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塑造(共3篇)
公信力塑造 篇1
公信力是媒介形象的一个重要影响指标。什么是媒介公信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传者,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信息, 获得的凝聚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普遍的社会认同。”[1]也就是指受者对传者的信任程度。
公信力是媒体内在品质的基本价值所在, 有人甚至打出“公信是生命”的口号。现今传媒界已经意识到公信力对媒介打造自身良好形象以及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公信力已成为传播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力, 是树立媒介形象的关键。媒介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应当自觉培育和维护公信力, 否则最终将失去受众。
一、公信力的内在涵义
近段时期以来, 传媒界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广告欺骗、低俗之风等等, 致使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导致媒体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之中。
在由张洪忠主持的对中国媒介公信力调查中的南京传媒公信力调查显示, 电视相对公信力最高, 其次为报纸, 网络排第三。网络媒介的公信力尤为引发人们注意。在《青年记者》评选的“2009年度假新闻”中, 不少假新闻甚至产自主流媒体网站, 如《奥巴马将向金正日赠送苹果电脑、i Phone手机》来自环球网、《杨振宁向媒体证实翁帆怀孕3个月》来自中国日报网。网络媒体为抢夺时间、吸引受众眼球, 没有核实稿件来源就匆匆发稿, 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2]
媒介公信力下降究其因, 是媒介经济利益和公众利益失衡所导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媒介体制改革日趋成熟, 媒体面临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为生存和发展媒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导致将“社会公器”变成为“个人私器”, 严重扰乱了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的公信力, 造成信息传播混乱。其实大众传媒认真履行了其社会职责, 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从而树立了公信力。《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社会责任、社会义务是媒介赢得受众和市场的前提, 是获取强大影响力的有力保障, 从而为媒介实现长远的发展和利益奠定基础。
社会责任强调的是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 与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 企业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各方的利益, 也就是说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同样要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规范。“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 在双向对称的传播过程中间, 公关实践应该是协商的、折中的、公开性的。公共关系在改变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要建立一种共识, 这种共识是建立在组织利益、公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结合点的基础之上的。”[4]
二、媒介公信力的塑造
1. 媒介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
以媒介公共关系塑造媒介公信力的关键之处在于媒介理念定位对社会责任的体现。
媒介理念是企业识别系统中的理念识别系统, 它是组织的灵魂、宗旨, 是组织形象塑造中的基本因素, 是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 它规定了组织形象的整体方向, 是企业识别系统的实施的关键和最高决策层。
事实上, 从古至今良好的媒介形象无不与媒介理念定位息息相关。如1926年9月1日, 吴鼎昌、胡政之、张季莺盲”的办报理念:“不党”, 即不代表任何党派, “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即“不以言论作交易”“断不为金钱所左右”;“不私”即“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 并无私图。易言之, 对于报纸并无私用”;“不盲”即不“盲从、盲信、盲动、盲争”。[5]“四不”方针以凝练的文字体现出了“为民喉舌”的媒体责任, 是新记大公报媒介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指导思想。它最终为《新记大公报》赢得了受众的信任与支持。
《南方周末》被人视为“中国报纸的标杆和良心”。它的办报宗旨为“彰显爱心, 维护正义, 坚守良知”。从1984年创刊到现在, 从“南方周末, 一纸风行”到“深入成就深度”到“记录时代进程”到“在这里, 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在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中秉持着一贯的新闻理想和职业追求, 逐渐形成了“反映社会, 服务改革, 贴近社会, 激浊扬清”的特色。[6]
《经济观察报》的办报理念“理性、建设性”其总编何力解释为, “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 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 冷静地观察经济走势, 以全新的视角报道经济新闻。”认为, “这种办报理念体现了一个媒体对新闻原则的执著态度, 这就是它的公信力, 也将是它的最佳卖点。”[7]
媒介理念作为媒介对公众和社会的承诺, 是获取媒介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的公关诉求点。媒介要塑造良好的形象首先要从媒介理念定位开始, 统筹全局, 指导媒介日常采、编、制、播等工作, 指导媒介宣传活动, 指导媒介与受众的沟通传播。
2. 媒介公关培训对媒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媒介公信力与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素养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有力保证。
2009年, 我国查处新闻从业人员违规行为, 有7人被判刑, 71人违规, 其中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记者敲诈勒索的现象较为严重。这表明从业人员在面对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抉择时, 有部分还是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媒介形象的影响尤为深远, 它甚至左右了公众对媒介的信任感。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除了依靠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等的约束和限制外, 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在媒介公共关系管理中, 媒介通过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如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 将员工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与媒介理念、社会责任达成一致, 这将大大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国平.论媒介公信力的生成与维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 2.
[2]贾亦凡, 陈斌.2009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10, 1.
[3]陈旭, 李燕临.以公信力提升大众传媒的竞争力.青年记者.2010, 1.
