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2024-05-24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共12篇)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1

1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较低

在基层森林管理部门, 普遍存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养不高的现象, 这些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同时, 森林管理部门的领导对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也忽视了对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森林抚育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的过程中并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 因此导致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中效率不高。

1.2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1) 林业系统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 加上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是特别完善, 没有一套相对明确的管理制度, 不能对各种补贴经费进行有效的分配和落实, 使得森林抚育过程中的经费得不到保障, 对森林抚育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2) 很多森林管理部门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因此导致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各种补贴经费在逐级落实的过程中, 到基层部门时相对较少, 不能支撑森林抚育工作。 (3)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不够完善, 使得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漏洞, 最终导致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效率不高, 甚至会出现各种森林抚育补贴档案泄露的问题, 使得森林管理部门的发展遭受影响。

1.3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是影响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 责任体系的建立, 是保证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 由于责任体系不健全, 一旦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 导致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解决。

2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的对策

2.1 不断提高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

随着经济的纵深化发展, 人力资源成为森林管理部门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现代很多森林管理部门意识到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对森林管理部门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过程中也积极加强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是森林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应该要专人管理, 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知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能够具有忠实的职业道德, 坚持自己的原则, 忠于职守, 参与到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中来。在实际工作中, 应将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纳入森林管理部门管理的整体计划中, 突出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的重要地位。森林抚育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森林抚育工作概况进行了解, 有助于了解具体的经费需求, 呈报上级, 满足森林抚育工作中的经费需求。同时,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 不仅要具备各种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知识, 职业道德, 还应该要具备法律意识。

2.2 加强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1) 加强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部门与森林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不断完善和健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部门的制度, 了解森林抚育补贴的需求情况, 在森林管理部门中, 管理者到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人员, 都应该具备新的管理理念, 在森林管理部门内部营造一种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氛围。 (2) 森林管理部门领导要明确对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部门工作的领导责任。对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负责, 对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部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实施管理行为的监督, 保证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责任体系的创新

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过程中, 创新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责任体系, 需要分析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结构设置, 引入正确的体系设置方法、整改体制、对中间环节进行精简等, 将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的责任落到具体的人身上, 保证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的顺畅, 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要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并且由相关责任人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处理。

3 结语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 对于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的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景洪市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体系的管理模式,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实现有序化发展。但是当前森林抚育补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要研究对策, 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处理, 以提高森林抚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邓金苗.我省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存在问题及建议[J].陕西林业, 2011 (10)

[2] 耿义良, 刘安浩.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0)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2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几个概念

未成林造林地及幼林郁闭前抚育 中幼龄林抚育近熟林经营 低效林改造

第一节 几个概念

什么是森林经营?

森林经营是指从宜林地上形成森林起到采伐更新时止所采取整个培育管理措施的总称,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病虫防治、副产品利用、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甚至包括实体经济活动。

什么是森林抚育?

森林抚育是指从造林起到成熟龄以前的森林培育过程中,为保证幼林成活,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组成和品质,以及提高森林生产力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除草、松土、间作、施肥、灌溉、排水、去藤、修枝、抚育采伐、栽植下木等工作。

什么是中幼龄林抚育?

中幼龄林抚育是以中幼龄林为对象的抚育活动。江苏省林业局出台的《江苏省中幼龄林抚育(试点)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抚育作业是指以中幼龄林为对象,通过抚育间伐、定株修枝、合理间种、灌溉施肥、除草割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促进森林顺向演替、抚育剩余物处理等为主要方式的森林经营活动。

什么是低效林改造?

低效林是受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诱导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 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总称。低效林改造是指为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对低效林采取的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嫁接复壮等营林措施。

相互关系:

森林经营包含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等措施,中幼龄林抚育是对特定林龄段的森林所进行的抚育。

第二节 幼林郁闭前及未成林造林地抚育

不是国家抚育试点补贴对象。

通过协调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而提高林地生产力的各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施肥、排涝降渍、合理间作等。

(一)除草松土

幼林郁闭前,林内光照使杂草长势较旺,及时松土、除草能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改善林木根系的呼吸作用,明显提高生长量。多数林分可通过间套作以耕代抚或化学除草解决草害。

(二)灌溉

灌溉能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强光合作用能力。合理灌溉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加快林分郁闭。灌溉是人工林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但有些树木在积水地类生长不良,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含水量过多时应及时排水降渍。

(三)施肥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树种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应通过测土配方制定最佳施肥方案,促进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

(四)间作 采用林下间作,实施精细抚育,既能以短养长,又能促进林木迅速生长。林下间套作应以林为主,选择适宜的间套作品种和间作方式,保证幼树足够的营养带和生长空间,真正做到间作促林。

第三节 中幼龄林抚育

属国家和省级抚育试点补贴对象。

用材林抚育及生态公益林抚育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

一、用材林抚育

执行《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09)相关规定。分割灌、修枝、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 等。

(一)割灌

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优先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藤条、灌木和杂草,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

(二)修枝 修枝的意义:

1、提高木材品质;

2、提高树木的圆满度;

3、提高林木干材生长量;

4、改善林内环境条件。修枝的基本原理:

1、林冠下部枝条的枯死与脱落;

2、树节的形成。

修枝可分为干修和绿修。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重点针对侧枝、萌条、死枝过多的林木。

1、时间:一般在林分充分郁闭,树干下部出现枯枝后开始。具体为针叶树一般在造林7—8年后进行;阔叶树在造林2—3年后进行;速生丰产用材林修枝抚育于造林后第三年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

苦楝、泡桐、喜树对易受冻害的树种,宜在春季树木已开始发芽时进行;杨树、柳树、栎树等在春季发芽前树液流动旺盛,皮层与木质部极易分离的树种,宜在冬末树液开始流动以前进行;刺槐、白榆等这些萌芽力很强的阔叶树种宜在生长季节修枝;枫杨、核桃等这些冬春修枝会形成严重伤流的阔叶树种,也宜在树木生长旺盛季节进行修枝。

2、方法:一般采取平切法。

对于松树等轮生枝,宜采用留桩法,修枝时留1-3cm的残桩。修枝要求 切口平滑,不撕裂树皮。若需培养一定长度的无节树干,可根据树种特性在秋冬或春季采取摘芽措施,摘侧芽,促顶芽。实践中,对松树在早春树液流动时进行摘芽取得良好效果,对白榆、刺槐等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强的树种单纯摘芽效果不明显。

3、间隔期:针叶树在前一次修枝后出现两轮死枝时再次修枝。阔叶树早期修枝有利于控侧枝促主干生长,间隔期宜短,一般是2-3年。

4、强度:修枝强度分3级,即强度、中度、弱度。弱度修枝修去树高1/3以下的枝条,中度修枝修去树高1/2以下枝条,强度修枝修去树高2/3以下的枝条。

确定修枝强度因不同的树种、年龄、立地和树冠发育的情况等条件而异。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整枝为合适,只修除力枝以下的枝条(树冠中最长的一轮侧枝俗称“力枝”),或者修去枯死枝和林木下部1-2轮活枝。

总体上: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2。

(三)透光伐

透光伐、生长伐和卫生伐统称为抚育间伐。抚育间伐的任务是:

1、按经营要求,调整林分组成;

2、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3、调整林分密度,缩短工艺成熟期;

4、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

5、增强林分抗性,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抚育间伐的理论基础是:

1、林木自然稀疏规律;

2、森林演替规律;

3、叶量与林木生长;

4、林分密度效应法则;

5、树干材积和形质与林分密度的关系。透光伐在幼龄林阶段进行。在密度过大生长空间竞争剧烈的幼龄林中进行。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去劣留优,保留珍贵树种和优质树木,合理调整林分结构。次生林或人工林,混交林或单纯林均适用。

1、目的:解决目标树与非目标树、草本植物之间的矛盾,保证目标树不受任何压抑,及早获得有利的生育空间,从而加速其生长。

2、条件(其中之一):(1)郁闭后目标树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制时;(2)郁闭度在0.9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林;(3)郁闭度在0.8或分布不均郁闭度0.7以上的天然林。

3、对象:

(1)天然林中伐除对象是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藤蔓与影响目标树幼树生长的萌芽条、霸王树与上层残留木及目标树中生长不良的林木,调节林分密度;

(2)在人工纯林中伐除对象是过密的和树干纤细、生长落后、干形不良、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3)在人工混交林中,伐除对象是有碍保留木生长的乔灌木、藤蔓和草本植物。

4、开始时间(其中之一):

(1)幼林郁闭后,林分密度大,林木受光不足,出现营养空间竞争、林木开始分化时;

(2)目标树开始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抑时。

5、方法:

(1)全面抚育。将林地上抑制目的树种生长的其他树种普遍按一定强度采伐 1次。通常适用于目的树种占优势、且分布均匀,交通方便、劳力充足和薪炭材有销路的地区。

(2)带状抚育。将林地分成若干带,在带内进行抚育。带宽1~2米;带间距3~4米,这里不进行砍伐,称为间隔带或保留带。经带状抚育后,形成交互排列的透光廊状带与间隔带的林分。在带内透光伐后5—10年,如果保留带上的林木妨碍砍伐带上树木生长,则应将那些影响砍伐带上的树木砍去。

(3)团状抚育。当目的树种分布不均、且数量不多时采用此法。抚育仅在有目的树种存在的群团中进行,可节省劳力和费用。

6、强度:一般强度不宜偏大,尽量在可能范围内留存更多量的林木,以目的树种不遭受荫庇和阻碍为标准。天然林抚育采伐后每公顷均匀保留2400株~3600株幼苗幼树,郁闭度不低于0.6;人工林郁闭度不低于0.7。在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透光伐的郁闭度一次不得降低0.2。透光抚育不得造成林窗。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不小于抚育前林分平均胸径。

