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2024-08-10

新闻媒体(共11篇)

新闻媒体 篇1

雅思大作文新闻媒体类话题范文--新闻媒体的好坏

News media have become influential to our lives, and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s a negative development.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新闻媒体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发展。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

思路解析:

1.负面影响:以新闻为主的生活方式会让人们筋疲力尽。举例,报纸和电视吸取了人们所有的关注,这让人们无法关注自己的事情,也缺乏时间来维持家庭关系。

2.负面影响:负面新闻会引发社会不安。举例,很多谣言,关于社会传染病,或是很多逃犯的信息,会让人们生活在恐惧中。

3.负面影响:媒体是洗脑工具。举例,处于政治目的,很多新闻媒体会对某些进行毫无根据的攻击和抹黑。这会误导投票人的判断和立场。

4.正面影响:新闻媒体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建议和指导。举例,天气预报和交通堵塞的信息能帮助人们制定合适的出行计划和路线。参考范文:

Nowadays, the expanding influence of news media on the society has been a heated social issue in debate.Some believe this trend is negative because the media controls minds of the public.Personally, I partially agree with this view, and my reasons will be explored as below.The most worrying aspect of new media is that it overwhelms people’s daily lives.Actually, our lives of today are news-oriented, because of the 24-hour nonstop news cycles on TV, radio and Internet.Under such news bombardment,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takes place, which means people’s attentions and minds have to be glued to focusing on and interpreting endless news, comments, gossips and rumors, necessary and unnecessary,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in workplaces, schools, buses or homes.As a result, news media is a huge distraction, which makes people exhausted and reduces their concentration and energy on their tasks or families.Another big concern of news media is about its roles in manipulating people’s thoughts.Psychologically speaking, watching news media is a strong process of washing brain, in which the personal judgments of individual viewers might be removed and replaced with the media-established ideas.For example, for the purpose of politics, many influential newspapers, TV programs and online websites disclose the foibles of privacy, and even deliberately fabricate false rumors, scandals to diminish some political candidates in an election.Obviously, the cheatings and lies on news media are detrimental to the social equity and democracy, because they keep voters from thinking freely and independently.However, the positive impact news media bring to our lives can never be ignored.In fact, the exposure to these news and reports can give the audience valuable messages and suggestions in day-to-day life.For example, the information about forecasts of weather and traffic situations in rush hours on regional newspapers or radio channels can instruct local residents to make proper schedules, plans and routers for travelling outside.In addition, reports about pressing social problems like epidemics, natural disasters, violence and crimes in streets also help to arous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systems, 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of saving environment.In conclusion, the demerits caused by news media override its benefits for the public.Although it can provide useful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to the audience, it influences people in more negative ways, including an unbalanced life due to addiction in news, as well as th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social issues.

新闻媒体 篇2

一、网络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与缺点

(一) 网络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

第一, 传播速度快, 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 工作人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新闻报道, 而受众也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到阅读和浏览新闻。第二, 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 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可以轻松的采集和编辑一篇报道, 使用时间较短, 所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而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也满足了更多受众的不同需求。第三, 新闻信息的整理和存储更加方便, 而且也便于信息的查阅。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节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存储起来, 在自己空闲的时间进行浏览,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快速的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报道。所以, 网络新闻媒体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而且这种新闻媒体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二) 网络新闻媒体存在的缺点

第一, 新闻报道不一定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许多媒体企业为了单纯的追求利益, 不惜炒作和故意夸大事实, 而新闻媒体的报道令许多受众都深信不疑, 所以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 令众多受众不能明辨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二, 网络新闻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媒体工作人员逐渐丧失了创造能力和独立能力, 更加依赖于网络, 对新闻报道的编写往往不是深入挖掘, 寻找未知的内幕, 而是对原新闻的深加工, 这种依赖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发展 (1) 。

二、传统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与缺点

(一) 传统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

第一, 具有收藏价值和浏览价值。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通过真实有效的文字叙述, 传达给视觉神经, 并且使视觉神经得到有效的触动, 从而带动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思考。此外, 报纸更加具有收藏价值, 其影响是深远的, 在现阶段, 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报纸的魅力。第二, 广播这种传统新闻媒体, 其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但是却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深得受众的喜爱。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听广播新闻, 并且充分调动了听觉神经。而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 则集听觉和视觉于一体, 充分调动受众对新闻的兴趣。第三, 传统新闻媒体拥有较多的受众, 因为这种方式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一辈来说, 传统新闻媒体更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他们接受网络新闻媒体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 传统新闻媒体存在的缺点

第一, 传统新闻媒体不能更好的保证时效性。传统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 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不能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新闻报道的传播, 因此通过报纸等传统媒介播报的报道可能已经发生几天时间了。第二, 传统新闻媒介缺乏新意, 不能更好地将媒体综合化实现多媒体传播,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人会选择网络媒介, 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多数受众的需求。第三, 利用传统新闻媒体, 受众了解新闻信息的时间比较固定, 而人们不同的时间都可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这更加不能符合随性生活的人群的需求 (2) 。

三、网络和传统的新闻媒体进行整合的手段

第一, 加快报纸和网络的一体化进程。目前, 许多媒体的报纸媒介已经实现了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新闻信息, 使受众更好地了解到新闻资讯, 这不仅能够防止传统媒介受众的流失, 而且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内容和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第二, 实现信息共享。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需要相互沟通和合作, 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双赢。传统新闻媒体实现的基础条件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而网络新闻媒体则反而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 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 既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又可以使两者在发展中互补不足。第三, 合理利用新媒体将传统与网络的新闻媒体进行整合, 例如:3G、4G时代的来临, 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所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两者进行整合, 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 能够增加更多的受众, 并且促进新闻媒体的更好发展。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网络新闻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的特点与缺点, 并且提出了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进行整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传统新闻媒体,对比探究

注释

11 史南.网络新闻媒体的局限及与传统新闻媒体整合之探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5 (28) :357-358

新闻媒体“操纵”股价 篇3

欧亚农业:“人善被人欺”?

