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新闻的策划

2024-07-09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通用10篇)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 篇1

摘要:在受众需求提高、媒介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多媒体新闻已经成为了新闻媒体的宠儿,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从选题、信息采集、内容规划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实例对多媒体新闻的策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新闻,选题策划,信息采集,内容规划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单一形式的新闻信息早已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于是融合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多媒体新闻越发普遍,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所谓多媒体新闻,在广义上是指能在网络上传送的、经数字技术处理的、用两种以上媒体形态同时地、统一地表达的新闻。在这里需要指出,多媒体新闻不是将不同形式的新闻简单相加,而是把各种媒体形态融汇一体,具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因此,在策划多媒体新闻时也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多媒体新闻内涵和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新闻形式的策划方法。

1 挑选有价值的选题

谈起多媒体新闻的选题,很多人会考虑选题是否适合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但实际上,只要技术允许,所有新闻都能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新闻本身就是发生过的事实,能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所以也必然能用我们所能感知的形式加以呈现。只是由于之前技术有限,做不到全方位展示,才只能通过单一的文字或声音等形式进行传播。纵观媒体的发展进程,从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媒体形态由单一走向丰富,正是印证了这一观点。

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新闻都有必要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因为形式变丰富的同时,投入也随之增加。比如一个活动报道,以前只需写篇文字稿,现在却要用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这样一来整个采编过程的成本必然增加很多。因此,多媒体新闻的选题必须具有足够的价值,能够引起公众足够的关注。此外,互动性是多媒体新闻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互联网平台的一大优势,更是受众的普遍需求,所以选题的互动性考虑也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重大的、与百姓利益相关的、能够引起百姓关注的新闻题材比较适合作为多媒体新闻的选题,即通常所说的热点、焦点问题。如重大的突发事件、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或现象、涉及当前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问题等。

2 全方位的信息采集

2.1 采访时将信息以多种形式集纳

记者在采访时要“面面俱到”,同时完成对文字、声音、画面、图像等多种形式的记录,为后期的加工制作提供原材料,在这之中尤其要注意视频的采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影响力正日益增强。目前,在绝大多数的新闻网站都设立了视频专区,并将其放在页面比较显眼的位置,来吸引网友的注意。

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专业人才,还需要对采访设备进行升级。对此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化移动采访系统”的概念,这一系统将包括随身计算机系统(便携式微机、手持式PC、个人数据装置等)、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网络连接装置(有线/无线、卫星通信卡等);同时,还配备功能强大的专用处理软件,实现采、编、播一体化的移动采访。

2.2 搜集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之中。搜集相关资料,既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阐述新闻事实、拓展时空思路,又有益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记者要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点,选择事物前后左右的多重联系,对事实进行立体、全面的反映。

2.3 收集多方观点和意见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除了媒体、名人、专家学者等主体,普通受众也是意见的表达者。目前,受众的需求不断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发展,不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还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媒体应把受众视为信息生产的参与者,对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集合。

3 内容规划——融合是关键

对于多媒体新闻的内容规划,目前并没有固定的样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无论怎样规划,“融合”二字总是贯穿始终的。

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各有所长,却也有各自的缺点。比如文字报道具体详实,却难以给人直观感受;电视画面虽然生动,却一闪而过,难以保存。而多媒体新闻则能集多种媒体的长处于一身,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感官能力,使受众身临其境,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通过对资源进行融合,多媒体新闻可以围绕同一新闻内容,调用文字、图片、图表、声音、动画,图像等不同的新闻形式,综合现场报道、新闻背景、言论评述、追踪报道、受众反馈等多种报道形式,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描述新闻事件,展现一种立体型、全景式的新闻语境。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融合?实际上,融合的方法有很多种,只需依据选题的特点挑选合适的形式进行整合即可。比如:在点击新闻图片时,响起画外音进行解说;观看视频时,文字报道同步跟进;浏览文章时,用背景音乐和现场声响加以烘托;运用动画等技术让传统的静止图片动起来,挖掘图片组合的潜力;发挥地图、图表、动画等的示意作用,让受众灵活自如地控制和参与其中等等。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链接技术,在恰当的位置把新闻背景、名词解释、相关报道等资料链接进去,将新闻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地呈现出来,“使信息不再局限于单一、线性、狭窄、封闭的范围和模式,更接近于人类本性所具有的以跳动、发散、联想为特点的开放式思维模式和习惯的信息交流方式”。[3]

目前,部分优秀媒体的做法值得参考。比如,凤凰卫视于2013年1月1日推出了一档《全媒体全时空》节目。节目中主持人在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中为大家播报新闻,当涉及到相关文字、视频、动画等媒体形态时,这些形态便会在主持人的身边出现,并且随着主持人手指的操控而发生变化。甚至连抽象的现象或态势也被从数据中提炼出来,制作成会动的图表,变得生动形象。

新浪网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在2013年11月10日的新浪专题“台风‘海燕’来袭”中,有一张“海燕”实时路径的地图放在首页。图上绘有一条“海燕”移动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又绘制了多个节点,网友把鼠标移动到任一节点上时,都会弹出一个信息框,里面标注着经度、纬度、时刻、气压、最大风速等详细信息。这样,在一张图里便实现了多种信息的动态结合,使原本单调、琐碎的信息变得生动清晰,一目了然。

4 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新闻目前还处在比较年轻的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讨论与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多媒体新闻一定会更加普及,进而为受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宝传.漫谈多媒体新闻——新世纪新闻的主流表达形式[J].中国传媒科技2003(6).

[2]陈建亚.网络化多媒体新闻[J].中国新闻科技,2000(8).

[3]孙宝传.漫谈多媒体新闻——新世纪新闻的主流表达形式[J].中国传媒科技,2003(6).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篇2

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对新闻资源的掌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有个性、有震撼力的新闻策划上。新闻策划的生命,在于围绕“三贴近”原则,综合资源整合、信息反馈等策划手段,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执行,从制度到机制上进行全方位创新,使新闻宣传呈现规模性、战役性的特点,从而有效提升新闻资源的传播价值,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翻开同一地方的报纸,人们不难发现,不少新闻都似曾相识,但就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同的报纸又各有所长。这种新闻报道的“无声竞争”,实际上是新闻策划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决定作用。

