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

2024-05-31

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精选6篇)

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 篇1

【案例】巴纳姆的故事

费尼斯·巴纳姆(Phines Barnum)是19世纪美国一个马戏团的负责人,他因善于制造假新闻从而给马戏团带来观众而闻名美国,

巴纳姆曾在19世纪50年代编造了一个“神话”:他的马戏团里有位名叫海斯的黑人女奴,曾在1前养育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报纸披露这一消息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巴纳姆借机以不同的笔名向报社寄去“读者来信”,引导媒体对此事开展争论,以使这一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巴纳姆认为,只要报纸没有把他的名字拼错,随便怎么说也无妨。他的信条是“凡宣传皆是好事”。

“神话”给巴纳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每周他都能从那些希望一睹海斯风采的纽约人那里获得1500美元的收入。海斯死后,解剖发现,海斯不过 80岁左右,与他吹嘘的160岁相距甚远。对此,巴纳姆厚颜无耻地说:“深感震惊”,还说自己也“受了骗”。其实,这一切都是他刻意策划的。

此外,巴纳姆还将马戏团的一个侏儒吹嘘成汤姆将军,说他当年曾率领一群小矮人,赶着矮种马拉的马车去拜见维多利亚女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凭着巴纳姆制造假新闻的能力,巴纳姆的马戏团一直是美国生意最好的马戏团。后来,巴纳姆的做法开始受到谴责,而巴纳姆时期也被后人称为黑暗的 “公众受愚弄时期”。之所以把它定性为“黑暗时期”,是由于这一时期报刊宣传活动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宣传全然不顾公众利益;二是不择手段为自己编造神话,以欺骗的方式吸引公众。

【案例】“假新闻大王”斯卡格斯的故事

现在,美国依然充斥着假新闻,并没有因为巴纳姆早已死去而改变。

比如有一个名叫乔伊·斯卡格斯的人,被称为“假新闻大王”,近30年来,乔伊·斯卡格斯凭借着精心策划的一则则假新闻骗过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无数电视台、通讯社、报纸、杂志和电台,这其中包括有线新闻电视公司(CNN)的著名节目“早安,美国”和号称“严谨”的大报《华盛顿邮报》。

斯卡格斯的假新闻一:肥胖别动队

据说为了抨击媒体对节食风尚的无休止的关注,斯卡格斯曾化名“乔·博内斯博士”编造了一个“肥胖别动队”的故事——这个别动队就是一支减肥突击队,它能有效地帮助雇主远离食物。

斯卡格斯说:“这是一个玩笑,为的就是证明人们对于减肥的关注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你知道,到处都是这方面的书、食谱等等。所以我说,我这里有能为你们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的突击队员,如果你不按减肥食谱的规定,偷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他们就会把你痛打一顿,让你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

就凭这样一则荒唐可笑的假新闻,斯卡格斯轻轻松松地就让各大媒体都上了当。他的做法很简单:把消息发给通讯社,然后就撒手不管了。通讯社帮他把这则“新闻”发给了各家媒体,接着“自然会有其他的记者抓住这条线索,会给你打电话,只是证明他们曾经采访过你,然后就开始对这个故事取其‘精华’,重新包装,最后写出一个类似的报道。”斯卡格斯说:“《华盛顿邮报》和《费城问询报》都上了当。”[next]

而通常报纸上刊登的消息都会很快被电视媒体照抄过去。于是,“乔·博内斯博士”就出现在了CNN的“早安,美国”节目中,继续推销他的“肥胖别动队”。

斯卡格斯说,媒体“总是倾向于相信此类故事”。记者们可能会产生“些许的怀疑”,但最终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如此让人感兴趣的故事,我不能调查得太过深入,以至于毁了它。”不久之后,“肥胖别动队”的大名已经传遍全球。日本的电视记者甚至闻讯专程来到纽约采访了斯卡格斯,并拍下了据说是一名突击队员跟随在一名雇主身后的镜头。

