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塑造

2024-10-11

审美塑造(共9篇)

审美塑造 篇1

摘要: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对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塑造中所起的作用及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建议中职教育者要重视服装审美教育层次设计, 创新教育载体, 塑造中职生健全审美人格。

关键词:中职生,服装,审美,人格

服装是文化的显性物质载体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和衣着习惯往往能够反映出他的喜好、品味、性格、修养、精神状态、审美旨趣及价值观。正确的服装审美观的形成既是健全人格的反映, 又对健全人格的形成起推动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现从服装审美的角度切入, 探讨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结构形成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服装审美教育以塑造中职生审美人格的有效途径。

1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探讨服装审美在中职生审美人格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研究意义。

1.1 中职生服装审美追求

中职生自发产生的服装审美追求是学生“本我”意识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本我”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它按“快乐原则”行事, 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大部分中职生最初对于服装审美的追求属于自发产生, 以跟风 (即“偶像风”或“潮流风”) 追求某种风格的服饰为主要表现形式, 服装取向具有非常强烈的从众性, 无意识地渴望得到社会认同, 着装以“随大流”或逆向表现为主, 服装审美追求具有冲动性特征。自发产生的服装审美追求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最初萌芽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普遍出于自身对“他者”的兴趣和喜好, 而去模仿“他者”的着装风格, 却没有意识到“自我”与“他者”是两种不同的个体, 带有很明显的情绪化导向。由于这一阶段中职生大多没有意识到自己“跟风型”着装追求实际上是对某种价值观即“他者”价值观的认同, 所以服装审美追求处于潜意识即“本我”状态, 没有形成具有独立个性与自我主张的着装取向。

1.2 中职生服装审美风格

中职生初步形成的具有自主意识的服装审美风格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为“本我”服务。这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正式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在自我审视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自身的体征特点、年龄气质来选择着装, 有意识地对主流 (或非主流) 的社会服装时尚进行现象审视、价值判断并根据自我需求来加以选择, 形成兼顾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着装取向, 且该着装取向能够得到公众审美的认可, 具有理性化倾向。由于该阶段的中职生已经有意识地确立起某种价值追求, 对自身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并通过服装强化对自我的认识及对该价值的主动追求, 服装审美风格具有协调性特征, 形成了自主的服装审美观, 因此服装审美追求处于有意识的“本我”状态, 具有个体风格的着装取向由此萌芽。

1.3 中职生服装审美规范的超越

中职生逐步完善并自觉追求的职业服装审美规范是学生“超我”意识萌芽的体现。根据弗氏理论, “超我”指的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这是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的完善阶段, 该阶段的中职生能够克制住个人兴趣好恶, 根据某种规范接受服装审美观 (如校服、制服)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着装体现出对于固定场合、年龄、规范的认可和调节, 社会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合理化增强, 服装审美风格具有克制性、自律性、职业化特征, 形成了基于自觉道德追求导向的服装审美观。

1.4 小结

综上所述, 从健全人格塑造的角度, 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目标应是:引导学生形成服装审美的自我意识, 克服“本我”原始欲望和冲动的负面影响, 形成健康的审美观;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环境、场合进行得体的自我服装形象设计并得到公众认可, 了解并自觉遵守特定场合的着装规范, 对职业服装礼仪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执行力, 初步形成服装审美“超我”意识萌芽;塑造健康服装审美人格, 推动其形成健全人格。为此, 中职教育者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设计多样化的服装审美教育载体, 形成正确审美导向, 探索引导中职生塑造健全服装审美人格的途径和渠道

2 依据服装审美人格形成结构, 进行服装审美教育层次设计。

将弗氏理论移植到中职生服装审美人格塑造当中, 中职服装审美教育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2.1 认知“本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最低要求, 主要是引导学生认清服装审美中“本我”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的区别, 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职生在着装行为中把任性当个性、把跟风当时尚的不良倾向。

2.2 形成“自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主要目标, 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审美价值观, 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开展自我形象设计并能得到公众认可。

2.3 追求“超我”

这是中职服装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向, 主要是从规范化、职业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知并认同学生制服、职业制服的着装规范和礼仪, 通过“着装”这一层面形成并强化学生对职业要求、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认同感。

3 创新教育载体, 在中职生当中大力开展服装审美教育。

对于正处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 健全的服装审美人格并非生而有之, 而是需要在形形色色的学生个体成长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引导来完成。开设服装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来完成, 针对未开设服装专业的中职学校, 则建议通过下列载体来开展服装审美教育活动:

3.1 课程教育

3.1.1 服装审美公共课程

开设服装审美公共类课程, 通过培训本校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 开设如《服装礼仪》、《中职生形象设计》等社会文化性、道德性较强的审美类人文课程, 使学生从道德层面形成对正确着装的认知;或是开设《面试着装技巧》、《达人着装分析》、《年度服饰流行趋势分析》等专题讲座, 以服装审美为切入点, 通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点的面试、偶像着装、流行时尚等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对上述社会现象形成正确认知。

3.1.2 相关课程中设计审美教学内容

在各类专业课程当中设计蕴含服装审美旨趣的教学内容, 从职业着装搭配、服装礼仪示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该专业职业着装的规范模板, 并从文化背景及实用价值探讨该类职业服装基本特点及着装要求的具象和成因。如文秘专业的学生, 可以通过“秘书形象设计”的教学内容引入商务着装礼仪;如护理专业的学生, 则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着装要求引入职业着装规范等;再如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 在布置学生完成FLASH制作时, 可将人物形象设计、人物服装搭配和谐度作为动漫形象设计评价指标之一, 引导学生加强对这方面的自学。

3.2 课外活动

3.2.1 常规活动

对于未开设服装类专业的职业学校而言, 通过具有服装审美性质的学生常规活动载体开展服装审美教育, 往往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1.1开展学生日常着装 (或校服) 检查评比活动, 该类活动虽然被许多学校列入学生管理的常规内容, 但在活动实施过程当中, 绝大部分学校强调的是着装检查的标准化和纪律性, 缺乏从审美角度对检查标准的制订和检查结果处理方式进行干预。从审美教育的角度, 如何更深入地挖掘活动的审美内涵, 设计更多的人性化措施, 突出活动的审美性, 才是该项活动的研究重点所在。建议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 不妨开展类似“QQ秀”、“学生日常服饰搭配秀”等评比活动, 通过网络虚拟形象和现实学生形象评比, 来实现对学生个体的更深层次的人文观照和关注。

3.2.1.2与专业课程教学相配合, 在全校师生当中开展“职业制服设计大赛”等评比活动, 通过比较轻松、愉快的形式, 将职业制服的着装要求和规范深入到师生内心。

3.2.1.3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从正确着装以形成良好形象的角度切入, 在服装形象咨询师的配合下为学生设计青春、健康的个人形象, 强化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自信, 从而树立起对其着装能力的自信心。

3.2.1.4与实习、就业活动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面试、应聘、职业活动等场合正确着装, 明确着装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3.2.1.5组织专题班会讨论课, 在教师引导下, 组织班上学生对时尚人物、偶像人物、潮流达人的着装进行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首先以影视明星为代表的偶像人物在媒体上展示的是其经过设计后光鲜亮丽的一面, 在实际生活中, 明星也存在着着装上的败笔, 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其次, 以偶像人物为范本分析其体征、气质、职业与着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认知到哪怕偶像人物外在条件再好, 如果在进行着装选择的时候与既有的外在、内在条件完全相背, 也会造成着装上的失败, 从而激发学生了解自身特点的愿望。

