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坚韧精神(精选4篇)
塑造坚韧精神 篇1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是社会的主体, 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而言, 人的精神面貌是这一区域内社会面貌的重要方面, 而且往往能左右社会发展的方向, 影响文明进步的速度。
精神文明建设, 关系改革发展, 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生活的环境, 正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透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往往要通过新闻作品及时、迅速地展现出来, 传播开来, 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成为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精神食粮。
新闻, 是现时的精神文明建设者。在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 对于一个国家, 对于一座城市, “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不言之教”的功能, 已经成为地域精神文明建设高地上的一面鲜艳旗帜。
在七台河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 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煤城儿女, 用智慧、汗水、心血和生命铸就了以杨太和、郝贵林为代表的“为民族而生, 为国家而亡”的抗联精神, 以马英湖、何本初为代表的“跪着采煤, 站着做人, 不畏艰难, 自强不息,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的矿工精神, 以井玉琢、张华为代表的“战争年代不怕牺牲, 和平时期默默奉献, 富于理想, 勇于献身”的英烈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 七台河市成长起杨扬、王濛、孙琳琳等一批短道速滑冬奥冠军。在这些冬奥冠军身上, 集中体现了不畏强手、敢争第一的奋勇争先精神, 为国争光、热爱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 吃苦耐劳、立志成才的自强不息精神, 顾全大局、乐于助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冬奥冠军精神是新时期七台河精神的集中体现, 必将载入七台河史册, 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成为凝聚全市人民力量、激励全市人民斗志、承载七台河希望的宝贵精神财富。
精神, 只有被人们掌握、认可和崇尚, 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和作用。弘扬七台河精神是七台河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2002年, 当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为中国人夺得第一枚冬奥会金牌的时候, 七台河新闻媒体迅速跟进报道, 曾一度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股持久不衰的“杨扬热”。
2006年, 王濛夺得都灵冬奥会冠军, 此后她又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位突破43秒大关的短道速滑女选手, 2010年,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 王濛更是成为蝉联冬奥金牌的中国第一人, 为中国队赢得了女子500米三连冠。消息传来, 七台河沸腾了。当时的短道“女皇”王濛的家乡人, 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关注、支持着她。新闻媒体更是迅速掀起了一股“濛旋风”。新华社的《大器王濛》、《李琰:王濛长大了》等新闻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聚焦效应。《七台河日报》刊发了《王濛, 七台河的优秀女儿》、《王濛带病搏金》等一系列新闻作品, 一时间使得“王濛精神”在煤城大地上大放异彩。
在塑造七台河冬奥冠军精神方面, 作为七台河市主流权威媒体的《七台河日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冰上之花苦中育》写出了杨扬艰辛与荣耀的成长史, 《银色跑道上的精灵》捧出了孙琳琳这样一颗新星, 《冬奥金牌镌刻短道魂》则寄托了对七台河已故短道速滑高级教练孟庆余的无限哀思, 弘扬了他一腔热血为速滑、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
当七台河小将范可新在勇夺2011英国短道速滑世锦赛500米冠军和2012上海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500米、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之后, 《可赞冰上飞燕新奖夜里衔来》等一系列新闻作品的刊发, 一时间使得《七台河日报》“洛阳纸贵”, 在七台河市再次引发了轰动效应, 点燃了煤城人民的激情, 为煤城人民增添了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
以七台河日报为代表的七台河新闻媒体不断把学习和弘扬冬奥冠军精神引向深入。让冬奥冠军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 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把冬奥冠军精神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情感、接受教育、升华境界, 为“推动‘四个发展’, 加快经济崛起, 建设幸福之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试论“滨海精神”的塑造 篇2
