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塑造

2024-05-25

公民塑造(共5篇)

公民塑造 篇1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对民族精神教育有一个很好的归纳,他说:“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实质是族群归属,其内容为三层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与公民人格。归属于最大的族群共同体,是为国家认同;归属于最久远的族群传统,是为文化认同;将这种认同内化于个体心理中,则为公民人格。作为一种国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要唤起青少年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生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

那么,公民人格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十多年前,国家曾发过四个重要文件: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公民素质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同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到底,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人心。就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社会成员据此行动的基本标准和生活态度;就社会而言,它营造了一个更大的价值共享空间,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和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公民人格是现代社会对个体提出的人格要求,今天,当我们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时,必须对公民人格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比如,诚信即待人处事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一一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它是日常行为诚实和人际交流信用的合称;诚信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对极端利己主义、金钱至上行为的否定,展示了为人处事的一种正确态度。现代诚信教育,不但要继承和发掘传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资源,更要在培育诚信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

又比如,什么是责任?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有许多事情,你不一定喜欢,但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责任涉及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在此基础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即对他人和对社会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责任感是一个人独立的基础,是道德发展的基本品质,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指标。

再比如,什么是自强?中国传统道德重个人修身,重气节,重道德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强调道德自主,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二,坚持理想与道德人格,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三,志存高远,又持之以恒。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人格中有许多好的方面,但由于传统社会的影响,天然地会带有某种历史“失重”和“瘸腿”现象。比如“诚信”,如果只能植根于传统熟人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与他人之间就很难真正产生信任与善意。又比如“自强”,我们强调道德意志却往往忽视权利伸张,而没有法权支持与保护的人格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再比如“仁爱”,其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北宋思想家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豪迈壮烈,但中国人的仁爱始于血缘关系,这种由血缘人伦向外推及的“仁爱”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中小学生的公民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十年前,于海教授曾率一批科研人员对大中小学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其中,对高中生在27项行为规范调查中的情况进行归纳可以看出高中生在待人接物、行为处事方面的价值判断。

在27项行为规范选项上,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小学生都要做得差。具体而言,选率在75%以上算作规范做得最好;选率在60%~75%,算做得次好;选率在60%以下,算做得一般(而初中生和小学生的三项选率,远高于高中生)。

做得最好的规范是:耐心听别人讲话;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微笑待人;准时赴约;及时表达谢意与歉意;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做得次好的规范是:不在墙上、课桌上乱涂乱画;看见红灯不穿行;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坚持把要扔的杂物扔到垃圾桶里;别人的东西不乱动;等家人一起进餐;进出家门主动问候父母;不能按时回家设法给家人打电话;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知错就改。

做得一般的规范是:不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天天锻炼身体;总是将正事列为优先;不偏食;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说了就要努力做;不骂人不讲脏话;上下楼梯靠右行;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在车上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人让座。

在调查问卷中也看到许多让人忧心的问题,比如:知道美国总统的人数超过了知道中国国家主席的人数,这主要反映的并不是学生亲美,而是整个社会对美国的态度;把各类明星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对历史和现实中的真正英雄,几乎是熟视无睹;在选择为什么要出国、学习英文等问题的价值判断上,表现出很明显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公民人格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建构。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人格的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由社会变迁和环境因素而形成的人格冲击、裂变和再塑造在所难免。就人格形态而言,目前大多数国人正处于由依附人格向独立人格、由臣民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和过渡状态。就整体而言,我国公民人格的建构,同时在个体独立和精神提升两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公民缺乏足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个体独立性不强。尽管人们具有公民身份,但缺少公民意识、公民精神甚至公民热情。对社会的许多方面表现出迁就、屈从和忍让。社会应体现出的对公民的尊重与民主也表现得不够充分。

其二,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不能很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与个体缺乏独立性密切相关。公民既对自己的权利缺乏足够的认识,又对应尽的义务缺少担当。在行为上表现出犹豫不决,缺少判断,难以形成公民群体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形成对社会上的违法乱纪、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和现象的有效监督。

其三,从整个社会看,权威主义和服从主义仍然占据上风,依附性臣民意识依然严重,人们缺乏足够的公民意识。由此,既不能很好地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不能使自己的权益免受伤害。

其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偏重物质,注重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视消费主义为时尚,缺乏精神追求。

有国际研究表明:13-18岁,也就是从初中生到高中毕业这一人生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规范和公民人格养成,或者说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培育与塑造核心价值观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可塑性强;其二,一旦形成道德规范和公民人格,就相对稳定。

