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2024-07-30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精选12篇)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篇1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料, 高楼林立人群拥挤, 人们不再以步行而是以汽车代步, 导致本身人口密集的城市不断的被车辆淹没, 交通拥堵不堪, 生存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城市开放空间作为人类城市环境的“肺”, 对生存其间的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以及由此所营造出的人与人之间情感空间, 更作为一种生存的艺术, 成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场所精神,情感空间,生存,艺术

20世纪丹麦著名建筑师雅各布森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每个城市不管表象如何都承载着自己特有的历史, 静待人们慢慢品味。我们每到一个城市, 真正能展现这个城市底蕴的并不是现代化高楼和速食文化, 而是真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游玩方式, 这才是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最真实的味道。而城市开放空间就是承载这种现代人心理和行为的空间和场所。

一、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缺失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 是从大自然中分割出来的, 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所使用的空间。城市开放空间相对于城市实体空间来说, 能提供人们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场所, 以及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倡导的框架式的方盒子建筑风靡世界, 改变了全球城市的天际线, 形式相似的高楼逐渐变成现代大都市的代言, 缺乏人性尺度的亲近感。而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在现代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四合院才是适合人们居住的房屋形式, 那是由于这种内院式住宅, 房屋与其自身四面围合成的空间不但满足人的生活所需, 中间宽敞的庭院, 成为属于自己的室外活动的开场空间。这种居住形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仿佛走出房门就能享有大自然和自由的气息。每个人都有着轻松进出开放空间的权利, 就如同人们有权利享受洁净的空气一样。但在稀土如金的现代, 极简和速食主义下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生活其中的现代人没有这种待遇享受自家的开放空间, 因此, 城市的开放空间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城市化对旧城而言, “拆”字当头, 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公共生活的格局, 这直接导致了开放空间的缺失和支离破碎;对新城而言, 很多城市选择并规划了大尺度的交通和绿色空间, 但可达性差距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参与性的缺失, 开放空间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场所与情感

城市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怎样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并能舒适的居住在这里, 成为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熟悉、可达以及珍视社会设施和地理环境的地方时, 对其身心健康都会带来益处和帮助, 这种会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安全感和满意感的情感统称为“场所精神”, 是对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反映人与场地的心理、情感上的联系。城市中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来实现。

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人们栖息地, 一种现代生存的艺术, 不但在空间和功能上要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城市开放空间对场所精神的营造, 可以加强生活其中的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关怀。有机组织和规划城市开放空间, 提高开放空间的品质, 不但能引导人的行为, 还能将教育、文化、休憩多重功能融合在一起;更多吸引人们放弃产生污染的交通工具, 从而改善交通压力, 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城市的生命力的作用。反言之, 当城市开放空间只强调表面的效果, 城市蔓延没有个性、千篇一律令人疏远的规划设计时, 城市开放空间正悄然失去场所精神和凝聚力, 人们不再或者很少对生活过的地方的文化或生态环境承担长久的保护责任, 或产生厌倦和逃离感。一旦城市的开放空间的营造使得人们感觉自己像“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 场地感严重缺失, 使得人与城市之间没有情感的共鸣和本质的联系, 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试问这样的生存空间怎能让人们安居乐业, 如何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栖息场所, 这个城市如何向前发展。

三、作为现代生存艺术的城市开放空间

我们回顾过去, 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在追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时, 城市环境更注重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要方面并不理想。这也间接导致了现代城市生存质量的下降。而在城市开放空间中提供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体验想象、获得精神满足的机会, 是人们公共户外生存空间的缩影。城市雕塑、广场、公园, 以及能激发人们无限想象力并获得精神满足的街巷, 让人意想不到的公共艺术品, 甚至是产生戏剧性效果和诗意氛围的灯光照明等, 这些开放空间的营造, 于高层建筑之间开创一块赏心悦目的景致, 为城市居民其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 缓解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紧张和压力。

在历史上, 艺术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城市开放空间增色, 如纪念碑、雕塑、喷泉、建筑细部和装饰中都有艺术的贡献。艺术能够传达美感, 铭记历史, 追忆重大事件, 表达对社会生活、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活的评价。在当代, 城市开放空间仍然一如既往地充当着艺术与民众之间的交互界面, 并成为一种生存艺术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在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的社会里, 围绕我们的常常只是事物的外观而非内容, 许多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和雕塑, 只有花哨的形象而缺乏真正的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 缺乏与场所的气候和历史文化的关联, 也缺乏对将要生活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的考虑, 这样的城市环境难以使人们产生共鸣, 没有归属感和愉悦感。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首先作为城市居民生存的场所,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存其中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不仅仅是这些空间的表象, 更是要寻求从场所精神出发的生存艺术形式。城市开放空间与艺术的相遇和结合, 才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改变思想的深度和内涵。

四、结束语

艺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观赏品的代名词, 在现代社会艺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城市中的居住者的栖息地, 城市开放空间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人们集会和休闲的空间, 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功能, 一旦赋予其场地感的景观和建筑设计, 就会引起人类文化价值上的共鸣。此时的开放空间就不只是个场所和空地, 而是人类的情感空间, 成为一种生存意义上的艺术。当生活的周围环境都被用心的注入思想和灵魂、深深置根于文化和传统之中时, 置身其中的人就会感受到这些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文化特征和传统。因此, 新时代作为生存环境的城市开放空间更应该注入灵魂, 成为城市居民的一方乐土, 一片感知的天地, 一个归属的栖息场所, 一种生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 宋俊林、倪文彦译,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丹麦]扬·盖博著, 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加]简·雅各布森著, 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译林出版社, 2005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篇2

陈宝明

一、室内禁烟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障碍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将于2011年1月9日起在我国全面实施,意味着我国要在两年实现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目前的状况不令人乐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制造和消费国家,正面临着吸烟带来的巨大健康危机。中国有超过3.5亿烟民,每年有超过1百万的人死于吸烟的相关疾病,并且有10万人死于二手烟的危害。如果按照目前的吸烟趋势发展到2020年这些数目将会是现在的两倍。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吸烟的危害,卫生部的数据表明,我国有超过5.4亿的人遭受着二手烟的危害,其中还有1.8亿是不满l5岁的儿童。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对本人健康有害,而且危及他人健康,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仅有道德谴责是不够的。有鉴于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均已出台了在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法律,有的国际友人戏称,在他们国家,只要是屋顶以下的公共场所一律禁烟,违者重罚。在法律和经济惩罚的强大威慑下,这些国家室内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几乎绝迹,吸烟人数不断增长的势头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际经验证明禁烟法令不但能有效的减少二手烟在公共场所甚至家里的暴露,而且还能减少烟草制品的消耗以及降低吸烟率,通过减少吸烟机会和不良吸烟行为达到目的。

目前禁烟的障碍主要有,烟草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社会民众对禁烟问题的认识;落后的社会风尚导致吸烟的随意;禁烟立法的执法难以落到实处等。

近几年国内的政策环境也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奥运会成为北京实施禁烟法令的加速器,同时上海、广州和青岛也在考虑相关的室内禁烟政策。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可望在2010年获得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法将取消目前在宾馆、饭店、办公楼随处可见的吸烟区和吸烟室,明确除家庭外的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我省青岛等也已明确在2011年之前对辖区内的7区5县的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此外我国政府还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控烟框架,彰显国家对国民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这些都将有利于未来全面禁烟法令的实施。这些利好现象为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奠定了好的基础。

二、关于实施室内禁烟的几点建议

1、通过人大立法,首先在我省大中城市,明确规定禁止在一切室内公共场所(包括学校、医院、影剧院、公共交

通工具、车站、机场、银行、超市、商场、宾馆、饭店、餐厅、舞厅、酒吧等)的吸烟行为,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标准,逐步杜绝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现象发生。

2、政府部门首先应该禁止公款吸烟,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与立法手段。一方面,公共场所禁烟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公众对立法禁烟规定的认识,建立个人自律和尊重他人健康的无烟环境。另一方面,控烟立法的完善能够通过规范社会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以保障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形成具体的地方法规和条文以有力保障禁烟的实施。

3、完善执法监督主体的职责,形成多部门联动,成立一个政府部门间控烟协调委员会(工作小组),设常务办公室在卫生行政部门。餐饮、消防、环保、民航、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定行业禁烟规定。

4、通过媒体宣传,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促进社会风尚的改变,使更多的民众参与自觉的抵制吸烟的行动;劝告每一位烟民主动戒烟,庞大的烟民群体的主动戒烟不仅关乎到控烟成败,也是预防妇女和儿童被动吸烟的关键所在。

中外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 篇3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人们对城市景观及生活空间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不仅追求舒适的小家园,也迫切需要城市艺术化、文化的大环境。现代城市公园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内容,可以说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没有公园的城市。

城市公园定义

公园是随着近现代城市日趋发展及社会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并且逐步成熟起来的。城市公园给城市居民提供休息以及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和享受现代生活带来了方便。在《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一书的解释中说到城市公园的定义为:公园是供公共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国外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和特点

19世纪国外许多城市明显的表现特征为集中且密集。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作为纯粹意义上的美国第一个景观设计作品——纽约中央公园,处于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面积达340 公顷。因纽约的网络状街道布局单调而且缺乏美感,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高速运转使生活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针对纽约的城市背景,他们提出中央公园应该是一个令人精神得到愉悦放松的设计理念,在田园牧歌似的草地上有风景如画的灌木丛以及高低起伏的山丘,游人在平静如水的湖面周围环绕着,生活压力得到放松。纽约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借鉴了英国公园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特点以自然生态、以人为本。中央公园内部有连绵不断、变化多姿的丘峦,即方便也很自然生态,园内曲径幽深的林荫小路引导游客通向城市的四面八方,既增加了园内私密空间,也可将人群得到有效的疏散。中央公园的兴建带动了当时尚属郊区的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使普通市民有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去处,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使不同阶级的游人能来到此地得到大自然的洗礼。

