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

2024-07-25

司法公信力(通用12篇)

司法公信力 篇1

一、我院开展加强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在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 剑河法院始终坚持管理创新与推动矛盾化解相结合, 提高法院司法公信为目标, 不断创新调解模式, 加大调解工作力度。

一是推出“五二三”窗口接待工作机制, 把问题解决在诉前和庭前, 减少了诉累, 得到州中院的肯定, 并在全州法院系统学习借鉴。2012年立案窗口共审查立案728件, 其中刑事立案119件, 民商事386件, 特别程序案件16件, 行政案件20件, 行政非诉审查立案35件, 执行152件。所办理案件情况: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诉前、庭前调解91件, 经调解, 达成调解协议结案40件;在信访工作中, 加强对矛盾纠纷和重大节假日以及“十八大”期间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 确保了特殊时间、特殊阶段“零进京和零上省、州访”因素的排查工作。

二是建立“三六二二”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机制, 得州委、州政府的肯定, 并在全州法院系统学习推广。最近四年来共审结刑附民案件107件, 当庭调解成功103件, 当庭调解成功并兑现率96.3%, 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293.8989万余元, 化解了矛盾纠纷, 促进了社会和谐, 树立了法院公正司法形象。

三是在民商事审判工作和人民法庭工作中创新推出“十心调解”工作机制和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十心”调解室, 聘请辖区内德高望重, 具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石某某等5位同志担任调解员, 协助法庭调解民事纠纷。2012年柳川法庭收案188件, 结案186件, 其中调解83件, 撤诉76件, 调撤率89.83%。有159件通过“法庭—调解员—村委”共同调解结案。该“十心调解法”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 推进梯次调解、全程调解工作机制, 形成乡镇、法庭、村三位一体的调解工作体系, 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

四是创建“四方联动、六法化解”执行和解工作机制。在2011年度被评为全国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的基础上争取2012年度无执行积案法院合格验收。同时, 在审判执行工作中, 该院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 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司法联络员、廉政监督员等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 畅通信访渠道, 增强办案透明度,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在2012年全省人民法院满意度测评中, 该院排名全省第一, 并获县直机关目标考核一等奖, 该院刑事审判庭、柳川人民法庭亦被评为2012年度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先进集体。

二、当前影响和妨碍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突出问题

(一) 法院工作地方化, 是当前影响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最大问题

法院的人、财、物人性从属和依赖于地方行政机关, 现行的制度使法院的工作人员从领导的配备到一般的工作人员的进出, 均由地方行政机关任命、审批、把关法院从基本建设到法院工资水平、福利均由地方财政拔付, 法官的福利待遇却远逊于同级行政人员, 法官的发展空间非常狭小。另一方面, 法院由于受从于地方行政机关, 地方的行政机关不论的在日常的维护稳定工作还是日常的非维护稳定的工作中, 经常把法官当普通行政机关干部对待, 安排众多的驻村、帮扶及综治工作, 消耗了法院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致使法院不能较好的处理日常的案件审判工作, 影响了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司法公信力。

(二) 法院工作行政化是当前影响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最突出问题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法院的工作就是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 切实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 确保社会稳定, 增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力;法院工作行政化是我国现行法院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审判权行使、法官考评以及上下级法院关系等方面。造成法院工作行政化的主要原因是院长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 法官缺乏职业尊荣感和独立判断的精神, 上下级法院关系定位存在偏差等。法院工作行政化, 违背司法工作自身规律, 对于规范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法院威信方面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 人民法官待遇较低, 影响了法院的办案效率及公正, 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 我国对法官的管理体制一直采用的是行政机关公务员的管理模式, 法官的工资标准也是实行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近年来的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都要由个人来承担, 而法官目前的工资收入水平无法应付这一系列支出。这将产生某些不利的后果, 工资过低导致法官得不到激励, 直接影响审判工作效率。法官工资待遇低, 新人要进法院还要通过“第一难考”的司考, 其难度就不言自明。但往往许多的人千难万难考进法院来后, 感觉法院的发展空间本来就小, 工作强度大, 待遇差, 工作不了多长时间, 就想办法改行去当律师或其它行业, 致使法官的缺额越来越严重。

三、对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法院的改革, 提高法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职业化建设。相对于行政工作, 法院是一个更知识化和专业化的系统, 在改革进程中, 不断提高法院地位的同时, 改掉法院工作效率低下, 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

二是提高法官待遇, 让法官专心于法官事业。

三是加强司法独立性, 提高法院地位, 让人民法院快判、敢判。在法院的领导岗位人选中, 重视其法官职业水平考察, 加强法官的职业培训, 提高法官的职业水平, 更好的为法院的审判提供司法保障。

四是联系群众, 实事求是。执法为民, 切实把联系群众的思想放在司法工作方法的首位。在审判工作实践中, 要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 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才增强法院的公正司法, 提高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摘要:当前, 我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的精神, 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 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完善审判管理、加强指导监督,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使司法公信力及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司法公正,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 篇2

吕鹰一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庭审是承办法官直接面对双方当事人的最主要方式。它不同于电话沟通、法律文书裁判等非直接方式。庭审时,承办法官与各方当事人是面对面的状态,因此,整个过程是一个复合型的信息载体,包含了语言、行为、神情甚至潜意识性表达。这就决定了庭审在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功能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服判息诉。而这个功能往往被承办法官所忽视,对案件处理造成障碍。

人是情感型动物,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而行为多为这些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以诉讼为例,当事人以“打官司”作为救济途径,除了希望通过诉讼追究对方责任,弥补自身损失之外,时常还有另一种诉讼预期,要求对方给个“说法”。民商事法律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权利义务关系,但在经济生活中,由于掌握社会资源的不同,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对等地位。当双方出现纠纷时,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往往对另一方解决问题的诉求置若罔闻,迫使弱势方不得不“找个说理的地方”。这与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无关,即不能因为一方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优势地位,就认为其是纠纷中的违法方。我想强调的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弱势方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使得其在司法诉讼中,存在对这种不对等进行心理补偿的诉讼预期。承办法官必须对这种诉讼预期予以重视,并给予相应反馈。由于庭审时,各方均会面对面地解决问题,故这个过程恰恰是对这种诉讼预期最佳的反馈契机。

经济活动中的弱势方,往往是诉讼能力的欠缺方。一方面,由于其在交易过程中不具有话语权,因此诉讼前,在实体权利约定和证明上便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合同条款的订立,关键证据的形成及保留等;另一方面,诉讼过程中,其往往无法依照法律规定,规范地完成自身意思表示,对于法官希望了解的案件事实,亦不能给予针对性地回应。这时承办法官,尤其是青年法官,多会在内心中对弱势方产生不满,抱怨其完全不能按照法官的审理思路完成庭审活动,妨碍庭审有效进行。具体表现为:急切地打断当事人的陈述,对一方当事人不停地追问,经常使用否定式提问(你不知道法律规定吗?),提问内容隐含指责(你为什么不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呢?),对当事人陈述心不在焉,甚至在当事人陈述过程中与另一方当事人交谈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使得弱势方心理补偿的诉讼预期无法达到,其心中积怨会进一步加深,并最终爆发出来。具体表现为:庭审中,不断提出异议、拒绝回答法官问题、申请回避;庭审后,拒绝调解、重复投诉;裁判后,上诉、信访。

以下,我结合实例,谈一下自己对庭审服判息诉功能的两点体会:

第一,法官需能与当事人“共情”。共情(Empathy),人本主义学者最先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并被现代精神分析学者所广泛使用。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目标与方向。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应当尝试与当事人换位思考,而非固执地仅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漠视当事人的诉求。

以一起合同纠纷为例,原告系一退休妇女,被告则为一家知名大型公司。依据双方合同约定,原告诉请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持。庭审中,原告不停地哭泣倾诉自己的不幸,基本诉请都不能陈述清楚,更不要提举证质证,致使庭审根本无法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官如果仅从自身考量出发,会抱怨自己运气差,分到了这么个“麻烦”案件,庭审中与当事人虚与委蛇,勉强应付,希望庭审快速完成,不时地还会表现出不耐烦和冷嘲热讽。

