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民新闻(精选4篇)
网络公民新闻 篇1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哈贝马斯于80年代初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旨在通过“交往理性的重建”和“话语伦理”规范的建立与贯彻消除当今世界存在的弊病, 实现一种“无暴力和统治”的社会秩序。“交往行为理论”既揭示了西方世界中不健全的、走向异化的交往对于建构合理社会关系的阻碍与破坏, 又启示了自由平等的交往对于建构合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颇有现实感和理论活力。哈贝马斯认为, 言和行的理性历来是哲学探讨的重要主题。哲学自产生以来, 始终致力于用蕴含于理性中的原则来解释世界的总体, 解释表现于现象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里的理性不是一种神秘抽象的、虚无缥渺的、由精神虚构出来的纯思辨的东西, 而是具体的, 存在并体现于人的认识、言说和行为之中”1。
公民社会的建构需要公民理性。随着国家权力的部分释放, 个人的经济活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话语表达的空间也逐步延展。非理性行为的泛滥无疑与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相悖。在这样的背景下, 将“公民新闻”视为一种“交往行为”, 来探讨其与“公民理性”之间的关系, 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一、公民新闻的概念与发展
虽有林靖等个别研究者对“公民新闻”提出质疑2, 但它还是学界的研究热点。2006年, 范东升在《国际新闻界》第一期发表论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 他引述的是《维基百科》的定义。在中文版《维基百科》中, 公民新闻指由非专业或传统新闻传播者所做的新闻报道, 又称“草根新闻”、“开源新闻”、“参与新闻”、“网络新闻”、“使用者产出新闻”等等, 和互联网及数位行动媒体等通讯工具的发展相关3。
申金霞给出公民新闻的定义是:公民新闻是公民个体或群体 (主要是非专业新闻人) 通过专门化的网站、非制度化的自媒体、小众媒体等传播渠道, 积极主动地参与事件报道与时事评论的一种社会活动4。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 她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
公民新闻有多种表现, 美国学者斯蒂夫·奥丁 (Steve Outing) 列举了公共评论的开放、公民提供新闻线索、开放信源报道、博客独立公民新闻网站、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整合、维基新闻等11种层次5。从发展趋势看, 网络已经成为公民新闻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网民成了公民新闻最主要的报道者。
公民新闻被认为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麦特·德拉吉是最早引起大范围关注的公民记者。1998年, 他率先在个人网站披露了克林顿性丑闻内幕, 克林顿随即便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之后, 麦特·德拉吉成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舆论领袖。至今, “德拉吉报道”依然被作为资讯风向标, 2013年3月的每日访问量高达3000万次6, 仍是全球排位前三百名的知名网站之一。
2004年, 美国总统大选期间, 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允许公民记者参与两党的大会报道, 此举标志着公民新闻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已达到一定高度。2005年3月7日, 博客记者嘉勒夫获白宫颁发的第一张“博客记者采访证”7, 这表明公民记者的正统性, 已被美国官方承认。
中国的公民新闻发展显得滞后。2007年3月, 重庆“钉子户”事件曝光。最受关注的当属周曙光的博客。其博文《我在重庆九龙坡查访最牛钉子户事件》点击率超十万, 他对“钉子户”事件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其博客也受到了一些主流媒体的引用。2007年3月29日, 《羊城晚报》“网事一周”发表专栏文章《关键词:“公民记者”》, 周曙光因此成为中国“公民记者”第一人。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水灾、停电, 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 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微博上, 发出了一条19字的信息。这条来自甘肃舟曲的信息, 一经发出, 立即在网友中传播、扩散。在之后的很多天里, “Kayne”的微博成了网友, 甚至是媒体了解舟曲泥石流灾情的重要信息源。2011年7月23日20点30分左右, 浙江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 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不久以后第一条求助信息由网友“羊圈圈羊”在出事车厢内发出;网友在微博上发出消息的时间比传统媒体最早报道早了40分钟。微博的普及, 使“人人都是记者”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毒胶囊事件、异地高考破冰、幼师虐童事、“房叔”事件、“表哥”事件、山西县委书记女儿吃空饷、火车票实名制、哈尔滨弑医案、唐慧任建宇被劳教、天价铁路宣传片……我们看到, 2012年的这些公共舆论事件, 大多因网友曝光而起, 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并最终促使了多数事件的妥善解决。而网络或微博反腐的效果, 不仅已为事实所证明, 也已得到公众乃至官方的认可。
公民新闻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 一些公民新闻网站被学界关注:在亚洲有台湾的Peo Po公民新闻和WEnews公民新闻、韩国的Ohmy News公民新闻网站;在美洲有CNN的电视i Report、赫芬顿邮报Off The Bus和加拿大的Now Public;在欧洲有BBC的Action Network;全球范围的则有Global Voice Online全球之声、雅虎的You Witness News等。中国的公民新闻平台则主要是新浪、腾讯等微博门户, 辅之以个人博客、个人网站以及论坛等。
二、公民新闻培育公民理性
新闻媒体通过消息报道和新闻评论来产生影响、发挥其自身功能。新闻媒体的功能是指其传播内容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 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显度功能, 又称直接功能;二是深度功能, 可称间接功能。刘建明等人认为, 监视和引导人们应对环境的变化、实施舆论监督、开展公众外交、为公众提供服务、传播知识和提供消遣等是媒介的直接功能, 指导受众的认识和行为, 使受众有效地驾驭环境, 掌握自己的命运。新闻媒体的深度功能, 则主要包括培育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推进社会的政治变革, 这些功能对人类和社会的变化发生深刻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来, 构成社会发展的意识动力8。
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源头上是将各类信息作用于传播受众, 使受众直接或长期受到影响, 从而推动社会公众的意识与观念的转变。从短期看, 新闻媒体能促使受众及时应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从长远看, 则会使社会不断积聚多方面的能量, 最后导致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把人们带入崭新的世界。公民新闻的出现, 不仅使新闻传播来源更加多元, 也使得公众看待社会的视野更加广阔。
公民意识的苏醒使得政府、市场和社会更加注重公民的诉求。但公民在公共空间所表现出来的除了对公权力的呼唤, 还有非理性的对抗、谩骂、暴力和争吵。这些背后所反映的就是某种高度情绪化以及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结合。因此, 公民理性不仅仅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拥有的智慧和能力, 也是对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所提出的要求, 更是构建公民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
苑立强认为, 政府在培育理性公民、提高公民素质方面负有基本的责任;理性公民的形成需要社会的培育和造就, 更需要自我的修养和锻炼9。新闻媒体在公民理性的培育中主要扩展他们的社会认识能力, 即认知人文社会现象“是什么”, 如何达到“求真”之目的。社会认知对人文社会世界的描述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结构描述;另一类是状态变化描述。具体包括社会认知、社会理解、社会评价、社会决策。公民新闻的发展, 完善了媒体“培育人的社会化”功能, 对公民社会认知能力的自我修养与锻炼, 有着重要意义。