3.2.2 学生社团生活

充分挖掘社团活动载体中的服装审美教育资源, 在丰富学生社团生活的同时巧妙地开展审美教育。

3.2.2.1鼓励学生设计社团标志、制服等外在标识, 发挥社团制服的识别功能,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社团凝聚力。

3.2.2.2加强对模特表演、舞蹈表演、摄影协会、动漫协会等富于表演性和观赏性的社团指导, 如在组织摄影协会开展采风活动中可设计“和谐之美”、“寻找我校学生形象代言人”等活动主题, 强化学生身边感性形象的宣教作用;加强对校刊、校报、广播站、记者站的引导, 通过文字宣传的方式形成校园健康服装审美的舆论导向。

3.2.2.3组织经常性的观影活动, 通过播放时尚类节目来帮助学生完成审美积淀。

3.2.2.4搭建类似于“校园达人秀”的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以照片、微博、论坛、真人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中职生形象设计的想法, 建议将礼仪展示、职业服装展示、校服展示作为学校文艺表演乃至校园文化展示的传统节目。

3.3 搭建校外展示平台

积极搭建校外展示平台, 拓宽与兄弟学校、企业员工、服装设计及搭配专家之间的交流渠道, 在确保比赛主办方合法正当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学生踊跃参加大型商场、社区以及社会主办的服装搭配比赛或形象设计比赛,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努力打造校外学生素质展示平台、学校与媒体的沟通平台。

3.4 教师言传身教

通过教育者的身教作用,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引导作用, 这一点在形成学生服装审美“自我”、“超我”等高阶人格上尤其明显。为师者的“礼仪”是道德的要求, 要想教出好学生, 就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想做一名好老师、教出注重着装礼仪的好学生, 就要在着装上做一个表率。中职教师面对的是由未成年迈入成年期的学生, 他们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教师的不洁着装、不雅着装不仅会让学生为自己的不当着装找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理由, 同时还有可能引起学生不合其年龄的效仿;教师若排斥身着职业装授课, 则难以激发学生对职业装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服装审美人格的教育过程中, 对中职教育者的规范着装要求理应提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4.

[2]苗莉, 王文革.服装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3]何齐宗.审美人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经典作品阅读与审美意识的塑造 篇2

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造,培养高尚的审美人生观。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尤其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要以情感过程为主线,激发、唤醒、调动和诱导学生积极情感。

审美感受起于对美的事物的直观,审美对象首先是以其可感的外在形式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使我们对它凝神观照而不旁骛他涉,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又会立即触发我们的情感,唤起我们的记忆,激起活跃的想象和理解活动,不自觉地进入对象所指引的某种境界。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表现出积极的主动性和自愿的渴望性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融入文学作品所设定的特殊情境,即调动学生的审美直觉、审美通感和审美想象去感受作品的意蕴之美、含蓄之美。

调动学生的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在欣赏美的事物时,不借助理智或逻辑思考,突然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的特征,也就是不经过自觉的明显的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产生的对审美对象美的特征的直接感知和领悟。例如看到一条红色金鱼在鱼缸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时,有人说它像一条潜伏前进的小红船,也有人说像在水中燃烧的火焰,前者给人的审美直觉是优美,后者给人的审美直觉是壮美。学生读完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领悟到的是滚滚长江般的壮美;读徐志摩《再别康桥》,领悟到的是潺潺小溪似的柔美。通过调动学生审美直觉,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让更多的思想情感火花在文学课堂绽放。

调动学生审美通感。审美通感是指在艺术审美中,审美主体的视觉、听觉以及其他各种感觉之间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审美对象直接引起的某种感觉能够唤起另一种感觉。借助于审美通感,把各种审美感受联系起来,从而克服各类艺术在物质手段上带来的局限。常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要求学生运用审美通感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说它像一支舒缓的小夜曲,一幅恬淡的山水画,一朵散发清香的小花,一杯略带苦涩的香茶。借助审美通感读戴望舒的《雨巷》,学生读到空灵,读到飘渺,读到清愁;读到雨的清凉,巷的寂寞,心的惆怅。借助审美通感,茅盾先生读《狂人日记》:“只觉得受着一种痛的刺激,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们骤然看到耀眼的阳光。这奇文中冷峻的句子,挺拔的文调,对着那半蓄半吐的意思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可言喻的悲哀的痛快。这种快感正像爱吃辣子的人所感到愈辣愈痛快的感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指通过对审美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根据作品的描述,在头脑中重现这一事物形象。叶圣陶说过:“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为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翻译过去,将那白纸上的黑字依旧翻译为具体事物。”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在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诗时是这样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力的:他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勾勒形态:画面中有西塞山,有白鹭鸟,有小溪,有桃林,有鱼儿。再要求学生给画面染上色彩:青翠的山峰,洁白的鹭鸟,清澈的溪水,粉紅的桃林。再让画面动起来:白鹭振翅,溪水潺潺,鱼儿畅游。还要给画面加上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桃花上那带着花粉的花蕊。短短的两句诗在魏先生的巧妙引导下活了、动了、立体了,这就是再造想象的妙处。

创造想象则是在原有表象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创造的新形象。如鉴赏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前四句写了十道风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十道景物是互不关联的个别景物,留有许多空白要审美主体去填补,为创造想象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审美主体运用曾经拥有的形象记忆去连缀,用曾经拥有的情感记忆去拓展,形成象外之象,感悟旨外之旨,品味味外之味。于是荒寒之中,一个充满哀愁寂寞,怅触无边的天涯游子的形象就展现我们面前。

审美塑造 篇3

“审美人”是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提出的一个术语, 用来指称一种在生活方式、状态和观念上按照审美原则进行取舍的人。如果说智育培养的是“聪明人”, 德育培养的是“德性人”, 体育培养的是“健康人”, 那么美育培养的则是“审美人”。审美人是审美感受活动的主体, 是能对现象进行介入式观照的主体, 是体验的主体。

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文化, 决定不同时期生存美育、教化美育、启蒙美育等不同的审美教育类型的构成。不论是教化美育还是启蒙美育, 都只把美育作为工具和手段, 只有当代的美育才重视美育自身在促进个性自由和人的解放中的作用。当代美育精神, 以人的解放为宗旨, 把美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理想境界, 在更高层次上达成美育作为外在手段和内在目标的统一, 将美育作为人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表现,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P56丰富的、全面的、深刻的、自由的、自觉的人, 使“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73, 充分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代审美教育不再仅仅把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看作是审美教育的首要价值取向。建造理想社会, 培养完美人格成为审美教育首要的任务和最高的评价标准, 人性的完美成为审美教育的理想追求。

二、当代美育目标———审美人

美育是一种面向人本身———人的感性、人的生命与生活的教育。传统的美育和目前流行的美育观念中都不能明确地把握美育的基本内涵, 即远离了审美教育的终极关怀———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美育观念, 强调理性, 轻视感性, 文明与人性相冲突。传统美育中, 不论是教化美育还是启蒙美育, 都只把美育作为工具和手段, 只有当代的美育才重视美育自身在促进个性自由和人的解放中的作用。人类是唯一能理性思考的动物, 人类珍视理性, 以自己拥有理性而自豪,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类把理性摆在一个神圣的地位。而感性, 由于被认为是不明晰而低级的, 在理性的地位上升时遭到了压抑与排斥, 人类认识世界的最直接、最原始的途径被堵塞了, 人性走向了断裂和异化。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以牺牲人的个体感觉为前提, 一味地追求理性的发展, 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断裂与异化了的人。

