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公信力研究(精选5篇)
网络传媒公信力研究 篇1
现代网络传媒发展概述
当前网络传媒发挥的是个人组织起来集合后的力量, 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信息的交流沟通充分活动起来, 通过信息的参与、互动和分享, 使得传媒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现代网络的首要特征是个性化认同明显。当前, 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有效“自我传播”途径, 网络受众对传统门户网站提供的内容已不感兴趣, 大家热衷于通过现代互联进行网络的标志设计等互动活动来显示自我个性, 同时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可以说, 这种来自草根阶层的网民信息互动最能体现当前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所在。
和个性化特征相伴随的是网络集体力量的崛起和凸显。当前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中网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并给现实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舆论重大事件中, 我们都能看到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身影, 我们看到了网民对自己的定位及大众对网民的定位由以往的非主流向主流转变, 这种变化很明显地体现在网民比以往更积极地关注“主流问题”, 即更为严肃的社会问题, 人们不再满足只在网上被动接收信息, 希望表达自己的声音和力量。
可以说, 网络新媒体赋予了每个人前所未有的舆论力量和主体地位, 借助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和媒体属性, 大家可以方便、快捷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理论上每个人的言论都可能被放大成一个观点、一种舆论声音。个人意见的表达与流传是舆论形成的起点, 许多人每天都在发表意见, 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讨论为发表个人意见提供了诸多机会。现代信息采集设备的普及, 使得每个人只要愿意, 就可以成为新闻记者和媒体评论员, 话语权转移到受众手中, 使受众充分掌握了舆论监督的权利。南京“周久耕事件”就凸显出网络舆论的关键作用和力量, 网络在这一事件中起了关键作用。
网络传媒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表现出一些问题, 媒体公信力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媒体公信力就是媒体是否能满足公众对传媒本身定位、角色的期待, 以及能多大程度上获得公众的认同。和传统媒体一样, 网络传媒要想生存下去和发展起来, 就必须增强媒体公信力, 虽然当前的一些网络事件证明了网络的重要性, 网络成为彰显民意的重要渠道, 但是我国网络传媒普遍存在公信力低下的现象, 而且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1]
网络传媒公信力缺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网络传媒公信力缺失现状
虚假信息泛滥, 缺乏权威性。当前互联网普遍存在着虚假新闻多、炒作跟风多、有害信息多等现象。尤其是虚假信息泛滥, 直接导致了网络传媒公信力降低。从传媒本身来看, 真实性是传媒的首要特性, 是传媒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传媒形成自己特色、特质的关键。对于新生网络传媒来讲, 发生虚假新闻或给人以内容失实的印象, 将会对网络传媒造成巨大伤害。从当前技术角度和自身发展来看, 网络传媒无法主动或被动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查, 加上网络传播迅捷的特性, 使得一些无从证实的新闻和信息能迅速传播开来, 从而给网络传媒的公信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非理性传播突出, 缺乏信任感。现代互联网络为网络受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观点的便捷平台, 它可以让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即使这些言论是一些比较激进的观点和态度, 但在网络虚拟空间环境下, 也会受到比现实更充分的宽容, 它让人们有了一个尽情宣泄情绪的空间, 客观上容易导致非理性传播。与此同时, 我国网民的构成中, 有较高学历、较高社会层次的网民比重较小, 提供较有价值言论的比重较小, 即使有也会很快被淹没到非理性言论之中, 加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和反馈机制的不完善, 为非理性的情绪迅速扩散和蔓延提供了条件。由于网络匿名的特点, 传播主体和个人道德风险脱离, 使得网络言论呈现非理性和情绪化。
违法违规明显, 法律意识淡薄。当前, 由于许多网络传媒受自身实力的影响, 为了能以一种低廉的方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许多网络传媒热衷于抄袭其他传媒的内容来维护自身运营, 从短期来看, 这种方式确实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加上更新速度较快, 很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 使得网站获得一定的点击量, 但由于内容雷同, 主题千篇一律, 毫无自身特色可言, 长此以往只会使网络传媒本身失去信誉, 失去自身固定的传媒受众。
低俗之风盛行, 网络监管缺位。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价值失落、道德失范、行为失准、个人享乐主义现象在网络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转型中社会、文化因素使得受众产生了接受传播低俗现象的可能, 也为迎合部分受众欲望的低俗化传播提供了市场, 随着先进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监管的滞后, 在利益的驱动下, 低俗内容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大行其道, 宣扬血腥暴力、侵犯他人隐私、违背伦理道德等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充斥网络, 人们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自我, 加大诱发不安定因素, 同时也使得部分网站认为只有含有这些低级、空洞的内容才能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从而把网络媒体引向了歧途。
(二) 网络传媒公信力缺失原因分析
网络群体草根性特征明显。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性自由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张扬, 网络受众获得了传统媒体受众所无法拥有的权利, 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网络群体的草根性特征。当前互联网上, 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物欲、私欲等现象突出, 一些需求被无限放大。生活节奏的加快, 受众需要情节轻松、娱乐性强的新闻为自己解压疏导, 网络传媒在“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中, 将受众偏好娱乐的阅读趣味混淆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需要, 使得网络传媒不加引导地满足受众的兴趣[2]。当点击率成为网络传媒的指挥棒时, 网络传媒也就难以避免地会选择那些能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加以传播, 以此取悦受众, 迎合其趣味, 这不能不说是网络群体的草根性特征加剧了这种发展趋势。