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因素

2024-09-13

存在因素(精选11篇)

存在因素 篇1

一、会计犯罪的存在因素

普通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会计犯罪也不例外, 其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会计犯罪的主要动机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内部制衡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使会计人员有机可乘

会计犯罪的手段往往是粉饰各类凭证和会计报表, 会计人员在逐渐发现企业的监管漏洞后, 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利用职务之便对财务资料进行舞弊, 蓄意通过此种手段谋取不合法利益。内部制衡、监督与外部审计的缺位及不合法使会计人员有机会并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发现。因为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财务运营的流程、内部会计人员制衡的强弱、企业内外部的财务监管力度等都了如指掌, 所以会计人员在发现企业存在诸如此类的监管漏洞后, 会实施犯罪, 可能会计人员明知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 但为了获取更大利益而为之。毋庸置疑, 一旦存在这种情形对企业的危害将是致命性的。

2. 各种压力的推动作用

在现阶段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会计人员可能存在经济压力、竞争压力、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挑战, 促使会计人员产生就近会计犯罪的动机, 通过会计犯罪获取的利益来平衡自身压力。社会压力无疑是推动会计犯罪的又一罪魁祸首。

3. 会计犯罪成本低与获取利益大的矛盾

我国《刑法》中没有针对会计犯罪做出具体规定, 只在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百六十二条对有关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做了笼统性规定。会计人员的一些犯罪的确适用于《刑法》规定的一些罪名, 诸如挪用公款罪、渎职罪等等, 然而会计犯罪不同于一般的犯罪, 其往往具有涉案金额大、危害范围广等特点, 刑法的相关罚则与其获取的利益不对称, 犯罪的成本远远低于其获取的利益, 导致会计人员为了利益而肆无忌惮。另外, 我国法理规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我国对会计犯罪的相关刑事立法存在严重种不足, 导致会计人员有空可钻。

4. 外围人员的影响与诱导

会计人员周围的人的影响与诱导是其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 会计人员的上级领导会影响其对会计资料进行相应的粉饰, 为了企业对外呈现的财务报表更加好看, 企业领导人员会命令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犯罪。其次, 会计人员会受到其他竞争企业的利诱, 诱使其实施对本企业不利的会计行为, 以此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利益。

5. 其他会计犯罪的因素

(1) 需求因素。会计人员实施会计犯罪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与欲望, 有些可能只是为了暂时解决自己的困难, 并没有犯罪的故意, 而没想到后果却是犯罪。

(2) 会计职业道德的欠缺。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认为自己取得一些利益是应得的, 并不构成违法犯罪。于是他们常常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

(3) 价值观的扭曲。有些会计人员可能片面地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于是追求地位、名誉、金钱的欲望膨胀, 认为社会收入与分配不公平, 从而开始进行会计犯罪。

(4) 市场经济下金钱观与权力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注重利益的最大化, 会计人员也不例外, 可能会一味追求金钱与权力。因此, 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权力观。

(5) 法治意识普遍的淡薄。现阶段, 我国法治不健全, 人民法治意识淡薄, 会计人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有全面的认识, 不能从法的角度出发认识自己的会计行为。

二、会计犯罪的具体防范措施

1. 加强企业内部制度与监督机制建设

企业自身的监管是防止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犯罪的重要方面, 企业应该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严格按照要求盘查财务会计信息, 内部会计人员要分工明确, 不相容的会计职位决不能由一人担任, 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

2. 加强外部财税、审计部门的对企业的监督

政府财税部门要逐步加强对企业会计资料合法性的监管, 一旦发现会计犯罪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同时, 企业也应积极聘请外部审计部门对本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计, 以便及时发现犯罪行为, 使会计人员无机可乘。

3. 完善刑法罚则并加强对会计犯罪的惩罚力度

会计犯罪的低成本与所获利益的不对称使得会计人员更愿意冒险实施会计犯罪, 因此, 应该在刑法中明文规定有关会计犯罪的罪名及罚则, 同时加大对会计犯罪的查处力度, 以此来形成对会计人员的震慑, 从而降低会计犯罪率。

4.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人员最重要的是诚信。首先, 要在全会计行业营造诚信的文化氛围, 加强诚信教育。其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制度, 奖惩分明。通过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养, 减少会计犯罪。

5. 加强宣传, 避免外部人员的影响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关注、监督会计犯罪的潮流。同时, 通过宣传可以使会计人员周围的人意识到会计犯罪的严重性, 避免通过利诱等使其犯罪。社会公众对发现的会计犯罪要及时举报, 使此种行为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6. 政府、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关注与关爱

会计是劳动强度较高的工作,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存在各种来自生活、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与困难, 面对此种情况, 政府应该适当提高会计人员的福利待遇, 企业应该及时了解会计人员的生活状况及心理动态, 在职工面临困难时应及时解困, 使其免于犯罪。这样, 既有利于企业与会计人员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的日益重要, 会计犯罪无疑是国家与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方面, 也是执法部门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犯罪领域。遏制会计犯罪还需要从国家、企业、会计人员、执法部门等方面入手, 全面掌握实施会计犯罪行为的动机、心理因素等, 使会计犯罪能够得到有效地防范。这样, 才能使社会经济秩序能够稳定发展。

摘要:会计犯罪是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责时, 违反相关会计法律规范, 应该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然而财务舞弊、会计犯罪也成为企业和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会计犯罪一般涉案金额巨大, 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及社会经济秩序影响较大。本文旨在通过剖析会计犯罪的相关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防范会计犯罪的具体措施, 以期对防范会计犯罪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犯罪,法律,企业,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姆·S·霍普伍德, 杰伊·J·莱纳, 乔治·R·杨, 张磊 (译) .法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江伟钰.会计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确定刍议[J].西部法学评论, 2000, (2) :43-49.

存在因素 篇2

一、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表现出监督对象的低层次,监督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监督环境待改善。当前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认识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如:有的领导干部监督意识淡薄,对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担心新闻媒介反映社会公众不同意见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不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贯彻实施,不支持舆论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过多考虑个人的政绩、个人的利益和个人政治名誉,要求新闻单位报喜不报忧,甚至以各种理由压制和刁难新闻舆论监督;极少数领导干部由害怕舆论监督,上升到对舆论监督的实施者实行打击报复等等。

2、监督缺乏独立性。从监督的机制上来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否则监督不能取得应有效果。新闻舆论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既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正面的东西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又对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的东西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独立性不够等原因,新闻舆论监督在履行职能方面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对一些腐败现象的揭露和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披露方面,往往不尽人意,其监督、教育、警示作用发挥不够。

3、监督法制不健全。舆论监督是柄“双刃剑”,必须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舆论监督权,新闻舆论监督还没有真正的法律地位。我国现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十分薄弱的现状,决定了当前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可能完全放开,否则将引发许多社会矛盾。没有严格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范,正常的舆论监督就难以进行,对监督主体、客体的权利义务、监督对象的确认都缺乏保障,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只能是“天方夜谭”。

4、监督人员素质低。新闻舆论监督历来主要被看作是新闻媒体的一种政治权利,这种政治基础容易使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存在一种特权思想。受这种特权思想的影响,致使极少数新闻工作者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或为金钱,或为某种目的,将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变成拉钱致富或整人的工具;有的人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不负责任,不进行充分调

查,只依据一鳞半爪的材料,结合自己的好恶,为追求某种轰动效应或其它目的来杜撰文章;有的不以法律、道德为出发点,在新闻报道中不以事实为依据,无中生有,夸张其事,贬损人格,揭人隐私,侵害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等。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

二、几点思考

排除上述制约因素,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新闻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当前需要突出以下几方面重点:

1、必须创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正常的、有效的舆论监督有赖于宽松、民主的环境。各级各部门应该正确看待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满腔热情地欢迎和支持舆论监督。应当十分明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我们要把握的新闻舆论正确导向并不是相悖的。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其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

2、必须加快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的力度。要通过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更加符合新闻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更好地遵循

新闻的客观规律。同时,应加快新闻立法的进程,使新闻舆论监督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如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享有知情权,但不能侵犯被采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同时也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通过大众传媒对某些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必须做到事实准确无误;不得有任何虚构和夸张,更不得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谋取个人某种目的的工具,进行人身攻击、造谣、诬陷。只有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对象、监督权利和义务、监督程序等若干方面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才能使舆论监督活动真正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3、必须加强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新闻舆论监督属于非权力制衡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对监督对象不构成上下级监督关系,也就是说新闻舆论监督对被监督对象,不能直接进行法律意义上的处置(如司法的、行政的和党纪方面的处罚、处分和处理)。因此,它对于监督对象来讲,只是一种外部的非刚性监督,必须通过刚性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而起作用。负有专门监督职责的机关,如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舆论监督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联系,经常通气;对一些重点监督的问题,可组织统一行动,使各种监督形式在监督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形成合力。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专门监督机关对新闻媒介反映的问题和重要线索,要予以重视,必要时及时介入,使新闻舆论监督和组织监督结合起来,强化新闻效应,取得监督实效。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篇3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村经济 制约 问题

