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塑造

2024-07-12

作品塑造(精选10篇)

作品塑造 篇1

有论者说, 叙述作品归根结底是人物塑造的艺术。这种看法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 人物塑造在叙述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小说、喜剧中, 人物塑造即作者通过展现一个虚构的人物的性格而使其对于读者来说如同生活中真实的人。一般说来, 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种:直接描绘与间接描绘。直接描绘即叙述者直接告诉读者人物的性格如何;而间接描绘则是叙述者通过人物对话、外表 (包括外貌、服饰等) 、人物内心活动、人物行为来展现人物性格。在现代小说中, 后一种方法, 即间接描绘, 用得更多。通过描绘人物的对话、行为、心理活动等, 让读者判断人物的性格, 是一种更客观更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与凯瑟琳·安·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这两篇短篇小说都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现代主义大师, 福克纳与波特在写作技巧上有各自的特点, 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对比分析这两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技巧,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位作家及其作品。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用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构思, 讲述了一位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的贵族老处女爱米丽的悲惨一生。小说中爱米丽深受南方贵族传统的毒害, 无视社会的变迁, 沉浸在过去的生活中。为了捍卫贵族世家的传统, 她与镇上的人们不相往来, 且毒杀恋人, 并终生与尸首相伴, 过着隐居的生活。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爱米丽这样一位悲剧人物, 和生活在她周围的一系列人物:爱米丽的父亲、爱米丽的恋人荷默·伯隆、老镇长沙特里斯上校、新的镇长, 以及镇上的其他人。虽然故事的中心人物是爱米丽小姐, 但是她周围的这群人对其悲剧的发生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这篇小说中, 福克纳运用了多重叙述视角、意识流等技巧展现人物心理活动, 成功塑造了爱米丽和她周围的人的形象。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以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微妙的神智活动为基本内容, 讲述了她一生的经历。小说的物理时间涉及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从早到晚的一天时间。随着老人的意识的流动, 故事的心理时间涵盖了老人大半生的生活历程, 恰到好处地描述了老人深邃的意识情感世界。从老人凌乱的意识碎片中, 读者可以理出老人一生的经历:60年前老人在婚礼上被乔治抛弃, 后来丈夫约翰英年早逝, 老人凭着坚强的意志将几个孩子拉扯大, 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但是她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第一次被乔治抛弃的情景, 而在临死那一刻, 她又惊异而愤怒地发现自己第二次被抛弃, 被她笃信的上帝所抛弃。在这篇小说中, 波特也使用了多重叙述视角、意识流等技巧展现人物心理活动, 成功地塑造了韦瑟罗尔奶奶这样一位坚忍不拔、能干的妇女形象。

同为现代主义的大师, 福克纳和波特在这两篇小说中都使用了多重叙述视角、意识流等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经常使用的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区别。

首先, 在叙述视角上, 两篇小说都使用了多重叙述视角, 在不同叙述视角间转换, 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主要使用第一人称“我们”来叙述, 其间穿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而《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则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穿插使用。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一文, 主要以“我们”这样一个第一人称复数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我们”显然是指镇上的人们。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的参与者。通过“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爱米丽生活的很多方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她的各种行为, 性格鲜明的爱米丽形象便逐渐产生。“我们”见证的每一个事件都展现了爱米丽性格中的一面。如她很少出门, 见到镇上的其他人时, 总是高昂着头, 这是她以贵族自居, 与人们保持距离, 她高傲、孤僻的一面就在这些细节中表现出来。

此外, 由于“我们”与爱米丽有极大的距离, “我们”对于爱米丽的命运是旁观者的心态, 叙述者讲述故事更加平静、淡然。当爱米丽的悲剧仅仅由“我们”平静淡然地讲述出来的时候, 爱米丽的幽闭、孤寂与凄凉便深入读者的心灵。虽然叙述者从未对人物的内心进行直观的描述, 但是人们越过草坪看到的窗内灯光下爱米丽小姐那“挺直的身躯”, 她偶尔“在窗口晃过”的那“像神龛中的一个偶像般躯干”比任何直接的描写都更能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苦。

但是, 全文并非只有这样一个视角。有时叙述者又从故事中独立出来, 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现小镇市民和爱米丽的行动。如在第一节讲到新任镇长及代表团敦促爱米丽交税时, 叙述者展示了在场的“他们”的各个细节。正因为爱米丽的封闭, “我们”所知有限, 全知视角则更加全面地展现了爱米丽的性格。

而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 作者主要是从韦瑟罗尔奶奶的视角, 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 其间穿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使得读者深入到韦瑟罗尔奶奶的内心世界, 通过她的思想来了解她的性格;而第三人称视角交待外部世界的状况, 也通过她的语言和行为来描绘她的性格。

如在文章开头, 通过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她利索地从哈里医生胖嘟嘟的小心翼翼的手指头下抽出手腕, 把被单拉到下巴那儿”。这一句叙述老人的动作, 其性格中独立果断的一面便初见端倪。紧接着, 叙述直接转入韦瑟罗尔奶奶的心理:“这小鬼还应该穿短裤哪。居然鼻子上架着眼镜在这一带乡下行医!”读者直接了解到老人的内心活动, 对其性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两种视角的转换, 在全文随处可见, 过渡自然, 使读者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到韦瑟罗尔奶奶, 人物即跃然纸上。

其次, 意识流也是这两篇小说共同使用的技巧之一。意识流不是直线型展现连续不断的内心活动, 而试图片段式地展现纷乱的思想。因此, 在意识流小说中, 故事通常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而是按人物的心理时间来叙述。在这两篇小说中, 两位作家都采用了意识流技巧来塑造人物, 但是其用法各不相同。

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一文中, 虽然作者采用了意识流技巧, 但并非用来展现主人公爱米丽的心理活动, 而是作为叙述者的“我们”的心理活动。全篇小说即是按照“我们”的心理时间来叙述故事:首先是从眼前的爱米丽的葬礼, 叙述者想到她击败来征税的政府代表团, 然后“我们”又想起三十年前那股“难闻”的味道, 然后叙述者又想起爱米丽父亲去世等。这些事情并不是按发生时间先后来讲述, 而是随着叙述者的记忆跳跃着发生。这种讲述方式, 给读者留下了疑团, 激发了读者对于爱米丽的命运的好奇, 同时也便于叙述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爱米丽身边的人的心理活动, 读者了解到了爱米丽周围的环境, 对于她的性格产生的原因以及她的悲剧产生的原因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 意识流技巧则用于展现韦瑟罗尔奶奶的心理活动。故事也是按照她的心理时间来叙述, 读者跟着韦瑟罗尔奶奶回顾了她一生的经历。读者对于她所见到、听到、想到的一切也感同身受, 因此她的形象于读者也更加亲切, 更容易体会她的甘苦, 同情她受尽磨难的一生。

虽然多重叙述视角和意识流技巧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两篇小说中都用到了, 但是由于作者不同的处理, 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但是都达到了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摘要: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和凯瑟琳安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都是现代主义杰作, 通过使用多重叙述视角和意识流等技巧, 两篇小说分别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但是各有特点。

关键词:人物塑造,多重叙述视角,意识流

参考文献

[1]Griffith, Kelly.Writing Essays about Literature:A Guide andStyle Sheet[M].Beking:B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1]Griffith, Kelly.Writing Essays about Literature:A Guide andStyle Sheet[M].Beking:B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2]邓绪新.英语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邓绪新.英语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吴良红.《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的意识流手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5 (8) :98-99.[3]吴良红.《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的意识流手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5 (8) :98-99.

[4]颜碧宇.《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叙事者和角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56-57.[4]颜碧宇.《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叙事者和角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56-57.

[5]段汉武, 钱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的创作手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 :54-55.[5]段汉武, 钱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的创作手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 :54-55.

《骆驼祥子》作品人物塑造分析 篇2

关键词:骆驼祥子;人物塑造;老舍;祥子;虎妞

《骆驼祥子》是著名剧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辛勤而且多产的作家之一。《骆驼祥子》在人物塑造上较为完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作者采用朴实无华的描述和细致的心里描写,着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让人物活起来。如祥子如何爱车,为买车如何省吃俭用,拼命奔波,买到车以后所产生的美妙幻想,以及为攒钱再买车而不惜抢座、讨价还价所引起的内心矛盾等,都写得有声有色,真实感人。

祥子是一个由农村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他怀着强烈的生活愿望,想凭借自己的力气和意志,买上一辆车,做一个自食其力,不受车主剥削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象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他得买车!”但是,吃人的社会是无情的,来自各方面的邪恶势力,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祥子的希望:第一次,他遭到兵匪的祸害,不仅把刚买的新车丢掉,连命也几乎赔上;第二次,又因为进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的牵连,被孙侦探敲诈了打算买车的全部积蓄;第三次,妻子虎妞的死,迫使他卖掉唯一赖以糊口的人力车。在遭受第一次打击以后,他也还抱着坚强的决心,早起晚归,不顾疲劳,拼命的抢座,奔驰,“象一只饿疯的野兽”。但当他遭到特务的敲诈之后,他的生活信心骤然跌落,精神状态也起了极大的变化。