2002年1月2日,香港上市的欧亚农业的股价突然大跌,当日最高跌幅达25%,收盘时欧亚农业跌幅仍超过18%。

这是《远东经济评论》的报道引起的。该杂志文章盲指欧亚农业和同样受杨斌控制的欧亚实业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远东经济评论》推断杨斌控制的欧亚实业的主要资产荷兰村项目存在问题,所以当初分拆欧亚农业上市时,杨斌才没有将这块资产装进上市公司。欧亚集团总裁杨斌称“某些基金对国内企业有偏见,这次行动是冲着所有香港上市民营企业来的。”

大庆联谊:众怒不可犯

大庆联谊早在1999午时就入选厂当年的股市十大丑闻,原因是为申报上市而弄虚作假。但该公司卜市后依旧“恶习不改”,在2001年1、2月间通过连续发布的四个公告,导致股价先涨后跌,大幅震荡,被公告误导的投资者快速损失23%。

其间,《上海证券报》发表题为《大庆联谊:何以如此大方》的文章,发起冲锋。《股市》周刊于2001年1月26闩呼应,并连续向持有大庆联谊股票者发出呼吁,将组织联合诉讼,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随之,该股股价跳水。目前,随着证券市场司法介入的实现,大庆联谊事件又受关注。

格林柯尔:祸从天上来

正当格林柯尔欢欢喜喜准备入主科龙电器时,突然遭到了以《财经》杂志为首的媒体的当头棒喝。2001年11月《财经》报道:格林柯尔根本没有钱收购科龙。该报道引起连锁反应,在媒体热炒过程中,甚至有人将格林柯尔老板顾雏军本人的发家史抖了出来。此后,公司在香港创业板的股票连连暴跌,仅在去年12月6日、7日两天时间里,股价就从3.5元跌到2.55元,市值损失了10亿港币。格林柯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有关媒体针对公司的批评进行反驳。去年12月24闩,格林柯尔入主科龙获董事会通过。但看起来事情还没有结束。

东方电子:“墙倒众人推”

2001年7月间,东方电子股价突然一路走低。在人们猜测纷纷之时,2001年8月28日,《2l世纪经济报道》以“机构中经开十年赌四命——东方电子篇”为题,明确提出了大股东操纵股价的问题,引起众媒体关注。随后央视《证券时间0B艮进,矛头直指信息披露。证监会介入调查后,媒体对东方电子“揭批”掀起高潮。其间,强大的舆论压力导致东方电子囚股价异动被停牌(2001年11月21日)。时至今日,东方电子颓势依然。

蓝田股份:一言以“毙”之

2001年8月24日、25日两天,《全景网络·证券时报》向刚公布了中报的蓝田股份“发难”——《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出了五大疑问》、《业绩骄人出乎常人所想“再问”蓝田股份》两篇文章如重磅炸弹,击中了公司财务报表与股价及经营等多处脱节之处,立刻引发了蓝田股份的股价大幅波动。媒体并末就此罢手,围绕着“鱼塘里放卫星”的话题展开厂热烈的“讨论”。10月,中央财经大学学者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600字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蓝田总公司总裁瞿兆玉说:资金链断厂,(蓝田)快死了。蓝田为活命,不得已重组更名,证监会对其的调查仍在进行,日前,公司已有10人被拘传。

通海高科:未捷身先死

新闻媒体推荐策划书 篇4

现代广告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则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应运而生的新媒体业务应用进一步成熟,价值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和用户资源更加明显,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正日益加大。

应课程要求,选择一种新媒体来进行策划推荐,我选择的新媒体是城市下水道井

【范文网】

盖;广告对象是中国银行。运用设计手段,使广告成为可以踩到、感触到的广告,赋予它不同于其他媒介的广告表现差异化策略。

二、媒介策略

⑴媒介主题:可以踩的广告。广告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用脚真切实意踩到、感触到。一方面增强广告效果,另一方面寓意中国银行脚踏实地、稳健经营,具有雄厚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这些形象而且深厚的企业品质。这是一个表现手段差异化和诉求方式差异化的策略。

⑵诉求策略:中国银行的标志。

⑶广告设计:(见图)井盖设计参照中国银行标志,把标志“拷贝”到井盖上来,其中“中”字设计上突出质感,真正投放的时候运用工艺手段使表面凸起来,这样看起来有凹凸的视觉层次。受众走在它上面感觉到质感,除了加深受众对铜钱这一中国银行标志原型的强烈的视觉印象外,用触觉这一与众不同的诉求方式,加强受众对中国银行已有的印象。

三、媒体目标

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体现在媒体投放上更是如此。一直以来,中国银行的广告投放都是理性而睿智的,像“中国银行信用卡方寸之间篇”“中国银行深远意义篇”等。其经营理念,服务品质,业务水准及其企业品牌形象在业界和消费者当中已树立相当高的高度,所以这次媒介策划目标就是要利用新媒介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中国银行品牌印象和深度。

