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政府

2024-07-20

公信政府(共12篇)

公信政府 篇1

《论语》中记载, 当年子贡向他的老师孔子问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可见在中国智慧中, “信”在国家治理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都强调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 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创新政府管理和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其体现

(一) 什么是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 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公信力的强弱, 取决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 取决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 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诚信程度, 政府的服务水平,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 政府民主化的程度等方面。

(二) 为什么要提升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 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 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 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 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 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首先, 政府信用的范围广、内容复杂, 影响很大。政府信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具广泛性、深远性, 一旦信用流失, 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 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其次, 政府信用是其他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总之, 在社会体系中, 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组织, 其行为和形象都具有非常广泛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 这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在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信用体系中, 也必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 对社会系统信任以及社会生活的良序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政府是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政府信用对市场经济起着标杆的作用。第一, 在政府信用的影响下, 各类行政管理和指导监督机构才能够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第二, 政府是经济活动规则执行情况的仲裁者。经济运行过程犹如体育比赛, 政府不但制定赛程、比赛规则, 而且它还是裁判, 监督比赛的进行。政府的裁判地位, 要求它自身必须守信、公正、严格, 具有权威。政府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 没有政府信用的建立, 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可能自行运转的。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评价

从总体上看, 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比较强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但是, 毋庸讳言, 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 近年来一些公共性事件中的舆论反应和一些舆情机构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如下: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与民众意愿相违背;一些地方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被忽视或有意模糊, 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 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真实性受到公众质疑等。如2007年山西洪洞县惨绝人寰的黑砖窑虐工事件, 2008年震惊中外的毒奶粉事件, 人们在震惊和谴责之余, 种种疑问使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诚信度大打折扣。

(二) 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因素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工业化, 信息化和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膨胀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环境恶化问题, 失业问题, 健康问题, 犯罪问题, 交通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旧的问题尚未解决, 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

1) 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 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增加。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 消极, 被动, 无效率, 都会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

2) 社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 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 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 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信用是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 表现为合同欺诈、偷税漏税、地方保护、等等。失信行为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 方方面面。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 政府信用也必然受其影响大打折扣。

2. 政府因素

1) 政府工作运行不够透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尚不平衡, 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二是信息公开应付检查的情况存在严重;三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 事后公开多, 事前、事中公开少;四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五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 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或避重就轻。

2) 问责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然存在。责任追究机制的缺乏, 使政府官员就可能免受行政责任, 使其缺乏行政责任感。行政责任追究包括对政府及其人员的责任追究两个方面, 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 在对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上, 往往只追究其主观过错, 而对其客观过错则较少追究或不予追究。法律的惩罚力度太小, 失信成本过小。

3) 政府极少数工作人员的腐败、渎职行为。权钱交易, 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损坏政府形象, 使民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本身信任程度降低。“李刚事件”和“浙江乐清村长之死”可以说是前年最受关注的事件, 这些事件给了社会舆论一个宣泄的窗口。网民利用这些事件进行了情绪上的宣泄。“李刚事件”, 对整体“官二代”的形象、官员形象都有负面作用。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应对突发事件, 信息透明、公开, 不能以维稳的目的去遮蔽, 去拖延。网络是社会情绪的宣泄窗口, 用传统的维稳观去应对微博背景下的媒体环境, 会构成很大的矛盾。“李刚”已经变成了不良官员的代称。

3. 公众因素

从公众因素来说,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期望过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文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人民在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 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 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 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 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力。

2) 认识不全面。部分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有限, 社会公众往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 所以当面对社会危机和社会事件的时候, 如果政府不能迅速地应对, 一部分社会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对政府行为做出负面评价, 而忽略了政府的正面行为。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

(一) 建立法治政府, 以公正立公信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法治下的政府是政府获得公信力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限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权力, 避免文件和领导讲话大于法的现象, 减少行政行为的任意性, 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 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让政府的行为完全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有助于增加政府规范性, 合法性和公开性, 打造诚信政府。

(二) 建立阳光政府, 以公开促公信

信息公开, 确保公众知情权。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 种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依据在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信息公开要求政府权力行使的主体、依据、程序公开, 政府权力运作的过程公开。2010年岁末,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最受关注的一句话是“中国互联网进入全民围观时代”, 这意味着信息分享的背后挺立着4.2亿中国网民大军, 他们在虚拟平台上观点交锋、意见发布。与此同时, 一方面是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 另一方面, 政府的话语体系与网民的期望尚有距离, 这是“围观”平台上, 影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 建立服务政府, 以服务促公信

各级政府应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意识, 把人民的需要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 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要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政府工作人员要转变过去“官本位”的思想, 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这也是解决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根本方法。

(四)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责任政府, 廉洁政府

建设一支高素质, 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因为公务员队伍是各项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具体实施者。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 组织和作风建设。同时,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 问责机制, 建设责任政府。使人民感受到政府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政府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 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 建设廉洁政府。

总之, 提高政府公信力, 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各种原因造成的政府公信力流失比较严重。同时, 政府公信力又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为新型治理提供联结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其功能, 这就要从理念、行动和制度三个层次来着手构建政府公信体系, 打造政府公信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增强我国政府公信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构起一个公众更加信赖的政府。

摘要: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 巩固政府合法性, 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诚信建设

公信政府 篇2

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的诚信程度。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第二,政府的服务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第三,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是否依法执政,能否在法律框架内约束自身的行为,客观体现了政府公信力的履行情况。

如果说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一种危险信号的话,那么这种信号应引起政府的高度警觉,并努力提高自身公信力。

第一,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 的沟通,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政府应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全面、恰当地履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职责,不断满足社会合理需求;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

第二,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强化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行,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三,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落实依法执政。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

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执法“外包”损害政府公信力 篇3

政府服务与执法的区别

出于缓解政府在资金、人力和时间等方面成本的缘故,政府部门可以将相关服务外包给企业,比如环卫、教育培训、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但是,服务和执法管理权完全是两个概念,处理违停车辆是执法管理而非服务的范畴。

而且,将执法权“外包”给企业,本身就违反了行政法中“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规定,但是在政府推进购买公共服务的大背景下,此举容易让公众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厘清行政执法是否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之内。一般而言,行政执法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即以法律为保障,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约束,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公共服务则以合作为基础,发展各项公共事业、提高国民福利,强调政府的服务性。政府服务外包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要指后者。因此,行政执法并不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内。

然而现实中,将执法权打着公共服务的名义“外包”,马龙县并非孤例。由于很多地方对政府服务“外包”范围缺少制度上的规范和厘清,导致执法权“外包”作为“先进经验”“创新之举”在多地得到复制。近年来,郑州、深圳等地也曾将城管执法工作“外包”给一些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但此举造成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双重缺失,引起公众不满。后来,郑州市叫停城管执法“外包”。深圳市也在遭遇城管“外包”涉黑案后,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协管员不具有行政管理权、执法权”。

执法“外包”存在的问题

以“城管外包”为例,它的直接后果,恐怕是以极低的成本,突破了行政体系对人数规模的限制。城管需求量大,只因职权臃肿:他们要保障市容整洁、秩序分明,在“市容本位”的逻辑下,暴力执法频现。因为执法内容的扩充,城管也需要足够多的人力,去维持强力型管理。相反的,提升市民的公共意识等,却被习惯性地遗忘。城市治理的着眼点,也便从“增强市民的自律他律”转移到“城管外包”上。

此外,城管的外包,必然带来“执法权”的转移:一群未经充分筛选、严格训练、考核上岗的“社会人士”,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罚没、罚款、报批等权力。现实情况下,一方面“外包人员”只能从职能部门领取极微的薪酬;另一方面,他们却手握着能量十足的权力。那么,便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城管外包是否会异化成“外租执法权,并默许其人用以谋利,从而换取他们甘愿的廉价服务”?