如今,“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要力争对同一新闻事件挖掘出比别人更深入的新闻事实;阐发出新的观点,通过对已知事实的重新安排,亮出新的观点、思想。尤其是要注意读者已知事实背后为读者所不知的事件成因、道理和走势。这说明,新闻编辑策划在当今的媒体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现代新闻传播已经不是一种单向的“我传你受”的信息流通。受众的反应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媒体传播观念转向“受者本位”后,编辑的任务、功能和地位随之转变,即编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编”和“辑”,而是主动为记者出报道题目、组织报道。编辑已由“工具人”转变为“策划人”,编辑的这种角色转变,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催生出高质量的稿件、别出心裁的版面,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其次,近几年,媒介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说到底,这种竞争就是对受众的争夺,谁争夺的受众多,谁就能在报业市场上分一块较大的蛋糕。如何把报纸办得更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新闻策划,靠编辑策划。

报纸编辑中策划的运用

我们所说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进行有创意、有计划的组织报道,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策划手段,优化新闻资源配置,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目标对报纸系统地进行整体设计的一种实践过程。新闻编辑策划分为新闻单元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两类。新闻单元策划主要策划媒体定位,确定新闻编辑方针、新闻单元的风格和结构设计,以及新闻单元各局部设计、策划方案的施行和修正;而新闻报道策划则主要策划报道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策划方案施行和修正。笔者认为,要做出一个出彩的版面,办出一张出彩的报纸,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报纸栏目的设置与更新以及日常来稿的处理都渗透和贯穿着编辑的策划意图。

作为一个报纸编辑,从接到一个版面的编辑任务那时起,就要在充分理解报纸定位的基础上弄明白所编辑的这个版的版性,根据版性设置一些栏目。策划要合乎媒体定位及版面的版性。媒体定位决定媒体的目标受众和媒体的目标功能,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及栏目设置只有在这个“位”的“圈”里,这样媒介才能瞄准目标,实现媒体的特定功能。而各个栏目名称的设定,栏目的制作以及内容的界定、组稿形式、体裁要求等均是经过编辑策划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编辑的策划意图。报纸编辑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并基于整体大于孤立部分总和的传播效果考虑,在日常的编辑过程中,要考虑稿件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策划编排,将一些内容不同但主题一致的稿件组编在一起。这样,不但使其成为装点版面的一个品种,起到活跃版面的作用,而且能够给读者提供新的理解、联想,产生组合带来的深化主题的效应。这个过程无可置疑的是一个策划过程。

第二,有针对性地约稿和组版过程,完整地体现着编辑的策划手段。

之所以强调要搞新闻策划,就是为了谋划和组织那些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报道。因为只有这样,报纸质量才能提高,才能赢得读者,也才显得有生命力。所以,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需要经常结合一个时期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搞一些追踪新闻策划、专题新闻策划和为配合这些新闻策划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策划。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对正确反映事物具有独特的功能。新闻媒介是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和言论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的。从这个已经被确定的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主动性功能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报纸编辑肩负的策划社会活动的责任。当然,我们所说的策划社会活动,绝不是策划新闻,制造假报道,而是通过我们的舆论去促进社会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并对其跟踪报道。

第三,还必须注重编辑策划自我的问题。

策划,对新闻价值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好的新闻策划可以使新闻价值得以全面体现;而不成熟的策划很难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其新闻价值亦难以体现。所以,编辑只有对历史和现实作系统的把握,对社会层面有立体交叉的感悟,才能游刃有余地操作新闻策划。一个好的编辑,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和吃透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做好读者的调查工作。掌握读者的基本层次、阅读情趣和对报纸的评价与印象,从而弄清楚自己应该策划什么,怎样策划,学会扬弃,做到有的放矢。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策划 篇3

一、电视新闻策划概念的界定

新闻策划这个概念在诞生之初就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探讨, 不少学者通过长期的总结, 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 对新闻策划做出了多种界定。笔者通过总结和本文研究, 将新闻策划做如下定义:新闻策划主要是指采编人员有创意的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设计和谋划,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地运用新闻资源和配置新闻资源, 帮助新闻能够更有特色的呈现, 进而获得最佳的收视效益。[1]简单来说, 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如何有效开展新闻活动行为进行思考的方法, 是一种创造性的新闻报道方式。而电视新闻策划则主要是指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来实现对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和应用。

二、电视新闻策划的特点分析

(一) 新闻策划应当以电视和栏目的定位为基础

新闻策划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新闻传播活动, 这就需要编辑和记者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但要知道的是, 这里所说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 并非知道的是天马行空, 而是应当在某个基本的参考框架内来实施。这个基本的参考框架就是栏目的定位和媒体的定位, 简单来说, 就是作为新闻策划者, 应对栏目和媒体的受众群进行考虑, 并以受众群的角度, 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信息, 以什么方式、什么时候为他们传播方式;只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和报道对象, 才能够及时为受众群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信息报道, 也才能实现新闻策划的有的放矢。例如, CCTV-2《经济半小时》这个一栏目, 在“华尔街风暴”的特别报道中, 就充分体现了栏目、电视定位于新闻策划之间的关系。《经济半小时》这一栏目, 其定位为“观经济大势, 知民生冷暖”。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 该栏目是以宏观视野为主要定位。而在“华尔街风暴”的特别报道中, 该栏目就是以全球的角度出发, 对经济全球化局势下, 中国经济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展现。

(二) 在报道内容和主题选择上, 新闻策划需要考虑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

栏目和电视的定位是观众类型的选择, 当然为受众群提供信息时, 也需要对形式做出相应的选择。为此, 栏目和电视定位, 也能够体现该媒介所报道的重点内容, 即表示定位可对媒介报的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做出相应的约束。而报道的主题、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媒介定位的形式, 主要对媒介定位进行服务。为此, 新闻策划作为一种动态的报道, 在对主题和报道内容的选择上, 都需要充分结合受众群的实际需要, 为观众们提供更加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例如, 东方卫视在“日全食”的新闻策划中, 不仅充分展现了新闻报道的亮点, 同时其创意性也深受同行的认可, 让广大网友和业内人士纷纷赞叹。在获知日全食消息后, 东方卫视就在宣传上做了不少功课, 而宣传的内容也正是直播的“策划方案”。在日全食来之前, 东方卫视就充分运用优势, 向广大受众群宣传其专业性、独家性和全面性, 成功吸引了受众群的眼球。此外, 东方卫视为了满足受众群的需求, 同时邀请了相关学者参与了节目录制中, 为观众们详细解释了日全食的形成, 并通过模拟动画的方式为观众更加立体的展现日全食的相关知识, 加之, 全程报道日全食的发展过程, 成功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三) 新闻策划应体现出栏目的风格特征

