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感知

2024-05-16

文化塑造感知(精选3篇)

文化塑造感知 篇1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一.从教材中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正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可以看到:三味书屋是禁锢儿童的牢笼, 而百草园则是孩子的天堂, 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这生动地道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向往及大自然给予儿童的快乐。大自然养育了万物, 是地球的主人, 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大自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是语文学习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到山川日月, 小到花鸟鱼虫, 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太空宇宙, 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穷资源, 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农村家庭的孩子, 由于经济与环境的限制, 他们不能尽情享受书本带来的快乐, 他们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却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有一次在教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让学生想想他们过除夕的情景。他们说要挂灯笼, 贴对联, 打炮仗, “三十日”外出者千里迢迢也要回乡与家人团聚。晚上祭祖, 吃年夜饭、菜肴主要有芋头、鱼 (都含“有余”意) 、年糕 (年年高) ;十个冷盆盛于红高脚碗内, 表示“十全”。是夜居民住舍各处遍点红烛、油灯称作“岁灯” (现在是电灯、灯笼) , 家长给幼辈分压岁钱, 置于枕下。因为与他们的生活贴近, 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全班同学的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二.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新鲜故事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言, 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 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 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 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农村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奇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身边新奇的事。教学实践中, 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笔撰写的形式, 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的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学习随笔的撰写, 为写好作文提供相应的素材。

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收集材料, 采访、图书资料查阅、上网查阅, 同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所收集的素材: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收集、照片、录音等形式, 使资料更趋完整和可参考性。

三.拓宽写作空间, 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生生活在乡村这个广阔的空间里, 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如:碧水蓝天的湖泊河流、乡村田野的风土人情、农家朴实的生活以及民间传说、古诗楹联等,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 只要我们加以研究和开发, 使丰富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教学校本课程融为一体, 达到写作教学个性化、特色化, 促进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从而达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的目的, 进而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使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引导者, 使学生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主体和主人, 勤于动笔, 乐于表达, 擅于表达真情实感, 把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地释放出来, 使得习作教学有效性得以彰显, 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摘要: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关键词:乡土文化,作文教学,策略

文化塑造感知 篇2

这儿有一个地方非常美丽。远远望去,高大的树仿佛是一个巨人,正严肃沉默地站在那儿,花丛里有一群群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小鸟在枝头歌唱。阳光明媚时,这儿的一切都是活泼美丽,狂风暴雨时,这儿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丽

我们这儿有种小吃,叫作凤爪,味道非常鲜美,让你吃了还想吃。我们这儿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赛龙舟活动,每到这个时候,成千上万的人都来观看,上百名选手,都在紧张的练习着,发令枪一响,选手们整齐的口号响彻上空。

感知文化,爱我浙江之历史篇 篇3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有一百多处。浙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特别是杭州,处处都是历史和传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走卒匹夫,文化的遗迹无一不依附在杭州的亭阁楼台,水榭廊桥之中。岳飞与秦桧、白娘子与许仙、苏小小的慕才亭、白居易的白堤、苏东坡的苏堤、南宋皇室的八卦田……举不胜举。

浙江鱼米之乡

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浙江更有“文化之邦”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浙江自从东晋南朝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后,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繁荣至今。从远古的建德人开始,河姆渡、马家浜和良渚原始文化揭开了文明的 篇章,传说中舜的后代受封于上虞和余姚,大禹治水到过绍兴,并长眠在此,在先秦已为百越文化中心。春秋时的越国、三国的孙吴和十国中吴越均以浙江为发端。南宋以临安为都一度占据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杭州为七大古都之一,仍有宋城遗留至今。全国第一批历史名城中杭州、绍兴、宁波榜上有名;著名古迹不计其数,比如杭州六和塔、绍兴兰亭、禹陵等,佛教名刹如杭州灵隐寺、天台国清寺、宁波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等;更有河姆渡、马家浜古人类遗址。

走出杭州,宁波、绍兴和金华、衢州也是浙江的人文重地。古宅大屋在这些地区依然星罗棋布,单金华就拥有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星象村、郭洞古生态村等一批历史文化名村,而村间至今流传着浓郁的传统生活习俗。

上一篇: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下一篇: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