虽然他对再买一辆车还未失去最后的希望,可是,他已感到自己前途渺茫:“他好象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给他个混一天是一天。有吃就吃,有喝就喝,有活儿就做,手脚不闲着,几转就是一天,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虎妞的死和小福子的上吊,毁灭了他最后的一点生活欲望。他走上了堕落的道路,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借此维持他那毫无生趣的生命。祥子的悲剧命运的深刻根源,在于他是生活在一个地主、军阀当权的旧中国,而这个社会是不给劳动人民以任何自由和出路的。不管你多么要强、吃苦、耐劳,也不管你怎样忍辱、受苦、挣扎,都只能像被罩在网里的小鸟一样,逃不脱它的羁绊和绞杀。

作者通过祥子的悲惨命运,对那个黑暗社会的揭露是深刻的,对它的批判是有力的。但也应该指出,祥子的走向堕落,固然是那个社会为他安排的道路,但顽强而又无效的个人奋斗,也加深了他的悲剧性质。作者在对中国作为彻底否定,对祥子的强烈生活欲望表示深切关注的同时,也对他通过个人奋斗求得生活改善的幻想进行了批判。

虎妞是剥削阶级中的一个成员,她帮助刘四管理车厂,对车夫发泼耍刁,威风凛凛,靠着那种市侩作风管理车夫,处理事务,把车厂治理得井井有条。她虽然喜欢车夫祥子,却时刻没有把主人的架子放下来,动辄对他怒骂训斥,缺少女性的温柔体贴。她生性懒散,好逸恶劳,害怕吃苦,习惯于剥削阶级的生活作风。她为了和祥子成亲,和刘四闹番了脸,在失去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仍然游手好闲,也不许祥子去拉车,她不能忍受祥子每天流过臭汗躺到她的炕上。她过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非常畏惧劳动者吃苦受累的贫困生活。

虎妞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剥削阶级妇女的地位。她是剥削者,同时也是被剥削者。地位的反差使她的性格发生了变态,虎妞无法逃避命运对她的规定,像许多剥削阶级的妇女一样,虎妞最终被社会所吞噬,悲剧性地结束了她的一生。虎妞这一形象的塑造,以其鲜明、独特、耐人寻味的个性化手段,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旧中国剥削阶级女性真实可信的形象。

小说围绕祥子、虎妞,还描写了当时社会中处于对立地位的两种人:一种是被吃者,如有了自己的洋车却仍然挣扎在死亡线上,最后流落街头的老马;有了妻室儿女却不得不更加苦奔的大个子;打死自己的老婆,逼女为娼的二强子;为了养活自己的弟弟被迫出卖肉体的小福子。另外一种是吃人者,如阴毒狡猾、剥削成性的车厂主刘四,愚弄、压榨、诱骗祥子的陈二奶奶、杨太太、夏太太,敲诈祥子的孙侦探等。这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对老舍的创作来说,也显示了他的独特的风格。这部书的结构与故事发展,也是非常严谨的。虽然除了开端几章,叙述骆驼与祥子的关系,说明怎样把骆驼二字加在祥子这个名字上面的历史,似乎有些松散,但小说始终是围绕着两个线索而展开的:其一是祥子的好强,他希望自己有一辆车子,车子成为他的理想,他不断地在为完成这个理想而生活,而奋斗,以至于失败和堕落,这是属于他内心的一面。总之,全书结构严谨而又单纯,以祥子在希望中挣扎,幻灭中堕落为线索,通过他的全部動作,把笔峰伸展到下层社会各个角落,勾画出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老舍通过对祥子的同情,从而抒发自己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和抗议,使作品产生了更大的艺术效果。

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3

1. 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

1.1 现实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是对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的, 这些人大多是接受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 对独立人格展开追求, 并对当时社会持以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 例如狂人、夏瑜、吕纬甫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这群人衡量中国社会的标准为人文主义价值观, 因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愚昧思想。在当时社会, 这群人为极少数人, 他们批判传统的文化, 因而在所谓正统的人群严重, 他们是异端, 是可恨又可怜的存在。这群叛逆者在于社会抗争的过程中, 均与失败告终。

在鲁迅作品中, 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便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了。狂人作为象征意象, 将思想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面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概况与体现。其中, 狂人从发病直至痊愈前这一系列过程, 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反思, 直至批判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预示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他们发现广大中国人正处于非人的社会及状态中而不自知, 人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从未有过。其中, “吃人”一词不但与精神病人的思维相符, 同时也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贴切地揭示出来。狂人这一意象及狂人与社会的冲突尤为精彩, 将鲁迅作为先觉者与批判者的痛苦体验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医生”与“大哥”等周围人的压力下, 狂人从与社会环境对立面转变为了发疯之前的状态, 并同所有从前的读书人无二, 候补做官去了, 这个结局不但是极大的讽刺, 同时暗示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1]。

1.2 复杂性

鲁迅作品的悲剧性, 是寻常人世所包含的一种悲剧意味, 与超自然力量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 其作品体现的悲剧以为更平常, 且更令人压抑。因此,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感不带有崇高的色彩, 是一种人生况味, 在作品中则以沉郁的氛围表现出来。正式因为鲁迅对人生的悲剧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 因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鲁迅既是富有悲剧体验的思想家, 更是一位讽刺大家, 他的作品中无一不透露出讽刺才能及幽默气质。鲁迅小说富含的戏剧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 一种是《风波》、《高老夫子》等单纯形式出现的喜剧, 另一种便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将悲剧情愫隐含在喜剧之中的形式。在《风波》、《高老夫子》等这类作品中, 均是采用单纯的讽刺语态对其中人物及行为进行叙述, 由于人物不具备有价值的内在精神, 因而使得作者对其持蔑视的态度;而由于人物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的本质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 从而形成了讽刺。

1.3 批判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现, 寄托了当时叛逆知识分子的理想, 也包含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并不是负面价值情绪, 这种悲观的产生在于热切的期待, 只有对人类具有真挚的爱意, 并有着热切希望心灵的人, 方能在经过深刻认识后产生出悲观的情绪。而鲁迅的悲观则来自于他的清醒, 也使得他采取了韧性的战斗这一最为现实的态度。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对象多为位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群, 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 《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统治阶级政治上的代表;《风波》中的赵七爷, 《肥皂》中的四铭等统治阶级文化上的代表;以及赵太爷、赵贵翁等统治阶级经济上的代表。这部分人虽然是少数, 且不是主要角色, 但都刻画得非常有特征, 均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例如《祝福》中的鲁四爷, 尽管出场次数极少, 但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将这个人物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鲁迅在对这类人物进行刻画时, 并不会将自己的憎恶公开表现出来, 也不会渲染丑化, 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 将对这一类居于社会上层, 却毫无人性人物的蔑视情感生动传达出来。鲁迅通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从而对封建道德存在的虚伪及腐朽进行深刻批判。

2. 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探析

2.1 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鲁迅除了将人物放在大的环境中, 注重其他人物陪衬外, 还尤为善于塑造鲜活逼真、立体感强的人物。首先, 鲁迅采用将各种人物特征合成一个的办法, 艺术集中并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原型, 赋予人物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角色, 身份不同的人均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从而让这一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次, 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人物灵魂的显示非常注重, 因而他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 通常采用白描、“画眼睛”的方式来将人物的特点以极为省俭的方式刻画出来, 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形象, 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到了成年, 则成了“眼睛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 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象是松树皮了”的形象。鲁迅通过对闰土前后对照形象的生动描写, 将人物不幸的生活与命运简洁却有深刻地刻画出来, 对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具有含蓄感。

2.2 采用白描、“画眼睛”的塑造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 “画的眼睛”为省俭画出人的特点的最好方式, 他的众多小说中就非常好的证实了“画人”“点睛”均与情感相连的艺术特点。鲁迅采用眼睛描写在内的艺术手法, 塑造了大量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画眼睛”的手法高超, 风格质朴淡雅, 文笔简练。鲁迅在以下几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比较突出。

(1) 通过“眼睛”描写“眼睛”, 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刻画

鲁迅在《狂人日记》一文中, 通过狂人这一觉醒的反封建勇士“眼睛”, 画出了赵贵翁这一封建势力形象代表们的“眼睛”:这些人有着“似乎怕我, 似乎又想害我”的“怪眼色”;有的是“满眼凶光的鬼眼光”等等。作者从双方对立关系入手, 将狂人受到迫害而愤懑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狂人用他那双具有极高警觉性的眼睛对一切眼光进行敏锐捕捉。同时, 这些眼神、眼光又将赵贵翁一类封建势力的矛盾、恐怖、仇恨等吃人的心理及丑态真实地展现出来。鲁迅先生采用犀利的艺术手段, 将“吃人的人”与“被人吃的人”的对立阵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 透过人物的“眼睛”, 将国民的灵魂体现出来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时, 也曾要想通过人物的“眼睛”来体现出人们的灵魂, 并且效果比较理想。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中,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描写, 来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 体现贫穷人们的病苦生活, 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及对这些贫苦人民的救治, 进而寻求医治的措施和对策。例如在《阿Q正传》中, 当阿Q去法场的路上, 看着围观凑热闹的人们, 联想到之前一只饿狼盯着他, 并想要吃他的情景, 对那种“眼睛”无法忘却。作品中对狼的眼睛的描写是又凶又怯, 像两颗鬼火, 穿透了他的皮肉。这回他看到的是更加可怕的眼睛, 又钝又锋利, 不仅穿透他的皮肉, 甚至穿透了他的灵魂。阿Q在这些“眼睛”的注视和恐惧中死去。通过对看客们的“眼睛”的描写, 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 精神麻木, 同时也体现出尚未觉醒的民众的灵魂。

3. 结语

综上所述, 鲁迅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并不以人自身的拷问为目的, 而是将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的反抗作为最终的目标。在形象塑造过程中, 鲁迅先生通过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白描、画眼睛等方式, 将人物放入大的环境中, 从而将其社会性充分展示出来, 并用配角来将主要人物的悲剧生活及命运烘托出来, 从而达到人物形象逼真性与深刻性的目的。

摘要:鲁迅作品中展现出的人物形象, 既不是按照政治与经济地位划分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也不是基于道德角度划分为善与恶。如果从阶级角度展开划分, 那么鲁迅作品中的阿Q、柳妈以及“花白胡子”等人便明显是被压迫阶级。鲁迅对这些人的态度与情感除了哀其不幸外, 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怒其不争。基于此, 本文就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鲁迅作品,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蒋锋锋.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10, 12 (36) :305-308.

