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意识(精选12篇)
存在意识 篇1
存在, 是为定状, 在此意指个人的现状、自觉的生命意识、给自己在所处物质世界中的价值定位, 具有相对的静止性。一言以蔽之, “明”者是也;信仰, 是个体为对某种生命价值的追求而表现出的一种大体稳定的存在倾向。信仰在心, 需要恒久的安宁, 故属动中之静;在身, 则需要与外界矛盾进行无休止的抗争, 以充实并捍卫内心的完整, 成就以动守静。一言以概之, “诚”者是也。存在与信仰互为依托, 如同车的左右轮, 共同支撑着人的生命律动, 共同追求终极的生命意义。当存在肯定自我时, 信仰必将恪守;反之, 当存在迷失, 信仰也必将动摇;信仰一旦坍塌, 存在必然陷于自我否定;而新的信仰确立之日, 存在势必又将重建。
存在与信仰之于动漫, 广义上是指不同的动漫作品内容中整体所敞露出的独特的世界观、存在观与价值观。狭义上则是指情节类动漫作品中核心角色或团体的自我定位和价值诉求。无论是从前者的角度总览全局, 还是从后者出发作个体的观照, 我们都将会认识到存在和信仰可以说是一部动漫作品的创作依据, 是动漫文本的精神骨架, 是动漫艺术家思想精华的凝结。在此且将二者视作一体, 它与故事内容互为表里, 故事剧情的发展受其主导, 而它的具体展现也须借助故事的肌体。既贯穿于创作过程和通篇作品中, 它又必然是三位一体的, 即:动漫艺术中的存在与信仰, 动漫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存在与信仰, 以及创作者的存在与信仰。故事里, 虚构的或具有虚构性的主人公自由穿梭在动漫虚拟世界中, 这和其他门类艺术家在属于各自的领域里, 在主观的情感想象世界中纵情驰骋极为相似, 只是在这里, 动漫艺术将其能集合文字与画面、声音与镜头、定格与连续、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等长处于一体的优势表现得一览无余, 从而使得我们能以最全面的方式读出漫之字画、动之音画背后的各种观念。成功的动漫作品绝不是徒有光鲜的外表, 相反, 华丽的外衣下有着深刻的内涵, 其核心便是存在与信仰。
1.“存在”与“信仰”的开始
当一个动画或是漫画的故事蓝图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初具轮廓时, 艺术家本人的存在与信仰便已悄然渗入了这个混沌的躯壳。而当故事脚本跟随动漫艺术创作的根基——画面形象化地展开后, 存在和信仰就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
1.1 存在与信仰的独创性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之根本, 一部作品如无独创意识, 便没有存在的理由的, 动漫作品尤其如此, 研究每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的开场模式, 无不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作为艺术生命的火种, 创意的点燃需要灵感, 而灵感需要既广博又专深的知识基础和自由无穷的想象力, 前者是灵感的宝库, 知识蕴藏愈丰富, 灵感来源也就愈多, 专业知识的钻研愈是深入, 灵感的脚步随之愈能迈远;后者则是灵感的点火器和助推器, 灵感籍着想象的发挥, 就可以由点扩散为面, 由面构造成空间, 继而无限扩张, 成为完整的、庞大的、拥有无限可能性的精神世界。每一部好的动漫作品, 都必然先通过选择新鲜的题材以展现自己在存在与信仰方面的独创意识, 假如题材是旧有的, 那也必定有其独到之处, 或独特的视角, 或颠覆性的演绎。基于这个不一样的开始, 动漫作者致力于创造一个独立而自成体系的世界, 这个世界包括里面的万物可以为我们所熟悉, 也可以是完全陌生的, 也可以似曾相识, 总之, 它必定能够唤起我们的窥探欲。如《蝙蝠侠》里面的哥谭市和里面形形色色的罪恶化身, 《忍者神龟》里的下水道世界, 宫崎骏动画里一个个清新空灵的幻想国度。
米兰·昆德拉曾借其小说中的主角之口说道:“我们真正的生活, 总是在别处。”这句话或可作为关于所有情节类动漫作品的存在最好的解释, 当然首先也就成为它们构思的起点。舞台可以变幻, 时空可以穿梭, 然而这一切只出于个体之为个体而存在的需要, 以帮助个体成就信仰。换言之, 动漫中的存在与信仰是为同时成就艺术家本人和受众群体, 使无数“目光狭窄”的人成为“世界性”的人。
1.2 存在和信仰的图腾效应
图腾, 是原始时代的人们崇拜某种动物, 植物或无生物, 认为它们是自己的亲属, 祖先或保护神。并相信通过对它们虔敬可以获得超人的力量, 勇气和本领。而图腾文化, 就是由图腾观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 也就是原始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英语统称之为totemism。
动漫作品中存在与信仰精神的图腾效应, 即要让动漫内容中有形质的外在与抽象的精神内核都强烈地感染到青少年读者, 使得他们在接受体验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共同“话语”, 并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一种由动漫主导的成长方式,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 动漫作品帮助他们形成价值判断, 在动漫艺术营造的梦幻氛围里, 读者会悄然放松自己对潜意识的约束, 传统也随之被悄然改装与修饰。从而动画角色成为偶像, 围绕着他们展开的故事成为某种社会关怀下的叙述语境, 他们的台词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语, 他们的信仰也成为所有热爱他们的人的信仰。
当下的文化环境中, 艺术接受群体日益大众化、接受渠道日益广泛化和便捷快速化。动漫艺术作为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最为新兴的艺术门类之一, 和文化经济的依存关系尤为紧密, 其早熟的产业化历史已经证明, 一部动画或一部漫画作品要想在与众多同类艺术作品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单有华丽光鲜的外衣包装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赢得观众和读者, 故事脚本对于他们而言必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脚本的精神铺垫——存在和信仰在此就决不能含糊不清, 相反的, 应该为之安插特色鲜明的旗帜, 设定简洁高调的口号, 使原本隐藏在这部作品背后的存在和信仰亮相成为一篇牢牢锁定住征讨对象的檄文;把存在和信仰的精神图腾化, 从而得以聚集广大的“信众”。
2. 贯穿始终——“存在”与“信仰”的具体显现
如果说一部动漫作品在故事一开始所显示出的存在与信仰的特征只是暂时吸引住了欣赏者的目光, 那么要让他们此后全情投入到追逐之旅当中, 就需要动漫中的存在与信仰给予欣赏者高效的、持续的、深入的刺激和感动, 使得他们的心灵和动漫角色的心灵以及创作者的心灵这三者之间发生交感效应, 从而达到创作主体, 化成对象和审美客体的良性循环互动。
2.1 存在与信仰的饱满性
我们不难发现凡是优秀的动漫作品都成功地诠释出了其想要表达的主题。为了能够具体形象地表达这个主题, 使人得以认识清晰并理解深刻, 就不能没有一个框架完整, 叙述具体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短小, 但不能残缺不全, 它需要饱满的内容来让读者完整地感受原本想要传递给他们的存在与信仰, 无论作品呈线性叙事方式, 还是呈非线性 (独立单元式) 叙事方式。
作为架设在创作者与欣赏者心灵之间的桥梁, 动漫中的存在与信仰的饱满性通过故事情节中点线面的综合铺陈而得以实现。点可以描述为故事中各个角色、具体发生的事件、包括或显或隐的细节和事情的结果等;线一般指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联系, 以及发生发展的过程;面大致为局部的故事内容, 可以表现为整篇故事其中一个视角的, 也可以为一个段落章节的, 还可以为发生在一个时空背景内的单元情节内容。点之不足, 以线补续, 线之单薄, 以面堆砌, 合力塑造, 存在与信仰的面目之完整, 内在之丰盈方能让作品充满力量。
有的作品, 一开始便启动了一个恢宏的宇宙意识, 所以接下去必须创造出相当的体量让人自觉渺小, 从而感受到作品的雄伟。如果没有足够的篇幅可供展开的话, 那庞大的世界观架构便无法建立, 作品的分量无疑将会大打折扣。举例说明, 日本著名漫画家车田正美在创作后来被漫迷们奉为热血类漫画经典的《圣斗士星矢》之初, 就已自觉地要把“责任、勇气、友情、坚持”作为漫画的主题, 然而假设漫画没有创作成我们现今看到过的篇幅, 而只是一部短篇故事的长度, 那么正美还能完整地展现出他宏大的存在构思, 表达出他想要表达的信仰吗?结果当然是不行的。
也有的作品结构, 分为单元式的短篇故事集合, 这就是一种以量的叠加来使读者多次体验作品存在与信仰意识的方法, 虽然每一个故事都不长, 但是剧情始末交代得都很完整, 主题的表达也很明朗, 自然也会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如手冢治虫的《怪医秦博士》和《铁壁阿童木》等。而且随着阅读故事数量的增多, 我们对那些角色的形象、行为背后的观念就会愈发深刻。
2.2 存在与信仰的感人性
动漫作品中的存在与信仰之塑造, 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唤起欣赏者心中的共鸣, 借此呼唤, 使存在与信仰成为接受群体共同的精神纽带, 培养他们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既如此, 存在与信仰, 就不能不喷薄出感动人心的力量。
大道震撼心灵, 小道娱人耳目, 要实现存在与信仰的感人性, 作品除了能让人感之于外之外, 还要能动之于心。那么, 仅仅只靠形式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内容才是关键。事实证明, 没有内容的空泛之作, 就算堆砌再多的视听效果也只能鼓噪一时。以我国大部分漫画作品为例, 绘画技巧高超的绝不在少数, 但是能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经典之作却少得可怜。为什么?因为它们仅仅只抓住过我们的眼球, 却从未俘获我们的内心。相比较而言, 日本有相当一部分漫画作品, 绘制技巧极为平庸, 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譬如《聪明的一休》, 藤子不二雄的《机器猫哆啦a梦》, 臼井仪人的《蜡笔小新》。其人物个性鲜明而不徒有其表, 其剧情简洁而不呆板乏味, 其主题清晰而绝不流于陈腐的说教。其感染人心功在自然而原非刻意。
具体说来, 要使内容释放出存在与信仰的精神力量, 就离不开矛盾冲突的表现。因为有矛盾存在, 才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出现困难、挫折、困惑、抉择、牺牲这些让人为之动容的剧景, 才会取得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 才会让存在与信仰的理念经受考验, 从而得到充分锻炼, 在矛盾下完成了成长所经历的一系列蜕变之后, 存在与信仰才会获得其终极意义, 即通过实践而获得真理, 而作为审美一方的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驻足旁观, 更参与其中, 通过耳闻目睹, 精神体验, 心灵的追问和反思, 最终觉行圆满而达到彻悟。至此, 我们相信, 动漫作品中存在与信仰的感人性, 并不是要树立一个个供我们景仰的碑铭, 而是都凝固在了内容的点滴之中, 化作了我们眼中的一花一木, 一笑一颦, 存在与信仰的感化人心, 与其说是目的, 毋宁承认其源出于真情流露。
3. 结语
动漫故事的框架必须也必然建立在一个相对自在自为的时空里, 此时空由创作者精心构织, 涵括了物质与精神两重宇宙, 其中所现何人 (包括动物角色) 、所为何事均在复杂中趋于统一, 所有内在与外在的矛盾与冲突, 斗争与结果, 其实都是创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斗争与结果, 各种性质的统一, 也即创作者多重人格的统一。而结局即是他的内心给出的真实答案, 也反映出创作者自身的存在与信仰。或可以说, 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所有“角色”, 全然是由一人分饰的, 是一个影子的数道幻象。至于上演的故事, 则是关于一种存在价值的反复的多角度的论证, 是一种信仰的自我磨练的历程。一部动画或漫画作品的核心价值便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贾否路, 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孙立军.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3]、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6.