如果法官尝试了解当事人,从她的角度看这起纠纷,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原告系一名五六十岁的退休妇女,离异,无子女,因为本案系争事故,造成其十二根肋骨骨折,左上肢功能完全丧失,分别被鉴定为八级和九级伤残。她不知道如何对自身权利进行救济,仅能病急乱投医地到法院来试一试。如果你能体会到她的无助,你便会自然流露出对她的同情。每个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它们激发出来,这些发至内心的真情实感,当事人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并不认同在这种同情驱动下脱离本案事实强压另一方调解,而是认为法官需要让当事人明白,情感上法官明白她的感受。这与案件最终如何处理无关,但做到了这一点,会大大降低当事人把法官看作其对立面的风险,其对裁判的接受度相应地亦会提升。

本案庭审中,法官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更没有对当事人不规范的诉讼行为予以呵斥,而是引导当事人完成整个庭审过程。也许“引导当事人”与现代司法理念南辕北辙,但在现阶段律师资源极度匮乏,法律援助机制还不完善的大背景下,中国法官不得不做这些“额外工作”。庭审后,承办法官继续与原告沟通,使她明白虽然情感上她值得同情,但法律上她大多数诉请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有了前面庭审的铺垫,当事人不会对法官产生怀疑、抵触的情绪,她会觉得你设身处地为她考虑,也就会顺理成章地接受你的建议,接下来,承办法官表示会考虑减免其诉讼费。至此,当事人情感补偿的诉讼预期得到满足,纠纷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最终,该件诉讼标的三十余万的案件,以三万五千元调解成功,对于案件处理结果,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第二,法官需注意庭审细节。由于信息不对称,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始终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内心充满了焦躁和怀疑,这就使得当事人对于法官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

一起商事案件中,一方当事人系上海本地企业,另一方当事人为外地北方企业,外地企业方从庭审开始就对承办法官是否会倾向本地企业存有疑虑,庭审过程进行的并不顺利,临近中午,承办法官宣布暂时休庭,下午再继续进行庭审。这时,承办法官用沪语对上海企业方强调,法庭需要他补强的证据应尽快提交。外地企业方的委托代理人因为无法听懂双方交流内容,马上提出异议,质问承办法官为什么用沪语与一方当事人交流,认为法官偏帮本地企业,判决对己方一定不利,要求承办法官回避,并要求向监察部门投诉。一个细小的动作,使得整个案件审理工作陷入了被动。

这个矛盾的处理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注意庭审细节的积极效果。面对当事人的责问,承办法官耐心予以解释,但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并未得到缓和。在交谈过程中,承办法官发现,外地企业方的委托代理人是带着行李来开庭的,经过询问得知,为了能准时到庭参加诉讼,其一下火车就赶到法院,连早饭都没吃。同时,其还表示,由于企业经营状态不好,不愿在上海住宿,增加开支,希望开完庭后能立刻返回。承办法官当即表示可以安排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就餐,用餐之后能抓紧时间马上开庭。外地方当事人当即表示不需要在法院就餐,但对承办法官的态度明显转变,之后的庭审进行得非常顺利,案件最终亦以调解方式审结。

这些体会一部分是来自我亲身办案经历,更多地则是来自于资深法官的言传身教,因为它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需要千百次庭审的点滴积累。作为经验尚浅的青年法官,所能做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汲取这些宝贵经验,这恰恰是我们这些 “学生法官”所欠缺的。现今普罗大众对于司法的诉求绝不是一纸判决那么简单。

[作者简介]

司法公信力 篇3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推进司法改革的进程,为司法公信力提供保障,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定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就司法改革过程中关于司法公信力问题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基于此,着重研究司法公信力方面的研究,积极促进保定市司法改革进程的加快,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成。

关键词:司法改革;司法公信力;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的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会议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于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对于加强公正司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司法改革进程中,既要保证司法改革后司法权威的建立,同时还要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司法改革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与价值。近年国家司法改革力度较从前有较大的提升,不仅带动司法执法力度,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信状况。因此,保定市积极响应国家司法改革的号召,致力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建设进而促进推动司法改革发展的前进脚步。

一、司法独立是司法公信力的保障

关于司法独立的思想,其实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当中。而后,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渐进步与法治理念的普及,司法独立的原则正在逐步被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原则所承认。然而在我国,这一先进的司法思想却长期得不到发展。建国之初,司法独立的思想就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旧思想,被隔绝在社会发展之外。后来在反右斗争中,司法独立的思想更是被扣以右派的帽子,自此无人再敢提及。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后,虽然改革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鉴于历史的教训,无人再敢提及司法独立。可见,中国的司法独立是如此的年轻,因此,保定市建设司法公信力亦是任重而道远。

对于我国来说,司法机关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是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者个人的干涉的。我国宪法规定,人们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人们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近年来,国家下大力度重视司法改革,以制度来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大力打击司法制度存在的弊端,以促进司法独立保证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当今社会司法独立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保障公民民主、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社会实践也充分证明,司法如果缺乏有权威和公信力,便不可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之所以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没有司法独立,法治就名存实亡,没有独立,就更谈不上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

因此,保定市要推进司法改革的建设,就要充分保证司法的独立,将司法改革的进程提升到新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设。保定市在建设司法独立时就该注重司法权的独立,就是将司法权从立法权与行政权中独立出来。司法权独立表明司法是一种专门的政府职能。所以应当与保定市政府的其他职能实行分工、彼此互不隶属,保障司法权由专门的政府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保定市面临的司法公信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司法公开是司法公信力的关键

公信力是司法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导致司法公信力不够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与参与权没有得到基本的保证。而造成这一现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司法公开工作没有做到位。

对保定市以及整个国家来说,司法公开于树立司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司法的透明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司法的公信力。对于司法公信力来说,它来自于社会公众对于司法权力及其实施过程和结果的信任、尊重、认同与服从。只有在推进司法公开的过程中,将司法权置于阳光下运行,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等各项权力,才能让人们群众增强对于司法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因此,保定市近几年来将司法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公信度建设方面,各地县通过开展司法听证会、庭审旁听评议、阳光执行等行动,保证司法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在保证司法的高透明度方面已经做出尝试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力求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推进司法改革前进的步伐。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当今社会这样的开放、透明和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司法是无法做到封闭的。在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彻底消除司法的神秘主义,让司法改革在阳光下运行,司法改革才能取得强大的群众后盾。其实,对于保定市乃至全国的司法改革進程来说,司法公开如同一个杠杆,它能撬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因此,在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具体作为时,应该在秉持严格、公正、文明的司法原则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司法的公开与透明。

三、司法主体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

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司法主体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在司法制度传递给广大群众的过程中,需要以司法机关的相关人员为载体来认识与了解司法的相关的知识。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决定就是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以及人们警察等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的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由此可见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对于司法人员的着重改革进程的加快。

首先,重视司法人员的选任。在我国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司法人员的选任资格,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选取适合司法职位的法官、检察官以及人民警察等各种岗位可以胜任的人选。建立逐级遴选的制度,有利于扩宽司法人员的任选渠道,吸收下一级的优秀的司法人员进入司法队伍,从而建立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建设。在司法改革的具体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来保证司法改革的专业与公信力,这就对于司法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司法人员的选任,有利于促进司法改革进程的加快。

其次,要对于相关的司法人员进行分类。在我国司法体制的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来,对于司法人员以及普通公务员的都实行基本上相同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司法人员不能充分的体现自身的职业的特点,就造成优秀的司法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挖掘。由此,保定市要想促进自身司法改革的发展进步。也要积极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进行对相关司法人员的分类,从而使司法人员能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抓学习、抓业务、抓防线,来促进司法改革体制的完善以及司法公信力的进一步提高。

再者,还要完善司法责任制度的建设。近年来,在我国的司法管理体制中,经常存在着审者不判或者判者不审的现象,给司法改革的进程以及司法公信力的提高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在促进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要强化司法责任制,保证司法人员主体地位的发挥,进而形成权责明确、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体制。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中,建立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司法改革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保定市的司法建设来说亦是如此,明确和落实司法责任制是建设高素质法律主体的制度保证,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提升司法公信力中占据基础性的作用。

