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2024-05-23

存在(通用12篇)

存在 篇1

摘要:加强句型学习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本文拟从英语中非常重要的常用句型——英语存在句谈起, 围绕其信息焦点 (存在主体) , 重点探讨了它的分类、位置特征、语义语用方面的相关问题, 以便英语学习者能较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它。

关键词:句型教学,英语学习,存在句,存在主体

1 引言

句型是语言的重要基础, 是语法和词汇密切联系的桥梁, 也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大力提倡交际教学法、旨在培养英语学习者语用 (交际) 能力的背景下, 适当重视句型教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在现代化教育手段普及的今天, 大学生仍然普遍存在语法较薄弱、语用能力较低的现象。以常用句型的系统学习为突破口, 可有效避免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困扰, 便于学习者各个击破, 打好基础,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用能力。英语存在句是交际中用得较多的句式,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句的结构及其生成、信息传递、相关功能和英汉比较等诸多方面。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英语存在句有三部分:存在过程、存在主体和存在环境。笔者研究发现, 存在主体作为信息焦点 (information focus) , 一般是不可或缺的, 国内外有关学者在存在句的存在主体研究方面, 也大都限于“非限定” (泛指) 和“限定” (特指) 等的探讨。本文尝试对英语存在句中繁杂的存在主体进行分类和初步探讨, 以便让学习者对英语存在句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2 存在主体的分类和位置特征

2.1. 存在主体的分类

(1) 不定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的基本句型是:“There+be (或某些不及物动词) +NP (名词短语:存在主体) +locative expression (+temporal expression) ”, NP作为“实义主语”, 在句子中处于“述位 (rheme) ”的位置, 通常是带有不定冠词、零冠词、基数词及其它表非确定含义的限定词。这种泛指或不定指的例子有很多, 如:

1)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bike.

2) Around the desert there is a little rain.

3) There are beautiful fl owers on the table.

但有的句子表面上是不定所指, 实则不然 (实际上是有定所指) , 请看:

4) There’s only one thing worries me, he said plaintively.

因为此处的说话者很清楚使自己烦恼的是什么事。值得注意的是, 在对话中还有些存在句的不定存在主体, 因具体语境的作用也可能赋予了有定特指的含义。例如:

5) a.—There’s a man at the door.—It’s the postman.

b.—How can we get to town?—There’s a bicycle in the garage, or there’s a car around the back.

另外, 还有一种包含不定存在主体的“空存在”句型 (“bare existential”sentences) , 即存在主体 (entity) 是假想的 (Quirk et al., 1973:959) , 其基本句型为“there+BE+indefi nite noun phrase”, 如:

6) Undoubtedly, there is a God (“God exists”) .

(2) 有定存在主体

从交际功能上看, there存在句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新信息, 引出新话题。从英语句法结构上来看, 能够传递新信息的通常是不定指的词语, 定指词语所传递的信息通常是共享的已知信息。不过, 根据目前的研究, 定冠词the、专有名词、指示代词、带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名词所有格) 修饰的名词、人称代词等表示有定存在主体的例子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7) 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或真理性的事实, 存在主体前要加the:

In the sky there is the sun, the moon, and all the stars.

8) 还有的存在主体之所以有定, 是因为有最高级修饰或其后带有一些限定修饰成分。

a.There’s the oddest-looking man standing at the front door!

b.There weren’t the necessary fund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9) 下面例子中的有定存在主体, 则指一种特定的类型, 或者是有定的客观描述a, 还可以暗示该信息是可识别或可重新回忆起的b, 如:

a.There was that beginning of a feeling of dryness in the nose that meant the day would be hot later on.

b.There were those neighbors at the City Council meeting yesterday.

10) 以下例子中的有定存在主体, 多表示强调、提示、列举等场合:

a.There was only us two!

b.A:Is there anyone coming to dinner?

B:Yes, there’s only Harry and there’s also Mrs Jones.

然而, 在具体语境中, 有定存在主体所传递的信息, 其所指有时表示听者/读者未知的信息, 有时表示听者/读者可以在其使用语境中辨认或推知的唯一所指, 是一种带有已知背景的新信息。从语用学的角度, 依靠话语和语境因素, 对其会话含义或语用意义进行分析。

11) a.—Let’s go over to my offi ce.

—There is the telephone, so we can order a Pizza.

b.—What’s on the offi ce desk?

—There is the telephone, but nothing else.

12) a中应答一方答语的有定特指看似与所问无关, 但如果此人以前去过对方的办公室, 且确切知道里边有电话, 该说法也能成立。当然, 这里应有相应的前提 (presupposition) , 也需要听/读者为寻求相应的关联性 (relevance) 付出较多的认知努力。再看例12) b中应答者由于明显地遵守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就容易理解多了。

13) 另外, 一些有定存在主体的所指与其修饰的词汇 (fi rst, last, same, usual, obligatory, expected…) 有某种联系, 用不定冠词可能不被接受。如:

a.There’s the fi rst/last day of summer.

b.?There was a same crowd at the beach. (?表示不可接受)

(3) 否定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的否定结构形式多样, 一般是“There+be+not+a/any (no) +名词+状语”。也就是说, 其否定存在主体由no, not或具有否定意义的nothing, nobody, never, none等词语构成。而且, 否定存在主体可以是表示不定的否定存在主体:

14) There isn’t a book in the bag.

也可以是表示抽象存在概念的否定存在主体, 多是抽象名词或动名词, 详见 (6) 。

15) There was never that situation in America.

(4) 时间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中的时间存在主体, 严格来说可以划分到“不定”和“有定”存在主体里面去, 但由于其用法较固定, 数量也很有限, 有一定的特殊性, 现将其单独归纳如下:

16) There were times when she lost her temper.

由此可见, 时间存在主体基本涉及 (little, a little, less, more, some, any, much, enough…) time, times, (all) the time, a time (且大都与when搭配使用) , 以及像下面例20) 、 (21) 中的twenty minutes等一些较具体的时间名词和日期名词。

17) There are still twenty minutes left for our class.

(5) 声音存在主体

简言之, 只要与声音相关的名词或动名词, 基本均可充当英语存在句中的声音存在主体。这种情况在很多情形下有时很难用存在句以外的其它句型来表达和描述, 用存在句表达效果形象生动, 令人身临其境。

18) There was a quiver in her voice and Kunt’s eyes softened.

可见, 以上声音存在主体多是不定的, 再看下面表有定的例子:

19) There’s the dinner gong!

20) In the distance there was heard again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以上情形似乎表明, (存在句不仅能描述人或物的空间状态, 给人以立体的美感, ) 用存在句表达的声音存在主体通过时空还能传达出某种空灵的韵味。

(6) 抽象概念存在主体

表示抽象存在主体的抽象名词很广泛, 有的表零念 (例26) , 有的表复念 (例27) :

21)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22) There are black sheep in every fl ock.

有的原本是物质名词, 因具体句子的语义限定, 又成了抽象名词:

23) There are bound to be twists and turns on our way ahead.

还有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存在主体, 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包括名词化的动名词和抽象名词, 有很多, 如:denying, telling, mistaking, saying…;use, good, sense, benefit等等, 多见于两个常用句构:“There+be+no+抽象名词+ (in) doing/关系分句”和“There+be+no+动名词+介词短语或从句”:

24)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2.2 存在主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 存在句的存在主体一般位于谓语动词后面 (参见以上例句) , 但也有位置提前的情况, 通常存在主体或修饰存在主体的词是all、some、anything、everything、only、what等, 或为表示强调意味的有定特指时, 如:

25) George soon learned all there was to learn at school.

26) Milk is the best food there is for babies now.

不过, 存在主体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存在主体后移 (postponement) (Quirk et al., 1985:1409) , 例如:

27) There came to his mind her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face.

总之, 英语存在句的存在主体位置基本有两种:谓语动词之后和之前。而在用作定语从句的“there+be”句型中, 存在主体提前, 从句中关系代词省略, 这样结构就显得紧凑、自然。

3 存在主体的语义语用分析

(1) 语言学家大多认为存在句主要表达人或物的存在 (章振邦, 1992:816) , 即传递人或物存在与否的信息。我国学者谷化琳先生 (2004) 从存在主体存在量的角度, 认为当存在主体为多元存在量 (compound quantifi cation) , 即存在句中NP包含两种以上成分时, 应是同类人或物的排列, 不能异类混用。

28) ?There are many desks, many chairs, two doors and four windows in our classroom.

桌椅是教室里面的教学设施, 而门窗内嵌于墙上则属另一类。

29) ?There are many desks, many chairs, and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

同样, 此句也将桌椅 (物) 和学生 (人) 混列在了一起。

此外, 如上例, 英语存在句无需重复系动词就可使存在主体增加延长, 但其所占据的处所或空间不能大于其存在环境范围。如以上两例的桌椅、门窗和学生等存在主体都在存在环境 (classroom) 范围之内。

另外, 夸克等人 (1973:957) 反驳了一些语言学家的观点, 认为像all或every等表全称的词也可出现在对包含不定存在主体存在句的回答中, 如:

30) A:What is there to be afraid of?