一、前言

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二、“三农问题”分析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三、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包袱重,在发展中仍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大部分山区部分镇、村规范的公路都很少,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

1.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就贵州省威宁县来说,主要以传统的玉米、马铃薯种植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附加值不高,比较效益低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把握不够,规模经营没有形成气候。目前,许多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在产业分布、选择优良品种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区域化布局的结合点还把握不够,“一地一品”、“一区一业”等专业化政策实施还不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没有大的突破,农业生产分散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从农业内部结构看,部分镇、村由于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作用没有明显发挥,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相当突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说明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建设。

(三)农村人才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但又缺少人才。主要体现在:

1.劳动力素质较低。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造成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农村中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同时,他们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

2.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基层干部中,还有许多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老干部,他们文化偏低,不善于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精力难以集中到沟通、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上来;部分镇、村干部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改变

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仅是二元经济结构,而且是二元体制结构,这是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户籍制度方面,把全县人口分成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进城的农民在就业和子女教育等方面都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在就业制度方面,虽然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进城农民不公平、甚至歧视性的政策仍然大量存在。如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像失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非常薄弱,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也没有考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劳动条件、居住环境、工伤保险等方面都不能享受到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待遇。在公共财政制度方面,目前农村基本上享受不到公共财政。例如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如乡村公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民自己筹资来建设。

(五)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僵化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起步并不断得到深化,而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上没有实质性进展,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的问题和原因:其一,乡镇政府机构膨胀、人浮于事,债务负担沉重。由于行政管理职能过于细化,党委、政府、人大、纪检、武装部“五大班子”齐全,财政、工商、国土、农技、林业、水利等“七所八站”一样不缺。近年虽然进行了乡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了一部分人员,但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乡镇政府的财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乡镇财政普遍困难,债务负担沉重。其二,农民的各项权利得不到保障。虽然基层民主政治的框架已经建立,但是由于体制创新乏力,以及傳统“官本位”思想的束缚,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农民的选举权、监督权等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皆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只有从根本出发,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新时期的“三农”工作,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一系列问题。从长远来看,只有切实改进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把农业发展与解决农民生存基础问题相结合,把发展农村经济与改造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把发展农民人口素质与塑造农村人文环境相结合,才能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会计犯罪的存在因素与防范分析 篇4

普通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会计犯罪也不例外, 其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会计犯罪的主要动机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内部制衡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使会计人员有机可乘

会计犯罪的手段往往是粉饰各类凭证和会计报表, 会计人员在逐渐发现企业的监管漏洞后, 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利用职务之便对财务资料进行舞弊, 蓄意通过此种手段谋取不合法利益。内部制衡、监督与外部审计的缺位及不合法使会计人员有机会并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发现。

1.2 各种压力的推动作用

在现阶段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会计人员可能存在经济压力、竞争压力、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挑战, 促使会计人员产生就近会计犯罪的动机, 通过会计犯罪获取的利益来平衡自身压力。社会压力无疑是推动会计犯罪的又一罪魁祸首。

1.3 会计犯罪成本低与获取利益大的矛盾

我国《刑法》中没有针对会计犯罪做出具体规定, 只在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百六十二条对有关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做了笼统性规定。会计人员的一些犯罪的确适用于《刑法》规定的一些罪名, 诸如挪用公款罪、渎职罪等, 然而会计犯罪不同于一般的犯罪, 其往往具有涉案金额大、危害范围广等特点, 刑法的相关罚则与其获取的利益不对称, 犯罪的成本远远低于其获取的利益, 导致会计人员为了利益而肆无忌惮。另外, 我国法理规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我国对会计犯罪的相关刑事立法存在严重不足, 导致会计人员有空可钻。

1.4 外围人员的影响与诱导

会计人员周围的人的影响与诱导是其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 会计人员的上级领导会影响其对会计资料进行相应的粉饰, 为了企业对外呈现的财务报表更加好看, 企业领导人员会命令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犯罪。其次, 会计人员会受到其他竞争企业的利诱, 诱使其实施对本企业不利的会计行为, 以此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利益。

1.5 其他会计犯罪的因素

(1) 需求因素。会计人员实施会计犯罪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与欲望, 有些可能只是为了暂时解决自己的困难, 并没有犯罪的故意, 而没想到后果却是犯罪。 (2) 会计职业道德的欠缺。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认为自己取得一些利益是应得的, 并不构成违法犯罪。于是他们常常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 (3) 价值观的扭曲。有些会计人员可能片面地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于是追求地位、名誉、金钱的欲望膨胀, 认为社会收入与分配不公平, 从而开始进行会计犯罪。 (4) 市场经济下金钱观与权力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注重利益的最大化, 会计人员也不例外, 可能会一味追求金钱与权力。因此, 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权力观。 (5) 法治意识普遍淡薄。现阶段, 我国法治不健全, 人民法治意识淡薄, 会计人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有全面的认识, 不能从法的角度出发认识自己的会计行为。

2 会计犯罪的具体防范措施

2.1 加强企业内部制度与监督机制建设

企业自身的监管是防止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犯罪的重要方面, 企业应该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积极落实。

2.2 加强外部财税、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

政府财税部门要逐步加强对企业会计资料合法性的监管, 一旦发现会计犯罪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2.3 完善刑法罚则并加强对会计犯罪的惩罚力度

会计犯罪的低成本与所获利益的不对称使得会计人员更愿意冒险实施会计犯罪, 因此, 应该在刑法中明文规定有关会计犯罪的罪名及罚则, 同时加大对会计犯罪的查处力度, 以此来形成对会计人员的震慑, 从而降低会计人员犯罪率。

2.4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人员最重要的是诚信。首先, 要在全会计行业营造诚信的文化氛围, 加强诚信教育。其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制度, 奖惩分明。通过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养, 减少会计犯罪。

2.5 加强宣传, 避免外部人员的影响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关注、监督会计犯罪的潮流。同时, 通过宣传可以使会计人员周围的人意识到会计犯罪的严重性, 避免通过利诱等使其犯罪。社会公众对发现的会计犯罪要及时举报, 使此种行为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2.6 政府、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关注与关爱

会计是劳动强度较高的工作,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存在各种来自生活、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与困难, 面对此种情况, 政府应该适当提高会计人员的福利待遇, 企业应该及时了解会计人员的生活状况及心理动态, 在职工面临困难时应及时助其解困, 使其免于犯罪。这样, 既有利于企业与会计人员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日益重要, 会计犯罪无疑是国家与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方面, 也是执法部门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犯罪领域。遏制会计犯罪还需要从国家、企业、会计人员、执法部门等方面入手, 全面掌握实施会计犯罪行为的动机、心理因素等, 使会计犯罪能够得到有效的防范。这样, 才能使社会经济秩序能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姆·S·霍普伍德, 杰伊·J·莱纳, 乔治·R·杨.张磊, 译.法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存在因素 篇5

【摘要】目的:加强胃镜室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因胃镜清洗消毒不当引起医源性感染,提高胃镜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自律性,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胃镜室存在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胃镜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结果:对胃镜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奠定了基础。结论:对胃镜室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胃镜;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应对措施

The hospital infection of the stomach mirror room existence of dangerous factor with reply measure

Xu Peiwei

【Abstract】Purpose:The norm which strengthen a stomach mirror room turn a management and prevent°from cleaning disinfect because of the stomach mirror not appropriate cause to cure a source sexy dye, exaltation stomach mirror room medical personnel to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work of self-discipline, make the sufferer have a safety of cure environment.Method:Agree with stomach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 of the mirror room existence hospital carry on analysis, the medical personnel of agree with stomach mirror room carry on a hospital infection knowledge training in the meantime, establishment perfect of work procedure, strengthen a councilor and check strength.Result:The agree with stomach mirror room carry on norm to turn a management, for vali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exaltation medical treatment quality, insure a medical treatment safety etc. lay foundation.Conclusion:The agree with stomach mirror room carry on strict of the norm turn management, is lower a hospital infection outbreak rate of importance measure.

