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2024-08-14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精选7篇)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1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关国计民生,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水利国有资产是水利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水利部党组历来重视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近年来, 水利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精神, 不断强化事业资产管理力度,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有力促进了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水利事业资产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特点

截止2006年底, 水利部属事业单位363个, 职工人数为30, 716人, 资产总额342.70亿元 (含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资产260万元) ;各级事业单位所属企业466个, 职工人数为49, 443人, 资产总额452亿元。这些资产在我部履行水利管理职能、落实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推进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事业资产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一是资产占有、使用较为分散, 遍及全国各地。水利部下属7个流域机构, 沿流域遍布水利国有资产;二是资产管理链条长, 水利部预算管理级次多达5级;三是水利事业资产集中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资产效益目标具有双重性, 大多同时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和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 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效益。与之相对应, 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复杂, 工作量大、相关审批管理环节多。做好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体制顺畅、制度完备、职责清晰、方法科学。

二、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水平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以下简称财政部36号令) 的有关规定, 水利部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及贯彻执行、资产管理各环节控制等方面狠下功夫。近年来, 水利部围绕建立健全水利事业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构建水利事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水利事业资产效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理顺体制, 构建水利事业资产的分级管理模式

资产要管好, 体制是关键。为了理顺事业资产管理体制, 水利部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水利部财务经济司设资产监管处, 具体负责水利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全国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在水利部直属单位中, 资产规模较大的单位都设立了资产监管部门, 配备了资产管理专职人员, 负责本部门资产管理具体事务。资产规模较小的单位在财务管理部门内设置了资产管理岗位或由财务部门内部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资产管理工作。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和落实管理人员, 为开展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完善制度, 进一步健全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我部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几年来, 先后制定了《中央水利资金管理制度》等与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13个。部属事业单位通过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如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分别制定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淮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国有资本效绩考核办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等。目前, 水利部正以财政部36号令为依据, 积极修订、完善《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制定《中央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事项审批规程》。制度建设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 促进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3.夯实基础, 全面摸清水利部“家底”

资产管理要上水平, 基础资料最重要。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 2007年上半年, 我部组织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针对我部预算层级多, 事业单位户数多、分布广的特点, 我们采取了分级组建资产清查组织领导机构, 层层培训布置、分组开展实地督导的方式开展工作。水利部及部属300多家事业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经过为期半年的辛苦努力, 全面摸清了“家底”, 初步建立了水利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库, 为下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管理基础。同时, 我们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统计工作, 多次获得财政部的通报表扬。

4.服务改革, 进一步理顺事企产权关系

理顺企业与出资人的产权关系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1998年机构改革以后, 原水利部直属企业全部脱钩。随着部属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公司制企业越来越多, 同时, 事企分开的政策也要求进一步理顺企业与出资人的产权关系。为此, 水利部根据财政部的统一安排, 先后多次开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通过办理企业产权登记, 全面了解和掌握了部属事业单位投资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进一步理清了部属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资产关系, 解决了“事企不分”的问题;加强了对事业单位资产使用事项的监管, 防止由于对外投资不规范造成的国有资产脱离监管问题。

5.规范审批,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规范资产处置行为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水利部历来重视审批程序的严格执行, 确保处置行为规范可靠。对于申报审批事项, 我部要求由各单位财务 (资产管理) 部门会同技术部门共同提出意见, 由单位领导审批后, 根据权限逐级上报水利部或财政部批准。在申报材料要求上, 对于资产报废处置, 要求各单位必须出具资产产权凭证、资产原始价值凭证、资产报废技术鉴定等材料;对于对外投资申报审批事项, 要求各单位必须附上可行性研究报告, 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策的相关文件、相关资产评估报告等。我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为强调资产处置的严肃性, 明确资产处置相关人员的责任, 统一印制了《国有资产处置申报审批表》和《资产处置报告审签单》。要求资产处置事项必须由各单位专职的资产管理人编制, 经财务机构负责人审核, 单位领导签署, 加盖公章后报长江委财经局, 并办理签收登记和回签确认手续。通过严格和规范资产管理, 有力地遏制了资产处置的随意性, 有效的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6.借力科技, 提高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从2004年开始, 我部以“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基础, 选择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展水利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的试点工作。“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水利部针对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需求, 在2003年“河南黄河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升级的成果, 系统覆盖了中央水利所属各级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业务, 包括资产登记和管理、资产处置、资产评估备案、产权登记分析、财产清查、仓储管理、资产查询、统计分析、政策法规书库等模块。该系统分为两大业务子系统:“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和“水利国有资产业务管理系统”, “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主要针对上级部门对本部门及下属各级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过程的监督管理。“水利国有资产业务管理系统”是基层单位针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基层单位通过“水利国有资产业务管理系统”对日常管理中产生的国有资产管理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后, 通过网络自动上报或通过报盘方式上报上级服务器, 上级单位通过“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对基层单位报送的数据进行申报、审核和审批, 从而实现整个国有资产管理的正常流程。2006年至今, 该系统已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单位全面推广应用。

7.效绩评价, 提高事业资产综合效益

效绩评价是体现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制度安排。开展效绩评价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综合效益。为充分发挥水利事业资产效益, 自2004年以来, 我部把效绩评价作为加强水利事业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着重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部属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范围内选择部分企业开展经营性资产效绩评价工作。主要做法是“以事业单位为主体, 按照多目标规划原理, 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层剖析和递进修正的方法, 用客观的统一标准对企业经营结果进行对比, 并强化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运用”。目前, 效绩评价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2004年到2006年, 实施效绩评价的42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生重大变化, 2004年评价企业的资产总额为326亿元, 2006年增长到411亿元, 增长率达26.1%;2004年评价企业的利润总额为4.4亿元, 2006年增长到6.9亿元, 增长率达56.8%。

二是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资产效益双重性特点, 我部还组织开展了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作, 旨在对同时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和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的水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运营效益进行科学评价, 促进准公益性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三、水利事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加强水利事业资产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我部事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管理权限低、管理级次多、管理效率低下

一是水利部资产监管权限低, 监管责任大, 权责不匹配, 难以充分发挥部门监管资产的作用;二是流域机构内部难以实现分级管理, 不同层级的事业单位之间权责难以进一步划分;三是资产处置、使用事项审批环节多, 层层报批, 降低了工作效率。

