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存在

2024-06-27

可能存在(共12篇)

可能存在 篇1

虽然民航局否认了三大货航合并的传闻,但就航空货运的市场环境以及三大货航未来发展而言,这一可能性依旧存在

“三大货航整合的事,我们自己没有得到正规途径的消息, 都是一些传言。”针对市场上关于三大货航(指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货运航空公司, 文中分别简称国货航、中货航、 南货航)整合的传闻,中国国航总会计师肖烽8月31日对外表示。 这是继民航局相关人士否认三大货航将会整合的传闻后,国航首次正面回应。

合并传闻

今年6月24日,有消息称,我国三大货运航空公司将会合并,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 尽管在第二天,三大货航的监管部门民航局就对此消息表示否认,但仍然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业界对此分析,在今年国企合并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再加上三大货航合并传闻由来已久,在南北车合并、中电投和国核电合并等央企大重组的现实下,5年之后重新提上日程的中国三大货航合并,看起来只差最后一步,可行性大大增加自然受到各界的瞩目。

2009年9月,中国民航局发布 《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货运发展的政策措施》,文件明确提出: 针对全货运航空公司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的状况,鼓励航空公司实行收购、兼并、重组, 尽快形成几家有一定规模、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全货运航空公司。而在2010年年初的全国民航局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土航空货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着力发展货运航空,鼓励货运航空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和业务合作。同时,在民航局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规划中,其中一个有关航空货运的发展目标则是,到2030年,形成1家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货运公司,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5名。此后,关于三大货航合并的传闻就不时引起各界的关注。

为何考虑合并

多年来,在“重客轻货”的导向下,三大货航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民航专家田保华表示,环境和市场的原因迫使三大航要考虑合并。

从市场来说,我国航空货运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我国加入W T O以后,实行“天空开放”政策,率先开放货运市场。国外货运航空公司利用航权加密在中国的货运航班,抢占航空货运市场。在D H L 、F E D E X 、U P S 、 T N T四大国际航空货运巨头进入我国货运市场后,本土货运航空公司在国内始发的国际货运市场份额下降到了30%以下,70%以上的份额由国际四大巨头承运。田保华指出,从国际上来看,2008年以后,点对点的货运航空公司都在亏损,只有联邦快递和U P S这样空地联运的快递公司,受到冲击较小。D H L 、F E D E X 、 U P S 、T N T等提供门对门的服务,实际上是把航空货运附加值最高一块都抢到了手。

从机队规模看,包括三大货航在内的国内全货机总数也不过100架左右,而国际四大巨头则达到数百架之多。以联邦快递为例,其公开资料则显示,目前该公司拥有包括7 1架空中客车A300-600s、29架空中客车A310200/300s、106架波音757-200s在内的全货机共650架。从整体数量来看,国内全货机的数量还不及联邦快递的六分之一。同时,联邦快递在全球拥有1200个服务站以及2个空运快件转运中心,全球超过375个飞机场为其提供服务,网络范围覆盖北美、拉美、中东、 欧洲、非洲等全球220个国家与地区。显然,三大货航与国际四大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

同时,伴随我国快递行业的迅速成长,中国邮政,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也纷纷筹建自己的航空货运公司,依靠自身货源优势开始进入航空货运市场,这也将对三大货航产生冲击。

另一方面,三大货航在盈利能力上也不尽人意。受经济低迷以及来自铁路、海运等领域竞争加剧的因素影响,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已连续多年出现全行业亏损,仅在2014年出现一定回暖迹象。以国货航为例,年报数据显示,2 0 1 4年国货航实现净利润0.69亿元,而2013年净亏损3.49亿元,2012年亏损额度更大,为10.93亿元。而根据三大航最新的2015半年报数据,三大货航目前仍保持回暖态势。国航2015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国航共投入可用货运吨公里5 8. 18亿元,同比增长2 2 . 4 8 % ;实现货运收入货运吨公里31.66亿元,同比增长23.54%;货邮载运率为54.41%, 同比上升0 . 4 7个百分点。上半年,国货航实现盈利1.08亿元, 同比减亏增利2 . 3 9亿元。东航2 0 1 5半年报则显示,2 0 1 5上半年,东航物流加强成本控制,优化生产组织,拓宽营销渠道,实现盈利4800万元。相比国货航、 东货航保持回暖态势,南货航的表现则不尽人意。南航2015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的货邮运输收入为31.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10%,比上年同期减少1.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33%;货邮运周转量为2568.86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加1 0 . 7 4 % ;每收费货运吨公里收益为1 . 2 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68%。

虽然整体而言,三大货航目前开始有了盈利。然而业界专家表示,这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 航空货运专家刘海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直言,国内货航目前的盈利主要是因为国际油价的大跌。“燃油成本一般占据航空运输成本的30%左右,去年油价开始大跌,直接降低了空运的运输成本。”

“在国内,传统货运航空公司货量的增长,与国内机场货运的吞吐量增长完全不匹配,常年亏损。”一家国有货运航空的管理层则表示,“机场吞吐量的增加,很大程度受益于快递货量的增加,近五年来,快递行业平均增长49.83%,跨境电商的平均增长也达到3 5 % 。”然而,这样的增长红利并没有被包括国货航、 南货航、中货航在内的传统航空公司享受。

对于当前三大货航的盈利问题,业界分析认为,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重客轻货”思维如果不改变,三大货航不转型升级,很难有大的突破。就当前三大货航合并传闻,专家表示,其实就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而言不失为一种策略。

合并仍存可能

尽管民航局和国航均对三大货航合并的传闻表示否定,但是合并可能带来的困难与机遇仍为各方所关注。

就合并的困难而言,业界指出,不同的航空公司有不同的覆盖网络,各方在资源的整合上仍面临着压力。此外,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安排也是一大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合并不仅仅是规模问题,更多是商业模式问题,如果传统的销售模式和商业模式不变,合并以后仍然难以扭转国内货航亏损或者微利的局面。

就机遇而言,业界认为,如果将三大国有航空的货运业务合并, 应该可以减少一定程度的同质竞争,形成规模效应,并协调运力优化配置。同时,如果能以整合为契机,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电子化等方式重塑销售渠道,切实提升竞争力,那么意义要远大于单纯的行政式整合。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就表示,如果三大航货运合并,可以使航线网络更加健全,同时也可以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更好调配资源,降低成本。

“就当前航空货运的市场环境以及基于三大货航未来发展而言,货航合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一位接近民航局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

可能存在 篇2

间距:设备、操作面、过道、叉车通道、物流通道; 警示标志:噪音、酸碱、粉尘、高温;

应急设施:洗眼喷淋、应急通道、安全门、应急物资、应急药箱; 设备运输:通道、墙体预留通道;

风口:风口位置,排风位置、值班室送风;

地面:地漏、排水;

连锁:连锁装置设置、位置、保护层;

夹层:光照、楼高、安全帽;

进罐作业:上锁挂牌、罐内梯子设计;

机械防护:转动、传动部位的保护;

可维修性:设备摆放位置,操作维修门开启方向;

监控:长距离传输的管理;

空压机:噪音、摆放、值班;

防跌落:

蒸汽:分汽包、安全阀、高温烫伤、雾气挥发;

环保:排放口、水池、检修;

消控室:监控、布置、值班;

吸烟室:设置、位置;

食堂:位置、排放、通道;

菌种:菌种安全、超低温、液氮;

检验:剧毒品存放房间、检测有毒有害溶剂存放;

提取:粉尘、过道、防撞、切片、搬运、噪音;

办公室:布局、通风;

“中国不存在滞涨可能”等 篇3

一方面是物价在继续惯性上扬,另一方面工业、投资等数据增速在减缓,在欧洲债务危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紧缩政策下,下半年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的局面备受关注。

而在6月11日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3.1%,环比下降0.1%,同比年内首次超过3%这一警戒线,创下19个月来的新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无论是从实体经济还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来讲,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不存在发生滞胀的可能性”。

本刊评论:我们都怎么了?从探底复苏到二次探底,从通胀预期到滞胀忧虑;从担心过热到担心过凉,现在又担心过热抑或者同时担心过凉。经济学概念的泛滥,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全球走势的空前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全社会的空前浮躁。当宏观概念被越来越多地用来界定短期变化时,我们的行为必然短期化,我们的心胸必然狭隘化。这才是最可担忧的。

