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2024-11-01

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共6篇)

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篇1

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与重建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空前巨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保障,然而经济的膨胀同样刺激了人类欲望的膨胀,当今许多教师已经失去了教师的纯粹。在金钱与欲望的笼罩下,一场空前的教师教育信仰缺失危机正悄悄蔓延开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急需要一场彻底的教育信仰重建革命回到教育的本质中去,关于教师教育信仰的革命一触即发。关键词:教育信仰 缺失 重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著名学者韩愈这样来阐述对老师的见解,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今天,根据教育的发展和人类寄予教育的希望,不少人都认为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的良心,1甚至应该成为世界的良心。这足以凸显人类对教育寄予了厚望。有多少家长争先恐后地想让孩子接触到最优秀的老师,他们把这辈子最心爱的人托付给在他们心中最信任的一群人,试问有多少教师可以问心无愧地对得起家长与学生寄予的厚望。不仅如此,许多教师还频频触犯教师道德与信仰的底线,“许多”一词在大多数人眼中略显消极,然而作为人类子孙后代的引导者,这一伟大而神圣的存在,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玷污与亵渎的。教师本就应如此,只要站上讲台,就应了解身上的责任。

何为教师的教育信仰,在我看来,教育信仰是指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所必须遵守与坚信的做一个本质教师的观点与理念。这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在我眼中,教育信仰是一个自由的概念,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方法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对好老师的认识与见解。但是必须建立在以下三点之上。

一、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师道德之上,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原则。各行各业都

有自己的规则和要求,某一行业的人就必须接受某一行业的束缚,“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最后底线,只要越过这条线,即表明你离开了教师这个职业;

二、必须具有或追求教师的较高专业素养,这是作为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如

果你作为一名教师,就代表你具有与他人不同的学识与能力,所以称之为教师。当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被他人认可,那么这名教师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 拉塞克,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三、必须具有教书育人的心,这是作为教师的本质内涵。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在乎你有多高的的学历文凭,不在乎你教过多少的学生。无法用课时来衡量,同样无法用金钱来计算。而在于在你的教学生涯中,你影响过多少学生的人生,在你人到暮年之时,又有多少人感激你曾经的教诲。这才是灵魂的交流,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教师的使命。

教师的教育信仰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存在于教师的脑海当中,它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也不存在哪个规章制度去限制、约束它。相对于有明文规定的犯法行为,人们对它的违背也相对自由得多,其恶劣程度更让人瞠目结舌。2010年,南京市栖霞区化二小学,一名年六旬的老师徐某猥亵多名学生八年;2012年,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小学教师吴某,已婚,四十五岁,一年多内猥亵多名学生;2013年,广东小学校长强奸该校两名女生,该人以辅导课程为借口,把学生诱导至宿舍实施强奸,据悉,该人妻子也为该校教师…….这些人不仅是教育信仰的缺失,更是人性的缺失。我并不在乎他们被判了多少年,受到了怎样的惩罚,我不关心他的妻子,儿子,孙子,社会舆论怎么批判他。我只想知道那些孩子好吗?依然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心吗?会不会在黑夜里惊醒?很多时候,受伤的人并不是犯罪的人。

网上十大教师猥亵学生事件我们已无力关注,我们只是想知道为什么近年来一张张教师慈祥圣洁的脸皮下的人变成了禽兽?难道经济的发展就必然带来这种这种后果吗?中国教育的明天难道要在一片漆黑中度过吗?教师的教育信仰又该何去何从。

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的原因绝不是单方面的,是复杂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组成的。

一、社会因素。当我们置身于一个社会,我们就必须遵守其法则,在这个金

钱充斥的时代,教师被更多的职业化,教书育人不再是首要目的,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更高的职称、更多的工资才是真正现实生活的选择,学生沦为了一种工具,而不是工作对象。我们让老师拥有了更多的课时,更高的职称,老师却什么也没留给我们。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企业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益,没有人想停下来稳一稳。就是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驱使了一部分教师违背了内心的意愿,他们不用花太多

时间去思考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也不用观察学生们到底思考什么,不用交流,只要在评教中顺利通过,他们所谓的任务即可完成。这造成了金钱与水平的负相关,这些教师的教学永远停留在表面,学生学到的知识同样只是停留在表面,学生受到的教育几乎为零;

二、人际关系因素。这是最复杂的一条线络,人脉这个东西在社会中的重要

性不用多说,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有些教师趁着职务之便给那些苦苦评职称的人划分了等级,有的人一路绿灯,有的人却屡屡受挫。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名不副实这一说,坑害的无疑又是一批有一批的学生;

三、教师的个人欲望控制。哪个社会都有贪污腐败,只要有阶级存在。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顾,千方百计给教师送礼,一旦师生关系转变为利益关系,一切教育目的就变得不再单纯。且不说对于其他学生的不公平性,这个教师的原则已被打破,只要这种利益关系存在,那它今后便很难消失,如果太甚,家长们最后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民教师最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

养者,是以培养人教育人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门人才。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的教育就不是深刻的教育。”2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用自己丰富的学时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高尚的品格育人。猥亵女童的事频繁发生,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修养的问题,因为一己私欲,酿成大错;

