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性景观

2024-10-31

城市公共性景观(共12篇)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1

引言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构成, 但是通常多数景观设计只是局限于解决功能等理性问题, 但是忽略了城市景观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 提高整体生活环境, 因此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成为目前研究者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1 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状况分析

众所周知, 城市是市区群众生活聚集的区域, 而现代城市社会中趋于多元化发展的状况, 会从多个层面上去影响到当前城市公共景观形象艺术风格的形成。例如当前城市的建筑, 当前城市的色彩、雕塑、服务设施等等, 可以说城市公共景观形象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不只是可以体现出现代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 并且也能够去促进了新时期我国城市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如今城市公共景观的形象成为了城市形式的载体, 也能够成为现代城市价值的重要构成。一般人们去一个地方旅行, 是为了欣赏这个地区所独有的文化景观, 也从而去了解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实现了拓展视野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依旧难于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 例如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的规划, 一味地想要提高自己城市的名誉与品位, 就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自己的“面子工程”。

我们所要建设的城市景观艺术是给予群众一种感悟艺术的事业空间与没有限制交流的文化艺术场所, 是不能够将公共性与艺术性混合在一起的, 这两者需要有各自的侧重点。我们在给予其审美价值同时, 需要去努力展现出自身具有的公共艺术内涵, 使得两者能够在当前公共艺术领域中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2 当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说城市景观设计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不能忽略的是, 在实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笔者在下文中简要论述:

2.1 城市景观失去原有特色

随着现代城市不断发展, 也出现了一些传统景观与文化遗产频繁遭受破坏的现象。部分城市为了扩大路面, 砍伐了道路两旁的古树。一些传统民宅都被铲平, 取代的是毫无生机的高层楼房。诸多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的客观反映, 对于城市历史发展、文化风俗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传统景观、风景名胜也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特点体现形式, 但是当前众多城市的公共景观因为盲目地建设而显得十分平庸、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2.2 城市景观设计时忽略了软质景观的设计

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绿化设计过程中, 会将设计的重点放到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中, 通常会忽略了绿地、林荫这些相对软质的景观设计, 让一些绿地草皮、花卉成为了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附属地位, 因此需要我们后期设计中注意。

2.3 城市景观设计相对奢侈

我们说城市公共景观提高档次的基础就是功能的合理性, 但目前所谓的档次被人们理解成为是磅礴的气势或者考究的用材。很多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广场化”、“园林宫廷化”、“绿地观赏化”等现象, 一些人们片面地认为, 必须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设计, 才能够提高整座城市的气势与档次。

3 新时期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3.1 城市景观设计要与自身历史文化紧密结合

我们说在实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 务必要与城市自身文化历史紧密结合, 一方面要突出城市具有的现代化特征, 另一方面也要去充分展现出来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要将城市原有的古建筑群体等文化景观渗透进去, 在设计景观的时候, 要与城市古建筑群协调, 这样就不显得突兀, 也有种和谐美感。如果两者难以紧密结合, 那么就可以选择分区设计的形式, 可以将城市布局成为了古城区与新城区, 就保证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和谐, 也不会去打破原有的城市设计原则。

3.2 城市景观设计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我们说每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与营养级。而秋天落败的枯叶就是春天生命生长的养分, 如果一味地去清除了公园的落叶, 那么就等于切断了自然环境中闭合的循环系统。我们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过程中, 要使其废物变成营养, 例如借助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生态设计思路。

3.3 城市景观设计要加强生态绿地建设

我们说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 绿化是难以忽略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需要尽量地保留城市绿地原有的自然特征, 在城市河岸边的一些带状的公园都要尽量去保留, 构建起城市的绿色通过, 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完整。另外, 我们在城市景观绿色设计过程中, 可以去推广屋顶的绿化设计, 去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与改善。例如浙江杭州钱塘新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 就始终去坚持生态、感性、生活等设计理念, 去确保人与自然的共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质量要求是不断提高的,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水平, 让城市呈现出新的发展风貌。而本文所探讨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今后城市景观设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进而促进现代城市的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化成为我国近几年社会客观发展趋势, 有越来越多的人群逐渐朝市区集中, 并且有很大部分人群始在城市中定居, 扩大了城市的规模与承载量, 这使得城市的公共景观设计与建设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对我国当前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状况分析, 并提出相关的设计、建设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公共景观设计,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鄂, 韦天瑜, 杨文会, 许正龙, 项金国, 大唐.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J].雕塑, 2006年04期.

[2]李平毅, 丁艳, 陈颖聪.四川自贡盐商宅邸王家大院建筑景观初考[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12.

[3]朱军.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 04.

[4]杨渤.论地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以徐州两汉文化为例[J].作家, 2012年08期.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2

我们都知道,城市是市民生活聚集的地方,而城市社会中发展的多元化生态状况,是会从多个层面上影响到现代城市公共景观形象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比如:现代城市的建筑,现代城市的色彩,现代城市的雕塑,现代城市的服务设施等,可以说现代城市公共景观形象具有的语言形式十分丰富所愿,不但可以体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与风格,并且也推动了新时期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可以说城市公共景观形象不但是现代城市的形式载体,也是现代城市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3

关键词:城市CI城市景观地域性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商品化致使城市风貌逐渐衰落和缺失。人们开始在城市景观创作中反思和质疑现代主义,寻求新的创作表现手法和理论依据。

一、城市cl理论

㈠Cl概念形成及演进

Cl设计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即企业形象设计。

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于企业,即通常所说的CIS(Corporate ldentity System)一一企业形象战略,指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加以整和和传播,使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营造一种最佳的企业运作环境。

Cl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开始阶段是Cl导人目的的探讨与企业现状分析;以后又经过Ml(Mind Identity概念识别)、Bl(BehaviorIdentity行为识别)的阶段,最后是把Cl进行视觉化,即Vl(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视觉设计阶段。企业是通过Vl设计使社会认识自己。

20世纪60年代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ls)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推广运用,最早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企业之间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使自己牢牢占有一定份额,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形象。由德国一家“AEG”通用电气公司启端,1 907年“AEG”公司将培特伦斯设计的“AEG”3个字母形象的构成作为标记统一使用于产品及办公用品等方面,成为统一化的整体形象识别。1933-1940年由艾德瓦·琼斯顿等人完成的英国伦敦地铁建设中的整体形象设计,在票面、站牌、系列海报及环境设计方面导入统一化形象识别,被称为贯彻了一种“设计策略”。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城市建设上的例子。

(二)城市Cl概念理解

所谓城市Cl理论,是指城市决策者在认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围绕塑造好城市形象这一主题,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付诸实施,以便有效的推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形式。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助企业CIS理论,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于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从文化入手,找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建立一套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Cl三要素的划分,城市Cl系统可分三部分:城市理念识别(City-M1)、城市规划识别(City-BI)和城市视觉识别(City-VI)。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

在弄明白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地域性”的概念。

(__一)地域性概念

地域性,即本土性,个性。

地域性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挪威建筑理论家C.诺伯格一舒尔兹把它概括为“地方精灵”一词是有很深刻含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风水”和“气”的概念是与此相近。但是“地方精灵”所包含的不只是地理、气象等自然特征,也包括当地人文因素所创造的传统,如色彩、材料、建筑尺度和形态特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地域性往往不仅表达文化环境,如自信心、历史传承、社会性质和固有的文化基因,也会反映出特定的地域环境,如地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域性是在一定范围的地方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要素特点的总称。

由此,地域性的概念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对应城市景观也一样。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目的

寻求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环境文脉得以延续,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性的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环境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属感,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

三、城市Cl理论与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关系

(一)目标一致

不论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还是城市Cl理论,目的都是为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突现城市个性魅力。城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针对当前城市面临“国际风”现象,对文化趋同与地方特色消失的反思。希望借助于城市景观的研究,寻求城市正在失去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而城市Cl理论是通过宏观的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理念Ml,借助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确立城市的发展理念Bl,然后,对城市的视觉形象Vl进行整合,形成本城市的地域特色,解决城市个性问题,增強城市的吸引力。

(二)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城市Cl理念里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要求,而城市景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特性研究、个性研究。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两个矛盾的方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地域性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从概念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同样也是整体化的过程,只是地域范围大与小的关系。