2.对外投资管理不规范, 资产使用管理需要加强

为解决事业经费不足问题, 上世纪90年代, 国家鼓励事业单位利用自有资金投资兴办实体。水利部属事业单位先后投资兴办了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在解决事业单位经费不足、分流安置事业单位职工、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资产监管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规范, 没有严格履行对外投资申报审批程序;二是资产评估工作不规范, 存在低估国有资产价值的现象;三是对外投资账务处理不规范, 存在对外投资不入账或长期挂账的问题;四是不按规定办理企业产权登记;五是对外投资资产运营效益差。

3.事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财政部36号令的深入贯彻, 以及今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一步结合、资产管理信息化等, 对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水利资产管理队伍总体素质和水平与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稳定管理队伍、提高干部素质, 将事业资产管理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四、新时期水利事业资产管理的重点工作

财政部36号令的出台, 为进一步加强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今后一段时期, 我们将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加快创新, 全面加强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打造一支优秀的资产管理队伍

今后, 我部将加大对财政部36号令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力度。利用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营造规范和加强水利事业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密集有效的宣传, 在水利事业单位树立起公平配置、追求效率、减少浪费的科学管理思想, 强化责任风险意识和依法理财的观念。同时, 加大资产管理干部队伍培训力度。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人, 各项工作要靠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来完成, 因此,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资产管理专业队伍。

2.抓紧制定相关配套制度,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目前, 我部根据财政部36号令, 结合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实际, 正抓紧研究制定有关配套制度, 并督促部属各级事业单位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从水利部层面讲, 要全面贯彻落实资产管理办法, 尽快建立资产管理审批事项专家评审制度, 规范资产使用与处置的审批行为, 同时, 尽快完成《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工作, 注重转变思想观念, 更新工作方法, 摒弃重审批轻监督、重投入轻效益的管理模式, 把工作重点转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和追踪问效等方面, 切实规范管理, 提高资产的效率与效益。

3.加快水利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财政部36号令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目前, 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纳入“金水工程”建设规划, 我们将在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 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实现对水利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 并与财政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与财政部及我部所属事业单位之间资产管理的信息交流平台, 以全面、及时地掌握水利国有资产信息, 实现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 从而提高水利事业资产管理水平。下一阶段, 我部将按照财政部建设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要求, 充分考虑试用的情况, 及时对“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升级后, 在我部全面推广应用, 实现对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的全面动态监管。

4.强化资产效绩管理, 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一是继续开展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效绩评价工作, 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同时, 督促事业单位认真研究对外投资结构, 对所属企业进行整合、重组, 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资产的规模效益;二是探索开展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效绩管理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中央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得到较好的实施, 但是, 整个水利系统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运行经费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水利系统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数量多, 资产规模大, 如何做好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公益性资产效益与经营性资产效益, 保证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良性运行, 是下一步水利事业资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 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作, 并选择部分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进行试点。

5.不断创新, 探索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资产的监管模式

根据财政部36号令, 水利部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和对外投资收益负有监管责任, 但是主管部门对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后形成的经营性资产的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 36号令并没有明确规定, 实践中, 如果主管部门对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形成的这部分资产没有明确的监管职责, 要对投资收益进行严格管理是难以保证的。下一步, 我们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 积极探索有效的对外投资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2

规范教育管理 谋求健康发展

石寺镇中心学校

石寺镇中心学校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全镇教职工的奋力拼搏下,紧紧围绕着“坚持科学发展,创办和谐教育;坚持质量中心,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创新,创办特色教育”。按照县教育局提出的要求努力实现“平安教育、素质教育、均衡教育、智慧教育、一流教育”。我们本着“教师的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科研意识更加浓厚、师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智慧、教育观念更加超前、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各项工作更加协调、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教育形象更加外显”的办学思路。坚持做好“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落实”。一个中心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两个重点是:加强教学研究,加大教改力度,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狠抓特色建设,创建特色学校。三个落实是:计划制度的落实、常规管理的落实、目标任务的落实。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的学习活动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学习活动,人人记笔记、写体会、谈反思,将活动情况和结果作为师德评议和评选师德标兵的重要依据,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树立了全镇校长以德治校、全体教师以德立教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全镇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管理抓常规 课改特色出效益

(一)、抓常规管理 学校建设更加规范

石寺镇中心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在学校管理中狠抓常规管理,突出学校特色做到“六个坚持”。

1、坚持对中心学校人员进行“周反思”。每周五召开例会要求每个同志对本周工作做回顾:(1)本周做了什么工作。(2)最满意工作是什么?(3)不满意的工作是什么?(4)下周预测要做哪些工作?通过周反思形式使中心学校每个同志对自己本周、本月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使我镇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坚持对学校“月督查”。每个月针对本月中心工作制定月督查内容,对全镇中小学进行校校到,查校容校貌、安全卫生,教案作业、学习笔记、教改教研、特色创建等活动情况,督本月中心工作,进行划分考核。

3、坚持对学校“月量化”。要求每月中心校同志把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对中小学根据工作优劣给予量化考核。通过月督查、月量化使我镇中小学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4、坚持召开“流动现场会”。中心学校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依据每月督查和月量化情况发现成绩、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召开现场会,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目的。通过月督查、月量化、及现场会的召开张扬了学校个性,凸显了办学特色,学校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整个学校不同程度上有了新改观,达到校风正,学风浓,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名片学校和教坛新秀:如石寺二中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目标教学先进单位、曾参加市级德育实效性课题研究,接受国家级安全教育检查,省级体卫检查、省级《东方今报》

《读者》杂志采访,获得县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先进单位及十大名片学校之一。他们学校的寝室文化、校园文化、餐厅文化每时每刻都在熏陶感染着每位师生。一中获得省级家长学校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委”,新建的学生食堂通过省级二级食堂验收,均衡教育县现场会在一中召开,学校的校园文化、餐厅文化建设坚持围绕学生德育工作展开。石寺小学的小乐器进课堂,孟庄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惠新小学的花样跳绳,上灯小学、下灯小学等校园文化建设均受到上级的表彰和肯定,特别是在今年省级均衡县验收中,胡岭学校分别接受省市县检查团验收,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同时被命名为山村最美丽的学校。

