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勘探开发(共5篇)
滚动勘探开发 篇1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东段, 距泌阳县城约12km, 处于唐河县与泌阳县交界处。西部与杨楼油田相邻, 南部为柴庄、王集油田。地面条件良好, 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 有泌阳河通过。区内有公路通往周边县市城镇, 交通较为方便 (图1)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作为泌阳北坡一个复杂断块油田, 自1986年发现以来经历了初探阶段 (1986-1993年) , 滚动评价阶段 (1998-2000) , 再次勘探阶段 (2001-至今) 共探明地质储量1827.37万吨, 已投入开发地质储量1252.59万吨的基础上, 2008年待动用142.26万吨 (南三块89.96万吨、新浅75块52.3万吨) , 未动用储量432.52万吨。为全面开发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未动用储量开展了滚动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落实了构造格局, 搞清了储层特征、成藏规律及储量规模, 并投入了系统开发。
1 滚动勘探开发认识
1.1 地层精细对比, 为构造和储层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精细地层对比, 对该区进行重新统层, 初步理顺了新庄地区目的层段各油组地层对比关系, 确保新浅103井区地层对比和小层细分标准统一。解决了原有对比方案中的部分疑难井对比不一致性问题。全区主要目的层段附近发育大量断层, 单井断点1~2个, 对比断距10~170m。河南南阳新庄油田钻遇的地层自上而下有:古近系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核桃园组、 (廖庄组剥蚀殆尽) 新近系凤凰镇组、第四系平原组。该区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东段, 古近系沉积时即为一北抬缓坡, 而古近系末的构造运动使斜坡进一步抬升变陡, 导致核桃园组由南向北剥蚀愈烈, 形成目前新近系上寺组与廖庄组、核桃园组不整合接触。油层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二段和核三段, 油藏类型主要以断块油藏为主。
1.2 地震与地质结合, 搞清构造格局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新浅103井区断层发育、构造破碎, 断层是决定新庄地区构造面貌的主控因素。如图2据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区内主要发育8条正断层, 断距10-170m, 倾角40-85°, 走向以北东向为主, 地层倾角6-15°, 整体呈由南东向北逐渐变浅的趋势, 主控断层有三条, 为F18、F21、F25, 其中F25断层延伸长度为4000m, 走向为北西向, 倾向西南, 倾角30-50°, 断距为30-60m, 该断层从南三块一直延伸到泌浅67区, 为新浅103井区的主控断层;F18断层延伸长度为4000m, 走向北东-近东西向, 倾向北东-南, 倾角约40-75°, 断距为150-170m, 该断层为新浅107、新浅110断块的主控断层;F21断层延伸长度为1500m, 走向北东, 倾向北东-东, 倾角60-100°, 断距为60-100m, 该断层为泌浅28断块的主控断层。
1.3 综合评价研究。搞清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1.3.1 储层特征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储层为断层控制下的侯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主要含油层段 (H3Ⅱ-H3IV) 储层碎屑岩岩性为灰白色砾状砂岩、砾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灰色泥岩、页岩、砂质泥岩夹油页岩互层。胶结疏松, 分选中等, 磨圆度为次圆~次棱角状。该区储层以粉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低, 结构成熟度较低。目的层段平均孔隙度为25.42%, 平均空气渗透率为0.886μm2。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新浅103井区为粗歪度、大孔喉、分选中等, 综合评价储层为高孔、高渗、大空喉均匀型储层。
1.3.2 油气分布规律
(1)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新浅103井区油层薄-中厚、埋藏浅、含油段集中是其主要特点。因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新浅103井区储层受沉积砂体控制, 油砂体中单层有效厚度一般为3.0~8.0m;单井累计有效厚度为8.0~30.8m。油层埋藏深度一般在521~792m, 含油层段主要分布在核桃园组H3Ⅱ-H3IV。 (2) 油层分布受构造和断层控制明显。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含油面积基本连片分布, 平面叠合程度较好, 各断块单油砂体含油面积较小, 最大为0.15km2, 最小为0.015km2; (图3) 。纵向上受断层控制, 断块周围的断层封堵性较好, 使得断块内的原油得以保存。 (3) 油气藏类型为断块油气藏。