斯卡格斯的假新闻二:宠物狗妓院

另一则令斯卡格斯声名大噪的假新闻是“宠物狗妓院”。

1976年,斯卡格斯在纽约的《乡村之声报》上刊登一则广告,称自己开设了一家妓院,专门为宠物狗提供性服务,每次收费50美元。

为了吸引媒体的注意,他还演了一出好戏。“我准备了15条狗,然后我为媒体准备的戏上演了,让它们亲眼目睹了宠物狗妓院的夜晚是怎样的情景,” 斯卡格斯说。

结果各家媒体再次纷纷落入圈套,甚至连 (ABC)也上了当。

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位报道了“宠物狗妓院”新闻的电视台记者,居然还因此获得了美国电视节目的最高大奖——艾美奖。

“假新闻大王”是反对假新闻的斗士

在“宠物狗妓院”造成的轰动效应过去后,斯卡格斯化名西·斯珀林又编造了另一个类似天方夜谭的故事:他能把从死尸上取下的头发移植到秃顶者的头上,以解决秃顶者无发的烦恼。考虑到实际需要和高达3500美元的费用,他建议最佳的手术对象是推销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因为两者都需要较好的形象,又比较有钱。

此后,他仍然在报纸和电视上频频亮相,一会儿是“名人精子库”的经营者,一会儿又成了出售用蟑螂制成的万能药的人,甚至还过了一把帆板瘾,被吹捧为“乘帆板从夏威夷航行到加利福尼亚的第一人”。

“我的谎言从未被揭穿过,”斯卡格斯说,“记者是一种容易对付的、头脑简单的动物,他们会把你告诉他们的任何匪夷所思的故事都变成报纸上的字。”对于很多的假新闻,他只是发给了一家媒体或仅仅打了几个电话。斯卡格斯说,记者们从不愿费事地去证实事实,所以他能屡屡得手。

同时他表示,他不会停止编造假新闻的工作,除非媒体记者改变他们对报道内容不负责任的态度。

7月12日,在接受 的采访时,他表示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一个“神圣”的目标:揭露媒体面对虚假新闻时的脆弱性和公众对于媒体所报道的消息的盲目信任。“我是一个讽刺艺术家,媒体就是我的工具,”斯卡格斯说。

“假新闻大王”乔伊·斯卡格斯的故事,能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存在着许多假新闻。

结论:制造假新闻是违背新闻道德的,策划人不应该去做,社会也应予以谴责。

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 篇2

随着对“纸包子”事件的后续处理,不难看出政府和新闻部门对于这次事件的重视,以及对假新闻的严厉打击,这些针对这一假新闻事件的处理不应该成为日后新闻工作者只敢报喜不敢报忧的理由,笔者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一篇题目为《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的文章,文中提出:“我们在喊新闻打假时,应弄清‘虚假新闻’和‘出错新闻’之间的区别。我们不能将出错或失实新闻划入假新闻行列。尽管有时候它们的危害与假新闻一样大,但它们仍有本质的区别。新闻造假是蓄意造谣惑众,无中生有,误导社会,是一种欺骗罪行。而新闻失真或出现错误大多数时候是技术问题或责任心问题,它不是有意造谣,无中生有,它是过错不是罪。我们都同意这样一句话: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同样,媒体不是神,没有哪一家媒体敢保证自己的报道不会出现一点错误,因此,新闻报道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是可以原谅的。而新闻造假却是不允许的,是不可原谅的。新闻因错可以道歉、更正,但新闻造假不是道歉可以解决的,必须绳之以法。”“目前,各地都在新闻打假,对此我一百个同意,但有一个担心,一些人会不会将新闻打‘假’的外延无限扩大,由此来对媒体求全责备。当媒体被要求不允许出‘错’时,它可能就会在怕‘错’中失去勇敢求‘真’的精神。”

在我国是否应该如同上文作者所说的“严打假新闻,宽容错新闻”,如何严打,如何宽容,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界定区分假新闻和错新闻,这引起了笔者对于打击假新闻这一问题的再思考。