[4]、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5]、曹小卉, 黄颖.现代动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存在意识 篇2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上还有差距。作为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和“标准意识”还不够强,特别是学习的深度还差一些,往往只满足于开会安排了、中心组学习了,心得体会也写了,但在精研深思上缺乏钻劲和恒心。
2.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习惯于以干代学、以会代学,集体学习多,个人自学少,浅层学习多、深度研讨少,对党的创新理论未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在铸牢党员的“魂”上还有差距。
3.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方面仍有欠缺。逢会必讲“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但对其政治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握不够,对为什么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识不到位,存在“口号化”“庸俗化”的现象。
4.责任意识不强。有时有畏难情绪,真实想法是我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就算尽到责任了,同一级别的领导,不好铁面无私,影响同志关系。没有时时刻刻认识到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工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拘泥于已有的制度和原则,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
5.安于现状,缺乏党员应有的艰苦奋斗和拼搏奋进精神。特别是近两年,思想上存在“求稳”的倾向,有“干累了、歇口气”的想法。早些年的热情、早些年的锐气、早些年的斗志,在不同程度受到了侵蚀弱化。
6.进取精神有所弱化。对如何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思考得不够,站位不高、眼界不宽,主抓的工作缺乏创新、缺乏亮点。
7.看成绩讲优势多,反思问题审视短板少,存在压力不够大、动力不够足,小富即满、小进则安等问题,缺乏强烈的进取意识。
8.对于工作,缺少党员应有的牺牲奉献的意识和责任,有时候不比成绩比待遇,不比能力比资历,个别时候加一会班就叫苦叫累,多付出点就喊不公平,与党员身份不相符合。
9.鼓不起“永坐前排”的勇气,没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不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没有把事情永远做在别人前头的想法,在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关键时期,依然存在自甘落后、甘居人后的心态,干什么事都没有一股争先进位的劲头和勇气,没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与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
10.缺乏党员应有的攻坚克难精神和勇于奋进的意识,立不下“居弱图强”的志气,习惯于清闲过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志气,自甘落后,缺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11.总认为必须让年轻同志在实践中多锻炼,才能卓有成效、进步更快。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日常有些工作亲力亲为确实少了,工作之余总想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如果没有任务压着,主动加班就少了。
12.践行“四个意识”与实际工作结合的不够、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办法不多、说理性不强、形式单一,效果还不理想。面对新常态,就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时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跳出一域谋全局的能力还需加强。
13.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上还有待加强,推进工作时,仅从最大利益保护当事人角度出发,没能从整体大局出发,存在“一片小天”思想。
14.虽然能够牢固旗帜鲜明讲政治,但政治敏锐性还不强,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维护党的整体形象,用老办法多一些,对新办法探索不够。
15.对“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辩证关系,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逻辑关系的理解把握还都不够系统、全面、精准。
16.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还有待加强。从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上看,政治敏感性还有待提高,对网络、手机上一些带有片面性的言论,特别是对社会舆论、网络传媒、街头巷尾中的错误思潮、不当言论等,没有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斗争。
17.政策理解不深入。虽然自己能够按时参加集体学习,理论学习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特别是对一些新理论、新战略、新要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研究,学习不透彻,掌握不具体,研究不到位。
18.学用结合不紧密。在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的部署上,紧紧满足于学习了、理解了,但在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推动工作上,还存在用老经验、老办法干工作的情况,运用新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19.心胸格局不够宽。由于日常工作量很大,别的单位和科室不愿干、干不了的工作经常“移交”过来,经常会接到一些“超出能力”“超出职责”“超出职权”的工作,经年累月,疲惫不堪。于是有时就有了一些怨言、怨意,觉着为什么别人可以与家人享受亲情,而自己却要加班熬夜,有时感到很迷茫、很彷徨、想放弃。
20.向党组织请示报告上还有欠缺。在请示报告事项中,有时对一些日常工作或者自认为不甚重要的工作请示报告不够。
21.对标看齐的纯度还不够。习惯于埋头抓企业经营、抓项目建设开发,对照党章、《准则》和《条例》检视反省自己还不够经常,有时不能完全站在政治全局上想问题,看主流多,看末节少。比如,对网络流传的一些灰色段子常常一笑了之,没有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其严重危害性,没有旗帜鲜明地主动抵制和果断制止。
22.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还不够高。平时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还是不够,仍然存在交待工作多、交流思想少,自我批评多、相互批评少,“点赞”多、“差评”少的情况,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3.参加支部活动不积极。机关支部每月都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我作为领导干部,由于忙于日常性事务,很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无形中拉开了与机关干部职工的距离。
24.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部零散学习多、全面系统学习少,浅尝辄止多、深刻领会少,就事论事多、全盘把握少的现象。活学活用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还不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25.虽然能积极参加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也能采取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仍存在学习不够、理解不透的问题。工作中,总觉得理论学习是软指标,或是以工作繁忙为由逃避理论学习;或是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才想起来去总书记的著作中去找答案,存在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26.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缺乏自觉性、坚定性,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方面,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清,没有把脱贫攻坚工作真正摆到应有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分管工作、轻脱贫工作”的错误倾向,未能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27.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深入,过多地看重记了多少笔记、读了多少本书、摘录了多少观点,而体会思考不深、学习前瞻性不强,学用结合与转化的能力需要提高。个人自学不够经常,特别是当学习和工作产生冲突时,就把学习往后推,客观上强调工作太忙。
2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客观地讲,自己对学习还是比较注重的,能够做到往心里走,也制定了学习计划,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学懂、弄通。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做的还不到位,还是存在“有构建难系统、有计划难执行”的问题,没有处理好“专”“全”“用”之间的关系,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上还有较大差距。
29.能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的不够全面系统,仅满足于完成要求和规定的学习内容,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学习的效果不够明显,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少,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惰性。
30.个人虽然能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在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内涵还不够深刻透彻。在理论联系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方面做得不够。
31.不能很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虽然能够意识到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实际中做得却不到位,认为党的理论知道了解就行了,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心思去研究,存在“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现象。
32.虽能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理论知识,但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还没有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日常学习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时存在脱节情况,或是就工作论工作的情况多,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
33.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深层次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内涵、精髓要义不够。对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相关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关注多、学习多,存在局限性、片面性问题,学习不够全面、系统、深入,学思践悟、深研笃行不够。
34.坚持学以致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但学用关系处理得还不够到位,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
35.存在应付思想,满足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水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一些政府部门以业务学习代替思想交流,以工作研究代替理论研讨的倾向比较明显。
36.虽然班子定期组织了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班子成员学习不够深入,对系统学习理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以干代学”的思想比较严重。少数班子成员以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工作时间紧为由,忽视学习,或者只是停留在参加了、学习了的阶段,没有真正深入理解、深刻领会、融会贯通,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提高较慢。
37.虽然能够牢固旗帜鲜明讲政治,但政治敏锐性还不强,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维护党的整体形象,用老办法多一些,对新办法探索不够。
38.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是一名党员干部最起码的标准。但总认为自己是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受党教育多年,党性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程度,因而对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重视不够,认为中央的大政方针是管全局、管全面的,因而在考虑问题中习惯本位主义、实用主义,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想问题不够,缺乏共产党人大道至公、彻底无畏的心胸和襟怀。
39.对“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辩证关系,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逻辑关系的理解把握还都不够系统、全面、精准。
40.有时不善于从政治高度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比如,在查处精准扶贫、生态环保、房地产等领域问题时,有时只是从履职履责本职工作的角度认识和处理,自觉用“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政治尺子去衡量还不够。
41.工作中虽然能够树牢政治立场,明确“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但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精神领会的深度还不足。目前思想还停留在如何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的思考和谋划中,尤其是片面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对于政府经济建设工作软任务多,硬性工作指标少,可以慢慢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落实全会任务的冲锋号、先锋队的认识还不到位。
42.围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我能够坚决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作为立身之本,深入研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但本人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上做得还不够充分。
如果自我意识压根儿不存在 篇3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2008年7月,退休钢铁工人布莱恩·托马斯和妻子驾驶房车, 来到威尔士的一个海滨小村。附近,有几个摩托车手喧闹着表演车技,夫妇二人不堪其扰,把车开到了不远处一家客栈的停车场里重新安顿。那天夜里,托马斯梦见一个摩托车车手闯进房车,睡意蒙眬的他把妻子误认为梦中那个车手,怒而将其勒死—至少,他是这么交代的。
第二年,法庭召集陪审团,裁决托马斯是否犯下谋杀罪。陪审员得知了托马斯从小就有梦游的习惯,一位精神病专家也出庭做证说,托马斯勒死妻子时对自己的行为并无知觉,也并非有意识地要攻击她。托马斯无罪释放。
这样的案例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自主意识。
显然,人在梦游的时候,大脑无需完整的意识活动,就可以直接控制人们的行为。近年来,基于对大脑的最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开始认为,某种程度上,其实所有人都在梦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不是有意识而为之,而是被过去的经历以及隐藏在无意识思维背后的机制所左右。就算在人们完全清醒的时候,自主意识也只是一个“幻觉”。
持有上述观点的哲学家认为,一切生物都受到宇宙中物理定律的束缚,而宇宙中的一切行为都是较早事件的结果。人类也是生物,所以人类的行为同样受到一系列复杂因果关系的束缚,完全不受我们自己的控制。简言之,宇宙是不允许自主意识存在的。近年的神经科学研究也为这个观点推波助澜:研究显示,我们在有意识地做出一些决定时,这种行为只是大脑中一些神经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产生神经过程的原因。大脑决定了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好像有权决定似的。