必须厘清“城管外包”难以成功的尝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公职机构的单维度管理,早已不适合千头万绪的现实。将更多“政府职能”剥离,甚至转给社会力量接盘,对促进就业、压缩成本、提升效率都助益良多。权力下放、收缩,是构筑现代型政府的基本趋势。可问题是,执法权不是可随意转让的商品,它应遵从基本的治理原则—由专业的公职人员来行使,用公信力来兜底,以避免执法“走火”。

用制度和法来约束执法“外包”

如何防止某些部门以服务“外包”之名,行权力寻租之实?首先对政府服务外包要有明确的界限,厘清可以买什么、不能买什么。这一点,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没有统一规定,各地都在探索实践之中。比如长沙曾出台过暂行办法,规定“应当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不得购买”。宁波出台暂行办法规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收费、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征用、行政强制执行等政务行为,不得实行服务外包”。

显然,执法行为属于政府行政机关的核心、关键业务,不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本意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但在现实中却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不但没有提高服务水平,滥用的“外包”还隐藏着腐败。以此为鉴,要把好事真正做好,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规范引导必不可少。借鉴政府推出权力、责任两张清单的做法,也可以列出一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清单”,规范“外包”范围。当务之急,是要让这张清单更具体、更明确、更公开,让公众看个明白、能够监督。

而且,行政执法必须有严格的主体限定,并不是《行政强制法》出台了才应该有。对于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既然法律没有明确把行政执法权授权给公司等主体,那么,行政执法就不应该出现“执法人员”以外的主体。目前一些地方的执法机关之所以把执法权随意给予公司等主体,表面上看是执法者人力不够,其实却是为了省掉最麻烦最辛苦的一线工作,而且一旦出了事,还可以把责任推给公司等主体。

政府公信力探究 篇4

历史上, 无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以战争方式获得的统治权, 都离不开公众的信任, 否则, 就得不到公众的拥戴, 其政权就不会长治久安。商朝六百年, 周朝八百多年, 秦朝十五年, 考量其兴亡交替周期律, 最后都是由于丧失公众信任而众叛亲离, 国破家亡。“三代之道无二, 以信为管。”夏商周三代都是将诚信视为治国准则。“上之使下尤心腹之运手足, 根本之制枝叶, 下之事上尤手足之卫心腹, 枝叶之庇本根, 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智治、信治, 使民众无威而服, 不劝而勉。建国君民, 教育为先。为人君者, 不仅要作之亲, 还要言传身教, 作之师。

现代社会, 民主法治至上, 政治契约论、民主宪政, 人权天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然而, 西方比较成熟的民主法治制度, 并不能避免政府信任危机, 政府公权力在众多政党政客的觊觎下, 频繁易手, 每一次更迭都有跌宕起伏, 都是对公众耐心的一次冲击, 都是对民族情绪的一次煽动, 都意味着公权力对集团利益、民族更多的承诺, 为兑现承诺, 或者对外推行霸权主义, 或者对内行使欺骗主义, 除此, 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用以满足公众日益膨胀的胃口。人类所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历次局部战争, 都体现了公众与政客互动的扩张、膨胀理念。政府信任危机屡屡发生, 政府公信力一再削弱, 公权力代理人频繁更换, 社会动荡因素增加, 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 地区、行业等各个领域的不平衡逐步显露, 资源的稀缺性, 加剧了竞争。自然生产积累以及自然再生产的速度, 比不上欲望膨胀与消耗的速度, 势必会导致资源的重新分配。而今, 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已然显现, 最终他们或者主导政府改革, 或者背叛国家民族利益, 除此他们不会有更高的智慧选择。以上这些状况, 都会对政府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毛泽东思想是实事求是, 走群众路线;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首先是党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首先是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党的宗旨只有一个,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既是改革理念, 也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地、忠诚地履行着其对人民的责任, 这也是其由弱到强, 百折不挠, 成就伟业的根本因素。

无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还是社会主义社会, 客观上都要求政府应是负责任的政府, 是关注民众、顺应民意的政府, 是言行一致、令行禁止的诚信政府。无论是民主法治, 还是人治独裁, 其执政行为必须在客观上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 与公众加强信任关系。这是一个政府合法建立与合理存在的前提, 是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人群社会之所以结社立会是出于生存的共同需要, 之所以能够结社立会是基于血缘姻亲的相互信任关系。血亲互信关系使得家庭契约成为多余。只要细究, 任何契约都是有漏洞的, 任何法律也都是不精准的, “三代之亡, 非法亡也, 御法者非其人也。”所以说, 仁爱、诚信才是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基础。现代社会, 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仁爱精神、诚信程度主导着社会文化, 引领着社会风气, “上有好之, 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 国人多饿死。”任何一级政府、一个行政人员的悖谬言行, 都能损害政府形象, 损害政府公信力。诗云:“节彼南山, 维石岩岩。赫赫师尹, 民具尔瞻。”百姓审视效法上面所为, 而后或随或叛。“上老老, 而民兴孝;上长长, 而民兴悌;上蓄孤, 而民不倍。”面对组织关怀, 人们说“感谢政府, 感谢党。”面对那些不顾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党和政府的干部, 人们也会埋怨党和政府用人不当, 影响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政府诚信程度是构建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因素是构建诚信政府的决定因素。

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篇5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正文

一、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意义„„„„„„„„„„„„„„„ 2(一)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2

(二)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 „„„„„„„„ 3

(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 3

(四)政府公信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 4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及成因 „„„„„„„„„„„ 4(一)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 „„„„„„„„4

(二)政府行政政策随意,行政工作作风轻浮,政府责任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5

(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6

(四)人民群众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7

(五)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7

三、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8(一)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亲民务实政府„„„„8

(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8

(三)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9

(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10

(五)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

„„„„„„„„„„„„„„„„„„„„„„„„„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内 容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获辖区内社会公众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它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政府公信力的的高低反映了人民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政府效率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克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各种负面因素和民众对政府的信用危机,化解信用危机的有效方法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治世理念,完善制度建设的公民参与机制,定位政府角色和保证制度建设的制度刚性与公正性,来全面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用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论文关键词: 政府 公信力 提高 社会保障