(杨 光)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19日发表谈话表示: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欧盟委员会随即发表声明表示欢迎。

人民币汇率问题近期被西方社会热炒,而日前,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莱文甚至向中国下达“最后通牒”:如果北京到G20峰会还不改变汇率政策,而奥巴马政府也无所作为,美国国会将采取行动。他说:“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耐心已经耗尽。”

本刊评论:看看欧盟的反应速度,就能看出当前汇率形势的些许端倪,人民币升值俨然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的“救命稻草”!这一方面可以看作中国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巩固的表现,但同时更说明中国及中国企业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发展环境。这一天,迟早是要来的。

“金融风暴已经结束了”

虽然,希腊债券刚被评为“垃圾级”,但6月1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爆发于美国,又演变、蔓延到了欧洲的金融危机,固然导致了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长期的增长率下降,让这些经济体大伤元气。“但是这场金融风暴到此,应该说已基本结束”。

本刊评论:古人云:痛定思痛。因此,不管事实如何,“结束说”都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只有痛定,全球才能真正从慌乱止痛变为沉静思痛,才能考虑未来长远大计。而当前危机本就有自验预言性质,所以从心理层面安抚大家,本身也就有实际意义,而不管事实如何。

(杨 光)

“哈啤太有创意了!”

“正好频道换到世界杯,居然看到了哈尔滨啤酒在比赛球场的广告,哈哈大笑!一个中国品牌,也没有机会去海外发展的品牌,重金做国际广告,太有创意了!”6月14日,新华都集团总经理、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在其微博上如是说。

本刊评论:对于哈啤而言,唐骏的话虽然不入耳,但却是一针见血。事件营销诚然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但一家大企业在广告宣传投放上,居然会如此脱离战略实际而一掷千金,着实令人困惑难解。

“我们的油库已开始进油了!”

“我们的油库已开始进油了!”6月10日,民营油企舟山世纪的一位工作人员兴奋地向总部汇报。该公司和其他两家民营油企一样,在近日刚刚首度获得国家石油储备资格。5月中旬,在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开标大会上,五家民营油企入围三家中标,这也是国家石油储备体系首次向民企开放。

本刊评论:民营经济终于又一次走进垄断行业。但留给他们的这一杯羹有多大的量,却依然不得而知。但仅从石油行业,能看到的依然是充满荆棘的未来:虽然具备了储油资格,但其入口处还是被石化双雄所占据。如此一来,短期内民企在石油行业中依然是夹缝中求生存。但是,哪一次日后崛起在一开始不是如此呢?当然我们只是盼望,我们也必须盼望。因为这是中国希望之所在。

可能存在 篇4

有一年我去探望父母, 在亲人们团坐拉家常时, 我母亲讲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那时我五六岁, 母亲让我去打酱油, 交给我瓶子, 还在两只小手里各放了一毛钱, 说, 这一毛是打酱油的, 这一毛是给你的。我高高兴兴地去了, 可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回来。母亲担心, 就出去找, 出了门拐了一个弯, 就看见我站在另一栋房子的屋檐下发呆, 手中的瓶子是空的。母亲问, 怎么没打酱油?怎么不回家?我苦恼而迷茫地回答说, 打酱油的那一毛钱……丢了!

我真的一点也记不得我竟有如此精彩的童年!

过了几年, 母亲又拿这事调侃我。我问, 您看见我当时的眼睛是怎样的?母亲笑着说, 眼睛是直的, 半望着天。我说, 妈妈, 这您就不明白了, 其实我那时正在考虑解决方案, 只不过您出现时还没想好而已!

人是很有趣的, 对吧?在很小时就开始有他自己的想法, 还可能在那些想法的支配下发生一些后来看起来可乐之极的行为艺术。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 也如一个人一样, 有其成长的历史, 也会有某种想法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他的头脑, 像从前的“地球中心论”之类, 以及现在的“不存在以太”之类。勤于思考的我们, 难免会在一个月明星稠之夜, 或于一次登高望远之中, 突然撒开思想的缰绳, 让意识狂跳起来, 跳到某座历史的高峰, 再来回望我们的这个“不存在以太”时代, 也许就像我们现在回望“地球中心论”的时代一样。

2“不存在以太”的铁门并不严密

自古到今, 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以太”理论, 各人心中的以太都存在着差别。为明白起见, 不妨将在本文讨论的“以太”定义如下:无处不在的、光借以传播的媒介。请注意, 这里并没有把以太当成绝对参照系。

“不存在以太”的最后判决, 是主流学者按照一个“两步走”的逻辑关系做出的。

这个逻辑关系的第一步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这个在19世纪末完成的实验, 在现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 其结论是:要么不存在以太, 要么存在以太且地球表面的以太被地球完全拖曳着一起运动。这个结论基本上被所有人接受。

这个逻辑关系的第二步是证明地球不可能拖曳其表面的以太一起运动。这些证明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所谓的证明是“光行差”现象。所谓光行差现象, 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由恒星发出的光线, 因地球绕太阳 (恒星) 的运动而使观察到的光线的方向与光线实际的方向不同。光行差现象说明, 如果存在以太的话, 则以太相对太阳静止, 地球必然是在以太中穿行的。

但是, 这个在1727年发现的现象, 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出来后, 被主流学者误用了, 他们认为地球在以太中的穿行, 就是连一件衣服也不穿的赤裸裸的穿行, 武断地否定地球在以太中穿行的同时还有可能拖曳附近以太一起运动【1】【2】。

地球拖曳着大气圈一起运动, 并没有影响到光行差现象;1871年, Sir G.Airy用水灌满望远镜, 观测“光行差”, 也发现星光偏差的角度仍然不变 (考虑了水的折射率) ;所以, 如果地球拖曳附近以太一起运动, 同样可以观察到光行差现象。换句话说, 光行差现象本身并没有否定地球像携带大气圈一样拖曳着一个“以太圈”一起运动。

第二个所谓的证明是英国的洛奇于1892年做的“钢盘实验” (见本文的附1) 。洛奇欲通过这个实验观察物体是否携带附近的以太, 最后得出了“以太被钢盘携带的速度不大于钢盘的1/800”的结论。这一实验也被当成物体当然包括地球不能携带以太的证据。

但是, 孤立地用洛奇钢盘实验也不足以否定地球拖曳以太, 因为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2×10kg的钢盘与6×1024kg的地球争夺离钢盘表面2mm处且离地球表面2×103mm处的以太, 钢盘输了;这个地方的以太不被钢盘拖曳, 而被地球拖曳。

(关于洛奇的钢盘实验, 本文后面还要用到。)

第三个所谓的证明是“光速不变”。主流学者认为, 人们在地球上对光速测量得出的“光速不变”的结果, 说明了以太不存在, 当然也就没有“地球拖曳以太”一说。

但“光速不变”也并非无懈可击。

人的知觉有触觉、视觉之分。假设有个巨人的触觉非常非常灵敏, 飞箭射入它的皮肤, 他可根据痛感十分精确地说出飞箭射入的速度;又假设在他的皮肤外包裹了一层特殊材料, 不管从外部射向他的箭飞来时是什么速度, 或者他以什么速度向飞来的箭冲去, 只要箭一进入到这个特殊层, 箭运动的速度都会毫无例外地被特殊层调整为一个相对于特殊层的固定的速度。于是他的触觉告诉他, 箭的速度总是那个固定速度。这样一来, 他的触觉与视觉发生了矛盾。他是应该闭上眼睛相信他的触觉呢, 还是应该睁开眼睛相信他的视觉呢?

