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民

2024-05-21

全球公民(共7篇)

全球公民 篇1

在百事崭露头角

1955年, 卢英德出生在印度东南部的港口城市马德拉斯, 父亲是会计师, 母亲是位家庭主妇, 但常常会在晚餐时向卢英德和她的妹妹介绍一些国际性的问题, 让她们设想自己是总统或者首相, 比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时代, 她颇为得意的一件事, 就是说服父母和老师, 在她念书的教会学校里破天荒地组建了一支全是女孩的摇滚乐队, 并曾“轰动一时”。

20岁那年, 卢英德在印度加尔各答管理学院取得MBA学位后, 在印度的强生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1978年, 她带着自己积攒下来的一点钱, 登上飞机, 去大洋彼岸寻找自己的“美国梦”。

她先是到耶鲁大学念书, 白天上课, 晚上就到一家公司做接待员, 每天从午夜工作到早晨。拿到学位后, 面临找工作的她却窘迫得买不起像样的正装, 求职也是处处碰壁。一次情急之下, 她想到了自己平时穿的印度纱丽。当她披上美丽的纱丽站在面试官前, 从对方的眼睛里, 她知道自己这次不会再失败了。她拿到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聘书, 这是她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

从此, 卢英德开始了她在美国的职业经理人的生涯。1994年, 39岁的卢德英凭借摩托罗拉公司高级企业战略顾问以及ABB公司高级副董事的经历, 在美国商界小有名气。当她收到时任百事公司首席执行官韦恩·克洛维的邀请时, 仍一心想着要去给当时“世界第一CEO”的通用公司的杰克·韦尔奇工作。而当克洛维告诉她“百事比通用更需要你”时, 她正中下怀, 毫不犹豫地加盟了百事, 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

初到百事, 卢英德很快就以自己的敏锐和果断脱颖而出。当时, 百事公司的餐厅业务开始出现停滞, 必胜客、肯德基等全都面临运转困难的问题, 而且在海外业务上, 老对手可口可乐已经抢去了70%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一困境, 她首先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 并亲自跑到美国郊区调查。当她发现快餐市场已趋于饱和, 不动产是一个越来越难获利的投资时, 果断建议百事将餐厅业务分离出去, 单独成立一家公司, 仅这一项措施, 就让公司减轻了三分之一的负担。

1998年和2001年, 卢英德凭借自身擅长企业评估及研究的经验和优势, 再次充分展现了她在经营上的天赋。她分别以33亿美元全盘收购世界著名的100%果汁生产商纯品康纳饮料有限公司, 以140亿美元收购了桂格麦片公司, 后者也是百事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这两项收购为百事带来了桂格麦片及佳得乐运动饮料, 壮大了它的非碳酸饮料业务。这一年, 她成为了百事公司的首席财务官。

永远以善意度人

经营上的独到之处让卢英德引领着百事一步步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 而她特有的处世方式也让她在公司的管理中获益匪浅。

卢英德觉得, 她得到的最好的忠告, 是父亲给她的“永远以善意度人”。她说, 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 都当作他是出于好意, 这样你就会惊奇地发现, 它完全改变了你与人打交道或处理问题的方式。”

2006年9月的一天, 当她得知自己即将成为百事公司下一任首席执行官时, 并没有欢天喜地地告诉家人, 而是出人意料地跳上飞机, 跑到科德角去找正在度假的迈克·怀特。

怀特是卢英德竞争首席执行官时的最大对手, 他们共事多年, 都曾做过首席财务官。当她在科德角机场着陆时, 怀特已揣着一张祝贺晋升的卡片在机场等她。见面后, 他们一起在海滩漫步, 在怀特的海滨别墅里弹琴高歌, 这一切, 都是卢英德为挽留怀特而做的努力。

最终, 怀特决定留下来协助她。此后凡是重要会议, 卢英德都会坚持让怀特坐在右边紧靠她的位子。怀特这样形容两人的关系:“我演奏, 她歌唱。我们就是这样的合作伙伴。”而卢英德也表示:“我把怀特当成最亲密的伙伴。对他而言, 当CEO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种行为方式, 为卢英德赢得了极好的人缘, 这也让她在上任时, 拥有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顾问班子, 三位百事公司曾经的CE O共同对她进行指导:雷蒙德在他位于达拉斯的家中与她保持联系;雷蒙德的前任罗杰·恩里克则坐镇加州家中;86岁的百事公司共同创办人肯德尔则在卢英德会议室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里。雷蒙德说:“如果她需要帮助, 她就会得到, 如果她不需要, 我们也不会打扰。”而卢英德则说:“他们过去都是我的老板, 也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她确实有着一些与我们通常看到的CEO不太一样的地方。”那些熟识她的员工说。一位咨询顾问回忆自己在一次投资会议上向卢英德陈述报告时的情形说:“其他首席执行官们都是端正严肃地站在台上, 但是她却亲切地坐在演讲台边, 用非常平等的方式谈话, 让大家觉得整个氛围亲切得就像是一次家庭交谈。”的确, 作为掌管世界500强公司的女老总, 卢英德看上去和人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她着装风格非常活泼, 还坚持在每一位同事生日时都送上生日蛋糕, 且不论同事是40、50还是60岁, 她都会送上“35岁生日快乐”的祝福。

让百事更“健康”

作为一个被人们诟病多年的容易导致肥胖的公司的总裁, 卢英德本身却是个素食主义者, 多年来一直谈论“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她都不像是那种领导制造含糖苏打水和咸味小吃的人。

但也许, 这正是百事选择她作为首席执行官的原因。上个世纪末, 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百事的两大旗舰产品——百事可乐碳酸饮料和乐事系列咸味零食却完全与市场的需求背道而驰。接任CEO一职后, 卢英德就开始着手对百事进行重组, 决定至少半数以上的创新和投资必须用在健康产品上。

为此, 她提拔了一名内分泌科医师出身的员工掌管研发部门;斥资13亿美元收购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制作豆乳和橙汁饮料的公司;在她拟定的“目的性绩效”三大经营策略中, “用健康食品来调和牟利冲动”摆在了第一位, 其次才是“尽可能小地破坏环境”和“善待员工”。

但是, 这也并不是说百事完全成了一家健康食品公司, 它的大量产品, 约70%左右仍被它自己委婉地叫做“使你快乐”的食品。不过, 根据百事公司进行的一系列收购、改变产品组合等, 即使是在墨西哥等喜欢油炸食品的市场也是如此行为的事实来看, 说明它的战略转变并非仅仅是做秀。“如果想的就是让这家公司变成一个一分钱不浪费的吝啬鬼, 实现两位数的收益增长, 而不关心其他任何事情, 那将是我的错误。”卢英德说, “今天很多跨国公司的规模已经比许多国家的经济庞大了, 我们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小型的国家。如果这些公司不做负责任的事情, 那么谁来做呢?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改变呢?”