四、媒介市场背景分析

1、行业状况分析

传统的五大广告媒体:电视广告媒体,广播广告媒体,报刊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媒体,户外广告媒体这些大众媒体使用日渐饱和,在现代广告变换多姿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广告表现和诉求要求。中国传统媒体的经营压力也逐渐增大,利润不断下滑。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以其个性化、互动性、自组织等特点,营销推广时更加精准化,得到广告主以及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营销机构的认同,新媒体逐渐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媒介swot分析

优 势

⑴下水道井盖覆盖总面积相当大,由此而来的受众率也相当高。而且其圆形的特点个性化明显,色泽多为接近马路的灰暗色,与地面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作为媒介来投放,受众走在上面不会觉得它的广告功利性突出,心理贴近感和亲切感强烈。

⑵时效性好。由于下水道自身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其覆盖率稳定,广告投放时效性好。

⑶媒介费用低。相比较其他新媒介,下水道井盖以其可操作性简单而且费用低优越胜出。

缺 点

⑴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与一般媒体视觉习惯不太一致,而且颜色不太明显,引起受众关注有一定难度。

⑵对于目标受众的状况还没有切实把握,诉求力不太强。新媒介市场影响力有待考验。

机 会

⑴井盖独一无二的圆形特征和铁色色泽组合所形成的中国银行标志象征,决定了它比中国银行广告投放的其他媒体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性,这将是一个有创意的创作。

⑵可以“踩”的广告,利用广告表现差异化策略,诉求手段独特,区别于其他广告表现,更胜一筹。

风 险

由于新媒介的身份,而且区别于其他新媒体的视觉接受习惯,下水道井盖的俯视要求要担受颠覆传统的风险,同时接收中国银行这么大的一个广告主,广告投放势必要引起受众特别关注,具有一定压力和风险。

3、产品分析

中国银行标志设计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传统风格。下水道井盖的圆形和色彩给人总体感觉像一枚铜钱,这与中国银行的标志极为接近。同时圆形的井盖也是稳重的象征,与中国银行的企业品质契合,这是选择广告投放媒介最重要的一点。

4、竞争分析

⑴中国银行以往的广告投放媒介,大多是浑厚大气的电视广告和有影响力的平面广告,已深入人心,受众已认可中国银行睿智大气的广告表现形式,这次采用新媒介,单一诉求中国银行的标志形象,要面对受众接受中国银行广告新面孔的能力的考验。

⑵受众对传统媒介的心理认可度和广泛接受度早已覆盖广告媒体领域,同时正在激烈发展势头上的的其他新媒介,以其已经被专家和受众认可的个性化和优越性,对本案新媒介都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

五、媒体投放策划

1、媒介选择

采用以下水道井盖为主媒介,整合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媒介和网络媒介为辅助媒介,利用可利用的媒介宣传机会进行整合营销。

2、媒体投放策略

⑴媒介整合:合作媒介前期主要负责宣传主媒介以及媒介策略主题,以“可以‘踩’的广告”为宣传口号,贯彻至广告投放同期,营造神秘和热烈的气氛,以将受众眼球吸引到大街小巷的普普通通的下水道井盖上来为目的。

⑵投放排期:主媒介采用长期投放,合作媒介在广告前期和同期投放。与中国银行活动推广和行业动态保持同步。

⑶投放地段:主媒介选择人流量多的马路上的下水道井盖。像城市步行街,写字楼、工厂密集的路段,社区、公园路段等等。辅助媒介投放头版广告和正版广告。

新闻媒体推荐策划书 篇5

现代广告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则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应运而生的新媒体业务应用进一步成熟,价值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和用户资源更加明显,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正日益加大。

应课程要求,选择一种新媒体来进行策划推荐,我选择的新媒体是城市下水道井

盖;广告对象是中国银行。运用设计手段,使广告成为可以踩到、感触到的广告,赋予它不同于其他媒介的广告表现差异化策略。

二、媒介策略

⑴媒介主题:可以踩的广告。广告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用脚真切实意踩到、感触到。一方面增强广告效果,另一方面寓意中国银行脚踏实地、稳健经营,具有雄厚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这些形象而且深厚的企业品质。这是一个表现手段差异化和诉求方式差异化的策略。

⑵诉求策略:中国银行的标志。

⑶广告设计:(见图)井盖设计参照中国银行标志,把标志“拷贝”到井盖上来,其中“中”字设计上突出质感,真正投放的时候运用工艺手段使表面凸起来,这样看起来有凹凸的视觉层次。受众走在它上面感觉到质感,除了加深受众对铜钱这一中国银行标志原型的强烈的视觉印象外,用触觉这一与众不同的诉求方式,加强受众对中国银行已有的印象。

三、媒体目标

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体现在媒体投放上更是如此。一直以来,中国银行的广告投放都是理性而睿智的,像“中国银行信用卡方寸之间篇”“中国银行深远意义篇”等。其经营理念,服务品质,业务水准及其企业品牌形象在业界和消费者当中已树立相当高的高度,所以这次媒介策划目标就是要利用新媒介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中国银行品牌印象和深度。

四、媒介市场背景分析

1、行业状况分析

传统的五大广告媒体:电视广告媒体,广播广告媒体,报刊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媒体,户外广告媒体这些大众媒体使用日渐饱和,在现代广告变换多姿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广告表现和诉求要求。中国传统媒体的经营压力也逐渐增大,利润不断下滑。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以其个性化、互动性、自组织等特点,营销推广时更加精准化,得到广告主以及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营销机构的认同,新媒体逐渐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媒介swot分析