四、司法参与是司法公信力的要径

对于司法改革来说,司法公众的参与度是提高司法公信力重要途径。在进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要保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来。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的司法,通过公正的司法维护人民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司法改革的进程,从而有效的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同时,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积极完善人们陪审员制度,保障广大的公民的陪审权力,扩大参加审理的范围等,逐渐提高人们陪审的公信度。

广大民众的参与程度会对司法的过程和司法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司法活动中,建立健全司法参与机制,保障公民能够依据法定程序实现权力参与司法过程,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保定市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老百姓对检察院和法院越来越信任,遇到问题都喜欢找检察院和法院。尽管如此更要注重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等,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会团体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借助外力把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保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

五、司法监督是司法公信力的保障

在推进严格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人民法院必须自觉的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及时的接受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同时,要及时的完善人们监督员制度,绝不容许法外开恩等各种不公正的现象的出现。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保定市通过完善诉讼服务、强化庭审公开、打造“窗口”建设等具体司法实践活动,注重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以及便民的阳光的司法体制,让司法腐败的现象无处容身。积极打造司法监督体制下的司法公正,不断提高保定市政府工作公信力,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大力支持。

六、结束语

在司法改革以及司法公信力提升的过程中,要重视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司法主体、司法参与以及司法监督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的环境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保定市要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原則,以公正为主线,强化司法作风,接受民众的监督,进一步致力于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以及便民的阳光的司法体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推动司法改革的发展进步,让司法的公平正义真正的走入人民群众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公丕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7):12-15

[2]王晨光.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选择[J].中国法学.2013(04):35-37

[3]陈光中.龙宗智.关于深化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法学.2013(04):45-47

[4]王祺国.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治研究.2014(06):4-7

[5]杨小军.法治中国视域下的司法体制改革研究[J].法学杂志.2014(02):34-35

作者简介:

李晓明(198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学、诉讼制度。

高鑫(1981~),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政策研究。

霍灿锋(1983~),男,汉族,河北阜城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敬(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方向:法学研究。

司法公信力 篇4

一、当前树立司法权威性的重要性

对于司法机关来讲, 如果要想自身能够在群众间树立公信力, 就需要实现自身权威性的构建, 因此, 司法权威可谓是司法机关所具有公信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这就是所谓的司法尊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 全面推进了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以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进而确保法律具有的约束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司法权威的构建, 进而通过司法权威的构建与强化来实现法律地位的确立与完善。而对于群众来讲, 其在信仰法律、遵循法律的过程中, 需要以法律的公正性为基础前提, 这种期望值的存在就需要司法构建公信力, 确保在审判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公正、效率的原则。从中不难看出, 所谓的司法公信力就是司法权威的具体呈现结果, 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 需要注重司法权威在司法公信力上的实现以及所产生的评价。

二、司法权威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首先, 在司法权威的内涵上, 所谓的司法权威所指的是司法尊严, 也就是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公信力与威信力。只有司法具有权威性, 才能确保在社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其次, 从司法权威的构成要素看, 司法权威不仅包括了权利体制, 同时也包括权利体制的运行。在实现对司法权威性认识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以上两大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影响司法公信力构建的主要因素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行的过程中, 随着法治社会的构建, 司法独立被重视起来, 但是, 司法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构建却因为政治、行政权力以及司法机关管辖划分等问题的存在, 致使司法权威与公信力的构建受阻。其中, 最为明显的问题便是司法人员队伍的建设。要想确保司法权能够得到科学且公正的行使, 就要求司法人员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进而实现公正、公平的判断与裁量, 以维护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然而, 从目前我国司法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看, 由于司法权隶属于行政权, 致使法官失去了独立裁量的功能, 加上法官的准入制度过于落后, 资质考试的形式致使法官的实际素养得不到保证。而法官队伍建设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成为当前严重制约司法公信力构建的主要因素。

四、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构建的关系

(一) 司法公信力的缺失致使司法的权威性被逐渐弱化

在树立司法权威、构建司法公信力的过程中, 由于对于司法权威性的片面重视, 致使司法公信力被弱化, 进而导致二者相分离, 最终司法权威性缺失, 公信力不足。而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 对于司法公信力构建的重要性逐渐得到重视, 群众对于司法公正的期望值越高, 越使得司法公信力陷入危机之中, 从中也就不难看出, 司法公信力的构建对于司法权威性的树立来讲至关重要。因此, 面对司法公信力逐渐被弱化的遗留问题, 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司法公信力的构建, 进而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威性树立的基础性前提, 但是, 从当前司法公信力构建的现状看, 要想树立司法的公信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因此司法权威性也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树立自身的权威。

当前, 造成司法公信力被逐渐弱化的主要原因为:第一, 封建传统文化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央集中制度致使行政权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 司法权尚未脱离行政权而独立, 这就使得司法的公信力被弱化。第二, 行政权力下产生的权大于法的思想。一直以来, 在绝大部分中国人心中, 权力是凌驾于法律之上, 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逐步前进的过程中, 我国的司法制度尚未得到完善构建, 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司法的权威性重视不足, 司法公信力难以在群众心中立足。第三, 司法工具化。司法权工具化的思想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 认为司法权的形式只不过是按照司法程序来实现其作用的, 而事实上, 司法的建立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确保国泰民安, 推进国家的稳健发展, 而对于这一层次的认知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 进而致使司法的公信力不足。第四, 司法人员素质的不足以及司法环境的缺失。司法人员作为司法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需要以司法的权威性为根本, 通过司法公信力的构建来提升司法的权威性。但是, 很多司法人员却强调自身职业的权威性, 从而出现了徇私枉法的现象, 致使司法的公信力被弱化。

(二) 司法公信力的构建是司法权威性树立的基础

当前,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司法权威性的不断强化, 而要想实现司法权威性的提升, 就需要认识到构建司法公信力的基础性作用, 只有重视司法公信力的构建, 才能够确保司法权威性的不断提升, 进而才能够实现司法的权威性, 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性的基础。强化司法公信力的建设力度是提升司法权威性的唯一方式,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来讲意义深远。

而要想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构建, 就需要在实现司法程序公正性的基础上, 实现实体公正的完善, 而构建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基本前提与基础, 而实体公正又是程序公正的反应结果, 以体现出司法的公信力。具体需要通过司法改革来实现司法制度体系的完善, 进而才能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以制度体系的完善构建来强化司法的权威性, 同时要注重法庭秩序得到建立以及司法人员队伍的完善构建。同时要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 实现司法的独立, 以确保将权大于法的思想根除, 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并要摒弃司法工具化的思想, 确保司法权威性的树立以及公信力的构建。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党和国家明确并重视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构建之间的关系, 进而结合当前司法权威性以及公信力建设上所呈现出的问题, 以司法制度体系改革来确保司法公信力的构建, 进而提高司法的权威性, 确保司法能够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司法权威的树立来强化我国的法治程度, 同时要想确保司法的公正, 就需要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构建来确保司法的权威性。但是,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过于片面强调司法权威, 致使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一直以来都处于弱势的地位, 这就致使司法权威无法树立, 进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受阻。本文基于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构建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以确保二者的和谐发展, 最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构建,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1]严励.司法权威探论[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14, 5 (04) :90-91.

[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3]石献智.法制国家, 国家公正与司法变革[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2.

[4]陈卫东.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1.