最为艰难的决定

卢英德的努力, 给百事公司带来了“越来越健康的食品”的良好形象和口碑的同时, 也拉动了百事的业绩逐年上升。2007年第四季度, 百事可乐销售收入上涨了17%, 达到123亿美元, 运营利润上涨了17亿美元。这一业绩, 让一向严苛的美国行业分析师也不得不赞誉百事可乐“在困境中证明了强大的灵活性”。

然而, 华尔街的分析师同时认为, 2008年对百事公司来讲才是挑战真正来临的时刻。百事可乐的休闲食品包装不如可口可乐;健康型产品的售价相对较高, 可能遭到有节约意识的消费者的抵制;灌装碳酸饮料甜度较高, 它的宿敌可口可乐公司已投入巨资推出无卡路里的“零可乐”, 展开可乐大战;产品成本占据了总收入的25%, 而可口可乐则为11%, 这导致百事原料成本在2008年上浮了6%, 而可口可乐这一数据则为零。

这些事实, 在全球市场疲软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 越发让百事公司面临着十年来最艰难的挑战。百事可乐200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 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112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101.7亿美元上升11%, 然而净利润却由上年同期的17.4亿美元降至15.8亿美元, 下降了9.5%。消息公布当日, 百事股价最多下跌了12%, 创下1982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市场在下滑, 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 但她同时告诉记者:“2008年三季度盈利下降的跨国公司绝非百事可乐一家, 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 百事能保持这样的业绩, 已是相当不容易。另外, 每股收益的下滑也有汇率方面的因素。”

2008年10月14日, 百事可乐宣布裁员3300人, 这相当于百事可乐全球员工总数的1.8%。卢英德说:“在做这个决定的两三个星期前, 我始终睡不着觉, 我真希望我可以不用做这样的决定。这是在我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最为艰难的一个决定。”

幸而, 百事的困境并非没有突围之路, 它的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令人兴奋。三季度负责国际业务的百事国际集团营业收入由同期的27.82亿美元增长至33.29亿美元, 上涨19.66%, 净利润由43亿美元增至50.6亿美元, 上涨17.67%, 海外市场对百事公司总利润的贡献率已达22%。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说:“我们相信在新的生产计划, 附加定价, 紧缩的成本控制和不断降低的日用成本将抵消减慢的增长线, 百事公司在明年能够再次报出至少每股10%的收入增长。”

做一个全球公民

一个值得玩味的例子是:2007年12月, 百事最大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公司也换了新的CEO——穆赫塔尔·肯特, 他是一个土耳其人。全球两大饮料巨头的首席执行官都来自发展中国家, 人们在惊叹海外市场越来越成为食品饮料业巨大潜力市场的同时, 也在观察、期待跨国公司在非母国文化者管理下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局。

对于在百事这样一个“生产正宗美国产品的正宗美国公司”里的最高管理者, 卢英德的印籍身份常常被很多人提起并追问, 每当时此, 她总是感激印度文化在自己身上的烙印, 同时坦然笑言:“我必须做一个全球公民”。

在她看来, 全球化时代, 当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村落, 无论哪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 都有可能而且也需要在自己的文化之外, 适当地接触并吸收其他文化的养份, 更多地去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

“现在是全球化时代, 如果你想管理一个跨国公司, 你就必须是一个全球公民, 必须了解全世界。如果你不能以全球的视野和思路来看待各地市场的话, 你就做不好经营。”卢英德指出。

正是得益于这种全球视野下的全球公民理念, 让她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对于百事的重要性, 并最终通过占据这些市场的方式在世界饮料和食品市场中取得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卢英德似乎并不满足, 她认为全球公民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就是对责任的担当, 这在今天全球利益关联空前紧扣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 跨国公司需要在这方面更多地参与其中。

选自《中国外资》

韩国彩虹青年全球公民项目 篇2

我们还有一项活动名为“全球公民日”,学生可以在自己相邻的学校当中寻找伙伴共同合作,并在年末发表一个“全球公民宣言”,内容可以是表现自己的一些担忧,以及未来想要完成哪些既定目标等。2014年,有超过90所学校参与了这项活动。大部分教师反映,学生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项目,并且展现出很大想解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问题的兴趣。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活动中,学生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行动方,作为同样一个非常公平、非常有力量、可以带来社会改变的个体。在韩国,学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考试压力,这样的项目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知识,自主进行学习,了解整个社区、了解整个世界的近况。

这个项目的负面影响之一是,主导项目的老师很难制定出非常细致的学校项目和安排更多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活动,因为学校的课业安排非常繁忙。其中一些老师也提到,这个过程虽然很困难,但是非常期待看到学生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带来的改变和进展,所以他们非常期待能够进一步展开这项工作。

另外一个没有意料到的评论是,有一些从2011年到2012年一直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被最顶尖的大学录取,因此他们的教师和家长认为这个项目非常棒,可以帮助学生升入一流大学。当我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我们希望能够真正改变社会现象,改变我们教育体系当中的不良现象,但是可能这其中存在一个悖论,就是这个项目本身的成功可能会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但是整个过程的尝试还是非常有益的,不管是对优质教育还是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而言,都可以给学生更好的机会来学习,真正地做自己,能与他人进行合作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学习进程应该更加丰富。在21世纪,不管这样的技能组合还是优质教育的内容,都应该得到强化。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也促进了教师自身能力建设的加强。

全球公民 篇3

一、加拿大及其公民教育概况

1. 加拿大地理人口环境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国土面积约998万平方公里,跨越北温带和北寒带,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显著。人口集中在东部和西部沿海,以及靠近美国的哈得逊河流和五大湖地区,气候整体而言较为温暖湿润。[2]全国由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极为多样的10个省和3个地区组成,各地人口特征十分明显,魁北克为法系、北部各省为原住民、中西部诸省为多样化的欧洲裔民族聚居区。[3]以上特点构成了这片广袤土地上人口的多民族和多语言特质。

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11年5月10日,加拿大人口数量为33,476,688人,[4]人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少于3.5人。2006年至2011年间,加拿大65岁及以上的人群比例增加了14.1%,即接近500万,而14岁及以下的儿童比例却只增加了0.5%。[5]由此可见,加拿大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非常突出,这便是当前加拿大热情接收各国移民的现实需要。

加拿大特殊的地理人口环境构成了其开展公民教育的特殊土壤,其多民族、多文化的格局导致其同质社会文化形成之不可能。在未有统一国民文化及国家认同的条件下,加拿大旨在服务于维系现代国家形态的公民教育将呈现何种图景呢?