优 势

⑴下水道井盖覆盖总面积相当大,由此而来的受众率也相当高。而且其圆形的特点个性化明显,色泽多为接近马路的灰暗色,与地面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作为媒介来投放,受众走在上面不会觉得它的广告功利性突出,心理贴近感和亲切感强烈。

⑵时效性好。由于下水道自身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其覆盖率稳定,广告投放时效性好。

⑶媒介费用低。相比较其他新媒介,下水道井盖以其可操作性简单而且费用低优越胜出。

缺 点

⑴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与一般媒体视觉习惯不太一致,而且颜色不太明显,引起受众关注有一定难度。

⑵对于目标受众的状况还没有切实把握,诉求力不太强。新媒介市场影响力有待考验。

机 会

⑴井盖独一无二的圆形特征和铁色色泽组合所形成的中国银行标志象征,决定了它比中国银行广告投放的其他媒体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性,这将是一个有创意的创作。

⑵可以“踩”的广告,利用广告表现差异化策略,诉求手段独特,区别于其他广告表现,更胜一筹。

风 险

由于新媒介的身份,而且区别于其他新媒体的视觉接受习惯,下水道井盖的俯视要求要担受颠覆传统的风险,同时接收中国银行这么大的一个广告主,广告投放势必要引起受众特别关注,具有一定压力和风险。

3、产品分析

中国银行标志设计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传统风格。下水道井盖的圆形和色彩给人总体感觉像一枚铜钱,这与中国银行的标志极为接近。同时圆形的井盖也是稳重的象征,与中国银行的企业品质契合,这是选择广告投放媒介最重要的一点。

4、竞争分析

⑴中国银行以往的广告投放媒介,大多是浑厚大气的电视广告和有影响力的平面广告,已深入人心,受众已认可中国银行睿智大气的广告表现形式,这次采用新媒介,单一诉求中国银行的标志形象,要面对受众接受中国银行广告新面孔的能力的考验。

⑵受众对传统媒介的心理认可度和广泛接受度早已覆盖广告媒体领域,同时正在激烈发展势头上的的其他新媒介,以其已经被专家和受众认可的个性化和优越性,对本案新媒介都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

五、媒体投放策划

1、媒介选择

采用以下水道井盖为主媒介,整合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媒介和网络媒介为辅助媒介,利用可利用的媒介宣传机会进行整合营销。

2、媒体投放策略

⑴媒介整合:合作媒介前期主要负责宣传主媒介以及媒介策略主题,以“可以‘踩’的广告”为宣传口号,贯彻至广告投放同期,营造神秘和热烈的气氛,以将受众眼球吸引到大街小巷的普普通通的下水道井盖上来为目的。

⑵投放排期:主媒介采用长期投放,合作媒介在广告前期和同期投放。与中国银行活动推广和行业动态保持同步。

⑶投放地段:主媒介选择人流量多的马路上的下水道井盖。像城市步行街,写字楼、工厂密集的路段,社区、公园路段等等。辅助媒介投放头版广告和正版广告。

消防部队如何应对新闻媒体 篇6

一、学习如何应对新闻媒体的意义

(一)消防部队执行灭火救援任务的舆论环境逐渐复杂

目前在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群众越发的重视社会消防安全工作,对公安消防部队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新闻的及时性、独立性和客观性都大大提高,媒体对于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会最大程度的进行跟踪报道。当消防部队接到较大事故的任务后,媒体的镜头几乎都会跟随而至,消防部队官兵的执行任务情况随时都在被新闻媒体的镜头记录。

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不少问题。消防部队执行任务时都有大量的围观群众,消防官兵在现场的一举一动随时都有可能被群众拍照、摄像并上传网络。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一些敏感信息可能会被人为的歪曲、丑化、断章取义,并通过QQ、微博等网络平台快速传播,来博取网民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可以说,目前消防部队执行任务面对的舆论环境十分复杂。

(二)基层消防官兵普遍缺乏应对新闻媒体的意识和经验

面对当前十分复杂的舆论环境,基层消防部队在应对新闻媒体方面的机制建立和教育工作显得较为滞后。不少基层官兵缺乏正确应对新闻媒体的常识和经验,往往在镜头面前表现得惊慌失措、张口结舌,或者不顾忌自身形象,在镜头前仪态不端,语言粗鲁。这样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消防部队的形象,还容易滋生谣言,引起群众的质疑,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基层部队讨论学习如何应对新闻媒体,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消防部队应对新闻媒体的原则

消防部队应对新闻媒体应当遵循“发布及时,言简意赅,整体策划,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发布及时

消防部队执行灾害严重、有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大的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任务后,要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此类事件,常常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公众对自身的知情权十分重视,关心消防部队是否有能力在灾害事故中保障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公众对于一些火灾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存在恐惧心理,害怕威胁到自身安全。因此,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让公众了解事件情况,既可以平复公众的恐慌心理,又能防止谣言的滋生和传播。

(二)言简意赅

在事故发生后,公众和媒体需要第一时间了解最准确、最权威的信息,因此新闻信息的发布要言简意赅。要注意既准确地表述了核心内容,没有歧义,又要语言简练,易于传播。长篇大论的报道不但耗时费力,不能及时发布,还容易产生歧义,引起公众猜测。