因此, 引导和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媒体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网络传媒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网络传媒要建设公信力, 需要在真实性、品格化、权威性、对社会干预度等方面下工夫, 但由于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部组织能力有限, 使得网络媒体在追求公信力时, 在市场压力下, 自动或被迫放弃了应有的追求:一方面追求真实, 另一方面又听任不真实的新闻;一方面追求品格, 另一方面在市场压力下又有意无意地让品格俗化异化;一方面追求权威性, 另一方面由于监督等措施不到位导致权威的丧失。网络传媒呈现大众化、娱乐化倾向,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超过了对品质的追求, 也降低了传媒的品质, 从而降低了传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应该讲, 真正的品质新闻采访成本高、风险大, 而“软新闻”采访成本低、风险小, 而且还能刺激公众的耳目获取注意, 因而社会经济、生活、体育甚至色情暴力等软新闻大行其道, 新闻和娱乐融为一体, 写作较个人化, 不太严谨, 以往新闻注重的“客观事实”被编辑眼中的“主观新闻”所代替, 传媒的媚俗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庸俗, 以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传媒品格的降低虽然可能获得一时的经济利益, 但其代价必然是传媒权威性、公信力的降低, 会损害其长远利益和立身之本。[3]
提升网络传媒公信力的对策
(一)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 加大监管力度
网络传媒属于新生事物, 其发展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加强外界监管, 督促其良好地发展下去。因此, 要坚持政府在网络传媒发展中监管的主导地位, 加强对网络传媒的行业监管, 增强对网络信息的实时监督。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 行业、社会监督为辅的系统监督体系, 大力提高外界监管的效力, 加快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 为有效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有力依据。
(二) 增强自身内在实力, 扩大媒体影响
相对于传统权威媒体, 网络传媒一直面临着信任危机。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网络传媒自身信息采编不规范, 信息可信度不高, 无法获得受众的信任。独家和原创历来是各新闻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的制胜法宝, 因此网络传媒应在独家报道和原创新闻上有所突破。网络传媒自身要加强自我规范和素质提高, 加大对独家和原创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对新闻的采编发布, 要本着科学严谨的原则, 规范相应的编辑和操作流程。网络传媒还应该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严格有效的审定, 从源头上减少虚假信息的产生几率, 为提高自身媒体公信力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和内在支持。
(三) 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树立良好形象
公信力是网络传媒的生存基础, 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动力, 网络传媒需要更好地引导舆论方向, 承担社会责任, 才能在网络受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网络传媒与传统媒体一样, 在社会责任方面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引领社会良好风气方面的职能, 网络传媒能在社会责任方面树立良好形象, 将会对其公信力产生积极影响。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突出特点是传播渠道的非单一化, 其热点议题往往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这使得网络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呈现出不一致的地方。在网络受众数量巨大、分散性强、身份匿名的条件下, 可以说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 如果个人愿意的话, 任何一个普通网络受众均能实施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用传播学的专业名称概括就是“意见的自由市场”, 在所谓的“意见的自由市场”里, 等级和身份等方面的差别被极大缩小, 大家的“话语权”也趋于平等,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现实社会中热点议题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参与这些热点议题讨论的网络受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 相互间的观点泾渭分明, 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论点集团, 集团内观点一致, 集团间观点差异明显。从目前网络传媒发展的实际态势来看, 每个网络都有一个自己相对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 而且这些集体性的受众群体对很多热点议题往往具有比较深刻的看法与观点, 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也很深刻, 能在舆论中形成较大的影响, 甚至一些建设性的观点能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4]
在议程设置权下放的条件下, 网络传媒上的传媒与受众是互动的。这样, 网络传媒可以通过一些深刻剖析、有独特见解的网络言论来引导、影响网络受众的看法, 并由此引导整个网络舆论集团的舆论方向。网络传媒如果能有效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 将各种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选粹出来, 进而来引导受众, 就可以强化主流言论, 形成强有力的网络聚集力。实践证明, 网络传媒在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 往往能获得网络受众对传媒做出的正面评价, 而这正是传媒公信力最直接的体现。这样, 网络传媒公信力自然而然就树立起来, 进而能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品牌, 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结语
和传统媒体一样, 网络传媒公信力是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来源, 是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首要手段, 是其第一生命力。网络传媒除了要在资金、技术等硬实力方面不断改进自己, 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之外, 更要学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有效提升传媒公信力这样的软实力。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受众,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 政府和社会等各界也要为网络传媒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 以促进网络传媒的自我提升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中国Web2.0时代“繁华”的背后[C].传媒新声—传媒学子论坛, 2007 (3) .