2. 多元文化境遇下的加拿大公民教育

加拿大学者麦克雷德(Mcleod)指出:在加拿大联邦成立之前,为政治及社会角色而培养人的理念便嵌入在教育之中,并且将该理念作为社会和公民幸福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由此可见,加拿大关于“教育是国家最好的安全措施”[7]的共识在很早就已达成。但是加拿大自从在公共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以来,涉及的主题和内容却始终处于修正之中。

20世纪头几十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强调让年轻人初步了解公民的角色,以两个核心目的为主导:第一,培养其作为一个“好”公民的人格特质;第二,培养一种“身为加拿大人”的意识。[8]奥斯伯恩(Osborne)将这一阶段描述为加拿大学校公民教育是“将儿童加拿大化作为国家建设的工具”时期。[9]20世纪20~50年代期间,由于受到战争余波、国家自治和爱国意识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其公民教育加大了对与民主相关的个人责任的关注。20世纪后半叶,加拿大公民教育中逐渐渗透了与世界和平行动、人权与自由宪章(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等相关主题。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对学校公民教育的关注主题变得多元,此阶段文化多样性、人权、全球理解和主动参与等主题成为公民教育新概念的一部分。[8]

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曾一度由于对移民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过度关注而下降。[11]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加拿大公民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导致的结果便是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除了为其共同政治体进行服务之外,更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即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观以及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差异的公民资格观的核心包括差异的公民认同、差异的族群认同及公民德行三个方面的意蕴。[12]

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主要通过一系列综合的社会研究课程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政治教育,或称公民学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强调政府的结构和制度。(2)法制教育。主要让学生学习法律的原则和概念、立法与司法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3)人权教育。自1982年颁布宪法以后,加拿大的人权与公民权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少,[3]人权在公民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4)国际和全球教育。国际教育与全球教育相关而独立。国际教育强调有关国际事务的知识,重在促进国际知识的获得。全球教育更加关注地球整体,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5)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通常包含在科学课程之中。(6)多元文化教育。自1971年加拿大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后,全国的学校都把多元文化教育看作整个课程体系的一部分。[14]从以上教育内容可以看出,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中已然包含不少“全球公民”教育的影子。

二、加拿大公民教育走向“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将“多元文化主义与全球化是新世纪澳大利亚‘全球公民’教育改革的两驾马车”[15]这句话用在加拿大身上也再合适不过。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萌芽与其多元文化主义的传统密不可分。同时,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详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时段人们关注的议题和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分为提倡时期、研究与开展时期两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提倡时期

研究“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学者曾指出:“全球公民”教育思想是对已有公民教育理论的补充和改造。[16]与此类似,加拿大的“全球公民”教育也体现为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的改革。加拿大的公民教育一直蕴含着“全球公民”教育的因素,但是正式提出在公民教育中发展全球观念并制定相关计划却是20世纪末期才有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CIDA)的资助以及对于全球团结的宏伟愿景的促进下,加拿大学校和社区组织团结一致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全球社会的成员。[17]而此前的公民教育课本中更加关注国家问题,而不是全球问题。[18]

2001年,为使跨学科的国际公民观念成为可能,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日本静冈大学共同制订了一个长期计划,即“JASPER计划”。该计划是研究加拿大和日本中学生对于“世界公民”的看法。在3年的时间里,在日本和阿尔伯塔省会埃德蒙顿的科学和社会学课程中,学生们讨论、设计和执行跨学科的计划,来探讨面临全球问题的公民的责任。该计划最后形成了对于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改革的建议。[19]

此类研究代表了对“全球公民”教育的探索,此时期即是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提倡时期。也正是在此阶段,加拿大的正规学校、非正规学校以及非政府组织逐渐将培养“全球公民”作为教育的一项目标。

2.21世纪初至今的研究与开展时期

加拿大学者舒尔茨·李勒特(Shultz Lynette)于2007年在《阿尔伯塔教育研究期刊》(the Alber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全球公民而教:相互冲突的议程和理解》的文章。在文中,舒尔茨犀利地指出,“正是对于全球公民身份理应包括哪些内容的理解上存在的意见分歧,导致了全球教育或全球公民教育有效性的降低”。[20]此外,他还总结出对于全球化理解的三种倾向:新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改革主义,并进一步阐明不同全球化解读下对于“全球公民”的不同界定。这一讨论和剖析对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开展时期的典型代表成果。

与此类个人研究相呼应,由阿尔伯塔教师协会(the Alberta Teachers’Association,ATA)出版的《阿尔伯塔教师协会杂志》(ATA Magazine)对全球公民身份及教育也进行了持续的宣传报道。如2006年刊发了《全球公民是对未来的投资》(Global Citizenship Is an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一文;2009年冬季发表了关于全球公民的一系列文章,如《全球公民的面孔》(The Faces of Global Citizen ship)、《关于全球公民的所有》(All about Global Citizenship)、《超越教室的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 Goes beyond the Classroom)等。这些努力都为建构“全球公民”概念及开展全球公民教育活动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将全球公民和信息与通讯技术素养联系起来也成了“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主题。瑞秋·莫尔(Rachel Moll)及邓·肯(Don Krug)在2008年发表的名为《运用网络2.0实施全球公民教育项目:处理道德和伦理问题》(Using Web 2.0 for Education Programs on Global Citizenship:Addressing Moral and Ethical Issues)的文章,提出了在“全球公民”教育处理道德和伦理问题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建议。[21]

同时,加拿大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的相关问题。如莫妮卡·克劳富丽(Monica Kronfli)在2010年发表了其硕士论文《为全球公民而教:一项关于两个课程方法的探索》(Educat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An Exploration of Two Curricular Methods)。[22]瑟琳·雷·乔根森(Shelane Rae Jorgenson)在2009年发表了《运用国际志愿者经验培养大学生成全球公民》(Using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Experiences to Educate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Global Citizenship)的文章。[23]无独有偶,在阿尔伯塔教师协会教育信托基金会的项目资助下,雪莉·乔根森(Shirley Jorgenson)于2008年出版的《青年队:通过社区志愿活动促进学生参与》(Youth Force:Engaging Students Through Community Volunteerism)一书,也指出了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培养全球公民的重要意义。以上研究成果显示出对“全球公民”教育实践指导的一致性。[24]

总之,21世纪以来,加拿大学者及组织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持续而深入的关注,清楚地表明加拿大的“全球公民”教育正逐步经由研究走向实践,并对实践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正如阿尔伯塔教师协会(ATA)的多样性、公平和人权委员会(Diversity,Equ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ttee)曾指出的:“是加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全球公民素质活动的时候了,此类活动的主题包括冲突解决、和平意识、环境问题、全球教育及人权教育等。”[25]