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升政府公信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增强政府公信力不仅是实现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增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一、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政府公信力,是经济社会信用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和核心。从历史上看,国家出现的本质就是政府信用的建立,亦即保障个人信用的实施并对其产生有效的约束,进而促使公众在经济交往中保持良好的信用。企业和银行的出现,促使政府信用的价值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社会信用的规范者和倡行者,政府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全面履行其经济职能,维护好市场秩序,保证社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地发展,兑现对公众的承诺,树立起良好信用形象,是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保证。

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规律的法律及政策,市场主体间大量契约的履行离不开政府监督,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政府的公信力较高,就能够主动进行自身改革,依法办事,在履行监管市场职能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随意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正常交易活动。政府通过施政行为,达到促进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使市场主体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就能得到民众的配合支持,政府执政效能提高,政府信任就得以巩固。

第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公信力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政府公信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如何将一个行使权力的政府转变为民谋利的政府,将一个执政型的政府转变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最直接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政府在执政中怎样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增长的要求,怎样及时回应人民的利益诉求,简而言之,就是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但是在行政实践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管理机制均不健全,产品、资源和劳务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其资源配置不能合理有效,而其风险性、紊乱性的应对能力和措施的预计不足,等等,都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引导、监控。否则,势必引起市场主体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产生怀疑。由于整个社会处于转型之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由于个人主义、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等等观念作祟,导致决策的随机性、执行中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使得重复决策、反复投入,甚至出现无视上级政策的行为发生,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因此,如何确保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合理化,确保公共决策执行中的权威化、严肃化,既是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必由之路。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及成因

首先,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

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行政执政的主体,其言行直接影响政府的外在形象,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每年各类政府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政府违法人员逐年增多,在国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典型的政府腐败案件中,每个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涉及地(厅)级官员30多人,使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在我国,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利制约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民主意识相对淡薄,腐败现象犹存,信用体系缺失等原因使得政府公信力日渐下降。其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低,无法满足民众生活和发展需要,而公共产品直接关涉到群众利益。低效服务致使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再者,政府行政的合法、透明性不够,决策中的民主性不高。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也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够。最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受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政府官员任免、升迁没有更好地体现民意,政府合法性受到部分质疑导致政府产生的公信力不足。

(二)、政府行政政策随意,行政工作作风轻浮,政府责任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针对政府官员的恶性犯罪案件也不少,民众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于此可以看出,政府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高大,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略显苍白。虽然政府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人民对政府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质疑是正常的,适当的民众独立性可以推动政府建设与时俱进,避免像上世纪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那种运动式社会动员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政府和人民如果始终处于相互怀疑、不信任和敌视状态,最终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百弊而无一利。不可忽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有其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开启了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村落文明向社会、城市文明变迁,这种整体性社会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迅速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慢慢建立,新社会规范因其认同基础薄弱而显得软弱无力,而旧的社会规范正在失去社会基础而对新社会失去足够的效力。整个社会处在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冲突和共同作用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失序和失范。各个领域存在许多不公正和丑恶现象,诸如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市场经济机制扭曲出现坑蒙拐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和自保,彼此信任程度整体下降,这种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影响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几经修改,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随着生产力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不适应现代国民对利益的诉求。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发展趋势,他们仍然固守传统管理理念,坚守传统法则,从而使目前的社会保障管理呈现明显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状态。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灾害救助和低保户供养制度的管理上表现比较稳定和规范,但诸如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均没有较为合理科学的制度安排,即使有也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滞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遗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决策的失误。而这种决策的失误,主要与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滞后有关,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超前的意识及现代的管理理念是生成与执行科学、合理、合法、有效政策或制度的必要前提。

(四)人民群众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所谓话语权,是指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然而,在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却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把人民的这种权力给忽略了,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还严厉打压人民参政议政,对有些所谓的“极端分子”实施司法拘留,如河南郑州农民王帅网上反映选举问题遭跨省追拘事件,就充分说明地方政府的越位行为迫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成为一个集体沉默的群体。有学者认为,坚守公共精神,维护公共利益是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而实现这个着力点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给予人民群众充分的话语权。一旦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被削弱,那么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在民众中慢慢降低。

(五)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在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作用下,我国不少人民还处于社会边缘地位,并呈弱化的态势发展。如郑功成教授所说,“80年代以来的社会保障改革,基本上是针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而言的,广大乡村长期被忽略,不仅被世界各国称道的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消失,而且出现了部分富裕乡村对村民福利全部包办和一些贫困地区连‘五保户’生存也出现困难的极

端情形,乡村养老保险制度虽已试点十年多却又陷人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由于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现象的存在,引发了地方政府公信力逐步削弱。

三、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亲民务实政府。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第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公众性利益的重大行政事项,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要求和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制定重要经济社会决策事项公示办法,对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要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与公众对政府有关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

第三,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都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

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办事难等问题。

第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五、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在一切公务活动中要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能,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行政工作目标。国家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权力,政府手中的权杖是人民赋予的。保证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并且为全体人民服务,是现代国家最核心的政治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制度设计。全球化时代,政府治理社会的活动以信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政府信用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宪政体制下,政府能够依法办事,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能够秉持法制精神,竭诚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恪尽职

守,一切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有法律依据,保证国家权力的无害性和非任意性的行使,是政府对人民讲信用的集中体现,能够促成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信任。在行政实践上,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该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纲要”,依法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有意识地从制度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推动消费者利益集团形成,增强企业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主体意识,使其利益能够在规制博弈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表达。这样,通过扶持社会力量发育成长,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使政府权力处在监督之中和压力之下,使公务员更加克制、审慎和谦恭,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政治保障,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政府产生的公信力是基础性公信力,它是促进政府行政过程透明、民主化和政府绩效提高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它具有缓冲和部分地释放因政府行政过程不合理和政府绩效低下带来的民众不满情绪;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对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补充,它对政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的提高可以短时而有效地弥补政府产生和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足,相反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下降可能立即引起民众对政府合法性和政府行为过程合理性的质疑和追问,从而促进后者的改革和完善。

注释:

徐珂:《政府公信力浅说》,《前线》2007年第9期。

龚培兴、陈洪生:《信念、行为与效率———以“非典型肺炎”防治为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8期。

王攀:《市民参与是减少政府成本的关键》,《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第4月12日。

曾国安、满一兴:《关于政府经济职能演变趋势的理论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网络舆情下的政府公信力 篇6

1、政府公信力和网络舆情的含义

百科名片上给出政府公信力的定义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公众对自己所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网络載体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加以强化。

2、 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关联性分析

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互动关系

第一,舆情反映的社会现象,必定和社会管理有联系;第二,网络舆情出现的时候,政府回应不当会造成舆情升级;第三,要提升政府公信力,网络也恰恰是个很好的取信于民的平台。