当然,这个观点并非没有争议,关于自主意识的辩论也将继续下去。而我们感兴趣的是,当人们对自主意识的信仰发生动摇时(无论是否合理),结果将会怎样?一个对自主意识的信仰破灭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科研人员提供了几条线索,有的线索还相当令人不安。
惩罚实验
像上述案例说的那样,因为对自主意识产生怀疑而对罪犯从轻发落,这虽然可能是件好事,但将刑罚完全废除却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德国科研人员罗肯巴赫用实验证明,虽然多数人在做抽象思考时,都不愿看到某个成员因为犯错,而受到自身所在团体的惩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又相当支持这种做法。
为什么?因为这个实验证实了人类社会在历史中一再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制定和实施法律,人们就不会有动力为了集体而互相协作,他们会将自身利益置于他人之上,还会逃避一切责任,会撒谎、作弊、偷窃,直到社会崩溃为止。
不仅如此,就算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对自主意识持怀疑态度也可能造成危险。研究显示,这种怀疑态度会削弱人们对自身行为负责的意识,让他们渐渐无视现有的规则。美国科研人员斯库勒的几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自主意识信念的降低,似乎还会释放出人心中伤害他人的欲望。心理学家常在实验室中,使用一种奇怪的方法测试攻击行为:在实验中,受试者有机会在一份小吃里添加辣椒酱,而受试者也知道,这份小吃是要端给一个怕辣的人品尝的。美国科研人员鲍迈斯特就和同事开展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他们先让部分受试者阅读几段文字,这些文字对自主意识的存在或肯定,或否定。然后,他们让那些受试者每人准备一盘墨西哥玉米片,拿给另外一名自愿者吃。结果,那些阅读了质疑自主意识文章的受试者,在自己制作的玉米片中,几乎添加了双倍的辣椒酱。
神经科学研究也发现,对自主意识的怀疑至少会以一种形式侵蚀道德,那就是削弱人的意志。研究显示,受试者对自主意识的信念削弱之后,他们就较难在计算机上的意志力测试中抑制自己的冲动反应了。看来,我们对自主意识越不相信,就越不能约束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冲动之下说谎、作弊、偷窃, 或者给别人吃辣椒酱。
三种可能
如果神经科学研究继续消解人们的信念,告诉人们自主意识未必存在,那么社会将会何去何从呢?我们可以预见三种可能。
新的研究正在揭示人类想法和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原理,这些新知识同样可能使道德观发生剧变。这,就是未来的第一种可能。和从前一样,道德情操的变化或许有助于改进人类的刑罚体系。时下的刑罚主要是“以牙还牙”式的报复,这也正是那些相信自主意识的人拥护的处罚方式,或许正因为如此,这种处罚方式在预防犯罪上的效果是相当糟糕的。社会惩罚个人,不应该只是为了看他们受到折磨,应当追求预防犯罪的有效刑罚方法,要将已经犯法的人改造成勤劳、正直的公民—在人们质疑自主意识是否存在的时代,这样的策略才是更吸引人的。对自主意识的怀疑虽然有时令人不快,但这种质疑是社会成长过程中的阵痛,它会让我们的道德观、法律体系和新的科学知识融合在一起,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事情也未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正如研究所显示的,人对自主意识越怀疑,对罪犯就越大度,自己也就越想破坏规则,为了一己之欲伤害他人。因此,未来还有第二种可能,那就是对自主意识的怀疑愈演愈烈,以至于发展成无政府状态。
比较可能实现的还是第三种可能。伏尔泰说过:“如果真的没有上帝,我们就得把他创造出来,因为上帝这个概念对于社会的法律和秩序是不可或缺的。”对自主意识的信仰同样能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免于犯罪,让社会秩序免于崩塌,因此自主意识显然可以和上帝相提并论。那么,人们一旦发现自主意识的概念并不成立,将会如何呢?人们多半还是会把它重新创造出来的吧。
存在意识 篇4
一、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现状及问题
“角色”一词最初源于戏剧, 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到30年代, 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所谓角色, 是指主体被一定社会规定了的身份行为模式, 而角色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 并自觉扮演的心理行为[1]。
角色是环境的产物, 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在社会中, 如果主体把握得不好, 就会出现角色失调, 具体表现为角色错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等现象。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 其角色意识强弱, 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意识观念、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日常言行等方面起到示范与带头作用。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仍存在不足,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角色模糊。
角色模糊也称为角色不清, 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给定的角色的期待或规定缺乏明确的理解和认识, 对角色的行为规范不清楚, 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2]。如, 学生干部是否对其服务角色、模范角色、桥梁角色、学生角色、专家角色、管理角色等角色进行认知;是否知道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及怎么做。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当学生干部处于角色不清状态时就容易出现本末倒置、忽视学业的危险, 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焦虑和冲突感。
2.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 由于不能胜任, 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角色冲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2]。
(1) 角色间冲突。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空间时间上的冲突[2]。比如, 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学生, 他肩负着学习的任务;作为干部, 他承担着学生工作的压力;作为学长, 他承担着关爱学弟学妹朋友的责任等。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二是行为模式内容上的冲突。比如, 一个人改变了旧角色, 担任了新角色, 并且新的角色与旧角色有性质区别时, 也会产生新旧角色的冲突。例如, 部分学生对于升入高一级学府、面对新工作的不适应就是一个例证。此外, 角色间冲突也往往转化为角色内冲突, 通过内冲突的形式表现和完成。
(2) 角色内冲突。角色内冲突, 是指同一个角色, 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于他的期望与要求的不一致, 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的不一致, 而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2]。角色内冲突往往是由角色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造成的。学生干部产生角色冲突是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众多角色伙伴的期待而引起的。学生干部的角色期待不仅来自同学和老师, 而且来自于自我期望。他们一方面要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这些活动可能又得不到同学的认可和理解, 于是在迎合老师和同学之间产生左右为难。另一方面, 策划课外活动的同时占用大量学习时间, 所以不得不熬夜奋战, 感到身心疲惫。
3. 角色中断。
指个体在不同场合、不同阶段, 相继具有两种不同角色时, 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 不能及时地达到角色的行为规范, 从而产生前后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出现矛盾的现象[2]。如新的学生干部因之前没有对相应的职位做充分的认识, 上任之后常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主观能动性不强。又如, 一个普通同学突然被提拔为一个班级或部门的负责人, 以前是听命于人, 现在要指挥别人, 开始很不适应, 有些无所适从。
4. 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 又称“角色崩溃”, 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角色扮演不能顺利进行到底, 以至于不得不中途停止;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 但已是困难重重, 无法解决所面临的困境[2]。角色失败是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发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之一。其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形, 一是角色承担者不得不中途退出, 如部分学生干部因工作开展不了, 不得不辞职或被辞退, 或者一些干部多门功课不及格而被迫放弃学生工作。二是尽管没有退出角色, 但其表现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角色失败往往不是好事, 经常使个体遭受打击。
可见, 学生干部的角色失调或者角色意识不清楚, 会造成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的产生呢?
二、高校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又有内在因素的影响;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1. 学校对学生干部角色意识培养乏力。
由于在校期间干部培训时间较短、学生管理工作人手紧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高校对于学生成为干部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完全跟上学生干部培养教育形势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重使用轻培养、重选拔轻管理、重工作轻研究, 其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足, 缺乏服务意识, 观念上仍然仅仅将学生视作管理教育的对象, 将学生干部视作管理学生的工具和手段, 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3]。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没有科学的方法作前提, 没有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目标、任务等的系统认识, 使得许多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临时性”和“应急性”, 也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2. 学生自身忽视对角色定位的全面认识。
部分学生在任职期间把自身的角色简单地认知为“监管者”, 在同学面前摆架子, 装腔作势, 优越感过多而自律性不强, 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不能以干部身份带动广大同学开展工作;有的简单地认为自身是“服务者”, 从而认为普通同学就是“上帝”, 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要求都尽量满足, 最后所有工作一人承担, 俨然成为大家的“仆人”;有的干部简单认为是“沟通者”, 只承担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角色, 将贯彻执行的职责推到他人身上, 不能有效开展工作。有更甚者, 干脆以“工作者”标榜自己, 忽视自己的主要职责———学习。如此种种, 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学生干部首先还是学生角色, 其次才是管理角色、服务角色、沟通角色、协调角色、模范等多种角色的综合体。
3. 社会错误思想观念和不良风气的影响。
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糟粕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错误思潮也会对学生干部的角色内涵产生某些消极影响。市场经济引发的务实观念和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也会使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中掺杂更多的功利成分, 而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出现脱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学生干部出现角色差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对策思考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 当学生干部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时, 我们决不能忽视。作为骨干, 高校学生干部首先应进行角色认知与角色定位, 方能明确自身的角色行为, 取得学生工作和个人素质提升的客观效果。想要发挥学生干部示范带头作用, 增强学生干部角色意识, 必须充分注意并认真对待这个过程。
1. 重视理论学习, 帮助角色认知。
从字面上理解, 角色的认知似乎并不难。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的职责范围是什么;这个位置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和目标是什么;这个位置对角色的各种知识技能要求是什么:这个位置和其他人、其它组织的分界点在哪里, 这些都是角色认知的最基本内容。然而, 在实际的工作中, 学生干部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 还没有弄清这些问题就开始着手工作, 从而影响工作的效果。对于角色认知不清或认知不正确的学生干部, 首先要帮助他们了解和矫正角色认知, 并尽可能强化他们对角色的认同和内化, 只有经过内化的角色行为才是稳定、持续的, 而内化的必要条件是理性认知的反复强化。因此, 对大学生干部要切实加强理论教育和系统的培训, 提高他们相应的理论水平和素质, 帮助他们深刻地认知相应的角色。
2. 结合自身特点, 进行角色定位。
每一个学生干部都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 角色定位是基础, 也是工作的切入点。只有学生干部明确自己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才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才能减少角色冲突、角色不清等现象, 做到角色适应。学生干部需要认清自己是谁, 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去干。学生干部首先扮演的是学生角色, 然后才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角色, 老师和同学的服务者角色, 是自己工作领域、专业学习、日常行为或者道德体系中的标兵角色, 成为自己负责的工作领域内的专家角色及管理角色。其次, 应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其实, 在学生干部这个“角色丛”里的伙伴关系主要就是老师和同学关系;承担的责任一个是作为学生的职责, 另一个是教师和同学服务者的职责。最后, 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及怎么干。
3.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角色行为。
角色是角色主体依据社会环境和社会期望进行扮演的行为模式, 角色主体自身的素质、知识、经验、能力等, 是实现角色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学生干部在道德修养、性格特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要让他们实现相应的角色功能, 达到既定的角色行为模式, 就必须加强高校的制度建设, 规范其角色行为。一是针对学生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 制定和完善符合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实际的干部任前的培训考核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各干部岗位的岗位职责制度, 明确各岗位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三是制定干部目标管理制度,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四是实行巡察制度, 聘请数名高年级已退干部或相关老师担任巡察员, 督查干部团结协作、为民服务、制度执行、工作绩效、勤政廉政等情况, 巡察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任用以及责任追究的依据;五是实行述职报告评议制。要求干部每期进行述职, 接受现场评议, 找出不足并限期整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常雅娟.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与角色定位[J].教育评论与向导, 2009, (15) :197.
[4]石清丽.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J].发展, 2006, (12) :123-124.