我们做的各种关于光速的实验, 都是立足于地球表面的, 如果地球表面确实拖曳了一层“特殊材料”的以太, 且光在以太中均以固定速度运动, 那么光子之“箭”无论从外部怎样飞来, 我们都会测量出它相对于我们是同一个速度 (请注意, 如果物体是可以拖曳以太的, 那么任何仪器的表层都会拖曳一层以太, 不管这一层多薄) 。坚持相信触觉 (只考察光子在地球表面的短距离的运动) 的人当然会宣称“光速不变”, 而坚持相信视觉 (考察光子从运动的星球飞向地球的整个距离的运动) 的人当然会反对“光速不变”。

由此看出, 我们在地球上对光速测量而得出的“光速不变”的结果, 也不足以否定以太的存在。甚至恰恰相反, “光速不变”还可能是地球携带以太运动的证据。

综上所述, 主流学者们用来证明地球不可能拖曳其表面的以太一道运动的三个主要的实验都存在着漏洞。

所以我们可以说, 尽管封堵以太的巨大铁门早早地被主流学者们关上了, 而且100多年来加上了一把又一把的铁锁, 尽管世人早已习惯于“光速不变”的理念中相安无事地生活而淡定地否定以太, 但缝隙尤在。以太的“妖气”仍有可能不顾主流学者们的反对乘隙而入, 进而升腾为一朵新的“乌云”, 带给我们一个混乱的、革命性的、更为真实的物理世界。

3 重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对“以太存在与否”作最后的确诊

地球果真拖曳着以太吗?正确的答案当然只能由实验给出。

主流学者们的“不存在以太”的盖棺之论, 是由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引起的, 要重新审视“以太存在与否”, 很有必要再回到这个实验。

当然, 简单地重复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没有意义的。现在距迈克尔逊、莫雷完成实验的1887年已有125年了, 人类在这段岁月中取得了光耀日月的科技进步, 使得我们可以运用迈克尔逊、莫雷可能未曾想到过的手段来继续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开创性实验。

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去, 在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上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会怎样?

显然, 要寻找地球拖曳以太的蛛丝马迹, 绕地卫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 因为如果如果地球确实拖曳以太的话, 在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的太空站上就比较容易观察太空站相对于被地球拖曳的以太的运动, 甚至能看到地球与太空站“争夺”太空站周围以太的好戏。

好, 假设我们来到了太空站, 在太空站里面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为了便于数据对比, 还可让宇航员飘到离太空站足够远 (如20米) 的地方做。

3.1 如果观察到了干涉条纹的移动, 毫无疑问,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3.1:存在以太, 并且地球拖曳着周围的以太。

3.2 如果观察不到干涉条纹的移动, 与地面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相似,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3.2.1:不存以太。

结论3.2.2:存在以太, 且太空站周围的以太被太空站完全拖曳着一起运动。

下面, 我们结合已有的洛奇钢盘实验, 分析结论3.2.2是否能成立。

如果结论3.2.2成立, 我们就要承认太空站对太空站周围的以太有作用力;而且还要承认, 由于太空站周围的以太也是地球周围的以太, 所以地球对这些以太也有作用力;并且太空站对这些以太的作用力大于地球的作用力。

我们可认为, 对某处的以太, 质量越大的物体对其作用力越大, 质心离其越近的物体对其作用力越大。于是, 物体对以太的作用力F可表示为: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 D为离物体质心的距离, k、m、n为常数, m>0, n>0。

已知地球的质量MD=6×1021吨, 太空站的质量MZ=1×102吨, 干涉仪处的以太离地球质心的距离DD=6.37×106米+3.3×105米, 干涉仪处的以太离太空站质心的距离DZ=20米。将这些已知数据代入 (3-1) 式, 设地球和太空站对干涉仪处以太的作用力分别为FD和FZ, 则有

如果结论3.2.2成立, 说明地球对干涉仪处以太的作用力相对于太空站小到了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于是可认为有

简化 (3-5) 式, 得

从 (3-6) 式可得

可令

然后, 我们回到地面上来。

设在地球对地面上以太的作用力为FD1, 则根据 (1) 式有

设在地面上有一块边长为2.4mm的正方体的钢, 其质量为 (1×10-7) 吨, 在距此钢块的质心 (2×10-2) 米处, 钢块对以太的作用力为FG, 根据 (3-1) 式有

(3-10) 式除 (3-3) 式, 得

将 (3-8) 式代入 (3-11) 式, 有

将 (3-4) 式代入 (3-12) 式, 得

用 (3-9) 式除 (3-2) 式, 得

将 (3-14) 式代入 (3-13) 式, 得

(3-15) 式表明:如果结论3.2.2成立, 则相当于说, 一块处于地球表面的、边长为2.4mm的立方体钢块, 对距其质心20mm处的以太的拖曳力, 远远大于地球的拖曳力。

但是, 当我们把许多边长为2.4mm的立方体钢块拼在一起组成一块厚度为2.4mm的圆盘时, 就成为了“洛奇的钢盘”。而本文前面提及过, 洛奇的结论是“以太被钢盘携带的速度不大于钢盘的1/800”, 说明钢盘对钢盘附近 (小于20mm) 以太的拖曳力远远小于地球的拖曳力。洛奇的钢盘实验完全否定了 (3-15) 式。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3.2.2不成立。

因此, 对于太空站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结论:

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 存在以太;否则, 就不存在以太。

在绕地飞行的轨道上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意义在于:借助“太空站与地球争相拖曳太空站附近以太”的假设, 结合地面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洛奇钢盘实验的结果, 真正地、不留任何余地地对以太存在与否作出最后确诊。

4 实验的设备

地面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借助地球每秒30公里的绕日公转的巨大速度来观察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而在绕地轨道上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则是借助这里每秒7.9公里的绕地速度来观察空间站相对被地球拖曳的以太的运动。

图1是准备在太空站使用的改进型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示意图。有如下特点:

4.1 为了方便在太空站操作, 这种干涉仪的臂长只有0.8m左右。

4.2 为了增加光程, 保证实验的精度, 外加了两套平行反光镜, 以让光线在其内反射足够多次数。两片平行反光镜子间距0.5m左右, 光线在其间反射256次, 反射率99.9%, 光线还剩77%。

4.3 平行反光镜的材料宜采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光电及纳米结构与半导体工艺中心研制出的高反射率的纳米镜子, 厚度只有0.23微米, 反射率超过99.9%, 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4.4 采用钠光源, 波长为5.9×10-7米。

4.5 如太空站几乎不能拖曳太空站周围的以太, 则干涉图样中移动的条纹数应该为2×0.5×256× (7.9×10-5/3) 2/5.9×10-7=0.30。

当年迈克尔逊的仪器, 其精确度可观察到0.01条, 我们拿到太空站上的仪器的精确度应更高。

5 实验结果的预测

本文预测, 环绕地球轨道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将会证明存在以太。

之作出这样的预测, 是因为如果存在以太的话, 用以太的观点可以更好地解释一些重要的物理问题, 如前面提到的“光速不变”问题, 还有遥远恒星的红移问题, 斐索实验问题, 等等。

下面就试用以太的观点解释斐索实验的结果。

我们知道, 在微观上看, 水分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电子直径的4×105倍, 是原子核直径的4×104倍以上;在这偌大的空间中充满了以太, 光子在水分子中的传播仍然是在以太中传播。

离水分子质心近的以太, 受到水分子的拖曳力大, 离得远的, 受到的拖曳力小。当水流动时, 受拖曳力大的以太跟着水分子走, 受拖曳力小的以太就不跟着水分子走或走得很慢, 这就使得流水中的以太被拖曳的平均速度VP总是小于水流的速度V, 即

光子在流动的水中的通过速度VL, 应该等于光子在静止的水中的速度VJ与流水中以太被拖曳的平均速度VP之和, 即

将 (5-1) 式代入 (5-2) 式, 得

(5-3) 式说明, 当光顺着流水的方向从流水中通过时, 光的速度小于光在静止的水中的速度与水流动的速度之和。这正是斐索实验的结果。

6 谁会来做这个实验

随着美国公司“龙飞船”的投入使用, 随着太空旅游业务的兴起, 具备能力做这种绕地轨道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 现已不限于国家了, 公司、甚至个人都已身在其列。

但是, 谁会来做呢?

揭开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站得更高一层与上帝对话,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因此, 在现在这样一个急切地盼望以科学突破来破解众多宇宙谜团和经济社会问题的年代, 会有不止一个团队愿意把绕地轨道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付诸实施。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欧盟, 都有可能。

不过, 如果把“绕地轨道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比作一道佳肴的话, 除了按部就班、正经八百地照章烹调之外, 是否还有别出心裁的厨师也来一显身手, 将这道佳肴烹调得别有风味呢?