不过, 目前流行的美育观念中有过度强调感性的倾向, 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在我国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出现了极大的反差, 有些人的物欲、钱欲恶性膨胀, 步入了感性沉沦的误区。从表面上看, 人们从歌厅、舞厅、茶楼、酒馆, 从时装到居室, 从城市的各个方面看, 仿佛都置身于“美的世界”之中, 究其实质, 这种经过大众“包装”的“美”与真正高尚纯真的美、美的享受都是背道而驰的, 而这其中, 相当多的属于一种缺乏文化品味的粗俗的感官刺激。

当代美育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培养人的感性和理性, 使之达到整体的和谐, 使理性在人的人格中树立起来。美育是特殊的渗透着理性的感性教育。一方面, 它使人的感性理性化, 避免了感性过分宣泄导致的物化和蜕化, 另一方面, 它使人的理性感性化, 避免了理性过度膨胀导致的非理性化。感性因为有了理性的支撑而显得坚实、挺拔, 理性因为得到了感性的滋润而显得充实、丰厚。美育对人的培养是通过陶冶性情、净化情感, 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 使主体的目的性符合最高的善。这种陶冶和净化, 不是靠理性压抑、排除感性, 而是保留、调节感性, 洗涤、净化感性情感中的个人欲念、功利, 使社会性渗入个体, 理性渗入感性, 从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和意志[3]。而这种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正意味着人格的完整。

当代美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兼具感性和理性, 知、情意和谐统一的完整的人, 只有做一个完整的人, 才能做一个追求生命完美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审美人, 因此, 当代美育旨在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实际上是要塑造拥有完美的人格的“审美人”, 这样, “审美人”成为了当代美育的目标。

三、审美人的塑造

审美人必须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完美的人格, 塑造完美人格是美育的根本目标。只有审美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拥有完美人格的人才是审美的人。所谓完美的人格, 简单地说, 就是构成人格的几个因素完美结合, 真、善、美高度统一, 知、情、意和谐发展。

理想的人格是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失去了感性, 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变成机械的运动, 人就变成机器。“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不仅需要有巨大的经济、技术力量的支撑, 还需要坚强的道德、人文精神的支撑。二者必须兼顾, 任何顾此失彼, 都将得不偿失”[4]P6。失去了理性, 人的感性就会失去节制而堕落为兽性。

怎样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扬长避短, 并使它们在更高层面上统一起来?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审美教育。

首先, 审美教育丰富人的感性。

有人认为, 美育是情感教育。以情动人, 理寓情中, 这是审美教育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它自始至终充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我们欣赏建筑、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时, 能通过眼睛感受到它的色彩、线条等, 并由此产生许多联想和想象, 头脑中因此汇集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多姿多彩的画面;我们欣赏电视、电影等综合艺术时, 则调动了几乎所有的视觉与听觉器官, 与其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 好像身临其境。审美教育引导我们认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它用鲜明生动的形象震撼人的心灵, 使人产生许多奇思妙想。一个顿悟可能会成就一个伟大的学说, 一个顿悟也许能推动人类进步的发明。与那些感情贫乏、思想呆板的人相比, 感情丰富、思想活跃的人无疑是更为全面的。

其次, 审美教育积淀人的理性。

与人们无意中接触到美的事物而引起刹那的愉悦感不同, 审美教育是有计划地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所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它充分运用美的感染力来陶冶、净化受教者的心灵, 塑造完美的人格, 启迪智慧、愉悦身心, 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 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而, 它具有系统性与规范性。当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 要通过其外在的形式感受到内在的含蕴, 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需要一种“解码”能力。“解码”与“编码”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人们首先需要感受许多美的事物, 头脑中收藏许多美的形象, 然后逐渐认识到美之所以然, 能分辨美与丑。只有这样, 人们在审美和创美活动中才能感受到理解为丰富、理解为深刻的美, 才能通过审美对象的外在形态美去领悟其中的内在意蕴美。

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活动扬弃一切偶然性, 使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成为必然;它扬弃一切强制性, 使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活动成为一种自由的活动, 人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自由。实践也证明, 审美教育在促成人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 审美教育能使人自身各种因素协调发展, 使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同步而行。审美人是当代审美教育的目标, 审美人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要实施素质教育, 要提高全民素质, 就必须实施好审美教育。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更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倡导“全球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审美教育将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赵洪恩.试论美育的心理机制[J].教育研究, 1993, (8) .

[4]易健.现代美育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0.

审美塑造 篇4

关键词:敦煌壁画;伎乐天艺术;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18-01

为将敦煌伎乐天中的文化内涵传承并发扬光大,将其中的舞蹈元素以动态形式展现出来,并能不断培养继承性、创作性的敦煌舞表演者,一直以来,我国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与论证工作。终于,于2006年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及北京市教委和舞蹈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正式成立了关于敦煌舞的专业研究项目,即伎乐天形象正式与公众见面。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开始对其静态风格特点的研究,到动态的鲜明形象,再到最后的实践,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失败、总结、再来。对于研究敦煌艺术的笔者来说,敦煌艺术所传达的艺术魅力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生动浪漫的艺术形象都是那么令人神往,更为今天的艺术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其极高的艺术品味,独特的风格特色,也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重点之一,作为一项文明于世界的艺术瑰宝,文化精髓受到世界人们的崇敬。但是,就目前而言,对于敦煌伎乐天艺术的相关研究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就比如,如何将敦煌壁画上的静态舞蹈元素以及动作技巧以具体的理论教材形式呈现,并恰当的融入当代的创新表演形式;如何培养出能够深入掌握敦煌舞艺术精髓又能继承发展的专业型舞蹈人才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自古以来敦煌就是一个咽喉要道,作为历史上的发展重地,众多民族集聚,而丝绸之路的开辟,更使其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汇聚地,并在互通有无,互补不足。历史上很多人也因此对敦煌艺术产生过质疑,认为其是从西方文化思想中形成发展的作品。但是,无数实例已经见证了我国敦煌艺术的特征,就如著名敦煌学者段文杰先生所说的,虽然中国的佛教从某种程度上是外来文化,但是更要看到的是,我国佛教不是简单的“拿过来”,而是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融入了我国的本土思想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与审美理想,展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融合力的中国式佛教。以笔者观点看来,之所以说敦煌艺术如此辉煌伟大,就是因为其纯熟的将所谓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并不断发展出具有自我特色的独特文化,而且历经千年,经久不衰。文化不是封闭自我的,无论任何国家、民族都需要不断地汲取其他外来文化来填充自我不足,为己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的无限可能性,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而敦煌伎乐天舞蹈艺术就是历史的发展与进化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形态,以下就是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及审美性具体分析。

一、引入与突破(从前秦到北周)

1.乐舞壁画多依据现实社会塑造,多与菩萨、长生之道有关,天宫伎乐、飞天伎乐等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伎乐形式。