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积极影响。首先,网络舆情真正地实现了社会公众作为政府行为的监督主体。互联网这个平台具有传播广、快的特点,不仅涉及数千万网民的参与,还会对所发生的社会事件造成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网络舆情是一种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全新的、有力的监督方式;其次,网络舆情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民意和发现社会潜在问题。当前网络舆情、网络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它们已经成为政府倾听和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民意和发现社会潜在问题,使政府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拿出合理方案反馈于民众;第三,网络舆情能有效地促进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如今不少官员也开通网络微博、微信,和网民进行实时对话,各地方政府也纷纷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这有效地促进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

负面影响。当虚假信息及网络谣言使得真正有效的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很难被分辨,同时还会加剧民众不安的情绪,有时对于这些虚假信息及谣言政府没能及时处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会让政府陷于尴尬境地,公信力也将受损;再者,非理性的网络舆情会演变成“网络暴力”。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情绪宣泄,使得整个良性政治参与失效,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让网络舆情的正向功能大打折扣。

3 、网络舆情下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当前,网络舆情下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网络舆情的发生,政府介入的反应会迟缓;第二,网络舆情发生后,政府会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刻意掩盖或捏造事实;第三,对于新出现的网络舆情,政府没有汲取以往类似网络舆情的处理经验,也没有在日常做好应急演练工作,再一次让政府公信力受损。

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网络时代下易滋生政府腐败现象。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些官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以权谋私、腐化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政府对网络舆情研判不足,且行政思维守旧;第三,政府官员的自利动机导致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使得公民知情权缺乏有效的保障,等等。

4、河南杞县“钴60引发群众恐慌外逃”事件引发的思考

以河南杞县“钴60引发群众恐慌外逃”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杞县利民辐照厂在生产运行中发生卡源故障,并因此导致辐照室内的物品升温自然,经消防及环保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引燃物得到有效控制,周边环境未受到辐射污染,但官方没能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卡源故障造成爆炸”等谣言在群众间逐渐传开。事件结局是张某等5人被当地警方以“传播虚假信息罪”拘留或给予治安处罚。

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政府没能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导致了谣言大范围传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整个事件中的网民情绪的话,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那就是“悲愤交加”。其中有的批评政府失职(41%),有的直言官方失信于民(34%),还有的呼唤社会公平正义(17%),有的同情当地民众遭遇(5%),另有极少量的网民表示人心惶惶焦虑不安(2%)。

客观的分析,在应急处理方面,当地政府的补救措施尽管采取得比较及时有效,但在媒体看来不过是迫于形势的被动反应而已,因为“他们事先未曾料到公众很快以遵循谣言的方式选择了‘外逃’”。在信息公开方面,经抽样调查显示,近八成媒体认为当地政府“信息透明度不高”,且有“封所消息”之嫌;另有43%的媒体直言,政府应对杞县民众大规模“外出逃难”负主要责任。

5 、网络舆情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发生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政府加强对网络舆情发生规律的认识,是提高其应对网络舆情和处置舆情危机事件能力的因素之一。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认知不是普通程度的简单对其进行笼统的概括和理解,而是对网络舆情存在的社会意义进行深度追寻,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的提高政府对网络舆情发生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核心要素,它表现为政府长期执政以来,公众在精神上及心理上对政府行为的期望,也就是政府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力,从而形成的信心与信任。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与其形象有效传播的深度内涵是确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通过塑造、改善、修正、强化、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建设研究提升政府形象来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 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理念,重新塑造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事实上是对政府信任度和形象实施再造的过程,是弥补曾经政府公信力缺失与形象被损的过失行为,基于弥补失去的权威,重塑它应有的权威,来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首先,应当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警就是指在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对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以达到对事件进行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其次,要建立网络舆情的危机处置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汲取发达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最后,还要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导向作用,就应该将网民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及时公布于众,对于网民质疑的重大突发舆情事件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完善电子政务建设。首先,要完善政府对外网站建设,开放民众讨论平台。快完善政府对外的网站建设,努力打造政府与民众沟通对话的新平台;其次,要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官方专员第一时间对热点事件的网络舆论进行回应,不仅能使政府和公众间的网络对话机制常态化、规范化,还有助于政府有效解决网络舆论危机,从而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最后,要拓宽电子政府的参政形式。让政府和社会无缝对接,利用网络技术的快捷性、低成本性和超时空性,尽量吸收更多的民众针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建议,且提出诉求。

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的进一步凸显,各种网络舆情将依然呈现出高发的态势。政府应保持辩证的角度看待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并积极认真地对待网络舆情,构建与群众网络交流的良好平台。

论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 篇7

1 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责任感淡薄

从广义上来解释, 凡是涉及到资源和权力分配的领域都属于政治领域。然而在政治领域, 政府在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政府的责任意识则关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一旦政府权力实施不当, 忽视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的权力既来源于人民, 也服务于人民。具备强有力的“权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责任意识既体现出现代文明政府的特色, 同时也是新时代对政府的要求。那么如何认真执行政府职责, 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政府行为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面貌。不当的政府行为造成的后果将是失去民心。目前, 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玩忽职守, 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不作为事件屡见不鲜;某些基层行政单位对于公众的诉求不闻不问, 甚至暴力行政, 在其位不谋其政, 同级别单位之间责任不明, 相互推诿扯皮, 出了问题无人管, 使人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今年三月, 农民彭公林因购买假水稻种子损失惨重, 尽管拿到了政府的鉴定结果, 却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培训而最终上吊自杀, 审视这起因假种子酿成的悲剧, 更多的是对推诿扯皮机关作风的无声指控, 以上行为造成民众对官员的素质不信任, 严重影响政府整体的公信力。

1.2 工作作风轻浮

伴随着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相互交往日益频繁, 政府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民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对政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认真贯彻“八荣八耻”, 以人民利益为首, 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府才会赢得民心, 并得到政权的巩固。政绩不是数字, 不是高楼和形象工程, 只有让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和民主才是政府的政绩。

“人无信不立, 政无信不固”。《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 山东省临沭县政府因涉及一宗租赁合同纠纷, 该县公安局、国资局、财政局、经委等部门竟然集体为县政府出具伪证。这将严重威胁到政府的公信力。也有某些政府单位片面追求“政绩”和经济绩效, 虚报浮夸, 弄虚作假;不顾民力和财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绩效, 将政府的注意力和资源全部投注于对经济绩效的追求, 而弃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不顾;“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被代表”等“被”话语的日渐流行正是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质疑,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说:“每一个‘被’故事的发生, 无不与利益紧密挂钩”, “经济利益, 江苏发生的“被小康”事件, 则是当地领导干部为获得晋升的机会而赋予公众“富裕”。如此等等, 得了一己私利却损了公众心目中政府的形象, 长此以往, 政府公信力将无从谈起。