6.1 由太空游客来完成

去太空旅游的人都是怀有强烈好奇心的人, 也是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人。旅游是私事, 而探测以太则是代表人类与上帝对话, 具有非比寻常的探索价值和人生意义。自己掏钱, 自行准备, 不需在经费方面走政府和机构令人生畏的官样程序, 优哉游哉。

6.2 娱乐化地来完成

以太的故事本身带有十足的传奇性, 它一直与电磁理论、相对论、宇宙科学等纠缠不休, 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科学巨匠都对其痴迷不已, 这就使以太的探索能吸引众多的眼球。由于包含了能调动全球注意力的物质深层奥秘、太空探险、巨大悬念、长期争论等等元素, 这项实验实在是绝好的商业操作题材。

设备的研制, 实验者的海选, 实验准备的进程, 科学家、学者的畅谈和争论, 各方的猜测, 以倒计时的方式揭晓实验的结果……, 一反科学家们在自己的圈子内严肃地从事实验的做法, 这次实验可成为一次全民的科学狂欢。

6.3 用“土法”来完成

英雄出草莽, 古今中外同。一群异想天开的人, 也许会想到在喷气式飞机中进行实验 (戏称在“超低的绕地轨道”上进行的实验) 。

(1) 飞机的速度每秒300m左右, 为光速的10-6倍。

(2) 同样采用本文图1的设备。两片镜子间距约1.5m, 光线在其间反射4000次, 反射率99.9%, 光线还剩1.6%。

(3) 采用钠光源, 波长为5.9×10-7米。

(4) 干涉图样中移动的条纹数为2×1.5×4000×

这样的实验是在极限的边缘进行, 需要勇气, 需要心细, 还需要一些运气。

仪器的尺寸在2m左右, 只能安放在飞机的货舱中;光线只剩下1.6%, 要求光源有足够的功率;如果仪器的精度只能达到当年迈克尔逊的0.01条, 可观察到的最大条纹移动数为仅为0.02条。

不过,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的余地还是有的, 比如, 驾驶员配合一下, 把飞机的瞬时速度提高到巡航速度的X倍, 则可观察到的条纹移动数就会提高到X2倍。

土法需要的资金少得多, 需准备的时间和环节也少得多。

摘要:分析了“光行差”现象、“光速不变”现象、“洛奇钢盘实验”, 认为地球有可能拖曳以太。论证了在绕地轨道上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可以最终确定是否存在以太, 并设计了相应的设备。

关键词:以太,以太拖曳,光行差,光速不变,钢盘实验,迈克尔逊实验,斐索实验,绕地轨道

参考文献

[1]梁绍荣, 管靖.基础物理学 (上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93.

可能存在 篇5

信息系统维护存在的问题 IT基础架构管理工具欠缺

基于门户、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人事管理、文件服务等构成了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这些复杂的核心系统保证了整体业务的顺畅运行。但作为支撑核心系统运行的IT基础架构,目前仅有H3C的网络监控和基于Landesk的桌面管理系统。现有的IT管理工具偏重于技术层面的故障发现及预警,对于发现的事件虽有相应的管理流程汇报,但仍未找到合适的工具为其提供全面、安全、稳定的运行支持。2 IT运维机制不完善,流程操作层面缺乏统一

没有建立起稳定、规范的IT运维机制。现有的IT运维流程的操作层面缺乏统一。如事件单提交之后,事件预判和优先级的设定缺少统一、规范的指导文档,仅以人员的主观经验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指导事件的处理过程。有识别但无规范,有处理但无管理,有人员但忙于救火,有工具但支持力度不足。因此,“轻规范、重维护”的IT运维现状容易造成因个体技能差异带来IT运维的不稳定,直接影响维护体系的效果。缺乏有效、完善的CMDB(配置项管理数据库)

目前运行维护室仅有对关键应用系统相关IT设备设施的初步梳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收集了部分配置项信息,但是当前仅限于关键业务的、缺乏工具支持的、简单的CMDB建设很难满足今后全面实施信息化的需求。CMDB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更详细的配置项属性数据、更准确的相互关系信息,而且也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配置管理模式及工具予以支持。4 IT运维的绩效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主观的绩效考核难执行,客观的绩效考核难制定,模糊的绩效考核难见效。目前在绩效考核方面虽然采用填写工作表的方式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时间进行收集、评测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IT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情况,但还是很难全面准确的反映IT运维人员真实的工作绩效表现。因此,IT运维人员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帮助组织构建奖惩分明的文化和环境,推动IT运维团队的良性持续的发展。缺少面向用户的IT服务报告

运行维护室对核心系统运行提供固定周期的IT 管理报告,如:系统运行报告、机房环境报告、备份报告、报告等等。但由于IT管理报告的内容多以技术语言提交且仅限部门内部和少数领导使用。作为外部用户的业务部门不仅无法接触,而且受专业所限难以理解,无法充分利用IT管理报告提供的信息。6 经验不少,知识不多,过度依赖核心人员

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有价值的经验仅存在于头脑之中,未能作为书面的知识记录规范地保存下来。经验始终仅能在小范围内得到传播和继承,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其价值。这样导致了无论是事件性质的识别、优先级的界定,还是疑难问题的分析诊断,均汇总至少数核心人员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少数核心人员的工作量,也容易产生工作流程的“瓶颈”,降低运维团队整体的事件及问题处理效率。

在期望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的过程中,运行维护室面向外部用户时不能再以技术语言提交IT管理报告,而应该提交符合一般用户阅读需要的IT服务报告,实现IT运维的“服务于用户,为用户所用”的目的。

二、加强IT运维管理的措施 建立统一的IT运维管理体系,完善并规范IT运维流程

参照ITIL最佳实践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将IT运维管理规范化为一系列标准流程,包括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和服务级别管理等。然后通过IT服务管理工具将各个IT运维流程集中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基于标准的流程体系和统一的管理平台,与IT运维相关的资源(包括部门、人员)得以有效整合,并采用相互识别的“相同语言”进行深入、充分的沟通,提高生产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提供面向客户的IT服务报告,为业务部门和IT运维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ITIL及ISO20000的最佳实践,可建立专门的工作流程对IT服务报告及IT运维服务管理信息作进一步的完善。实现向客户或业务部门以“客户化的语言”提供约定的服务信息,同时也能为内部IT运维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如:某个时间段内那些方面的故障出现的数量最多;那些方面的故障解决的效率最高或最低;IT维护人员的工作负荷统计;问题分布在哪些系统或设备等。这些服务信息统计,能帮助IT运维管理和决策部门进行决策和趋势分析,从而做到对IT系统中的各类问题和相应的服务状况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建立基于IT运维管理流程的IT人员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根据公司全面实施信息化的要求,建议运行维护室组建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IT运维管理团队。因此,建立与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相符的人员绩效管理及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量化KPI,对包括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业绩考核。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对IT运维人员的工作进行数量和质量上的记录、统计和分析。在基于ITIL流程明确IT人员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定义关键考核指标并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产生绩效报告,最终实现IT绩效管理的信息化。支持经验和知识的共享化

提供丰富知识库和完善管理。用户通过知识库,如FAQ、关键词检索等,可以初步搜寻解决方法,这样问题就会以最小的资源开销和最快的处理效率得以解决;IT维护人员通过知识库及时、准确地选择解决最优方案,可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资深运维人员、专家,可以根据故障发生的频度,把经过实践证明正确的解决方案形成知识库,供其他运维人员使用;另外,相关应用系统的业务处理人员可以通过共享的知识库或实践指导库,提交或者获取相关业务处理的知识。建立并完善CMDB

实现用户、资产、以往问题的历史记录等可查询、可追溯IT运维管理系统通过组建CMDB对用户信息、资产信息进行记录和维护,并把每个事件/问题与用户以及发生故障的资产对应起来,形成历史记录以便查询和借鉴。如:某个用户报告某路由器通讯故障,维护人员就可以根据资产编号查询到该路由器以往的故障状况。如该路由器出现过多次故障,并且都是线路质量较差,维护人员则可以根据这一依据向有关部门提出线路维护申请。推行服务级别管理,提高客户对IT运维的服务满意度

在“内部市场化”的要求下,最终用户的服务满意与否将成为IT运维质量的考评尺度。为此,推行服务级别管理有利于明确用户/客户的业务需求并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因为只有在服务双方都认可的服务范围内提供合乎需求的IT服务才能最终获得用户/客户满意的评价。比如:故障的响应时间约定、备品备件的替换原则、约定的设备巡检日期等。通过服务级别管理不仅可以提供清晰、规范的IT运维服务,根据服务级别管理的流程可以对服务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三、结束语

论“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 篇6

【关键词】桃花源;天坑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曾著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其中描绘的乌托邦式聚落“桃花源”成为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与宜居梦想的寄托之所。从古至今,人们对“桃花源”提出了许多假说,但各个地点都有其缺憾之处,以至于主流观点认为“桃花源”纯属虚构。但进入21世纪,第三种由中国人命名的岩溶,地貌天坑(tiankeng)在我国西南地区被越来越多发现,目前我国发现天坑总数接近100个。从形态上看,天坑是与“桃花源”最接近的地貌,而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很有可能在历史上存在于某个天坑中。

1 “桃花源”在哪里?