1.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是城市Cl文化的具体内容反映。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Cl文化的载体,对其地域性的研究为城市Cl文化形成提供了依据,丰富了内容。一方面,对于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使得城市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道路交通景观、商业景观、旅游景观、人文景观等,给人以最直观视觉感受。可以说,城市景观是城市Cl文化的部分体现。另一方面,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也是城市Cl理论的执行者和体验者,城市cl理论往往是以景观的形式为人所认知。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的研究,了解自然环境、文化、经济技术对市民行为的影响,为城市的发展理念制定提供了反馈信息,极大的帮助了城市形象建设,所以说它丰富了城市Cl文化的内容。

2.城市cl理论是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指导方针。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篇4

1 城市公共空间层次

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系统, 其形式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并不是以单一空间形式和固定的空间尺度存在, 而是具有横向和纵向联系的复杂系统。除了具备空间的基本形式联系, 如点状的节点空间、线状的街道空间、面状的领域和场所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空间要素、相互关联之外, 在尺度上其还具备宏观公共空间、中观公共空间、微观公共空间的层次逻辑[2]。

1.1 宏观公共空间

对于城市而言, 其自身所具备的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的重要脉络和结构层次, 也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布局。在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阶段, 设计合理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构筑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框架, 梳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城市公共空间脉络, 将极大地推动城市未来的公共生活开展。这一层次主要是通过概念性图纸及描述性文字进行概括, 往往不具备具体的形态和明确的体验。同时尺度宏大, 与人类的视觉尺度不相符, 往往难以被所有居民所感知。

1.2 中观公共空间

城市各级综合性公园、大型城市广场、开放型滨水空间等空间类型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中观层次[3]。在这一层次上, 具备一定的体量和规模、尺度较大、功能较为丰富和齐全的各种公园、广场、开放空间, 具有明确的形式和景观感受, 可以为广大市民所使用。但由于其自身体量原因, 往往并非所有居民都可以就近感受, 对于绝大部分市民而言, 这一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距离较远, 使用频度反而较低。

1.3 微观公共空间

居民最容易看到、感受到的往往是身边的景观以及那些尺度较小的街头公园、街旁绿地、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广场等。这些空间对于城市而言, 都属于微观尺度, 但却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 与百姓行为关系最为直接, 对居民休闲文化生活影响也最大。居民对这一类微型公共空间景观感受也最为直接, 其质感、色彩、形式、线条、空间围合感受以及城市家具布置、植物配置等都直接影响着附近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的开展。因此要求其具有明确的形式、适宜的尺度、合理的功能配备、美观的形式设计、生态自然的植物绿化, 以构成舒适、宜人、美观的城市公共空间。

2 建设微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性的分析可以看出, 微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直观也最深刻。在世界范围内,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广泛认知,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水平和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各国纷纷涌现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富有吸引力、可以提供人群聚集活动的微型公共空间优秀案例。如玛莎·舒瓦茨的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设景观材料, 塑造出连续的隆起的绿丘, 每个土丘与广场轴线呈30°, 连续的土丘在视觉中形成跃动活泼的韵律。同时大量采用原木、砾石等当地材料作为景观元素, 反应当地的自然文化传统[4]。最终形成了以“跳动的鼓丘”为主题的城市著名景观 (见图1) 。

目前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 三个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发展不对等、重视程度不一致、投入人力物力资本等不均衡的问题。我国近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城市, 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但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 在已经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的基础上, 将绝大部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各类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建设中。动辄开展国际招标, 邀请著名设计师, 打造城市名片、规划城市宏伟愿景, 往往一出手就是宏大轴线、伟大尺度、震撼气魄等口号, 建设了大量能够展现城市实力的“形象工程”。而对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层次, 却投入有限, 使得最终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层次性不完整, 市民感受往往是城市总体富丽堂皇, 日常生活中却总是缺乏亲切的公共空间。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的缺失不仅仅是个环境和美学的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微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少, 使得市民的城市生活开展受限, 社会各阶层的公共交往活动也会逐渐衰退, 这样会加深各阶层之间人群的心理隔阂, 放大其对立情绪。如1975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 由于弗朗哥统治时代的结束, 整个城市经济萧条, 破败不堪, 社会问题丛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巴塞罗那政府采用了著名的“针灸规划”, 即重视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与营造, 将普通社区的废弃地块、停车场等, 改造成社区公园, 为周边社区居民营造平实、朴素、亲切宜人的公共空间[5]。通过长期的努力, 市区内涌现出大量如克罗特公园般受人欢迎的社区公园, 巴塞罗那逐渐转变成为一个遍地花园、处处景观的宜人城市 (见图2) 。

综上所述, 建设微型城市公共空间, 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主体。因此, 充分了解世界范围内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总结其景观设计手法和关键要素, 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前提下, 深圳罗湖区嘉宾公园作为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优秀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案例, 就有了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3 深圳嘉宾公园

嘉宾公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 建于宝安南路与嘉宾路交汇处东南角, 总占地面积约1.6万m2。地块总体呈现三角形, 是较为典型的城市街角空间。毗邻的宝安南路与嘉宾路都是城市干道, 车流、人流都较为密集。公园西面是宝安区的重要商业中心万象城, 南侧为城市天地广场, 东北方向紧邻太平洋商贸大厦, 周边商业氛围浓厚, 是城市重要的商业区域。四周建有多处住宅小区, 居民数较多。在深圳承办大运会期间, 此处作为连接人民南路与万象城商圈的重要城市节点进行打造, 形成了具有复合型城市功能、尺度宜人亲切、形象简洁鲜明、具备独特标识性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 (见图3) 。

3.1 平面线型及交通功能划分

嘉宾公园注重交通功能的实现, 将地块用矩形或三角形的绿地划分为三个大的交通功能区域:顺行区域、聚集区域、穿行区域。

3.1.1 顺行区域

沿宝安南路一侧考虑到社区居民、消费人流等通行要求, 利用矩形绿地及三角形微地形将道路分隔成三个平行的通道, 第一个通道紧贴宝安南路的人行道, 通过矩形绿地中塑造的三角形微地形凸起划分空间, 利用道路行道树形成遮荫;第二个通道通过绿地种植低矮灌木区隔;第三个通道通过绿地种植较为高大的棕榈树进行划分。三个通道层层递进, 将公园内部氛围与城市干道分隔开来, 营造出内向型的空间感受, 可以看到许多步行的居民都选择走第二、第三条通道, 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空间氛围对人的影响 (见图4、图5) 。

3.1.2 聚集区域

嘉宾公园地处两城市干道交汇处, 人流密集、交通需求强烈,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等红绿灯时, 公园内会聚集大量人流。在街角设计成开阔的广场, 不做任何分隔, 形成完全开敞的集散空间 (见图6) 。

3.1.3 穿行区域

对于自宝安南路右转去往嘉宾路的人流, 公园内独辟蹊径, 采用一条斜穿全园的路线, 将行人引导远离交通密集复杂的十字路口, 降低转角处的人流穿行压力, 增强安全性。同时采用较高的三角地形景观, 将斜穿的行人隔绝在一条内向性极强的通道中, 让人有远离尘嚣的感受 (见图7) 。

3.2 竖向设计

公园在平面设计上大量采用了三角及矩形形体, 同样在竖向上也以矩形及三角形为主, 力求形式上达到和谐统一。虽然形式简单, 但通过高差的控制, 却形成丰富的变化。公园内三条主要分隔绿带采用中-低-高的结构搭配, 同时每个三角地形的坡度不同、地形最高点设置在不同位置, 使得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 都形成统一中富有变化的视觉感受 (见图8) 。

3.3 停留空间

环境心理学中对人的滞留行为有系统的研究, 人们倾向于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停留。既能看到人群的活动, 有社会参与感;同时自身又处于具备安全感的私密空间中[6]。由于人体自身生理特性, 对前方观察较细致, 后背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方位, 因此在公共空间中, 应尽量给人们配备具有安全感的实体立面或空间围合, 如地形、墙面、植物围合等。只要这些空间尺度宜人、景观优美、内外联系适宜, 就能留得住人, 充满活力。