2012年底, 一个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开始受到关注。这个微博比较牛的地方是, 似乎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行踪了如指掌, 并在微博中发布了不少习近平的近距离照片。在习近平的广东、甘肃之行中, 他的消息发布速度比包括新华社的各个微博都要快。至2013年3月, “学习粉丝团”微博已有130万粉丝。媒体调查发现, “学习粉丝团”博主张洪铭的“神秘能力”, 其实是一个“笨办法”:整个微博在直播的内容, 他把它们收集起来从一个窗口放出来10。可以看出, 单个微博发布的信息虽然是碎片化的, 但聚集与整合起来, 在及时性或接近性等价值要素上, 却可能超过专业媒体的报道;在“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微博时代, 公民新闻的信息多元优势, 得到了最好体现。
“学习粉丝团”这一敏感微博的存在, 印证了杜骏飞的观点:在无数看似凌乱嘈杂的信息堆砌与意见交换之中, 公民新闻却能够实现对真相和真知的探究, 究其原委, 是其宏观理性可以超越微观的个体感性和非理性。网络舆论在微观的理性层面, 无疑会因为知识的缺乏和言论的无序产生意见偏颇 (例如感性的偏见、批判的狂欢和语言暴力) , 但是在宏观和历史的层面上, 它却有能力在指涉社会生活时呈现终极的合理性11。
席勒指出, “当媒介故意生产出与现实社会存在不对应的信息时, 媒体管理者就成了思想管理者。”他乐观预测, 随着传播科技更加廉价和易得, 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媒介实践, 反映他们的传播动机和需求, 获得专业技能, 最终将成为强大的反对信息控制和思想管理的力量12。我们看到, 公民新闻带来的新闻信息多元化, 不仅能培养公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也使公民能够根据理想目标主动选择一些有益于自身政治性和公民性锻造的行为, 实施有益于维护公共领域公正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行政官员的行为的权利性和社会效应的示范性, 对他们权利运用过程的检查监督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育公民理性的重要渠道。公民新闻和传统媒体所形成的舆论生态, 是一种很好的公民教育与自我教育力量。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一些网民在曝光一些事件时, 已经开始注意打上马赛克, 注意保护被曝光者的隐私;对一些网民发出的“人肉搜索”号召, 网民已有了自己较为独立的判断与理性。公民理性与现实需要虽然仍有不小差距, 但与以往非理性的对抗、谩骂、暴力和争吵, 这无疑已是巨大进步。这一进步的取得, 公民新闻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在公民新闻时代, “假长空”的新闻文风会被摈弃, 符合价值规律的新闻才会有市场。相比于传统媒体评论, 多样开放平等互动的网络平台由于更能反映民情汇聚民意, 所以更受网民青睐。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 带来了公民新闻的繁荣, 对传媒生态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与前些年的热衷“围观”“拍砖”等情绪化表达不同, 随着公民新闻发展的逐渐成熟, 网民信息的发布、意愿的表达也日趋理性, 并由单纯关注热点事件本身, 逐步发展为“呼吁建议”等更高层次, 这种体现正是公民理性水平的改善。本文对公民新闻与公民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虽然研究视角较为独特, 但仍较为浅陋, 期待能对公民新闻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 《外国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27-32
[2] 林靖:《质疑“公民新闻”》, 《国际新闻界》, 2009年第6期:124-128
[3] 见中文版维基百科, 转引自Stuart Allan.Citizen Journalism:Global Perspectives.Peter Lang.1 May 2009:17
[4] 申金霞:《公民新闻的三种类型及其政治意义》, 《当代传播》, 2013年第1期:68-71
[5] Outing, S., “The 11 Layers of Citizen Journalism”, www.poyner.org, 2012.6.9
[6] 德拉吉报道http://www.drudgereport.com/
[7] 生奇志:《公民记者对话传统媒体:挑战与应对》, 《记者摇篮》, 2011年第2期:9-11
[8] 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 第260页
[9] 苑立强:《时代发展呼唤理性公民》, 《辽宁日报》, 2012年11月6日
[10] 《头号粉丝“学习粉丝团”的学“习”秘诀》, 《南方周末》, 2013年3月5日
[11] 杜骏飞:《“华南虎事件”:公民新闻的阐释与评估》, 《新闻记者》, 2008年第1期:43-46
[12] 陈世华:《媒介帝国主义和思想管理:重读赫伯特·席勒》, 《国际新闻界》, 2013年第2期:47-52
网络公民新闻 篇2
本章涉及媒体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两大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本书的重点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天然权利
侵犯公民隐私权是当前媒体的突出问题 此外还有侵犯名誉权、著作权、肖像权等
播放《焦点访谈地沟油视频》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的新闻维权和新闻侵权
舆论监督和新闻维权
监督对象主要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公众人物
权力制约权力:一个国家要保证公共权力尤其是政府权力的正当行使,必须设置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用权力制约权力,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监督机制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许多方面。
媒体社会守望功能:所有的弄虚作假和腐败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见不得人,他们最害怕的往往不是上级调查,而是舆论监督,新闻曝光。所以,在现代社会,新闻传播被踢的这种监督作用是其他任何监督机制所无法替代的。
监督困境
1、新闻媒体自身问题突出
一些记者乃至一些媒体为了单纯地追求“轰动效应“,一味寻求感官刺激,走“星、性、腥”的路线,以换取高收视率。同时,记者的“媚官”、“媚权”、“媚势”现象也使他们放弃了舆论导向义务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在多数新闻舆论监督节目中,批评性报道居多,并且以“揭黑”为主调。这样容易给观众造成“漆黑一片”的感觉,不利于正确引导舆论。
2、地方保护、行政干预问题严重(2003年的广西南丹矿难事件)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地方保护主义难免抬头,新闻舆论监督便存在着来自于行政权力的干预问题。拿2003年的广西南丹矿难事件来说,由于地方官员与矿难老板权钱交易,相互勾结,使中央在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无法知情,在人民日报记者冲破铁幕写出内参和报道后,事情才败露并受到严肃查处。还有一些官员,害怕媒体的舆论监督,害怕曝光本地的黑暗面让自己丢了“乌纱帽”,对来访的记者推三阻四,甚至威胁恐吓,这给新闻舆论监督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3、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薄弱
虽然有关新闻的法规政策出台了不少,但是在我国仍然没有一部完整的《新闻法》。即使有这么多的法规,当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报道的时候,仍深感缺少法律政策的强力保护,时刻面临着法律风险。
监督过度导致侵权
举例:
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件:1980年,渤海2号钻井船不幸翻沉,造成7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3700万元,这是一起因违章指挥造成的重大事故,但当时石油部和下属的海洋石油勘探局的某些领导却欺上瞒下,谎称是由于遇到了十一级大风,不可抗拒的发生的事故,企图“丧事”当喜事来办,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盯着极大的压力介入事故调查,并以极大的勇气报道了事实真相,终于推动了事件的正确处理——石油部长被解职,国务院副总理被记大过处分。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舆论监督,在我国舆论监督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2000年电视拍摄的广东电白高考舞弊案 湖南郴州高考舞弊案
2001年中央电视台跟踪一年的南京冠生园用陈年旧馅做月饼事件的曝光(播放几段视频,包括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都是舆论监督的成果
