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2024-06-25

滚动新闻(共3篇)

滚动新闻 篇1

新闻是由新闻的事实构成的。广播新闻的新鲜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供新事实、新内容;二是注重表现手法的创新, 选择新的报道角度。在当今媒介传播形式多元化、海量信息内容实时报道的情形下, “快”、“伴随”、“互动”是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中国之声2009年1月1日正式实行全天部门时段新闻“滚动轮盘式”节目框架, 通过新闻尺度化出产, 新闻专业化加工, 力求以新闻的自采率、首发率、原创率、落地率带动播出模式的质变。改版后的中国之声以强化新闻传播为主要价值取向, 通过全方位开放的采编结构不间断直播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实现了新闻最准、最快、最全, 不仅体现了新闻本位的回归, 更体现了对广播传播规律的尊重。

一、“轮盘式”滚动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时效性和伴随性

“快”是广播节目的优势, 也是新闻节目取胜的关键因素, 但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提高, 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采编播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单纯一个“快”已经不足以让广播新闻在新闻大战中取得胜利。当前, 广播新闻的核心听众主要是伴随性接收信息的人, 这些人往往是不追求信息深度但追求信息广度。因此, 广播在以“时效信息”作为频率的传播态度和效果诉求的同时, 需要凸显“伴随性”强的特点, 注重新闻报道的频率, 做到时时有新闻, 时时有回顾, 能够让听众随时、随处可以听到较新的资讯信息。

当前, 中国之声的新闻轮盘已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乃至中国广播界发布新闻速度最快、有效信息含量最大的新闻载体。其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实现定时新闻的线性推进, 即同时开设整点新闻和半点新闻两个固定组合, 从9:30至12:00、13:00至16:30《央广新闻》, 半小时一轮盘。12个轮盘包含综合、财经、文体资讯和重点关注、连线报道、专家点评。资讯报道强调快、新、短, 其迅捷吞吐的流量和即时操控的灵活度, 与重点关注、连线报道构成大进大出的开放平台, 同任何一地的新闻源对接。实现了对国内外各个领域、行业当天发生的重要新闻、突发事件等基本都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新闻轮盘, 迅捷传入听众的耳中。同时轮盘新闻紧密配合其它多形态的新闻性谈话 (专题) 节目, 形成了信息量和纵深感俱佳的立体新闻空间, 充分体现了新闻节目的动态功能, 大大提升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以2010年“两会报道”为例, 中国之声依托“板块+轮盘”, 采用全景式、大跨度、小特写对“两会报道”进行创新设计, 《两会抢先报》、《两会动车组》、《两会在线听》、《做客中央台》、《观点面对面》等栏目以全面、快速、多角度的报道, 全“新”全“意”解读两会, 动静结合, 不仅做到了可听性, 还突出了广播报道的“视觉效果”。中国之声新闻轮盘开播后, 无论从信息涵盖量和丰富程度来看, 在国内广播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充分体现广播新闻新和快的特点, 体现中央台广播界的龙头地位。根据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自2009年1月1日中国之声新节目运行以来, 在全国32个大中城市的收听调查中, 3/4城市收听率和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其中1/4城市中国之声位居第一名或第二名。

二、新闻滚动资讯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广播新闻的本体回归, 关键一点还在于要通过新闻内容的丰富性突出它的听觉本质。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滚动资讯开播时, 每天播出17档, 每档资讯包括5分钟综合新闻 (12条) 、3分钟财经新闻 (8条) 、2分钟文体科技新闻 (6条) , 每天播出资讯量达三百多条, 在快速、高效的拼盘式播报中注重新闻内容的平衡性和丰富性, 大大增强了资讯的可听性。

(一) 放大当日重点新闻、焦点新闻

全天跟踪焦点新闻事件动态, 以清晰的进展脉络一一呈现。对于全天跟进的新闻, 除了保持其动态进展关注之外, 还要从多元化视角来审度、解读新闻, 由事实层面延伸到事件及人物背景分析和言论评说, 多层次体现新闻深度和内涵, 体现频率对当天新闻的总体取向。由此整体资讯立体化, 有点有面, 有细节有全局, 让听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发展脉络的认知, “听着新闻的发生, 听着新闻的发展”。