与纽约中央公园一样具有深远影响,且有着曼哈顿财富之一之称的佩利公园,是最小的城市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市中心,虽然占地面积小,却非常吸引游人。如图1所示,公园临街而建,人们可以很方便从繁华的街区进入和外界完全不同的空间,佩利公园的临街入口组织了几级台阶,使公园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公共空间,并具有了一定导向性。园内尽头有水幕墙,夏天“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给人以视觉听觉的享受,即隔离了室外的宣泄,又保证了公园的私密性。佩利公园的空间魅力在于它的从容和悠静的氛围,以人的精神享受为本,这样的特质在繁忙的城市中给人以别样享受。西方的公园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得到最佳享受。

国内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和特点

近代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求,在上海公共租界建造了最早的一个“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可见“公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到了近现代,我国公园的质量和数量有所提高,在公园设计理念上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法。

2005年建成开放的西安大唐芙蓉园,它所追求的既是一种中国城市自身人文特色设计理念。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运用建筑布局等形式以表现天人感应和皇权至尊,园内主从有序,层次分明,并且运用了园林设计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使园内景观层次丰富,使传统的园林景观与现代元素配合并相得益彰,二者相互协调。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行为心理对于游览场所的认同感,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才会对游人更加有吸引力,使游客集聚停留,大唐芙蓉园中紫云楼南北广场是集中举行盛大演出之地,广场有各式的民族文化传统表演以吸引游客的参与,广场与湖面相结合,再配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影视技术的应用,结合声、光、电和现代影视歌舞等高科技,使园林中构成了一个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广场体系,不仅如此,园内通过不同的传统元素映衬下配以现代景观营造下,达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境界,使现代园林追求物境、意境、情境为一体的同时,构成城市空间文化统一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使人们得到物质精神的双重享受,因此以人的精神享受为首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国内公园的设计新发展。

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

1.人性化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思想。一个现代化文明的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使空间为各阶层所使用和享受。城市公园在表现其本质功能的同时具有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义更大。这就要求城市公园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中央公园注重设计细节,然后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空间人性化体验以及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例如园内对于步道复杂容易迷路的问题设计了街灯柱导引系统,而且在每个灯柱上都标有数字,根据这个数字的头两位就可以知道最近的街道方向,而大唐芙蓉园更是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使人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满足,因此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对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城市公园的快速发展正是满足了这点,只有为人考虑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方可谓之成功的设计,也只有达到人性化的同时,才能起到教育、升华社会道德的作用,而只有如此的空间环境对现代城市进程的发展才能起到推动作用。

2.多元文化的发展

一个城市如果只注重经济开发,忽视城市公园绿地的保留、文化的发展到头来只能是拔苗助长,从而加速城市的衰退。城市公园的发展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更是能引导民众接受多样文化生活方式的场所。城市公园作为各个阶层、不同人种、不同地位人的聚会场所,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它见证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变迁和社会更替的影子。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时,为了使城市空间更加活跃加入了多元文化的设计理念。纽约是全美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多元混合,无论在周末还是节假日中央公园的广场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也会有民众在草坪上载歌载舞,周围传统样式的马车穿梭其中,充分体现了纽约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普通生活。在国内公园中也同样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设计体验,大唐芙蓉园的水秀区是园中的科技性、艺术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项目,在仿古建筑的映衬下配以现代科技使游人享受到古今多元文化的情景交融。每个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它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且由于自身历史、性质、文化的不同,再设计中不能千篇一律,将每个城市从古至今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中外城市公园的设计正是运用了城市各自的独有特色,将各自城市独有物质以及多元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城市公园设计的构成元素中,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人文主题,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不会形成“千城一面”,而是独具特色,这样的理念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结语

当城市环境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使城市表面完整性遭受破坏,环境日趋恶化时,通过城市公园的不断更新新设计元素和重构公共空间环境,才能持续改善城市空间的社会和环境状态,并达到一个新的空间平衡,这种状态使得城市空间更加亲和、更加具有新引力且更加持久性,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篇4

对于一个建筑或者一个区域,空间与场所是其内在的本质要求。从简单的空间划分起源的,都是以作为人活动的基本场所为首要功能。因此城市雕塑空间规划的优劣就决定了城市空间或者城市区域的场所意义。

对于“场所”,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去下一个定义。通过对身边可以称之为场所的地方的观察,可以发现有一下几个特征:静态的实体设施。就是场所的实体建构。包括一个场所内的建筑,景观,通过实体对场所起到界定和划分的作用。人的活动。即上述实体设施是如何被人们利用的。主要体现在人和实体设施的互动上,给行为活动以载体。就是说人在与一个场所交互过程中在文化,行为习惯,以及习俗等方面的偏重,还有人在活动中的情感价值体验。与空间相比,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征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征即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我们不应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事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可见的、实在、具体的性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种活动在其中发生。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每个场所都是唯一的,呈现出周遭环境的特征,这种特征由具有材质、形状、肌理和色彩的实体物质和难以言说的、一种由以往人们的体验所产生的文化联想共同组成。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

“场所精神”是一个古罗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古罗马人确信,任何一个独立的实在都有守护神,守护神赋予它以生命,对于人和场所也是如此。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他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这个观点放到今天也是十分正确的。类比“场所”的含义,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两个方面,与人在世间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定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

2 场所以及场所精神下的空间形态分析

2.1 场所是充满意义的环境

对于“场所”这个概念,整个学界对其展开了各种讨论,尽管不同的学者运用自己的学术视角和学科用语,对此问题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并且尽管有些观点和专业词汇有些拗口,但是这些对于我们从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上,梳理这一思想的流变与争论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E·拉尔夫(Edward Relph)从现象地理学的角度阐述场所的观念,他认为场所是过去的经验、事件以及未来希望的呈现,人们在空间内发生的活动、事件或存在有意义的真实经验的积累,都使其对此空间产生认同感,那么该空间单元也就转化成为了场所。他指出了场所包含的三重属性,即客观物质、功能活动以及场所意义。场所意义则又包含着象征意义、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Tuan)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认为场所是一种感觉价值的中心,一种主观的人类建构,是生活与发展的前提。人类的居住、日常活动、行为促使人们对场所产生强烈和持久的依赖。他着重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追求表象背后的深层含义。经济地理学家玛塞(Massey)认为场所是人类活动普遍脉络过程中特殊性的呈现。普瑞德(Pred)指出场所是空间结构历程的一部分,是由空间社会实践构成的,同时场所也是这些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要素。

“场所”进入建筑领域并成为建筑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归功于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舒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他在其著作《存在·空间·建筑》、《西方建筑的意义》、《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以现象学的方法把建筑空间同人的生活及其意义密切联系起来,诺伯舒茨指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和“生活发生”的空间。他受到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定居”(dwelling)概念的启示,在其著作《存在、空间与建筑》中提出了“存在空间”的概念,他指出“存在空间”是包含“介于人与其环境间的基础关系”。诺伯舒茨认为定居不是简单的庇护所,人要定居就必须能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对环境产生认同。也就是说能感受到此环境是充满意义的。在此意义下“定居”同“场所”的意思是相近的。而“存在空间”又总是体现为“场所”,所以说场所的本质在于人能在世界中定居,并能体验到来自自身和环境的意义。也就是说,人们在场所中的定居并不仅意味着身体寄于场所之中,而且还包含了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

2.2 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环境是影响城市形体的因素

英国理论家D·凯特(David Canter)受到拉尔夫的研究的启发,认为场所是由“活动”、“物质属性”和“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建立了场所各要素之间的抽象关系的概念模型(见图2-1)。他进一步说明了成功的场所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空间、感觉经验和活动。在凯特的研究基础上,J·彭特(John Punter)和J·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将场所的构成放到城市设计中进行更为具体的解析(见图2-1、2-2、2-3),并且在每一特征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更为具体详细的元素,他们将物质形态理论、心理知觉以及相关的活动整合起来,这使得模型在指导场所营造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效用。

综上,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因素。在场所理论的研究中,社会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和围合中来,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于一般性的场地(site)赋予出场所(place)的意义。

3 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雕塑设计的偶合性分析

城市空间可以按照实体物质与意识精神划分为实体空间和意识空间。实体空间指的是在城市地上地下可规划布局的物质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可体验空间,由建筑、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城市道路,小区环境等空间类型构成。城市雕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有含蓄生动,易于被人理解的艺术构思:以其和谐、奇特、新颖的造型,创造出寄予人情感和愿望的景观,满足人们欣赏、游憩、教育、启迪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精神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城市精髓存在与城市空间中,城市空间给城市雕塑提供了存在的实际空间载体.城市雕塑空间在城市实体空间空中的存在,以精神形态的方式嵌套与城市意识空间,展现与作用于城市人文环境。城市雕塑空间可以称为城市空间的软环境,它是城市公共景观艺术空间中一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3-1、3-2)

