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媒体

2024-11-05

网络新闻媒体(精选12篇)

网络新闻媒体 篇1

网络媒体的相关介绍

所谓网络媒体, 其实与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并无不同, 都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渠道, 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信息的载体。而说到其与传统媒体的不用主要表现在工作方式的不同, 网络媒体依赖IT设备开发商们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传输、存储和处理音视频信号。

同时与其他媒体相比较, 网络媒体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首先, 其传播范围最广, 能够达到全球性的效果, 任何信息一旦进入Internet, 分布在近200个国家的近2亿Internet用户都可以在他们的计算机上看到。其次, 要说到其保留时间的长短上, 位于网络媒体上的信息是常年、不间断的存在的, 不拟报纸、电台等媒体只能保留几十秒、甚至几秒的时间。第三, 网络媒体的信息数据是非常庞大的, 而内容也是十分全面的, 例如, 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影像、动画、声音、文字, 按照设计领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等不同的信息。初次之外网络媒体还具有开放性强、操作方面简单、交互性沟通性强等特点, 而且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是许多行业企业选择其为宣传自己的载体的原因, 最后还要说到其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具有强烈的感官性,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重要原因。

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网络媒体是一种依靠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媒, 它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 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服务。而这其中当然包括对网络新闻的各种传播,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具体方面阐述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1.网络媒体的切实应用, 使新闻的传播更快捷、更方便

中国新闻传播媒体的网络化进程, 虽然可以追溯到1993年12月6目的《杭州日报》电子版, 但真正拉开序幕的是1995年中国公用计算机因特网的开通。1995年1月12日《神州学人》杂志开中国出版刊物上网之先河。到2000年, 已是各种网络传媒形态充分发展:报纸电子网络版、网络新闻媒体、门户网站都在蓬勃发展。这些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使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加快捷, 大大节省了人们通过其他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时间, 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及时、也更有力。

2.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些新闻对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通过传统媒体传播的新闻和信息, 存在时效性短、不易保存的缺陷, 但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信息保存与传播就避免了这一问题。网络媒体所容纳的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 不论是新的新闻, 还是对于过去各种事件的信息都会长时间的存在于网络媒体上, 这对于过往信息的查询更加方便和直接。

3.网络媒体为群众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权力

网络媒体中信息或新闻的传播, 对我们而言, 有效的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在这里尽管在许多场合下, 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 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 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 但是, 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 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在这层意义上, 网络传媒的确给受众带来了很多权利。这一作用的突出, 使得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加辩证, 不在成为新闻编辑者一头独大的工具。

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网络新闻

网络媒体对于网络新闻的传播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但是这其中也存在许多的弊端, 例如由于网络可以以匿名、假名发布信息, 并拥有网络的多渠道发布, 许多动机不纯的组织发布虚假信息, 使群众受到蒙蔽;网络的搜索功能使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了侵害, 而错误的信息给许多当事人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却因网络的虚拟性无法给予补偿。

针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件舆论中的监督作用, 在这里我们就从其监督作用的几个方面来具体的解释一下。首先, 我们要说道的就是网络媒体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实时性和公开性, 这是基于网络媒体克服时间、空间限制的基础之上的, 即使人们不外出也可以知道所有发生的大事, 这不仅能够公开信息, 还能够提高政府行政方面公共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民主监督的力度;其次, 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件中交互性和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这主要归功于网络媒体为人们提供的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 这些言语上的评价,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在这不断的交流之中, 信息的到整合, 再经过反馈为决策者更直观迅速的掌握大众民意, 从而做出积极有效的公共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总结

总而言之, 网络媒体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应的弊端, 所以, 我们需要更好的发挥其在新闻事件中的监督作用, 正确做到将其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而进一步返回网络媒体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闻媒体 篇2

软文是企业的一种商业策略,以软性的广告渗透到消费者心中。本质就是通过产品的概念诉求和问题分析,用文字的形式使消费者接受某些概念和观点,从心理上对消费者进行引导。而软文营销是通过特定的概念诉求,以新闻、访谈、评论、故事讲述、实例描述等文字形式来使消费者理解企业设定的概念,从而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软文营销形式并不单一,通常情况下,软文营销会与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论坛营销等相互配合推出,这样的组合营销,更加强化了软文营销的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印象与销量。

夺眼球的“标题党”———软文的标题

现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一切都是迅速便捷的。如果上网找东西只靠慢慢在网上看,犹如大海捞针,那么会浪费时间,耽误事情。所以,现在人人上网都会用到搜索引擎,在搜索框里输入自己想要找的东西,就会出现很多个你想要找的网页链接,而这个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快捷,排在前面的总是用户浏览最多的,也就是点击率最高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你的网页靠前呢?关键词就非常重要!而一篇软文里最重要的关键词不是在内容里,而是在标题上!

现在虽然有人看完文章会不满意而唾弃“标题党”,但那只是个别现象。“标题党”的作者只是成功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单纯为了赚取点击率而无信誉可言。但是,如果一篇有真材实料的优秀软文,加上一个吸引用户眼球的精彩标题,那绝对是一篇成功的软文。

那么到底什么是标题?标题其实就是文章的主题,把主题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就是标题。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要包含整篇文章的关键要点,是文章内容的精华所在,不仅要表达内容,还要避免庸俗。

一个好的文章标题,不仅可以便于搜索引擎优先搜索,方便用户记住。文章的标题从字数来说当然是越少越好,字数越少,越便于记忆,而且用户在用搜索引擎搜索的时候习惯输入很少的关键字来检索自己所需的内容。但字数少,内容不能少,这里的内容并不是特指产品名字、内容,而是指关键词。

例如“软文写作技巧”,从这个题目来看,无论是“软文”、“写作”、“技巧”、“软文写作”、“写作技巧”都是一个独立的关键词;无论在搜索引擎搜索哪个关键词,都有可能搜索到这篇文章,但是利用这种关键字的文章特别多,再加上一些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所以文章很难靠前。

如果行业文章较少,用此经典的方法很能吸引眼球,方便快捷。但是往往现在软文较多,所以,想要自己的软文出彩,还应找别的方法。那就是起一个个性的吸引人的名字。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搜索引擎,有吸引力的标题,往往它的点击量也非常高,两者几乎可以说是成正比的。

博搜索引擎青睐———软文中的关键词

写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就会检索出很多相关的信息,受众根据相关信息,查找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消息,同样地,软文中的关键词对软文的推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好了关键词,就是成功了三分之一。

关键词的类别与设计技巧

关键词是通过搜索特定的词语就能联系、连接到你想找到的产品、服务、企业、新闻等的一群词语。关键词通常分为核心关键词、辅助关键词、长尾词等;而在搜索引擎里,也可以分为通用关键词和专用关键词。

第一,核心关键词。产品、企业、网站、服务、行业等一些名称或是这些名称的一些属性、特色的词汇。例如:减肥茶、xx公司、xx网……

第二,辅助关键词。核心关键词的近义词、解释、说明、补充等一些扩展使核心关键词更加清晰的一些词语。例如:xx公司简介、xx网特色等。

第三,长尾词。不是一般的软文的关键词,但是也能够通过搜索链接到相应的软文内容,为软文带来流量的词。但这类词比较长,可能由几个词语或短语组成的。例如:袋装白瘦美减肥茶、腿部针灸减肥推荐等。

想要设计好关键词,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词以及关键词的几个相关定义。搞清楚这些之后,你才能够全面地对关键词有个了解,才能设计出好的关键词。

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然后命令搜索引擎去为你搜索到你想要的结果,这个能够最终打开你想要的结果页面的词语就称作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产品、服务、企业、网站,等等。关键词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关键词密度,也称关键词频率。它是表示在软文里与其他词语相比出现的频率,频率越高,密度也就越大。关键词密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关键词竞争度,是指同样的关键词在搜索后所出现的页面有多少。

关键词相关度,是指通过搜索关键词出现的页面内容与关键词匹配度。

关键词对软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选取好了关键词,选取对了关键词,才能够提升软文的搜索排名。所以,设计关键词变得尤为重要。