(二) 扩大录音新闻来源, 确保安全播出

录音新闻是最能体现广播特点, 最能发挥各种声音的优势并且吸引听众的广播新闻形式。中国之声通过不同渠道全方位开拓有声报道来源, 集纳来自地方台、记者站、新华社音频、广播联盟台的音响以及上百家电视台新闻的音频, 不仅充分发挥了广播的音响优势, 也使新闻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盘活。在扩大音响信源的同时, 对音响内容的感染力度, 音响和文字的协调度等方面也作出了硬性要求, 以保证可听性效果的最大化。

(三) 在重大事件大直播的同时, 设置特殊背景下专类资讯

新闻报道的快、准、全是广播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新闻大事件的特定时期, 依据重大事件的阶段进程发展, 在综合新闻中加入分类新闻以集中传递专类信息:如两会快报, 玉树抗震救灾资讯, 世博专递, 世界杯加油站, 暴雨防汛新闻, 亚运速递等。并在突出分类新闻的特色基础上, 注重信息的服务性、趣味性、鲜活性、故事性。

静态和动态是受众的两种基本生存状态。广播不仅适应静态状态中的受众伴随, 也适应动态状态中的受众伴随, 由于广播的这种传播特性, 广播在报道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性事件, 如自然灾害、战争、重大社会公共安全事故时担负着重要的传播信息功能, 被视为媒介突发报道中的轻骑兵、“第一媒介”。因此对于这类特质新闻, 我们特别注重它的发布意义并充分利用广播快捷、现场感强的优势, 不拘于小和细, 突出它本身人文关怀和提示性的作用。

三、央广新闻滚动资讯存在的不足1.新闻性强、实用性较弱

目前, 央广新闻综合、财经、文体资讯, 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 就是新闻性稿件数量大大多于强于实用性新闻稿件。值班编辑选稿的原则也是突出新闻时效性, 6小时之后新闻必须下架。笔者认为, 目前, 听众收听广播的目的不仅仅是想了解当天发生的新闻, 他们也想从中获得一些实用信息, 比如股票行情、票务信息、天气资讯、交通资讯等。

2.财经新闻的服务性、贴近性有待加强

当前财经新闻过于专业, 缺乏从行业视角向消费视角的转化, 使得贴近性不强。有关房价、汽车、电子产品、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内容报道不多。即使报道房价也仅仅是关注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的房价, 而对二、三线城市房价问题关注的较少;百姓看房价现象的声音弱, 政府官员或专家的声音多;关注房价浅层信息的稿子多, 相关分析性稿子较少。

3.财经、文体新闻成为了轮盘资讯的调剂品

目前, 每个央广新闻轮盘安排的连线选题过多, 而播出内容和时间又有限, 节目部门在全力确保记者连线、保综合新闻全部播出的同时, 很难保证财经、文体的播出空间, 这就使财经文体成了央广新闻轮盘时间的候补队员, 只能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出场。这就破坏了央广新闻轮盘资讯综合、财经、文体的组织架构, 影响了轮盘资讯的整体播出效果。一方面, 综合新闻为了选择当天新闻性强、时效性强同时又是比较重要的新闻, 很难兼顾财经文体, 使新闻提供的新闻信息量不够、内容不丰富;一方面财经方面的一些重要资讯播不出去, 而综合为避免和财经撞车, 干脆不编这条新闻, 就造成了漏播。

四、央广新闻滚动资讯的改进办法

1.有效地使用好中国之声独家的新闻资源

中国之声作为国家电台主频率, 拥有时政新闻和部委权威独家新闻资源, 以及包罗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39个记者站和中国广播联盟145家成员台等重大一手新闻资源, 这是其他台无法比拟的。凭借庞大的新闻信息网的编辑力量, 中国之声可在第一时间掌握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动态, 及时跟进, 预约采访, 并做到第一时间在场, 第一时间发出。此外,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节目形态, 提高节目质量。可通过开设微博“中国之声编辑部”, 增加“网络编辑连线”, 利用QQ群、腾讯通等现代化网络联络方式, 不断强化、优化与记者站、地方台的立体化、实时化联络、交流和互动, 可极大地提高发稿效率和稿件质量。

2.提高滚动资讯的编排质量

目前, 央广新闻滚动新闻框架体系内的所有新闻 (含综合、财经、文体) 都分为三类A、B、C三档;A类新闻为重大新闻, 主要介绍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具有时效, 而且需要时刻跟进关注、分析的重大事件和国家重大政策调整、战略会谈等。B类为次重要新闻, 当天发生或当天获知的国内外次要性、常规性重大事件和人物报道。C类新闻为当天或昨夜发生的一般性、常见性新闻事件或现象。只有把握受众的品位需求, 遵循收听规律, 实施科学编排, 才能把最新鲜、最有价值的新闻呈现给听众。