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城市的实体空间和意识空间都会随时间变迁而发生不同的动态变化,由此会引发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协调。城市雕塑规划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城市雕塑是否能够适应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雕塑的规划应当充考虑和分结合城市的动态变化,以前瞻的规划视角来对城市空间中的城市雕塑进行规划与设计,来使城市雕塑能够紧随城市空间形态的而变化、例如雕塑早期发展出来的英雄主义和人定胜天的雕塑概念已经不适于当今这个文化、情感需求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多方受众,具有时代精神和突显文化档次的雕塑才能存在与这个城市空间中。(图3-3)

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认知一般是通过城市空间内部所包含的具有标志物的场所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和理解,一个个场所作为一种表达城市空间具体内容的方式,类似于一副副动态的画面。场所也是由城市的区位、城市的一般的空间配置等决定。

众所周知,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是具有一个城市或国家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的大型城市雕塑,因此城市雕塑是使得城市空间具有可识性和象征意义以及文脉的标志物,既是作为城市特定空间的标志性景观因素,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形成城市轴线,同时又称为城市景观轴线的重要节点,并使城市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的意义在于使得人们更易于识别城市空间,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芝加哥钢雕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城市的空间和场所是城市雕塑的承载,只有根植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的特定场所,挖掘城市特定空间的场所意义,为城市雕塑的总体布局和主题策划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特定的场所带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而特定的社会文化是空间意义的基础与渊源所在,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以具有意义的场所得以体现、特定的场所所呈现出来的特定文化及由此形成的脉络情境决定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内在精神。

城市雕塑一般对于美化、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由城市雕塑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城市雕塑不同于室内雕塑,它是存在于建筑物外部空间的,需要与其周围环境想适应。城市雕塑的建造地点一般是在城区内部,特别要求雕塑应跟着城市走、与城市环境一致,强调城市雕塑与城市广场、街道、绿地、建筑物等各种因素相协调,因为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它是城市的窗口,是给外来者对城市初步影像最深刻、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所以,过分强调城市雕塑的个性化设计是不太适宜的,作为城市环境有机体的一个组成环节,它应该与城市的整体系统融合并使其功能最有效化。(图3-4)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整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我们的前人就知道在创作、安排雕塑时应从特定的主题和特定的环境出发,这样才能有效地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城市雕塑必须讲究对环境艺术的衬托,如果创作者不懂得从空间角度的安排与转换,不懂得从环境角度营造雕塑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那这样的雕塑作品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任何的空间系统总是有一定的背景作为前提存在的,显现出不同物质的空间关系,这些物体形成的自由空间,便是一种参照系数。城市雕塑的设计也应当以此为依据。城市雕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城市的空间、景观的整体风貌,在创作城市雕塑时,一方面要受现状城市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要表现和创造新的城市环境。

4 小结

城市雕塑对于城市空间及景观的作用在于它是城市景观的引导与联系节点,它是时空的划分与界定的媒体,它是空间环境的认知与沟通的中介,它是空间文化的表达与深化的方式,它还是空间精神的塑造和升华的工具。城市景观要素中包含有城市雕塑,而且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城市景观间联系较为分散时,一个出现适当的城市雕塑将能发挥连接和协调城市景观的作用。同时,城市雕塑置身于城市空间之中,它以其自身的尺度、体量、材质等来控制和划分城市空间,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把广场空间整体划分为两部分,南边为毛主席纪念堂、北边就是天安门。正由于城市雕塑对于空间的划分功能,同样让它具有空间认知性功能,一个雕塑往往是一个空间的代名词,具有宣传和推广该空间的“广告效应”。同样,当对城市雕塑的创作要求越来越高时,文化和精神性的东西也日益重视,雕塑正好能起到提升城市文化精神的作用,犹如是城市的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肖玲.北京步行街场所精神的探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2]成栋.重回城市的场所精神[J].建筑论坛.2004

[3]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

[4]吴秀娴.现象学与场所精神的解读[J].广东建材.2010

[5]王招林.诠释场所精神的纪念空间设计——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设计[J].建筑设计.2009

[6]魏莹.浅析住区环境中的场所精神[J].山西建筑2007

[7]张晓峰.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8]龙松亮.千年兰亭的沧桑和无奈——从文献分析探析兰亭曲水变及其蕴含的场所精神[J].中国园林2010

[9]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2003

[10]郭戈理.论纪念性建筑的”场所精神[J].湖南大学学报,1998

[11]丛林.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J].东华大学学报.2003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篇5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将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本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将在5月实施的《规定》与之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进一步扩大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范围,包括餐厅、网吧等公共服务区将全面实施禁烟;在禁烟场所抽烟,个人暂时免于经济处罚,但场所所在的管理单位将因禁烟监管不善受到处罚。

【关键词】

藁城市公共场所禁烟措施

北京在颁布禁烟令之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藁城市人民政府,在不久之后也开始实施禁烟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对被动吸烟者的伤害可能比对吸烟者本人还要厉害。如果由于养成了对吸烟的依赖,一时也改不掉,当然这属于吸烟者本人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但是问题在于吸烟者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不得侵犯不吸烟者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更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在于,在吸烟自由与他人的健康权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规定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或划定一个抽烟区,正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个目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禁烟法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一个有着上亿烟民和上百年历史的国度。禁烟法其实对于政府来说是一项挑战,对于政府执法是很好的考验,也检验了政府禁烟的力度,是否只是纸上谈兵,是否是前些年禁烟的后续。禁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禁烟坚持下去,需要我们全民的努力,而不是只是政府在大声喊,而我们却无视之。

在暑期,我走访了藁城市的大部分公共场所,有学校、广场、餐馆、商业街及其医院,并对部分人进行调查和访问。通过调查,我发现市民对于全面禁烟的政策表示赞同,尤其是饱受二手烟之苦的市民更是拍手称快。他们的对吸烟的态度都是嗤之以鼻,这些之中很多都有吸烟的经历,在亲自体验到吸烟的危害之后,都远离香烟了。但赞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质疑。有些人表示:其实很多城市早已有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相关控烟法规,但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惩罚措施不适当、禁烟场所涵盖范围有限等诸多“软肋”,可操作性并不强,使得禁烟成为纸上谈兵,很多人都对禁烟失去了信心。即将施行的禁烟令能否吸取前车之鉴,让禁烟不只停留在纸上,而是落实到行动里,我们对此抱以怀疑的态度。

关于藁城市禁烟,政府相关部门的措施不是很到位。

1、在北京禁烟令颁布之后的一个月之后才开始准备本地禁烟,反应不够迅速;

2、没有做到广泛的宣传,虽然人们对于禁烟了解的不少,但是藁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禁烟的宣传确实不多,民众大多是从其他各电

视台或报纸了解的;

3、没有在公共场所设立足够的警示牌以提示民众时刻禁烟的意识,我在藁城市县城里跑了好几圈,在各大公共场所都涉足,但是警示牌却没有见到多少,我统计了下各个公共场所警示牌的数量,平均下来每个地方也就2-3个,相对于偌大的公共场所又怎么能起到警示作用呢;

4、对于在公共场所抽烟的烟民的处罚措施不明确,我通过浏览藁城市政府的网页,没有看到一篇具体的关于禁烟的措施,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口号,对于没有惩罚的法律是无效的,虽然抽样并不是刑事犯罪,没有罪大恶极,但是在法律出台后,它仍是一项法律,既然违法了,就要追究法律责任,要不然怎么能称为法呢?依法治国,法律要确保能够得到实施;

5、藁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在政府大楼前,我蹲点了一个多小时里,抽烟的有很多人,门亭岗位、开车的司机、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政府大院里三三两两的抽烟的无处不是,有甚者,像一些无所事事的交警,在大街上就吞云吐雾,完全一副为我独大的感觉,不仅不把禁烟令放在眼里,更是不把人民放在眼里,又怎能期望他们一圈人能治理好交通呢;

6、对于商店售烟没有管制,虽然只是在公共场所禁烟,但是在烟的销售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以限制,限制烟的数量及可以销售的商店,对禁烟只是靠烟民的自觉显然是不明智的,烟是一种瘾,对于烟民是无法抗拒的,所以要禁烟还得靠全民。

禁烟是一项全民运动,政府是导向,引导人们养成一种文明生活的意识。而且不仅要引导,还要颁布并执行禁烟的措施,对于冥顽不化的要给予适当的处罚,只是警告或以道德来约制人是不顾的,规定措施处罚并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最关键的是卫生部门和烟草部门之间处理好利益关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政府的积极措施之外,还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禁烟不是政府的政绩,我们不能只看政府人员在台上表演,它更需要我们去参与其中,自己戒烟也要督促他人戒烟,就算一时半会不能戒烟,起码在公共场所禁烟是应该做到的,把禁烟看成是一项责任,从头到尾把它实施下去。

近年来,全社会对于控烟、禁烟、戒烟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烟草店却越开越多。我沿着通安街走了一圈,短短1.2里的马路上,烟草店竟然不下10家,最近的两家直线距离竟然不足百米,由此可以看出烟草是一项赚钱的生意,也同样看出烟民的数量。在医院附近我转了几圈,倒是没看到多少人吸烟的,但是在医院外围,很多人在愁眉苦脸的抽着,可能是心情不好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吸烟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偶尔抽烟没关系,但是经常抽,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抽烟就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不仅损人而且也不利己。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行为。在藁城市人民广场里,很多人市民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抽烟聊天,乐在其中,虽然是露天场所,可是仍然影响了不少人,很多去广场休闲的老人小孩都不得不绕开烟云。香烟的出售其实在大街小巷的小商店里都是一不小的一部分营业额。商人是无利不在,烟草业是暴利行业,很多商人乐此不疲的做着香烟倒卖的行业。同样烟草企业也是利税大户,难怪有人说:“烟民们抽的不是烟,而是GDP和财政收入。”人人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但每一个烟民掐灭香烟的那一刻都很纠结。我身边有很多烟民,大部分人都是有着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民”,因此说禁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他们吸了几十年的烟了,香烟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尤其是农村里的人,对于高消费无望的状况,更是将吸烟当作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而城里人把吸烟当作一种交际,碰面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我介绍,而是递一根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促进关系的手段,但是交际其实也可以换其他的方式的。我跟很多交流过,几乎一半的人都人认为吸烟用来交际是很有用的,但是时间长了,自己也有隐了,看来不好的习惯也是不小的因素。当吸烟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再要接触它就很难了。