B:There’s everything to be afraid of!

(2) 有些零冠词修饰的不定存在主体, 其所指语义并非字面上的泛指意思。如:There be+n.+and+n.句型:

31) There are books and books (men and men) .

该句表示同一类人或物的不同性质, 尤其表示有好坏优劣之分。宜译成“种种不一”。

另外一些零冠词修饰的类名词充当的存在主体, 一般要用熟悉的事物来表示。如:

32)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3) 存在主体自身的性质和类别, 同样表现出了各自存在的合理性。请看:

33) There are coming towards us a lot of workers dressed in blue.

34) There is a tree by the river.

句33) 的存在主体workers呈现出动态、暂时的特点, 句34) 的tree是静态、长久的存在物。如果把两句的存在主体进行互换, 就很不可思议了, 这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特点限定的。

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 存在主体只能表示确定的人或物, 下面就是一个只能表示人作存在主体的例子:

35) —Who called me this morning?—There’s Bob.

(4) 有时候, 有些包含否定存在主体的存在句不能成立, 是因为在引入某客体后又否定了其存在。

36) ?In addition, as the review continues, there isn’t the chance that we’ll uncover something additional that is signifi cant.

(5) 还有少数包含否定存在主体的存在句, 实质上肯定的却是后面的存在主体, 如下例:

37) There is none like our teacher.

但也有的存在主体形式上肯定, 实质上表否定的例子:

38) It was too late for there to be any buses.

4 结束语

实施句型教学与学习,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灵活掌握语法和词汇。这体现于完整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从而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和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英语学习者对存在句这一重要语言现象, 之前还未形成较完整的认识。本文仅从英语存在句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入手, 重点分析了存在主体的大体分类、位置特征、语义语用等问题, 希望学习者对存在句能有一个深入系统的把握, 以灵活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ed.) [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Quirk, R.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2/1973/1985.

[3]谷化琳.存在句的NP突显与结构生成[J].现代外语, 2004 (1) :56-61.

[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存在 篇2

川端康成说:“人总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断更新的自我努力生活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在填充自我的存在感。

作者:[韩]白智娟

定价:35元

类型:励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是韩国励志畅销书作家,深受韩国年轻人追捧的女主播白智娟的又一力作。回望自己多年丰富的采访经历,她在本书中尝试探讨存在感的力量以及如何获得存在感。作者长期身处大众媒体的最前线,最终挣脱语言沼泽的她提出的这一话题显得尤为热切与强烈。

存在感是一种恒久的力量

存在感是自我存在得到重视,自我感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体验。自我存在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失去自我存在感很容易诱发各类心理疾病。存在感是一种比美貌和财富更强大、更恒久、更幸福的力量。在茫茫人海中,也许你一眼就能够注意到某个人,一定是这人的身上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特别之处,就是存在感。容易被人忽视、没有存在感,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像带着橡皮擦的铅笔一样思考

存在感如何获得呢?首先个体必须保持思想独立,不要被世俗牵着鼻子走。有时候我们需要捂住向世界敞开的耳朵,闭上圆睁的眼睛,暂停被世界驯服了的思想,停止不断向世界高呼大喊的话语,直面真正的自我。反观自身,才能找到让世界对你“洗耳恭听”的理由。其次,要像带着橡皮擦的铅笔一样思考,敢于否定自我的人必然更有创造力。创造力被推崇为一种与生命力相当的潜在能力。如果只是拿着与昨天一模一样的菜单,做出的饭菜必然不会出错,但也少了新鲜感,不能给身边的人带去感动。哪怕烧糊了也好,不好吃也罢,只有在不停地尝试,才能做出别有风味的饭菜。找到存在感,还要学会遗忘曾经的伤痛,伤痛如能融化,炎症就不会出现。以我之短显我之长,也是获得存在感的`一种方式。正视自己的不足,点燃思想的火把,耀眼的也许正是这不足之处。

当然,获得存在感的方法还有很多,你得自己去本书中淘答案。本书的写作手法并未逃脱成功学书籍的一贯模式,倘若读者生活阅历不够深,可能会觉得这些论调不痛不痒。可喜的是,在抛观点的同时,作者引用了自己的采访经历作调味。触动人心之处,散落于书页各处,如果你足够投入地去感受。

《阅读的故事》

作者:唐诺

定价:32元

类型:文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篇文章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阅读的困惑、时间、开始、代价、方式等等。作者以专业读书人的角度、博学者的胸怀、独特而精准的思辨,为读者打开阅读这个寻常行为下未曾看见的宽广而深邃的世界。

《吃我吃我》

作者:沈红艺

定价:29.9元

类型:健康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吃蘑菇消除疲劳,吃苦瓜改善脾气,吃猕猴桃缓解压力……通过食物补充营养,改善情绪和恢复精力,科学地消除各种身心烦恼。营养学家教你通过食物调节身心机能,做一个健康的“吃货”。

新片速递

《一夜惊喜》

导演:金依萌

主演:范冰冰/李治廷/蒋劲夫

类型:喜剧/爱情

上映时间:8月13日

影片讲述广告公司女高管米雪(范冰冰饰)在一场生日派对之后,纠结于多个帅哥之间的爱情喜剧故事。该片由电影《非常完美》的导演金依萌执导,范冰冰、李治廷、Daniel Henney、蒋劲夫、吴佩慈、黎明等主演。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导演:高群书

主演:黄晓明/杨颖/在熙

类型:剧情/爱情

上映时间:8月9日

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 篇3

“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是由UCCASTORE邀请艺术家Yangzi推出的展览。在这次展览中,Yangzi除了以她广为人知的艺术家身份出现,更作为策展人策划并参与其中。Yangzi以她的生活伴侣——军军的诗句“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作为主题,邀请了其他19位艺术家共同创作和展出作品,这些参展的创作人有职业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和艺术爱好者,年龄跨度从70后到90后,来自中国、美国与英国,创作媒介与形态跨越了绘画、装置、影像和雕塑等,风格也不尽相同,作为军军的朋友,此次他们以“给军军的礼物”和“军军的诗”为名进行创作,包括精神性的、物质性的、和创作性的呈现。

在展览中,有创造力极强的专业艺术家、设计师如蒋志、宋琨、胡晓媛、仇晓飞、陈轴等参与,也有年轻的非艺术工作者的作品呈现。在谈到对于参与人的选择上,Yangzi说道:“如果说他们都有什么共性的话,他们都是军军的朋友,而在他们的创作中,诗意与精神性的参与热情则是作品所呈现出的共同气质。”在这个展览里,70后的艺术家如蒋志,他的参展作品11秒视频《礼物》中,一只手慢慢张开,再慢慢沉默合拢。结束一切已是灰飞烟灭,整个作品节制、洗炼。“他的表达里有诗意、节制与经验,他完美的诠释了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Being is not being这个主题。能收到这样的作品是我的骄傲”,Yangzi说道。而在刻来弟的作品中,军军的诗变成了创作的灵感索引,她先将军军的诗录下来,然后随机播放,同时进行摄影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军军的诗和她的照片在冥冥之中得到了沟通与共鸣。“我希望在这个展览里让不同年代的人们建立起一些新的关系,能在未来因为军军作为契机,打破固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因为这些作品是因为军军而做,所以他们已经在此相遇了,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有了交流。这就是我期待发生的事。”

而对于Yangzi来讲,能够在展览中有机会让一些非专业的艺术家的作品得以呈现,也是她所执着与期望的。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正统艺术教育的艺术家,Yangzi一直以她不拘一格但充满想象的作品被人们所熟知——“虽然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但当我可以用艺术的路径来表达自己,并且被社会所接受的时候,这个过程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当我做这个展览的时候,我也想要这样的事情有发生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Yangzi这样说道。

举办这个展览的想法已有多时。2010年,Yangzi的朋友袁奕曾经建议以军军的诗作为线索,邀请当时身边的朋友进行创作。但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展览被搁置了下来。直到UCCA首席执行官薛梅代表UCCASTORE找到Yangzi,她们的想法一拍即合:“与Yangzi结识多年,我对她和军军从不囿于现实的精神世界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当Yangzi作为策展人出现在整个展览里,她能够用她独特的语言与视角去寻觅艺术家,并给予完整独特的呈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唤醒人们对当今正在逐渐被忽略的精神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存在 篇4

一、瑞琴

7班一位坐在第二排的女同学时不时地看着我笑 , 掩口笑,或低头笑。多次出现此种状况时,我也忍不住笑了:“我的脸是不是没有洗干净? ”她笑出声来,埋头趴在桌子上,止不住。其他同学:“老师,别理她,她上什么课都这样。”她叫瑞琴。

之后第三天,晚自习铃声响后,瑞琴的座位仍空着。讲课快结束时,一声小小的“报告”从教室前门传来,随后瑞琴从门缝中挤进来,没有一丝笑容,还好像哭过。让她就座后,我布置作业让同学们练习。走到她面前问:“你怎么来这么晚? 有事应该请假说一声。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 ”她低头:“老师,你就别问了。”紧接着是沉默。