5、每月坚持“同上一节课”中心学校根据本镇实际,将本镇小学分为上下川两个学区,由学区长负责,每月每个学区对语、数、外三科目搞一次教学教研活动。定科目、定课题、定时间、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同科目教师人人参与,实行抽签式讲课,课后人人发言。一年来通过相互的备、讲、评、说课教科研活动,达到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点带面,整体提高,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逐步得到均衡发展,使我镇多人获得省、市、县级教育教学能手,数十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县获奖。

6、坚持“办好《石寺教育》刊物”。《石寺教育》刊物属石寺教育系统内部月刊杂志,是石寺教育的一本流水账,她包罗万象,记载着石寺教育过去,也期待着石寺教育的未来,有褒有贬、有抑有扬,时刻激励着全体教育工作者忘我的工作。近年来连续被县教育局评为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通过“六坚持”使全镇中小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向科

学化、规范化轨道。

(二)办特色学校 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特色办学,需要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核心就是特色教育。特色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特色的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也不是一流的教育。我们认为:办特色教育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思想束缚,用新的思维、新的实践,探索新的规律,寻找新的方法,走出新的路子。石寺镇中心学校在抓学校管理的同时,突出个性特色,制定出一整套创特色学校的管理模式,按照标准要求各学校依据校情,制定出本校的特色创建计划、制度、申请立项。大家一起来观察教育现象,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发现教育规律,总结教育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为此多次召开现场会研究讨论课题立项,如校园文化探索、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研究、学生不同年级心理分析、调皮学生管理办法、课间活动是否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寝室管理办法探究等。目标是:用三年时间打造10—15名名师,推出3—5所新安名校。通过研究尝试已初见倪端,如:二中的“五三一”教学改革模式,打破了常规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效显著,取得了可喜成绩;一中的“导学稿”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达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方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石寺小学的小乐器进课堂,项目多、内容新、令人赏心悦目,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能力;孟庄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教学质量始终居镇先进行列;惠新小学的花样跳绳千姿百态、灵活多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下灯小学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等等。其次我镇在

省、市、县体育竞赛中多次获得奖励。在今年全县第一届全运会上我镇石寺二中获得全县中学组第二名,一中获得第五名,小学组获得全县乡镇第四名。

(三)走课改之路 教学氛围日益浓厚

我们坚持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倡导全镇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数次邀请专业培训机构对我镇教师进行高效课堂培训,全镇200余名教师参加了学习,并写出了心得体会,极大促进了课改思想的提升。3月份组织小学校长到紫苑小学学习“五小教学模式”。5月份组织初中部分教师和部分小学校长到山西星河学校学习“自主型绿色三卡”教学模式,之后一中、二中借东风进一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一中以导学稿为载体,研究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合作,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二中以“问题五步法”为基本模式,引导学生生疑、合作、交流、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已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肯定,效果已显现在教学成绩上。通过学习外地经验结合实际,我们以一、二中为领头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较快发展,孟庄、磨窝等小学的课改也已起步,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教改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和智慧,使他们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了学生的素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由于各学校的工作做得出色使我镇整体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县举行的教学教研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特色

办学不仅没有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反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县教育局的整体工作安排,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为出发点:

抓平安教育,保持我镇安全稳定的教学秩序; 抓过程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

抓特色建设,创建特色学校,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抓课堂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保持教育质量在全县的领先地位。

蓝图已绘待进展,万物含绿盼春来。回首过去我们倍感荣耀,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各界同仁的支持和配合,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积极围绕“团结和谐谋发展,优化作风强素质,完善机制促管理,争创佳绩树形象”这一主题,用我们的努力和智慧,共创我镇教育新辉煌。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3

一、“三个注重”推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一)注重组织机构保障

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专题研究解决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将组建仲裁院工作列入各县(市、区)局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并多次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工作,在全市行政事业编制压缩、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于2010年批准设立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市政协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列为重点调研的课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提交提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注重市、县两级仲裁院统筹推进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市本级仲裁院办公场所,安排资金10万元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标准建立了5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1间标准仲裁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与各县(市、区)主要领导沟通,要求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全力支持仲裁机构建设。同时,对建立健全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作出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核定人员编制,明确机构级别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确保机构建立工作统筹推进。

(三)注重加强各级调解组织的建设

制定《关于完善全市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导创建调解组织。截至2015年3月底,全市已组建各级调解组织95个,普遍建立了与各乡镇、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解中心之间的沟通网络,有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五到位”提高仲裁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人员落实到位

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成立12 个仲裁院(含市本级),共有编制63人,在编人数62人,兼职仲裁员52人。

(二)制度保障到位

制定“立案制度”“开庭制度”“合议制度”“仲裁监督办法”“仲裁建议书制度”等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将办案流程、仲裁申请告知、岗位职责等制度上墙,提高办案透明度。利用局域网将调解仲裁政策法规、办案规则等相关信息上传,方便当事人查询,接受社会监督。制定文书规范制度,统一调解书、裁决书等文书的格式。

(三)学习培训到位

市仲裁院建立学习例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疑难案件分析研讨会、理论研讨会、专题研究等会议,交流工作思路和意见。涉及重大案件,则由有办案经验的同志或邀请法院相关人员主讲仲裁法律知识和办案技巧,提高仲裁员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技能和法律素养。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培训模拟仲裁庭审现场,全程按照仲裁庭审程序进行现场培训,专家即时点评。县级仲裁院的新进人员轮流到市仲裁院跟班学习,切实提高新进人员对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四)服务企业到位

改变被动办案的模式,主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进行宣传、指导,力争把大量工作做在争议发生之前。2014年,先后到河化集团、市自来水公司等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解答疑惑。

(五)沟通衔接到位

建立业务交流机制,定期旁听法院庭审,与法院互通业务指导文件、案件选编等资料,不断增强仲裁员、审判员业务水平。通过对近两年来劳动争议典型案件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劳动仲裁的裁决与法院判决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证据认定上的不同认识,并反馈到法院,统一了典型案例在处理上的标准和尺度,促进同类案件的裁审一致。