[2]汪延霞.鲁迅与白先勇小说人物形象比较论[J].岱宗学刊, 2010, 14 (01) :103-105.

作品塑造 篇4

【关键词】少儿;动画;文化品牌

【作者单位】郑晓瀛,琼台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2014年度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培养(批准号: QJM1306)的研究成果。

作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引擎,国产少儿动画影视作品的“品牌之路”既关系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又影响国家软实力的整体输出。然而品牌的塑造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而且需要明确的定位与科学的发展策略。本文试以《熊出没》系列动画影视作品(以下简称《熊出没》系列)的文化品牌战略建构与实施为例,探讨国产少儿动画影视作品在文化品牌的塑造方面可以进行的共性尝试。

一、《熊出没》现象

《熊出没》系列是由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制作的全三维系列动作喜剧动画片。自2012年1月首播以来,至今已播出包括7个系列的700余集电视动画短片及2部电视贺岁片,并衍生出电影、舞台剧、图书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集多种载体于一体的文化品牌。同时,《熊出没》系列还销售到俄罗斯、伊朗、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及全球知名的迪士尼儿童频道,成为近年来走出国门最成功的国产动画影视作品。

二、《熊出没》系列文化品牌发展战略探析

《熊出没》系列能取得巨大成功,其制作公司明确的品牌定位、科学的发展策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用品牌战略相关理论解构,在其品牌构建过程中,重点实施了四项策略。

1.做好前期准备,明确品牌定位

梦工厂动画CEO杰弗瑞·卡森伯格认为,“任何事情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当然会做得更好”。体现到打造动漫品牌,建立品牌的前提,必须要掌握所在环境、分析受众定位、明确主打产品。与国内大多动画制作公司作品立项周期短、论证不严密的情况不同,这三项前期准备工作,在《熊出没》系列的酝酿之初,就进入了制作公司的核心议程。

首先,掌握所在环境,明确精品理念。宏观层面,国家鼓励、支持动漫产业作为文化支柱产业长期发展,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引进知名或成长型动漫制作、发行公司共同开发动漫产业园。消费者层面,由于国产精品动画的长期缺位,儿童及家长对符合中国特色的优秀动画片有强烈的需求。这种缺乏优秀作品相互竞争的现状使《熊出没》系列制作方意识到,只要倾全力制作好一个系列动画,文化品牌的形成自然水到渠成。

其次,分析受众定位,明确主打产品。上述国内市场环境,决定了目前急缺的主要是针对少儿群体的观赏需要,促进其文化养成、接受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承包”全年龄段观众的类型动画片。主打此种类型动画片,就要体现适应少儿群体观感心理的娱乐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产品特色。这也要求制作方在作品制作的具体过程中,目标定位大众化,角色设定形象化,情节设置戏剧化,氛围渲染喜剧化,文化价值传递亲和化,播放策略广覆盖等。

2.精心制作内容,形成形象品牌

在《熊出没》系列形象品牌的构建上,制作方主要是以原创的戏剧化情节、平民化的形象设定和精良的动画制作等三个手段来凸显其文化内涵及主流价值观念。

在情节设置上,故事背景设定于东北大森林,在角色的对白、动作,甚至居住的房屋等方面,无不彰显着浓厚的东北特色。同时,该片在情节设置上,巧妙借鉴经典动画片的矛盾化戏剧特征,将情节设置简化为保护森林、破坏森林这一“二元对立”关系,并用夸张的手法讲述此种关系处理中的搞笑对决,弱化了角色关系的复杂性,渲染了喜剧氛围,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形象设定上,主要的三个角色,熊大、熊二与光头强都体现出强烈的“平民”色彩。熊大、熊二虽以正面形象出现,但这两个角色又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缺点(熊大好嫉妒,熊二懒散等)。以反面角色出现的光头强,则是现代人的投影(辛苦工作、时有无奈),这种对以往国产动画角色形象设置为“高大全”的改变,以平民化的视角,切中了当代观众群体“小人物演身边事”的观剧心理,同时与动画片的文化价值传播定位相符,进一步强化了播放效果。

精妙的情节与角色设定,离不开良好的制作水平做保障。《熊出没》系列的每一部动画成片均使用三维技术制作,保证了其视觉效果、画面质感的统一,同时,在人物表情动作、道具生活化等细节处理上不断抠细抠活,并在其电影版上得到了最优化的体现,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保障了该系列作品的整体播出效果。

3.多媒介渠道推进,形成产品品牌

动画影视作品从构建形象品牌到形成产品品牌,离不开成功的媒介投放。在新媒介环境下,《熊出没》系列改变以往主攻电视媒体的单一策略,构建了以网络平台为突破口,多媒介渠道推进的传播形态。

为了利用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迅速形成口碑效应,《熊出没》系列将首播放在爱奇艺网络平台上,在播出当晚连续播出10 集,之后每天21点到22点6集连播,形成了“信息轰炸”的态势,尽可能地提高了传播到达率。随后,利用集聚起的人气,在主流电视频道和其他主流视频网站多点投放,架构起广覆盖、全时段的传播模式。

为了巩固品牌,制作方和发行方还巧妙地利用既有品牌效应,策划并发行系列电影,在央视和北京卡酷等频道播放《熊出没》系列动画片时进行电影广告植入,还在全国近600家幼儿园门口LED屏进行广告精准投放,并经由少儿群体的带动,覆盖到家长群体,在给他们加深品牌印象的同时,丰富了传播手段,增加了品牌盈利点。

4.向周边产品辐射,形成品牌延伸

作为品牌经营的基本战略之一,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各种企业战略增长的核心。在《熊出没》系列作品大获成功后,出品方利用已集聚的品牌效应和目标受众,进行一系列授权活动,先后在玩偶、图书、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与不同厂商进行授权合作。由于受众基础坚固,相关图书屡屡成为畅销书,其中《熊出没之环球大冒险(丛林篇)》漫画至今已发行数十万册,熊大、熊二的玩偶以及光头强使用的玩具枪等也占据了玩具市场的一席之地。

三、国产少儿动画影视品牌塑造启示

《熊出没》系列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它的成功经验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品牌的构建有其基本规律,在当前环境下,它对国产少儿动画影视的品牌塑造至少有三点启示。

1.以转变思路为前提明确发展道路

首先应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制作思路。靠快速立项、粗制滥造制作的动画片快餐,不仅无法瞄准目标受众,更会丧失影响力,降低传播信度。而那些舍得在剧情和文化内涵、制作技术等动画片的核心环节上加大投入的动画公司,一定会占得先机。

其次要转变重教育轻娱乐的教条思路。少儿群体的观感心理,决定了少儿动画片是“快乐第一”、兼顾教育、娱乐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大众艺术。只有在少儿群体爱看、想看的前提下,动画片所传递的知识、主流价值观等信息才能被他们了解和学习,也才能实现少儿动画片寓教于乐的目的。

2.以文化内涵为核心创作优秀作品

文化内涵是任何艺术作品的核心,一部优秀的少儿动画作品一定具有较独特、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国产少儿动画作品的创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根”,即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文化内涵。事实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有许多易于传播、值得传播的价值理念,这就需要通过以我国少儿群体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创作中国特色的原创故事,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内容将价值理念予以传播。同时,我国动画市场缺乏以家庭(即父母与孩子共同观看)为受众的少儿影视作品,只有将中国独特的“家文化”因素植入,这类动画影视才能讲得出彩,讲得深刻,进而赢得市场。

3.建立工业化标准提高动画制作质量

随着动画产业发展,中国的动画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要保证内容多、制播周期长的动画作品在质量上相对稳定,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一套覆盖制作流程的标准体系,对稿本制作、后期制作等各环节予以严格的规范,相应地,也要建立一套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动画的制作有人可用,有标准可控。

4.擅用多媒介渠道形成品牌传播效应

在当前我国的媒介生态中,新媒介的运用已扩延到多个领域。动画作品发行商应树立“渠道为王”的意识,改变以往的单一载体传播策略,从产品的播放到广告的投放,都应采用全媒体运作方式,并将“分众、互动”等互联网思维运用其中,营造良好的传播效果。

[1]彭程. 《熊出没》的背后——总导演丁亮谈动画创作与运营[J].时代漫游,2013(10).