品牌总是有故事———软文中的故事

生硬、条理化的宣传方式远远比不上故事的魅力,受众永远会喜欢有故事的软文营销。简言之就是在软文营销中穿插一些故事或事件,会更加引人入胜,更能让读者自然融入其中。

软文营销中故事的力量

请不要忽视故事的力量。

《达芬奇密码》无非是一个故事,但就是这个故事开创了一个行业。这个开创的行业产品包括一部电影、数以十计的书籍、珠宝、旅行指南、旅游、挂钟、T恤衫、音乐CD、假期、游戏卡、视频游戏、填数字游戏、饮食指南,很明显,产品包括我们能想到的任何能贴上“达芬奇”标签的周边产品。在第一部平装本付印前,市面上的6000万本的精装本就已经全部销售一空;被提前预见的是,这个故事的电影版在全球开幕式票房就达到了2援24亿美元。达芬奇“产业”的价值最终会达到7援5亿耀10亿美金之间。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这样成功的故事现实中还有很多。诸如“卖鱼卖到全世界·举世闻名的帕克鱼铺”等故事。

因此有人甚至这么说:“如今,世界上最轻而易举的赚钱方式是什么?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了人就把故事卖掉。”

故事是抢占人心最为有效也是最持久的工具,故事具有戏剧性、传奇性、曲折性、冲突性、传播性、传承性,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根”,也是抓住人心的一把“钩子”。

简单来说,故事营销对差异化营销十分有用,在如今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让消费者记住你的产品,就要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就需要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来不断传播你的品牌,渐渐打动消费者,增强记忆,提升品牌的认知度,故事营销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品牌模式。

有人说,故事是一种消费品,有广泛的需求,如果故事消失了,那么国内生产总值就会下降1/4。与此同时,人们每天不必在故事上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那么人们往往有很多时间都无事可做。

用了才知道———软文营销的功效及实例

软文作为一种广告,一种营销方式,它的功用到底如何?它质量的好坏对企业、产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就需要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只有事实才是最有资格证明和评价的裁判。

范例点评:脑白金的软文营销

说起软文,就不得不提到史玉柱,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被称为创业天才,以4000元白手起家,短短5年时间跻身财富榜第8位,被广大学子所敬仰;也曾一夜之间负债2援5亿,成为所有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典型失败案例。所有人都认为他会从此萎靡不振,但他却仅仅用了50万元,在短短3年时间内就使“脑白金”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业界无一不啧啧称奇,他也以此东山再起。

软文营销,是“脑白金”业绩傲人的一大法宝。

下面就让我们仔细解析一下脑白金的软文营销。

脑白金上市之初,首先投放了大量的新闻性软文,这些软文,如“人类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吗”、“两颗生物原子弹”等,仅仅只是在宣传身体中的“脑白金体”器官,丝毫没有植入一点广告。每个人都会有猎奇心理,更何况还是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东西,所以这些软文一经投放,立即受到大量关注。而这些软文更是一篇紧接一篇,犹如冲击波般,不间断地冲击着用户们的心理和眼球。即使在这些文章中看不到丝毫的广告痕迹,也成功地制造出脑白金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每个人都害怕死亡,也都期盼能够长生不老。所以,当听到新闻报道中反复提到一种有延年益寿功效的物质,叫作脑白金时,人们不禁问道:“脑白金到底是什么?”而“脑白金”的概念也借由消费者的猜测与交流广泛流传开来,使人们形成一种期待心理,对其真面目好奇不已。

当新闻性软文大获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并制造出期待感后,脑白金又乘胜追击,投放了一系列科普性(功效)软文,诸如“一天不大便,抽烟三大包”、“人体内的‘钟’”、“宇航员睡觉的奥秘”、“不睡觉,仅有5天寿命”、“女子四十,花OR豆腐渣”等。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指导人们如何克服睡眠不足和肠道不好对人体所引发的危害。与此同时,再次同脑白金的功效完美结合,反复强调其重要性。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竞争的方略 篇3

从网络技术手段上分析传统媒体之败因

首先,在传播手段上,网络媒体兼备所有媒体的传播手段,可以使宣传效果最大化。它能够巧妙运用技术优势,将海量信息通过适当的策划、设计、加工,转换成容易理解和阅读的图像、图表,甚至变成音频或视频等,极大地改善了传播的效果。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是以一定形式的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意义表达,不同的媒体使用不同或者部分相同的符号形式——印刷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广播电视媒体以声音、图像为主,网络媒体则把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系统兼集一身,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平面和三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环境等,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受众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特殊的互动功能,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新闻服务。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可能是持续数日,甚至也可能是旷日持久,在这种时候,任何个体受众都不可能自始至终把握新闻事件的所有线索和信息。网络媒体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传统媒体这一不足,网络媒体可以将持续多日的新闻事件报道进行更加有条理的组织,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重放和回顾新闻事件;可以综合使用文字、图表、图片、视频、动画等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新闻;可以让读者自行决定新闻板块的呈现方式,为不同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的读者,提供差异化的新闻服务,从而减少信息的冗余和噪音,改进传播的效果。

从体制观念上分析传统媒体竞争乏术之缘由

首先是资金规模不大,融资困难。在我国,传统媒体属于国有资产,不属于现代企业,难以得到大规模的融资,必须通过自己的经营积累逐步壮大。资本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势必造成国内媒体的衰弱。当前,国内媒体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自身经营的积累,依靠日常的经营活动逐步扩大规模。另一个来源是通过买壳上市募集一部分的资金。对于第二个来源,多数媒体都在做尝试,但事实上真正获得成功的非常少,大部分的媒体依然依靠自己的经营来获取壮大。由于国内媒体的国有性质,也造成了境内投资者的缺失。不论从政策上还是风险评估上,都很难吸引资金。在得不到外援也得不到内援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媒体只好缓步前进。资金规模的不足,使得在面对境外媒体竞争的局面下,必然底气不足。媒体所缺少的并不是盈利能力,而是缺少足够的资本去创造利润。

同时,传统的党报体系也成为制约的一大因素。报业集团的组建就是为了党报资金的来源不再由政府提供。每一个报业集团几乎都要通过子报的利润来弥补党报的亏损。西方媒体集团面对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将这部分不盈利的资产分割出去,而在中国,这部分资产却是不能被舍弃的。这也使得国内媒体集团的发展速度被减慢了。2005年的报纸禁止摊派也使得大批党报失去了一条重要的销路。现行的政治体制使得一些原本不合法的行为变得合法,造成了传媒集团经营的低效。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资金的短缺,媒体经营理念也同样受到影响。为了追求发行量,各报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出现无序和混乱,价格战被媒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以《新民晚报》为例,1999年的报纸成本价为每份1.2元,而售价仅为0.7元,也就是说每卖出一份报纸就亏损0.5元,而这一时期的《新民晚报》发行量在100万份以上,每天就要亏损50万元。2006年,《京华时报》、《北京晨报》更是以0.5元买报赠物品展开竞争。国内报业在采编这个关系报纸质量的要素被固定下来之后,各媒体之间的竞争只能是一场混乱的较量,并且也只有体现在价格上。各大媒体在这种无意义的竞争下消耗着自己本就不丰厚的家底。

差异化合作:传统媒体走出困境的实践

2005年11月1日,大洋网同母报《广州日报》共同策划制作了一期有关广州市区南部地区生态林保护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在这一期报道中,《广州日报》刊出图文综合报道设置议程、网站开辟论坛供网民讨论;《广州日报》邀请市民参与现场讨论、网站进行同步网络直播;《广州日报》再援引网友观点、网站整合大量相关信息。这次报网合作,可以被认为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信息整合与形态转换的一次初步实践。

11月1日,《广州日报》刊出《果树不敌菜地南肺告急 三害围剿内忧外患》的报道,指出由于受到城市开发和环境问题的影响,广州市区东南部生态林面临着危机。报纸同时预告将于次日举行由市民参与的“街坊论坛”,为恢复广州“南肺”生态献计,同时提示读者可上大洋网参加讨论。同日,大洋网在首页最显著位置刊出广州日报的报道,论坛开辟出专区供网友讨论。