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5
意识形态是党建设的根本,那么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它体现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权执政合法性的来源。苏东剧变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在意识形态领域尝试对我国进行颠覆,意识形态阵地的丢失意味着发生**甚至丧失政权。因此,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任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逐渐成熟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二是在文化领域贯彻社会主义民主原则,贯彻“双百方针”,用民主的方式解决思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定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论与政策并没有很好落实。同时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被无节制拔高和夸大,对马克思主义的随意肢解和意识形态的严重僵化。就文化和意识形态运行看,主要采用“大鸣、大放、大字、大辩论”的群众运动和政治批判的方式。就知识分子政策看,也出现了严重偏差,特别是“文革”十年,对知识分子从政治批判发展到剥夺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各项工作的权利,使知识分子从整体上由“改造对象”沦为“专政对象”。可以说,当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并没有体现真正意义上先进文化的内涵,相反,文化理论准备不足和过度动员铸成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度混乱,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教训是沉重的。
1978年之后,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目标。抓经济、保稳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高度统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团结人民群众,重视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成为这个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党中央又相继提出“三个面向”、“四有新人”和“四项基本原则”等基本原则与策略,在最广大民众中形成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而且,邓小平很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早在1977年他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并不时告诫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同志说:“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2]尽管如此,1980年代后期中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还是有所失误,主要是对广大民众,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导致出现一定程度上意识形态领域的被动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也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逐渐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二是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不断提高解读现实问题的理论创新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三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防范和平演变。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希望起到引领社会思潮、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多次联系宣传思想领域、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至关重要性,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这一思想对正处于意识形态活跃期、社会矛盾复杂期的当前社会,如何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每个公民该如何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当前社会环境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不利影响
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只有找出症结,改正错误,发扬优点,才能在意识形态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主导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
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信仰,理想信念是坚守精神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国人的理想信念意识有淡化的趋势,能够准确讲出理想信念是什么的人越来越少,或是将理想信念等同于宗教信仰、人品修养或道德底线,认为干好工作,当个好人,就算有理想信念了。这种观念不能说不对,但理想信念不仅是这样,它是马克思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也有理想信念产生偏差的群体,参教信教、求神拜佛等行为,就是思想上缺乏信念支撑的表现。
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热情减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外来文化的冲击,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防线的松懈,经济利益的腐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等。最根本的是在信仰方面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日益泛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被淡化。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曰;部分党员干部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3]
(二)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
要颠覆一个政权,敌对势力往往会将意识形态作为突破口,从搞乱人的思想入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经济科技优势,其文化在比较中处于强势地位。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历来就“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4]苏东剧变原因错综复杂,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社会,西方国家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政治话语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像对付苏联一样不断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极力宣扬其价值观念。无论是遏制政策,还是接触政策,目的都是促使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改变。这种“文化帝国主义”必然影响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良性运行,因为“运用政治和经济的权力,宣扬并普及外来文化的种种价值和习惯,牺牲的却是本土文化”。[5]
在具体操作层面,他们极力宣扬“淡化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标榜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美国的富布莱特计划,以文化交流为契机,处处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量国外产品、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进入中国,出国留学、旅游、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忽视政治、追求财富、追逐自由成为当下的热潮。
(三)网络舆论对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挑战
中国的互联网兴起不过十几年时间,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的交互性和便捷性让很多想利用和影响社会舆论的人看上了这块阵地。我们打开网站、登上微博、微信和论坛,经常能看到一些说得头头是道,细想却经不起推敲的言论,比如一些微博大V点赞并不断转发的宣传普世价值、丑化和污蔑现有体制的段子,还有一些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谣言。阿尔温·托夫勒说过:“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6]信息可以跨越国界流动,网络成为超越国家界限和意识形态阵地的“超国家领域”,重视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意义等同于守卫国门。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90%以上是英文信息,其中80%以上由美国提供,中国的网站仅占世界独立域名网站总数的0.07%,网络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总流量的0.05%,而美国输出、输入流量两项指标均超过85%。由于这种巨大的“数字鸿沟”,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凭借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使受众不可抗拒地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从而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标。网络上巨大的信息流使任何监管措施都难以保证言论的绝对和谐,根据传播学定律,听到正面消息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相信,相信的人也只会向周围的三到五个人传播;听到负面消息时,超过七成的人会立刻相信并向周围的八到十二个人传播。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了正面消息不出门,负面消息传千里的网络舆论现状。
(四)社会价值观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
社会价值观即人们对好坏、善恶、得失、美丑等的评价标准、观点态度和行为选择。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价值观错综复杂,总体上是积极的、进步的,但也在一些社会群体中甚至出现了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的严重社会现象。[3]
1.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始蔓延,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中国本已传承千年,但自从彭宇案后,孩子出事不敢救、老人摔倒不敢扶,由于害怕出手相救后可能面临的讹诈,在需要助人的时候袖手旁观、步步退却。
2.消费主义、金钱至上观念的蔓延:崇尚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也受到了冲击,许多人把高消费看做人生的追求,把拥有巨额金钱看做快乐的前提。渴望发家致富没有错,但如果不靠诚实劳动和自身努力,而是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就与党和国家倡导的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还有一些人,富裕之后修建庙宇、烧香拜佛,大行封建迷信之风,与无神论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
3.文化糟粕的泛滥:基于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很多文化创作单位仅以盈利为目的,文化产品完全被商品化,致使低俗文化泛滥,一批格调不高、不审美反审丑的娱乐节目占据了黄金时间,一些学者著书立说只为博眼球、捞资本、争名利,甚至依附于外来资本和政治势力,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祸根。
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出现的具体问题。
(一)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总书记8·19讲话中着重强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中国和世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所有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国家,指导思想都是一元化的。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搞意识形态多元化,结果民心乱了、国家亡了。前车可鉴,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源于历史、基于实践,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的。
意识形态工作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将马克思主义高置神坛之上。党的理论创新生机勃勃,但大众化、普及化和国际化程度相对较弱,往往只体现在文件中、报告上、还有领导讲话里。语言深奥晦涩,别说群众不爱听,党员干部听起来都费神。意识形态工作要“入耳、入脑、入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相结合,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在对外宣传上,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舆论和不同声音不能装作看不见、听不到,要积极为群众解疑释惑、澄清误区,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作用。[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三个倡导概括核心价值观。2014年2 月12 日,《人民日报》刊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发表了《人民有信仰 国家才有力量》社论,将核心价值观比作“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过去,在世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中,中国处于防御态势,面对各种错误思潮仅仅是批判,甚至因怕扩大影响而回避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个字,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都涉及到,可以各取所需,照顾到各个社会层面的人不同的精神需求。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正能量,核心价值观承载的就是正能量,只要广泛传扬,一定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立场、明确方向,坚持正确的道路。
(三)注重网络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营造和谐文化
网络和社会舆论管理上,重要的是疏而不是堵,古代就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说法,现在这种媒体泛滥、信息爆炸的时代,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中国媒体、境外媒体,都在想方设法地挖新闻、夺眼球,一旦找到负面消息,爆料都怕来不及,怎么会帮着隐瞒。我们只能对舆论进行合理的引导,引导舆论的关键在于信息公开,绝不能因为真实消息是负面的,怕造成不良影响而隐瞒。如果藏着掖着,让人任意揣测的话,以媒体丰富的想象力,可能会演化出比事情真相负面无数倍的不实消息。
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舆论,还要提高效率。宣传部门要把宣传和管理的方向向网络延伸,推动党报党刊、新闻媒体、电视台等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升级;和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和不实信息的删除、屏蔽;在原则性问题上,主流媒体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网络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对突发事件加强引导。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抢占网络舆论的先机。
(四)党员干部要重视理论学习,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重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并给人民群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所以,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学习理论,多看经典著作,增强理论素养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底气。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不如过去,是学习机会少吗?应该不是,现在的党员干部有更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是学习内容少吗?应该也不是,书店里有各种理论书籍,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的培训课程不断更新。还是思想上不重视,过去很多老党员、老领导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看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所以他们党性强、讲政治,理论水平高。今天的党员干部要继承老一辈的精神,学习中国特色,培养世界眼光,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坚决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科学分析目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增强意识形态安全的防御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认同度,这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义重大,丝毫不可懈怠。
篇二: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含盖了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达到习总书记8.19讲话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的高度,尤其是在县及县以下的党员干部中,认识模糊、有局限,总认为那是党的高级干部和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事。
(二)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往往被忽视、被淡化,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在基层更为严重。
(三)意识形态工作开展难度大。无论是理论武装、社会宣传,还是理想信念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党员干部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不强,上级要求做的不得不做,应付了事或流于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时效性,成效不明显。
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也就是8.19讲话,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就要从这一高度来理解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明确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使我们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更清醒、更坚定的认识。
(二)明确工作重点,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8.19讲话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要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增强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守思想防线,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自身修养,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得到加强。要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修养,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巩固执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提高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要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把理论知识入心入脑,化为促进工作的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三是突出抓好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宣传质量。社会舆论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好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和主题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丰功伟绩和社会新风尚,宣传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各类媒体的管理和监督,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宣传报道,特别是社会负面报导要有节、有度、分层面。主流媒体要抢占舆论至高点,对网络舆情既要做到监管得力,又要科学应对。对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严厉打击假新闻、假记者等虚假报导,弘扬社会正气,唱响主旋律。
(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思想队伍建设。一是要稳定宣传思想队伍。尤其是县及县以下的宣传思想干部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充实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力量,保证宣传思想队伍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不落伍、不掉队,保持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二是要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培训提高。采取定期培训、交流学习、走出去、请过来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干部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三是要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是这样。要坚定理想信念和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目标明确,宣传什么、弘扬什么,要紧跟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确定不同阶段的宣传重点,明确宣传任务。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广大干部也应这样。
篇三: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加强新形势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是涉及全局、关乎长远的基础性、战略性举措,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切实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是各级宣传部门所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一是基层单位普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往往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没有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片面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了就是尽职尽责了;二是存在群众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一些群众观念更新慢,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富即满不思进取,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积极性不高;社会面上不讲公德、信用缺失等现象有加剧趋势;少数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等。