晚自习结束后, 我叫她到办公室:“今晚你恰好错漏听了新课内容,你先自学看看内容、补补笔记,看不懂的明早来找我。”“嗯,知道了,谢谢老师。”

随后,我对瑞琴更多关注,会提问她,会对她的作业个别纠错讲解……瑞琴变了,上课再没有之前莫名的笑,而是认真听课,还主动回答问题,作业更细心。高二分科,理科不太出色的她毅然选择了理科班,巧合的是她仍在我的班,还主动提出担任化学课代表,直至现在。

二、傲雪

在6班上课时,后排有位长发、大眼睛的女生很少看黑板, 总喜欢低头,还偶尔和同桌聊两句,笑一笑。显然,她的学习态度存在一定问题。几番警示之后,我了解到她叫傲雪,打算学文科,认为化学课无所谓。

大约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早上最后一节课是化学课,我看着始终低头的她,悄然走到她跟前,原来她在看手机,那么专注,直到被同桌撞了一胳膊肘才算醒过神来,慌忙把手机塞进桌屉。我目光坚定,很优雅地伸手向她,她极不情愿地将手机递给我。放学后,她两眼含泪地亲手将手机从三楼抛下,看到手机后壳与机身分离的一刹那,她转身跑向楼下……

之后一个月,傲雪上课时的表情清楚地告诉我;她对化学更不屑一顾。高二文理分科,她在我带的文科平行班,上课时始终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原本很漂亮的大眼睛都走样了。偶尔,会和同桌说两句后继续埋头桌上,似乎课堂一切都与她无关。

我不忍,某次课后叫她来办公室,想和她聊聊。可没想,她一下子爆发了:“哪条法律规定上课不能看手机? 看了手机就要把它扔掉?你这是侵害人权! ”“这是当时全体同学都认同的处置办法: 一是转交班主任保管直至学期结束, 而是自己处理,只是为了制止上课玩手机这种行为。你是第一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是你选择了后者。学业水平考试肯定要通过,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含糊,不能把对我的不满迁怒到学习上。”傲雪的情绪没有那么激动了,我让她先去上课,有空再想想我说的话。之后,我去找傲雪现在的班主任,叙述了事情的原委,让他帮忙做做思想工作。

一天后的某个课间,傲雪来找我。这次,她是笑着来的,大眼睛显得很灵动:“老师,对不起,之前是我的错,我想通了。”“没事。 心里没结了就好。”

傲雪顺利通过了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校园相遇,总是笑着向我问好,偶尔还会跟我说一下她的近况。这样,真好。

三、后记

这样的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屡见不鲜,无法一一列举。但给老师带来更多反思,为教学提供动力源泉。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只是提高升学率。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错,或大或小,只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太多人和事,有时仅仅出于好奇或缺乏自控能力。老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不要因为注重学习成绩 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 尤其问题学生的优点更应发掘鼓励。对于他们某些价值观、人生观上的认识问题,应适时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并讲求方法与技巧,将“存在即合理”转化为“更合理地存在”。

教育本在树人,学生首先必须是一个身心健康、心态良好的个体。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由大到小,由消极向积极转化, 关键要设法让问题学生有认同感,自信、阳光地生活在班集体中。十六七岁的同学们自有他们的可爱,何必一定要以成人眼光局限他们或忽略他们的真实想法? 我们要学会倾听,与学生平等交流,让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

为人师, 我只想用耐心与责任心正面引导我的学生如何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个困难,传递给他们某种信号、某种思想,让他们倾听某种声音、自己内心的声音,仅此而已。我经常告诉学生,一个聪明的人通常是懒惰的,懂得如何找到最快捷、高效的方法把活干完,不浪费精神、力气,所以能省下不少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也一样,需要勤奋,更需要技巧。

每位老师都应该是一只空杯子, 在学生的影响带动下学会更新和取舍,不断除旧蓄新;每位学生应该是一只空杯子, 在老师的引导与带领下学会汲取有益营养,健康成长。

存在 篇5

考察一个事件是否存在,需要的是证明该事件的确存在的可靠证据,而不是不能证明该事件不存在就反证其存在。例如宇宙里有外星人吗?,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愣说一定没有外星人,我本人是不愿意相信的,但不能因为宇宙的浩瀚就认定外星人一定存在,确定外星人是否存在需要能证明其存在的可靠证据,而“不存在”本身是无法证明也是不必证明的。

有人拿数学中的可以证明“不存在”来反驳“不存在无法证明”这个观点,这是无效的,因为数学是逻辑的延伸,其边界非常明确,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如此明确的边界。很多怪力乱神说法所描述的东西,我们都无法证明其不存在,但不能因此而认定其存在。理性思维的方法是首先不相信其存在,直至能证明其存在的可靠证据被找到为止。

存在 篇6

关键词:语言哲学;非存在物;共相;

西方哲学史中关于非存在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从柏拉图以来争论就个体词所指物与事物共相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主张非存在物存在的思想始于主张共相的存在。经院哲学中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焦点产生了著名的波菲利问题,即为:共相究竟是独立存在还是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如果它独立存在,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如果它是无形的,它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存在还是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分析哲学的鼻祖费雷格对于语言哲学的重大贡献是区分了个体词的意义和指称。他认为“符号、符号的涵义和符号的意谓之间的有规律的联系是如此:相应于符号有确定的涵义;相应于这种涵义有某一意谓;对于一个意谓对象有一个符号。相同的涵义在不同的语言中,甚至在同一种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对于共相是否存在的问题,费雷格区分概念与对象。他把句子的组成部分分为专名和谓词。专名表示对象,谓词表示概念和关系,是对对象的表述。这次的谓词不是传统语法中的谓词,而是逻辑结构的谓词。谓词或概念表示一个结构或一个有待填充的函数,填写上专名时就得到一个真值为真或假的句子。这里的共相不再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个体,而是被转化为概念、谓词、一个结构或函数关系。费雷格用这种方式通过逻辑结构的转化回避了共相是否存在的问题。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缘起于虚拟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即自然语言中的句子主语是否都表示逻辑命题的主项。罗素将个体描述性词组分成两类:专名和限定摹状词。后者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并对该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摹状词不是专名,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不代表命题主项。它的逻辑作用与谓词相同,仅表示某种性质。限定摹状词不再是主词,而被转换成为谓词。从而消除了自然语言的主词是否存在的问题所造成的困惑,重构了精密化的逻辑语言。不管摹状词的所指物是否实际存在,专名与摹状词的逻辑地位根本不同。限定摹状词虽然可以被用作命题主词,但更适合被用作谓词或转换为谓词。专名作为主词时其指称物的存在已经不言而喻的蕴含于其中。当在自然语言中使用某个专名时就已经表达了专名所指物的存在。摹状词理论将容易被误认为是类似于专名的句子主项的非存在物限定摹状词转换到谓词的位置上,避免了将限定摹状词误认为是句子的逻辑主词而赋予其实际存在的错误。无论其所指物是否实际存在,限定摹状词仅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而性质不能推论出主词是否存在。即使将存在放置在谓词的位置上,也不能赋予主词以实在性。因为存在不是某种性质,只有专名的所指物才具有存在物的必然性。专名蕴含的是存在,摹状词则只蕴含不知是否存在的某种事物或性质。

分析哲学家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则将专名和限定摹状词做出了明确区分。他认为专名只有指称,限定摹状词不足以承担专名的意义。无论所指物实际存在或非存在的限定摹状词都无法保证像专名所指物的必然存在。限定摹状词无法满足模态逻辑所要求的必然性,它不是专名意义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表述存在物的摹状词无法确定与所指物的必然联系,表述非存在物的限定摹状词更无法做到。专名蕴含所指物的必然存在,存在是所有一切可能性的集合。而摹状词不管所指物是否存在,只能说明某种属性,与对象的存在并无必然联系。专名和摹状词的区别从模态逻辑角度是必然和偶然的区分。摹状词作为对象的偶然符号无法保证有实在性的存在物的存在,更无法保证非存在物的存在。限定摹状词只能是对所指物的某一方面性质的描述,而所指物并不一定存在。专名与所指物的固定联系则是由历史中形成的因果链条得到保证的,所以指称实际存在的对象。克里普克的区分做法说明专名指称某个对象并不取决于这个对象是否符合某些特征或这个专名的使用者是否相信这个对象具有这些特征,而只取决于这个对象本身的存在和人们使用这个名称对这个对象的命名活动。专名借助于某些与这个名字有关的历史事实去指称某个对象。指称虚拟事物的个体摹状词看似专名,但缺乏历史中的因果链条或者命名活动,因而只能描述人们在想象中赋予的某些有限的属性特征。