2.乐舞形象局限性较大,多单身表演,并且多展现的是天宫强门之中的图像。

由于敦煌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其石窟壁画风格受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当地文化的共同作用,从而造就了风格迥异文化积淀,在不断的交融与发展中形成了既具有本土特色又包含印度、西域风貌的石窟文化。这也从一定程度说明,中华文化能够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碰撞交流时仍然以本体为主,最终发展为更具有民族特色的本我文化。

二、融合与回归(隋唐时期)

1.乐舞壁画的内容随社会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容,相对以前局限的范围也有了一定的拓展。

2.乐舞形式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飞天伎乐生动、活泼,渐渐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喜爱,而天宫伎乐和药叉伎乐等伎乐形式逐渐消失。其他形式的伎乐形式也大量涌现,壁画绘制领域也由端绘拓展到佛龛内外。

3.到了唐代,壁画中较多融入音乐舞蹈元素,场面宏大。根据石窟的大小不同,有不同内容形式的乐舞图案,大窟中多为大型经变且数量较多,其中乐舞所占比重很大,且阵型复杂多变,舞蹈形式繁多,场面相当壮观。除此之外,也有描述当时社会具体生活状态的故事画等等形式。

4.具有代表意义的出行图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隋朝以来,敦煌壁画的“产量”进入到新阶段,质量水平高超。政治经济的空前繁荣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带来的佛教等外来思想也在不断的吸收与创新中形成中国自己的独特模式。

三、俗化与衰落时期(从五代到元代)

1.壁画的发展显然不如前期,逐渐衰落,但这并不意味着乐舞也由此没落。因为壁画衰落是社会因素条件下导致乐舞不能以壁画的形式显示出来,而社会对乐舞的重视与发展并不亚于隋唐时期。

2.时代背景下,密宗教派的优势显现,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伎乐在壁画中的地位。因而导致了一直以来占主要地位的飞天艺术发展不断退化凋零。

审美塑造 篇5

在西方教育哲学视野中, 生命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作为全面满足和提升人类精神需求的教育, 就应该从这三个层面承担起最基本的功能。相对于生命个体的知识、情感和意志三个层面, 教育的功能可以分别表述为侧重培养人的知识伦理 (知) 、审美艺术 (情) 和信仰追求 (意) 。如果说能够实现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那么教育对象无疑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了。这种把人的精神世界与教育功能直接联系起来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 既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 又有着科学的依据。

就前者而言, 西方著名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很早就指出, 人生一般有三个维度, 即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这个哲学论断的合理性就在于从生命个体的精神世界中分别找到与情、知、意之间的血脉纽带关联。其哲学理念由此成为现代西方教育加强学生精神世界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

就后者而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到了“全面发展的人”是人自身再生产的最高理想, 也是人类“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终极目标。其具体内涵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1]这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成为中国教育基本理念、方针政策的理论指导。

中国教育哲学理念同样蕴含着这个重要的思想。对此, 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和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哲学理念得到印证。

就前者而言, 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 其教育理念中的核心元素“仁”“义”“礼”“智”“信”, 基本覆盖了中国民族人性发展中的知识理性、道德伦理、审美情感、意志品质等精神世界中的知、情、意三个方面, 所谓“礼也者, 理也” (《礼记·仲尼燕居》) ,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 其本质就是为中国民族教育对象灌输严密的伦理道德、丰富的审美情感和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在今天的教育语境下, 就是要培养生命个体以道德伦理为本体、以精忠报国为信仰、以审美情感为教育旨归的“全面发展的人”。当然, 这种全面发展的个人受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人性认识上的局限, 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 至少可以这样说, 在中国最具有经典意义的孔子教育理念中, 追求教育对象成为道德伦理、情感审美和意志品质等“全面发展的人”, 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就后者而言,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没落以及现代社会思想启蒙的标志性人物、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 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 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 欲达此理想, 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 (即意志) 、美育 (即情育) 是也”。[2]王国维先生倡导的教育分为智育、德育和美育三个方面的“完全之人物”理念, 与孔子一再坚持的“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的礼 (德育) 、乐 (美育) 提升人格完美境界是一致的。在他们的教育哲学理念中, “有知识而无道德”或者“有道德而无审美”, 都“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中国两千年传统教育哲学理念的一个共性。这也与西方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个维度、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人”等人性发展理念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 作为教育发展理念最深层精神结构的教育哲学, 都包含了教育应该承担“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虽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 古代和今天历史语境不同, 这样的教育理念并没有成为一种现实, 但是, 这并不代表这种教育哲学理念有问题, 恰恰相反, 无数中西古今哲人的苦苦追求, 正好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应该重新梳理、整合与实施的现实基础。本文试图在“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基本教育哲学理念框架内, 从审美、伦理和意志三个方面加以理论阐释, 为当下中小学教育提供符合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资源。

2. 审美教育:让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

中西教育非常重视人的审美本体机能的发展, 就中国审美教育而言, 古代孔子的人才教育理念中就确认了“乐教”的意义。作为审美教育的最高典范就是人性发展中的审美艺术化、自由个性化的“孔颜乐处”:“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学界常常称之为超越了自然性快乐与道德快乐的具有本体意义的审美快乐, 是一种本然状态意义上的审美境界。

就西方审美教育而言,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异化状态下, 对于人成为“单面人”的焦虑和批判, 正是对于教育中审美之维丧失导致的人才教育畸形危机的证明。而德国著名的审美教育大师席勒提出的“游戏冲动”, 则为人类教育如何摆脱机械的理性束缚和感性的欲望提供了理论框架。席勒认为, 人的发展最终应该实现从感性形式、理性形式向审美形式的过渡。完美人性的实现应该是通过“游戏冲动”即自由的审美活动协调二者的冲突与对立, 放在审美教育的层面上, 就是只有美育才能够充当从感性到理性, 并且在得到理性后又不抛弃感性从而在自己的身上建立起完美人格的桥梁。换句话说, 审美教育可以塑造出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达到人格的自由之境。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就是“人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由此可见, 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给教育对象灌输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 而是一个审美的自由的人。

这种把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的审美教育理念, 在当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尤其重要和急迫。经济全球化让中国处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包围中, 学校教育空间也遭到严重的侵袭, 金钱物质上的利益诱惑已经与学校教育缠绕纠葛在一起, 学生的身心受到消费社会现实的严重干扰和影响。如何抵御消费社会物质利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伦理道德的自觉约束能力和意志品质的顽强抵御能力, 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 仅仅依靠这些还不够, 只有从学生心理深层结构上构建一个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的教育本体, 才有可能让学生彻底斩断消费社会对心灵的侵蚀和诱惑, 成长为孔子所追求的那种“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的审美境界中的人。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 让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 在本质上就是贯彻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

3. 道德:超越传统伦理的“天地境界”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固然在于审美境界中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 在实现这个最终目标之前, 必须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而道德伦理则是其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这正是我们在教育中把审美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目标的同时, 不能否定、漠视道德理性作用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 不仅道德伦理精神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核心元素, 离开道德伦理境界的学生, 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而且在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终极目标的审美境界之前, 人类发展必须经历道德伦理的洗涤和修炼, 没有经历这个阶段的教育, 就无法实现“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终极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人是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的, 不能仅仅为了满足生理性的需求而活着, 还应该具有思想、理性和灵魂。那么, 当利欲与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 人类应该如何选择呢?在古代中国教育理念中, 我们看到的是通过培养生命个体道德伦理的本体, 以此摆脱现实生活世俗功利的纠缠, 强调不能因为陷入物质的感官享受而失去本该获得的人性自由。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典之作《论语》中随处见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当然, 这并不是说古代中国教育理念单纯追求人性的道德伦理, 而是说当利益和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 需要伦理道德来摆脱世俗功利的纠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古代中国一向把那些明白大义、品德高尚的人称为“君子”, 把那些自私自利、道德缺失的人称为“小人”, 而道德伦理的最高境界则是“无求生以害仁”、“杀身以成仁”。这种以道德伦理作为人性教育和人的发展的最高目的的理念, 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教育。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为什么凸显道德伦理的根本原因。

既然这种道德伦理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那么, 我们凭借传统道德伦理的灌输是否可以顺利实现当下教育“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目标呢?