2 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2.1 滚动勘探效果
2.1.1 在主力区块部署4口评价井均钻达目的, 钻探成功率100%, 构造研究结论正确。并据新的资料系统校正构造, 编制含油面积图, 重新计算储量。
2.1.2 证实了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结论, 进一步落实了河南南阳新庄油田的油层特征, 发现新油层2层, 新增储量15.2×104t。
2.1.3 滚动开发前期评价研究成果为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新浅103井区投入正式开发奠定了地质基础。
2.2 滚动开发效果
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目前在国内的胜利、江苏及河南张店等油田已有了成功经验, 开发油田的主控断层倾角50°以上, 使该类油田的开发从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成为可行。河南南阳新庄油田地质条件复杂, 在同类油田中开发难度较大, 如此低品位储量的开发难度较大。
根据滚动勘探开发研究成果, 2010年在新庄新浅103井区三个断块部署定向井、直井开发, 动用地质储量52.4×104t, 建成原油生产能力2.3×104t, 新井投产初期日产油一般为4.0~8.0t, 稳产后日产油7.0 t左右, 使河南南阳新庄油田实现了全面开发。
3 结论与建议
3.1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地质条件复杂, 构造类型繁多, 以断块油藏为主, 油层分布受构造和断层控制明显。
3.2 河南南阳新庄油田新浅103井区油层薄、埋藏浅、含油段集中是其主要特点。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含油面积基本连片分布, 平面叠合程度较好;纵向上受断层控制, 断块周围的断层封堵性较好, 使得断块内的原油得以保存。
3.3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 今后采用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大外围滚动勘探力度是油田增储上产的有利举措。
滚动勘探开发 篇2
关键词:勘探开发 投资效益 评价指标
目前,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涉及的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内部收益率、基准折现率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等。由于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投资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指标在应用过程中和理论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的客观性,使得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在结果上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就涉及的经济评价指标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作用以及适用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解决现阶段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凸显的一些问题。
▲▲一、净现值(NPV)
净现值是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它是一种限值累加值。通过对项目寿命周期中所有的净现金流量遵循一定的折现率,以期初时作为折现期的一种计算方式。净现值的指的是投资者在自己投资的项目中获得的超额收益。如果净现值为零,说明收益为投资者的最低期望值。净现值指标在经济评价中最能反映企业追求的效益最大化特点,因而,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的所有指标中是最为可行的。虽然NPV这个指标非常适用于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它没能直接反应出投资的规模,只是用资金的形式予以体现。而资金有是企业的最为宝贵的资源,对企业的投资是否能取得应有的效用并不能直接反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都采用增量投资分析或者净现值指数的方式解决实际中的优先问题。2)在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时,如果采用NPV,由于折现因子的存在,使得油田越早投产NPV值就越大,就会在一些类型的油气开采中,由于想获得较好或者较高的收益而加快开发的现象。进而导致了破坏性开采的情况增多,而使得油田的最终收益降低。因而,政府需要运用科学完善的石油开采制度,如稳产期的增加税收,在开采中后期减免税收的办法,以促使石油开采企业合理高效利用地下资源,最大限度地保证油田的开发。