三、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状况——以阿尔伯塔省为例

在加拿大这个联邦制国家,教育是由各省或地区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上计划展开的。因此,超越简单的适于全国的一般性结论而寻求了解每个省的具体情况很有必要,也是唯一可能的。本文以阿尔伯塔省基础教育阶段“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状况为重点关注对象。

阿尔伯塔省是加拿大中部偏西的一个省份,和加拿大整个国家的地理人口情况一致,也是地广人稀,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而表现出对移民的宽容热情之心。新时期阿尔伯塔省的“全球公民”教育主要从以下两种渠道展开。

1. 社会研究综合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与全国的整体状况相同,阿尔伯塔省的公民教育也主要通过综合性的社会研究课程而展开。其社会研究课程的总体课程描述如下——社会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机会,这些态度、技能和知识使得他们成为参与的、积极的、知情的和负责的公民。在一个多元而民主的社会中,承认和尊重个体以及集体认同是必要的。社会研究帮助学生建构关于自我和社区的意识,鼓励他们在具有包容性的、民主的社会中肯定自身作为公民的角色。[26]社会研究课程的五个核心主题为:公民、历史、认同、观点和问题,针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描述。

随着阿尔伯塔省进入21世纪,阿尔伯塔省的教育从2005年开始对其社会研究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世纪学生的需要。课程改革实施时间见表1。

资料来源:http//educatioaalbertaca/department/newsroom/news/archive/2005/august/20050815.aspx.2013-04-26.

2005年,阿尔伯塔省对幼儿园至3年级的社会研究学科实施新课程以来,加强了此阶段学生对于公民、认同和加拿大历史的学习。2012~2013学年,阿尔伯塔省对幼儿园至3年级学生家长的社会研究课程描述见表2。

从表2课程描述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是如何从“公民”过渡至“全球公民”,它从了解周围世界逐渐扩充到对全球的关注,这种循序渐进的思维便是“全球公民”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应有的思路。

资料来源:http://education.alberta.ca/parents/resources/expres saspx,2013-04-26.

在高年级阶段,学校教师除了在原有社会研究课程中添加关于“全球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外,还通过策划专门的阿尔伯塔学校改进行动计划(Alberta Initiative for School Improvement,AISI)为学生成为全球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奠定基础。

阿尔伯塔西岛社会学院(West Island College Society of Alberta)是其中一个项目的主办方,该项目名称为“高中全球公民”(Senior High School Global Citizenship),项目覆盖范围为一所学校10~12年级的225名学生。该项目长达3学年之久,即2006~2007、2007~2008、2008~2009年度。

其项目改善目标如下表3所述:

资料来源:Alberta Initiativ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AISI)Project Synopsis,2009.1.

通过该项目3年期间的课堂努力、实习安排以及带领国际学生到这所中学交流等工作的协作,该校学生以全球思维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全球思维、本地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口号得到了再认识,学生对改善全球贫穷和环境问题有了真切的体会,并开始以实际行动为此付出努力。这便是“全球公民”教育所带来的显性效果。

2. 国际教育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深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公民”,阿尔伯塔省除了在传统实施公民教育的社会研究及科学课程之中增加相关主题内容之外,还专门开设了“国际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开展国际教育的初衷可以从以下陈述中得到展现:“我们的世界继续变得越来越互相依赖。我们面临来自环境、社会及经济方面的挑战通常是在世界范围之内,这些挑战需要来自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组织的协作解决。因此,我们社会的幸福取决于我们创建和保持与国外的个体、政府、企业联盟、社区团体及学术机构的积极关系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阿尔伯塔人意识到全球动力系统和进行跨文化有效沟通的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学生通过国际教育举措将能够获得知识,并且发展这些技能。”[27]

由此可见,国际教育的展开与“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以下所有与主题相关的举措皆可包含在国际教育之中,如跨文化对话、在本国或国外学习第二语言、体会或讨论国际问题、知情而负责的全球公民以及在国际事务问题上的积极参与。自2010年以来,国际教育已经成功地开展了“阿尔伯塔-中国伙伴关系”(Alberta China Partnership)、“特殊语言顾问”(Special Language Advisors)、“2012年国际教育周”(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eek 2012,IEW2012)等几个重大项目。

“阿尔伯塔-中国伙伴关系”项目的焦点在于加强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而扩大教育往来被证明在多种层面上推进了经济、文化和外交关系。2010年,该省再次与中国达成扩展合作关系的协议。此外,一个后续教育官员考察团前往中国扩大包括重庆直辖市在内的合作领域。考虑到中国和阿尔伯塔合作伙伴之间的不同利益,国际教育服务中心以及来自阿尔伯塔学校辖区的高级行政官员一起研发了“促进与中国的国际教育战略框架及行动计划”(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ith China and Action Plan),并于2011年开始实施。[28]这一框架与计划对该项目的实施原则、阿尔伯塔目标、核心战略进行了明确规定。

该框架与计划所引用的阿尔伯塔省教育大臣戴文·汉考克(Dave Hancock)的一段话,恰恰揭示了国际教育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关系:“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创造全球公民。阿尔伯塔要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社会和在国际事务上施加积极影响,需要关于其他国家公民的文化、状况及愿望的知识。国际教育在帮助我们将这类知识传授给学生时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29]

而“2012年国际教育周”(IEW2012)的主题也体现了旨在培养“全球公民”的宗旨。IEW在项目介绍中说:“国际教育周提供了庆祝和展示丰富多样的创新项目和活动的机会,这些项目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国际维度,丰富他们的学习并且为他们成为全球公民做准备。”

综上,国际教育在开展“全球公民”教育中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为把阿尔伯塔学生培养成“全球公民”搭建了不可多得的平台。

四、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历史上,加拿大的公民教育曾创造性地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民族集体认同的有机统一,通过培养“好”公民及“身为加拿大人”的意识同时又尊重多元文化,成功地维持了一个“马赛克式”的多民族国家。

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加拿大人逐渐认识到具有全球观念变得愈发重要,他们需要培养的不再仅仅是加拿大的好公民,同时也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主动并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负责任的全球公民。为实现这一目标,加拿大的公民教育进行了改革,渗透了更多全球性事务的内容,以适应21世纪学生的需要。除了改革原有课程以外,阿尔伯塔省在其教育系统中还增加以国际教育为代表的专项内容,通过跨文化对话、第二外语学习、参与人道主义项目来开展“全球公民”教育。总体说来,加拿大的“全球公民”教育是成功而有序的,是值得认可的,它为我们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公民是在对国家效忠的背景下被定义的,不同国家的公民效忠于不同的国家,如中国公民对中国效忠,美国公民对美国效忠,但是“全球公民”应该效忠于谁呢?[30]因此,对于未有“全球”政治实体而开展“全球公民”教育这一行动本身值得深思。对于“全球公民”概念本身,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现在也并未有一个明确的大家公认的界定。