我国教育现行的德育模式脱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历经六十余年并没有本质的改变。这种模式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价值观的灌输, 强调教师通过教育, 把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讲解、说服、示范、榜样等方式, 系统地从外部输入学生心灵之中, 并运用奖惩等手段, 培养他们优良的品德素质。这种模式在本质上属于“填鸭式”教育, 不仅无法适应当下社会的现实, 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终极目的。也就是说, 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 我们固然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 但是绝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 不知怕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 怕死;在道德境界中的人, 不怕死;在天地境界中的人, 无所谓怕死不怕死。[3]一个缺少真理知识、审美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学生相当于“自然境界”, 一个缺少道德伦理约束的学生只能达到“功利境界”, 而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也不过是“道德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并不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 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算是超越此前三种境界的“天地境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重新反思传统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模式, 以此推进和实现学生超越传统道德主体僵化死板的低层次境界从而进入全面发展的“天地境界”。

4. 信仰:追求真理的自由意志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人永远不能穷尽自身。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 而是一个过程;他不仅是一个现存的生命,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他还有意志自由, 能够主宰自己的行动, 这使他有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4]在教育领域以追求自由意志而享有盛誉的德国民族教育的成功实践, 也为中国当下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早在孟子的教育哲学理念中, 就十分强调教育对象具有顽强意志和高贵品质的重要性, 但是中国传统教育对意志品质的最高追求往往是形而上的“杀身成仁”, 而不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理信仰, 所谓“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就是传统中国意志品质塑造的经典信条。虽然这些意志品质的塑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从一切教育都最终落实到生命个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层面上说, 这样的意志品质塑造在本质上还无法真正切近人自身的面目, 因为这样的教育更侧重于脱离学生知识领域的抽象的信仰。

王国维先生极力倡导中国教育在人格意志上的真理信仰精神, 在王国维先生看来:“一切真理唯存于具体的事物中, 与黄金之唯存在于矿石之中无异, 其难只在搜寻之。书籍则不然。吾人即于此得真理, 亦不过一小影耳, 况又不能得哉?……书籍上之知识, 抽象的知识也, 死也;经验的知识, 具体的知识也。”[5]王国维先生的这个教育理念揭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命题:人类信仰世界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比盲目遵从书本资料更切近人自身发展的目标, 与其盲目地照搬书本中的真理, 不如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真理。这正如王国维指出的:“今日之时代, 已入研究自由之时代, 而非教权专制之时代。苟儒家之说而有价值也, 则因研究诸子之学而益明;其无价值也, 虽罢斥百家, 适足滋世人之疑惑耳。”[6]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当下学校教育中并不缺少信仰, 而是信仰中对真理追求的自由意志的缺失, 由此导致的是信仰泛滥。目前学生中普遍泛滥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信仰, 就是这种追求真理的自由意志严重缺失的后果。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种遭到严重“异化”的“单面人”, 不仅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 也与我们当下教育理应承担的“全面发展的人”失之千里。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5]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 王国维先生全集 (第五册) [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1976.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 (第四卷)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4][德]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M].余灵灵, 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审美塑造 篇6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总和, 是一个人的品行、道德、情操的集体表现, 也就是人的思想素质、觉悟水平和精神境界等。中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 但他们的价值观、是非观又时常受社会各种潮流的左右。我们无不遗憾地发现:社会丑恶现象日益逼近校园这块净土, 侵蚀着青少年本来纯洁的心灵。虽然我们不可能挡住外界的影响, 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辨识、分析,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因此, 这一艰巨的教育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

二、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具有审美特性:

第一, 情感性。情感是为人所专有的, 是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体验和态度, 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形式。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 它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 审美情感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之中, 是情感与意志的高度统一。

第二, 形象性。美育以情动人, 是通过审美形象来实现的。审美形象是美感的基础,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用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 借助优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第三, 愉悦性。古希腊美学家贺拉斯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美育原则, 这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 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 既给人快乐, 又给人启迪。美育的潜移默化过程正是通过美育的愉悦性逐步实现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达到育人的目的, 绝不是靠一两次的欣赏活动就能够完成的, 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与审美材料, 进行经常的审美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 美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一) 让学生体会先进人物的思想理念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包含有歌颂祖国、赞美英雄、宣扬真善美的内容, 这些内容具有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例如, 屈原在《离骚》中体现的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流露的报答、奉养祖母的孝顺之情;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表达的虽身处黑暗的现实社会, 但并不绝望, 仍有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念;《羚羊木雕》启发学生学会尊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可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深刻理解古人“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者也”的节操。此外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惜英雄的情怀;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豁达…… 这些文学精髓, 都足以滋养学生的心田。

(二)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学会明辨是非

语文教科书中的小说、戏剧、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 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真有假。例如, 甘于淡泊的“布衣总统”孙中山, 为爱情献身的刘兰芝和焦仲卿, 愚昧无知的华老栓, 性情乖张的贾宝玉, 追求精神胜利的阿Q, 纯真可爱的英子, 性格刚强的鲁侍萍, 道貌岸然的周朴园, 鸿门宴中表现得优柔寡断的项羽, 坚毅不屈的杜十娘, 爱国忠贞的苏武,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 也不愿屈服”的闻一多, “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 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 这些都是个性鲜明, 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若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分析, 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对人物形象投以赞美、歌颂、敬佩、欣赏、喜爱、同情、可怜、厌恶、蔑视等情感, 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明辨是非,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塑造一代人的灵魂”

审美塑造 篇7

举例来讲, 如果你身上带着足够多的现金或银行卡, 那么你在大商场里逛, 气派的商场环境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会提升你的购买欲望, 而如果你身无分文, 那么当你走进这样一种环境氛围里时, 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不平衡感, 联想到生存的艰难。同样的商场环境, 却可能给人迵异的感受, 这就是因为人的变化的心理状态场与不变的外在环境场产生了不协同。

全方位体现人性化是现代化商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目前中国的许多商场中的公共休息空间还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落。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休息座椅和空间人满为患, 而有些座椅和角落却无人驻足。这往往是休息环境与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不能达到场协同的结果造成的。如何设计并创造出场协同条件下的现代商场公共休息空间的审美环境, 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场协同与视觉体验