在进一步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公民人格的培育和塑造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其一,要把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生的奠基工程加以重点推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绝对不能孤立地进行,它要求我们把道德价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注重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转变。它要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中、在理性认知和感性体验中愉悦地学习,有尊严地生活,健康地发展。

具体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有意识地进行独立人格培养,这是培育和塑造公民人格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当然,我们在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学生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生。二是要进行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公民人格的核心是对权利和责任的尊重与敬畏。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责、权、利分明,能自觉担当自己的责任、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完善与发展自己。三是培养学生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个体的独立是通过对自由精神的崇尚和追求表达出来的。自由精神是公民意识的突出表现,是个体走向独立的前提。当然,个体自由不是意志自由,而是借助意志自由打通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整个社会也要培育和发展每个社会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使社会持续稳定。这样,个体人格必然是“精神”战胜“自然”,“自由”战胜“必然”。

讲到底,公民人格的培育和塑造,是要让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要了解和懂得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要正确行使个人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是要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起高远的理想,不断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

其二,要把公民人格教育贯通于学校教育的课内与课外。对公民人格教育空间的运用,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课堂,还要拓展到课堂之外;其资源的运用,不应局限于学科自身,还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激活与唤醒学生身上储存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由此提升他们的情感品质。

其三,要以全面发展的教师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前文已提到,公民人格的培育与塑造,乃是现代社会对个体提出的人格要求,其本质内涵是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价值观植入青少年学生心灵。要把这件事做好,前提是教师的视野、内涵、修养都要得到提升。没有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显实效。

怎么样才算是全面发展的教师呢?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依赖于教师的“健全”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教师的“自觉”发展。只有经过“健全”“全面”“自觉”的历练与修养,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公民塑造 篇2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塑造 人格

一、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

社会从一定意义上是指在共同物质条件下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后天通过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所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全部心理过程综合特性的体现,并通过人的认知、思想、品质、性格、意志、情感、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格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各方面(如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特征的总和,尤其是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其中包含着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一般地讲,人格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格主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和发展起来的。健康成熟的人格有以下特征:智力发展正常;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行为有一贯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自我意识正确,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人际关系协调,理解并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所接受;社会适应良好,正视现实,对社会有责任心,遵守社会规范,并能在有限范围内主动改造环境。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和道德价值观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尤为重要,而塑造公民的健全人格是重要一环。

二、塑造健全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塑造健全人格是维护社会安稳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维护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妥善解决各种矛盾,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的,而社会的稳定有赖于人的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各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社会系统诸要素之间失衡、无序和矛盾的状况,有些方面甚至还相当尖锐。如腐败现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分化等问题,从而在社会上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企业的改革、机构的调整、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上学等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不确定性。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多样的特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如社会上存在的雇凶杀人、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以非理性的手段报复社会、聚众闹事等案件的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危害。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政府通过加大经济、政治改革力度,实现扩大就业,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注重社会公平来保障;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着力培养和塑造公民的健全人格。人格健全的人,可以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人格不健全的人会制造和扩大社会矛盾。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有助于公民理性地面对矛盾和分歧,用合法又合理的途径和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塑造健全人格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者。改革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人类社会进入了创新不断涌现的历史新时期。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条件,反之,人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能动的作用,人必须在社会活动中从事一定的工作,在单位、在行业中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在推动创新型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应忽视健全人格的塑造,因为社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丰富的物资财富、精神财富,同时也要求创造财富的人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劳动者不仅应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更应该有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发展的爱心和责任感。在强调权利的同时,更勇于承担义务,强调自由的同时,更加强自律,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更懂得尊重和宽容他人。健康而成熟的人格有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人的知识水平的提高、文明举止的普及、道德修养的提升、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无不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格健全的社会才更有活力,更有利于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一个社会只有财富的增长,而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整个社会没有统一的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相配套的思想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人的社会的价值无从体现,就会导致社会思想领域内是非不明,荣辱不分,社会就不会实现良性的有序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无从谈起,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无从体现。

(三)塑造健全人格是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变革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益格局的调整,各个社会阶层、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更加复杂。在人们承受越来越多压力的情况下,塑造和完善健全人格,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社会由个人组成,如果个人在经济上没有保障,在精神上无所寄托,那么想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个安定祥和的和谐社会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家从经济、政治、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对于建立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合理的人际关系和一种健康的精神氛围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社会的秩序更为公正合理,人们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就可以消除很多人的内心冲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但这也并不能完全解决个人在人格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阶段,关注公民健康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更加健康的社会只有靠人格、心理和精神上更加健康的人才能建设成功。健全的人格是适应社会变革的根本,相比之下,它比知识的积累更加重要,它解决的是有关人生存和发展的更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健全,那他的其他各个方面也会趋于健全。他就能在社会活动中自尊自立自强,积极追求成功,坦然面对困难,勇于承受挫折和打击,接纳自己,善待他人,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