11月2日,大洋网派出直播小组,对当期《广州日报》“街坊论坛”进行了无线网络直播。这期“街坊论坛”在网上受到了网友前所未有的24小时关注,有关新闻及专题页面的访问量为4万多人次,而以往的直播或论坛,由于缺乏传统媒体的关注,一般来说24小时的访问数量在3000至5000人次之间。论坛讨论专区此次的访问数量即使是在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如天涯社区、人民网社区等,也应该算是讨论最为火爆的话题了,由此可见报纸—网站互动的巨大能量。11月3日,《广州日报》用较大篇幅刊登了网友的观点,这是《广州日报》首次刊登网民观点。

据大洋网论坛管理人员介绍,在报网互动的“街坊论坛”中,几乎所有被《广州日报》在11月3日摘要援引了观点的网民,都已经获知了此事,可见他们虽然身为网民,但其实更加在乎报纸对他们意见的关注。

报网互动促进了报纸读者与网站网民的融合,有利于优化报纸读者的结构。有证据表明,在今天有条件生活在可以规律接触网络环境的人群当中,通过读报获得新闻与通过网络获得新闻的比例,越来越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在美国,一些报纸为了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读者,推出了所谓“编辑部透明计划”,包括利用报纸网站的意见征询系统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制定新的选题策划,通过网上论坛了解读者对报纸报道的反馈从而改进工作,甚至从网站的热心网民中筛选出志愿者直接参与新闻的采编活动等,可以使采编策划更有针对性,也使报纸与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扩大发行,增加广告收入的目的。

实践证明,报网互动可以延长传统媒体产业链条、丰富报道的手段。基于传统媒体建起的新闻网站,并不在于简单转帖和被动等待母报的新闻,而在于走出一条“新闻信息整合—信息形态转换—差异化(个性化)新闻服务”的道路,网站可以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将母报的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二次传播,从而实现扩大母报在互联网上影响力的作用。

“免费”报纸:报业竞争新出路

传统媒体正被网络、流媒体团团围攻,庞大的报业王国早已经不住新媒体的啃噬,各国的报纸都在削尖脑袋寻找出口,近几年,“免费”报纸成为报业发展最大的期待。

眼下,虽然全球报业环境空前萧条,而“免费”日报却风景这边独好,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04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世界免费日报的发行量比上年增加了16%,过去的5年中,在有数据可查的国家增幅更达24%。

在众多免费报纸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非《地铁报》莫属。1995年,《地铁报》首先在瑞典问世,其后短短10年间成功打入包括美国在内的17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共发行了45个版本,每日读者人数高达1500万。瑞典《地铁报》遍布全球60多个城市的庞大规模有效整合了集团内新闻纸、发行和广告等各项费用和资源,规模效应还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的国际广告业务。

在《地铁报》的示范效应下,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免费报纸的浪潮。作为全球屈指可数的报业发达市场,美国也开始对免费报纸趋之若鹜起来。美国头号报业巨头甘尼特一口气推出了9份免费报纸。《华盛顿邮报》在每个工作日推出一张免费地铁报,取名《快报》。

在德国,挪威的希普斯泰德媒体集团在人口密集的科隆创办了一份免费报纸《科隆20分钟》,意即只要花20分钟,就可看完报纸,每日免费派发15万份。报纸一问世,立即对科隆的报刊市场和广告市场形成了有力冲击。

l+1>1:报业经营新模式

1998年,英国联合报业集团以每年260万英镑外加200万英镑免费广告的代价获得了《地铁报》在地铁的独家发行权,这个当时被称为“吃螃蟹”的创举如今换来的是《地铁报》超过100万份的日发行量以及500万英镑的年盈利额。

随后,英国联合报业集团更是独创了“l+1>1”的经营模式。2005年12月,公司推出了一份名为Standard Lite的免费午报,并将其定位成旗下另一张收费报纸《旗帜晚报》的简化版,意图通过前者先发的宣传效应刺激后者每况愈下的销售量。实践证明,自从Standard Lite推出以来,《旗帜晚报》的发行量始终得以维持在35万份的较高水平,达到了预期效果。

此外,英国联合报业集团还打造了一条覆盖早午晚三报市场、免费报推动收费报的独特报业链,一时间引得英国广告商争相签约,结果,联合报业集团的广告年度计划再次大获全胜。

参考文献:

①徐小刚:《网络媒体怎样培养新闻核心竞争力》,《网络传播》,2005(12)。

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 篇4

一、网络新闻优势

网络媒体是传播信息的渠道, 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信息传播的载体。

1. 传播范围最广

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形式, 传统媒体所受的局限性较大, 报纸往往针对于本省的新闻传播, 电视和广播则主要是国内的传播, 没有国外电视信号是收不到国外的相关新闻的, 而网络新闻则可以通过英特尔浏览接收和传播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和信息, 传播范围的辐射面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2. 新闻时效性强

按照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 报纸最短的新闻信息更新周期是一天, 要看到及时新闻按时间周期来计算, 报纸的新闻传播最少要等上一个晚才能看到新闻, 电视和广播如果有现场新闻也需要借助专业的现场设备, 准备及时的直播也是需要后期编辑直播, 涉及调动的工作人员的数量大, 导播、责任编辑、摄像、主播、记者等等, 这样就带来大量的工作, 并且延后了传播的时间, 而网络新闻能够第一时间陈述所发生的事情, 并且及时地更新和追踪报道, 也能为网民提高快速、及时、有效的相关背景情况的查询, 例如奥运会就是实例, 网络新闻为奥运会提供了时时更新的奥运比赛状况, 并且网民可以及时地通过多途径了解奥运会的赛事情况, 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

3. 信息数据量大

传统媒体的报纸所涵盖的信息受到版面的制约, 电视和广播则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 每次新闻播出的数据和信息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来说, 时间、地域和版面都是不受限制的, 一个9G的硬盘可以存储45亿汉字的信息量, 可以用“世界上有多少信息, 网络上几乎就有多少信息”来形容。在网络上可以储存巨大的信息量, 而且在同时间内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分类, 也能通过关键词进行相关搜索, 这相当于一个共享的文献库和资料库。

4. 新闻交互性强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是单向的, 观众、听众都是受听者, 只能是单向地接收信息, 而作为网络新闻媒体, 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分享信息、传递信息, 发表自己的感想感悟, 这样, 新闻信息的传播就有了更多的活力, 相关新闻的思想交流面也更广, 让新闻的传播更有社会性和广泛的舆论性, 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和平等性。

5. 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多样

传统的媒体新闻, 报纸基本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 而电视和广播多为音频、视频的现场播报居多, 虽是多媒体呈现却是单向的。但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这些多样的方式都能包含在其中, 这样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其新闻价值。网络新闻始终借助的是无线传输和信号传播, 都是有一定安全性需要考虑的, 所以在技术上也要加大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

二、真正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

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并不能太过于乐观, 而要避免其缺陷, 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让网络新闻媒体成为主流。

1. 建设高素质网络新闻人才队伍

很多记者在报道一些社会影响力事件时, 往往会加入一些个人主观色彩的认定情况在其中, 而当某天此事件得到还原时, 广大民众才知道其事件的真面目, 在报道撰稿时, 要绝对保证事件的属实, 不臆造不乱编, 要实际要客观。如果经常胡编乱造随意在网络上发布消息, 为了追求其时效、速度和影响力, 会让民众对于网络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而不再信任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建立网站的社会公信度

当然, 作为新闻单位必须加大力度约束其行为, 在追求时效、社会效应及利益最大化时应严肃把关。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不良之风进行纠正, 保证其行业有序正常高效的发展。网络新闻的传播必须更注重真实性, 让网络新闻真正得到民众的认可, 让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3. 贴合实际情况突出网站特色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网络新闻编辑们都在重新思考和审视网站创办之初确立的“权威为民、方便准确、有用有趣、澄清鉴甄”的办网理念, 更加坚决地执行“最宽广的眼界, 更独特的视角, 全息传播信息”的办网方针。随着“传递正能量”逐渐被传媒网的编辑们普遍认同和践行, 网站的选稿编稿质量不断提升, 这样更有利于网络媒体新闻的传播, 能让主体之路的进程更顺利更畅通。