三、“四为工作法”提高仲裁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调为首

通过立案前调解、庭前调解、庭后调解等方式,以适用法律的结果为基线,以尊重双方意愿为前提,尽量使双方达成调解意向。如,农民工周某、徐某等37人聚集上访,要求某工业园区入园公路建设项目部赔偿因歇业造成的误工损失,涉及金额达30万元。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采取分解成个案进行调解处置的办法,稳控上访人员,耐心协调,用了3天的时间达成一致调解协议。2012—2014年,全市以调解方式处理社会保险类争议案件688件(其中工伤保险241件),占案件总数的40.9%;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类争议案件729件,占案件总数的43.3%;确认劳动关系类争议案件266件,占案件总数的15.8%。

(二)情为重

推行亲情接案、热情指导、真情调处、友情援助,提升仲裁服务形象。各级劳动仲裁机构把情感调解贯穿在案件处理全过程,既缓解双方关系,又化解对立情绪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宜州市一位农民工在深圳打工期间因脑溢血瘫痪,在其出院后,企业老板想一推了之,不愿支付相关待遇。患者家属找到宜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仲裁科求助,科室负责人热忱地帮助书写法律文书,指点家属找相关部门,并督促企业老板按照法律程序给予补偿,切实帮助该农民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实为据

把查明案件事实作为调解前提,理清双方争议焦点,组织双方举证质证认证。如,农民工李某等45人与河池市某公司争议案件涉及支付农民工工资及工程款160余万元,有关部门多次调处无果,市仲裁院经过调查得知双方当事人工程承包协议内的工程款和工人工资已基本结清,农民工诉求的是协议外另完成工程量应支付的工资款,双方意见分歧很大。办案仲裁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认真梳理案件,经反复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仲裁调解书,企业和农民工对仲裁办案工作均表示满意。

(四)法为准

通过书面形式向当事人宣传法律,针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合议制度,探索建立案件分类处理机制,确保案件处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如,在拆除某电厂旧公路桥施工过程中发生垮塌事故,造成农民工覃某、韦某溺水死亡;某矿厂发生垮塌事故,一名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召集亲朋50多人提出200万元的赔偿费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即组成仲裁庭,经过庭审调查和说服工作,参照《工伤保险条例》有关工亡待遇规定支付相关待遇,分别由企业一次性赔偿给3位死者家属丧葬补助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累计238.8万元,及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减轻各级政府信访管控压力。

(作者单位: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4

近几年来, 宜都市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契机, 加大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 确保各项基本制度健全, 预算管理规范, 财务管理到位, 信息反馈及时, 管理成效明显, 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一、兴规立矩, 确保制度健全与保障有力并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 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也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宜都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地方共担, 经费省级统筹, 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 于2006年出台了《宜都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化、安排预算化、执行规范化、督查经常化”的“四化”总体要求, 从制度上保证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和均衡发展。

宜都市财政局与教育局加强协作力度, 兴规立矩, 出台了《宜都市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宜都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宜都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7项管理制度, 搭起了经费管理的制度框架。同时, 强化落实考核力度, 将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纳入中小学校长及财务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实行评先表优晋升晋级一票否决。

宜都市教育局还完善了中小学校经费管理校长负责制、收支分离制、用款申报制、举债问责制等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实施, 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科学预算, 确保编制细化与规范运行并重

1. 逐校编制预算

2007年, 财政部门开始试行中小学部门预算工作, 对每个乡镇分初中和小学进行部门预算编制, 将新机制公用经费直接预算下达到各学校。从2008年开始, 又以中小学学校为编制单位, 严格按照“八统一”的编制原则、“三个三”的编制办法和“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 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并统一使用“e财预算软件”编制了部门预算, 将人大通过的预算批复直接下达到各学校。连续三年实现了教育总投入、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的“三个逐年增长”。

2. 逐项编制预算

在编制预算上, 按照人员经费标准、公用经费定额、项目经费规划的要求, 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项目库管理, 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和财力情况进行安排, 项目支出细化到学校、到项目。同时, 又防止单位隐瞒收入, 导致收入实现后无使用计划的情况。支出预算按收支分类科目的经济分类细化到“款”到“目”到“节”, 对财政保障资金, 凡属国家规定的项目一项不漏、标准一项不减, 并根据宜都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 人员经费按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公积金、医疗费、工会经费、福利费, 按规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新机制改革资金按国家标准全部配套到位, 全部预算到校。

3. 逐额编制预算

财政部门还逐年提高预算标准、增加预算项目。如在实行绩效工资之前, 全市对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考核补贴每年以高于国家规定50元的标准安排, 自2009年起, 在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后, 每月新增200元的绩效考核奖, 2011年增至300元。中小学公用经费在落实国家规定的标准上, 再安排了生均20至30元的公用经费, 对在岗教师安排了人年平350元的公务费, 2011年又对退休教师安排了人平300元的公用经费。在学生助学上, 2007年就免除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杂费, 秋季起免除了课本费, 对贫困住宿生按国家标准补助生活费, 免费向贫困学生发放作业本, 2009年免除了住宿生住宿费, 由财政按住宿生人年平100元补助学校, 达到了“四免两补”。财政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山区学生乘车难问题, 安排留守子女亲情电话费。所有预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不留缺口。

4. 严格预算执行

预算一旦批准, 严格根据预算安排执行, 凡未列入预算安排的, 一律不予拨付经费。因特殊原因, 需调整预算的, 必须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同意、市人大批准后调整预算。每年进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 并按《宜都市部门预算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对预算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对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予以责任追究。

三、多管齐下, 确保会计核算与财务监管并重

规范财务核算管理, 是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重点。面对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的实际, 根据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宜都市财政局创新管理办法, 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核算实行“四统一”, 资金到位实现“三直达”, 财务透明实现“两公开”, 资产实行集中管理, 切实发挥资金与资产使用效益。

1. 实行“四统一”, 构建“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

为有效构建“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 宜都市财政局在全市实行“四统一”管理办法:统一岗位设置和管理所辖区内各中小学的财务活动、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财务软件、统一财会监管。

2. 实行“三直达”, 确保经费及时拨付

财政部门将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补助、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等全部足额落实到位, 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实现了“三个直达”: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实现了“三个直达”:财务核算直达学校、资金拨付直达学校、财务监控直达学校, 保证了教育经费的按时拨付。

3. 实行“两公开”, 提高经费开支透明度

一是项目公开。凡学校重大经费开支项目, 必须实行民主决策, 教代会讨论通过, 在学校内公开, 让全体教师知晓。二是财务公开。对学校日常性财务开支, 首先公开经费计划开支指标, 具体经费执行情况, 定期报告学校教代会, 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开。

