有促进作用,非公有制占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城市化效率: 1.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习邻近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政策,充分利用城市化效率的溢出效应,促进资源流动,突破竞争模式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2.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在兼顾第一、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 实施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制定相应政策,优化市场环境,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 4. 全面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大量吸引外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相木.土地集体制度与中国城镇化效率[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8-81.

[2]刘晓峰,陈通,柳锦铭.城市化相对效率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3):82-85.

[3]李胜会,冯邦彦.基于综合城市化的城市群效率研究——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实证比较[J].学术研究,2012(1):66-73.

[4]李红锦,李胜会.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化效率实证研究——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51-56.

[5]戴永安.中国城市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2):103-117.

[6]吴旭晓.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3(3):44-51.

面对城市的空间 篇8

壁画之梦,始于小学。当时正是一日千里的“大跃进”年代,老师布置我在学校的围墙上画了一幅《南瓜楼房》的壁画,画上的南瓜巨大无比,人们搭梯子攀上去,开了窗洞,就把南瓜当成了楼房住。这种童稚式的涂鸦虽然算不得艺术,但无论如何就意味着我壁画生涯的懵懂开始。“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大搞“红海洋”,把整整一座城市刷得彤红。我也少不了到处画宣传画,蘸着颜料在整爿整爿的墙上作画,姿意涂抹,好不淋漓痛快!然而真正艺术性的壁画创作是在八十年代初,一直到现在,我完成的壁画已近四千平方米,大约相当于二十亩土地的面积,俨然是个小地主了。

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壁画的位置住住都是万众瞩目的地方,它们负有装饰城市的使命。与任何画种相比,壁画无疑有更多的观众,具有极大的观瞻性。与独幅的架上绘画不同,壁画不宜于单独欣赏,而是要与周边的环境一起形成一种融和的文化气氛,它的背景是城市的空间,因此,与其它的画家们相比,壁画家们要更多地研究城市的空间,因为他们是城市的装饰者。国际建筑师协会提出:“城市应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这就给艺术家与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壁画的艺术风格是壁画家首先之务,这也是他的艺术作品能够融入城市之中的一个根本关键,更是他全部文化知识的一个显示。其它的画种可以由艺术家自己命题,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个性来任意创作,但壁画的命题往往是由甲方或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来决定的,这就对壁画家所具有的文化修养提出了挑战。城市的空间千变万化,建筑物的风格也各式各样,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更是深隧难测,如何挖掘这些文化并选择恰当的艺术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是对壁画家的一个考验。壁画家的难题是:在中国,古老的城市街巷已经越来越少,已经日渐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城市。城市的文化内涵却是以潜质的形式而存在着,这就要他们的作品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文脉,又要与现代的城市相匹配。室内的壁画好办,它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室外的壁画的要求就更严。单一的背景好办,复杂的背景就难得多。我为一座城市广场设计壁画和雕塑,这座城市是汉代的名城,又是汉画像石的出土地。选用汉画形式来做是适合的,但广场的周边环境却是现代化的,这就不能简单地复古,而是要把汉代的文化之酒容纳到现代化的瓶中去,结果证明,这样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形式的壁画的效果是良好的。

壁画群全景布底彩绘壁画共七幅100平米1991年

刻瓷壁画280X1000 cm江苏镇江南山景区学林轩1999年获江苏省第四届壁画优秀奖

彩石浮雕壁画270X2700 cm江苏镇江金山公园白龙洞前2003年获“首届全国壁画大展佳作奖”

芙蓉楼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送辛渐的地方,他在这里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名句。复建后的芙蓉楼位于风光旖丽的湖边景区,是一座仿唐式的建筑。我为全楼设计的七幅壁画就是围绕着王昌龄两首诗的诗意和芙蓉楼的历史内涵而画的,把书法和绘画结合起来,用漆画和唐三彩壁画的材料来做,在再现唐代气氛的同时,也展现了芙蓉楼的历史沿革,这里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景点。镇江的南山在六朝时有许多的文人雅士在这里隐居,留下了很多历代名著。我为那里设计壁画时,就根据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诗意,提取六朝绘画中的元素设计了几幅壁画,与那里还保持着中古时期幽静安谧的环境相吻合,使人感觉到一种被储藏在深山里的古典气氛。我在为当代高僧茗山设计万佛塔的壁画时,就考虑到特定的宗教气氛。深埋在塔下的地宫被视为最神圣的地方,安放着茗山法师的舍利子,我为它设计了一组八幅的《万方礼佛图》,把佛教从创立之初到弘扬至全世界的过程都画了出来,内容广泛,人物众多,还设计了八根浮雕玉柱和天顶的彩绘。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已经具有文物性的价值了。妈祖是中华渔民心中的圣母,当我为莆田的妈祖阁设计环境时,根据妈祖一生二十八岁的事迹,设计了二十八根石柱,从山脚齐齐排向山顶的阁前。柱式上镌刻着妈祖济世救民的故事和文字,还选择了云纹和鱼纹作为象征图案,根据宋代的风格描绘,在每一柱上都出现,这样就把以妈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准确地体现出来了。