正如舒尔茨·李勒特(Shultz Lynette)曾指出的,“教育者在囊括全球公民目标时,指出公民需要在超越自身本地情境之下参与事务和行动。然而,这种参与如何界定却取决于执行者在其过程之中想创造哪一类型的全球公民”。[17]“确实如此,当我们以新自由主义的态度看待全球化时,我们欢迎纯粹的国际市场并遵循自由跨国贸易的原则,这时的全球公民与全球经济参与相关;而当我们以激进主义的态度看待全球化时,我们则担心霸权主义的继续作祟和贫富差距的永恒化,这时我们将反对全球垄断机构,尤其是经济机构的形成;当我们以改革主义的态度看待全球化时,全球化即是多维度的,它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同时南北等级也将得到消融,此种态度下的全球公民则需要在本地、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建立社区和联盟的民主空间,以此对抗那些使压迫、贫穷和边缘化永恒的力量……”[17]

因此,在“全球公民”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全球化现象本身的思考尤为重要,也属当前最为迫切。只有在理解和看待全球化现象问题上达成一致时,全球公民的内涵才会清晰,“全球公民”教育也才具有明确的方向。

摘要:加拿大向来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著称,其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在服务于政治共同体的团结之外,还要体现对多样性的尊重。在全球化时代,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顺势走向“全球公民”教育。本文在概览加拿大及其公民教育的基础上,梳理了走向“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阿尔伯塔省为例纵观其公众教育开展的状况,最终给出评价和启示,以为“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提供借鉴。

全球公民 篇4

随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海外履责情况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世界经济论坛与波士顿咨询公司共同组成的报告研究组,在过去的10个月中查阅了95家拥有大规模海外作业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走访了130位企业高管、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在了解整体情况的基础上,研究组更为关注优秀履责实践的示范作用,从中评选出10个最佳案例,在报告中呈现与分析。

这些案例包括中国企业在亚、非、欧、拉美等地区从事的促进就业、供应链管理、绿色科技、社区参与和同业者合作等活动,均展现出企业在海外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致力于为当地社区创造切实、长久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行动。

发布会上,来自华为公司、中信建设和天合光能的企业高层现场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履责实践,并指出企业公民实践实际上是一种“利己利人”的行为。例如,华为公司突破传统,聘用孟加拉国热带雨林地区的家庭主妇为话务女士,该行动为她们带来了三倍于当地平均水平的收入,也让企业在这片不容易盈利的市场中创造了可观的收益。此外,中化、中铝、海尔、五矿、中石油、中远等公司的优秀履责实践也入选报告最佳案例。

“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很高兴看到它们正在以高效、创新的方式履行全球企业公民责任。”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耐迪贤说。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首席商务官顾润贺则特别指出,企业公民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将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企业社会公民项目能够帮助企业把盈利目标和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促进。我们希望目前的这些最佳实践将成为日后的普遍实践。”

考虑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文化与社会差异,该份报告也指出了中国企业在目前履行全球企业公民责任时遇到的普遍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一是加强对企业公民责任的正确和透彻认识;二是更大程度地信息公开和交流合作将有助于寻找结合企业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三是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还应更好地结合自身特性,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在当天出席发布会时表示,该份报告对于推动央企积极履行“走出去”责任具有很好的启示。同时,他指出该份报告是对中国企业海外履责情况的一次全面研究,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履行海外社会责任,也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

全球公民 篇5

一、国际传播的形成流变与国际传播的概念理解

有学者把自近代以来的国际传播流变脉络做了梳理,自1835年起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国际会议期(1835—1932),为解决由电的使用而引发的传播问题,国际电报联盟(ITU)和国际无线电电报联盟(IRU)先后成立,1932年二者合并成立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第二时期为政治宣传期(1933—1969),一些国家公开成立国际宣传机关开展政治宣传,“一元垄断”的国际传播局面逐渐被打破;第三时期自1970年起至今,被称为多元复杂期,其中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传播新时代到来为标志,进入国际传播的新时代。[3]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社会就国际传播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大争论,国际传播思想也借助这场大争论产生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出版而被引入到了中国[4]二是把国际传播看作是通过各种传播工具、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信息或其他传播活动;三是认为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5]。这些对国际传播概念的阐述虽各有不同,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大同小异,即是“跨越国界的传播”。传播的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可以说是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6];美国学者罗伯特·福特纳简洁明确地把国际传播定义为“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7]。

其实,作为“跨越国界和民族”的国际传播的概念来理解,在中国有一个逐步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从“对外宣传”的概念到“对外报道”再到国际传播的转化与过渡。由于“外宣”观念影响久远,人们一直认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是国家政府或相应的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媒体和宣传机构如广告机构;而国际传播的载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如刘继南等认为,国际传播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流动,具体地说,即“特定的国家或社会集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受众所进行的跨国传播或全球范围传播”[8]。出于同样的理解和国家形象战略需要,20世纪90年代,对国家形象传播的研究进入国际传播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升国家软实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和谐世界舆论环境等一系列新的命题,促进了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蓬勃兴起,有学者甚至提出要建构内外一体的中国新闻学新体系[9]。然而,中国要真正实现在国际传播舞台上的影响力,这一在21世纪初对国际传播的概念阐释,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在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化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未免要重新书写了。

二、新媒体的全球传播及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人类全球化进程发展到21世纪,一场以经济为主导、以信息科技为推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在“地球村”内交相互动,愈益趋向深入。关于全球化,杨雪冬在《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一书中,从6个方面对之做了充分阐述,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在理论上创造着单一世界的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全球化的这一过程,充满着发展的不平衡、冲突和矛盾,局部环节、地区问题可能更加恶化。[10]其实,从观察世界来讲,全球化提供了看待世界的崭新视角,如意大利学者M.I.康帕涅拉所说“全球化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11],它要求从过去单一国家的角度看世界,转换为从全球的角度看世界。全球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在这一视野里,国家、组织(如各类NGO)、个人及各类形态各异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竞相“进场”(“全球场域”);在这一视野里,各种权力关系、背景和话语,构成了多元化与一元化、多中心与一中心的交叉、交织、汇流与混合。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传播的观念和范式在改变;而媒体的演化,俨然成了助推的“风暴眼”。

(一)新媒体:由特性到趋势的认识

一切的问题,皆因变化而来;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问题,因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及其规律的“搅局”而来。