五、国家法律的缺失。虽然我国已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但由于法规处罚力度太小,涉及范围窄,监管难度大,让很多人钻了空子。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是我们不愿看到的,错而改之,善莫大焉。当今社会,我们急需要一场大变革来压制住这场危机,教师教育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对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同样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监督才能实现。

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对教师资格的审核,现今发生的很多有损教师道德的事件,大部分因为教师道德的缺失,像此类2 【德】雅思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人,完全不符合教师的资格,不应给予资格教书育人。现今教师资格证的考察依然存在较大的漏洞,不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漏网之鱼。全国教师群体固然庞大,所以我们要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审查之路,把那些不法之徒拒之门外,为下一代负责。另外,对那些无证上岗的教书坑害学生的人,要严厉打击;②加大教师犯罪的处罚力度,有些行为犯罪人多,只是因为力度不够,像如果发现教师行贿受赂,直接没收教师资格证并终身不准再考,这样不就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犯罪行为吗?拿出国家治理酒醉驾车的态度与手段,我相信铤而走险的人便会大大减少。严苛的制度绝不是最终手段,但在那之前,必须让大家养成这个习惯;③学校要加强监督,建立相互监督,友好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全中国城市、乡镇、山村大大小小的学校不知有多少个,要想对每一个教师进行监督,难度不言而喻。但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接触较多,监督起来更加容易,我们并不是让教师之间成为敌人,而是要制造一种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这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召集教师共同商定④学校定期对学校进行教育,让学生上报,师生之间接触更多,老师好不好,学生的观点最直观。可以设置信箱,让学生自行反应,尤其加强当学生被侵犯时的教育;⑤教师自身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教育信仰,以上举例的措施都是外界的监督,社会的规定,其实这一切只能遏制表面的现象,教师内心的想法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以控制的。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坚持不懈地为教育事业不断奋斗。

教师的教育信仰将永远地存在与每一个教师心中,而我们也无法准确地读出每一个教师的教育信仰。面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危机,我们需要国家与社会,学校各方面共同地重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教育者本身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去守候那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

【1】陈大伟,《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周成平,《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篇2

英国广播公司是一家由政府支持的权威媒体, 曾经也得到民众充分的信任, 但是近日它却在一系列丑闻引发的批评和质疑中度过90岁生日。按照法新社的说法, 这家英国最大新闻广播机构正面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一方面, 这家媒体的名牌栏目《新闻之夜》先前取消一期新闻调查节目, 涉及已故节目主持人吉米·萨维尔的性丑闻。外界指责它护短遮丑, 质疑它的公信力。另一方面, 《新闻之夜》一期节目错误影射保守党资深政客、英国议会上议院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性侵儿童, 麦卡尔平断然否认, 威胁诉诸法律。英国广播公司随后证实报道失实并道歉。丑闻引起了BBC高层的动荡, 三天内三名高管“下课”, 这家媒体刚上任54天的总裁恩特威斯尔10日宣布辞职。英国广播公司12日宣布, 已经责令新闻部主管海伦·博登及副手史蒂夫·米切尔暂时离职, 接受内部调查。

随着英国广播公司 (BBC) 危机越演越烈, BBC管理机构——BBC理事会主席彭定康所面临的“下课”呼声也越来越高。原BBC资深主持人皮特·希森斯12日在英国《每日邮报》撰文公开表示, 彭定康也应引咎辞职。

对于BBC的这场危机, 英国社会各界有不同的认识。英国政界方面, 首相卡梅隆一直在第一时间对丑闻表态, 丑闻爆出的十天里几乎是每两天就要提到一次BBC, 甚至在出访中东的时候也不忘关注BBC的危机, 英媒体认为这是他的主动姿态的危机公关, 因为BBC的顶头上司彭定康就是卡梅隆过从甚密的朋友, 他是卡梅隆亲自任命的。英国文化大臣认为BBC总裁辞职“遗憾但正确”;在野党工党成员布拉德·肖认为恩特威斯尔辞职的时机错误, 因为他现在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不知道等着让谁去收拾。关于民间, 在英国的社交网络上, 总裁辞职是一个爆热的话题, 这个话题与英国人息息相关。因为每个家庭和企业, 只要有电视, 都要向BBC缴纳电视执照费, 所以总裁辞职领走45万英镑 (相当于全年的年薪) , 这些钱某种意义上是由英国全民来买单。所以有网友称捅出丑闻的独立电视台的台长也要得到什么, 导致总裁领走大量的奖金, 而这个奖金比英国首相的年薪还要高两倍。英国民间还表现出普遍的悲观情绪, 有网民说, 故障重重的BBC还没有被修复, 不相信它已经做好了应对下一场危机的准备。显然, BBC的公信力已经减弱。