[4]陈先红.解读社会责任型的企业公关活动.来源:中国公关网2009-4-1
[5]周占武.新记大公报公共关系研究.广州:暨南大学, 2003
[6]杨浩.媒介公共关系广告价值分析——以Music Radio、《南方周末》、东方卫视为例.新闻世界.2009,
[7]史晓芳.何力:走在理性、建设性的道路上.来源:人民网2004-1-29
论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塑造 篇2
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 传媒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可以说到了一个十分危急的时刻。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这三大媒体公害的侵蚀, 其根源是传媒与企业、监管机构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运作机制, 此时, 群众的不满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 维护自身公信力则更是一种似乎很遥远的事情。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造成传媒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对于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新闻, 只要是卖点, 就能吸引人。而其后果却没有人愿意承担。某些传媒人员的作法表面上是在维护群众的利益、打击没有道德的所谓“罪人”, 实际上是伤害了群众的善良与同情, 赚取自身的受关注度。这种逻辑下媒体的社会责任怎能不出现扭曲, 公信力怎会不下降?
在国内, 也有一些传媒有着较高的公信力,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个国内在公信力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南方周末》。它不是机关报, 不是娱乐性、都市生活类报纸, 而是一张有着良好的传媒形象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时政周报。南方周末对热点问题题材的选择有两个条件:既为群众所关心, 也要利于社会进步。强调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它回归、坚守新闻本位, 以独立观察社会的视角, 广泛关注社情、国运、民生, 形成了反映社会、激浊扬清的独特风格;它以“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宗旨, 凸现出其人文关怀的倾向;它注重媒体操守和良好传媒形象的培养, 在读者中有较强的公信力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南方周末》的报训“有可以不说的真话, 但是绝不说假话”, 为黄文俞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说真话是新闻道德的底线。其批判内容多为滥用行政特权、贪污受贿和各种社会问题;涉及最多的领域是政法和社会。很多人把《南方周末》比作报纸中的《焦点访谈》, 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南方周末》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性报道上的成绩。老百姓把《南方周末》作为为民请命的代言人, 激浊扬清的中坚力量。《南方周末》是我国批评性报道典范, 并获得广大读者的尊敬和信赖, 被视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总体上看, 《南方周末》的批评报道内容反映了当前社会问题, 顺应了公众对现实批判、监督愿望。
目前的报业竞争, 使广告或市场资金对报纸的支配力陡然变大, 而重视报纸操守的观念和约束机制远未建立, 这将使大量的报纸从短视走向短命。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 一个媒体要想最终取胜, 不仅是一个事关媒介能否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政治学概念, 而且是一个事关媒体能否得到受众认可, 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学概念。这也是由媒体具有的事业和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的。但必须在具有较强公信力的基础上, 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可能有效结合。
媒体的公信力是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 是传媒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 是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 也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能否有效提高媒体的公信力的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 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 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 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不仅必要, 而且很迫切。
1 报道真实准确
近年来, 新闻公信力的研究主要来自新闻专业协会组织, 以及受媒体企业委托的专业调查研究机构, 表现为新闻界内的一种自律行为, 同时, 也是针对公众流失与不信任所做出的积极应对措施。在调查结果中, 新闻公信力的众多概念元素脱胎于新闻客观性自身的职业准则要求。ANSE新闻公信力手册中认为, 新闻公信力下降是来自于公众对新闻界的失望, 因此提出客观准确、避免煽情、严格限制匿名的消息来源、保持公正、遵守新闻的核心价值与职业理想作为解决公信力下降的方法。报道准确是至关重要的, 对事实的准确报道是一种理念与态度。对于传媒来说, 拥有高度的公信力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关键在于平时的表现和时间的积淀。强调新闻的可读性, 是新闻传播艺术的回归, 也是吸引读者、繁荣报业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新闻最终要回归到新闻的本真上来。第一, 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要真实可靠。第二, 新闻反映的客观事实, 包括事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言语和动作、原因和结果, 都必须准确。第三, 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 如背景材料, 引用的数字、史实、语录都必须确切无误。第四, 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 也必须讲究真实。新闻的观点、认识的高度、事物发展的程度, 都要按照实际情况, 讲究分寸, 留有余地, 防止片面性、绝对化。
2 严格把好采编关
媒介的生存危机是假广告增多的原因之一。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自身的公信力, 只有拥有了高度的公信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媒体必须要建立公信力, 没有公信力的媒体是短命的、是没有战略目标的。建立公信力, 首先是从记者、编辑包括总编辑的专业素养入手, 包括总编辑在内不应该是代表某个利益集团说话, 首先要从自己的偏见中解放出来。现在媒体存在的问题是, 言论和报道的自由体现在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今天谁掌握新闻产品的生产工具, 谁就拥有新闻的话语权。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应该难辞其咎。因为, 无论是真实的新闻, 还是虚假的新闻, 都必须通过编辑这一环节, 才能见诸于各种媒体。编辑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防止和克服因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而造成工作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有效发挥“过滤器”作用, 是防止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策略。
3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2003年底, 为了抵制“四大公害”的侵害,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记协联合发出的通知, 要求在全国新闻系统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教育活动。其中, 加强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成了其中重要的一项。为此, 《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和中央电视台等七家新闻单位还联合吴信训、金冠军、陈梁、王涛明等制定了“弘扬职业精神、烙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自律公约, 对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提出了五点要求: (1) 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2) 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 做到新闻报道真实公正。 (3) 弘扬职业精神、格守职业道德、维护工作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 (4) 坚决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 切实加强行业自律。 (5)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不仅中央新闻单位纷纷制订了相关公约, 严格自律, 一些省市地方新闻单位也相继刮起了自律风暴。恰如人们对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这个人平常的所作所为给大家的印象一样, 如果所有公众媒体均遵循“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良知是记者的道德底线”这一原则, 各类传媒做到“以先进思想引导人, 以先进文化陶冶人, 以先进范例鼓舞人”,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 不忘使命, 何妨人民群众不满意呢?