[2]刘文章.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局限[J].新闻世界, 2009 (2) .
[3]韩振峰.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 2008 (10) .
[4]王澜.网络传播社会责任意识缺位的原因及对策[J].新闻导刊, 2006 (3) .
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篇2
“公信力”一词原本属于政治学范畴,是指领导人能够得到广大民众信任的能力,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大陆的时间还不长,这一问题最先出现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中诚信以及公开透明等原则,对建立市场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金融、商贸等相关行业一定要具备很强的公信力。而新闻传媒的公信力这个提法在我国出现,与当前新闻传媒行业中存在的行为失范、可信度降低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关于传媒可信度的概念在国外出现得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阿特休尔曾提到:报纸和电台一定要有可信度。从欧美新闻界对传媒可信度做的相关调查研究可以看出,传媒公信力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例如,密歇根大学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针对若干社会机构的可信度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报业、电视的可信度排名均在倒数二三位,这说明美国人对传媒越来越不信任。美国报业协会20世纪末~21世纪初进行了3年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3%的美国民众对媒体报道出来的新闻越来越不信任。
近段时间,时不时发生的虚假新闻使民众越来越质疑媒体的可信度,很多媒体遭遇了信任危机。各界对新闻传媒公信力的讨论越来越多,对公信力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针对传媒的“议题设置”做过一个调查,透过数据显示只有2.6%的观众信任媒体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实,有高达97.4%的人对传媒怀着质疑的看法。由此观之,国内外的媒体都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信任危机,大有失去公信力的势头。因此,当下研究如何增强传媒公信力是一件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事情。公信力减弱会对媒体的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社会方面,媒体公信力不强将无法有效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失去公信力这一发挥媒体引导作用的基础,将很难保障媒体的引导效果,会大大降低新闻传媒引导作用的发挥度;经济方面,若是媒体的公信力差则其竞争力一定不会强,没有了公信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最终必将被市场所淘汰而不能生存。在新闻传媒行业竞争越来越大的当下,公信力已经成为新闻传媒重要的无形资产。
二、传媒公信力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传媒公信力是由真实性、权威性、引导性等特性组成的。其中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是该类媒体存在的根本特性,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吐实情,道实话,才可有效增强媒体的权威性。传媒公信力往往和民众关切度密切相关,若新闻报道都能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基层一线,体民生、察民情,则这种媒体必定会得到民众的认可,反过来就会大幅增强其公信力。此外,如若想让新闻舆论具备较强的公信力,就应该用积极的价值观来引导并影响民众,因而引导性也是传媒体现自身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信力是一个新闻媒体展现其社会作用的重要前提,有了很好的公信力,才能建立起好的形象,获得民众的信赖,方可实现媒体在正确引导舆论、教育熏陶民众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公信力还是媒体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新闻传媒所具备的公信力越强,则该媒体的观众就越多,进而使得其广告商增多,自然该媒体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新闻传媒公信力的现状
从当下传媒的公信力情况上看,其存在一些很严重的问题。民众对现有传媒的信任度不高,而造成传媒公信力降低的因素是多样化的。笔者经过分析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些虚假信息可能对此进行干扰,一些新闻传媒为了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故意制造轰动效果,甚至不惜制造虚假新闻来欺骗大众,从而降低了大众对新闻的信任度,打击了受众对传媒公信力的认可;其二,形式主义的干扰,部分媒体喜欢夸大某些新闻事实,新闻内容显得较为空洞,没有发挥新闻传播的本质意义;其三,新闻炒作方面的干扰,常炒作一些人、一些事,弄得沸沸扬扬,让人反感,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其四,新闻人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新闻传媒的公信力,素质差的新闻从业人员会使媒体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素质较差,为了金钱做出的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如卖版面、扭曲新闻真相等行为。所以,为了维护新闻传媒的良好形象,必须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抓起,不断进行优化。
四、如何构建传媒的公信力