如图所示, 民众对媒介的信任度较低, 信任度主要分布在40-60%之间。仅21.4%的居民对媒介有60%以上的信任度, 数据体现了媒体公信力减弱的情况。

BBC公信力的减弱与它的新闻报道失实有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必须做到事实真实、总体真实并能够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本质。坚持新闻真实性, 不仅是开展新闻活动的基本要求, 也是新闻媒体打造公信力品牌的基础。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特别是新闻事实和事实本质的真实性, 是维系媒体生存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也是其取信于民的关键因素。新闻只有坚持真实性原则, 才符合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 也才能使受众感觉到他们是被尊重的, 而不是被欺瞒的。正是因为如此,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体工作人员, 应尽一切努力, 确保公众所接受的信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 不应任意曲解事实, 也不应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通过新闻法、记者公约等规定了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条文。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主持《世界报》期间, 一再对记者强调“准确、准确、准确”, “光是不登假新闻还是不够的……必须把每一个人都与报纸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相信准确对于报纸就如贞操对于妇女一样重要”。只有坚持真实性, 传媒才能获得受众较为恒久稳固的信赖。很多新闻学专家也特别强调新闻真实性的价值和重要。如今, 虚假新闻、“乌龙”新闻、八卦消息俯拾皆是, 这些都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极大的伤害。

BBC公信力的减弱还与它的新闻道德滑坡有关。大众传媒本应该承担起提供信息和讨论公共事务的责任, 然而, 一些媒体人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 他们向公众推出涉及隐私的闲话、传闻、人物谋杀和谎言。BBC因一己之私放弃社会责任和新闻职业道德只能显示新闻业的低级无能状态。新闻职业道德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其基本内容是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一个新闻道德价值取向崇高的传媒和新闻工作者, 必须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时代责任、历史责任的重担。

数据来源:51调查网

媒介从业者素有“把关人”、“守望者”之称, 他们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以及道德追求, 能够深刻地影响媒介工作的每一步。现代媒介所追求的文化构建的意义, 是为了实现人类真善美的追求, 使人们生活得更为自由幸福, 能够全面地实现价值、发展自身。媒介要达到这个目的, 必须提升总体和从业者个体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 培育具有道德自觉的人。

面对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新闻机构必须尽快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重塑媒体在受众心中的正面形象,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 提高媒介工作者自身的职业素质。新闻失实与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些记者采访不深入、浅尝辄止, 或者不出门采访, 直接打几个电话, 道听途说,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比较匮乏, 导致新闻失实。所以, 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思想上认识到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八卦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 假新闻会对媒体的品牌和信誉造成极大的损害, 消息的准确性比早一点发布永远高一个层次。新闻媒介作为受众的“第三只眼睛”, 有义务向其提供真实的信息。

其次, 提高媒介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在新闻实践中, 还必须以人类的道德规范加以考量。凶杀案件、强奸事件, 把血淋淋的镜头或照片公之于众, 即使是真实的, 但是以道德标准来考量是不允许的。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 媒体抢发独家新闻, 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放弃道德原则, 为了获得发行量而“制造”一些对公众产生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新闻, 媒体可能会使受众陷入一个是非颠倒、真假难辨的泥沼, 其公信力、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媒介从善如流, 将“善”的追求内化为一种自觉践行的目标而外显为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缺乏社会普遍伦理价值观追求的职业群体, 是难以建立社会信任的, 并缺乏保持稳定的凝聚力。

再次, 要完善法律法规, 促进新闻道德法制化。新闻自由是宝贵的, 是民主国家的支柱之一, 可是新闻自由又不能滥用。把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层面, 就使其具备了国家强制力,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自律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问题。另外, 加强新闻立法, 提升媒体的地位, 媒体可以广开门路, 发展多种经营, 不用依靠廉价的吸引读者的八卦新闻、花边新闻等低俗新闻来维持经营, 这也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 加强媒介批评。对失范行为进行剖析和批判, 可以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加强媒介批评, 首先是接受来自政府的批评, 建立审读制, 这样, 一方面媒介可以监督政府的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扶持新闻媒介, 加强宏观的引导。其次是接受来自受众的批评。报纸可以开设批评专栏, 让读者自由发表意见。广播、电视也要完善反馈机制, 让受众有渠道反馈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 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开设批评论坛或BBS, 让公众自由发表看法, 为防止道德失范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笔下有财产万千, 笔下有人命关天, 笔下有是非曲直, 笔下有毁誉忠奸”, 这几句话道出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也道出了媒体被滥用将会导致的后果。因此, 新闻媒体要真正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持久的声誉, 媒介就必须不断调整价值尺度, 提高自身文化精神品格, 既要对时代的需要作出回应, 又不能一味地迎合不健康的情调和口味。每一个媒体人都必须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忠于职业追求、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 真正服务于受众。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om/view/7235b4c6aa00b52acfc7cafe.html

[2]徐磊, 浅议提高媒体公信力[J].青年记者, 2011 (6)

[3] (美) 《约瑟夫·普利策和新闻事业》, 美国U&C出版社, 1966

[4]童兵,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孟威, 媒介伦理的道德论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11)

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篇3

【关键词】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困境;重建

慈善组织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在社会上被公众接受和信任的程度。①公信力低下,直接导致了我国慈善事业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降低了慈善事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慈善组织本身的公开透明度不够