【Key words】Stomach mirror;Hospital infection;Dangerous factor;Reply measure

胃镜检查现已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某些疾病的必须手段。但是,胃镜材料的特殊性不宜物理高温灭菌,同时胃镜管道细长,结构复杂,用后的清洗、消毒难度较大,不规范的清洗消毒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交叉感染[1]。因此,根据我院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从认真抓胃镜室的质量监控,使医院感染率下降。

1.胃镜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1.1 室内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由于基层医院胃镜室小,陪护多,进出频繁,空气质量差,无排风设施,清洗产生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感染。

1.2 胃镜的清洗不彻底:在消毒灭菌前,未严格进行手工清洗,患者的分泌物没有清洗干净,这些有机物会掩埋微生物并阻止消毒剂的穿透而导致消毒失效。

1.3 消毒剂使用方法不正确:每次胃镜浸泡消毒的作用未达到,消毒剂有效浓度未做到定时监测,使用时间过长,对有挥发性的消毒剂使用中未加盖[2]。

1.4 清洗后的胃镜未进行干燥处理: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长和传播,同时水源性微生物的存在有再次污染内镜的可能性。

1.5 医护人员预防交叉感染意识淡薄:不认真落实手卫生,使手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3]。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手传给其他患者或用品,造成间接污染,因此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不认真洗手消毒,就可能成为输送病原体的工具。

1.6 侵入性操作:行胃镜检查或治疗时,使患者皮肤粘膜屏障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可使易感性增高。

2.应对措施

2.1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由于胃镜操作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感染概率较高,所以必须提高胃镜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依从性。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内镜室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4]等,同时进行相关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熟练掌握胃镜设备及附件的洗涤、消毒、灭菌和维护方面的技术,以确保消毒灭菌工作达标。

2.2 加强胃镜室的消毒与管理:胃镜室要经常清扫,保持环境的清洁。每次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扫和终末消毒,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待干燥后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并登记。储柜内表面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2.3 完善科室设置与布局: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设置标准进行科室设置和环境布局,做到布局合理,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2.4 加强监测工作:指导掌握胃镜规范的监测方法,确保器械质量。每次监测消毒剂使用的浓度,定期对活检钳、储水瓶、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等进行细菌培养。

2.5 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必须认识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诊疗和胃镜操作时除了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外,对特殊感染患者或预计有飞沫、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应戴防护眼镜。

2.6 加强胃镜室监督管理:重点查看胃镜室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清洗操作流程的落实情况,查看清洗消毒工作登记情况及每次监测记录,,医护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现场督察、现场指导、落实整改。胃镜室的护理人员的清洗消毒隔离工作是否到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认真落实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度、规范清洗消毒程序及行为,才能提高胃镜治疗、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检查结果与质量控制挂钩,切实落实胃镜的清洗消毒工作。

参考文献

[1] 姚伟,邱玉斌,贾宁.内镜清洗消毒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64-565.

[2] 徐岚,刘玉红,韩颖,等.镇江市内镜消毒效果与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5):1187-1189.

[3] 孟琳,张宽森.内镜室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8):849-84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J].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

存在因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包括20例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和20例糖耐量发生异常的患者。有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9~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2.8)岁。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和40例糖尿病患者,为进行对比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和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糖尿病前期组的纳入标准:1空腹血糖受损(IFG):5.6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OGTT 2 h血糖<7.8 mmol/L。2糖耐量减低(IGT):7.8 mmol/L≤OGTT 2 h血糖 <11.1 mmol/L, 空腹血糖 <5.6mmol/L。3IFG合并IGT:5.6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同时7.8 mmol/L≤OGTT 2 h血糖<11.1 mmol/L。排除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一过性血糖值达临界值的患者及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 排除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等患者,排除心、肝、肾功能衰竭者及患有精神性疾病者。方法: 患者于空腹状态下进行了各类指标的检查, 观察指标包括BMI(体重指数 )、WHR(腰臀比 )、FPG( 空腹血糖 )、FINS( 空腹胰岛素)、FCP(空腹C肽)、Hb Alc (糖化血红蛋白)、TC (总胆固醇)、TG(三酞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血流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所有血液生化标指均在该院检验科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 FINS×FPG /22.5。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BMI, WHR, FPG, FINS , FCP等值都有明显高出正常人群对照组, 说明了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很可能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而糖尿病组的Homa-IR也明显高于糖尿病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糖尿病前期就有了胰岛素抵抗,但程度比糖尿病患者轻。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证实了该结论,从表1可见,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低。

(±s)

3 讨论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增快,生活压力持续提高,加上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数量持续发展。糖尿病前期是健康人群和糖尿病人群的中间人群, 如果此时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就可以阻断向糖尿病发病的过程。指导患者改变其生活和饮食的方式是目前最简便安全却很有效的方法, 也是糖尿病前期首先考虑的干预措施。但一般人群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长久的生活习惯也是比较难的,很难坚持,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因此,临床上常选用药物治疗方法。总而言之,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糖尿病前期也有一些相关的危险诱导因素,如和高血糖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应当加强高风险疾病的管理。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糖尿病前期的定义,科学的治疗方法,合理的运动和饮食知识,戒烟戒酒,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指导患者控制自己的体重,肥胖人群应尽量将体重控制在24(身高/体重2)。每年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生活干预后血糖水平仍没有好转,甚至更向高血糖发展,如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应当选择药物治疗。目前,有相关研究表明,相关降糖药如阿卡波糖,能起到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率。

摘要:目前我国最普遍的慢性病之一就是糖尿病,在糖尿病发病之前,有一个中间地带,已经不是健康人群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可引起心、脑、肾、眼、周围血管、神经等全身多系统的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险疾病,而且仍然有大量无症状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未被发现,使人们更加重视糖尿病发病的严重现状,目前已确诊的患者大部分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很差,久之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该研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前期的干预措施。

存在因素 篇7

2009年12月7日-18日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将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能源与环境这个前沿问题上。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仅一周时间时,中国政府对外宣布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1]。同时,美国白宫于11月25日宣布的目标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这一领域中,不能够忽视混凝土制造及其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巨大影响。调查研究显示:全世界每年生产20亿吨水泥[2],超过整个航空业的年排放量。并且,水泥的污染量呈直线上升。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3] 2009年6月份发表于环境工程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的一项科学研究揭示了混凝土部门的碳足迹:

图片来源: ScienceDaily. [2009-11-25].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05/090518121000.htm

虽然该科学报告中同时表明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会有约5%的CO2被重新吸收,使其碳足迹总量略有减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混凝土、水泥的大规模使用而导致的仍然95%的环境损失。

因而,为了缓解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不平衡的问题,一种减少甚至消除这种负的外部性[4]

根据吴中伟院士的定义,这里介绍几种目前的典型绿色水泥混凝土生产方案:

2.2 绿色混凝土技术方案

2.2.1 钛氧化物水泥

由意大利Italcementi公司研发的钛氧化物水泥是在水泥中掺入钛的氧化物TX Active(一种在阳光下变得富有活性的化合物),水泥便可中和空气中的污染物,例如苯,一氧化碳,氧化氮。[5]

2.2.2 矿渣水泥

用高炉矿渣(或者粉煤灰等)替代混凝土中一部分水泥,以降低碳消耗,减少CO2排放的技术。此项技术在国内外重大项目中广为应用。例如曼哈顿45层的The Helena公寓在结构梁、柱中使用了45%的矿渣水泥。该项目是一个LEED 金牌认证(LEED Gold Certified)项目。矿渣水泥协会(SCA) 在其一项报告中说明,矿渣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水泥,它可以替代混凝土中20%-80%的波特兰水泥,且达到相同强度时需料更少。更为重要的是,用大量的矿渣水泥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例如,50%的矿渣替换率可以节约34%能源,减少每立方码46%的CO2排放量。[6]

2.2.3 碳捕获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英国水泥生产商Novacem公司研发出的新型可回收水泥是在波特兰水泥中添加镁的氧化物和特殊矿物添加剂研制而成。与普通的波特兰水泥相比,它在制造过程中CO2排放量很少,燃烧过程所需温度也比较低。与此同时,其硬化过程需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CO2才能完成。因此成为“碳负性”(carbon negative)建筑材料的典型代表。[7]

Calera公司提出的水泥制造过程模拟了海洋水泥(marine cement)的形成方式。它利用海水中的钙和镁在常温常压下形成钙化物(carbonates)的原理制造水泥。Calera公司称他们将CO2变成碳酸然后使之钙化。Calera公司创始人及此项专利的发明者,斯坦福大学教授Brent Constantz 表示:“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水和污染物。”[8]

2.3 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先进的技术创造不仅帮助企业获取利润,也同时为“绿色环境”做出了可观的贡献,真正实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主旨。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正如即将要利用“逆向选择”模型所说明的,这个“绿色混凝土”市场的产生及其存在都是得之不易的。真正让我们享受到技术之美,体会到绿色之美的“幕后操纵者”绝不仅仅是创新的技术而已。