首先, 制造悬念、突出变化, 适时设置兴奋点引起听众兴趣。

日本地震海啸、多国部队出兵利比亚发生后, 央广新闻根据事件的最新发生发展状态, 通过轮盘资讯、即时插播、记者现场连线等方式, 随时增加新的内容, 让受众注意到新闻的发展变化。此外, 结合新闻资讯, 由直播间的嘉宾实时点评, 通过即时播报与评论传受互动, 让新闻立体化, 使听众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现在, 滚动新闻已经做到了90%以上的更新率, 听众打开收音机就能随时听到新的信息, 尽管信息量很大, 但听众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在这个基础上, 全天追踪重点新闻最新动态, 做到重要信息不漏报, 确保焦点效应。

其次, 增加互联网上正在发生的最新新闻。比如, 央广新闻轮盘资讯目前在综合新闻当中增加的小栏目《此时此刻》, 在半小时单位时间内汇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国际在线、央视国际等主流媒体的相关网站资讯之精粹。突出此时此刻的新、奇、快。与重点关注、连线报道构成大进大出的开放平台, 实现了对国内外最新信息第一时间抓取、发播、跟踪。同时, 在新闻的遴选方面注重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 以增加每段新闻的吸引力。

再次, 增加财经资讯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财经资讯主题应具有多元性、前瞻性、贴近性、关注度。要抓住当今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从百姓视角着手, 强化“大经济”概念下的微观服务, 关注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领域, 如蔬菜、食品、电价、水价、燃气、教育服务等价格变动情况的新闻, 并注意用数据说话。现在中国之声与农业部合作, 在每天的15点、15点30分的财经新闻中, 加入了当天的农产品价格报道, 加强了报道的权威性和贴近性。

3.利用社会性媒介技术, 创新“滚”和“动”的表现形式

新闻信息最大的价值在于流通, 而非储藏。覆盖, 扩大了影响;在媒介融合时代, “广播网”在国外几乎随处都能听到, 新闻网络化不仅可以扩大新闻信息流通的渠道, 增强覆盖范围, 也丰富了新闻“滚”和“动”的内涵。目前中国之声央广新闻轮盘的板块主要立足于传统的播出平台。由于时间限制, 不少财经、文体资讯往往不能保证播出,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央广新闻可充分利用社会性媒体的强大传播力, 实现新闻内容的二次传播, 例如, 将每个轮盘已播的收听率较高的新闻以及一些未播出的但有信息价值的财经文体资讯, 经编辑后置于中国之声官方微博上, 通过广播的“文字化”实现和受众的互动, 在满足广大网友的多元化收听需求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央广新闻的收听率, 从而最终提升广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滚动新闻 篇2

这样,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新闻类节目按时段定点定时播报的方式,打破了新闻节目与其他综合节目、医药专题交错编排的线性编排方式,每小时滚动的格式化新闻传播方式,让动态新闻与评论、访谈、互动、新闻故事会相呼应,随时补充、刷新,形成以60分钟为一单元的格式化新闻板块。

每小时滚动的格式化新闻传播方式,让动态新闻与评论、访谈、互动、新闻故事会相呼应,随时补充、刷新,形成以60分钟为一单元的格式化新闻板块。

一、连线优先:新闻“滚”与“动”相结合

连线报道是广播新闻不可或缺的利器,是广播把正在发生的新闻最快呈现给听众的最好方式。酝酿改版之时,扬州新闻广播便提出“连线成功则改版成功,连线失败则改版失败”的口号。运行之初,在所有采编播人员中强化“连线优先”、“非特殊接连线”的观念。

在前两个月的实践中,新闻节目平台的数倍拓宽让连线报道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在早7点到晚7点的格式化新闻时段,每位记者的主要采访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连线报道,延续性强的会不间段地连线最新进展。此举已经成为常态,是改版的最大亮点,让新闻广播第一次实现了动态新闻每小时刷新的滚动播出。