(三)整体策划

新闻发布要有整体策划。整体策划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整体上确保能够组织部署足够的力量进行新闻发布、舆情监测和对外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保证发出的新闻信息能够准确恰当的反映事实真相、破除谣言。二是确保进行新闻发布的机构有较强的承担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由上级机关进行整体策划,能够对新闻发布的口径进行整体把握,并及时处理产生的法律风险。

(四)实事求是

新闻内容要依据事实,实事求是。有意的隐瞒、捏造新闻将使新闻发布者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澄清事实将说明自己曾向公众撒谎,继续隐瞒和捏造将使得自己不得不去撒更大的谎来掩饰,在谎言被戳穿时,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更加巨大。同时,有意的模糊敏感信息会加速谣言的传播,根据新闻理论,谣言的传播速度=信息的暧昧程度*信息的敏感程度,因此,刻意的避开或者模糊敏感信息不但会加速谣言的传播,还在一定程度上将新闻话语权白白送给了造谣者。

三、应对新闻媒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应对新闻媒体的技巧

在应对新闻媒体时坚持“发布及时,言简意赅,整体策划,实事求是”原则的前提下,在语言和行为上不失时机地运用一些技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发布信息的技巧

发布信息应做到及时、准确,包含的信息充分清晰,让媒体通过消防部门的宣传部门一次性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从而避免记者漫无目的地去挖新闻时接触到不实信息进行错误报道。

在信息的内容中,既要注意准确恰当,又要做到言简意赅,同时要兼顾留有回旋余地。一般内容发布包含”五个W”:即“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o(什么人)”、“why(什么原因)”、“what(发生了什么)。做到“五个W”,基本就满足了信息发布的要求。

2.组织新闻发布会的技巧

在组织新闻发布会时,运用一些简单的技巧,可以使官方的正面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和支持。

首先,专门向当地权威媒体发出邀请参加新闻发布会,及时沟通,告知事情经过,请求正面报道。同时,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布置检查,防止假记者混入。在新闻发布会过程中,进行全程录像记录信息发布情况,防止部分媒体出于拉拢读者的目的有意进行不实报道。

3.统一口径,前后一致

发布新闻时既要做到及时准确,又要兼顾到事态的发展和政府宣传的政治导向,因此在发布新闻的内容上要保有余地,不将话说满说死。同时,必须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沟通,统一新闻口径,保证发布新闻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信息的前后不能自相矛盾,要确保公众对信息的内容不会产生误解和猜疑。

4.灵活选择接受采访者

消防部队在现场执行任务时,常常需要面对媒体的镜头,这时,灵活的选择被采访者可以很好的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比如说满脸尘灰的内攻组战士陈述的火场情况往往比衣着整齐的新闻发言人的介绍更容易使公众和媒体信服。因此,在平时的政治教育中,让中队战士学习一些面对镜头组织语言的方式和技巧,将对消防部队应对新闻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应对新闻媒体的注意事项

1.切忌沉默逃避

在迫切寻找新闻信息的记者面前,“沉默”不是“金”,而是最失

败的一种应对方法。媒体从消防部队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就会转而向在场的围观群众和路人搜寻新闻源,使得宣传部门失去对新闻源的控制和把握,极容易产生谣言和负面新闻。

2.切忌信口开河

在发布信息时,只应发布有事实依据的信息,不能妄加揣测,更不能随意捏造,不能为了宣传部队良好形象而想当然的添入一些不真实的情节,这样一旦被知情人拆穿,对部队的形象不但没有提升,还会有很大的削弱作用。

3.切忌仪态不端

不论是新闻发布人还是接受采访者,代表的都是部队的形象。镜头前的一举一动,公众都会将其与整个部队联系起来。因此,在采访现场,要有一定的镜头意识,不能因为对灾害事故的处理胸有成竹而表现得仪态不端,显得过于随意和放松,这样会在镜头前给公众造成轻视生命、冷血淡漠的印象。

4.切忌急躁动怒

新闻媒体 篇7

借助WEB2.0(1)浪潮带来的技术更新,博客的诞生和普遍接受让网民强烈的说话需求获得了释放的巨大空间。便利的网络操作技术让“全民写作”具备了可操作性,由此衍生了“公民新闻”这个全新的网络概念。什么是“公民新闻”?公民将社会公共事件、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里难以受到传统媒体关注的信息撰写成稿通过博客或者其他方式发布就是“公民新闻”。

“公民新闻”的诞生首次促使部分新闻发布的权力规模化地转移到普通民众的手里,也给主流新闻媒体带来了微妙的影响,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一新生事物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权利由键盘诞生(2)”,在“公民新闻”发展的今天,几乎任何人都能通过键盘说话、通过点击鼠标获得信息。与传统媒体有选择地报道新闻且渠道容量有限不同,网络提供了一个接近无限的渠道容量以及海量的信息,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

1、公众知情权的扩大

当新闻的采编权力、传播权力掌握在传统媒体手里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公众想知道的和媒体人士认为公众该知道的、想知道的之间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只能被动从主流新闻媒体接受信息和资讯的公众,实际上他们的知情权被媒体人士限制在一个区域里。

“公民新闻”的发展为改变这种局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公众能迅速搜索到自己所关注的事件或者将自己注意的事件发布出去,并找到与其有共鸣的人。反过来,网络上关注某个事件的个体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他们的反应必然会受到主流新闻媒体的关注,进而推动该事件的深入报道、传播范围的扩展。由于拥有自己的声音,公众的知情需求能迅速反馈到主流新闻媒体那里,进而扩大了自己的知情权。