嘉宾公园中利用微地形形成的竖向界面塑造了许多可供人停留休息的空间。如在微地形边界处用高矮不同的石块堆砌成条形坐凳;或在较高三角地形背后创造出矩形的内向型空间, 设置座椅供人停留休息。这些空间都背靠绿地, 面朝街道, 吸引人驻足停留, 欣赏城市充满活力的景象变幻 (见图9) 。

3.4 细部材质

公园不仅在造型与空间分隔上独具匠心, 在细部材质方面也极具品质。地面硬质铺装根据空间氛围不同, 分别采用深浅两种花岗岩、朴素的烧结砖和防腐木等不同材质, 进一步强化空间氛围。公园最显著位置通过一处三角微地形凸起, 铺贴文化石表面, 镶嵌花岗岩, 雕刻“嘉宾公园”字体, 突出其标志性意义。

通过在平面线型及功能划分、竖向设计、心理尺度、细部材质等各个层面上的精雕细琢, 将嘉宾公园这一仅1.6万m2的小尺度地块, 塑造成周边区域独具特色的一处微型公共空间。其鲜明的标识、简洁明快的形体特征、合理的功能分配、和谐丰富的景观营造、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 使其受到周边居民及消费者的喜爱, 成为罗湖区万象城商圈的一张公共名片。

4 结论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6.09%提高到2012年的52.57%, 预测到2050年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人, 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7]。随着城市化发展, 城市人口俱增, 城市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和工业空间需求急剧增加, 城市可用土地资源持续紧缺,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矛盾愈加尖锐,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公园绿地以其社会、生态、游憩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城市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各大城市所重视。在有限城市土地资源制约下, 原有的单一大空间、大格局的城市空间营造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城市文明呼唤更多尺度宜人、规模适度、具备复合型功能的微型公共城市空间。尤其对于如青岛等主城区建设用地原本就极为紧张的城市而言, 微型公共城市空间的景观营造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景观品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档次。对于城市中生活的百姓而言, 遥远的城市大型综合型公园只是偶尔游赏的目的地, 身边举步可达的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才是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佐餐。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其层次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于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领域而言, 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深圳市罗湖区嘉宾公园为研究对象, 阐述城市微型公共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的重要意义, 并展现其为城市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深圳市罗胡区嘉实公园的建成为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考样本。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廖方.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探讨[J].规划师, 2007 (4) :15-20.

[3]徐宁.中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老城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4]赵明芝.几何形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玛莎·施瓦茨作品解读[J].美与时代, 2012 (6) :97-100.

[5]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6) :9-15.

[6]罗杨, 董丽, 田艳春, 等.北京植物园三个空间植物环境与游人行为特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 :36-39.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5

内容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

1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可以为解决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它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人类活动中心的城市景观进行生态学研究,为人类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城市景观中各种生态学过程和机制,尽快解决当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对于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和城市管理人员,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所有研究都进一步说明,城市发展中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都与不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有关。笔者在认识城市景观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介绍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主要方面,就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护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请更多的人士,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发挥景观生态学的优势,为解决城市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 城市景观系统

2.1 城市景观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互作用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具有独特的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代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质供应和废物处理等过程,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的统一体。不同城市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城市景观的镶嵌性和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内部不同规模和属性的景观要素,作为斑块、廊道和本底三类结构成分,典型地和重复地镶嵌在一起,形成一定的景观格局。

2.2 城市景观的特点

2.2.1 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

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着城市景观的自然条件、水文状况、气象特点、地表结构、动植物区系等。城市景观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特点,也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环境梦想的现实表现。在城市景观中,主要的结构成分和景观的整体格局,都是人造的或人为地配置或调整过的;多种主要生态过程,也是在人为控制或影响下进行的;城市景观的功能需要人类的维护。这些都决定了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

2.2.2 城市景观的生态脆弱性

城市景观的生态过程,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城市景观变化极快,特别是城市景观边际带的变化尤为明显。由于城市景观系统对人类调控的高度依赖性,城市的自然生态过程被大大简化和割裂,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功能,特别是城市生态衰退,城市的总体可持续性和宜人性下降。

2.2.3 城市景观的破碎性

城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贯穿整个景观,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与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农田和自然植被景观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城市景观功能的多样性和城市景观人为活动的复杂性,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通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3 城市景观结构成分

城市景观组成要素按其空间结构特征,也可分为斑块、廊道和本底3类景观结构成分。

3.1 斑块

城市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功能和属性的、相对同质的地段或空间实体。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学属性,有重要影响的景观要素斑块,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小片林地等。

3.2 廊道

城市廊道是城市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其中又以交通线路构成的网络为主。河流、沟渠、林带等廊道,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学属性具有显著影响。城市景观中的这些廊道,常常是城市景观中物质、能量、信息和生物多样性集中或汇集的地方,对维护城市景观功能具有特殊的作用。

3.3 本底

城市景观的主体是各类建成区,各种不同功能、性质和形状的建筑物,使城市景观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景观。城市的道路网把这些建筑物联系在一起,使城市街区既具有很高的连通度,又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因此,一般可以把街道和街区看做城市景观的本底。

4 城市景观中的功能流

城市景观各要素之间,通过各种“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维持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流,主要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研究城市的各种功能和过程及其调控手段,就是要研究这些流的流向、路径和速率,研究它们与景观格局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景观格局进而优化城市功能。

4.1 城市景观中的物质流

城市是物质和能量的消费中心,又是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心,城市景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相对于其他景观来说,流通量大,流动速率高。城市景观中近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出现在城市园林、公用绿地和水域,人为经营管理强度高,物质和能量的人为投入量大,同时受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威胁也大。城市景观中的食物流是维持城市正常功能的基本物流之一,城市人口的食物大部分来自城市以外,而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等,又绝大部分输出到城市以外,对城市郊区或其他景观的依赖性极大。除食物之外,为满足城市人口穿衣、住宿、卫生和娱乐等方面的生活需要,形成了城市景观中另一类生活用品流,其中又以人工合成的物质为主,多属于难降解物质。城市景观还具有生产功能,城市生产过程需要从外部输入原材料、能源和设备等,并向城市景观和外部输出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何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物资的有效供应、废品的循环利用或合理处理,避免对城市景观和相邻景观造成污染是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重要内容。

4.2 城市景观中的能量流

城市景观的能流也是以物质流为载体的,而物质流动也必然伴随着能量流动,但城市景观的能流中电力和燃料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需要一个良好的能源供应网络和分配系统,以支持城市的发展。

4.3 城市景观中的物种流

城市景观中的物种流是保证城市生态可持续性的基础。由于城市的人类主导’陛,城市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景观中的大型公园、保留的自然绿地、某些生产绿地能起到物种“源”的作用。而多数城市的“源”在城市外围的其他景观中,所以,近年来将城市周围绿地建设也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并通过河流及其河岸绿化带、道路绿化带,保留绿地廊道,连续的小型绿地斑块等,将城市景观中的生物生境斑块连接起来,建设物种运动的通道,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持城市的自然风貌。

4.4 城市景观中的人口流

城市景观中的人口流动十分频繁,而且与相邻景观间人口的输入输出流量也很大,需要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保证城市景观中人口流动的畅通,既要研究人口流动的时间变化和波动特点,更要研究人口流动的空间特点和“源”-“汇”关系,应用网络分析和连通度分析方法,通过增加有效结点和连线,提高景观连通度。

4.5 城市景观中的信息流

如果把以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介和电话、传真等通讯设备为载体,传播的各类信息作为城市信息流,景观生态学很少涉及,对保证城市信息流的畅通贡献不大。

5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及其维持

5.1 城市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是指一个景观中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景观层次上的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空间组分异质性、空间构型异质性和空间相关异质性。空间组分异质性,是指组成景观的各类生态系统的类型、数量及其面积比例关系。空间构型异质性是指景观中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大小和形状、景观对比度和连接度等。空间相关异质性则是各生态系统在景观中的空间关联程度、整体或参数的关联程度、空间分布梯度和趋势等。景观异质性除了受环境资源的自然地理异质分布格局的控制外,其主要来源还包括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及植被的内源演替或种群的动态变化。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城市公园、绿地、水面、建筑物、街道等性质各异、功能不同的景观要素斑块的多样性,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上。属于自然或半自然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具有更多生态学和美学功能的景观要素,自然的、人工开挖或整修过的水体,也是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组分,起着制造氧气、净化空气、供人娱乐、美化城市的作用。这类景观要素斑块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状况对城市景观整体的功能、质量和生态承载力有很大的影响,增加各种大小、形状和内在结构的自然斑块,调整和优化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会极大地改善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