分析哲学家蒯因对分析哲学的重要贡献是重新恢复了分析哲学中本体论的地位,主张重新建立一种明确的标准或规范来检验语言陈述中的本体论承诺问题。蒯因认为存在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什么事物存在和我们说什么事物存在。针对非存在物问题,蒯因认为当使用一个语词就认为承诺了其所指对象的存在的看法是错误的,这根源于意义与命名的混淆,把被命名的对象与词的意义混淆起来,认为为了使词有意义,其所指物必须存在。只要根据摹状词理论把这个词改成一个摹状词短语就可将其消解。据此蒯因指出“我们能够有意义的在语句中使用单独语词而无需预先假设有这些语词所要命名的对象。”这里蒯因所说的语词是非存在物的摹状词而不是专名。对于属性及共相的非存在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属性的存在比具体的存在更普遍。但蒯因指出,这种本体论的承诺可以不为真。共相的意义不是具有某种抽象的东西。蒯因指出“我们能够使用一般语词(例如谓词)而无需承认它们是抽象的东西的名字。”他认为名词和谓词的使用都不能承担关于非存在物的个别实体和共相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可以承担本体论承诺的只有现代逻辑中的“约束变项或量化变项”。在命题中量词是被用来约束变项或量化变项,变项则涵盖一个可能的值域,变项的值是被带入命题置换变项的事物。因此,在语言中我们无法证明非存在物是否具有本体意义的存在,表述本体论承诺的唯一途径是把个别事物用量词归类。

总的来说,在语言中讨论非存在物是否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意义与所指、存在与个别属性这两个方面的区分。表述个别属性的符号是限定摹状词,它只强调意义而与对象的存在并无必然联系;表述存在的符号是专名,它强调所指却可以没有意义或个别属性。个体的非存在物由于缺乏在使用中的历史因果链条而只有人们赋予它的想象中的意义因而没有所指,只是表述个别属性的限定摹状词,不是指示存在的专名。非存在物的共相同样只表述个别属性而不表示必然存在,两者都可以根据其意义转化为谓词而不必有实在性。将符号的指称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对于有限的个别意义或属性的探讨,从而将非存在物是否存在的问题消解是现代语言哲学的基本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 Frege.Die Grundlagen der Arthmeti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2] 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M],2001。

存在 篇7

自发与自为存在都表征人的存在状态。自发存在指人的主体性存在“没有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1], 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和主体意识尚未激发的自然、自发状态。而自为存在, 本文把它确定为主体拥有为我性和我为性的存在状态, 强调主体意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并依此伴有自觉、能动的特征和创造能力。

一、自发存在奠定基础, 自为存在彰显存在

之于人, 自发存在是生命材质, 自为存在是生命尊严。人的自发存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肉体存在。而自为存在, 是人对自身存在和主体地位的觉醒, 是有意识地彰显和维持自身存在的存在状态。离开了自发存在, 自为存在无所依附, 无现实意义;而抛却了自为存在, 自发存在得不到彰显, 无言说意义。换言之, 主体的存在意义是由自发存在奠定基础, 并最终通过自为存在达到这一意义的确证。前者是存在的初始, 后者是存在的确证。

在《南京!南京!》中, 自发存在是对生命的渴求, 自为存在是对生命状态的思索与追寻。南京城沦陷后, 唐先生在难民营里教周围的人日语“朋友”、“我是良民”, 无非是想在大家遇到日本士兵时, 能以顺从的姿态获得生的希望。这种单纯的乞生放下了一个主体应占有的姿势, 只有点头哈腰、逆来顺受。生命在这一刻, 是唐太太临出门前给唐先生的几块大洋、是唐先生通报伤兵信息换来的一纸良民证。但这也是主体对自发存在的基础性的肯定, 对生命材质的珍惜和把握。

战争中, 生命卑微, 自发存在的基础性不言自明。而对于自为存在的寻求, 则是获取生命应有的姿态和尊严。主体之为主体, 在于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2]。而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觉醒与运用正是自为存在的要求。中国军人陆剑雄被虏后, 面对屠杀, 英勇起立, 坚定地走向生命终点。在别无选择时, 他选择了生命的高贵。生命在他者的胁迫下依然保持独立与自由, 实是生命尊严的最佳诠释。同样, 拒绝剪发和指甲的江香君, 面对日本人的暴行, 并未选择屈服。她以性别特征的坚守, 捍卫了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主体面临的二元对立困境

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并不是截然分离的, 只是有其主导。对于活着的人, 前者无时不存在, 后者无时不彰显。但当两者被环境所割裂时, 主体便面临着两者二元对立的困境。一方面, 自为存在是存在的存在, 是人的本质性存在内涵。“我思故我在”表明, “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3], 哪怕是思索思索的不存在, 它也赫然存在。这种思索是自为存在的表现, 它排斥自发存在的无意识。另一方面, 自发存在作为自为存在的基础, 限制乃至扼杀人们对自为存在的追求。当主体遭遇两者的二元对立困境时, 两者的割裂迫使主体作出选择。而无论如何选择, 主体都要付出代价, 承受不自由。结合影片, 主体对于困境的选择,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 自发存在压倒自为存在。面对生死抉择, 人大多是软弱的, 所以自发存在经常压倒自为存在。而这种压倒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自为存在被迫退场。被强行带走的百名慰安妇遭到凌辱时, 其中一名进行抗争, 但在遭受毒打后, 她落泪了, 咽下饭团, 木然地接受降临身上的灾难。对她而言, 日本士兵对其自发存在具有强烈的主导性。主体的挣扎与反抗终究敌不过他者的强大力量, 所以主体只能选择妥协, 从而被迫退场。二是自为存在自动退场。无疑, 这种情况下他者对主体的自发存在也有着强大的主导性和决定权。因此为了保全主体的自发存在, 其自为存在选择自动退场。有如唐先生在路上遇到日本士兵, 不断鞠躬致意;也有如唐太太颤抖抽泣着剪去性别象征的长发和指甲。

(二) 自为存在超越自发存在。虽然人大多软弱, 但亦不乏自为存在超越自发存在的情况。毕竟自为存在是主体极力追寻的完整意义上的存在。日本士兵角川, 目睹日军行径后, 心灵饱受煎熬, 陷入生死拷问。最后, 带着“活着比死更艰难吧”的疑问, 含泪举枪自杀。这是其自为存在对自发存在的超越, 可这种消极的超越多少让人心感嘘唏。皆因其自为存在仅停留于感性阶段, 迷失了目的和方向, 使得主体对自发存在的状态及环境产生怀疑。而在积极的超越中, 主体的自为存在有着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唐先生最后的慷慨赴死当属此类。最后关头, 他为了挽救别人、补偿过失, 选择了留下。临刑前那一句“我老婆又怀孕了”, 道出他的希望和解脱, 是其自为存在确定了拯救和赎罪的真理后做出的理性实践。这种积极的超越往往让我们惋惜的同时感受到悲壮和力量。

三、群己关系中两者的表现

以上侧重于个体角度分析影片中主体的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然而实际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当考虑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 个体的自发和自为存在就需要考察其所属的群体环境。群体作为主体也具有自发和自为存在状态, 并由所有成员的两种存在状态的合力所决定, 并不是机械的累加。对于群体内的个体, 存在着群体淹没个体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的现象, 反之亦然。而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 情况多为前者。《南京!南京!》中, 涉及的群体主要有日本士兵和南京难民。江香君为了难民营的人们能够度过冬天, 挺身而出, 坦然面对死亡, 举手一刻, 让许多观众为之掩泣;姜淑云对于即将被枪毙的士兵, 多次冒死相救, 事发后自求一死, 也着实让人叹息。这一切, 都是拿个体的自发存在换取群体的自发存在, 可歌可泣。而群体对于个体自为存在的埋没突出在角川身上。军队中没有个人的存在, 有的只是战争的工具, 角川在这个群体里失去自己的喜怒哀乐, 感到孤独和恐惧。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百合子, 角川两次提醒“我是角川”, 彰显他自身的自为存在。而最终角川也正是在这种个体自为存在和群体自为存在的撕裂中痛苦、崩溃。对于慰安妇百合子, 这种悲剧也是一样的。在角川第二次见她时, 她只是躺在床上懒懒地说了句“请”, 同时把脚张开。角川失望了, 因为在百合子眼中, 自己只是一个泄欲的日本士兵, 而百合子也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供泄欲的工具。群体的自为存在对个体自为存在的扼杀就是这般触目惊心。

参考文献

[1]宋锦添.自觉能动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76.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12.