4. 走媒体融合道路

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不应该割舍和放弃, 这是通过实践验证传承的, 对于年纪稍长的人, 他们非常认同和已经习惯这种获取新闻的途径, 传统媒体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是在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中, 也应该继续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 谦虚谨慎的发展网络媒体, 并尽可能地进行各种媒体的大融合, 让更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网络新闻的传播形式, 并让网络新闻媒体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真正成为主流媒体。■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闻媒体介质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电视, 而今网络也是一直在革新和变化之中, 当今时代的新闻传播更需要的是一个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的过程, 如何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 本文主要就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闻,网络媒体,主流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网站的互动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刘娜娜.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网站的互动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2]文蕴蕴.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2]文蕴蕴.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新闻稿发布以及网络新闻营销方法 篇5

新闻稿发布以及网络新闻营销方法?常见的有:举办新闻发布会、自建媒体关系、发稿公司代发。但是一般企业及个人难以举办新闻发布会,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关系,这样只能借助专业代发新闻稿的机构了。

我们先看看这3个渠道的特点:

一、举办新闻发布会 让行业及大众媒体参会,由企业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开发布企业重大消息。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讲,费用花费很高,而且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才有这样的号召力和媒体关注度。

二、自建媒体关系

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品牌部或叫市场部或企划部,团队中有一位媒介经理,去搞媒体关系,如果企业有重要新闻,通过这些媒体关系发布。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直接比较快,费用少。缺点是工作难度大,媒体范围小,发稿数量受限制,稿件发布率低。

三、发稿公司代发

代发稿公司在媒体传播方面比较专业,而且资源和服务流程都是现成的。发稿公司通过挖掘企业的新闻事件,撰写成新闻稿,然后通过自身的媒体资源发布到全国各大媒体及网站。国内著名发稿公司“优渡网”甚至可以借助新闻通稿的模式将企业新闻同时在数百家网站同时发布。

百度搜索优渡网,在其官方网站找到在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后,可要求工作人员为您发布,费用较低且新闻链接永久有效。

新闻稿发布与推广的特点分析

门户网站首页:优渡网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能够获得大型新闻网站首页展示的机会,这些新闻网站每日的访问量大的惊人,恐怕传统的电视广告,都不具备与这种互联网媒体相媲美的能力。

覆盖面广:通过优渡网将企业新闻定向传播到互联网各个角落,覆盖意向客户视野,反复引导客户消费,并提高自己公司的品牌形象。

转载率高:优渡网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可以获得互联网有效的转载,稿件中软性广告内容、版权、出处等获得了高效传播,同时也收获了高质量的网站外链,有效帮助自己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词排名的提升。

关键词排名靠前:通过优渡网发布的新闻,可以在标题、内容、发出后的链接三方面进行优化,保证了客户的关键词能进入百度前三名。

覆盖负面信息:如果企业在网络上出现了负面新闻,优渡网可以通过关键词设置及发稿网站选择,有效将负面信息排名推后(或删除),将正面信息出现在搜索引擎前几页。

新闻通稿模式:由于优渡网庞大的媒体资源,大客户可采用新闻通稿模式进行新闻营销,一次可将新闻同时发布至国内800余家新闻站点。

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博弈与竞合 篇6

[关键词]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优势对比;融合

[作者简介]金甦,闽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顺应发展潮流,通过迅速地传播、广告以及业务扩张等方式获得了蓬勃发展,其发展迅猛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重创,尤其是对纸质媒体的影响最大。很多人都开始对“传统媒体是否真的会退出市场”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关注。曾经还有不少人预言:终有一天,网络媒体会彻底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本文认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生存方式是相互竞争而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并共存共融。

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在传播中的优势对比分析

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其中两者的比较主要可以从容量、传播风格、传播方式、检索性能、用户数量、信息的时效性和地域性以及适用性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1.容量的区别对比

从容量上来说,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其信息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这与受版面限制而不能无限增加容量的纸质媒体相比占据了优势地位。比如,以新华社的新华网集新闻为例,它24小时所发布的最新新闻信息文种繁多,有汉语(简体、繁体)、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等6种语种,信息容量高达120兆,这远远超过了印刷媒体的信息容量。而在纸质媒体中一些报纸为了不增加版面,采用了大大缩小字号的方式增加信息内容,这就为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困难。

2.传播风格的区别对比

从传播风格上比较,纸质媒体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字信息为载体,那么它在文字篇幅的表达中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使用较长的篇幅,也可以使用较短的篇幅,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较多的思考时间,有利于理解的加深,适于作深入的新闻报道。而网上新闻则充分发挥其多样性,在写作中多采用集声、动态图像、照片、文本和数据表格等于一身的方式进行报道,写作风格也主要是注重视听效果的突出,报道的篇幅更为短小精悍,相比较而言,长新闻更不适合网络媒体。

3.传播方式的区别对比

在传播方式方面,纸质媒体是单向传输,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时间都是由传播者来单方面决定的,而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虽然,近年来纸质媒体也逐渐开始注重读者的反馈并通过刊登读者来信等方式来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但是由于受到版面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读者所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意见都很难得到传播,因此收效甚微。而与之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用户单纯、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限性,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等方式对信息发布者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播新闻,这就为用户言论权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空间,而使互联网的网络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另外,用户还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参与信息的传播。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的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是没有严格区分的。目前,很多网络媒体开设了网络媒体论坛,这些论坛只要通过用户注册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些论坛,广大网民可以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还可以与其他人交换观点,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和开放性。

4.检索性能的区别对比

从检索性能来说,纸质媒体的可检索性受自身的限制而较差,网络媒体则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等因素而具有高效和便捷的检索性能。据美国英克托米2000年l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上可编索引的网页已超过10亿。并且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以及其他各类网站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上大量的信息,都为用户提供了检索和查询服务,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大多数新闻网站上查询到大量的各类信息和近几年的重大新闻信息。由此可见,纸质媒体的可检索性远不及网络媒体。

5.用户数量的区别对比

从用户数量来说,之前人们主要都是通过纸质媒体来获得信息的,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少人开始由纸质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有专家指出,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正在以每月15%的速度递增。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的用户数量就会大大下降,并且这种变化趋势还会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不过,在我国由于传统受众接受能力、习惯以及电脑普及状况的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选择通过纸质媒体,他们认为纸质媒体也是一种获得信息的便捷途径,并且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还是更习惯使用纸质媒体。

6.信息时效性的区别对比

从信息的时效性来说,由于受印刷发行的周期影响,纸质媒体的新闻发布都是定时且定量的,这就使其时效性大打折扣,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随时发布最新信息。因此,纸质媒体的时效性远远不如网络媒体。

7.信息地域性的区别对比

从理论上说,网络媒体一旦把信息发送出去,凡是网民都可以接收。因此,网络媒体用户是没有地域限制的。然而,由于受到国家和区域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纸质媒体在其发行中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媒体受众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这就大大降低了新闻的舆论影响力。

8.信息适用性的区别对比

从信息的载体来说,纸质媒体是采用纸张来实现的,价格也较为低廉,携带也比较方便,而网络媒体用户大多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它需要用户有相关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才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和交流,而这就使网络媒体的应用在电脑普及率不高的地区受到了限制。

nlc202309051427

总体来说,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在传播容量、传播时效性以及地域性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在传播风格方面,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各有自身的优势;在用户数量和适用性方面,网络媒体则不及纸质媒体。总之,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

二、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的发展博弈现状分析

在网络媒体发展之前,纸质媒体在传统传播媒介中独占鳌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19世纪经历了广播媒体的冲击,在20世纪又经历了电视媒体的冲击,其地位虽然有所动摇,但是仍然可以与其他两家分庭抗礼。而网络媒体发展起来之后,网络媒体以其迅猛的传播速度、业务扩张速度、广告收入增加速度以及技术革新速度等不可抵挡的优势使纸质媒体受到了重创。网络媒体未来能否超越纸质媒体,成为现阶段各媒体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博弈,纵观其博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网络媒体刚出现,纸质媒体的新闻特性决定了它们必然将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闻点加以介绍和宣传,因此,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是合作关系,在这个阶段纸质媒体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第二个时期,随着电脑价格下降及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媒体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获得发展,它逐渐开始通过增加广告投入加大自身的宣传和利润,极大地促进了网民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新浪、网易和搜狐等门户网站先后上市,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注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网络媒体开始与纸质媒体进行竞争,两者各分天下;第三个时期,网络媒体在不断的发展中日趋成熟,网络普及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比较强,这就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最终导致纸质媒体的发展开始落后于网络媒体 。