据民政部中民慈善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统计出的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全国1000家慈善组织,其透明指数平均仅为33分,60分以上的慈善组织仅占被调查慈善组织的8.2%。民政部《2010年全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报告》显示,全国有42%的慈善组织没有专门的信息披露办法,37%的慈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90%的公众不接受目前的披露程度和方式。慈善组织和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质疑。有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当前我国慈善信息公开情况不满意或不太满意。②

(二)我国慈善组织行政倾向严重

我国大部分的慈善机构从成立之日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可以说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衍生物。我国的慈善组织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造成了“政慈不分”的局面;在实施救助活动上审批流程繁琐,拨款周期长,手续复杂,效率低下;在资金运作上信息披露不透明,慈善资源分配不公。同时,由于慈善组织官方运作色彩浓厚,其公信力已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程度,还取决于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近年来,政府公信力存在下降趋势,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也直接转嫁到了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上。

(三)缺乏完善的慈善组织监督机制

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慈善监督机制,导致慈善活动监督力度不足。首先,政府监督多头管理,职能不清。从法律赋予的权力来看,行政机关不仅要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还要进行监督,这种“双重管理”的体制容易造成监督主体缺位,降低监督效率,出现推诿扯皮,导致政府监督流于形式。其次,内部监督作用有限。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受“双重管理”机制的影响,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并不完善,内部监督有名无实。慈善组织的监督人员甚至会为了谋求个人利益放弃监督职责,出现包庇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三,社会监督途径单一。对慈善的社会监督包括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就是要让报刊、网络、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参与到对慈善的监督中,然而由于慈善组织与公民舆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进行公民和舆论监督。第四,第三方监督尚存困难。由于第三方监督独立于政府和慈善组织,所以这种监督是比较科学可行的。但现阶段来看,我国现有的第三方机构多带有官方背景,具有权威的公信力强的独立机构是非常缺乏的。

(四)我国慈善组织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缺乏规范性法律制度,使得我国慈善组织发展速度缓慢。目前,我国涉及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仅有几部,没有专门规范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法律,滞后的法律建设已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首先,为数不多的几部法律法规,往往只适用于某一方面的内容,约束力不大,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不足以对整个慈善事业和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制约了慈善事业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其次,专门的慈善事业法律的缺失,使慈善事业发展没有法律依靠,缺少正确引导。这就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假借慈善牟取利益,损害了慈善组织的名誉,威胁了慈善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第三,法律对慈善组织主体地位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慈善组织没有严格的定义,也没有给予独立法人的法律地位。我国的慈善组织必须有业务主管单位,这是对慈善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最大的损害。慈善组织法律主体地位获取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慈善事业公信力的提升。

二、重建与提升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建议

(一)规范立法是重建与提升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体制需要

加快慈善事业立法进程,通过慈善组织法、慈善监管法、慈善促进法、慈善行为法的建立和完善,建成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完备的法制体系,使我国慈善事业走上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国的慈善事业处于发展初期,需要一部高屋建瓴的法律在原则和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和把握。整合部门利益、界定部门权责,改变目前“政慈不分”的局面,回归慈善本意,培育民间组织。推动民政部门主办的慈善和救助、福利设施由民间组织和社区承办,逐步实行管办分离。通过立法明确慈善机构独立的法人地位,并对其性质、职能、任务及其管理、运行基本准则做出规范,以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确立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主要通过“无形之手”来引导和调节慈善事业,运用法律的手段赋予慈善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依法予以保护;运用政府补贴的手段,让各类慈善组织享有与公办同类机构同等的待遇;运用税收优惠的手段,通过减、免、惠的政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③

(二)推进信息公开是重建与提升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生存之本

必须将信息公开作为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和主要着力点。第一,慈善组织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所掌握的公共信息。财务信息是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重点,筹款用途、项目实施效果、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也要公开。从近三年的中国慈善透明报告调查显示,相对于慈善组织的基本信息而言,财务信息公开情况最低,相反公众对此却寄予了厚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公众中的任何成员只要交付一定的合理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第二,加强慈善组织官方网站建设和构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公共平台。慈善组织要加强自己官方网站建设并及时公开慈善信息、“晒账单”,与捐赠者、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站功能设计上要便于公众快捷方便地查阅或复制公布的信息资料。政府要积极打造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公共平台,统一展示各慈善组织发布的信息,并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考核、评估等工作。第三,保障公众的信息公开救济权。除不能公开的信息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向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查询有关慈善信息,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应及时答复;在慈善组织拒绝公开的情况下,信息公开请求人可以向慈善组织的主管机关、监督机关寻求行政救济,申请人对行政机关的决定不服,还可以向司法机关寻求司法救济。第四,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制化。通过法律规范明确规定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义务和公民的知情权利,对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形成刚性约束力;在相关法规中增加一些惩罚性条款,督促慈善组织承担信息不公开的否定性后果。统一慈善信息披露的标准,应尽快制定慈善组织信息公布的操作办法和标准,切实解决选择性信息披露问题。