作品塑造 篇5

怎么样才能把观音的神态和形态表现得更好, 还要在舞剧中看到肢体表达新颖、流畅、行云流水准确的折射出真实性确实不容易。首先编导老师先了解历史, 通读剧本, 讲解舞剧当中三公主这一人物形象是如何贯穿下来的, 听了编导老师的阐述和对音乐方面的讲解, 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三公主的潜台词。例如;在序中诵经者们的虔诚和三公主的专注聆听教诲及对佛经的那种感悟, 以及惠远王病重, 三公主请命寻莲, 然后三公主是如何上路等这一系列表现手法, 从而塑造出了三公主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 很清晰的看到了主演的人物塑造。首先, 三公主是以一个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出场, 从里到外散发着一种清纯可爱的气息, 她在路上小心翼翼的行走, 生怕会去破坏一草一木的生命, 折射出其人物具的性格特征, 表现出主人公是一名很有善心的人物形象, 在破旧的寺庙里碰到一群饥民, 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身上所带的仅有的一点干粮全部给了饥民们, 反映出了主人公善良的人物特征;其次, 在路上童子的百般阻挠加害, 三公主却在童子遇难, 被大公主困在万虫叮咬的牢中出手相救, 并不图任何回报, 还带领着童子寻找莲花, 同样折射出了主人公三公主的善良这一人物特征;最后在取得莲花并舍命相救大公主, 舍命相救世人脱离苦海, 更加塑造了观音大慈大悲, 至善至爱的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二、设计合理的情节, 突显人物性格

有了前面舞剧情节的铺垫才能让舞剧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感觉。这也就是有合理的情节设定, 才能够突出主体, 寻莲是舞剧承上启下的重要段落, 三公主准备外出寻莲却遭遇到大公主及童子的万般阻挠。在美丽可爱, 心地善良的三公主这一人物衬托下, 表现出了大公主的阴险毒辣和不择手段, 引出了听命于大公主的吩咐, 从而阻挠三公主外出寻莲的童子, 这样舞剧中的另外两位主要角色被成功的塑造了出来, 通过对大公主如何的去阻挠三公主, 以及在万蛇洞得到假莲花后的表现和如何残害听命于她的童子, 使其这一恶毒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其编导用意在于更加烘托主演也就是三公主至善至爱之美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使每个人物形象特征都能突显, 都能得到更完美、更准确的塑造。

三、恰当的借助生活的动作, 使形象更容易被感知

在《千手观音》舞剧中大公主的舞段, 就运用了很多生活当中的动作原形和手势。例如;大公主带领着恶毒的蜘蛛, 一手指向三公主的方向;还有心怀不轨的算计, 和童子窃窃私语的动作;以及得到假莲花的喜悦和急不可待的去享用, 手势的精确性、表达内容的鲜明造型性、动作的音乐感和角色表演的激情, 靠的就是鲜明动作性和舞蹈的造型性。特别是大公主身边蜘蛛的这一角色形象, 利用了特殊的舞蹈动作和表现手法, 让演员下腰以后去行进走路, 使蜘蛛这一角色在舞台上能更加形象的去呈现, 让观众能一目了然。在这些舞蹈动作编排中即有快慢相宜、刚柔相济、也有抑扬顿挫、错落有致运动, 与以往不同的是打破了阴柔为主的风格, 增加了刚性质感的表现。收与放、张与弛、急与缓、强与弱, 动态展示了时、空、力在个段中的不同运用效果, 也是有了这些鲜明的变现手法, 三公主在寻莲路上的艰辛和童子的百般阻挠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为表现主演的形象特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而更加突显了主演的人物形象特征。

四、细腻的情感层次变化, 使形象更立体丰满

精确的动作、细腻的情感才能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动人。其实想要动作精确只要下功夫练习和琢磨动作就一定能达到演出的效果。可是光有动作性少了内心是绝对不行的, 童子这一角色是有多面的性格的, 不仅要阴险毒辣还要善良虔诚, 调度与空间技术的利用为童子的人物形象刻画又增加了一笔, 天地真爱就是非常典型的, 在这段舞蹈中描述童子是通过怎样的眼神和心里的活动, 体现出他的舞蹈语言, 舞蹈中不仅要表现出三公主的至善至爱, 同时也要表现出童子被感化的一些内心活动。例如;在三公主挥剑救出被蚊虫叮咬所困的童子时, 童子长跪不起, 接着又再三拜谢, 都被三公主委婉拒绝, 是三公主的善良打动了童子, 这一系列的内心变化都只有情感才能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思想, 引出三公主和童子的双人舞, 表现出了天地人和的大善大爱, 从一开始的百般阻挠到和三公主的天地真爱, 整个人物都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来体现的, 前后的人物形象巨大反差, 表现出了人们向往真善美的心理, 以及最后三公主得知自己就是那朵莲花, 却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大公主及生活在苦海里的世人们, 其三公主本人也化身成为千手千眼的观音形象, 使得人物形象得到一个更高的升华, 使舞剧里三公主、童子、大公主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更加鲜明。

五、特殊的音乐节奏变化, 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音乐的效果和节奏的变化, 也是去塑造人物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为不同的人物角色出场有着不同的音乐感觉, 就像舞剧中大公主的出场, 音乐里就透着一种阴险与毒辣的感觉, 在大公主误食假的莲花后所出现的那种音乐, 就是失落失望的感觉, 同时也有对三公主的希望在里面。最后大公主失明求救所响起来的音乐同样会让人觉得悲伤可怜, 因为整场舞剧所变现的就是至善至美的主题。而童子在阻挠三公主寻莲路上的音乐, 就是让人感觉很紧迫, 让观众替三公主提心吊胆, 同时又对童子产生痛恨之情, 这样就塑造了童子的多面性的人物形象特征。而伴随三公主的所有音乐都是一种柔美的音乐, 让人觉得很符合角色的形象特征, 在三公主受苦受难的时候, 音乐所变现出来的感觉和大公主受苦的感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音乐效果, 让人们能从心里去感觉这种痛苦, 发掘人们潜意识里的一种向善意识。最后三公主化身成佛, 而音乐的宏大气势也正好烘托出了三公主这一人物形象所包含的真正含义。

六、结语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关照人生,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和生活中的现实事情, 它的最高任务是通过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 从而表达出人们的一种生活向往和思想意识。一部舞蹈作品能否准确地塑造一位或者多位人物形象, 直接影响着的这部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 也直接影响能否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本质。在舞蹈作品中运用象征性的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 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这一切都是艺术的塑造, 每一部舞蹈作品都离不开这样的创作手法, 就我们这部舞剧《千手观音》上面所说的蜘蛛的形象, 他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通过人的肢体动作模仿, 让人们很容易的理解演员所表现的就是一只蜘蛛, 她的形象是导演的特殊塑造, 只是一个简单的外形塑造, 而三公主和大公主的形象是情感的塑造, 是通过故事的情节, 音乐节奏的变化, 以及细腻的情感变化而塑造的, 他们都是被塑造出来的形象, 以此来反映出生活的本质, 反映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感。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舞蹈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千手观音》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而去改编的一部舞剧。编导将民间的一些传说和历史进行重新编排和创作, 在剧中有不同的人物形象, 不同的形象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个性。编导运用了舞蹈编导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去塑造每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作品塑造 篇6

“形象”一词, 最早出自《周易·系辞》:“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 (现) 矣。”生活中的形象, 指模仿事物的“形”, 使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 然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 指生动鲜明的生活画面, 映射到人的心理意识中成为“表象”, 同时还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力, 在作品中成为直指人心的“艺术形象”。

一、我国影视作品中军人形象塑造的传承与突围

新中国成立之初, 军事电影曾经占据了影坛的半壁江山, 影片中的军人形象——杨子荣、董存瑞、雷锋, 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军队发展的光荣历史, 激励着他们所属的时代和无数的观众。

(一) 解放初期至文革前, 银幕军人形象以革命英烈、模范人物为主。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 (1949-1966) , 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被称为“十七年”。中华民族刚刚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电影工作者饱含激情地投入到创作中, 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质朴的军人形象。

《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双枪英雄李向阳, 是个极有代表性的形象。男主角郭振清的表演质朴自然、又神采飞扬, 之后“李向阳”成了中国抗日豪杰的代名词。类似的传奇英雄还有《铁道游击队》中的飞虎队长刘洪、《林海雪原》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等等。抗美援朝题材的一系列影片:《英雄儿女》、《黄继光》、《上甘岭》, 其中的英雄形象也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以和平时期为背景的影片《雷锋》则把视角投向了普通士兵, 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共产主义追求, 诠释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高尚境界。

解放初期, 在百废待兴社会背景下, 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为凝聚和鼓舞民族意志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 当时军人形象的塑造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革命英雄几乎都是道德上的完人, 很少表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痛苦。作品大多以简单化的价值情感判断来区分英雄和敌人, 片中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不是革命者就是叛徒、反动派, 这种二元价值观受到了当时意识形态和文艺创作导向的局限。

随着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文化艺术界迎来了新的春天, 人民与子弟兵的血肉联系, 重新成为军旅题材影视创作的丰厚土壤, 军人形象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二) 改革开放至今, 国产影视作品中的军人形象完成了从“高大全”式英雄向普通人的回归。80年代中期, 军队与地方合作拍摄了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 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称赞。但是, 当时军旅题材电视剧在观众中的影响力还远不及同题材电影作品, 社会关注度也不及当时《渴望》、《四世同堂》和四大名著等改编作品和现实题材作品。进入新世纪, 这一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2000年的开年大戏《突出重围》, 以及后来的《沙场点兵》、《垂直打击》等军事变革剧, 迎来了新世纪军旅电视剧的繁荣。

