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2024-08-14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共12篇)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1

进入21世纪,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科技不断进步, 中国的媒体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全新时期, 现代媒体行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数字广播等一些新兴技术手段。现代媒体信息发布与传播之间互动, 可以迅速在手机等一些电子通讯设备上进行, 这些新的转变都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

一、中国传统媒体集团下的新媒体发展前景

(一) 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策略方面看, 中国的传统媒体集团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太多的制约, 严重影响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 新媒体技术的运营过程中, 主要是数字信息传播的过程, 发布与传播同时段进行, 与传统的媒体信息发布传播有着很大的分别。从相关的技术层面来看, 新媒体的运营和发展是在移动媒体上进行,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进行动态互动, 在传播渠道上可以有效地进行分享。新媒体运营下产生的具体形式, 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微博、微信等移动新媒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传统媒体在技术还有策略上都落后于新媒体, 对信息的发布还有传播渠道上都处于被动地位。

(二)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优势

传统媒体集团向新媒体转型的道路虽然困难重重, 但是传统媒体还是有一些明显优势, 传统媒体集团在社会关系还有影响力方面都比新媒体要占据更大的优势。传统媒体集团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 专业的生产队伍, 在信息传播服务领域有较高的权威。传统媒体只需要依托一些新开发资源信息服务, 就能够轻松获得广阔综合信息服务市场。传统媒体在专业技术上的优势非常突出, 世代相传的专业态度和业务水准不是新兴媒体可以快速赶超的, 例如, 2012年欧洲杯, 腾讯视频仰仗财力获得优先于央视体育的国内视频媒体的优先采访权, 但是报道效果却不如人意, 无论在观点交流上还是画面质量上都难以达到合格的标准, 更谈不上优质。可见传统媒体应该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科学有效的经营理念下实现增值。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传播, 成功地使传统媒体集团向新媒体发展。

(三)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劣势

传统媒体的劣势一方面是, 显性的体制掌控下的工具属性不适应现阶段媒体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 其面临的压力来源于传统媒体集团缺乏市场经验, 经营管理能力薄弱。传统媒体如何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 并且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是现阶段传统媒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传统媒体集团能够更好地发展, 传统媒体集团必须要解决这些阻碍集团发展的因素。

二、传统媒体集团向新媒体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 建立数字化信息专业生产平台

传统媒体集团应该设立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实现集团媒体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提升信息服务的准确性。专业生产是指新闻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对信息进行采编。用户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选择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内容。采用这样的生产模式, 就可以解决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海量信息无法收集整合的问题。以此为基础, 传统媒体便有了生产模式的转变,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就有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传统媒体集团可以开通微博平台, 及时地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 以便获得更为广阔的资源平台。

(二) 传统媒体集团可以建立复合型传播媒体

我国传播媒体集团中, 一些大型集团通常拥有自己的报社、杂志社, 在当地的平面媒体业有一定的地位, 并且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拥有自己独家的网络发行渠道。传统媒体集团可以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数据库技术, 对用户的资料进行有效地整合, 更准确地了解受众需求,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造具有特定风格的电视产品, 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收视群, 提升自身平台的影响力, 成为新兴的复合型传播媒体介质。总而言之, 传统媒体集团将网络发行作为基础, 能够搜集更多的客户需求, 为客户更好进行服务。

(三) 传统媒体集团需尽早适应互联网传播终端体系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 信息发布与传播都能进行有效地互动, 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现代电子通讯设备发达, 各种具体电子媒体介质种类繁多, 这都为信息有效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基于这种环境下, 中国传统媒体集团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 就应该尽快使用相关的技术手段, 进入各种智能化终端市场,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也就是要求中国传统媒体集团的传播终端体系应该建立在互联网上, 借助已有的渠道和平台, 积极发展各类信息用户。

三、结语

现今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十分明确向我们展示, 传媒业是为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服务的, 所以, 传统媒体集团想要更好地转型, 只有在创新服务上努力, 积极地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寻找自身发展的前景, 这样传统媒体集团才能走上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1]周燕群, 王武彬.南方报业全媒体转型的思路与做法——专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杨兴锋[J].中国记者, 2012, (3) :36-38

[2]王清颖, 肖春飞.传统媒体“借船出海”后的“满载而归”——新华社“你好, 中国”微博采访团采写亲历[J].中国记者, 2013, (1) :109-111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2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

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35.5%、看杂志的有34.1%、听收音机的有27.1%、看报纸的有30.3%。

2.原因

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

两种媒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何体现,两种媒体在相互依赖中各自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要从内容传播的共享性和传播技术的互补性两方面来分析。

1.信息内容共享

要从内容信息的共享性上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引入西方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reso鄄nanceeffect)和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两个概念。

(1)共鸣效果

“共鸣效果”(resonanceeffect)的提出,是学者诺尔纽曼等人(Noelle-Neumann&Mathes,1987)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媒体之间也有意见领袖媒介(opinion-leadingmedia)的现象存在,即一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后,其他媒体才相继跟进,且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其他报纸所采纳,形成一股连锁反应。诺尔纽曼称这一现象为“共鸣现象”。就是说,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是其他新闻工作者的信息来源与参考架构。这种由主流媒体引起而在媒介系统中产生一连串报道上的连锁反应,就是“媒介共鸣”(resonanceofmedia)效应。

传统媒体在社会公信力和第一手新闻信息获取方面依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事件曾经受到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因此促使新媒体产生“共鸣”。

(2)溢散效果

“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是学者Mathes和Pfetsh(1991)提出的。当媒介议题由潜伏期与预备期转变成上升期时,主流媒体开始加入报道。他们将这种媒介议题是由另类媒介流向主流媒介(意见领袖媒介)的议题传布方式称为“溢散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溢散”日益明显。如果说,广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越南战争的话,那么,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网络传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但这样一个重大事件最初是通过网络传播出来的,随后逐步溢散,传统媒体才加以报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新媒体使得“溢散”日益明显,让主流媒体卷入敏感问题的报道,不仅扩大了新闻报道面,而且拓宽了受众的言论空间,使受众话语权得到增强,受众的地位得到提高,反映民心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

2.传播技术相互依存

如果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上的相互依存是隐性的话,那么两者在传播技术上的相互依存则显而易见了。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技术升级自身,另一方面,新媒体如果能够将自身在技术上所具有的互动性优势与传统媒体的便捷性优势相结合就更加能够开拓发展的市场。

(1)报纸全面Web2.0

Web2.0是当下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的一股新的传播势力,它创造了个性化、平民化、交互性的传播景观,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媒体的创新提供了许多启示,尤其对于报纸,提供了一次打破传统定位,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契机。正如百度公司副总裁梁冬所言:“报纸也将进入Web2.0时代。”

美国报业协会主席曾表示:“因特网是少数可以跟传统媒体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媒体。它是报业自然的发展方向,它为报纸提供了空间、及时性和更大的读者群。”而借助Web2.0的传播优势,尤其博客这一Web2.0核心应用的最典型代表,报纸新闻传播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能力。

(2)手机与报纸相互补充

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作为大众通讯工具之一的手机,其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短信、彩信等的出现,手机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之间记录、存储、传输、交流和呈现信息的新媒介。针对手机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以手机为媒介的新闻信息服务业务,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手机用户能够即时、快捷、便利地阅读当天的报纸新闻。

(3)IPTV升级传统电视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4)播客扩大广播发展空间

随着博客的出现,播客也应运而生,而且短时间内人气急升,所以播客是传统广播的一个新的竞争者,但不是它的掘墓人,一方的发展不一定必然以另一方的停滞乃至灭亡为代价,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共生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輥輱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升级

如今,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之下,新媒体似乎成了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其实,传统媒体目前的处境,与十几年前戏剧面临的危机有某种相似之处,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对戏剧产生了巨大冲击的电视的优势固然应予承认,戏剧的观众也的确在减少,另一方面,电视和录像的崛起还给戏剧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观众,戏剧借助于现代化强有力的传播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戏剧依然在熙熙攘攘的现代艺术世界里占据着不容替代的一席。

和戏剧消亡论一样,曾几何时,电视的普及也曾使人担心纸质媒体将大大萎缩,而这几十年的事实同样表明,电视并没有对报纸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在这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然也是相互依存互补升级的。

(一)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

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并不会使传统媒体消亡,广播的出现并没有摧毁报纸,电视的出现也没有摧毁广播,而他们都没有使图书消亡。新闻业的每一次新技术浪潮都推动了该行业的进步,促使双方面互相借力,促进优势升级。輥輲訛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新媒体竞争是正确的选择。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体现为