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人格健全的人才。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如何实现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格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和信念是人格中的核心内容,失掉理想、没有信念的人,是很难有健全的人格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注重以现代公民身份和平等人格为基础的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确立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没有全社会都认同的文化价值,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对塑造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全人格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基础性的导向作用。

(二)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健全的人格不等于积累知识,但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则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内容。学习能使人改变无知和偏执的状态,而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塑造人格,以使得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相统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就必须接受教育,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尤其要领会和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这样才能很好地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并在参与社会的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也无从塑造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个人指出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生根基,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则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人格主要是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社会实践与他人的相互联系和交往中塑造和发展起来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人类已经认识到,不是个人创造社会,而是社会造就个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像人离开呼吸就不能生存一样,个人也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同样,工作和生活也不能只为自己,个人也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而独自发展。一个孤独的、与世隔绝的人会破坏既有的价值标准,个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和整个价值体系,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人只有处在相互联系中,才有巨大的建设性力量,才会带来个人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环境的安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实践交往中,个人要注重培养诚信意识、宽容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磨练意志、完善道德、增长才干、健全人格。个人要想塑造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融入社会,顺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并寻求共同发展,这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四)自我反省和自我接受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为此,对于个人而言,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克服激烈竞争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并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直面所遇到的困难,学会保持心灵的宁静是必要的。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精神上的安宁可以抗拒一切外界的干扰。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接受不仅有利于保持心灵的宁静,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节制、温和、宽容他人以及多多地反省自己是一种伟大的品质。它有利于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接受自我并有效地修正错误,学会正视自己的缺陷和潜力,既不以自我为中心、自大自恋也不自卑、自伤。当人能坦然接受生活的全部时,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不能使他为之所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才能保持内心的和谐,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作者简介:

激活课堂教学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 篇3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 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哪些权利?”每届学生当被我问到这个相同的问题时, 教室里总是安安静静的, 有的学生茫然地看着老师, 有的学生赶紧翻书去找正确答案, 较少有学生能积极举手回答。这样的场面, 我一点也不惊讶, 连很多家长和老师, 都不具备起码的公民基础知识, 何况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呢。因此, 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的时候, 很多学生都向我反映太理论化, 学习起来会不感兴趣。

然而, 公民教育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 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一个现代公民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作为教育者, 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 应该在后改革时代树立起责任, 我们能做的就是———推动公民教育,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是在国家、社会、公民的角色逐渐从混沌走向明晰之后的必然选择。[1]有位学者曾经说过, 我们的教育, 应当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 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 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这个要求当然很高, 那么政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理论宣传者, 就应从激活课堂教学, 与学生一起感受公民教育做起。

二、培养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公民教育的概念可表述为:社会通过培养, 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 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能成员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基础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 公民和公民意识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建立了民主共和,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 它不曾建立起一个公民社会, 不曾使中国老百姓成为具有清醒而强烈的公民意识的新人。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公民社会的雏形, 公民教育正是为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2]立足于此来重温孙中山同志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 今天之所以要强调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是因为前人未竟的事业, 需要我们继续去做。

三、激活课堂教学, 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

高中《政治生活》课程中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公民意识的培育、权利义务责任意识的熏陶、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公民国际视野的培育等。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高度概括了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灵活的、创造性的”。那么, 作为政治学科还具有学科本身的特点, 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塑造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注重真实性———培养公民意识的本色

公民教育的生命力源于真实性。俗话说得好,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务实求真、客观公正应当成为培养公民意识的目标和原则, 也是其本质所在。我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做到内容全面客观, 才能真正体现真实性, 片面的内容容易“失真”, 不利于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比如, 在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中, 学生对人大代表是否充分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同学都提出了异议: (1) 候选人提名。现在的人大有点像群英会, 里面有很多的运动员、歌唱家、演员、歌手……是否我们的提名应该更充分地代表民意。 (2) 官员代表数过多。 (3) 竞选机制的不完善。 (4) 选举层次过多。 (5) 选区划分和人数划分不合理。那么我认为在上课过程中应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而理性分析它的利弊。我和学生通过查资料, 以及观看视频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并且与西方民主制度进行了比较, 得出结论:任何制度都有其弊端, 从典型的美国、英法, 都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最终我们达成共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 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注重时效性———激发公民意识的热情