1. 新媒体的本质特性

如何看待新媒体的特性,是把握新媒体规律的关键,也是掌握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形态变化的关键。对新媒体的认识,往往从概念开始;而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许许多多长篇累牍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12]。然而,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本质特征相比较,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互动性。这也是新媒体的最大传播优势与特征。互动性特征,使新媒体为用户(即原先的“受众”)所拥有,消解了传统媒体下的传受关系,原来的受众成为媒体的所有者,有了自己的“扩音器”,进而影响原先的传播者,变受众为传者。

2.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网络新媒体作为技术驱动的互动传播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如今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其发展速度、涉及广度、影响深度,人类历史前所未有,堪称人类世界新景观。如今,新媒体正在呈现如下发展趋势:(1)新媒体技术走向智能化与大数据。大数据以云计算为基础,超越传统互联网模式,移动网、物联网构成的各类信息云、视频云等庞大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大数据也提供了各类智能化内容传播。(2)新媒体内容呈现视频化趋势。各类联网射频头、手持设备和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可以轻松获得视频图像;VR、AR等各类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得视频和可视化在再现和模拟各类现实场景上具有无比的优势和吸引力,视频化、视觉化、影像化传播无处不在,在还原现实、证实现实、再造现实和世界关系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动性和便捷性,给人们认识这个星球和世界带来了清澈无比的真确性和视像性。(3)新媒体传播呈现社交化趋势。新媒体的社交化传播,是移动互联网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表现;从美国的朋友网(Friendster)、聚友网(Myspace)到Facebook、Twitter,从开心网、人人网到QQ空间、微博、微信建构的各类社交朋友圈,无不在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拉到自己的身边,随时在线,随时联系。社交化趋势最大化地发挥了新媒体“关系传播”特征,使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以至超越地区与国界,进入跨时空、So Lo Mo(Social、Local、Mobile的缩写)连接的新阶段。So Lo Mo阶段形成了内容本地化、兴趣社交化、方式移动化的社交媒体传播新模式。这对于国际传播而言,有可能形成全球传播的“So Lo Mo生态圈”。

(二)全球化视域下新媒体传播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新媒体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给国际传播带来的影响将是前所未有的。

1. 对传统媒体国际传播格局的影响

全球化视域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国家主体传播,而是各种利益主体、各种权力关系、各种兴趣话语交相辉映;也不仅仅是大众传播,而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不断交织混合。在这一景观中,新互动媒介的优势特点尽展所长。(1)大数据、“云媒体”可以使各个用户任意联网终端获得和发布信息,千里之外、万里之遥皆在眼前。(2)视频化传播使再现和模拟全球各类现实场景无所不能,人们对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件希望以视觉化技术再造或还原场景,人们也可以自发地传播、交换自己获得的视频景象,让文字加上图片影像的传播更为真实。(3)社交化关系传播和So Lo Mo模式叠加,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随时在线、随时联系、随时拉至身边,可以做到即呼即应;让原本国家、地区、洲际的区域隔阂造成的时空距离不复存在。移动网络新媒体使得人们永远在线、永远互联(Permanently online,Permanently connected)。手机屏的参与功能让人把电视上正在看到的内容评价与感受发至世界“朋友圈”;今年夏季巴西里约奥运会的热闹主题,已不再是电视直播比赛盛况,而是各种社交朋友圈里的各国网民的吐槽和喧闹。以卫星电视为主的传统的国际传播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双屏”时代的冲击。

2. 对国家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的影响

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和国际传播的主导力量。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让各类跨国公司和全球市场日益成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表达力量,而不仅仅是经济行为体。同时,各种NGO(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公共舆论、社会运动、公民网络和论坛等为代表的全球公民社会,也是全球政治棋盘上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借助各种媒体手段,参与到经济的、环境的、权力的国际传播话题中来。公民社会的全球化的重要技术条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网络化趋势[13],它在技术上为全球公民社会的民主、个性和批判意识浪潮创造了条件;借助社交媒体搭建的人与人之间便捷的交流渠道,各个地区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公民在不相见面的“朋友圈”中自由讨论与对话,对全球关注的人类社会热点难题表达看法,批判强权帝国政治,主张全球公义。

民族国家的制度内涵日益丰富: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土主权国家,还含有由积极开展国际经济贸易交往形成的“贸易国家”内涵、由积极拓展全球信息网络空间互动形成的“虚拟国家”的内涵以及由受民众欢迎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品牌国家”内涵。[14]人们现在已经具有多个身份认同,而全球化的力量正在转变公民和国家的关系。民族国家基本不能控制全球文化的流动和它带来的影响,因此国家认同感的首要性正在面临不少的压力。[15]相较于之前的几代人,当代民众的认同感变得灵活而多元。

3. 形成公民主体参与的“后国际传播时期”

在传统时代,国际传播主体是国家政府和其掌握的媒体机构、国家领导人以及其他有强大权力的国际组织。新媒体的发展,让国际传播主体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个体与社会组织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之一。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社交化移动传播平台,提高了公民参与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公民个体掌握的传播能力消弭了时空差、国界差,公民得以直接与地球另一端的任何人对话交流;再强大的屏蔽技术也难以真正让人们闭目塞听,各种意识形态之争将更为复杂和多样。

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使国际传播的信息获取通道变得丰富多样;增强了公民以“关注”形式参与国际事务的主体意识;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观点之外,国际关系、对外交往和国际政策制定者还能够直接听取公众的声音。显然,当国际传播权不再属于国家和特定范围的媒介机构,当国际关系、对外交往、国际问题的民间爱好者也能够助推国际传播、参与国际传播研究时,当跨国界、跨文化传播不再仅仅是国家及其指定的媒体机构的行为时,国际传播就将推动国际关系再造、形成各个国家国民的国际传播景象。因为有了更多国家的民间组织和更多国民个体参与,国际传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图景。在这样一个景象下,国际传播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传播共同体”时代。

其实,应该把互联网兴起之后并形成全球化传播的时代,作为独立的时期,也可称为第四时期,或者叫做“后国际传播时期”。

三、新型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应对

(一)全球化过程中国际传播的挑战

1. 公民主体参与的国际传播复杂形态

全民化的全球在线的存在,使得西方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更为简便,可直达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国民之中;恐怖组织的隐匿性传播也更为猖獗,国家和社会安全遭到威胁;社交网络的“圈—群”隔离和内部交流,使得国家与民族(族群)意识的教育遭到更大的抵制;对年青一代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在打开了全球眼界后遭遇更多的比较和对照,简单的国民教育意识不能再发挥作用。

