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故事论文

2024-08-13

可能的故事论文(共12篇)

可能的故事论文 篇1

老家在山东省济宁市的刘春霞2009年毕业于新疆石油学院, 在学校学的是机械专业。和她同时毕业的男友杨本远学的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临毕业时, 杨本远原本可以留在新疆的一所油田工作, 刘春霞也被当地的一家机械厂看好。可一次外出游玩时的经历, 却改变了这两个年轻人原本规划好的就业轨道。

2007年的一个周末, 杨本远和刘春霞一起在奎屯市的一个广场上游玩时, 看到广场的一角聚集了很多围观的人。他们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 一名男子在地上摆了许多未上色的石膏像, 许多孩子和年轻人在挑了自己喜爱的石膏像后, 便坐到一旁的小桌子边, 用男子提供的笔和绘画颜料, 在石膏像上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然后再经过该男子一番简单的护色处理, 就拥有了一个自己亲手彩绘的石膏像。而这一过程仅需要花十几元钱。这个动手制作的生意吸引了刘春霞和杨本远。也就从那一刻起, 两个年轻人心中萌生了回家乡开一家DIY手工作坊的想法。

有了想法, 就要去做。为了更好地掌握石膏彩绘的技术, 两人不顾同学和家长的劝说, 花2000多元, 跟着当地的艺人学习石膏彩绘技术。虽然过程非常艰难, 但创业的信心让他们坚持了下来。时光荏苒, 两人很快便到了毕业前夕。按照当初和油田的定向委培协议, 杨本远的就业已不是问题。新疆的一家机械厂也向刘春霞伸出了橄榄枝。可是, 为了心中的理想, 刘春霞却决定:放弃新疆的工作, 回家乡山东济宁, 开一家集石膏彩绘、立体泥塑、蜡艺、彩泥画等一系列手工制作项目为一体的DIY手工作坊。

对于女友的这一决定, 杨本远表示坚决支持。他也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跟随女友来到了济宁。

2008年7月, 刘春霞和杨本远一同回到了济宁。在众多亲朋好友的反对声中, 两人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在亲戚家一间堆满杂物的储藏室里, 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他们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钻研石膏胚胎的制作技巧。一个个卡通造型看似简单, 但真正做到完美无瑕并不容易。有时花费很长时间做好的一件石膏像, 仅仅因为晾晒时的一个小疏忽, 就能让半天的劳动成果化为泡影。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钻研, 两人很快摸索出一套克服制作中出现技术问题的方法。

技术问题解决了, 可一个更大的“销售”难题又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带着石膏像开始在街头摆摊销售, 一整天下来竟一个石膏像都没有卖出。在经历了第一次摆摊失败之后, 他们仔细研究, 终于找出了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原因。经过一番宣传, 石膏彩绘手工制作逐渐得到了部分消费人群的认可。

2008年底, 在经过选址、装修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 刘春霞和杨本远的DIY手工坊开业了。但通过几个月的试营业, 他们逐渐感觉到, 很多先前没有想到的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由于资金不充足, 原本计划引进的陶艺、蜡艺、软陶等技术还未开发。店内较少的几个项目未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此外, 缺少实战经验等问题也制约了小店的发展。总结出原因后, 为了尽快将店面做好做大, 他们报名参加了济宁市原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班, 从课堂上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 获得更多的支持。

如今, 刘春霞和杨本远的手工坊已经分别在济宁中央百货和运河城开了分店, 并计划再陆续将店面由目前的3家拓展到5家。经营的产品也从最初单一品种发展到集石膏彩绘、立体泥塑、蜡艺、数字彩绘等制作项目为一体的DIY系列手工制品。他们还准备在DIY手工作坊以外的领域尝试发展。他们表示, 只要心中永远都有一个目标, 一切愿望都有可能实现。■

编辑史新建

可能的故事论文 篇2

职场励志故事往往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在职场中很多甚至作为楷模广为流传,以下就是美国著名汽车之父福特的职场励志故事,可以给予汽车行业的人些许的`启示。

美国著名的汽车之父福特,最初只生产两个缸汽车,现在汽车都到八个缸了。有一天,福特告诉所有科研人员,他说,“现在我要让你们研究生产四个缸的汽车。”科研人员听了说:“不可能生产。”“不管可能不可能,你们给我研究就是了。”

研究了一年,科研人员说:“报告老板,四个缸的汽车是不可能生产的。”福特气恼的说:“你们这些蠢货,让你们研究,你们就继续研究,明年我要的还是四个缸汽车。”这些人要拿这个饭碗,就只好听话照做。

到第二年底,他们又说:“报告老板,四个缸汽车确实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当时,福特真是大发雷霆,说:“你们这些蠢货!猪猡!明年再研制不出四个缸汽车,就把你们炒掉!谁再说不可能,就滚开!

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才能生a产四个缸的汽车呢?”这些科研人员心理也很烦,可是没有办法,自己毕竟端老板的饭碗,只有继续,

没想到第三个年头不到半年,四个缸汽车就研制出来了。

后来,他问“不是不可能吗?为什么这半年就研制出来了?”有个组长说:“报告老板,在原来意识中,我们不相信,会产生四个缸的汽车。可是这半年,我们每个人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生产四个缸的汽车?”因为他们问对了问题,假如这样问“我何必要生产四个缸的汽车?”恐怕汽车工业史就要重写了。

这个职场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如何才能做到?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时候多一些思考,往积极的方面思考,这样才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相关职场励志文章推荐:

职场智慧故事:快乐改变人生

职场人生都受用的哲理小故事之秀才卖柴

职场新人须摆正自己的心态

献给不可能的可能之作 篇3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设计故事和讲述故事的。这个故事幻想了寸(蚕)短暂而美丽富足的一生。之所以要强调“幻想”,是因为幻想在这部作品中特殊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寸在短暂的一生中完成了一个少女的蜕变:她结识了善良的雨点十姐妹,目睹了蜘蛛与螳螂的厮杀,遇到了远去的白马的爱情……可以说,没有幻想,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但《流年一寸》的幻想与传统童话的那种幻想又有所不同。传统童话常常是作者营造出一个幻想空间后,主人公们可以在这个幻想的空间里自由驰骋,他们的幻想世界是自给自足的,与外界不发生联系。同时,《流年一寸》的幻想与埃克絮佩里《小王子》、罗琳《哈利·波特》的幻想也有所不同,《小王子》《哈利·波特》的现实成分是明显的,但进入幻想空间后,故事则相对独立,比如,飞机失事坠入星球,进入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之后。而《流年一寸》并非如此。

首先,作者的写作过程与故事发展融为一体。作品第一章《只有一寸的忧伤》“引言”部分的开篇作者这样叙述:“故事现在开始。从前有一只蚕,她是一只很普通的蚕。有一天她从簸箕里逃出来,只因为她读了一本书……”可是,作者叙述到这里,被读者的疑问打断了。这样一来,作者的叙述、读者的阅读、故事的发展变得没有边际了。谁是作者?谁是作品的主人公?一个遥远的故事、一个讲述故事的人,转瞬之间变成了和读者一同经历的、即刻发生在眼前的故事。“引言”和“主干”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其次,作者的生活印记与作品中的故事发展融为了一体。由于作者设置了“引言”和“主干”交织进行的叙述方式,因此,作者将自己的生活印记直接带入故事中就变得自然了。在《蜘蛛与螳螂》一章的“引言”中,作者说自己在讲述寸的故事的当儿,看到了一些旧照片。“那照片的背后写着1972。那应该是我四岁的照片。照片里的我站在一棵巨大的雪松前面,抱着球……在那里我遇到了好多第一次。” “第一次”表明大人们常常忽略的平凡小事在孩子心里可能会终生难忘。由此可见,虽然作者在叙述中带入了自己的生活印记,但这个生活印记不是随意植入的,而是为读者精心挑选的。再者,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开始直接对话。由于作者的“交代”和“讲述”要通过作品的“引言”和“主干”来交替、重叠推进,这使得作者可以在故事中随进随出,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空间和故事气场。从表层看,其一,作者“我”的确“很惊讶”。自己故事中的人物寸怎么可以和自己说话呢?其二,寸爬出书来,又怎么回去呢?从深层看,这个“很惊讶”又是作者所期待的。 “我”除了是作者,同时也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故事中的人物与人物进行对话,合情合理。也因此,读者“零距离”进入故事中。这正是作者关于“故事讲述者”和“故事中人物”双重身份制造的绝佳艺术效果。

至此,整个故事的奇妙性显现了出来。情节虽然时常被打断,但这个“被打断”,实为情节本身发展的需要。“被打断”意味着“意外”的发生,目的是让情节更丰富和故事更具可看性。因为“打断”情节的不是别人,恰恰是 “故事讲述者”作者本人,而尤为重要的是,当作者“打断”情节的时候,“故事讲述者”的身份已不经意间变成 “故事中人物”了。如此一来,情节的发展看似凌乱、无规律,实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是一个整体。

可以说,《流年一寸》的写作是一次冒险的写作。但是,很多时候冒险不就是创新的代名词吗?倘若冒险能探出一条新路,能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能将种种不可能变成可能,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经验,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作者萧萍的探索我以为是颇为成功的。只是,在商业大潮汹涌和市场经济挟持下,愿意进行艺术探求的人越来越少了。也因此,萧萍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值得格外珍视。