关于假新闻的定义和其形成原因

所谓假新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严格定义,但是作为与新闻真实相对的假新闻,笔者认为即为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新闻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并且带有普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几乎有媒体报道,就伴随着新闻失实。可见这一顽症的存在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根据人大教材《新闻写作教程》对于其形成原因的概括,主要包括:

1、体制性失实,是指某种价值观对于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造成的失实。

2、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经济利益对于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造成的失实。

3、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这是从媒体和报道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与新闻失实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其中,故意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道报道的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的成分,但是却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非故意失实,也称为业务性失实,指的是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可见,无论是假新闻,还是错新闻,都应该归结为与新闻真实相对的新闻失实,而上文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应该指的是从新闻失实的主观方面来对新闻失实进行区分,从而区别对待。可见,如果上文作者的观点可行,那么在现实中,新闻报道者的主观因素就成为了区分的关键。

故意新闻失实的原因

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故意新闻失实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激烈的报业竞争。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提高报纸发行量,刊登有炒作价值的新闻。这些新闻多是“追求轰动效应”之作,多是“争奇猎怪”之作。而另外一些报纸看到竞争对手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或者手段后获取了巨大经济收益,便又纷纷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达到一种泛滥的地步。因此,有意无意的误传、炒作假新闻现象时有发生。

对受众的迎合。一些报纸为了能够让更多读者来关注自己,或者使自己的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记者、编辑必然会按照受众的文化水平、喜好来选择相关内容。受众的文化素质、动机和需求,对于报纸的品位和风格有着相当大的反作用。那些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屡屡出现,就是因为这类新闻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从一个方面促成了假新闻的泛滥。

网络的宽容与开放。网络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优势,正在逐渐取得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优势,借助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大,上网阅读新闻将成为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对于点击率的看重,导致了虚假的新闻四处可见。网上新闻信息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可一些报纸的记者、编辑为了省力和偷懒,过分依赖网络,很多稿子不经核实,从网上直接搬过来就上版。

新闻造假的轻而易举。假新闻屡禁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新闻太容易造假。任意取个名字(还会煞有介事地宣称这是化名),随意给当事人安排一个籍贯、年龄、职业、长相,再胡乱编造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搞个深度报道,请某位子虚乌有的专家、学者谈谈对此事的反应和看法,或者搞个跟踪报道,随便说说这事儿最后是怎样解决的,还可以对这事儿进行“认真的剖析”和“严肃的思考”等。我国的新闻制度对于匿名并没有明确的限定,不像美国明确地规定了在新闻报道中只有某几类特定的人群可以匿名,所以导致了编新闻十分容易,而核实新闻则较为困难的现象。

这些原因导致的故意失实对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的破坏可能比非故意失实更为严重,但是新闻真实不仅包括事实真实,还要求本质真实。本质真实指新闻要全面反映情况,要对事物的内部矛盾、性质做科学的揭示,涉及到新闻的深层因果关系、意义价值等本质内容。童兵教授在其《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是这样定义的:“不仅新闻传播的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报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完全一致。”另有学者认为,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其连续报道要反映整个现实真实。可见,不能将错新闻排除于假新闻之外,错新闻应该为非故意失实,同样是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本文的观点

笔者认为,尽管两者都属于新闻失实,但是区别对待也有其道理所在,因为

如果真如专家所倡议的,中国新闻界应建立一个“逐出行业”的制度,取消新闻造假者今后在任何一家媒体就业的职业资格,制定假新闻惩罚办法,对刊发假新闻并造成严重后果及恶劣影响的媒体给予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达到提高媒体整体素质的目的。

但是正是因为制造假新闻要承担民事乃至刑事法律责任,通过法律来解决,那么很容易在一些情况下,新闻报道者将成为永远的被告。在我国,新闻从业者进行舆论监督时,由于种种的原因,并不容易掌握确切的资料和信息,大多数不是媒体有意造假,而是媒体或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或因采访不全面,或因为用词不当,或因为细节不准确等原因造成新闻部分失实。所以,如果再不对新闻失实的故意和非故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对待,那么就等于给一些被批评和监督对象提供不应有的“法律支持”,使得一些被批评或被监督对象将媒体的这些“无意过错”放大为“新闻造假”,从而造成中国的媒体永远处于被告的尴尬局面,这对媒体是不公平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力。