4. 实行集中管理, 发挥资产最大效益

2007年, 宜都市财政局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的要求,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 将清理结果录入“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锁定, 对资产的新增、报废等实时更新, 同时对资产产权实行集中管理, 对经营性资产实行统一运营, 公开招租, 收益编入学校部门预算使用。确保了学校资产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实现了资产规范管理与效益发挥最大化。

四、反馈及时, 确保下情上达与公开透明并重

1. 落实硬件, 专人负责

宜都市于2007年建成“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新机制财务核算管理系统”, 在市财政局信息中心机房专门配置独立服务器, 财政局信息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工作, 实行专机专用, 专人管理。

2. 动态管理, 实时更新

根据宜都市教育单位人员多、战线长、变化大等特点, 宜都市财政局对教育经费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加强对人员经费动态管理。根据各校教师人员变动情况, 报人事、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后, 及时对人员信息变更, 同时在财政编制与政务公开网页上公开个人资料及档案, 确保人员经费准确预算、及时拨付。另一方面也要对公用经费、惠民资金和专项资金等进行动态管理。每发生一笔, 都要在财政编制与政务公开网页上更新一次。

3. 下情上达, 及时反馈

通过管理系统, 各核算点按月上传学校财务数据, 市财政局、市教育局随时查看学校财务账目和报表, 同时, 市财政局按月汇总上报全市义务教育财务报表, 实现了下情上达, 及时反馈。

五、成效明显, 确保基础管理与长远发展并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改革的实施, 以及“校财局管”的大力推进, 使宜都市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真正得以规范, 让农民得到了轻松和喜悦, 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和希望, 让义务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实践探索, 宜都市农村义务教育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基本建立, 初步取得“六个成效”。

1. 摸清了教育家底, 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新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 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所有的资产都进入系统, 实行定位、定员、定额的动态管理, 摸清了教育资源底数, 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比改革前大幅增加了, 学校正常运转得到了基本保障, 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2. 规范了财务管理, 为财政监督奠定了基础

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 有利于将预算执行的事后监督前移为事前和事中监督, 从对支出预算的总额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 强化预算的严肃性, 从制度上杜绝了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现象, 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3. 推进了财务公开, 为廉政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 所有人员经费到位情况、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等都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示。通过向社会公开, 让社会各界随时了解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 增强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杜绝了“暗箱”操作, 有利于阳光财政、和谐教育的建设。

4. 改善了办学条件, 为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 教育经费的有效保障, 有效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宜都市在宜昌市率先实现了小学寄宿制学校达标、初中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班班通”三个100%。学校办学硬件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实现均衡配置。按照国家及湖北省关于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工作要求, 截至2010年底, 宜都市已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 按计划顺利推进学校校舍加固维修工程, 基本实现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地方”的工作目标。

5. 落实了教育免费, 为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

教育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让学生和家长得到了真正实惠, 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从2007年实施新机制以来的4年间, 全市免杂费、教科书费,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拨付“留守学生”亲情电话费、山区学生乘车补助累计达到5500余万元。三年来, 宜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等原因辍学。

6. 提高了教育质量, 为学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行新机制后, 充足的经费保障和有效的经费管理, 实现了校长安心办学, 校长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了教师安心从教, 在宜都市, 教师工资按照高于公务员的平均标准实实在在得到落实, 公务员每月300元的效能奖, 宜都市财政局教师都参照给予落实, 实现了质量高位发展。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5

管理工作的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党员异地发展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异地入党的基本条件

异地入党,是指因外出务工、经商、居住(不含上学、服兵役)等原因,离开原户籍所在地,被户籍地外党组织吸收入党,包括跨社区、街道(镇)及其它行政辖区入党;同时也包括异地到xx街道辖区内入党的人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外出人员申请入党,若其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或地点,并已连续工作生活三年以上,可以向外出工作生活所在地有关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否则,应向其原单位或其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当申请人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后,接收其入党申请的外出工作生活所在地党组织,必须征求原单位或其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意见,同意后,才能将其吸收到党内来。

二、规范异地入党的政审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央组织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要进行政治审查。异地入党的,入党前必须到原户籍所在地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治审查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一)受理政审单位。xxx街道工作委员会。街道下属社区和企业等基层党组织收到外地政审函后,须将情况及时报街道党工委,由街道党工委统一受理政审。没有发展党员工作审批权限的基层党组织(含总支、支部)无权受理外地政审手续。

(二)受理政审条件。1.函调单位。xx街道外党组织向xxx街道有关党组织进行函调或派人调查,均必须通过街道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发函或开具介绍信。2.证明材料。外地党组织在向我街道基层党组织函调政审材料时,应同时提供政审对象在外地连续工作生活三年以上的有关证明材料。在企业工作的,应提供政审对象在该企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证明材料(一般应具有正式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缴纳记录);在-2-

农村(社区)工作生活的,应提供由当地公安部门出具的连续居住三年以上的证明材料。无上述证明材料或证明材料不全的,xxx街道党工委不受。

(三)政审工作程序。1.公示政审,接受监督。街道党工委收到外地政审函后,将政审函等有关情况在政审对象所在社区、小组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公示期间,如有来信或来电反映情况,应及时派人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调查材料。2.支部讨论,确定意见。公示结束后,社区、小组党组织召开班子会议,根据公示期间反映的情况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出具政审意见,政审意见应包括政审对象和直系亲属及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是否发展为党员的意见建议,党组织书记签字,报街道党工委。3.党工委把关,审核回复。街道党工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形成政审结论和有关意见,由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回复外出地党组织,同时报党工委备案。

三、严格异地入党手续的审核

(一)落实发展党员两地“双公示”制度。在街道以外发展党员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公示环节,必须同时在户籍所在社区进行公示,实行发展党员两地“双公示”制度,两地“双公示”的结果须

记录在党员档案中。

(二)落实发展党员公开审核制度。异地入党的人员在组织关系接转后,街道党工委经审查发现其在吸收入党前五年内有违反计划生育、城乡建设、治安管理、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纪律的,不予接收其党员组织关系,并发函给其入党地所在党委组织部门,建议取消其党员资格。