首先,要提高传媒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使其更专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新闻从业者要坚持自律,抵制一切不正当的行为,遵守职业道德,为新闻传媒的正常秩序贡献一份力量。其次,要以人民群众为根基,既能够贴近国家大事,又能够贴近人民群众。在保持与国家利益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反映群众的呼声,不断发挥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为构建媒体公信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勇于创新,不为传统思想所禁锢。
当下,不少新闻媒体特别容易盲目地跟风模仿,这种做法明显不利于构建媒体公信力。故而要构建媒体公信力首先绝对不能随波逐流,应在坚持自身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这是构建媒体公信力的必要措施。
五、结语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媒的公信力在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新闻传媒能够持续良好地发展,首先要致力于构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并且确保新闻传媒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对此产生干扰,这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构建,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
摘要: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和保障,有了强大的公信力其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从而达到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新闻信息等目的。对于新闻传媒来说,其公信力越强,受众自然就越多,能招徕的广告商也越多,从而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公信力对新闻传媒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传媒公信力的相关概念,接着探讨其组成要素和特点,进而分析其当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闻传媒公信力的构建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信力,组成要素,现状,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晶,张国良.中国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研究现状刍议[A].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C].2004:3-9.
[2]苏林森.传媒公信力理论的系统探索——《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读后[J].当代传播,2007(4):93.
[3]蔡鹰.提高媒体公信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40-41.
兑现专业承诺与重建传媒公信力 篇3
一、传媒公信力流失正在呈加速度
2013 年5 月7 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 对“深圳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天然气将大幅涨价”“流浪汉因拆迁变富翁” 等三起媒体虚假失实报道进行处罚, 要求“各新闻媒体不得刊发、转载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和网络信息, 不得使用权威人士、有关人士等概念模糊新闻消息来源”[3]。 这表明, 管理高层对大众传媒公信力流失已经高度警觉, 并做出主动回应。
2013 年12 月2 日, 北京街头车行道斑马线的一起交通事故, 引发公众关注并迅速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媒体报道, 一边是 “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 元”, 一边是 “ 中国大妈冤枉, 她确实被老外撞了”, 而前一种声音明显占了上风。 后经调查发现, 外国小伙的确撞到了中国大妈, 并在现场不断用流利的中文脏话骂人。 参与此事报道的众多媒体不得不赶快澄清并道歉, 但由于偏听偏信想当然报道造成的公众对媒体的不信任已无法挽回。
从香港传来的消息也不容乐观, 据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 香港“传媒公信力跌至回归以来新低”, 市民对“整体香港新闻界”的公信力评分为6.18 分, 较2010 年下跌了0.18 分。 市民对各媒体评分的平均数则为5.82 分, 较三年前跌0.22 分。 其原因与“煽情报道”“错报新闻”“立场偏颇” 等不无关系, “部分传媒的政治立场”“亦影响其整体评分”[4]。
媒体公信力的流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众对媒体的正面报道不关心、不相信、不认可。 2013 年对媒体提出的一大挑战就是, 无论媒体怎么想方设法进行正面报道, 以期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但受众却不怎么领情, 他们基本上倾向于对正面报道表现出不关心、不相信、不认可的态度。 2013 年12 月30 日晚, 郑州电视台 《郑州新闻 》播报新闻称, 当天早上, 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 乘坐地铁返回市委, 被该台记者认出并接受了采访。这则新闻立刻招致网络质疑, “真的真的是偶遇吗? ”“你确定不是安排的吗? ”面对质疑, 涉事记者徐谨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 与市委书记确实是偶遇。 他表示, 这则新闻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5]。
2014 年1 月6 日, 湖南常德电视台播报了常德市主要领导当日带领该市党政机关干部集体走上街头清扫城市路面的消息, 不料却在互联网上遭到大量吐槽, 网友纷纷指责常德市领导作秀, 媒体称之为“遭到迎面浇来的一盆冷水”[6]。
但是人们不得不问, 为什么记者如实报道在地铁偶遇市委书记, 就引发了那么强烈的“老不信”呢?为什么党政领导以身作则转变作风的消息一经媒体传播, 就会被广泛质疑呢?