7、间隔期:采伐强度大,间隔期宜长; 采伐强度小,间隔期宜短。一般每隔2—3年,或3—5年再实行1—2次透光伐。具体为:速生丰产林间隔期为3~5年。通常以实施数次透光伐为宜,不应一次透光伐完成作业目的。否则强度太大,造成林地出现较大空隙,对目的树种干形生长不利。若伐后易风倒,则本着多次低强度的原则,迎风面可适当加大保留木密度,减少放倒木,防止树干倾斜。

(四)生长伐

在自然整枝过度的用材林中龄林阶段进行。伐除生长过密、生长不良和影响目标树生长发育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加速保留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期,提高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

1.目的: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合理调整立木密度,使保留木具有较好的营养空间,促进保留木生长,培育良好干形及和目标树。

2.条件(其中之一):(1)郁闭度0.8以上;

(2)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标树幼树较多、分布均匀;

(3)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30%。

3.对象:

(1)同龄纯林,伐除有害树,以及过密的或受害的辅助树。

(2)混交林尤其是复层混交林,伐除位于林冠上方的霸王树和上一世代的残留木。

(3)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濒死木等。4.开始时间(其中之一):

(1)在林木分化加剧、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进行;(2)自然整枝高度达到树高的1/3左右时。

具体可在秋末冬初至早春林木处于休眠期间疏伐较好。5.方法:

(1)下层疏伐法:首先砍伐处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的被压木、濒死木和枯立木,然后伐除其他生长中庸的林木,即砍伐在自然稀疏过程中行将被淘汰的林木,基本上是“砍小留大”。

(2)上层疏伐法:主要砍伐与优良上层木相竞争的,居于林冠上层的林木。砍伐冠幅过于庞大、分杈多节、经济价值低、干形不良、无培养前途的上层林木。

(3)综合疏伐法:此法综合了下层疏伐和上层疏伐的特点,可从林木上层和下层选择采伐木。采伐强度有很大伸缩性,疏伐后形成的大、中、小 林木都能接受到充足的阳光,形成梯级郁闭。

(4)机械疏伐法:实施间伐时,间隔一定距离,机械的确定砍伐木。此法基本上不考虑林木的分级和品质的优劣,事先确定砍伐株行距后,不论林木大小统统伐除。(林缘效应原理)

6.强度:

一次间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35%,伐后郁闭度应保留0.6-0.7;

未进行透光伐的中龄林,可按照郁闭度确定采伐强度,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

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抚育的蓄积强度低于20%; 对于容易引起风倒的林分或因抚育强度大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每次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不得降低0.2。

对大部分速生树种,如杨树、杉木、松树、水杉等,因顶端优势旺盛,需要较充分的光照才能迅速生长,可采取强度较大的间伐;

而对于榆树、刺槐、枫杨等顶端优势不明显的速生树种,间伐时强度可弱些,以利干形的培育。

7.间隔期:一般林冠重新郁闭,直径生长量又开始下降时,进行下一次疏伐。

(五)卫生伐

为改善森林卫生状况、促进林木健康生长而进行的采伐。将枯立木、受病虫危害不能成材的树木, 以及遭风、雪危害, 受机械损伤将要死亡的树木砍去。一般与其他抚育间伐结合进行, 亦可单独进行。

当受害木数量较多时,要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以上。耐火烧树种在火灾发生后的2年~3年内分数次逐步伐除火烧木,首次伐除的严重火烧木不要超过林木总数的30%。

抚育间伐选择采伐木的一般原则:

1、淘汰低价值的林木;

2、淘汰劣质和生长落后的林木;

3、砍伐有碍林分环境卫生的林木;

4、保留有助于益鸟栖息繁殖的林木。

有人总结为“三砍三留”即砍劣留优、砍小留大、砍密留匀的原则。

二、生态公益林抚育(防护林和特用林)

按《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对《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GB/T 18337.1-2001)规定的特殊保护地区的公益林,和《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第21条规定的生态公益林禁止开展抚育活动。

生态公益林抚育以不破坏原生植物群落结构为前提,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林木生长势,促进森林生长发育,诱导形成复层群落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

分林分抚育和林带抚育。

(一)抚育林分条件

1、防护林

目的树种多、有培育前途,并且抚育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的防护林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列为抚育对象。

— 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

— 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

2、特用林

有培育前途,抚育不会造成特种功能降低,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分应列为抚育对象。

— 林分密度大,竞争激烈,分化明显,影响人们审美和休闲游憩需求的林分;

— 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特定主导功能的林分;

— 遭到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病腐木达5%的林分。

(二)林分抚育方法

分定株抚育、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疏伐 等。

1、定株抚育

对幼龄林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定株抚育。按不同生态公益林的要求分2-3次调整树种结构,进行合理定株。伐除非目的树种和过密幼树,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形成的幼龄林必须进行定株抚育。

2、生态疏伐

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防护林采用生态疏伐法(或综合疏伐法)。先将彼此有密切联系的林木划分成若干植生组(树群);然后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在每组内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伐除有害木,保 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与藤蔓。

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天然次生林生态疏伐强度用单位面积立木株数作为控制指标。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保留株数可适当小些,反之则大些。

3、卫生伐

坡度大于25°的防护林原则上只进行卫生伐,伐除受害林木。

4、景观疏伐

风景林按森林美学的原则进行景观伐,改造或塑造新的景观,创造自然景观的异质性,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旅游和观赏价值。

一般应用于以下场合:

游憩林中干道的入口处,宜伐开林木,造成开阔、明亮的空间; 沿干道或步道的两边,施行景观采伐,造成特殊的景致;

大面积的单纯林,景观单调,其林间无林中空地,可通过景观疏伐在林中开辟空地,形成镶嵌性。

修饰林缘,使景观具有立体感;

在景点周围(如亭、阁等)的林相,应至少在两个方向用景观伐伐开,使景观开阔。

(三)林带抚育条件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带列为抚育对象:

1、农田防护林带

——林带密度大,竞争激烈,林带郁闭出现挤压现象; ——林带结构不符合防护要求的;——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但受害木少于20%的。

2、护路护岸林带

——杂草、灌木、藤蔓等明显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 ——密度大、竞争激烈、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的; ——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的; ——林相残破、景观效应差的;

——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但病腐木少于20%的。

(四)林带抚育方法

分以耕代抚、间伐、修枝、卫生伐 等。

1、以耕代抚 在林粮间作区对农作物精耕细作的同时,对林木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等,促进林木生长。

2、间伐

在不影响林带结构和防护效益的前提下,按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的原则对林带进行抚育间伐。

株间间伐:主要适用于路、渠和农田三边隙地的单行或双行林带。行间间伐:主要适用 于一般风沙区的三行以上的宽林带,成行伐除密度过大的树行。

隔行或隔株间伐:适用于初植密度偏大的宽林带,每隔一行去一行或在保留行内隔一株去一株。

伐后宽林带郁闭度控制在0.6—0.7;林带疏透度约0.4,并保持原有的林带结构。对郁闭的中龄林与近熟林带禁止实行强度间伐。

3、修枝

林带间伐时配合进行人工修枝。通过合理修枝调整林带疏透度、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防护效益。

幼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中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修枝后林带疏透度不大于0.4.4、卫生伐

伐除受害林木。

第四节近熟林经营

封山育林技术要求,参见《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163-2004)。定义: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分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两类。

无林地和疏林地(郁闭度0.1-0.19)封育: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实施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

有林地(郁闭度小于0.5)和灌木林地封育: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实施封禁,并采取定向培育的育林措施,即通过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适当补植改造,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林分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前者增加森林覆盖率,后者不增加森林覆盖率。

第五节 低效林改造

参见《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不是国家抚育试点补贴对象,但是省级森林抚育补贴对象。

(一)低效次生林

原始林或天然次生林因长期遭受人为破坏而形成的低效林。

1、残次林

受干扰破坏,林相残败,结构失调,郁闭度及植被覆盖度低,林地土壤侵蚀较严重,经济价值及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分。

2、劣质林

受不合理的利用,优良种质资源枯竭,保留下的种群遗传品质低劣,自然发育退化,失去经营培育价值的林分。

3、低效灌木林

受干扰破坏,生态功能低下,失去经营培育价值的灌木林。

(二)低效人工林

人工造林及人工更新等方法营造的森林,因造林或经营技术措施不当而导致的低效林。

1、低效纯林

生态效益或生物量(林产品产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的单一树种的纯林。

2、树种(种源)不适林

因树种或种源选择不当,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林木生长极差,功能与效益低,且无培育前途的林分。

3、病虫危害林

受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且难以恢复正常生长的林分(林带)。

4、经营不当林

因经营措施不当、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带)功能与效益显著低下的林分。

5、衰退过熟林

进入衰老期,丧失自然更新能力,整体衰败的林分(林带)。

二、改造方式

分补植、封育、更替、抚育、调整、复壮 和综合改造 等。

(一)补植

适用于残次林、劣质林及低效灌木林。

防护林宜考虑通过补植形成混交林,商品林根据经营目标确定补植树种。

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确定补植方法,通常有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块状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林冠下补植(耐荫树种)等方法。根据经营方向、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达到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以上。

(二)封育

适用有目标树种天然更新幼树幼苗的林分,或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阔叶树母树分布,通过封育可望达到改造目的低效林分。改造对象主要为残次林和低效灌木林。

对天然更新条件及现状较好的林分采取封禁育林,对自然更新有障碍的林地可辅以人工促进更新措施。

(三)更替

适用于残次林、劣质林、树种不适林、病虫危害林、衰退过熟林及经营不当林。

根据经营方向,本着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确定。将改造小班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或采用带状、块状逐步伐完并及时更新。视林分情况,可对改造小班进行全面改造,也可采用带状改造、块状改造等方法,通过2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更替。

位于下列区域或地带的低效林不宜采取更替改造方式:

——生态重要等级为1级及生态脆弱性等级为1、2级区域(地段)内的低效林;