1.3 行政政策随意

行政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存在, 一些行政单位满足于自身“居庙堂之高”的权威感, 随意制定修改变更行政政策, 致使政策缺乏稳定性、统一性、连贯性, 尤其表现在后任政府不对前任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负责。为了争取到更好的投资环境, 某些政府凭空许下“妙语连珠”的承诺, 比如承诺给土地使用权补偿、给三年免税待遇等等, 把投资环境描绘得天花乱坠, 但是投资商来了以后政府就自圆其说, 根本无法兑现诺言。引资中介人状告政府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早有发生。在政策制定方面, 以“人制”代替“法制”, 行政依据、决策程度、行政结果透明化、公开化不够, 对于政策的制定缺少统一的制度规定, 导致一些政策“人走茶凉”, 在执行上出现间断, 政策执行的后果无人评估, 使公众无法对政府的政策作出正确稳定的预期, 使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削弱。

1.4 行政人员腐败现象存在

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行政政策的执行主体, 其一言一行在公众眼里即代表着政府的意愿, 直接影响政府的外在形象, 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市场的开放性、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一些政府行政人员利用权力在制定政策和决策中“设租”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让行政命令更容易代替行政政策。“行政裁量权”的不恰当设定, 使得“寻求政府官员干预来解决问题”仍是某些社会主体 (企业或个人) 取得竞争优势和满足利益的主要手段, 从而也为“设租”提供了可能性, 为“寻租”提供了市场空间。“权力设租”的结果是“权力寻租”, 这将直接破坏政府公信力。一些行政人员以政府工作人员自居, 自认为身份高人一等, 不把公众放在眼里, “老子天下第一”的“土皇帝”心理严重, 近日, 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 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件典型案件, 平均每个案件涉及金额550多万, 涉及地 (厅) 级官员57人。如此数据, 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已大打折扣。

在我国, 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 权利制约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民主意识相对淡薄, 腐败现象犹存, 信用体系缺失等原因使得政府公信力日渐下降, 提升政府公信力, 对于强化政府的合法性, 提升政府的凝聚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维护社会体系,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升政府公信力我们应提出新对策, 拓展新思路。

2 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的几点思考

2.1 优化决策信息沟通渠道, 增强民众的参与

政府的公信力来源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如果要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那么, 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言而有信, 政策要相对稳定并切实落实到位, 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 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 并使政府行政行为过程公开透明。增加民众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比率, 不仅体现民主思想, 更能体现出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需要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才能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从而避免了政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优化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渠道, 扩大民众参与力度和监督力度是完善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单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了, 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这样的政治才稳定巩固。让民众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满足民众最迫切的社会需要, 增加政府政策的优势, 才能扩大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只有民众对政府政策、行为结果的高度满意和认可, 才是政府最大的政绩。

2.2 加强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建设, 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科学性是政策的生命, 也是能够维持其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决策科学化, 才能保持这些政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才能减少阻力, 为其顺利实行提供必要的基础, 为其保持稳定性提供必要的条件。政策多变必然失信于民, 而政策之所以多变,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本身不科学。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和加强科学决策的制度化建设, 如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 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增加公共政策的稳定性, 降低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 特别是要加强不同方面政策的相互照应与新旧政策之间的合理衔接, 使得整个政策系统保持较好的协同性完整性, 这样公众才能形成合理的预期, 从而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度。

2.3 加强行政人员诚信教育, 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行政人员是政府的构成个体, 每一个个体信用缺失的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 政府应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诚信教育,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才”, 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对公务人员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宣传。

强化教育政府官员的信用与责任意识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就是政府官员缺乏责任和诚信意识, 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理念, 因而, 提升政府公信力首要的是加强政府官员的诚信教育, 提高政府整体人员的诚信理念, 从思想上纠正问题。积极倡导和加强政府官员的信用教育与宣传, 培养政府官员的信用观念、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这不仅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现民众和政府的和谐发展。完善政府失信的惩戒机制, 由于对政府信用缺失者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相应的惩罚措施及手段, 造成了政府官员信用意识的普遍淡薄。因此, 建立刚性的政府失信惩戒机制, 如把政府官员的失信行为作为其政绩评价、官职升迁的重要依据。

2.4 完善政策监督问责体制, 依法行政

保持政府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优化政府决策的监督系统是确保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方法。公正、严谨、有力的监督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政府政策有效实施, 同时也保证了民众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对危机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从根本上消除了民众对政策落实的疑虑和担忧。

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问责机制, 建设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中心环节。政府向民众负责受民众监督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这就需要政府及时疏通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的反应渠道, 建立起健全的社会监督网络, 完善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制约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 及时追究责任。既保证政府权力受到限制, 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 又保证政府行为的结果受到问责机制的制约。

青海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赵启中指出, 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政府在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时, 执行的好, 就能赢得民心, 政策执行的不到位, 就会削弱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政府的凝聚力就会减弱, 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要把依法行政作为重中之重, 依法行政, 按制度办事, 抓好绩效管理, 强化效能监察, 提高行政效率, 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以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摘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同时对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才能具备一定的信用能力, 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立足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际问题, 对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 作风轻浮、政策随意及腐败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 并从公众参与监督、政策制定体制化、官员诚信教育及监督问责机制等对策方面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公信政府 篇8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流程再造

引言:2011年10月1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了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依法行政, 推进政务公开, 提高决策透明度,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不断提升公信力。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 群众的公民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政府, 关注“公仆”。与此同时,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人们的这一愿望提供了很好的实现途径。“在当代西方, 一系列的民意调查显示, 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同样也只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鉴于此, 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弱化这个问题作了不懈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将从政府流程再造这个角度入手, 探讨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政府公信力及其弱化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 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在现当代, 政府的作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公信力低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严重降低了政府的价值, 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声誉和政府的形象, 还严重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尽管政府公信力对于政府的意义重大, 但是, 我国政府公信力近年来仍呈现出连续走低的态势。学者张旭霞就政府公信力问题在网络上进行了跟踪调查, 得到的数据显示: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约占20%, 持“不信任”态度的约占80%。另由中国《小康》杂志组织的对我国“信用小康”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近几年的政府公信力水平不高。2008年、2009年政府公信力得分分别是61.5分, 62.2分。再者, 唐云峰副教授针对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专门作了调查, 他根据政府公信力的来源将问卷分为地方政府合法性、行政过程中的信用和行政绩效的信用三个部分, 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缺失的情况。各级地方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高低更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 提高政府公信力, 已是刻不容缓。

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可以看出, 影响政府公信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行政能力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而最终归结起来, 还是政府的行政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是受政府行政能力影响的。一个公信力高的政府, 必然是一个行政能力强、高绩效的政府, 而传统的行政理念与行政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政府的要求, 因此政府流程再造是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必然选择。

二、政府流程再造及其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意义

政府流程再造, 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 以“公众需求”为核心, 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 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动, 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 谋求组织绩效的提高, 使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获取更高的社会认可与满意。政府流程再造不是简单的操作程序改造问题, 它涉及行政理念的更新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政府流程再造的含义, 我们可以得出:政府流程再造以公众需求为核心, 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必将带来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好评, 政府公信力会随之提升;政府流程再造的目的是谋求组织的高绩效, 以使公共产品和服务更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满意, 以高绩效组织、高社会认可度与满意度为导向的政府流程再造必然会带动政府公信力的大幅提高。