新军事影视作品对军人形象塑造的突围主要表现两点:

1. 从只可仰视的英雄到鲜活个体的回归。在过去的岁月里, 影片中几乎见不到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不是进步的就是落后的。但是, 让观众感到难以亲近。

对革命者形象的个性化诠释是新世纪“红色影视”作品的一大亮点, 作为叙述中心的这些革命者, 充分地展现出特殊岁月中个体身上的强大精神魅力。2002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几乎瞬间就赢得了观众们的欣赏和赞誉。随后, 《亮剑》中的李云龙也迅速征服了观众, 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亮剑热”。李云龙这个形象, 与以往“高大全”式、严肃古板的英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他骁勇善战、是个天生的军事家, 但也不听指挥、脾气暴躁, 还带着一种农民式的狡猾。同时, 李云龙性格的多面性, 并非是强加于这个人物的简单附会, 而是以善良、忠诚、勇敢和共产主义信念这些革命者的内在本质为基础和前提的, 这成为了他英雄性格的主要基调, 也是他和观众产生深刻情感共鸣的根本原因。

李云龙形象以及整部剧的成功, 还有赖于剧中其他一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比如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楚云飞, 李云龙身边的张大彪、魏和尚等等, 政治分歧、个人感情、兄弟情谊纠葛在一起, 不断让观众获得复杂、真诚、美好的情感体验。

2. 从恢弘史诗的书写到平民化叙事的回归。军事题材影视剧, 大多以战斗为主线, 把人物情感、历史背景、国仇家恨串联起来, 用战斗说话。如果说《亮剑》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传奇演绎, 那么《士兵突击》就是平民故事的草根书写。

许三多的成长, 是个典型的励志故事, 走的是平民化路线。这个几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入伍动机都不太明确的农村青年, 在部队中经过锻造与磨砺, 成长为“兵王”。正如评论家所说, 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臻于更高境界, 是为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不停求索的故事模式, 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故事讲述过程带领观众经历一种价值的转变时, 观众便会体验到一种情感。同时观众对剧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的认同, 对于真善美的渴望, 说明善良、正直、利他、诚实等等品质, 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终极取向。

无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深入人心的银幕英雄, 还是新时期军事影视中多元化军人形象的成功, 都源于人物形象所负载的精神与时代需求的高度契合, 为凝聚民族意志、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 对英雄的赞颂、对战争的反思都是相通的, 在西方, 电影更早地与战争结缘。

二、西方 (以美国好莱坞为例) 影视中军人形象塑造及其价值观表达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给电影电视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在现代影视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类型, 就是战争片。

作为超级大国, 美国向来注重借影视文化之力, 推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国著名影评人, 《血胆和光荣:电影中的美国军事形象塑造》一书的作者劳伦斯H.斯维德曾指出, “好莱坞电影是最有力的军方辩护媒体”。

好莱坞与美国军方合作已有上百年历史, 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 好莱坞发现了战争片的巨大娱乐价值和潜在的商业利益, 美军也发现了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强大劝服效果, 二者相互依赖与合作, 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美军先后与好莱坞联手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 着力打造神秘军营、神话大兵和神圣战争等形象工程。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塑造“救世主”形象。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 他们担当着上帝所赋予的垂范和拯救世界的重任。所以在很多战争、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帮助人们摆脱战争苦难的, 总是美国人。实际上, 美军的性质和宗旨已经决定了它的整体形象, 必然是侵略、霸道和逐利的。为掩盖这一事实, 美军先后精心设计了“民主斗士”、“自由世界保护神”等诸多形象, 有意识地将“救世主”的形象“嵌入”到影视中, 推广到全世界。

二是塑造爱国主义“英雄”形象。爱国主义影片是美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旋律”。无论以真实事件为背景, 还是在虚拟的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性事件中, 爱国主义英雄总是能战胜邪恶的力量。美国大兵们一次次深入虎穴, 一次次绝处逢生, 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 奇迹般地完成使命并生存下来。典型代表包括《第一滴血》系列中的兰博、《空军一号》中挽救了国家和自己的幸福的总统等。这些身怀绝技、本领超强的硬汉形象, 不仅成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也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美国式军人的代表。

三是塑造“亲善”形象。90年代起,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而这时好莱坞又推出了《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宣扬美军人道主义形象的影片。这些影片, 很少政治说教, 艺术感染力强, 他们对“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说, 好莱坞电影所塑造的美国大兵形象已经形成了强势的视听符号体系, 将美军的核心价值观和美国的政治意志, 输出到全球。可能很难统计, 在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中, 影视等文化作品的功效到底占有多大比重, 但可以说, 在意识形态领域, 美国人以电影电视为武器达到了在战场上无法达到的目的。

有机构调查过, 青年人在业余时间喜爱观看的影片中, 美国战争大片占60% 左右。这也折射出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亟待从创作理念、故事性、观赏性等方面, 建构我国军事影视的独特话语体系。

三、从军人形象看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力的差距

军事题材影视艺术作品绝不是单纯的文化商品, 而是精神力量的体现;除了娱乐和商业价值以外, 更是争夺话语权的工具。半个多世纪以来, 能够走出国门、产生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这说明, 与西方大国相比, 我国军事影视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究其原因,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传播受众定位方面。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一直沿袭着这样一种传统, 就是只看内不看外、只对内不对外, 重点关注教育国内民众, 最多是向国内观众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当代军人的喜怒哀乐、现代军营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来说, 至今还没有一部军事题材电影或电视剧是带着国际传播理念、定位于国外观众、哪怕至少能兼容国外观众的。即使像《冲出亚马逊》、《歼十出击》这样带有军事大片性质的作品, 也缺乏自己的特色, 在国内观众中的反响也比不上好莱坞军事片。这种状况导致了在国际上我国军人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严重不符, 这说明我国影视作品尚未形成强势的符号传播体系, 话语权被长期弱化。

(二) 人物性格挖掘方面。无论中外, 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包含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但是塑造英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西方影视作品中, 面对战场上的生与死, 英雄也会感到恐惧、彷徨、消沉, 表现出人性的弱点。当他们能够超越自我、超越人性弱点的时候, 就会传递出更真实、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观众也随之完成内心的升华。反观我国影视作品, 则较少挖掘人物的人性特征, 即使英雄有缺点, 也是为了反衬他的大无畏精神。比如李云龙身上的缺点是农民身份和草莽英雄的符号化表达, 并非人性的弱点。可能我国观众看着很过瘾, 在西方观众看来, 人物形象很难理解。

另外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较少涉及到战争的反思。人类既是战争的发起者, 又是战争的受害者, 战争的残酷不仅表现在对生命的剥夺, 还表现在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 之所以产生世界影响, 就是表现了战争对人的影响, 尤其是被战争扭曲的人性。而我国的战争题材影视片却普遍缺少这种深层的人文关怀, 这也是也是我国军事题材影视片难以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摘要:通过审视中外影视作品中军人形象的发展历程、审美特点, 探寻了影视作品创作与民族精神、英雄意识和战争文化的内在关系, 探讨运用影视媒介树立我军崭新形象、传播我军先进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关键词:影视作品,军人形象,传播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迎晖.好莱坞电影对美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3 (1) .

[2]谢小杰.不再需仰望的英雄-例析近几年对军人形象的深度挖掘[J].南方视窗, 2011 (3) .

作品塑造 篇7

一、初中生的特点和人格的健全

学生进入初中后, 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 他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二次诞生”。这时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 既有社会性情感, 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开始经常地、较明显的出现一些持续性的情感状态如焦虑、憧憬、性爱倾向等, 代表性地表现为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因为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 所以社会性的、精神的需要范围扩大了, 对需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 因各种需要互相交织, 所以满足需要和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都较过去强烈和丰富;各种动机开始出现间接性 (不直接表现为某种行为) 、稳定性 (较长久地保持某一动机) 、迟效性 (动机的行为不立即显现出效果) 的特点;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 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 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 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 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 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追赶时尚的特点。

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初中生的这些特点, 再加上老师的学养、爱心和激情, 及精彩的课堂讲解和大量的课外阅读, 这些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呢?综合各学派的观点, 具备以下特质的就可称作是具有健全的人格: (1) 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 (2) 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3) 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 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个性倾向的各部分 (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二、课堂教学:精与深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 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

初中语文教材选的文章不仅优美、经典而且文章体裁多样, 包括叙事文学、抒情文学, 还有应用性的说明文、议论文, 以及古典美文, 应有尽有。也有很多选自近年来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 对初中生的阅读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也让他们读到最新最好的文学作品。

我国的古典文化辉煌灿烂, 很多典籍, 不但有关于基本伦理、基本人格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等内容, 而且语言简洁生动, 比如《论语》, 既是饱含思想的著作, 也是学习语言的典范。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 兴趣非常重要, 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 这一节课很关键, 所以, 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 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教材中也选入了不少诗词, 它们是我国古典文学皇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篇幅短小, 内涵丰富, 语言精练生动。诗词的作用不在于对其有多深的了解, 而在于感受其中的灵动美丽和对心灵的巨大震撼, 最后达到使人爱美向善的作用。