纽约时报记者Henry Fountain曾经在其文章中指出,水泥混凝土制造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绿色”技术的研发的艰难,不在于创新的难以实现[9]。其真正的问题在于缺乏灵活的市场运作。更深层次来说,混凝土“绿色化”问题所缺少的是足够的、合适的激励机制。我们不能指望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作为约束企业采取绿色措施的有利手段。因为现实中,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利益保障和推动下的。正如信息经济学中所阐述的观点: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即使再“风险偏好”的水泥混凝土生产厂商也不会放弃原本的稳定的传统制造手段转而坚定的走上“绿色之路”。即使这样的“绿色市场”产生了,也会在“逆向选择”的模型中逐渐全部或者部分的消失。

3 从经济上解决“绿色混凝土”市场存在和发展问题

3.1 概述

这一部分中,首先利用信息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模型解释为什么市场在调节“绿色混凝土”市场时是无效率的。接下来结合现实中政府和企业的实际做法,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绿色混凝土”市场最终得以存在并发展的真正原因。

3.2 逆向选择将导致市场消失

本段关于“逆向选择”的分析思想借鉴了Eric Rasmusen的思想[10]并对部分条件作了一定的简化和与现实的结合。

3.2.1 基本假设

绿色混凝土市场信息不对称。作为委托人[11]

3.3.1 经济激励机制(提高逃避控制的污染成本):政府补贴或税收

1)概述。

政府的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相当于两种相反的作用方式,但作用于相反的对象便可以达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因此以下以政府补贴为例进行讨论。

显示原理:任何一个说假话的机制都能够被一个说真话的机制所取代而保持均衡结果不变。因此只要我们找出的机制是所有说真话的机制中最优的一个,那么该机制也便一定是所有机制中最优的一个。

这里,“说真话”指能够“绿色”的企业选择“绿色”;不能够“绿色”的企业选择污染。

“代理人”:混凝土生产商

“委托人”:政府

政府的性质使其成为“垄断的委托人”,委托人垄断导致混凝土生产商的保留效用为零。

2)模型假设

以下推导借鉴了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12]

不失一般性的假设市场上有两类混凝土生产商:

高能力的(有能力进行绿色混凝土生产的)

低能力的(无能力进行绿色混凝土生产的)

3)模型推导。

通过“完全信息”与“非完全信息”两种不同市场情况的对比,得出激励措施,目标是使高能力混凝土生厂商不会伪装成低能力生产商而获得额外效用。

信息租金Dθqi:

UΗ=WΗ-CΗ=WΗ-θ¯q(8)

UL=WL-CL=WL-θ¯q(9)

因此,给定一组(Wi,qi) 其中i=(H,L)

UΗ-UL=(Wi-θ¯qi)-(Wi-θ¯qi)=(θ¯-θ¯)qi=Dθqi(10)

即,在委托人给出的任意一组(Wi,qi)中,高能力代理人都可以从中获得额外效用

DU=Dθqi (11)

由于委托人是垄断的,因此其只会让低能力代理人的保留效用为零。

DU=DθqL (12)

因此,为了防止高能力劳动者通过伪装成低能力劳动者而获得DU=DθqL,信息缺失的政府需要支付给高能力代理人“信息租金”。

因此,委托人最优的补贴契约为:

WL=θ¯qLWΗ=θ¯qΗ+DθqL(13)

信息不对称对产量的限制:

假设市场低能力劳动者的概率为p,高能力劳动者概率为1-p

推导:

完全信息市场:

企业净利润:

pΗ=R(qΗ)-θ¯qΗ(14)

pL=R(qL)-θ¯qL(15)

因此:R'(qΗ*)=θ¯(16)

R'(qL*)=θ¯(17)

不对称信息市场:

激励相容约束:

WΗ-θ¯qΗWL-θ¯qL(18)

WL-θ¯qLWΗ-θ¯qΗ(19)

参与约束:

WΗ-θ¯qΗ0(20)

WL-θ¯qL0(21)

企业利润函数:

F(qΗ,qL)=p[R(qL)-θ¯qL]+(1-p)[R(qΗ)-(θ¯qΗ+θ¯qL-θ¯qL)](22)

因此,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FqΗ=0(23)

FqL=0(24)

解得:R'(qΗ#)=θ¯(25)

R'(qL#)=θ¯+1-pp(θ¯-θ¯)(26)

经济含义分析:因为R″(·)<0[13]中撕开了环境恶化真相前的面纱,将我们带到了足够震惊的事实面前。没有人希望“绿色革命”在仅有市场力量的条件下,通过漫长的自我调节机制达到其不得不存在的时候。正如古典经济学批判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在出版其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前几年曾经针对古典经济学写下的下面一段话“长期是对当前事情的一个误导。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如果在暴风雨季节,经济学家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在长期总会过去,海洋必将平静,那么他们给自己的任务就太容易而无用了。”

存在因素 篇8

一、“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效果

我国于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 首先在山东、河南、四川3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为了加大“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力度, 财政部、商务部、信息和工业化部联合于2008年10月23日和2008年11月28日下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期限为4年;下乡家电补贴品种的范围从试点省份的彩电、电冰箱 (冰柜) 和手机3大类产品扩大到10类, 新增洗衣机、电脑、热水器、空调、摩托车、微波炉和电磁炉, 其中摩托车归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同时, 调整补贴产品限购政策, 将原来每户每类家电下乡补贴产品限购1台调增到2台。2010年4月后, 各省份又陆续把补贴品种的范围扩大到电饭堡、DVD、电动自行车、抽油烟机、燃气灶等产品。至此下乡家电基本含涵盖了农村地区常用的主要家电类型。

(一) 下乡家电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进一步扩大

据商务部公布的信息统计, 截至2010年12月31日, 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达11486万台, 实现销售额2425亿元 (见表1) 。2009年和2010年是家电下乡政策取得良好成效的两年。虽然2009年政策实施效果低于预期, 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我国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456.11万台, 金额共计647.87亿元。其中, 登记销售冰箱1380.2万台, 彩电768.7万台, 手机159.5万台, 洗衣机558.4万台, 计算机130.9万台, 空调301.4万台, 热水器125.1万台, 微波炉12.8万台, 电磁炉19.2万台。虽然实施效果距离政策推出时拉动1500亿元消费的市场预期有较大差距, 但我们认为政策对农村家电销售的拉动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加速的过程。2010年下乡产品的销售突飞猛进, 政策的效果进一步显现。2010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达7718万台, 实现销售额173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其中, 冰箱和彩电成为家电下乡政策的最大赢家, 连续两年来在销售额稳居前两位, 海尔、长虹、TCL、美菱、美的、海信等企业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家电下乡政策成功拉动了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在刺激内需、盘活企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 促进我国家电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国内家电市场呈现出二元结构的特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之前, 国内家电市场受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形态的影响, 一直存在着重大差异。国内家电消费长期以城市市场为主, 虽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5.06% (2007年底) , 但家电消费远落后于城市。据推算, 2007年以前, 国内农村家电市场只占市场总量的约三成, 占全部销售额的1/5, 家电的普及率也只达到城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由于农民消费水平低, 流通渠道不健全, 一些龙头家电企业也不重视农村市场, 使得产品档次、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 成效显著。下乡家电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 销量大幅增长, 农村家电销售服务体系也得到明显改善。2009-2010年, 由于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 家电产品销售量呈现了逐月增长的态势。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家电下乡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台, 而2011年1月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更是首次出现单月突破千万台, 达到1048.9万台, 同比净增长80%, 家电行业销售额屡创新高。财政部通过有关部门测算认为, 家电下乡政策拉动国内消费16000亿元。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 也是最大家电出口国。在加入WTO后, 中国家电出口呈高速发展态势, 2008年前的几年间全行业总出口额已占总销售额的1/3以上, 行业高度国际化。一些产品如空调器、微波炉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 可以说已经触及发展的“天花板”。而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又开启了家电行业的新的发展机遇。

(三) 进一步扩大知名大企业的市场占用率

家电下乡政策主要带动了大的知名企业的生产销售, 对中小企业影响有限。从各企业发货、登记销售情况来看, 大品牌在家电下乡中占据绝对优势, 小品牌无论发货量、销售量均处于劣势。截至2009年12月31日,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发货数量为662.6万台, 登记销售量为460.2万台, 登记销售金额达98.8亿元, 综合优势遥遥领先。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发货数量为536.0万台, 登记销售量为208.5万台, 登记销售金额达38.0亿元;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货数量为562.0万台, 登记销售量为238.0万台, 登记销售金额达37.8亿元。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货量最多, 达911.6万台, 而登记销售量为132.1万台, 登记销售金额将近36亿元。 (见表2) 而销售量最高的前20家企业登记销售量占到全部销售量的78.64%。