2、干部队伍业务水平较低。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员流动慢,高素质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干部培训不能经常化、制度化,与当前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干部队伍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在基层单位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和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理论功底有限,专业水准较低,短期内难以胜任工作。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基层干部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知识结构更新不够快,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难以达到新时期基层宣传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3、工作实践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普遍存在。在基层领导的各级层级中,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情况,没有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协调起来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手软”现象,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
4、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一些基层单位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任务交办不明确,责任目标不清晰,出现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整个意识形态传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加上一直以来,由于基层工作事务繁重,有关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导致从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深感自身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和认可,工作无热情,其结果就是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5、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还存在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滞后不相适应的普遍情形。现有的广播电视、宣传文化阵地等方面设施落后,乡镇文化站经费来源少,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二、对策和建议
宁洱县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抓落实;还有很多短板要补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抓落实:
一要抓学习,始终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各级党组织要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上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把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8·19”重要讲话精神和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区宣传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思想认识上强起来。
二要抓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合力。围绕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业务过硬、素质精良的意识形态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要抓阵地建设,扩大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进一步抓好已有的广播、电视、网络宣传阵地和电影院、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阵地,积极探索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共建模式,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村级民间文艺团队培植力度,抓好农村图书室建设,加快阵地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好乡镇文化广播站作用,使之成为宣传文化、科技服务的阵地,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
四是抓网络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营造和谐文化。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舆论。宣传部门要把宣传和管理的方向向网络延伸,推动党报党刊、新闻媒体、电视台等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升级;和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和不实信息的删除、屏蔽;在原则性问题上,主流媒体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网络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对突发事件加强引导。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抢占网络舆论的先机。
存在意识 篇6
关键词:中国公民;法治建设;法治意识
公民法治意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只有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才能使公民树立法治信仰,捍卫法律权威。
一、法治意识的内涵
法治意识是反映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水平以及基于这种认知所形成的对法律、法律的效用和功能的基本态度和信任、依赖程度[1]。首先要明确的是,法治意识与法律意识是有所不同的。法律意识侧重于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知识、思想、观点的认知程度,而法治意识则强调对法律现象的认可程度,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法律的态度,是否懂法、守法、信法。由此可以看出,法治意识是从属于法律意识的,是法律意识中的积极成分,二者都是基于以法律的态度来处理人们的生活,不仅仅要了解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法治意识的提升。
二、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同时也处在社会转型的阶段,法治进程的推进如履薄冰,人们只注重法律所带来的工具效用,对于法治真正的内涵了解甚微。首先,公民缺乏法治权利意识。法律不仅规定了公民应尽的义务也强调了公民应具有的权利[2]。而中国历来的传统讲究的是重义轻利,认为追求权利是有背纲常的。在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在在权利受到侵害所弥补侵害时的心理态度上都忽视了个人具备的法治权利。其次,公民缺乏法律信仰。我国在法律的制定过程,由于自身以及司法问题的限制,没有树立起应有的法律权威;加之公民群体的多样复杂性,使得法律在全社会的普及度不高,长期将法律当做工具缓解燃眉之急。再次,现实中的司法腐败事件使得民众对法律失去信心,渴望追求正义的心情不能被满足,渐渐对法律无感,也就意味着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意识。当前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司法纠纷的问题,民众多数都是以道德视角看待问题,而非法律视角,实则就透漏出对法律内涵的一知半解和对法治权利意识的淡薄。
三、当代公民法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处在发展的阶段,民众的法治意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综合历史与现实的状况,造成我国公民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传统封建专制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缺少法治因子,长期的封建专制使得多数人不知法治为何物。尽管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法律在维系阶级统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那时法律只是统治者制定的“刑律”,目的是为了规范民众的行为,达到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目的,但是统治者却排除在外。儒家文化中的人治思想、“官本位”、“重义轻利”观念并不具备现代民主法治的真正内核,都不利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3]。其次,普法教育的不彻底。建国以后,民主法治建设逐渐走入正轨,党的领导人一直强调法制宣传教育,但法制的宣传依然未脱离形式主义,仅靠社区组办普法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安排考试等形式来推进法制宣传是微不足道的。民众看似在学习法律,接受法律意识,实则是囫囵吞枣,根本没有领会法律的真正价值。再次,法律工具化的误解。长期以来的错误影响导致人们只是将法律作为一种工具,当遇到法律纠纷时,才想到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但在其发挥应有功效之后却不考虑法律存在的真正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理解,法律作为一种工具为人民服务这种观念是正确的,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律的应有之义。但是如何在秩序引导与价值培养之间寻求平衡才是关键,要让民众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才能保障自我权益。
四、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它的形成需要经过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将法治意识上升到法治规范,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氛围。针对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培育方法:
(一)促进法治观念形成,树立法治信仰。从古至今,制度的改变所需时间甚少,但观念的改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更何况要在中国这片人治高于法治的大地上建设民主法治着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法治观念的形成首要体现在对法律的积极遵守,必须要将法律视为约束个人行为的规范准则,形成一种民众都积极参与的法律秩序。其次要树立法律至上的原则,要坚定地相信法律,相信法律是正义的化身,这就需要将民众对法律价值的认同由外在规则转变为内在价值准则[4]。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积极参与普法活动,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在守法的过程中自觉拥护它,将其内心的法治观念内化为一种规则,一种情感,才能使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法律、接受法律和捍卫法律,最终实现全社会的法治信仰。
(二)提高基层普法工作者的法治意识。我国的普法工作是由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工作模式。因此,普法工作者的法治意识水平决定了法治是否可以良性发展。普法工作者多数是以基层公务员为主,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中与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一部分人,他们更应该培养法治意识,以自己的具体行动影响民众。首先要明确的是,基层公务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滥用权力。其次,普法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将普法教育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处理矛盾纠纷有机结合在一起,生动有序的宣传法律知识,重视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才能为民众起到带头作用,才能形成有利于法治建设的良性氛围。
(三)确保法律良性运作,提供制度保障。观念层面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要促进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关键就是要完善有关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要以我国公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在立法时充分考虑民众的诉求,倾听民众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增强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其次在执法过程中,要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另外公民对于司法的公正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法律的态度,因此,要始终秉承着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宗旨,对于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要坚决抵制,确保法律的良性运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为法治意识的促成提供制度的保障。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公民学法的积极性。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对常规普法形式发出挑战。传统的发放普法书籍、普法讲座的形式已不能满足民众学习法律知识的需求了。因此普法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和民众的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改变普法宣传的形式。政府以及普法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定期向公民推送有关普法教育的知识,及时发布有关信息,提高民众对法治的关注度。另外新媒体本身具有的双向互动的特点,民众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平台阐述自己的观点,政府和普法工作者也可以及时掌握民众的想法,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既有效地提高了公民法治意识也为普法宣传的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作者单位: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來君.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探析[J].攀登,2010,29(2):119-122.
[2]赫崇飞,王继辉.论“法治中国”实现背景下增强法治意识[J].鸡西大学学报,2014,(7):75-78.
[3]孟书广,张迪.论公民法治意识的内涵及培养[J].知识经济,2012,(15):15-15.
存在意识 篇7
一、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问题
在高校助学贷款中, 学生、学校及银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者的有机结合即会对贷款产生良性的促进作用。
(一) 借款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作为贷款的申请者及受益者, 其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导致还款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诚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 有些学生虽然手持“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材料, 但材料中具有水分且其真实的家庭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要求。在蒙蔽学校和银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 不用于解决自身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反而做出了违背贷款初衷的事情。一些专业的学生在家长给予相应的学费后, 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并挪以他用, 使有限的教育资助资源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2.学生贷后恶意拖欠贷款。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还款阶段时, 部分学生怀有侥幸心理, 认为学校与银行对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可钻的漏洞, 不能对其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有效的监管。这种行为只是其主观上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不足, 导致其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产生逾期, 生成不良信用记录, 不良信用记录会对贷款学生日后生活产生影响。
3.贷款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其一, 部分贷款学生在毕业后趋于对社会功利及享乐的追求, 执着于追求进入社会后所谓的“成功”, 而对自己贷款一拖再拖;其二,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部分同学认为贷款的事情只是国家和学校的事情, 自己只负责学习就可以, 没有对诚信方面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涉猎, 对高校负责贷款的老师讲解过程中也不在意。
(二) 学校在诚信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学校作为学生与贷款银行的协调方, 需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任务。但在高校助学贷款中, 学生诚信还款教育工作仅由贷款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工作仅靠贷款老师的诚信宣讲, 在学生签订合同过程中苦口婆心, 这样的诚信教育只能产生瞬时效应, 很难起到长期效果。因此, 在高校日常的教学中, 需要任课老师言传身教, 将诚信作为学习教学的必修点进行教导, 不仅要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认识诚信, 也要让普通的同学对诚信引起重视, 内化于心。
(三) 银行关于诚信的宣传力度仍有欠缺
其一, 银行作为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方, 在诚信宣传方面理应下大力气, 花大功夫做好诚信的宣传力度。相对于学校来谈, 银行对诚信还款的问题更具有专业性。很多高校负责贷款的老师不能对诚信政策给予学生深入的解读。所以, 老师和受助同学更期盼银行的诚信宣传走进校园, 为广大师生普及征信知识。其二, 银行应增加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 对贷款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所了解, 在贷前学生的信息审核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审核, 对贷后学生信息需进行及时地跟踪监督, 不断促进学校与银行的信息互等。
二、解决高校助学贷款诚信还款问题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曾强调, 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创新发展, 将公民“讲诚信”列为重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一。
(一)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 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以诚信作为基础。诚信道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和汲取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最终沉淀。诚信道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气质和内涵。它着重阐释内心自然真实和道德自律, 展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完善, 从内心精神层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诚信强调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平等友善, 逐渐形成人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展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的平等关系, 从人际交往层面再次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此看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促使大学生需强化诚信教育
市场经济具有自由、公平、产权明晰等特性, 但在市场交换规则中需根据市场的供需状态由市场中的个人进行主观的调整。在这种经济形势下, 需要每一位公民都要保持真诚互信的态度进行交流合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攻坚期, 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希望将落在今天的大学生的身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具有先进知识的大学生, 更需要的是具备诚信品质的青年人才, 由此可见, 对当代青年学生强化诚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三、从公民诚信意识探寻解决高校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途径
人无信不立, 国无信则衰。当代青年的诚信品质的高低与否将映射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青年学生的诚信品质是当下亟需探寻的关键问题。
(一) 社会家庭双向引导, 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诚信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传统美德, 优良的诚信家风将塑造出孩子诚信优良品质。每一名父母也是社会中的独立个体, 在社会的交往中以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交往, 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营造诚信氛围, 严守诚信道德, 优良的社会风气将带动青年才俊以诚待人, 以诚待事, 诚实贷款, 诚信还款。
(二) 学校诚信感恩教育相结合, 培育学生诚信观
尚德修能方成才。诚信教育可贯穿于传道授业解惑中, 以及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果紧靠管理贷款教师的几分薄力, 学校组织的几次活动很难让诚信深入青年学生的头脑之中, 不能让学生将诚信内化于心, 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但管理教育相结合便形成良好的诚信校园氛围, 有助于激发学习诚信知识的兴趣, 增强学生诚信意识, 矫正学生的侥幸心理, 促进贷款的良性发展。用诚信的态度去申请贷款, 用感恩的心用好贷款, 用感恩和诚信去偿还贷款。
(三) 银行加强宣传力度, 促进校行信息对等
银行的宣传可在现有商业宣传的基础上走入校园, 加强诚信知识的宣传。高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 也是青年聚集的圣地, 在校园内进行诚信、征信相关知识的宣传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银行可从专业的角度讲解政策, 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学校与银行信息对等上, 银行不仅要在贷前全面考核贷款人信用等级, 在贷中加强学生信息管理, 贷后完善信息审核, 达到学校与银行的信息交流对等。
国家助学贷款是教育公平的保障, 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诚信还款是一个公民良好的品质。提高贷款学生的诚信还款意识, 是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青年诚信观的过程。公民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努力做到个人认同与社会氛围、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促进诚信道德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
摘要:本文针对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别从高校助学贷款的三个主体逐一探寻不足之处, 并从公民诚信的角度对所寻问题进行逐一解析, 剖析诚信还款的表面现象, 内化出诚信公德在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诚信,高校助学贷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熊波.机会均等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金民卿.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意义[J].前线, 2014 (11) .