公信力强。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最信任的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而信任程度最低的则是网络上的新闻。輥輳訛

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突围,突围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相反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传统媒体可以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的升级方向

中国传统艺术的新媒体形态研究 篇3

摘 要:中国传统剪纸与皮影艺术博大精深,种类花样繁多,在我国家喻户晓。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两大瑰宝。而现如今,由于制作形式的单一,故事内容的老套,加之很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不重视以及宣传力度的不够,这些传统艺术有很多已渐渐被人们疏忽,甚至淡忘。本文利用新媒体制作技术,将剪纸的艺术形式和特色结合皮影戏的运动方式进行动画实验艺术短片的创作而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一次总结。目的是,为了发扬和传承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将这两种艺术形式以数字媒介为平台进行广泛地宣传。

关键词:剪纸;皮影戏;新媒体;三维技术

0 引言

本论文以5分钟长度的个人艺术短篇动画《抬驴》,作为传统剪纸和皮影艺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实践。这种寓言性质的故事情节可以很好地体现中国民间艺术的形式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抬驴”也是采用剪纸形式,而且利用了套色剪纸,染色剪纸的元素,运用得很成功,但不是镂刻剪纸。也就是说,剪纸味儿不足。笔者制作的剪纸动画作品运用剪纸中最普通的形式——镂刻剪纸,颜色选择剪纸广为采用的色彩——大红色,造型特点以中国传统的皮影戏为据,运用这些具有典型中国民间传统特色的技法,结合MAYA软件制作二维动画来进行一次探索,而且这种形式也适合短片的制作。

1 中国传统剪纸的衍变及现状

民间剪纸在民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其手工艺的最基本制作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乡村巧手。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它在创作、消费和传播形式上具有大众性,既能满足实用的需求,又能满足审美。现在,它已走出农家小院,走入现代设计领域,无论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潢,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提花,连环画,舞台美术等传统媒体,或是影视、动画等新媒体,各个媒介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的普及,电视的出现,加之世界文化的渗入,皮影戏渐渐退出演出舞台。作为我国文化遗产后人有不可推卸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国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正努力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名义,鼓励民间老艺人收徒传艺,并尽力创作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剧目。我国已对皮影戏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实施抢救和保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总之,中国民间剪纸和皮影戏这一对近亲艺术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民间剪纸艺术在艺术市场上占有一定位置,令人乐观;皮影戏的市场萎缩,令人担忧。尽管如此,这两种民间艺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影响着中国的动画,如《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渔童》等,均是以剪纸或皮影戏的特点为基础的民族动画探索性作品,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也体现了中国原创的艺术性。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本部作品的表现形式,借鉴皮影戏的表演特点作为动画作品中角色的运动模式,并采用剪纸中最基本的红纸阳刻,在手绘造型的基础上,利用3D做平面动画的实验。通过这次实验动画的实践,为今后利用新媒体的制作形式尝试制作系列中国民间动画故事积累经验。同时,也希望能使剪纸和皮影戏在动画这个领域得到传承与发展。

2 制作过程中的学习与借鉴

2.1 前期制作

对于这部5分多钟的短片,内容确定以后,在风格样式上,本片选择了中国剪纸艺术中最典型、最简单、最普遍的大红剪纸为本部动画作品的色彩,将典型中国古代的民间生活状态,以平面的剪纸效果和皮影戏的夸张戏剧化的表演风格,运用MAYA的骨骼技术,改变皮影戏手工操作的机械性动态,使之更为生动、自然、灵活、连贯地呈现于屏幕上。总体风格确定以后,根据故事梗概,先做人物设定。对于一部动画片,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角色设计是首要的,因为成功的形象最容易在观众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本片制作风格是平面剪纸,虽然比起3D立体动画的制作要简单,但角色的形象,表情,动作,服饰等只能以单面来表现。这样对角色的造型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人物服饰风格以明代为元素,角色设定部分参考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抬驴》中的角色,再进行剪纸特点的线条纹饰连接处理。同时,运用阳刻加阴刻的手法,处理花纹装饰,尽量采用“寿”字、勾云、波浪等中国民间的传统纹饰,突出中国的传统元素,强化剪纸效果。

2.2 中期制作

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角色在动画制作时是否可行,胸有成竹。在设计之初,着眼点集中放在角色造型和可看性上,并没有考虑到动画制作时的可行性;在制作过程中才发现,直接将传统皮影戏里角色活动部位(关节)的分解运用到动画里太过简单。例如,皮影戏中的人物一般是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小臂和两手十一个关节相互连缀组合而成。在骨骼绑定时,本片也仿照皮影影偶的关节设置,结果在调试动态时,角色动态的表现力受到很大制约。因为皮影戏是手工操作,动作比较机械,在动画片里也采取同样方式处理的话,就缺少了表演细节,也就没有可看性。所以,在动态设计中打破传统皮影戏角色规定的局限,改为多个骨骼设置,使人物动态在画面中看起来生动有趣。

添加IK之后,选中身体各个的部位,利用constrain的parent与相对应的骨骼点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手部的连接方法。在传统的皮影戏里,由于观众离角色距离比较远,所以表情及手部等细节运动是不必表现的。而动画不同,动画有多视角、多方位的变化,中景、特写都要有,细部活动的表演必不可少,如腰带的摆动、部表情及手部动作等,若都用3D去表现,难度就大了。本片尝试用剪纸动画的制作手法,将角色的细部,如嘴巴、眼睛、手部、腰带及裙摆等进行单独绘制。考虑到动画中手部动作较多,所以所有要表现的手部动作姿态都进行分类绘制,这不仅可以丰富本片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降低3D动画制作中细部动作表现的难度。

2.3 后期制作

为了保证镜头流畅、连贯、合理,分镜头剪辑中,针对MAYA制作的40、50个分镜头,主要工作是剪辑、排列、理顺全片关系、把握好它们连接好后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感,并在后期剪辑软件中进行了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动作连贯性的调整。

背景是表现画面气氛的主要元素,要力求画面效果和视觉效果合理,安排好背景很关键。片中背景的山、云、树、草、亭台、楼阁都是采用手工绘制,人物则是用MAYA软件制作,要通过后期编辑软件,对绘制完成的背景与人物进行合成,并根据不同角色的年龄、性格的运动速度、运动节奏调整背景,使其画面准确、协调。再合理安排镜头的推拉背景与人物的相互关系、比例大小,镜头的远景、中景、近景及前后镜头联系等方面,制作人员下了不少功夫。

分镜头连接完成后,因为片子的颜色只有红色深浅两种变化,所以又对本片的色调在后期特效方面进行加工。为了突出古典风格,在画面上加入了一种粗糙的浅褐色宣纸纹理作衬底;为了增强画面中间的亮度,画面四周进行了模糊并加黑的处理,以“做旧”的手段,使片子呈现一种古拙的感觉。

3 结语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4

新闻摄影的创作蕴含着整体意识的思想。我们知道, 新闻摄影既有社会功能也有审美功能, 用视觉图像传播信息而脱离语言束缚, 能够更加广泛而快速传播, 于是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现代社会人大多态度冷漠, 这是因为内在空虚, 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社会发展让现代人压力剧增, 生活枯燥乏味及单调, 人与人、自然之间关系逐渐远离, 人的感官变得迟钝。而摄影作为一种效率很好的传播途径, 能够产生影像艺术佳作, 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力, 激发人们审美观念并对个人精神上的境界有所提升, 有利于改变以及摆脱日常生活里的分裂。摄影家还能够以各种方法或手段创造并升华意境, 以情景交融方法来彰显更为深的景与情;情景交融, 景是情的具象, 借此而产生不一样的宇宙世界和新气象, 给予人类广大的思想空间, 发展新的境界。例如, 一般大众喜欢风光摄影因为它带给人美感, 愉悦身心。而一些内涵丰富的作品, 令人欣赏图片之时有着颇为深入的思考, 进而使人产生热爱自然的感受, 安慰人的心灵。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作品自身的整体性, 及其激发的关联性情感与思考皆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