“桃花源”的地点众说纷纭,如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甚至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等等。但根据陶渊明的“记叙”,这个发现的人是捕鱼为业“武陵人”。那么“桃花源”最有可能在武陵地区。当时的武陵地区更多意义上指湖南省西北部,并非仅指现代的常德市。形成天坑的自然条件有三个,一是有地形差,二是是由一定厚度石灰岩,三是足够多的降水。此地区雪峰山、武陵山纵横,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区,超过800米的山峰600余座,最高峰2000余米,地形差条件完全符合。当地在地质历史上一度潜伏海底,沉积了一定石灰岩,且年降水量在1200-1900毫米间,有足够的形成岩溶地貌的基础,附近地区更是有黄龙洞、飞虎洞等岩溶景观,存在形成“桃花源”一样的天坑自然条件。

2 “桃花源”与天坑的地理特征相似处

大部分天坑(塌陷型天坑)成因是这样的:地下河在岩溶地层(碳酸盐岩为主)长期溶蚀、侵蚀,会渐渐产生巨大的地下洞穴,地下洞穴顶端最终会在重力、地震、暴雨等影响下发生坍塌,如果坍塌坑四周全被岩壁环绕,只有洞穴出入口,没有峡谷等豁口,且深度,直径都超过100米,如同《桃花源记》中提到的“绝境”,便被称为天坑。因此,大部分天坑底部都有地下暗河或地下暗河流过的痕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洞口附近即为小河源头,这种情况往往说明河流是流经该洞的暗河,或这个洞穴是地下河故道。当渔人舍船入洞时,“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段描写也完全符合天坑中地下河出口较为狭小、内部宽敞的地理特征。“桃花源”与外界隔绝千百年,就是文中所说“来此绝境”,说明对外界只有这一个出口,且四周山体极为陡峭,没有豁口,这十分符合天坑的定义和地理特征。成熟期天坑中是适合居住的,中国至今仍有居人的天坑,在四川一个天坑中,甚至有一个60多人的村落。居住天坑,这是完全可能的。

3 桃花源不可能处在其他类型封闭地形中

除天坑以外,我国常见的封闭地形还有盆地、火山口、漏斗、陨石坑等。中国中东部盆地一般都有与外界相通的河谷,山口等,很难做到全封闭,只有洞口相通。火山口也有四面崖壁合围,仅有一洞与外界相通的形态,但这种火山口较为年轻,我国仅在东北有分布,而东晋时中原与东北基本不通信息,陶渊明不可能受火山口启发描绘桃花源。并且西南、东南、中原地区火山口大多形成于一亿年前,受严重剥蚀,不可能有如此完美形态。与天坑同属岩溶地貌的漏斗常四面封闭,但豁口多,山体较为平缓,易于进出,没有天坑一样好的隔绝性,漏斗由于处于岩溶地貌的壮年期,发育旺盛,常有落水洞、裂缝、溶缝,透水性强,土地不平整,难以形成“良田美池”“土地平旷”。综上所述,桃花源只有可能在天坑里。值得注意的是,桃花源是一个地质年龄较大的天坑,即上文提到的成熟期天坑。底部已形成了较为平整、厚实的沉积土层,坑底保水性较好,有水分丰沛的土壤,才能“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易于人类生产生活。

4 为什么桃花源消失了?

在陶渊明记叙中,太守最终无缘“桃花源”。这和天坑本身的隐秘性和暗河故道纵横交错难以寻找有关。如果天坑容易被发现,现代地理学家也不会把这种自然奇观称为“秘境”。目前,湖南地区至今没有发现有“桃花源”村落,分析原因,有可能是这个天坑在自然界隐藏的很好,难以被发现;有可能桃花源中人怕被外界打扰平静的生活,封住洞口;也有可能洞穴坍塌形成峡谷,桃源人走出深山。天坑中虽然与世隔绝,生活平静,但还是有隐患。一旦天坑下方或附近的地下河由于坍塌、淤塞的原因发生改变,可能产生改道、积水,严重时会淹没天坑底部。岩溶地貌易发生坍塌,虽然“桃花源”所处天坑年龄较大,坑下仍可能有后生的溶蚀腔,一旦坍塌,会破坏文明,不再适合人类的居住。这是由于岩溶地貌的不稳定性,天坑底部发生变故,例如形成新的坍塌,迫使桃源人离开天坑,消失于茫茫人海。

长寿老人的长寿基因可能并不存在 篇7

超级人瑞是指110岁及以上老人, 目前全世界已知共有74位, 其中22人生活在美国。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12日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 这17位老人中包括16位女性和1位男性, 他们的平均死亡年龄112岁, 其中最年长者116岁。相对对照基因组而言, 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与特别长寿显著相关的任何基因变异。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分析显示, 所有超级人瑞共同拥有单一一个 (长寿) 基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长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特性, 不能用单一基因来解释并不令人惊讶。”

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不存在也不可能 篇8

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现实中有一个既针对全民的同时又完全免费的医疗体系。这种体系, 只能理想地存在于物质极大丰富的乌托邦社会, 但全世界还找不到已经达到这种社会状态的国家。古巴、朝鲜等国宣布自己是全民免费医疗, 但极度贫乏的医疗服务和药物供给, 所谓的全民免费医疗只能是“水中月, 雾中花”, 而实质意义的免费医疗只体现在少数权贵阶层。正像小平同志讲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要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也不是贫穷但好听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据统计, 全世界的医疗保障制度分四个模式:一是以国家卫生服务为主的;二是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的;三是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四是以个人医疗储蓄为主的。对于这些制度的主要特征, 业界和社会人士都讲的非常到位了。要讨论的是这几种模式, 哪种是既“全民”同时又“免费”了?我想在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无论是采用的哪种模式, 他们的制度都是针对全民的, 这也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不是同时还是完全免费的呢?无论是持何种观点的专家可能都会同意, 采取后三种模式的国家肯定不是完全免费的。而被一些专家冠名为“全民免费医疗”的, 大概就是那些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了, 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联邦或者曾经是英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了, 加拿大、新西兰、中国香港特区等等。

他们真的是免费了吗?一是理论上不可能, 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再怎么发达, 他们都存在医疗资源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二是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对提供的服务范围都有界定, 反过来也就是说非规定范围的服务, 还是要由个人负担费用;三是即使保障项目范围内的服务, 个人在就医时也要以缴纳固定额度或者分担一定比例的方式承担一定的费用, 特别是对药品费用, 这些国家都有许多关于个人要负担费用的政策规定。有没有在发生在一种医疗行为时完全免费的情况呢?有的, 比如对于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 对于特大疾病的引发灾难性经济风险的治疗, 或者针对某个必须的药品费用等等。但是, 这种精细化的医疗保障政策, 不仅存在于采用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地方, 也都存在于采取其他几种医疗保障制度的国家。也就是说, 在一个国家对特别的情况存在免费医疗的政策, 但不存在将全民免费医疗作为一个制度的国家。