城市景观中的各种建筑或建成区斑块,强烈地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属性,使城市热力学性质和水文状况,相应地发生显著变化,阻断或割裂了多种生态学过程,并给相邻斑块输入废弃物和环境毒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不同功能区,由于其建筑物类型和地面覆盖物的性质和面积比例有很大差异,使得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也有明显差别。如城市工业区,特别是重化工区,常常是现实或潜在的恶性污染源。目前的许多城市商业区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大,但其性质和扩散方式与工业区的污染物有很大差别。如何有效地就地处理污染物,阻止污染的扩散,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类需要在多种景观中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经常在商业区、政府机关办公区、工业区等地工作的人们,需要贴近自然的感觉,在近自然的景观中得到休憩。这不仅需要人工建筑明显的公园,更需要森林公园、植物园,甚至自然的山野林地。因此,通过利用和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2 城市景观异质性的维护

5.2.1 保护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敏感斑块和特色文化斑块

维持城市景观异质性,首先要保护城市景观中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敏感斑块,包括城市河流水系、濒河地带、城郊山地或丘陵、自然和人工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这些生态敏感区对维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保持城市景观的地域自然属性具有特殊的作用,要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从保持生态学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出发,从调整和改善斑块的形状、大小、连通性和整体空间配置等方面入手,保护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敏感区,以及具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文化敏感区。

5.2.2 增加城市景观中的生态环境功能斑块

完善的景观结构,是实现景观功能的基础。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应该在增加绿地廊道及斑块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应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尽一切可能引进和保护自然和半自然斑块或廊道,特别是林地斑块、水体斑块、湿地斑块和其他具有复杂群落结构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斑块。

5.2.3 调整和优化城市用地空间结构

要适当控制城市规模,通过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避免单纯外延式发展,建立起土地利用效率和环境综合效应都最佳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在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增加第三产业用地,增加道路广场用地,保持现有居民用地水平和较高的城市绿地指标,适当压缩工业用地。应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宋安排城市绿地空间,注意划分建筑用地与开阔空间,保护风景资源,增加林业绿地、环保绿地、水源绿地、游憩绿地与农业绿地等城市非建设用地,确保发挥其生态效益,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6 结语

(1)城市是一个景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景观破碎性3个主要特点,对城市发展和建设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作为景观生态学问题进行系统整体综合研究。

(2)城市景观的所有景观要素都可以从空间结构特征上归结为斑块、廊道和本底等结构成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或格局,就是这些不同属性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性质的景观本底中的分布模式。而城市景观功能主要体现在包括物质、能量、物种、人口、信息等主要功能流的特点上。因此,可以从景观整体、景观结构成分和景观格局对各种功能流的影响,来确定景观结构的合理性。结合景观要素的属性,针对斑块和廊道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景观整体中的空间配置,探讨它们对景观整体生态过程的控制和影响机制,可以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6

通过阐述生产性景观的概念,从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的实践分析入手,寻找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对复杂适应系统、生产性景观的审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和管理途径可以促进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产性景观;公共空间;复杂适应系统

一、生产与生产性景观

生产被解释为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它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而生产性景观则是发生这个生产过程的场所或是生产过程发生后的遗存,它本身就带有功能和实用的价值导向。而同时,这种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所以生产性景观也事一种日常的景观。

在农业时代,生产性景观可以理解为田园景观或者牧场景观;在工业时代,生产性景观则理解为管道交错,蒸汽轰鸣的工业景观;在信息时代,生产性景观也许就是虚拟形式下的比特流、信息流。不同的时代,主流生产要素和产出物也不一样,它的生产性景观也必然带有时代的信息和烙印。然而,同一种生产性景观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它的审美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随之变化。本文仅从人类最普遍也最久远的农业生产性景观展开讨论。

二、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要真正实现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需要解决当前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怎样通过设计让生产性景观的生产功能与大众的审美功能相结合。二是如何通过设计减少管理难度。生产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景观类型,其管理方式会出现很多与其他城市景观不同的地方。需要通过设计来减少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导致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在管理上失败的主要原因与Hardin所提到的“公地悲剧”[1]是类似的,由于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中的经济功能与公有性的特点相结合导致公有财产被践踏,难于管理,最后以失败告终。要正真管理和维护好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需要解决当前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两方面问题:一是怎么解决简单化的管理制度与复合功能之间的矛盾。二是如何解决简单化的管理制度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策略的创新

要解决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借助当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认识城市环境这个复杂的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适应性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导致系统所要涌现的特征无法认知是造成所有设计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消除的[2]。不过即便是这样,仍然能通过了解系统运作的原理,预测系统所可能涌现的特征,来减少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而在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时,仍然可以通过遵循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一些原则和适应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来避免问题的发生,具体策略的创新如下:

(一)设计策略的创新

1.以协调人地关系为设计目的。把协调人地关系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通过强化人地之间的反馈环,让人们能清晰地看见自己与生产性景观共同的未来,是迅速建立良好人地关系的关键。

2.混合使用的设计模式。让城市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与生产性功能混合在一起使用。采用复合功能的设计模式,可以使系统内各功能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频繁,从而加快复杂适应系统特征的涌现,以便迅速的对设计做出修改。

3.尊重使用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需求。以公众参与的方式汇总人们在不同视角下所持的观点,以此为设计的依据,避免设计者从单一的视角进行设计导致极端现代主义的出现。

4.采用渐进设计的方法。就是把设计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要顺应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公共空间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应该先在局部试验再推广到全局,在小范围内检验系统涌现出来的特征,从而对设计做出修正,避免问题的发生。

(二)管理策略创新

具体有以下几条重要的管理原则:

1.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通过管理者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将其融入到管理方式、方法、机制和策略的改进中,使得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景观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能在知识的进步下被减少。

2.适应性的管理方式。承认在生产性管理上存在知识和预见能力上的各种限制,管理策略可能会出现无法应付的情况,需要根据新情况而进行变化。

3.模块化的管理方式。模块化管理方式就像设立了一道防火墙一样,对每一种生产性景观的功能维系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可以通过对生产性景观的使用人群、使用时间的限定来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如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的荔枝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4.宽容的管理策略以保存生物多样性。对城市景观的管理应当采用更为宽容的策略,允许多样性和冗余的存在。

5.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拉紧反馈环。一个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能拉紧人地之间的反馈环,这是任何适应性变化的基本要素。要让每一个个体在维护公共生产性景观的同时,都能体会到由此所带来的好处,才能使公共生产性景观的管理成为可能

四、结语

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创造出复杂适应性的生产性景观,不仅涵盖了一般城市绿地的功能,还能满足城市环境对休闲、生态、教育、形象展示和防震避灾等功能的需求,且具有一般城市绿地所不具有的生产性功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运用生产性景观时,采取本文所提到的一些设计和管理的策略能够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对解决城市的能源、粮食、生态、城市管理等问题都有帮助,更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注释】

[1] Hardin 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 Holland JH. Hidden order: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M].Basic Books,1996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针之钟谷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篇7

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概念

林奇教授曾描述过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有两方面的特征:

a.公共可达性, 即非少数人而是社会公众均可以方便地进入到达;

b.开放性, 即空间的非封闭性, 应和周边环境区域相融通。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景观消失, 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 城市失去特色

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这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优秀的民族文化长期沉积的形式反映, 对于研究该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城市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因城市盲目建设而变得越来越少, 如今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失去特色而变的平庸。在新城规划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施工过程中, 如何对文化遗产、古迹、传统景观加以合理保护及有效利用, 是城市决策者、广大景观设计师和环境艺术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不能以牺牲历史的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发展。