三、课外阅读:博与泛

众所周知, 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做到“厚积”才能“薄发”。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 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健全的人格, 不能仅仅依赖于每学期教科书上的几十篇课文, 还应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建议孩子读这些主题的书:

(1) 忠实于艺术的书; (2) 可以解放儿童的心, 使他们喜悦的书; (3) 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 使儿童尊重一切生命——包括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森罗万象的生命; (4) 承认游戏是重要的, 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 (5) 启发儿童知识的书, 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 (6) 含有高尚道德的书。这些主要是道德丛书, 能够教给孩子做人道理的书。

笔者将保罗·亚哲尔的这些建议作为给学生选书的基本依据, 并结合初中学生特别是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实际, 参照程红兵老师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设计了一套具体的方案。 (1)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每课一诗”, 即依次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一首诗歌推荐给同学, 推荐的同学自己要做到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蕴、能流利表达出来且能背诵, 而其他同学只要了解相关知识、学会赏析就好了。 (2) 规定学生必须“每月一书”, 即每月读一本文化或文学经典著作, 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 每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定期交流阅读感受。在实际的教学中, 每个星期五都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在这节课上学生都表现的积极、活泼, 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四、结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笔者认为, 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 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健全的人格。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来看, 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 也是其真正实现价值的必然, 所以, 语文阅读教学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中如果将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充分利用, 辅以适当的课外阅读, 将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的。

(责任编辑:龙大为)

2012.9 56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 那么就有可能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将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加以细读, 再加上课外的大量阅读, 这些都将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品塑造 篇8

1. 关于另类英雄的特点

笔者姑且将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划分为完美英雄和另类英雄两大类。这种划分虽然有些粗略, 但是却能反映出观众观影过程中的直观印象。

1955年的电影《平原游击队》让李向阳这个人物家喻户晓, 1974年对这一经典进行了翻拍 (1) 。1960年的电影《林海雪原》也让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大放异彩。还有1955年的电影《董存瑞》, 1963年的电影《红日》, 2001年的电影《平原枪声》让董存瑞、沈振新、马英等一系列英雄闪耀在观众心中。“高大全”应当是对以李向阳为代表的这类完美英雄的精准概括。相比完美英雄, 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另类英雄可就陋习缠身了。我们不妨把他们看作走下神坛的英雄。其实第一个走下神坛的并非李云龙, 而是2001年上映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这个人物打破了银幕上公式化、概念化的英雄形象, 成为了独特鲜活的“这一个”。而李云龙则是真正让另类英雄深入人心。他们与传统的英雄一样, 对祖国满心赤诚、对打仗得心应手、对战友有情有义, 但他们明明又那么不同。

1.1 就自身而言

完美英雄英勇无畏而又足智多谋, 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平原游击队》中, 当松井率部包围李庄时, 李向阳泰然自若, 他判断松井必然还会使用双层包围的老战术, 于是设计使得日军和伪军自己人打自己人, 克敌制胜而不费一兵一卒。同时, 他深谙毛泽东思想, 用“持久战”的观点来教育和鼓舞同志乡亲, 话语精炼, 令人信服。

另类英雄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勇气和传统英雄是共通的。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脾气火爆, 浑身上下草莽气十足。如《亮剑》中的李云龙, 他总吹嘘自己上过私塾, 其实没什么文化, 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李云龙讲话, 特别是在战场上, 几乎没有不带脏字的, 如果不是他穿着军装, 你会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土匪。

1.2 就为人处世而言

对待战友、百姓, 完美英雄亲切友善, 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和蔼可亲。李向阳将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兵郭小伟入伍不久, 战斗热情很高, 但由于未经锻炼, 本领不佳。李向阳让他先练急行军, 一边亲切地帮他整理行装, 一边微笑着教导他“咱们游击队不光会打, 还得会走”。而对敌人则恨之入骨, 恨不能食肉寝皮。电影《林海雪原》中, 杨子荣与小炉匠在众土匪面前争锋相对, 都欲置对方于死地, 最终杨子荣凭着机智沉着的对答、辩白, 将小炉匠逼得哑口无言, 并亲手杀死了这个敌人的走狗。

而另类英雄们都是性情中人, 他们对不入眼的人, 即使是战友也不与之和谐相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 当石光荣误以为胡毅也在追求褚琴时, 就和他较上了劲儿, 两人比赛骑马, 石光荣故意吹了声传达室递骒马时的口哨, 胡毅的马六根未净, 不再听主人的呦喝而前刨后蹶, 把马背上的胡毅可折磨得够呛。如若遇到旗鼓相当、意趣相投的人, 即使是死敌也会惺惺相惜。当然, 他们在原则问题上还是争锋相对的, 但感情上总沉浸在一种由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的遗憾中。如《亮剑》中的楚云飞和李云龙。抗战时, 两人一致抗日又明争暗斗, 互相欣赏也互相算计, 是对手亦是朋友。内战爆发后, 两人各为其主, 解放军攻打黄维兵团时, 二人兵戎相向, 两败俱伤, 病床上的楚云飞惦念着李云龙的安危, 李云龙也没有忘记楚云飞。

1.3 就大局观念而言

完美英雄克己奉公, 坚决服从上级的统一指挥, 为了集体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1955年电影《董存瑞》中, 董存瑞为了完成炸毁敌人暗堡的任务, 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 在找不到支架的情况下, 他毅然用手托起了炸药包, 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战斗的胜利。而另类英雄们则有些任侠使气的意味, 不断上演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戏码。《亮剑》中, 日军山本部挟持李云龙的新婚妻子秀芹占据了平安城, 李云龙未经请示就擅自发动了战役,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得大部队不得不调整了整个战略部署。

1.4 就感情问题而言。

传统影视作品很少涉及英雄的感情问题。在《平原游击队》中, 我们不知道李向阳的妻子姓甚名谁。而且, 《红日》中虽然刻画了将军沈振新的妻子黎青, 但是两人聚少离多, 经常通信互相鼓励, 共同树立胜利的信心, 更像革命战友。当然, 战争环境是很大的原因, 但是这也反映出创作者着实不肯在此处多费胶片, 因为他们觉得儿女私情会让英雄的光辉形象打折扣。

而另类英雄的感情世界可就丰富得多。他们勇于追求自己中意的女子, 英雄亦有侠骨柔情, 革命的年代亦有爱情的萌动。广场上褚琴活泼的舞姿和灿烂的笑容吸引了石光荣, 他马上就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 手段虽然生硬, 却有着一股憨直质朴之气, 婚后两人吵吵闹闹, 却终是相濡以沫。

以上是从两类英雄人物给人的直观感受上进行的对比分析, 笔者发现这两类英雄同而不同。但这一现象体现出英雄人物塑造理念怎样的转变呢?

2. 关于另类英雄的塑造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思想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 影视行业打破以往公式化、概念化的古板模式讲求创新, 因此, 银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 抗战题材影视作品的突破更是引人注目。笔者认为在另类英雄风行银幕的旋风中, 除了欣赏英雄形象本身的变化外, 更应关注塑造英雄人物理念的嬗变。

2.1 使性格更加丰满

鉴于影视与文学关系密切, 有互通之处, 此处借用福斯特在其著作《小说面面观》中的观点。福斯特将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扁平人物着重突出人物某一种典型性格, 而圆形人物则不然, 多面的性格要使人物丰满、立体得多 (2) 。因此, 传统英雄是扁平人物, 他们是被当作楷模而塑造的, 似乎是神坛上的神像供人膜拜。那么他们唯一要做的, 唯一能做的就是高大全。但这未免使人物显得单薄而缺乏深刻性, 高高在上而让人难以接近。

创作者们赋予了新的英雄们更加丰满的性格, 有优点, 亦有缺点, 性格中那些否定性的东西经编剧和演员创造性的发挥似乎令人印象更加深刻。李云龙虽粗俗却是真性情, 姜大牙虽粗野却透着憨厚, 石光荣虽霸道却显得天真。这些饱满的人物走下神坛, 走到人们中间, 他们不再是仅供瞻仰的人物, 人们敬佩他们的卓著功勋, 却也可以笑侃他们的粗言俗语、陋习丑态。这是英雄人物塑造上的突破。

2.2 使生活更加真实

使生活更加真实, 笔者认为主要从世俗情境、世俗感情和世俗语言三个方面体现。影视人物必须有一定的情境为之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因由。传统影片的情境设计非常简单, 要么是英雄向围坐的战友宣传共产主义, 要么是英雄在战壕里沉着指挥战斗, 要么是英雄来到群众家中, 军民鱼水情深。图片化的情境中, 英雄人物的言行也受到制约, 生活气息也不够浓郁。创作者们以此为突破口, 加入了更多生活气息浓厚的情境, 让英雄们走近百姓。《亮剑》中, 李云龙表扬张大彪在对抗坂田联队的战役中表现突出, 请他喝酒, 说着将自己的一碗酒递到他的手中, 张大彪一饮而尽, 李云龙心疼地抢过碗, 大声说:“你小子也太实在了, 给你喝你就喝光了, 客气话不会听啊!”张大彪一本正经地说:“团长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实在吗?”李云龙听罢笑骂道:“你个小兔崽子!”这个情景充满了琐碎的生活气息, 很好地反映了李张二人融洽的上下级关系, 这远比李向阳亲切地握着区委书记老张的手说:“我们是革命的好同志!”要传神动人得多。