三、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竞合措施分析

我们纵观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的发展道路,两者无论是在相互竞争还是在相互合作中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两者各有千秋,网络媒体有着纸质媒体所不及的先进性,纸质媒体也有着网络媒体所不及的深刻性,这就决定了两者是不可能取代任何一个的。虽然,现阶段看似网络媒体占据了上风,但是,事实上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一样,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应摒弃之前的传统观念而实现竞合,竞合是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一种特殊博弈行为,它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主要对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借鉴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经营理念,对自身的各项不足进行完善,并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创新发展,以把握主体地位。一方面,纸质媒体应借鉴网络媒体互动方面的优势,对自身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并通过关注受众信息反馈的方式增加纸质媒体信息的互动性;另一方面,纸质媒体应以新闻报道深度为出发点,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强项;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借鉴纸质媒体资源,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网络媒体可通过扩大网络新闻的原创性,改变目前大多新闻直接依托报社的网络电子报纸以及出版社的电子书籍等。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体要将发展资源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作为重点,并增加网络媒体所特有的多媒体和检索等先进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受众获得更好的信息服务,同时还可以促进纸质媒体行业的发展。

四、结语

纸质媒体以其不可动摇的原创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将在一定时期内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的基础、源泉和依托,而网络媒体则以其传播速度、容量以及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纸质媒体的延伸和补充,这两种媒体方式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在未来的发展中,两者在其竞争关系的基础上应不断地相互促进,吸取对方身上的优点,促进自身的发展,以使媒体传播体系更加完善。

[1]孙士明. 传统纸质媒体到新兴网络媒体技术的改变[J]. 中国科技纵横,2013(6):210-211.

[2]陈子婴. 纸质媒体如何从网络媒体中突围[J]. 活力,2010(16):140-140.

[3]王谦. 网络时代纸质媒体的优势与拓展[J]. 新闻知识,2011(10):102-103.

[4]朱增旭.扬网络媒体之长,避纸质媒体之短——浅谈网络时代企业报发展的新策略[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1):81-81.

[5]张在杰. 纸质媒体在网络媒体的挑战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J]. 科技传播,2010(4):34-35.

[6]张哲. 传播学的现状与发展:试析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博弈[J]. 新闻知识,2012(5):40-42.

[7]郭新榜.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谈数码时代中传统出版业的转型[J]. 铜仁学院学报,2013(4):57-60.

[8]孙琳娜. 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的互动与发展[J]. 新闻知识,2001(1):52-53.

网络新闻媒体 篇7

一、网络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与缺点

(一) 网络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

第一, 传播速度快, 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 工作人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新闻报道, 而受众也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到阅读和浏览新闻。第二, 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 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可以轻松的采集和编辑一篇报道, 使用时间较短, 所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而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也满足了更多受众的不同需求。第三, 新闻信息的整理和存储更加方便, 而且也便于信息的查阅。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节选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存储起来, 在自己空闲的时间进行浏览,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快速的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报道。所以, 网络新闻媒体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而且这种新闻媒体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二) 网络新闻媒体存在的缺点

第一, 新闻报道不一定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许多媒体企业为了单纯的追求利益, 不惜炒作和故意夸大事实, 而新闻媒体的报道令许多受众都深信不疑, 所以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 令众多受众不能明辨新闻报道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二, 网络新闻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媒体工作人员逐渐丧失了创造能力和独立能力, 更加依赖于网络, 对新闻报道的编写往往不是深入挖掘, 寻找未知的内幕, 而是对原新闻的深加工, 这种依赖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发展 (1) 。

二、传统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与缺点

(一) 传统新闻媒体呈现的特点

第一, 具有收藏价值和浏览价值。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通过真实有效的文字叙述, 传达给视觉神经, 并且使视觉神经得到有效的触动, 从而带动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思考。此外, 报纸更加具有收藏价值, 其影响是深远的, 在现阶段, 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报纸的魅力。第二, 广播这种传统新闻媒体, 其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但是却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深得受众的喜爱。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听广播新闻, 并且充分调动了听觉神经。而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 则集听觉和视觉于一体, 充分调动受众对新闻的兴趣。第三, 传统新闻媒体拥有较多的受众, 因为这种方式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一辈来说, 传统新闻媒体更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他们接受网络新闻媒体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 传统新闻媒体存在的缺点

第一, 传统新闻媒体不能更好的保证时效性。传统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 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不能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新闻报道的传播, 因此通过报纸等传统媒介播报的报道可能已经发生几天时间了。第二, 传统新闻媒介缺乏新意, 不能更好地将媒体综合化实现多媒体传播,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人会选择网络媒介, 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多数受众的需求。第三, 利用传统新闻媒体, 受众了解新闻信息的时间比较固定, 而人们不同的时间都可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这更加不能符合随性生活的人群的需求 (2) 。

三、网络和传统的新闻媒体进行整合的手段

第一, 加快报纸和网络的一体化进程。目前, 许多媒体的报纸媒介已经实现了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新闻信息, 使受众更好地了解到新闻资讯, 这不仅能够防止传统媒介受众的流失, 而且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内容和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第二, 实现信息共享。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需要相互沟通和合作, 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双赢。传统新闻媒体实现的基础条件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而网络新闻媒体则反而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 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 既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又可以使两者在发展中互补不足。第三, 合理利用新媒体将传统与网络的新闻媒体进行整合, 例如:3G、4G时代的来临, 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所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两者进行整合, 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 能够增加更多的受众, 并且促进新闻媒体的更好发展。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网络新闻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的特点与缺点, 并且提出了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进行整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传统新闻媒体,对比探究

注释

11 史南.网络新闻媒体的局限及与传统新闻媒体整合之探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5 (28) :357-358

传统媒体新闻应对网络媒体之策 篇8

1. 以原创性应对网络媒体转载的随意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媒在传播速度、广度、强度上有较大的优势。不过, 无论网媒的新闻阵势多么强大, 其信息基本上都是来自以纸媒为主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具有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原创优势。在现有政策条件下, 传统媒体仍然掌握原创新闻的采访权和发布权, 拥有专业化的记者队伍、职业化的编辑经验, 而网络媒体的采访和发布则受到严格的限制。

不过传统媒体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 不能只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 还要靠独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处理手段、表现方式。这里所指的原创性, 是具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新闻风格。传统媒体新闻除了彰显宏观指导性、时效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还应突出个性特征。

2. 以深度应对网络媒体的时效性

新媒体在输出的渠道上占有优势, 而传统媒体在内容上更具竞争力。网络新闻短、平、快, 但也简单、零碎、浅显。网络媒体的信息大多为动态新闻, 背景性报道、分析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十分有限, 而这正是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核心内容。

面对网络媒体在时效、视听方面的优势, 传统媒体应更加重视深度报道。许多报纸相继开辟出深度报道栏目, 并创立出自己的品牌, 比较知名的有《北京青年报》国内版组、《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组、《新京报》核心报道、《广州日报》新闻蓝页等。各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定位和认识不尽相同, 如“深入成就深度” (《南方周末》) , “深度、深刻是鱼肉海鲜, 是锦上添花, 本地硬新闻是主食, 是生活必需品” (《南方都市报》) , “像大海一样深邃, 像天空一样湛蓝” (《广州日报》) 。信息时代, 广播媒体的时效优势正在不断被减弱甚至赶超。通过新闻评论挖掘新闻的深度并不是广播的强项, 可以深入浅出, 将深度通过精彩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化解为听众喜闻乐听的广播节目。如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作为一档融合了直播节目优势与评论节目特点的广播新闻谈话节目, 以点评新闻为核心特征, 围绕选题、形式、风格进行模式构建与创新, 有效实现了主持人、选题、策划、嘉宾和听众等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平衡, 获得了成功。