尽管中标家电下乡让不少企业驶上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快车道”, 但商务部公布的家电下乡2009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365家中标家电企业中有14家显示零销售业绩, 此外还有17家企业销量不足10台。造成中标企业“零销售”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些企业中标较晚, 渠道布局有限;有些企业的中标型号较少, 不适合农村市场;还有些下乡产品因为品牌知名度有限, 或者定价过高, 没能被消费者接受等。

目前来看,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 受益最大、份额占比最多的当属海尔、TCL、长虹、美的、海信等国内的大企业, 它们牢牢占据着5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大企业的全面领先,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大企业的产品线长, 在短期内能快速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物美价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而品牌也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还在于这些大企业早在多年前便开拓农村市场, 在三四级市场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物流配送和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 在下乡政策启动之初, 反应速度快、被寄予厚望的众多中小企业, 尽管也成功中标并展开了对农村市场的布局, 但受到自身销售网络少、产品利润空间小、品牌影响力弱等因素的限制, 中小企业在农村市场一直难以在规模上获得新突破。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 下乡家电成为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的首选, 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 销量大幅增长, 农村家电销售服务体系也得到明显改善, 不仅实现了惠农强农的政策目标, 还取得了稳定家电等行业发展, 均衡内外贸等多重政策效果。可以说是, 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

二、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购买家电的补贴不能及时发放

农民最不满意的是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到家电补贴款。农民领到家电补贴款的时间一般为2-3个月, 有的甚至达6个月之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手续繁多, 有一个环节上出现纰漏, 就会影响整个补贴款的发放。如:销售单位没有将产品销售信息及时录入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 就大大延迟了农民领取补贴的时间。因此, 很多农民抱怨拿到补贴的过程过于繁琐, 甚至补贴不抵工时。政府为“家电下乡”专门开发了信息管理平台, 目的在于简化工作流程, 确保数据的准确, 但由于大部分销售网点都在农村, 执行效果打了折扣。

(二) 销售网点过少、售后服务较差

商务部家电下乡管理信息网所反映的投诉信息中, 销售网点过少, 也是农民反映很强烈的一个问题。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网点, 大多设立在县城, 由于销售网点少, 农民难以选择到自己合意的家电。由于农民住的比较分散, 离维修网点比较远, 有的交通也不方便, 这给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增加了难度, 提高了成本, 这导致售后服务差成为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民不能得到及时、满意的服务, 这也是农民进行投诉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 个别企业产品质量低劣

据中国社科院家电下乡调研组的问卷调查所显示的数据, 发现个别企业的家电下乡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个别生产企业没有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 也有个别销售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疏漏, 甚至有些假冒的产品进入了渠道。但是总体看, 家电下乡产品的管理系统是一个设计非常精细的管理链条, 家电下乡政策推进顺利有效。调查中, 还发现, 有些厂家因为价格上限, 把产品一些配置进行了减少或者低档化而引发质量问题。可喜的是, 国家促进消费的政策, 大幅提高了下乡家电产品最高限价, 并将进一步完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

(四) 存在商家违规经营与欺诈现象

销售商家虚开发票现象时有发生。某农民买了一台创维32S12HR, 本来价格是3299, 可是商家却收了3499, 而且发票开的还是37M11HM的。还有的商家销售的是家电下乡产品却告之不是家电下乡产品, 某农民于2009年12月5日在镇平鸿宇电器健康路店购买的创维彩电, 型号为32L05HR当时还赠送了底座和U盘。经查证该产品是家电下乡产品, 但该店销售人员在销售时却说不是家电下乡产品。还存在假冒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下乡产品销售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等现象。某些商家还存在骗取国家补贴的不法现象。

三、制约家电下乡的经济社会因素

(一) 下乡家电不适合农村市场

一些厂商把家电下乡当作清理库存产品的一个单纯商业机会。它们的产品并不适应农村市场, 不能准确把握农村真实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 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和城市相比, 目前农村消费环境还比较落后, 因此必须考虑家电下乡产品的适农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环保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要求企业在生产研发的时候必须适合农村消费环境, 比如要强信号、宽电压, 要有防鼠板。

(二) 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服务网络不发达

家电下乡网点大都设置在县城, 很多农户并不知道, 即使知道, 由于路途较远其购买、维修的成本也很高昂。应坚持家电下乡网点先下乡的原则, 千方百计在乡镇增设网点, 进一步方便群众的购买与维修。通过产销工作对接, 使家电下乡产品生产、流通企业进一步了解农村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质量、服务方面的意见, 促进生产、流通企业按市场需求生产和组织货源,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家电下乡”品种增加, 档次提高, 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据有关部门统计, 不少知名的电器品牌, 在县城都没有售后服务网点, 更不要说乡镇一级。

(三)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广大农村地区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大大影响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热情。很多地方由于电力不够, 普遍存在拉闸限电的作法, 使得家电不能正常使用。电视信号、网络信号、手机信号覆盖面不广、强度不高大大影响了电视、计算机、手机等产品的销售。自来水、燃气管道铺设不普及大大影响了洗衣机、热水器的销售。道路建设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家电售后服务的质量, 提高了企业的维修成本, 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四) 农民收入偏低是制约家电下乡的一个主要因素

农民消费能力仍然编低, 大大影响了家电下乡的实际效果。家电只是一个中间产品, 后续使用成本降不下来, 农民买得起, 用不起。在农村地区用电成本仍然高于城市地区, 大大影响了家电的使用率。不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消费市场是很难启动的。据中国社科院家电下乡政策调研小组的调查, 63.5%的人认为家庭收入低是影响其购买家电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发现在人均收入为6000元的家庭比人均收入为4000元的家庭购买下乡家电的台数多出31%。凡是收入比较高的村庄, 家电的购买率明显高于收入比较低的村庄。

四、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 开发适合农村市场消费的产品

能否准确把握农村真实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 保证下乡家电适应农村市场, 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是否让更多农民享受家电下乡的关键所在。产品开发性价比要高, 以适应农村市场和农村消费习惯。实实在在的惠农家电下乡不应成为厂商清理库存产品的一个单纯商业机会, 而是要清醒地看到, 要想打开农村市场, 绝不是仅靠政府补贴几百元, 厂商几句宣传广告, 就能达到目标的。政府监管部门要引导中标厂商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单独专门研发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节能环保、实用性强的下乡家电, 满足农村市场的现实需要。切实防止农民购买家电后, 无法在现有居住环境下正常使用的问题出现, 这就是实实在在惠农。毕竟农民仍然属于低收入群体, 对他们而言, 还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例如:农村电网建设尚不完善, 电压不稳, 这就需要厂家在产品电压输入设计时, 充分考虑这一点, 否则农民购买家电时, 就得另行配备稳压器, 不但增加了负担, 而且可能影响了家电的正常功能发挥, 甚至缩短了家电的使用寿命。农村的供水能力有限, 水压较低, 含杂质较多, 而且农民的衣服泥土多, 喜欢把各类衣物混在一起一次性洗涤, 厂家在设计洗衣机时, 对这些问题都应给予充分考虑。农村的电视信号微弱, 环境潮湿, 老鼠多, 如何防潮、防漏电、防老鼠也是厂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 健全售后服务网络, 创新服务体制

售后服务要先行, 确保农民买得放心, 用得舒心。常言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把售后服务比作家电下乡的“粮草”非常必要。有效保障家电售后服务, 是家电企业在农村市场开拓工作中应有的一环, 也是家电下乡长期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 许多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络均以县级为单位, 借助县级代理商的乡镇特约合作服务商对分散于各个自然村的农村家庭提供售后服务。

当前, 在农村生活的人口中, 壮年劳动力、稍有文化的人, 外出务工的很多, 留守村庄的人员, 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在使用家电的过程中, 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随时解决日常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而且, 我国地域辽阔, 不少村庄离乡镇十几公里, 离县城上百公里甚至数百公里, 对这些农村用户来讲, 中标商家有无距离最近的服务网点保障售后服务, 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农民居住比较分散, 人口密集度比较低的特点, 让每个家电企业在每个乡镇设立维修服务点的可行性不高, 可创新服务体系, 由多家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联合设立维修服务点。这样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成本, 也大大方便了群众。

(三)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降低农民使用家电的成本

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是个系统工程, 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 不仅需要家电下乡, 也需要为其提供下游产品 (服务) 的厂 (商) 下乡, 才能全面降低使用成本, 确保农民买得起, 用得起。