2. 削弱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原有的话语体系将遭遇人们自主地看世界的抵抗和解构。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美国自行车运动员戴着口罩进场,遭到中国媒体和国民几乎一致的反对和责骂。而今,我们在认清PM2.5危害之后,对雾霾和环境危机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国外媒体的中国报道有了更为冷静的认识。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意识形态话语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还存在,按意识形态划定“敌我友”的潜意识可能还会影响国际传播判断。

(二)新型国际传播的应对

1. 以新思维新理念建构国际传播新思路

第一,以建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战略新思维。中国国际传播的理念,从邓小平“韬光养晦”28字方针到“和平崛起”,到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再到习近平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不断发展和上升。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第一次向世界表达“命运共同体”理念,其价值不同凡响。“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标志着中国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16]。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大国外交”战略作为对外战略新思维,以建立“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通过周边外交战略、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完善全球治理等四个方面来积极作为[17]。

第二,以“中国梦”理念传播为核心。中国梦是人类大同世界和美好梦想的有机构成,她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梦想具有相通的愿望,共同指向人类追求的安宁和谐美好的梦想。中国梦的传播,将促成人类不同民族的理想和谐共振,“为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出积极贡献”[18]。

第三,以“和”的精神为价值支撑。“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中华文化推崇“和为贵”“以德服人”,主张“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谙“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虽大,好战必亡”之理。有学者提出“和主义”理论,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谐世界三个层次的内在统一且层层递进[19],它清晰地阐明了中国通过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实现世界和平的内在规定性。

第四,以新的国际传播理念整合和对冲新媒体环境下的多元复杂思想和意识形态,引领公民国际传播主体的思想,可以起到主导国际传播的话语权的作用。

2. 以制度创新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

首先,以“共享共治”理念为责任共担。习近平主席用“朋友圈”来比喻宏大的国家间外交关系,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这一表述也在构建国际传播的新景象。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首次采用了“获得感”这一概念来表达国民对治理成果的感受。显然,这一感受词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

其次,传播包容性治理的治理成果共享理念。包容性治理是“对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20],也应该是国际传播应有的主张和理念。在国际维度上,中国在应对共同危机,如全球气候变化、反恐、国际安全等方面,都体现着包容性治理的重要关切。要让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成果的共享性方面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的注目和认同。如习近平所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21]。中国的国际传播也不能缺席。要让这些中国包容性治理的故事传播出去,让世界真正能感受到“中国越来越主动为全球提供国际公共产品”[22]。

再次,传播全球共同治理理念。以制度创新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善于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设置话题,形成议题,逐步推进。如全球共同治理理念,是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对抗霸权主义的有效手段;又如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占据全球共同治理的制高点、形成中国话语权的宣言。

3. 做好“一带一路”外向投资战略传播

中国“一带一路”构想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经济计划,不仅涉及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将近70个国家,还是中国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扩大开放的大战略,涵盖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23]。它对改变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中国强极的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它必然遭遇到一些国家的质疑和抵制,来自那些国家或地区的“动荡、冲突和腐败可能会干扰中国的计划”。如福山所说,“中国已经需要面临愤怒的利益相关方、民族主义立法者和反复无常的朋友”。[24]这是国际传播面临的深切问题,需要拿出合适的传播方案,把抵制和质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4. 包容公民参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其实,对于当今国民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意象”,它是这个世界的成员理解和期待世界存在的方式和图景。过去,这个世界意象较多由媒体专业人士和上层精英书写的话语来构建,而今,社交媒体全球在场的“朋友圈”碎片化的交流,也在塑造着自己的世界意象。同时,他们对媒体和精英话语提出新诉求,要求提供与他们一样的世界图景。

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曾有学者提出“网络公共外交”的设想[25]。在今天,利用富有外交事务热情的网民队伍和广泛的社会化网络人群,实践“网络公共外交”的理念,可以吸引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全球化国际传播的意识,让公民的关注点与国家的关注点和世界发展的关注点聚合到一个方向,共同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中国发展的问题和中国发展的战略。当然,这方面还需要媒体进一步传播和普及这样的理念,也需要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为这样一种理念提供理论的合理性论证。

全球公民 篇6

1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及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给世界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同样对于局限在国家范围内的公民教育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机遇。原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波伊尔 (Ernest Beyer) 曾经指出:“教育视野不仅要着眼于全国, 而且要着眼于全球。今日的学生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民和文化。既然人们都已进入太空, 那么在一个共同星球上的所有居民何不更密切接近呢?在过去半个世纪中, 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拥挤, 更加不稳定, 国家之间更加相互依赖。如果学生们的视野不扩大, 不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的地位, 他们所应承担的生活能力将会被削弱。这个世界可能还不是一个村庄, 但很明显, 我们的邻居感必须扩大。” (1)

公民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公民,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趋势越来越强, 不同的文化、民族和国家等之间如何开展和平与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这对于公民教育的目标来说就是世界积极公民的培养。康德在其《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中最早对世界公民进行论述的, 他提到:“大自然迫使人类去加以解决的最大问题, 就是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 (2)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大背景, 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目标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培养积极的全球公民。与之相对应美国的公民教育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型, 强调培养“负责任的并且具有全球意识的积极参与型公民”。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公民应该从全球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维护自己国家根本利益的同时还应该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局限性, 真正地做到“全球化思考, 本土化行动”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 (3)

2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

2.1 公民知识

“公民知识主要是由一些基本的观点与知识构成的, 学习者必须要了解这些观点与知识, 以便能够运用它们, 成为有效的和负责任的民主公民。” (4) 在高校公民教育目标的引导下, 公民知识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包括美国历史、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除了学习美国本土的一些知识之外, 还增加了一些与全球化和国际化有关的内容。

2.2 公民态度

公民态度中必须有一定的私人品格特征, 诸如道德责任、自律和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全球化的进展增大了个人和集体积极参与解决国际问题的机会和责任, 高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应该强调个人与集体对世界的影响力, 发展学生为有效履行职责而必需的公民态度, 使学生养成负责任的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态度。“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那些美国之外的国家和人民, 去超越种族主义的偏见和意识形态的狭隘, 去感受文化、经济帝国和经济压迫的全球流动性, 去意识到世界时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去为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合格公民做准备”。 (5) 价值观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两者相互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美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培养“负责任的并且具有全球意识的积极参与型公民”, 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之下,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公民态度;认识和理解美国之外的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保持爱国主义的态度。

2.3 公民技能

公民技能包含智力技能和参与技能两种技能。智力技能一般可以分为:识别与描述、解释与分析、评估公共问题以及采取立场, 为立场辩护等, 这种技能只要是通过公民知识的学习来获得的。参与技能主要是能够使公民知情地、有效地、负责任地参与政治过程和公民社会, 服务学习来培养公民参与技能的主要方式。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美国高校公民教育内容应该强调公民全球化的参与意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夏威夷的卡皮欧兰社区学院与当地社区保持强有力的联系, 要求学生能批判性地审视、欣赏他们自己的文化价值和信仰及其他文化的信仰与价值;理解与夏威夷相关的伦理、公民和社会问题及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强调参与当地社区的服务学习与关注夏威夷和亚太价值。 (6)