可能的故事论文 篇4

当实验现象不明显时, 视频播放变“不可见”为“可见”

传统教学在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 由于实物太小或现象不明显会影响学生的观看导致实验效果不好。可以预先将教师的操作实景拍摄下来, 在学生实验前用大屏幕播放, 教师边讲解, 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当个别学生实验操作有不明白的地方时, 还可以再次播放给他们看。这样的演示实验更灵活, 指导效果更明显。对于那些由于学校条件不允许而不能做的实验, 也可以通过从网上下载相关的视频来满足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要求。还可以通过对相关课件进行一些简单的编辑来实现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多角度展示, 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更清晰的了解。

有许多细微的生物结构是肉眼看不见的, 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例如在《细胞分裂》的教学中, 细胞分裂以有丝分裂为教学重点, 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知识的基础。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染色体数与D N A分子数的关系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是后续章节的基础。开设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使用挂图或者在黑板上画出模式图来描述显微镜下的内容。这给实验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 显微镜下看到的实物与模式图相比总会有一些差异, 学生无法把显微镜下真实的物像和模式图联系起来, 不能具体辨别各个时期的图像;另一方面, 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否正确, 是不是分裂期的图像, 有些学生也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等教师逐个查看并讲评之后, 学生才知道对错。这就使得教与学容易脱节。在实验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借助视频播放, 将显微镜下的内容呈现出来,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去识别, 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准确性, 又节省了实验教学的时间。

当实验很难在有限的时空内呈现时, 多媒体动画变“不可能”为“可能”

在《矿质代谢》一节的教学中, 教师多要引用1 9世纪4 0年代荷兰一位科学家的实验:将一株重2 k g的柳树幼苗培养在一个放有2 0 k g土的花盆中, 只浇蒸馏水。5年后, 柳树重达3 1 k g, 而土只减少5 k g。据此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讨论:柳树净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土壤中减少的物质是什么?用此范例, 既可以复习上节课《水分代谢》的有关知识, 为“光合作用”的学习埋下伏笔, 又可以使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矿质元素的存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实验耗时5年,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显然无法实现;如果用语言来描述这个实验, 又显得枯燥, 缺乏吸引力。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蓝天白云, 阳光普照, 一位卡通人物科学家在给花盆中的树苗浇水, 画面中显示出树苗和土的重量数值。树苗逐渐长大, 重量增加为3 1 k g, 而土的重量减少为1 5 k g。苦思冥想的科学家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动画表现出来的实验过程一目了然, 趣味性强,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范例的作用也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又如《根对水分的吸收》这一课中有关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 要在4 0分钟的课内完成实验操作, 让每个学生都观察到是很难的。如果采用让学生在课前将实验操作一下, 将实验结果带到课堂上, 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将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现象 (主要是甲、乙两个烧杯中的萝卜条和杯中溶液多少的变化情况) 以动画的效果来展示, 不但可以增强实验效果, 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萝卜条吸水与失水的原理, 从而提高微观现象的可见度,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学生“不拘小节”地实验时, 多媒体模拟是规范实验习惯的“隐形翅膀”

学生在做生物实验时常常会“不拘小节”, 如取药品时乱放乱丢, 用显微镜观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滴管从这一个试剂瓶直接放入另一个试剂瓶中……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在实验室里经常可见。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可能的故事论文 篇5

终于,我又回到了这座阔别十年之久的水库。

水库不大,离家不远,水质不赖,可自从我学会游泳之后好像再也没有与它赤身相对过。

所以,我也从没有真正意义上征服过它。

于是,我又回到了游泳生涯的起点,带着豪情壮志,和我爸。

天气过分的炎热,水库的大堤上停满了车辆,一旁印着严禁下水的鲜红色警示牌也没能阻挡的了五颜六色的泳圈,我没有对他们评头论足的权利,因为,我不仅要下水,更恬不知耻的想戏水!

简单的热完身,我顺着阶梯准备下水,浮圈里的大叔惊叹:“小伙子,泡澡还要带泳帽,泳镜?太专业了吧。”

我很想告诉他我十岁的时候就可以一丝不挂的满水库游荡,但是秉着行胜于言的做人原则,我忍住了。

我决定用一记完美的跳水来回应他的质疑。伸手,弯腰,屈腿,3,2,1,走你,我像颗炸弹直勾勾的扎向水中,落水的一瞬间,我突然后悔:水会不会太浅,水里会不会有钩子,要是头触底会不会死的很惨……

我的面部急剧扭曲起来,不过还好,没等人看见,我已经平安的“降落”在晒得很温暖的水中,我隐约听到了那些来自泳圈里的惊叹声。

电影里的那些超级英雄通常在拯救世界后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我也做作的用起了并不擅长的蝶泳,有东施效颦之意,却又意外的骗来了一阵喝彩。

天气不是很好,神通广大的雾霾竟已席卷到我们这座大别山深处小城的偏远水库中,除了远处对岸的几棵飘扬的柳树,我连我爸都看不到,水面上弥漫起的白雾让我想起了电影《迷雾》,未知的恐惧瞬间席卷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

征服欲渐渐缓和下来,求生欲却涌上心头。这座包围着我的水库,从我懂事开始,每年都会淹死几个人,并据说隐藏着很多从没人见过却让人变成浮尸的元凶——水猴子。

它们是我童年的阴影,以至于每次游泳我都无法克制的觉得在看不见的水底,一群会潜水的猴子正在讨论着怎么解决掉我……

求生的本能激励我拼了命的游向对岸,直到有一天,我爸惊奇的发现我的游泳速度已经超过了他,从此,我再也没来过这座水库,因为我爸把我带去了另一座更大的……

02

天色突然暗了下来,风也躁动起来,平静的水面由波纹变成浪花,浪花由温顺变得狂躁,还好,我是顺风。

远处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我知道诺大的水库里只剩我和我爸两人,也许他早就上岸休息了,如果这么说,那就只剩我一人孤军奋战。

我慌张的东张西望,一群燕子擦着我的头皮快速略过,我的脑中瞬间被切换到高尔基的《海燕》片段:海燕,你可长点心吧,没看到一群水猴子正在后面追我吗?

恐惧开始蔓延,手脚像是断线的风筝,脱离了大脑的控制,我好像看到了邓紫棋趴在水面上淡淡的对我唱着:当一艘船沉入海底……

“喂,怎么不游了?”我一个激灵回过神来,看到了我爸菩萨般的面孔,我激动得快尿了裤子,我恳求般的对他说道:“天快黑了,咱们回去吧。”

“回去干吗,还有一百米就到了!”

我摘下眼镜,白雾早已消散,柳树的枝条随风像是要刮到我的嘴里。我戴上眼镜,幻想着菲尔普斯附体,高频的打水加上狂躁的划手,终于,我一脚陷进了岸边柔软的泥中。

当意识到我已经征服了这个阔别十年的老朋友时,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没有像计划过的那样脱光衣服在岸上打滚,爬上柳树然后顺着枝条滑下来,连最简单的在地上刻个王泽钦到此一游我都懒的做。

望着已经昏沉的天空,我弱弱的对我爸说:“再不回去,今天咱两就该喂鱼了……”

我爸指着一旁的大堤:“没事,真不行,咱们就走回去。”

我摇了摇头,不再说话,转身跳进了有些凉意的水中。

我知道他在考验我,因为十年前,就在这个水库中,尚且年幼的我狗刨到口吐白沫,上气不接下气的问他:“爸……我……不行了……我从堤上走……回去可以不?”

我爸回头瞟了我一眼,轻描淡写的回复:“随便你”然后加快了速度,把我远远甩在身后。

那句轻蔑似的“随便你”彻底激发出了我的洪荒之力,我决心像个男人一样证明给他看,后来,我做到了,岸上的大人夸我是神童,可是我很清楚,哪有什么神童,不过是要脸罢了。

风,越来越猛,过去时的顺水推舟变成了当下的乘风破浪,不,破风破浪,哪有什么风可乘……

03

我用着稳健的蛙泳和仅存的一丝体力,向岸边蠕动着,但是感觉效果甚微,甚至有种被浪推回对岸的感觉,迎面而来的波浪让我连呛了几口水。

浓重的鱼腥味又让我止不住的反胃,我无助的凝视着那即将被黑夜笼罩的我潇洒越下的起点……

文艺的种子却开始在脑海中萌发:有时候,我们走了很远,回过头才发现,最想要的东西,不过就是那个启程的梦想。

巨蟹座的人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自卑到到极点就会莫名自信起来。想到如果我今天殒命湖底,这个世界上将损失一位金曲歌王,畅销作家,我突然就变得无所畏惧:大爷的,小风小浪,老子跟你怼到底。

多巴胺,荷尔蒙,肾上腺素急速分泌,我以猴子偷桃掩耳盗铃的速度向坝梗猛冲。冲到一半,细心的我想起了我爸:不好,老爷子不见了。

我慌忙回头,四处搜寻他的身影,无奈天色已暗,加上300度的近视,于是我迅速调整了心态:不管他了,坑了我这么多年,说不定早就从堤上跑回去开车跑掉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放荡的在水中扑腾起来,我想象着从空中俯视我的身姿,像鲨鱼?海豚?又或是飞鱼?哈哈,我有这么厉害吗?