提高司法公信力对策研究 篇5

【摘要】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司法公信力虽然缓步提升,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带来的新挑战。司法公信力严重缺失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持续增加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如何全面树立司法机关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司法公信力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对司法公信力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司法;司法公信力;对策;

一、司法公信力内涵

“公信力”源于英文“accountability、credibility”,近年来已成为流行的研究热点,新闻学界研究传媒公信力,社会学界研究政府,法学界研究司法公信力。目前,诸多的研究文献对司法公信力的概念、结构和内涵进行了有益探索,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环境来深入理解和把握司法公信力,包括司法权力本体角度和社会公众认知角度,包括传统舆论环境视角和网络新媒体环境视角等等。司法公信力内涵丰富,一种较为广泛的对司法公信力内涵的理解表述为: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主体、司法程序、司法运作过程以及司法裁决结果的尊重与认同,是司法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信服状态,它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知和认同状况。

公信力之于司法犹如诚信之于人,人无信不立,同样缺少公信力的司法也维护不了法律应有的权威。司法公信力对一个国家的法治秩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树立司法权威的过程中,司法公信力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法官马丁指出:“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司法部门应该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司法作为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的强制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属性和内在本质。如果司法公信力丧失,法律与司法机关权威将不复存在,司法活动便难以体现其重要的地位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们转向诉诸司法以外的力量,这必将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所以,将公信力建设摆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位臵,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司法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司法公信力现状

司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更多把解决争议的目光投向司法机关,寻求司法救济,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法治化进程中令人鼓舞的进步。但应当看到,目前社会上不断涌现的热点舆论和新闻事件也让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国司法公信力还存在缺失,司法公信力建设任重而道远。

1.从司法权力本体层面。

一是司法主体公信力欠佳。层出不穷的冤假错案和腐败丑闻造成公众对司法工作人员无能和无德的印象,法官职业水平和职业操守不断遭到质疑。当事人在发生诉讼时往往试图通过“找关系、托熟人”的方式以期案件能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虽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原因使然,但也能极大反应出人们对司法工作人员的不信任。二是司法独立活动受扰。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排除任意干扰能力较低,裁判结果更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左右摇摆,不仅包括不能有效对抗来自不当社会舆论的侵害和干扰,还包括无法对公权力干扰司法权运行的有效抑除。行政权力和社会舆论力量的过于强大使得司法权活动体现出“行政化”和“舆论化”特征。三是司法“乱作为”或“不作为”。司法乱作为主要表现在一些司法机关或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程序和实体规定,为谋取个人或部门利益,滥用司法权。司法不作为主要表现为司法机关或司法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有案不立,对案件久拖不决,效率低下。

2.从社会公众认知层面

一是信访不信法。近年来,群体信访和个体信访量逐年上升,信访不断升级,各种问题和矛盾焦点向上级机关乃至中央聚焦,而且愈演愈烈,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影响。不断攀升的涉诉信访折射出司法公信力不足,是群众对司法不信任的最直观表现和结果。二是司法执行难。法的执行是法律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验证司法公信力水平的有力方式。“执行难”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对于法律法规的极大漠视。被执行人法治观念淡薄,在执行阶段采取消极态度,故意逃避责任甚至对抗执行,使得权利人无法实现其正当权益,进而对法院公信力产生质疑。三是无限制申诉再审。对司法裁判的申诉再审是现行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但当法院裁判结果超出当事人预期接受范围时,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是法院裁判发生了错误,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对已经生效的裁判一审申诉或申请再审,漠视司法裁定的终局性与公信力。

(二)司法公信力现状的成因分析

1.法官自身能力素质的影响

法官职业特殊性要求法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还需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其在司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状态直接关系着社会公众对法院的信任程度。而现实中我国法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法官的要求相比仍存差距。部分法官业务不强、能力不足、形象不佳、服务不到位,尤其是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法官中立性不再等问题,使当事人对法院的审判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法官自身能力素质问题折射着司法公信力不足、制约着司法公信力提升。因此解决法官能力素质问题始终成为我们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

司法公信是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树立起来的,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公众对司法公信度大打折扣。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诚信政府、诚信社会的大环境尚未形成,民众对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缺乏信任。社会的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权力阶层事端频出,“官二代”、“富二代”公然挑战法律威严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社会进入了“拼爹”时代,老百姓对腐败问题极度反感,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法院本身的违纪违法事件也让老百姓对法院的信任度下降。二是司法地方化的影响。我国各级地方法院无论在人事还是财政物资方面都听命或依赖于同级人大和政府,法院独立性被不断淡化,转而被赋予政治色彩,在行使审判权过程中,基于地方政绩或其他方面利益的考量,地方政府插手司法活动,致使法院不得不考虑行政因素,甚至直接听命于公权力,直接影响了法院权威和司法公信。三是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媒体开放的今天,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绑架着所谓“民意”、“道德”,在监督司法权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影响力,社会舆论以其强大的力量妨碍着法官的专业判断甚至左右司法结果,使民意代替法律成为法院断案依据,法律丧失权威。

3.当事人自身利益影响

造成我国司法公信力低下的原因除了司法机关自身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一定程度上包括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基础的薄弱。漫长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一种以人治思想为基础的法律文化,无论是“德主刑辅”,还是“礼法并用”,其中蕴含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优位的法律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司法需求日益增长,部分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规律与特点了解不多,对司法预期过高;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规避和违反法律,出现纠纷后诉讼往往是其最后采取的不得已的手段,为达到胜诉目的,即使进入诉讼,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托人情、找关系、无理缠讼;部分当事人一旦败诉便会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四处告状、长年上访,寄希望于找到“大官”为自己鸣不平,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致使司法公信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几点对策

(一)注重法官队伍建设,加强能力素质培养

建立全面高素质法官队伍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基础。司法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掌握审判权的法官既具备树立司法权威和维护法律尊严的业务能力,也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和职业操守。首先,要提高法官专业素质。要完善法官准入机制,提高选任标准,注重法官思考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考察,从源头上提升法官职业能力,同时确立任职期间法官定期培训制度,强化专业学习,补充法律知识,加强法院间的学术交流,打造学习型法院,以全面提高法官专业素质。其次,要提高法官的道德品质素养,树立法律职业道德观,确立司法职业道德在法律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内部引导法官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外部加大法律监督制约力度,严查严惩各种司法腐败行为。再次是要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在法院内部建立优良的司法传统,塑造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司法作风,营造良好的司法氛围,以此重塑法官在公众心中的正义形象。

(二)强调司法活动独立,完善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权独立对提升法院公信力至关重要。十八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特别强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当前影响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体制因素为司法行政化、地方化。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让司法独立化、法院独立化、法官独立化,让司法权威得以保障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强调司法独立,当务之急是要理清各级地方法院与同级政府、人大及党委的关系,做到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工明确,相互尊重。在舆论监督方面,学习和利用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条件下的沟通技巧和渠道,积极回应公众的问题和质疑,同时规范媒体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防误导群众,引导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逐渐消除社会舆论的越位监督。

(三)确保司法程序公正,加大司法公开力度

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需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司法的公正公开。首先在法官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使司法活动真正获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从而提升司法公信力。其次,司法公正和司法的公信力是相辅相成的,完善程序法律体系是提升司法公正的有效渠道。由于现阶段我国程序法较于其他部门法还比较抽象,所以,完善程序法条、细化程序责任可有力地规范法官行为,防止程序不公。再次,保障公众知情权,加强司法信息公开力度。这里的司法信息不仅包括司法规则、适用法律的公开,还包括审判活动公开、审判结果公开等,做到以法律和事实说服公众。法院要进一步加强案件管辖规范建设、加强案件审判规范建设、加强执行规范化

建设、加强法官行为规范建设,全面提升司法形象。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渠道与方式、落实司法公开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司法公开保障机制,增强司法公信力。

(四)深化法律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提升法律文化一个国家的法律只有被内化为一个国家的传统和精神,被其公民所认同、所信服,才能取得实效。“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不仅是文明社会和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意蕴和心理基础。而一个国家的法律要被信仰,必须为其公民熟知和认同,使其成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要重视培养公众的法治意识,加强司法宣传,通过现代媒体及社区活动开展基层普法活动,让公众可以认识到法院的每一个司法行为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同时加强司法民主建设,通过公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活动等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之,树立全民法律信仰是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公众具有了一定的法治意识和判断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法院的尊重程度,改变人们对司法的怀疑。

结束语

司法公信力与软法治理 篇6

软法指的是一套没有中央权威加以创设、解释和执行的规则,软法有助于强化法律的正当性,提高法律实效。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多元利益关系冲突时有发生、信息不完全的现代社会,仅仅依靠硬法显然不足以满足人们对规则的依赖、对秩序的需求和对正义的渴望。尤其当部分硬法束之高阁而软法又普遍地游离于法治之外时,法律至上的权威就不得不大打折扣。而理性的软法的兴起,能够通过强化法律的正当性来提高法律实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法律一贯被当作民意的反映,其正当性基础就是共识、合意与自愿服从,如果说主要作为代议制产物的硬法只具有“拟制”的正当性,那么主要作为协商民主产物的软法则具有真实的正当性。