▲▲二、内部收益率(IRR)
内部收益率也是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重要指标,在评价中也最为常用。它主要是针对NPV=0的情况。内部收益率能直接反应出投资者的效益,因此,也可以认为是盈利率或者回报收益率。这种评价方式被用于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缺陷主要有两个:1)只有一个解的情况,针对净现金流量来说,为序列正负号只变化一次的项目。即使序列正负号多次改变,也是只有一个解的情况,如果出现两个以上解的情况,就不是内部收益率计算范畴。之所以会出现正负号的改变,是由于投资过程的不连续,而石油的勘探开采涉及的投资量很大,如果只对一次投资进行考虑,就不能客观地反应被评价区域的经济效益。如果对多次的投资都予以考虑则内部收益率的结果可能很多,但就真实的内部收益率来说,其结果都不是正确的。2)在对内部收益率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含着一个假定情况,即由此项目获得的纯收益可以用来继续投资,继续投资的收益率和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相等。在油田寿命枯竭,项目停止开发时,按照内部收益率来计算,就是投资未来值的累加等于收益未来值的累加,由于条件的制约,收回来的投资不可能在进行同样地理条件的含油气项目的投资中,因此,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经济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评价方式并不适合,只能作为辅助性指标来参与评价。
▲▲三、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分为动态及静态两种。静态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不要考虑,而动态正好相反,对资金的价值必需进行考虑。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更能反映出项目的经济价值。在对投资回收期进行可行性项目评价时,必须和投资者在投资时的基准回收期进行比较,如果基准回收期小于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不可行。如果结果相反即为可行。虽然通过投资回收率我们看到了投资的经济效益以及投资风险,但由于这种方式对于投资回收之后的项目情况并不涉及,因此,在进行评价中,也只能作为辅助性目标。
▲▲四、基准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对于投资所获得的最低回报率。由于在企业间存在的风险以及目标不同,折现率也会多种多样。由于项目的不同,在风险上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对不同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采用的基准折现率也会不同。
▲▲五、指标计算问题
各种经济评价的指标,都是在项目寿命时间内对现金流进行计算得到的。因此,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决定了经济评价的正确与客观。因为是种预测,因此,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特别在对现金流的描述中。因此,更应该尽最大可能减少预测中的偏差,尽可能与实际相符。
▲▲六、结语
在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对经济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确定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决策水平,也关系到投资成本以及收益情况。因此,做好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是优化投资,提升投资效益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健等.油气资源价值分级与有偿使用的方法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2]傅家骥,仝允桓、技术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刘东旭(1988-),女,汉族,辽宁省盘锦市人,2010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作于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师。目前就读于东北石油大学,攻读石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滚动勘探开发 篇3
为期两天的胜利油田2010年滚动勘探目标论证会10月28日结束。16个专题报告, 总结了“十一五”以来的滚动勘探工作, 也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滚动勘探的方向和目标, 并交流了经验和技术。