——海拔1800m以上中、高山地区的低效林;

——荒漠化、干热干旱河谷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及困难造林地的低效林;

——其它因素可能导致林地逆向发展而不宜进行更替改造的低效林。

(四)抚育

适用于低效纯林、经营不当林及病虫危害林。

需要调整组成、密度或结构的林分,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可采取透光 伐抚育;需要调整林木生长空间,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的林分,可采用生长伐抚育或育林择伐;对病虫危害林通过彻底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可望恢复林分健康发育的低效林,可采取卫生抚育或育林择伐。

(五)调整

适用于需要调整林分树种(品种)的低效纯林、树种不适林。

根据经营方向、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调整的树种或品种。生产非木质林产品的商品林侧重于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确定,生产木质林产品的商品林应充分考虑立地质量和树种生长特性。此外,防护林宜通过调整改造培育为混交林。可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栽针保阔等方法调整林分树种(品种)。一次性间伐强度不宜超过林分蓄积的25%。

(六)复壮

适用于通过采取培育措施可望恢复正常生长的中幼龄林。

主要有施肥(土壤诊断缺肥为主要原因导致的低效林)、林木嫁接(品种或市场等其它原因导致的低效林)、平茬促萌(萌生能力较强的树种,受过度砍伐形成的低效林)、防旱排涝(因干旱、湿涝为主要原因导致的低效林)、松土除杂(因抚育管理不善,杂灌丛生,林地荒芜的低效幼龄林)等方法。

(七)综合改造

适用于残次林、劣质林、低效灌木林、低效纯林、树种不适林、病虫危害林及经营不当林。

通过采取补植、封育、抚育、调整等多种方式和带状改造、育林择伐、林冠下更新、群团状改造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参考材料

1.森林抚育规程

GB/T15781-2009 2.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18337.3-2001 3.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

Gs/T 18337.1-2001 4.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森林抚育技术问题及建议 篇3

关键词 森林资源;森林抚育;抚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83-03

森林抚育经营指通过对森林实行各种人工作业,以调整森林结构,使其更加合理与稳定,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效能和生态功能,主要措施包括林地抚育和林木抚育。由于受传统林业经营思想的影响,导致林区森林资源过度开采,森林生态功能减弱,林分质量和林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影响了林木生长速度和质量。所以,对森林资源进行抚育,可提高林木生长速度、改善林分质量、增加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缩短林木成熟周期、提高林地生产力,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木材不断增加的需求。

1 森林抚育的意义

1.1 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森林抚育对林分加以人为干预。通过清除林内杂草、灌木、藤本植物,伐除病腐木、枯立木、被压木、霸王树等,可明显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扩大目的树种的营养空间。根据自然稀疏规律,及时伐除衰弱木、不良木、非目的树种等,减少林木的无益竞争,使林分通透性提高、树种结构、林木密度趋于合理。通过改善林分生长环境,林木接受光照面积增大,根系有效伸展,吸收水分和养份的能力提高,林木的生长潜力得充分发挥,林木生长周期大大缩短。林分稳定性和机能不断增强,对提高森林木材生产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森林质量有效

提高。

1.2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采伐的枯死木、散生木、霸王树及有缺陷的上层木和修枝获得的枝丫可以进行利用,成为加工企业的生产原料。在森林的自然稀疏过程中,林木自然死亡的株数淘汰率非常巨大。如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抚育,适时伐除生长受影响的树木,可以获得大量小、中径材,这一部分中间利用材的数量,大大降低枯损量,实现森林资源早期利用。同时,适当调节林分密度,可直接促进林木直径生长,使大径材出材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林分的林木利用率和利用价值。

1.3 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林分生态效益发挥的差异较大,森林类型、森林结构、森林公顷蓄积量等指标是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主要因子。采取积极的森林抚育措施,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科学调整,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促使森林向立体结构方向演替,人工诱导形成近自然的、稳定理想的群落结构,增强森林的整体效能,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1.4 提高林业职工收入

森林抚育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森林抚育经营可以创造一定的工作机会,能够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森林抚育经营投入资金的70%可转化为劳务收入。安排林区职工和林农季节性就业,获得可靠收入,有助于解决林区职工以及林农就业困难和收入水平低等突出民生问题。因此,森林抚育经营不仅能缓解大中径级后备森林资源的不足,还是促进林区富余职工就业和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

2 森林抚育技术

2.1 林地抚育

通过松土、除草、施肥、埋青、灌溉与排水等方式改善土壤透水性、透气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活跃土壤微生物,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林木生长。

2.2 割灌

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和杂草。对于过密的灌丛和萌芽条也要适度间伐,以人能够自由通过为宜。

2.3 修枝

林分郁闭,树干下部出现枯枝后开始。以轻修枝、留大冠、控制竞争、利用辅养和保护幼苗幼树为原则。除去树冠下部已枯死或濒临枯死的枝条及部分活枝,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加大树干的饱满度,提高木材质量。

2.4 透光伐

在幼龄林内进行,一是要清除林分内影响树木生长的草本、灌木、藤本植物;二是伐除影响幼树生长的散生木、霸王树和生长不良的树木;三是伐掉过密的林木,合理保留目的树种,调整林分密度,为目的树种扩大营养空间。培育形成异龄复层混交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在首次作业时要根据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控制好抚育强度,避免风倒和雪灾危害。

2.5 生态疏伐

主要用于防护林抚育。用于立地条件好,下层木受光不好的林地。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保证林分郁闭度,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生态疏伐还包括景观疏伐。适度的抚育促进林木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根据森林学美学原理改造或塑成景观采取特殊的抚育措施,利于游憩活动、游客欣赏、享受森林生态

景观。

2.6 生长伐

主要是在近熟林内进行。这时林分树木由于竞争,林木分化加剧,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呈明显下降趋势,需及时伐除上层残留木、生长不良的树木,选择好辅助木,降低林分密度,为保留木提供较好的营养空间,促进保留木迅速生长,以利于干形培育。下层抚育采伐方法主要用于同龄林。伐除被压木、濒死木及枯死木,部分中等木,以及过密的或受害的亚优势木、优势木。上层抚育采伐方法主要用于林相整齐的混交复层林,主要是伐去干形不良、霸王树、散生木。综合采伐方法主要用于林相不整齐的复层混交林或者以前采伐方式确定不合理的林相残破的林分,首先伐除有害木,然后适当确定采伐主层林中生长落后的树木,保留辅助木和优良木。机械采伐方法,主要用于人工林。由于人工林株行距规律整齐,可以机械地确定采伐树木。

2.7 卫生伐

主要是清除林分中的受病虫害的病树、枯立木、风折木、风倒木、过火木等,提高林内的卫生,改善林内健康状况,提高生态功能。主要用于受过自然灾害易引发病虫鼠害、森林火灾的林分,一般与其他抚育间伐结合进行,也亦可单独进行。

3 森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抚育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对森林抚育的意义认识不足,人们不能充分理解森林生态可持续经营思想,仍然认为森林抚育是木材生产的方式,而不是培育森林的手段,所以在实际作业中单纯取材,采优质材,不能起到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作用,甚至破坏了后备森林资源,无法使森林的总效益达到最大化。

3.2 森林抚育技术研究不够

森林抚育工作虽有成熟的理论支持,而且制定了相关的抚育技术标准和验收办法,但缺乏现地操作的应用技术研究。各抚育场地树种起源、组成、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不同,所以相应的抚育技术也不同。因此,造成起始抚育时间不准确,抚育场地选择不合理,抚育方式方法设计不当,抚育间伐强度、间伐周期确定不合理。对抚育后林分稳定性影响研究不足,造成林相、生长环境破坏,起到了负作用。

3.3 森林抚育管理不到位

一是对森林抚育投入成本低,造成作业工队以减小工作量,采好留坏、采大留小等形成弥补成本不足,从而降低了作业质量。二是技术指导中,技术人员不能跟班作业,指导不到位或以经验指导,生产作业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整改。三是检查验收过程中,仍存在木材经济效益高于作业质量

思想。

4 建议

4.1 充分认识森林抚育的重要性

树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林木生长发育规律和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来计划和设计森林抚育工作,充分认识森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把森林抚育作为培育后备资源的重要措施,通过优化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产能效益和碳汇功能的最大化。

4.2 加强森林抚育技术研究

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林龄、林种、林分类型进行实验,监测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间伐理论体系,形成科学的森林抚育模式。针对抚育生产工艺、各作业环节,进行抚育方法改进研究,形成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抚育技术体系。

4.3 加强森林抚育作业管理

对调查设计、生产作业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在作业期间,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做到作业前技术指导到位,作业中间跟踪监督到位,作业后检查验收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执行审批、拨交、验收制度。做到拨交一号,作业一号,验收一号,再拨交一号,保证作业质量。

4.4 做好森林抚育成效监测工作

建立森林抚育经营档案,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抚育措施等情况设定标准地。建立森林抚育信息数据库,开展成效监测与评估工作,定期监测森林生长变化情况,总结森林抚育经验做法,积累科学数据,为更好的培育森林后备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甘肃省森林抚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4

1 森林资源状况

1.1 林地面积现状

全省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hm2, 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3.18%。森林面积507.45万hm2, 森林覆盖率为11.28%。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271.91万hm2, 占林地面积的26.08%;疏林地16.57万hm2, 占1.59%;灌木林地360.79万hm2, 占34.60%。其中,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235.54万hm2, 其他灌木林地125.25万hm2;未成林地25.32万hm2, 占2.43%;苗圃地1.24万hm2, 占0.12%;无立木林地71.94万hm2, 占6.90%;宜林地294.88万hm2, 占28.28%。活立木总蓄积达24054.88万m3, 其中:森林蓄积21453.97万m3, 占89.19%;疏林蓄积338.71万m3, 占1.41%;散生木蓄积551.37万m3, 占2.29%;四旁树蓄积1710.83万m3, 占7.11%。