一个浪猝不及防的将我扑进了冰凉的水中,我终于清醒的意识到,其实我只是个年久失修的拖拉机……

机械式的不带任何念想的划着,划着,终于,坝梗的轮廓清晰地映入我迷茫的眼中,我仿佛听到了振奋人心的集结号,冲刺的时间到了,用哪种泳姿呢,我要帅气的为今天的挑战画上完美的句号。

蛙泳?不行,速度太慢。

仰泳?妈了,头把坝梗撞碎都不知道。

蝶泳?算了,我已经不是十七岁那个夜晚通宵白天上课永远不知疲惫的少年了。

自由泳?好吧,就它了。

尽管手脚配合已经严重脱节,每划一次手就像脱臼一样,每打一次腿就像骨折一样,我依然像个疯狗一样自以为神速实则龟速的扑向坝梗。

一阵噼里啪啦的折腾之后,我诧异的发现,妈的,游歪了……

懊丧的我卸下了最后一丝骄傲,和后发制人的我爸并驾齐驱,在仅存一丝光明的情况下狼狈的回到了坝梗。

没有想象中的眼光明媚,淅沥的小雨洒了下来,没有想象中的欢呼雀跃,只有满地的饮料瓶见证了我“逃荒归来”的这一刻,没有了跳水时的豪情壮志,只剩下反复的自我安慰:回来了就好。

差强人意的结局还算让我欣慰,遗憾的是,本想如蛟龙般兴风作浪的我既没乘风也没破浪,而是讽刺般的破风又喝浪。

竞技体育的可能与不可能 篇6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就举摔柔中心来说,我们在备战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的各项要求和措施,并结合项目实际,按照不同阶段,制定了系统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计划、措施。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队伍的思想教育和精神状态,明确提出竞技体育就是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北京奥运会必须全面展示中国力量,要以此来评估我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要以此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现在看来,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梦想得以成真,赛前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可能。今天,我想就怎样变不可能为可能谈谈我们备战的收获和体会。

一、变不可能为可能首先体现了我们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回顾北京奥运会的备战历程,我们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备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立体工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种问题、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人才不断涌现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可以说,备战工作千头万绪,但思想认识问题则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精神状态决定了我们备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在备战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和干部曾因思想上的困扰和工作上的压力,对中心制定的训练指标和成绩目标产生疑虑。为此,我们及时在中心内部和各个国家队开展了“解放思想,解放金牌”的学习和讨论。通过专家讲课、演讲比赛等形式,让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认识到,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一代又一代体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梦想,是我们身处一线的体育工作者一生可能仅有的一次机会。可以在自己的祖国展示我们的力量和实力,为国争光,既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和条件,有领导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优势项目和优势级别必须保持和扩大优势,落后项目必须有所突破,给各运动队下达的任务目标不但不能减少,还要根据训练的进展不断提高。

为了激励大家的斗志,我们明确提出,竞技体育就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面对北京奥运会,一切皆有可能,就看你是否有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是否敢于抓住机遇,是否敢于解放思想,是否敢于突破创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谁成绩好、谁状态好,谁就有可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否则就没有可能。通过这样一段时期的工作,各支国家队的面貌普遍焕然一新,不但精神振奋,而且训练效果大大提高,既使遇到一些问题也能顺利解决。比如女子举重队为了加大训练量,曾经一天4练。刚开始几周,几个重点队员连续出现不适应。我们尽管心中忐忑,但在和教练员、运动员沟通后,认为还可以顶一周,结果训练指标不但恢复正常,而且成绩有较大提高,尤为可喜的是队伍也因此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二、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前提是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在此基础上树立必胜信心

1997年底,当时的国家体委成立了重竞技管理中心,负责的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5个项目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了8枚金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重竞技中心5个项目获得9枚金牌,是获得金牌最多的项目中心。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将重竞技中心拆分为举摔柔中心和拳跆中心,并提出举摔柔中心3个项目要在北京奥运会上至少获得和雅典一样多的7枚金牌。这时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还有多少拓展金牌的空间?普遍的看法是上两届奥运会的成绩已经是我们的极限,能保住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我们主场参赛,压力巨大,不确定因素更多,千万不能冒进,否则会骑虎难下。

面对这种议论,中心领导班子和国家队教练一起仔细分析了形势。大家认为,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特别是女子举重,我们参赛4个级别,尽管雅典丢失一金,但综合实力仍为世界第一;男子举重雅典获两枚金牌,如果我们能在中大级别上有所突破,金牌也有增加的可能。女子柔道几届奥运会均获得了金牌,此次在家门口作战应当有所前进。女子摔跤雅典获首金,尽管队伍综合实力还有差距,但也有争金的希望。男子古典式摔跤2005年修改了规则,比赛的偶然性加大,我国运动员在这一项目上有一定实力,也要力争奖牌。男子自由式摔跤和男子柔道是我们的落后项目,但工作做好了,争取冲击奖牌。同时,我们对国外的主要对手也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则修改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经过综合判断,提出了北京奥运会要确保7枚金牌、力争9枚金牌的内部任务指标。其中女子举重确保4枚金牌,男子举重保2争3,女子柔道保1争2,女子摔跤争取1枚金牌。应该说,这样一个任务目标的提出对当时各国家队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的教练认为目标脱离实际,不可能实现;有的谨慎乐观,认为经过努力也许有可能实现;但普遍的想法是我们胆子大了些,对竞技体育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估计不够。但中心在听取各种意见后统一了思想,明确提出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有压力也有动力,有风险也有机遇,但压力可以变为动力,风险可以变为机遇。尤其主场作战压力巨大,但工作得当,巨大压力也可以变为巨大动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信心,在于我们工作是否到位。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们宁可目标高一些,只要不是脱离实际的幻想就尽最大可能去争取。随着训练实力的提升和国外信息的清晰,我们又进一步提出男子举重要争3冲4,女子柔道要争2冲3,总金牌数要力争11枚。现在看来,我们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也确实冒了一定的风险。

三、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关键在于对项目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

在备战过程中,我们着重在如何认识竞技体育的本质特征、如何贯彻落实“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和“两严方针”、如何抓住训练创新的突破口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逐步统一了思想,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我们认为,从本质上看,竞技体育就是向人体生理极限能力与心理极限压力的探索,体育场上的竞争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竞争。过去,825公斤级的举重世界纪录是1775公斤,现在77公斤级的世界纪录达到210公斤。50年代,国家举重队每周6次训练课,目前每周训练课增加到12次,有时甚至达到16次。柔道奥运会冠军每天保证质量的“背负投”和“打入”练习次数以万为单位计算;摔跤运动员过去负重十几公斤进行“滚桥”技术训练,目前为达到技术练习结合专项力量训练,负重达到上百公斤。国家女子摔跤队冬训安排120公斤负重“滚桥”练习累计次数要达到30000次;男子摔跤运动员训练“布人”重量达到500公斤。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条件如何变化,训练方法手段和科技成果如何创新,最终都要通过作用于人的身体和心理起作用,需要通过运动员自身在体育场上表现出来。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搞竞技体育,抓运动训练,练是基础,大运动量的、长年累月的、超出常人的刻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运动训练“质”的规定性,没有这一条,就不可能在国际体坛和别人竞争。为了提升训练实力,我们把4年的备战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基础年、积累年、强化年和突破年,每年都有不同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措施。

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和“两严方针”。我们认为,“三从一大”是有中国特色的训练理论,是几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不断进步的法宝。同时,我们也总结了新形势下运动训练的规律,即: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必须实行“科训医一体化”;训练与比赛日益趋向一致,必须加强训练的实战性,但又不能简单地以赛代练或以练代赛;国际竞技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奥运会突破难度加大,必须敢于挑战极限又不能出现大的伤病;此外,还有处理好集体智慧和个人努力的关系、规程与规则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等等。

第三,针对举摔柔中心3个项目的特点,我们明确提出要抓住三个突破口,即把训练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作为突破口;把专项力量作为突破口;把科技含金量的提高作为突破口。我们为此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坚持不懈地在各支国家队实施,取得了实际效果。

四、变不可能为可能重点在于实际工作的扎实与精细

在备战开始,举摔柔中心明确提出要狠抓“四个落实”,实行模式管理。要求各运动队必须建立起各自的管理模式、训练模式、参赛模式、准备活动模式、整体恢复模式、医务科研模式、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后勤保障模式,整个备战工作要系统思考、整体设计、统筹安排、量化管理。我们把所有备战涉及到的人和事进行了梳理,根据以往备战的经验教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排查,把这些因素按照系统工程和管理学的要求,分门别类进行了部署和安排,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做、都能按时做并得到反馈,确保所有的问题都能及时高效地得到解决。为了检验各队执行模式管理的效果,采取每周一总结,一月一评估的工作制度。通过持续的检查、总结、改进、提高,不断调整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重点是把握重点运动员的状态和训练计划执行情况。有了模式管理,我们基本上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今后的备战工作提供了完善有效的经验材料。

五、变不可能为可能是对竞技体育运动极限的不断挑战和自身工作的不断超越

我们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心主义者,变不可能为可能也不是我们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是我们面对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尽自己最大可能展示中国力量、为国争光的誓言,是我们自加压力、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动力。今天,总结过去,我们确实在一些领域变不可能为可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工作需要总结和反思。比如,男子项目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男子古典式摔跤尽管取得了一枚来之不易的银牌,突破了历史最好成绩,但毕竟没有取得金牌;男子柔道和男子自由式摔跤甚至都没有进入前8名;我们一些优势项目的后备力量也令人堪忧等等。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经过认真学习和调查研究,提出了制约我们科学发展的7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的问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大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只能更加深入认真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部署,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体育是不懈追求、永无止境的事业。我们也将遵循这一指示,在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征程中,继续挑战极限、挑战已有的成绩,争取再一次变不可能为可能。