禁烟令的颁布已经不短时间了,而且各种媒体已经做了很大的宣传,但是效果仍然不大,在藁城市最繁华的通安街上,随处可见抽烟的烟民,在一些商店也有禁烟的标识,但是作用却不是很大。若要让禁烟令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应该在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这样更加人性化,应该给烟民留出缓冲的余地。“禁止吸烟”的牌子从我认字那天就有,但至今仍旧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原因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究竟哪个部门负责禁烟工作?这个部门有没有执法权和处罚权?在禁止吸烟的场所抽烟响应国家的号召该罚多少钱?这些都没有明确,才让“禁烟令”只能是纸上谈兵。想想两年前实施的禁塑令,能够坚持到今天相当难得,至少人们在超市里不会随意索要购物袋了。即将实施的禁烟令能够达到禁塑令的水平就相当不容易了。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让民众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接下来要看的是如何保障其顺利进行,更要关注烟民能否自觉遵守。禁烟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于禁烟令,其实这只是外在的限制人们的一种法规,要遵守它还需我们大家自己自觉,只有自觉才能把它实施好,不至于让它成为被人遗忘的历史。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吸烟现象还是存在的,有那么一句话我觉得很是有理——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吸烟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禁烟需要许多方面的合作,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有地方政府一系列的措施辅助及其宣传。

【总结】

经过半个月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明白学校是想引导我们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大学毕业之后做准备。也了解了社会实践是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是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生活哲理。在社会实践中,我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才干,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学会了与人沟通并交流,明白了做事要有规划有计划,而且要有做事的耐心及决心。虽然只是对禁烟令实施的调查,但它同样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调查只是一种让我们学习的形式,从中我理出了做事的顺序,合理规划了时间,明白了事情是需要多方面合作才能完成的,社会终究是人与人,不管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人与人的关系必须把握好,就像一个被社会遗弃排斥的人,永远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哪怕只是买件衣服!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们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相对于课堂知识实践更是我们需要必备的,知识终究是为了实践。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篇6

关键词:城市中心;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生活

本文以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设计为例,利用PSPL调研法对我国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景园林师、城市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哥本哈根公共空间的变化

本文分析丹麦哥本哈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建设,随着二战以后工业增长迅速,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都越来越快。市中心的规划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建筑杂乱、交通混乱、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与民众要求的高水平生活愿望相差较远。1962年在众多意见和争论中,斯特勒格步行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建成。

(一)减少机动交通

中世纪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在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古老建筑仍然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机动交通工具的激增,导致一系列影响城市交通的问题。比如市中心步行环境迅速恶化,所有的广场都被用来当做停车场。而斯特勒格步行街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状况。为了不占用步行者的空间,城市广场从被汽车占领变成人们的活动空间。机动交通工具的减少,这就说明人们的公共空间就越多,城市的魅力也就越能被人们所感受到。

(二)增加步行系统

哥本哈根的交通政策一直是鼓励人们步行。步行是最保护环境、最便宜也是最低噪音的交通方式,街道可以容纳更大的交通容量。步行不仅意味着一种交通方式,它更代表着锻炼身体,散步和场地空间的增多。步行中有着很多的乐趣,城市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此。另一个关键是城市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变的。当更少的机动车辆出现时,街道和步行广场是增多的。在城市的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每当一项成功的措施被执行后,人们往往会更期望于下一个阶段的改进。要想营造适宜的环境空间,就要研究目前公共空间的状况,并且提前预知和引导将要发生的公共生活。

二、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各地政府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也日渐重视起来,各种媒体不断报道各地取得的建设成就,公共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

(一)公共空间单一并且较少,原有空间被其他各种人为行为所占领

(二)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三)公共空间片面地强调宏伟华丽,实则枯燥乏味

(四)单一追求形式,仅仅适合观赏,实用性不够

(五)脱离实际,盲目追求

(六)绿化太少,缺少政府支持

(七)空间无序,车辆干扰较大,污染较重

(八)功能太少,文化品味太低

(九)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群众的感受,超密度开发

由上可知,在我国公共空间建设既存在质的问题又存在量的问题。其中存在着各种影响因素,本文就核心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问题来陈述看法,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三、公共生活研究方法(PSPL调查法)

扬·盖尔及其团队为我们的公共生活研究提供了PSPL调研法,可以用于我们各个城市之间的建设。PSP1调研法首先需要对现状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并且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PSP1调研法就是相当于病人在医院进行全身检查一样,只有充分检查了病人的身体后,也就是充分了解到影响人们使用公共空间的因素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有效的办法。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医好病人的病,否则将是事半功倍,投入了许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PSP1调研法会帮助设计规划师更好地了解的人们公共生活,并在其中寻找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公共空间的设计。以下是具体步骤:

(一)观察法

1.目的:计算出一个特定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并且记录人流量最大时的时间。

2.研究问题:在市中心步行的人数、文化活动和事件的数量及特点。

3.数据收集:现场观察、步行交通量计数、记录静态活动(绘制活动分布图)。

4.研究季节:冬季、夏季、初秋时段(冬季和户外活动季节)。

5.研究日子:普通工作日(周一到周五)是主要时间以及夏季的周六周日 。

6.一天研究时段:白天 10∶00~18∶00 ; 在选定的冬季和夏季工作日的晚上18∶00~24∶00研究晚间活动。为了便于对照过去和未来的研究,全部资料采集于全年的晴朗日子(晴朗,微风)。可以预期,在这些日子里活动最多。

7.方法:对人们在该公共场合逗留经过进行记录,并且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人数和活动都应该记录。

8.结果分析:分析城市中发生的事件和活动,地点、时间、人数、季节都应该记录下来。

(二)调查访问法

1.调查访问的目的:谁到这座城市来,来的频率和方式;哪些人群在城市中活动;这些人从哪里来,他们为什么要造访这座城市;他们在这座城市逗留期间做什么;使用者对城市的感觉;他们对城市中心将来的发展有何希望。

2.研究問题:根据目的设计针对性调查问卷。这项研究包括两轮调查:街头访问和问卷调查 ,街头访问会得到简要明了的答案,而问卷则会使许多问题得出答案。所有被调查的人都会得到调查问卷并被允许带回家,他们可以选择邮寄的方式寄回问卷。应该准备好英文问卷,并且要求记录下年龄、性别和国籍。

3.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 : 晴朗天气分别于周一至周五以及周末进行。每天分为三个调查时段:早上、中午和下午。调查在城中十个地点以同样方式进行。此外,调查人员要在十个地点进行交换,这样结果会更具有代表性。

4.结果分析:根据调查出的结果分析,对人们的感受和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古老的建筑,城市魅力、步行广场以及生活环境。不喜欢的是机动交通工具、不整洁的市容、他人的低俗行为和大幅的广告。最先希望看到的变化顺序的是:减少机动交通工具—提高植被覆盖率—高质量的建筑—更多的步行街道—更多的人住在市中心。而对于外国游人而言,也是一样的。这些愿望和顺序是对公共空间改善的侧重点。

(三)综合描述和分析

利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对公共生活进行比较详尽的描述。量化的描述方法可以用来对公共空间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行阐述。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态度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准确的描述。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城市中心的活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契合点,为更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提供动力和参考价值。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可变性和可通性。

参考文献:

[1]郭恩章.运用城市设计手段体现城市特色[J].东北城市规划,1990, 4-6.

[2]赵春丽.PSP1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TL986

[3]郭恩章.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J].建筑学报,1998,(03).