2、公众话语权的拓展

借助自由的表达,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加强。“在陕西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照片”的“新闻”出来后,第一个发出质疑声音的便是来自博客。因为网络的特殊性,极大地压缩了新闻的二次传播过程所需的周期。一个博客发出的质疑声音,通过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的传播,迅速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较庞大的网民群体关注的新闻焦点。

这样一个动态,被主流新闻媒体的编辑捕捉到并进而参与进来。“华南虎照片真假”事件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通过采访当事人、播放网络截屏、整编网民言论等方式,在报纸、广播、电视上以传统新闻视角再次报道并广泛传播。

在整个事态发展扩大的过程中,“公民新闻”扮演着活跃的角色。主流新闻媒体主要是在采访相关政府官员、拍照当事人周正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新闻媒体在“华南虎”事件的报道上很大程度上依赖通过网络寻找新闻线索和素材。华南虎照片真假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畴范围内,但它的整个报道过程对主流新闻媒体的影响值得新闻界关注。

“美国弗吉尼亚枪击案”、“艳照门”、“华南虎事件”、“孙志刚案件”……在这些事件里,公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起到了重大作用。“公民新闻”使得大众对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公民的声音能够跨地域、跨空间、跨阶层地让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听见,而不是只能被动交由主流新闻媒体代其发言。公众的话语权掌握在公众的手里。

二、负面影响

在促进公民权利发展的同时,“公民新闻”也为新闻伦理道德的规范带来不利影响。

1、弄虚作假,公信力减弱

博客赋予了公民个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但由于网络缺少约束性,使得发表虚假或失实信息的可能性增强。

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发生后,某Blog(博客)透露作案者是一名中国人的信息;《芝加哥太阳报》专栏作家在未经考证的情况下发表言论,广播电视也一度以此为热点进行报道,国内网络媒体未经证实,迅速将其挂上头条位置。事后证明,该报道是虚假的。

为了博取点击率或抢时间,网民有时会夸大其辞、将未经核实的信息发布到网上。被《福布斯》评选为2007年互联网名人榜第一名的佩雷兹·希尔顿(3)也曾通过博客发布卡斯特罗去世的假新闻。

对于庞大的“公民新闻”信息,如果主流新闻媒体不对其加以分辨、考证,一味地全盘接受,带来的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CCNIC的调查统计表明,近六成的网友不信任博客的内容(4)。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公民新闻”严重缺失公信力。

2、对公民隐私权的严重侵犯

某女子在网络上展示其用高跟鞋踩猫的照片,受到虐待的小猫死状可怖。这激起了网民的愤怒。他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该女子的姓名、单位等信息发布在网络上,网民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无独有偶,某第三者在成功地转为某男的正妻后在博客里辱骂某男的前妻。其嚣张的言论被好事者转载到论坛上,引起一轮网民热情空前高涨的讨论,点击率和跟帖不断飙升,随着越来越多知情者和好事者的加入,该博客主人及其丈夫的私人信息被彻底曝光(这一事件被称作“3377事件”,之后男当事人殷琦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采访)。

网络时代,人们的隐私权日渐式微,新闻道德伦理里的注重保护当事人隐私这一条在网络民众愤怒情绪的推波助澜里变得脆弱、不堪一击。而庞杂的信息里,部分网民将其个人情绪混杂其中,通过辱骂、煽动等语言暴力宣泄自己被压抑的情绪。结果让一次理性的道德批判变成一次非理性的狂欢节。

3、过分放大的民意

在网上,80%的喧嚣是由20%的人弄出来的,沉默的还是大多数。网络比起传统媒体来说,对新闻的反应尤其迅速。新闻的二次传播周期极大地被压缩,形成了传播学意义上的“新闻议事厅”,就好比你与众人同处一房间里同时讨论某一新闻事件。这种共时效应放大了网民声音的力量,短时间内可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一千个人的声音就是响亮的。这样合为一体的声音往往会给人带来误解——认为这便是民众的声音,而忽视了别的群体的声音(也许他们只有几百人、几十人,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不存在)。主流新闻媒体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理性的判断的话,那将会受到误导,在报道上有所偏差、倾斜,失去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失去公正的立场。

WEB2.0浪潮在技术上带来的可行性,催生了“公民新闻”这一全新概念,由此带来了传统新闻传播的革新。

鉴于网络的缺乏约束性、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薄弱,“公民新闻”从一诞生起便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公民新闻”为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带来的巨大进步。“公民新闻”在向主流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

因此,如何发挥“公民新闻”的作用、规避其负面影响,应该成为当今主流新闻媒体研究的新课题。

摘要:进入WEB2.0时代,便利的网络操作技术让“全民写作”具备了可操作性,由此衍生了“公民新闻”这一全新的网络概念。“公民新闻”的诞生首次促使部分新闻发布的权力规模化地转移到普通民众的手里。“公民新闻”在内涵和外延上给传统的新闻概念带来了冲击、对传统的主流媒体施加了微妙的影响力。如何应对这种影响力带来的利弊,是主流新闻媒体难以避免的挑战。

关键词:公民新闻,主流媒体,影响,利弊

参考文献

②《新锐评论:电脑键盘催生公民权利》,《上海证券报》2007年9月17日

③佩雷兹·希尔顿因开设专门发布好莱坞娱乐明星八卦小道的博客受到网民的关注。成名后,成为多个电视节目的嘉宾主持,还在VH1频道上开设自己的专属节目《佩雷兹在说什么》。他的成名轨迹正是公民新闻影响主流新闻媒体的一个典型案例。