nlc202309011339

(三)完善慈善组织建设是重建与提升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慈善组织建设成败是慈善事业的成败的关键。其一,慈善组织应完善理事会领导治理机制。尽可能的向理事成员保证信息的公开、准确,尽可能的保证理事成员都参与到理事会决议中去。同时,理事成员还应该积极参与机构的日常运作,为理事参与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其二,慈善组织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让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成本观念、创新观念和奉献意识、廉洁意识、敬业意识、责任意识深入人心,为慈善组织的发展培养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慈善组织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入和选聘优秀人才从事慈善工作,不断完善慈善组织的奖励、晋升制度,适时适度的提高慈善组织工作者的工资收入和工作职位。其三,创新募捐方式,吸引社会资金。除了捐赠者自行确定捐款使用要求以外,慈善组织也可经过严格科学的程序、论证与评估来自行设计;大力开展网络募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捐赠中去;要加强与大中小企业的联系,提高企业捐赠的积极性;要加强慈善组织之间的联系,建立慈善组织联合捐赠机制,提高资金募集的效率。其四,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大众公布组织信息。慈善组织应当在举行公开慈善活动前取得理事会的同意,将募捐所得财物的使用计划、收入情况等向组织内部和公众公开。当善款使用计划完成后,还应将其具体使用情况加以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只有公开每一笔善款的去向,才能让捐款者踏实放心,慈善组织才能挽回丢失的信誉,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四)加强政府监管审计是重建与提升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制度保障

构建以政府监管、相关利益人问责、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为主要方式的多层次监督体系,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1)政府监管。在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一整套规范慈善组织行为的行政法规和办事制度。明确慈善组织的监管机构,可成立专门的慈善组织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对慈善组织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慈善贪腐。尽快建立政府问责制,如发现有造假行为,政府依法予以严惩,取消慈善组织的资格。(2)相关利益人问责。即捐赠人可以要求慈善组织向自己报告所捐赠的款项的使用情况,对于挪用资金的行为可以向主管部门提请调查,并责问相应的慈善组织接受惩罚。(3)第三方独立评估。即要大力培育一批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民间性的中间机构对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工作的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督,评估结果要有充分的可信度,并能够得到有效传递,引起慈善组织、公众和政府的重视。(4)社会监督。公众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大众媒体要监督慈善组织的善款募捐和使用情况,通过报道慈善组织相关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形成或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④

(五)加大媒介宣传引导是重建与提升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重要推动力

媒体作为公共文化的塑造者,在慈善传播中立场不清晰、态度不明确使慈善信息杂乱模糊,不利于受众形成正确的慈善观念。因此,一要正面宣传引导。对慈善人物和事件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正面报道,并适时给予正面评价,吸引受众模仿、复现慈善行为,从而对受众起到示范作用。二要适度的负面披露。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慈善传播时要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让慈善事业在阳光下有序进行。适度的负面披露能为全社会带来反思的动力,经过阵痛后,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从中吸取经验,丰富自身的价值理念。三要利用新媒体传播互动。慈善作为全社会共同探讨、学习的观念需要通过可以进行公开讨论的媒介来传播,网络媒体为我国慈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公众以传播主体姿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慈善传播活动中;另一方面,慈善传播者以公众的服务者的身份尽量满足民众对所关注、感兴趣的慈善信息的需求和话题的讨论。⑤

【注 释】

①崔树银,朱玉知.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浅析[J].社会工作(下),2009,(4):16-17.

②杨团,葛道顺.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20-321.

③黄晓慧.创新中国慈善机制:法制化道路[J].亚太经济时报,2223:A11.

④巢莹莹,陈微.中外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及启示[J].经济师,2009,(1).

⑤田菲.当代中国媒体的慈善传播及观念研究[D].河北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黄晓慧.创新中国慈善机制:法制化道路[J].亚太经济时报,2223:A11.

[2]孙发锋.信息公开: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突破口[J].理论导刊,2012,(9).

[3]欧阳光明,张婷.论慈善意识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2,(6).

[4]巢莹莹,陈微.中外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及启示[J].经济师,2009,(1).

[5]田菲.当代中国媒体的慈善传播及观念研究[D].河北大学,2011.

[6]崔树银,朱玉知.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浅析[J].社会工作(下),2009,(4).

[7]杨团,葛道顺.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孙海云,男,中共宝鸡市委党校副教授;赵坤,女,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讲师。

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与重建 篇4

摘 要:“00”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也是是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流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腐蚀着他们的心灵。本文总结了“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了“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并对理想信念重建的对策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理想信念;缺失;重建

一、“00”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00”后中学生在认知方面,聪明,但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对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情感方面,比较自我,有嫉妒心,物资富足,但快乐匮乏;意志方面,忍耐力差,吃不了苦,缺乏规划,脾气较为暴躁,注意力较难集中,行为过激甚至出格。

二、加强“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理想信念能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它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用一定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的一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要求的人。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00”后中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清晰和正确的认识,面对世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能够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有着自己的判断,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将国家的利益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联系,用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通过理想信念教育,“00”后中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时,可以用正确的人生观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一)理想信念迷茫,政治观念淡漠。

在市场价值观念的冲击下,部分“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取向逐渐失去必要的文化和道德约束,他们的思想意识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的倾向。部分“00”后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失去了方向,人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社会政治理想正在弱化这一不容忽视的事实不得不令我们深刻反思并引起高度重视,这样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存在着理想信念迷茫,政治信仰模糊,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讲诚信,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都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个人理想脱离社会理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的竞争,“00”后中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竞争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反应敏感,大学生普遍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要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努力学习,注重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真正分析起来,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理想对于实现个人理想的作用,但真正能把个人的理想奋斗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不多,他们更偏重于个人理想。

(三)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

很多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拥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能力就足够了,就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至于德行修养问题,做到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当代学校崇尚知识能力,重视生活理想的确立和追求,看不到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在人生与成才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修养、忽视规范,社会公德意识差。

四、“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的重建对策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因此,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所以,00”后中学生理想信念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进行重建呢?