[4][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丹麦]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张卫,邱灿红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篇7

城市公共场所是人民群众活动频繁、人流较集中的场所。如在节假日期间,大中城市的公园每天人流量可超过10万人次[1]。公共场所大量的人群聚集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阈值后,可能会因一些很小的意外事件造成严重 的踩踏等 公共安全 事故,甚至发生 灾难。如1990年7月2日在麦加米纳广场朝圣仪礼中因人群拥挤发生的踩踏事件,直接造成1 246人被踩死或窒息死亡,是历来踩踏事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庆祝“送水节”,在一座窄桥上发生的踩踏事件至少造成450人死亡,700多人受伤;2014年12月31日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因此,研究人群聚集量与时间分布规律,采取全面、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降低人群聚集风险、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人群聚集在时间上分布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景点和轨道交通等方面。例如,牛亚菲等[2]对北京市旅游客流的长周期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殷红梅[3]对贵州织金洞客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索;刘娜、陶志祥、乐逸详等[4,5,6]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在一天中的客流变化规律。旅游景点以日客流为基础,侧重于周、月、季度和年度等较长时间尺度的客流变化,人民公园等开放性公共场所的人群聚集量除呈现较长周期的变化外,其在不同季节、每一天的变化也很显著。除此之外,人民公园与旅游景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多数旅游景点具有盈利性,所以对人群开放的范围是局部的,而人民公园对所有人群开放;2很多旅游 景点的人 流量不受 地域影响。因此,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揭示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在较小时间段内的人流量聚集特征。针对较小时段的精细化人群流量研究成果还很少,包括佟瑞鹏等[7]提出的聚集指数方法,Yukio[8]等提出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图形可视化聚类方法等。

城市公共场所是开放性公共场所,而传统的研究方法对公共场所内人群流量的全天候监控比较困难(研究对象具有动态性、随机型和不确定性,易受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计算科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公共安全领域,对人群聚集特征进行虚拟现实模拟,建立模型以实现对人群流量的监控,为公共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人民公园移动基站接入设备量的研究,结合传统观察形式进行实地数据收集,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人群聚集量与时间的模型,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改进模型。

1模型建立基础

1.1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 种或两种 以上变数之间相互依 赖的定量 关系的一 种统计分 析方法。 通过回归分析能够处理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法可以从大量现实中观测的离散数据中发现反映事物内部特征的统计规律,并能用便于计算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

回归分析的过程包括:1数据采集和清洗,并确定相关变量;2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即构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所构建的数学模型需要以最简单的形式反映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3用计算机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拟,不断调整相关参数,使模型结果尽可能逼近真实值;4将模型用于实际,并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整。

1.2决定系数

当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可以用一个回归方程式解释时,有必要对x的解释能力进行进一步验证。该解释能力的程度大小,即回归分 析的配合 度,由决定系 数R2(Multiple R-squared)表示。总变量 (y-y)由两部分 组成:配和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 (^y-y),以及观测值与配合值之差 (y-^y)。前者 (^y-y)是由建立回归方程的变量x所引起的,而后者 (y-^y)是随机方差引起的。由变量x引起的平方和占总变量平方和的比例成为决定系数,即:

R2的值在0~1之间,其数值的大小表示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R2的值越靠近1,表明方程的变量x对变量y的影响程度越大,所建立的模型更精确,也更容易被使用。

2公共场所人流量聚集分析

2.1游客人群结构分析

对人民公园的人流量变化情况进行数据实地采集时, 发现各个时间段呈现的人群结构比例各不相同。首先,早晨公园的人流量 以附近的 老年人为 主;中午在12:00~ 14:00之间人流量 变化较大,主要以放 学经过人 民公园 (公园周围有学校)的学生为主;14:00~16:30之间公园的人流量最大,主要以中青年人为主;16:30~21:00之间的人群结构最为复杂,其中小孩人数较少,且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下降较快,中青年人数较多,老年人处于两者之间。晚上人群中女性 所占比例 较大,而且以青 年女性为 主,主要活动方式是跳健美操、广场舞,唱山歌等;而男性老年人的主要活动是演奏乐器,如二胡、喇叭、吉他等,或作为活动的观看者。因此,人民公园一天的人群结构中, 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在公园停留时间较长)。

2.2游客客流量分析

图1为人民公园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游客人流量分布,其中,游客人流量统计是基于每小时的总人数。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人民公园的游客人流量分别在8:00 ~9:00及18:00~19:00两个时间 段出现峰 值,11:00~ 12:00出现低谷,这也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相符。一般老年人会在早晨到公园晨练,而许多家庭会在晚饭后来公园散步,因此会出现公园人流量峰值;而中午大部分人会回家吃饭或午休,因此人流量呈现低谷状态。综上所述,公园等公共场所一天内客流量的变化特征是随时间和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因此在公共场所的固定区域内,游客人流量在时间的动态特性上呈现出典型的双峰型分布模式。

通过采集人民公 园周边的 移动基站 手机用户 接入数,并根据一定比例计算未使用移动设备而在公园内的人群数量。通过统计发现,该数据与在人民公园不同时段实地人工采集的数据存在一定关系,即在相同时间段内,人群聚集量随时间的分布态势基本吻合。因此,所采集到的数据可用性很高,同时也为 准确建立 模型提供 了科学依 据。

2.3单位时间内的游客流量

人群进入到公园等公共场所对个人而言属于随机事件,因此单位时间内进入某公共场所特定区域的人群量也属于随机变量。根据调查,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平均人流量均不相等,而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

假设N(t)为时间[0,t]内游客到达某特定场所的总人数,则对于任意时刻t,N(t)都是一个随机变量。则随机变量族{N(t)|t∈[0,T]}构成一个随机过程。

则称随机过程{N(t)|t∈ [0,T]}为马尔柯 夫过程。 公式(1)表示的性质为“无后效性”,其实际意义是:如果用tn表示当前时刻,tn+1表示下一个时刻,t1,t2,…,tn-1表示已经过去的时刻,则人的聚集过程在tn以前所处的状态 (即到达数)不会影响将来人群的聚集过程。

若随机过程{N(t)|t∈[0,T]}有“独立增量性”,即对任一组t1<t2<…<tn(n≥3),随机变量N(t2)-N(t1),N (t3)-N(t2),…,N(tn)-N(tn-1)相互独立,且对t∈[0, T],有:

其中,参数k = 0,1,2,,参数λ>0。

独立增量性说明在相互独立的时间区间[t1,t2),[t2, t3),…,[tn-1,tn)内,人群的到达也是相互独立的。因为:

所以N(t)的期望值为:

故:

因此,参数λ是单位时间内的聚集人数。此外,还可以得到随机变量N(t)的方差为:

综上所述,通过某一时刻断面的游客人流量呈现泊松分布规律。

2.4人流量随时间分布模型

除某一时刻断面的游客人流量分布规律之外,还对在人民公园区域内全天候游客量随时间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全天候统计所得的人民公园游客量(见图2), 以00:00为时间零点建立时间横坐标,并对这些散点进行数据拟合,寻找游客人数随时间分布的规律。

采用CGAS算法对数据进行拟合。CGAS算法的方程式如式(8)所示。

其中,y0、A、w、x0、a3、a4为常数,x为变量。所得参数如表1所示,所得的拟合曲线如图5所示。经多次拟合后,所得到的Multiple R-squared为0.984 94。

由此可见,采用CGAS算法对人流量随时间分布的曲线拟合得很好,MultipleR-squared也最接近于1。因此,对于人民公园全天候游客人流量的研究使用该算法较为合理。

3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场所 篇8

作为城市居民公共活动场所的城市容器空间, 是人居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公共生活和彼此交流互动的场所。容器空间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直接助推了城市整体机制的向前发展, 使之逐步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与地区文化。武汉天地是本杰明 . 伍德打造上海石库门新天地之后在中国的又一旧建筑改造的作品。武汉天地建成后作为武汉文化餐饮CBD是典型的城市可停留空间, 为城市的使用者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武汉的城市特色和人居文化。

1.0、城市容器空间

老子《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被建筑界广为流传的话:“埏埴以为器 , 当其无 ,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 当其无 , 有室之用。”意思是用陶土做器皿, 在它空无处, 有器皿的用途;凿门窗做成房屋, 在它的空无之处, 有房屋的用途。可见, 建筑不过是一种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的容器。而在1961年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出他关于城市“瓷器——容器”的空间隐喻。在微观来看, 凿户牖以为室, 小的空间界定提供人的活动容器;在宏观范围来看, 城市设计当中, 每一个为人类提供活动的可停歇性的场所都可以被看做为城市空间的容器空间。

古希腊时期人类的历史上就出现了具有可停留特质的城市空间, 比如广场, 神庙, 浴场。这些空间或封闭或开放, 但都为人的互动提供了城所, 同时也鲜明的注解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的发展状态。广场是人们交易和集会的主要场所, 是新闻的传播之处;宗教神庙是信仰的物化, 是人们对秩序和神明的朝拜;浴场是世俗生活的写照和映射。这些公共的可停留的容器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囊括了城市发展状态。但是, 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当代社会对于城市当中可停留的空间更加的复杂化和集约化。要求综合的空间内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多层面的可能。这种诉求演变为商业片区 的多元化和综合化。

“容器”是人们互动与交留的空间, 人们在这样的空间内停留去感受互动带来的快乐。它可以是文化类的, 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青少年宫。这类文化类“容器”为历史文化的传承, 艺术文化的传播, 科技知识的传授提供可停留的空间场所;也可以是经济类的, 如证券交易所, 银行等, 这类的“容器”提供人们交易的场所; 最普遍的“容器”类型如商业类, 这类“容器”为人们提供贩卖和购买, 服务与被服务的场所。消费者在这类场所当中能够被给予存在感和满足感。《探究作为容器的公共空间》里面说:容器空间为城市健康生活提供了不同于户内私密空间的开放的空间环境, 与市民之间存在着人造空间, 空间塑人的关系, 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及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精神功能和艺术性, 它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无疑, 作为容器的城市公共空间, 是城市的精华所在, 对其的探究也意义深远。

2.0武汉天地

武汉天地位于武汉市汉口区永清地块。东临长江江滩公园, 北接连接城市各大商圈的城市主干道黄浦大街, 西靠轻轨一号线, 南望武汉市第二中学, 倚卢沟桥路通往长江二桥, 联通武昌徐东商圈。武汉天地是参照上海太平桥地区重建项目发展模式打造的集住宅、办公楼、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设施的市中心综合项目。临江拦景, 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 为人流的聚集提供了可能。商业配比上为餐饮业约占50%、休闲娱乐约占20%、服饰约占10%、其他约占20%。