在《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一文中,作者提了一个区别对待的例子:“举两个例子供参考:一起是亵渎《古兰经》报道。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承认有关古巴关塔那摩美国海军基地亵渎《古兰经》的报道是不准确的,他们‘对报道中任何不准确之处表示歉意,并向由此事引发的骚乱受害者和受到牵连的美国士兵表示同情’。因为这个报道属于错误报道。因此,媒体只要公开道歉和承认错误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承担‘假新闻的罪名’。”

“但造假新闻就不一样了。2004年,美国销售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主编凯伦·尤尔根森于当年4月20日突然宣布辞职,原因是该报著名记者杰克·凯利卷入伪造和欺骗丑闻,在此之前2003年,《纽约时报》双雄也卸任,原因是一名年轻记者在《纽约时报》刊登的多篇新闻报道中做假,丑闻曝光后将近一个月仍未平息,致使《纽约时报》这家美国最具影响力报纸的主编豪厄尔·雷恩斯和高级编辑杰拉尔德·博伊德5日同时宣布辞职。《今日美国》主编和《纽约时报》双雄所以要辞职,是因为他们的报纸出现了造假新闻。不是道歉就可以解决的。”

笔者认为,对于故意的新闻失实的严厉惩罚甚至是法律制裁,对于非故意失实,各新闻媒体可以借鉴《北京青年报》的一次做法。2003年6月30日,《北京青年报》A叠第二版出现一个加框的小栏目“本报更正”,对该报6月28日和29日消息中出现的差错提出更正,并为此向读者致歉。同时,该栏目还告诉读者与之联系的E-mail地址。这个不起眼的栏目,至少反映了该报的编者又新添了一份新闻工作的职业意识,令人感到欣慰。7月1日,该报发表消息《性骚扰案起诉理由与性无关》,纠正了此前北京众媒体炒作的“北京性骚扰第一案”报道的差误(应是名誉权案),以更正和对读者道歉等方式进行弥补。当然,这决不是纵容非故意过失,因为非故意过失对于媒体形象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但是对于非故意失实的认定,应该有严格明晰的规定,不能使非故意失实成了造假者免责的借口。对于具体如何从主观角度进行认定,这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较为复杂的程序,笔者建议采用主张免责者举证的规定,即由被认定的主观造假者举出自己是非故意失实的证据,负举证责任,如果不能举证,则应该承担故意失实的责任和惩罚。

(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研究生)

自觉抵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倡议书 篇3

日前,中宣部等九部委发出了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大整治力度,坚决防止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现象的扩散蔓延。我们吁请和希望全省新闻从业人员,以此为契机,自觉抵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警钟长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更好地担当起引导社会舆论、凝聚正能量的历史使命。

一、充分认识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严重危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每一篇报道,都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准则和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采访活动中,要客观公正,不凭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采写新闻,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

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滥用新闻采访权、刊发权,坚决杜绝新闻敲诈、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坚决杜绝接受采访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四、严于律己,严于修身,决不参与任何涉嫌新闻敲诈、虚假报道、以稿谋私等违纪违法活动,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时刻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五、主动学习新闻工作者先进代表的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怀。充分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更多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

xx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篇4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不单指报道策划,它是对新闻新闻传媒生存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报刊、通讯社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等)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进行的运筹和规划;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策划新闻又叫媒介事件和制造新闻,是组织的公关人员利用记者对于新闻的不断需求,而有计划、主动地制造出能够吸引记者报道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目的是引起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使组织的名字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出现,从而达到提高知名度、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目的。

二、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的区别

(一)涵义不同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虽然只有“新闻”与“策划”两个词组合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意思却差别很大。“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新闻策划”的涵义。“新闻策划”中,“策划”作名词,“新闻”修饰“策划”,合起来讲意思是“关于新闻报道的设计谋划”。进一步说就是围绕新闻设计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新闻是目的,策划是手段。“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报道的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新闻活动的行为,仍然属于新闻活动的范畴。