以成都市工商部门的流程再造为例。它改变了原来的串联式的登记注册程序, 变为并联式的。先由工商部门受理, 再由工商部门抄告给其他部门办理相关的前置行政审批, 最后再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实践证明, 这样一个简单的流程再造, 为群众节省了很多时间, 避免了群众多次往返于各政府部门, 同时, 也提高了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因此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据调查显示, 成都市实现政府流程再造的部门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其中82.5%的公众认为部门工作作风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很大的转变, 71.5%的公众认为政府部门的公平服务较好, 87.3%的公众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程度较高。

党的十七大指出,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政府流程再造不单单是操作流程的重新组合, 更是行政理念的创新。用一种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行政理念指导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必然会获得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拥戴。

三、做好政府流程再造的建议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再造的失败。在笔者看来, 在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 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流程再造团队。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对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并且需要很强的责任心, 同时需要引进学术界的流程再造的新理论, 不断创新流程再造的新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 做好指导与协调工作。

第二, 不管是一级政府的流程再造还是某一部门内的流程再造, 都需要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份详细周密的计划就是对未来再造过程的一个预计, 有了这样一个计划, 即便再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都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另外, 政府流程再造计划的具体执行, 最好由制定计划的人也就是流程再造团队来操作, 因为他们最清楚他们的计划,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流程再造的成功。

第二, 做好流程再造的沟通与宣传工作。美国日裔学者威廉.达内在1981年出版的《Z理论》指出, 坦诚布公地沟通是获得管理绩效的最佳方式。任何组织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这就需要做好对内对外的沟通与宣传工作。对内需要不断地与工作人员沟通流程再造的计划与愿景, 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到流程再造的队伍中来, 减少内部阻力。对外需要持续的做好宣传, 努力塑造好流程再造的外部舆论环境, 提高公众对政府流程再造的认可度。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关系到政府执政的合法性, 关系到公共政策的执行情况, 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我国各级政府无法回避的责任。政府流程再造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是新时期我国建设高公信力政府的一个有益选择。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3) [1]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3)

[2]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行政学研究, 2006 (7) [2]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行政学研究, 2006 (7)

[3]信用最差和最好的时代[R].小康, 2009 (8) [3]信用最差和最好的时代[R].小康, 2009 (8)

[4]唐云峰, 宋国庆.基于社会调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4]唐云峰, 宋国庆.基于社会调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2)

[5]姜晓萍.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5) [5]姜晓萍.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5)

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研究 篇9

一、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公众广泛接受和使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与2013年相比,半年新增网民共计1 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较2013年底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如图1)[1]。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群体规模庞大,网络已经深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预示着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顺应趋势,从20世纪80年开始进行电子政务改革,在1999年正式进入“政府上网”阶段,如今我国的政府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与网民积极互动。2005年《小康》杂志发布了我国第一个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显示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为60.2,政府公信力为60.5,只是一个刚刚及格的水平,公众对于社会信用状况的担忧也主要集中在政府公信力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13年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上升到了70.5,政府公信力指数为74.1,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政府公信力基本上一直在缓慢上升。2009年以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政府信用,同时网络对政府诚信监督的巨大影响日渐显现[2]。但是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在网络时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政府网络问政意识不足,与网络的普及速度以及公民网络问政的参与程度不相适应。政府对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的回应性相对较低,网络问政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各个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疏于维护,并不能与公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政府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重视不足,同时政府单方面对信息进行垄断,信息的不对称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再次,缺乏应对公共危机、控制局势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对信息的封锁在网络时代已然寸步难行,负面消息的被迫公开反而加剧公众的不安,无法及时把握和疏导舆论必将导致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例如,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一句“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的解释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3]。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行政道德失范问题严重。随着公民的监督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和腐败案件频频曝光,这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7.2万件,结案17.3万件,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1万人[4]。庞大的数字显示了反腐的急迫性。

二、网络时代政府重塑公信力的途径

( 一)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方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腐败问题成为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问题,因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就必须从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开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摒弃原有的“官本位”思想,树立起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平台的能力,关注社情民意,充分回应公众诉求,坚持深化制度改革,继续强化公示制度、举报制度、问责制度等,把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另一方面,加强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改变政府观念开始,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促进政府工作内容由强制监管向 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 转变 ,优化政府 结构 ,合理分权、授权。

( 二) 加强网络监管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问政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在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必须加强网络管制立法,严格执法,防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使公民在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时有一个充分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其次,政府需积极监督和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舆论是当今公民在网络上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网络舆论揭发曝光并引起注意。政府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在使网络舆论的渠道更加畅通,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舆论引导合理舆论,避免群体极化现象,打击造谣传谣,引导公民约束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正确客观地看待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要理性公正,实事求是,避免偏激和夸大其词。对于谣言、故意诽谤政府的虚假言论也要依法严厉打击,公正处理,树立政府权威,净化网络环境,防止政府形象受到损害。

( 三) 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在网络时代,政府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平台促进政务公开,综合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了解民情,与民互动。各种网络平台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论坛等等。截至2013年12月,民政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共接收推送数据2.88亿条,与民政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215.84万条。各新闻网站对新闻进行报道和转发的数量,成为了衡量民政工作媒体报道热度的最重要指标。网络媒体对政府工作的关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如图2)[5]。

图表来源:人民网《 2013 年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

政府的网络平台要真正做到有效,还须设立专职部门或 配置专职 人员 ,迅速、合理 、有效地回 应网民的 问题、质疑和诉求,以政府的官方性第一时间粉碎谣言,安抚群众。政府还要重视对网络沟通平台的科技投入,依靠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维护网络安全 , 对网络犯罪 和有害信 息的传播 实行高科 技立体防 控。与此 同时,要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政府要对网络树立全新的 认识 ,主动运用 网络信息 和网络技 术 ,不能再封 锁消息和坚 持“一言堂 ”,对于网络 舆论要正 确疏导 ,而非盲目封 堵 ;主动同网 络媒体合 作 ,形成政府 、网络、公民 之间的良好 沟通 ;建立健全 网络发言 人制度 ,在危机发 生后的第一 时间 ,依法通过 各种渠道 取证调查 ,把最真实 、准确、客观的消息传达给公众,并充分征求意见,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总结

网络时代的到来把网络的影响带入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网络深入公民生活的环境下,政府不得不重视网络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促进政府转型,提高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网络发展的重大挑战。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论的力量,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同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渠道,与公民良性互动沟通,通过网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身公信力。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渠道。网络自有的特性一方面促进了公民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各种信息的传播也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压力和挑战。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网络对政府公信力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以及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网络时代政府重塑公信力的一些途径。