1.2 乔木林资源现状

项目区乔木林地总面积247.19万hm2, 蓄积21453.97万m3。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80.65万hm2, 蓄积2048.69万m3, 分别占乔木林总面积、蓄积的32.63%和9.55%;中龄林面积73.31万hm2, 蓄积6178.82万m3, 分别占29.66%和28.80%;近熟林面积39.72万hm2, 蓄积4712.60万m3, 分别占16.06%和21.97%;成熟林面积36.51万hm2, 蓄积5012.46万m3, 分别占14.77%和23.36%;过熟林面积17.00万hm2, 蓄积3501.40万m3, 分别占6.88%和16.32%。

1.3 林分状况

从摸底调查情况看, 全省中幼林主要以人工林居多, 主要集中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和小陇山、白龙江、子午岭等国有林区。林分结构大多是以落叶松、油松、云杉等树种为主的纯林, 林相单一, 结构简单, 同时, 从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看, 部分灌木层和草本层残缺, 水土保持能力低下, 部分灌木层及草本层生长又过于繁茂, 林区“小老头树”、“怪型树”、“藤缠树”等现象较多, 导致林木长势较差, 进而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2 森林抚育现状

长期以来, 甘肃省中幼龄林抚育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况, 天保工程实施前, 全省只有小陇山、白龙江 (主要以洮河林业局为主) 、子午岭林区开展过针对近成熟林为主的抚育采伐;天保工程实施后, 此项工作基本停止, 直到2009年, 国家开展中幼龄林抚育补贴实施试点后, 才逐年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指标任务。自2009年至2013年实施森林抚育工作以来, 5年共完成透光伐、生态疏伐、卫生伐、定株抚育、割灌除草和修枝等各类森林抚育任务共计32.99万hm2, 通过森林抚育, 改善了林木生长条件, 促进了林木生长, 提高了林分质量。抚育后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 改变了抚育前密度过大、灌木和目的树种生长竞争状况, 林木生长营养空间扩大, 森林的碳汇功能显著增强。同时, 林内枯枝杂草、病死木得到及时清理, 改善了林分内卫生状况, 减少了病虫害与火情发生概率, 森林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森林的多种功能得到提升。但也存在抚育管理、技术和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及时加强、改善和完善,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省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抚育成本高, 抚育资金短缺

全省中幼林抚育, 生产的都是小径材和薪柴, 经济价值低, 而抚育成本逐年上涨, 造成中幼林抚育入不敷出, 抚育积极性不高。从实地调查看, 制约森林抚育高效深入开展的最大瓶颈, 在于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甘肃省地处西部, 经济欠发达, 森林抚育国家补贴标准为天保工程区120元/亩, 非天保工程区100元/亩, 其中含包括间接费用, 主要用于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省、市、县没有其他配套资金, 而实际成本在200元-300元之间。森林抚育投入工作量较大, 由于目前社会劳动力紧张, 劳务工价大幅度上涨, 使得森林抚育成本过高, 该项目投资资金明显不足。在这样低投入的情况下, 各地在实际森林抚育中, 只能简单化实施, 采取或除草割灌、或修枝、或简单疏伐等单一措施, 或大量压缩施工工作量, 来达到完成抚育任务的目标。因此, 就造成了现行森林抚育中的措施单一、简单粗放, 很难达到森林抚育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3.2 质量达不到规范, 抚育效果不明显

一是实施单位作业设计编制不规范。作业设计存在现地调查不清、小班因子与现地不符、区划不准确、作业文本抚育技术方案针对性不强、操作性较差等问题, 增加了施工难度。二是小班作业质量较差。抚育作业中普遍存在施工作业不到位、作业强度与设计不符、小班内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作业质量未达到要求, 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小班抚育方式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主要在编制作业设计时, 未充分考虑林分实际情况, 部分小班应进行抚育间伐的林分设计而设计为修枝或割灌, 抚育手段单一, 部分间伐小班的间伐强度偏低, 作业效果没有达到改善林分内通风、光照及林木生长条件的要求。四是标准样地、对照样地、监测样地设置不规范。由于甘肃省地理跨度大, 自然概况和森林类型差别大, 监测标准和方法无法统一, 各单位普遍存在样地设置数量不足和设置不规范的问题。

3.3 缺乏分类经营管理, 技术体系有待完善

全国整齐划一的指标管理的根源在于没有对森林经营进行科学分类, 按照一个指标体系和管理模式进行经营管理, 显然是不科学的, 很难做到分类经营、分类施策, 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森林的功能效益。应该按照森林的功能属性进行类别划分, 按照森林的区位属性进行等级划分, 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5]。甘肃省应该依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规定、技术规程, 制定适合本省实际的森林抚育技术实施细则, 不要拘泥于国家的规定, 否则抚育效果工作未必开展的顺利, 抚育效果未必显著。

3.4 森林郁闭度低, 达不到国家标准

甘肃地处内陆, 大部分地区少雨, 森林生长缓慢, 生长量低下, 为了保证林木的成活率, 相当一部分地方在造林时采用一穴多株造林的面积很大, 林木对水、肥竞争激烈, 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 此类林分急需进行抚育, 但是总体郁闭度低, 只有0.5左右, 达不到森林抚育规程要求的0.8以上。部分带状或块状乔灌混交的林分, 按乔木的郁闭度计算, 林分根本达不到抚育标准要求, 而乔木树种急需进行森林抚育。

4 森林抚育对策

4.1 加强组织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 要明确责任职责。要重点加强省、市、县三级组织管理力度, 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 加强考核力度, 省、市、县主要负责领导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做到“一把手”组织、“一把手”带头、“一把手”负责的原则。要从省、市、县三级领导小组的建立, 到任务落实、编制作业设计及审查、工程施工、检查验收、成绩考核评价的全过程领导。并且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 及时发现和解决组织不得力的问题, 保证时间, 注重质量, 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和指导, 确保森林抚育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同时, 要从严从实督导。推动抚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加强督导至关重要。省、市、县三级组织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把督促检查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严把设计关和严把施工关这两个关键点上, 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森林抚育任务。

4.2 提高抚育投资

从近几年的试点和实施的实际情况看, 森林抚育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森林抚育作业质量不高的最大瓶颈。甘肃省地处西部, 经济欠发达, 省、市、县没有其他配套资金。森林抚育投入工作量较大, 由于目前社会劳动力紧张, 劳务成本大幅度上涨, 使得森林抚育成本过高, 该项目投资资金明显不足, 为全面推进全省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调动地方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积极性, 建议国家投资标准能向西部贫困省份有所倾斜。省、市、县财政部门, 也应想方设法, 多方筹集配套资金, 确保施工费用足额按时到位, 务使工作不掉链子、不走过场。

4.3 完善技术规范

甘肃省处于我国西北部, 呈狭长状, 东西长1655km, 南北最宽处约530km。且深居内陆, 省内天然植被分布复杂多样, 在全国植被区划的8个区域中, 甘肃就占据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温带荒漠区域、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共5个区域[6]。因此, 森林抚育对象和抚育方式都应因地制宜, 不能千篇一律。平凉、庆阳、天水、甘南、陇南等地区可针对乔木林进行间伐、修枝、割灌、除草等的抚育方式, 而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及河西地区等, 应将灌溉措施纳入森林抚育方式中, 且将灌木林也应纳入森林抚育范围内, 因为这些地区人工造林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的生态效益为主, 而人工灌木林在该区域所占比例较大, 生态防护效益明显, 纳入抚育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而现行的抚育规程未将灌溉和灌木林纳入其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 完善技术规程和规定。对成林的郁闭度低的林木, 也应纳入抚育范围, 因为抚育是双向的, 可将郁闭度不好的林木, 通过抚育使其生长的更好, 使其覆盖率更高。

4.4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为提高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质量, 需严格按照现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进行调查、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地区没有按照现行规定进行设计, 还沿用旧的规定进行设计, 沿用新规定的格式设计的, 却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 致使树种组成、郁闭度与实际不符, 采用的抚育方式并非结合小班实际的抚育方式, 抚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加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还要加强管理, 从任务下达的要求开始, 到作业设计评审、审批严把关, 才能杜绝设计质量差的现象。

4.5 加强抚育作业质量

一是实施单位与施工作业单位或个人签订施工作业合同。合同明确作业地点、面积、方式、时间、质量要求、验收程序、合同金额、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 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公开公示, 合同一经签订, 严禁转包。二是为防止出现质量事故, 施工作业期间, 试点单位加强对抚育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督, 派出技术人员分片跟踪检查, 对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资源破坏等事故的发生。三是在施工作业中, 领导亲自到场, 对施工过程实行全过程管理, 分管领导、技术人员划片包干, 蹲点指导, 全面落实施工合同制、现场监理制、施工日志。四是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和采伐公示制度, 实施采伐前将采伐地点、面积、树种、方式等内容进行3~5d公示, 做到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监督。强化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管理, 青山检尺到位和采伐台账登记清楚, 确保了试点工作安全、可控[7]。

4.5 科学做好效益监测

森林抚育效益监测工作是研究性质的工作, 地县林业局、林场科研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力量薄弱, 未必能够胜任, 也未必能够善始善终地完成此项工作, 目前的情况大部分是走过场, 有的根本未实施这项工作。因此, 建议抚育工作应该与省级科研单位或省级高校合作, 由其负责森林抚育效益效果的监测工作, 为森林抚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 7.

[2]国家林业局.森林抚育规程[S].2009 (1) :27-29.

[3]林太本.浙江省森林抚育经营存在问题及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 2013 (4) :5.

[4]高清和.在全省森林抚育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甘肃林业, 2011 (4) :5.

[5]许新桥, 赵中华.我国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J].林业经济, 2012 (12) :71.