1、滥用舆论监督容易导致新闻侵权 举例
1、程道平诉湖北竹山县电视台侵害名誉权案
《暗访街头算命摊》
2、羊城晚报:本报记者在上海街头报警:内容是记者为了测试上海警方的快速反应能力,冒充被抢劫人员而拨打警方的110报警电话。类似新闻是记者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追求节目的看点而制造的新闻。这种做法,不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而且还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多种原因导致公民人格权受到侵害
记者的特权意识(贵州中华女打女记者事件) 法律知识的缺陷 主观上的故意 新闻作风不踏实
第二节 新闻对公民权益的侵害
新闻侵权:
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是行为人因为过错实施的行为,是需要赔偿的行为。
名誉权和隐私权受侵害最多
建国后新闻侵权的四次高峰
新闻侵权的构成:
1、作品已经发表(含网络):新闻作品的发表,是构成新闻侵权的第一要件。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只有经过正式发表,才可以认定新闻侵权责任的存在,才能进一步确认新闻侵权行为,而对于没有发表的新闻作品,即使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也不能构成新闻侵权。
2、新闻作品有违法性:这里的违法性是指新闻作品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对受害人造成损失,包括社会评价的降低、精神损害以及财产损失等。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媒体还肩负着揭露社会不公、抨击不法现象等社会监督责任,可能会引起被批评者的损失,但是,因其舆论监督的正当性,并不属于新闻侵权的范畴。
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徐良): 也就是说,由于侵权新闻作品的发表,导致受害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被指认,从而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但如果新闻作品并没有具体的指认对象,则是不可能构成新闻侵权的。
4、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也就是侵权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过错,只是在新闻侵权中落实到侵权主体的过错上,分为故意和过失的过错。在我国新闻侵权的案例中,主要表现为过失的过错,当然也存在主观过错,这是由于部分新闻工作者出于个人目的而导致的。了解了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我们可以分辨出哪些是侵权行为,在实践中,新闻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
(1)虚假报道,即新闻作品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构成侵权;
(2)新闻报道评论不当,这是在报道基本属实的基础下,在语言上使用了侮辱或具有人身攻击的言词,或者对事实随意评论,引导了社会的普遍认识,从而降低了对他人的社会评价,形成侵权;
(3)在报道中采用与报道内容无关的照片,或者未经同意采用照片构成侵权(4)过失报道或暴露他人隐私导致侵权,这是指在报道过程中报道了本人不愿意公开的隐私对他人造成损害;
(5)未经核实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事后证实报道不实,构成侵权。
责任承担方式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我国目前对新闻侵权案件的受理比照一般民事侵权案件执行,所以该条所确认的各种责任方式也适合于新闻传播中的名誉侵权。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是指停止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在新闻传播中,停止侵害还应包括防止侵害,即在作品还未传播出去之前,发现有误,而阻止该作品的传播。这可以由受害人直接请求新闻单位施行或要求法院出面禁止。当然,如果新闻单位自己发现,也应即时纠正,而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放任不管。
如果侵权作品已经传播出去,侵害名誉权事实已构成,停止侵害则指不再继续刊播,否则,将导致侵权的进一步扩大。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名誉的社会性使得名誉侵权中当事人往往要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根据1993《解答》第十条:“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新闻传播造成名誉侵权的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方式一般以更正和答辩的形式进行。更正和答辩可发生在侵权之中,新闻媒体发现错误主动纠正或积极刊播当事人的答辩;也可能是侵权发生后应当事人要求或诉讼中由法院判决而进行。3.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是指侵权行为人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以求得受害人的原谅。赔礼道歉可采用口头形式,也可采用书面形式。新闻传播造成名誉侵权,新闻媒体与记者可私下或在法庭上向当事人表示歉意也可用书面形式如致歉函表示歉意。诉论中,法院会判决媒体登报或广播致歉声明的形式赔礼道歉,但内容要经过人民法院审查。赔礼道歉并不以公开为行为要件,这是它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区别,“如果赔礼道歉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就具有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功能。” 4.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一种直接并且受害人也愿意接受的救济方式。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中,对于法人,因其往往表现为财产利益损失,损失赔偿也就容易认定。其中,财产损失既包括实际利益损失,也包括期得利益损失。所谓期得利益,是指可以合理预期的但尚未实现的将来的利益[10]。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审理中,期得利益的损失也会作为赔偿的酌量情节。如驻马店药厂诉辽沈晚报社等侵害名誉权案中,驻马店药厂过去每年在沈阳药品交易会上订货数在1000万元以上,但发新闻的当年订货额不足100万元[11]。法院庭审时就对这一情形进行了考虑。对公民来说,名誉受损除了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损失外,更多的则是因社会评价的降低而导致的精神上的不安和痛苦。这就提出了一个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抗辩事由:
是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也就是免责理由。新闻侵权诉讼中的抗辩事由:
1、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2、事实基本真实(《被起诉的杂志社》)
3、公正评论(《被起诉的杂志社》)
4、权威的消息来源
5、公众人物(政治公众人物和社会公众人物,范志毅案是我国第一次将“公众人物”这个概念写进判决书)
6、公众兴趣
7、公共利益
8、合理使用(188页)
9、受害人同意
10、连续报道
11、报道特许发言
12、批评、报道对象不确定
13、配图与文章有关或无关
14、读者来信来电或直播
新闻侵权的预防
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强化法律意识(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律意识 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是引发新闻侵权的最主要原因。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要大力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因而,新闻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依法采写和报道新闻,时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闻活动,确保报道真实合法,万万不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去制造虚假新闻、揭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名誉,这样就从源头上堵住了新闻纠纷。具体预防:
改进工作,与人为善; 公正评论,不当裁判; 文风朴实,不违法律; 细节真实,事实清楚; 严格审稿,兼听则明。
新闻侵权的法律预防
新闻媒体完善落实自律规章(新闻单位要加强防范机制的建立