“滨海精神”:时代精神的鲜活印证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滨海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以来, 通过政府宣传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推动, “滨海精神”引起了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此, “滨海精神”也成为了时代精神在滨海新区这片开发开放热土上的具体呈现。“时代精神是一个在社会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孕育和激发出来的, 反映社会进步的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从学理层面来讲, 时代精神是个抽象的提炼, 但归根结底, 它要靠具体实践形态来生成、丰富, 并与时俱进地发展, 在发展中建构, 在建构中成长、成熟。所以说, 时代精神的培育、弘扬与建构, 离不开像“滨海精神”这样具体的精神形态的充实, 特别是滨海新区所处的特殊场域就更决定了“滨海精神”的时代价值。滨海新区作为新时期新阶段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发挥其示范效用是其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应有之义, 而这种示范效用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层面, 更表现在由滨海实践所生成的精神气质上。而这种精神气质, 不但能够团结滨海实践者努力奋进、引领广大滨海实践者在滨海新区开创事业、实现理想, 而且也能够为时代精神进一步丰满增添色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能够体现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实践,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进程中, 比比皆是, 从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创新、高端高质化产业发展等等, 无处不体现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实践,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滨海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化、典型化。正是有了诸多像充满创新、奉献等精神气质的“滨海精神”的出现, 才使我们的时代精神充满活力与魅力。当然, 时代精神是与社会存在密切相关的, 它随着实践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言:“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 一句话, 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 “滨海精神”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 而不断充实, 从某种意义可以说, “滨海精神”是一个过程的存在。她一方面离不开整个时代精神的关照, 体现着时代发展的思潮;另一方面, 她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 成为滨海实践者精神价值与理想追求的表达, 在滨海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发挥建构功能, 并随着滨海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创新、丰满, 与时俱进。也就是, “滨海精神”不能一下定型, 在抓住时代主旋律的同时, 要紧跟地方实践而成长。本文不追求给“滨海精神”下一个所谓完美的“定义”, 而是着重表达“滨海精神”在塑造过程中, 应该注重时代脉搏, 抓住精神价值提炼的实践原则, 尊重精神价值的成长规律, 系统地建构“滨海精神”。
研究与塑造“滨海精神”的路径选择
1.注重从滨海社会实践中提炼“滨海精神”, 警惕“简单口号式”宣传, 利用鲜活个案充实“滨海精神”
“滨海精神”来源于滨海新区丰厚的社会实践, 形成于举世瞩目的时代浪潮中。“滨海精神”的培育、提炼, 需要滨海实践作为支撑, 只有通过鲜活的具体实践活动, 才能提炼出符合滨海特质的精神资源, 可以说, 没有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 “滨海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当然, 这些具体的实践既包括滨海新区过去的实践活动, 也包括现在的开发开放活动, 通过这样提炼的“滨海精神”既体现传统特色, 又使“滨海精神”具有生命化气息。也就是说, 通过具体社会事实来研究、宣传“滨海精神”, 才能不使“滨海精神”虚无化。比如说起“大庆精神”, 人们在脑海中就会想起“铁人”王进喜。另外, 要学会用讲故事的宣传方式来丰满“滨海精神”, 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来塑造“滨海精神”, 用先进人物的示范来引领“滨海精神”, 例如可以总结新时代“蓝领专家”孔祥瑞、“钢铁战士”顾金钟的事迹来提炼、塑造“滨海精神”。
2.处理好长效构建与短期行为的关系, 避免急功近利, 实事求是概括“滨海精神”内涵