沃弗的无限可能 篇7

如果当初莱特兄弟不能坚持自己看似疯狂却不合时宜的梦想;如果牛顿在那个世纪只会埋头工作, 不爱思考;如果爱迪生不能屡败屡战, 永不言弃。有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这样无厘头的假设, 让我们更能够体味信仰与梦想的光芒。

沃弗圣龙的梦想, 和我们“美丽中国”的梦想一样。希望有一天能够趁着科技的东风, 全面实现绿色、节能的企业理念, 实现沃弗的无限可能, 在我们渴望已久的碧海蓝天里徜徉。

乘风破浪, 逆势而上

2015年7月16日, 宁波沃弗圣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宁波万达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了WFI中央空调2015年新品发布会。圣龙集团董事长罗玉龙、WATER FURNACE公司副总裁Herb Batrouny、WATER FURNACE公司亚洲事务总监Kevin吴、圣龙集团副总裁罗力成、宁波沃弗圣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亮、销售副总邢卫东、技术总监董云达、生产副总熊壮、宁波市暖通空调学会主任委员陈松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150多位工程商和家装零售经销商参加了此次新品发布会。

笔者以为, 沃弗圣龙选择在这样特殊的时间段发布新品, 是其深入进军海内外市场号角的吹响。说现在的时间段特殊, 一方面是7月正值年中之际, 一般企业很少有新品发布;另一方面, 目前整个空调行业在上半年的市场表现都差强人意, 行业形势不景气导致各相关企业都开始忧心忡忡、未雨绸缪。而沃弗圣龙的这一举措, 真的是“一鸣惊人”, 不但给了很多有所懈怠的企业一个“出其不意”, 更给予了沃弗圣龙经销商们一定的信心。

人们常说:“故事的结局其实就写在开头”, 沃弗的结局定是美好的。先不谈其市场推广的策略, 单是它迎难而上、一鼓作气的勇气就已经赢了一半。

此次新品发布会上, 宁波沃弗圣龙公司共推出两大系列新产品, 分别为VKC VR水地源热泵机组和GSM超一级节能降膜螺杆机组。其中VKC VR系列为WFI中央空调推出的新款立式水地源热泵机组, 该机组除了将大部分的工程配件内置、实现更便捷的安装之外, 更创新性地开发了全新的控制模块, 完美解决了传统水地源热泵产品在远程控制方面的种种限制, 使得产品开发向更轻更便捷的方向有了较大的跨越。新款超薄风机盘管的正式上市, 也进一步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体验。这两款新品的研发与发布, 是WFI中央空调技术的又一次更新, 也是沃弗圣龙高效、环保理念的升级, 其远程技术的突破更是给了沃弗“无线”的可能。

技术创新, 行业精英

沃弗圣龙与WFI的渊源深厚, 一起致力于水地源热泵事业的发展。众所周知, 美国WFI集团自1983年成立以来, 31年的时间一直积极活跃在水地源热泵行业, 是全球公认的“水地源空调行业领导者”。据了解, WFI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生产基地遍布亚洲、欧洲和北美。

2012年, 圣龙集团与美国WFI集团正式合资成立宁波沃弗圣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这一举措影响深远, 可以说是为WFI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现如今, 时代发展飞速, 各品牌举措不断, 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专注技术的研发, 保证产品质量的先进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一个企业才有稳定发展的灵魂。WFI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 专注高端产品的研发, 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据宁波沃弗圣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亮在会上透露, 2015上半年, 在中国整体行业环境低靡的情况下, WFI中央空调逆势而上, 销售业绩获得了超过20%的增长。

就像大多数人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一样。笔者也相信, 只要企业技术过硬, 发展策略正确, 再加上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 不管怎么样恶劣的市场环境, 都能容得下一个努力向上的企业, 并且能够像金子一样“发光发亮”。毫无疑问, 沃弗圣龙的市场表现正应验了这一真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事实上, 水地源热泵产品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 一直呈下滑态势。因为目前水地源热泵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并不是很好、不少专业水地源热泵厂家寻求转型的当下。宁波沃弗圣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亮仍表示, 未来将坚持在水地源热泵行业做专、做精, 稳步实现在水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壮大。据了解, 宁波沃弗圣龙公司2015年的销售目标为2亿元左右, 并争取在5年以后公司销售额达到10亿元。

展望未来, 锐意进取

梦想就如同黑暗里的指路明灯一样, 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沃弗圣龙是一个有梦想, 永不止步的企业, 用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谱写未来的美丽篇章。沃弗圣龙销售副总邢卫东表示, 沃弗圣龙此次推出的两大系列新产品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而研发的, 然而沃弗圣龙才不会满足于中国市场的发展。针对国际市场, 宁波沃弗圣龙公司也是时刻准备着, 不放弃任何一次进取拓展的机会。说其国际化战略势在必行, 毫不夸张。首先, 作为美国WFI集团的合资公司, 宁波沃弗圣龙可以借助美国WFI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和销售网络;其次, 2014年, 欧洲水地源热泵行业领导者NIBE集团全资收购美国WFI集团, 更是使宁波沃弗圣龙在海外业务的拓展上如虎添翼。

沃弗圣龙立足于国内市场, 只有把根基打稳, 才能更有前行的力量。就中国的市场状况来说, 姚亮表示, 作为目前业内最环保、最节能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未来宁波沃弗圣龙会继续在水地源热泵行业做精、做专, 力争通过研发更新的技术、推出更节能环保的产品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和经销商一起共同做大做强这一绿色环保产业。

前段时间两会的召开, 提到了“美丽中国”。笔者以为, 对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来说, 应该敢于耸起肩胛去承担实现“美丽中国”的那份担子。而企业理念的不断革新、更进是一个企业与时俱进的前提保障。对空调行业来说, 不断的创造出绿色、节能的产品, 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才能为“美丽中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支付行业的商业可能 篇8

早在今年第2季度,连连便以1.12%的移动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四位,仅次于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作为一家新兴的支付公司,连连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发展不可谓不迅速。然而就外界而言,连连支付的核心成员,却很少在公开场合出现,网络中几乎搜索不到关于其高管的任何信息,对外略显神秘。

两年以来,连连支付实行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日常管理运营等工作直接由几个副总接手,我则负责企业战略的选择和产品方向的创新。充分的团队信任使得人才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作为创业者,我时常在思考一些创业企业,在经过一轮的市场热潮后就消失了,归根结底是由于创新力没有能够持续,决策者接触不到市场,因此就探寻不到业务的发展新方向。相对而言,我们不断的在思索方向性的选择和产品创新,比如移动支付战略,比如跨境支付产品的外延等等。在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中,寻找差异化的道路才能站稳脚跟,绝对不能抄袭巨头企业的业务模式,一没有阿里的雄厚资金实力,二没有腾讯的海量用户群,抄袭他们只能是死路一条。

“创业的人是孤独的行者”

我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早年在腾讯的系统内跟团队折腾出一个“财付通”,之后又创立了“吉屋网”。财付通目前在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居第二位,吉屋网去年获得了1亿人民币融资,二者均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认为,对于创业而言,选择以及方向都非常重要,不能跟着别人跑,抄,否则成功率一定会很低,十家公司至少有有八家是死掉的。除了对行业要了解,最重要是,要真正的了解行业内客户的需求。在自己所在的行业中,我总结分两类:一类做C、一类做B,B的需求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可以跟客户交流,你的商业模式有多少客户愿意买单,这些可以用逻辑性分析的出来。但是对C端用户的需求却没法谈,做C端,至少千万用户,比如像腾讯的QQ。如果C断用户不上规模,很难凸显产品价值。然而C端的需求,却很难把握,企业往往的做法是创造用户需求,通过推广去引导用户产生依赖感,这往往更加困难。

而所谓的刚需、痛点、用户价值,在不理解行业的情况下都是虚的,不真实的。

2013年,连连支付进入支付领域,当时支付宝、快钱、易宝、汇付天下、拉卡拉等基本上都做了1 0年了,能做的全做完了,连连到底该做什么?我花了几个月时间思考,正巧赶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时连连的判断是两年之内,移动支付将超过PC端,因此,我当时做了决定,把目标方向放在移动互联网上,并且在支付宝和微信找到缝隙点,只做企业服务并进军彩票行业、互联网金融、商旅、O2O四大领域。2013年,连连的产品一推出,两三个月时间,便覆盖了整个彩票行业前三十家公司,一举打开局面,进而在彩票领域的支付接入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另外是产品创新的难度:决策者既要有敏感度,又得有系统性的分析能力,像QQ、微信或者滴滴出行这种突发奇想的很少,大多数行业还需要沉淀的。把握用户需求的好产品非常重要。很多创业者,特别是大公司出来的,总说自己有客户有资源有朋友,然而这种依赖于资源去创新的企业很危险,离开了原来的大实体大团队,原有的资源可能用不上,很多创业企业就是这样被害死了。