我国传统的美学体现的人文导向以及纪实摄影都以人为本且始终指向人, 人的生活意义和精神境界发展是其最为注重的。因而在传统美学之中, 儒家和道家美学都十分关注人的问题, 且留下了许多现在还能沿用的美学思想, 尤其是儒家美学, 其更能感受到艺术与美对人、社会的不可或缺且特有的作用。这种好的传统在当今物欲横流现状下极具引导意义, 它能修正不良之处。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源泉。“传统美学蕴藏了明确的人文主义精神, 并始终引导人道德和精神发展, 始终关注生活意义所在。其审美价值一直贴近在它社会价值之后。”而纪实摄影便具备如此品格。我们且将纪实摄影对西方社会作用搁置一旁不论, 仅观察纪实摄影于国内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少华在其名为《论纪实摄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如此给纪实摄影下定义:“纪实摄影即为摄影者对现实之中有着社会文化历史意义的人、人和环境间关系的生动而客观的描述, 并引起受众关注、形成完整认识的摄影形式。”由此可见, 纪实摄影的社会功能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纪实摄影中审美价值从属于它的社会价值, 这就意味着国内的纪实摄影家凭借个人思维和标准展现及审视社会, 可见传统美学主要在审美和道德标准上来影响我国的纪实摄影。我们知道, 国内的纪实摄影家对对象拍摄以及展现彰显出了儒家核心思想, 这不同于西方饱含个人主义的纪实摄影, 西方纪实摄影作品重在个人价值体现, 而我国纪实作品重在社会道德标准和人文关怀。对此对我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的在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可借其来得到更多的启发, 为中国摄影发展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在理论上做铺垫。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5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发展,已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持续和强烈的冲击,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话语权也受到严峻考验。新闻传播是传统媒体第一责任,也是赖于生存的根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运作该如何顺应潮流,正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目前,传统媒体在新闻运作中普遍遭遇的矛盾:

一、新闻消费习惯改变与传统新闻理念的矛盾

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必然带来接受方式的改变,读报看电视听广播,这是过去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把新闻信息看为一种产品的话,那么它的消费方式就是买报纸杂志或在特定的时间、区域看电视听广播。然而,当互联网迅猛发展起来之后,这一切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网络新闻比报纸在美国更受人欢迎。最受欢迎的新闻形式首先是社区新闻和全国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接下来排在第三位的就是互联网上登载的新闻„„调查显示美国人的获取新闻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1]。

在中国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新的传播载体有它自身的传播特点,它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迎合了人们某种心理需求。就微博而言,140字的限制,短平快;不求深入,只求大概;不求过程,只求结果。这与社会浮躁心理的契合度极高。新闻也成为一种快速的消费品,像只为赶时间填饱肚子的快餐,不求精致。

喜欢从微博上获取新闻信息的年轻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趋同性,在眼下信息过剩的时代,新闻信息的大小、重要与否其实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他们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关注的人都在关心什么新闻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与自己有关系的。他们只是通过别人的关注,借助别人的眼光来筛选新闻,这当然也是有效率最省力的方法。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载体,它的信息传播主要以个体为单位,所以,有一种说法叫:“人人都是新闻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与专业媒体的新闻产品其实存在很大的区别。

专业媒体有新闻的专业性要求,也有新闻传播的价值预期判断和理念的追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新华社调研就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把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题,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真正做到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要坚持不懈地改进文风,写短文、讲实话、发有用的报道,以文风的有效改进,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2]”

可是,当许多受众都习惯了只接受140字的简短信息之后,专业媒体的专业报道往往变成转发者断章取义的资料来源,变成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第一手材料。这是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我们会奇怪地发现,在微博微信中,往往被广泛传播的新闻信息,基本上都是语焉不详的。新闻的要素,即五W+H都是残缺不全(What何事? 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How怎么样?),但就是这样的产品却依然会大受关注,被广为转发。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如何适应受众新的消费特点,是个待解的课题。“写短文、讲实话、发有用的报道”或许是不二的选择。

二、信息传播全面提速与传统运作模式的矛盾

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改版被业界认为是新闻提速的成功范例:“新闻可以不断被刷新,不断被改写”已经成为“中国之声”的治台方略。30分钟为一个播报轮盘,在这30分钟里,当天的新闻要尽可能地涉及。对于一个新闻事件,记者捕捉到一个信息点就播报一个信息点,再捕捉到新的信息点,纳入下一个播报轮盘。没有新料,就把之前的信息点合并播出„„“中国之声”按栏目设置的编制完全打散,强化大编辑部、大采访部、大策划部,全“中国之声”共用同一个400人规模的采编后台[3]。

作为一个传统媒体,这已经是最成功的运作模式的改革,它付出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称的“不计成本”的代价。而对于其它基本上靠自负盈亏、靠市场经营养活自己的传统媒体来说,只能望其项背,谁也干不了“不计成本”的事!

即使如此,相对于新媒体,这样的运作速度还是落后的。新媒体的特点在于随时随地可以发布新闻信息,以微博为例,它由个体操作,以个体的眼光和角度,不必通过层层把关,只需用手机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发送出去,与传统媒体相对复杂的运作模式大不相同。除了严格的稿件审查制度外,技术的要求也远比新媒体复杂,而且传统媒体的新闻还是以定时定版面的方式发布为主,例如报纸有出版的时间、版面,广播电视也是通过固定时间的新闻节目来发布信息。即使是广播电视的直播活动,它也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这使得真正的新闻事件的直播无法成为常态,许多大规模的直播活动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往往是那些已经多次排练的活动类事件,并非突发的未知结果的事件,其对受众的吸引力有限。

对于随时随地想通过媒体了解最新信息的受众来说,传统媒体显然难以满足要求。而且,由于新闻的管理部门大多未能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在管理方式上观念落后,对于突发事件多采用封堵传统媒体的做法,而对于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等却无能为力,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灯下黑”的状况,传统媒体经常出现对于本地突发事件的报道“失声”、“失位”的现象。“本地媒体对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装聋作哑,是本地媒体的耻辱,也严重妨碍了媒体业的发展。媒体不管怎样发展,它的本职仍然是传播新闻事件,行使社会监督功能。只有立足于这种最基本的职能发挥,媒体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并进而赢得市场”[4]。

由于个人发布平台时常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传播的信息又在转发中不断地出现信息的偏离,但却在第一时间满足了群众的信息需求,所以传播力很强,极容易造成社会舆论对主流方向的偏离。而这个时候,主流的传统媒体无论是出来“以正视听”收拾残局还是继续保持沉默,都难以获得受众的信任,由此,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会不断地受损,直接威胁传统媒体的生命力。

三、新闻评论个体表达与客观公正立场的矛盾

新闻评论历来被看作媒介的声音,社论、评论员评论、评论类节目等重型评论文体甚至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也是判断媒体的政治面貌和衡量媒体实力和视野的主要标尺之一,更是媒体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南方日报》就打出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口号;《南方都市报》更是以评论作为自己的新闻拳头产品,每天推出“社论”和“个论”两个专版。

20年来,各种媒体在新闻评论方面的大量投入促进了新闻评论的繁荣发展成为我国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已形成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的意见表达和传播系统,跨媒体合作和传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新闻评论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新闻评论的发展与民主社会的建设具有同步性,现代社会需要各种声音的争鸣、辩论,同时也给人们更多话语表达空间。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凸现,也需要媒体传递更多的意见性信息来解疑、释惑。伴随着媒体评论的竞争,有一些媒体依靠优质言论从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配备自己的队伍和运作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论风格。比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评论员队伍,拥有一批名牌评论类节目和栏目。

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网络的意见也纷纷被传统媒体所引用,而传统媒体的声音更是网络传播的重要依托,这种相互的融合和互动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发展,甚至一些原本在网络上传播的个人评论节目也被搬到传统媒体上来,例如:高晓松的《晓说》2013年在东方卫视播出;2013年**的《老梁据说》在浙江卫视、《老梁有话说》在陕西卫视播出。

新闻评论的兴起和受欢迎无疑满足了受众某些方面的信息需要。网络时代的传播媒体多了,传播的速度快了,传播的范围广了,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对于受众来说也是一种负担——选择的负担、甄别的负担、深入思考的负担。在信息庞杂、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受众也需要媒体能够帮助他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以提高受众接受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时的效率。而新闻评论是通过了整合加工后的精致新闻产品,通过对庞杂信息的提炼加工再生出新的信息,新闻评论受欢迎往往还在于它的原创性和独创性,有助于满足受众对原创和独家信息的阅读需求。

而为了满足受众对独创性的需求,评论的“个性化”正成为不少媒体的追求。我们并不否认独立思考的积极作用,但为了“个性”而“个性”,只追求与众不同,往往又极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背离客观公正的立场。

在不少网络的重大舆论事件中,我们看到许多评论会被大量转发,而最受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偏激、极端,甚至断章取义的评论,容易吸引眼球,有的甚至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或意见,不惜编造捏造事实,这种不良倾向有蔓延之势。而传统媒体也深受其影响,有的传统媒体会不自觉的采信、引用网络不当的评论;有的本身向网络媒体“学习”,“语不惊人誓不休”,常出现惊人之语;有的失去立场,成为个人情绪宣泄的渠道。