(一)教育者是关键

教师必须注重师德修养,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热爱祖国,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以身作则践行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成为受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教师应恰当地采用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这不仅影响着学生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同时对个体的品德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转向积极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

(二)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

要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综合矫正“00”后中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和表现,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上级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初中学生健康成长。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优化家庭环境,重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灌输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让他们逐渐形成守法守德的行为习惯,履行他们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总之,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学校、社会、家庭必须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00”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这将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基础性的、更是具有实践性的道德教育工程。

?⒖嘉南祝?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0.[4]郝?孕?.关于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5]刘梦兰.学习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6.[6]杜菊辉.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抽象化问题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4).作者简介: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 篇5

[摘要]网络媒体是以大众传播为职业的传播者,其所发布的信息总是体现一定的倾向性、思想性和导向性。但是,由于大量虚假新闻在网络上蔓延,导致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远远落后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本文将从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的表现以及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措施等角度探讨我国的网络媒体公信力的现状。

[关键词]网络媒体公信力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体,更是表达公众舆论的载体和平台。从最近几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来看,网络媒体所表现出的影响力、趋势、社会地位、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表明—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网络媒体也是以大众传播为职业的传播者,其所发布的信息总是体现一定的倾向性、思想性和导向性。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新闻消息的发布几乎没有门槛,受众可通过论坛、BBS帖子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充当“记者“,发表自己的信息言论。这就造成了一些夸大歪曲甚至编造的事实等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泛滥,误导大众、混淆视听。随着假新闻的不断出现,使得网络媒体的信任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这些虚假新闻的出现严重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媒体的功能是告知受众新近发生的事实,同时,它是集广泛性和快捷性于一体的最基本的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新闻真实性便是这条主渠道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形成自己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对于新兴的网络媒体而言,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也同样适用。如果网络媒体出现假新闻或内容严重报道失实的情况,对其媒介公信力是最大的伤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了受众获取信息、新闻的主要渠道,在新媒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由互联网引发的的种种问题,却使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通过调查发现,人们虽然热衷于上网了解信息,但对于其内容的可信度持怀疑的态度。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由于技术控制的难度、管理的难度、编辑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使得其公信力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受众认为信任度高的媒体依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存在危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下有些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热衷于采写含有黄色内容的新闻、关于血腥凶杀的.新闻以及涉及人物隐私的新闻等,许多新闻在网络编辑的笔下成为了庸俗化、媚俗化的报道,把受众当成了猎奇煽情的对象。诸如此类的新闻,在不少网络媒体中呈逐步蔓延甚至泛滥的趋势,特别是在文化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中这种现象尤为普遍。为了在第一时间吸引最大多数人的眼球,以提升浏览量和点击率,在一些文化娱乐新闻的网页中充斥着大量低俗、色情的信息,还有一些网站通过刊登侵犯他人隐私内容。这些歪曲事实甚至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不良信息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此外,网络媒体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媒体的炒作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各种人物、事件借助着网络上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传播方式,形成某一主题的舆论中心,一段时期内成为网络上特定范围内的核心话题,吸引网络内外的注意力,炒作也就形成了。网络炒作形成的舆论话题一旦大范围蔓延,对其内容的监管和影响的范围便不可控制了。同时,网络媒体对舆论中心紧抓不放的炒作引发了受众变本加厉的变相支持,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低级庸俗的内容充斥网络。虽然炒作会使网络媒体的点击率在短期之内大幅攀升,但是一旦网民们发现他们被网络操控了便失去了对网络媒体的信任。这样一来,网络原本提供、分享、互动信息的功能被利用了,变成一个没有诚信可言的地方,不明真相的网民却在被人误导,受人利用,造成了互联网公信力的日益削减。

网络侵权问题也是网络媒体失去公信力的表现之一。开放与共享是网络媒体特有的功能,网络的开放性给消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大范围的影响力。但是网络的复制功能和无界限传播功能使得作品一旦上网便失去了作者对他的控制,任何人可以通过复制、的方法轻而易举地使用他人的作品,这就使网络侵权更加容易和频繁。所谓网络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的不法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著作权侵权、名誉权侵权、隐私权侵权等。网络信息传播使得对于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难度增大。一些网络媒体无视作品的版权,在未经出品人同意的前提下,任意的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有的网络媒体在抄袭作品时,为追求点击率,忽略了对他人隐私的保护,这种种侵权行为都在无形之中极大地伤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中的假新闻的层出不穷,既有主观认识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网络媒体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和我国现存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导致网络媒体公信力不高的重要原因。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主体和外部因素找原因,才能彻底消除网络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正确引导舆论、合理疏导议论。