二是对正面的报道常常做出相左的解释, 颠覆新闻的本来意义。 除了对一些正面报道不关心、不相信、不认可之外, 公众还会对一些正面报道做出与报道者预期相左的解释, 这也是媒介公信力流失的一个表征。 比如在媒体报道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 确定2014 年上星综合频道调控政策, 要求优化节目结构, 丰富节目类型;坚持自主创新, 加强引进管理;抵制过度娱乐, 防止雷同浪费;履行社会责任, 实行年报制度;切实加强管理, 做好备案工作后[7], 舆论却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称这个文件为“加强版‘限娱令’”[8], 有的更是批评总局的“‘限娱令’不解风情”[9]。
《参考消息》2014 年1 月7 日转引了路透社一条消息, 报道北京高房价催生 “鼠族”, 28 万人住地下室, 这立即被敏感的读者解读为是在为“赶走低端外地人”造舆论, 还将北京近期的一些相关政策与这一观点联系起来, 认为“地铁涨价”“清理群租房”就是两个很有针对性的措施, 目的是要“迫使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外来务工者离开”[10]。
这种对新闻内涵相左的释义, 一方面说明公民日渐趋于成熟, 敢于质疑, 懂得思考了, 但另一方面也会有意无意地混淆视听, 误导公众的判断, 加重社会的不信任感, 危害严重。
三是舆论走向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 随着公民表达欲望的不断增强和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 以及公民表达渠道的不断增加和表达空间的不断拓展、 社会舆论气候的不断变化和网民之间的激励互动, 社会情绪通过网络空间释放、集聚和放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群体极化舆论的出现并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不可避免, 需要有关方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技术准备甚至组织准备, 积极加以应对。 比如, 《人民日报 》有关 “多国公务员养老金待遇比普通人高”的报道和“拉平养老金对公务员不公平”的评论甫一上网, 立马遭到网民甚至一些媒体的质疑, “养老并轨未动, 先担心‘对公务员不公’? ”“别忽视‘国外公务员退休金高’ 另一面”“企业养老金连续9 年上涨, 替代率不及公务员一半”“80 后需更努力工作, 才保30 年后养老水平”等明显带有情绪化色彩的意见喷涌而出。 今年一些主流媒体发表元旦献词后, 网上更是出现“如何写一篇感人肺腑的新年献词”之类的调侃文章, 对那些他们认为的“应景献词”和“陈词滥调” 加以讽刺, “你把没人相信的东西动情地反复说反复说反复说, 在新一年里说不定就真成了呢”[11]。令人担忧的是, 这些明显带有情绪化色彩的舆论, 却可以赢得公众的普遍喝彩。
二、造成传媒公信力流失的三个推手
(一) 公民身份的转换。 在传统传播语境下, 公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单一, 他们对来自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没有选择的权利, 也没有质疑的途径, 只能被动接受, 不然就无法建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系统, 从而无法同外部世界接轨。 那时候的信息传播, 实际上是一种上对下、主对从、强对弱、社会精英对普罗大众的线性传播, 公民成为各种信息的最终宿主, 被形象地比喻为“容器人”;但到了互联网时代, 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 各种传输通道不断被打通, “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我的地盘我做主”等新理念、 新思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由主流媒体精心建构的信息传输环境, 人人都有可能登上大众传播的舞台, 并成为信息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主意识的增强, 必然表现为对与当局关系亲密、一家独大、自命清高的传统媒体和那些与传统媒体相互呼应的新兴媒体的怀疑与质疑, 甚至被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
陈光标“购买《纽约时报》”一事, 可以说是公民个人利用传统媒体甚至新媒体进行炒作从而赢得社会关注度的一次成功尝试, 也是公民个体对大众媒体公信力的一次深度杀伤。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 《纽约时报 》的双重股权制度设计, 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对其恶意收购, 因此它根本不可能出售, 陈光标购买《纽约时报》原本就是一个精心的广告策划和娱乐噱头[12], 一些纸媒居然不遗余力地跟着嚷嚷, 大篇幅报道《陈光标:我收购〈纽约时报〉, 别当笑话听》[13]。 事实证明, 这就是一个笑话, 媒体如此跟风逐浪, 公信力怎么可以得到保证呢?