在对媒介进行定位的同时, 也直接决定了媒介的报道风格, 简单来说, 就是指媒介应当根据受众群的习惯传播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进而达到促使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特点。而通过对报道主题、内容进行选择, 当然从某种层面上来看, 这种方式势必会对媒介报道形式带来一定的影响, 即内容可直接决定传播形式, 而形式在而主要是指内容的传播服务。例如, 央视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深度报道电视台, 其多起新闻节目都深受群众的追捧, 其中《焦点访谈》作为实时追踪报道, 新闻背景分析的节目, 其以新闻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和权威的评论, 对民众所关心的各种实践进行深度跟踪报道, 更加透明化的呈现出各种事件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为此, 权威性、专业性、指导性可以说是该栏目的最主要的风格。

(四) 新闻策划应符合观众信息需求的形式

由于新闻报道本身就具有知识密集型、专业性强、服务性等特点。尤其是一些财经类报道, 更加需要非常专业的分析和判断, 能够为广大观众提供客观的报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应对受众群需求的信息方式进行了解, 通过深入透彻的分析, 为广大观众提供能够理解的事件原态, 帮助观众能够理想的认识事件本身。而财经报道则需要通过资讯和深度报道相结合的方式, 为观众们提供消费和投资的分析。让观众能够全方位的掌握事件的发展态势, 进而满足他们的需求。此外, 新闻报道在传播时, 还应当对传播时间进行选择, 一个好的播出时机可以说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在业界内, 有这样一种说法:正确的播出时机可直接决定新闻策划的成败。

三、结论

从本质上来说, 电视新闻策划是一种以创造性活动为基础的新闻传播, 其对采编人员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策划的根本宗旨是根据受众群需要的信息和方式, 为其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信息。综合上述讨论结果来看, 我们可以得出, 要使电视新闻策划真正取得成功, 应对新闻策划、电视栏目的定位进行充分的考虑, 同时加强内容和主题的选择, 做出更有特色的栏目, 并能够在最佳的播报时机, 以受众群需要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报道。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电视新闻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严重影响了收视率, 面对这种情况, 加强电视新闻策划, 成了当前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对电视新闻策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 最后对电视新闻策划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电视新闻策划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策划

参考文献

《广州日报》的新闻策划 篇4

在经济条件下,策划是新闻竞争的重要“砝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家媒体想独家控制新闻源几乎不可能,媒体之间更多的是看谁能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有限的共享资源,变共享为独享。在这种背景下,各媒体都把做好新闻策划作为争夺市场份额、提高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样的新闻题材,策划决定了宣传效果,宣传效果又决定了市场占有份额,占有市场也就是占有受众。

在全国的新闻媒体中,作为广州市委机关报的《广州日报》具有党报的权威性,传达着党和政府、人民的声音,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寓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作为一张置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特大城市的主流报纸,《广州日报》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为广大读者提供贴身的生活信息,使党报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它的广告收入连续十多年在全国报业中名列前茅,在刚刚揭晓的“新闻出版业纳税百强排行榜”中,《广州日报》纳税额位居中国报业之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广州日报》独领风骚,引起全国传媒业界极大的关注。为了研究这种党报现象,我虽然身处河南,但也连续多年订阅《广州日报》。作为党报,她的确办出了特色。一个媒体的特色表现在方方面面,它的“追求最出色新闻,塑造公信力媒体”的办报方针,由内容、发行、印刷、广告、品牌、团队六个方面构成核心竞争力,占据了报业的潮头而长盛不衰,①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广州日报》作为党报,没有板着严肃的面孔进行说教,无论是版面风格还是标题的运用、新闻写作的语言,《广州日报》更多地采用了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读者一报在手,全知家事国事天下事,受众天天想看这张报纸。《广州日报》紧紧抓住新闻策划的手段,以平面媒体的特点,循着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心理,做好各类题材的宣传。不论是省市的、国家的、世界的,时政的、经济的、文体的、民生的、社会的,只要有新闻——能够引起民众关注的新闻、能够吸引眼球的新闻,他们都不惜版面把新闻做足做够,做出自己的特色,把受众欲知而未知的新闻事实呈现在受众面前。它的新闻策划不只停留在微观上,就事论事,还从宏观上把握媒体的运作和传播的进程,使宏观策划与微观策划有机地结合。宏观策划是微观策划的基础和准则,是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广州日报》成功的新闻策划几乎天天可见。

2007年7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广州日报》策划的“跨越九七、十年辉煌”系列活动在《高端访谈》等报道的配合下,风行全城,成为香港回归十周年新闻报道的亮点。7月1日,香港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庆典,作为日报,报道当天的庆典活动在时间上已经是不可能了(廣播电视、网络都是同步直播),《广州日报》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全面翔实地报道了香港庆典中的各项活动。因为庆典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广播电视传媒受到传播形式所限,不可能同时播出,只能是剪辑后浅表性录播。《广州日报》发挥了报纸的特色,策划用大量版面分别对活动进行了全面透彻而有深度的报道。在一版的要闻版面,报道了最重要的香港特区第三届政府官员宣誓就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胡锦涛出席发表重要讲话;深港青年共庆回归;深圳湾公路大桥通车等重要内容。从三版以后的版面上,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实录》的通栏标题下,又分为汇演、升旗、同乐、巡游、通车等对庆典的所有活动进行报道。有文章、有照片,图文并茂,既全面又有深度,还有一些新闻背景资料的介绍,的确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阅读需求。

《广州日报》在策划新闻报道中,更关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因为这类新闻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2007年4月1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韩国学生开枪行凶案。《广州日报》4月18日在报道这一惨案时,打破平时排版惯例,在二版、三版通常是本地与国内要闻版上,以两个整版篇幅策划报道了这一事件。在这两个版面上,《广州日报》的通栏标题是《美国最大校园枪击案》。在二版中间醒目的位置刊登了枪击过程的图示和照片,围绕图片依次刊登了按时间排列的案件发生的全过程,中国留学生的回述,现场学生的目击,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的讲话,世界各国的慰问电,作为背景资料介绍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三版刊登的则是凶手的资料、作案动机、凶手心理分析、华人学生反应以及由此案引起的思考,还把美国近两年来发生的枪击事件进行了回顾。两个版面的报道把读者想知道的新闻都刊登了出来,其中可见编辑对读者有充分的心理了解。而在这一天,国内很多报纸媒体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上,相比而言,《广州日报》独具匠心的策划更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策划要有个性,才有生命力。《广州日报》在新闻策划时突出了个性,同样的新闻题材出现在这里,就有着震撼力。可以看出策划人员善于抓住新问题,有新思维,同中求异,策划出动感很强的新闻,策划出一些让其他媒体和社会感到很有新意的报道。

在翻阅《广州日报》时,我看到作为中国大城市的市委机关报,它的新闻策划也有着广阔的视野,运作中却有普通受众的视角,新闻的选题、新闻写作、标题制作、字体的运用都符合普通受众的需求。