[6]伍光和.江存远.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森林抚育补助发放通知 篇5

根据湘财农指〔〕308号文件精神,现下达2016 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共计200万元,其中直接费用190万元下达至财政局农业补助资金专户,间接费用10万元下达至林调院。请相应列入 2016年支出功能科目“2130205 森林培育”,支出经济科目“3029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请按照有关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确保专款专用。

xx市财政局

探讨森林抚育 篇6

1 森林现状

我国现有中幼林面积15.7亿亩,占林分总面积的67%。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开展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我国森林生长不良,质量低下,病虫害频发,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森林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人工林发展之快、面积之大为全球之冠,不少地区已无地可造,但是人工林大多树种单一,生长状况却是很不理想,而天然林树种复杂,径阶跨度大,密度分布不均,随机性太强。

br> 2 森林抚育的目的和作用

(1)加强中幼林抚育等森林抚育经营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主要途径。抚育间伐是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以促进后备资源的培育,并兼得一部分木材的经营措施。及时调节林分密度,以利于林木正常生长,适时调整林分的树种组成,使之形成适当的比例。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品质和林木质量。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科学培育,提高生长量,缩短培育周期,增加单位面积的林分蓄积量,促进近中熟林资源源源不断地递补到成熟资源行列,增加可采资源。使大部份林区恢复到混交、异龄、复层的林相,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2)通过森林抚育能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及时伐除感病林木,增强抵抗森林病虫害的

能力。

(3)通过森林抚育能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效能。

(4)通过森林抚育能提高森林的景观效果,更好地发挥社会效应。

(5)通过森林抚育能提高森林的抵抗大风、雪压、雷击、雨凇危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3 森林抚育的技术指标

森林抚育是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

3.1 抚育间伐

3.1.1 透光伐

在林分的幼龄林阶段、开始郁闭后进行的抚育采伐。间密留均、留优去劣,调整林分组成,为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天然林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人工林郁閉度不低于0.7。

3.1.2 生态疏伐

在特用林和防护林的中龄林中进行。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盒伐除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

3.1.3 生长伐

在中龄林阶段进行的抚育采伐。伐除生长过密、生长不良和影响目标树生长发育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加速保留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期,提高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抚育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飞播林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7-0.8。

3.1.4 卫生伐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森林中进行,选择性地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的林木。抚育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以上。

抚育材及抚育作业剩余物的处置应当综合考虑有效利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进行合理分类并采取运出、平铺,或者按一定间距均匀堆放等适当方式处理。必要时,还应对伐根进行适当处理。

3.2 人工修枝

在中幼龄林阶段进行,主要适用于天然整枝不良的林木。要求幼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中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

3.3 割灌

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设计割灌除草等抚育方式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天然更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原则,科学设计抚育强度和方式,保护珍稀物种、保留天然更新目的树种的幼苗和幼树。

3.4 综合抚育

综合抚育是采取抚育间伐、人工修枝和割灌除草等多种营林措施的森林抚育。针对情况复杂、单一抚育方式无法达到抚育目的的林分,应当实行抚育方式的配套组合,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

4 目前中幼林抚育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4.1 认识上的偏差

有的认为森林抚育就是采伐,采伐就有风险,不愿做这个项目;而有的认为中幼林抚育是国家投入较少的一个项目,没有多少利润,甚至亏本,也不愿做这个项目。企业企盼国家对森林抚育给予经济扶持,等靠要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积极主动性。目前的森林抚育经营计划往往是项目式的、一次性的,缺乏整体设计。

4.2 补助资金较少,物价上涨,民工工资大幅提高

现在国家给予的抚育补助,总量少,标准低,有些项目还在试点中,影响了面上的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4.3 规划不合理,限额机制的影响

森林抚育的采伐木占采伐限额,实施天保工程后,企业采伐限额已调减近半,受企业经济利益驱动,限额用在森林主伐比用在抚育采伐合算。

4.4 施工过程中存在抚育不到位或者抚育过度,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问题

森林具有地域性等差异,南方和北方的森林、不同树种、不同林龄的森林不能采用同样的抚育经营方式。

5 建议、对策

(1)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森林抚育经营的根本转变。把森林抚育经营作为“十二五”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加大森林抚育经营力度,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在“十二五”实现根本转变。

(2)要拓宽发展思路,把森林抚育经营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生物质能源利用、林下产业开发利用等紧密结合,加快探索建立以抚育经营增强森林资源自我保护能力、以产业开发带动抚育经营的共赢模式。

(3)突出重点,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安排上切忌搞平衡,撒“胡椒面”,优先在森林资源相对集中,中幼林比重大,立地条件好,短期内易见成效的林区开展试点,优先选择密度大、结构不合理、卫生条件差的中幼龄林作为抚育对象。

(4)加强政策扶持,为加快森林抚育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各地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推进森林抚育经营的地方性法规、制度,确保森林抚育经营依法依规实施。要加大森林抚育经营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森林抚育经营资金。

(5)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重点在人工林,同时也可选择退化的天然次生林开展森林抚育试点。不少地方对天然次生林进行抚育采伐、适宜补植等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的效果很好,是天然林经营的好方式。其次低产低值林改造也要适当列为试点范围,把试点对象、范围扩展一些,通过认真实施,总结经验,为全面实行森林经营工程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英.《中国林业》

[2] 林进.《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坚定不移地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道路--扎实做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

[3] 卢江婷,尉明.浅谈幼林的抚育管护[J].陕西林业,2008(4):38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7

1 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理论方面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森林抚育技术理论体系仍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森林抚育经营主导理论, 各个地区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建设参差不齐, 有些地区出现严重滞后, 各地森林经营方案内容空泛, 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多数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没有投入到实践中去。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抚育技术依据, 导致一些地方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 不能因地制宜, 而是生搬硬套国家标准与技术规定, 因此, 效果不佳。个别地区为了加快树幼苗的成长速度, 简单套用割灌除草措施, 将所有杂草都清除, 这就破坏了林下的植被, 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这样得不偿失。

1.2 技术指标方面

1.2.1 抚育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 很多地区仅仅注重降低林木密度, 抚育范围比较局限。补植补造不及时。有效改善林分结构的重要方法就是适当地填补植被, 这些植被能够给林木提供相应的养分, 二者相互促进, 且有利于森林结构的稳定性,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2.2 指标因子单一。

当前, 很多地区仅依靠郁闭度来判断森林是否需要抚育, 而忽视了林木布局、组成等重要因素, 不利于设计的科学性。其次, 指标因子没能衡量林分结构, 林分的混交程度、树种的优劣等状况为被列入调查因子中去, 从而对森林抚育造成困难。

1.2.3 郁闭度指标使用不完善。

郁闭度是反映林分结构与密度的指标, 但在不同的领域中, 去表达的内涵也有所差异。在林学中, 与郁闭度相关的, 如盖度、林冠密度等, 而我国的《森林抚育规程》对郁闭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在实际的运用中, 郁闭度无法成为林分水平分布格局的衡量指标。此外, 由于目前我国采用的仍然是目测法来确定郁闭度, 所以, 精确度不高, 而森林郁闭度岁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给设计施工造成一定困难。

1.3 技术手段方面

第一, 抚育装备水平低。当前, 我国森林抚育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比较低, 数据采集效率低, 采用的调查方法多是目测, 精度有待考究, 林业监测资源无法共享, 缺乏先进技术的引进应用, 如遥感技术、3S技术等难以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推广。第二, 经营数表编制滞后。一些已编制的数表, 内容长期不修订和更新, 森林度量衡准确度降低, 由此, 也为森林抚育带来不良影响。第三, 管理效率较低。目前, 我国的森林抚育的档案数据在很多地区都没有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 主要依靠人工统计, 由于笔误或其他原因会导致数据出现偏差, 数据的精确性降低, 且不利于日后的数据资料的查询。

2 建议

2.1 完善森林抚育技术理论体系

要逐步完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及森林抚育规程等技术标准, 建立长期的规划制度, 以对地方的森林抚育进行总体指导。而地方进行森林抚育时, 要在国家的经营技术体系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编制属于地方的森林经营规划, 以适应每个地区的特色。

2.2 健全森林抚育技术指标体系

第一, 采用郁闭度、保留株数衡量抚育强度。以郁闭度为参考指标, 以保留株数为量化指标。第二, 保留平均根径为调查因子, 为检查森林抚育前后林木的变化提供数据。第三, 确定不同林木割灌除草的指标及技术。第四, 适当引入结构化森林经营参数, 如角尺度、大小比数等, 将其转化为生产指标。

2.3 改良调查及设计技术

第一, 采用网格法或照片法测量郁闭度, 以尽可能地减少误差。第二, 添置GPS激光测距仪、郁闭度观测仪等设备, 保证调查设计的精确性。第三, 加强森林抚育调查工具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以提高调查及设计的效率。第四, 根据国家林业数表相关管理办法, 做好经营数表编制。第五, 加快森林抚育经营建设水平, 尤其是信息化建设, 利用计算机技术、GPS、3S技术等进行抚育调查, 从而提高效率和精确度。第六, 大力推广森林抚育技术, 完善施工手册, 让护林工们都能很快地学习到森林抚育施工技术。

3 结语

目前, 我国的森林抚育技术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 存在很多不足。而森林抚育关系到将来我们国家及个人的命运, 因此, 必须做好森林抚育工作, 攻坚克难, 完善森林抚育技术体系, 提高抚育效率及效果。

摘要:根据近年来我国森林抚育的现状, 从森林抚育的理论、技术及指标等层面对我国森林抚育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建议, 以期对今后我国的森林抚育工作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森林抚育,技术体系,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8

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是国家林业局2009年启动实施的一项新的林业项目, 是森林经营的重要内容, 是调整林分树种组成和密度, 改善林分卫生环境状况, 促进林木生长, 科学培育森林资源, 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使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是天保工程二期重要的子项目之一。