四、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近年来,街道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公开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工作中,出现了唯亲发展、请客吃饭、违规许愿、打招呼和“曲线”入党等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影响了党员发展工作的健康开展和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对此,街道党工委将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各种歪风邪气。

(一)加强教育。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等文件精神,特别在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加强党性教育,端正入党动机;对党员要加强党纪教育,增强责任意识,为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严肃查处。1.严查非组织活动。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非组织活动,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如调查属实,对涉及非组织活动的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应取消其已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的资格,情节严重的五年内不得发展;对涉及非组织活动的党员或党组织班子成员,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按照党纪有关规定处理。2.严查“曲线”入党。“曲线”入党,是指长期工作、生活在原户籍所在地,但是借与外单位合作经营、投资开发、资金入股或雇佣等名义在外地入党的情况。经与入党地党组织或其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调查核实,确为“曲线”入党的人员,如组织关系已落实到龙泉基层党支部的,经支部大会讨论、街道党工委审查并报区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不予承认其党员资格,并在支部大会上公布;如组织关系还未落实到支部,经街道党工委讨论、报区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不予承认其党员资格,并向本人反馈。

五、社区党组织换届期间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期间,全街道社区党员的组织关系暂缓接转。期间,各类党员的组织关系未经组织许可一般不得转入社区、小组党组织。换届结束后,街道党工委根据具

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正常接转。

六、建立询问审核制度。

(一)询问制度。对外地转入党员特别是在外地入党的xx籍党员,做到“六必问”:入党时间必问、入党程序必问、组织生活情况必问、组织关系转回原因必问、外地从业情况必问、居住情况必问。

(二)审核制度。各级党组织在审核党员档案过程中,发现有明显问题的,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上报街道党工委,由街道党工委联系审核。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6

一、事业单位编外用人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编外人员都是清理对象,虽历经数次清理和规范,但编外用人现象一直存在,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和消除。为了解有关情况,课题组对江苏、安徽、甘肃和辽宁四省进行了重点调研。课题组先后在省、地、市、县召开专题座谈会19个,参加座谈人员达280多人次,对148家不同层级、行业事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编外用人现象比较普遍,各地区、各层级、各行业、各类型事业单位,各类岗位都存在编外用人。尤其乡镇和省属单位、教育和卫生单位、公益服务单位、差额和经费自支单位使用编外人员的情况更为突出。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涉及的单位范围广泛,148家单位中有编外人员的占55.4%,超过一半。

从参加调研单位的平均值看,在职人员超过编制数21.5%;从最大值看,超过30.5%。据2009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统计,全国事业单位编制总量为3079.2万。依此按平均值推算,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可能达到662万。按最大值推算,则超编人员达到939万,接近实有人员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有编制不用而用编外人员”的情况,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数量更大。

编外人员构成复杂,有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等。调查数据显示:编外人员构成中70%为35岁以下,受过大专以上良好教育的年轻人。71%的编外人员在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工作。相当一部分编外人员处于核心业务岗位,成为支持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管理方面

编外用人大部分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经审核批准的所占比例很低。即使经过审核批准,也存在组织、人事、财政、编委(编办)等多家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多头审批现象。用人单位反映核准程序复杂,审核时间长、办事效率低。一般从单位上报到回复超过一个月,没有用人自主权。①

(二)内部管理方面

由于编外用人合法性未得到确认,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导致编外人员管理混乱。一是编外用人主体混乱,未纳入单位统筹管理,无权用人的内部机构私自用人现象严重,管理随意性大,法律风险大。二是编内人员聘用制管理,编外人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双轨”运行,在人员进出、考核、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适用不同的政策,造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混乱。三是编外人员的报酬无法通过工资福利经费列支,通过挤占办公经费、项目经费等业务经费的办法列支,违反了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财务纪律,加大了管理成本和难度,也造成编外用人经费不稳定、不透明、难保障。四是为规避法律,逃避责任,非法用人。如不与编外人员签合同或合同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应该限定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上。而现实中,单位只要能用劳务派遣人员就用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用人方式被普遍化、长期化。《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明确,“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单位通过种种措施,避免与编外人员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加重了编外人员就业的不稳定感。

(三)权益保障方面

编内、编外人员权益不平等,编外人员权益和单位权益都难保障。调查显示:多数事业单位未把编外人员纳入岗位管理,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同工不同酬,考核、奖惩、晋升、激励、福利、培训等多方面的管理存在差异。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方面,参保率低,有的单位只缴纳两险、三险,或者不按劳动合同工资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甚至存在不参保,不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现象。即使按规定全额参保,由于编外人员按企业标准缴费,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将比同岗位在编人员减少近50%。另外,目前大部分编外人员不能参加工会,工会维权作用不能发挥。编外人员的经济、政治权益难保障,导致编外人员对单位缺少归属感,流动性大、责任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缺乏,给服务质量、人才梯队建设都带来一定影响,不利于单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纠纷解决方面

目前,编外人员劳动权益保护处于尴尬局面:人事法律政策不管,劳动保障缺少适用政策,想管也管不了,编外人员劳动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投诉无门,已成为一个制度缺陷和社会隐患。②

三、规范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编外用人有其客观合理性,反映了事业发展及事业单位多样化用人的客观需要,但编外人员的无序发展,导致的不合理、不公正现象,给事业发展、人的发展及社会稳定造成的隐患不可小视。应当采取措施,规范编外人员管理。

(一)确认灵活用人的合法性和形式

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明确其在设岗、进出、工资、考核、争议处理、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明确非法用人的责任,对于非法用人单位进行问责。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鼓励、支持事业单位推行弹性、灵活的就业制度。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即改革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新医改方案第十三条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从事业单位的用人经验看,通过“人才租赁”、“钟点人才”、“候鸟式人才”等新形式,广泛使用社会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专业人才的智库作用,是事业单位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公共服务机构大都采用固定用人与灵活用人相结合的方式。如日、韩、欧美等国的公共电视台和民营电视台在用人制度上基本采用的都是正式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短期雇工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在事业性质的框架内,实行相对固定用人与灵活用人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将成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把握编外人员规范管理路径

调研反映,大量编外用人的原因主要包括:①编制管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国现行的是70、80年代编制标准,几十年人口增加了,事业发展了,编制未动,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②为了搞活用人机制,使用编外人员。编外用人管理灵活、容易,进出口畅通。③降低成本使用编外人员。编外人员听话、好用,与编内相同岗位同等资历人员相比,人工成本低,可减轻经济负担。