新闻策划在选题和立意上一定要有高度,多选择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立意要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与时俱进,挖掘单一的新闻事件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的意义。寻求新闻策划的个性,还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由此引领全局新闻报道,在接下来的报道中强势展开,扩大优势,直至形成高潮。在形式上采用图文并茂、消息、背景资料、言论同时刊发,才能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要面向市场、面向受众,经营媒体,以平民的视角进行新闻策划,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这方面,我们从《广州日报》那里可以学到许多有益的实例。

注释:

①《广州日报》,2007年9月9日二版。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 篇5

在营销中实施新闻策划的可行性

在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企业与媒体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更为突出, 甚至是唇齿关系, 因此二者需要加大合作关系, 携手并进, 实现共赢。企业对于媒体而言, 可以提供信息来源;媒体对于企业而言, 可以提供各种资源。[2]而新闻策划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1. 媒体是企业通向市场的桥梁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不得不更加走进媒体并与媒体合作。媒体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尤其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更是要直接借助于媒体的帮助。

目前, 我国有几百万家企业, 而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也为数不少, 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都不断趋于相同, 而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更多的客户, 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大众传媒属于社会性的资源, 它的潜力非常大, 企业在生存及不断壮大中都得借助于新闻媒介手段, 而媒体由于具有传递信息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 因此可为企业提供非常大的舞台。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品牌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突出, 因此实施品牌战略也成为我国企业拓展业务的主要手段。利用媒体不断推行企业品牌战略, 这是企业在发展中的必然选择。企业可通过媒体来不断宣传品牌形象与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信誉度, 从而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 实现经营战略。

2.企业为媒体提供经济信息

在市场经济中, 各大媒体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现在, 我国从事媒体行业的电视台、报刊企业数量数不胜数, 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也在迅速发展, 这就更加加剧了媒体行业间的竞争程度。在各大媒体争夺战中, 企业所能够为媒体提供的信息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谁与企业联系更加密切, 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多的关注者, 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今, 媒体产业化变得更加明显, 媒体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加突出, 在此背景下媒体不得不寻求由“人求我”转变为“我求人”。一方面, 媒体要利用新闻宣传让经济得到更好发展, 而企业是经济以及市场发展的主体, 可为媒体提供出更多资源, 因此也就给媒体竞争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有着技术权利、服务作用、资本权利, 因此在大众传媒中有着一定发言权。媒体通过可靠的新鲜经济信息获得发展, 企业成为媒体重要信息源之一, 企业策划者也成为媒体所争取的新闻素材。从中可看出, 企业与媒体两者间的依赖程度变得越来越突出。

新媒体背景下企业营销的特点

1. 营销方式更多, 传播幅度更大

之前, 新闻营销运行方式一般是运用期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形式进行,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 出现了很多新的信息技术, 如微信、QQ、微博、贴吧等, 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 而且也传播得更为广泛。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类似于病毒扩散的营销形式创造出更好的环境, 如果大众浏览到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时, 就可以通过微博转发、朋友圈分享等方式非常容易地进行二次传播, 从而让这些信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3]

2. 制作时间更少, 传播速度更快

在新闻媒介中, 其作用在于如实报道事情发生过程及结果, 因此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 而在新媒体背景下, 时效性特点得到更为显著的强化。由于新媒体下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传播速度更快, 因此当某一件事情发生以后, 大众就可以很快地将其传播出去。例如, 娱乐圈的新闻在正式媒体还没有公布之前就已经在微博、朋友圈中流传, 某个官员所佩戴的名表被人“起底”, 里约奥运会期间傅园慧的“神表情”得到迅速传播等, 这些都与信息的制作与传播更加便捷有关。

3. 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

新媒体可以把之前媒体当中的不同表现方式都结合到一起, 这对传统媒体是非常大的革新, 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及其结合体。同时, 新媒体也运用了大量的幽默语言和文字, 更加接近大众。通过观看近些年来的新闻联播不难看出, 很多电视台新闻播放时也运了新型网络词汇。在这种背景下, 企业营销也是如此。企业通过把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语言或文字运用到最近所发生的事件描述中, 经过制作、策划等过程成为新闻并在微博、微信、BBS等平台上披露, 就能够让这种轻松的表现形式更加易于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4.互动方式增多, 信息更为准确地投放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信息并加以筛选, 从而进行点击阅读, 因此大众在接触到这些信息时能够更加容易接受。信息传播者也能够按照大众之前的浏览记录而加以调研分析, 从而为大众推送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 以此达到信息投放目的, 信息投放准确度更高。

新媒体背景下企业营销中的新闻策划模式创新

1.与媒体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获得“双赢”

在进行新闻营销时要做到规范守则, 不得触碰法律法规和新闻道德红线,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受侵犯。在做到不触碰法律法规底线的前提下, 可以对新闻营销类活动在制作、准备方面多下工夫, 使其价值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2.转变营销理念, 强化关系建设

优化现有的新闻营销观念。随着新媒体技术出现, 新闻营销不再仅仅局限于单方向营销, 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互动营销。因此, 在营销过程中要转变先前的“大声喊”营销理念, 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进行信息内容的制造和传播, 要注重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主动与消费者打交道, 善于和消费者建立关系, 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密感, 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小米”之所以在众多国产手机品牌中脱颖而出, 真正原因在于“小米”善于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推出新手机产品之前, 该公司先根据用户需求及其所期望的产品价值而对手机系统进行优化, 如自身研发优化的MIUI系统、高配置的硬件, 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该公司还创建了自己的论坛、贴吧, 开通了用户服务热线, 能够迅速了解到用户的产品需求。此外, 该公司还建立了产品售后服务中心, 对用户所反馈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从而不断改进产品, 提高自身竞争力, 吸引更多的用户。[4]

3. 精心策划新闻增值

通常而言, 优秀的新闻营销要通过精心策划来达到, 尤其是原创性的新闻, 有着更高的新闻价值, 可吸引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因此更是需要经过细心策划。[5]

2005年, 著名的威客网站“猪八戒威客网”上线时, 正赶上“超级女生”节目火爆的时候, 因此网站根据“超女”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新闻, 随后很快就得到大众的关注。“超级女生”中的李宇春非常受大众喜爱, 很多媒体纷纷搜集与李宇春相关的新闻, 此时“猪八戒威客网”就策划了一件成功的新闻营销事件。主要是一位李宇春的“粉丝”通过“猪八戒威客网”发布赏金为500元的公告, 为李宇春设计出一条裙子, 此后还悬赏1000元为李宇春设计生日T恤。因为这些新闻非常幽默, 同时也与当时非常火的李宇春相关, 因此受到媒体的关注, 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这其实就是网站经过精心策划, 从用户的心理需求出发而做的新闻, 实现了增值目的。