家电下乡加速实施以来, 农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买了空调没电用, 买了洗衣机、热水器没有自来水供应的现象不时出现, 大大制约了农民的购买行为。未来家电下乡的推进, 必须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 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的确有大辐度的提高, 消费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8亿农民已成为最大的消费群体, 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市场。整体而言, 农村消费市场中, 家电只是一个中间产品, 需要下游厂家或商家提供后续服务支持, 才能正常使用, 最终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家电补贴了, 只是节省了购买家电这一环节的钱, 还有用电, 用水, 修理等后续环节需要花钱。因此, 除了下乡家电厂商不能仅盯着农民手中的钱, 光顾着自己的利润, 更需要与提供下游产品、服务的厂家, 商家一起携手改善服务, 降低成本, 共同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 不把下游服务商和生产商拉进来, 一起下乡, 家电下乡这一工程, 虽然能解家电企业的一时之急, 但长期下去, 不但不能迎来农村消费市场的春天, 还可能会走向反面, 增加农民负担, 出现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双输”结局。十几年前, 当农村固定电话安装还需要支出昂贵的报装费时, 农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并不高, 取消报装费、降低资费后, 固定电话多了起来, 规模效应也就出来了, 农民与电信公司也就双赢了。家电下乡也应从中受到启发。

(四)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不断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增强消费能力, 是家电下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健康成长的关键。从国家经济的发展前景来看, 农村消费市场的兴盛是必然趋势。可是, 前景不能代表现实。一个健康的消费市场, 需要有提供物美价廉商品和服务的厂 (商) 家, 也需要一群具有持续购买力、拥有良好消费习惯的理性的消费者作为支撑。购买量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于购买力。因此应该坚定不移地提高农民收入, 使更多的农民能买得起家电、用得起家电, 真正提高生活水平, 这是促进家电下乡最根本、最长足的途径。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力度,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才能保证农村的可持续消费能力。农民在对未来收入具有可预期的前提下, 才会更加踊跃地消费, 不但大胆地把手中已握有大量的现金用于消费, 而且可以合理地“透支”未来的可预期收入, 就算不再给予补贴, 大批的农民也会纷纷解囊, 积极消费, 进而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拉动内需, 带动生产,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使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家电下乡这一工程不辱历史使命。

(五) 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

存在因素 篇9

1. 绿色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 蒙特斯和马林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揭开了绿色会计研究的序幕。此后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等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绿色会计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 将世界绿色会计的研究推向高潮, 绿色会计理论得以快速发展。

我国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但当时会计学界并不重视。到了90年代,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及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绿色会计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 2001年6月, 经财政部批准,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新阶段。

2. 绿色会计的含义。

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专门的方法, 对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和对环境保护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 以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 绿色会计代表时代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全球化的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使用传统GDP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因为通常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得越多, 其GDP增长也就越快, 因此, 应从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 即“绿色GDP”。世界各国都以“绿色GDP”代替了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时代。近年来, 我国已经开展了绿色GDP统计工作, 绿色GDP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绿色GDP必然离不开绿色会计, 因此绿色会计代表时代的要求。

2. 绿色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绿色会计从空间上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 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纳入会计核算之中, 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 是否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环境、社会效益, 而不是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决策, 从时间上防止透支未来, 滥用自然资源, 破坏环境。因此, 只有在绿色会计下, 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3. 绿色会计是顺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本质上说, 现代企业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 企业要实现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 必须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 把传统企业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建立效益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等相统一的绿色企业。绿色会计就是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纳入企业的计核算对象, 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通过会计工作清楚明了地反映出来, 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及环境代价, 从而有效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 绿色会计的实施, 是顺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4. 绿色会计是合理“引进来”的需要。

目前, 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因而许多发达国家不断把环境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 把发展中国家当成自己的“污染避难所”,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大量外资“引进来”时, 我们需要建立绿色会计方面的准则, 需要依靠绿色会计合理核算和评价外资企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采取的环保措施, 我国只有建立了自己的绿色会计体系, 要求外资企业公开、披露其绿色会计信息, 才能免遭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以期合理“引进来”。

5. 绿色会计是正确“走出去”的需要。

在大量“引进来”的同时, 我们也开始了越来越多的“走出去”, 如今,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然而, 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 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正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 我们应该培养企业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能力, 自觉地公开, 披露其环境信息, 使其适应投资所在国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经济合作更持久, 更具效益, 因此建立绿色会计体系可以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 正确的“走出去”。

6. 绿色会计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循环经济下, 企业要谋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和最优化, 会计核算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综合反映和控制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这是传统会计所不能及的, 只有绿色会计才能把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 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 来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 因此绿色会计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由于绿色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

1. 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据调查, 公众对企业在2008年环保满意度得分为72.47分, 比2007年的46.93分大幅提高了25.54分, 说明企业在环保管理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 由传统观念上的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但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 国有企业的得票和2007年相比大幅下降了32个百分点, 尤其是目前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如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事件, 这说明目前很多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还只在企业范围内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乏环境社会责任意识, 忽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影响了绿色会计的实施和推行。

2.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缺少可操作的绿色会计准则。

我国目前规范会计行为的《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中并没有与环境相关的核算、监督、披露及处罚等相关绿色会计内容, 也没有对绿色会计信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 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绿色会计的重要性, 也有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动机, 但绿色会计研究还停留在学者们的书斋里, 还未形成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 还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要求, 绿色会计工作不规范, 绿色会计的实施存在很大困难。

3. 绿色会计实务缺乏理论指导。

一方面由于绿色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 其研究起步较晚;另一方面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化, 使得目前我国绿色会计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 在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基本理论尤其是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 当前绿色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 因此绿色会计实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不利于绿色会计的实施和推行。

4.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 它要求运用者不仅要具备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还要具备与其交叉的相关学科知识,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开设的与绿色会计相关的专业及其培训较少, 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 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四、进一步有效实施绿色会计的对策

1. 提升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 为绿色会计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企业的责任意识不强, 影响了我国绿色会计的实施, 因此应提升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一方面应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树立企业、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三赢”理念, 教育我国企业积极转变观念, 认识到合理承担环境责任可以促使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环境、社会利益最大化, 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外企优秀的环保理念和经验, 自觉提升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另一方面, 应加强舆论监督和处罚, 对反面典型曝光, 让政府和社会知悉其环境行为, 对破坏环境、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危害的企业严厉处罚, 促使企业增强环境责任意识, 为我国绿色会计有效实

2. 加快建立绿色会计的法律规范标准, 为绿色会计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我们应吸收、借鉴西方会计界、企业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制定有关绿色会计准则及制度。首先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 从法律上保障绿色会计的实施;其次将与环境相关的内容作为会计要素列入会计准则, 并使其成为企业必须披露的内容, 同时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加以规范, 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最后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 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 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为我国有效实施绿色会计提供法律保障。

3. 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 加强理论研究, 为绿色会计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发达国家会计职业团体在建立和实施绿色会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也应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发挥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券委员会等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 在财政部牵头下, 对绿色会计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加快绿色会计专业标准的建设, 力求解决诸如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基本理论问题, 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阻碍, 对绿色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的本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形成完整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为有效实施绿色会计提供理论支撑。

4. 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

绿色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但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能全面、如实的进行揭示,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 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全面审查与监督, 以促使企业正确地进行绿色会计核算, 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5.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为了向有关各方提供准确有效的绿色信息, 满足决策者分析、决策的需要, 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要完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在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要具体披露企业本期发生应记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支出和与环境相关的资本性支出、企业执行的环境政策、实施情况以及企业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长期目标等;另一方面要完善资源计价的方法, 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另外, 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予以统一规范, 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 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

6. 加快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

存在因素 篇10

一、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认识不到位。无论在中央各部委涉农机构层面看,还是在省市县地方层面上看;不管是在财政系统内部,还是在涉农其他主管部门,相当一部分人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站在维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快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的重要意义,对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许多人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狭窄封闭的“小农业”的意识中,没有树立起开放综合管理的“大农业”理念,观念上陈旧导致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在认识上难以统一思想,无法形成资金整合的共识氛围。

(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重点不突出。从近十年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践看,之所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不佳,主要是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目标和方向不清晰。对中央和省级层面而言,对支农资金整合不仅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规划,而且对支农项目建设时序、资金平衡缺乏综合分析、判断和协调,仅仅强调把资金整合的重点放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上,对具体支农资金“怎么整合”,整合后“钱要投到哪里去”,“当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长远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关乎支农资金整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缺乏统一规划部署和具体实施方案,致使整合后支农资金在投向上缺乏连续性和长远性,年度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使支农资金整合停留在“为了整合而整合”状态下,无法实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后所要解决和达到的预期效果。对基层县(市)而言也是如此,既缺乏财政支农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没有年度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重点范围和项目储备。由于基层普遍缺少财政支农资金的产业发展、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些地方的县(市)区级支农资金整合平台的区域性和规划性不明显,引导聚集支农资金的功能不强;有些地方整合平台的内容过于空泛,具体的项目支撑不够,财政支农资金安排没有形成以规划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机制,资金整合后的可操作性也不强。就某个项目而言,究竟应当资助多少数额,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形成科学标准,这使得整合后形成的“打包”资金难以实现合理分配,违背了整合的初衷。