或许,一时的痛快表达能换来眼球,但缺失客观公正的基础,媒体的生命力如何得以维持?在个性的张扬和客观公正立场之间,媒体正遭遇困惑。或许答案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不少媒体会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深陷选择的泥沼不能自拔,这也正是传统媒体常常出现评论导向问题的症结所在。

四、信息碎片化故事化与社会普遍意义的矛盾

新闻的“碎片化”和“故事化”是近年来新闻发展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点。“碎片化”既基于受众对“短平快”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契合了新媒体的传输特点。无论是面对什么媒体,如今的受众很难集中精力在特定的时段专注地接收信息,而是随意性很强,这种随意性包括时间的随意性、接收的随意性、选择的随意性等,有时间看一下、听一下,边干别的事情边接收信息,只有感兴趣的信息才会予以特别的关注,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这就迫使媒体的信息传播也要“碎片化”。

例如对于广播,节目形态越来越“碎片化”,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内尽量分出小板块,小片段,各个片段能相对完整独立,在各小片段中还要频繁地营造兴奋点以刺激听众的收听兴趣。中央电台以前的节目不少是完整一个内容的专题节目,而2009年12月改版后的创新点之一就体现在碎片化播出形态上,即采取“间隔性原则”,分散信息重点,每五六分钟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段,每个片段都会努力安排一个关键的重要的信息点,也就是节目的兴奋点。并通过不停的新闻提要的穿插进行内容切换,打破原来整体感很强的“一体化”形式,代之以“碎片化”节目形态,使听众任何时候打开收音机都能够听进去,而没有“不知前面说什么”的突兀之感,能无障碍顺利地进入收听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而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这种碎片化的形态还有利于在新媒体上的二次传播。因为篇幅短又独立成章,信手拈来就可以粘贴的网络上,也适合网络的传播特点。

与“新闻的碎片化”相伴而行的还有“新闻故事化”,即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将新闻事实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新闻故事化在新闻叙述中更加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以及背景的交代等,将新闻事实当作一个故事叙述出来。

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报道强调的是信息发布和传达,相对而言不太讲究表达的艺术性,而将新闻事实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形式则更有吸引力。新闻故事化主要表现在它所产生的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上,而要把新闻当故事讲要讲究技巧,要本着一波三折的原则来推动故事的整个讲述过程,要有故事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人物与外界的冲突,也可以是来自人物内心的冲突。然而,新闻故事化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模式,也普遍存在一些传播上的毛病。比如,为追求故事化而使新闻主题流于表面,难以深化主题;为追求曲折情节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不客观等现象。在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面前,对曲折情节的挖掘容易偏离新闻事件的本质,变成“舍本逐末”——“2002年的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中,不少报纸几乎都充斥着大量侧重于事件过程和细节描述的新闻故事:《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女肉弹’几乎全被歼灭 她们更残酷、更富进攻性》《我离死亡只有3米》等等,读者在看得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的同时却容易忽略国际恐怖事件背后蕴藏的社会政治危机,沦为系列故事的新闻报道对事件本质的揭示容易停留在某一阶段而难以深入。”2001年12月,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老总怒砸奔驰车事件接连数天上了江城各大都市报的头版,《车主不满售后服务 老牛拉奔驰‘游街’》到《奔驰车真的砸了》,这一事件倍受各报青睐,也的确吸引了许多读者。先不论车主是否有借此炒作其公司的嫌疑,各媒体对这一极端事件近乎狂热的追踪报道实际上是相中了它所包含的离奇故事情节,报道真正给汽车消费者带来了多大实惠还是个疑问。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同时发生在武汉的“全球最大冰毒案在汉侦破”等影响百姓生活的重大社会事件却少人问津,媒体在新闻故事化倾向影响下所进行的“厚此薄彼”的关注对社会议题的设置进行了不恰当的引导[5]。

在“走基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传统媒体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栏目,到基层去,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的现状,于是媒体不约而同地在表现形式上更趋碎片化、故事化,选择报道的也绝大多数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但由于这样的新闻作品不太具有新闻性,时效性不强,同时其社会价值也不高——不是重要人物、不是重大事件、不是普遍现象。所以早期的不少栏目实际上传播效果并不是太好,也缺乏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碎片化、故事化的形态相伴而来的就是新闻主题不明确,分散且隐蔽,容易造成传播方和接收方的不一致,甚至偏离。这与传统新闻传播强调的主题鲜明、立场鲜明不相适应。

普通人的故事要引起关注就必须寻找主人公故事的独特性,追求故事的曲折性,而与之相伴的必然是事件的个别性和偶发性,往往并不具备社会的普遍意义,甚至作品的主题极易偏离社会普遍价值,走向故事的猎奇。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6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发展至今仍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在高校中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环境;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建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在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继续完善和创新立德树人工作路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调查报告是以湘潭地区高校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的特点。调查组针对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进行了信息的采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注入情况。问卷调查采用纸质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因为网上回复量少,所以数据分析以纸质调查结果为主。调查组共发放出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8份,回收率达到了94.67%。问卷分散到了文、理、工三个学科大类,大一到大四多个专业,因此该调查具有普遍性和可信性。

二、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传播现状

调查组对三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够。问卷中关于“您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回答中,“很了解”的5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2%;回答为“一般”的1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4.5%;回答为“了解甚少”的21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3%;回答“不了解”的1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问卷中关于“您的学校网站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多吗”的回答中,“很多”的6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3%;“一般”的25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5%;“很少”的1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2.8%;“没有”的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4%。

在大学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您对大学传统文化传播的态度是什么”的回答中,“有必要、有兴趣”的1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4.5%;“有必要、没兴趣”的1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2.7%;“没必要、有兴趣”的10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7%;“没必要、没兴趣”的8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 14.1%。针对综合性问题,关于“您对新媒体下校园传统文化传播现状的评价的回答中,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占 11.3%、27.5%、52%和9.2%。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当前高校利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力度有待加强。

三、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红色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平台,以有线和无线作为传送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媒体形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因此,各种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复杂模糊化

新媒体时代,花样繁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降低了人们通过传统方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专注度。由于网速的提升和网络视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历史改编剧或是戏说历史的评述类节目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相比起阅读古籍史书等形式,简洁轻快的改编剧似乎更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但是经过改编和演绎的历史往往加入了一些制作组的观点,并不能反映当时真实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待文化的严肃性和专注度,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足

传统文化在信息繁多冲击下,在多数学生中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主流文化的吸引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自身竞争力影响力遇到了一定的传播困难。加上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播效果,如张贴宣传海报,发放传单等。所以传统文化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缺少新的活力和时代意义。

(三)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度不高

很多重大事件在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借助定制短信、分享视频,以个体传播等方式,用快速度、广范围使大学生完成信息的传递行为。高校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对一些热点问题以传统文化视角进行阐述,丰富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内涵。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反映,传统文化传播缺乏载体,校园内很少有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首先,高校未意识到新媒体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强大作用,两者之间的结合仍处于萌芽阶段。另外高校缺乏熟悉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员或学生,难以组成队伍,形成风尚,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宣传工作当中。

四、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

依据以上调查,研究组认为高校应该立足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在莘莘学子的求学生涯中渗入传统文化,使这一育人特色内化于行动、外化于载体。通过打造精品素质课堂、搭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等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贯穿,虚实并行,与校园文化相辉映。

(一)打造精品素质课程

高校课堂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主渠道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相关课程融会贯通,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讲授和正向引导,使相关课程更加切合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教学中,要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要弘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概,强调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统一起来,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平台。使大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自觉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搭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

大众传媒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我们可以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新条件。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切入校园网络平台,创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公共微博、微信体系等网络媒体为载体,构建以人生导航为统领的集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素质培养、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内容,实现网上网下联动、全程关注、全员覆盖。

(三)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模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研讨会、学习班,开展经典诵读竞赛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起来也是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理论水平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一。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会,参观各种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夏令营等活动,使他们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并发挥其优势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我们应对其进行有鉴别、有创造性地继承、吸收和弘扬,并通过正向引导,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道德修养,又有文化素质的优秀社会人才。