软法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更高程度的民主协商性。法律的正当性在于反映民意,而法律制度中民意的多少要取决于民主协商程度的高低。硬法虽然也重民意,但由于间接的民主协商机制很容易为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构的意志所遮蔽或者弱化,再加上其高高在上,置身其外,难免缺乏针对性。因此民主协商性在软法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软法的范畴包括除法规规则之外的多种规范资源,软法治理就是要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将软法引入到一定的司法裁决机制中,借助价值衡量等途径,发挥其“软约束力”,从而补充硬法的不足,提高司法公信力。

我国司法并不要求创造法律或超越法条的规定,但同时亦不主张把法律作为唯一的司法依据,而是强调以多元社会规则、多重社会价值作为司法的考量依据。事实上,与法律规范同时对社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大量的“软法律”。软法律是在中国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主要是由国家认可和社会默契方式形成的、并以柔性的或者非正式的强制手段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法律体系。

司法终究是社会生活的延续,社会生活所依据的逻辑和规则也必定应成为司法中所应当考量的因素。在许多场合下,对抗与冲突的各方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理由找到自己诉求的正当化理据,特别是在疑难案件中,往往会出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矛盾,并引发价值冲突,如果在这些案件中能够积极的引入软法,并对其代表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进行权衡,就能有效地避免僵化地适用法律所带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矛盾,使判决在更大程度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司法公信力 篇7

一、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

(一) 基层司法人员

狭义的司法人员通常仅指法官与检察官, 广义的司法人员则包括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基层乡镇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在通过司法部统一组织的全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后, 由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考核提出意见, 报省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即可取得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在本地区代理除刑事案件以外的法律服务业务, 并协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和其他相关的业务工作。

(二) 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是指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 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基层法律工作者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 其职业道德除比照律师的职业道德外还要考虑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而在主持人民调解时, 司法所工作人员还要充当像法官一样的仲裁人的角色, 所以笔者认为基层乡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以及其他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应当同时参照法官职业道德、律师职业道德并遵守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 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忠于宪法和法律,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 忠于职守, 清正廉洁。恪尽职守, 不得接受当事人的钱物、款待和其他经济利益,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第三, 勤勉敬业, 钻研业务。端正工作态度,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尽职尽责, 勤奋工作, 主动钻研业务知识, 培养深厚的法律意识, 积累丰富的法律知识, 锻炼高超的职业技能, 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全面高效的完成工作职责。

第四, 公平公正, 注重效率。保证中立的地位, 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当事人, 更不能对当事人进行压制, 谨言慎行, 不激化矛盾纠纷, 不违背当事人的意愿, 以不正当手段迫使当事人接受调解。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及时完成调解, 注重工作效率, 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诉讼。

二、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一) 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公信力,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使公众信任的力量。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指在人民调解过程中, 公众对调解的信服程度。人民调解作为一种延续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调解, 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间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在实现群众自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治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群众法律意识逐步提高, 在新农村的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 对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就是要增强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调解协议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使调解协议不因当事人的反悔而变成一纸空文。

(二) 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对人民调解公信力的影响

我国基层司法行政部门起步较晚, 并且发展缓慢, 特别是在北方边远地区, “两所一庭”发展相对滞后, 司法所人员配置以及工作机制不完善, 基层调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致使人民调解的公信力难以有效提升。反之, 如果司法所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较高, 在当地群众中颇有威信, 那么司法所就会成为政府指导下乡村矛盾纠纷解决的主导力量。

我所工作的司法所曾经有这样两个案例, 因为当事人对调解员的信任程度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调解结果。

案例一:村民王某因遭受到家庭暴力向长甸镇政府妇联求助。镇政府妇联主席孙某带着王某到司法所进行法律咨询, 希望司法所能够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王某的问题。因为当天司法所接待王某的是两位年轻的工作人员, 王某始终心存疑虑, 认为派出所的民警对向她施暴的儿子都束手无策, 司法所的两个年轻人想去她家调解, 恐怕更不会有什么效果。最后仅仅是简单咨询一下便决定放弃调解, 转为向法院起诉。

案例二:苏甸村7组村民刽作伟 (化名) 因帮工搭乘同村1组村民李某的车回家, 途中该车追尾其他车辆, 致使刽作伟 (化名) 受伤。经县交通队责任鉴定, 李某在该起交通事故中负全责。后双方因医药费等赔偿问题产生纠纷, 欲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分别向律师和长甸镇司法所进行了咨询。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了解纠纷原由后, 向当事人详细的讲解了相关交通事故赔偿的法律法规, 并告知其在调解协议生效后三十日内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调解协议即与法院判决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十分信服, 认为其提出的调解建议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于是双方在司法所的调解下达成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协议, 并在约定期限内及时履行, 没再向法院起诉, 也没有产生进一步的纠纷。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如果基层司法人员自身职道德素质过硬, 就更加容易得到当事人的认同, 使调解容易达成协议并得到很好的履行。

三、如何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 加强基层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习

结合个人学习、定期学习、经验交流、任职培训、晋级培训、资格培训等多种学习方式, 使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能够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法律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二) 完善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度

1. 优化选拨机制与考评机制

录用和选拨工作是保证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第一关。为了切实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素质和品质,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求选拔人才, 避免任人唯亲。

绩效评估应避免“走过场、走形式”, 实现多渠道、多方向的系统内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司法所与政府之间多层次的绩效评估, 同时扩大公众参与度, 让真在人民群众中有口碑的司法工作者得到褒奖与激励。

2. 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人民调解应该严格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和程序, 真正做到严格、规范、便民。在调解进行前要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提供相关法律知识的咨询。调解过程中, 不得采取任何方式或手段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 保证当事人自主表达意愿, 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后, 须告知当事人如何申请司法确认, 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向法院提出申请。所谓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只有在工作程序和制度上严格要求, 才能保证在人民调解过程中, 基层司法工作人员不侵犯当事人的权利, 保证调解的公平、公正。

3. 强化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

在司法实践中, 公检法机关有法定的监督机构, 律师有行政司法机关和行业协会进行监督, 但是普通法律工作者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却缺乏监督。《人民调解法》所规定的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不但是对人民调解效力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

对于基层司法人员来说, 调解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所以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基层乡镇司法所应当建立群众对调解满意度的常规调查机制, 并使之与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相结合, 从而有效促进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荣臣.公共行政管理[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4.

[2]张晨.公共伦理视角下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J].学术论坛, 2011.

[3]曹志瑜.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校, 2012 (6) .

[4]殷文超.公务员个体行为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探[J].行政管理, 2012 (9) .

论司法公信力的促成 篇8

提高司法公信力, 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是提高一国法治程度的重要手段, 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一、阻碍司法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当下, 在社会公众心中, 人民法院和法官被信任的程度并不高, 面对生效的裁判, 往往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效果不好, 这样一来, 司法的公信力就被一步步地削弱, “司法不规范, 不严格, 不透明, 不文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在法院的内外, 都存在着一些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 其中包括法官的素质、司法独立的程度、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念。

(一) 法官主体

法官作为司法活动的最直接执行者,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解决社会矛盾纷争具有重要的作用。伯尔曼说过,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官作为我国社会纠纷的最终裁决者, 在其心中, 应当只信仰和依赖法律。然而, 我们不少法官不信仰法律的同时, 还认为法律是为政治和政策服务的, 审判工作甚至可以因时因地制宜。法官已然如此, 又怎能要求公众信仰和服从于司法呢?