据了解, “十一五”以来, 油田滚动勘探探明储量持续增加, 到今年已累计达1.3亿t, 年均滚动探明储量3 250万t, 占同期分公司探明储量的33.0%;滚动建产规模逐步扩大, 年均建产55万t, 累计建成产能221.4万t, 占同期分公司新建产能的42.6%, 滚动勘探对新区产能建设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今年, 油田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和集成技术应用, 反复认识, 精雕细刻, 共发现储量5 587万t, 在38个区块滚动建产, 动用储量3 607万t, 其中30个区块实现当年滚动发现、当年建产, 为明年增储上产, 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单位还通过精细研究, 共论证滚动目标124个, 预测储量1.42亿t, 部分目标通过论证可以直接达到井位部署的程度, 这表明胜利探区滚动勘探潜力依然很大。
下一步, 胜利油田将强化勘探、开发、工程的一体化, 强化研究和部署的一体化, 强化各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作用, 强化责任意识, 为油田发展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继续解放思想, 创新开拓, 坚持勘探开发无边界、滚动勘探无禁区的理念, 敢于突破定式, 敢于否定前人, 敢于否定权威, 敢于否定自己, 宽容失败, 不断修正、深化认识, 敢于挑战, 善于总结, 不断提高。强化滚动勘探基础工作和技术进步, 强调严细认真的作风, 既要注重通用技术的形成, 也要注重特色技术的打造。注重完善配套手段和运行机制, 在软硬件配备, 在人才培养等方面, 建立起相关的政策, 加大考核奖励力度。要做好规划, 分出层次, 优化实施, 形成良性循环, 把滚动勘探目标切实转化为储量阵地和产量阵地。
滚动勘探开发 篇4
新海27块发育两套厚层状底水油藏单元, 即上油组和下油组, 含油面积2.83km2, 石油地质储量672.66×104t。经历了一次开发和二次开发, 07年达到二次开发产量峰值, 日产油358t, 接近一次开发初期水平, 二次开发效果显著。截止2013年已稳产6年, 日产油224 t·d-1, 综合含水94.7%, 采油速度1.22%, 采出程度19.5%, 区块处于高含水末期开发阶段。为了延续二次开发效果, 急需发现新的产能增长点。
一、综合地质研究
1. 精细地层对比
顶部差油层位于上下均发育稳定的驼峰状电阻、低时差标志层。根据沉积成因、厚度变化的合理性及岩电组合特征, 在标志层的控制下在全区建立9条骨架对比剖面, 按照从剖面到平面、由近到远的对比方法及原则, 对全区349老井进行统层对比。
2. 井震结合精细构造研究
层位标定是构造解释的关键和基础, 是连接地震、测井、地质的桥梁。在各种层位标定方法中VSP最精确。VSP测井是在深度和时间域同时进行测定的, VSP检波器在井中接收, 可以避免低降速带对地震波的吸收以及浅层干扰的影响[1]。在区块中部断层中间选择海181-30井进行了VSP测井。利用其零偏VSP测井资料对顶部差油层进行标定。该层上下均有低时差地层, 地震轴上反应两个强反射, 该层标定在强轴中间负相位上, VSP层位标定结果复合区块地质意义。
(1) 识别断层
通过地震解释和精细地层对比来识别断层。目的层地震轴发生错断、扭动、形状突变的位置解释为断层, 同时结合精细地层对比, 两者互相验证, 地震解释出断层的位置目的层明显存在构造落差。
(2) 构造、断裂特征
该块为F1断层和F6断层南北夹持、内部被4条断层切割的短轴背斜构造, 进一步分割为5个小断鼻;构造形态整体北、东缓 (1°~2°) , 南、西陡 (6°~7°) , 构造幅度40m, 构造面积4km2。
F1和F6这两条断层长期活动, 控制了该断块地层沉积、构造的形成和储层分布;东营组一段断距较深层断距小, 前者东一段断距90~150 m, 断层延伸长度大于6km, 倾角45°~70°;后者东一段断距100~350 m, 断层延伸长度大于15km, 倾角35°~65°;内部4条小断层短距较小一般0~20m, 断层延伸长度较短, 一般0.6~2.3km。
3. 储层特征研究
根据精细地层对比结果开展砂体追踪, 发现砂体呈现东西厚中间薄的分布形态。西部砂体发育较厚, 一般9-12m, 呈条带状, 宽约350m, 电阻率曲线形态主要为“V”型。东部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也较厚, 一般厚6-9m, 呈条带状, 宽150~300m, 电阻率曲线形态主要为箱型。根据砂体分布范围、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曲线特征认为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物源来自北部, 发育2个水下分流河道。
顶部差油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16%, 平均渗透率375m D, 为中孔、中渗储层;测井解释泥质含量较高, 平均为30%。
4. 测井二次解释及油藏特征研究
(1) 测井二次解释
测井二次解释能为准确刻画油藏特点提供依据。顶部差油层存在岩、电性特征相近, 但解释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有的解释差油层、水层、干层或未解释。针对该现象, 通过测井、录井及试采井资料, 进行了测井二次解释。根据电阻率与时差交会图确定油层解释标准为电阻率大于12Ω·m, 时差大于360μs·m-1。
根据二次解释标准, 水层或干层升级为油层的厚度共计314m·32层。
(2) 油层分布
油层平面分布主要受砂体展布控制, 砂体发育部位, 电阻率高, 油层发育, 厚度6~12m。
顶部差油层底部发育隔夹层, 油层纵向分布特点与隔夹层有关。隔夹层西部厚3~5m, 向东变薄至尖灭, 东部与上油组直接接触, 二者为同一油水系统;西部发育稳定隔层, 具有层状油藏特点。