存在意识 篇8
关键词:预备警官,公共服务意识,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逐步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加入了世贸组织后,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壮大。我国已经实现了基本小康的发展目标,逐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人们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发展形势也越来越复杂。我国政府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公安工作是政府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具备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掌握精湛的公共服务技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公安院校的学生是公安事业的预备警官,是今后开展公安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提升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也在情理之中。
一、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意识
通常情况下,公共服务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共识基础上,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公民,不论他们的收入、种族以及地位差异,均应该普遍地享有到广泛的服务。从公共服务的目标来看,它是为了确保所有公民应该享有或者获得的基本权利以及利益。公共服务意识通常是指行政人员要具备的公共服务意识,是各级政府部门中的相关行政人员在实施行政活动的过程中,将维护、实现以及发展公共利益为自身的基本职责,具备了乐意扮演好所需的服务者角色,自觉地、积极地服务于公众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具备相应的服务责任的良好思想、认知以及理念。本文所研究的是针对广大公安院校的预备警官进行公共服务意识教育,使其确立以及有效地增强自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务技能,更好地提供公安工作的服务水平以及质量和水平,因此具备重大的研究价值。
二、预备警官公共服务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很多公安院校非常注重专业课教学,高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然而却未能让学生具备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导致学生存在着非常淡薄的公共服务意识。比如,近几年以来持续发生了多起突发性群体事件,都是因为公安部门不具备较强的公共服务意识,导致矛盾激化,一部分干警不能坚持“公民至上”以及“服务至上”等价值理念,体现出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将“官场”习惯以及行为带入到工作中,不但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服务,反而对群众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此外,有的公安干警虽说具备了一定的服务意识,然而未能感到服务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也未能很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意识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性,“服务次要论”还有很大市场。假如这些预备警官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了这些情况的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这也从反面衬托出强化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的重要价值。
(二)服务制度有待完善
眼下不少地方的公安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不但是口号,还是诸多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也要建设规范、科学的公共服务服务制度。然而,很多公安院校在开展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口号和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未能关注制度教育。这样一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只是注重具体措施层面,不能很好地把握相应的理论内容。因此公安院校的相关部门要能够在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设计规划行之有效的路径,能够建章立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则制度,能够规范地、细致地量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但是依旧有不少学生对公共服务意识的把握和理解较为浅显、庸俗,不能真正地切中要害。
(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只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而且不能非常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具体的公共服务意识理论和内容。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地讲课,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这门课还属于考察课,不属于考试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降低了。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非常发达的、非常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实效性。
(四)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意识教育考核
一些警校的教师在开展公共服务意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讲授相关内容,并未能有效地考核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样以来,学好学坏一个样,使得广大预备警官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服务意识。这样一来,预备警官具备的公共服务意识十分有限,也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要指望他们能够将其运用在具体工作中。
三、提升预备警官公共服务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对预备警官的公共服务意识教育
为了更好地解决广大预备警官公共服务意识非常淡薄的问题,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要采取多种方式,运用正反案例,让他们在实习、课题研究以及课题讨论中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意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要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公共服务意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升公安部门的服务质量,忠实地履行职责。因此公安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要求广大教职员工转变观念,切实塑造高素质的预备警官,让他们牢固地树立“民本位”的公共服务服务理念,从而使得预备警官能够更好地满足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今天的预备警官就是明天公安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安事业的公共服务意识、水平以及成就。所以打造出一支知识化、专业化、高素质、业务精湛的预备警官队伍,使他们具备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要求。
(二)强化制度建设
公安院校要让广大预备警官深刻地意识到,法制化、制度化能够很好地相关单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假如只是转变了服务方式,则难以具体地统一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评价以及监督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安部门的服务质量。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规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是要让学生理解强化绩效管理,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公安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绩效评估机制,能够有效地考评和监督公安部门和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它的法制化、制度化以及公开化。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监督体制,构建系统的现代监督体系,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公安部门服务对象的群体性以及广阔性,服务方式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这些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相关单位有效地服务过程,避免行政行为出现相应的越位、错位。这就能够很好地看出,迫切需要建立注重实施、监督以及管理的政务公开长效机制。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在讲授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具体地讲解公共服务意识的相关理论和内容,要多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缺乏公共服务意识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这样以来,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学好这门课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学校的热情,要将这门课改为考试课,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一些知识。还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还能够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
(四)采取多种考核和评估方式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为了有效地提升和加强公共服务意识教育的实效性,要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和评估活动。例如,可以评估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课中学习效果、课后复习效果。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和考核,考核学生的理论把握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既可以针对全部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具体学生进行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在课堂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可以评价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学好公共服务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教师要牢牢地记住,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准确。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
四、结语
存在意识 篇9
中专学校在20世纪70~80年代经历过鼎盛时期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慢慢没落,尽管在有些地区政府花大力气扶持中专教育,但是在就业压力及社会观念的双重压力下,依然前景不容乐观,许多初中毕业生希望自己能尽量上更高层次的学校。因为中专教育所处的这个尴尬的境地,学校也在探索适合的道路,学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从生源上来看,因为对中专学历的不认可,中专已经几乎招收不到中学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因为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影响,很多学生对中专教育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以至于在校期间有种种不良的行为表现。当然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从自我意识方面入手,探讨了中职生的教育策略。
自我意识中最基础的部分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做出的认识和评价,其中自我评价又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一个人自我评价客观与否,直接会影响着个人的自我体验,进而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调控。而自我认识一方面来自于自省,而更多的来自于与周围人的对比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不恰当的对比,容易导致错误的自我评价,而错误的自我评价又会导致自己产生不合时宜的情绪体验,进而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表现。中专生与高中生相比少了高考的压力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的迥异,学习成绩不再是学生唯一的追求,成绩也不再代表一切,他们开始追求更多方面的满足,自我评价变得更加多元化。而处在自我意识飞速发展时期的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更多地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够客观的对比便会导致不够客观的自我评价,当这种评价是负面的,而他们又选择了不够合时宜的自我调控方式时,便会出现行为问题。
当代中学生,包括中专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从一生下来就面临着种种问题:或者是家庭的核心,父亲母亲娇宠溺爱,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分享的意识;或者父母都忙,无暇教育,放任自流;或者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从小便背负着沉甸甸的期望……种种问题导致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表现在自我意识上便有以下几种情况:过高评价自己,自负狂妄;心理脆弱,稍受打击,便由自负转向自卑;不会客观评价自己,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善于自我调控,难以选择合适的自我调控方式……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更加多元,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价值观的变化也影响着青少年的自我评价。比如在经济社会的推动下,一些人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出现了一些人倡导的“一切向钱看”,以获得金钱的多少作为自己价值的体现,而这些思想也影响着学生,表现为一些学生的“拼爹”现象,一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因此而自卑,这是价值观带来的自我认识误区。
以上的种种问题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有了新的启示:学校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学生课业成绩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不同时期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从根本上取得实效,不能仅仅通过固定的校规校纪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寻求行为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个就需要充分地研究中专教育的特点与方向,只有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他们才愿意认真学习,并且通过接受中专教育体验自己的价值,获得自信心和自尊感。而自信的获得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方面,根据以下一些特点,特提出相应指导策略:
一、针对学生
1. 端正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指导学生学会归因,合理的归因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3. 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学会自省,合理地、客观地和周围的人进行对比,既不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造成盲目自大;也不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导致无谓的自卑。
4. 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自暴自弃。
5. 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提升自我价值,获得自信感。
二、针对教师