(二) 媒体身份的迷失。 在雅典德尔菲神庙的石柱上, 深深地镌刻着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在2013 年里, 一向自信满满、高高在上的大众传媒突然发现, 自身的地位开始摇摇欲坠, 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需要认真回答“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了。
媒体是什么? 几百年来无数哲人、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贤达都在思考, 答案也是见仁见智。 在西方新闻语境下, 最典型的要数普利策的那段经典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地发出警告。 在普利策眼里, 记者和媒体存在的理由, 就是做公众的眼睛, 为社会提供预警。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的论述对我国新闻实践具有最高的指导性。 马克思对媒体功能的认识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他指出:“报刊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严密地监督人民代表先生们的活动”[14], “是社会的捍卫者, 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是无处不在的眼睛”[15]。马克思还认为, 报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仲裁力量, 即社会的“第三种因素”[16]。 马克思把自由报刊看作是社会的仲裁力量, 把媒体对当权者的监督作用看得极为重要。
尽管人们对媒体社会角色的定位千差万别, 但也有一些基本的共识。 比如, 媒体要做社会雷达, 监控社会变化;媒体要对公权掌握者加以监督, 以防止公权私用;媒体要秉公持正, 防止恃强凌弱等, 总之, 媒体应该具有必要的中立性和批评性。 但是, 今天的很多媒体似乎忘记了自身的职业责任,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情和探索精神日渐消弭, 而注意力逐渐转向所谓经济效益上去了, 有的甚至甘愿做传声筒。
2014 年1 月7 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报, 决定暂停四川卫视所有商业广告播出7 天, 暂停新疆兵团卫视所有商业广告播出15 天。 原因是, 在总局三令五申和多次责令整改的情况下, 这两家卫视播出的广告时长依然严重超长, “在全系统和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17]。 同一天, 中国经济时报社河南记者站也因多次利用出版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 允许未持新闻记者证人员从事采访活动, 受到总局“撤销其河南记者站”的处罚。[18]在2014 年1 月2 日新浪传媒召开的以 “准则与尺度———2013 年媒体案件报道的是非之辩”为主题的论坛上, 央视《今日说法》制片人朱海峰直言:部分媒体降低职业底线损害长远利益。[19]由于媒体身份迷失, 被发行量、点击率所困扰, 不顾长远, 只看眼前, 自甘堕落, 形成恶性循环。
(三) 政府对媒体定位错位。 一些政府官员, 甚至是一些媒体管理者, 他们并不知道“政府的公信力是靠媒体批评出来的”这一道理, 以为只要把媒体管住管死, 让媒体好好听话, 好好替自己说话, 一切就OK了。 其实事情正好相反。 只有媒体不断地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 (当然必须是善意的) , 随时指出其决策的不周与工作的疏漏, 而政府积极地及时地真诚地进行回应, 才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媒体是代表公众在监督政府”“媒体在主持公道”这样的思维定式, 建立起对媒体的基本信任, 这样, 在政府需要媒体支持的时候, 媒体就可以大有作为。 在这方面, 西方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倒是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媒体常常把自己定位于“公众利益的看家狗”的位置, 主要承担防止政府无端剥夺人民利益的监督责任, 公众也大体接受媒体的这一角色定位。 但实际上, 美国媒体与美国历届政府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都要面对公众的选择, 这促成了美国政府与美国媒体在基本价值上的大体一致;另一方面, 还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媒体都知道, 他们二者之间事实上是谁也离不开谁:美国政府的政策必须借助大众传媒向社会传达, 美国媒体必须以政府信息为其基本来源。 正因为如此, 美国媒体与美国政府之间总体上还是良性互动、 方向一致的。 我们从美国历届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数据, 就可以知道美国媒体和美国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了。 据统计, 自1933 年以来, 平均每月举行两次以上记者招待会的总统有:富兰克林·罗斯福 (6.9 次) 、杜鲁门 (3.4 次) 、克林顿 (3.1 次) 、布什 (3 次) 、约翰逊 (2.2 次) 、艾森豪威尔 (2 次) 。[20]只有尼克松在任5 年半, 举行记者招待会37 次, 平均每年只有六七次。[21因为尼克松记者招待会开得少, 因此与新闻界关系紧张, 最后因水门事件被新闻界揪住不放, 不得不以辞职收场。
大众传媒究竟是什么身份, 这恐怕是今天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三、传媒公信力流失后果严重
(一) 社会失去基本准则。 公信力, 简言之, 是指公众信任的力量。 具体而言, 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 行政、司法、媒体等公共权力机构和部分承担公共利益责任的民间组织面对时间差序、 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22]公信力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 有了这种信任, 社会运动才有基本的准绳, 公民才能够放心地、无忧地参与社会活动。