“滨海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可以说, 精神培育远比物质建设困难得多。为此, 在研究过程中, 要避免急于求成、浮躁心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滨海精神”表述语征集等活动, 调动人们参与“滨海精神”研究、宣传的热情与积极性, 但“滨海精神”的培育、塑造, 并不是通过一次活动就可以完成的。因此, 政府宣传部门在此过程中, 要动态地把握好长效构建与短期行为的关系, 既要认识到精神产品的重要性, 也要把握好精神产品自身的运作逻辑。建议宣传部门可以随着滨海实践的进展, 每隔一段时期搞一次类似“滨海精神”大讨论的活动, 把实践“滨海精神”纳入日常宣传工作范畴。“滨海精神”不是从一个价值到另一个价值的简单逻辑演绎, 而是滨海新区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实践的本真反映。建议实事求是概括“滨海精神”内涵, 使滨海精神的内涵与滨海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因此, 滨海人的生命体验是滨海精神最直接的价值关怀。
3.培养“和而不同”的移民文化, 创造特色“滨海精神”
“滨海精神”是全国人民的热情与豪气在滨海热土上的彰显。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都是今天的滨海人, 目前, 新区外来人口占到新区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可以说, 滨海新区的移民特性随着时间推移将会越发凸显,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特征的人们, 要在这片热土上生存、成长, 共同的价值理念将能够表达开发开放的精神气质, 但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鼓励外来文化的融合, 要有“来了, 就是滨海人”的气度, 为此, 新区的活力才能久远。也就是说“滨海精神”应具有“和而不同”的特性。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下, “滨海精神”的内涵要不断丰富, 与时俱进, 且要有特色, 也就说我们要建构的“滨海精神”要有滨海新区自己特色, 要有区别于其他城区精神的内核, 当一提“滨海精神”, 也会让人立刻想到专属于滨海精神的“表述语”、“专用词”等。
4.通过对重大工程、文艺作品、城市景观和文体活动等具体事例所孕育的精神资源, 进行提炼与发掘, 培育“滨海精神”
通过对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中所形成的精神气质、感动事件、先进理念, 进行总结与提升, 使这些有形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推出重大作品、重要艺术形象来表现滨海精神, 如像“拓荒牛”展现的是“深圳精神”一样, 通过建设重要的城市景观来展现滨海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开展形式各异的企业精神、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全民阅读等活动, 培育和塑造“滨海精神”。
5.在“滨海精神”研究、塑造中引入民生理念, 倡导低碳生活
“滨海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呈现, 是时代赋予滨海的精神力量, 时不我待, 把握机会, 创造辉煌, 引领未来, 当好“排头兵”, 发挥“引擎”和“辐射极”的作用, 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制度创新, 生成出更多富有鲜活个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具体精神元素。当改革开放进入到当下阶段, 那种只顾速度、效率的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让人们生活更幸福, 把惠及民生的问题解决好是时代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把民生理念引入“滨海精神”研究中, 既是滨海新区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 也是增强滨海人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直接动力。如今低碳生活已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如何低碳并把低碳践行到社会实践中, 这是时代的重要课题, 而滨海新区在低碳、环保方面已走进全国先进行列。例如, 可以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经验进行推广, 提炼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滨海精神”。
6.“滨海精神”的塑造是一种“文化自觉”活动
进行“滨海精神”的塑造与研究, 可以展现新区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以此内聚人心、外树形象, 进一步强化滨海建设者对新区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滨海精神”是一整套不断丰富、充实的价值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构一定要有政府的主力倡导, 在政府相关部门推动下, 需要社会各个层次主体的广泛参与, 可以说,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自觉”活动。而这个活动离不开理论指导, 通过理论的发掘与提升, 使“滨海精神”经得起历史推敲, 更好地指导、服务于滨海实践。
参考文献
[1].包心鉴.时代精神与当今人类文明.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第6页.
塑造批判精神培养杰出人才 篇3
对于此, 本文立足于批判精神的失落和形成, 来对钱老生前的问题予以解答。这是因为批判精神事关中国人才培养的真谛, 解答人才培养问题必须重视批判精神的巨大作用。
一、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 “科学”和“民主”的指导精髓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目标。而批判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是其活的灵魂, 是科学和民主的必然要求。但是, 实际情况是:在当前中国, 批判精神反而失落, 这仿佛是个历史性的悖论!