(1) 通过森林抚育, 使现有林木分布均匀、林相整齐、郁闭度合理, 林分生长环境良好, 从而更好的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通过森林抚育, 将枯枝及病死木清除, 改善了林木的营养空间、光照条件和生长环境, 抑制了病虫害的滋生, 有效预防了火灾的发生, 使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为充分发挥森林的多效功能。

(3) 通过森林抚育, 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森林群落结构, 实现森林群落在人为干预条件下的林木蓄积的最优化, 林木质量的最好化, 生态防护的最大化, 取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同时做好林地清理工作, 消除火灾隐患。

(4) 通过森林抚育措施的落实, 改善林区道路等基础实施, 使营林作业更加便利。

2 永仁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情况

永仁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森林抚育补贴项目, 截止2013年, 共实施森林抚育试点项目任务达85000亩。通过近几年森林抚育的实施, 积累了丰富的森林抚育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 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亟待探讨和改善, 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和成效。

2.1 资源状况

永仁县土地总面积323.13万亩,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8.45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83.08%。在林业用地中, 有林地面积225.68万亩, 占林业用地的84.01%,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853.53万m3。全县共有用材林92.17万亩, 其中中幼龄面积60.46万亩, 占用材林面积的65.6%, 蓄积228.32万m3, 占用材林蓄积的47.32%。

中幼龄林均为永仁县林业局采伐后逐步更新起来的二、三代云南松林。由于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 永仁县全面进入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保护天然林、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转变时期。永仁县的中龄林林分状况表现为林木较密, 林分郁闭度较大, 林木个体十分纤细, 林内光照不足, 通风条件较差, 林木养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 林内枯死木较多, 林下植被很少,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潜在威胁大;幼龄林林分状况主要表现为乔灌混杂, 下木密集, 藤灌杂草丛生, 卫生状况不良, 林内通风状况差, 林木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 亟需进行森林抚育。

3 项目实施效果

(1) 经济效益进行森林抚育, 抑制了非目的树种与目的树种的竞争, 林内通风透气, 林木生长环境改善, 促进了树木的高生长和胸径生长, 增加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经过对比实验发现, 及时进行抚育间伐的中龄林比未进行抚育间伐的中龄林, 高生长平均增加0.5m, 胸径生长平均增加0.6cm, 每亩蓄积多增加0.62m3。及时进行抚育的幼龄林比未及时进行抚育的幼龄林对比, 高生长平均增加0.7m, 胸径生长平均增加0.8cm, 每亩蓄积多增加0.71m3。本次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任务完成。永仁县共有中幼龄林面积60.46万亩, 按80%的中幼龄林进行森林抚育, 可进行森林抚育面积为48.37万亩, 幼龄林20年后进行主伐, 中龄林10年后进行主伐, 全县中幼龄林到主伐时共增加森林蓄积量415.16m3。按出材率68%计算, 完成全部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可为永仁县增加木材储备415.16m3, 按现在木材价格900元/m3计算, 木材储备经济效益37.36亿元。抚育间伐过程中还可生产间伐材38.7万m3, 实现间伐材收入3.48亿元。

(2) 生态效益通过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的实施, 砍伐有害木, 淘汰非目的树种, 扩大目的树种的生存空间, 加速林木生长, 形成理想的林分结构, 增强林分稳定性和机能, 从而使林分抗病、抗害能力提高, 并在改善结构的基础上, 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全面功能, 促进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同时, 也加强了森林防火能力, 有利于森林病虫害防治, 有效的保证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3) 社会效益森林抚育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 吸纳劳动力多, 实施森林抚育项目, 需要大量的劳务工, 可以促进林区职工和林农季节性就业, 并获得可靠收入, 有助于解决林区职工以及林农就业困难和收入水平低等突出民生问题, 林场发展的局面更加稳定。全县48.37万亩的中幼龄林开展森林抚育可为社会提供约145.11万个工日的社会就业机会, 按每个工日80元计算, 可为林农提供1.16亿元收入,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4 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森林抚育质量检查, 发现在中、幼龄林抚育采伐设计与施工作业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4.1 认识不到位

部分领导对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甚至有些领导只要听说采伐就认为是砍木材, 生怕出问题, 就避而远之, 不愿开展该项目。因此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无论是商品林, 还是公益林, 都必须通过抚育经营才能提高林分质量。采伐与培育不是对立的, 而是和谐的关系。林农也存在认识上的问题, 部份林农只顾眼前利益, 不考虑长远利益。

4.2 作业设计与实际脱节

在森林抚育采伐中, 由于林分密度不均匀, 在实际抚育中, 不同地块的采伐强度也就不同。为了达到抚育目的, 对于林分密度大的林子, 其采伐强度应大于规程规定的采伐强度;而对于林分稀疏的林子, 其采伐强度就会小于规程规定的采伐强度。但是现在有些林分的抚育采伐, 作业设计与实际操作会存在着矛盾。中龄林生长伐抚育采伐超设计强度, 在选择应伐木对象时砍伐那些径级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木, 造成林分中林木株数分布不均匀, 导致林分质量下降, 连年生长量下降。

4.3 过于重视经济效益

森林抚育采伐并不是木材的生产措施, 而是森林经营的措施, 不能只简单地去追求采伐木材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超强度采伐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时期, 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 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巨大报复, 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

4.4 抚育成本高, 补贴标准偏低

目前了抚育质量抚育成本大约300元左右, 与实际补贴120元差距较大。多数林分密度过大, 杂灌丛生, 抚育工作量大, 而近年工价又飞速上涨, 多数林区交通不便, 特别是多数国有林场包袱很重、困难重重, 拿不出太多资金。

4对策与建议

4.1提高调查和设计的质量, 灵活应用设计规程

作业设计是进行森林抚育的依据, 它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作业的好坏, 好的设计能更好地促进森林的生长, 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作业设计是森林抚育采伐的基础。外业调查时, 一定要坚持现地调查的原则, 要把小班的面积、林分类型、调查准, 抽取的标准地要有代表性, 特别是长有散生母树且分布不均匀的林分, 必须进行每木检尺, 并单独计算采伐量。根据外业的基础资料进行方案设计, 制定相应的抚育措施。在实际抚育采伐作业施工中, 要灵活应用森林采伐作业设计规程, 在满足设计需要的同时, 全面实现森林抚育的目的。

4.2加强森林经营理念的宣传教育,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大力宣传森林经营是保证林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全面普及森林抚育的相关知识, 使采伐林木的个人和单位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森林抚育的重要性, 并自觉地遵守设计规程。其次是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森林并合理的进行抚育, 对超范围和超标准采伐的要实施严格的法律制裁, 从重打击, 不仅使滥采滥伐者不能获得经济利益, 还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最后, 在追求森林抚育经济效益的同时, 要以保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受破坏为前提, 在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增加木材的生产, 使森林抚育采伐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值。

4.3充分利用抚育剩余物, 提高森林抚育的经济效益

通过纸浆厂、中密度加工厂、人造板加工厂、木地板加工厂、生物质燃料和野生菌种植等, 充分利用6cm以下的剩余物进行精、深加工, 从而提高森林抚育剩余物的利用价值, 增强森林抚育质量。

摘要:对永仁县天保工程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使后续的森林抚育工作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

关键词:永仁县,森林抚育,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徐桂生.论森林抚育的意义和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9

福贡县土地总面积为411.9 万亩, 其中林业用地358.91万亩, 占87 %;非林业用地52.99 万亩, 占13%;林业用地面积中:林地288.4308 万亩, 疏林地1.1067万亩, 灌木林地65.4988 万亩, 未成林造林地0.8609万亩;无林地面积0.4119 万亩;宜林地面积2.5994万亩。森林总蓄积3432.74 万m3。在有林地中, 乔木林面积为283.87 万亩, 其中幼龄林面积为45.85万亩, 中龄林面积为88.12万亩, 近熟林面积为36.4万亩, 成熟林面积为68.54 万亩, 过熟林面积为44.96万亩。中幼龄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47 %, 中幼林多属天然次生林, 林相参差不齐, 树龄差异大, 树种复杂, 密度分布不均, 下木密集, 藤灌丛生, 林间卫生状况差。人工林因造林密度过大, 郁闭度在0.8以上, 乔灌混杂, 造成人工林分质量下降, 林分中自然枯死严重, 火灾隐患加大, 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合理经营中幼龄林抚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2 福贡县森林抚育实施情况

自2011福贡县启动森林抚育试点项目以来, 累计实施森林抚育试点项目50000亩。主要抚育方式有生长伐、卫生伐等, 主要抚育内容有修枝割灌、疏伐、抚育间伐等。根据福贡县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森林抚育和抚育后定期进行监测, 经过抚育的林分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光照增强, 林木个体生长加快, 林下植被增多, 通风状况改善, 林分抗病虫害, 抗火灾能力增强。

3 主要的做法

3.1 组织管理

成立了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担任组长, 县林业局局长和县财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的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天保办, 负责处理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监督检查指导及其他日常事务工作。

3.2 政策宣传、业务培训

宣传森林抚育的目的和意义, 特别要强调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的是提高森林生长势, 提高林分质量和抗灾害能力, 是提高林地生产力, 并非是森林采伐。同时, 对抚育地点、权属、范围、面积、树种、方式、实施单位、抚育期限等进行公示。公示范围还应扩大到周边村镇、当地报纸、电视、广播等, 接受社会监督, 依靠科学技术, 强化科学管理, 是振兴林业的根本出路。福贡县根据实际情况, 抓好各级各类技术人员的各种培训, 加强对抚育项目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3.3 签订施工合同

为确保森林抚育任务及时、高效、安全完成, 签订森林抚育合同, 明确抚育任务、地点、范围、质量要求、完工日期、施工安全等相关内容, 保证了森林抚育的进度和质量。

3.4 组织施工

(1 ) 抚育作业前完善各类相关手续、确保抚育项目的合法性, 在抚育作业过程中, 严格进行“标桩打号, 挂牌抚育”对每个小班中所要抚育采伐的林木用红油漆打“×”标记, 严格执行抚育作业前的公示制度。