浅谈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 篇10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 它反映了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它是政府和社会公众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的体现。一方面, 政府制定公共决策、执行公共政策等方面将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 并由社会公众对其进行评价;另外一方面, 公众对于政府的评价将影响政府的影响力及号召力, 社会公众与政府部门与组织人员之间形成一定的信任关系。信任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 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关键因素。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与整个社会公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表现, 同时也引导着整个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普遍信任关系。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稳定快速发展的核心。

(一) 政府公信力可以增强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政治的合法性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 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对其行使公共权力的认可程度。政府为管理人民的公共事务和服务人民而产生, 人民赋予其公共权力, 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行使公权力时应该诚实守信、遵宪守法、践行承诺。同时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能够增强双方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群众对于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提升可以增强政府存在的合法性。

(二) 政府公信力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

信任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在经济学家对信任的研究中发现, 这种信任关系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维护市场规则和秩序、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和维持必然自然有助于市场经济中普遍信任的建立, 从而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 政府公信力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自古以来, 我国就有“人无信不立”、“言必行, 行必果”的说法,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引导社会公众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和优良美德, 促进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发展。

(四)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 由于政府可以做到取信于民, 那么必然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势必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秩序。政府公信作为一种主观自愿机制, 同公共权力的强制机制一起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然而如果政府失信, 那么社会成员则会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感和个人归属感, 进而引发诸多的因保护自身权利而与他人及政府部门抗争而引起的社会性动乱事件, 进而增加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概况

自1988年国家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提议以来, 我国政府从管制型政府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广大社会群众在享受到切实利益的同时, 政府形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群众民主法律意识的提高、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 都对政府的公信力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子刊《小康》杂志中, 公布了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的指数为61.1,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微弱上扬, 但仅刚刚及格。在“您相信政府公布的各种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吗”的调查中, 认为“仅作参考, 掺假的成分很多”或“绝对是假的, 从来都不信”的比例高达91.1%, 而在2007年的调查中, 这个比例是79.3%。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直降10个百分点,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

三、政府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从政府自身来分析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

1、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误差。

理念是一种向导, 他具有指导性, 正确的理念自然会引导恰当的行为, 恰当的行为自然会增加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感。政府应该将公共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人民至上的理念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政府的行政管理理念中应该包括诚信观念、责任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该将这些理念实际运用到群众当中。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失信于民的行为导致社会事件频发;责任意识淡化导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影响导致腐败的现象层出不穷。

2、政府行政行为的不规范。

政府具体的行政行为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过程应该科学、民主、事实就是;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和社会事件的时应当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政府进行行政行为应当公平公正、依法办事。然而在实际的行政过程中徇私舞弊、有法不依, 执法不公的现象大量存在。

3、政府行政制度的不健全。

制度是确保政府公信力的核心, 用制度保障政府公信力最为可靠。信息公开、开放行政程序、责任机制、完善监督评估体系等制度的不完善, 使得执法监督力不够、行政效率不高、人民内部矛盾突出, 这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而且还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

(二)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分析导致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公众需求多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文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人民在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 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 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 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 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 进而到影响政府公信力。

2、部分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有限。

社会公众往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 所以当面对社会危机和社会事件的时候, 如果政府不能迅速地应对, 一部分社会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对政府行为做出负面评价, 而忽略了政府的正面行为。

四、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建议

多方面的原因带给我国政府种种艰巨的考验,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不仅要依赖完善政府的各项职能和行政行为, 而且要在政府与广大社会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共同努力来提升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一) 行政管理理念的纠正

由于我国政府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样一个转型时期, 政府要把服务于民的行政管理理念彻底贯彻到整个组织内部。一是要加强诚信理念。人民群众将公共权力授予政府、相信政府, 政府不能辜负广大人民的期望, 应当与人民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这样才能顺利的执行各项公共职能。二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观。政府有了人民授予的权力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导, 要始终勤政为民, 要始终担负起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三是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要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必须清除政府中所存在的“官本位”思想, 以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各项行为, 关注民生、关注经济增长、关注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

(二) 行政行为的规范

政府的行政行为时政府接触社会群众时最为具体的行为表现。政府行政行为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水平的高低。

首先, 强调依法行政。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指导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项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准则。只有政府严格的依法行政, 不徇私舞弊才能向广大人民证明我国政府的公平公正性所在, 才能让人民与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

其次, 政府应当加强处理公共危机和社会事件的能力。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 公共危机事件和社会性事件的发生已不是偶然。在面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同时, 政府要冷静地做出判断并对社会做出及时、准确的回应, 这样才能让社会群众坚信政府的行政行为是有效和及时的。而隐瞒欺骗、弄虚作假, 不但会对社会造成伤害, 而且会使得政府本身形象遭到严重的破坏, 进而引起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最后, 政府行政人员应当加强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行政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决定了其行政能力的强弱,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从容地面对各种社会情况, 使得社会群众认为政府以及政府的行政人员, 认为其是可信的, 是有能力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对政府信任度的增加必须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水平。

(三) 行政制度的健全

由于政府的主体地位和行政职权的特殊性, 想要使得政府公信力得到提升仅仅依靠理念的指导和行为的自律是很难实现的。一个完善的制度框架的建立对于维系和提升政府公信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 监督制度要充分落实。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强调说不受制约和监视的权力将导致腐败。要保证人民赋予权力的正确行使, 使权力置于法律和制度的范围之内, 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一是强调政府内部监督, 包括政府内部各个主体之间和上下级以及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的相互监督, 如此一来, 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个体之间的合作, 使得政府内部更加民主化。二是结合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即将政府置于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信访等方式的监督之下。

第二, 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政府工作缺乏公开性、透明度, 这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政府正在逐步实行政务公开、各种与群众有关的收费款项公开以及公务员的收入公开等都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但相应地, 国家应当增加相应的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和制定确保信息来源准确性的保障制度, 这样才能使得政府所公开、公布的各项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保障。从来增加社会群众对政府信任度的提高。

(四) 实现充分的民主

由于人民需求多元化的发展, 政府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成立可以方便采纳人民意见的沟通渠道。自下而上地沟通, 使得社会群众更加了解政府的各种作为。二是建立一套利益表达的机构和制度。通过此项制度和专门机构来了解人民的期望方向和变化要求等, 从而使得社会群众的需求可以及时表达, 以便政府工作顺利展开, 政府公信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社会危机、社会事件的发生, 人们关注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出现问题, 政府公信力正在弱化。文章介绍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概况及其地位, 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社会公众两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信任,信任关系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 2001.

[2]、王策.诚信政府建构论[J].社会科学辑刊, 2005 (6) .

[3]、邹东升.地方政府行政诚信检视:传统、失范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8) .

[4]、陈潮升等.政府信用的评价标准、现状及对策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 .

[5]、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 2003 (6) .

[6]、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南京社会科学, 2006 (7) .

[7]、王福鑫.试论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行政与法, 2006 (3) .

[8]、龚培兴等.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以“非典型性肺炎”防治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3 (3) .