多年来的新闻诉讼实践表明,预防新闻侵权的关键在于新闻行业的自律。因而,把有关预防新闻侵权的规定形成一种内部制度成了重中之重。可喜的是,一些新闻单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采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来预防新闻侵权。比如,《大众日报》社于1999年5月制定的《关于防范新闻官司的若干规定》,及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的《关于对涉外广告严格把关的建议》、《新闻报道不得侵犯隐私权》等文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2000年5月出台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预防新闻侵权的若干规定》,它们从新闻报道采编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到最后内部的责任认定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有效预防了新闻侵权。)
记者注意保存证据(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要强化证据意识
这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因为报道对象往往也就是批评的对象,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容易错误地认为自己做了记录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记者的记录仅仅是个记录行为,而不能证明所记事情的真实性。所以,记者要尽可能多而全地搜集材料,“使用的材料要与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在逻辑上能够相互印证”。记者所做的记录“要尽量要求被采访者在每一页采访笔录上签名认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预防新闻侵权的若干规定》)。2002年4月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制的音像资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的证据搜集工作的。采访到相关材料后,一定要反复核实,拿到证据,才能给予报道。另外,由于我国民事法律规定诉讼的一般时效为2年,因此对于获得的证据,一定要做好整理和保管工作,在当事人没有起诉,没有出现诉讼时效中断(时效重新计算)的法定事由情况下,这类档案材料起码要保存2年。有条件的新闻单位尽量建立起自己的资料库,以备不时之需。)批评报道讲究艺术
注意小事、细节,用词用句:免职——撤职、第三节 新闻侵害公民权益的常见形式
新闻侵害名誉权 新闻侵害隐私权 其他侵权
新闻侵害名誉权
名誉权: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特征:法定性、人身专有性和财产关联性
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用发表新闻的手段使公民或法人的名誉受到伤害的行为 表现形式
1、事实不真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这是新闻传播中侵害名誉权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2、褒扬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
3、评论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4、言词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5、图片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主要表现为图片使用不适当或张冠李戴配错了图片而造成新闻侵害名誉权。
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
新闻侮辱行为 新闻侮辱行为是较常见的新闻侵害名誉权形式。侮辱行为是以语言、文字或动作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而新闻侮辱行为就是指在新闻作品中使用有损报道对象人格的侮辱性的言词,使其名誉权受到损害的文字侮辱行为。也就是说,只要侮辱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名誉受到贬损,就可视为侵权,而与事实真伪无关。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批评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规定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个别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例中,作品内容其侮辱性的性质并不明显,有时可能找不到明显的带有侮辱性的言词,但仍能令报道对象的名誉受到贬损性的伤害,仍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这方面的典型就是《广州日报》因1997年11月10日刊登《祸起女人乎》一文遭到的诉讼。该文在分析中国足球队输给卡塔尔队的原因时,称“问题出在一个女人身上,祸起女人”,“这女人是中国队下榻的东方大厦的一位副总经理,国家队出发时,她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中国队的车上,虽经好说歹说,女副总经理下了车,但中国队的主场之利,还有运气也随之被带走了,戚务生是役连出昏招,原来事出有因。”(最后以报社公开道歉为结果)
新闻诽谤行为 这是新闻侵害名誉权最常见的形式。所谓新闻诽谤就是通过发布虚假事实或发布基本内容虚假的报道以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虚假陈述是诽谤首要构成要件。”[14]这往往表现为作者无中生有,捏造虚假事实或因听信一面之词妄下结论造成对受害人的诽谤。比如,哈尔滨市自由撰稿人盛学友诉关向东、《服务导报》等社案。盛学友虽在1997年1月7日被刑事拘留,但在1998年3月20日被无罪释放了。而1998年2月17日关向东却在《服务导报》上发表《人生败笔——“有偿新闻”报道把盛学友送进监狱》一文,称盛已于1997年11月25日被判有期徒刑4年。最后法院判定:“盛学友在法院尚未对其定罪处罚的情况下,关撰写文章虚构了盛被判有期徒刑情节,损害了盛的名誉,应承担民事责任。”所以,事实是否确凿是决定是否构成诽谤的关键。
但是,在部分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例中,新闻报道不但使用了侮辱性言词,而且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这可称之为新闻侮辱诽谤行为侵权。1998年孙敏诉张育仁、《重庆法制报》等社名誉侵权案可以说是这类侵权的典型。张育仁在涉讼报社上发表的《这家伙,我认识》一文,不仅虚构了有损孙声誉的种种“事实”,还对孙的外形进行了辱骂性的描写。所以,法院判报社和张败诉是意料之中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名誉侵权的认定,既可以是作品的语言带有侮辱性所致,也可以是内容上的失实造成,两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成立名誉侵权。
新闻宣扬他人隐私行为 前文谈到,发布内容虚假的报道构成对个人名誉权的侵害,是否意味着凡是发布真实的报道就一定不会造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呢?当然不是。在这方面,英国学者曾有过“越真实,越诽谤”的论述,就是说,尽管报道的事件是真实的,若一旦造成公众对报道对象社会评价的降低仍构成侵权。这就是本文理解的宣扬他人隐私造成的新闻侵害名誉权。我国对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从立法、司法、法理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从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中可以知道,我国法律仍没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规定,而是把隐私权纳入名誉权范围加以保护的。这种作法虽然“弥补了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保护的不足,也为保护隐私权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将隐私权作为名誉权的组成部分,是不妥当的,且隐私权是一种独立的具体人格权,侵害隐私权是一种独立的侵权行为,是不应当也不能够把它们相混淆的”。这应该引起重视。
2、损害事实的存在
名誉损害:名誉的核心是社会评价,因而“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精神损害:伴随名誉受损一个常见的损害后果便是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即精神利益受到损害,往往是和社会评价的降低同时出现的。表现为受害人因被误解而造成精神的痛苦、怨恨、悲伤、忧郁、愤懑等情绪。财产损害
3、指向特定的受害人(徐良、李谷一)