新闻媒体 篇8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闻媒体;报纸;作用

新闻摄影是新闻媒体在出稿时经常加入的一项内容,是图文内容中最具说服力的组成部分,新闻摄影在当前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应用广泛,比如在报纸、网络、电视、手机媒体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闻摄影概述

(一)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摄影是以结合新闻内容的摄影图片为主体,通过图片内容的表现形式配合新闻事件进行内容报道。简单地说,即是当前结合摄像摄影技术对新闻事件结合现场纪实拍摄的新闻报道形式。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传播载体,并通过其对新闻事件的现场抓拍,形成对新闻事件内容的有效说明,以此传播新闻信息内容,形成消息影响。一般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往往会配合必要的简短文字内容进行附加说明,介绍新闻事件的相关内容和背景及过程。

(二)新闻摄影的基本特点

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内容,需要在摄影所表达的图片内容中附有充分的新闻事件信息,其价值就在于图片是否有效传递新闻内容信息。其作为一条新闻内容,必须具备新闻内容本身的基本特点。

首先,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内容,必须遵循时效性特点,保证新闻事件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影响,并且在其具备新闻价值的时间段内刊发。时效性越强的新闻摄影自然具备更高的新闻价值。其次是新闻摄影必须保证自身的真实性,需要紧密结合新闻事件本身,体现出新闻事件现场的具体情况描述,不能进行艺术渲染,保证清晰准确的反映真实新闻现场状况。再者是新闻摄影应当体现出新闻事件现场的典型特点、典型形象,突出在新闻事件现场典型的瞬间中,具有代表性的情况描述。最后是新闻摄影必须立身于新闻现场,紧密结合新闻事件现场环境。不能存在过分的艺术加工,需要真实反映现场特征和现场状况,保持现场性的特点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内容的一大特性[1]。

二、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

(一)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具有其他图文组合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新闻摄影对新闻现场的直观描述,较之文字叙述更为简洁有效,并且并避免了文字叙事的复杂性,充分展开对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描述。特别是一些对于新闻现场叙述上,较之文字内容或者是语言播报的内容,通过新闻摄影来辅助表达将更为准确。其次,新闻摄影是将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展现给受众,使得受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现场,通过真实视角,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二)新闻摄影能够更加直观,符合读图时代的阅读习惯

当前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受众接受信息的阅读习惯产生了深刻变化,往往需要新闻摄影内容来抓取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感知兴趣,新闻摄影具备相当直观的内容表达优势,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觉感官第一接触点[3]。

(三)新闻媒体的图文编排需要新闻摄影的有效调节

像报纸媒体、手机报、网络新闻等,都有一定的图文编排规则,这决定着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版面布局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限制。文字内容在字号、字符数、篇幅上,对于具体新闻内容的描述具备一定的内容传达限制,需要借助新闻摄影的内容进行灵活调节。而新闻摄影可以清晰反映新闻摄影图像内容,无论是放大缩小或者适当剪裁,都可以满足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具备更灵活的版面适应性。

三、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

(一)具有符号性作用

新闻摄影一定程度上,是具备特殊的符号性作用的。在针对某以新闻事件的叙述中,通过文字新闻内容的叙述,往往由于叙述表达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的新闻内容的导向偏差,这一部分的偏差需要新闻摄影来补充和描述。特别是一些难以用文字内容和数据进行具体描述的新闻现场情况,就需要新闻摄影内容进行符号化限定。例如某新闻事件中存在某对新闻人物的具体形象描述,减少文字描述引起受众存在不确定的想象、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再如某新闻人物受伤状况,除具备医学说明的“重伤”、“轻伤”、“外部创伤”等描述外,单从文字描述上受众难以直观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中新闻人物的受伤状况。

(二)具有简化作用

新闻摄影的直观描述,往往可以避免需要大篇幅文字描述补充,能够让新闻文字内容避免过度浪费版面在现场情况的描述上,更够腾出内容,使得新闻内容结构更加适合叙述主题的主次结构安排。

(三)具有人文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新闻摄影能够通过自身的摄影艺术表现来延展,拍摄出来的内容可以达到一定的人文价值。新闻摄影是结合摄影艺术来表现新闻内容的,因此不能脱离摄影艺术所要求的标准,又要符合新闻本身所需表达的内涵,这就是新闻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形式和新闻内容类型的一个关键特点。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发展的今天,进入所谓的全民摄影时代,普通摄影者的摄影内容可能与新闻事件相关,但具备一定的人文意义才能被称之为合格且合适的新闻摄影作品。

四、新闻摄影在报纸中的应用介绍

一方面,报纸媒体是当前发展时间最长的纸介质新闻媒体,是以图文信息为主的信息媒体,其传播主体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图文信息的组合,因此新闻摄影是报纸媒体信息传播主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报纸媒体作为传统的纸介质新闻媒体,由于其建立在纸介质上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具备一定时间长度上的留存时间,往往在发挥新闻价值的作用后,还充当新闻媒体档案资料来长期留存。由于报纸媒体通过自身的印刷刊发,一旦发出新闻信息,不能抹去新闻信息、不可撤回,因此具有对新闻描述准确性的高度要求。而新闻摄影作为报纸媒体的主要内容,也需要契合报纸媒体的这一特点[2]。

综上所述,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且具有自身的突出特点作用,尤其是报纸媒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读图时代发展进程中,新闻摄影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加以重视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田成明 . 新闻摄影图片在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刍议 [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136+138.