(二) 司法独立的程度

司法体制上的问题是公信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 处处可见体制方面的痼疾。

一是司法模式行政化。我国法院现行的内部管理制度, 表现为自下而上地从普通法官、庭长、副院长、到院长的纵向管理体系, 行政化味道浓重。负责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以及其他有关审判工作问题的审委会的长期存在, 导致出现了“判者不审、审者不判”的情形;而陪审员制度则出现“只陪不审”等的尴尬局面。二是司法权力地方化, 司法工作的开展在现实中或多或少依附于行政, 导致司法实际上受制于行政。这样, 人民法院不能称得上具有独立的司法主体地位, 过分依赖地方行政就等同于把法院的司法权彻底引上一条地方化的道路。

(三) 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念

社会纠纷有很多解决的途径, 而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是最受社会公众信任与赞同的。公众借助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是出于信任司法能够作出公平正义的裁决。若司法不公平不正义, 就会失去公众的支持与信任, 司法公信力的建设也无从谈起。“一次不公正的 (司法) 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 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2) 社会公众了解法律、认识法律, 并不是通过简单普法教育或者阅读法律法规来进行的, 而是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案例得以获得的。司法机关在每一个具体个案都应当公正裁决, 才能维护司法的权威, 维护司法的公信力, 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 法律、社会、政治属于三个相异的范畴, 有各自的内涵与外延。有些案件, 即使是依法作出的公正判决, 也会出现与社会、政治效果不相协调的情况, 甚至引发民众抱怨或者媒体大肆报道。这时, 司法公信力便会被动摇。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要做到“定纷止争, 案结事了”为原则, 还应追求“胜败皆服”的良好社会效果。应当如何平衡社会效果、政治效果与依法审判的关系, 是现今司法不能回避的问题。实现三者关系平衡的局面, 社会与公众对司法与法院的信任度必将有所提高, 从而带动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二、司法公信力的促成方式

(一) 提升法官的品质

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进程中, 首先要提高法官的品质。笔者认为, 法官的职业要求其必须对公平正义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且应当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法官的眼里应当只有法律, 不应该有任何的偏袒。法官应当忠于内心良知, 独立思考。司法裁判权的主要功能是给予受到威胁、限制、伤害的权利提供救济, 法院以及法官是保护这些受损权利的最后屏障。法官作出公正、及时的司法救济, 使得公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 法官需要具备高尚的品质, 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应努力地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才能使司法工作得到支持以及认同, 才能逐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法官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又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设的最重要主体, 应当推进法官知识结构的专业化、层次化、理性化, 以及法官业务能力高水准性的建设。“法官品质是司法获得公信力的和权威性的基本保障, 法官无德则司法必然失却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3)

四中全会中指出:“要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 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通过具体的措施, 使法官、检察官、公安机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得以有效规制, 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优良的法官品质能促使法官重视每一个案件, 不偏不倚, 公平公正地办案, 作出合理的裁判, 在每一个案件中收获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二) 提高司法独立的程度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 其内涵包括司法权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行使, 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干扰。纵观世界各国, 基本上已不存在司法独立与否的问题, 而只是有着司法独立程度高低不同的区别。毫无疑问,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司法的公平正义要求法官在进行司法活动中能够独立思考和居中裁判。法官不独立, 司法公信力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法官的独立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身份的独立;二是意志的独立。

我国在宪法中, 关于司法独立的表述如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其实这样并不能排除法官有受到来自于法院系统内部或者权力机关的影响的可能性。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因此, 在未来司法改革的进程中, 要确保法官在庭审中保持独立的地位, 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裁判并且不受制肘, 对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 公平和正义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价值取向

人民法院在着眼解决每一个纠纷的同时, 更应当通过法院裁判, 在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 维护公平正义。无论是案件大小, 无论是案件性质, 无论案件进行到哪个阶段, 无论案件采用判决还是调解方式, 人民法院以及法官都应当根据法律, 作出公平正义的裁决, 为整体的司法公正打下坚实的个案公正基础。

人们往往从司法是否公平和正义出发, 去了解司法, 并且通过司法公正产生对司法的信服与敬畏。司法公正意味着法院对法的解释和运用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这是合法性的基础。通过对宪法和法律的适用来实现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是法院合法性最直观的方面。轻率地对待法律, 视公平正义如无物, 法院的审判就会失去合法性。法官的审判行为要为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司法公正。司法越体现公平和正义, 就代表它越对人民负责, 司法的公信力就越大。

摘要:1995年, 河北石家庄市聂树斌案, 一审与二审均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 并判处聂树斌死刑。2007年聂树斌案件的“真凶”王书金终于浮出水面, 而聂树斌已被执行枪决。这起冤案给我国司法公信力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已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迫切要求。我国应从法官主体、司法体制、价值观念三方面着手, 不断促成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法官,司法体制,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郭卫华.正义的呼唤:法官品质与司法公信力[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2]毕玉谦.司法公信力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

[3]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构建司法公信力的制衡化环境 篇9

一、司法公信力概述

在我国, 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本文所指的“司法公信力”仅仅围绕法院展开。笔者认为对于“司法公信力”可以从两方面予以理解和界定。其一, 从公的方面, 司法公信力指的是司法运作的过程及结果是有“信用”的、是值得信赖的、是符合合理期待的。其二, 从私的方面, 指的是司法活动及结果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信赖的程度和状态。

作为一种公共信用, 司法公信力具有四个构成性要素。其一, 司法权威, 指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其二, 司法独立, 指司法机关、司法主体即法官的独立、抗衡。其三, 司法公正, 指在司法活动中不仅要实现结果的公正, 即对诉讼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做出的裁决或处理是公正的, 亦即实体的公正, 而且还要实现过程的正义, 即诉讼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其四, 司法信仰, 只有信仰法律, 才会接受和信赖法律带来的结果, 从而信仰适用法律并受法律规制的司法。

二、司法公信力的环境化分析

虽然“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已提出多年, 但司法公信力的态势每况愈下, 而司法环境的愈加复杂也进一步加剧了其面临的危机。可从司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两方面对其影响因素予以阐述。

(一) 司法的内部环境

1. 独立机制欠缺

法院之间的独立、尤其是法官的独立更是遥不可及。案件请示、汇报制度剥夺了下级法院根据情势独立、自主裁判的权力。案件承办法官对于重要、复杂案件需要向上予以呈报, 听取领导意见和指示。法院的裁判不再是纯粹法律性的, 而是掺杂了指示性色彩。

2. 法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我国至今仍未形成职业化的司法队伍, 错误裁判成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致命硬伤。正如弗兰西斯·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 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 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虽然错误裁判在总体裁判中的比例或许很低,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 由此带来的对法律、对司法的不信任也是百分之百。

3. 审判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司法裁判的终局性是司法权威的关键性标志。受到很少规制的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权, 使得既判力损伤极大, 司法公信力自然无维系之道。

(二) 司法的外部环境

1. 地方化不当干扰

法院的人事、财政等都不是独立的, 又何谈独立的话语权, 而所背负的“大局意识”、“服务地方发展意识”也成为行政机关干预司法的幌子。法院裁判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行政化、地方化色彩, 顾全的是地方化利益。

2. 媒体的错误导向

部分媒体缺乏行业自律, 故意渲染或剪接案件情节, 甚至在案件审判之前就发表对案件的看法, 而民众据此形成的认知又是感性的, 很容易受到媒体左右, 一旦媒体导向出现错误, 波及面很广。

3. 信访机制存在隐患

其一, 法院作为信访化解机关, 占用了大量资源, 职能由裁判机关错位成维稳机关, 且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否认并改变自己所作裁判, 又何谈司法公信力。其二, 造成了“信访不信法”的恶劣影响, 负责信访化解的相关主体为维护稳定会寻求快速化解, 在该情势下, 事情该怎样解决并不重要, 事情得到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使司法权威及公信力濒临崩溃边缘。

三、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建议

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 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堪忧, 为真正实现法治化国家, 必须构建公信力的制衡化环境。

(一) 推进司法内部环境的制衡

一方面, 改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对于承办法官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 要主动、充分听取其意见, 并实质加以讨论, 以投票决定, 同时, 签字备案, 实行豁免权制度, 避免一言堂现象。另一方面, 加强职业化建设, 严把入口关, 不断加强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 为案件的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二) 推进司法外部环境的制衡

1. 追求外部独立, 排除不当干扰

实现法院体制上的独立, 才能实现话语权上的独立。同时, 要准确定位司法机关, 维护稳定是所有国家机关的职责, 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违背法律, 不应以“维护稳定”的幌子胁迫法院枉法裁判。只有真正维护了法律权威,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稳定, 枉法裁判换来的只是某个部门、某个团体的稳定, 并不是真正的稳定。