存在 篇8

存在主义者会告诉你:你就是你, 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你只能保持你自己的主体性, 置于对象之外通过自由地选择, 让自己的对象虚无化, 把这个对象化的你从它浑浊的背景中体现在自己眼前。这时你才具备超越对象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也就是人所独有的。正因如此, 萨特才会宣称“只有这个理论配得上人类的尊严, 它是唯一不使人成为物的理论。”[1]而且, 在存在主义者的世界里是没有“天生”的, 并没有“谁生来就是懦夫或者英雄, 是懦夫将自己变成懦夫, 也是英雄让自己变成英雄;而且这样的可能性将会是永远的存在, 即懦夫可以振作起来, 不再是懦夫, 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是英雄。”[1]

一、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

歌德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 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约束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约束的, 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而“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 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负担起来”的存在主义与歌德的这句名言可谓殊途同归。

“当我们说人要对自己负责时, 我们并非是指他只需对自己的个性负责, 而是他应当对所有人类负责。‘主观主义’这个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指人类的个人自由, 另一方面也指人类超越不了人的主观性。”[1]存在主义者坦言人类是必须遭受苦痛的, 他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的——“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承担其责任时, 他不能完全意识到他已然为自己的将来作了选择, 而且通过这样的行动同时成为为全人类做出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的时刻, 人是没有办法摆脱那种整体的、重大的责任感。”[1]

著名人文学者徐岱曾说过:“所谓幸福人生, 就意味着绝不逢场作戏和随波逐流地对待自己。”倘若你不“幸福”, 那你依然“不存在”。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当我在用属于我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来决定我的选择从而突显主体性时, 我的价值观和个性难道不是已经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了吗?这难道不是一种随波逐流吗?一个人呱呱落地之时已经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 而这样的存在要比所谓的“理性”的存在更符合存在主义的观点。当你在思考并做出抉择之前, 你是否意识到自己需要思考“思考”本身?当你反思之时, 你是否也应当进行“反思之前的我思”?存在主义者就会告诉你, 是的, 你需要。只有消除所有现成的观念, 你才能真正置于对象之外而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时你的选择才是主观的、负责的、有意识的。

那存在主义是否是一种对人生采取绝望态度的悲观主义哲学?当然不是。“我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范围之内, 或者在我们的行为行得通的许多可能性之内。”[1]你把杂念全都掏空, 只留下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 这样你才能宁静致远。“当笛卡尔说‘征服你自己, 而不要征服世界’, 他基本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不应当怀揣着希望行动。”[1]所谓的希望就是空想, 这当然不是悲观, 倘若说悲观主义要比乐观主义更深刻的话, 那只是因为人们常说的乐观往往是盲目的。而谨慎的乐观应当更能提升人的信心, 存在主义就是如此。“然而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 除开行动, 没有真实。”[1]只有付诸行动, 人才能成为自己, 你的一切就是你的行动给予的, 而我们是由我们自己所造就的。当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 我们选择的行动就要担负起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撇去真实的行动, 人的一切便是不存在的。

给予人自我的意识, 教人谨慎而乐观地行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二、存在主义的影像表达

存在主义作为当代流行极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影响了许多艺术家, 伯格曼、基耶斯洛夫斯基、安东尼奥尼、特吕弗、戈达尔等电影大师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色彩,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时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兴起,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电影毫无疑问会受其影响。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更是在其代表作《筋疲力尽》 (Breathless) 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 我选择悲伤……你呢, 你选择什么?”

“选择悲伤, 这太蠢了。我选择虚无。这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悲伤是一种妥协了。要么统统归我, 要么一无所有。”

这样极端的表达也体现了如文章中所说的, “存在主义并不是一种提倡美学的道德观”[1], 而萨特关于自由意志、责任、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等方面的一些观点, 已经势如破竹般渗透大众文化圈。“1989年,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的电影《重罪与过错》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同样把萨特的观点神采飞扬、妙趣横生而又惟妙惟肖地演绎成一个当代谋杀故事。”[2]全片由两个毫无关联的故事组成, 人物与情节独立。第一个故事讲述了医生马丁·兰道因外遇而倍感自责, 想与他的情妇安吉莉卡·休斯顿分手, 对方却不同意, 于是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请杀手将她谋杀。第二个故事则是导演伍迪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才华, 他答应为他的妹夫阿伦达摄制一部电影, 把妹夫打造成所谓的喜剧之王, 但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 他却因志同道合和助手米亚法罗产生了情愫……

影片的两位主角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絮叨。而二人的絮叨都指向一个原因, 那就是内心的空虚——爱情的虚无导致了医生的空虚, 而知音难觅的苦恼则更好地诠释了电影人的空虚。伍迪·艾伦独具纪实风格的影像也颇有存在主义色彩, 在电影的结尾, 片中的利维教授说道:

“我们一生中都要不断面对痛苦的抉择、道德抉择。有的选择还意义重大, 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 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实际上是我们所做的选择的总和……”

这段台词正是阐释了萨特说的:“在存在先于本质的前提下, 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 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 什么都不是。”[1]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传播, 那些从未读过萨特著作的人, 也许会被他这种从其他渠道流落到他们手中的观点所影响。

进入新世纪, 电影艺术依然深受存在主义影响, 无论欧洲、亚洲, 富含存在主义美学的作品都层出不穷。其中哲学专业出身的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的众多剖析人性的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存在主义的深意。在存在主义几乎与荒诞画上等号的今天, 朴赞郁用另类的写实手法, 把哲理与人性都蕴藏于光影之中。

在朴赞郁的镜头下, 人的分裂、异化一览无余, 人与人是对立的, 人与社会是疏离的, 人的个体生命是虚无的。“人只要存在, 就必然焦虑”, 人的焦虑在其代表作《老男孩》中被有限的影像无限放大。《老男孩》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 影片讲述了崔岷植饰演的中年男人吴大秀, 一生浑浑噩噩, 一天, 他在女儿的生日宴醉酒后, 返家途中意外地被绑架, 关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里,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房中摆着一台小电视, 一头雾水的吴大秀, 从电视上获悉, 外面的世界已经“大乱”, 妻子被杀, 女儿失踪, 而自己成了犯罪嫌疑人, 被警方通缉。吴大秀开始疯狂地修炼, 一心只想报仇雪恨。直到15年之后, 吴大秀重获自由, 他拼命地找寻真相, 而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中, 复仇的对象却一步步指向自己,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被人精心策划的陷阱, 影片最后, 当谜团揭开时, 吴大秀却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了断了这一切……

萨特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狱”和该片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 片中的复仇者们互为地狱的存在, 而被囚禁的主角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人作为个体却拥有绝对的自由;更用畸形的恋情佐证了“把情感、个人忠诚和具体的爱作为道德基础——无疑是做了一个不负责任的选择。”[1]影片最后体现的复仇的无意义正是人生的虚无所在, 选择是可能的, 但是不选择却是不可能的, 人当然可以作出任何选择, 前提是要自由承担责任。萨特曾认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严峻的乐观主义”, 因承担责任的痛苦而严峻, 却又因人的自由而乐观。这二者的失衡也正是电影《老男孩》中的悲剧诞生的原因。

三、结语

毋庸置疑,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存在主义思潮对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不仅因为它风靡之时正巧遇上了对世界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 更是当代电影导演哲学思考的一个出口, 我们也期待着更多饱含哲学深思的影视佳作。

摘要:自哲学诞生以来, “存在”的问题就一直在探讨范围内, 如柏拉图认为是“理念”, 马克思认为是“物质”……然而建立在纯粹的主观性上——建立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上的存在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靡一时, 其主要代表人物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篇为存在主义辩护的文章, 同时也应该是存在主义的相关书籍、文章中最通俗易懂的。试图通过世界一流导演的电影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来佐证萨特该文中的“人道主义”表达, 同时体现出存在主义对电影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电影

参考文献

[1] (法)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 汤永宽,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 (美) 理查德·坎伯.萨特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 [M].李智,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3] (法)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4] (美) 马克·T.科纳尔, (美) 伊恩·J.斯考伯.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李宏宇,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5]张先云.存在主义、法国新浪潮与中国第六代电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 :162-167.

存在问题与挑战 篇9

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过程中, 遇到了一些棘手甚至让人无所适从的问题。本刊综合相关观点, 简单归纳如下。

其一, 中资企业认识有盲区。“‘一带一路’面临很多挑战, 特别是有些国家对‘一带一路’有自己的理解, 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中也许会增加碳排放, 会污染当地环境等。有些国家很担心, 中国在国外进行产能合作、能源合作, 是否会带来一些溢出效应。前段时间中资企业‘走出去’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有很多经验教训。”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如是说。之所以产生负面影响, 原因就在于, 在“一带一路”国际投资过程中, 中国企业在对其环境责任的认知、理解以及落实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其中私营中小企业尤甚。一些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或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从事生产、商业活动等过程中, 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其经营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及破坏, 同时, 也未把对东道国应尽的环境责任作为其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 类似企业没有意识到、故意忽略甚至逃避其对东道国应尽的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情况在许多中国私营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 为了实现企业短期利益最大化, 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不择手段, 肆意开采当地的自然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东道国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 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野蛮开矿、滥砍滥伐及任意排污等) 。上述行为严重背离了我国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宗旨, 并在当地政府及民众以及国际社会引发了对“一带一路”的误解与质疑。