2.“策划新闻”的涵义。“策划新闻”中,“策划”作动词,“新闻”是“策划”这个动作的对象,合起来讲意思是“设计谋划新闻”。进一步说,就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策划是目的,新闻是手段。“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更类似于虚假新闻,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前,主观地进行制造新闻。

(二)运作不同

由于“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涵义不同,使得其运作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新闻策划”的运作。新闻策划,既然是围绕新闻设计进行谋划,或根据新闻需要设计谋划,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那么,在运作过程中,应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新闻策划的运作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2.“策划新闻”的运作。策划新闻,既然是依照设计谋划做新闻,或根据设计谋划需要做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那么,在运作中,应是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事实基础上,如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这里,“新闻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策划新闻的运作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是新闻媒体被社会各种利益集团所利用,借助新闻报道以达到其利益扩张的目的,这一般被认为是新闻炒作而不是真正的新闻策划。

(三)性质不同

著名报人普利策说:“新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之别。”从中可见,对新闻的定“性”是以真假作为区分,而不是以好坏作为区别。倘若硬要以好坏进行区别,也只能说:唯一的标准就是真假。依照这个标准,不妨也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中的“新闻”作一个定“性”。

1.“新闻策划”的性质。根据“新闻策划”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新闻事实后有报道策划,“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它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新闻策划”的新闻是真实的,是真新闻。

2.“策划新闻”的性质。根据“策划新闻”的运作分析可知:先有策划活动后有新闻事实,“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它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策划新闻”的新闻通常是虚假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假新闻。

三、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联系

有学者认为“策划新闻就是于无新闻处觅新闻,多半要靠新闻从业者的经验和智慧嗅出新闻的味道,并加以发掘。它不是主观地制造新闻,而是前瞻性的预见新闻,充分地发掘新闻源的价值。所以可以说,新闻原本是存在的,只不过策划者将其‘挖’出来了而已。因为有些新闻就藏在看似没有新闻价值、很程式化或者很公文化的东西之中。”

新闻报道策划之虚假新闻 篇5

摘要:

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的底线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所有细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因此,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高品位的出发点。关键字:

新闻报道策划虚假新闻原因危害

正文

新闻报道策划是传播主题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向受众传播最佳新闻信息,以获得最佳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策划,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新闻内涵,使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吸引受众,提高新闻竞争力。如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新闻报道策划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一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赶赴现场,进行报道策划,推出最受大众欢迎的报道来。客观的事物发生在前,人们的主观报道在后,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

二是新闻工作者参与正在发生或还没发生的事件之中,以自己的主观努力促其圆满和完善,尔后再予以报道。人们的主观策划在前,策划后产生事实,事实产生后再进行报道。例如:1889年,《纽约世界报》22岁的女记者布莱在普利策的指挥之下,从纽约出发,试与凡尔纳小说《八十天环游全球》的主人公福格比高低,坐车、乘船、骑马、骑骡,利用一切交通工具,用了72天6小时11分14秒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引起轰动。布莱被称为“奇技记者”。

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思考----“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不是编造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的底线是存在的,那就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的所有细节。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例如:2006年7月19日《信息时报》“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作者黄熙灯

新闻:“明明汁液很多,可吃起来却一点都不甜。”记者近来接到不少投诉,称所买的西瓜,瓜相不错,切开汁液也很“丰富”,但一吃却寡然无味,有些甚至有股酸馊味,他们怀疑西瓜被注入了水。在某医科大学上班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西瓜切开一看都是污红色的水,她取了样叫同事化验,这才知道西瓜被注射了红药水。对此,市场方面回应,不排除有不良瓜贩给西瓜注水,甚至红药水,但这样西瓜容易变质腐烂,风险极大。”