虽然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 同时缺少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 生产力不发达, 但是这并不能将中国目前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认为是历史的宿命, 认为面对这一宿命中国人是无能为力的。而实际上, 批判精神是近代的产物, 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否定和排斥批判精神, 而是将其作为活的灵魂。所以, 中国当前批判精神失落的原因并不能归结为历史的宿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 而是另有原因。我们只有客观现实地分析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状况, 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悖论。
1. 政治因素。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中,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成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特征, 这使得家长制和一言堂盛行, 导致批判精神的缺失, 使其无立锥之地。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质特征有所缓和, 但是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又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较为薄弱, 国家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不能切实实行和保障民主集中制制度。这使得不能正常运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 使党与国家无视自身错误, 助长了家长制和一言堂现象。而这也是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得以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同时家长制、一言堂和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两者相互强化, 使民主集中制转化为集权和个人专权。高度集中的权力与左倾教条主义的结合使讨论之风消失殆尽, 合葬了批判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后, 由于政治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 使得用落后的政治思想来指导高速发展的经济运程, 导致两者高度同构, 思想文化的激荡反过来危及政治政权的稳定, 另外两者的同构也使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模糊, 同时引起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这些现象导致在此时期人们的信仰危机和价值的失落, 使得批判精神无立足之地。
2. 经济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体制可以完全用四个字来概括:计划经济。其显著特征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统一,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全能的特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每个人的劳动所得必须首先上缴国家政府, 随后的个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必须依靠这一政府组织, 甚至包括婚姻大事。这种经济体制下, 每个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都被高度政治化, 无法对政治生活产生有效的制衡和影响。所以, 很明显, 批判精神无法在此种经济体制下存在。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批判精神开始被重视, 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仍然无法高度发挥批判精神的效用。例如市场经济追求短期利益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育人格局。俗话说,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在市场经济追求短期利益、追求利润的前提下, 大学教育开始出现浮躁现象, 短线作战、速生速成成为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 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开始逐渐抛弃创新和求真精神, 开始急功近利, 出现“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批判精神的失落在所难免;另外, 市场经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征使得大学教育与推动人才的创新的目标完全不符, 但是市场经济以其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理性绑架了大学的价值理性, 使大学的批判精神沦为现实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仆人。
3. 文化因素。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乃至辉煌的精神象征, 但也有其自身的弱点。正如顾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归结为史官文化, 其显著特征是政治权威至高无上, 这导致思维方式片面、静止。这种文化特征完全扼杀人们的批判精神。虽然在近代, 科学和民主被提上日程, 但两者只是强国的工具, 根本无法体现批判精神。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人民开始广泛借鉴西方一些有价值的文化, 其中最显著的是对市场经济文化思想的借鉴, 但随之而来的是大众文化的盛行。而大众文化的盛行逐步消解和剥夺着批判精神。这是因为, 首先, 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在前大众文化时代, 某一学科领域的精英分子是人们崇拜和羡慕的对象, 这使得他们的批判意识更为权威和理性;但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开始让文化走出象牙塔, 走向大众, 使对文化陌生的普通大众开始一睹其真谛, 至此, 大众文化开始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分割天下, 这使得精英分子的角色意识逐渐淡化, 同时批判精神也开始淡化。其次, 大众文化解构了批判精神。只有到物质文明富裕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出现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 大众文化一反以前知识的宏大叙事的特点, 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感受, 将审美艺术世俗化、实用化、娱乐化, 在此过程中, 知识的神圣特性瓦解, 平凡文化逐渐塑造, 带给人们不需要思考的平庸的文化模式, 而这恰恰使得人们思考真相、追问本质的能力渐渐萎缩。当曾经的精英分子长期浸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时, 无疑会影响到其自身的思考模式和批判精神, 有力地削弱了其批判精神。