2.2 景观设计盲目求大, 求“档次”, 不能以人为本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 是各种设计手法综合运用、色彩及形式整体协调的体现。实现“档次”的前提是环境景观功能的合理。而现在的“档次”已被片面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城市广场化”、“园林宫廷化”、“绿地观赏化”成为时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时髦手法。南方某城市号称新建的广场仅次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而建成使用后, 广场上的市民寥寥无几, 在炎热的南方, 人们不可能头顶烈日去广场休闲, 而到了傍晚, 吸收了一天热量的砖质地面又开始散发热气, 市民不愿意去使用, 结果, 新建的广场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 又得不到市民的认可。这些是设计者不关注人的需要, 不注意人体尺度, 不注意景观自身的环境特点, 盲目求大, 求“档次”的结果。

2.3 盲目绿化, “大树进城”、“草坪热”

绿色植物也是丰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方法。城市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 树种与草坪的种植比例适当。植树绿化需要较长的过程, 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 但是现在的许多城市为了使城市景观环境速成, 增加环境景观的“历史文化感”, 通常的做法就是从外地或国外直接进口百年老树、名贵植物, 建成“百年古树一条街”或“名贵花卉一条街”, 似乎一夜之间就能形成美丽的城市环境景观, 忽视植物的生长规律及特性, 结果只能变成死树一条街, 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

草坪热在一段时期内“风行”南北, 许多城市不顾气候差异及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在绿地设计上盲目追求大面积草坪, “开阔”绿色视野。不否认绿色草坪对环境景观的美化作用, 但是, 草坪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需要大笔维护费用, 尤其在北方缺水的城市。草坪有冬季的枯黄期, 就更不适合大面积种植草坪。而且草坪的调温吸热效果并不显著, 一棵大树昼夜调温效果相当于五、六台空调机的作用, 这是草坪所不能达到的。在夏季酷热的阳光下, 市民对草坪的使用率又是非常低的。可见, 忽视乔木、灌木的种植, 盲目追求大面积草坪, 重草轻树, 重观赏轻功能, 不关注居民的实际功能需求, 都是欠缺长远规划的景观设计。

2.4 欧式化, 模仿风

现在许多城市广场、市政府广场、街心花园等公共景观空间, 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 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 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枫丹白露”, 营造“法国的塞纳河”等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 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 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味。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 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 一些新风格、不同国家民族特色的景观可以使市民产生新奇感, 可以丰富环境景观式样, 但是, 出现潮流般的模仿, 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充分吸收各个国家优秀的景观设计手法, 融入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设计中不是简单的模仿, 而是尽量满足区域内每一个居住者对阳光、自然风以及清新空气的需要, 使景观达到与自然生态协调, 才是最本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2.5 交通发展不均衡影响公共空间的功能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私家车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迫使政府开辟更多的道路, 更多城市土地被占用, 原本文化品位很高, 环境相当优雅的一些城市, 不得以牺牲公共空间来满足繁忙的交通需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心脏, 承担着聚集各种各样的人群, 满足知识交流, 信息网络的建设重担,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的不足将对城市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 对存在问题的剖析

当前正处于一个科技、知识爆炸的时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各种思潮不断涌入, 不同时期对同一个场地的设计缺乏延续性, 这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得不到很好的衔接。

很多地方的决策机构的决策水平不高, 对于广大的城市居民的需求考虑较少,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只是单纯的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甚至作为个别领导的政绩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只考虑个人喜好, 其公共空间具有空、大、建成速度快、不实用等特点。

4. 我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对策

4.1 人性化对策

a.注重尺度:空间尺度应符合人的比例尺度, 使空间亲切宜人。没有人的尺度, 空间就会变得冷漠, 不尽人意。

b.完善设施: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的设施, 加强管理, 重建、翻新和增加现有的公园及其设施, 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可坐设施, 如椅凳、台阶、隔离桩、花池壁及建筑物底部突出部分, 均可提供坐息的条件。在细部上精雕细刻, 为人们尽量创造舒适的空间, 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c.公众参与:公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使用者, 因此应提倡公众参与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公众不应是环境建构的“消极旁观者”, 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

4.2 自然与生态对策

a.保护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山岳、溪流、江河、湖海、沼泽、林地等自然地理因素都是难得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 它们是城市发展的依托, 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组织中应予以充分重视的因素。

b.体现自然景观特色:探求一种能充分接受阳光的、节约能源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充分利用地形, 开辟视线走廊, 因借自然风光, 尽可能的增加绿化、水体等。在城市中创造出自然环境之美, 增加空间的场所感, 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

4.3 可持续发展对策

a.自然环境的保护开发对策。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待自然景观环境, 保护自然地区的风貌特征, 尽量使其保持开发的状态以供子孙后代享用。

b.历史性建筑及街区的保护开发对策。保护建筑、历史地段及其环境是过去存在的表现, 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在旧城市改造中可以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通过整治其周围环境, 将其建成旅游景点和市民的文化生活基地。历史性建筑区的街道往往具有宜人的尺度, 在历史性街区开辟步行街, 有利于街道功能的活化, 通过改造, 还可以提高环境品质, 对古建筑保护也十分有利。保护古建筑不只是保护建筑本身, 还要保护它的周围环境,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c.新城市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对策。

5. 结语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8

关键词:城市公共绿地,主要作用,设计分类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随处可见绿荫灌丛, 时时为城市生活增添着许许生机和乐趣。驻足街头, 在五彩缤纷园林绿地装饰的同时, 也极大地美化着都市人的情感, 这除了得益于植物本身的观赏特性外, 还与城市生活对绿色环保生态意识的提高息息相关。城市园林以自然资源优势来改善着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提升城市品位, 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观念已从以往“住得宽敞”向“住得舒适”转变, 即优美、和谐、令人流连忘返的生活环境。赏心悦目的花卉、草坪、遮荫大树, 安静的步行小径, 宜人的游戏、休息场地以及活动广场, 构成了城市公共性绿地景观。

1 公共绿地在城市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公共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环节, 它能满足城市这个大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 活跃着老百姓的生活。

1.1 美化城市环境

如今的城市高楼耸立, 工作、生活的外部环境使内心压力感倍增。城市工业、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也越发加重, 雾霾天气的频发, 让人们不得不遮面上路。因此, 公共绿地的出现迫在眉睫。现代的人们选择居住或工作, 往往越来越倾向于“择绿而居”的时尚观点,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发地倾向于自然化, 同时还能带动城市的房产市场, 带动更多的行业来打造园林景观, 净化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绿化种植对建筑、设施和场地能够起到衬托、显露或遮荫的作用, 还可用绿化组织空间, 美化环境。

1.2 改善城市小气候

绿化使相对湿度增加而降低夏季气温, 能减低大风的风速。在无风时, 由于绿地比建筑地段的气温低, 因而产生冷热空气的环流, 出现小气候微风。在夏季可以利用绿化引导气流, 以增强小环境下的空气流通净化。

1.3 保护环境, 保持水土

绿化能够净化空气, 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 阻挡噪声, 有利于环境卫生。在起伏的地形和河湖岸边, 由于植物根系的作用, 绿化能防止水土的流失, 维护坡岸和地形的稳定。

1.4 分隔空间

绿地可改善城市楼与楼之间、楼与道路、道路与道路之间的关系, 使城市的功能性更清晰地展示出来。

2 公共绿地景观的设计分类

2.1 游园绿地

游园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和供人们游憩的功能, 一般结合小区商业、文化中心布置, 这样可以提高游园的利用率。城市之中, 公园的公共开放, 便于人们游憩、纳凉、健身, 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也体现了城市的人文之美。游园绿地可以灵活地利用植物景观去划分空间, 适当栽植树木, 形成宜人的休闲空间。

2.2 街区绿地

街区绿地, 从造型规律上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体。从形式上看, 有为季节条件下呈现的色彩组合, 有为突出某一地域带来的区域定位, 有为不同节日情境创作的主题形式。从功能上看, 有休息用的功能组合, 有娱乐用的功能组合, 有信息用的功能组合, 有交通用的功能组合。

2.3 沿河景观绿地

谈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 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性化,绿色生态,色彩