爱情是世俗感情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实侠骨柔情不会遮盖反而会增加英雄形象的感染力。自私狭隘等一些世俗感情的加入也是值得关注的, 这里不仅是指在塑造英雄人物这一个体上, 而是展开到英雄人物成长的大环境中。同志们之间不再一团和气, 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 这个不和谐的音符不是那种是非易断的忠诚还是背叛的敌我矛盾, 而是人性灰暗的一面。例如《历史的天空》中, 麒麟山的领导层在处理“不听话”的姜大牙的问题上意见不合, 万古碑提出秘密处死姜大牙, 以防止他日后不服管束而惹出乱子, 因为他不满姜大牙一直纠缠自己的意中人董闻英, 不好直说, 便想借机除掉他, 如此人心险恶, 不和谐却也真实。

关于世俗语言, 不管是那些粗话、脏话还是那些顺口溜、俏皮话都让人觉得活灵活现, 风趣幽默, 大大不同于以往影片中那种教条式的、朗诵式的语言。

2.3 使配角更加鲜活

新中国初期的文化事业一直受“三突出 (3) ”观念的影响, 不仅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也是如此。英雄的光芒太亮了, 以至于把其他人物都遮盖了, 本来是“群英会”却变成了“独角戏”。创作者们希望通过加强配角的塑造来克服这一点,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英雄身后的女人和英雄的对手。英雄身后的女人不再默默无闻, 她们有思想、有个性, 她们是橡树身边的木棉, 作为一棵树的形象和丈夫站在一起。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与石光荣拌了一辈子嘴的褚琴, 《亮剑》中大胆示爱的秀芹, 优雅真诚的田雨都令人过目不忘。英雄的对手也不再实力雄厚而头脑简单, 他们拥有卓越的才智和丰富的内心, 他们是值得尊敬的敌人。如《亮剑》中的楚云飞, 《历史的天空》中的石云彪, 《雪豹》中的竹下俊, 让人在敌视中不得不夹杂着一丝敬佩和同情。

以上分析的三种方面虽然着力于不同的范围和层次, 但都体现出抗战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理念中现实性的加强。

3. 关于另类英雄的思考

自2001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以来, 以另类英雄为主角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风行全国。观众们激动地称他们为草莽英雄, 由此我们就可以说, 这些另类英雄就是时代所呼唤的、观众所追寻的吗?这些另类英雄的塑造理念就是创作者们应该奉为圭臬的吗?笔者认为应该持谨慎的欣赏态度。

另类英雄的出现带来了正面人物塑造的突破, 使之走出了程式化、脸谱化的困境, 其优点毋庸置疑。李云龙、石光荣、姜大牙、李大本事 (4) 等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使观众们铭记历史, 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背后所蕴藏的思想隐患。

首先, 随着后结构主义的兴起, 人们总说, 这是一个解构的时代。我们对那些从前建构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东西进行重新审视, 重新判断, 不再为主流思想马首是瞻。于是那些完美英雄遭到了质疑, 甚至反感。因为观众已不再满足于顺从地朝神坛膜拜。另类英雄应运而生, 他们走下神坛, 他们去掉身上的光环, 似乎只是身边那个有两把刷子的普通一员, 人们摸摸下巴, 笑道:“有点儿意思。”这意味着崇高性的消解, 人们在解构英雄, 解构一个时代给我们建构的信仰。当一个人失去了需要无条件顶礼膜拜的意念, 他们的内心将会无限膨胀, 当代学者邓晓芒说中国处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而这是令人担忧的。

其次, 早在《荷马史诗》中, 我们就看到了阿基琉斯, 一个暴躁易怒、温柔善良又极度自尊的个人主义英雄。西方文明一贯强调自由与个性, 而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是强调集体主义的。农业使人们不得不抱成团, 安土重迁, 用集体的力量向土地要粮, 生息繁衍。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让人们讲求孝悌忠信, 依赖氏族宗亲, 张扬个性并不被看好。新文化运动以来, 西方思想涌入, 随后的五四运动, “文革”中的“破四旧”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艺术, 西方思维在中国人中逐渐显化, 本文所探讨的越来越有个性的英雄就是一个虽微小却很实在的注脚。当今时代不是五四时期, 我们不会再大声宣称西方文明优, 中华传统劣, 但是我们却在不自觉间做着判断与选择, 长此以往, 着实令人担忧。

英雄是人类自开化以来就一直崇敬与追寻的, 它是精神的依靠, 心中的永恒, 当它在人们的意念中固化下来后, 人们便开始在现实中寻找、再造英雄。可是言不尽意, 意不传神, 现实中的或者再造的英雄始终不及心中的那个英雄, 始终无法承载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崇高情感, 于是英雄成为了一个可以走向而无法走到的概念。反映人们精神追求的影视作品将这一点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英雄形象, 展示着人们的追求, 也展示着人们的思考。虽然我所截取的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嬗变只是天地一隅, 但是一叶知秋, 这一趋势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

摘要:如何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一直是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李向阳和李云龙这两个英雄人物的对比为切入口, 兼顾同类题材其他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 共同探讨了中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塑造理念的嬗变以及笔者对此进行的思考。

关键词:抗战题材,英雄人物,塑造,嬗变

参考文献

[1]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4年;

[2][英]爱.摩.福斯特.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3]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作品塑造 篇9

但是,电视银屏却出现了与以往规则相反的现象,一些电视剧开始为“反面形象”正名。在一些学者看来,这些反面形象不但没有起到衬托正面美好形象的功能反而成为观众崇拜的对象。电视剧《黑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主角郭小鹏是一个大毒枭,但是这个毒枭不仅斯文儒雅,在生活中孝敬母亲,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高学历知识分子,甚至面对行刑还能慷慨陈词,这样的毒枭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同情。相反,剧中的警察无论在为人处世,人格魅力上都远远不及一个毒枭。这样的例子在国外也有出现,电影《豺狼的日子》展现的是一个被称作“豺狼”的杀手受雇于秘密组织密谋刺杀戴高乐总统的过程,为了生存而去刺杀一个备受拥戴的政治家,这样的行为本是否定的。但是,由于“豺狼”为了刺杀行动进行了周密专业的计划,作为职业杀手,他的手法精妙,许多观众竟希望他的刺杀行动获得成功,为他最终失败被擒深感遗憾。

这不禁引起了学界的担忧,电视剧对反面人物的刻画缺乏分寸感,将反面人物写成有文化、有教养、值得理解、同情的人物,反而淡化了这样角色的存在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多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刻意挖掘“多重性格”,正面人物也有其脆弱阴暗的一面,在反面人物塑造上又追求所谓的“人性化”,他们添加上美好的性格和品质,塑造出的“矛盾统一体”让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都望尘莫及。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我国以往的艺术塑造中,正面形象往往是“脸谱化”的,如今的影视形象的塑造已经渐渐打破了这样的藩篱,寻求突破。在人物塑造上,为表现人物性格复杂性,不再观念性地、僵化地展示人物形象。但过于刻意地为了摆脱一种极端反而走向另一种极端。另外,商业利益的驱动导致创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非理性心理或心理的阴暗面去创造一些形象,导致普遍观众作为社会“弱势”的一方,对于反面形象形成一种艳羡的情绪。

以上担心都有其合理性,观众本应通过影视艺术得到审美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正确、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以上事例均是从反面人物形象塑造造成观众审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与一般认知不相符的情绪出发的,认为对反面形象报以同情或类似的情感不利于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但情感仅仅是情感,与理性不同,情感并没有清晰的学理与脉络,虽然情绪的力量,特别是不良情绪的力量不可忽视。在笔者看来,以上事例的出现还可从另外一条路径进行推敲。观众在观看类似影视作品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审美状态?是否真的情感胜过理智,处在一种指黑为白的盲目的情感状态?这样的情感是否百害而无一利,造成了审美误区的形成。

二、由创作的理性到接受的情感分离

影视作品中的情感要素,由创作者始。这里先引述一个事例,是日本记者滨田容子与《豺狼的日子》导演弗雷德·齐纳曼的一段对话:

滨田:有的观众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对于最后豺狼的子弹没有打中戴高乐的头颅,却感到遗憾。(笑声)因为观众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准备的那样周全,而且一直能够摆脱警察的跟踪,顺利地按照计划进行,那就希望获得成功。

齐纳曼:是嘛。豺狼确实和一般人不同,为了达到目的,他机智地作了万无一失的准备。他采取的办法是非常有趣的,可以说是高度专业化的。然而,他的动机是什么呢?并不是为了某种信念,而是为了金钱而杀人,所以归根结底我对豺狼很难表示同情。[2]

这可以看出,导演的情感倾向比观众明确。在理性层面,创作者对于作品中的负面形象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不认同的。按照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反面形象是一定要受到惩罚的,但在影视艺术的叙事中,创作者却不能按一般生活的逻辑进行创作。就像影视剧中对于酷刑的表现,基本上不给予正面的表现,不展示受刑者要接受什么样的酷刑。这是由于在这一点上,创作者不能迁就某些观众“解恨”的要求。同样,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的塑造,也不能泾渭分明地让前者单方面备受爱戴,而后者遭受批判。必须承认,《黑冰》之类的以反面角色为主要塑造对象的电视剧的总体情感基调是否定的,但创作者为了起到深切的逆反效果却需要故意布置一些情节,在反面形象身上运用一些塑造正面形象的方式或细节,认为具有多面人性的形象才是丰满立体的。当然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稍显矫枉过正,但并不能否定,创作者的基本情感倾向是基本趋于理性的事实。