2.4 公民品性

公民品性的内容有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礼貌、政治、自律、宽容、同情和爱国精神等, (7) 注重在培养学生具有传统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又兼具个人个性。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美国高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应该强调对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 对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人权、平等、法律的奉献等。美国公民教育强调民主, 在民主社会公民应具有独立、诚实的品质与自由、开放的心态, 这一信念从美国的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都很注重这些品质的培养。

3 对我国高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启示

美国作为世界上公民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 公民教育的思想在其建立之初就开始萌发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美国高校公民教育除了对公民道德以及简单的公民知识的教育之外, 还注重对公民态度、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的教育。这对于我国高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3.1 明确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目标及价值观

在公民教育中, 目标及价值观是导向和方向, 起着指引性的作用。可以说公民教育目标及价值观在整个公民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注重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 主要局限在国家的范畴。全球化背景之下, 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目标及价值观注重积极参与型公民的培养, 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从“中国公民”到“世界公民”, 强调培养公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自觉地参与世界事务, 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8) 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通过开展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公民教育, 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从而更好地去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确定与时俱进的公民教育课程内容

目前, 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因此, 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 缺少实践性的内容, 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美国的公民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主题, 而且其内涵也是不断丰富的, 这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性。同样在全球化背景之下, 美国高校公民教育内容也紧跟时代的发展, 在传授公民知识的同时, 注重提高公民的各项技能, 培养公民的实践和参与能力, 通过对学生进行实践的锻炼来达到设定的公民教育的目标, 从而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3.3 公民教育课程要注重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本土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公民教育也不例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多种文化和价值观交织, 一方面能使我们更好地、更全面地、更有力度地从多内容去考察公民教育, 另一方面公民教育教育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中华民族具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为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泉。我国公民教育尚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 我们应该在吸收、消化西方公民教育研究的合理成分的同时, 把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依托, 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到公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去。

我国公民教育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国家的立场来看待公民教育, 这样也就忽视了公民教育的全球视野。在全球化浪潮下, 我们应该将中国的公民教育与世界接轨, 实现现代化。一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地将自己定位于全球化的一员, 广泛地吸收人类的文明, 大力提倡和发展公民教育。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 明确公民教育的目标及价值观, 在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研究精华的同时, 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到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处理好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矛盾, 完成该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换,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国公民教育只有立足于本身, 回归中国公民教育的实际, 才能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公民教育之路。

注释

1[美]波伊尔.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A].吕达, 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C]:美国卷·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238.

2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M].何兆武, 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图书馆, 1997.

3孔锴.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8.

4刘莉.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高校公民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5Hey-Kyeong Pae.Global Education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To Become a Global Citizen.In George Nobit and Beth Hatt-Echeverriaed.The Future Educational Studies[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3.

6唐克军, 唐锋.美国高校道德与公民教育的成功之道[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9) .

全球公民 篇7

摘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公民教育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为核心,以民主法制意识教育为关键,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全球化;大学生;公民教育;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97-02

一、基础内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是千百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如果一个民族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这对培养具有中国人格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公民非常重要。全球化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部分大学生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盲目地崇拜西方的文化,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则不屑一顾。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公民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公民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文明成果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作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公民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帮助他们抵御西方文化不良因素的侵蚀,捍卫、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这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公民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全球化为我们吸收和了解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待外来的文化,我们应教育我们的大学生要有一种世界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正确地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应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那种只看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贬低甚至忽视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势必会造成文化的自我封闭,这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再次,要教育大学生公民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全球化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我们要树立开放意识,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大胆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在开放的过程中,又不能失去自己的特色而完全被“西化”,这同样是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中,要把外来文化的“移植”和“覆盖”变为与外来文化的平等交流,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重点内容——爱国主义教育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当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重点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对全球化浪潮给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应始终凸显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的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公民的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全球化促进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所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国家主权的教育。我们应该教育大学生公民,我们在加入地区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让渡一部分国家的主权,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得到更多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便更好地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国家没有了安全,也就不可能捍卫国家的主权。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对国家安全方面构成的巨大威胁,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大学生公民的国家安全教育,使他们懂得,在全球化条件下,维护国家主权已不仅仅是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同时也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人才、生态等方面的安全。

再次,要教育大学生公民学会理性爱国。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大学生必须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这样才能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爱国,不应仅拘于一句口号,它要求大学生既要克服民族自大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要把爱国的情感与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用理性去认清事物的本质。但是,这种判断并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忽视理性爱国,要让理性的爱国情感成为大学生发展的动力。

三、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全球化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所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加强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公民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祖国奉献青春和力量,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公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为人、学习、做事,就能够健康地成长成才。

再次,要教育大学生公民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前赴后继、努力奋斗。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大学生公民,必须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四、关键内容——民主法制意识教育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经历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没有公民、只有臣民的封建专制社会,封建传统历史悠久而民主法制基础非常薄弱,积淀于民族心理中的依附意识、臣民意识、迷信盲从等心理顽疾使公民意识先天不足。我们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标,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并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的合格人才。大学生毕业后将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公民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所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应该把民主法制意识教育作为一项关键内容来抓。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公民的民主意识教育。民主意识教育就是要向大学生公民讲授有关民主政治的基本知识、传递对民主制度的情感以及培育民主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教育,让大学生公民意识到,当今世界的各国公民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全球化进程中共同规则所赋予的各项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特权而不受共同规则的约束,世界各国公民在全球化进程中都可以根据共同规则的规定,自由地、平等地参与当今世界的一切公共事务。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意识教育。在我国历史上,法律曾经是统治阶级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有效工具。被统治者只有自觉遵守法律的义务,没有任何参与立法的权力,法律对被统治者而言,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东西。公民没有办法通过正常的途径来维权,常常被迫放弃对于自身权利的诉求,所以经常出现一些不信任法律,甚至仇视法律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的事情,多数人宁愿“忍受”、“息事宁人”、“私了”,也不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权。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国公民的传统思维缺少法律意识以及法治精神。而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毫无疑问,法律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公共规则”。所以,增强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是大学生公民利用公共规则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重要手段。加强大学生公民的法制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我们的大学生在对法律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法律自觉地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同时,在履行相应的义务时,保障个人能充分地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参考文献:

[1]徐雅芬.经济全球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

[2]于永梅.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上一篇:创业群体下一篇:转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