对本台记者及时的连线不只是让新闻持续不断地“滚”了起来,更由于这种连线并不是单一、静态的,而是多点、动态的,因此让新闻“动”了起来。连线的内容从单纯的事件延伸到分析和评点,连线对象也从本台记者延伸到市民记者、新闻当事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评论员等,尤其是不同层次的百姓的声音正在成为新闻的主角,新闻中的声音元素变得灵活、丰富多彩。

2010年元旦过后,一股寒潮来袭,新闻调频在各档新闻中把连线的重点放在了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不断接通供电、供水、公交、客运、120等多个行业部门的负责人和各个采访点上记者的电话。扬州天然气用气紧张,编辑得知消息后,立即安排记者前往扬州市区各家加气站采访,连线到出租车司机了解他们充气中遇到的困难,连线到中燃公司、加气站等了解天然气供应短缺的具体原因。

除了连线本台记者、相关部门,新闻事件现场的当事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也成为连线的重要对象。当突发事件发生,当有争议的事件出现,市民的现场讲述、专家的独到见解,给新闻增色不少。

扬州新闻广播仅有11名记者,突发新闻发生时,难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的目击者、普通市民及事件当事人都成为新闻讲述者。经过两个月的积累,新闻广播的“直播连线通讯录”中的连线人员、单位名单越来越丰富,每周都有新的人员被充实到这一通讯录中。

二、内容运作:规范与灵活相结合

在扬州新闻广播的格式化新闻中,整点段滚动播出的《985新闻》格式规范,主持人语言精炼,半点段新闻延伸类节目形式多样,主持人富有个性。《985新闻》的每个时段都会有五条以上本市新闻(含连线)、四条左右来自央视和央广的音频报道、八条左右新华社文字消息、两到三条本地资讯信息、一条生活提醒,每逢整点刷新、滚动播出。半点段的《天天读报》(上午版)重热点评论,《天天读报》(午间版)重民生评论,《新闻故事会》重情节,《985百事通》重服务,《体坛时空》重速度……

每小时刷新的《985新闻》等节目搭起了格式化新闻的框架,我们并没有因这个框框而束缚了思维。在规范、格式化运作新闻节目的同时,新闻调频每天根据新闻内容灵活运作:在突发、重大、特别新闻事件发生时,随时调整格式化播出时间及播出方式,或打通节目播出时间,以现场直播串起连线、访谈、互动、评论等表现方式,从各个角度组织延伸类报道;或增加来自现场的报道比重,不断跟进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随时补充、刷新、连线。

1. 重大、突发新闻打通节目板块推出特别节目

2010年2月11日起,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打乱了返乡人的脚步,从早晨开始,全省高速公路全线封闭,扬州汽车站行驶高速公路的客运班线几乎全部停班,滞留在汽车东、西站的旅客达到数千人。新闻广播立刻打通原有节目设置,在全天节目中不断连线汽车站、火车站、禄口机场扬州航站楼等单位负责人,不间断地报道大雪给交通等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部门的应急举措;负责春运采访的记者一直驻守在春运指挥部、扬州汽车站、火车站,实时发回滞留乘客和公路、铁路开通的信息;市区各个路口的交通情况、110指挥中心接警情况、122交通事故处理情况、120救护情况、价格监测中心监测到的市场价格情况、各单位组织的清扫积雪情况、供电公司抢修情况、出租车司机雪天行车的建议、骨科医生雪天出行的忠告等,源源不断地通过现场连线传递给听众。

2. 重要现场活动及时推出小型直播

小型直播不必动用转播车,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实现现场信号的即时传递,让广播新闻同步传播新闻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了现场信号,再有直播过程中访谈、连线、评论、互动等传播手段的加入,为受众提供的是第一时间的生动资讯。

2010年3月2日10点10分,得知上午11点北京将举行“江上青和抗演六队资料交接仪式”,江泽慧、彭小枫等江上青烈士亲友将向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捐赠一批珍贵史料。新闻广播立即调整原先并机播出的《行风热线》为中波单频播出,腾出调频波段进行一小时的现场直播。在仅仅五十分钟的准备时间里,当班人员迅速确定了直播方案,调取有关江上青和抗演六队的文字资料编辑成简单的直播台本。在一个小时的直播中,除了直播一部分来自北京捐赠现场的音响外,还邀请专家,连线江上青烈士墓所在地——泗洪革命烈士陵园的主任,介绍江上青同志的故事。