(3) 油藏类型
顶部差油层油藏类型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依据有三点:一是底部反旋回韵律反应泥质含量高, 推断存在一定的可动水和束缚水, 二是新海27块上、下油组已证实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新海27-H9导眼井岩心测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平均含油饱和度较低[2] (52.4%) 。三是生产特点反应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点。例如试采井海C9-15井于09年5月调至目的层, 生产4个月后含水由45%上升至78%, 没有无水采油期, 具有典型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生产特点。
二、水平井开发部署研究及实施效果
1. 水平井开发部署
开发思路
顶部差油层直井出砂严重, 不能有效开发, 因此按照“分层开发”的思路, 利用水平井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生产压差小、井网完善程度高的技术优势有效动用顶部差油层。
部署原则
(1) 在构造、油层、产能落实区域部署水平井;
(2) 在隔层发育部位部署水平井;
(3) 单控储量大于3.2×104t, 单井控制可采储量大于1.0×104t;
(4) 设计水平段150~250m, 井距100~150m, 靶点纵向位于高电阻部位;
(5) 水平井平行于构造线, 且处于同一相带。
结论及建议
(1) 岩性细、含油饱和度低是造成顶部差油层低阻的原因之一。
(2) 顶部差油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油稠, 直井开发出砂严重, 不利油藏开发, 利用水平井的技术优势能有效开发顶部差油层。
(3) 低阻油层在油气勘探和开发初期容易认识不深入, 可把低阻油层作为老油田挖潜和新增储量的目标之一。
摘要:新海27块顶部差油层是主力开发层系顶部新发现一套低阻油层, 因岩性细、电阻率低, 一直以来未深入研究。近几年通过运用精细地层对比、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测井二次解释等技术开展构造、储层、油藏特征等综合地质研究研究, 在试采井生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分层开发”思路部署水平井7口, 优先实施的海191-K25CH井初期日产油26.8t·d-1。
滚动勘探开发 篇5
临北-田家地区发育田家花式背斜以及临北断阶带, 断层十分发育, 断裂系统复杂, 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 大的断裂系统已经研究透彻, 但对于小断层、微断层的刻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特别是紧邻大断层的断层破碎带。临北-田家地区主要发育盘七断层以及临邑断层的分支断层, 内部被小断层复杂化, 形成众多小断块, 该类小断块的勘探首先就是要搞清楚断块的构造, 落实断层断点位置,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断裂体系研究, 寻找该类圈闭, 加大对该类油藏的勘探力度。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潜力分析
(1) 深层构造解释不清。由于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 深层构造不清, 尽管盘河高精度资料出站后, 深层地震资料质量改善很大, 深层反射层、断层较明显, 深层构造解释成为可能, 但该块构造破碎, 解释过程中存在多解性。
(2) 油气运聚规律不清。包括主要油气运移方向、有利探区选择、圈闭研究、巨厚的沙四段共有几套储盖组合等等。
以上问题阻碍了临北地区沙四段勘探工作的深入, 该地区存在两个有利因素:
(1) 油源丰富:该地区紧邻南部的临南生油洼陷, 受南掉的临邑断层分支断层以及盘七断层控制, 该地区沙四段中部以上的地层全部位于临南洼陷沙三中油页岩之上, 可以为该地区提供良好的油源条件。
(2) 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该地区断层发育, 断裂复杂, 大断层起到油气疏导的作用, 而小层的发育能够成功的遮挡拦截运移的一部分油气, 利于成藏;储层发育, 纵向上分期发育多套砂体;开展临北地区带沙四段精细构造解释与成藏规律研究对临盘采油厂的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临北地区发育多个南掉断阶, 下降盘的油气顺着断层向上升盘运移, 在有利的圈闭中成藏。该地区浅层由于钻遇的井很多, 大部分断块都有井钻遇, 但沙四以下的地层由于埋藏深, 钻遇的井少, 而沙四的构造落实程度也是最低的, 勘探潜力较大。我们决定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断裂体系研究, 主要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推动该地区的勘探。
3.1 地震层位的精细构造解释、利用新处理
的地震资料以及物探新技术对标准层、非标准层进行精细构造成图
(1) 多元综合标定技术;
(2) 三维空间解释技术;
(3) 断层、多层系统一解释;
(4) 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与合理组合.