所以,我认为,创业归根到底要有好的产品,不要过度依赖资源,当然有好产品再有资源会更好。另一点更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创业者按照规划和设想去走,如果遇到困难不要跟团队分享,一旦分享团队的士气会有落差,要自己默默承受,所以说创业者是孤独的。同时,创业者心态要好,内心要非常强大,不强大第一次创业基本是必败无疑的。

“支付行业未来有很多商业可能”

作为移动支付领域一家完全2B的企业,连连支付已经接入京东、Pay-Pal、58同城等3000多家优质商户,这些客户都是上市公司。做大的零售公司有很多机会,因为他们的需求会比较复杂多样,有各种商业可能,小的就是标准化的支付。连连支付是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做个人用户、不做非支付外产品,比如说互联网金融的理财相关的业务。回顾来看,如果说第一点帮助连连支付解决了用户信赖的问题的话,那么第二点则帮助连连支付规避掉了大量的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

今年四月份,有位银行高管公开表示,从规模上看,浙江拥有一个万亿级的支付机构,但几乎没有千亿级的支付机构。我的团队看到这个消息就自己给自己下了赌注:连连今年做不到两千亿我就下岗,到11月份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一目标。

明年,连连支付争取做到万亿级,因为在跨境业务已经有了很好的布局,这点不难实现。谈到支付,绕不过微信和支付宝两大端口,从产品用户体验上看,微信比支付宝牛,微信每个人每天都在用,场景感的结合度更强,不过微信支付在腾讯中只是业务的一块,只有几百人。支付宝是阿里整个集团从上到下在运作,有将近上万人的团队。另外,微信在产品上有优势,但是在B端商户的运营能力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现在银行对两家的交易额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但支付作为一家商户,可以与银行进行对接,所受额度上的限制很少,未来可以在跨境业务上突破人民币兑换的瓶颈。现在已经跟多家银行洽谈好了,跨境支付和收款,做好了完全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

不过,纯做支付是非常苦逼的,只赚费率,利润很低。支付等于卖的是白粉,拿的是白菜的钱,不过,一旦出现技术、黑客等一点安全问题,一年赚得就赔进去了。这样的利润率以及不大的行业规模,养不了那么多企业,现在支付行业有270家,未来会有洗牌,估计最多10家左右。

不可能有答案的“答案” 篇9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上中学时, 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打瞌睡, 下课铃声响起时, 他醒了过来, 抬头发现黑板上有一道数学题, 以为是当天的家庭作业, 便匆匆地抄到练习本上。回家后, 他埋头演算, 就是算不出来, 但他不气馁, 锲而不舍, 终于求得了答案。第二天, 他把答案带到课堂, 老师见了大吃一惊, 瞠目结舌, 原来那是一道一直被认为“无解”的数学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悟到:如果高斯真的知道此题“无解”, 他还会如此“劳神”吗?“答案”恐怕仍为“千古之谜”。一件事, 如果在一个人的意识中被认为“不可能”, 在行动上自然不会去做, “结果”也就真的“不可能”。

(摘自《内蒙古教育》2011年第4期佚名)

常识也可能是多元的 篇10

我自己也从“人梯”的角度,写了一小文,发在我的博客上,有很多人回复。这可以说是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抽样调查,从回复中,我发现很多人的思维存在障碍。

最典型的是有读者质问我:为什么要横着放?有人举例说自己家正好有个夹缝,梯子竖着放进去最合理。有人说我缺乏常识,“农村竖放的梯子多了去了”;他们不知道我也来自农村,我家的梯子,不用的时候,都是横着收起来的。但这只是我家的做法,不是唯一的做法。

读者如因自家梯子竖放,就斥责出题人闭门造车、“缺乏常识”,这说明教育界还要做很多事情,去培养真正的“辩证思维”,好让学生及未来的公民在思维上不要陷在“非此即彼”的窠臼里。要知道,常识是多元的,也是变化的。

不要以为只有高中学生才犯这种错误。很多大知识分子,说起“常识”来,也一样会排斥异己,独尊自家。

1933年,在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获普利策小说奖后,侨居加拿大的中国学者江亢虎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赛珍珠小说里的细节违背生活常识。他说中国人泡茶,不是像赛珍珠小说里写的那样,把几片茶叶放在开水上,而是先放茶叶,然后倒水来泡。赛珍珠则称,她笔下“泡茶”的民俗,她亲眼在乡下看到过几百次。乡下老百姓贫困,不可能像高高在上的江亢虎那样浪费茶叶。

就此事我又问过我一个精通茶道的朋友,他说都对,因为这要看你泡的是什么茶,怎么泡,两种情况其实都是有的。但抛开“泡茶”这个话题来看,江亢虎是不对的。赛珍珠写的是她看到的情况,属于皖北农村的特定情形,而江亢虎则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如今,因为自家梯子竖放,而谴责出卷老师“缺乏常识”的人,犯的是和江亢虎博士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自身狭隘的经验主义。假如一开始就突破这种狭隘的个人经验,假定考题中说的“横放”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是合理的,思路就不会老在这上面打转,而可以打开来,讨论安全防范、信息设计、社会公德、以身作则等很多话题。

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一个常识,就是常识本身是多元的。

不可能的思考 篇11

读这本书需要勇气,讨论这本书需要更大的勇气。最先考验读者勇气的,就是此书完全没有参考文献。全书批判了西方主要哲学家的观点(康德,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引述了两个作者的话(维特根斯坦,史蒂文森),都没有明确的出处。这样,作者批评的观点和作者提出的观点,都要靠读者的哲学知识来判断出处与可信度。没有“学术传统”的著作,等于没有语境的话语,或者“自言自语”。这是作者“无立场的思考”的典型例子。然而如果每个人都以“前无古人”的立场思考和试图交流,结局必定是所有人都永远停留在古人的学术水准上。

现在我可以来讨论赵汀阳的这本书了。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关于“幸福”、“智慧”、“道德”的理解一致,并且从作者所理解的“存在论”出发,赵汀阳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的目的自身,而且生活的意义是“自足”的,不依赖任何外在于生活的“意义”的意义。但是赵汀阳必须先批判康德的伦理学,否则就没有理由非要建立他自己的“新目的论”了。作者对康德的批判建立在两个主要论点上。其一,“效果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根据”。“所以同知识判断一样,存在着普遍必然的价值判断或价值真理”。那么怎样定义“效果”呢?作者又一次玩儿逻辑游戏:“X是好的,意味着X在价值论意义上为善,这是一个真理”。(页65)而且页52:“好的东西就是我们自由选择的东西。”但是作者理解的“自由”显然与康德的“自由”不一样,因为他批评康德说:“康德把有条件的行为说成是服从‘假言命令’的行为,而且认为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说明了有条件的行为都不是高尚的,而只有无条件的‘绝对命令’才具有伦理的光辉,这无疑是一种宗教式的夸张。这似乎意味着人应该有某种说不清的神性(康德说不清,而且根本无法说清)……无条件的绝对命令是无法想象的。自重就是做人的绝对条件。”(页36—37)其实康德的“绝对律令”是从他的纯粹实践理性导出的,是处于纯粹自为状态的(不受自然约束的)理性对意志的规定。因此必须是“绝对”的,因为意志此时是“自由的”。(参见牟宗三译注,《康德的道德哲学》,台北学生书局一九八三年;张汝伦《历史与实践》章二)赵汀阳理解的“自由”应当是存在者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如果彻底追问下去的话,他自己应当能够发现,他必然要面对康德的问题,或者面对海德格尔的问题,或者面对哈贝玛斯所论的“现代性问题”——从传统道德中解咒,自由了的现代人怎样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问题。(J.Habermas,ThePhilosophicalDiscourseofModernity,MITPress,1987)这个问题不是逻辑,或用逻辑游戏对康德和海德格尔做一番批判可以解决的。因为作者的逻辑分析毕竟不能回答“什么是自由选择?”“什么是自由?”以及“什么是选择?”这类关于逻辑的前提的问题。

赵汀阳批判康德的第二个根据是康德(当然也是古典哲学)所依据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原则,也就是作者所谓的“主观论”。在作者看来,首先,“主观论”导致道德相对主义,从一个人的主观看来是“好的”事情往往对另一个人是“不好的”(如上述,这是对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误解)。其次,“主观论”只尊重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从而他人成了“手段”,从而主体自身也就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这也是从康德到德里达和福柯的看法,所以才有哈贝玛斯的社会交往理论)。在这两个根据上,赵汀阳提出他自己的“新目的论”(这是第二章的核心)。简要地说,他的新目的论认为:自由选择的都是好的;好就是价值真理判断的根据;但是价值真理一定要有普遍必然性,所以伦理学必须从一个“无立场”的立场——存在论立场来进行价值判断;伦理学就是让人自由选择并且告诉他“怎样才能有效地拥有好生活”;为了使每个人有条件创造他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讨论“公正原则”。但是赵汀阳所谓的“无立场思考”结果变成了逻辑游戏。就是诸如“自由选择的总是好的”,“朋友必须是仗义的”,“乐曲必须是优美的”之类目的论原则。与哈贝玛斯从哲学史发掘和发展出来的社会交往理论(通过对话达到合乎道德目的的选择),或者与张汝伦从系统阐释哲学史进而提出实践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相比,赵汀阳的这本书,在对传统哲学做了“大批判”之后,并没有达到他为自己提出的目的。