二、批判精神的养成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 批判精神不可能在封建王朝的背景下形成, 也不可能在民族危亡、经济薄弱的背景下形成。在现代, 虽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出现了很多不利于批判思维形成的阻碍性因素, 但这些因素不是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克服和防止的。由此,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来养成批判精神。
1. 注重法治建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儒家思想深深扎根其中, 所以中国人喜欢讲求“仁政”, 而忽视了对法治的建设。而实际上, 儒家崇“仁”贵“柔”的思想具有一种内向性的特征, 往往注重关系裙带、职位高低。但批判意识本是一种外指性的思想, 具有外向性特征, 需要法制制度下的平等自由思想作为其生长的土壤。所以, 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对之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争创一个自由平等的文化平台, 培养批判精神的土壤。
2. 铸造独立自由的人格品质。
批判精神是一种独立自由意识的体现, 只有以此为保证, 批判精神才会避免成为形式、工具的下场。在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廊中, 集体主义精神, “舍小我, 成大我”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 “君权思想”“英雄思想”和“官本位思想”充斥着国人的脑袋, 这必然会扼杀批判精神的养成, 同时, 当批判不再成为一种意识, 开始具有了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批判就不再成为批判, 不再成为一种目的, 而开始沦落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 应该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品质, 让民众的呼声和言论完全发自内心, 而不再顾及不必要的因素。当一切话语以事实为根据, 当学术争鸣呈现百花齐放的样态, 同行不再相忌, 当独立自由真正成为民众的信仰和国家的法度, 那么批判精神的形成就会成为自然之势。
3. 变革教育体制。
“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的选拔方式之一, 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 虽然现在“高考”完全替代了“科举”的地位, 然而却是一种变了样貌的“科举”选拔制度。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 高考披上了批量生产和功利的长袍, 在这种应试教育的高考制度下, 根本没有批判精神的生存之地。所以, 对选拔制度的变革成为必需, 对选拔制度的去功利化、终身化和全民化, 培养常态化的批判意识成为教育变革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形成批判精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
非营利精神塑造探析 篇4
1.1 非营利精神的释义“非营利性组织”,英文为“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为NPO。它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之后兴盛于全世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认为只要满足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特性的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1]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非营利组织解释为:依照我国法律成立并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工作,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的民间组织。目前,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医疗卫生、宗教、科研、文化、体育、教育等。可以说,非营利组织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方面,它分担着政府管理社会的压力,降低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因此,非营利组织涉及的领域,基本上都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认为,非营利精神即非营利组织的精神,是指非营利组织存在于发展所必备的团队意识、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愿景追求。它集中地表达着非营利组织的态度、风气和精神风貌。
1.2 非营利精神的特征识别
1.2.1 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的最大体现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与企业、公司等组织所体现的精神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营利与否对其并不重要。在具备这样特征的精神引导下,非营利组织能把成本置于社会效益之后,而将更多的资源运用在如何提高自身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力等方面。
1.2.2 公益性
顾名思义,公益性是人人受益,公平受益,惠及公众,无差别收益等。公益性是非营利性的正面解释,表明的是一种公共精神、公众意识、公平愿望、公正理念,是“公益性组织”的独有情怀。公益性是以公共物品的无偿提供为基础的,由体现政府意志的社会公益性组织或公益性机构通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运行模式、毋须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得的物品和服务项目所展现的特点。
1.2.3 志愿性
志愿者是构成非营利组织工作团队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志愿性是每个加入非营利组织的人所必须拥有的特点,那么,其也必然成为该组织精神中不可缺少的特点之一。
1.2.4 奉献性
非营利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目的就在于奉献,我们可以把非营利性当作是非营利精神的基础,那么,奉献性就成了发扬非营利精神的目的所在。志愿者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奉献的性质,他们不求回报。同样,非营利组织所追求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也正体现出了非营利组织对与社会而言,付出是大大多余汲取的,因此,奉献性也是非营利精神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非营利精神的所有特征中,非营利性是第一位的。非营利精神的无私性、奉献性均出自于此。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精神,非营利组织就能够在进行社会工作的时候不对社会进行索取,从而提供一些免费而又优质的服务,保障了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群的基本权利。同时,其非营利性特征又避免了组织的逐利倾向,在将社会利益放在第一、成本第二的前提下发现其他社会组织诸如企业等难于发现的其他人群,比如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帮助解决一些政府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非营利性才是非营利组织独立本质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机制。