21世纪的今天,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与经济、资讯与交通空前发展的时代, 经历过国际主义风格洗礼的现代人已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单纯实用功能, 公共艺术的作用就是通过艺术品的有机整合, 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规划、建筑、园林中所起的作用, 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艺术与文化层次, 营造内蕴历史文脉的艺术与文化氛围, 使环境更好地为人服务, 满足现代人对精神享受的更高需求。

1 解析公共艺术

1) 公共艺术城市化的审美标准——现代公共艺术主要发生地在各大中小城市, 为城市环境建设服务, 因此所形成的现代公共艺术评判标准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2) 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运营机制——如果我们从公共艺术的角度看艺术史, 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历史梳理, 探讨经济政治等社会各部类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由古至今, 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 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 同时艺术与文化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既然从属于社会, 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 那么应该说现代公共艺术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3) 公共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纯设计之间的一门综合的边缘新学科。在信息时代, 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即设计艺术化, 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应用新媒介、混合媒介表达自我, 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目的与功能是复杂的, 为政治宣传、为纪念活动、为商业需要等等, 因而形式多样。

2 公共艺术出现的问题

2.1 各种设计元素的盲目拷贝、拼贴

城市外部空间是在无限伸展的自然空间中划定的一种有限空间。其元素包括花坛、喷泉、瀑布、桥、亭、阁、雕塑、照明、草坪及树木等, 除功能元素外, 还有人文、地域、民俗文化等元素的综合体现, 这种元素为决策者提供了外部空间设计所具备的条件信息。于是, 表现历史发展的文化墙, 表现城市文化内涵的主题型雕塑, 表现现代园林风格的几何形立体空间与平面构成, 彩色地砖与音乐喷泉等被拷贝进来, “拼贴”在一起形成具备各种语言的杂乱环境, 成为城市作秀的一种宣传品, 拼贴的形式使主题杂乱无章, 它已失去了民众对它本来应有的热爱, 缺乏环境设计中提倡的个性张扬。当我们走过中国许多的城市, 千篇一律的人文景观不免让人黯然伤神。

2.2 失去人性尺度的超大空间设计

由于政治利益的驱动, 一些市政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工程”互相攀比, 投入巨资建造大型城市广场, 不仅耗费人力财力, 造成对城市原有形态和结构的冲击, 也直接影响到环境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 大型雕塑的耸立所带来的巨大感也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亲切感受。大面积的草皮最能初见成效, 但“严禁践踏”也让市民望而却步, 宽广的地带无避风挡阳的设施和绿色植被, 失去了本应有的亲切温馨感。

2.3 强调唯美, 缺乏对人性合理化的需求

对外部环境所设计的艺术形式注重欣赏而不问内容, 使其孤立于生活之外, 不考虑市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广场地砖仅仅在水泥块上涂以颜色, 遇上雨季, 由于积水而给步行者带来不便, 磨光大理石地面给老人和行动不便者带来危险, 且不稳定;某些地方为追求异国风情和形式美, 使绿色植被违反其生长规律, 使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热带树种。每到冬季, 这些经受不住寒冬的植被不得不用塑料、草绳、棉布捆缚以抵御严寒, 使人们的视觉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公共艺术一定要人性化。

3 解决对策

3.1 由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转化

人类对生活层次的要求提高, 要求环境的变化与更新, 希望创造出适应社会变化的生存环境。人的视觉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单一平面空间向多元空间转化。通过截取、积聚、组合、叠加、抽减等组织手法, 利用抬高和下沉的加减法寻求变化, 通过水平方向的穿插交错和垂直方向的交错覆盖, 形成不同空间之间的交融渗透, 综合设计流线, 营造丰富的空间序列, 使人们因视觉上的变化而备感新奇, 充分满足了人与人交流、互动、共享的心理要求。

3.2 由集合式拼贴向单一主题设计转化

1) 集合式拼贴的多主题已使人感觉到无主题。

以单元主题为内容的环境设计使市民和游客各取所需, 如以雕塑为主题的雕塑园, 以儿童游乐设施为主题的儿童乐园, 以水为主题的流水园, 以高大树木为主的森林园等等。富有特色的主题设计能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和城市特征, 在环境设计中不相互模仿、相互抄袭, 以城市特有的经济、宗教、民俗、历史、地域风貌以及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 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使环境充满特色与活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主题单一并不意味着功能的减少。环境中所需要的功能元素可通过设计组合将其融入主题环境中, 如在空旷的绿地上、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前放置一些雕塑作品, 围绕这些艺术品设计休闲座椅, 使休闲与欣赏相结合。

2) 注重设计中贴近民众的科学要素。

在设计中注重科学性的原则, 使功能更趋合理, 以满足民众对环境及其设施的需求。在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 还要有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行为科学, 是艺术设计中最具科学性的方面。它不仅包括人与道具的科学关系, 同时也包括人与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关系。设计尺度人性化原则, 要求设计的某些视觉对象与人体尺度等大或略大的形式, 环境设施的摆放应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特点, 创造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亲和性和随意性, 形成一个有序、美观、人性、科学、充满活力的外部空间环境。

3) 引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人类与生俱来对自然与绿色植物有着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 同时也带给人类安全感。环境保护的提倡、绿色家园的思想, 使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不同的设计领域。纬度高低的不同、地形的东西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貌;四季的交替变换, 使得外部环境的色彩丰富多姿;高大的乔木结合灌木、花卉和草本植物立体配置, 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绿色生态的理念引入了“都市森林”的概念, 在高楼林立的森林般建筑中植入树林, 它不仅降低了都市中的热岛效应, 净化城市空气, 而且使人置身于大自然中, 享受着无尽的乐趣。

4) 注重公共艺术色彩的城市标志性。

对于画家而言, 色彩是最具情感化的语言, 它是多变的。然而这种情感化的语言, 在公共空间艺术当中, 如果不能正确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 我们在选择建筑、雕塑色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古城杭州的西湖旁边建造一座建筑的时候, 需要考虑这座建筑与西湖的颜色以及西湖周围建筑色彩的关系, 考虑色彩的视觉生态效应。以此为例, 西湖及其周围的色彩整体上呈低灰色调, 如果突然出现一个明亮建筑, 就会打破西湖“睡美人”的感觉, 从而破坏西湖的梦幻感。还有, 如果我们能够将两种色彩或者色调反差很大的公共艺术放置在一起, 又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任何艺术都带有一定的实用性, 即使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这些纯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起到了一种认识功能, 它可以启发人类对人类自身及其创造的文明做出思考。色彩, 在某种程度上, 由于其视觉传达意义的直接性和丰富性, 更为当代公共艺术所重视。色彩对人们生理心理产生的作用, 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我们的重视。马路色彩往往采取黑色的沥青作为材料, 除了材料的价格低廉以外, 它的黑色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色彩更为吸光, 不易折光, 行车司机的视线不易受到其他光线的干扰, 从而为人们接受。医院墙壁的白色产生一种安宁而静穆的感觉, 对病人的心理起到治疗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公共空间通常采用的色彩往往是:白色, 如陵墓雕塑;红色, 如宫墙寺观墙壁的色彩;青灰色, 如城墙的色彩等等。这些色彩在我们今天看来其标示符号是非常明确的。色彩和造型一起占有了空间, 而它们无懈可击地结合传达出十分完美的艺术效果。换句话说, 色彩运用不可避免地要和造型结合在一起。对于很多雕塑家来说, 色彩往往被忽视, 实际上, 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要大于造型所起到的作用。因为, 很多不是绘画的公共空间艺术, 人们在解读它们的时候, 也会将这些色彩作为某个形体的填充之物, 不可避免地将它们搅和在一起。色彩最终赋予了以点、线、面方式结合的造型生命力。

近些年来, 工业化的过度发展对具有传统精神的公共空间艺术景观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对于公共艺术空间色彩而言, 传统空间色彩的生态环境正在日益遭受人为的破坏, 甚至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 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极大担忧。传统公共空间的消失使得最具活力之一的色彩, 慢慢蜕变成为人们记忆历史的一种方式。因此既要保护好传统的空间色彩, 又要结合当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整体需要。

4 结语

我们可以认识到, 公共艺术是大众的艺术, 是艺术家、设计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城市公共艺术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是人们对这一城市最直观的风景线。面对这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我们更应共同关注它, 给它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使它既有传统性又有独特性, 既具有实用功能又赋有诗意。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劳申伯格认为“没有道理不把世界看成是一副巨型绘画”, 而公共艺术也就成为了我们的艺术作品, 让我们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意义, 让我们的生活也绽放出灿烂的艺术光彩。

参考文献

[1]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1.