武汉天地在城市设计范围内属于大型的可停歇型空间即容器空间。这类空间跟城市的建筑结合的非常紧密, 状态不一, 但作为城市为市民大众所共享的公共空间, 它不仅融合了城市的个性特征, 更紧密地结合着市民的日常生活, 为市民的休闲, 交际等日常生活提供场所, 而且也能够反映市民日常生活的状态, 发挥公共空间的社会作用。这种对公众开放的, 人们在其中作一定时间停留的容器按其空间特点可分为外缘型容器空间、内缘型容器空间、内核型容器空间、立体型容器空间。所谓外缘型是指建筑场地内依托沿街 建筑界或者不依托建筑所形成的公共空间 , 其特征是空间开敞。与周围城市环境的接近度高 , 在视觉上易于感受 , 在使用上可达性强。类似这类空间如首义广场、江滩公园、光谷步行街喷泉广场等。内缘型即城市公众开放的建筑庭院空间, 类似此类空间有武汉天地, 与建筑沿街形成的外部空间相比 , 这类空间的限定性明显增强 , 因而其城市化的方式表现得较为含蓄 , 只有在相当接近的区域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内核型为市民大众共享的建筑中庭空间, 典型的例子有武汉首义广场欢乐城。所谓立体型是利用建筑室内作为公共活动场所。比如群光购物广场、武汉广场等等。

武汉天地是典型的内缘型容器空间。武汉天地临街面做商业部分, 围合这中间的开敞广场和街区, 整个商业片区商铺营业面向内街, 片区一共有9个出入口, 每个出入口建筑和临街建筑街面连成一体, 高度和沿街建筑相近, 配以生动的城市建筑小品和绿化, 含蓄内敛, 不接近它不容易感受到它的存在。

3.0、武汉天地作为城市容器空间的价值

3.1、武汉天地作为城市容器空间的商业价值

武汉天地主要以餐饮业为主, 环境优美, 由于属于内缘型的停留空间, 内向的小街巷和开敞广场完全隔绝在喧嚣的闹市之外。武汉天地作为商业区整合了建筑、景观、空间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创造出多层次的体验空间。由主干道入武汉天地到达小广场, 由小广场过渡到小街道, 再由小街道将人流渗透到商铺。武汉天地融合了游憩、交往、集会、观演、消费、文化、娱乐等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逐渐成为武汉的城市客厅。伊东丰雄到 武汉的时候参观了武汉天地, 对武汉天地评价“有活力”。他很高兴遇到很多年轻人, “他们能重新回到老区来, 这就很好”他说。

武汉天地的最大特点就是活动空间的对外性。武汉天地的大部分商家都是餐饮行业, 餐桌有很多设置大户外的, 夹道之中增设藤架, 藤架下设桌椅, 这就给就餐的顾客更多接近植物和阳光的机会。相比于室内的服务区而言, 这部分桌椅的区域更加开敞通风, 更加迎合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去贴近自然的内心渴求。同时, 由于是内缘型的袋型平面, 武汉天地的小环境完全隔绝城市的喧嚣和吵杂, 这种幽僻的对外的庭院式的服务场所更能够让人在都市的浮躁之感里找到宁静和放松。

武汉天地项目的整个设计层次比较丰富, 除了有主干道——广场——次干道——小巷的层层分流外, 在竖向层次上也比较有特色。走进武汉天地, 与其说是走进了一个商业区, 不如说是走进了一片小资文化集散地。不同于江汉路, 光谷步行街的典型的商业式繁华, 这里更多的是缓慢的节奏。纯净的装饰色调, 简单的铁艺情怀, 怀旧的老建筑和剥落了文字的招牌更让人容易感受到时间缓缓滑过的那份恬静。武汉天地内的建筑大多简约直白, 色彩利落。建筑物并不很高, 不会超过外围临主干道建筑的高度。临内街的建筑连二层也对外开放, 不是点缀着阳伞的就餐聚会平台, 就是飘出文艺书香的主题书店。人群疏疏落落的停留在不同的高度上, 让整个半围合的街巷空间既不显得嘈杂也不显得寂寞。武汉天地由伍德操刀, 延续了上海新天地的古典和沉静, 保留了一部分了武汉老的历史建筑。也就是说武汉天地保存了透过时间传承下来的年代韵味。当然, 另一方面来说, 旅游业的介入也使得武汉天地的市场更加的开阔, 商业元素的空间还有待完善。也许这块地在保留自己安静特质的前提下, 拉动了周边的居住、购物、旅游一体化产业发展。

不同类型、规模的餐厅、书店、饰品店、服装店、珠宝店, 电影院、画廊、酒吧等等, 其多元化的营销模引领了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方向, 不大的一个片区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行业的消费诉求。这种“容器”空间的广纳性质, 能够让消费者停留的时间更长, 凝聚的消费层次更多, 从而能够凸显出城市的活力。好的城市“容器”空间作为城市的空间节点, 在为城市市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向前发展,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成为城市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源。

3.2、武汉天地作为城市文化容器的价值

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特性, 城市的个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的规划和建筑。信息的大爆炸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大一统。在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之下, 地域建筑的特点逐渐被国际流行的建筑样式所覆盖, 很多城市都千城一面, 缺乏个性和特色的城市空间会导致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缺失, 良好的城市地标塑造就尤为重要。

巴黎因为埃菲尔铁塔被识别, 纽约因为帝国大厦被识别, 迪拜通过迪拜塔被识别, 苏州有拙政园、苏州博物馆, 上海有新天地, 武汉除了黄鹤楼几乎没有其他的建筑让人把它同“武汉”这个城市联想在一起。留住历史, 才能留下因为历史而形成的独特个性。武汉天地商业地块保留着老汉口的房子, 现存的1、4、7、9号都是老的欧式住宅, 旧的历史建筑并没有划分到武汉市文化保护单位中, 但却因为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开发商保存下来。保留下来的建筑并没有做很大的改动, 只是增加了大面积的开窗, 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对外性, 建筑外貌和结构都完全保留了下来, 一起保留的甚至还有武汉牛奶公司斑驳的铭牌。瑞安地产无疑是有远见的, 保留下来的建筑强调了武汉天地商圈的场所感和归属感, 同时完美地协调了现代商业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关系, 把历史的宣讲和商业的销售很好的结合到一起。

武汉天地作为容器空间, 具备了以历史底蕴和综合商业吸引人们驻足的能力。有人说, 在武汉天地可以慢慢的徜徉一天, 早上买上一杯奶茶到主题书店里细细地品味一本好书, 下午在电影院里观赏一部心仪的电影, 晚上吹着凉风喝上一杯红酒。是的, 武汉天地躲开了城市里工作的那份慌忙和压力, 留出一份淡然。没有车行, 没有喧嚣, 只有贴近自然和历史的那种踏实和缓慢。武汉天地, 不同于光谷购物广场, 并没有丰富到能包含所有的人群和消费层次, 但是武汉天地依然有它不可比拟的宁静。它以迎接的姿态表述着武汉都市与众不同的性格。

3.3、武汉天地城市社会容器的价值

武汉天地的产业多样, 能够凭借其城市的历史留存和不同于喧嚣商圈的宁静, 为市民提供交流和被服务的平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人居所有的空间越来越少, 城市向高容积率化飞速前进。现代都市攀比方面更倾向于对所谓“第一高楼”的比较。人们的生活环境被架构到空中。更少的空间被打开共用。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 更少的时间被用于慢慢的品味生活和感知自然。武汉天地能够为在都市忙碌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慢节奏的去处。能够提供一个环境, 让人和人静下来, 缓下来, 去交流, 去享受, 去深思, 去发现。这样的城市空间, 既结合了商业, 融合了历史文化, 又贴近了自然,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具备了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4.0、结语

城市“容器”空间是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营造的停歇性的空间不仅仅为人的生活提供游玩, 交际, 消费, 享受的活动场所。也能够在文化、社会价值、经济等多个方面给城市注入活力的热血。“容器”空间引入人流的一刻就在述说着它所归属的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武汉天地也许并非 尽善尽美, 也有很多的不足。一是其产业配比中餐饮独大, 导致消费模式的相对单调。二是在商业街的设计上走上海新天地的老路子, 对于武汉文化的诠释还略显得薄弱。但是作为一个别具一格的武汉商业“容器”空间, 武汉天地还是值得骄傲的。

参考文献

[1]《容器_应具有的价值_以鼓浪屿研究为例》_黄毓灵

[2]《构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_程世丹

[3]《浅析城市容器空间的营造_以上海新天地为例》_赵明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辨析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建设规模急剧扩大, 城市空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许多城市传统的街区巷道越来越少, 城市的历史痕迹一天天较少, 经济的腾飞与城市空间环境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

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内涵

1.1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概念。

1.1.1城市空间 (Urban Space) 。一般意义上我们常说的城市空间是由各类建筑实体为围合成的外部空间, 它与建筑实体的围合方式密不可分。然后在实际中, 除了建筑界定方式外, 实体占领也是形成空间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一个场地中, 我们很自然的会跟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就是由于人的心理作用, 在每个人周围形成了一定的心理空间, 这样的空间是“虚”的。在现代规划设计中, 城市空间又是一个大的概念, 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到城市轴线, 城市空间被拓展到四维, 除了垂直方向的立体空间, 还有视觉上的“虚空”。可以说, 城市空间包含了实体和心理两个层面。1.1.2 Open Space (开放空间、开敞空间) 。Open Space概念是一个外来词汇, 国内有“开发空间”和“开敞空间”两种译法。在国外Open Space概念应用较多。1960年, 英国《开放空间法》 (Open Space Act) 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 其中没有建筑物, 或者少于二十分之一的用地有建筑物, 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 或者堆放废弃物, 或是不被利用[1]。亚力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 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指出:“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品格, 并可以看往更广阔空间的地方, 均可称之为开放空间”。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 关于开放空间的理解主要还是从自然和人工这两方面出发的, 开放空间应该是包含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如林地、农田和人工化的场所环境如广场、公园等。1.1.3城市公共空间 (Urban Public Space) 。在目前, 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认识。《城市规划原理》 (第三版) 指出:“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 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 城市绿地等”[2]。