其二, 沿线国家监管缺失。与中国相比, 由于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及法律发展阶段, 因此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欠缺, 关于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及违法后果也尚未形成完善的责任制度体系。换言之, 这些国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传统的、眼前可见的“发展”上, 而非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可持续发展上。在此背景下, 当地政府主管机关对于国外企业污染当地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诸多环境违法活动常常缺乏足够的监控, 环境执法力度不足;同时对于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往往未能充分、及时地追究相关经济、法律乃至刑事责任。此外, 当地政府机关、法院拖沓的办事效率、严重的官僚主义以及腐败问题也往往进一步阻碍相关环保法律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 出于吸引外资、提高当地税收收入以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目的, 当地政府对国际企业的诸多破坏环境行为也有意识采取过度放任之态度。当地民众虽然厌恶国际企业在当地的一系列破坏生态系统、污染自然环境的生产及商业活动, 但是却未能将这些环境违法活动上升到法律层面, 将之视为严重的违法行为, 为此未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与行动来及时通报、监督、抑制上述环境违法行为。在此背景, 一些中国的私营企业更宜忽略其企业环境责任问题, 影响“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政府及企业的“绿色”形象。

其三, 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沟通。虽然我国“一带一路”框架及行动纲领中明确规定、强调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注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的保全, 并强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但在签署具体相关双边协议、多边协议以及沿线国家特定投资项目中有时却由于诸多原因, 未能与有关国家 (东道国) 就投资项目所涉及的企业环境责任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 从而使这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难以具体化、特定化, 并常常不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这往往会阻碍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中国企业正确理解、认知、执行其在东道国经营活动中应尽的环境责任, 继而影响我国绿色“一带一路”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其四, 环境责任指标缺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国政府、企业等参与各方往往就企业环境责任的种类、指标、应遵守的规范以及责任环境评价体系面临多重选择。这既包括东道国的标准、地区区域标准、国际标准, 又包括中国标准;既包括较为基本的强制性企业环境责任标准, 也包括更为完善的、更广泛的自愿环境责任标准。同时, 不同投资项目的特点、所涉及区域的差异, 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常常要求企业承担某些特定的、针对性的环境责任。在此情况下, 如何选择、统一, 确立为各方一致接受的企业环境责任体系往往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并直接影响中国企业对于其环境责任的认知、理解以及顺利执行, 并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及合规成本。另一方面, 某一既定企业环境责任标准的落实情况也会直接影响我国绿色“一带一路”规划的实现, 如应由谁对既定的企业环境责任标准的落实予以有效的监督与评估、在监督与评估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与基准以及对违法企业追究怎样的环境违法责任及处罚等。

感知即存在 篇10

2.Winds work-40

我的作品以“风”为主题。

实际上,这种“风”是肉眼看不见的,而将印象中“风的姿态”可视化,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目的。

“眼睛看不到”并不能证明“不存在”,例如, 可以被我们感觉到的“风”,这种东西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的触觉来感受。例如:被风吹来的气味,随风摇曳的花草姿态,抑或是各种各样的风声,不停歇的风吹打在肌肤上的感觉。这些都是因风而被感受到的现象,大体来说,这种种都是大家的共识。我认为,这种共识,就是我的作品表现中非常有效的本质所在。

1.Winds work-55

2.Winds work-56

3.Winds work-57

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小的存在,与因距离越远而看不清楚的存在是一样的。以己为标准,在理解物质大小与彼此间的距离时,都存在一些差别。无法理解并不代表不存在,这一点,我必须要在此说明。

在我看来,想象与发现,既是一种“感知”,同时又意味着“存在”。事实上,我选择绘画的原因, 就是因为绘画是能将眼睛看不见的景象,通过有形载体表现出来的方法之一。这种平面上的想象,在艺术家与他人的交流摸索中,经年累月,其表达内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我在画中所画的,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风的肖像。

这幅画中像是两片嫩叶,抑或是鱼尾的图形,实际上当初象征的是两台螺旋桨。想象螺旋桨转动, 就好像产生了风。当然,风是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可以对它做以下假设:风可以在显微镜下被逐渐放大,“风的分子”之类的小东西在蠕动着,不断运动而形成了小宇宙……等等之类。围绕诸如此类为所欲为的想象的同时完成了画作。接着,逐渐从风的实际物理形象,朝着作为生物,甚至人类社会中的形象去类比变化。螺旋桨逐渐向触觉方向变化,风的分子的形象愈加自由地到处活动,我仿佛可以感觉到自己手中画作的质感也随之起了变化。

我原本是画油画的,大学时专攻版画专业,研究绘画性很强的平版画。那时这种发源于日本的独创版画技法,基于木板的平板画,就这样与我相遇了。

这个在日本是被通称为“木リト:MOKURITO(木板)”的特殊版画技术。“木版印刷画”亦或是“木刻版画”这样的版画技法,是由多摩美术大学的小作青史教授创建,大概从40年前才开始继续研究的。

与原本使用石头或者金属为板材的印刷品不同,(木板印刷画)是以三合板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木板为板材。作为板材使用的木板,会另外使用各种化学物质为填料,与一般的平板印刷一样,就是用油质绘画材料作画,然后在版画上涂一层酸性阿拉伯树胶。 因为(印刷)板材是木质的,因此在木板画中可以使用多种技巧。

木版画,并不是只靠绘画就能完成创作,因为板材是木质的,还需要(艺术家) 用刻刀表现出雕刻效果,并且除了油性墨水,水性颜料之类的也可以在木板画中使用,水性印刷效果可以通过作品得到安排与表现。理解了平板印刷的亲水性与亲油性的话,就会颠覆(原本所认为的)刻板必须平整的这一概念。即便是使用凹凸不平的印刷版,也能创造出优秀的版画作品,这是件极具魅力的事。我将木版画创作中的雕刻进程、油性水性印刷效果、印刷技术、板材材料等所有细节过程与艺术表达进行组合操作,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版画作品。同时, 我在创作中,不仅只使用已有的单板尺寸 (180cm×90cm)和专用印刷机,而且因为能够使用幅面一米的木板印刷,所以也可以制作大型作品。

普通的铜版纸、日本纸,或是在日本制作的西洋纸,我都会在创作中使用。木板也好,纸张也好,都是自然生长的天然素材, 在人的智慧与技术的改造下,形成了现有的形态。这些不光只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对我们来说更是不可欠缺的创作存在。使用能让亚洲人产生共鸣的素材,并持续不断地表现木版画的更多可能性、探索更新的版画技术,是我的荣幸。今后,我希望自己能继续与木版画的新发展紧紧相连。

4.Winds work-59,Lithograph on wood,90cm×65cm,2014 年

存在还是毁灭 篇11

然而,一部作品的轰动毕竟有其自身的理由。从题材来说,《断头台》涉及到当代苏联社会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青少年吸毒和贩毒。长期以来,苏联报刊对此问题长期遮遮掩掩,未敢深言。从主人公来说,《断头台》选择了一个基督徒作为正面形象,这在苏联文学史上实属罕见。从写法来说,《断头台》显得头绪纷繁,光怪陆离,似乎将许多毫不相干的东西糅合在一起,令人迷惑而又称奇。这一切足以引起某种轰动。当然,轰动并不排除争论。

《断头台》不仅是一部大胆而新奇的作品,而且是一部极其严肃的作品。抱着纯消遣的目的来读这部作品,难免要失望。读者分明感到,作者并不是在专心致志地讲述故事、描绘人物、展示场景,而是时时提示读者去顿悟,去思索。有时,这种提示演化为直接的争论和思辨式内心独白。作品的理性色彩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从最表浅的层次上说,《断头台》是一部社会暴露小说。作者怀着沉重的忧思,揭露出当代苏联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邪恶。

吸毒和贩毒向来被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而艾特马托夫大胆揭示出:这种邪恶不但存在于苏联,而且相当猖獗。作品中一个铁路检查员说:“你们信吗,光是上个季节,在我们这个路段就判了一百多个少年,释放的也是这个数”。作品主人公阿夫季受某报社委托着手调查这一问题。他原是宗教讲习所的学生,因执着于新的上帝观念的探索,触怒教会,被作为异教徒驱逐出讲习所。他抱着继续探索的决心走上社会,准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些实事。他冒着极大风险,打入贩毒团伙之中,掌握了这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从事毒品勾当的几乎都是青少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小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温暖,最终走上邪路。贩毒者在苏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系统,行规严厉,活动隐蔽。喀山等城市成了毒品的集散地。贩毒者从那里出发,千里迢迢混入中亚草原,采集一种叫“阿纳沙”的当地大麻,然后偷运回来卖大价钱。对于一般的苏联公众来说,这些情况是闻所未闻的。《断头台》在一定程度上担负了新闻媒介功能。

当然,作品的重点还在于描绘贩毒者精神上的堕落。阿夫季在贩毒团伙中面临的是一些极端空虚、极端庸俗的年轻人。如果说他们还有什么信仰的话,那么就是——钱。一个叫廖尼亚的团伙成员才十六岁,却已是贩毒老手,并以此自傲。当有人问他:你要的是什么——上帝还是钱?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钱!”阿夫季与团伙头目格里尚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辩论。格里尚说:“世界上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卖,连你那个上帝也包括在内”;“通向上帝的路我也有一条,我走的是后门”。他的上帝就是醉生梦死的吸毒。在返回内地的火车上,阿夫季试图劝说贩毒者忏悔罪过,但他们扑上来狠狠地揍他,把他从飞驰的火车上扔下。

铲除社会邪恶是全社会的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有人总是以维护“国家威望”为由,不让公众得知事实真相。阿夫季死里逃生后,写成草原随笔。谁知这篇充满公民责任感的稿子却同“国家威望”发生了矛盾,于是被“枪毙”。阿夫季痛心不已:“到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再宣扬,就连灾难在我们国家也是最好的呢?”