课题项目: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7

一、采编创新, 扩大优势

传统媒体应积极探索选题特点, 避免新闻同质化, 强化内容竞争力。首先要立足本地, 突出地方特色。即城市各主流媒体都将报道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本地新闻, 体现了新闻贴近性原则。如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小强热线》、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的《1818黄金眼》、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栏目都以关注本地新闻为主, 做精做强民生新闻。其次, 将外地新闻本地化也是突出地方特色的一大举措。即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对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新闻事件, 考虑到它对本省、本地的影响, 及时将其转化成为与本省、本地相关的新闻。例如, 凡发生地震、飞机失事等天灾人祸时要想一想有没有本地人在内?国家出台诸如调整人民币汇率等政策时考虑下对当地有什么样的影响?外地出现的诸如“民工荒现象”时想想会不会在本地重演等等。此外, 传统媒体还可借鉴网络双向传播特性, 加强与受众互动。网络媒体新闻互动的方法主要有新闻跟帖、论坛讨论和互动直播等三种, 其作用是丰富报道内容, 贴近群众。如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经视新闻》设立了短信互动平台, 每天针对一个热点话题征集观众的意见, 并加设抽奖环节, 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快报》也开设了QQ互动专栏, 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

二、重视新媒体融合, 开拓数据传播

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支持下, 传统媒体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中寻找到能够实现与新媒体互利共赢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而其中经实践检验为行之有效的一种对策就是向新媒体进军, 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如2006年起,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为顺应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 拓展内容产业、实施数字化战略方针, 建立以新闻为核心、有商业运营模式、多种业务结合的综合性新闻网站。之后, 凭借网络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手机报等移动终端产品应运而生, 将传统的新闻资源设计成了面向受众的新闻产品, 有效拓展了数据传播渠道。接着又相继推出了“网络宽屏”、“电子杂志”、“数字报社”等新媒体产品, 目前已基本实现数字化。2007年, 北京电视台向公众发布了其新媒体战略, 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全面挺进包括网络电视、手机电视、SP等在内的新媒体领域, 致力于一跃成为品牌内容丰富, 并具有多种新媒体平台的国内最具整合力的跨媒体运营商。2007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手机电视开通了手机流媒体节目, 推出的CRI手机电视汇集了集视频、音频、网络等在内的多形式多语种的新闻信息节目资源, 目的在于为手机用户量身订制有别于传统电视及广播节目形态和内容的流媒体服务。2009年底, 央视网的“国家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 努力成为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立体化传播平台。这些高瞻远瞩的策略, 使我们看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传统媒体可以积极利用新技术进行改进, 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数字广播、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同时, 新媒体的发展, 将吸引大批广告客户, 增加传统媒体的盈利规模并改善其运营模式, 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所以, 有不少专家认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将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二者在内容与传播手段上优劣互补, 互相包容、推进, 就能形成共赢, 不断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

三、开辟传统媒体新疆域, 加速布局二线城市

目前, 在城市主流媒体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传统媒体可通过创新报纸或节目种类、优化报纸或节目结构, 开辟媒体新疆域。例如《羊城地铁报》就另辟蹊径地开创了崭新的报纸运营模式, 该报隶属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据此, 《羊城地铁报》一方面借助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已有的强大的新闻信息采编能力, 极力降低内容制作成本。另一方面, 《羊城地铁报》选择在地铁车厢及几大商业中心区域进行精准发行, 目标受众锁定乘坐地铁的上班族、年轻白领人士及购物人群, 旨在用最精准的发行获取最大的广告回馈。此外, 各大型城市的媒体市场现已基本饱和, 而大量二线城市的传媒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传统媒体通过在二线城市的扩版, 有可能成为当地发行量较大的报纸。还是以《广州日报》为例, 2006年, 《广州日报》将《东莞新闻》《佛山新闻》进行扩版, 与此同时, 还在各地组织专门的发行队伍, 仅东莞一地, 就有500个发行人员, 300个投放站点。二线城市的扩版策略使得《广州日报》成为了东莞、佛山等地发行量最大的“市外报纸”, 其地方版的广告收入也增加近50%, 品牌影响力随之扩大。■

参考文献

[1]荣建华.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影响[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2]王建磊.新媒体的理论研究与发展走向解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8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 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 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 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 与此同时,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 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 (1) 。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 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否背道而驰, 传承是否面临了更多挑战? 笔者认为如果用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来面对这一新的形势, 或许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并没有那么悲观。 戴维·莫利就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新媒体对于人文传统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最新的技术也可被用于最传统的目的” (2) 。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新”与“传统”相对。 目前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借助电脑、手机、互动式电视等载体传播互动式信息的媒体, 它“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媒体 (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网络报刊等) 、手机媒体 (手机报刊、短信彩信等) 和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广播电视等” (3) 。 数字化与互动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 “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人际传播环境, 是传播者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所形成的氛围” (4) 。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资源极度丰富, 而且信息呈现可以图文并茂、声相一体, 这种多维立体的呈现方式对受众的感官形成极大的刺激。 同时, 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 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 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正是对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活跃性最好的说明。 再者, 在新媒体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人际沟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虚拟的网络沟通体系消解了时空、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的界限, 参与无限制。

新媒体环境会滋生新的大学生生活方式, 也会改变并造就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生存与传承环境。

其一, 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也造成技术依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被冷落, 而国家大力复兴之际, 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机遇。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之一, 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始借助网站、 微信公众号来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 但高职学生对新媒体及新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性, 又造成新的困境。 目前在校高职大学生以“95后”为主, 他们深受新媒体技术和氛围的熏染, 了解社会信息、阅读、娱乐、消费基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完成。 如果离开电脑、离开手机, 很多表达交流可能都无法进行, 甚至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 “低头族”在课堂、饭堂、马路无处没有, 沉迷网络的大有人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依然是书籍, 纸质阅读、文学文化、甚至大部分理论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二, 新媒体成为连接纽带也带来外部冲击。 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 它打通了大学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连接的通道, 学校不再是远离世俗的象牙塔, 而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新媒体在连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海量的信息为师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提供了便利。 但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的准入门槛不高、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加之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不足, 一些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价值观侵蚀了学生年轻的心灵和学校单纯的环境, 也形成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冲击。 传统的正道直行、自强不息等优秀精神的传承被削弱, 而主要依靠报纸、杂志、书籍传播的传统文化则直接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如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某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全班40多人“四大名著”全部读过的只有1人;谈到《三国演义》很多同学表示只知其名, 但说到《三国杀》大家却津津乐道。 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名著改编电视剧并压缩一下长度还可以接受, 但对阅读原著却表示很有压力。

全新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下, “传统” 的生存与传承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所谓传统文化, 广义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一切, 狭义地说, 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文化。 ” (5) (本文取后者) 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如果就其存在形式来说,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习俗、节日、民俗、历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 但是从历时的角度来看, 其实没有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文化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都会注入一些时代的因素, 每代人传承下去的都是带有这代人精神印记的文化。 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 只是把它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 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 ”“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的事物必须和我们现在的状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 他们才算是我们的。 ” (6) 中国传统文化也一样, 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状态, 在与时代的对话与碰撞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形成符合时代的文化氛围与形式, 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既然传统文化不是绝对的“传统”而带有时代色彩, 那么它的传承也不可能保证其绝对的“原汁原味”。如果将“传”理解为传授, “承”理解为继承, 笔者认为, 文化形式是可“传”但难“承”的, 后代人需要并可能继承的主要是文化中蕴含的精神, 而非文化的形式。 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但是对唐诗的形式、规格的继承难度很大, 因为它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差距太大, 唐诗的写作方式很难被承接, 但是唐诗中蕴含的唐代精神风貌永存, 会被永远流传下去;古琴曲《高山流水》的旋律非专业人士不能解, 但它的内涵———知音难求却是现代人共同的体验。

高等教育 (包含高职教育)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大学生既承担着传承的重任, 又肩负着创新的使命。 然而, 正如“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 如果将“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历时的环境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不断扬弃与更新。 在这一过程中, 变化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 而经扬弃留存下来的更重要的是其精神。 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 (7) 李宗桂先生则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八个方面 (8) 。 两位先生所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实即传统的人文精神, 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 正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路径的坚守;“天人合一”“贵和尚 (持) 中”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凡此等等, 无不符合“人文精神”的内涵。 李宗桂先生指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 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和探讨、提升, 是对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 ” (9) 社会进步、文化兴盛甚至国家富强都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以上所提传统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中“高素质”必然包含人文精神。 高职教育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使命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以高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较本科要求弱, 重“传”而少“承”, 但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却势在必行。

以上讨论, 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分开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鲜明的传统人文精神, 二者都需要传承, 那么二者可以剥离开来, 分别传承吗?