[2]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3.

浅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1 公共艺术概述

1.1 公共艺术突出其公共性。

也就是说, 使艺术从美术馆、从个人艺术工作室转移到公共空间中, 让艺术作品为广大公众共享。传统艺术的流程是:艺术家——作品———观众, 而公共艺术对于这一传统进行了彻底扭转, 变单纯的艺术为真正的公众艺术。一般来说, 只要有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创意, 就能吸引众多艺术家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就能创作出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1.2 公共艺术坚持走向生活。

早期的艺术常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富人的艺术, 普通民众很难接触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公共艺术使艺术从工作室、展览馆走到了大众之中。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越来越贴近生活, 充满平常的生活情趣, 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使用的材料也更加大众化价格也较为低廉, 但是表现的内容却充满了着生活的幽默感。

1.3 不再追求时间上的永久性。

逐渐增多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 使艺术家们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更喜欢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而且艺术家们越来越不喜爱自己创作作品受坚固与地点的固定, 也就是说放弃了追求公共艺术的永久性。相比较于永久性的传统雕塑, 越发体现出灵活性, 他们只在某个时间段和地点存在。

1.4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表现形式

(1) 城市雕塑景观艺术。城市雕塑是当代公共艺术比较常见的形式, 它既具有雕塑的形态, 又使其原来意义上的内涵更加丰富。所有的公共艺术在环境中都不是以孤立状态存在的, 而是要经过艺术家、规划师的精心布置, 通常和其周围的环境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如果是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 那么它会在某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 德国的斯图加特市是一座山城, 地形起伏很大的, 于是设计师们就在道路两旁设计了很多雕塑, 不仅美化了环境, 而且对于行人来说具有极好的方向引导作用, 同时, 有些雕塑在造型的顶部, 还设有一定的识别标志。

(2) 壁画与玻璃景观艺术。古今中外, 壁画可以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 壁画的产生标志着艺术走出私人空间而进入公共空间, 而且是最早的公共艺术形式。特别是欧洲的建筑壁画迈出了艺术设计走向公共空间的第一步, 而且很多国家为了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 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予以鼓励和引导。如法国, 对于旧的建筑不予拆毁, 而是请艺术家在这些旧建筑的墙面上进行绘画, 不仅变废为宝, 使旧建筑具有了艺术价值, 而且使整个城市的艺术品形象和品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公共艺术具有的典型特征

2.1 与特定环境、地域和时代相适应。

公共艺术不是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下都可用, 它不具有普遍适应性, 它只能针对特定的环境、地域和时代。

2.2 具有社会学属性。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强调的主要特性, 但是它必须与社会、公众、空间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只有在社会学领域才能谈及它的方法和观念, 才能使之成为一门艺术学。艺术方式只有体现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它才具有艺术价值, 因此公共艺术景观的社会价值要高于艺术价值, 也就是说共性大于个性。

2.3 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环境的影响和艺术家对城市的认识、艺术家的价值取向等因素, 常常在艺术家的作品得以体现。所以, 公共艺术景观作品都充满着鲜明的个性, 是艺术家们个人艺术才华的充分展现。

3 公共景观艺术设计必须要体现人文性

正如前文所述, 艺术作品只要面向公众开放, 都属于公共艺术, 因此艺术的公共性要体现在公众参与的程度方面, 例如作为大众性艺术的雕塑、壁画、建筑, 直接面向公众开放, 不论公众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进来, 它们都与公众共同构成一个公共空间。公众的艺术经验表明:公共艺术必须反映通俗但又不失高雅的艺术趣味, 艺术作品必须与公众的生活世界保持一致。但是在当代社会, 只是通过专门的艺术教育和艺术训练, 是不可能使受训者产生丰富的生活艺术趣味的, 而是要求艺术家必须融入生活之中, 去感受、体验生活, 才能创作出具有人文性的景观艺术作品。做为公共景观的设计艺术, 必须坚持在艺术的公共领域, 考虑适应公众的反应, 因此它应该是大众的和通俗的。基于此, 公共景观艺术在形式上要与公众的趣味相迎合, 同时注意发挥其宣传、教育、感化的作用, 在满足公众在通俗趣味的基础上, 才能使其功利性的目的得以实现。

4 公共景观艺术设计要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公共艺术景观的开放性, 使艺术景观不仅关系到城市用地、水资源、绿化等诸多环境问题, 而且关乎民众的生态意识、生产消费的观念和历史遗产保护等问题。鉴于此,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者必须具有生态、人文意识, 努力把绿色生态和人文和谐的理念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来。但是, 目前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很多仍然是起着宏大的纪念性、歌颂和宣传的作用。为了体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公共艺术与景观必须进入市民百姓的社区生活空间中, 成为民众的愉悦、自然、亲和的伴侣, 就像与公众在进行对话一样, 从而产生审美的互动效应。另外, 城市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与自然距离得越来越远, 并且使人的生存与环境、生态、资源的冲突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城市的发展象征着文明和进步, 但是文明的进程不应以家园环境的破坏和失落为代价, 人类的家园不仅要求具有适宜生存的环境, 而且要满足人类寻找和谐的生存状态的精神需求。只有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人类的家园才真正是文明的。

4.1 坚持绿色生态化设计。

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施的过程中, 必须考虑对城市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如果公共艺术景观没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需求, 而仅仅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 或者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那么这件纯粹的艺术品即使再有艺术的魅力, 也没有任何存在的实际价值。因此, 将公共艺术创作设计, 与地区的生态及景观维护相融合, 是公共艺术景观绿色生态化设计的内在要求。

4.2 坚持利用人文遗产。

景观学理念与公共设施设计教育 篇11

有人认为,非凡的建筑才可能成为一座城市文明和现代性的标志,这是曲解了文明,曲解了现代。现代人讲求生活质量,而且更加关心自身的生存环境。在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的中国,科学的、艺术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与城市形态、城市功能、艺术形态的关系值得深刻讨论。其中,公共设施的文化表达是构成整体城市景观的重要环节。

目前,各国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各有不同.对于初学公共设施设计的学生来说,景观的概念往往过于宽泛和模糊,明晰景观学的发展历史,深入思考其内涵,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实践公共设施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同时,重视生态的、历史的、以及现代景观的客观存在,建立有机的设计观。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于2002年开设公共设施专业,迄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学院一贯秉承“实践教学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在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设计任务中积极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成功的将实践成果和经验反馈到教学中。公共设施专业方向最初是由产品设计分支而来,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总结了一套将公共设施设计与景观设计、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晰公共设施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共性与区别

从办学历程来看,作为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公共设施设计从广义概念产品设计分支而来。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公共环境产品设计,有着产品设计单体所具备的形态特征、使用规律,也遵循一般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工艺原则。像所有的产品一样,公共设施设计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

公共设施与普通产品的用户群体有所不同。当代社会绝大部分的产品消费基本遵循“谁购买,谁使用”的原则,即使是赠予性质的产品,也可认为是使用者的消费支出被代为承担了。公共设施的消费者一般是政府或企业,使用群体是广大居民,其范围是从全社会到某些特定人群,使用人数庞大,不存在单独使用的情况。公共设施不仅仅是迎合个人或小群体的审美习惯和使用要求,还要满足更广泛人群。而社会中的使用者本身就具有族群、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等等的区别。

公共设施与普通产品的适用环境有所不同。顾名思义,公共设施更多存在于公共空间内,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结合于周边一切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城市环境、建筑空间、人文背景。同时,公共设施设计要遵循城市建设的一切法规和标准,具有专门的系统性和功能性要求。

对于普通的产品设计学生,他们的作业往往是单体设计,把效果图表现在一个白色背景中;而对于公共设施设计的学生,应该在单体设计之外,融入整体概念和规划构想。例如,公共设施的效果图应有环境和光线的补充,在整体设计中考虑空间内的数量和体量,考虑时间上的可更换性和可持续性。