侵害名誉权作品必须有特定的指向,就是说所涉及的受害人能够被公众辨识、指认。如果新闻作品并非指向特定的个人,那么就不会有受害人,当然就不存在侵害个人名誉权的官司。“所谓特定指向,一是作者明确有所指向,二是相对人明白指的就是自己,三是公众理解指的就是某人。”其中,第三项即可以指认是最主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第三人知道,就不可能造成对其社会评价的降低,也就不可能构成侵权。有特定的指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在作品中作者直接指明受害人的姓名、身份等,二是受众通过作品的内容可推导出具体受害人的身份。
作者明确有所指的侵害名誉权 这是最容易判定的新闻侵害名誉权形式,也是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下的畸形产物。在这类新闻侵权作品中,作者明确指出了所报道的对象,指名道姓地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伤害,从而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比如前文提到的盛学友案,涉讼文章《人生败笔——“有偿新闻”报道把盛学友送进监狱》在标题中就指出了盛的姓名,指向之明确是不言而喻的。,名誉权的被侵害人须为特定人,“然无须指定为某某,即以头一个字或别名绰号或联合数字与其他事实结合,而可知其为何人,亦为不可”。[22]这就是说,即使作者没有具体点出被报道者,但因为受众可以从相关新闻要素比如对背景、环境、特定时空等的描述中推导出被报道者的有关信息,使之得以被指认,这同样会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故意的过错和过失的过错)
所谓过错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起某种不利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不利后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在新闻活动中,主观动机的表现是多样的,或为报复、或为泄私愤、或为妒忌等而撰写新闻侮辱、诽谤他人。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引起某种不利后果,而由于疏忽没有预见或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心理状态。过失侵权也要承担民事责任。
新闻故意侵害名誉权 这是指新闻作者和新闻媒体明知作品中有损害他人名誉的内容,但却放任作品的发表,使得新闻侵害名誉权成为现实。这往往是因为作者或新闻媒体为追求作品的生动性或为吸引受众,凭主观想象无中生有地对事实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别有用心。新闻故意侵害名誉权主观恶性重,随着法制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加强,这类新闻侵权案件在日益减少。
新闻过失侵害名誉权 在新闻侵权中,过失侵权占的比例最大,而且越来越大。过失侵权一般表现为新闻失实、评论失当、用语不准或暴露他人隐私以及新闻机构因把关审核不严,使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作品得以发表。过失侵权也要负法律责任,这是因为过失侵权同样会造成当事人受到名誉和精神乃至财产方面的损害。另外,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民)复(1988)11号批复关于“报刊社对要发表的稿件,应负责审查核实”的规定也说明报社有义务杜绝虚假新闻。
新闻侵害隐私权
二十年的新闻侵权史,同时也是一部媒体自由与个人隐私博弈的历史,在已经发生的一起起博弈事件中,媒体的权利得到了司法审判的一次次确认,义务也被一次次地具体界定,隐私的定义更加明确,保护的范围也一步步细化了,今天,这种博弈仍在进行。
侵害隐私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隐私可能是邻里互骂、街坊的口口相传,也可能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渲染他人的私生活,毫无疑问,媒体的加入,扩大了隐私信息的传播,也加大了对隐私被侵犯者的伤害。
媒体,从本质上说,与隐私权之间蕴含着天然的对抗。
人们一方面为私生活的安宁希望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另一方面又要求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希望更多地知悉国家和社会的情况。
现在,媒体更市场化了,抓住读者的视觉决定了媒体的生存,而贩卖各种各样的隐私,有利于提高媒体的阅读率,媒体比以前更加热衷于推销隐私了。这其中,媒体也使用了更多的方法来获取各种隐私。
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其性质为绝对权,公民享有保护私生活安宁与秘密的隐私权,任何他人负有不侵害该合法权利的义务。隐私在本质上是一种有关个人私生活的秘密信息
新闻侵害隐私权,是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他人隐私而使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隐私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隐私的主体希望隐私不为人知,而新闻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让新闻信息广为人知,这两个显著的特点构成了新闻报道要求和隐私保护要求的严重冲突,冲突的结果就是,如果新闻媒体一旦报道了事实,必然是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严重的侵害。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1、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存在:侵害隐私权的作品已经发表、新闻作品中包含有他人隐私。
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
3、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精神痛苦、财产损失。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侵害隐私权的表现: 公开、宣扬隐私 侵入私生活区域
媒体侵害隐私权诉讼分为两类:
采访方式侵害隐私权(程道平诉竹山电视台)
非法侵入民宅强行采访、对非公众人物随机采访、未事先取得被采访者的同意强行摄影、采访遭拒绝后不断以电话等方式骚扰、窃听电话、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偷拍偷录。
在诉讼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隐性采访问题,后面会专门讲述。报道内容侵害隐私权
名人婚恋和家庭情况; 婚外情、同居; 他人不光彩的历史;
强奸、侮辱妇女等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照片或足以使读者辨认其人的特征;
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肖像等和他们的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个人档案材料以及当事人其他不愿意向社会公开的过去的或现在的纯属个人的情况等。
行为认定
侵害隐私权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极易判断,这是因为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的直接关联性,行为直接导致后果的出现。侵害隐私权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受害人的私人秘密信息予以揭露。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侵害隐私权是一种过错责任,侵权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故意或过失
对少年儿童隐私的侵犯
对受害者的隐私侵犯《白冰冰绑架案》
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事由 公共利益 公众人物
权威消息来源和公开记录 公开场所 当事人同意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
是参照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即《民法通则》规定的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由于隐私权一旦侵犯很难挽回,所以主要是前三种赔偿方式。
明星生活频频被曝光 自爆隐私问题
为了出名自爆隐私,不惜出卖自身借助传媒扬恶名者,大有人在。1995年《绝对隐私》热卖揭开了隐私商品化的序幕 隐私披露成为传媒的需要 网络成为隐私发布的适宜场所
侵害姓名权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假冒、盗用。
主要涉及干涉、盗用和假冒 不仔细核实,把名字写错
冒名顶替,进行非法牟利的新闻活动
侵害肖像权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一种是合理使用,可以未经当事人同意 一种是非法使用:
1、未经本人同意非法拍摄并使用其肖像;
2、歪曲使用他人肖像(恶搞、丑化)
3、假冒新闻宣传名义使用 举例: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
侵害著作权(播放视频:锵锵三人行)著作权是一种知识产权 主要包括人身权、财产权