笔者借用宋俊华先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生态”与“衍生态”的观点:本生态侧重于生态中时空稳定的、体现本质的生态;衍生态是时空变化的、衍生的部分, 前者是传承中必须坚守的部分, 后者是可以发展的部分 (10) 。 据此,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可看做本生态, 而文化形式却可视为衍生态, 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如果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炎黄子孙代代传承, 中华民族也能保持其独特面貌。

的确, 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曾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引起过两次大的论争, 并一直以来得到广泛关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一直并将长远影响着中华民族。 我们呼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培育人文精神, 但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 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但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阐释与研究的, 则应该是研究者的使命。 普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常是通过课程教学及经典阅读来实现的, 但在目前的环境下, 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专业除中文外也所剩无几, 高职教育更甚。 那么, 中国大学生是否已经脱离了“传统”? 当然不是。 笔者认为, 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国人, 这不仅是学校的师生传授, 更是大的文化环境使然。 陈平原先生认为, 目前应该重视的是“大学精神”而不是“专业训练”, 也在于对精神的强调。 与其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去传承传统文化, 不如有选择的传承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而人文精神除了传统文化外, 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这并不是说高职教育中不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传承。 即使在遥远的古代文化系统中, 儒家经典《论语》也不见得人人都必须掌握, 但是论语所传达的精神却被社会广泛认同。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要求人人出口成章, 背诵经典是理想状态, 但是接受经典中的精神确是需要的, 尤其是大学生。

据此,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即使传统文化的形式被改变或消解, 传统人文精神依然可以借助其他形式更广泛地传播。 而这个, 比坚守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承显得更重要。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不仅是在过去, 它还必须与现代发生关联, 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所以,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 不能墨守成规, 而要与时俱进。

1.承认传统文化的小众性, 进行受众的分层与传播模式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但时代的发展, 新事物的不断涌现, 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感导致了其必然是小众的文化。而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分层严重, 各层级对于传统文化的接收能力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传播模式必须个性化。 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分析的优势, 依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能力将受众进行分层。 对于兴趣不大、接受能力一般的受众, 不妨借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 以“视觉艺术”的优势, 通过历史剧、动画、网上博物馆、经典改编等方式, 展示传统文化的基本样貌, 达到“传”的目的。 而对于有一定基础, 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受众, 则可以模仿“学术派”的作风, 从文化艺术作品入手, 对文化产品的原貌进行解读, 以期达成不仅“传”而且能“承”的目标。

2.认可市场选择, 进行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

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商业化, 这是毋庸置疑的话题,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触角无处不在, 传统文化也未能幸免是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回答。 问题的关键是, 谁可以将传统文化商业化, 谁必须坚守传统文化之“传统”, 这与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密切相关。 如果传播主体自负盈亏, 虽然他从事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关行业, 但在市场导向之下, 他所传播的传统文化有迎合观众, 有“俗”化倾向, 这是无可厚非的, 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 比如粤剧, 为吸引年轻观众, 表演过程中追求舞台效果的酷炫、 唱腔流行歌曲化、 内容喜剧化, 但如果它有市场, 不传播低俗内容就应该允许它的存在, 毕竟粤剧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得到了传承的可能。 如果传播主体享受财政支持, 定位是传承传统, 则要求它必须走“雅”的道路, 维持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其次, 在主体内部, 也可以雅俗分野, 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不同版本的传播。 如针对一般读者, 演历史剧、说评书等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 了解历史概貌即可;而对于专业读者, 则必须是尊重历史本来面貌的。 所以,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同时, 应该有相应的机制, 给予不同主体各自不同的生存空间, 在评价系统上进行修订。

3.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技术, 利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以书籍为主, 但目前口传身授、纸面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已逐渐从读书转向了读图、读屏, 文化传播也开始由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日益转向以影视为中心的感性形态。 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互动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 古典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形式数字化、影像化, 借助手机、网络增强阅读、欣赏的可能性是非常必要的途径。 新媒体开启的新时代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促使其更易为影像所影响, 更倾向于直观感性, 所以在高职院校“依据微信的功能设立传统文化公众平台”, “通过设计娱乐类APP提高社会兴趣,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11) 是不错的选择。

(二)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生存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保持民族特色, 指导当代人的生活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时代传承传统是其必然的选择。

1.提炼总结当今时代需要传承的传统人文精神。

如前所述, 人文精神具有时代内涵, 不同的受众也需要不同的精神支撑, 所以作为传播传统的主体, 应该做好总结工作, 然后将这些精神赋予新的形式中。 《电子竞技》将体育与游戏结合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在高职院校, “笃行”“自强不息”“诚信”等精神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出来, 然后赋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有意识地进行传统人文精神的宣扬与传承。

2.增强“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传统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文学、 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中, 也不仅仅属于知识分子所独有, 它其实存在于日常。 如果将传统人文精神提炼出来,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无意之间的传播效果也会很惊人。 如《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被多位学生列为QQ签名; “ 和为贵”公益广告成为学生口头禅;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曾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 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在近百米长卷上以场景动画的方式再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吸引众多观众……凡此种种, 会发现传统与现代其实有很多可以互动的地方, 也许普通百姓对《牡丹亭》不了解, 但是它所传达的“情”却是能引起普遍共鸣的;也许“和”本身的内涵大众并无兴趣了解, 但简单的“和为贵”却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生活态度;《清明上河图》 的艺术我们也许不关心, 但是宋朝百姓生活的风貌还是能引起好奇。 如若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精神的普及, 从课程入手效果就会更好。 可以先从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入手, 提取为大学生所需要的传统人文精神, 然后将其应用到应用型课程中, 想必这也是高职课改的重要途径。

3.建立传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并重视自媒体的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 信息的流向不是单一的由媒介导向受众, 而是人们主动获取与参与信息。 如果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能有意识地传递人文精神, 并给予学生互动的机会, 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阵地。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但传承下去是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在传承过程中, 对传播主体与受众都要进行定位与分层, 将“传”与“承”的对象分清, 必要时候, 还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剥离开来, 通过不同途径达到传承的目的。

注释

1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_3.shtml.

22 戴维·莫利, 著.张道建, 译.媒介理论、文化消费与技术变化[J].文艺研究, 2011 (4) .

33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 2008 (6) .

44 陈小雷.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6.

55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 2013 (11) .

6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 1997, 第一卷:8.

77 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

889 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352-368, 157.

910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114.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数字媒体,点线面

一、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审美与视觉元素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一种视觉化的审美文化创作,它源于生活,基于民间,在作品中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它以视觉化的图像语言实现,体现着自身的艺术特征。图像语言的构成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外在形式基本视觉元素点、线、面,其二是内在形式的审美愉悦,二者结合,最终营造出完整的艺术作品。点、线、面作为设计的基本视觉元素,直接或间接的应用在一切艺术创作当之中,点、线、面的介入使原本朴素、简单、直接的图像语言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敦煌壁画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代表,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多彩,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善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敦煌壁画》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正是从此内涵出发,从视觉上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来呈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将中国传统的元素融入设计之中。

二、数字媒体设计中点、线、面个性化的突破

在设计领域,对点、线、面的探索与研究已经非常多了,点、线、面是构成视觉设计的基本视觉语言,从宏观的文化审美意识来看,视觉语言在应用中有着丰富的情感特征,而这种情感正是由点、线、面等所构成的视觉对象传达出来,而情感也渗透到这一视觉对象中,因此,这种视觉语言形式才能带来审美的愉悦。在数字媒体设计中,新技术的不断更替,点、线、面在设计与应用上有了个性化的突破。

( 一) 数字媒体设计中“点”的个性化应用

从点的视觉特性来看,点是力的中心。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会全部集中于这个点上。这说明,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它具有极强的向心力,能产生一种富有聚集性的视觉效果。在我们平常见到的平面广告作品中,利用点的这一特性的作品屡见不鲜。设计者为了突出或强调某一部分的视觉效果,而将人们的视线最终凝结在点上。当画面中两个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视觉的注意,但视觉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在小的点上。越小的点聚集性越强。在数字媒体设计中,新技术使“点”更加个性,在应用更加灵活。点可以通过大小相通、间隔相等、横平竖直的严谨构图模式,将画面呈现,这种同一种图形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律有秩序的排列,并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称之为秩序美。秩序美是数字媒体设计的核心体现,也是一种韵律美。但是,整齐划一的秩序美极易陷入呆板、呆滞之中,而我们又可以利用这一缺点作铺垫,通过近似、渐变、特异等构成手段的运用来使画面变得活跃起来。这种的设计手法一般运用于动画中运动的“点”,在界面的上方将运动的“点”穿成一串,在让它们进行不规则的摆动,为画面增添一些动感。并且颜色采用中国的喜庆的红色,能够更好的吸引浏览者的眼球,从而达到导航的效果。