真相: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出面辟谣:广州市面并没发现注水或药水西瓜,之前有媒体报道的“广州市面出现西瓜被注射红药水根本不能吃”哗众取宠,造成了广东、河南两省部分地区的西瓜卖不出去,而实际上给瓜注水如同“杀鸡取卵”,瓜农不可能做这样的傻事。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后,立即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今年以来供港西瓜的检验检疫情况进行了调查,今年1~7月份共受理供港西瓜报检1042批1.16万吨,均经检验检疫未发现西瓜被注水或注射红药水等异常情况。

值得回味的是,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曾就此事采访作者本人:“你什么时候想出要作这样一篇报道?”黄熙灯回答:“我买到一个西瓜,发现不那么好吃,就想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中央电视台记者又问:“那你报道中的杨女士现在在哪里?”黄沉默一阵答:“事情过得太久,忘记怎么联系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再问:“那有电话吗,她电话号码多少?”黄再次沉默一阵回答:“忘记了。”

虚假新闻的成因

1.舍本求末,媒体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部分媒体舍本逐末,置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于不顾,忽视社会效益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业人员冲破了良知与道德的底线,以造假贩假掠取卖点,以娱乐性、刺激性、轰动性取代、牺牲新闻的真实性。

2.道德滑坡,个别从业人员为追逐名利铤而走险

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意识转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于是,出现了有偿新闻、“有偿不

闻”、“软广告”等,始作俑者从中渔利,中饱私囊。比如《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楼》,《千年木乃伊出土后怀孕》,《“新闻炒作学”长沙开课》,《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等等。

3.内部管理疏漏,虚假新闻畅行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人失察。多数媒体在聘用记者编辑时,更多地注重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放松了思想道德考察。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不到位。大部分媒体在用人时,重在业绩,疏于培训,一旦出了问题辞退了之。从而导致从业者心灰意冷,失去职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丧失了鉴别虚假新闻报道的能力。

4.无序竞争,“假不责众”的心理推波助澜

当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条夺人眼球、振人耳鼓的新闻,能抢来首发为上策;首发不上,也要跟进。一般说来,大凡虚假新闻,或欺世盗名,或哗众取宠,或故弄玄虚,或移花接木,总是有“动人之处”。有时,“跟风”者明知有诈,受“假不责众”的心理暗示,也要将这个“轰动效应”做到底。仍以《纸做的包子》为例,假如,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对这个新闻专题严格审核,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这一假新闻就不会播出;假如,北京电视台播出假新闻后,其他媒体不盲目跟进,认真履行核实程序再作转发与否的决策,这一假新闻或许就不会招摇过市,泛滥成灾,产生强烈的“蝴蝶效应”,波及海内外,造成恶劣的影响。以讹传讹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使虚假新闻的恶劣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5.追究责任温和软弱,现行章法不具威慑力

虚假新闻一经查实,在澄清事实的同时,对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现实中,除了口头批评、书面检讨、舆论谴责和“封杀”稿件之外,真正从行政上、经济上、法律上给予严厉处罚的却不多见。责任人往往是此处解雇,彼处应聘,使造假牟取的利润远远大于风险成本

虚假新闻的危害

1.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

现。而虚假的新闻报道,或凭空想像,或文题不符,或夸大其辞,或悖逆常识,几乎掏空了新闻的内核。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尤其是蓄意造假、公然炒作,无疑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肆意践踏!久而久之,自然削弱、蚕食直至断送媒体的公信力。

2.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应该看到,在今天,广大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已经与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赖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不可回避的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单纯从个人利益或小集体的狭隘利益出发,未能站在党和人民的大局立场上考虑问题,其肆意传播的虚假新闻正在损伤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3.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虚假新闻报道使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产生了扭曲畸变,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

虚假新闻令人不齿。只要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拒绝这种“注水”、“造假”的“策划”。

新闻报道的依据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我们在评价一件新闻事实的时候,主要看事情是否确已产生并发生了结果和影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说事实已经成立,就可以报道,就是真新闻。“新闻报道策划”也必须达到这种结果。“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高品位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蔡雯 《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7-01艾丰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新闻界》1997年2月期