高中生是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迅速的知识群体, 他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学生对公民教育课要求教学内容要反映时政信息、解读时政热点, 从而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激发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热情。比如, 在讲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 当时的“藏独”问题正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而教材也以“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为导入部分。我觉得在这样的热点背景下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探讨“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学生在讨论中有愤怒, 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更有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从而更加坚定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中把教材和热点问题相结合, 更有利于“传播公民知识, 培养公民意识, 张扬公民权利, 呼唤公民责任”。

3. 注重过程性———体会公民意识的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 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过程。它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活动, 学生在“思考、交流”上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但是公民教育的知识和理念, 比如权利意识、义务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等, 却在这种课堂的交流与探讨甚至是体验中慢慢滋生,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比如, 在《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中, 我让学生考察自己所在社区的问题, 然后制定监督方案, 并且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

4. 注重开放性———寻求公民意识的真谛

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打破学科学习的封闭状态, 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尤其是对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公民教育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而且还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在学习《国家利益》一课中, 学生对中日关系比较感兴趣, 于是我和学生们通过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共同确定了研究的四个方面:中日关系为何一波三折;中日关系的现状———政冷经热;改善中日关系的必要性及对策;对中日关系的展望。通过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使得学生对一衣带水的邻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能够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通过分析日本放眼全球, 来开拓国际视野, 进而树立世界公民的意识。

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公民教育的部分内容也只是穿插在思想政治课程当中, 我觉得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改变。作为公民意识的培养者, 在目前的条件下如何最大程度地运用好教材, 同时又不局限于教材, 能够有效地激活课堂鼓励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这是我们政治教师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话题。

摘要: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尊重民意的公民社会, 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基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我国的公民教育问题, 而这些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又缺乏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 因此, 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成为政治教师需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公民意识,真实性,时效性,过程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 1999 (3) .

公民塑造 篇4

“法律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德育的必修课, 对于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十分必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法律基础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 追求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 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

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法律知识的教学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是教学内容的“发言人”。教学创新, 最根本的是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师要与时俱进, 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潮, 要用最先进的知识、理论武装自己。

二、源于实践, 精心选材

1. 过去和未来的实践是教材的丰富来源

中职学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渴望走向独立, 承担社会责任。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经验宝库”中的法律素材, 围绕身边人、身边事, 组织教学内容。

所学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职业性质。针对专业差异, 教师要因材施教, 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公共法律知识以外, 还需要了解将来所从事行业专业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

2. 精心组织教材内容

“法律基础”集中了我国多部重要法律, 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知识容量大, 伸缩性强。要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必须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出发, 精心组织教材内容。首先, 树立公序良俗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法律的首要作用, 并且逐渐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 都能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和尊重社会公德。其次,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法律知识学习, 初步明确法律对公民、法人合法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制度。

三、创新模式, 高效教学

1. 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1) 案例教学。以课本内容为线索, 运用经典案例对法律知识进行诠释, 引起学生反思与探讨, 真正做到以案析法、以案学法, 架起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的桥梁。教学中, 实际案例主要涵盖三大方面, 即: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路线;国内外最新政治、经济形势;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所关注的热点与疑点。

(2) 情境教学。开设情境教学课程, 让学生置身其中, 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法律兴趣。课堂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社会实践”搬到课堂内, 观看法庭审判实况录像, 课堂内制造“法律纠纷”并解决“纠纷”, 等等。

2. 坚持“学会用法”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

法律教学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法律观念, 了解法律常识, 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 当前的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 导致了教学概念化, 使学生认为学习法律不过为了应付考试。考试, 即使考取了满意的成绩, 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淡薄。

目前, 法律基础依然在考试范围内, 考试虽不可或缺, 但可做适当调整。例如, 将来从事的工作与一些专门的法律具有相关性, 可以让学生了解, 没必要让他们一字不差地写下来, 而那些可以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则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这样, 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是否学透知识, 明白内涵。

摘要:强化中职学校法律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素质的关键, 是当前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改革方向, 对于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情境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2002—2012)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公民塑造 篇5

一、塑造公民文化、培育民主意识是建立现代民主制国家的基础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是由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于1956年最先提出,他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生活。民主意识本身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公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政治和法律设施等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自觉地根据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对民主的需求和欲望促成民主制度的建立。没有公民意识的觉醒就不可能建立民主制度,没有成熟的民主意识,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也不能建设良好的公民文化。民主意识作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理论表达,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因此,公民进行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的培养是政治民主化及其有效运作的思想基础。但是,如何培育积极、理性的民主意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个人理性的民主意识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基石