(2) 抚育作业中期严格把关。严格按照抚育采伐技术要求进行抚育采伐, 在抚育过程中派出技术人员、林政执法人员到现场指导、监督整个抚育过程, 同时安排专人做好统计台账, 及时统计上报抚育情况和抚育采伐量。

(3) 整个抚育过程要严格执行管理: (1) 领导定期到各个抚育区进行巡视检查, 确保抚育工作正常运行; (2) 天保办到抚育区进行抚育采伐技术检查, 确保抚育采伐操作规范; (3) 林业技术人员认真进行现场检尺, 确保抚育采伐量的准确。

(4) 抚育作业后期管理, 严格抚育验收制度。实行抚育检查验收制度保证抚育作业质量, 根据作业设计的要求, 在抚育采伐过程中, 及时组织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对抚育区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验收单。抚育采伐后, 抚育区内遗留下的大量采伐剩余物要及时清理, 杜绝森林火灾隐患和病虫害, 保证保留木的健康正常生长。

3.5 资金管理

(1) 加强资金管理。补贴资金用于中幼龄林抚育有关费用支出, 包括间伐、修枝、割灌、剩余物清理运输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直接费用以及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档案管理、成效监测等间接费用。

(2) 补贴资金分账核算, 专款专用。县林业局和县财政局协调、配合, 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

3.6 加强档案管理

专人负责, 妥善保管森林抚育工作管理中产生的文字、电子材料、建立电子档案。保证地块与图、表、册相一致, 各种会议记录、公示情况、施工合同、信息报表等资料齐全。

4 取得的成效

(1) 生态受保护。通过森林抚育经营试点项目的实施, 合理调整了树种、林种结构, 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林农得实惠。通过项目建设, 带动中幼龄林的经营管理水平, 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增加了当地林农经济收入。

(3) 开展林下经济, 增加群众收入, 促进全县林产业的发展。森林抚育度试点项目与林产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森林抚育块积极开展林下经济, 种植 (重楼、草果、黄连) 。既保护了森林资源, 又增加了收入。

5 存在的问题

(1) 补助标准底, 林农参与积极性不高。国家对森林抚育的补贴每亩120元, 由于受山区, 劳动力的影响, 每亩投入的经费比国家下达的多二、三陪, 补助标准低, 林农森林抚育获得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林农积极性不高。

(2) 与现实有矛盾。森林抚育的目的是提高林分质量, 往往由于抚育需形成单一林种或单一的同龄林不利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提供木材料, 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 但抚育原则是砍劣留优, 砍小留大, 砍坏留好, 由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砍劣的没有经济效益, 抚育出的木材经济价值低而处理的成本高。

(3) 任务下达时间每年都是10月份, 外业调查和施工难度特别大, 气候环境恶劣, 造成外业调查无法按时进行。

6 对策建议

(1) 加强宣传工作, 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张贴标语、发放户主通知书、制作宣传牌等形式进行宣传, 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森林抚育建设当中, 真正体现出公益性和全社会性。

(2) 提高补助标准, 增加林农的积极性。由于我县山高坡陡, 经过坡改平面积以后, 实际操作面积远远大于设计面积。建议提高每亩补助标准, 使林农从森林抚育中真正受益。

(3) 将抚育经营与产业发展积极结合起来, 与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相结合, 通过产业拉动提高抚育经营的内在动力。

(4) 深入一线, 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森林抚育工作按期完成。

(5) 不断总结和探索好的经验、方法, 从内部管理, 组织实施、监督、验收环节上下功夫, 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的管理办法、施工办法、验收办法及措施, 保证森林抚育有条不紊、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贡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昆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014.

[2]国家林业局.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R].北京:国家林业局, 2014.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10

奇台林场从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 由于国家中幼林抚育的专项资金投入, 而林场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 使得中幼龄抚育工作基本没有开展过。这样导致森林结构和质量问题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纯林多、密度大, 有的林分郁闭度达到0.9, 林木对光、水、养分竞争激烈, 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林中大量枯枝落叶和枯死木又为森林防火带来了较大隐患, 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2 中幼林抚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受工程制约, 工作难以开展

中幼林抚育, 在抚育间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生产部分规格材, 因上级主管部门没有下达木材生产计划和指标, 受采伐限额的限制, 手续很难办, 没有采伐指标, 所以采伐证、运输证无法办理。

2.2 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受过去传统森工木材的影响, 大家在思想上形成了对森林资源“重取轻予”、“粗放经营”、“重造轻管”、“重封轻抚”的思想观念, 却忽视了中幼龄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再加上森林经营投入大, 见效期较慢, 国家对森林经营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小, 很难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经营氛围。

2.3 利用率不高

(1) 出材少。幼龄林进行透光伐, 主要是进行松土、除草, 没有木材产品, 而地中龄林进行透光伐、卫生伐、生长伐等, 其产物大多是薪柴和小径木。 (2) 成本高。抚育间伐点多面广, 由于林区公路多为森工采伐时修的林区公路。 (3) 销售难。林区内牧民多为哈萨克少数民族, 有着“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 因此, 对薪柴、小径木这些间伐材基本没有市场, 即使能销售, 价格也十分低廉。 (4) 效益低。因为中幼林抚育不是以生产木材产品为目的, 只是为提高森林质量而进行的作业, 这样就只见投入不见产出, 必然导致效益低下。

2.4 作业小班抚育措施不到位

森林抚育任务下达时间晚, 造成11月冬季才进行外业调查, 这给外业调查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 受冻挨冷、雪深坡陡, 不管是人员还是雇用马匹都存在一定危险性, 进而还会影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而到了第2年夏季 (5月底~6月中旬) 才开始进行去年的中幼林抚育, 树干上的干枝较难清理。

2.5 需调整森林抚育技术标准

修枝高度 (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3, 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2) 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山区作业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

3 中幼林抚育对策与建议

3.1 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天保工程二期国有中幼林抚育工作。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森林抚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做法及政策, 促进国有中幼林抚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加强培训, 严格审批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在组织管理、调查设计、施工作业等方面, 加强对天保工程二期中幼林抚育工作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 培训对象要包括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作业施工人员, 关键岗位要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3.3 完善政策

在目前实施木材限额采伐指标管理体系中, 中幼林抚育间伐指标应实行单列, 不纳入木材生产一本账计划。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森林资源状况编制上报中幼林抚育间伐规划和年度实施建设计划, 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 单独下拨中幼林抚育间伐指标, 林场应按照抚育间伐规程和作业设计施工, 最大限度地满足抚育间伐工作的需要。在中幼林抚育过程中, 要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 研究制定中幼林抚育过程中税费政策, 力争减免各种税费。

3.4 提高认识

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提高对中幼林抚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 通过中幼林抚育提高森林的稳定性, 改善森林生态条件。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未下达下一年的抚育任务计划之前, 提前完成外业调查工作, 创建林场自己的抚育任务数据库, 全面完成全年的森林抚育任务。

3.5 加大投入

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优化林分结构, 促进林木生长, 加大森林资源培育的有效措施, 可现在的补贴标准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中幼龄抚育工作是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和补贴标准,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引导地方、社会和群众增加对中幼龄林抚育的投入, 调动全社会参与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工作。

3.6 加强监督

要对中幼林抚育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对作业质量加强监督管理, 推行施工员跟班作业, 强化检查验收, 建立健全中幼林抚育档案。加大森林抚育作业区道路建设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应用各种森林抚育经营新技术。

3.7 结合实际修订作业标准, 提高技术水平

根据实际修订修枝高度为:2.5m~3m。直径低于4cm、高度低于2m的不用修枝。林缘15m之内不宜修枝, 禁止在35°以上的险坡或石崖等危险处作业。围绕着森林经营的关键技术, 以管护所为单位,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从而提高森林经营人员的素质。

摘要:介绍了奇台林区中幼龄林现状, 分析了中幼林抚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了中幼林抚育对策与建议。

森林抚育间伐方法与意义 篇11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生态环境;影响

抚育间伐直接作用于林木,与环境同时影响林木的品质和生长。中国抚育间伐历史悠久,早在宋代便有记载。森林抚育是指从森林发生至森林主伐利用前一个龄级,所实施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调整林木关系,旨在实现森林速生、优质、丰产的经营措施。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之一,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研究不同抚育方式、强度和频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对重建、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固有功能及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以31块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样地为例,对不同抚育强度后侧柏林生长、林下植被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侧柏林分经不同强度抚育后单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林分蓄积生长均增加,不同抚育强度下单木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和林分蓄积生长量与立地条件有关,好的立地条件宜采取强度抚育,较差立地条件宜采取中弱度抚育;侧柏林分经弱度、中度抚育后林下植物种类增加,经强度抚育后减少;不同强度抚育后林下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增大后者对抚育强度更为敏感;林下灌草生物量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并随时间增加;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种间竞争程度与立地条件有关,好的立地条件能够经受较强的人为干扰,差的立地条件受弱度干扰就会打破种间生长平衡。

1 森林抚育采伐的种类

(1)在幼龄林前半期,即林分开始郁闭后,为保证目的树种(或主要树种)不受非目的树种(或次要树种)和其他灌木的抑制而施行的采伐。主要目的是调整幼林的组成,使目的树种尽早获得有利的生育空间,保证其数量在林分中占据一定的比例。(2)除伐。透光伐以后,在幼龄林的后半期,即林分完全郁闭后,继续伐去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进一步调整幼林的组成,使主要树种在形成的新林中能占优势。此外,还应伐去主要树种中过密的、生长不良的林木,以保证幼林的正常发育成长。(3)幼龄林通过透光伐、除伐后,树种组成基本确定,林分进入速生时期。这时林木高生长最旺盛、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激剧。为调节主要树种之间的矛盾,达到促进保留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经济用材的质量和产量时采用疏伐。