根据“新目的论”,赵汀阳推出:任何宗教,任何在现世之外的东西都不可能提供出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尽量体验各种“可能生活”;生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于“人”就本性而言是自由的,人之自由在于人的创造性;因为是“创造的”,所以幸福生活总是表现为“给予的”而非“消费的”。作者声称:“创造在本质上说就是给予,只有在给予中才能产生非现成的生活情景,才能开拓某种可能生活。”(页126)作者的两个基本公理之一——“幸福原则”表述为:“每个人必须尽可能去实现他所意味着去实现的可能生活,并且仅仅以自成目的的方式去行动,即,使得这一行动在操作上是创造性的,在效果上是给予性的”。(页127)但是赵汀阳完全没有解释什么是“创造性的”、“给予的”和“消费的”。事实上,即使是纯粹功利性的商品交换,由于双方主观效用不一样,肯定会有“消费者剩余”产生出来,所以在赵汀阳的伦理体系里应当算是“创造性的”因此是有道德和幸福的。但这正是赵汀阳在书中“挤兑”了若干次的谈不上什么道德的自利行为。另一方面,赵汀阳极力赞许的纯粹“给予的”道德行为,很可能对接受这种“给予”的人而言是一种痛苦。尽管每一个人处在给予者的立场时都会“给予“而且都认为那是“高尚的”,但当这同一个人处在接受者地位时则认为那种“给予”简直是污辱和制造痛苦。我的批评现在可以上升一步了:赵汀阳这本书所抱持的关于“自由”的态度,正好就是艾萨雅·柏林所说的“积极自由的态度”。所谓无立场的思考,不可避免地要导致持“救世主态度”的思考。

从“无立场的思考”出发,赵汀阳证明了“幸福原则”和另一个具有普适性或普遍为真的基本伦理原则——公正原则。所谓普遍为真的原则,也就是罗尔斯使用“角色互换”原则推出的那些原则:当每一个人从自己的以及从任何其他人的立场上思考时必定会同意的那些原则。赵汀阳对正义的讨论首先是新目的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幸福,而且每个人的幸福都需要他人的存在。”(页129)所以“公正就是保证每个人获得创造幸福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必要措施。”(页130)然后,赵汀阳使用社会理论中的“角色互换”原则推导出他自己的一组正义原则。我的批评是,首先,赵汀阳的论证顶多只能够证明他的“公正原则”(用类似Rawls和Haranyi的方法),却不能证明他的幸福原则。因为幸福以及生活的意义首先是纯私人的体验,不可能通过G.H.Mead的“角色互换”来体验和评价。当罗尔斯讨论正义原则时,他的“veilofignorance(无视个体存在特殊性的纱巾)”依赖的是斯多葛学者从理性推导出伦理原则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用西塞罗的话:具有正确推理能力的人不会对他人做错误的事。因为他知道如果在某个场合他对其他人做了错事,其他人也同样可能在其他场合对他做同样错误的事。基于类似罗尔斯的理由,我同意,赵汀阳的“公正原则”在逻辑上没有矛盾。但是赵汀阳所理解的“公正”比罗尔斯的理解(“justiceasfairness”)广义得多。他的“新目的论”的正义概念,如上述,首先要依赖于对每个人“幸福”的客观度量。而在我看来这个“客观”的幸福度量是与赵汀阳的存在论立场冲突的。虽然赵汀阳也专辟一节来讨论“对等与估价”问题,但他所面对的问题远远比罗尔斯曾试图解决的问题严重。罗尔斯后来不得不在实际上引入哈贝玛斯的“交流行为”来建立他的“公正”概念。赵汀阳对“交流”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庸俗的功利层次上的:“在功利层次上我们根本无法为公平找到必然根据,相反,从利益争夺这一事实中所能引出的逻辑恰好是希特勒式的,即应该不遗余力地争夺个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间……”(页22)这样他就把罗尔斯的效用理论以及个人效用基础上的博弈均衡过程拒于门外了。如果他摈弃“效用主义”标准,拒绝罗尔斯的交流基础上的契约,同时又认为“信仰是比思想低级的事情”,那么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此在”的先见或“视界”了。也就是说,赵汀阳最终不得不承认他的所谓“生活的意义”必须从“此在”的存在意义本身去寻找。然而这个存在意义正是那个“此在”要寻找的东西。赵汀阳的“无立场思考”又不可能使他同意海德格尔的此在的“主观论”立场。那么怎么才能够如作者所说“由道而德”地找到幸福生活呢?作者的书从头到尾没有提供这样一个答案。

根据“无立场的思考”或“新一代的哲学”,赵汀阳对传统伦理学是怎样批判的呢?这是这本书第一章的内容。这一章旨在说明传统伦理学研究“行为规范”是走错了路,因为任何规范的伦理都是从特定立场出发的,从而都可以被从另一些立场出发提出的规范反驳。于是规范伦理学缺乏普遍必然性。但是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康德,哈耶克以及现代的制度经济学家们对习惯、道德传统(包括规范)的看法是怎样的呢?他们认为任何规范都是为了积累和储存制度知识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且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任何规范在实行的时候,都需要人的创造性阐释,也就是说,任何规范都不可能完备地规定一切可能的情况。“传统”在这个意义上从来都不是封闭的,从来就是开放给未来无限可能性的传统,从来就是存在论和伽达默尔阐释学意义上的传统。规范是对话或行为达到博奕均衡状态的产物,所以没有一个规范可以使所有的人都满意。哈耶克说,我们的本能和理性总是倾向于反抗我们的传统,因为个体的本能和理性不可能看到和理解道德传统对群体所产生的深远的好处。正是这样一个道德传统被赵汀阳当做“现代文明培养的虚伪”(页36),或者“民主的暴政”加以批判。赵汀阳据以否定传统伦理学的“关键论证”是这一章的第二节。在那里他使用了哥德尔定理的证明方法,来证明不存在一个完备而无矛盾的规范体系。可是他错用了哥德尔定理。正像上面解释的,道德传统从来就是开放的,不完备的。所以哥德尔定理根本无须证明就平凡成立(trivial)。因此赵汀阳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批判完全是错置了主题,他在这一章里对传统伦理学的否定从而是无效的。

在第三章(讨论道德),第四章(讨论幸福),第五章(讨论公正)中,赵汀阳必须面对基本的问题了。这就是:自由与存在的关系以及“无立场”与“主体间性”的关系。他首先谈到了“自由的实质化”,也就是以具体的权利来实现每个人追求可能生活的自由。赵汀阳提出三项基本权利:否决权,选择权和创造权。这让人觉得有必要与洛克提出的三项产权内容(生命,基本自由,财产)相比较。首先,否决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所以我只讨论后者。怎样界定选择权呢?你有权选择你的手臂的运动方向,但是它不能打在我的脸上。另一方面我不能把脸伸进你的窗口并且打探你的隐私。于是每一个人的选择权最终是由每个人被允许选择的范围界定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选择就意味着利益冲突和对资源的竞争,也就意味着要求界定关于各种资源的产权。所以社会各成员的选择权必须在博奕均衡中同时被界定清楚。但是博奕的存在论前提是每个参与博奕的人有基本生存权利,虽然生存权利是随着产权的扩大而加强的(你被允许呼吸和活动,这比仅仅被允许呼吸要强得多,继续扩大产权你也许被允许蓄奴,和随便开枪杀死你认为对你的生存有威胁的人)。而基本生存权利的自然延展就是基本自由(lib-erty)。至于赵汀阳提出的“创造权”,那是一种对权利的误解。“权利”不仅仅是你可以做什么,而且还意味着别人不能干涉你做什么。人天生有创造能力因为那是精神的能力。精神创造的能力是不可能被权利界定和禁止的。赵汀阳的“创造权”实际上可以分解成更原始的基本权利例如创造者的生命和财产的权利。但是与所谓“选择权”一样,“创造”是私人活动,你说这是出于你创造的需要而建立的权利,别人也许觉得你侵犯了他们的同样的创造权利。所以这是一个博奕均衡的问题。总之,赵汀阳的这三项权利远远不如洛克的产权概念来得扎实和深思熟虑。

在第四章里涉及的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问题。赵汀阳写道:“……为了获得幸福就必须有个人自由,所以自由实际上总是属于个人的自由。”(页100)这也许是个无意识的错误,不过它反映了作者的自由观念。苏格兰启蒙的自由主义大师们(洛克,休漠,斯密)从来都没有认为“自由总是属于个人的”。后来的伯克、托克维尔以及哈耶克也一直强调“自由”是群体里的每个人自我约束的结果。自由,只有当你意识到别人的权利和意识到别人意识到了你的权利时才叫做自由(因为自由的实质化表现为洛克意义上的产权,它意味着社会其他成员的默契)。自由绝不是卢梭所理解的那种浪漫的,绝对的个人自由。回到古典,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概念也绝没有个人的意思。他认为最高的自由是城邦政治(po1is),只有民主政治生活才能使个人实现其自由意志。正是因为赵汀阳对“自由”的错误理解,他才会在第五章里写道:“自由是幸福原则所尊重的,而反自由却是公正原则所要求的……”(页147)于是公正成了自由的对立物;于是卢梭写道:“生而自由的人却处处被套上枷锁”;于是生活在霍布斯的“险恶丛林”中的人成了自由人;于是康德的要求——每个人都应当是目的,不是手段,反倒成了“通向奴役之路”。