问题在受众接受时出现了,这时,受众的情感倾向与创作者本身存在的理性倾向出现了分离。即便创作者的情感倾向趋于理性,较于观众更加明确,但他们却无法阻止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迷惑,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情感出现了分离。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影视剧中的情感,包括戏剧,都具有个别体验性。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情感是不能直接流露出来的,创作过程中必须把自己的基本情感收住,让自己的情感隐秘地渗透在故事中,这就是契诃夫所说的:“要把别人写成别人,不要写成自己。”[3]这就解释了前面的问题,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手段将自己的理性的情感隐藏起来。隐藏自己的情感之后,就要用真实的感知将观众的情感卷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真实感的建立就是要使人物的意志和目的趋于合理性,且这种意志持续的越长,观众情感介入越深。以《豺狼的日子》为例,尽管豺狼受雇杀人是为了生存,或是为了金钱,为保证自身生存的无可奈何无论如何已经取得了观众的信任;进而通过表现豺狼一系列的精密部署和坚持不懈的过程进一步明确了观众情感的方向,受众情感进一步卷入其中;但最终邪恶并没有战胜正义,豺狼的刺杀失败了,但观众的情感还停留在豺狼的刺杀行动中难以自拔,情感出现了停滞,前文所说的遗憾之感就和创作者本身的初衷发生了偏离。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在故事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观众已经对犯罪做出了情感上的惩罚。

影视艺术自发明之日起,就被视为“白日梦”。为了使观众进入梦幻的世界,让观众完全进入或虚拟地参与到剧情中,“造梦者”就要将自己隐去,隐去自己的“讲述方位”,掩盖“讲述痕迹”。而观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幻象,他不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旁观者,还常常变成影片中的角色,参与其中,随其喜而欢呼,随其悲而落泪。每一个不轻信的观众都知道这是虚构的,但却在观看过程中很容易轻易相信剧情交代的人和事,甚至这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相信。这个过程,体现的就是“本我”和“自我”的分裂,“意识”与“无意识”“潜意识”的分裂。为什么《色·戒》中的王佳芝在贫困潦倒时用身上仅剩的钱去看了一场电影,为什么观众选择一次次从现实生活中逃离畜类进入到虚拟的世界中去,这正是观众心理动因的所在。

认知美学这样论证利害性在审美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作用:审美本身是非利害活动,审美的发生需要审美主体处在非利害状态下,但在直觉模式建立的过程中以及审美过程中,利害性都在发挥其相应的作用,特别是在审美进程中需要在潜意识中进行利害性判断。在影视艺术的接受过程中,受众的“意识”层面受到了虚拟世界的牵引,进入到了“白日梦”的状态,这些是受众体验中真实可感的。但在受众察觉不到的“潜意识”中,依然存在理性的意识,对剧中的是非善恶、正义邪恶做出理性的判断、分析和思考。只是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受众无条件地相信剧中的故事,被卷入剧情中,仿佛自己就是“豺狼”或毒枭,仿佛自己是剧情中的某个角色,受到剧情中人物意志力的牵引,“潜意识”层面的东西便不为受众所明显地感知了。待到受众从“白日梦”中醒来,隐藏在心里需要宣泄的情绪随梦的醒来消退,情绪得以外化出来,理性的知觉就渐渐占了上风,从而回到现实中来。这时,无论是对自身所生活的思考,还是对影视剧本身的理性思考,才刚刚开始并得以进行下去。

三、对审美误区担忧的再思考

笔者并不否定,对于受众会因某些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而陷入审美误区的担忧有其合理性。在艺术处理上不尽合理的艺术作品对受众产生负面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过于从艺术作品上寻找影响受众的原因,往往让我们忽略事情的另外一面。

首先要说明的是,艺术存在的价值,本身就是要作用于人的情感。“情感不但是审美的动力,而且审美也最终成纤维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4],“戏剧的至高意图是感动,任何意见都无法抵拒观众在剧场中产生的情感”[5],影视艺术也不例外。艺术就是通过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个过程应该允许观众在观摩过程之中或之后——“意识”中过于感性的情感要素还没有和“潜意识”中的理性判断换位之前,抱有并抒发一些尚不理性的情感。观众对豺狼报以遗憾,希望郭小鹏成功逃跑,对这样一个“高智商犯罪”的毁灭带有遗憾和同情的情绪,都是可以给予谅解的。因为在受众的意识中,正义的理性判断从未消失,只是暂时退居幕后。另外,以激发情感为手段去引发人的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出现的前提就是作品能够在观众心中引起足够的情感波澜,有足够的情感认同,无论这个情感如何,都是后续理性思考的基本前提。试想一部看完之后让观众并无情绪产生,没有在心里形成基本的感情印象,后面的理性思考也不会出现。

受众对所观看的作品作出理性的、积极的认知是创作者所希望的,因此,在创作中总是揣摩要通过何种方法才不至于让受众将目光过多地集中于阴暗面,产生负面情绪。但事实上,这种对受众的揣摩,往往是过于高估或是过于低估。过于高估在于,在这个“娱乐至死”、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对于影视艺术的态度大多是作为娱乐和消遣:打开电视,走进电影院,或是学习工作后的放松,或是走进“白日梦”宣泄情感,思考、受教育、获得知识、增长见闻已经不再是首要需求。这其中当然有“停止思考”的担忧,所以对艺术从业者的往往提出“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要求,但这种“矛盾统一体”似的要求更多时候造成的就是诸如“豺狼”一样的“矛盾统一体”。这时,担忧就又来了,这样的形象引起的是观众的审美误区,怪圈由此产生。而低估受众的方面就在于,受众存在理性分析的能力,人生体验各异,感受和思考各异,均有其形成原因及合理性。虽然在日常大量信息的挟裹之下,网络使人们有了宣泄情绪的场所和机会,这些现象极易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但同时也应看到,人们正在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希望发表自己的见解,用更理性的方式对事情和观点进行求证。在人性的层面看,观众流露出类似于同情反派的情绪,恰恰可以说明,人们已经能够谦虚客观地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危险分子”也有闪光点,这有助于人们更客观,更宽容地去看待他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潜意识中的理性因此“黑白颠倒”了。由此看出,人们有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还需要巩固和引导。

巩固和引导的方式就在于提升自由度,尽量减弱泾渭分明的所谓“可看”与“不可看”之分,重要的是引导人们怎么看和如何看。因为界限划分毕竟过于简单,不能适应复杂的现实和审美现象的出现。对于艺术,没有“可不可看”和“能不能看”,没有“能写”和“不能写”,“能播”和“不能播”。合理的状态是,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即可,而“高限”不是必要的。当然,自觉地最受限制是必要的,但也不能过度设限。

[1]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2.

[2]滨田容子.弗雷德•齐纳曼谈《豺狼的日子》[M]//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53.

[3]安东•契诃夫.对剧作家进一言[M]//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39.

[4]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M]//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38.

作品塑造 篇10

“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主题文艺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为了举办好此次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精心策划安排,邀请全国各画种的八十余位著名美术家,分批次组织深入江苏苏州新农村,河北邢台冀中矿区,内蒙古阿尔山、赤峰某空军部队等地进行写生创作,近距离接触基层工人、农牧民和解放军官兵,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人民新形象。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倡导广大美术家关注当下普通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表现人民群众在创造当代历史中的主体力量和地位,从平凡和普通的人民典型形象中反映亿万人民群众自己所创造的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献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劳动者的形象概念与过去有了显著区别,无论工人、农牧民还是解放军官兵,都呈现出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特点,如何真实而准确地塑造当代劳动者的形象,反映伟大时代在普通人身上的印记,成为广大美术家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笔墨当随时代,用艺术作品记录时代的变迁,描绘讴歌时代的风物人情,反映美术家尊重社会现实的精神和情怀,是当代美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深入生活来观察感受、思考和表现当下生活的特点,发掘时代生活所孕育的审美情趣,是美术家解决这道命题的有效途径。美术家在写生过程中,通过与基层普通人民深入交流,强烈感受到当代新农村的文明和谐,新矿区的变化与发展以及人民军队的强大和威武。普通的农民、工人、士兵将追寻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当中,展现出平凡而又伟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真实的生活和事迹使广大美术家情由心生,他们用真情塑造的“中国新形象”成为这次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家还特别邀请了近百位优秀美术家以及各省美术家协会推荐的近百名优秀作者投稿,遴选征集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展览共展出二百九十余件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多个画种,老、中、青三代美术家各擅胜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视觉新颖,满载活力与朝气,展现祖国现代化进程的工农业生产、社会建设和都市生活的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地反映了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梦、筑梦过程中坚毅的品质,以及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作品塑造】推荐阅读:

公民塑造05-25

素质塑造05-30

塑造人06-22

塑造细节08-07

自我塑造08-15

塑造策略09-12

塑造战略09-13

审美塑造10-11

景观塑造11-05

成功塑造11-17

上一篇:多元化考核评价下一篇:独立学院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