人身权涉及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指作者和著作权拥有者享有的作品转让、收取或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情况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等 时事新闻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关于抄袭、剽窃问题
近年来学界、高校出现的学术腐败 典型案例:北京大学王铭铭、《南大引进剽窃博导》、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涉嫌剽窃、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叶中涉嫌抄袭事件
抄袭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前者直接将他人作品据为己有,后者将他人成果改头换面。要害是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第四节:隐性采访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电视台,报纸及其相关新闻类杂志等新闻媒体为了增加节目收视率或者报纸发行率,都在举办一些暗访式新闻报道。记者通过暗藏的摄象机镜头或者假办相关人员深入各种场所.把一些不敢公开的、不愿意公开的社会阴暗面在电视共众或报纸读者面前曝光,揭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制假返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执法、色情场所的卖淫嫖娼行为等难以看到的场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法治在线》等栏目,也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报道方式。(先播放一段视频《焦点访谈》)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一:适合隐性采访的新闻报道类型
1、揭露或批评性报道(隐性采访在中国勃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记者对河北省无极县假药市场的暗访,这是中国电视界第一次采用隐性采访的报道方式。)
2、亲身体验性报道(啤酒女郎)
二、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暗访资料的证明力极强,记者携带摄录设备,将当事人不愿或不敢公开的活动和谈话记录下来,有其他证据无法拥有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2002年底,《楚天都市报》记者乔装打扮混入乞丐堆,过了四十多天的乞丐瘾,此后出版了《卧底当代丐帮》。
2、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违法违纪现象
3、检验考核型报道
三、隐性采访的方式 观察式暗访
记者没有加入到事件当中,影响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他只不过是替公众听到了、看到了真实的情况,只是一个旁观者,这种暗访可以称之为“观察式暗访”。
特点:只做一个看客,不做任何误导他人的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栏目在电讯企业处理投诉的现场的录音。
《新闻晨报》记者守候三天目睹医疗垃圾流失过程:《用过的针筒被捡走了……》 体验式暗访:
记者没有刻意捏造身份,但却加入到事件当中的暗访,美国教科书将它界定为“被动的欺骗”。
特点:记者的行为对被采访者有误导作用。例如:《经济半小时》记者带着暗访设备对长沙某性病治疗诊所进行了一次暗访,他们排队挂号,分别就诊,这一切全部被记者的眼镜式微型摄像机拍摄了下来。
这是典型的体验式暗访,记者以患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对医疗机构展开调查,亲自就诊,亲身检查,经历了许多和其他病人一样的就医过程,以铁一般的事实揭露出一个打着治疗性病的幌子,谎报病情,诈骗钱财的性病防治研究所的面纱。诱导式暗访
记者捏造身份和目的,加入事件当中,影响事件的进程和结果的暗访,美国教科书将它定义为“主动的欺骗”
特点:记者身份明确、目的明确(都是虚假的),与被采访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引诱被采访者进入自己设置的圈套。偷窃式暗访
记者隐瞒身份,用非正常的手段获得消息。偷窃式暗访的保护伞是重大公共利益,如战争、罢工
特点:记者扮演着类似“卧底”的角色
四、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
为了检验海关的安全检验能力,美国一电视台的记者避开海关的检查,将15公斤贫化铀带进了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发言人对这类行为的指责如下:记者不能仅仅为了向读者说明这节银行的安全保卫不到家而去抢银行。
在以上事件中,记者携带贫化铀的行为实质上已经触犯了刑律,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如何才能把握好法律的界限,这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理论研究者一直关注的热点。
1、隐私与隐私权
个人秘密即为隐私。隐私不是完全不可以披露,但是是都披露的决定权在于个人。只要当事人同意,隐私内容就可以被媒体报道,然而,隐性采访,也就是偷拍偷录,恰恰剥夺了每个当事人的这份决定权,因此,隐私权就成为暗访与偷拍的头号法律陷阱。
隐私权的内容包括: 个人空间隐私权 信息隐私权
个人自主性隐私 侵犯隐私权的情形
不合理地侵入他人的私密领域: 不合理地公开他人的私生活: 中国法律怎样保护隐私权 宪法、民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邮政法、收养法……
2、窃听窃照器材:
《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媒体使用偷拍偷录设备并未经过授权,不属于合法使用,媒体所处的地位和公民一样,并不存在特权,媒体在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的时候已经处在违法的状态,相当于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和黑色地带的边界游走。如果窃听窃照器材不能用于正当的目的,特别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则无疑进入了法律的黑色地带,“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最”的法律陷阱正在等着。
3、暗访素材的证据效力: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1995年规定“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谈话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001年,上述规定被废止,出台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民事诉讼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试听资料或者与试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而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是却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时,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偷拍偷录得到了大大的解放。其实,司法解释的规定十分明确,偷拍偷录可以作为证据的条件十分严格,至少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合法的手段取得,二是由其他证据佐证,三是无疑点。
4、陷阱取证的危险性
去年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若干年前,美国的司法界曾有过相关的讨论,“如果警察冒充妓女或者嫖客,是否合法?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警察假扮妓女或者嫖客,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在诱使人们犯罪,有些有犯罪企图而没有犯罪行为的人,可能由此真的走上犯罪道路。”
而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也存在着陷阱取证采访的问题。
5、新闻记者没有违法犯罪的特权
新闻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说真话,揭真相,尤其是专门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们更是觉得使命艰巨,责任重大,要为公众的利益鼓与呼,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理由。
有的是在安防和偷拍中触犯了法律,有的是为了获得新闻素材而不择手段,还有的是特权思想导致的违法。
所以,认为新闻记者为揭露真相而享有特权,这是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又一个法律陷阱。
教唆犯罪、以身试法;《亲历盗墓》
新闻采访的善意原则:
五、隐性采访的道德悖论
1、可以靠欺骗来获知真相吗?