浅议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力的塑造 篇3
关键词:司法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司法公信力,法治
一、司法公正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准
1、司法公正的定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运行主体, 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 根据当事人案件的情况将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运用, 使法律由应然状态变为实然状态活动的体现。司法公正既是一个宏观概念, 也是一个微观概念, 作为宏观概念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司法公正程度, 作为微观概念可以用来衡量部分司法机关或某个案件的司法过程是否公正, 然而宏观的司法公正正是由无数的微观的司法公正构成的。因此, 要有对待每一个案件都能做到司法公正的态度, 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司法公正。
2、司法公正的衡量标准
司法公正要求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做出合理的判决, 能够让司法当事人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 大体可以有两个标准来衡量司法公正与否, 即司法公正包括司法的实质公正标准和司法的形式公正标准。
(1) 司法公正的实质标准
司法公正的实质指司法的结果是要公正。司法公正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正, 社会公正价值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实质标准的要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要求, 司法公正要求国家制度能够维护基本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有序统一, 达到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 从而得到公众对司法的认可, 能够让司法成为一项为公众服务的有效机制, 来达到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2) 司法公正的形式标准
司法公正的形式标准体现在司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司法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进行司法活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司法不公现象, 充分考虑司法参与者在司法过程中的地位所造成的各种可能造成司法不公的情况, 保证司法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司法活动, 司法活动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得到公众的信服。
二、司法公信力的定义及其现状
1、司法公信力的定义
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一种认可程度, 对于司法机关人们会在心里上产生信任与不信任两种情况。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该国司法机关能够非常信任, 说明该国的司法公信力就比较高, 如果公众对该国司法机关不信任, 就说明该国司法公信力比较低。司法公信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使人们不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情况中了解与司法有关的案件, 判决等, 所在自己心目中形成的一种对司法认可与否的观念, 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司法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的高低。
2、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加深, 国家对司法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司法机关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涉及到法律的案件, 处个别案件外, 我国司法公信力在老百姓中总体上较高。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参与司法的普遍性增强, 许多人都会面对这一些自身带来的法律问题, 司法机关也面临更多的司法活动, 而这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公正, 不能让人信服的事情, 如果这种司法不公的案件经常出现, 并且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盒预防, 长时间的司法不公会造成司法公信力的降低, 甚至出现了司法危机, 形成了公众对司法部门普遍不信任, 怨声载道。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当前我国司法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力的塑造
1、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
标
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二者有共同之处。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提高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深入, 司法工作的地位得到了更大的重视, 如何达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司法机关要通过自己的司法活动, 确立司法的公信力, 真正做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能够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让司法机关能够更好的协调公众之间的纠纷, 以及公众与国家间的冲突, 以达到司法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之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我国发展的一大重要进程, 而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具有公信力的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 因为当前许多问题人们都要通过司法部门进行解决, 人民是否对司法部门信任就成了一个司法机关能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一个司法公信力高的国家公众能够充分利用司法部门解决他们的问题, 而一个让公众失去信心的司法机关人们不会通过它去为自己解决问题, 因而也难以达到人们对公平正义精神的追求。
2、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具有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完善, 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落实, 司法公正更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认真研究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关系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法公信力的提高离不开司法的公正, 只有司法公正了, 人们对司法机关有信任感, 对司法判决有信服感了, 司法的公信力也就提高了, 另一方面司法公信力高了可以促进从事司法事务的人时时刻刻想到司法的公正, 激励他们做任何一个决定都会想到是不是公正的。
司法公信力的构建对树立法律权威培养公民法治观念, 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并非简单的靠政府, 司法机关的宣传而能够达到的, 司法公信力是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行事, 确保司法对每一个人都能公正, 这样长期的积累才能得到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从而使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影响并感染到每一位参与司法实践的人员和每一位公众, 让他们觉得司法在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 来达到构建司法公信力的目的。
通过对司法公正和对司法公信力的分析和了解, 我们可以知道要达到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前提,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公正的目标之一。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司法的公正, 正是由于二者这种特殊的辩证关系, 才将两者加以结合分析, 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 以便更好的达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为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进一步实施。研究如何达到司法公正, 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是当前广大法律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司法公信力之探究[J].法制与社会, 2012 (6) .
[2]杨丽君.论司法公正[J].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 (6) .
[3]金桦.试论我国司法公正的实现[J].法制与社会, 2010 (3) .
[4]张金来.司法公正的实质与形式[J].法制与社会, 200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