供人行走的走廊过道, 如果中间有一段地面突然拓宽, 人们行走的脚步在拓宽的地方自然会有所放慢或停留。在视觉上这个拓宽的空间就给人以停留的意向, 而如果在笔直的过道上安放两把椅子, 行走的人就会有障碍物的感觉, 在这种位置的椅子上休息也会有被人观赏的紧张感, 自然是没人愿意去坐的。因此, 商场里的休息空间应尽量选择相对隐蔽, 与走廊过道相邻的独立空间, 尽量不要占据过道空间。如果条件不允许, 也要在地面颜色、材质、边界轮廓上作以不同处理, 在视觉上把休息空间与过道空间区分开来, 用结构、形式和色彩的不同来造成休息空间与人的视觉体验的场协同, 进而满足、激起人们的休息欲望和审美需求。

二、场协同与行为体验

每个人在同一样行为中会下意识地选择同一样的路径或次序, 这种连续的行为也形成了我们对某一事物达到共同理解的审美。比如说走路, 人走路并不是小时候学会的一种行为, 而是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 走路就是在寻找脚与踩之间的场协同。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是一种去搜索与环境协同的连续的行为。大型商场, 每一楼层都有休息空间, 每一层本身也都有多个子休息空间。不同楼层的休息空间和同一楼层的子休息空间应尽量位于每一层的相同位置, 其装修风格, 座椅形式也应尽量相同。当在第二层休息过后, 走到第三层、第四层同样的位置时, 即使没有疲劳休息的需求, 也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这就是相同的形式与人的连续行为体验形成了场协同, 进而产生相似的行为和美的感受。

三、场协同与心理体验

生活中, 人们经常有对于环境的心理体验, 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对于一个可供五人坐的长椅, 前两个坐下的人会选择两边把头的位置, 第三个人会自觉地坐在长椅的正中间, 与两边二人保持相同间距。而第四个人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会破坏原有距离的平衡, 所以他往往会选择另外一张座椅。这就是心理体验的场协同效应。在商场休息座椅的设计上, 需要考虑陌生人的距离感的问题。座椅以短椅 (二人或四人) 横向联排为宜。单个过长的座椅 (如五六人的长椅) 会产生浪费空间, 这对于休息空间而言是没有使用效率的, 而且也不会产生轻松, 互不干扰的美的心理感受。

四、场协同与知觉体验

一把椅子, 当人坐下来之后, 常常会把手中的东西顺势往椅子上一放。人们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想椅子具有置物的功能, 这就是一种知觉行为, 也可以称之为习惯性动作。商场里的座椅也需要考虑人们的知觉行为, 座椅要有适当的靠背, 座椅下面、靠背的侧面尽可能设有置物或支架结构, 便于人们搁放或搭挂物品, 物品空间与人尽可能贴近, 又可避免遗忘或丢失。符合人的知觉认识和习惯, 才能实现周到、安全之美。

五、场协同与环境体验

人与环境之间同样具有场协同效应, 例如, 当一个人手上有一些杂物想丢掉, 那么首先要看附近有没有垃圾杂物桶。当一个杂物桶就在人的旁边, 这人会亲手把东西放进杂物桶里;如果杂物桶离人有一米的距离, 他会站在原地把杂物扔到桶里;如果桶离人有两三米的距离, 他会走过去把杂物放到桶里;如果桶离人有十米或以上的距离, 他会把杂物丢到附近的地上, 而不愿意再扔到杂物桶里。这就是因为杂物与杂物桶之间的距离过远, 超出了杂物与桶相关联的环境范围, 人感觉不到环境场的存在, 杂物桶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了。

商场公共休息空间的杂物回收设施离座椅侧面的最佳距离是一米左右, 敞口尽量大, 这样人不必起身, 就可以把杂物扔到桶里, 也不会轻意掉到桶外面。这个距离大于人的防御范围 (7 0厘米) , 所以也不会给人以离杂物太近的不洁感。此外, 杂物桶下部应带有滑轮等滑动结构, 这样便于移动。当有多排座椅时, 也不需要配备多个杂物桶, 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管理维护的费用。

场协同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无处不在的。作为设计人员, 必需表达出物体和环境、人和环境、人与物体, 还有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协同关系, 使人从审美上感到“物宜我情”, 从感知上感到“物宜我知”, 从认知上感到“物宜我思”, 从行为上感到“物宜我用”, 这样才能创造符合人性的“物我合一”的空间环境。

摘要:本文结合场协同理论, 对现今商场公共休息空间实际使用情景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建议, 呼吁商场装修设计应以人们活动的环境和状态体验为中心, 进而塑造出真正优美的、人性化的商场空间环境。

关键词:商场休息空间,场协同,审美环境

参考文献

[1]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http://www.cisvi.com/bo/naoto-fukasawa-486

审美塑造 篇8

关键词:美,善,中和,天然,雕琢

“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历史文明” (1) , 中国的传统美学吸收了儒家, 道家和佛学思想中的许多美学观点, 形成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人文景观也成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然而如同《美的历程》中说“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 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 其思想来由仍应追溯的先秦孔学”, “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 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 (2) , 中国美学异于西方美学的许多特征主要由儒家的美学思想所铸成。 (3) 下面就中国民族审美心理中的一些内容谈儒家美学思想的在中国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向来重视善与美的统一。中国古代从《尚书》, 《左传》, 到清代的《原诗》和《闲情偶记》中都可以看出中国美学中一以贯之的对“善”的作用的重视, 即对艺术在道德伦理和社会功能上的作用的宣扬肯定。中国传统的民族审美心理中对美的认识从来离不开向“善”的靠近。

而这种在重视伦理道德, 重视人格美, 追求艺术的功利价值方面, 儒家比道家或是佛学思想都显得突出。《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足见他对于艺术做出的伦理道德的要求。《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谓韶乐“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武乐“尽美矣, 未尽善也。”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否认外在的声色之美, 同时更强调了善的作用。美与善在这里得到了区别划分, 同时也规定了儒家的艺术观和美学思想必须达到美与善的统一。这仅仅是儒家美学思想在理论上的体现, 钱穆就认为直到唐代, 儒学思想才与文学的具体创作相融汇。 (4) 具体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的儒家美学的美与善的统一的观点, 可以在唐代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文中得到体现。杜甫的《三吏》, 《三别》, 《北征》,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就体现了糅合美与善的儒家美学观点, 而白居易更是高扬儒家所倡的艺术的教化作用, 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他们的创作饱含了善与美的理想的结合, 或者略有对善的偏重, 强调善对于美的一种前提作用。然而, 儒家对于美与善的统一的美学思想, 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铸造了中国传统美学史上一个贯穿始终的特征。

中和之美

中庸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又一突出特征。“致中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而“和”的观点是孔子及其他儒家学者认为实现他们的理想的最优途径, 也是美的最高境界。《论语·学而篇》中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 《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儒家所推崇的中和的精神是产生古典传统和谐文化的最切实的背景, 最有力的奠基。

儒家对中和之美的提倡, 具体表达为“文质彬彬”和“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美学思想。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本来是用于衡量和判断人的标准, 而后又被推演开来用作对艺术作品,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判中, 要求文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文质彬彬”所体现的中和之美的深层次含义还在于, 它不仅明确指出了“文”与“质”, 更强调了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 兼容两端以取其中, 以美的方式实现共存, 而不是对立的排斥与冲突。这种美学思想同时也为艺术规定了界限, 即同时包含形式与内容两方面东西, 并达到一种模棱的动态的和美之感。