学者认为,诚实应该居于道德规则体系之首,讲真话是新闻的生命。可以说,在社会百业中,新闻与诚实有着最密切,最直接的联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然而,暗访和偷拍这些隐性采访确实在不向采访对象亮出真实身份,说明真实采访意图的情况下履行职业行为的,这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动摇新闻界的公信力。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曾经数次拒绝颁奖给隐性采访的作品,一位评委的评论最具有代表性:“获取新闻的手段不诚实,又怎能为诚实和尊严而奋斗。” 华人女主播宗玉华的一次欺骗式采访: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金里奇的母亲对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的评价。
新闻界认为,欺骗是用小罪孽获取大好处。
但是很多国家的新闻道德准则中,都规定了新闻记者只能使用正当的手段来收集信息。
2、都是为了高尚的目的吗?
某些著名记者在为暗访和偷拍的采访手段辩护时强调,我们是为了正义而高尚的目的。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记者偷拍暗访的主题都与社会大众的利益,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相关,但也有无数的资料表明,现在中国新闻界正在因低俗之风盛行而变得病态。
媒体为“偷窥文化”推波助澜
“色情加曝光”的暗访故事特别多
不少记者假借曝光监督的名义,其实是迎合低俗受众心理从而赚取商业利益。
播放视频
(中央电视台关于隐性采访的讨论)案例
(课堂提问,请学生讨论隐性采访的道德界限)
六、隐性采访的禁区
1、国家秘密
2、司法秘密
3、商业秘密
4、个人隐私
5、未成年人
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 篇3
一、我国的公民新闻实践
新西兰学者Luke Goode认为, 公民新闻是指一系列基于网络的、普通用户参与的新闻实践。它包括对当前事件的博客写作、照片和视频分享以及发表目击者对当下事件的评论。有时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包含诸如重新发布、链接、贴标签、排序、修改或者评论别的用户或者专业新闻发布者发表的新闻材料, 在其中公民不必成为内容制造者就可以参与新闻的过程。
我国公民新闻实践的起步较晚, 但具有成长迅速、备受关注及收效显著等特点。2011年的浙江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被认为是我国公民新闻的发端。7月23日, 网友“袁小芫”发出了关于该事故的第一条微博;不久后, 网友“羊圈圈羊”在事故车厢内发出第一条求助信息;数据显示, 微博上网友发出消息的时间比最早报道的传统媒体早了40分钟。微博的普及, 使“人人都是记者”的理想真正成为可能。
在突发事件中大显身手后, 公民新闻又在政治丑闻类新闻中扮演了“突破手”。2012年11月20日16点41分, 北京市民朱瑞峰在网络上发表其独立调查采访的报道“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接受性贿赂与少女淫乱视频”。这一消息经前南都记者纪许光微博转发后, “雷政富”一词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词。重庆市委三天内即研究决定免去雷政富书记职务, 并对其立案调查。雷政富被“双规”, 创下了舆论监督63小时告倒正厅级高官的历史纪录。朱瑞峰不是专业记者, 但他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专业记者都难以实现的媒体监督。
公民新闻一方面让普通公民真正拥有话语权, 使多维度舆论监督变成可能;但另一方面,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 缺少把关制度的公民新闻也会有意无意地制造虚假新闻, 误导舆论, 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二、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我国学者黄旦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 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 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的发展;第二, 新闻媒介在性质上是独立的专业, 不能在政治上依赖于任何党派、团体, 更不能做政府的耳目喉舌;第三, 社会媒介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公众;第四, 新闻媒体要有效经营, 自负盈亏;第五, 新闻媒体要有一定的约束机制, 做好自律他律。由此可见,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是传播事实、真理和真相, 在具体的实践中则是追求客观、独立、自由地进行新闻报道, 并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体系中, 对社会负责, 服务公众。
比照国内的新闻实践, 新闻专业主义描述的图景似乎从未在新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出现。若以这个历史的定义来观照新闻专业主义, 其对新闻形式与媒介形式 (只关注传统媒体) 的界定无疑是过时的, 是落后于当前整个新闻生态的。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核和目标不应泯灭, 其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在新媒体时代理应更加强调。新媒体时代, 在价值观念更多元、思想意识更复杂的传播环境之中,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唤似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强烈。
三、公民新闻重塑新闻专业主义
公民新闻的发展与突发事件、公共危机、自然灾害、政治丑闻等重大的公共事件密切相连。我国的公民新闻往往是在主流媒体与公共机构无法触及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 例如一些专业记者无法到达或及时到达的现场, 一些专业记者无法或无力触及的领域。而这些“缝隙”恰恰是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最关注的热点。公民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知情需求。而在这些重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 广大受众接受着非专业甚至不够客观的信息, 也曾极易轻信、受到鼓动, 但在新媒体提供的便于发言、便于讨论的平台上, 受众将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讨论, 成为更有媒介素养的公民。受众的这些变化又将促使不专业的公民新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内化于公民新闻之中。
公民新闻再塑新闻专业主义,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突破新闻审查
公民新闻在某些方面打破了政治、经济因素对媒体的操控。在政治方面, 政府通常通过新闻检查制度、发言人制度来管控媒体的舆论导向, 即使在新闻媒体内部也存在政治把关, 自我过滤掉一些敏感话题。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更多更便捷的渠道, 且信息传递迅速, 继而发展成为难以被传统因素管控的媒体形态, 因为面对海量的信源和用户, 管控的难度太大, 也很难做到及时“灭火”。这样一来, 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大大减少, 新媒体平台就能够呈现更加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
(二) 众多主观逼近客观
绝对的客观是无法实现的, 没有立场就没有观点。但是对于客观还可以这样理解:多数人的主观能够逼近客观。新媒体平台能大大增加信息传播的渠道以及对事件报道的人数, 相应的, 报道的角度和发表的观点也大大丰富, 这使事情得以从更多角度更多方面呈现出来。即使这些信息中有不真实不确切的地方, 在多数人的讨论与检验之下, 谣言往往能被最大限度地对冲掉, 事实的真相终会水落石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 也是其在传统媒体时代难以企及的目标, 但在新媒体时代, 在公民新闻的推动下, 客观性的实现被大大推动了。
(三) 培养民主辩论意识