[2] 肖晓良 . 报纸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表现 [J]. 新闻知识,2016(03):62-63.

新闻媒体的邀请函 篇9

中国传媒大会是首次由中国新闻教育界的八大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八大新闻学院共同举办的传媒盛会,是聚合传媒业界、学界、企业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多方力量,实现多界别融合与跨越的大型传媒平台。

近年来,以女性读者为目标人群的女性媒体以其独特的定位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关注。女性媒体已成为我国传媒市场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随着传媒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很多女性媒体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稳脚跟?如何在“特色办报、特色经营”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女性媒体究竟要把受众引向何方?是社会?还是厨房?……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着媒体女性的定位和价值,同时也困扰着女性媒体的发展和布局。

为了审视女性媒体以及媒体女性在报道、传播与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女性媒介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提高公众特别是女性媒介素养,提升媒体女性以及女性媒体的形象,促使女性媒体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促进媒介和-谐环境的提升,中国传媒大会特别设立女性媒体发展中心,并定于7月17日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故特邀女性媒体(团体会员)和媒体女性(个人会员)加盟并出席成立仪式。

中国传媒大会·女性媒体发展中心将定期举行“女性媒体茶话会”、“传媒女性沙龙”等活动,依托中国传媒大会的学术资源、业界资源、企业资源等为加盟单位服务。

会议期间,还将举行加盟单位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授牌仪式。会后,加盟单位将免费参加7月18日-19日举行的第六届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以及由中国传媒大会·女性媒体发展中心牵头承办的第六届学习型中国-女性成功论坛传媒女性分论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立一个有利于女性争取“平等、进步、发展”的媒介环境,为女性媒体更好的发挥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彰显女性以及女性媒体的价值而努力。

邀请人:XXX

新闻媒体的网站励志宣传标语 篇10

网闻网事,实事求事。

把好审控关,正确引领江津人民,和谐新闻。

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把握脉搏,把握方向。

把握真实,传递热点。

把盏长江要津,灌溉中华西东。

办好网里网外事。

帮百姓,爱百姓。

编辑你们,鞭策我们。

编辑书写价值。

不是你,我,他,是大家的江津!

财富源于良好的经济。

成功是否,在于河流源头。

传播改变生活。

传递经济讯息,带动社会发展。

打开自家门,走进万户心。

大江之源,河津之水,一切从这里开始。

发展经济,再创辉煌。

发展科技,时代前沿。

博客如何与新闻媒体相融合 篇11

博客的诞生,给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挑战着旧的传播观念。博客正转化为一种可以影响新闻传播的传媒方式。新闻媒体该如何利用博客迎接新的挑战?

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

博客,源于英文单词“Blog”,原意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合在一起理解即为“网络日志”。博客通常是由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内容几乎无所不包。目前,这些博客内容的撰写者(Blogger)也被称之为“博客”。

用华尔街日报著名记者佩姬·努南的话说:“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有思想而奇特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作为没有固定出版周期的博客,分分秒秒都在更新。随着博客参与人数的扩大,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对新闻事件也有着快速的反应。例如:在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报道中,世界各地的博客发出了大量的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即时亲历报道,为寻求帮助者做了大量工作。

博客可以作为新闻媒体信息反馈的渠道。博客的交互性形成了双向反馈的传播模式。新闻媒体与博客结合,将能改变目前单向的传播方式,实现互动。例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從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电视台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了各大媒体竞相引用。

同时博客又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据统计,全球博客数量以每天4万个的速度增长。如此庞大的传播阵容使专业媒体工作者望尘莫及。而且博客往往是事件的亲历者,通常会挖掘到新闻工作者遗漏的细节,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例如:美国的主流媒体自从德拉吉在博客上第一个报道了“克林顿绯闻案”到经历“9·11”事件之后,始终密切关注来自博客的新闻。在国内,2003年的“木子美性爱日记”在“博客中国”网站上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掀起一场全社会伦理道德的大讨论。

传统媒体:博客繁荣的根基

随着博客的发展,新闻媒体试图与其进行合作,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改善自身的不足。而博客也希望通过新闻媒体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和辐射能力。博客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差异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

西方的新闻媒体较早地在网站上设立了博客栏目,搭建了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倾听读者的声音。《休斯敦纪事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网站都有较成功的博客栏目。

《华盛顿邮报》开辟的博客栏目,内容包括来自白宫的新闻、政治、本地事件、时尚、伊拉克、计算机安全、夜生活等23个主要类别。《华盛顿邮报》的博客像这家报纸一样有着极高的写作水平,其博客有很高的点击量和评论量。《华盛顿邮报》的博客由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高权威和天才表现的作者撰写,以阿亨巴赫的阿亨博客为代表,这个博客被认为是所有报纸博客中最好的,点击量和评论量名列前茅,几乎每篇文章都有上百条评论。《华盛顿邮报》开辟的博客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创举。

博客栏目的设立,拓展了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实现了资源整合。新闻媒体依靠自身的权威性,建立专家博客,使新闻报道更加专业化和深入。同时新闻媒体的互动栏目明显滞后于博客的互动性。传统新闻媒体中受众始终是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与博客的结合,改变了这种状况,传播者和受众成为一体,共同协作。

博客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媒体,越来越显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与媒体的融合也是传播领域的必然趋势。两者的融合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与获取知识的途径。目前国内新闻媒体也在进行着很多的尝试。博客与新闻媒体的融合还有一段摸索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建立成功的融合模式。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上一篇:四年级班会教学计划下一篇:中国对外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