不久,阿夫季又成了另一场灾难的见证人。但他再也无法去写什么随笔,因为他本人也成了这场灾难的牺牲品。他为爱情第二次来到中亚。由于偶然原因,他成了一个临时拼凑的官方围猎队的一员。天上,直升飞机低低掠过,发出骇人的轰鸣。地上,成千上万只羚羊汇成狂奔的洪流。射手们坐着越野车堵截羚羊群,用冲锋枪扫射。羚羊像割草一样被撂倒,夹在羚羊群中的狼崽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就是莫云库姆大草原上滥杀野生动物的血腥一幕。造成这一幕的不是偷猎者的贪欲,而是当地领导的决策。由于肉类交售计划不能完成,野生羚羊竟被列入“肉类资源”。阿夫季无法容忍这种丧失理智的屠戮。他号召杀红了眼的猎手们忏悔,停止恶行,但遭到比上一次更狠毒的报复。他被打得奄奄一息,又被吊到一棵盐木上。在“国家计划”的名目下,对动物的围猎演变成了对人的凶杀。

对于一些领导干部来说,滥杀野生动物之类的投机取巧是容许的,而要实行真正的改革则是绝对不行的。作品的另一个主人公牧民波士顿很早就提出小队核算问题。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牧民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才能提高劳动积极性。但“报纸脑袋”农场党委书记科奇科尔巴耶夫却死守僵死的教条,诬陷波士顿“歪曲社会主义原则”,“进行富农式的蛊惑宣传”,对“革命成果进行倒算”。据他看,生产搞不好,是由于“群众性的宣传鼓动工作搞得不好”,“当务之急是及时地根除私有心理”。

《断头台》触及到当今苏联种种令人忧虑的现实问题,但这并不是作品的重心所在。作品不是孤立地描绘发生在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而是把具体事件放在历史的和世界的广阔背景上来透视。作品不过于追求实实在在的笔法,而是有意在叙述中凸现种种隐喻—象征结构,促使读者超越具体事件去感悟深层的普遍意蕴。作品中时时出现的争论和思辨式内心独白则直接为读者提供了思索具体事件的哲理角度。因此,《断头台》主要的不是一部社会小说,而是一部哲理小说。

在情节主干中嵌入另一种情节,从而为情节主干的解读提供一种独特背景,以拓展作品的内在意蕴,这是艾特马托夫最常用的小说结构手段之一。在以往的创作中,艾特马托夫用于嵌入的主要是本民族(吉尔吉斯族)以及苏联中亚、远东各民族的神话传说。而在《断头台》中,艾特马托夫把目光投向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圣经》,更准确地说,是投向耶稣其人。这是艾特马托夫力图使作品突破时空局限而获得全人类性的新尝试。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新尝试是一个同伊斯兰教具有天然联系的中亚作家作出的。

作品中嵌入了耶稣受难前同罗马驻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在耶路撒冷的对话。艾特马托夫有意对福音书中有关的描述作了重大改造。这对于即使没有细读过《圣经》原本而只浏览过“圣经故事”一类读物的人来说,也是一目了然的。苏联某些批评家和有关专家指出,艾特马托夫在描写耶路撒冷对话时在常识方面有一些失误。失误是有的,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有意的改造。以往艾特马托夫在引入神话传说时也都要作这种改造。他说过,他并不是简单地将神话传说包容到作品中去,而是“在消化的状态中利用它们”。因为这种嵌入成分要服从作品的总体构思的需要。“如果古老的传说不能积极面向今天的任务,就不应当去触动它们”。比如,长篇《一日长于百年》中所嵌入的曼库特的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过再创造的产品。有人认为,艾特马托夫在改造《圣经》的有关描述时偏离了原型的基本事实和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不过,这一问题又被作品的叙述角度所冲淡。因为作品中的耶路撒冷对话处处渗透着主人公阿夫季的感觉。换言之,这是阿夫季心目中的一场对话。阿夫季是一个公然修正《圣经》、提出“现代上帝”观念的宗教改革者。同时,他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在学识和思想上都免不了带有幼稚的痕迹。所有这些都自然地反映在耶路撒冷对话之中。

这场对话的总主题可概括为:什么是人类的最高真理?对话双方尖锐对立。对彼拉多来说,权力就是上帝和良心。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上帝。世界秩序就是靠强权维持的。人是卑微的,他们只追随帝王,只服从权力和财富。这是万古不移的真理。而耶稣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人性弘扬的历史,但这种历史在尘世上还没有开头。人类的确崇拜权力,而这正是人类的不幸。从人类的始祖被逐出伊甸园起,人类经历了无数的罪恶和劫难。生活对于人类已经成了最后的审判。耶稣忧心忡忡地描绘了一幅骇人的世界末日图景。而导致世界末日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仇视。获救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忏悔罪恶,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完善。这就是上帝之子的所谓复活。上帝之子不会真的起死回生,而是“通过自身的苦难在人们身上返回自身,在人们身上返回到人们面前”。耶稣更多的是作为凡人而不是作为神来描绘的。

耶稣对人类前景的忧虑成为整个作品的基调。自七十年代以来,艾特马托夫的创作中越来越明显地突现出这种忧虑基调。艾特马托夫曾指出,如今“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存在还是毁灭’已经超出了个人的感受,而成为全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这正是使艾特马托夫产生忧虑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根由。由此触发了他对善与恶的长久、深入的思索。在《花狗崖》中,他把世界隐喻为大海中的一条小船。在《一日长于百年》中,他以幻想笔法写到,发现外星文明的消息几乎酿成一场全球性内讧。而在《断头台》中,耶稣所描绘的世界末日图景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可能落到人类头上的核末日:“周围一派死寂,到处覆盖着一层火灾浩劫留下的黑灰,大地成了一片废墟——不见森林,不见耕地,海上不见船只,隐约可闻的只是那远处传来的悠远无尽的奇特声响,像随风飘荡的悲哀的叹息,像从地心传来的铁的号哭,又像那撩人哀思的丧钟”。

在对话的背景下,阿夫季的经历显示出开阔的意义。阿夫季是抱着拯救世界的决心走向生活的。他十分清楚在苏联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他为整个人类的前景而忧虑。当他了解到吸毒和贩毒、滥杀野生动物的实情后,他更加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基督徒,他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道路是:直接站到恶人面前,感化他们,规劝他们改恶从善,皈依上帝。这是一种勇敢而真诚的选择,同时不能不说是一种危险而幼稚的选择。从他踏上东去的火车那一刻起,耶稣式的苦难便在等待着他了。在阿夫季身上我们看到了耶稣的身影(在其人而不是神的意义上)。他像耶稣那样自觉地走向十字架。他像耶稣那样为了信仰而不肯说出求饶的话。在他与格里尚的辩论中我们可以听到一千九百多年前耶稣与彼拉多对话的回音。他最后被坎达洛夫一伙摧残致死,吊在盐木上,更使人想起受难的耶稣。阿夫季最终未能阻止住世间的恶行。在复杂而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的说教是软弱无力的,甚至有些滑稽。但他在精神上确有使无神论者为之动情之处。他促使人清醒地面对现实,促使人继续探索人类的出路。阿夫季死了。世界并未因他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但作为一个人,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以基督徒的方式作了最大努力。这使人想起《白轮船》中为理想自溺而亡的小孩。艾特马托夫说,小孩以自己的方式反抗了恶,他死了,被激流冲走了,但他必定在读者心目中找到栖身之所。

除耶路撒冷对话之外,作品中还嵌入了一个虚构的格鲁吉亚故事《六个和第七个》。它为阿夫季的经历提供了另一种背景。国内战争中,肃反工作者桑德罗奉命打入叛匪内部。匪徒被击溃了。匪首等七人准备越境,逃往国外。七人中包括负有使命的桑德罗。他们燃起篝火,最后一次唱起家乡的歌。六个匪徒和第七个人桑德罗唱得如醉如痴。这一夜,世界上没有人像这七个人这般亲近。最后一支歌唱完了,桑德罗举枪将六个人全部击毙。任务圆满完成,但桑德罗把枪转向自己,扣动了扳机……善与恶问题的复杂性在这一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艾特马托夫说,桑德罗在消灭恶人的同时,“也消灭了作为人的自我”。阿夫季同样是打入恶人内部,但他选择了解决问题的另一条道路。他最终失败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为世界真诚地忧虑过,追求过,探索过。