1.3 非营利精神在组织中的影响和作用
美国最负有盛名的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Tom Peters)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非营利精神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辐射作用以外,其具体的影响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在非营利精神指导下确立组织章程
每一个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都得确立自己的组织章程,当然,不同的非营利组织有着不同的章程,它们根据自己服务对象、规模以及组织性质等因素来确定章程。然而,无论各行各业的非营利组织,在确立组织章程的时候,都必然得以自己的非营利精神为基础,一旦离开了这一点,那么,非营利组织的章程确立即和企业内部规定并无太大区别。在这样的章程指导下,非营利组织必然会逐渐偏离自己的组织理念,朝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
1.3.2 围绕非营利精神对组织成员进行培训
任何人进入非营利组织进行工作,无论是专职人员还是志愿者,都得先经过培训才能正式工作。而在这些项目中,包含着对各项工作技能、组织纪律、组织理念等的培训。非营利精神作为组织的灵魂,必然是这些培训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进行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组织成员的工作技能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为了让组织成员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更加富有志愿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组织、为社会作出贡献。
1.3.3 用精神及物质奖励提升组织成员对非营利精神的认识及贯彻
在非营利组织中,往往存在两类成员,一类是专职人员,另一类是兼职,即志愿者。专职人员在工作中肯定能得到一些报酬,当然这也只是对于他们努力工作的一些小小回报。而真正意义上对于这两类成员而言,这些物质回报并不是他们追求的。一些类似于荣誉称号等精神上的奖励对于这些人的激励程度远远高于简单的一笔薪水。因此,善于利用精神奖励来鼓励成员更好地工作不仅仅能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非营利精神在该组织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在工作中所发扬的不求回报精神,正是对非营利精神的最好的贯彻。
2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
2.1 非营利精神薄弱也是世界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曾提出了人们普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三种误解,即“德行完美的神话”、“志愿主义的神话”、“新现象的神话”。约翰·哈克斯(John Hawks,1997)通过实证研究对萨拉蒙的理论进行了诠释。他发现非营利组织存在滥用减免特权、高工资、贪污、演变为特殊利益集团等丑恶现象,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2]莱斯特·萨拉蒙曾经这样说过:“近年来,发达国家很多非营利组织为了拓宽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减少组织的依赖性,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活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即逐渐变得像企业”。[3]
2.2 我国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精神匮乏的表现
2.2.1 淡忘组织宗旨,迷失组织灵魂
有些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登记,随便起草一份组织章程应付了事,而并未将章程里重要的内容,比如宗旨、工作原则等,与自身组织的性质、工作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有些非营利组织秉承的宗旨与自己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干的活动。还有一些非营利组织在成立时能够认真归纳自己的宗旨、目标等,然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用过多久便从事了与原组织宗旨毫不相关的工作,迷失了非营利组织的灵魂和核心理念,实在是“挂羊头卖狗肉”。
2.2.2 违背组织文化理念,淡漠公益行为
非营利组织负担过重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强烈的营利的动机,为筹措更多的资金完成使命而不择手段。比如一些小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脱离了政府财政支持之后直接面向了市场,从而陷入财务困境,不得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唯利是图,并进而产生了医疗事业的另一些深层次问题。
2.2.3 动机不纯
非营利组织的设立,有些确实是出于社会需要,而有些自然成为有些企业获利的途径。譬如新华都老总陈发树捐出自己几十亿家产来成立基金会,最后却被媒体曝光称其是在逃避税收等等。这些事件告诉我们,有些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其实带有营利动机,它们有时成为了部分人或者转移财产、或者给自己镀金、或者获取更多利润的一个手段。
2.3 我国非营利组织展现非营利精神缺失的原因
我国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精神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抵不住利益的诱惑,出现谋利逐利倾向。第二,由于自身发展迟缓,规制落后导致文化精神培育不足。第三,由于我国社会的普通人群在思想境界上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对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认识不够到位,形成了闻其名而难责其实的原因。
3 非营利精神塑造的举措
3.1 前提和基础:明确组织宗旨,矫正价值取向
要想形成良好的非营利文化精神,听之任之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也就是在组织内部,必须有一个正式的规范来调整组织的行为,约束其在进行活动时的目的。一方面,组织内部行为规范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关键条件;另一方面,类似的非营利组织应形成一个类似行业协会的联盟,这样不仅仅方便政府的管理,同时也利于互相监督。[4]比如,当该协会中的某一个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工作和营造组织文化、传播非营利精神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自然应得到嘉奖并树立为典范,倘若某一组织发展不力,影响了整个协会的名声,那么将受到协会的惩罚乃至被取消继续从事非营利工作的资格。
3.2 规制和约束:遏制牟利动机,防控失范行为