可能存在 篇9

“学术”是指较为专门、系统的学问。学术活动则是以专门、系统的高深知识作为工作对象, 以知识的发现、整合、应用和传播作为工作内容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反映着人们探索和发现知识、保存和传播知识的过程。学术活动的内涵注定了其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和自由性特征。所谓探究性, 即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探索与研究, 在诸种学术活动中, 探索和发展知识是其存在的意义之所在, 它构成了学术活动的核心内容。关于自由性, 雅克德里达指出, “意味着对任何事物进行无条件的追问, 对任何真理进行无条件的质疑, 对任何权威进行无条件的反抗。”[1]在一定意义上, 学术自由即不受领域、内容限制地去认识世界。此外, 它还包括不受已有认识的限制, 对已形成的认识是否是“真”的继续探究。

探究、自由和学术精神构成了学术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内核。探究是学术活动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 它是学术活动安身立命之本。自由是学术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它给予学术活动以充足养分并滋养其茁壮成长。而学术精神则是学术活动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物欲横行的现代社会, 它在主动屏蔽对学术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同时, 使学术从业者有了心灵的归宿。在此内核之下则是不同学科的高深学问, 它们为探究、自由以及学术精神构筑了牢固的基石。而环绕内核的当属种种学术制度, 它们服务于学术活动, 与此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现行学术评价制度工具理性取向的合理性程度

学术评价是指一定的组织或机构对某研究者或研究机构的学术成果做出价值评估和判断, 就实质意义而言, 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学术评价并非新兴之物, 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 学术活动主要以人文学术为主流。而人文学术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其较强的主观性, 因此, 这一时期不存在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 且学术评价活动基本上以同行评价为主。[2]20世纪50年代之后, 随着文献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SCI、SSCI等检索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量化评价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不同程度的认同。21世纪以来, 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引用率指标评价方法上。《高校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总览》 (北京大学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编)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梯度报告 (CAJ CEHR)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发布) 等文献的编辑出版, 为这一方法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基于此, 便形成了我国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量化评价与非量化评价相结合, 以量化评价为主, 非量化评价为辅。其中, 量化评价主要通过对科研成果的数量、发表的杂志的级别、影响力、作品被引用的次数、获奖的级别、专利的数量、科研项目的级别、获得资助的经费的数额等指标综合计算得出的相对排序结果。非量化评价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 由同专业或同研究方面的专家对被评价者的代表性成果进行质量和水平上的认定。[4]现行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主观性较强、缺乏有效竞争和激励的行为。

随着带有不同目的的学术评价活动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质疑也随之出现: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是否完全合理?如果不是, 其不合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些疑惑还需回到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Max Weber) 关于“合理性” (rationality) 这一问题的论述。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价值 (合) 理性和工具 (合) 理性。他认为, 价值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 不管是否取得成就。”[5]价值理性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对某种固有价值的信守和承诺, 为了坚持这些基于自觉意识基础上的固有价值, 人们宁可放弃那些可以有效地实现目标, 但可能会损害固有价值的工具和手段。而工具理性则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的目标, 理性地创造、选择和使用工具, 只要这种选择有利于达成目标和取得成果, 尽管这种选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固有价值。[6]对应于我们现行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发现它更多的应归属于工具理性层面。这种工具理性取向无论在价值本体上还是具体指标体系中均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一, 就价值本体而言, 对于保障学术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机构——学术组织,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对效率化追求的合理性, 对效率化的追求又迫使其不得不制定一系列的学术评价制度以确保其学术从业者的聘任、考核及晋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意义上, 作为学术活动主体的“学术人”就转变为制度管理对象的“经济人”。然而, 当我们回到学术活动的本质——以专门、系统的高深知识作为工作对象, 以知识的发现、整合、应用和传播作为工作内容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又会发现, 高深知识是学术活动的内核, 鉴于高深知识的特性, 对其进行评价应更侧重于价值层面。此外, 就学术活动而言, 其旨趣也只在于其价值意义、利他主义以及为人类谋福祉。由此便造成了现行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活动在价值上的某种背离。其二, 在现行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首先, 现行的量化评价方式太重视引用率, 而引用的性质各不相同, 即缺乏一个合适的关于引证标准的定义, 根据引用率计算的相对排序, 只能说明相对影响力, 并不能对作品的质量作实质的界定。[7]其次, 不同学科也具有不可比性。学科差异不仅存在于学科大类之间, 也广泛存在于不同学科之间和同一学科的不同领域之间。同一学科的不同领域在SCI上的差异有时不亚于学科之间的差异。高能物理、理论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之间的差异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高能物理是一门典型的大科学, 工程性很强, 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规模庞大, 投资昂贵, 利用此设备进行实验的课题组的人员也是人数众多, 实验难度大, 取得成果的时间长, 作为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篇数却不多, 每篇论文署名的只有课题主要负责人。而像理论物理, 它的个体劳动性比较强, 每年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就比较多。还有一些实验性科学, 比如凝聚态物理等, 科研物质条件要求不苛刻, 实验设备较少, 研究项目的面较广, 研究时间较短, 课题规模小, 较容易出成果, SCI引文也较多。[8]上述的两点不合理之处均对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种种显性或潜在的破坏。

三、学术评价的工具理性取向可能存在的风险

贝克 (Ulrich Beck) 指出, “风险” (Risko) 本身并不是“危险” (Gefahr) 或“灾难” (Katastrophe) , 而是一种相对可能的损失 (Nachteil) 、亏损 (Verlust) 和伤害 (Schden) 的起点。鉴于学术活动得以开展的独特内在逻辑, 现行的工具理性取向的学术评价制度必然会在学者自由探究、学术生态、学术使命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造成一定的风险。

(一) 学术评价对学者自由探究的影响

作为学术评价制度作用对象的学术从业者, 其不免会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 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手段”, 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9]从而导致其对学术自由的淡化或者搁置。

我们暂不论学术评价的评价主体是谁、制度环境如何, 单就其指标体系而言, 就极易给学术从业者造成错误的导向。在研究内容上, 为了增加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 他们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投期刊、出版社以及项目、基金组织之所好, 在研究问题的选择, 研究视角的选取上做出妥协让步。例如, SSCI议题的设定更多的反映了美国主流思想, 中国学者若想参与其中只能遵从其价值取向, 由此便影响到学者们对本土问题特殊性的认识, 并逐渐减少对本土问题的关注。而且, 研究内容的改变对学术从业者自身的发展又会产生重大影响, 大部分人在进入学术职业之时已经具有了自己的学术旨趣, 然而, 研究内容、视角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人被动地转换了研究兴趣, 导致原发性研究动机的减少。这不仅违背了学术职业的精神性特征, 而且基于学术职业的终身探索的本质属性, 由此将为学术从业者在其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埋下不利的种子。

此外, 学术评价的制度环境对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影响不可小视。正如陈平原教授所言,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也加强了对于学科, 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诱导与控制。本来, 学科不同, 独立性不同, 精神境界不同, 对政府资源的依赖度也不同。可如今, 相关部门审定的课题及评奖等在一定意义上成了标准和尺度, 学者们竞相向其跟进。同行评议已经成为当下学术评价的重要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人的自主精神。它经由一系列规范程序, 通过内行人的评价来控制和分配资源。这里的内行人主要指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 然而这部分人在进行评价时能否完全做到客观、公正?这又涉及到信任的问题, 信任主要由对当事人的信任和对维持生活信任机制的信任两部分构成。[10]在同行评议这一制度中, 无论是对评价当事人的信任还是对维持机制的信任都还很值得商榷。

(二) 学术评价对学术生态的破坏

在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下, 学术从业者的聘任、考核、晋升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紧密相关。部分见成果于权威、核心期刊, 获得高额项目资助及奖励的人员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由此形成的文化资本也迅即转变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可谓收益颇丰。与这一群体并存的还有另外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 他们的学术水平相对一般, 然而, 在现实各种利益的诱惑下, 他们“奋起直追”, 不顾一切地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我们知道, 学术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定期限的积累。由此便出现了社会学意义上的越轨行为——学术不端, 甚至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失范, 这便对精心培育而成的学术生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这种不端行为对学术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将造成重大的影响。一方面, 就其自身而言, 哪怕是一时的学术浮躁导致的一次学术不端行为, 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就有如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因为达摩克利斯之剑常悬上空。退一步来讲, 学术浮躁的心理无疑与“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原则背道而驰, 一旦这一浮躁心理形成, 其静下来的可能性就甚微了, 即使经过自身努力能调整回来, 其中耽误的时间、精力成本也未免太高。另一方面, 学术从业者绝大多数为高校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除了影响其自身的职业发展, 还会深深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师生之间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无需争辩, 牛津大学的教师通过“吹烟”之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如果大学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到学生, 并使其误以为学术常态莫过于此, 那么, 这将无异于恶化学术生态土壤, 将严重阻碍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 学术评价造成学术人使命的扭曲