( 二)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线”应用的新尝试

在设计中,借助中国传统图形寓意进行现代设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也是现代设计的创新。“线”是抽象的、简洁的、概括的,但却有着丰富的寓意。线能准确的把握住造型的基本规律,在传统图像的创作中有极强的延展性,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神韵,又能体现出现代设计的特征。增加了动画效果的线更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新尝试,线的应用在《敦煌壁画》数字媒体设计中主要被运用在动画特效、排列和文字的编排之中。“生动”是一种运动的感觉,界面中通过徒手撕纸产生的自由线条给人以活跃、轻松的感觉,这种线条的变化不是变形,而是韵律和节奏,再加以秩序的线性文字编排,使设计更有节奏感,更好的展现了作品自身独特的艺术风貌。

( 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面”的巧用

面一般可以概括为: 几何形、规则形和不规则形。几何形具有明快、理性的秩序美感,有机形则是借助于自然外力而形成的自然形,具有自然、流畅、纯朴、柔和的特点,不规则形是指有意识、有目的、人为创造出来的形。其特点是不受限制,不具有任何规律的造型。运用一幅大图充满整个页面子增添特殊的色彩和光晕效果,再将背景设置为单色,这样的设计手法恰恰是最适合多媒体产品所拥有的独特特性,也是最能抓住浏览者心理的一种设计手法。面是由各种面组成的形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形的面的布局,与点和线的搭配、面的分割等都是设计中需要反复推敲的。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制作也逐渐成为了各个领域用于的宣传方式,由于数字化的特殊性和独创性,让各个领域的个性和功能能够在此发挥其主要的中心特质。也能够让每一个浏览者,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现代数字媒体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是依据数字媒体作品的诉求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点、线、面或将其加以综合运用,不断挖掘其视觉表现的资源,只要我们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就能够发现点、线、面潜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设计者在数字媒体设计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是科技发展,思维创新,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数字多媒体产品也将会使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更加快捷舒适。

参考文献

[1]李辉.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标志设计[J].重庆:包装工程,2011(10).

[2]刘刚.敦煌壁画的数字化[J].甘肃:敦煌研究,2003.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10

1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1 意义

新媒体营销在传统纺织品品牌化传播中的应用前景具有效率高、传播范围广的优势, 有利于传统纺织工艺的传承、创造性应用与发展。新媒体在我国传统纺织产品营销方面也存在待突破的难题, 从其特殊主体、内容、渠道和受众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适用于新媒体的产品形象策略, 一定程度上充实传统纺织产品形象构建理论研究。

1.2 价值

传统纺织品产品形象构建不仅应在新媒体技术表现层面下功夫, 而且要从美学、消费科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研究产品形象, 更要借助新媒体, 抓住信息化和网络化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实现传统纺织品虚拟体验的新发展。

1.3 提出的研究计划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结合新媒体营销的主流形势, 就传统纺织产品运用新媒体, 构建相适应的品牌形象进行实证研究。它可以为我国传统纺织品生产企业的营销方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有利于引导我国传统纺织品在电子商务为主流营销手段的时代环境中, 快速、准确地将产品信息、产品体验和感官感受传达给受众, 提高市场占有率。

2 相关理论支持

2.1 理论

相关的理论有:“免费”经济理论;网络效应理论;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新媒体“长尾理论”;消费和谐论;隧道视野效应理论;多看效应理论。

2.2 理论的解读

2.2.1“免费”经济

“免费”是新媒体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经济学上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也就是说,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所有的“免费”都另有所图。在传统纺织品方面, 人们会趋于理性的思考“值不值?”哪怕只收一分钱, 也会衡量“值不值?”

2.2.2 网络效应

传统营销是在一定的经营场地范围内, 设备和厂房等固定成本可以视为不变, 产量越大, 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越小;与此同时, 每个产品的材料、动力等可变成本, 在产量较大时也可以视为不变;这样随着产量的增加, 使得总成本下降。

网络外部性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直接和网络单元相连, 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费者的使用效用。微信的“朋友圈”就是典型的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一种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 市场出现更多品种的互补产品可供选择, 而且价格更低, 从而消费者更乐于购买该产品, 间接提高了该产品的价值。

2.2.3 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受众是否采纳某一新媒体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决策过程, 当且仅当他们发觉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无法被传统媒体所满足, 并且认为某一新媒体能够满足该需求时, 才开始采纳并持续使用这一新媒体。

权衡需求理论建立在下述假定之上:

第一, 受众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 并知道这些需要之间的轻重缓急之差别;

第二, 他们知道现有媒体是否满足了自己的各种需要;

第三, 他们还知道, 预期或想象正在出现的新媒体是否能够满足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

2.2.4 新媒体“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 基本的表述就是说如果渠道足够地长, 那么即使不是热销的东西, 依然能够存在。

2.2.5 消费和谐论

消费和谐, 就是指消费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如消费要素、消费结构、消费组织、消费理念以及消费与其它外部环境都处于和谐运转状态, 从而达到良性消费, 实现提高消费效益的目的。消费和谐理论作为和谐理论在消费领域的运用, 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消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是否存在一个使该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二是如果有这个机制, 该机制是如何运转的?三是该机制的运转能否达到预期的消费效益?

2.2.6 隧道视野效应

隧道视野效应是指, 一个人若身处隧道, 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企业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只有视野开阔, 方能站得高、看得远。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因此, 新媒体或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通常视野比较开阔。

2.2.7 多看效应

心理学将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 称之为“多看效应”。新媒体和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为了吸引用户, 博得用户的好感, 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善于开展各种活动, 制造与用户接触的机会, 从而提高彼此的熟悉度。此外, 没有重大功能改进或缺陷, 不会轻易改版, 以免降低用户的熟悉度和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多看效应”符合经济学吸引用户的法则, 即“让用户投入小、产出大”。

3 存在的缺点及需改进的地方

3.1 挖掘新媒体虚拟体验的功能

需要挖掘新媒体虚拟体验的功能。新媒体蓬勃发展, 压缩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 但是电子商务营销过程中, 消费者的触觉、嗅觉、听觉体验受到局限。

3.2 加强新媒介营销的适应性

产品设计开发时考虑对新媒介营销的适应性应该加强。新媒体优势凸显, 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购物。

3.3 构建品牌形象

传统纺织产品利用新媒体营销, 亟需科学构建品牌形象。这包括:

新媒体营销背景下如何充分体现中西方传统纺织品的差异, 建立消费者的民族归属感;

新媒体营销背景下如何传达中国传统纺织品的色彩特质、用色特征和色彩艺术结构;

新媒体营销背景下如何引导消费者深入认知中国传统纺织品图案精神内涵、造型特征。

4 资料搜集方法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4.1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

4.2 研究方法、分析目的和分析逻辑

4.2.1 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法、模拟法。

4.2.2 分析目的

缘起于新媒体营销背景下, 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传统纺织产品为了适合网络营销的优缺点, 根据市场上的机会和威胁, 找到该产品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营销产品形象策略或是要进入的细分市场。

4.2.3 分析逻辑

采用系统逻辑分析的方式如下:

目标, 采用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某些指标, 解决传统纺织产品采用新媒体营销形式销售的产品形象标准构建问题;

备选方案, 即为实现传统纺织品电子商务销售效果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

模型, 即按照原有方案设想构建分析模型, 依照此说明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和转换关系, 系统的目标和约束等, 采用图式模型、仿真模型和实体模型方式;

费用, 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开支的总和 (1w) ;

效果, 即方案的实施在产生的反应和结果;

评价, 即按照一定价值标准对方案进行价值评估, 就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在考虑各种定性因素, 对比系统目标达到的程度, 用标准来衡量;

优化, 即为实现最优效果而对生产方案进行的优化排序和选择决策。

5 研究的具体步骤

5.1 阶段时间划分

准备阶段:1个月;定位阶段:1个月;投入性研究阶段:3个月;科学性研究阶段:3个月;优化阶段:1个月;成熟推广阶段:3个月 (夏布类产品为夏季用品, 在中国的南方适宜选择在5到8月份推广) 。

5.2 阶段研究内容

准备阶段:国内传统纺织品电子商务营销现状与其产品形象存在的问题调研;定位阶段:国内传统 (苎麻夏布) 纺织产品生产现状及目标市场定位分析;投入性研究阶段:江西省苎麻夏布产品牵手新媒体营销策略下的产品开发与形象构建;科学性研究阶段:江西苎麻夏布产品新媒体营销效果测验与评价;优化阶段:将传统纺织品形象构建方案与之对应的新媒体营销方式进行优化;成熟推广阶段:构建新媒体营销视域下中国传统纺织产品形象策略模型。