假新闻-新闻策划的异化 篇6

关键词:虚假新闻;职业道德;法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09-01

一、假新闻的表现与危害

2010年的十大假新闻从“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到“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从“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到“70%举报人遭打击报复”,从“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到“喀什房价两个月就翻倍”,乃至“传我军数百战机青岛上空军演”,“‘偷菜’游戏或被取消”,“金庸去世”等等。这些假新闻可谓形形色色,涉及的领域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等。这些假新闻有的是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有的是将旧闻的重新包装成新闻,有的是主观臆测,凭空捏造,其目的在于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取利益。虚假新闻不尊重事实,误导群众,严重者甚至危害社会。伴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传播力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评定标准的重要内容,同时媒体的公信力也成为一个媒体传播力评定标准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所以媒体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受众对媒体的信任感成为一个媒体赖以生存的条件。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利用假新闻来谋求短期的注意力和经济利益,损害其自身的形象与威信,同时危害社会意识和道德等方面的良性发展。

二、虚假新闻的成因

(一)从业人员自身修养不高。在激烈的传媒行业竞争中,一条能够引起轰动的新闻,不论是真是假,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为媒体带来利益,当新闻人职业准则和赖以生存的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一些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利益的趋势致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受到腐蚀,新闻从业人员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片面追求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和广告额。只要有“好处”,不惜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忘记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新闻体制和法制不健全。新闻体制和法规不健全,对虚假新闻的惩治力度不够是虚假新闻产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家颁布了若干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媒介的专门性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防治媒体虚假新闻的传播,但是这并没有对假新闻的泛滥起到控制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虚假新闻出现并被公布,但是鲜少有被惩处的虚假新闻报道者。这种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不力和问责机制缺失的情况,为虚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土壤。

(三)受众的猎奇心理需求。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媒体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俗情趣,吸引受众眼球,用虚假新闻取代了真正有意义新闻的中心位置,使媒体走向新闻的异端, 从另一个方面促成了假新闻的泛滥。

(四)媒体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传媒产业化转轨加剧了新闻媒体的竞争。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一些媒体将“份数决定力量”“市场左右生存”作为其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小报小刊、子报刊和网站的编辑、记者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在具体的工作中忽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计后果的追求新闻新奇性和轰动效应,以赢得更多的读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虚假新闻的防治途径

(一)营造法制环境。我国有关新闻的法规法渗透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但其并非相当完善,存在制约力不够的现象。要加强对新闻事业的依法管理,首先,要完善和修补现有司法体系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对现有法律的补充与修正,加强已有的行政法规的可操作性。其次,细化处罚措施、加强违规新闻媒体的处罚力度。对违规新闻传播者实行行政处罚、巨额经济处罚,以及禁止从事新闻工作的处罚,加大其违规成本。

(二)加强新闻自律。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本质和经济利益的最集中的反映,新闻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职业法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思想上,新闻从业者应牢记新闻职业道德原则和要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导原则,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从业者要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处理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闻行业规范中,媒体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水平,加强职业考核以及问责力度,并在工作中,对各项具体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行为准则。

(三)建立监督机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是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主力军,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诸多问题的发生。因此,针对我国新闻监督渠道单一、狭窄的现状。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职业自律、他律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也是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必要手段。首先,应建立新闻界内部的新闻批评体系。由新闻界的专业人士和部分外界人士参加形成专门机构,对新闻弊端提出批评,敦促其改正。其次,建立相应的的监督机构,启发公众共同参与。监督机构承担监督媒体的责任,受理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以及监督对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违规行为调节、仲裁的执行情况。监督机构及时公布违规操作的媒体或个人,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激发公众对新闻监督的热情,以便跟好的达到监督的目的。

结束语:诚然,杜绝虚假新闻,不仅要依赖媒体及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律,而且需要国家对本行业制定合理有效的规范进行管理。将内在约束和外在管理相结合,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抵制虚假新闻,使虚假新闻最终走向消亡。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石立群(1984— ),女,河北人,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专业,新闻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收文发文登记及印章管理规定下一篇:体无完肤的近义词_体无完肤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