3.2 沉积体类型及时空展布研究
研究沙二下、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层系控制因素, 建立起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体的分布格局。
3.3 储层地震描述研究
地震属性和属性组合的适应条件研究:研究储层组合的地质特征、储层厚度、速度和密度以及储层的泥质、灰质含量变化等与地震波场之间变化的关系, 捕捉储层物性的异常在地震属性中变化特征, 找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比较敏感的地震属性, 提高预测储层的可信度、精度。
3.4 成藏条件分析与有利目标评价
运用成藏动力学原理对已钻油藏的成藏类型、成藏机理进行分析, 并且分析钻探失利井的失利原因, 确定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中浅层各层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各层构造图的基础上评价有利勘探区带, 选择有利勘探目标。在分析储层的基础上寻找岩性油藏类型的勘探目标。
4 取得的成果
4.1 通过进行断层、多层系的整体统一解释发现沙四段的临105断块区
在发现的小断块中分别部署了盘21-斜6、临201-斜2均获得成功, 其中盘21-斜6井在沙四段钻遇油层14.4米/6层, 同层14米/9层, 投产后日油13.4吨, 含水7%。这三口井的成功, 使盘七断层上升盘沙四段形成了含油连片的趋势。
在加大对小断层描述的同时, 我们也加强了对盘七大断层附近破碎带的精细解释。在临105井附近盘七断层北部解释了一条伴生小断层, 断距10米左右, 在老区临202块南发现新断块, 部署滚动井成功。
4.2 精雕细刻发现盘21-7沙二段高产油藏
通过加强对盘7大断层破碎带的精细解释工作, 在盘七断层的断层破碎带解释了多个小断块, 在部署盘21-斜6块注水井盘21-7井的时候, 利用该井兼探盘7大断层断层破碎带沙二段的一个小断块, 该井在盘七断层的破碎带钻遇沙二段钻遇油层29.7米/11层、同层5.0米/3层, 投产沙二下1797.6-1817米井段, 12.2米/4层, 6mm油嘴放喷日油16.3吨。
针对该套层系, 又部署了盘21-8井, 获得成功。通过沙一段构造进行对比, 发现该地区沙一段同样存在一个微幅构造, 针对沙一的微幅构造, 部署设计了盘21-斜9井, 该井同时兼探盘21-7块沙二段, 与盘21-7、-8井实施错层开采。该井成功钻遇盘21-7块沙二段油层, 同时在沙一钻遇同层15米/13层, 实现了与西块盘20块沙一含油连片。
通过对临北-田家地区断裂体系的研究, 在该地区沙四段动用含油面积0.53km2, 储量59.8×104t;总井数9口, 油5水4, 其中新钻井7口 (4油3水) , 利用老井2口 (1油1水) , 前三年新井配产6吨, 老井配产3吨, 建年生产能力0.81万吨,
沙二段部署井位3口 (2油1水) , 单井配产8吨, 建年能力0.48万吨。
在该地区共规划部署设计井位9口, 实施8口, 均获得成功, 在沙四探明地质储量60万吨, 沙二段探明地质储量20万吨, 同时在沙一段与盘20块实现了含油连片, 为下步滚动提供了方向, 目前在该地区沙一段规划部署井位2口。
摘要:临北-田家地区发育田家花式背斜以及临北断阶带, 断层十分发育, 断裂系统复杂, 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 大的断裂系统已经研究透彻, 但对于小断层、微断层的刻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特别是紧邻大断层的断层破碎带。临北-田家地区主要发育盘七断层以及临邑断层的分支断层, 内部被小断层复杂化, 形成众多小断块, 该类小断块的勘探首先就是要搞清楚断块的构造, 落实断层断点位置,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断裂体系研究, 寻找该类圈闭, 加大对该类油藏的勘探力度。临北地区发育多个南掉断阶, 下降盘的油气顺着断层向上升盘运移, 在有利的圈闭中成藏。该地区浅层由于钻遇的井很多, 大部分断块都有井钻遇, 但沙四以下的地层由于埋藏深, 钻遇的井少, 而沙四的构造落实程度也是最低的, 勘探潜力较大。我们决定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断裂体系研究, 推动该地区的勘探。
关键词:地层对比,沉积相,储层描述,三角洲
参考文献
[1]樊太亮, 吕延仓, 等.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J].地学前缘, V.7, No.4, 2000[1]樊太亮, 吕延仓, 等.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J].地学前缘, V.7, No.4, 2000
[2]纪友亮, 张仕奇等.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2]纪友亮, 张仕奇等.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滚动勘探开发】推荐阅读:
勘探开发技术05-20
石油地震勘探与开发06-16
天然气勘探开发07-25
石油勘探开发管理09-12
勘探开发一体化10-29
海上石油勘探开发12-14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07-21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09-05
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10-24
油气田勘探开发档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