5.3 成果形式

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开发科学性构建产品形象的新产品, 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开设某一传统纺织品品牌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动态更新销售数据与分析报告 (包括消费者满意度回访、顾客建议、顾客投诉等) 。

6 结语

传统媒体向互联媒体的转变 篇11

首先,站在我们要展望的未来的十年。从陈总的演讲来说,未来的十年对中国的汽车行业,亦或是中国的汽车消费,都是面临着挑战的十年。从社会来看,面临一个重大的转型,我们要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去转换,能否跨过中等收入的局限正是我们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家用汽车是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那么,如何为这个时代、为读者服务,也是家用汽车未来将会面临的很大挑战。

其次,这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深化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我们是在大都市普及汽车消费,未来的十年有可能奔向更广泛的三线、四线城市,向广大的人群来普及汽车市场。怎样为他们提供服务,也是我们的使命之一。

再次,就是未来的十年,也是车二代成长起来的十年,更是新一代90后在车轮上成长起来的十年,他们的消费观念和60后、70后、80后都不太一样,为他们服务也是家用汽车面临的新挑战。

最后,就是现在面临的汽车产业的转型。未来,汽车市场想要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互联化发展,这样对整个产业、消费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在,人们的出行方式在逐渐发生转变,过去我们自己拥有汽车,现在汽车共享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全新的选择,它们都会对未来的汽车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

尽管有如此大的转变,我仍然相信在陈总超强使命感的情况下,在家用汽车团队的努力下,一定会对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相信在未来的十年,家用汽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 篇12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使用传统媒体的时间在逐渐减少。报纸更侧重于文字, 电视更侧重于影像, 广播更侧重于声音, 三种传统媒体方式互相补充, 但是网络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和影像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网络平台整合成一个整体, 快速有效地将信息提供给受众。以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为例, 在爆炸发生后的几个小时, 网络上就有了相关的视频信息和简要的文字信息, 这是以往通过传统媒体无法达成的, 而这些信息的第一时间传播, 使受众有了更快更直观的感受, 更多人参与到新闻的互动中, 从而通过讨论和传播让新闻在社会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 而这些正面的影响也促使了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二、网络媒体的优势

延用上文所述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的例子, 通过分析观察爆炸事件发生后的后续报道, 可以充分地体现网络媒体的优势, 即时效更强、互动更多、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有活力等特点。

(一) 时效更强

在对爆炸事件的报道中, 传统媒体需要通过报纸和电视报道新闻, 需要信息采集、采访报道, 最终发布。而网络媒体不拘泥于形式, 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拍摄的小视频将事故现场的情况第一时间发布到网络上, 将信息快速地传播出去, 使受众更早也更形象的获得信息。

(二) 互动更多

在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中, 第一时间在网络发布信息的不是媒体单位, 而是事发地点附近的普通网民。随着网民互动积极性的增强, 也扩大了新闻的讨论度和信息的传播范围。网络媒体建立起一个双向的平台便于网民和媒体进行互动交流, 这是网络媒体独有的优势。

(三) 传播范围更广

网民通过网络媒体上自主发布信息和参与互动, 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就是通过网民的集中关注和讨论, 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

(四) 受众更有活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共本身具有的特点吸引了青少年成为网络使用者中的主力军, 他们更加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更加适应互联网, 网络媒体的受众更有活力, 活跃度和参与度较之于传统媒体更高, 特别是一些集中关注的新闻, 讨论度会更高, 传播速度也会更快。

三、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 网络媒体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传统媒体需要读者通过电视这个载体观看电视新闻, 通过报纸这个载体阅读报纸, 通过收音机等收音载体收听广播等等, 都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场所才能满足获得信息这一目的。而网络媒体更加便捷简单, 它不仅可以通过电脑浏览网页信息, 还可以通过更便于携带的手机这个终端设备浏览网络上的信息,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的提速, 用电脑和手机可以更加快速地浏览信息, 观看视频也更加流畅, 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信息更加容易。同时网络媒体的灵活性更高, 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 挑选更加适合受众喜好的信息进行阅读和浏览, 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会受到一定制约, 且内容是统一定制的, 不能按照个人喜好进行改变。以上因素决定了在追求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今天, 更多受众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 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二) 网络媒体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是互为补充的, 如上文中说的电视媒体侧重影响, 报纸媒体侧重文字等, 传统媒体间的传播方式不尽相同, 所以三大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各有特点, 相对独立, 而网络媒体则可以将声音、影像和文字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整体, 这就意味着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更为灵活多样。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升级, 网络媒体的传播更加便捷快速, 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得信息、交流信息和传播信息,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使传播方式更具实用型和互动性。

(三)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受众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不足表现得更加明显。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通常是在规定的时间发布指定的内容, 不能由受众主动选择, 受众在选择传播内容方面没有过多的自主权, 但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则灵活很多, 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登陆门户网站和论坛等网页浏览信息, 并且可以自主选择浏览感兴趣的内容。举例来说, 传统媒体中的电视传播, 时间和内容都是以电视台公布和规定的节目单为准, 只能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观看, 但是通过网络媒体浏览信息的话, 受众则可以在网页上查找喜欢的节目进行观看, 不受播放时间的限制, 更加自由。正是因为网络媒体的这一特点, 使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 满足感增强, 受众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这就造成了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 从而对传统媒体的地位形成了冲击。

四、传统媒体的对策

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上文中所列的几大优势, 而且已经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冲击, 笔者认为如果传统媒体想要在竞争和发展中保有一席之地, 就应该发挥传统媒体特有的优势, 不能失去自有的特点,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加强深化和网络媒体的合作, 开辟新思路, 使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实用, 更加紧跟时代。

(一) 发展合作, 加快网络平台建设

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和网络媒体合作, 通过网络媒体的平台将信息先简要地发布出去, 利用网络平台灵活多样、快速的传播特点, 用先行发布的简要信息为先导, 为后续深度报道打下基础, 获得一定的关注度, 及时参考受众对信息反馈的内容, 为后续报道找到更符合受众需求的报道方向。同时随着网络媒体普及率的提高, 传统媒体需要加快网站的建设, 利用网络平台将传统媒体进一步地推到公众的面前, 如《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已经建立官方网页, 发行网络版, 同步更新新闻, 使读者的选择更多。

(二) 发挥优势, 加强专业性报道

传统媒体虽然已经在转变思路与网络媒体合作, 努力地适应现在的发展趋势, 但在网站的活跃度和浏览量上有一些劣势。一方面是由于受众的惯性思维, 对传统媒体的认知短时间不易转变;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更加专业, 在新兴门户网站的对比下显得有些呆板无趣。但是传统媒体也有自己的优势, 如专业性强、受众信赖度高, 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利用自身的这些特点, 发挥优势, 加强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这样内容翔实的新闻报道的力度, 在不放弃受众喜好的同时, 制作出文字简洁、发布快速、内容真实, 专业性强的报道。

(三) 端正态度, 坚守职业操守

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速度更快, 但对于速度的追求会使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忽视其他方面, 如容易忽略事件的后续跟踪报道。传统媒体一方面要抗住网络媒体信息发布速度快的冲击, 一方面要沉得住气, 端正工作态度, 坚守职业操守, 对网络媒体忽略的部分进行补充和跟踪, 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舆论反馈, 根据受众需求进行后续的整理报道, 做到有始有终, 信息完善。就端正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方面, 应该认真地聆听受众的需求, 尊重各种渠道的信息反馈, 改变固有思维, 吸收好的想法, 抛开陈旧的观念, 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为大众服务。

五、结论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各有特点, 随着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应该保持良好的竞争关系。如果可以妥善地处理这个关系, 不仅可以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 还会促进网络媒体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传统媒体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 摆正位置, 端正态度, 通过学习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经验, 实现传统媒体的华丽变身;网络媒体应在快速的发展脚步之外有更高追求, 加强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养, 同时加强自身监督和管理。两者和谐发展可以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好的获得信息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平台。新旧两种媒体的结合代表着历史和未来的融合, 我们既要尊重经验, 又要勇于创新, 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 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媒体逐渐发展壮大, 成为继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 对传统媒体的地位形成了冲击, 同时也激励传统媒体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从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具备的特点出发, 探讨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从而为传统媒体可采取的对策提出建议。笔者认为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更要跟进时代, 积极做出改变, 才能在不断地发展中保持传统媒体的地位和优势。

关键词: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案例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38.

[2]钱梅.浅谈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界, 2009:18.

[3]沈春雷.我国网络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青年与社会, 2015:40.

[4]李艳, 罗琼.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2:51.

上一篇:面向应用论文下一篇: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