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企工作的可能结果(共2篇)
去外企工作的可能结果 篇1
25岁毕业,拿一万块钱月薪
30岁,涨到一万五,期间无女盆友,吃10块钱盖饭,跟同学合租,挤2块钱地铁上下班,存钱25万
31岁,啃老找父母要了35万块钱,买了50平米老房子一处,贷款90万,20年,月供6500。35岁0个月,认识一4分木耳,接盘玩腻的木耳结婚。
35岁6个月,生了小孩,小孩眉宇间有高富帅的痕迹
36岁,工资涨到2万,木耳要买驴牌,便宜儿子要喝进口奶粉,压力很大
37岁,木耳说,人家的儿子都读花家地,读史家胡同,你也要给咱高富帅的儿子搞个学区房,你这个死没用的东西
38岁,再次啃老,七大姑八大姨全家动员,卖掉老房再购买中关村二小学区房一个,债务200万(假设楼市稳定)
42岁,孩子上学,在学校老师门口跪了一晚后,缴纳20w择校费后将孩子编入差班。早上回家给木耳和高富帅的孩子做好早餐,木耳起来就骂没用,罚起半年不许同房。
44岁,经济危机,公司裁员,N+2将其裁掉。与此同时,高富帅的公司成功上市。满是爱的高富帅对木耳表示,愿意对孩子负责任,木耳内流满面,连夜抱着孩子奔向高富帅。45岁,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他招不到工作,贷款断供,房子被收走,在蓟门桥底下搭了一个窝棚,每天到母校的泔水桶里找点新鲜吃的。
46岁,父母发现真相,不能接受打击,双双去世。高富帅侧面了解到情况,悄悄出钱火花安葬了他父母。高富帅说,好歹也是睡过一个木耳的,也算是缘分。
47岁,西土城公园内被gay流浪汉爆菊花,他居然感觉有些high,他感觉很羞耻。而后与他们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还主动帮他们带去北邮泔水。
48岁,与他同时毕业了去了农行总行,国务院办公厅,建行软开等体制内单位的大稳拿领导们在北京饭店开同学会,吃山珍海味喝茅台飞天,酒足饭饱之后,言语中谈到了当年编程很好,poj连刷300题的大牛XXX,不知道他们去哪了。大家纷纷表示不知道,或许是出国了吧,然后又纵情于声色犬马中。
49岁,他突然发现遛鸟很好玩,于是经常在西门外的天桥上遛鸟,吓唬北邮小学妹。北邮小学妹轻蔑的盯了他胯下一眼,说这么小还好意思来炫,但他依然觉得很high。
50岁,他发现自己身体免疫力越来越差。他隐隐约约记得自己高中学过的HIV病毒。不过他很淡然,一只蛆虫用在乎自己生什么病吗?
51岁的一天,在路边看到自己养了若干年的高富帅的儿子搂着北邮的漂亮的小学妹正要坐进豪车里,他感觉自己大期将至,摇摇晃晃的朝高富帅的儿子走去。
北邮漂亮小学妹说,欧巴,就是这个死gay变态遛鸟的,吓死人了啦
高富帅的儿子听着就火大,充满正义感的上去就一脚,然后把鞋扔了,光脚回到车上北邮漂亮小学妹说,欧巴,你好有正义感哦,帅呆了,走我们快去啪啪啪了啦
他躺在地上,看着豪车远去的背影,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这充满故事的一生,如同电影胶片一般在他脑海里回放。这一切,都从他在某体制外的offer上签下名字开始。
而那一边,一个25岁的研究生少年,正拿着高薪互联网的offer,意气风发的走出学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走向了中关村/西二旗/上地/五道口的某栋大楼。
去外企工作的可能结果 篇2
去美国企业求职:强化竞争意识
美国人爱看广告。因为广告上产品都是大牌,所以看广告既能获得最新讯息,也是与别人攀比竞争的标准。美国人做事很执着,不肯轻易放弃。尽管美国人与一个相识不久的新朋友交谈,喜欢问对方HOMETOWN在哪儿?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家,他们的祖先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美国人对家乡理解的意义要比我们对故乡眷守的概念更为宽阔深远。在美国人看来大家来自不同的HOMETOWN,起跑线是一样的,竞争是平等的。
美国人不爱谈家世,由于出身不好而自感羞愧这类事,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也不希罕上辈留给他们的家业。靠上代留下的遗产过日子,他们并不感到光彩。很多人从小就有独立的习惯,虽然信仰上帝,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命中注定”。美国人还爱与人攀比,如果你有一辆汽车,那么我就要想办法拥有两辆,即使只有一辆,那么牌子也要比你好。攀比又是竞争的动力。公司也常常给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从上到下,大家在竞争舞台上地位都是平等的。
去日本企业求职:培养主动意识
一位日本老板说:“中国员工虽然很聪明,但是缺乏主动性,总是被动地等着你去安排工作。这也许是中国人的习惯。日本人则不同,你是公司的一员,你有权力说话,有权力发表你的意见。我开会时先提出问题,然后谈我个人的看法。问有没有意见,大家都不说话,我就指名道姓叫他们说。有趣的是他们指着自己的鼻子反问我:‘是叫我吗?我没有意见。’我认为这并不是好事情。每一个人都有思想,怎么会没有意见呢?这说明他们对这件事根本不关心。要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素质。”
因此在面对一个日本上级时,你不一定事事都唯命是从,如果你有比上级更好的想法和意见,你完全可以直言不讳,对方反倒会佩服你;但要知道对方有不肯服输的脾气,假如你的意见提出来经不住推敲,那就毫无价值。所以在日本公司工作,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面对一件事,要先想想让自己来处理该会怎么做?
去德国企业求职:树立商业意识
德国人做事很实际。自己付出了劳动,就要相应地得到报酬。这些都可以在合作之前谈清楚,同意则干不同意则罢。如果老板让你加班,你可以当着老板的面把加班的条件说清楚。这种做法会得到德国上司的称赞,因这行为极具商业意识。
【去外企工作的可能结果】推荐阅读:
去外企求职面试的成功法宝10-24
在外企工作07-02
怎样才能去世界顶级外企做会计11-24
外企工作总结英文版01-15
有工作经验外企英文自荐信06-25
外企面试的游戏06-04
外企的财务经理总结11-04
给外企简历的特别禁忌12-14
外企的英文辞职信07-07
外企员工的辞职信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