公信政府 篇11

关键词:腐败 根源 政府公信力 开放型政府

腐败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也是世界上各国普遍都存在的问题。从美国历史上的腐败看,曾经美国腐败的泛滥程度相较于今天一些被称为“最腐败”的一些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腐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非法使用公共权力,即违法。然而,在某些领域,腐败却并不违法。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中,公职人员所做出的决策其实和利益集团是分不开的,其中,私人利益集团的争权也是十分激烈的。

1、腐败的根源研究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认为:“权力,不管它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都是一种堕落的,无耻的和腐败的力量。”“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前人对腐败的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揭示了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笔者1认为,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权力滋生腐败。而防治腐败就要从权力的监督以及分化入手,建立健全权力监督体制。

如今,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很是严重,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和公务员的腐败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公务员的腐败,会带来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政府要提高公信力,就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公务腐败现象的滋长。

2、公务员腐败的防治途径

腐败问题不是个体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公务员的腐败现象滋长蔓延,是权力的异化,体制的不完善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因此,解决公务员腐败问题,需要权力监督机制以及社会机制的不断完善。

2.1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体制

权力滋生腐败,而权力缺乏监督又是腐败滋长蔓延的重要原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如果权力得不到约束和监督,必然滋生腐败。因此,必须建立权力制约制度,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首先,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实现权力的制衡;其次,对公务员以及各级组织机构的执政行为进行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逐步实现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方向转轨。

2.2尊重公务员合法权益,以薪养廉

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的:“腐败的程度和社会经济的迅速现代化有关。”公务员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者,他们承担着管理国家的重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必须得到承认和尊重,国家应该依照按劳取酬的原则,对公务员给予适当的薪金,保证他们能依靠合法收入,并过上较体面的生活;在政府机构高效运转、人员精简的前提下,实施以薪养廉制度,这对保持公务员的清正廉洁具有显著的作用。笔者认为,公务员薪金现阶段实行全国统筹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行梯度薪金制度,根据不同地区情况采取不同的薪金。其次,薪酬结构要做适当调整。

2.3加强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目前我国公务员存在一些普遍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例如公仆意识淡化以及本位主义严重。加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十分重要,首先,公务员职业道德以其社会示范和社会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其次,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防治腐败,促成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3、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公务员是政府的行政人员,是行政行为的决策人和执行人。公务员腐败问题的改善,必然会给政府提高公信力带来促进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做好改革的准备,也需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群体性事件高发、上访、网络舆论活跃等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路径来提高政府公信力:

3.1树立“开放型政府”的理念

以增强政府行为透明度为目标,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制度以及参与式决策、参与式评估来提高政府公信力。一要推动政府信息和政务的公开。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力度。二要完善参与式决策。在一定意义上,公众参与是以公众对现存政策体系合法性的基本认同为前提的,公众参与就是政策体系合法性的来源和根据。在参与过程中,公众已经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或间接地认可了政策体系的权威,并且直接显示了公众的政策倾向,而这种政策倾向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三要深化参与式评估。探索建立以专业组织测评为主,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重大决策事项的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

3.2 建立和完善参与式行政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多方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参与式行政决策机制。依法确定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范围和事项,完善公众参与等程序,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参与式行政决策机制。二是用好“网络问政”平台,建立常态的政民网上互动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多方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制度。探索建立以专业组织测评为主,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重大决策事项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

3.3 结合各地实际和特点,大力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

结合各地特点和实际,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 2011年,国家预防腐败局把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列在“着力推进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薄贵利.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J].武漢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0-23.

[2]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J].国际经济评论.2005.

[3]姜春海.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28).

[4]南旭光.腐败问题研究的理论回顾及展望[J].华东经济管理.2011(5).133-140.

[5]倪星.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官员腐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9(5).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公信力 篇12

2008年9月11日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已闹得沸沸扬扬, 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基本上没有回避和压制此次事件, 公布了其他企业的检测名单, 但通过举办奥运会所建立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度, 就这样被三鹿事件破坏殆尽。

一、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1) 政府的诚信程度。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 也是公务人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对于政府来说, 其信用程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 能不能遵守规则, 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

(2) 政府的服务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 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 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 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提供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 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

(3)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的行为不能违法, 政府不能滥用权力, 这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政府应当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 做到依法行政, 依据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如何在公共危机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1. 政府信用关系到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能力

“三鹿”奶粉事件中, 河北省政府、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 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和媒体公布了相关的调查结果, 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因为奶粉事件出现危机的政府公信力。因此, 以公民为本位进行政府诚信的构建, 首先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使政府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 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 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 在此基础上, 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 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为此, 我们需要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建设, 将政府的行为、程序纳入制度化轨道。政府只能管理公共领域,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而不能将权力扩张到所有领域, 成为无限的全能政府。政府信用是重新界定政府职责与权限、有效管理社会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中, 契约成为社会交往的基本方式, 契约的订立主要基于对方的信用能力。只有有信用的政府才能实现由行政向服务的转变, 维持日常的公共秩序, 保障公民权利的合法领域不被侵入。

2. 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 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要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 需要不断完善行政责任制度, 使政府工作人员的权责明确, 让问责制度成为政府工作的制度基础。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 是政府加强自我监督的途径, 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了内在的制度安排。

政府是社会需求的制度化满足机制, 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权责对应的机制, 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 采取果断准确的措施。因此, 需要建立权责对应、灵敏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 对社会公众通过媒体、信访以及群体行为等反映的问题、需求和建议等信息及时了解、分析和处理。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还包括加强基层政府与社会在公共危机、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和与之相适应的责任, 以便把握控制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最佳时机。

3. 社会参与和监督的制度化

“三鹿”奶粉事件, 在最初的时候就是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下才得以暴露。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 单纯依靠政府是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要的, 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政治、市场和社会领域的各种主体相互间的合作。

独立机构既能成为客观、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政府信息公布的参照物, 又能为政府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建议, 从而提高政府能力, 增加公众的信任感。防止政府垄断信息, 谋求自身利益, 可以避免逆向选择, 促进地区发展, 实现公众利益。

不破不立, 中国奶制品行业的公信力跌入谷底的时刻, 也正是刮骨疗毒的时候。国家质检总局在敏感时刻, 公布包括伊利、蒙牛等行业支柱在内的22家涉事企业名单, 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不言而喻。“三鹿”奶粉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企业品牌危机, 更多的是政府公信力的危机。幸好, 这一全国性恶劣事件已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继2008年9月13日下午国务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之后, 14号下午河北省政府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布置处置方案。这些措施, 至少能避免或减少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对相关责任人的严肃处理, 至少也能让那些受害者家属得到一点心理慰藉, 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一定的维护。

参考文献

[1]王秀华, 等.政府信用评价方法初探[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 (6) .

[2]裴乐, 袁城.危机后的政府信用重构[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 (11) .

上一篇:工民建的施工监理分析论文下一篇: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