2 森林抚育采伐的强度

(1)用材林抚育采伐:人工幼龄林透光伐去原有株数的25%~40%或蓄积量的10%~20%,天然幼龄林透光伐可伐去原有林分蓄积量的10~20%;人工中龄林疏伐(生长伐)可伐去原有株数的15%~30%或蓄积量的10%~20%,天然中龄林疏伐(生长伐)可伐去原有林分蓄积量的15%~30%。抚育采伐强度的确定,应掌握陡坡小于缓坡阳坡小于阴坡,山地小于平地的原则。每次采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得低于0.6,不得形成“天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原则上不实施抚育采伐。2防护林抚育采伐:人工幼龄林透光伐可伐去原有株数的(2)0%~30%或蓄积量的5%~15%,天然幼龄林透光伐可伐去原有林分蓄积量的5%~15%;人工中龄林疏伐(生长伐)可伐去原有株数的10%~25%或蓄积量的5%~15%,天然中龄林疏伐(生长伐)可伐去原有林分蓄积量的10%~20%。块状防护林抚育采伐后林分郁闭度保留在0.6以上,并不得降低其生态效益;带状防护林抚育采伐后林分疏透度保留在0.4以上,并保持原林带总体结构。对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形成分布不均的中幼林,可采取定株抚育采伐;对密度大,竞争激烈,林木出现挤压且结构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林带,可进行株间间伐。(3)特种用途林抚育采伐:风景林按照森林美学原则,进行有利于调整森林结构的弱度抚育采伐;母树林、实验林按营建技术规定与要求进行抚育采伐。国防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环境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林原则上不进行抚育采伐。

3 森林抚育采伐的主要目的

(1)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天然幼林往往密度过大,分布不均。人工林虽按经营要求和树种特性配置密度,分布均匀,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单株林木的营养空间缩小,并感到不足,及时抚育间伐,保持该年龄阶段的合理密度,未给留存木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与此同时,可加速林下枯落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从而给林木创造较好的生长条件。(2)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由于抚育间伐扩大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地下根系提高了活性,能更好地吸收养分与水分。树冠能得到舒展,产生适中的冠幅和叶面积,从而使林木得到较好的生长。尤其径生长随密度的降低而明显提高,这就可以大大缩短林木培育期限,早日到达工艺成熟规格要求。(3)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自然发展的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会有大量林木逐渐死亡,自动调整密度。然而在这种自然稀疏过程中,被淘汰的个体未必都是劣质材,保留者也并非干形都良好。因此,应通过抚育间伐,有目的地选择保留木,用人工选优代替自然选择,这样可以提高林木质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木材利用率。

森林抚育存在问题 篇12

森林抚育是培育和利用森林的主要方式, 抚育采伐和主伐更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在日常采伐活动中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遵循科学的抚育方式, 使得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可持续的利用, 也没办法获得更高的效益, 这让人类资源紧缺的问题更加显而易见。

抚育间伐能维护森林的多功能性, 涵养水源, 获得更多的林副产品, 同时缩短林木培育期, 提高林木质量, 更能增强林木抗逆性, 使森林获得多种效益。不同的主伐更新方式也在获取木材的同时确保了森利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相反, 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抚育, 森林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 而且林木质量不能大量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进行森林抚育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间伐的技术措施

2.1 间伐方式的选择

抚育采伐也叫抚育间伐, 以培育森林为主, 有严格选木要求, 所间伐相对于主伐, 更为繁杂。抚育间伐有透光伐、疏伐、卫生伐等, 而根据不同的环境及林龄状况进行选择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透光伐多在幼龄时进行, 清除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或其它植物, 包括一些质量低劣的林木, 因为这个阶段是林分生长的关键时期, 透光伐可以为林分争取更好的生长环境。透光伐包括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等几种实施办法, 可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及当地的经济交通等方面确定方案。而疏伐有上层 (伐掉优势木中有缺点的林木) 、下层 (多伐除下层劣势木) 、综合 (上下结合) 、机械、景观等疏伐方法, 多在中壮龄阶段进行, 林分郁闭后, 根据林木生长状况进行分级, 砍除分叉木, 折顶木等生长状况比较差的林木, 保留优良木及对生态物种多样性有利的树种和各种草本灌木, 在人物力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多用综合疏伐法。而卫生伐是在林分生长期间出现病虫害、风倒、火灾等各种时候进行, 保证林分卫生状况, 使林分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间伐的应用与原则

在整个抚育间伐的工作中, 要遵循砍小留大, 砍坏留好, 砍密留稀, 保持森林生态平衡等原则。可以通过林分生长量下降期, 林木分化程度, 林分直径离散度树冠大小, 林分外貌和经济条件确定是否可以开始抚育。采伐过程管理者根据当地的地形交通状况, 并对比相似情况的林分, 结合自身经验, 综合对抚育工作做一个完整可实施的方案, 并对工作进行时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结合实时状况灵活的解决。

2.3 间伐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天然林均是由多种林木组成的混交林, 抚育间伐通过调整树种的组成, 可以保证目的树种的生长。在天然幼林中通过调控林分密度满足苗木的营养面积, 除去劣木提高林木整体质量, 促进林木生长, 大大缩短了培育期, 能更快的进行主伐获取木材。同时使整个森林的卫生状况更加良好, 森林多种效益得到发挥,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使森林得到可持续性的生长利用。

3 主伐更新的方法

3.1 主伐更新的结合应用

主伐是以获取苗木为最终目的, 跟间伐的区别是一般不存在选木问题, 然而产生的采伐迹地的更新是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 所以主伐之后必须更新, 主伐与更新工作可以综合起来一同考虑进行, 以达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择伐、渐伐和皆伐是主伐的3种不同方式, 择伐是异龄林常用的采伐方式, 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无限期的重复的伐除最老或最大径阶的成熟林木, 择伐多分为群状或单株进行, 采伐单块面积相对较小, 但在其过程中可相对控制面积, 从而使此法不只适用于极耐阴的树种进行林下更新, 同时也能促进喜光树种的生长。而同龄林中常采用的主伐方式是渐伐和皆伐, 渐伐可以看做采伐更新同步进行, 在成熟木的庇护下促进林分更新, 渐伐中的第一第二步, 预备伐和下种伐可看做是促进种子成熟天然或人工促进下种, 伐去部分成熟木使林分结实率更高, 也使种子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接下来再进行受光伐将部分成熟木伐去使幼苗获得足够光热条件迅速生长, 最后待更新苗木能自由生长后伐掉所有庇护成熟木, 也称终伐。皆伐, 顾名思义, 一次大面积采伐成熟木, 虽然可分带状进行, 但对环境的影响依然是最大的。在采伐之后要考虑到怎样去更新迹地, 更新方式有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等方式, 人工更新自然是最快的, 可多考虑到经济、交通、人力的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林分都能进行人工更新。我国大部分人工用材林多以皆伐方式获取木材并进行人工植苗更新, 例如南方杉木林。渐伐本身在采伐过程就配合人工促进天然下种进行迹地更新, 使森林可持续性经营得到有力的保障。每次择伐之后也应紧接着配合更新, 可根据林分特点采用更新方式, 保障林分处于异龄状态。总之, 主伐要紧密配合林分更新, 以保障林木生长, 不仅重视收获木材的采伐, 更要把更新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责任。

3.2 主伐更新的作用

主伐更新在达到利用木材的同时, 使林木得到一定的恢复更新, 给新林分营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用材林,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采伐迹地的立地环境得到再利用, 更长远的保障森林给人们带来的效益。“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给子孙后代谋福利,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也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

4 保障措施

4.1 政策

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分区施策, 分类经营。根据不同地区政府部门可以以不同的政策去支持和督促森林抚育。从1986年限额采伐制度执行之后, 取得很大的成效, 而基层领导更应以当地的林业状况等综合因素考虑, 进一步落实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责任制, 将森林采伐与更新紧密结合, 督促加快更新。以法治林, 对滥砍滥伐, 破坏森林资源, 超限额采伐的违法犯罪行为, 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在经济上支持国家林业的建设, 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扩大国有林业企业规模, 努力完善林业产业链。并在基层进行森林防火知识, 森林法等的宣传工作, 使人民群众逐步重视起来, 让全民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林业建设的工作中来。与此同时, 一并将林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值提升起来。

4.2 技术指导和组织动员

基层工作者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多从自身经验出发, 并没有一定的技术依据, 所以林业部门应针对性的派遣林业从业技术人员下基层进行指导工作, 特别是采伐更新的工作, 将林业科技运用到实处, 从民众长远利益考虑。同时组织动员基层工作者学习了解基本的林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4.3 监督

政策实施以后同时需要基层部门进行监督工作, 合理协调和分配采伐限额之后, 对采伐额度进行严格审查, 坚决杜绝有法不施, 执法不严。实行政府协调和市场调控, 从另一个角度监督林业发展, 并保持对资金投入的监督, 使国家扶持资金用到刀刃上。

5 结语

森林保护不等于禁伐, 采伐是“发展”, 抚育是“持续”, 因此要协调持续和发展的关系, 解决利益间的矛盾。加强森林抚育工作的落实实施, 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 从人类更长远的利益出发, 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求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发展林业的多样性, 提升林木的质和量, 加强林木更新工作, 这样才能使后代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摘要:指出了森林系统的供给能力与森林系统的完善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相关性, 而森林抚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木材质量和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性。基于此, 探讨了间伐、主伐的技术措施, 以期为科学抚育森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抚育采伐,主伐更新

参考文献

[1]陈祥伟, 胡海波.林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3) :243~274.

[2]兆赖之.育林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8) :76~87.

上一篇:手指头下一篇:经管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