3. 日常报道直播、连线、访谈、互动齐上阵

在确保安全播出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求变,全天的节目中力求记者连线时间灵活、嘉宾参与方式多变、热线参与不断,从直播室到现场,从嘉宾到听众、市民记者,不拘一格。

扬州市“两会”期间,每天的《985午新闻》一结束,由记者邀请“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参与的《“两会”直播室》立刻推出;虎年春节,记者、编辑、主持人轮流上阵,邀请不同年龄的扬州人走进直播室,共谈记忆中和现在的春节,气氛十分热烈,引起听众共鸣,也解决了节日期间稿源缺少可能造成的节目品质下降问题;春节黄金周前一天,扬州气象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春节天气,记者没有像平时那样剪辑录音、写稿,而是直接进了直播室,与主持人一起聊起春节期间的天气情况;扬州人民广播电台市民记者团成立,前来参观的市民记者稍作准备就走进了直播室,接受主持人的访谈……一系列的探索, 让新闻的触角延伸到了直播平台。

三、人员运作:分工与交融相结合

扬州新闻调频广播现有采编播人员21名,有限的人手要完成每天十多个小时密集的新闻采编播任务,必须实现内部分工的效益最大化。

新闻调频内部采编播环节既分工明确又随时交融。一方面树立“全员皆记者”的观念,另一方面淡化“采编播”分界,即11名记者既采写稿件也进直播室做访谈节目,并知晓编辑班流程;2名编辑集策划、调度、联络记者与嘉宾、导播、下载音频、初审新闻等职责于一身,必要时也进直播室做新闻访谈、写作新闻稿;因为没有人手做文字编辑,8名主持人在策划、主持全天新闻及延伸类节目的同时,承担起所有新闻节目的文字编辑工作。角色的互换共融,提高了协作能力,提升了效率,也提升了节目质量。

格式化新闻广播对新闻的质、量和速度、深度都有很高要求,既需要采编播各环节通力合作,也亟需我们打破传统的运作模式,对新闻的生产方式进行大的变革,在高效率、快节奏的运行模式下,实现新闻生产流程顺畅的运行。扬州新闻广播采编播流程一体化办公,导播室是一个集编辑、导播、外联、写稿、音频剪辑、播音、上单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大编辑区域,是生产新闻的“配料间”,采编环节与播出环节的零距离,保证了正在发生和刚刚发生的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播发出去。尤其是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导播室便成了临时的指挥部,各岗位不分工种、不分班次,接受排兵布阵和调整应对,群策群力地投入直播。

四、资源运作:“内力”与“外力”相结合

全天不断刷新滚动的格式化新闻需要大量来自现场的报道,仅靠11名记者显然难以完成,而来自民间的、发生在老百姓身上的新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010年,扬州新闻广播聘请了一批热爱新闻、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普通市民,组建了市民记者团。经过简单培训后,首批二十多名市民记者每天用他们更贴近的视角、更广泛的触角,不断发现扬州人身边的新闻,第一时间参与到新闻广播各类新闻的报道中,发回的连线报道现场感、贴近性并存。

1. 连线报道。

在日播节目中,市民记者充分发挥联系面广、反应快速等优势,为新闻广播发回了大量有价值的连线报道。《位于工业展览馆外面一台上世纪20年代的发电机钢化罩被砸坏》、《四名打工者食物中毒》等报道都做了两次以上的跟踪连线。这些及时的现场连线不仅提升了新闻的速度,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也让更多老百姓的声音进入广播新闻中,新闻的贴近性得到充分展现。

2. 提供线索。

分布在扬州市区不同地段的市民记者使广播新闻的视野更加广阔,对一些非现场类报道和需要联络相关部门的报道,市民记者采访有难度时,会主动向值班编辑提供线索。记者赶到现场采访后及时播发了现场感强、受众关注的连线报道。如市民记者范继红反映万马滨河城附近有数百米的垃圾带,记者先后联系了数字化城管、环卫、建设等部门,最终解决了这一存在了很长时间的露天垃圾场问题。

3. 新闻评论。

滚动新闻 篇3

出言谨慎

反复。在Bloomberg频道播出的一些Tickers是:Bloomberg doesn’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broadcast (彭博财经不保证播出资料的准确性) ;Bloomberg will exclude all liability for any loss due to any cause beyond its rea sonable control (凡是由于彭博财经不能控制的原因遭受的损失, 彭博财经概不负责) 。