教师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到学生的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而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指引者和心灵的守护者,在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老师的做法,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条:
1. 尊重孩子。
孩子有自我意识的时候,自尊的体验最深刻,伤害孩子自尊的老师同样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阴影。
2. 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学生某些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变化,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4. 指导学生合理客观地评价自己,首先自己要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要宽容公平,不厚此薄彼,学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5. 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端正学生的认识。
总之,中专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可能在学校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们也是一群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孩子,需要老师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参考文献
存在意识 篇10
关键词:穆旦,诗歌,苦难意识
存在主义认为, 苦难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况, 人类永远也摆脱不了苦难, 苦难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这不仅指苦难在很多时候构建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内容和主题思想, 同时也意味着创作主体自身的苦难经历经常会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沉淀、结晶而成为艺术创造动力, 西方文学无疑如此。表现苦难是西方文学的主题传统, 从普罗米修斯到俄狄浦斯、哈姆雷特、西绪福斯, 都是经典的苦难形象。
对穆旦而言, 他是深深懂得苦难的, 正如王佐良所说, “他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毋庸置疑穆旦体会到的苦难除了时代与民族危难的促发,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西方存在主义苦难文学的影响。穆旦1935年进入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学习, 深入接触了西方现代诗人的作品, 对苦难的觉察进一步趋向内心体验:
“当时我们都喜欢艾略特———除了《荒原》等诗, 他的文论和他所主编的《标准》季刊也对我们有影响。”艾略特带来的“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变革意识, 特别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 人与人, 人与自然 (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 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 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的心理、悲观绝望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荒原》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伦敦的荒凉、混乱与虚无, 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 整首诗里, 我们能看见的是“人类无尽的灾难、痛苦和绝望, 一切都在不停地崩塌、溃烂和消亡”。艾略特的“荒原”表达出来的现代苦难, 让穆旦在中国的土地上找到了落脚点:
饥饿是这些孩子们的灵魂
……
这小小的空虚的躯壳, 向着空虚的
四方挣扎, 是谁的债要他们偿付:
……
荒年之王, 搜寻在枯干的中国的土地上,
教给我们暂时和永远的聪明,
……
———《饥饿的中国》
全诗笼罩着《荒原》的苦难与悲剧氛围,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饥荒、战乱的中国社会图景。穆旦对战争的厌恶、批判, 不是基于单纯的民族仇恨, 而是基于对全人类的博爱, 是“人”的命题让他把苦难一一诉说。
对穆旦本人来说, 苦难无疑是一个极具消极意义的存在, 但如果抛开诗人的感受和承担, 单从文学书写和写作体验的角度来谈, 苦难却是一大财富。穆旦在体验苦难的过程中, 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的存在。在他的诗歌中, 无论是日常生活 (《还原作用》《线上》《报贩》《诗八首》《友谊》等) , 还是政治环境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神魔之争》《控诉》等) ;无论是物质世界 (《通货膨胀》《荒村》《城市的街心》等) , 还是精神世界 (《三十诞辰有感》《被围者》《智慧之歌》《时感》等) , 我们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诗人发自内心的对苦难的反思、搏斗与挣扎。
在穆旦的诗中, 社会时而是一座“广大的医院” (《哀悼》) , 时而又成了一个“饥饿的国度” (《时感四首》) 、“曲折的地方” (《我想要走》) 、“危险的土地” (《活下去》) , 社会迫害人的生存和发展, 使人“丧失了本真”, 只听到“痛苦的, 人世的喧声” (《童年》) , “而失败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埋伏”, 我们“弃绝了一个又一个谎”“就弃绝了欢乐”只能走去“向着一片荒凉, 和悲剧的命运!” (《诗二章》) 。穆旦痛切地感受到社会对于人的压抑, 个人在社会的重围下空剩无力与无奈:
呵, 钢筋铁骨的神, 我们不过是寄生在你玻璃里的害虫
把我们这样切, 那样切, 等一会就磨成同一颜色的细粉,
死去了不同意的个体, 和泥土里的生命;
哪里是眼泪和微笑?工程师、企业家和钢铁水泥的文明
一手展开至高的愿望, 我们以渺小、匆忙、挣扎来服从
许多重要而完备的欺骗, 和高楼指挥所的“动”的帝国
不正常是大家的轨道, 生活向死追赶, 虽然“静止”有时候
高呼:
为什么?为什么?然而我们已经跳进这城市的回
旋的舞
———《城市的舞》
这是穆旦的控诉, 控诉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无情而残酷的抹杀, 模式化、规范化代替了人性野性的本真和本然的丰富, 对穆旦来说, 这是不能忍受的, 他期望丰富, 哪怕是痛苦, 也要是“丰富的痛苦”。现代都市文明挤压着人, 使人异化, 个体和生命被毁灭, 心灵也被扭曲, 追逐物欲与虚荣的满足, 人在现代物质文明面前迷惑不解、软弱无能却又被裹挟其中。社会对人的异化, 更多地表现在战争对人的异化上。“勃朗宁, 毛瑟, 三号手提式, /或是爆进人肉去的左轮, /它们能给我绝望后的快乐, /对着漆黑的枪口, 你就会看见/从历史的扭转的弹道里, /我是得到了二次的诞生” (《五月》) 。这是战争带来的心灵的扭曲, 更可怕的是战争的逻辑:“告诉我们和平又必须杀戮, /而那可厌的我们先得去欢喜。”在这样的荒唐之下, 人被僵化, “排成机械的阵式, 智力体力蠕动着像一群野兽”, 人被残害, “个人的哀喜/被大量制造又该被蔑初被否定, 被僵化, 是人生的意义” (《出发》) 。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穆旦着意表现的是其冷漠、自私、残酷、相互欺诈的一面:在《摇篮歌》里, 他怀着更沉痛的心情, 借一曲婴儿的歌谣唱道:“合起你的嘴来呵, 别学成人造作的声音, ”“等长大了你就要带着罪名, /从四面八方的嘴里/笼罩来的批评。”“但愿你有无数的黄金/使你享到美德的永存, /一半掩遮, 一半认真”, 而最让人震惊和痛心的莫过于最后一句:“为了幸福, /宝宝, 先不要苏醒。”诗人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强者与弱者, 上等人与下等人, 长官与士兵, 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充满对峙、排拒、冲突、抗争, 才用痛彻心扉的声音唱出这曲不像摇篮曲的《摇篮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深一层发展就牵涉到两性爱情问题。穆旦写爱情的诗歌并不多, 《赠别》《寄》写出了对爱情的追求, 却也道出了有悖于传统的冷静的理性:“它们来了又逝去在神的智慧里, 留下的不过是我曲折的感情”、“我看见我是失去了过去的日子像烟”, “我”在爱情里渐渐触到智慧而并不是情感, 懂得了爱的希望与无望, 便试图在理性层面上超越爱、超越情感。在被人称道也被人反复解读的《诗八首》中, 诗人更是把爱情还原成纯粹的理性, “我”并不是用“心”和“情”去“谈情说爱”, 而是用理性对爱情进行清晰的解剖。正是这样一种理性, 浪漫化的爱情才会还原成“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的道德告白。爱情双方更多的是隔膜与流离, 双方都处在变化之中, “不断地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两人的性格相同, 则“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 性格有差异,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 剩下的, 只有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们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浪漫何在?幸福何在?只有冷静的理性, 只有痛苦———“不断的寻求”、“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正如西方存在主义者对自我的稳定性、可靠性甚至存在意义产生怀疑一样, 穆旦也同样表现出对自我的惶惑。“在人从属于物的情况下, 人失去了本性, 成为非人, 成为对自己、对别人说来都是异化了的分子。”穆旦追问“我”的存在, 在“荒野”里,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从子宫割裂, 失去了温暖, 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 他努力寻求, “不断的回忆却带不回自己”, 没有了根的联系, 也“没有什么能抓住”, 精神处于一种悬空状态, 于是, 他投进爱情的怀抱, 却“伸出双手来抱住了自己”。一切都是幻化, 一切都是绝望, 他开始“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境” (《我》) 。丧失自我的悲哀, 寻找自我的失败, 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出生之罪”, 诗人不断地反思、寻求自我, 期待着自我的复位。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4]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存在意识 篇11
我国作为一个饱受战火洗礼的国家,从来不缺乏动人的题材,影视创作者也始终保持在战争题材方面的探索——从建国初期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赞美歌颂,到90年代以史诗视角展现战争,此中流露出的艺术才华和澎湃激情有目共睹,但不得不说不少战争题材片往往重在意识形态的宣讲,而缺乏对人对战争本身的思考。
20世纪末和新世纪以来,《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等高水平战争题材影视片为战争剧设立了新标尺,与之相比,国产片意识到自身在制作水准、艺术性和思想深度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日趋加速,早已不同于冷战环境下敏感的国际政治局势,战争题材国产片的发展也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战争场面的真实方面
战争片最大看点无疑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战场,战争场面还原是否逼真便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影片的心理认可。但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战争片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一方面是观念上的落后,在人道主义的顾忌下避免正面表现战场的残酷,场面空洞,甚至有的仅是烟火加枪声,难以带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技术实现上又非常有限,难以呈现逼真的现场效果,因此只能将笔墨花在渲染美感与人物的无畏与乐观上,将战争的真实和背后的残酷无形地消解了,缺乏战争片本应有的冲击力和震撼效果,战争的野蛮和残酷也被弱化了。而《太平洋战争》等片则全力做到真实再现,观众如同被真正带入了战场现场,在视听上都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新世纪以来,国产片在真实性上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集结号》《南京!南京!》等电影甚至《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电视剧都有意识地增加了直接展现战场残酷的戏份,在此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二、时代局势的真实
由于冷战局势以及后冷战时期久久难以散去的意识形态分歧的原因,长期以来,国产战争片都陷在一个仅以共产党军队为表现对象,国民党军和日本军队都被高度符号化和脸谱化的狭隘圈子中。诚然,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毫不动摇的抗战意志、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开辟敌后战场的英勇决策都对这场民族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身处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对民族战争的贡献同样举足轻重,特别是一些国军爱国将领文武兼修,深明民族大义,远不像传统抗战剧中那样平面化。因此刻意忽视甚至遮蔽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行为的处理方法是片面的、不真实的。
这一现象同样在近几年的影视片中有了较大改观。抗战剧中的国民党军队及其将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正面呈现——在《历史的天空》中,陈默涵和高秋江身为国军却时刻惦念共产党抗日大计;《亮剑》中的楚云飞是坚定的国民党信徒,但这位国军将领在人格和人品上都有可取之处,而且在民族大义前选择大局为重;而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一片更是直接以一群国民党远征军为正面主人公,着力刻画了他们可歌可泣的军人气概和牺牲精神。从此前的刻意回避到如今戏份的增加、地位的提升,国民党军队在片中的形象变化不仅反映了国内影视剧创作自由的提高,更朝着历史真实迈进了一大步,曾经被遮蔽的历史主体得以呈现,一幅幅更真实的时代局势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现。
三、人物形象的立体与真实
建国后深入百姓人心的影片基本上可归为“英雄谱”系列,主人公不管是游击队还是李向阳、张嘎们,不管年龄、身份,统统都是英勇善谋的战斗英雄。那一时期我国战争题材影片的主要模式便是塑造英雄。
但是就英雄人物本身来看,勇敢与智慧也不是他们的全部人格,反面人物同样也不是也不是毫无人性的坏。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做事说话要有人情味儿。国产剧在这一策略上的改变在正面人物身上体现为英雄的草莽化、人性化、个性化。几部受人欢迎的电视剧的正面主人公都带着一股十足的匪气,例如《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必达,《亮剑》中的李云龙,《狼毒花》中的常发等。英雄的草莽化既有其历史合理性,客观上又增加了人物戏剧性,便于建立情节和矛盾冲突,其独特的缺点反而显得亲切,让观众更愿意去认同和接受。而体现在反面人物身上,就是敌方人员形象的立体化。例如《亮剑》中有着冷酷外表和机敏判断的鬼子特工队长和国民党军官楚云飞,在人格上并未受到贬低丑化,从魔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电视剧历来就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很好地反映与传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国产片因为意识形态、审美理念、技术水准以及制作经费等种种限制,还难以与欧美电视剧抗衡。单从剧本来看,中国电视剧大多根据小说改编,很少有专门为电视剧而创作的原稿。这使得国产电视剧更像话剧,剧本传统,节奏平缓,创作思路缺乏视听思维因而很难打开局面。
三十多年前一部叫做《二零零零年,约纳森将满二十一岁》的瑞士影片在片头题记中写到:二十世纪的所有预言,都是关于革命的预言;二十世纪的全部记忆,都是革命遭到失败的记忆。二十世纪是一个炽热的世纪,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早在八十年代末——东西方的对峙局面瓦解冷战结束的那一刻就已告别了这个张扬激荡的世纪。中国新世纪战争片的转型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根本,正是由于冷战意识的渐渐消解,使得其娱乐消费功能逐渐替代了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宣传功能。因此为了满足已经见识到世界范围内优秀战争片的消费者在视听娱乐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影片生产者在艺术和技术水准完成了极大的改进提升。同时,国共两党的和解以及中国政治环境逐渐宽松这一政治大环境,使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者思想得以解放,敢于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开拓新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手法,从而向历史真实更跨近一步。
通常,我们认为真实与艺术效果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但对于战争片来讲,“战场真实”使得观众体验更震撼、“时代背景真实”开拓了人物和故事空间、“人性真实”便于塑造更丰满更具性格张力的人物。但需要警惕的是,对于受制于市场和观众口味的战争片来说,类型化的根本追求与呈现真实终究难以两全。例如当前,为了充实人物性格而强行在一部力求还原战争残酷的片中加入浪漫爱情以增加人物的传奇性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样一来就有把战争故事戏剧化、戏谑化的嫌疑了,还请创作者们保持谨慎的创作态度。
[1]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苗棣.论通俗文化 :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2004.