漆壁画240X360 cm 1991年江苏镇江金山公园芙蓉楼

壁画材料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周边建筑相协调的关键。我为一座大型商厦的橱窗上画了《摩登世界》的壁画,展示的是身着各款时装的世界名模,考虑到与商厦的现代化风格相协调,就选用了造价低廉的镀膜镜面玻璃加彩绘的办法来做,它的造价非常便宜,但效果流光溢彩,五色缤纷,具有现代感。在为金山公园做《白蛇传》大型浮雕壁画时,我选用了青、白二色的石材为基调,以象征小青和白娘娘,坚固的石材象征着白娘娘和许仙的爱情坚贞长久,也与周边的石崖环境相协调。有的壁画选择木雕,有的选择瓷砖,有的选择布面彩绘,有的选择砖雕,还有的选择漆刻,甚至还特意选择古旧的铺街石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能与周边的环境相和谐。

壁画是二维的艺术。由壁画到浮雕,再由浮雕到雕塑,我就这样不由自主地从二维进入了三维的空间。城市是三维的空间,它对于浮雕和雕塑的要求要高得多。我第一次雕塑是为博物馆设计一组大型群雕。这座博物馆的环境相当复杂,要求也相当苛刻。它原是一百多年前建的英国领事馆,东印度风格的建筑物,具有异国风情,但博物馆本身的功能又要求这组雕塑要能展示当地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博物馆倚山而建,它的地势层层向上,这要求这组雕塑不仅上下左右可以看,还要能从上俯视和从下仰视。我设计的雕塑《强吴雄风》就参照了商代玉人和西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用磨光的绿色花岗岩来仿青铜效果,再加上喷泉和LED灯光,完成了这组最具挑战性的设计,使它既具有历史文化感又具有现代感,既是古典的又是西洋的,能与背景的建筑相协调,凸现在建筑物和山体前,成为博物馆的一件地标。还有一组设计也同样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横跨长江的润扬大桥南侧要求建一组壁画,我把当地出土的三千年前的文物青铜器用绿花岗岩仿制出来,在它们的下面接上一根方柱,腰间围上一根纹样带饰。磨光的花岗岩和粗糙的柱身形成了肌理的对比,它们在道路的绿岛上排列成一行,非常显目,从外地来的游客一下桥就能看到,从而对这座具有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有了形象化的了解。从形式上来看,纵向排列的石柱打破了大桥形成的横长弧线,在城市的风景线上有了对比。我又在道路一侧设计了两幅巨型壁画,用彩色的石材雕制而成。一幅《百里京江》的外形仿照中国画的卷轴,仿佛横拉在长江边的一幅长长画卷,上面刻着山水画;另一幅《千年南徐》仿照中国的册页形式拉开,每一折页刻上一位历史名人,这样一种处理既能把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展现出来,又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富于变化。

彩石群雕一组5尊最高520 cm直径6m江苏镇江博物馆

柱的形式被我经常使用。因为这种形式不占很大的面积,又能延伸向空间,而且在平面上还能有多种灵活变化的排列形式。柱是立体的,属三维空间,但柱身上又可以镌刻浮雕和文字,因此它又具有二维的表现形式。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文物都是柱体,如埃及的莎草纸花头巨柱、希腊的柱子、古罗马的图拉真柱和印度的阿育王柱。现在中国许多城市里的景观也喜欢用柱。但我的柱式不是一般人常用的圆柱,而是方柱,柱头和柱身上都富有变化。有的柱头上立有青铜器,有的柱头被装饰成编钟形,有的顶部立有动物,有的周身刻满浮雕,把一个个的历史故事变成图画,使人们远可观其形,近可观其质,赏图形,读文字。这些柱都成了当地城市的一大景观,也成了一根根文化的形象读本。

睢宁名人浮雕柱共16根每根420X62X62cm江苏省睢宁县天缘广场2005年

妈祖事迹浮雕柱共28根每根450X66X66cm福建莆田妈祖阁前2007年

重彩稿225X450 cm

南阳碧玉柱浮雕8225X450cm江苏镇江市焦山万佛塔地宫内1999年

九十年代初,镇江市成立了市政府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我也被聘为其中的成员。因此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审查、规划和设计一座城市。我的工作已经从一两件单体的艺术品拓展到去面对一个景点、一组建筑、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我从二维到三维已经发展到去审视一座城市的空间,从而对“城市应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的提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时,我也会被一些城市请去,他们会把一片街区甚至一座城市都交由我去策划设计。这时,我已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一个雕塑家了,已经和建筑师一样,成为城市空间艺术的设计师了。

相比起单体的艺术品来,一座城市的文化潜质更难于被理解,也更难于被表现。城市空间所具有的风景线是不容破坏的,它所具有的历史文脉也是不允许被改变的。一座城市的文化不是由一件件单体艺术品拼凑起来的,而是要在事先就进行精心的了解和设计,这种设计和策划既是宏观的和概念的,有时也是微观而具体的。任何艺术家的初衷都是为了美化这座城市,但一件艺术作品的失败就可以破坏这座城市的美感,从而给城市带来视觉污染。

上一篇:家居设计与风水学论文下一篇:能源与环境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