4. 利用不同媒体工具, 加强新媒体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通过将新旧媒体进行整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策略, 把各种新媒体社交工具都利用起来, 特别是对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群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同时还要进行营销活动, 双管齐下, 加大影响力。[6]不同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特点, 企业中同样的新闻在传播出去之后, 阅读量、转载量等都不一样。例如, 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传播媒介就不一样。在微博上发布字数不得超出140字, 但是微信发布就无字数规定, 其形式也更为多种多样。微博传播方式更加开放, 较容易获得, 但是微信就较为封闭, 有着一定的私密性。微博信息非常丰富, 种类很多, 但是微信中的信息针对性强, 主要是关注公众号获取。因此, 当企业发布新闻或其他活动信息时, 要从微薄、微信各自所具有的功能出发进行有机结合。如果要想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那么就要通过微博发布, 且内容要尽量幽默、富有趣味性;而在微信平台上则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化的信息订阅。更重要的是, 企业不论发布何种信息, 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在各个知名社区、博客、论坛上发布一些企业新闻, 就更加易于被搜索到, 不过不得发布含有虚假、色情、赌博内容的信息。[7]所以, 企业要想成功发布产品信息、制造新闻策划, 一定要先对不同的平台特点有所掌握, 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相关新闻, 从而更好地让产品、服务信息得到传播。

5. 完善审查监督机制, 有效控制新闻传播过程

相对于普通媒体而言, 新媒体体系中的缺陷就是没有完善的审查机制, 因此新闻真实性有时难以得到保证。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内部信息审查监督机制, 新闻信息要从策划、编辑再到传播等过程中都要严格审查、互相监督, 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改正。同时, 还要杜绝虚假新闻、负面新闻、低俗新闻和没有任何价值的新闻散播出去, 防止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有损企业形象。建立有效的审查监督机制并不断完善, 能够有效杜绝类似现象,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从整个新闻的前期策划、编辑再到后期的传播过程, 都需要监督人员严格把关, 特别是虚假新闻、负面新闻、低俗新闻, 一旦传播出去, 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干扰。

结论

新闻策划就是运用新闻的形式为企业营销工作所服务, 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 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使得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具有更多优势。企业新闻策划发展到现在, 已不是单纯的新闻炒作, 也并非故意制造话题, 而是巧妙运用新闻手段, 不断创新, 提高销售量, 最终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 新闻策划在企业营销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而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 迎接新的挑战, 抓住机遇, 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奚路阳.论企业新闻策划在营销传播中的运用[J].新闻知识, 2013 (5) :30-31.

[2]汪青云, 谢宇.企业口碑营销中的话题策划[J].新闻界, 2010 (1) :178-180.

[3]陈巍.企业新闻策划方案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2) :48.

[4]吕伟堂.企业新闻策划的重视和运用之浅见[J].江苏陶瓷, 2014 (2) :18-20.

[5]宋珑.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 2016 (9) :30, 72.

[6]乔占军.新媒体视阈下科技期刊网络营销策略体系研究[J].出版广角, 2013 (7) :61-63.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 篇6

关键词:新闻策划,创新,新闻规律

新闻策划是一种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 并能形成新闻报道强势的谋划和组织过程。新闻策划的方法很多, 从微观上讲, 有难点解读法、亮点制景法、热点冷却法、冰点加温法、疑点抄底法、正点错位法、焦点分镜法等。笔者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来, 自己策划以及和报社的同事合作策划并实施了不少重大新闻活动, 有的还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 为报社树立了品牌。在此, 笔者谈谈对新闻策划的粗浅认识。

1 新闻策划贵在创新, 要深挖新闻价值

媒体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策划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 每个媒体都做新闻策划, 但一般都只做到了对事件抢发、事件进展、事件分析的报道, 很少在新闻策划中强调新闻事件对社会进步的引导作用, 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对新闻价值的深度挖掘。而通过对新闻价值的深入挖掘, 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留住更多读者, 从而树立媒体品牌形象。策划时除了要深挖新闻价值, 还必须突出创新, 必须跳出往年一些陈旧的报道模式, 做足创新文章, 不能简单地跟在其他媒体之后, 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思维, 独立策划或者运作新闻事件, 才能达到做出独特视角新闻的目的。

“农民工维权”类的报道, 早已不是什么独家新闻, 如何让这个不再新的问题出新、出彩?要想取得好的宣传效应, 必须在策划的主题上下功夫。2011年, 笔者和同事合作, 策划并报道的《农民工维权三湘周边行》系列报道, 全方位报道了工会为农民工维权的新闻事例。我们选取了出省为农民工进行跟踪维权的典型县市进行重点、集中报道, 因为选准了报道的主题, 并在以往的同题报道上进行创新, 通过精心策划、精心采编, 该组报道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受到了读者的充分肯定, 并获得了“湖南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二等奖”。

创新在新闻策划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然而创新不是随意的, 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 讲究一定的法则。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策划, 既要依托重大活动、充分反映重大活动, 又不能被其捆住手脚, 沉闷枯燥地反映重大活动, 使报道失去可读性。我们强调策划手段要新颖, 不等于提倡花里胡哨。一项成功的报道策划, 应该是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综合体。汶川地震后, 我们及时进行了抗震救灾特刊策划;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 我们又策划了汶川地震周年纪念特别报道。对生命大救援、爱心大奉献, 以及骨肉亲情、爱国热情等做了全方位报道, 并配发大幅图片, 使特刊图文并茂, 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同时, 我们还策划并报道了我省各级工会伸出友爱之手, 纷纷出钱出力, 支援灾区重建的动态新闻, 彰显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这一大主题。

2 新闻策划要围绕社会热点、中心工作开展

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程序是敲定选题—开发信息—创意构想—因素分析—形成文案—征求意见—进入运作。这其中, 创意环节很重要, 有了一个好的创意, 策划就成功了一大半。要做好新闻策划的创意, 就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热点、中心工作来做文章。作为湖南省总工会的机关报, 《湖南工人报》为此确立了“心中装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脑子想着省总工会的中心工作, 眼睛盯着‘三工’ (工厂、工人、工会) 的需求”的办报宗旨, 并时刻将它贯穿于整个办报过程中。

2009年6月25日, 第三届“泛珠三角·省级间工会农民工维权协作论坛”在长沙召开, 笔者和同事及时抓住这个主题, 经过前期精心策划, 最后用8个版面隆重推出《手, 挽起手》大型特刊。同时, 在头版配发“策划人语”, 说明推出此特刊的目的, 并配发评论员文章, 在显著位置刊发9省、市工会负责人手挽手的大幅照片。