存在意识 篇12
一.宗教与自由的艰难选择
罗塞蒂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信仰、受难与禁欲等宗教主题的。对宗教的眷恋, 使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比如她在《圣灰星期三》中写道:“耶稣, 我爱你吗?你的爱太遥远, 我够不着, 她躲在天堂的光里。”[4]在这首诗中罗塞蒂反复地吟唱“天堂”, 希望身后能升入天堂, 但又担心自己得不到上帝的眷顾。罗塞蒂的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其实是对现实存在不满的反映, 一种寄希望于来世的表现。通过诗歌, 她在反复质问耶稣的爱为何离人如此遥远。可见, 罗塞蒂对耶稣已经产生了怀疑, 这不是一个普通教徒所能做到的。站在耶稣面前的罗塞蒂, 俨然已具有了存在主义觉醒意识。在另一首名为《修道院门槛》的诗歌中, 罗塞蒂借用“修道院门槛”这一意象, 象征性地表达了自己面对宗教和自由之间的矛盾心理。这也说明了罗塞蒂并非是一个“洁白无暇”的修女, 她也有强烈的个人理想和对自由的渴望。“自由哲学”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我命定是自由的, 这意味着, 除了自由本身以外, 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 或者可以说, 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5]罗塞蒂在诗歌中对自由的呐喊是她萌发存在主义意识的表现。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人对自己行为的自由选择是人的本性。人有选择自己信仰的自由。狄金森眼中的存在也有类似的特点, 在她看来存在应该是摆脱依附、自由选择的存在。可是, 狄金森对宗教的态度并不是简单的否定或排斥, 而是同样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她生活在有着浓郁宗教氛围的新英格兰。在其家乡阿默斯特小镇, 加尔文教统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所有人都被要求将灵魂奉献给耶稣。狄金森质疑宗教观点和神学的价值观。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和罗塞蒂相似, 狄金森也要面对宗教与自由的艰难选择。一方面, 她顶住了宗教压力, 终生没有成为教徒;而另一方面, 在她的内心深处又为自己冒犯上帝而具有了一种负罪感。她在诗中写道:“我不放你走, 除非你为我祝福”。这正是她与上帝关系的真实写照。诗人的自我永远处于抗争、搏击的状态, 而这抗争不仅是为了远离信仰, 同时也是为了接近上帝。在《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一诗中, 诗人通过模仿死者弥留之际意识逐渐涣散的过程, 以考证来世的确定性及上帝存在的真实性, 也反映了她对宗教的矛盾心理。
二.爱情诗里的入世哲学
尽管罗塞蒂已经是一位具有了存在主义觉醒意识的教徒。但她的日常生活、诗歌创作, 乃至谈婚论嫁, 还是要受到上帝存在的约束和影响。年轻时的罗塞蒂长相甜美, 常为其兄拉斐尔前派诗人、画家但丁·罗塞蒂做模特。18岁时, 她爱上了画家詹姆士·科林逊并与他订婚, 但因为科林逊信奉的是天主教, 与英国国教的教义相互冲突, 所以两年后罗塞蒂解除了婚约。1862年, 她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学者查尔斯·凯利, 后又因凯利是无神论者终使两人劳燕分飞。此后, 她还一度爱上了有妇之夫威廉姆·司各特, 但结果也是有缘无分。
罗塞蒂通过诗歌述说着自己失败的爱情, 在表达了对爱情失望的同时也反映出自己缺乏行动力的入世表现。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要由人自己的行动来决定和体现的, 而不是由上帝掌握和安排的。情感的创伤让罗塞蒂的诗歌带上了浓重的忧郁和悲哀的情调。《第一日》是罗塞蒂的一首哀婉感人的十四行诗:“我多么希望自己还记得你我邂逅的第一日, 第一时, 第一刻, 它或是灿烂如夏或是暗淡如冬, 我只能如此说。”[6]在该诗中, 诗人抒发了自己急切地想找回与爱人第一次相会的那份记忆。却又不能不为自己年少无知不懂得珍惜而懊悔不已。在面对宗教与爱情的艰难抉择中, 成年后的她依旧是无可奈何。她在《想念》中写道:“请想念我吧, 当我已经不在———不在这里, 在远方, 寂静的田园;当你已不能握住我的手腕, 握住了我的手, 我欲去又徘徊。”[7]可以看出, 罗塞蒂对于爱情始终保持了一种被动的姿态。她渴望被记住, 被怀念, 甚至希望被再一次握住双手。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行动哲学”, 即“入世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鼓励人行动, 尤其是把人置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存在状态下, 并以绝对自由的事实性来强加于人, 使其处于孤立无援又不得不行动的人生悬崖之巅, 人必须要行动。”[8]站在爱情的世界里, 罗塞蒂虽然孤立无援, 却用另外一种方式采取了行动。她在诗歌创作中直白地道出了自己爱的心声, 迈出了“入世”的步子, 突破了宗教的禁锢。
与罗塞蒂相似, 狄金森也曾经历过几次失败的爱情, 这也是导致她隐居及终生未嫁的主要原因。虽然狄金森思考的是入世的问题, 但采取的态度则是出世的回避。学者们认为, 狄金森先后与沃兹沃斯、希金森、罗德等人有过感情纠葛。1854年, 狄金森在费城的一次旅行中, 遇到了英俊潇洒的已婚牧师沃兹沃斯并深深地爱上了他。迪金森的一些诗歌和书信都是见证这份爱情的有力证据。甚至可以说沃兹沃斯是触发狄金森诗歌灵感的缪斯, 因为她们交往的这几年恰好是狄金森写诗最多的年份。然而, 沃兹沃斯已有妻儿, 并且身为牧师。在爱情和宗教法度的抉择面前, 狄金森选择了后者。1860年, 狄金森在爱情诗《但愿我是, 你的夏季》中写到对沃兹沃斯的思念:“但愿我是, 你的夏季, /当夏季的日子播翅飞去!/我依旧是你耳边的音乐, 当夜莺和黄鹂精疲力竭。/为你开花, 逃出墓地, /让我的花开得成行成列!/请采撷我吧———秋牡丹———/你的花———永远是你的!”这首诗比喻贴切, 正是狄金森内心的真实写照。
与罗塞蒂一样, 狄金森爱的行动也同样只是通过诗歌创作来展示的。相比之下, 狄金森的爱情诗更加充满激情。比如《暴风雨夜》:“暴风雨夜!暴风雨夜!/我若和你同在一起, /暴风雨夜就是/豪奢的喜悦!/风, 无能为力———/心, 已在港内———/罗盘, 不必!/海图, 不必!/泛舟在伊甸园———/啊, 海!/但愿我能, 今夜, /泊在你的水域!”这首诗描写了暴风雨夜, 一对恋人心中却是豪奢的喜悦。在拉丁文中“luxury”有“lust” (强烈的性欲) 的意思, 所以, 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对其爱人狂野的爱。对爱和幸福的强烈渴望让诗歌中的她穿越了层层风雨, 到达了幸福的港湾。这种对爱情大胆、露骨的描写更体现了诗人对宗教的蔑视和对真我存在的追求。
三.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意识
死亡对存在主义来说是一个核心问题。海德格尔说过, “畏”, 是对死的体验。而死作为此在之本质, 并不是停止呼吸或停止思维的那一刻, 而是伴随着人的一生, 无时不在的心理体验[9]。因此, 存在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只有当人读懂了死, 才能真正领悟生的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将死亡看作是自在存在, 一种不需要理论观念陈述自然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存在主义对待死亡的总体原则是直面死亡。
罗塞蒂一生身体羸弱, 健康欠佳, 感情生活又多挫折, 晚年更是孤单寂寞, 疾病缠身。因此, 她钟爱离群索居的生活, 在诵经祈祷中独自陷入冥思玄想。对“死亡”的关注几乎贯穿了她所有的作品。她的一系列与死亡相关的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感悟:死亡是独立存在, 不依赖他物, 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比如在《歌》中, 罗塞蒂指出“当生命逝去时, 不需要爱人用悲歌来哀悼, 不需要爱人用玫瑰和翠柏来纪念。只要绿草相伴, 只要有雨水和露珠儿的滋润”。这首诗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在诗人的眼里, 生命如同绿草, 柔弱却顽强, 死亡也不过是绿草的枯黄, 是大自然的必然轮回。有一生就必有一死。在诗人看来死更是新生的黎明, 它是生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深刻感悟使诗人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悲哀, 克服恐惧、坦然面对死亡、超越死亡。诗人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意识在这首诗里表述得淋漓尽致。
与罗塞蒂相比, 狄金森对死亡的感悟也毫不逊色。狄金森对死亡的观察和体验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她一生创作的1775首诗歌中, 有600多首是以死亡为题材的。她从生者和死者两个角度来描写死亡。有时, 她还把死亡拟人化, 让死亡变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说来也怪, 狄金森常常在写诗之前就摆出了一副已经死去了的姿态, 也许这是她在对自己的死亡进行大胆想象和预测吧?她不知不觉地把未来加以无限制的延伸, 把死看作是对未来之图景的一种透视。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 这种人超越了现在, 并达到了真正的自我, 从而在这未来之图中认识到一种“永恒的生活”[10]。比如在《我的河在向你奔来》一诗中她写道:“我的河在向你奔来———欢迎么?蓝色的海!哦, 慈祥的海啊———我的河在等候回答———我将从僻陋的源头带给你一条条溪流———说啊, 接住我, 海。”在这首诗中, 诗人把人生比作河流, 把死亡比作河流归海, 河流必然会流向大海。河流从无到有, 直到淹没在海洋中。这与存在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人存在从无到有, 再从有到无, 一直在向着死亡推进。人存在最后归结于空无, 因为人存在必然会走向死亡, 这是无法逃脱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待死亡的淡定心态。
对于迪金森来说, 死亡也仅仅是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所以并不是什么让人忧伤的事情。死亡不能阻止诗人对人生的热爱, 反而激发了她对人生的思考。死亡是来世的必经阶段, 精神的救赎要以肉体的毁灭为条件, 活着的人不可能了解死后的秘密, 依附于肉体之中的自我也看不见来世的光明。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包含着存在主义意识。但在程度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别:狄金森的存在主义意识几乎冲破了宗教观念的束缚;而罗塞蒂则无法摆脱宗教对其思想的影响, 让自己的存在意识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尽管如此, 两位诗人敢于寻找自我的勇气, 以及向死而生的人生感悟却是一致的。她们的诗歌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一种参透人生之后的大彻大悟的境界。这也是她们之间最大的共性。尽管长期生活在相对幽闭的状态下, 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们对世间万物的洞察和对人生的品味。
参考文献
[1]周建新.英语诗歌经典译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0:195.
[2]飞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204.
[3]郑静.开放中的封闭与保守中的前卫[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1 (2) :62.
[4][6][7]弗吉尼亚·伍尔芙.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M]《伍尔芙随笔全集·普通读者 (二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448, 412, 425.
[5]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97.
[8]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1161.
[9]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 (上) [M].上海:三联书店, 1986:413.
【存在意识】推荐阅读:
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07-20
意识形态工作存在差距07-03
谈增强问题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06-03
我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你的存在作文08-07
纪律意识规矩意识08-27
文本意识与文体意识09-20
独特存在10-16
媒体存在05-14
存在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