综合以上情况,并结合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分析,笔者认为: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无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转轨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应该通过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来解决编外用人问题。

编外人员管理是目前人事制度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其规范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涉及事业单位整体制度的设计。不仅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长远问题。必须站在事业单位发展对用人需求的客观规律的高度,来把握编外人员管理问题。要体制改革、制度规范并重,通过理顺多元人事法律关系,规范多样化用人,调整多元人事法律关系,推进编外人员规范管理。

(三)理顺事业单位多元人事法律关系

多样化用人必然导致多元人事法律关系形成,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多样化用人需求看,结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目标分析,事业单位多样化用人应该包括四种形态:聘用制用人、劳务用人、劳务派遣用人、非全日制用人,这些都是我国法定的用人形式。因此,形成四种法律关系:聘用制法律关系、劳务法律关系、劳务派遣法律关系、非全日制法律关系。理顺多元人事法律关系,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理各类纠纷,规范事业单位多样化用人具有重要意义。

(四)调整事业单位人事法律关系

1.淡化编制管理,破除“双轨制用人”的体制障碍。从实践看,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编制管理刺激人员扩张需求。我国编制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关系密切。各级编制部门确定人员编制数额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数额配置人员,各级财政部门也据此拨款。有了编制就有了经费、人员和职位。编制本来是成本,却演变为稀缺资源。导致各部门都喊人少,结果人员越来越多,拨款越来越多,效率却没有真正提高。各地机构编制部门都处于控制编制增长和各单位申请增加编制的矛盾之中。二是编制管理带来新的身份歧视。在同一单位内,有正式在编、非在编人员,即使编内人员也分国家编、地方编、单位编不同档次。编内与编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种新的身份标志,编外人员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职业发展、加入工会、培训等方面,难以享受与编内人员同等的待遇。编制杠杆作用,使编制演变成为一种政治、经济待遇,偏离了编制管理的目标。三是编制管理带来内部管理不规范统一。编外用人不受事业单位统一的人事制度规范,形成编内、编外人员管理双轨制。管理不是基于岗位性质、职责任务的不同,而是基于编内、编外身份的不同,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性不公平。违背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造成管理上的不便和混乱,不利于建立统一、高效、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编内编外双轨制用人肯定不合理,有必要打破这种按身份用人的体制。多样化用人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客观需要,而灵活用人不可能进行核编。因此,有必要淡化编制管理,强化岗位管理概念,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建立在岗位管理基础上,保持其统一性。

理论上讲,目前我国编制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是一种计划配置公共机构和人力资源的行政手段。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人员编制靠编制部门单方面控制难以奏效,需要建立事业单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人员编制管理机制。政策上,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用财政预算控制单位的用人规模。逐步建立公共服务项目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高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避免事业单位不计收益大量投入、盲目扩招人员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积极性。

人员编制管理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很难有一个绝对正确、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编制,必须随着组织发展和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及时调整。属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范畴,唯有实际管理者才能更好把握。因此,要将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单位的微观管理有机结合,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建立双向调节机制。

2.强化细化岗位管理。无论编内、编外都应纳入岗位管理范畴。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和内容进行岗位分类管理,合理选择用人形式。一是对主体业务岗位实施聘用制度,不分编内、编外都要签订聘用合同,建立聘用法律关系。最大限度地将后勤服务社会化。对于不适宜社会化的岗位,要纳入聘用制管理。实行统一的用人制度,统一管理。人员进口方面,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资待遇方面,根据岗位确定工资福利待遇,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福利等统一列入预算管理。在过渡期间,实行编外与编内人员相同的工资福利制度确有困难的,可以与编外人员协商约定工资福利,但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给编外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等,提高工作稳定性和积极性。在约定年限内,逐步实行编内、编外人员相同的工资福利制度。按岗聘用、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加强聘后的规范化考核与管理,通过竞争与激励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二是区分岗位,合理使用劳务派遣、劳务、非全日制等灵活用人形式,满足不同层次用人需求,优化用人结构。加强统一管理,规范用人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用人主体应是单位法人或法人授权的部门,严禁无权用人机构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用人。

3.加强人事监督。严格检查和管理,及时纠正违法或不规范用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严肃处理,降低用人风险,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注释:

①蒋运钧《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探寻》《人才开发》2009年第11期。

②苗凯、李广瑞《编外人员劳动保障权益保护问题思考》《山东劳动保障》201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杨晓民.《坚持制度创新推行编外人员劳务派遣制度》《电视研究》2005年第5期.

[2]蒋运钧.《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探寻》《人才开发》2009年第11期.

[3]苗凯、李广瑞.《编外人员劳动保障权益保护问题思考》《山东劳动保障》2010年第4期.

[4]薛长礼、柴伟伟.《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劳动关系问题探析》《经济论坛》2011年第2期.

规范管理发展教育事业 篇7

【关键词】 省级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

近年来,河北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为本省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创造了政策环境。目前,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原则是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新政策规定,省财政厅负责对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限额以上资产的出租、出借等事项进行审批;省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等事项进行审核或审批;省级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具体管理。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如何做好规范化管理,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一、自用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1、资产购置合法合规

省级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购置(包括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进行的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按着规定的程序报经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省级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须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对于规定限额,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国家没有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

省级事业单位资产购置应采取政府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是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资金包括财政预算资金和与其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采购人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之外且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应当实行分散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集中采购目录以内属于本部门、本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当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属于本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自行采购。

2、规范的资产管理流程

省级事业单位要配备高素质、有责任心的资产保管员,建立清晰规范的资产管理台账,资产的验收入库应有入库单,入库单应资产购置人和保管员签字,一联随同购货发票、竣工决算手续交财务入账,另一联由保管员据以登记台账。资产领用应经主管领导批准。资产出库时保管人员应及时办理出库手续并由领用人签字,使用人负责保管和维护、维修,办公用资产应落实到人,使用人员离职时,所用资产应按规定交回。审计部门应加强资产管理过程的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保证资产管理流程的持续高效、规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接受捐赠、无偿划拨、项目报账制购置等本单位不支付现金方式获得的资产的入库管理,同时通知财务部门根据相关手续入账,严把资产数量关。自建资产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竣工财务决算编报以及按要求办理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