我们还在其他版面报道了农民工维权合作协议书的签订、农民工维权媒体联盟协议书的签订, 各省、市工会主要负责人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探讨, 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工会农民工维权协作主要途径的访谈, 各省、市工会媒体负责人对联合维权的看法等。最后, 我们还选取了省内几个农民工维权典型市、县, 报道了他们对农民工的跟踪维权情况。这组大型策划以及报道的及时推出, 在湖南省, 甚至“泛珠三角”9省、市都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 为9省、市合作为农民工维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前期策划、提前介入, 使得我们对报道的立足点把握得更准确, 形成的舆论更有力, 导向更符合党心民心, 报道也因此获得了“湖南新闻奖重大报道奖二等奖”。

2009年省总工会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劳模评选”活动, 笔者又和同事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今夜星光灿烂》大型报道。这组特刊报道了颁奖现场盛典情况, 配发“策划人语”, 并配发大幅照片。同时刊发了“湖南最具影响力劳模”诞生记, 对获奖劳模的专访和社会各界对这一盛典的关注、幕后工作人员为盛典所做的工作、颁奖典礼中的“职工方阵”、对评选前期的策划及候选劳模事迹的宣传, 直到最后的颁奖晚会, 本报都做了全方位的策划, 并做了详细周全的报道。由于事先精心策划, 使整个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以小见大, 以点见面, 全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 我省广大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3 新闻策划要适度, 避免违背新闻规律

新闻策划的基础是客观实际。新闻策划由于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 能够提升媒体的竞争力, 因而适当、适度的策划对于媒体来说是必要的, 策划得好、操作得当, 能出好新闻, 但闭门造车式的策划难免会虚构和杜撰, 如果这样, 就会偏离策划的方向, 影响策划者和媒体的声誉, 也会给受众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 但由于媒体在社会传播中的特殊作用, 必须引起策划者的重视。

这一虚假新闻播出后, 令不少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以至整个商品质量产生了不信任感, 而且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这是近年来发生在新闻单位中最为恶劣的一起造假报道策划事件, 必须引起广大媒体工作者的重视, 要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需要我们在策划新闻时不能脱离实际。新闻活动报道策划的基础就是活动, 策划的主题如果偏离了活动的目的, 就会失去意义。因此, 我们不能滥用策划, 也不能过度策划。同时, 新闻策划也不能变成策划新闻, 策划的着力点应当在报道方式方法的创新、报道思想的深度开掘上, 而不是对新闻事件的改造和创新上, 如果策划改变了新闻事实, 就变成了策划新闻, 而策划新闻是宣传原则所不允许的。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 篇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以迅猛的姿态在传媒界掀起了一场革新的浪潮。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杂志而言,新媒体由于其信息收集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的不同而呈现出受众选择多样、信息发布及时等特点,以及信息交互性、全息性、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而这一新的传媒环境必然会给电视新闻的采编策划带来新的变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

(一)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

新闻采编是编辑人员收集、整理新闻资料的过程,在新媒体条件下,随着传播环境的改变,电视新闻采编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编内容更加复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信息以前所未有的传播规模和传播速度出现在各种媒介之上,而这种信息爆炸的情况,一方面丰富了新闻采编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使新闻采编的判断、筛选、甄别、确定等工作更加困难,因而也使得采编工作更加复杂;第二,采编主体更加多元。在传统传媒环境下,采编的主体主要是专业的新闻记者,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每个媒体平台都能够成为新闻的采编主体中的一员,而这种主体多元的采编环境使得电视新闻采编的及时性更加突显。第三,采编形式更加多样。传统的新闻采集多数以专业的跟踪采访、面对面的交流等形式进行,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智能手机、相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发展,打破了新闻采编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远距离新闻的实时获取成为可能。第四,采编流程更加综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新闻媒体由于信息获取形式的不同,而使得采编的流程更加综合,也更加符合现代信息发展要求。

(二)电视新闻策划的特点

所谓新闻策划,是指编辑人员根据新闻的实际内容,对新闻的呈现形式进行一定的整合与优化,以实现新闻迅速有效传播的一种信息推广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策划的时效性。新闻的本质特征为时效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传媒条件的便捷,这种时效性更加突出,而这就使得策划人员在热点新闻的带动下,将更多的新闻内容集中在某一阶段人们集中关心的问题上。第二,策划的内容更加深刻。在新媒体条件下,虽然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新闻缺乏一定的深度,而在新时期,电视新闻的策划更具有深度。即它不仅完成了新闻事实的报道,还完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保证新闻的质量。第三,策划内容更具有广度。在新媒体条件下,由于时代的瞬息万变使得一些受众已经在海量新闻的冲击下失去了总结、回顾的能力。因此,在新时期,电视新闻策划人经常会将新闻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帮助受众理顺某一社会的发展脉络。第四,策划体现人文情怀。即在新形势下,新闻策划的内容、主题更加注重对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的挖掘,从而体现新闻媒体服务大众的职能。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创新措施

(一)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新闻质量的提升:第一,新闻收集的视角要新。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许多新闻报道都千篇一律,而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敢于并善于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从而为受众提供另一种新闻解读思路。第二,新闻呈现形式要新。在多元化的信息交流中,受众对于长篇大论、语言古板单调、图片信息缺乏个性的新闻内容越来越没有耐心,因此新闻编辑者应该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在不改变新闻基本事实的情况下,使新闻的标题、内容、图片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三,新闻采编流程要新。即电视采编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化新闻收集手段、新闻编辑技术以及新闻传播平台,以实现简化新闻采编流程,提高新闻编辑效率的目的。第四,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更新。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的判断力和新闻整合能力是影响新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采编人员应不断革新新闻采编思路,以保证新闻内容的及时有效。

(二)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措施

在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想提高策划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提高策划意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选择权利的扩大使得电视新闻报道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因此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电视新闻人应该提高策划意识,根据受众关注的重点,确定新闻报道的范围与重点、规划报道的规模与进程、选择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从而实现对电视新闻的全面规划。第二,体现策划的个性。相同的新闻,不同的策划体现了不同的呈现形式。因此,在提倡个性化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人应该提高新闻策划的个性化,如同样是关注改革开放历程的新闻,有的电视新闻是以普通人生活条件的变化来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有的则以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呈现新闻内容,而这种差异性的策划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闻视角。第三,创新编排形式,策划人在创新新闻编排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选材、精心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从而保证新闻形式更加贴近现代人的需求。

四、结语

在新媒体浪潮的席卷下,电视新闻传播的采编和策划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而针对这些特点,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积极转变新闻传播思路,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创新电视新闻的呈现形式,从而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视新闻能够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新闻内容。

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信息传输及时等特点,而这必然会对电视新闻的采编和策划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质量为出发点,探究新媒体条件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探究推动其发展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玮,田蕾.新媒介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与创新[J].中国新通信,2014(07):43.