问题恰恰在于赵汀阳对存在论的理解。存在论意义上“选择的自由”从来只能是受限制的存在的自由,首先受到选择者“前见”(preju-dice)或“视界”(horizon)的限制,从而无法绝对自由地思考和选择“价值”。其次受到选择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就资源所结成的产权关系的限制,从而无法绝对自由地选择实现价值的方式或“手段”。离开了这两方面的历史地“存在”的限制,所谓“意志自由”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正像哈贝玛斯对尼采和福柯的批评一样:仅仅是以“权力意志”(Will topower)的权威去代替传统哲学的“主体性”权威。(哈贝玛斯,《现代性的哲学解构》,前引英文版,章四,章九)

赵汀阳这本书不仅仅是伦理学的讨论,他意在重新定义哲学问题:“伦理学各种错误都根源于或者以知识论或者以宗教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问题。”(页23)他全面批判“旧概念哲学”(他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总称)。他试图把“无立场的思考”原则贯穿于这种新哲学的全部思考,从而强调(互相关联的)两件事。其一,在价值领域里存在着必然真理:“如果不表现为真理的必然性,所谓高尚的东西就总是显得可疑”。(页193)他认为“广义逻辑”(实质逻辑)足以讨论决定价值与意义:“……实质逻辑以意义为单位,把任一观念换算为一组意义,通过意义单位间的必然关系和构造工序去证明任一观念是否具有存在必然性”。(页186)“新一代的哲学必须是无立场的,它所揭示的真理必须超越一切主观立场……”(页55)

其二,就像他所理解的人的意志自由一样,理性的人可以怀疑一切,可以判断一切,而且可以选择一切(包括选择“文明”):“无论接受或反对某一传统,如果有着强于怀疑态度的理由,那么这一理由必定落在传统之外。这意味着,任何有效的批评最终都依赖着一个不属于任何一个传统却又足够容纳任何一个传统的思维空间或者说框架。这一思维空间是无立场的,因而强于怀疑态度而且是真正有效的和超历史的。”(页169)作者批判那种旨在解释世界的旧哲学说:“我们有理由提问:像这样的哲学到底有什么用?……把世界说成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是无所谓的。”(页182—183)“……我们选择某种文化在本质上……是去选择好的文化,……”(页176)“哲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实,但哲学考虑的不是“事实是怎样的”而是“自由意识能够做什么事情。”(页52)

由于“无立场思考”,赵汀阳可以用一种超越立场来说话:“我们必须首先承认一个人的主观感觉对于这个人来说是一个事实,如果他的行为需要批评,那么就只能提出,对于他来说他本来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可以获得更好的感受。”(页80)他又批判说:“个人和集体是伦理学中两个荒谬的基点和典型的教条。”(页81)然而问题是:如果否定了“个人”作为讨论问题的出发点,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他”本来可以生活的更好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事实上,我们不可能确切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或者多大程度上的快乐等等。只有理性的狂妄,才会导致相信存在着“必然的真”使每个人能够判断其他每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快乐与否。同样出于这种超越立场,赵汀阳可以不加定义地讨论诸如“社会”,“社会权益”(页139-140),“社会理想”(页159),“理性价值”(页160页),甚至从全人类角度讨论“文明”与“文化理想”。(页165-178)所有这些都令人担心地想到艾萨雅·柏林的“积极自由的态度”。或者,如果赵汀阳否认这一批评,认为他并没有把理性抬高到“万能”的地步。那么他一定是把“主体性”同“个人”混为一谈了。

我所理解的“理性”是有限度的,不自由的,受到每个人的历史存在的视界制约的理性。此在通过与传统,与自己和与其在世界对话的辩证法,从先见的规定中向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展开自己的阐释,并且通过对话揭示此在存在的意义。这个在先见中对话和修正先见的过程正是实践本身,也正是实践理性所理解的“真理”的展开过程。这本身也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无法超越的一种思考问题的立场。因此我对海德格尔“此在”的理解使我无论如何不能同意赵汀阳这本书采取的“无立场”思考方式(或“新概念哲学”)。我认为那是理性的狂妄。虽然他在谈到他的“超历史的思维空间”时也补充提到:“每一个人都身在历史中,所以思想的背景必定是历史性的,但思想本身却必须不在历史中,否则就将身不由己地卷入在无可适从的解释学困难中而失去反思的能力。”(页169)不过这几句话反映出来的混淆已经大于其能够澄清的东西了。正如上面讨论过的,一方面赵汀阳要求存在论的讨论,另一方面他要求“无立场”的讨论。在他的正义理论中,“无立场”的角色互换根本不可能理解历史地存在着的每个独特的人的“幸福”和“意义”。在存在论基础上进行“无立场”思考原本就是不可能的。理性的狂妄使赵汀阳认为存在着绝对的价值真理X,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他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和在所有其他人的生活中都会认定X是他生命的意义。而这个X归根结底只能以一个名词的方式存在,那就是“幸福”。进而,赵汀阳要求万能的理性从“社会”和“人类”的角度讨论问题,并且提出“社会理想”和“文化理想”。但是他能告诉我们的全部社会理想只是我们早就熟悉的,一直在追求的“保障所有人追求各自幸福的权利的社会”。这无异于说“一个好的社会的特征就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好”。在对“旧概念哲学”进行了大批判以后,剩下的只能是这样的哲学。

同样的理性的狂妄,使赵汀阳否定哲学与信仰的关系,进而否定宗教对生活的意义。“一种不可能的东西肯定不是真的,一种不可能的东西同样肯定不是好的。”(页189)在他鼓吹的非宗教的“新目的论”中,我们真的能找到“必死的生命”的无限意义吗?赵汀阳并且规定他的新概念哲学只思考那些可做的事情,而不思考那些不可做的事情。但是怎样知道“可做的”和“不可做的”呢?当存在着的人通过阐释和交流向着未来反思他的历史时,他会发现许多原来被历史局限为“不可做的”事情现在被开放成为“可做的”了。这样的思考不是哲学的任务吗?再进一步,“此在”向着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开放并且注定只能做有限选择。难道我们不能通过在想象中同时也就是在思想上把有限的生命同某种“无限”连接起来而获得我们生命的意义并指导我们从无限可能中作出有限选择吗?难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们的“道德共识”,能够仅仅建立在处于分工中的和专业化了的不同个体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吗?(那意味着从黑格尔到哈贝玛斯,从德克海姆到贝拉,所有这些思想家关心和希望解决的“现代性危机”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不是问题)儒者如牟宗三先生要通过“生命的坎陷”而达到“内在超越”就真的没有意义吗?克尔凯郭尔说:“你如何信仰,你就如何存在,信仰就是存在”。(张汝伦《历史与实践》,页308)批判不等于建设。传统是丰富的,因为一切过往的知识都可能由它得到保存。也因此,前见或成见是宝贵的,因为传统通过它进入了理解,而理解借了它知道未来。每一个人的经验,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当然都是独特的,历史的,不同质的,从而都是丰富的,都是值得保留在知识传统里的。于是,“无立场”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如果指望通过逻辑演算(形式逻辑,逻辑实证的,或“广义逻辑”的)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意义”问题,那就真地有权利问这个问题了:人类几千年以来积累的关于“意义”的智慧(神学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等等)到底有什么用?一个丰富的生活哲学必须为所有这些智慧开出足够的空间并把它们容纳于其中。

没有信仰的人生,我以为是不幸的人生。无立场的思考,我以为是不可能的思考。

建筑的象限与自由的可能 篇12

在现代主义的设计渊源当中, 一条不容忽视的血脉就是北欧人独得的一步先机, 这些蕞尔远地的人们拥有如此之酷的前卫意识, 即使连包豪斯的大师们, 对斯堪的纳维亚也不敢轻忽。

20世纪初, 艺术领域里的现代主义运动有一个特点, 就是它或多或少地牵涉到意识形态问题。意大利人、德国人, 一冷一热的两群人都一样。但是北欧, 似乎并不是一个出产政治狂人的地方, 他们的心思放在设计语言本身上更多一点。诗意的情感和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法则融合在一起, 使得北欧的现代主义设计仿佛更多了一层朴素的温情。历史的烙印毕竟是谁也躲不过的, 北欧向来没有形成过绝对强悍的王权, 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大像帝国那样极端, 于是, 这里的建筑都是半大不小的规格, 并不想扯着喉咙宣扬什么震惊世界的设计革命的主张, 一副布尔乔亚的温和模样儿。就在那时, 在芬兰有一位出众的建筑大师, 他名叫阿尔瓦·阿尔托 (Alvar Aalto) 。

芬兰清澈的湖光, 绵长蜿蜒的海岸线, 森林里露水的质感, 洁白如鸽的首都, 一张曲线合体让你心动的椅子, 花瓶优雅的轮廓让你不自觉去抚摸。阿尔瓦·阿尔托, 他一直住在地球最北端的首都里, 和每个思慕天堂之美的人喝下午茶。他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海妖赛壬 (sirens) , 赛壬用歌声来迷惑过往的水手, 几千年过去了, 赛壬重现, 拥有美丽思想的阿尔托如同精灵在自由飞翔, 他的作品生动的仿佛能够从中听到魅惑的歌声。