大学作为绝大多数学术从业者赖以生存的组织, 它也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 其职能依次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的主要工作者, 教学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其第一职责。然而, 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量化取向却对大学教师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的工作重心开始偏离其第一职责——教学, 走向了追寻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归路。人的精力有限, 既然意向于对科研成果的大肆追求, 必然导致其教学精力的缩减。教学精力的缩减造成的直接后果有两种:一种是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对本科生而言, 这无疑会影响到其后续发展的动力;另一种就是在保证正常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出现的教学质量的下降。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正基于此, 前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 (Ernest L.Boyer) 在其出版的著作《学术反思:教授的工作重点》一书中, 针对二战以后教师评价奖励制度中过度重视研究出版物、论文引证、科研经费而忽视其他学术活动及其质量的现状, 提出了要结合高校的使命, 以全面的学术观来看待教师的工作, 即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11]

(四) 学术评价对国家文化创新的影响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学术从业者, 必须具有文化建设的使命感, 并使其成为在学术上孜孜不倦探索的内在动力。学术在文化建设中主要应发挥批判和创新的作用。近年来, 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现行学术评价制度的引导, 我国学术成果的数量大幅增长。据SCI数据库统计, 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为11.67万篇, 占世界份额的9.8%, 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 中国内地产出9.55万篇, 比2007年增加了7.2%, 占世界总数的6.6%, 排在世界第4位, 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然而, 其影响力的提升速度却并不如数量增长之快。1999年至2009年8月, 我国科技论文10年被引次数排在世界第9位, 而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只从上一年的4.6次提高到5.2次, 这与世界平均水平10.06次仍有很大差距。由此, 学术成果的质量水平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这一点在人文社科领域也表现得颇为突出, 出于对数量的追求, 近几年的“炒剩饭”、“新瓶装旧酒”现象已经逐步变得习以为常。这种低水平重复的行为严重阻碍了学术创新, 在此基础上又何谈其文化创新功能的发挥?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 已经与进一步繁荣学术、推动文化创新以及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 它将妨碍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抑制国家的文化创新, 必须尽快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 :6-11.

[2][4]戎辉.我国学术评价制度论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83-86.

[3][7]董希望.学术评价制度:问题与分析框架[J].浙江学刊, 2006, (6) :210-216.

[5][6][9] (德)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上卷) [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56-57.

[8]顾建民.学科差异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 :42-46.

[10]张静.信任问题[J].社会学研究, 1997, (3) :84-87.

可能存在 篇10

概述

时至今日, 对于“大数据”这个概念, 我们已经随处可见。“大数据”就是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对巨型级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 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以便于成为决策者的辅助决策手段。

广大的新闻媒体不断赞赏“大数据”的价值所在, 例如《人民日报》、《中国经营报》等多家国内报刊杂志、全国多家广播电视台以及部分互联网广告运营商, 他们也成为了“大数据”的获益者。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神秘色彩议论纷纷。

问题的提出

然而, 许多业内人士对“大数据”的处理过程只局限于狭义的理解, 他们的关注点仅仅在于“大”, 数据的大或小就是唯一重要的吗?我的理解是:无论数据“大”或“小”, 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在数据流水线处理过程中, 严格步骤的划分。在每个步骤中制定规范、详细的工作流程, 如图1所示。

1第一步, 数据采集。

事实上, 有些数据源, 比如像网络传感器、网络爬虫等, 它们能产生出惊人的大量原始数据。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意义的, 而这些数据就可以被过滤和压缩掉。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定义这种过滤器?它既可以过滤掉那些无用的信息, 又可以不抛弃有价值的内容。例如, 某网站在制作新闻报道时内容涉及到某个公司, 在数据采集的时候, 到底是只保留这个公司名称相关的关键字?还是应该把涉及到该公司的完整报道都整个保留下来?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自动生成正确的元数据来描述数据是什么, 以及它是如何被记录和测量到的?这个“元数据”可能对后面的下游数据分析至关重要。例如, 当我们想要检查某篇报道的重复率, 我们就必须知道每个报道的来源。

2第二步, 信息提取。

从采集到的底层数据源提取所需必要信息, 就要使用结构化的方式分析表达出来。例如, 一则新闻报道必须被提取成一种数据结构 (比如一个元组、或者一类标签) , 便于用来分析。

此外, 我们总是习惯于觉得“大数据”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但往往现实不禁如此, 我们还必须处理那些错误数据。例如, 有些新闻报道本身就是不准确的。

3第三步,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也有一些问题, 它绝不是简单地定位、识别、理解、和引用数据。

有效的大规模数据分析必须在完全自动化的方式下进行, 这就需要把不同的数据结构和语义表达编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 然后批量、机械式地去分解。即使是简单的依赖于只有一个数据集的分析, 都还有是否合适数据库设计的问题存在。通常, 会用许多替代的方式来存储相同的信息。这样的设计必然会造成为了某个目的的优化而忽略其他目的的缺点。

整个流水线需要集成、净化、可靠和高效地访问到数据, 声明查询和挖掘相关接口, 可伸缩的数据挖掘算法和“大数据”计算环境。当前“大数据”分析实际问题在于:那些提供SQL查询服务的主机 (安装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机) , 与各种形式的非SQL查询的处理进程、分析包 (如单独的数据挖掘或统计分析进程) 杂乱堆放, 这些系统之间缺乏协调性。因此, 很多数据分析师只能被动地从数据库中导出冗长的数据, 去人为执行非SQL查询, 以确保能将数据整合并统一进行分析。这样使得计算机本身的参与能力下降, 更不可能达到可靠和高校性。

同时, 如果用户无法融入到分析过程, 那么“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 最终只能由决策者来解释分析出来的结果。通常, 这又涉及到审查所有做出的假设和追溯分析, 这也大大降低了最终数据的可靠性。此外, 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 有许多可能造成分析的误差来源:比如计算机系统有漏洞, 模型总被不断地假设, 或者本身就基于错误的数据得到结果。基于这些原因, 用户只能试图去理解计算机产生的结果, 不断去验证, 而不能完全信赖与它。

结论

综上所述, 一个多步骤的数据处理流水线需要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在流水线的所有阶段, 异构性、不完全性、规模性、及时性、隐私性和过程的复杂性都引起了巨大的问题。此外, 这个流水线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流水线, 而是可以由下游步骤产生建议去改变上游步骤, 频繁地进行此类循环的流水线。

在“大数据”处理流水线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大数据”不同于过去的“非常大的数据库技术”?

什么是“大数据”的最具问题性的方面?

“大数据”是可伸缩的分析吗?

“大数据”主要是解决应用程序方面的问题吗?

“大数据”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系统层面吗?

“大数据”需要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吗?

注释

1李翠平, 王敏峰 (2013) .大数据的问题和机遇[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3, 4 (1) :12-18.

2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Marta C.González, César A.Hidalgo, and Albert-LászlóBarabási.Nature 453, 779-782 (5 June 2008) .

3Beneath the Veil of Effective Schools:Evidence from New York City.Will Dobbie, Roland G.Fryer, Jr.NBER Working Paper No.17632.Issued Dec.2011.