3、规范会计对资产的账务处理

省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资产的相关凭证或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完善资产管理账表及有关资料,固定资产账的建立应符合国家会计制度要求,并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的改变作出调整。

4、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

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资产入库单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并至少于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会计固定资产账与保管员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卡片、资产使用人的实物相符,固定资产卡片要有使用人签字以便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丢失、毁损的资产要查明情况,直接责任人应负赔偿责任。

5、定期报告

省级事业单位应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定期向单位领导报送资产统计报告,及时反映本单位资产使用以及变动情况。

6、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省级事业单位应认真做好自用资产使用管理,经常检查并改善资产使用状况,减少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积极推进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工作,对于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应及时上报财政部门进行单位间调剂,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资产共享共用与资产绩效、资产配置、单位预算挂钩的联动机制。

7、重视无形资产管理

省级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划拨土地会计账面没有记录,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利用;专利、科研成果应力争向生产力转化,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防止在档案室中尘封不动。无形资产也应和固定资产一样定期统计报告。

二、对外投资的规范化管理

1、严格按程序审批

省级事业单位应在科学论证、公开决策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投资申请,附财政厅规定的相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应对省级事业单位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拟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合理性等进行审查,并报省财政厅审批,其中大额投资事项报省政府审批。省级事业单位经批准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由省财政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拟投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

2、严禁从事的对外投资事项

主要有:买卖期货、股票,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购买各种企业债券、各类投资基金和其他任何形式的金融衍生品或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利用国外贷款的事业单位,在国外债务尚未清偿前利用该贷款形成的资产对外投资;严格控制货币性资金对外投资,并不得利用财政拨款和财政拨款结余对外投资;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3、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省级事业单位应加强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投资收益按规定比例上缴财政

省级事业单位应在每年1月25日前将应缴纳的上年度国有资产占用费直接缴入省级国库。省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实行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按比例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国有资产占用费的收缴以财政批准的投资价值总量为基数,收缴率为5%。收缴的国有资产占用费纳入省级财政管理。国有资产占用费由资产使用单位负责按年缴纳,在经营成本费用中列支。

5、省级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的管理

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考核。省级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内控机制和保值增值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出租出借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1、严格审批

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应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申请,附财政厅规定的相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或者审批。主管部门应对省级事业单位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按规定报省财政厅审批或者备案。

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一式三份)报省财政厅备案。

2、规范过程

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应采取公开招租的形式确定出租的价格,必要时可采取评审或者资产评估的办法确定出租的价格。出租单位与承租人应签订规范的合同文本。省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需要延期的,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3、收入上缴规定

省级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定额或定项补助事业单位在取得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后10个工作日内,应按照预算管理及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全额缴入省级国库。财政性资金零补助事业单位经省财政审批后,应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将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四、资产处置的规范化管理

1、资产处置的一般规定

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是指省级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调拨(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省财政厅、省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对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批(审核)或备案。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须待权属界定明确后方可予以处置。

2、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

(1)省级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一次性处置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下同)在30万元(以下简称规定限额)以上(含30万元)的其他国有资产的处置,报省财政厅审批;一次性处置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的其他国有资产处置,按财务隶属关系,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于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一式一份)报省财政厅备案。

(2)省级事业单位占有、使用房屋建筑物的处置审批。对于已达到使用年限的房屋建筑物报废,由事业单位按照财务制度等有关规定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对未达到使用年限,但事业单位根据发展需要,需提前报废的房屋建筑物,经专业技术鉴定机构科学鉴定,或当地规划部门批复的报告书等有关材料,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对于根据市政建设规划要求需拆迁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进行合规性批复;对于房屋建筑物的转让,应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3)省级事业单位占有土地的处置,由主管部门审核提出处理意见,报经省财政厅同意后,按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办理。

(4)对于非特定资产,即专用设备、专用仪器、涉密资产等,可由主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抽调专家,组成资产鉴定小组,经评估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5)对重要设施或资产的处置,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政府审批。

3、处置程序

(1)省级事业单位处置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和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省财政厅审批、公开处置。

(2)省级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按照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批—评估备案与核准—公开处置的程序,由主管部门审批后,报省财政厅备案。

4、无偿调拨(划转)和捐赠

以下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无偿调拨(划转):长期闲置不用、低效运转、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因单位撤销、合并、分立而移交的资产;隶属关系改变,上划、下划资产;其他需调拨(划转)的资产。

对外捐赠包括实物资产捐赠、无形资产捐赠和货币性资产捐赠等。省级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国有资产,应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并报主管部门备案。主管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报省财政厅备案。

5、出售、出让、转让和置换

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售、出让、转让,在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90%的,应当按规定权限报省财政厅或主管部门重新确认后交易。

置换是指省级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申请国有资产置换,应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报财政厅等部门审批。

6、报废、报损和核销

报废是指按有关规定或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对已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报损是指由于发生呆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原因,按有关规定对资产损失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是指单位按现行财务与会计制度,对确认形成损失的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进行核销的行为。申请国有资产报废、报损和核销,应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报财政厅等部门审批。

7、处置收入和支出管理

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上缴省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出售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收入、置换差价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保险理赔收入等上缴省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省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的出售、出让、转让收入、按以下规定办理。

(1)利用现金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的出售、出让、转让,属于省级事业单位收回对外投资,股权(权益)出售、出让、转让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利用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的出售、出让、转让收入,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收入形式为现金的,扣除投资收益,以及税金、评估费等相关费用后,上缴省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投资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收入形式为资产和现金的,现金部分扣除投资收益,以及税金、评估费等相关费用后,上缴省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省级事业单位应上缴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应上缴的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的出售、出让、转让收入,应在取得收入的2个工作日内,全额上缴省级国库。

省级事业单位上缴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国家所有,纳入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因事业发展产生的资产配置需求,在编制部门预算时由省财政厅根据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及省级财力情况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S].2012.

[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S].2010.

[3] 河北省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冀财资〔2012〕6号)[S].2012.

[4] 河北省省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实施办法(冀财资〔2011〕298号)[S].2012.

[5]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M].大连出版社,2011.

上一篇:中国传统新闻媒体下一篇:苜蓿总皂苷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