2. 规范监督机制

其一, 严格检察院抗诉条件, 法院也应建立对抗诉权滥用的制约机制, 如对抗诉质量实行通报制度。只有权力相互监督、制衡, 才能防止一个权力对另一个权力的侵犯。其二, 树立危机意识, 杜绝任何不规范审判行为的出现, 并充分发挥网络评阅员的作用, 建立网络舆情收集机制, 能动处理。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防止报道出现偏差, 如及时提供正面信息, 将最真实的情况通过最权威的渠道发布出来, 从而大大减少网民自发组成群体来对法律施压的几率。另外, 媒体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发表评论时要实事求是, 并表明是自身观点, 仅供参考。

3. 司法职能归位

网络语境下的司法公信力建设 篇10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 进而改变了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对比。随着网民的日益增加, 互联网已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 有了中国的特色和底蕴。受身份地位、亲疏远近等社会关系制约, 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交流一般遵守着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网络的虚拟性则过滤掉了现实语境的诸多要素, 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平台, 促进了沟通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但网络语境也是一把双刃剑, 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负面问题, 网络语言也经常夹杂着污言秽语, 发言方式有粗鄙甚至暴力倾向。可以说, 网络语境既是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 又与现实生活相对立照应。

当前, 网络语境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 而司法领域自然也不可避免。网络语境已经成为我们探讨司法公信无法超脱的社会背景, 甚至已经成为开展讨论的基础与前提。网络语境下的司法案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 利用网络的便捷性, 实现跨时空地对话交流, 促使案件信息的快速传播, 扩大个案的影响范围; (二) 通过网络的虚拟作用, 避开事实的证据展示, 以感情叙事为主, 表述更为从容、全面、可信; (三) 寻求道义上的同情与支持, 利用网络沸腾的民意向现实中的司法机关施压, 进而谋求问题的现实解决。

二、司法公信力面临的障碍及其克服

(一) 司法公信力的障碍

司法公信力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司法公信力有待提高, 既有历史因素, 也有现存制度环境的影响。但从深层次上看, 其真正障碍在于法官与当事人及普通民众的认识不同, 比如, 对证据效力存在疑问, 对法律理解不同, 对公正标准认识不一。

在案件事实查证阶段, 司法认定的是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 来源于双方当事人的举证。但是在网络语境里, 没有人认真负责地审查证据, 判断事实, 而是一厢情愿地相信一方当事人的描述, 利用网络施加影响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在法律选择运用方面, 不同的人对法律有不同的理解。任何识字的人均可对法律条文自信地形成自己的观点, 而网络语境又提供了便利的意见表达平台, 导致对审判中的案件形成舆论风暴与大众审判。

在作出裁判阶段, 各种利益的合法性要作取舍权衡。司法在本质上是保守的, 甚至是滞后的, 但对新型利益又要保护, 这种利益冲突给司法机关的判断带来难题。司法本是“法律的喉舌”, 是适用法律而非创造法律的机关, 但我国的大众化恰恰在司法阶段发挥了突出作用。有的当事人在网络语境中利用充满网络语言特质的煽情炒作, 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 有的还成功地迫使司法机关改变既有裁决, 达到个人目的。

(二) 寻找理论支撑

在司法案件中, 不同的人的认识能否达成一致?这个问题类似于人类对绝对真理的追求, 难免无功而返。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 尽力接近真理或达成一致, 这就引导我们在寻求司法公信的过程中转向沟通行动。

沟通行动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是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 有规律可循的均质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沟通, 就要求沟通行动参与者必须正确、真诚地使用语言, 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制约的情况下, 进行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沟通, 才能达成共识。而构建合理有效的沟通语境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司法语言是一套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 对于非法律人来说, 在司法案件讨论交流中难免夹杂非法律语言, 而法言法语在网络或现实语境中经常被断章取义或以讹传讹, 容易造成“各说各话”甚至“众声喧哗”。因此, 在司法案件的沟通中, 要推广标准的司法语言运用, 不断提高其影响, 同时构建适当的引导纠正机制, 规制不符合语言规则的个性言语, 净化司法案件讨论的用语与非法律逻辑思维。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个案依法正常审判, 也有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提高与法治社会的形成。

三、网络语境的积极运用

司法公开是司法公信的基本前提, 也是司法公信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 秘密审判显示的是统治者的司法专横, 也是司法公信缺失的重要原因。近代以降, 立法制度强调了程序的民主性, 司法公开的意识也由弱渐强。司法公开不仅有助于减少枉法裁判, 更能化解当事人心中的误解, 提升司法公信力。网络语境的全方位性、自由性、及时性、互动性、费用低廉以及多媒体交流等特点, 使网络本身形成一张无形的网, 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一个平等的对话沟通语境, 为司法活动中的各方提供了新的博弈平台。这种平台对于实现司法公信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意义。

面对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需求, 司法机关应与时俱进, 创新性地通过网络平台促进司法公开。比如:

(一) 搭建司法服务平台, 让当事人从起诉开始, 到查询案件进度、收受文书、申请执行、电子档案查阅等都能在网络上进行。

(二) 开展网络庭审直播。

因路途遥远、司法机关物理空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 很多人无法亲历司法活动, 而庭审网络直播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 它化有限为无限, 向更多人揭开司法过程的神秘面纱。

(三) 提供生效裁判文书上网供公众查阅。

(下转第144页) (上接第130页) 裁判文书从过去的封闭性迈向如今网上公开, 不仅体现了司法物质现代化与司法技能的提升, 更是进一步体现了人民司法的深刻内涵。 (四) 司法机关在网上开通微博, 进行信息发布、提供申诉接待和答疑解惑, 使网民只要登录司法机关的微博栏目便可看到相关信息。

四、生活世界的必要补充

即便网络语境得以规范和强化, 理想有效的沟通依然难以实现。在网络语境里, 隐在网络背后的各种利益的博弈, 代替了正常的表达方式与真实的语言沟通, 沟通行动的动机不再是取得相互理解与共识, 真实的沟通被阻断。

我们要么中断网络语境的沟通而转向生活世界, 要么通过论证活动为沟通行动的继续而努力。但网络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 网络语境也不是存在的全部。为了更好地实现沟通推进司法公信, 我们不仅要深入网络语境中, 更应从网络语境中走出来, 把网络语境中反映的问题拿到现实生活世界中解决。而司法活动中的沟通则需要结合其自身特点, 以更有力的证据和更规范的程序, 实现理想的沟通语境。

通过司法程序所提供的制度性空间, 司法人员得以展现人格, 发挥生活场景的功能, 保障司法权的正常运行。在司法程序中, 不仅当事人、法官, 所有参与人都应受到沟通过程及其结果的抑制, 给案件事实和结果的认定提供了制度性支持。司法程序对沟通行动的机制保障又可以为司法判断的确立提供终局性和权威性基础, 于是, 司法公信的途径得以完整构建。

司法公信力的缺失与重铸 篇11

2011年1月,河南农民时某因被指控8个月偷逃368万余元高速公路通行费,而被平顶山中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判决生效后又峰回路转: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做出决定,认为平顶山中院在审理时建峰一案时,存在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问题,判决结果损害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形象,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信力,决定对相关审判人员予以责任追究。当月14日又以出现“新的证据”为由,表示要对该案启动再审。这样的折腾实为罕见。如此情况,让人们还怎么相信法院的判决?