我国现有有关网络媒体发布新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致使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的现象层出不穷,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降低。虽然近几年我国政府先后制定颁布了一批法规文件,但这些法规并不能彻底根除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不真实将会愈演愈烈,所以制定完善的互联网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在网络时代,部分媒体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忽视了本身作为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网络媒体违背了新闻报道真实性、公正性的原则,为了追求点击率和轰动的效应,在没有做详细调查的情况下,一味追求“爆冷”,把一些刚刚发生、未经证实的新闻发布出去。这样一来,在追求数量和及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就要忽视质量。同时,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导致网络媒体中广告数量激增,减少了媒体的有效信息量。这些行为必将严重削弱网络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的编辑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新闻采编知识以及新闻道德观念也是网络媒体公信力低的因素之一。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导致许多网站新闻编辑个个都是多面手,集编辑、审核、发稿于一身,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一些编辑不再去通过实地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而是根据转发、复制资料就可以编发稿件。网络媒体的编辑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提供了机会。更有一些网络媒体记者、编辑缺乏新闻道德观念,不但不去抵制而是自发地进行扩大传播这些错误的信息或虚假新闻,对社会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是客观、公正、全面地向受众报道新闻事实,这也是受众的基本要求。而这些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某种目的而违反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由此也就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传统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滞后也是导致网络媒体上虚假新闻连篇累牍的原因之一。传统媒体往往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信息源,但是,传统媒体在大众急于知道的新闻事实报道上的滞后和主动性不强给网络媒体产生虚假新闻并得以传播创造了机会。所以,传统媒体对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不高也负有一定责任。

面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缺失的现象,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采取必要的措施:

法律制度不健全是网络媒体频繁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的重要因素,如果网络媒体这种行为能及时得到制度约束、政策限制和法律惩处,那么互联网的公信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因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已有的规范条例,特别是涉及到网络媒体的具体管理制度、政策更是需要及时跟进。

我们的各级政府机构应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主流媒体要健全准确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要建立向公众、向多类媒体及时通报新闻信息的制度,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详实,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也给网络媒体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新闻源,避免网络媒体的肆意炒作,从而也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净化,这样才更有利于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净化,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自身应形成规范的采访、编辑、发稿体系,避免一人客串多角的现象出现。一些网站编辑在选择新闻时往往根据个人的偏好和判断来发布新闻,没有人担任把关人的角色,这就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网络媒体应以传统媒体发布新闻的模式为样板,建立同样严格的新闻发布机制,使得网络新闻发布处于一种有序、可控的状态,才能让受众对于网络媒体的信任度有所提高。

网络媒体从业者自身的素质修养不高也是造成网络媒体传播失误、降低公信力的内在原因。因此,加强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培养也是提升互联网公信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站编辑作为新闻内容的传播者,其个人素质对媒体本身的影响要深远和直接的多,且网络媒体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随着网络媒体的受众面逐渐增大,任何以网络形式发布的新闻消息在内容上的偏差和失误都可能被无限的放大,由此带来的舆论破坏力和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网络编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责任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自制能力,对虚假新闻进行筛除,对于来源不清、出发点有质疑的信息进行过滤,负责任地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从自身做起纯洁网络用语和网络环境。同时,网络媒体的采编人员应该具备对于大量的网上信息进行整合的能力,并规范地使用这些资源,不能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来换取时效性和经济效益。为此,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专业技能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认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提高网络传播的业务技能,这样才能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提升提供可靠保证。

增强网络媒体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增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应当以受众的根本利益为作为媒体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实际,用事实说话。同时,网络媒体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应融新闻性、可读性和服务性为一体,运用受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道理,使正面宣传的内容转化为受众乐于接受的信息。对于媒体来说,受众需求就是受众对媒体的一种期待,摸清受众需求就能写出更有针对性和价值的报道,满足受众的需求就能吸引他们的眼球,从而增强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网络媒体应该把受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网络媒体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重视受众需要且关注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注重互动功能的实施,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受众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从而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横向合作也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关系,未来应实现互利互惠共赢的关系。网络媒体不但可以使用和依靠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凭借自身的时效性、互动性等优势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二者的联合将会使得网络媒体的报道更有深度,传统媒体更有活力,有助于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赢。同时,网络媒体需要其他传统媒体提供新闻,同时也需要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公信力的支持,传统媒体也需要通过网络转载来提高社会影响力。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程度高,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联合可以作为过滤网络虚假信息的重要举措。同时,借助传统新闻媒采编队伍和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所发布的信息内容真实可靠,媒体诚信度高,网络媒体可以直接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移植到网站,把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从而获得公众更高的信任度。

公信力是网络媒体存在和发展的生命,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今,网络媒体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信息整合平台”的概念范畴,它除了提供基本的新闻信息服务外,还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逐渐扩大。因此,网络媒体只有真正承担起所应负的社会责任,才能逐渐走向成熟,才能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承担起网络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视听专论,2007,(11).