《论语·八佾篇》中孔子称赞《关雎》说“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是针对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提出的美的标准。在儒家思想中艺术作品中情感表现应当有所释放, 也有所节制。欢愉时不放纵, 哀愁时不悲恸到陷入到不欲生的绝境, 到达一种情绪的平和之美。荀子承袭了孔子这一中庸的美学思想, 他在《乐论》中说“乐者, 天下之大齐也, 中和之纪也”, 同时对诗的写作提出“中声所止”的标准。其后的《诗大序》说“发乎情, 止乎礼仪”及《礼记·经解篇》中“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也秉承了儒家中庸的法则。在此之后的中国大多数诗人受到这种儒家中和之道的影响, 很少会全无节制地表现出狂喜或狂悲的情绪。许多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诗教”精神的影响, 以“怨而不怒”, “婉而多讽”的方式表达情绪或者批判实现。在文学理论方面, 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论著作之一的《文心雕龙》也继承并发展了儒家“中和”的思想内涵, 刘勰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把“以礼节和”的思想一以贯之, 提出了“折衷”说和“执正驭奇”, “乘一总万”的方法和原则, 建构起以儒家诗学为主导的文论体系。

雕琢之于天然

先秦诸子对艺术境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如墨子一派, 是反对艺术反对礼仪的, 认为那是奢侈;老子的看法是“见素抱朴”, “澹兮其若海”的不言无形之美, 尽管其思想在后世也被纳入了美学的范畴, 但他的本意并非倾向雕琢。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艺术采取了肯定的态度。儒家对艺术的重视和肯定, 无疑为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论语·学而篇》中子贡说“《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孔子对此给予了肯定。《论语·八佾篇》中子夏问孔子“巧兮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的意思, 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这包含了艺术所必须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有“素”, 即白色的底子, 也可以说是艺术品的天然材质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绘”, 意即是人的技艺的部分, 或者说是人的智慧和劳动在艺术品中创造性凝结, 前面谈到的“文质彬彬”也与此相通。

荀子主张人性恶, 他认为要去恶从善, 就需要后天对人的本性进行加工和磨砺。他在《荀子·礼论》中说“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这一观点在美学上意义是美不是天然的, 也不是事物的本性, 而是需要人为的“文理隆盛”对物之本性的修饰的过程来到达美的效果。

深受儒家美学浸染的中国文人, 在各自的创作中秉承了“雕琢”的观念, 始终致力于对诗文的锤炼字句, 谋篇布局。杜甫“新诗改罢长自吟”, “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律诗的创作上做出了很多艺术上的突破;贾岛凭着“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态度写诗。始自先秦的儒家思想在当时迈出的一步, 不论是对民族的审美心理, 还是对具体创作都有积极重大的影响。

由以上儒家的三个方面的美学思想,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可以一窥儒家美学同中国传统美学或者说古典美学之间的关系。儒家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源头之一的地位是肯定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特征中包含许多儒家美学思想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已经无法抽离或遗弃, 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融入了诗, 乐, 工艺品等的艺术作品中, 融入到了中国民族对美的判断, 评价与感受中。

参考文献

[1]、邓承奇《孔子与中国美学》, 济南, 齐鲁书社, 1995年。

[2]、国学整理社编辑《诸子集成》,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

[3]、金丹元《中国古典美学漫谈》, 海南, 海南出版社, 1997年。

审美塑造 篇9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人脑对旅游目的地信息处理的产物, 而旅游目的地形象本是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主体与感知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研究既要探讨人们如何感应、选择、获得、评价、理解、认识旅游目的地信息, 也要研究所要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容、结构、差异和意义,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在旅游消费行为形成、旅游成为经历之后表现为旅游者的直接感知, 但是, 对大多数的人类而言, 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决策的确定、旅游行为的形成、乃至旅游审美的实现, 更多的依靠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和引导。这就是说, 在一般情况下, 旅游目的地形象表现为间接感知。因为, 任何新兴的旅游地或任何旅游地在发展的最初阶段, 是没有游客, 没有感知主体的, 它在外界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空白的, 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间接感知渠道传递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象塑造、传导, 使未来的、潜在的旅游者在心目中建立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进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行为。

一、按照美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地形象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对旅游审美活动心理机制探讨, 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本体运动机理的一个层面。因为旅游审美活动的发生, 既是因为一定时空背景下作为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客体存在的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吸引物从形式到内涵上都存在美的信息, 也源自由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构成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主体具有审美情趣、审美感知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更为关键的则是由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主、客体之间形成的审美关系构成的旅游审美活动的本体的运动机理。

景观作为基础旅游吸引物, 不外乎以两种形式存在, 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学者认为, 所谓自然旅游资源, “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 而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古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文化成就, 艺术结晶和科技创造的轨迹” (钱今昔, 1993) 。也有学者认为, 自然景观“是地球表面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因此也称为自然综合体或地理综合体”,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在地面上的印记, 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是地球表面上文化景观的复合体” (江月启, 1992) 。从美学角度出发, 无论以旅游资源称之, 还是以旅游景观命名, 其共同点在于, 这些吸引物能够传递审美信息, 具有空间形式或时间上的立体性。所谓的“审美信息”, 是就景观的审美形态、审美价值、审美特征而言的;所谓“空间形式”, 是指下有基岩地层, 表有地貌、山形、土壤、植被、山体、生命、建筑或古迹, 上有天空、日月、群星、云雾、或彩虹的立体综合体;所谓“时间立体性”, 一般是指积淀和凝固在旅游审美对象中的历史文化内容, 它体现着人类文明和审美意识的进程与成果, 这种“时间立体性”也表现在形式多样的民俗风情、旅游文物以及神话传说之中。简而言之, 自然景观集中地表现了自然美, 人文景观则集中地表现了生活美、工艺美和社会美。当然,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实际上也不是可以绝对分开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 自然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现实界”, “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统一体”。因为, 经过人类长期对自然的改造, 自然已经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自然;同时, 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并“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 “懂得按照如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随时随地的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对旅游地进行形象塑造, 也同样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 要克服纯粹的美学观点和唯美主义美学倾向, 要抓住旅游景观在形、色、声、味等方面表现出的外在的、感性的形式美的特征,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原型”, 使之在风物传说的作用下表现出动态美, 并将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和人格理想灌注其中, 使之具有象征美,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对象, 同时也要从技术美学的角度, 掌握现实美的法制或形式美的规律, 自觉运用调和与对比、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以及虚实、浓淡等方法创造符合美的规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旅游地形象。