公共性公民新闻对权力极为敏感, 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民主监督机制, 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 而正是庞大的公民群体的广泛参与, 同时使得公民新闻真正做到了民主监督的动态化、常态化。在实际运作中, 一则公民新闻的发布, 往往能引发更多公民的参与, 新的信息不断加入, 新的观点不断呈现, 直至出现舆论放大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公民通过参与网上的讨论, 不断地学会意见的表达和接受, 民主辩论的意识得到培养, 公民将在互相说明互相说服中理解和包容对方。新媒体和公民新闻突破了单向传播的简单线性模式, 传者和受者的绝对地位被打破, 微博上所有的用户都是参众。平等地讨论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有了长足进步, 用新闻专业主义的观点看, 这有助于探讨和发展真理。
(四) 逐渐重视传播的专业性
公民新闻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 从最初的“爆料”提供简单的信息, 到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调查和发布, 公民新闻的实践越来越具备专业的素质。
不仅如此, 一批拥有更高追求的职业媒体人为了摆脱媒体的束缚, 纷纷离开了供职的单位加入公民新闻的大军, 或变身网络“大V”或经营自媒体, 渐渐在新媒体上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领袖。他们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公民新闻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随着关注他们的“粉丝”越来越多, 由他们的账号发布的信息有时比传统媒体有更强大的传播效果。
摘要:多数研究将新闻专业主义视为整体静止的概念。其实新闻专业主义不变的只是最根本的理想和追求, 实现形式和手段则应补充与时俱进的内容。新媒体时代, 公民新闻确实在许多方面消解了传统新闻专业主义, 但同时它也在另一些方面再塑了新闻专业主义, 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也因此让新闻专业主义更加接近现实。
18 网络文明小公民 篇4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形成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以及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
本课采用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在学习方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学习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环境和教学准备】本课在网络教室进行,使用多媒体教学控制软件、演示课件、以及《网络文明小公民》专题网站,实现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网络上浏览、查找、下载信息。大家觉得网络上的内容多不多呀?你喜欢在网上干些什么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入新课,在网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同学们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呢?结合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概念和危害。教师总结: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和帮助的同时,往往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成长。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文明、健康上网,如何做个网络文明小公民。
二、新授环节:通过电子教学软件播放关于病毒危害的动画。同学们,美丽、可爱的熊猫图标后面原来隐藏着的是一个横行一时、破坏力极强的计算机病毒!看了这段文字,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初步感知计算机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危害巨大,在网络上横行的可不止“熊猫烧香”病毒一个,有成千上万个比“熊猫烧香”更厉害的病毒横行于网络,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正常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所以我们不能被生活中的一些假象,特别是网络上的一些假象所迷惑!关于计算机病毒,你想知道一些什么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广播出示: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3、计算机病毒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4、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后一般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危害?)
针对上述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浏览《网络文明小公民》专题网站,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逐一分析解答上述四个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并适时广播演示。教师通过举例人感染了病毒,生了病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来说说如果计算机中了毒怎么办?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安装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备份数据。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杀毒软件,并强调装了杀毒软件不是就此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因为病毒在不断地升级、变种,新的病毒又层出不穷,所以要养成及时更新、升级杀毒软件,及时查杀病毒的习惯。
人可以通过打各种疾病疫苗,锻炼身体,来预防病毒侵入。让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呢?学生自由的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补充: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全补丁、安装防护软件(如360安全卫士、各类防火墙)、或是安装硬件保护卡、封闭常见木马(蠕虫)的入侵端口等方法来尽可能地不让病毒入侵你的计算机。
新授“文明上网”知识:病毒只是我们上网过程中遇到的一种麻烦,对付计算机病毒,我们可以查杀和防范。对于我们这些十一二岁已经开始在因特网中遨游的网络小公民来说,大家觉得又该怎样才能做到文明、健康的上网,做个网络文明小公民呢?(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齐读一下。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收获?请填入教材上的“成果蓝”。填写、交流体会和收获。教师作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我们还了解该如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知识,希望这些知识能促使大家早日成为一个“网络文明小公民”。
【教学反思】
【网络公民新闻】推荐阅读:
公民网络参与08-10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09-03
培养网络公民的责任感07-15
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07-28
公民文化与公民参与08-24
浅议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及意义09-27
全球公民05-21
公民塑造05-25
公民意识07-11
公民舆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