消息来源会特别注明。尽管篇幅有限, 但只要信息来自其他机构或个人, 都会注明。只是为了突出新闻内容, 消息来源通常会放在新闻内容之后。如USTreasuries Pricing Provided by CantoMarket Data, 此条经常滚动播出的字幕, 单独注明了美国国债的价格是由Canto Market Data (坎特市场数据) 提供等。

力求精练

尽量使用缩写词。缩写词, 又称首字缩略词, 可分为两类, 即acronyms和initialisms, 由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的大写组成。这两类缩写词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细微差别。前者是可以像单词一样读出来, 如OPEC、APEC、NASDAQ;后者只能按字母一一读出。资料显示, 缩写词在20世纪60年代只有1.2万多个, 目前已超过10万。之所以呈快速上升趋势, 因其简单明了、节省篇幅, 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此外, 这类词汇还会给人以新鲜生动的感觉, 为新闻报道注入一丝活力。此类词汇按内容可分为四类:1.组织机构、公司等专有名词的简称, 如EU=European Union等;2.商务中的专业术语, 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等;3.行业术语, 如医学中的AIDS、信息业的PC等;4.官职或头衔, 如PM=Prime Minister (总理、首相) 等。

大量使用节缩词。为提高效率, 节省篇幅, 此类新闻中常出现节缩词, 如ad代表advertisement、biz代表business、auto代表automobile、expo代表exposition等。

尽量使用短小词汇。下列词汇中, 在同样的上下文中前者是高频率的词汇, 而后者是罕用的。Talk, negotiation (谈判, 磋商) ;tie, relationship (关系) ;link, connection (联系) 。

大量使用介词。表示原因时用on, 如General Motors First-Quarter China Profi Doubles on Sales of New Models;表示用途、目的、时间时使用for, 如Palladium Makers to Target Shanghai, Beijing, Promoting Metal for Jewelry;表示在某一机构或事件的调查中时使用in, 如Deutsche Bank Wins Approval to Purchase 9.9Percent Stake in Huaxia Bank。

结构特点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写作, 考虑到读者阅读新闻的心理及规律, 往往设法让最重要的信息最先进入读者视线注意域, 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因此常采用“倒金字塔法”, 其特点是前重后轻, 以利于大众迅速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也利于编辑删压和安排版面。

以信息重要性为序。请看下列几则实例:

①Chartered Semiconductor Posts First—Quarter Profit on More Demand For Xbox.

②Nissan Honda may Report Record Fourth—Quarter Earnings on Overseas Sales.

通过以上实例, 不难看出, 此类报道常按信息的重要性来确定语序, 通常按其对读者价值重要性递减来排序, 比如许多事件先说结果, 再说原因, 若有消息来源, 则排在最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后那则实例, 它不同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按时间顺序 (chronological order) 来报道整个事件, 而是按重要性对信息进行排序。

先摆事实, 而后预测或补充说明。

①Taiwan’s March Jobless Rate Probably Fell to 5-Year Low, May Spur Spending.

②Covance Pays$65 Million for Radiant Drug—Test Sites, Doubling Capacity.

多用数字说话, 尤其重视相对指标

统计学中数字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数”, 另一类是“相对数”。在此类新闻体裁中, “绝对数”固然重要, 但很多时候“相对数”却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请参看下列几则实例:

绝对数。

①Credit Suisse Seeks$1.75 Billion for Buyout Fund, Person Familiar Says.

②Washington Mutual to Buy California’s Commercial Capital for$983Million.

相对数。

①Air New Zealand to Raise Fares10 Percent in May as Jet Fuel Prices Surge.

②Bell South First—Quarter Profit Falls26 Percent on Hurricane, Merger Costs.

按比较对象不同, 数据比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比较, 即与自身的历史相比, 如美国公布的当月贸易逆差与上月的贸易逆差就属于此种情况;另一类是横向比较, 即与外界的同类相比, 例如把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他国同期该指标比。通过以上实例, 可以看出在电视新闻中纵向比较更为普遍。

绝对数与相对数并用。

①China’s Huaxia Bank’s Profit Rises 20 Percent to$47 Million on More Loans.

②Satyam Computer Fourth—Quarter Net Income Rises 38 Percent to$63Million.

预测趋势有章可依

新闻报道中, 在有所依据进行预测时常会使用下列三类词汇:

很有把握时, 尽量使用will, 而避免使用如be bound to、to be about to等长而繁的词汇。如:Iranian President Ahmadinejad Will Disclose Important Issue, Late Today.