(三)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由于支农资金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有的分配格局下涉农部门的既得利益,因而难以使涉农资金管理部门产生资金整合的内在动力,从而导致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的积极性。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使得支农资金分散在各个涉农部门管理和使用,所有涉农事务都是按照类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各类支农项目大都以条条管理为主,各涉农部门对资金使用要求不同,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和建设内容也各有侧重,客观上形成了多头决策、分割安排使用的局面。加之,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这不仅使得掌握资金和项目分配权的各涉农部门在项目选择和资金投向等方面很难做到一致,也使财政支农项目计划、支农资金及资金整合工作不能同步进行。目前,省级资金整合与所辖县(市)级资金整合的协同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县(市)为了获得省级整合资金,不得不迎合省级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取向”,县级资金整合成为了被动调整。

(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没有一套规范的制度约束。目前涉农资金整合随意性较强,停留在被动的整合状态,主要是缺乏相应比较权威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仅靠财政部门下发的文件来要求各部门和地方进行资金整合,是不可能在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之间建立起自上而下有序流动的良好机制。有些地方过分依赖领导的权威,过分看重协调组织的作用,过分强调资金整合的完整性,牵强地将一些特定用途和指定区域的资金纳入整合范围,而忽略了各种体制机制的创新。还有些地方开展的涉农资金整合并没有严格按照设立依据、来源渠道、投入规模、执行期限、支持对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方式等对涉农资金进行认真梳理,从而导致一些涉农项目该撤销的没有撤销,该合并的没有合并。在一些涉农资金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地方,虽然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资金进行了必要归并,但由于缺乏自上而下整合机制的有效支撑,把清理、归并涉农资金提升到预算编制环节进行统筹安排仍面临相当大的困难,资金整合只是停留在“治标”没“治本”的阶段,以至于整合的效果难以显现。

(五)地方财政配套困难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现行财政体制实际上是分税制和财政包干体制结合的产物,在实际运行中强化了各级政府上收财权、下放事权的格局,成为导致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加之,涉农部门在支农投入责任、范围、扶持对象和重点领域等权限划分上不清晰,各涉农部门指导工作多以资金为手段,形成工作推进资金化、资金分配碎片化、项目设立固定化,专项转移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中央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地方政府都要进行资金配套,使得地方陷入不配套违规、配套没钱的两难境地。一些地方受财力的影响,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市)乡两级地方政府财政资源严重短缺,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只能依靠中央或省里,地方无力提供更多的配套资金,地方的“三农”投入只能依靠中央和省里每年下达一定的专项资金来解决问题。由于许多专项资金使用已经固定化,致使有些地方所需资金与专项的要求有较大偏差,不能自主支配使用,因而难以实现其资金整合。此外,还有些扶持农民生产生活项目,要求农户配套资金,因很多贫困户的自筹部分根本拿不出来,使这部分农民失去了参与支农项目的机会。

(六)农民缺乏参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话语权。无论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参与程度。然而,在整合实际运作过程中,各级地方基本上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来进行支农资金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支农资金项目的确定、安排与使用只是政府部门间的博弈结果,所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或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利益分配。而作为支农资金使用主体的农民却一再被排除在外,难以参与支农资金使用安排这个过程中来,农民或支农资金使用主体不仅缺乏正当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而且缺乏平等参与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其利益表达不能体现在支农资金的项目规划安排中。加之,资金整合信息未能对大众公开,使得农民不能够对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质疑。有些地方支农资金整合后,使得项目安排的受益面变窄,结果是项目区的农户不一定对该项目有需求,而有需求的农户却得不到支农资金的扶持,供求错位则带来整体福利损失。此外,片面强调支农资金的整合,不仅带来的支农资金“垒大户”现象与财政支农目标不符,而且带来一些地区更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有些地方支农资金在县域范围内整合后,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方面的考虑,往往更倾向于把资金投给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这与建设公共财政的理念不相符。

nlc202309021004

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因素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要看到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和农业宏观管理体制相对应,它是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演变而来的。虽经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但仍始终没有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特别是财政支农管理体制和农业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于整个市场化的改革,支农资金条块分割,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不仅阻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实施,而且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组织结构看,实行的是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组织管理结构。纵向垂直结构,实行分级管理,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地方包括省、市、县(区)的三级管理体制,每一级行政管理机构,行使着一级行政管理职能。虽然对其上级安排的财政支农资金没有安排调整权,但对本级财政支农资金具有行政分配管理权限。横向水平结构,财政支农资金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有发改委、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气象、国土、交通等几十个部门。虽然各部门之间职能分工各有侧重,但支农资金交叉重复使用非常严重。同一建设项目,可以在多个部门或同一个部门多个处室得到专项支持。而各部门管理程序、立项标准、补助方式等各不相同,这样不仅极容易重复建设,而且会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混乱。比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中都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农民培训项目更多,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教育部门“人人技能”工程,科技部门的远程教育培训,劳动人事部门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乡镇企业、妇联、团委的各类农村技能培训等等。这种多部门、多渠道的资金管理体制,不仅阻碍着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而且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二)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清带来的问题。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看,当前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农责任划分普遍存在着财权事权划分不清,权责不统一的问题,主要因为现行的财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体现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收入与支出安排、转移支付等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不仅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且涉农事项究竟哪些由中央投入来解决,哪些由地方投入来解决都没有明确规定。在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模式中,各涉农部门,都是定点、定项目下拨支农资金,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支农资金转移地点、更换项目。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审批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上下级涉农资金分配与管理权责不匹配,审批权限过高、过细,中央各涉农部门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的项目管理模式,不仅限制了基层财政支农资金的统筹整合,而且影响了基层涉农项目安排的整体性和统筹使用。对于“三农”的投入,除中央财政和中央各部委每年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外,各级政府在每年预算中也都要安排一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其资金的使用方向基本是围绕本区域农业和农村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近年来中央财政和各部门下达支农资金投入数量越来越大、支农支出越来越多,有些涉农专项资金不仅“小而多、细而散”,而且直接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资金进行配套,这不仅带来支农资金运行中间环节多、运行慢、时效性差、使用效益低等诸多问题,也不利于地方统筹集中使用,其结果加剧了上下级政府之间涉农政策的重复,硬性分割了地方预算安排的涉农资金,使地方难以集中财力统筹支持。有些地方为了争取到上级项目支持,不得不进行虚假配套,“一女多嫁”,同一笔资金重复配多个项目。

(三)涉农资金管理部门简政放权不到位带来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财政支农政策发生重大转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财政支持政策,其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2010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已突破万亿,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已超过10%以上。然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与使用,并没有随着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和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制约。尤其是以下放支农资金和审批权限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没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要求,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依然延续着原来的路径,对许多新增的财政支农支出缺乏长远统筹考虑,采取基数加增量的办法,对新增资金仍然沿袭谁先提出由谁承担的原则。无论是财政系统内,还是在其他涉农部门,依然还处在审项目、分资金、下指标的状态,没能从微观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因而从上到下,包括整个财政系统在内的几乎所有涉农资金管理部门,都怕整合后失去自己的权利。尽管近年来,国家在财政支农乃至农业宏观管理方面出台了一些改革举措,但因涉及部门利益而难以实施或半途而废,甚至与初衷南辕北辙。加之,近年来财政支农及涉农资金管理部门既得利益的固化,根本不可能放弃自身的部门已有的既得利益,任由其他部门来“整合”。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效果就可想而知,其整合的层面越高,协调难度越大,到最后国家层面的整合根本就难以执行。当最上层的资金整合都难以实现时,要求下级部门对资金的整合利用,上下级之间各种对接方面的困难以及部门之间出现各种协调上的矛盾在所难免。