二、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地形象

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 就是要探讨旅游审美活动发生之所以产生的内置驱动力、心理中介及运动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只是由于人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 如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总之, 这些能为人的享受到感觉, 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才一部分发展起来, 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 不仅五官感觉, 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 一句话, 人的感觉、感觉到人性,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五官感觉到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个论述表明了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同时也表明,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 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实际上已经积淀在人的“集体无意识”中, 甚至可以说已经演化为人类生存的本能性要素。人们从事的各类艺术实践和审美活动, 都毫无疑问发端于这种心理特征。就旅游审美活动而言, 表面上似乎是旅游观赏行为在一定时空中的直接表现, 而实际上是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所诱发和促成的结果。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工程, 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但愉悦自由的心理活动。和其他形式的审美活动一样, 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 即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 这些要素作为特殊的审美功能在互动作用中引发出不同程度的审美愉悦或审美快感。这就是旅游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审美知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感性认识, 它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及与之俱来的知觉综合判断活动。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知觉因素通常起一种先导作用。而人的五官、身体和大脑神经系统集合起来组成了视、听、嗅、味、触等主要感觉分析官能, 以此辨别、接受和传达外界的各种信息。在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中, 官能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差别的。通常而言, 视觉和听觉被认为是主要的或高级的审美器官。当然, 其他感觉系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旅游审美实践活动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想象力是人类的高级属性, 是“人心具有的一种自身的创造力”, 它“或随意按感官接受形象的次序与方式来表现事物的形象, 或用一种新的方式, 根据一种不同的次序组合那些形象” (博克《崇高与美》) 。想象中与审美密切相关的是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等高级形式的想象。审美理解作为一种心理活动, 是美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为美感并非单纯的非理性的感知活动或知觉活动, 正如赫伯特—里德断言:“艺术的魅力并非诉诸于意识知觉, 而是诉诸于直觉领悟。一件艺术品并非寄寓于思想, 而是发端于感受。它是真理的象征, 而非真理的直述……仅靠对艺术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 是不能从中获得快感享受的。”旅游审美活动也一样, 对于审美对象, 只有理解了, 才能感觉它。审美理解主要停留在三个层次上:区分现实状态与虚幻状态的层次、对审美对象的内涵了悟的层次、对融合在审美对象形式之中的意味直观地把握的层次。由于人们在审美观照时的理解程度不同, 往往会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审美理解愈深, 就愈能把握融于审美对象之中深长的意味和审美意境。审美情感是指审美经验中所涉及到的知觉情感, 而非审美诸心理因素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时所产生的那种审美愉悦。这种情感通常表现为主体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情绪反应, 是伴随着知觉活动直接产生的。

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是彼此渗透、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知觉活动如果没有想象和理解参与, 最多不过是一种动物性的反应, 根本谈不上审美快感;想象活动如果没有理解和情感参与, 也将失去规范和动力, 成为一种非理性的胡思乱想;理解活动如果没有想象和情感参与, 必然失去感性的特征和活力, 成为在抽象概念中游弋的逻辑思维;情感活动如果没有理解和想象参与, 就会失去方向和载体, 成为偶然性和本能性的欲望发泄。简而言之, 知觉因素是美感的起点, 想象因素是美感的载体和展现形式, 理解因素为美感指明了方向, 而情感则为美感增添了活力。当这四种心理功能达到自由和谐的状态时, 美感便油然而生了。这就要求我们, 在对旅游地进行形象塑造上, 一定要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 适应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景点、景区的个体和整体的规划上, 即要讲究和谐, 又要讲究形、色、声、味, 同时尤其要突出意境和趣味;要做到雅俗共赏, 运用资源优势, 因势利导, 创造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调动旅游者审美知觉、刺激旅游者审美想象、激发旅游者审美情感的旅游吸引物, 提高旅游地的形象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实力。

三、着眼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开放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地形象

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 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旅游经济学必须研究这一问题, 旅游审美研究也必须面对这一课题。旅游业经过短短几十年一跃成为全球产值较大、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 其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产业”, 沉醉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喜悦中。然而,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环境和自然为载体的, 旅游目的地的可进人性和环境承载力问题, 是我们在进行旅游规划、旅游地形象塑造时不容回避的课题。近几十年来, 旅游环境恶化的事实和“无烟工业冒烟”的呐喊, 对旅游资源掠夺式的开发、景点粗放式的管理, 损害着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威胁着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这种发展旅游的方式是“自毁的”, “毁灭了吸引游客的一切事物, 是典型的杀鸡取卵” (Tyler, 1989) ,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球旅游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有其很深的历史根源。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近几百年是人类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同时也是对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这突出地表现在人类以生态环境为代价, 换取经济增长。人类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正面影响, 作为回报, 环境对人类的负效应也不断增大, 污染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枯竭的资源制约人类发展, 如果这种恶性循环不加以控制, 将危及整个人类的前途。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人类才用理性的思维冷却经济高速发展的热情, 重新探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A-Carson的《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1962) 标志着人类关心生态环境的开始,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 警示性的罗列了经济增长所引发的种种环境问题。同年, 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1980年,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在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出版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Our Common Future) 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高潮。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其为指针制定并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号召各成员国制定起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加强合作, 推动《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的实施。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方针, 李鹏同志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更明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求加强科技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看到, 目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进程中, 经济、社会、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很突出, 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资消耗, 能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人们在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优先发展的关系上发生了概念性的转变, 如果旅游与环境不能和谐共存, 旅游业将成为短命产业, 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的依赖,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 旅游需求对现代人类尤其是对未来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性, 旅游开发过程本身所涉及的界面之广泛和复杂, 以及目前世界旅游业迅速膨胀的事实以至业已形成的生态效应” (谢彦君, 1994) , 都说明旅游业应该成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在这种背景下,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孕育诞生了。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 阐明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框架和主要目标, 明确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潮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 就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经历、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核心是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区三者的利益关系。1994年4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 通过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宪章》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提供了一套行为标准和各国推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程序。

尽管由此也衍生出排斥旅游行为的“生态中心论”的激进观点, 但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潮是人类对“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等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的否定和批判, 他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 限制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承受能力的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审美化人生态度和中国古代美学中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生态旅游”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是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欣赏, 更体现了人类通过回归自然挑战生命极限、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这也是旅游地形象塑造必须予以关注的课题。

四、强化文化传统竞争, 塑造旅游地形象

斯瓦布鲁克指出, “当那些竭力想扮演全球角色的大公司在谈论全球化思维、当地化行动的时候, 旅游目的地则要当地化思维、全球化行动。也就是说, 在充分利用全球化为其所提供的开发新的全球市场的同时, 他们需要避免由于全球化所造成的产品标准化和丧失地方特色的现象” (Swarbrooke, 2001) , 这个论断对于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的形象塑造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 跨文化交际是旅游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出国旅游, 还是在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环境中旅游, 都必然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而在这些异质文化环境中旅游, 尽管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环境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 人们也会对异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尤其是人文景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后两种心理反应恰恰是旅游审美的重要契机;如果通过跨文化交际活动予以积极引导, 将会有效地调动审美直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心理要素, 进而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因为, 求异心理是促使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最基本动力。人们对不同的事物、景观、风俗和文化感兴趣, 原因就在这些事物与形象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际旅游业就是建立在各国旅游产品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人们也这样认为:越是民族的, 则越富有国际性, 越具有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时, 要突出特殊性和差异性, 要注意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 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保持和培育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并通过区域协同行动, 形成整体竞争力。

当然, 在打文化牌、民族牌这个问题上, 也要把握好尺度。强调新奇、强调差异, 也不要超出人们通常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免因文化距离过大导致“文化休克”。

摘要: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对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探讨, 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本体运动机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应按照美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着眼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开发旅游资源, 强化文化传统竞争塑造旅游地形象。

关键词:旅游资源,审美活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旅游目的地形象 (TDI)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

[2]仇学琴.现代旅游美学[M].修订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4]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旅游学刊, 2001 (1) .

[5]邹统轩.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

[6]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库—2000[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7]谢朝武, 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 2002 (2) .

[8]尹隽, 等.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206-207.

[9]刘汉洪.打造强势旅游品牌要有的十把金钥匙[J].中国旅游规划设计联盟, 2005 (6) .

上一篇:电梯的紧急救援下一篇:物流行业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