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勒庞指出,由于群体的人多势众、群体中的传染现象,因此群体感情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等。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非理性。所以说,群体中个人的民主意识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是“有限的民主”。

(一)个人的民主意识应该是理性的。

改革开放以来,剧烈的社会变革带来了快速经济发展,也容易导致人们的心态失衡,往往出现困惑、失望和焦虑,人们权利意识增强,要求民主意识逐渐强化。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懂得什么是政治制度,对政治生活的理解绝大部分是任凭自己的感觉。不仅如此,非理性因素在人们的政治活动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美国政治心理学家威廉·F·斯通指出:“感性冲动者的情感卷入会妨碍其正确地认识与成功地完成与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形势、方式和障碍。”(2)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非理性因素往往支配着人们的许多政治行为,影响着民主政治的功效。“在改变或恶化群众的头脑方面,教育至少能发挥一部分作用”(3),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民主政治的各种机制,通过社会的文化教育培养公民理性的民主意识,尽力减少非理性因素对民主政治的干扰,使他们逐渐地由“感性政治人”转变为“理性政治人”。

(二)民主应该是“有限的民主”,即民主是应该受到限制的。

作为“有限民主”论提出的哈耶克系统分析了这些所谓的“民主国家”的民主进程和实践,发现一个特点:只要这个国家的民主不受法律制约(无限民主)就必然导致“无限政府”的产生,而“无限政府”的“无限权力”使民主走向它的反面———专制。于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宪法,防止将来人民通过变革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不仅如此,在狂热的集体中,还容易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在不同阶级的公民中必然存在不同的利益,如果多数人由一种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少数人的权利就没有保障。因此,民主应该是适度的,在现代民主制国家公民文化的建设中,应该树立适度民主的理念,在群体中保持个人理性的民主意识,是民主政治得以有效运转的必备要件。

三、群体民主意识的增强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群体要努力摆脱臣民文化,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封建宗法家族制度,以及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念———臣民意识。这种文化心理意识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则表现为对权力、权威的依附,也就是鲁迅先生提出的“奴化”心理。这种心理积淀于民众的心理意识中,成为规范人们价值取向和政治生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心理。在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现代民主制国家的今天,具有独立人格的每个人及群体应该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摆脱依附心理和臣属心理,成为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政治主体。

(二)强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公民对于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认识在提高,对政治的自主参与意识在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与热情日益活跃。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公民依然持有一种“政治冷漠主义”与现实生活中“趋利主义”相交织的心态;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参与水平呈现出层次性;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并存。制度性的政治参与在中国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参与方式,但从历史角度看,非制度性的利益表达和维权参与方式呈现出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三)公民社会要摆脱关系文化,实现向民主法治社会的转化,培育健康的公民文化。

礼法和礼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而这种“礼”治文化至今影响着现代社会,并逐渐形成了人情社会,孕育了中国广泛的关系文化及其传统。关系文化中种种亲情和私情及通过亲密关系而构成的特殊关系渗透在社会一些层面,使理性的制度规则———法律的权威性功能削弱,影响了国家法律的正常实施。然而,现代民主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现代社会要建设健康的公民文化,必须摆脱由人情社会而引发的关系文化,反对将人情社会与民主法治社会相对立起来。我们要积极找寻关系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的有效道路,为现代民主制国家的完善提供精神文化支持。

四、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是公民文化建设的保障

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勒庞指出,无论信仰是宗教的、政治的或社会的,也无论这信仰的对象是一本书,一个人或一种观念,信仰的建立永远取决于人群中伟大领袖的作用(4)。在勒庞看来,领袖的意志是群体的核心,是领袖将群体的力量有效地转变成了实践的力量。而公民文化在一个国家民主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具体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在公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政治上,要发挥执政党的优越性,指引公民文化建设。

(二)在经济上,政府要警惕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问题,为公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给公民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从微观来看,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蔓延,道德开始滑坡。从宏观来看,市场固有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法则使得“马太效应”日趋显露。并且随着网络空间的建构,“微时代”的来临,通过网络的传播导致事件非常态扩散和放大。所以,政府要切实发挥自身职能,努力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问题,为公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在文化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现代政治价值观。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本国政治制度的内心认同和信仰,不仅能够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而且对公民文化的建设有重要意义。然而让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成为公民自觉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对政治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更需要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实质性概括,引领和主导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共识。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混合文化、多元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的指导地位,为公民文化的建设提供正确方向,为现代民主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保障和基础。

注释

1[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95.

2[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43.

3[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81.

4[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98.

5周书焕.民主意识与公民文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8).

上一篇:电动机过电压下一篇:OGTT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