可能存在 篇11

3月1日 , 一个硅片微型机器人在美国洛杉矶一家试验室里实现了爬行突破,其所依靠动力是活体心脏肌肉组织的脉搏动力。这个机器人体积非常小,宽度只有一根人类头发丝的一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利用肌肉组织驱动机器人前行。

这个微型机器人是一个由硅片制成的拱型机器,有50微米宽。开发人员在这个拱型机器的下方安装了一束心脏组织纤维。这个心脏组织的收缩与松弛促使这个拱型机器弯曲和伸展,这样就推动它向进爬行。这个肌肉组织在一种有盖培养皿中通过一种简单的葡萄糖营养液获得动力。

火星曾经有水

可能存在生命痕迹

3月3日,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机遇”号火星车找到了火星表面曾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这一重大发现证明火星在历史上可能存在适合生命栖居的环境。

美开发“大脑伟哥”人类记忆力由此改变

3月8日,一种被戏称为“大脑伟哥”的能够提高记忆力的药物,即将在美国通过人体试验,预计可能在五年内投入市场。这种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记忆的形成过程,达到提高记忆力的目的。这种药物能使短期记忆的信息长期保持。它能够激活人类细胞中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一旦被激活,它将使大脑细胞产生对记忆形成过程来说非常重要的联接。

科学家研制出全球第一只转基因蝴蝶

3月12日,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研究蝴蝶翅膀的颜色之迷,美国巴法罗大学的生物学家们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蝴蝶。有意思的是,这只蝴蝶的一些基因是来自水母的。科学家们想弄清楚蝴蝶翅膀颜色在维系它们生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有关蝴蝶翅膀颜色和花纹的数据和资料,这次转基因蝴蝶的出现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中国科学家揭密

百米雷击电磁场神秘面纱

3月3日,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周璧华带领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奋力拼搏,攻克了“距雷击点百米内电磁脉冲环境预测研究”世界级科研难题。标志着中国逐步跨入世界雷电磁脉冲防护研究的先进行列。权威人士指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雷电电磁脉冲场测试方法的检验提供理论根据。

武当山发现

全国最大古铜镜

3月5日,全国罕见的硕大的古铜镜在武当山金顶皇经堂被发现,其面积和质量全国罕见。这面古铜镜直径达1.23米、厚1厘米多。镜背铸有“玄天上帝”字样和两条绕镜钮飞翔的龙。通过铭文得知,此镜为大明正德年间,河南开封某县信士捐资铸造并送往武当山的,重达数百斤。镜背铸有四个挂钮,经分析这面镜子实为人们常说的照妖镜。

肯尼亚:“鸟类天堂”

面临消失

3月13日,肯尼亚裂谷省专员在一个关于国家环境的论坛中说,肯尼亚纳库鲁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纳库鲁湖面积52平方公里,位于肯尼亚裂谷省纳库鲁湖国家公园内。这里被称为鸟类的天堂,有各种鸟类450多种,是世界最大的鸟类栖息地,其中200多万只火烈鸟几乎占世界火烈鸟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过度砍伐造成森林退化,纳库鲁湖的主要水源恩乔罗河已经干枯,同时工业污染也使纳库鲁湖面临灭顶之灾。

索尼拟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开发机器人智力

3月15日, 日本电子巨人索尼公司表示,该公司准备建立一个专门实验室来发展智能机器人,以增加其机器人宠物种类,这个由索尼独资的实验室将于年中建成,聘用10到20名日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都是在机器人技术科学方面的一流专家。

耳纹鉴别计算机系统首次面世

3月15日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耳纹鉴别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轻易识别罪犯在犯罪现场留下的耳纹,帮助调查人员缉拿罪犯。科学家已经证实,耳纹与指纹一样都是随各人的DNA不同而各不相同。目前,有关专家已经将15%的英国犯罪现场所采耳纹收集入库,并运用该系统在芬兰和瑞士协助办案。

中国复原唯一的早期真人类型

化石“资阳人”

3月15日,根据已有35000年历史的四川“资阳人”头骨化石,四川两位艺术家经过两年努力,复原了“资阳人”胸像,并完成了“资阳人”母子全身泥塑主体雕像创作。“资阳人”头骨化石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型,是旧石器晚期的真人类化石,是南方人类的代表,是古人类发掘中唯一的女性。“资阳人”全身泥塑主体雕像高3.1米刻画了35000年前“资阳人”母子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形象。“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原雕像和母子全身泥塑主体雕像的完成,填补了“资阳人”研究史和历史教科书上无具体形象的空白。

天文学家首次找到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证据

3月18日,欧洲和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借助太空望远镜在一个距地球7亿光年的星系中观测到了耀眼的X射线暴发。科学家相信,这是被位于该星系中央的黑洞所吞噬的一颗恒星发出的“临终呼叫”。这是科学家首次找到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的强有力的证据。

中国科学家周琪

获国际转基因研究大奖

3月14日,第5届国际转基因科技大会第3届GENOWAY转基因科技奖颁发给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琪,以表彰其在世界首次成功克隆大鼠中所作出的贡献。GENOWAY转基因科技奖由法国生物技术公司GENOWAY赞助设立,专门用于奖励在转基因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奖项。

欧航天飞机“凤凰”号圆满完成地面试验

可能存在 篇12

水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点, 针对于水产品安全风险可能存在的原因, 我们做了深层次的探究, 在水产品中出现的自然风险、食物链风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指导意见。本文对湖南邵阳地区的水产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与规避方式进行分析。

水产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产品质量有害物质检测发展缓慢

我国检测有害物质净化提取技术从发展和应用范围上都有很多不足, 检测过程中有样品处置复杂、检测时间长等问题。此外, 我国检测的方法还不够完善, 检测方式较少, 技术还不成熟、缺少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等高技术检测方法, 针对于最新类型的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检测体系与研究技术成果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技术研发与检测产品生产方面都存在发展缓慢现象。

关于检测机构

在水产食品质量检测检验过程中, 我国关于食品迅速反应检测还无法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国内外的技术系统跟踪也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无法利用相应的手段进行安全监管, 此外检测数据不透明, 也对水产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完善造成阻碍。

水产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自然风险

无论是海洋物种还是内陆地区物种, 某些生物体内会存有毒素, 如许多人都喜欢吃的河豚, 其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都存在毒素, 甚至某些藻类植物也含有毒素, 这些物种体内存在的毒素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危险。在食用河豚时, 如果没有处理好食材, 河豚中的毒素会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 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有些人在食用蟹类、贝类等食品后会出现腹泻、过敏等反应。这些现象是因为水产食品中存有许多寄生虫, 即便水生物死去, 寄生虫仍可存活, 在处理水产食品的过程中, 只做简单处理就食用可能会引发安全风险。

生物链引发的风险

湖南邵阳地区有大量的藻类植物, 而藻类是某些贝类、鱼类、虾类等生物的食物。这些藻类有些含有毒素, 鱼类、贝类等在食用有毒的藻类食物后, 无法将毒素排出而是在体内富集。例如, 贝类毒素是危害较大的毒素之一, 贝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 (PSP) 、腹泻性贝类毒素 (DSP) 、神经性贝类毒素 (NSP) 和健忘性贝类毒素 (ASP) 。贝类毒素危害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毒性大、反应时间快等特点, 由于缺乏相应的解毒剂, 给防治带来许多阻碍。因此, 人们在食用贝类时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众多的食物安全风险均源于生物链, 在食用贝类时要对食品严格处置后再食用。

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湖南邵阳地区的水产养殖已形成规模化, 养殖水产品占邵阳地区水产品产量的70%, 养殖产业呈现多样化、灵活化。但养殖中也存在多种问题, 养殖的密度过高使水产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养殖过程中主要的安全风险是药物、添加剂等, 药品和添加剂使用后会滞留在水生物体内。例如, 对养殖的鲢鱼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时, 发现鲢鱼体内有孔雀石绿、氯霉素、喹乙醇、氟喹诺酮类等, 其中孔雀石绿、氯霉素无法通过鱼类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药物会在鱼体内一直残留。此外, 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还有甲醇和多聚磷酸盐等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在食品中起到保鲜、保水分、调节p H值等作用, 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水产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规避方式

增强检测与技术研究

湖南邵阳地区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 结合湖南邵阳本地开展水产食物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规避方式措施, 在增强检测与技术研究方面已有良好的成效。水产品安全食品检测一直是食品检查的重点, 在合理跟踪调研的同时, 还要加强水产样品在处置前等关键环节和使用设备的检测, 力争每一环节都没有引起水产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

完善水产食品检测体系

我国的标准水产品检测体系还需继续完善, 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还有待提高。例如, 我国的迅速检测法目前仍未有具体的标准, 许多标准在执行方面均存在弊端, 所以, 要尽快制定好相关检测流程, 包括包装、标签等的使用法规。只有建立完善的检测、监管等体系标准, 才能使水产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与规避。

结语

上一篇:皮下埋植下一篇:综合岩土工程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