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在外部环境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的是政府和法律,当然,法律的实施和权威的监督,也主要依靠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立法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非营利组织阳光化,在缺乏必然的法律条文约束下,让社会、政府来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根据现有的规定,我国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每年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递交年度工作报告,此外,还应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5]基金会更是如此。实行信息公开,在现在的情形下,也是一种极好的办法。
从中国目前的国情出发,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应在加快立法工作的同时用明文规定来对一些非营利组织违背原则、违背道德以及管理不善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和建立问责机制。这样的做法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一些营利行为将起到不小的约束作用。
3.3 培育和机制:塑造组织文化,凝聚精神愿景
每一个非营利组织内部的文化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经过时间的积淀和长久的培育而形成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组织有意地引导成员来形成组织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机制有三个方面:首先,在日常工作中,组织要通过口号、工作手册等方式积极宣传自己的文化理念,提升成员对非营利精神的认识。其次,组织要积极开展各项拓展活动,积极培养成员之间的默契,通过各种活动来向成员展示什么是非营利精神,什么是自己组织的文化等。最后,要积极组织服务对象来进行评价,总结出他们感受到的最明显的组织文化印象。
3.4 传播与拓展:传播组织理念,扩大社会影响
在现在这个社会,媒体对于非营利来说,其地位和作用已越发重要。非营利组织和媒体的合作,是组织今后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社会传媒要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积极的宣传,组织社会公众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认识和监督。其次,媒体在向人们介绍组织成立目的及开展的各项工作的同时,更要向大家宣扬什么是该组织的核心,该组织的文化理念又是什么。通过文化层面的了解,才能形成对非营利组织真正的认识。通过媒体的推广,非营利精神必然得到更多人的了解与认同,而意识上的认同,必将为组织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非营利组织的宣传也不用仅仅局限在公益或免费广告上,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与企业合作虽带有些商业化倾向,然而若两者在合作中各取所需,那必然会得到双赢。
3.5 巩固与提高:密切政府合作,打造文化品牌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时,产出与收入会不成正比,倘若没有政府的帮助,必定很难维持下去。可以说,政府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坚强后盾。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将成为非营利组织能够不断发展的保障,同时,随着合作的深入与组织自身的发展,也将使不少非营利组织成为行业中的优秀代表,拥有良好的品牌和形象,以此再来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不应仅仅是出资、授权和服从的关系。政府应转变观念,将两者放在一个平等的层面,用合作来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应涵盖物质投入和品牌推广方面两个方面。在物质投入方面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有三项工作可为:首先,非营利组织根据自身宗旨和社会需求,在不违背自身非营利精神的前提下开发出一些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小规模的试验来证明这些产品和服务确实为社会公众所需要;其次,政府通过可行性分析后,购买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再低价或免费提供给社会公众;最后,再让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促其改进。这种做法不仅仅让政府减少了过多管理社会的负担,也让非营利组织获得了资金投入,更让社会得到了切实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一个三赢的效果。在品牌推广方面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有两项工作可为:首先,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宗旨、文化理念来制作公益宣传片、平面广告等。其次,凭借政府在社会传媒上的巨大优势,大规模地宣传组织的非营利精神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理解组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公众知道每一个非政府组织的精神。广为流传的理念就是品牌,公众接受了组织的理念,认同组织文化,自然就接受了组织在社会上的存在。而且,政府的鼓励和推崇是具有权威和导向性的。通过政府的肯定和嘉奖方式,使非政府组织文化在社会中形成和树立品牌知名度并在社会中得到推广和博识。
摘要:非营利精神,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它的产生基于一定的文化基础。我国非营利组织中非营利精神的重塑影响着这些组织今后的发展,而精神的重塑又应当考虑宗旨、动机、愿景、影响、品牌等综合因素。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精神,组织文化,志愿精神
参考文献
[1]解瑞红.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风险规避[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9,(9):54.
[2]徐建邦.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及测度[J].社会观察,2007,(11):89-90.
[3]张玉磊.困境与治理: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2):175.
[4]崔开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履行途径选择与缺失根源分析[J].江淮论坛,2008,(2):23.
【塑造坚韧精神】推荐阅读:
最坚韧生命作文05-20
塑造学生人文精神07-07
批判精神的塑造09-19
酒店企业精神塑造07-12
坚韧作文800字议论文06-17
水的坚韧初中优秀记叙文08-16
坚韧的那抹美作文600字10-04
探求塑造学校员工精神之路论文05-23
打造疾控精神,塑造疾控行业新形象05-28
实践雷锋精神,塑造美丽青年班会总结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