[2]邢红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139+149.

多媒体新闻的策划 篇8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 对法律的了解和需求也在日渐增加。电视媒体具有传播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职责, 因此许多法制新闻类节目开始出现在银屏上, 对普及法律知识有重要作用。大多数法制新闻类节目都采用案例讲解的方式, 通过对犯罪案例的详细分析, 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与其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想在众多的法制新闻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节目本身具有良好的创意与策划。

二、法制新闻类节目的展现方式

(一) 故事与演播室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故事与演播室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是指采用演播室访谈的方式对犯罪故事中的细节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专业人士对犯罪故事中的要点进行分析与讲解, 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以最通俗、最直接的方式讲述给观众。[1]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今日说法》。

《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第一档全日直播法治栏目, 从1999年1月2日创办至今, 已经有16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法制新闻类节目之一。《今日说法》每天中午12:38播出, 每集30分钟, 主要从当前热点新闻事件入手, 使观众能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讨论, 极大地带动了观众的积极性, 普及了法律知识, 建立了法制类新闻节目的品牌, 为立法与执法监督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 情景展现的形式

情景再现是通过现代科学媒体技术, 并与相关执法部门建立良好合作的前提下, 对犯罪故事进行二次创作, 以情景剧或系列剧的形式真实地再现, 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正义, 以达到普及法律知识、伸张正义、警醒世人的目的。[2]

《普法栏目剧》就是这一形式的代表。《普法栏目剧》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中一档以普及、宣传法律知识为目的的节目, 每天20:49播出, 时长50分钟左右。该节目详细展示了犯罪现场、犯罪过程与侦破案件的过程, 其真实地还原犯罪故事, 生动形象地展示枯燥的法律知识的方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普法栏目剧》主持人简明扼要地概括犯罪故事, 引出悬念, 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它以真实的案件为基础, 生动地展示了整个案件的经过, 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法律与天理昭彰的正义。通常一个案件故事分为上、 下两场, 并用广告将节目很好地分割开来。广告后, 主持人对故事的内容、主要任务及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简单的交代, 并成功引出后面的剧情, 时刻抓住观众的吸引力, 同时起到了普法与社会教育的作用。

这两档节目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今日说法》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与法律专业人士沟通交流的机会, 通过犯罪故事的短片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接触并了解到专业的法律知识。例如, 通过专家对案件的分析, 观众可以明白犯罪嫌疑人具体犯了什么罪, 该罪与我国哪些法律有关,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与人身安全等。《普法栏目剧》则是以真实的犯罪案件为基础, 让观众在观看案件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到相关的法律知识, 将法律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具体、通俗化, 同时也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 扩大了受众群, 很好地履行了电视媒体传播的责任与义务。

三、法制新闻类节目的策划与创意

(一) 法制新闻类节目的策划

《今日说法》采用的是故事与演播室访谈的形式, 所以该节目每一期都是独立的。针对一个故事中的法律要点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这样既显示了节目的专业性, 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同一类或相关的法律知识。

《普法栏目剧》采用的是情景再现的形式, 因此该节目的综合性与连贯性更强, 其涵盖的内容与讨论的话题也更多。该节目的策划主要体现了“在多不在精”的理念, 因其受众面广, 为了照顾到各类观众的需求, 综合性是该节目策划的中心。

(二) 法制新闻类节目的创意

《今日说法》的创意体现在主持人身上, 引出案件主体, 把握讨论方向, 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作为一档专业性很强的法制类新闻节目, 《今日说法》中撒贝宁与元元两位主持人都秉承严肃、严谨的主持风格, 但在与专家或观众连线时, 这种距离感又被很好地消除了。其无疑成为之后法制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争相模仿的对象。[3]

《普法栏目剧》也是将创意体现在主持人身上, 节目中路一鸣、王筱磊及屠化各有自己的主持风格, 改变了观众对法制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严肃、严谨的印象。他们不再端坐在镜头前一板一眼地给观众传递信息或引导节目, 而是自然地与观众以闲话家常的姿态讲新闻、说法律, 让观众感到十分亲切。

两档节目都非常重视与观众的连接性, 虽然表现方式不同, 但作为法制新闻类节目, 普法、宣传法律的核心是不能改变的。[4]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自己的节目个性与风格, 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和联系, 才能始终受到观众的喜爱。

四、结语

通过对两档经典的法制新闻类节目的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 电视媒体要想制作出好的节目, 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法制新闻类节目要更加的平民化与悬念化, 毕竟节目面向的大多数观众还是对法律不是很了解的平民百姓, 若太过专业, 反而会缩小节目的受众群。通过对案件故事的悬疑化, 能够始终抓住观众的眼球, 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故事的剪辑与选择上, 要注重其真实性与综合性, 如此才能拓展节目的深度, 并让案件故事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今日说法》与 《普法栏目剧》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以上几点, 但都很好地找准了自己的节目风格, 并加入了适当的节目创意, 体现出了节目自身的个性化与人文化。

参考文献

[1]衣昌, 夏政伟.如何打造电视传媒的品牌栏目[J].科技传播, 2015 (16) :31-32.

[2]刘珂.法制节目中的示众与警示——以央视《今日说法》为研究对象[J].记者摇篮, 2015 (12) :57-58.

[3]张伟.如何做好电视法制节目的策划[J].商, 2013 (10) :147-148.

新闻策划的再挖掘 篇9

在以后的采访中,笔者对“新闻策划”的理解更深刻了。

首先,新闻策划能把好的题材更深刻、更完美地表现出来,能把好题材的新闻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如果一个好的题材,报道前没有策划,毫无准备地直接去采访,又匆匆下笔,肯定不会达到最佳效果,更不会有进一步地延伸。

1999年,笔者跟随一名老记者采写了一篇录音报道《戈壁红驼出路何在?》,反映的是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乌拉特草原上戈壁红驼的生存问题。戈壁红驼是一种耐寒、耐旱的稀有骆驼品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戈壁地区牧民饲养的主要畜种。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上人为宰杀、野狼偷袭等原因,戈壁红驼的数量骤减,红驼最集中的乌拉特后旗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3万峰减到1999年的3700多峰,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由于那次采访走得很突然,根本没来得及策划,只能见机行事了。我们坐车颠簸了一天才到达巴彦淖尔市北部最偏僻的巴音戈壁苏木。当天晚上就进行了采访,了解了一些情况,做了个简单的策划,又从了解到的素材中选中了一个细节:被感化的母驼还会收养小孤驼!