这个事件给人们带来诸多思考,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司法的公信力问题。

1.缺失公信力的原因

A.法官整体素质不高

法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司法的公正性。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害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却把公正的源头败坏了。”社会公众渴望公平正义是理所当然的,作为掌控法律天平的法官实现群众的这一愿望也是理所当然的义务和责任,在任何一个社会,法官都应是社会正义的保障。司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权益受到侵害,当弱者受到欺凌,当社会的良知遭到践踏,受害人能够寻求的最后一处伸张正义的地方就是法院。没有任何行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对一个法治社会更为有害的了。如果法院不能作出公正的裁决,社会公众会由信任司法,诉求司法转而对司法乃至对整个法治作出否定性评价。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果,将由此而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因而,守住公正的源头是法官的职责。

B.司法腐败

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既使是局部腐败,也是对正义的源头活水的玷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矫正,将足以动摇法治的根基。司法腐败是世界各国都一直努力治理的毒瘤,每一次因为司法的腐败所引起的社会不良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我国一直在致力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努力抓法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但仍然有极少数的法官抵抗不住社会上金钱、权力、美色等的诱惑,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颠倒了是非黑白,在法院努力提高法官队伍素质,提升法院公正司法形象的时候狠狠地拉了后腿。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作为衡量社会公平正义的代表,其天平一倾斜,不公即产生。如媒体曾报道某高院副院长受贿千万元案件,社会公众必然会想:人民法院的领导如此腐败,他如何管理法院,如何进行法官的素质教育,这个法院的裁决公正性能有多少?由点及面,是否其他法院和法官都不同程度存在腐败的现象?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否仍能够在法院寻求?近几年来司法的腐败是使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产生不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

C.司法透明度低

司法公信力的关键在于司法权威的树立。近年来司法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司法透明度不够,社会对司法公信力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院自身在制度上沒有透明化、公开化所造成的,使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存在误解而造成司法公信力下降。

2.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

A.坚持阳光司法,提升社会对司法过程的信任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司法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可以公开、能够公开的事项全面、充分、及时公开,在阳光下“曝晒”。审判案件是一个裁断他人重大利益的过程,立案、庭审、裁判、送达、执行等各环节均是公开展示公正的重要平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以公开促公正。进一步提高当庭宣判率,逐步实现大多数案件能当庭宣判;对重大或有影响以及社会关注的案件,开庭审理时,人民法院要主动邀请新闻媒体、人大代表、廉政监督员到场旁听,根据案件的性质允许记者对社会关注的案件进行采访报道。

B.建立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提高公正高效的司法能力和水平

法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法治的质量和司法公正的程度。我国目前法官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官素质的确还有很大差距,整体素质并不高。因此,我们要提升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紧紧围绕司法为国的指导思想,对法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其次,注意加强法官的专业素质。法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质。一个合格的法官,并不拘泥于法律条文的有无,而在于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以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素养,将法律精神融化于案件事实之中,进而发展法律。法律依据不只是法律条文。对法律的原则和精神的理解才是法官的生命。第三,吸收优秀法律人才加入法官队伍。为此,有必要做到以下4点:(1)严格实行法官准入。基层法院的法官除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外,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实践培训、锻炼,考核合格方能任命。(2)一律实行法官遴选。即上级法院的法官一律从下级法院遴选而来,确保上级法院的法官有丰富的司法实践和群众工作经验,提高基层法院对优秀法律人才的吸引力。(3)提高基层法官的待遇。工资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按法官级别发放。(4)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法官的外部约束——对法官违法的惩戒制度,以及法官的内部约束——树立对自身所处的法官职业共同体的自豪感、荣誉感。

C.完善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对执行法律的合法性进行监察和督促,广义上的监督主体是国家机关、组织、人民群众,狭义上的监督主体是检察机关。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法院主动接受监督不是自缚手脚,而是主动接受“健康体检”。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由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层次最高、最具权威的监督。人大的监督可以使法院在正确轨道上运行,一旦发现法院工作偏离轨道,可以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主动接受媒体监督。改变一些群众对法院的“刻板印象”,提高司法公信力,除接受人大监督外,还应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媒体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法院应创造条件,尽量把新闻媒体监督贯穿在立案、审判和执行等司法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司法透明度,让“阳光”照在司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消除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疑虑。新闻媒体的报道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和“放大功能”,对法院的宣传报道,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司法公正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就要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这种参与审判监督和联系群众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社会公众质疑司法公信力,司法权威面临威胁的今日,法院内部要围绕公正与效率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外部要让社会了解法律标准并以此作为衡量司法工作的根本标准,从而实现司法工作的社会认同,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

司法公信力 篇12

公信力是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认同感, 归根到底它是一种心理现象, 它反映的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 其感受如何是认识主体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当一定数量的多数人对某一社会现象或事物具有认同感时, 我们说这一社会现象或事物取得了公信力。司法公信力则是指, 人们对司法机关的执法过程、司法裁判的效力缺乏应有的信任。司法的宗旨是公正、效率及正义, 当前民众普遍认为司法并不代表和实现了正义和公正, 对司法缺乏信任。根据调查, 民众司法公信力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法官职业公信力偏低

调查中老百姓对法官职业道德水品有所质疑, 对法官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并不乐观, 对法官职业的社会敬仰程度缺乏信心。

(二) 法院审判管理公信力较低

受访的民众对法院的审判管理仅仅是基本认可, 对法院所能提供的司法接近性、亲民性、便民性认为不理想。第一, 司法的可接近性较低, 半数以上的公众认为目前打官司难, 原因在于, 一是法院办案时间长。二是诉讼费用高。具体在立案环节上近乎一半的当事人对立案手续的简便快捷不甚满意。在诉讼环节上, 三成以上的当事人认为诉讼程序繁琐。第二, 审判管理的透明度不够, 在审限管理公布上, 认为法院有时告诉有时不告诉, 而在边远山区、农村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第三, 诉讼收费管理弊端明显, 有相当一部分的受访者反对法院收取诉讼费用,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反映听说过因诉讼费用问题就不愿意到法院打官司的情况。

(三) 法院裁判公信力较低

调查显示, 大多数公众认为公正的判决应当是符合法律规定和圆满解决纠纷, 但现实裁判得到的评价却不高。一、裁判效率迟延。首先, 各种法定不计入审限或延长审限的案件越来越多, 客观上给当事人造成诉讼迟延的印象。二、简易程序充分发挥快速裁决功能, 当庭宣判率不高。此外, 法院对裁判迟延的正当理由解释不够, 也加深了公众对裁判迟延的认识。三、庭审质量不高, 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庭审语言水品不够理想。

(四) 司法程序公信力偏低

1. 司法公开存在盲区。

表现为:法院内部事项还做不到公开透明, 庭前诉讼信息和裁判文书的公开程度低, 法官先定后审使庭审公开流于形式, 审判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等。此外, 当前法官的业务素养、思维能力、庭审水平等, 距离置于公众监督和评价之下仍需一段路程。2.判断中立性不足, 首先当事人对获得平等对待的信心不足。其次, 法官不能排除偏见和预断, 一定比例的法官表示与律师有日常接触。3.法院执行公信力偏低, 体现在执行兑现率低、执行规范性差。

二、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 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

1. 司法权地方化, 从国家结构上讲, 司法权从中央到地方都遵行统一的法制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 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 至上而下适用统一的法律规范, 平等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但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司法权地方化倾向。 (1) 司法权地方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一些地方的法院和法官在审理双方当事人不在同一地区的民事经济案件时, 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 偏袒本地区当事人, 损害外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机关在依法履行职务时, 对本地行政事业单位无法采取强制措施。 (2) 司法权地方化让司法公信力在党委、政府决策权面前受到挑战。一些地方的党委在事关本地区局部利益问题上, 往往以党委“指示”来干预法院依法办案, 政法委员会往往成了司法机关“联合办公”的机关, 司法机关也就往往以“为改革开放护航”为借口滥用司法权。 (3) 司法权地方化导致的司法行政化, 使公众对司法公信力产生合理性怀疑。司法权地方化让许多当地政府自觉不自觉地将司法机关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

2. 司法模式行政化, 司法独立难以真正实现

(1) 法院不独立。除了地方对司法的干预外, 上下级法院也存有行政化的状况。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下级法院不断地就具体案件的审理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 上级法院不断地向下级法院发布指示、命令的现象, 这些现象严重违反了审级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直接审理的原则, 影响了各级法院和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独立性。 (2) 新闻舆论对司法独立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媒体的报道使公众对案件形成认知, 但另一方面这种认知是建立在公众并未真正了解案件、了解法律的基础上, 缺乏充分的理性, 它不仅影响了公众, 也影响了司法机关, 进而影响到决策层, 又影响到判决。

(二) 法院系统内部的原因

1. 司法审理缺乏透明, 一般公众缺乏知情权司法透明, 即保

障公众的知情权, 这是人们对国家法制的信赖感和司法公信力的来源。当今, 我国在审判公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公众的知情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2. 法官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现实的种种原因, 我国法官的整体素质还令人担忧, 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的素质。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的创优下一篇:风险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