上述关于城市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中, 个别定义过于狭窄, 或者等同于卢原义信的外部空间[3], 但总体看来, 主要在空间的自然程度、人工化程度、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有侧重, 在实际运用中, 所涉及的实体范围较广泛, 难以准确确定。1.2新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注重, 市民需要一定的场所来休憩、健身、交流沟通, 而且市民对于城市环境、户外环境的质量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我国实施的“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制度看, 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进行控制的,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应该是政府主导的管理控制行为;此外, 社会制度的实质要求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种明显的公共物品, 公共所有属性是其本质特性, 其核心内涵就是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因此, 笔者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以公共价值为本质特征的城市空间, 由政府主导、经过一定程度的人工开发、提供一定活动设施并免费向全体市民开放的场所。 (图1) 这里所提的政府主导并不是要求政府完全由政府投资开发, 而是强调政府的参与协调, 维护城市利益, 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2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构成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 本文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有:广场空间、绿化空间、街道空间 (步行空间) 、滨水空间, 但是, 城市中收费性质的游乐园、运动场馆等不能全民共享的公共设施及封闭的小区级公共绿地等不在此列。

2.1 广场空间。

广场空间是以硬质铺装为主, 兼有软质景观的、具有一定明确使用功能的户外活动场所。按广场性质, 主要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憩广场;按平面组合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形态广场和复合形态广场。2.2绿化空间。绿化空间是以植被为主体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 绿化空间主要提供休憩活动。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85-2002) , 主要分为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专类公园 (免费开放) 、带状公园、街旁绿地。2.3街道空间。街道是一种基本的线性城市公共空间。通常意义上, 我们所理解的, 街道是以市民日常社交与市民步行活动为主, 道路是以车行交通为主。历史上, 很多的镇、城都是在一条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历史上的清明上河图:一条小小的街道, 包容着商品交易、杂耍表演、闲谈交往、求职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就是到了20世纪50、60年代, 我们仍然可以在市井想到看到孩子玩耍、大人们聊天交往。然而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 汽车的普及, 步行无奈之下让位于汽车交通。人们闲暇时间的交流沟通更多的被限于楼道、宅间, 有限的户外活动难以维持良好和谐的邻里关系, 同住一个单元, 甚至出现“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根据道路的服务功能, 本文所指的街道空间, 主要指生活性街道和商业性街道的沿街空间。2.4滨水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指城市中海、江河、湖泊等水体与人工环境相结合形成的城市空间, 是城市的生态基础空间。滨水空间也是城市中最具有特点的活动空间, 除了强调人工性, 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滨水空间的设计, 涉及城市形象、生态功能、河道治理、调洪排涝、交通运输、活动游憩等多方面, 如何把这些功能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 成了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重点。

3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

3.1 系统性。

城市公共空间, 应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网络型系统。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形态特征、服务性质上有着不同的需求。除了本类型的各个空间之间有层级、空间上的相互联系之外, 各类型间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有一种互补性, 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如著名的华盛顿中轴线的空间序列, 达到单一与复合共存。3.2生态性。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自然要素最为集中的空间。以城市植被和城市动物为主的自然生态要素, 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还具有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解城市小环境气候的生态效益, 保护生物多样性, 能够调节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 缓解城市生活压力。3.3场所属性。任何一个公共空间, 不论其属于何种类型, 它都应该是结合周边环境条件、综合人文及地域特色而创造形成的一个场所, 换言之, 它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意义、特征, 使使用者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它, 让 (某一类的) 使用者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是市民需要的场所。比如我们常说的主题广场、儿童公园等。我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 要有意识地塑造、强化其场所属性, 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千面一律。3.4人性场所。我们的城市建设, 曾一度有过“广场风”、“草坪风”、“欧陆风”, 建设上的跟风攀比, 造成了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我们很多城市所谓的“广场”、“绿地”脱离了使用者的需求, 不是市民的“希望工程”, 而是城市领导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万物和谐的思想, 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使使用者 (如残疾人、老年人) 愿意而且很方便的使用, 使其能够获得舒适、愉快、自由等心理感受。

结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方式, 是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特色的重要载体, 也是反映一个城市市民精神面貌、展现城市社会生活的真实舞台, 是引导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处于市场经济的今天, 如何使城市公共空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有效保障,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营造一个具有本地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摘要: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 通过相关概念的简要辨析, 阐明新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系统构成和特性。明确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公共属性。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共价值,系统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余琪.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J].城市规划汇刊, 1998 (6) :49-56.

[2]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491.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美感研究 篇10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 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 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 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 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 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 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 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 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里, 人们生活、交往, 就使用权来说, 这是大众共享的空间, 同时, 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影响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促进社会生活事件的发生, 这体现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的一种互助互动, 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

其三:它是城市生活物质层面上的重要载体, 担负着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行为活动, 它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反映城市风貌, 继承文化传统以及记述现代文明的多重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设计对策

(一) 珍视历史沿革, 沿袭历史传统特征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其所经历的历史岁月, 不论长短, 必定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存在, 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留这些历史沿革的点点滴滴将有助于市民回忆往昔, 激发市民对城市的深切情怀。对于外地游览者来说, 寻访各地的人文历史, 感受不同地域的地方差异、民族差异, 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最具刺激的活动, 而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布置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心观赏更无谈享受。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应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保护它们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 对其周边环境须加以控制,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突出城市、城区的个性, 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

(二) 提高空间质量及效率, 增强舒适性和吸引力

首先, 可以根据市民求奇求新的心理从对环境的要求入手,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一般认为, 构建具有以下特点的环境将有助于刺激观察者的眼球及心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高低、冷暖、深浅等方面的景素对比强烈的元素;如形态奇特, 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刺激性的雕塑;如形式与颜色多样, 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生态景色;如结构齐整具有阶梯状的体量建筑;等等。另外, 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时也应注意空间效率的问题。如实行合理的人车空间分区或天桥等设施充分增加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如利用步行街布局和广场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及大体量性;如布置儿童活动的小型设备增加空间的简易性;等等。

其次, 提高供座能力, 给休息和停留创造条件。供座能力是衡量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研究证明开放空间中可坐的面积至少应占总面积的10%, 否则, 市民就可能感受到空间休息的不足。可供座条件的有椅凳、隔离桩、台阶、花池壁等。此外, 休息设施不应过分豪华, 其最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供多数人使用。

(三) 创造小尺度的空间, 塑造均匀近人的城市尺度

生活空间舒适、方便与否, 可以用空间尺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中, 空间尺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空间尺度的问题应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标准, 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即是要把人的运动方向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 探索空间形象、空间要素轮廓线的组成比例关系, 努力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里提倡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欧美及日本现今均比较流行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 将使人感到亲切, 容易给人安定感、私密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将过大的建筑间距和空间尺度带来的消极感积极化。

三、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座魅力的城市,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也还因为它拥有吸引人的公共空间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要打造一张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因为它是城市的待客“客厅”, 是直接向外来人员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平台, 我们努力构建这个平台, 不仅是为本市市民创建相互交往的场所, 也是向其它地区和世界宣传本市社会文化, 展现城市生机活力的一个渠道。不论如何,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要设计出美感, 以使人置身其中而能够更加精神愉悦、生活精彩、社会和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 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 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 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美感,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篇11

关键词:公共绿地;设计原则;设计内容

1 城市公共绿地的相关概念

城市公共绿地主要是指城市中对所有公民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一定用地范围内进行规划布局,以植物作为主要造景素材,同时兼顾娱乐、休闲、科教、服务等功能的永久性户外休闲场所。

1.1 城市绿地分类

城市绿地大致可以分为6大类:

第一,公园绿地。由政府出资建造,具有一定的功能布局,包含设施与功能,主要提供群众进行游览、休憩、娱乐、科教等活动,同时发挥美化城市的功能。在类型上包括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带状公园、街头绿地、建筑配套绿地等。

第二,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材料的基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及各种林地。

第三,防护绿地。具有安全功能,为城市提供卫生、隔离的绿化用地。包括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以及为防风沙、固水土而造的防护林。

第四,风景游览绿地。具有观赏、文化、者科学价值的大面积自然风景或有名胜古迹的地方,一般位于市郊。经过园林部分开发,规划休息、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供人们进行休憩的大型绿地。

第五,专用绿地。指服务于城市中经济、行政、教育、卫生、设计等机构或设施范围内的绿化用地,在城市中所占比例大,分布广泛。类型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绿地、单位附属绿地。

第六,路道交通绿地。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包括分车带、行道树、立交桥绿化、安全岛等,主要起到组织交通、防尘、遮阴、美化街景、降低噪音等作用。

1.2 公共绿地效益

1.2.1 生态效益

(1)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同时,许多水生植物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有毒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2)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绿色植物能够削弱太阳辐射,使市区的日照时数和照度减少。植物根系吸收大量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挥发大量水分,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同时,城市内的带状绿地能够引导风向,为城市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

(3)降低噪声。植物对噪音具有明显的消音和降噪作用,增加城市绿化,布置绿化带、降噪带对降低城市噪音有显著的作用。

(4)保持水土,防灾避难。植物的根系对土壤具有固定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地表土的流失。同时,树冠、叶面的阻挡,能够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建立防风带可以减轻台风、洪涝、塌方等自然灾害,城市绿地能够成为有效的避难场所。