收养是有背景的:由于草场退化,红驼大多膘情不好。每年春季分娩的母驼,体质弱又吃不饱,死去的不少,遗留下的小驼羔没有奶吃也很难活下去,无奈,牧人们只好想办法让别的母驼收养小孤驼。可这种收养,刚开始绝不是你情我愿,得有个感化的过程。

当时正值接羔时期,牧民娜仁家就有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小孤驼,这两天正在做感化母驼的工作。娜仁拴好一峰母駝,又把小孤驼拉在母驼面前,让弟弟巴图坐在母驼旁边拉起马头琴。一个小时过了,母驼仍没有反应,而那个连毛都没长的小孤驼在寒风中正眼巴巴地瞧着母驼。两小时后,母驼心软了,眼泪顺着眼角流下来,心花怒放的娜仁就势放开小孤驼。小孤驼嗖地一下钻在母驼身下,迫不及待地吃起了奶,这表明母驼接受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通过这一细节的观察与录制,温暖的场面便活灵活现地重现在报道中,展现在听众面前。这就是在挖掘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策划收到的效果。录音报道《戈壁红驼出路何在?》获1999年全国广播影视奖二等奖。

其次,通过新闻策划后的再挖掘,记者能在一些陈旧的题材中找出与新时代的关联处,找出它的新意和新闻价值,再运用特殊的角度和形式表现出来,让人感觉新鲜又能表达出更深刻的理念。

2003年8月,乌拉特中旗举办国际那达慕大会,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有一位女记者随团去采访。开幕式前,有一对身穿蒙古袍的老夫妇从兜里掏出钱交给工作人员的举动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走过去问了缘由:这对老夫妇是牧民,他们自愿为大会捐助1000元。男的是旗人大代表、劳动模范,女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歌手。这位女记者迅速对自己的那达慕采访做了一个临时策划,在征得两位老人的同意后,她决定跟随他们看一天那达慕。这一天,记者听了老夫妇的介绍,也听了他们的故事,还参加了老人的家宴。报道《看那达慕》就顺着这个思路写出来了。从一对牧民老夫妇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地区,一步步扩展,通过那达慕把这个地区的文化风貌及文化建设生动自然地反映了出来,让那达慕这个比较普通陈旧的题材换了个角度,新颖的感觉立刻呈现出来。《看那达慕》这组节目荣获2003年内蒙古广播影视奖一等奖。

第三,新闻策划是媒体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增加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传统媒体广播来说,没有新闻策划更是寸步难行。广播是依靠听觉来传播信息的,所以广播节目首先要好听,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只是要注意报道形式,因为广播的报道形式尤其讲究人的听觉规律和听觉习惯。好的报道形式都是灵活多变的,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内容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才能设计出一套完美的报道方案。这个过程就是新闻策划。

总之,新闻策划是一个媒体对当前和将来的重大宣传报道进行计划,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大到全年的重大选题,小到每一次的新闻采访。媒体只有把新闻策划做好,报道出来的新闻才有价值,从而才能吸引受众,才能有市场和影响力,才能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邰山虎

新闻策划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 篇10

1 新闻策划的内涵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遵循新闻规律, 围绕一定的目标, 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 发掘已知, 预测未来, 着眼现实,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 以求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包括构思、设计和开发等系列步骤。现代报业中, 策划是最能体现编辑业务水平、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 不仅可以催生出一组高质量的稿件、几块别出心裁的版面、吸引一批新的读者, 而且还可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伊拉克战争期间, 由于当时关于战争现场的正面报道绝大多数由新华社提供。《解放日报》的新闻策划从侧面报道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远望家乡伊拉克》, 内容主要是报道了在中国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的伊拉克青年萨法;另一篇是《进出巴格达》, 报道了在枪林弹雨中的著名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闾丘露薇。两个小主题却更能牵动读者的心弦, 打造了一个与直播不一样的独家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新闻媒介传播者在客观世界无数的事实信息中突出处理某些信息, 从而使受众更倾向于关注和思考传媒。

2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1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手段

新闻策划,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表现和运作方式,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新闻资源, 达到最佳的新闻宣传效果,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一般来讲, 新闻策划可以使新闻更具有预见性和干预性, 能够更深刻地引导舆论。一方面,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的统筹运用。虽然新闻存在的前提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策划的灵魂在于创新。通过对新闻报道活动各个环节的精心策划, 从而达到优化传媒形象, 提高传播质量, 满足受众需要的目的。尤其是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 2012年的奥运会110米栏, 中央电视台就在比赛之前就做了精心的策划, 解说稿也准备了4份之多, 而最终刘翔倒在栏前, 央视主持人的动情解说感动了全国所有的观众, 如果没有策划, 很难会有这样的效果。

2.2 新闻策划是创新内容、寻找新闻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途径

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加鲜明, 尤其是重大题材通过策划达到共识后, 便可以尽快确定报道主题, 并对报道提出具体要求, 这样的新闻报道会更加有效, 因此新闻媒体的重要性越来越收到重视。新闻媒体的策划要做成功, 必须突破原有正常的思路和模式, 以一种更加出奇的方式吸引观众眼球, 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积极寻找新闻资源最优配置的新形式、新方法, 并透过创新来实现。在激烈的竞争中, 缺乏创新意识和策划能力的传媒, 将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新闻报道策划中, 往往创新的含量越高, 策划的水平就越高。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好题材没有写足, 而一般性题材却做了重要报道, 以至于题材优质劣用或小题大作的现象。新闻策划则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出现, 通过集体策划, 使客观存在的新闻能做到优质优用, 在新闻策划组织上也比较合理, 如一些重大新闻题材都可以在人力安排、采访分工、发稿顺序上做到合理安排, 促进新闻报道的含金量的提高。

2.3 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挖掘新闻资源, 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新闻策划是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 这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而且可以了解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 更能通过策划让受众者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 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已有信息的把握, 能对新闻资源的发生、发展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挖掘。

2.4 新闻策划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新闻策划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功能, 既是在新闻传播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把大众传播媒介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新闻传播逐渐以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为目标的精神境界。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唤醒了媒介的受众和受众市场意识, 使媒介转变为主要看“受众需求”的“市场”传播模式。由于新闻策划的活跃, 新闻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文明上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现在很多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 事先都要做好具有动态性、宏观性和学术性的策划, 从央视的走基层报道中, 他们通过精心的蹲点策划, 写出了许多反应社会第一线的稿件, 比如《开往春天的校车》就帮助当地解决了校车司机的困难。总的来说, 新闻策划在反映公众舆论, 维护公众利益, 扬善抑恶、助人为乐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3 结语

上一篇:创造性品质论文下一篇:地方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