3. 以权威性应对网络媒体的虚拟性

网络的虚拟性、免责性及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从众心理, 使得网络热点事件真假难辨。网络出现的“阎德利艾滋门事件”、“兰州城市学院学生因自习室抢座位引发血案7人伤亡”、“教师8年内诱奸900名学生”、“西安被直辖”等虚假信息, 说明网络这一巨大的公共舆论平台存在的缺陷。现在,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往往从网络中寻找新闻线索。网络热议事件经传统媒体的报道, 会增加事件的可信性, 但如果未经核实或核实不到位, 再次进入网络传播, 会造成不良影响。传统媒体要有所选择, 谨慎采访取证, 充分发挥把关人角色, 发挥解释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网络时代, 传统媒体从业者更要提高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坚持“三贴近”原则, 用有限的版面、时间和资源报道最有价值的新闻。切不可为发行量、视听率所驱动, 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轰动, 跟风或配合网络炒作, 损害传媒的公信力和品质。

概述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 篇9

首先, 报纸编辑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纸质媒介的新闻编辑, 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随时更新的其他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 时代迅猛发展, 伴随着知识随时更新, 新闻编辑要有不断发展的眼光, 根据专业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面对更多的挑战。传统新闻编辑自身能力要强, 这是处理各种新闻稿件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仅仅做文字修饰工作, 新闻编辑既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其次, 报纸编辑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广播、电视媒体相比, 报纸媒介的新闻具有信息量大、反复阅读、权威性强的特点。报纸消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从社会新闻到事关政治大局的新闻, 无所不包, 而且报纸不像广播、电视新闻保存性很差, 报纸易于保存, 受众可以反复阅读, 传阅率非常高, 同时报纸的权威性是大众所认可的, 受众非常多, 对社会的影响力大。总之, 鉴于报纸媒体的这些特性, 报纸的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稿件时就要特别小心, 不能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或者是其他的疏忽, 导致影响大局稳定的新闻刊登出去, 这样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 报纸的新闻编辑在思想上保持纯洁性, 政治上拥护党和人民, 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 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最后, 报纸新闻编辑具备基本业务能力。记者对新闻点要有专业敏感度, 在面对众多新闻稿件时能够很快辨别新闻稿件的价值, 哪些是值得刊登出来的新闻稿件, 哪些没有刊登的意义。这方面的能力不是短时间能拥有的, 需要在长期的稿件修改和编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新形势下网络编辑能力的新要求

筛选稿件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是新闻发布出去之前比较重要的环节。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 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辨别, 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站上刊登出来;网络编辑除了和报纸编辑一样对稿件的词语、句子等方面进行修改以外, 还要对一些摘要性新闻着重编辑处理。例如, 对新闻标题的编辑就是考验编辑能力的一个方面。网络新闻更新得极快, 网络标题在吸引读者眼球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编辑要对网络标题进行修改润色, 提炼出鲜明和突出的标题。还要把一些超链接和背景资料进行整合, 使得网络新闻更加的丰满, 加深读者对新闻的印象, 发挥好舆论引导功能。报纸新闻的编辑采用的是“在纸编辑”, 这种编辑方式出错的几率很大, 而且有时候在稿件上修改还要在网络中再修改一次, 这就出现重复劳动的问题。编辑在拿到电子稿件后直接在网上对稿件进行编辑, 可以复制、粘贴, 还可以对稿件的抄袭度进行检测, 大大提高了编辑的效率, 这是传统的编辑方式所不及的地方。编辑必须具有信息技术意识, 而且要熟练地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 能够熟练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报纸新闻的编辑工作中。

三、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优化方法

(一) 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降低, 可信度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被人们说烂的一句话在信息繁杂的网络新闻中同样被重视, 在比较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过程中, 我们发现信息量大是网络新闻明显的一个优势, 但是这些写作优势也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其次, 网络新闻繁杂无序, 价值高的新闻被隐藏。网络新闻其他方面的优化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为什么一直是屡禁不止的问题?如果新闻的真实度不能保证, 将来会阻碍网络新闻的持续发展。而且近来“三俗新闻”在网络上有上升势头,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

(二) 报纸新闻写作的优化

网络新闻写作的迅猛发展冲击着报纸新闻写作, 在新技术的运用上报纸新闻稍稍落后于它,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多媒体时代有立足之地, 寻求发展的差异性优势是最好的出路。新闻的本质内容还是以文字为主, 报纸新闻不能在有限的版面中采用视频、音频的形式, 要想找到发展之路, 需要从报纸新闻本身的优势地方入手。既然新闻写作内容至关重要, 报纸新闻可以发挥自己在文字方面的优势,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 网络新闻其他方面的优化

首先,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力度。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犯罪、网络纠纷等问题, 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立法的缺失都会阻碍网络新闻的继续发展。

其次, 媒体自身要加强自律, 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工作准则, 新闻工作者不能因为一些自身利益或者是集团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编辑是新闻的把关者, 在报纸新闻中这种把关作用更明显, 编辑是新闻发布之前最后的关口, 所以, 他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最后, 公众要积极参与到打击虚假新闻的活动。网民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对于一些虚假新闻不要盲目地接受, 对假新闻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打击网络虚假新闻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它和每一个公众密切相关, 我们要坚决地抵制虚假新闻的传播, 防范虚假新闻在新闻网站中大肆被传播。

四、结语

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 纸质编辑的基本职能总体上来说并没有改变, 但是如果仅仅具备纸质新闻编辑的基本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 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使得受众面临着真实和虚假新闻的辨别。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网络新闻编辑要凭借自身新闻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新闻进行修改和辨别, 把最真实和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挑选出来方便受众阅读。

摘要: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报纸新闻造成了威胁, 然后传统报纸新闻并不会因此迅速消亡, 传统媒体具备很多网络媒体不具备的优势, 两者只有更好的合作与交流, 才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新闻

参考文献

[1]李明德.对网络新闻的认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

[2]郑坚.中国网络新闻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问题[J].求索, 2005 (12) .

[3]文永红, 梁喜书.对校园网络新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石油教育, 2006 (04) .

网络媒体新闻的伦理研究 篇10

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对网络媒体新闻的指导

网络媒体新闻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网络媒体新闻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 跨越了“国界”的限制, 这也就使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对其进行指导, 促进道德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作用, 促进网络媒体新闻的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也就使得新闻的发布具有即时性, 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成新闻, 让公众及时地得到各类事件最新的进展情况。因此, 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方面的指导, 提高发挥网络媒体新闻的优势, 增强网络媒体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因此, 网络媒体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深刻理解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从事网络媒体新闻活动和新闻工作。网络媒体新闻应该反映群众愿望、实现人民要求、维护人民利益这样的新闻, 这也就是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网络媒体新闻的指导地位, 不能让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观, 以及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影响和动摇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指导地位, 进一步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思考和解决网络媒体新闻传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把学习理论与执行各种规定、纪律结合起来, 从而逐步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 提高党的宣传方针和各项规定的自觉性。

进行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

针对网络媒体新闻的特点, 强化网络媒体新闻职业工作过程的程序的责任和自我约束力,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自律能力, 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关键是人, 网络媒体新闻审核人应该对所提供的信息加以审核和管理, 既要充分尊重舆论自由, 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 起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网络媒体新闻的发展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网络媒体新闻从业者, 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新的发展阶段更应该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引导网络媒体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网络媒体新闻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加强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加快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网络媒体新闻加大研究的力度, 建立健全道德监督体系, 为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提升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对于明显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网络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实施必要的解决措施。

切实提高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导向的措施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观的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观的教育学习, 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网络媒体新闻事业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决定了人民是网络媒体新闻事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网络媒体新闻事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继承和发展我国新闻工作者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我国新闻工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 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新闻工作者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对于在新的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群众, 以人为本,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结语

总之, 加强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伦理学方面的研究, 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舞台上的竞争力, 增强综合国力, 促进世界和谐, 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1].2003年10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通知。

网络舆论新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 篇11

[关键词] 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舆论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twork news spokesperson system is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rnet and expand space. It is one of new way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nmunication, reflectsimportance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network open to public opinion. Thi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raditional, but also its uniqueness, it also reflec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consensus.