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设施是城市景观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既包括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还要体现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而且能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从街区、局部地域、整体环境的角度来进行公共设施的设计探索,有助于构建一个融城市特征、文化、功能性和装饰性等元素为一体的环境。

景观文化观对公共设施的影响

景观是一个地理学名词,更是一种文化和表达.公共设施不是孤立的单体存在,它与纵向的历史、横向的周边环境,以及营造者与欣赏者的内心交流息息相关。作为景观构成的一部分,通过景观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设施在公共空间内的一些现象,和创造这种现象的动因。公共设施设计借助景观意识,利用文化符号来表达,不仅能强化设施的文化感,也使公共设施设计成为艺术化的造物活动,成为文化的手段。绝不能把公共设施设计仅仅当成一种工程活动,使其简单化、孤立化。

景观学课程促进公共设施教学

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材培养需求。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使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公共设施设计是一个产品设计的新领域,是一个全面的设计系统,理解人的行为与产品设计的关系,了解“人——产品——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确定公共设施在使用中的作用。通过整体性的景观意识培养,使学生更自觉的在设计准备阶段明确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市环境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对人群角度的理解,包括贯彻人性化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人流分析、无障碍设计理念。

景观学思想对公共设施设计学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同时具备美学上的愉悦和环境、经济上的可操作性。二是提高设计者的文化修养和内心境界。

小结

景观学课程的设立必然导致公共设施设计专业内涵与外延的重新定位与回归。公共设施设计应从专注物质形体设计提升到对文化和资源(物质、非物质的)配置的高度,满足我国建设适宜环境的需求。

城市公共性景观 篇12

1 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目标

1)社会目标。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与自然和水体接触的机会,培养居民的自豪感,增强城市生活的凝聚力。2)生态目标。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应为城市提供与自然紧密融合的机会,水域应和绿化紧密融合,共同承担调节城市生态的任务。3)经济目标。滨水空间是休闲、文化、娱乐经济的物质载体,一个成功的开放滨水区空间设计还将带来整个区域的复兴和发展。

2 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总体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一定要结合城市开放空间,站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将某个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依托现有的城市结构,加强自然景观资源与城市的融合,将滨水绿带与城市公共空间面状、点状绿地相结合,以形成系统的城市开敞空间结构,并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力求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从而更有效的为不同层次的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

2.2 空间设计的特色原则

1)识别性原则。各个不同的滨水区可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文脉进行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可识别性。2)延续性原则。滨水区要保持视觉延续的途径;要遵循“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原则,创造出与当地历史文脉相契合的滨水人居环境;要从大局入手,从城市的角度来考虑主次,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达到地域的融合。3)共享性原则。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应为全体市民共享。在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当中,能考虑到为市民提供共同享有该地区景致的权利和便利。4)环境多样性原则。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人群的多样性导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做到风格的多样性,空间的多层次性和多功能性。

2.3 自然生态性原则

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应以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生态学途径,充分发挥滨水地区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力求创造多样性的生物环境和人类活动空间,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生。

2.4 人性化原则

创造一个适于人们活动的舒适的亲水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要营造人性化的亲水空间首先应该了解人在滨水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人对水环境的感知途径和亲水行为的表现。

3 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处理方式

3.1 水体与护岸设计模式

3.1.1 水系整理和水体设计

城市水系千姿百态、纵横交错。首先必须要对水系进行整理和完善,使之畅通和系统化、网络化。 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水利、通航、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要求,提出水系整理和完善的目标和具体方法。

3.1.2 护岸处理

对于护岸设计,既要追求竖直向上丰富的高差变化,又要有平面线形的顺畅自然,还要兼顾细部材料的合理运用,硬质与软质处理相结合,入水草坡与台阶相搭配,这样才能营造出给人亲近感的空间,从而吸引人们接近水,热爱水。

3.2 滨水建筑布局与形态控制

3.2.1 建筑布局

滨水建筑布局要保证城市公众主要观景点(如广场、水滨、步行道等)和景点(标志性建筑、山峰、水中岛屿等)之间的视线不被遮挡,保护和优化滨水城市天际轮廓线特征,注重城市肌理的延续,保持城市文脉的继承,最终达到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

3.2.2 滨水建筑形态的控制要素

滨水建筑形态最重要的是要与水体的特征协调。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疏密都要进行针对性推敲。

3.3 水滨植物景观设计

3.3.1 设计原则

在绿化种类上应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以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3.3.2 水滨常用植物及配置方法

水滨植物种类繁多,配置方法也因目的和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植物的栽植形式有以观赏植物单体美为目的的标本式;以功能性为主兼顾观赏、保持岸带生态连续性的线性种植;以主题、组景为主的组团式;以乔木和草本结合,用于滨水开敞空间,突出视觉通透性的疏林式;体现滨水自然、生态、文化特性的群落式种植等。

3.4 交通系统的组织

3.4.1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道路的整合

交通立体化。为简化交通,应采用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分开布置的方法。同时滨水区作为吸引大量人流的地带,其停车场的位置、规模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设置大型街区。将被街道细分的小街区整合为大面积的街区,街区内只设人行道,将汽车道排除在街区之外。这样可以避免汽车道对行人的干扰。尝试着在滨水的特定区段组织超大街区,可以解决滨水空间的完整与组织交通的矛盾。同时采用人车共存系统也可以解决汽车交通破坏滨水区整体感的问题。

3.4.2 城市滨水区内部交通的组织

保证无障碍绿色步行空间。笔者建议:1)平面处理上要考虑实际道路的长度、方向、线形和状况。2)步行道的竖向设计主要原则是尽可能的避免悬殊高差。高差变化的处理,要求在步行交通必须上下起伏时,也最好采用坡道而不适宜采用台阶。3)注重滨水步道的多功能性。4)滨水步行空间的景观特色处理。沿水系各功能分区拥有的滨水散步道配合各区的设计主题应当采用相应的处理手法与风格。5)在步行空间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合理设置停留空间。6)要考虑建立无障碍绿色步行系统。

自行车道。滨水空间以带状居多,岸带往往较长。从观景休闲的角度考虑,设计者总会设置一些距离较长的环湖或沿河自行车道,丰富滨水空间的使用方式和人们的亲水方式。

水上交通网。规划区内的水上公共交通一般可分为两个等级:1)水上巴士游览路线,主要是将与水有联系的重要景点串联起来;2)非机动船游览路线,主要适用于小型水面、河道,其规划设计一般较灵活。

3.5 滨水设施

城市滨水空间由许多设施共同构成,主要有服务设施、围护设施、景观设施等等。在设置这些设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兼顾到其自身的使用功能、美化功能和其对行为、空间的阻隔、引导和划分作用。

3.6 夜景系统的设计

滨水空间的照明,要从总体上对滨水街道的线性照明、滨水公园的照明以及从街区到水边的道路照明加以规划。滨水空间是在照明方面具有有利条件的空间。映照在水面上的缤纷的光影是滨水地区夜景的魅力所在。为了很好地形成这种滨水景观特征,研究适合观赏对象特征的照明方法是很重要的。

3.7 桥梁形态与空间

一方面要创造丰富的形态。既要创造适应多重特性的平面形态,又要创造满足观水需求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要重视桥空间的处理。桥上空间要利于观水,首先栏杆要通透、精致、轻巧,高度要适宜,其形态可结合桥整体的特点和文化信息设计;桥头建筑空间应当与桥体风格统一,尺度协调,并且与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吻合,具有地方特色;桥下空间要具有独特的观景视角,同时又与护岸和穿越其中的游步道紧密相关,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建立开放的、多层次复合的公共空间体系势在必行。因此,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成为近年来受到重视的公共空间。其景观设计应当是基于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层面上的、结合滨水带特有的地貌、生态、历史文化条件形成的综合性设计,它更注重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自身空间的营造、文化的体现和人的行为需求,并更强调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作为城市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活岸线的意义所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也开始进行此类项目的建设。许多项目给城市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应,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正是笔者探索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存在意识下一篇:不规则零件的夹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