1.2.2 社会效益

(1)是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共绿地内一般设有休息、运动、娱乐等设施,是居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沟通交流、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2)文化科教,提升自我修养。公共绿地在设计中往往结合一些地域文化、神话传说、科普知识等。同时,也可举办绘画、书法、摄影、盆景、工艺品等展出,从而提升游览者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1.2.3 造景功能

(1)丰富城市天际线,软化建筑轮廓。城市中主要以硬质建筑为主,线条生硬、轮廓清晰。公共绿地则是柔和的软质景观,与建筑景观相结合,能够形成高低错落、刚柔并济的景观效果,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景观。

(2)打造城市景观中心,形成有特征性的景观区域。针对不同的城市区域,采用各具特色的植物造景,能够形成特点鲜明,独树一帜的城市景观。同时,鲜明独特的景观效果能成为视觉焦点,起到引导交通和视线的作用。

(3)衬托构筑物、建筑物,营造空间艺术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运用相应的植物材料进行搭配,能够使建筑物更富有生机。例如,纪念碑旁栽植挺拔对称的树木,可体现其庄严性;居住区内布置多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植物,能够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气氛。

2 公共绿地空间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城市公共绿地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设计必须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来进行,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2.1.1 注重不同年龄阶层,重视老年群体

不同年龄阶层在日常生活与需求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其在心理、生理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将其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休闲的需求量十分大。老年休闲问题对城市公共绿地规划提出了新要求。老龄人口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使用群体,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其的使用需求。

2.1.2 重视弱势群体、特殊群体

这一群体主要指的是残障人士。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残障人士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在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中,应当对这一部分群体加以考虑,如果忽视了这一群体的使用感受,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1.3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许多优秀设计作品取得成功的法宝。设计师广泛采纳公众提取的意见与建议,以弥补个人考虑的欠缺,使设计更加满足最广大使用者的要求。

2.2 生态原则

景观生态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效能之一,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应该以生态性作为最基本的前提。景观生态并非一味地植树造林,应当根据城市功能、结构,同时权衡景观、生态、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有目的地进行规划。

2.2.1 乔、灌、草多结构造景

单一植物造景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改善环境来看都具有很大的弊端,远不能满足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要求。从生态的角度上来看,乔、灌、草结构造景创造出了一个物种多样的小群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使其在经济、生态、景观上达到一个最优组合,极大地提高了公共绿地的质量。

2.2.2 地域性原则

每个城市在经济、文化、历史、气候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个城市都具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点。正是这些地域差异,形成了每个城市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城市绿地公共景观同样应该强调景观的地域性,依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因势利导地打造符合该城市绿地景观。

2.2.3 高效、经济原则

强调以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以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力求用最小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生态功能。

3 城市公共绿地空间设计内容研究

3.1 空间

3.1.1 选址

城市公共绿地在选址上应当满足能够吸引使用者到来的要求。首先,调查场地能够吸引哪些使用者,使用者距离空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场地辐射范围。总的来说,位置是否接近是一处公共空间能否最大化使用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公共绿地的可见性也是决定其使用程度的重要因素。使用者更倾向于前往可见性高的场所,相对较小且隐蔽的公共绿地服务范围会较低。

3.1.2 边界与过渡

公共绿地在形态上应当是开放的突出空间,在通达性上要便于观赏者进入。在设计中,尽量做到一面、两面或多面向道路开放。通过绿化带向道路边缘延伸,暗示行人进入了绿地范围。

3.1.3 亚空间

除为大型集会、集散而设计的空间外,大型公共绿地应当设计出亚空间,以此,来鼓励观赏者使用。大型开放空间往往会使观赏者缺乏安全感,而被植物围合的亚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观赏者感到安全,观赏者往往会快速穿过大型开放空间来到亚空间内。亚空间可通过植物、坐凳、构筑物等来进行划分,通过这些景观元素,不仅能打造出一个怡人的景观效果,更能吸引观赏者来此驻足,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场所。

3.2 景观要素

3.2.1 植物

经过慎重思考的种植设计能够大大地提高公共绿地的使用率。通过植物的色、香、质感、密度等因素,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观赏者的到来。

(1)多样性。通常来说,在一定空间内种植多种植物,能够对穿行或休息在其中的人产生更好的观赏感受,通过绿洲效应,达到赏心悦目游览体验。

(2)种植的高度。植物种植高度应当遵循不遮挡观赏者观赏视线为原则。植物种植高度过高会遮挡观赏视线,使得观赏者不得不调整姿势进行观赏,造成不愉快的观赏体验。

(3)边界种植。边界种植的目的是为了划分可进空间与禁止进入空间。因此,在植物选择上,可选择长得浓密的树木或低矮灌木修剪成篱。除了划分空间外,在建筑和路沿石边缘进行种植,可起到软化轮廓的造景作用,营造出刚柔并济的景观效果。

(4)色彩、气味。在公共绿地的种植槽内,可选择一些色彩明亮、气味芳香的植物。在群植树种内,也可点缀几株彩叶或彩花类植物,使整个景观效果更加明亮、欢快。

3.2.2 地形

地形变化具有重要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效果,适度的地形变化往往具有更强的美学吸引力。同时,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还能起到组织游览路线、集中视觉焦点以及划分空间的作用,通过抬高或降低地形,达到不同的观赏体验。

3.2.3 水

水在视觉、触觉、听觉上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观赏感受。为观赏者争取过多接近水的机会是水体设计的关键,我们除了要创造水,还要为能让更多的人接近水而创造便利。水体设计的常用手法包括自然式水体、驳岸处理、水池、喷泉。

3.2.4 设施

公共绿地内应当包含多种设施,他们不只是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满足功能性的重要保障。

(1)座椅。为满足不同观赏者的需要,座椅在形式上有多种选择,如长椅可满足多人使用,是最受观赏者青睐的形式。台阶和边沿也可发挥座椅的功能,但在高度上应注意不宜过高,边沿在样式和材质上也应当力求丰富多样。

(2)座椅朝向布置。座位的朝向影响着观赏者的视线和观赏者的阳光需求量,根据不同的观赏需求,观赏者选择想要的位置。台阶、边沿或直线布置的长椅能够造成自然间隔,围绕水池或花坛的圆形长椅能够使观赏者保持各自的私密。

(3)其他设施。为了更好地满足观赏者的使用需求,公共绿地内还应当有一些配套的基础类设施,以更好地服务游人,如标示系统、公共厕所、垃圾箱、照明水电、停车场、公共雕塑等。

4 结语

绿色城市空间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都市人渴望更生态、更美好的城市户外休闲场所。在城市中打造一个景色优美、功能齐全、生态优良的公共绿地空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高亦兰.建筑与闲暇[J].世界建筑,2003.

[3]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赵宝江.创建园林城市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园林,1999(2).

[5]黄肇义,扬东援.国外城市生态理论宗述[J] .城市规划,2001(1).

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 篇12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形态,地域文化

1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是表现一个城市的多重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以及活体的动态表现及表象的综合形式形态,包括空间实体环境以及意识文化形式。一般可分为形而下的形态和形而上的形态两部分。形而下主要指物质及城市实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城市空间内城市节点构成形式,城市用地的地形地貌,城市内各种功能区划,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界面等。形而下主要指城市环境中社会意识的综合表象,指城市的思想、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表现形式;特殊情况下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物化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形而下形态的表象形式。

2 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

2.1 尺度——城市形态结构的蔓延扩张伴随着尺度的巨变

“城市的本源是人们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除去基本的城市功能定位:“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之外。对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适宜的尺度作为空间的基本尺度,才能为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人体尺度”本质就是适宜人的视觉与感觉的尺度关系,而这种尺度通常是通过人的各种活动来体验的[1]。

2.2 肌理——新的城市肌理与历史传统街区形成强烈的对比冲突

城市的肌理是一种通过相应图底关系反应城市交通网络和建筑群体等综合要素在平面上的视觉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经济增长方式及交通方式;它们反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及社会状态[2]。

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在建筑实体和空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两种不同模式。一个是传统城市模式;城市空间是从建筑实体中切割出来。现代城市模式概括为“虚空当中立实体”。前者是积极的、围合的城市空间;后者是消极的、无围合边界、向四面开敞[3]。

2.3 可识别性——城市特质在逐渐消失

作为城市特质的一种重要元素即城市的可识别性,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造的高楼大厦与方盒子状的居住区形态逐渐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在此城市的可识别性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标志物形态的一种固有表达,理应特别强调城市历史、城市社会意识形态和城市远景特质。这种城市可识别性必须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城市空间形态载体所共同具有的内涵来表达,具有生态性和可持续的特质,通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寄托人们思想感情的城市意象。

3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

3.1 围合型城市空间

3.2 分隔型城市空间

3.3 渗透(分隔)型城市空间

3.4 断续开敞型城市空间

3.5 占据型城市空间

3.6 变幻型城市空间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形态特征的论述,分析了城市的多重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以及活体的动态表现及表象的综合形式形态,包括空间实体环境以及意识文化形式。同时,借助于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尺度、肌理和可识别性特征进行了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界定,并通过对兰州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所呈现的社会文化形态的调研感受进行了分类,对进行相关城市设计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意义。

参考文献

[1]韦宝伴,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08-30

[2]于英,城市空间形态维度的复杂循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3-01

上一篇:生活信息论文下一篇:父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