[2]刘军.试论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J].学习月刊,2008,(12).

[3]董方晓.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J].新闻爱好者,2008,(5).

[4]韩振峰.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08,(10).

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论文 篇6

一、网络媒体公信力缺失的现状

(一) 杜撰的虚假信息时有发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自媒体”时代, 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信息的发布者。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直接决定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网民可随时随地发表言论、观点, 如此低“门槛”的信息发布形式, 导致一些虚假信息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同时, 网络传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 使得虚假信息有了可乘之机, 使得一些无从考证的信息快速传播开来。在一个谣言肆意横行的网络环境中, 受众无法辨别信息真伪, 这会促使谣言进一步扩大, 网络媒体权威性受到挑战, 公信力逐步丧失。

(二) 偏离事实的夸张炒作之风盛行

互联网媒体报道和转载有了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 这是因为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网站无限链接。网络媒体热衷对敏感或热点问题的报道, 甚至故弄玄虚、夸张炒作, 随之网民的灌水、跟帖, 致使一些有错误舆论导向的信息充斥网络。更有甚者, 一些网络推手利用这种炒作模式, 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 传播未经核实的社会新闻或者夸大的事实,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获取关注度。如此不负责任的网络炒作会使网民对媒体丧失信心, 降低信任度。

(三) 网络媒体中大量不良广告的存在

一些网络媒体为了获得经济效益, 向受众发送大量垃圾信息, 使网民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去处理这些信息, 受众对网络媒体的不满情绪便由此产生。而且, 现如今网络上有大量的弹窗广告, 这种现象在各媒体网站上已司空见惯。其中一些不良广告不仅误导受众, 欺骗消费者, 甚至危害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因此受到网络受众反感和抵制。在论坛、博客和微博等等多个社交网站, 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垃圾广告帖子在泛滥, 并且这些垃圾信息和广告的形式会以多种形式散播给网民。例如, 网络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网页弹窗广告、流氓软件等, 网民在不经意间就会被强迫接受这些信息, 影响整个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四) 各种网络侵权案件频现

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特点和强大的复制功能, 让网络侵权变得更容易。侵权作品可以通过遍及全球的网络进行传播, 其危害远超过传统的侵犯著作权。许多网络写手从传统媒体上抄来的内容经过自己简单加工署上自己名字发表, 有的网站未经作家本人和原出版机构授权就将许多作家作品全文上载。这些行为已构成了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犯, 使网络媒体缺乏了权威性, 也削弱了受众对网络的信任, 影响了网络传播公信力的构建。

二、网络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 信息发布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互联网自由宽松的环境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参与信息传播, 传媒机构已不再只是权威机构发布与传播的垄断者, 每个参与者都是主体。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其发布和传播信息主体的多元化, 网站为了追求点击量, 不经核实, 到处转载没有事实依据的新闻, 很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此外, 在自媒体时代, 公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者, 公众可通过网络随时表达观点、发表意见, 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大部分网民没有受过专业培训, 没有系统的专业理念, 也不具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他们发布的新闻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很容易把一些不确定的信息传播出去, “帮助”虚假信息快速泛滥。

(二) 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

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要通过相关审查部门的严格把关, 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每一个网民都拥有了自由传播的权力, 贴吧吧主、网站编辑还具有一定的把关权, 但他们的知识储备、个人素养参差不齐, 不能与传统媒体中常见的“信息把关”、“信息过滤”相提并论, 他们往往以迎合大众口味或追求高点击率为尺度来对信息进行把关, 这样就会忽视信息的真伪, 导致网络垃圾广告漫天飞、虚假新闻到处泛滥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三) 网络政策法规和媒体制度管理滞后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环境不同, 传统媒体的政策法规, 已不再符合网络时代的要求。在我国网络传播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网络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例如, 网络运营商的权利义务、网络版权的保护等都缺少法律上的规范。政策法规的缺失, 让一些不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规制, 网络安全和信息质量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从而危害到网络媒体公信力。

(四) 网络媒体经营中经济利益的驱动

网络经营部门和网络从业者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一些商业性较强的媒体, 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 将媒体的社会责任弃而远之, 借助一些煽情式的标题、血腥画面来吸引受众, 放宽审查标准, 默许不良信息或制造虚假新闻的传播。甚至凭空捏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 以此来获取高点击率, 谋取更多的商业利益。

公信力是网络媒体生命力的体现, 是网络长久发展的基础, 然而种种不良现象造成了网络媒体公信力急剧下降, 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信力。受众是媒体公信力的评价主体, 受众对网络媒体的信任、认可程度, 是媒体公信力最本质的体现。因此, 加强对受众的关注, 尊重受众的需求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现实途径之一;媒体从业人员及每一个网民都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同时网络媒体也应建立科学严密的“把关”制度和行业操作规范, 从根源上遏制虚假信息传播, 减少虚假新闻的产生, 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绮慧.微博假新闻泛滥的原因及对策——从日本大地震后微博反应说起[J].编辑学刊, 2011 (05) :85-88.

上一篇:寻隐者不遇教案设计下一篇:幻灯片制作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