从表层联系来看,阿夫季的经历与另一主人公波士顿的经历是由一对狼的经历连缀在一起的。狼在揭示作品的哲理内涵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艾特马托夫对动物的描绘总是很精彩的。在以往的创作中,他成功地刻画了骏马古里萨雷(《别了,古里萨雷!》)、雄骆驼卡拉纳尔(《一日长于百年》)、长角鹿母(《白轮船》)等形象。如果说《断头台》在其它方面尚存在种种不足,那么对狼的描写则是无可挑剔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狼通常与凶残狡诈联系在一起。但在《断头台》中,狼却成了慈爱、宽容、正义的象征。而贩毒者、,围猎者反倒显得比狼更凶残,更像野兽。狼的人性与人的兽性形成鲜明的对照。母狼阿克巴拉与公狼塔什柴纳尔一家充满亲情和忠诚,而格里尚、坎达洛夫等人无一不是自顾自的光棍汉。恶棍巴扎尔拜虽然成了家,但妻子在他眼里还不如牲口。有意思的是,在狼的家庭中居统治地位的是母性的力量,而公狼虽然体魄强健,却只能充当配角。公狼的鲁莽总是被母狼的理智所阻止。在莫云库姆大草原上,母狼第一次与阿夫季相遇了。当时阿夫季正善意地同小狼崽们玩耍。母狼猛扑过来,但即刻发现阿夫季并无恶意,于是在只剩下三步远时突然从吓得跪倒在地上的阿夫季头顶上跃了过去。野兽没有伤害阿夫季,但阿夫季却死在了自己的同类手里。比起这些杀人凶手来,狼显得善良得多。因此,当阿夫季被坎达洛夫一伙折磨得只剩下一口气时,他没有向暴徒们求饶,而突然喊出:“快救救我,母狼。”狼是无法救阿夫季的。比起那些持枪的野兽来,狼的利齿又算得了什么!在莫云库姆大草原那血腥的一日,狼的一家夹杂在羚羊群中拼命奔逃,越野车在一旁飞驰。突然,“母狼阿克巴拉眼前出现了一张人的面孔。这面孔显得那么近,又那么可怕,让它看了个满眼,吓得它差点倒在车轮底下”。多么精彩的描写!作者在谈到这个片断时说:“野兽看清了野兽。”被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二十世纪的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人类之恶也因此变得更加难以控制。整个地球都在人类的巨大力量面前颤栗。莫云库姆大草原的屠戮只不过是这种力量的小小示威。

然而,人类必须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在这个意义上,“恶有恶报”是一定会应验的。两只狼的疯狂报复象征着惩罚的力量。但狼并不是天生要与人为敌的。在《断头台》的大部分篇章中,狼是作为被损害者的形象出现的。狼一次次逃亡,一次次遭受失去后代的痛苦。天下之大,竟找不到两只狼的立足之地。从莫云库姆草原辗转来到伊塞克库尔高原,狼找到了新的家,母狼生下了第三窝崽。但这里也不是世外桃源,人类之恶染指了世界各个角落。恶棍巴扎尔拜偷走了狼崽,把它们换了酒喝。狼悲痛欲绝,从此开始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行人,咬死牲畜,对人实行严厉的报复。

如果作品仅仅写到这一步,或者设计一个由巴扎尔拜直接面对狼的报复的结局,都不免流俗。无论在世界文学还是苏联文学中,这类罪与罚的构思早已不新鲜。苏联当代作家阿斯塔菲耶夫那轰动一时的名篇《鱼王》,写的就是一个偷猎者反被猎物所害的故事。《断头台》的新意在于,它让一个无辜的好人成了惩罚的直接承受者。由于巴扎尔拜带着狼崽回家时曾在波士顿家停留,于是波士顿家便成了两只狼报复的主要目标。它们每夜都在附近哀号,搅得波士顿和妻子心神不宁。波士顿被迫射杀了公狼。母狼销声匿迹。一天,波士顿的心爱幼子肯杰什跑到户外玩耍,一只“大灰狗”朝他走过来。被母性的渴望苦苦煎熬着的母狼突然觉得,这孩子就像自己的狼崽。于是,它叼起孩子甩到背上,向山里跑去。闻声赶到的波士顿被迫向母狼射击,母狼倒下了,肯杰什的胸部也被打穿。绝望至极的波士顿找到一向与自己为敌的仇人巴扎尔拜,杀死了他,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他去向政府自首。他感到,世界末日到了。

波士顿的悲剧似乎是偶然的,其实包含着必然。人类是一个整体。正如阿夫季在同格里尚争论时说的,“除了生与死之外,世上没有孤立的命运,没有彼此间完全隔绝的命运。而在生与死之间,我们所有人都象织布机上的棉纱一样被编织在一起”。恶有恶报,但承受报应的并非总是直接负有责任的。厄运不幸落到波士顿头上。如果要追寻厄运的根子,那么至少可以从巴扎尔拜的恶行追溯到莫云库姆草原的大屠杀。这场屠杀不仅给动物界带来了“世界末日”,不仅残害了善良的阿夫季,而且其余波又毁了波士顿一家。肯杰什的死象征着人类所应受到的最残酷的惩罚,象征着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末日”。这是一个告诫:世间的任何一种恶行,无论它发生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都同所有的人息息相关。制止恶行,弘扬人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耶稣死了,阿夫季死了,肯杰什死了,桑德罗死了,母狼阿克巴拉和公狼塔什柴纳尔也死了……这么多的死亡,这么多的悲剧。“断头台”——这是人生苦难的象征。它提醒人们对世界的责任,呼唤人们的良知和理性。世界末日已经降临在莫云库姆大草原的动物界,难道它果真要在人类眼前发生?存在还是毁灭,该是人类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切:存在即合理 篇12

一、关心不乱: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令自己啼笑皆非、手足无措或头疼难缠的特殊学生,就像王蒙小说《青春万岁》中生活困难且思想落后的孤儿呼玛丽、出身资本家家庭的二小姐苏宁、一心想当科学家但对集体和他人缺乏热情的李春等,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思想行为“出格”的学生。

班主任如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如定海神针般关心不乱呢?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基本规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育契机。

我们认为,“奇葩”学生的“奇葩”行为主要是源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等一般规律,而“奇葩”学生的行为主要体现为不均衡性,即自身某些方面的发展与同龄人相比发展不成熟或超前。从问卷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言语和行为中表现不成熟,如炫耀自己的学习最差;有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超前,如出现早恋的问题;有的学生表现为思想观念偏激、言论放肆,如喜欢同性、不孝父母、颠覆校规、对恐怖事件感到过程有趣等,这些言论本身就缺少思考,是缺乏社会经验、正确价值观尚未形成的表现,需要成人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知道,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与遗传、环境和个人实践体验等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将“奇葩”学生的行为成因与学生自身的发育水平、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习惯养成、实践能力和外部环境(同伴、师长、家庭、学校、重要他人、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综合起来分析,将其分为认知水平不均衡、学习能力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疾病、家庭环境影响、矛盾人格等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找到学生个体“奇葩行为”形成的主因,抓住最佳实施教育行为的时机,对症下药,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见微知著:教师与其抱怨,莫如适应

“奇葩”现象看似个别现象,折射的却是社会大环境下的真难题。

1. 学生具有独生子女的群体特殊性

今天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其群体的特殊性。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往往更融洽,从整体来看,独生子女更自信,他们更愿意与人接触并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许多弊病,从而导致了孕育“奇葩”的环境。如,独生子女从小接受了过多的食物、过多的照顾、过多的疼爱、过多的保护、过多的欣赏,错误的教养态度会助长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再如,过于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独生子女失去了逆境锻炼的机会,使之缺乏合作意识和同情心,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不尊重师长,缺乏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此外,家长和教师传统的成长观、揠苗助长的做法也让学生感到有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要么顺从,要么反抗,而一些反抗者往往就成为了教师眼中的“奇葩”。

2. 教师表现出职业倦怠与能力退化综合症

当下班主任的年龄以“60后”“70后”教师为主,“80后”则是班主任的新生力量。“60后”“70后”的大多数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已经达到了“高原区”,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的同时,有些素养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退化,如危机预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习借鉴能力等。更让人忧虑的是,很多教育中的重要元素,比如工作激情的持续、教育信念的坚守、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手段的与时俱进等,被求稳定、以不变应万变的惯性思维与倦怠心态所取代,教师自我的知识更新速度也随之下降,自我成长需求减缓甚至停滞。于是,我们在问卷调查中看到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看到了教师关注眼前之利的短视行为选择,从“暂时放下”的教师回答中也许还能窥见一部分类似于等待、观望的消极情绪,从教师存在“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的期待与自身并不愿意主动联系家长的矛盾行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行为的主动性不强。

上一篇:有线数字电视接入下一篇:滚动勘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