(四)中央和省两级支农资金科目种类过多带来的问题。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看,虽然许多问题都出在了下面,但根子却在上面。造成财政支农资金难以整合的主要症结之一,就是中央和省两级涉农资金种类太多,按照财政部每年发布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表中的支出功能分类,涉农资金涉及到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交通、电力、金融、粮油物资储备等转移性支出十几大类。仅在财政系统内分管这些资金的部门就涉及到预算、农业、经建、教科文、社保、金融、农发办、综改办等司局。在农林水支出中财政支出就达到10大类100多项。不仅如此,随着近十年来中央财政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增加,中央对农业的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项目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就达200多项,其中:涉农专项就超过100多项,涉及到支持农业生产、对农民补贴、支持农村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和农村文化体育,以及主要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储备费用等若干专项资金。在省级,除了管理使用中央财政下拨的各类涉农专项以外,各地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设了各类支农专项资金,且省级涉农资金种类要远远多于中央。如果把省里和中央涉农资金专项加起来,一般省份都在200多项以上,有些支农专项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或几千万。上述涉农资金所对应的管理使用部门,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仅中央级参与涉农事务管理的部门和机构就达到25个,在这些职能部门内又分设多个管理机构。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在省级以下既有传承又有不同,省级以下涉农部门和管理使用涉农资金的部门比中央还多。由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划块分部门管理,资金管理权限属于部门,资金分配跟项目走,并通过横向和纵向运行流程到达基层,尽管有些项目明显存在重复、交叉,运行不合理,但基层没权进行项目的变更、调整。这套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和运行流程,不可避免地为支农资金的整合设置了重重障碍,延续到基层的结果,根本无法使财政支农资金做到整体上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nlc202309021004

(五)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不完整带来的问题。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不完整体现在地方和基层在支农资金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都很难在事前完整、准确反映。在财政支农资金整个安排使用运行过程中,从预算开始、到项目审批、资金发放与使用单位等几个重要环节一直处于分割状态,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支农资金的分配和审批权力主要集中在财政和涉农主管部门手中,使得预算部门在编制报表时也带有较为浓重的经验决策色彩。加之,财政部门以外的一些部门掌握资金初次、二次分配权,使得财政年度预算难以完整反映支农资金的全貌,特别是地方或基层财政受人力有限、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影响,每年通过转移支付从上级能得到多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年初预算很难准确反映出来。因此,在支农资金和项目申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部门在进行项目预算时就故意夸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一些重点急需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有效支持,相反,不需要资金的项目却得到许多资金支持,从而不能使有限的支农资金得到最优的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益。不仅如此,由于财政网络中可获得的信息资源较少,没有统一的运行平台,缺乏综合分析功能,致使财政信息集成管理的运转不畅通,不能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大部分政府部门的财政信息系统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不能满足日益精细化、全面化的管理工作需求,使部门预算与部门事业发展目标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这样容易造成申报部门与审批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难以真正对财政改革工作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六)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特征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困难,资金使用之所以分散,除上述原因外,还受农业自身属性和特点影响与制约。因为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投资的分散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决定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多种生产和经营,决定了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为主。地域环境多样性,决定农业项目呈现出量多、分散、规模小的状况,即使像大型水利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也是由很多个分散的区域性的小项目集合而成的,这些特征客观上也制约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加之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政策的多目标性,决定财政支农的多目标以及财政支农资金的分散。根据农业多功能特点,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宽泛和不确定,使涉农部门的政府管理职能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客观上为整合带来了难度。涉农部门资金整合的本质不是要消除部门经济差异,而是寻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课题负责人:王树勤

执笔人:李军国、宗宇翔

存在因素 篇11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 财务制度不健全

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或多或少都存在些问题, 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 在财务管理的模式方面, 一般都是主管财务的校长来担任总会计师角色, 高校财务工作备受领导的主观思想影响, 其严重阻碍着高校未来的发展;第二, 在制度建设方面, 高校财务管理的核算制度较为落后, 当前高校的财务处一般都是“报账型”, 会计信息往往无法如实的反映高校自身的财务情况。会计制度的设计偏向于各部门的资金收支与日常核算;第三, 经营与投资方面滞后。高校教育社会功能日益增强, 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化, 除了教学以及科研外, 还进行一些经营与投资, 但是目前缺乏对这方面的管理与规范, 高校自身也没有较为明确的制度约束;第四, 监督制度相对滞后, 高校的财务监督重点往往为收支审计, 偏重于重专项资金监督, 忽视了对于日常性开支的监督。较国外高校的监督制度, 我国高校的监督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以及预防性。

(二)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具体是指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服务意识以及专业技能不足。

首先, 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不足, 缺乏责任意识。一些财务人员缺乏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对于国家政策不能及时了解, 自身的法制观念较为淡薄, 缺乏廉洁自律。更有甚者, 不惜触及法律的底线, 借助职务的便利, 虚列账目, 挪用公款。

其次, 财务人员服务观念不足, 财务部门为高校重要职能部门, 是高校经济活动的中枢, 同时, 也是重要的服务部门。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服务态度冷漠, 未摆正姿态, 甚至恶劣对待师生, 与前来报账的人员发生争执。

最后,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专业技能不足。随着高校当前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 其业务也日益复杂化, 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要求也逐渐提高, 急需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但是, 目前有些财务工作人员无法认真学习业务知识, 工作不认真, 其专业技能不足, 无法较好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也使得高校的经济活动严重受阻。另外, 高校财务部门也存在人员比例的失衡, 以及非专业的人员比例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三) 财务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

规范预算的管理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高校不重视教育事业的经费预算编制, 其编制的方法简单, 在执行的过程若条件产生变化, 预算容易出现偏离情况。加之, 相关部门对高校预算指标技术的量化分析与科学论证不足, 为实现预算的申报甚至夸大经费。在经费使用的方面也是缺乏计划性, 各方面的支出存在一定盲目性。因预算目标缺乏科学性, 促使预算管理成为形式, 这严重影响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四) 盲目扩招、扩建带来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扩招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高校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盲目扩大学校规模, 财政的投入不到位, 这无疑为高校带来巨大的财政风险。当前, 大多数高校只是维持在保工资, 或是基本维持上, 许多必须做的实验由于资金的问题而无法实现, 一些必要的实习也无法正常进行, 许多学术会议也被取消, 教学的科研经费被大幅度压缩, 财务运行艰难, 难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解决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首先, 要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必须熟悉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 包括会计行政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 依据我国的相关法规处理日常会计工作, 以及会计核算, 履行自己的监督义务, 确保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同时, 财务人员要廉洁自律, 严格约束自己, 履行自己的职责, 诚实守信, 保守商业秘密。

其次, 强化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质量。高校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 以便做好服务工作。摆正自己位置, 不论服务的对象高低, 都要放低心态, 以诚相待, 提升服务的质量, 积极配合单位的工作, 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最后, 要加强相关专业只是的培训与学习。会计损失一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同时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因此会计专业的人员应不断学习, 补充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勤学苦练, 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包含会计理论知识、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信息能力、自动更新知识、会计实物操作等。高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或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到其他高校调研学习等形式, 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二)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依据高校预算管理的工作要求, 全面整顿预算管理, 纠正之前的错误倾向, 扭转预算随便支出的错误观念, 建立预算的动态管理机制。预算工作要顺应高校的发展要求, 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考虑高校实际情况, 保障重点学科建设与新校区的建设支出。与此同时, 预算的管理还要注重项目的细化, 满足一事一项, 从而有效限制凑数的现象, 保障预算的合理性、严谨性。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来编制预算, 其需要分析大量基础数据, 并展开周密的论证, 对预算的标准进行一定测算, 以达到预算的细化, 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另外, 要求相关编制人员熟练掌握现代办公手段, 提升预算编制管理水平。

(三) 增强财务风险评估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同经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 高校财务活动难免会受到多方面的风险威胁。尤其是其扩建、生源数量问题, 以及高校间的竞争等压力。因此有必要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对于某些举债度日的院校, 应保持合理负债规模与结构, 保障债务投入可以为院校带来相应的收益, 要考虑院校的负债比例与偿还的能力。强化投资风险可行性分析, 提升资金与资产使用的效率。对于某些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 要借助定性分析或是定量分析等凡是, 预测其风险, 对于项目的过程要进行有效控制, 规避风险或是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大小。

(四) 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管理

高校的财务部门虽然只是隶属于高校的一个小部门, 但是其牵制着高校资金的运转, 高校的财务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其稳定而和谐的发展, 尤其是在科研方面, 因此, 为保障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应逐步强化财务部门同管理部门间的沟通, 细化科研经费的开支明细。同时, 会计人员必须依据开支的标准审查所报销的单据, 注重考核其真实性与合理性, 尤其是招待费和劳务费等支出;对于科研经费所购置的资产, 必须纳入学校的统一资产。对于当年完成的所有课题都要及时结账, 之后结题, 这样便于有效杜绝虽然结题但不结账的情况发生。

三、结语

高校的财务管理对于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高校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依据实际情况, 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相应调整, 借助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增强财务风险评估, 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等措施, 以促进高校的长久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高校在教育经费的来源方面日益多元化,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怎样满足市场经济发展, 成为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对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国锋.新形势下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会研究, 2013, (10) .

上一篇:多元化培训下一篇:维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