2 拈花微笑的阿尔瓦·阿尔托

1957年阿尔托在明确地表达他的哲学观时, 指出:“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 这一理念会不断地从每个角落里涌现出来。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的。如果我们不能始终坚持这一理念, 我们的建筑将是简陋且无价值的, 但我们的生活会富裕起来, 然而, 这种富裕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件建筑作品都是一个标志, 他们向世人展示出我们愿意为世界上的所有普通人建造天堂的志向。”

2.1 夏天房子 (Summer House)

阿尔托的祖国芬兰地处北欧, 具有冬季冰雪严寒的气候特征, 国内湖泊密布, 风景如画, 还盛产木材和铜。因此阿尔托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和景色, 建筑外形则尽量与环境协调, 使人为创作和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夏天房子位于Muuratsalo海岛的东岸。在对面的海岸上能看到Muurame教堂的塔楼。阿尔托在Saynatsalo的市政厅开始建造后发现了这块基地。基地上冰砾和石头覆盖着青苔、越桔和灌木, 岩石的裂缝间是茂盛的植被, 周围是芬兰典型的桦树和杉木树混杂的森林。20世纪50年代, 还没有桥梁通到这个地方。

夏天房子通常以实验性议院著名, 不仅是一个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而且也是一幢试验住房, 包括主要大厦和一个翼。L形主要大厦和墙壁围合成一个庭院, 一幢建有生活区域, 另外一幢是卧室, 形成一个方形的庭院, 通过高墙与外界隔绝开来。庭院的外墙做成马赛克一样的试验墙, 它被分成大约50个区域, 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把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砖块和瓷砖镶嵌其上 (见图1) , 旨在测试它们的美学和实用效果。

主要大厦包含一起居生活区, 从起居室的窗户可以欣赏内部庭院。从画廊可以俯瞰起居室, 它由一个大壁炉凌驾。卧室在另一翼打开一个闭合的走廊, 阿尔托的卧室有一个带木格栅的窗户开向庭院, 厨房和卫生间在翼的一角, 各房间之间的空间作为大厅导向翼, 大厅有两个出口, 一个出口在东侧通往花园, 另一个在北侧, 有一条小径穿过苹果树林通向海岸。

在芬兰建筑回顾9-10/53期, 阿尔托把这座大厦描述为是一座建筑师的工作室和实验中心, 阿尔托的目标是将它建造为创造与嬉戏同时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实验室。阿尔托在实验性议院里进行连续试验, 大厦的场所是自由和嬉戏的, 在内部庭院的墙壁上他试验不同方式的陶瓷材料, 各种形式的砖涂方式, 不同大小的砖尺度和不同的表面效果。庭院地面从砖和石头的审美效果与植物和青苔的耐久性装饰出发, 不同区段用各种不同的完成技术测试。

阿尔托在Summer House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 砖的不同拼贴不再是匀质的, 砖不同的砌筑方式形成相异的纹理。他甚至于在墙面上嵌入色泽不一的马赛克, 荷兰传统的砖砌方法使空间不张扬, 让人感觉温暖而亲热。

2.2 玛利亚别墅 (Villa Mairea)

玛利亚别墅是阿尔托为朋友Marie和Harry Gullichsen建造的一栋乡间别墅, 别墅站立在西芬兰一座小山的杉木森林中。从房子里面向外看是连续而又舒展的森林, 一条狭窄的小溪经由杉树间通往一小河和一锯木厂。

本·雅明认为建筑以两种形式为人类所认知, 一种是视觉, 另一种是触觉。视觉认知要求人集中注意力, 用视觉记录建筑, 而所谓触觉认知, 是下意识的, 是通过日常的生息劳作和建筑建立起来的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 玛利亚别墅是一个充满触觉认知的地方。

这栋建筑的柱网清晰, 平面垂直水平, 为了打破严谨的柱网对人自由的限制, 阿尔托加入柱骚动, 造成森林式的空间, 与匀质做斗争和反抗;入口的斜柱、矮墙的扰动, 使建筑的方向扭转;并且双柱骚动结构的清晰、匀质, 增添许多视觉、触觉上的微妙游移。

阿尔托把玛利亚别墅的内部形象化作为一个芬兰森林的抽象。黑钢专栏被包裹藤条反应了杉木树的削皮声和金黄核心;其他的则是桦树条, 更加体现大自然的丰富变化。楼梯和入口区域的木杆会让柱子发出回声, 当你行走在Mairea, 无论在建筑里面还是外面都好像由树所环绕着, 见图2。

如何真正理解阿尔托的设计原动力。诚如挪威诗人塔尔杰依·维萨斯 (Tarjei Vesaas) 的诗句——“雪与冷杉林/是故乡。/从最早的时候起/它们就属于我们。/在人们称之为/雪与冷杉林以前, /它们就存在于我们心中, /于是它们留下/永远, 永远。”阿尔托在设计玛利亚别墅时称“他从中发现了木头的魔力”。这种魔力一直存在于他的家具与建筑设计中, 树木永远具有灵魂, 他的设计原出发点便是:务必让树木得到最佳的演绎。建筑的材质以同性质搭配, 多采用自然材质如木材、石材, 质感搭配得当;白墙与不同层次的木头原色搭配, 增强了整体的对比。外观垂直、水平的线条, 不同的宽度、疏密, 在阳光下产生阴影的变化, 让人有一种“每一根都在与人接触”的错觉;基地周围多绿地, 与建筑有机的变化及外观的材质合为一体。

2.3 玛利亚别墅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殊异

把阿尔托的玛利亚别墅与现代主义的开创大师之一密斯1929年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相比较 (见图3) , 不难发现德国馆的设计蕴涵着现代主义的很多预设。

1) 德国馆把空间视作一个抽象的对象:抽象预设、视觉化存在的空间, 在这里空间已剔除了人的活动, 建筑本身就是展览品, 内部并没有多少可供展出的地方。2) 建筑展示的不是材料本身, 而是经过精密加工后共性的东西——去物质化的表现, 在这里材料只是形成抽象空间的界面。3) 德国馆里的水如同安藤忠雄和路易斯·康建筑里的水一样是抽象观念性的水。4) 建筑展现一种强大的控制力, 任何人在里面都是多余的, 任何异质插入其中都会对它产生很大的伤害, 完美性受到破坏。5) 任何一个角度都被预设好, 例如十字柱恰好落在四块石料的交接点上。6) 为使用者安排好一种生活, 设定好一种至善至美的状态, 如窗帘开启角度被规定好, 不能随意开启。

巴塞罗那德国馆, 秩序是预定好的, 排斥人的存在, 建筑本身是完全自足性的, 这是否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是某种程度的法西斯。回过来看阿尔瓦·阿尔托的玛利亚别墅, 如何在一个柱网清晰的建筑里突破限定获得自由感和对人的关怀。

1) 打破边界:双柱扰动, 使空间边界模糊, 打破空间的领域, 空间不再是抽象的。2) 采用对比性工具:天花板的材料是匀质的, 而地面则是很多种材料的拼贴。3) 用了很多与理性体系相对的手法, 如壁炉, 壁炉在建筑中是不可重复不可复制非编码的元素, 壁炉本身形成一个重心, 可以围绕它来组织空间。

玛利亚别墅与巴塞罗那德国馆完全不同, 玛利亚别墅空间是具体具象的, 空间是触觉化的, 人可进入其中。阿尔托从现代主义风格的预设转到自内而外的生成, 摒弃了现代主义的外在的预定好的观念早于对环境或文化的思考的设计思想。

如果说密斯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扮演着一个上帝的角色, 他在建筑中预设好一切, 限定着人们种种自由。阿尔托则像森林里的一只精灵, 随时对周围的风吹草动及时的作出反应。阿尔托的建筑空间是一个漫游式的空间 (wondering space) , 它不是观念性的, 而是非中心的、体验式的, 在其中游走时, 没有一处是预设好的, 人很随意的向自由的境界迈进。

3 结语

现代主义摧毁了古典主义体系, 但始终被他们的文化局限在“绿地中的城堡”这个室内外空间分开处理的模式中。盖里能调集一个场所所有的能量, 把物质世界一切神话、教条打碎, 彰显了一条通向自由之路的可能, 但是他沿着一条路狂奔的结果是发展成了一种自我的约束。面对赛壬的歌声, 面对自由的诱惑, 安藤忠雄无视周围的现实, 把自己困在栏杆上避开风险继续航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与妖共舞。

真正的自由在于在交界的原点处的不断扩展, 不在于沿着一条道路狂奔, 阿尔托发现了建筑通向自由的巨大可能性, 一步一步走向彻底的自由。

摘要:结合北欧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介绍了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风格及代表作品, 并将阿尔托的玛利亚别墅与巴塞罗那德国馆进行比较, 指出现代主义摧毁了古典主义体系, 建筑真正的自由在于室内外交界原点的不断扩展。

关键词:建筑,现代主义,象限,自由

参考文献

[1]米切尔.特伦科尔.阿尔托建筑作品与导游[M].陈佳良, 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01-103.

[2]约兰.希尔特.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精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78-82.

[3]爱丽莎.阿尔托, 卡尔.弗雷格者.阿尔瓦.阿尔托全集 (第3卷方案与最后的建筑) [M].王又佳, 金秋野,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23-125.

[4]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与思想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103-105.

上一篇:空间方向关系下一篇:齿轮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