[Key words] A spokesman for the network news is a new thing In addition to a bright future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A spokesman for network new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Network news spokesperson system

一、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由政府指定的,对外发布政府的网络新闻和政务信息,并就网络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的部门或个人。2009年可谓是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元年,2009年9月1日,贵阳市政府宣布即日起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一些媒体称这是全国首个以政府名义推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制度。事实上在09年上半年,云南就在基层政府和公安部门试点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8月,广东省工商局开始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网名答疑网友。从SRAS事件中诞生的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纷纷从现实走向网络。

二、网络新闻发言人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出现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新兴事物呢?首先,面对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开始探索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希望以此改变政府在网络舆论中的被动局面。因此说,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主因,截至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强大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躲猫猫事件”、“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传播。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不仅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更要学会直面庞大的网络受众。“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无疑是地方政府与网民“零距离”接触的积极尝试。而主动地直面网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质疑,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促进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作为虚拟社会,网络舆论有着草根性、泡沫化等特点,这种非实名式的方式使网络成为了很多人发泄不满的地方,网络群体性事件便随之出现,除了它原本的舆论监督作用,它同样有着很多弊端,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和这种新兴媒体的互动,体现其对舆情负责的态度,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当其时。上述两个原因体现网络新闻发言人与其他大众传媒的形式的产生原因有些许差异:它的出现很大程度的反映出了政府公关的被动性,很多网络事件表明政府在解决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经常遭遇舆情倒逼。政府在处理一些事件的时候总是遭到一定的质疑,公众进而通过网络关注来影响事件进程。

三、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舆论争议

除了产生原因有其特殊性外,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延伸和扩展,和其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它有着新闻发言人共同的特质:代表特定的组织传达和发布特定新闻信息,并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向社会公开。

而不同的或称为进步的是,首先,传播者的职业化能有效搜集信息,及时掌握舆情,为政府取得舆论的主动权;作为媒介的互联网为新闻发言人集结了海量受众,也极大拓展了新闻发布的内容;加之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使得网络新闻发言人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成为上情下达的有效途径。其次,网络新闻发言人更加关注个体所表达的权利。话语权通过网络媒介扩大了,所有与公共事务有关或无关的人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咨询、跟贴交流等方式从新闻发言人那里得到及时地回应。传统的新闻发布活动中,参与人更多强调的是新闻发言人及其所代表的政府部门与新闻界,而利益最大关系人——公众的地位有时却被忽略了,公众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政府信息从决策到发布到讨论的旁观者、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参与者。所幸的是,网络新闻发言人将打破传统新闻发布的瓶颈。第三,实现政府与公众的直接沟通。网络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与公众面对面,互为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实现了两端连通的直接沟通方式。网络作为单纯的信息媒介就相对客观,误差也会减小很多。

根据上述观点,网络新闻发言人似乎显得众望所归: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009人参加),80.3%的人希望自己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64.5%的人认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表明政府对民意的重视。能否上网“灌水”,是否欢迎“拍砖”,正在构成官员有无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问政因此渐成时尚。某种意义上的“互联网执政”,至此已呼之欲出。无疑,这是积极的趋势,是中国现代化转型极其重要的一环。

但还有很多人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网络议政并不是万能的。虚拟空间终归无法取代现实空间,网络生活毕竟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良莠不齐的复杂世界,固然有神奇和伟大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局限。姑且不论网络舆论的泡沫化、情绪化,其最大局限,在于不能形成有组织的力量、制度化的力量。这就注定了以网络为平台的公众参与,仍然只是个体的参与,仍然只是一盘散沙的参与,仍然不存在有组织的力量、制度化的力量与政府对话,去监督行政,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孤独境地。

除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担心网络新闻发言人就是把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直接照搬到互联网上,这部分人占到30.7%。不难看出,传统新闻发言人之积弊,社会是深有体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的弊端催生了网络新闻发言人,而这种弊端越多,将会给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土壤和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因为网友在期待用网络新闻发言人的长处弥补传统新闻发言人弊端的同时也担忧网络新闻发言人也“换汤不换药”。从常理来说,人们总是希望用新生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以重新适应公共要求,但是,人们无法保证新生的制度一定能达到效果,相反,却担忧掉进“钱穆制度陷阱”。何谓“钱穆制度陷阱”?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制定一个新的制度来防止它,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制度变成了病上加病。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制度越繁密越容易生歧义,越容易出漏洞,而执行新制度的人往往在分歧争执中敌不过固守旧制度的人,因而越来越失去效率。在传统新闻发言人的作用还没有最大化发挥的时候,又弄出一个“网络新闻发言人”,本身就像一个怪胎。并且,这种有意无意的区分,窄化了新闻发言人的内涵和存在价值。事实上,即使80.3%的人希望自己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与其说是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期待,不如说是对传统新闻发言人的不满。进一步说,期待的背后是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不畅和政府部门对民众呼声漠视的事实。如果不注意到这点,即使有再先进的技术工具,无论新闻发言人如何“升级换代”,都难以达到对公众所期待的效果,相反,很可能陷入“旧瓶新酒”的陷阱。

四、目前我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问题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20多年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改善政府形象的特殊功效,对改善政府的管理和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行在给社会、公众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不够成熟完善的地方。

第一,缺乏法律上的支撑和保证, 相关机制还有待改进与完善

目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行政职务系统到现在还没有新闻发言人的位置, 新闻发言人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来兼任,很少有专职的新闻发言人或机构。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可以披露哪些消息, 披露消息的具体程序, 披露的对象, 新闻发言人享有的权利, 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都没有一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施中无法可依, 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将导致新闻发言人制度形同虚设。

自从有新闻发言人以来, 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倾向, 对政府官员的报道较多, 对民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得比较少, 对政府机关的表扬多批评少。这样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发布公共信息、公众反馈意见、实现沟通监督的目标。政务信息的公布与获取是个双向互动过程, 目前只局限于我公开你接收, 我不公开你就无从获取信息, 政务信息公开对公众来说还远没有达到常态化。

第二,政府机构垄断信息, 躲避公众监督

公共信息应该通过政府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众公布。但目前我国政府新闻发言制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就是“统一宣传口径”, 对问题和缺点往往避而不谈。公众无法了解全面信息,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就打折扣, 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政府机关掌握许多关乎民众利益的信息和资料, 但有些政府部门出于维护部门利益的目的, 往往拒绝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后, 部分政府机构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当做挡箭牌推诿记者的采访。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发言人制度可能会成为又一个冠冕堂皇的摆设, 反而葬送掉本应该成为有效监督政府的舆论力量。

第三,文化差异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利影响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西方现代民主文明的产物,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官员要低调, 这与其恰好相反。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非典之后被迅速推向政治前台的, 我国的信息公开条例也是如此, 但这些制度设计都没有对官员信息公开的激励保护机制。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专制理念、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政治环境不同,导致对此制度的完善产生影响。

五、对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思考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尚属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对于其科学、高效发展,发挥应有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完善。

第一,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 打造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西方现代民主文明的产物,具有西方民主生活的特点,因此中国完全照搬照抄此项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其跨越跳脱式的发展和在事件发生后才有所进步的模式急需改变。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真正拥有知情权,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能从制度上得到保障。现代社会不能光靠少数人决策, 必须要有一个社会各个成员协同配合、分散决策的过程, 这种分散决策要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这个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社会分享。新闻(网络)发言人实际上是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对于公共管理方面的疑问的专门制度安排,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使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真正成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

第二,规范政府新闻发言的具体程序, 建构政府新闻发言专业流程

想要新闻公布工作常态化,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就要形成一整套的“生产流水线作业程序”。发言人首先要熟知情况, 力求在发言前就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发言人要随时了解所在政府部门的日程工作、主要议程和政策, 清楚什么应及时向公众公布并与公众交流和沟通, 还应该了解和跟踪媒体和公众的信息兴趣, 掌握什么是公众、媒体关注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对“供求双方”的情况都要成竹在胸, 才可以及时做好自己的工作。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或回帖是代表政府解说公共政策, 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传达什么, 在这个专业或政策领域, 应该成为一个政策专家。