可能性很大时, 多使用likely, 而非probably之类更长的词汇。如:South Korea’s Economy Likely Grew1.1 Percent in First Quarter on Exports.

有可能时, 大量使用may, 其出现频率远高于possibly、might、possible、could等更长的词汇。如:

Copper May Gain for a Seventh Week in London as Supply Drop, Demand Rises.

独特的修辞手法

财经新闻因注重其时效性, 所以与其他文体比显得单调枯燥, 因而在英语报刊财经报道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夸张、对比、双关、典故、押韵、对照、倒装和拟人等, 以使其语言生动形象, 引人入胜。但电视的滚动新闻因其时间和空间等的局限性, 所以修辞手法的运用较英语报刊的财经报道少很多。但为了增添其生动感, 偶尔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

拟人。

①Google Rallies in After Hours After 1Q Profit Beats Forecasts.

②IMF, Seeking New Role, Sets Mediation Effort That May Tread on G-7 Turf.

上述两例中, 在描述实际指标高于预期时, 使用了beat;在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解损害了七大工业国利益时, 使用了“tread on G-7”这样的表达方式。拟人手法的使用顿时增添了报道的生动感, 使人眼前一亮。

对比。

①Copper May Gain for a Seventh Week in London as Supply Drops, Demand Rises.

②Fairfax Newspapers Increase Sales, News Corp.’s Australian Sales Decline.

语法灵活多变

此类新闻强调其功能性, 所以其语法常不拘泥于传统规范语法规则, 自成一体, 灵活多变。

主语后直接用to+动词原形结构来表示将来时。例如:

China to Relax Their Currency Contractions.

引语中仅引用关键词。引语是新闻的一部分。美联社一位著名主编杰克·卡彭曾说过:“没有引语的新闻, 不论篇幅长短, 都像月球的表面一样贫瘠荒芜。”为了增强报道的真实感, 记者常常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1.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指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需要加引号。由于电视新闻的篇幅所限, 通常仅引用关键词, 而非整个句子或段落。如:South Korea Needs‘Pre-emptive’Steps to Curb Inflation, Central Bank Says.

2.间接引语。间接引语指用自己的话去复述别人的话, 使其更简练, 可以不加引号。如:Saudi’s Al-Naimi Says Tension Over Iran, Nigeria Will Keep Oil Prices High.

过去发生的事件多用一般现在时, 而非一般过去时。如:China’s Premier Wen Jiabao Urges Severe Pollution Penalties, Xinhua Says.使用一般现在时给观众以新鲜感, 充分体现其时效性。

前置定语种类繁多。在新闻英语中, 为使句式简单, 信息密集, 通常使用多种多样的前置定语, 即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甚至是一个句子来修饰某个词。

格式上自成体系

细心观察, 不难发现, 每条字幕新闻中像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意词的首字母都是大写, 而诸如介词、冠词等虚词及小品词to, 即动词不定式前的to, 都是小写。可见, 众所周知, 实意词大多数在句子中都需要重读, 而虚词无须重读, 因其包含信息的重要性和多寡不同。此种新闻体裁突破传统, 为突出强调重要信息, 采用此种写法;且每条消息结束后并没有使用句号, 可谓独树一帜。另外, 如果有重要的插播新闻时, 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新闻的背景会即刻变成橘黄色, 且报道中的每一个字母均为大写, 醒目、直观, 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 滚动新闻既具备新闻英语的基本特点, 又有其独特之处:更精、更快、更活、更新, 处处体现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 不断创新, 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由于是新生的体裁, 所以更能反映出时代的要求, 更能体现语言的发展趋势, 因此研究和学习其语言特征不仅能使我们更有效地从电视新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还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语言进步的潮流。

摘要: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一种崭新的以受众为中心的电视新闻体裁news ticker诞生了。借助著名的彭博财经频道 (Bloomberg) 的第一手财经报道资料, 文章分析了以功能为主的此类文体语言特点。因其主要功能为快速传递信息, 因此决定其语言必须是精练、精确和灵活的, 充分体现了多、快、好、省的原则。

关键词:滚动新闻,电视新闻,财经报道,大众,新闻文体

参考文献

[1].廖英、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2].张键:《英语报刊财经报道的语言特点》, 《外国语》, 2003 (2) 。

[3].张键:《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上一篇: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下一篇:实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