第三,建立突发事件的新闻信息传递应急机制

信息传递网络的建立, 便于事发地政府在事情发生后及时向上逐级报告或向下公告。有了这个信息报告网络, 突发事件报告的效率和责任将得到明确和保证。目前, 要特别鼓励地方新闻官员在事件来龙去脉不都清楚的情况下也要发言,在第一时间知道多少, 先说多少, 尽量不要拖延,如上文提到的山西疫苗事件就在危机应对方面有所欠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正在制定的危机管理应对预案, 也都包含了新闻信息如何处理的具体内容。例如承认危机的存在,对危机本身、危机涉及的范围、涉及的受害人等进行描述, 及时公布政府可能采取的应对行动,各级政府处理危机包括公布危机的权限级别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等。这一细则要尽快付诸实施, 信息传递网络要加快建设, 地方政府新闻发布机制要内容清晰、责任到人,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因为新闻发言制度实行的快慢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各级政府的形象建设。

第四,提高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的专业素质, 塑造我国政府新形象

作为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 首先应该比记者还要有新闻敏感, 必须专业化和职业化, 政府部门应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加以培养。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 应该从招聘、挑选、录用、培养、训练、提拔、重用、提高、普及等一系列环节入手,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其次,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打破传统习惯, 提高自身新闻发言的专业能力。新闻官员要习惯与记者打交道交朋友, 特别是要善于面对国外记者, 提高应对国外记者的经验和能力。譬如媒体与公众都十分关心经济数字, 因为它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发言人要学会用更直观的数据说话, 不能只摆数据, 要会向受众解读数据,使受众能更好的理解你所要传达的含义。作为新闻(网络)发言人要成为政策专家,新闻发布时要把概念术语讲准讲透, 要深入浅出。我国新闻(网络)发言人还要参与决策, 发言时才能做到自信, 愿意讲也敢于讲。调查显示, 有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开始主动采访我国新闻官员, 并给他们打了很高的印象分。但从总体看, 地方的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的专业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政府新闻(网络)发言人业务素质要有全局感, 表述要逻辑清晰, 面对公众或媒体不能失去耐心。据悉,国新办加快对国家部委、省、市三级政府发言人培训的步伐, 参加培训的学员已扩大到省、区、市所属的委、办、局的新闻发言人,对市一级新闻发言人培训也要马上开始。培训内容包括: 政治业务要求、媒体运作知识、境外媒体对华报道的特点、新闻发布会的具体应对技巧, 媒体发问中如何搭桥, 如何化解挑衅性问题等。此外, 课程还涉及危机发布, 新闻官如何组织新闻发布, 如何建立新闻中心并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等。

参考文献:

[1] 庞慧卿.论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

[2] 董关鹏.全球传播时代的政府新闻发布与媒体关系[J].对外传播,2007(2).

[3] 裴智勇.地方两会:直面网络民意.人民日报,2010(89).

[4] [EB/OL]人民网舆情频道 http://yq.people.com.cn/

网络新闻媒体之受众研究方法探讨 篇12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受众,特征,方法

一、引言

在传播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媒介受众研究, 传统的受众研究相对比较固定, 会根据不同历史环境而发生变化,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研究就要相对模糊, 而且受众研究对象的身份也不明确。因此, 就需要将历史研究方法和网络特性相结合, 继而验证网络新闻受众的不同想法。

二、网络环境下新闻受众研究的主要议题

与传统新闻受众研究相比, 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具有诸多优势, 在传播速度和数量上都是无法比拟的。例如, 在网络环境下, 新闻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选择匿名, 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真实信息掩盖;同时还有新闻信息的对称性、复制性、互动性等, 这些都是新闻受众所研究的话题。而新闻受众的研究话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学领域, 开始延伸到网络虚拟性、个人行为等, 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

随着新闻受众研究方向逐渐延伸, 为了增进研究的质量, 研究人员对新闻受众关心的话题主要分为两类, 分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特性与网络研究的关系、网络新闻受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讨。

三、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特性与网络研究的关系

通常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 必须要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要将其与传统研究方法进行对比, 要帮助受众理清网络受众与传统受众之间的差别, 尤其是研究对象的不同, 要考虑研究时所出现的要素。

(1) 去边界性所造成的研究对象模糊性。通常网络环境下去边界的性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分别是新闻受众的时空特性和网络信息的形态。第一, 新闻受众的研究对象不会收到时空性的限制, 也就是指地理位置的限制, 还有时间的影响, 这都是无法确定和统一的。传统社会调查会将受众研究的信息所明确, 这样也许就会对研究数据造成干扰, 由于背景的差异, 会导致对研究对象的歧视。因此, 就需要通过不同的假设和构想, 来快速理清研究对象与议题之间的关联性。第二, 网络信息的形态去边界, 主要阐述的是信息的传播途径, 传统模式中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途径进行传播, 可以对信息的来源准确界定, 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网络环境下, 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变得较为广泛, 研究人员根本无法确定信息的来源, 这样就使得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模糊, 具有双重性或者多重性。

(2) 媒介使用中的科技涉入性。在传统媒介使用途径中, 一般接口都是较为固定的, 流程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对于技术手段要求也较低,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上网方法、上网系统和服务器都会对网络媒介产生影响, 导致网络功能的差别, 也直接会影响到网络媒体的使用形式。归根结底, 这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涉入, 导致网络新闻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

(3) 去除线索的新闻受众自我认知。在现实中, 由于新闻受众的身份确定, 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研究和评论时, 就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 要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但是在网络环境下, 去除了受众的个人信息和社会地位, 受众的身份快速发生转变, 可以拥有一个身份, 也可以同时拥有几个身份。而随着新闻受众的身份不同, 同样的研究议题, 所出现的研究结果也会产生不同, 会使研究议题更为深入, 扩张到心理领域。

四、网络新闻受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讨

网络新闻受众研究方法较多, 但是必须要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要将量与质之间的关系有效把控, 要制定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要确保网络研究方法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1) 质与量的论证。在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两种逻辑方法就是“归因”和“推演”。归因主要是对网络上多种事件进行分析, 从而有效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而推演则是根据网络上的某一事件, 经过逻辑推演, 得出事件发展情况和结论。这两种逻辑方法在基础上是有关联性的, 都是通过某种现象去探究本质, 在执行方面两种逻辑方法存在着差别, 尤其是针对社会科学, 很难同时观察所有与研究议题相关的客体, 并深入地讨论每个客体与议题间的关系。网络新闻受众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研究时, 务必要考虑到个人人格心理与社会系统中不可见的影响因素, 要注重新闻信息的量, 也要注重质, 要合理使用新技术, 促使新闻信息在网络上如同滚雪球一样, 最后要加强对技术的界定, 要取得质的升华, 统一通讯标准。在理想状态下, 质与量的研究是双重的, 需要数据来积累、验证, 还需要因果逻辑分析来解析其发展脉络, 要对新闻数据进行深入解剖和解读。

(2) 客观性以及研究框架的讨论。客观性通常是在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中备受争议的部分, 尤其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下, 绝对客观的状态肯定是不存在的, 那么就必须要以“相对主观”的态度对分析问题。当面临网络的模糊性, 更多人开始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间接地引发新闻受众研究在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上的争议。在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中肯定无法避免一些争议, 只需要对研究框架进行合理设计, 无须刻意避免, 因为即使已经刻意避免, 也难免站在某种预存立场, 而且, 当分析对象是跨文化时, 更易遭受到文化差异性解读的质疑。关于这点争议, 除了统计工具或相关参考资料的佐证之外, 更该被重视的是一个研究者开创性的精神, 即使如前面所提之例子, 研究者的立场受质疑, 其研究也提供了对事实某个角度的呈现。相同的, 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也应在此观念下, 努力扩展新的议题。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网络新闻媒体受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将传统研究方法与网络新闻媒体受众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 从其特征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朱学佳.受众研究与心理学理论的对比解读[J].当代传播, 2010 (03) .

[2]王志伟.西方修辞与传播视域下的受众研究[J].新闻爱好者, 2012 (16) .

[3]曹刚.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传媒, 2013 (09) .

上一篇:宫颈软化药物下一篇:持续肺动脉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