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社会, 可以简化社会复杂性, 维持稳定的秩序, 为公共权力提供连续的合法性基础。 作为是一种社会资本, 公信力可以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维持“政府—公众”关系的持续性, 构成整个社会稳定的中枢, 以对付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并在这种相对的确定性中培养公民对制度的信心。 在这种关系结构中, 政府必须以其看得见并令公众满意的政绩和对基本理念的有效传播来不断赢得公民的信任, 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稳定的支持。
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是政府、媒体和专家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体现了这些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机构和公民的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 是形成社会公信力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没有了社会公信力, 一个社会就会充满怀疑、不安和敌意, 整个社会就会失序甚至崩溃。
媒介公信力在社会公信力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 这是因为, 一方面, 它承载了公众的普遍信任寄托, 即所谓“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另一方面, 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器, 以其规模巨大、无远弗届、连续不断和职业承诺向人们提供公共信息, 展示世界变化, 并对公共事务进行公正评价, 反映社会舆论和民众呼声, 同时也是政府和专家公信力的外显渠道和展示平台。 媒体公信力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是在社会中有广泛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23]。 媒体公信力的核心是公众对它的信任、信赖, 建立在受众对媒体的信用进行长期检验和集体认定的基础之上。 有了媒体的公信力, 人们就会以媒介是非为是非、 以媒介行止为行止, 并把这种是非、行止当作社会标准。 但如果媒介公信力缺失, 一旦到了“就算说真话也没人信”的地步, 那么社会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判断香花与毒草、正确与错误、善良与丑恶等的统一标准, 社会认知混乱和行为无序就无法避免。
(二) 媒介成为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河床。 在所有公信力的社会价值方面, 政府公信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块, 但政府公信力需要大众传媒来加以塑造和维护。 由于多种原因, 如今的传媒不仅没有帮助政府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公信力, 相反, 它正在有意无意地成为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河床。
在2013 年末, 有网友盘点了从2012 年至2013年影响最大的以 “王立军接受休假式治疗”“罗昌平举报刘铁男‘纯属污蔑造谣’”“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是无中生有, 捏造事实”为代表的十大“官谣”, 而这些“官谣”无不是通过媒体发布的。 比如王立军案发后, 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王立军正接受 “休假式治疗”的消息, 《重庆日报》明知有误, 依然全文转发, 结果造成重庆市政府公信力的严重流失, 至今尚未消除其负面影响。
媒体对政务信息的选择与传播, 应该准确传达政府意图, 及时提醒政府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能曲解政府政策本意, 也不能放任自流地任意放大政府的失误。 曲解政府的本意, 使之不能为公众了解, 或者明知政府决策欠妥而有意纵容政府的失误, 都会直接或间接抹杀政府公信力, 为政府公信力流失提供通道。
(三) 社会失去自洁功能。 著名学者孙立平指出:“公信力的丧失已经开始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一个越来越深的病灶。 甚至我们可以说, 现在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信力的丧失, 而是意味着, 我们这个社会在逐步失去将真相呈现给社会的能力。 ”[24]
在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 人们逐渐发现媒体具有先天性的社会纠错和社会清洁能力, 杰斐逊甚至认为:没有检察官就没有政府, 但是哪里有了新闻自由, 哪里就不需要检察官。 他认为, 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 为了防止政府蜕化, 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了防止错误, 就必须通过报纸让人民充分了解公共事务。《世界人权宣言》认为, 表达自由是增强个人能力、建设自由民主社会的必要条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3 年5 月3 日的讲话中指出, 如果所有媒体的所有记者都能够不受危害地发言, 全世界都将受益。为了让记者能够放手工作, 解除后顾之忧, 联合国还通过了 《联合国关于记者安全和有罪不罚问题行动计划》, 认为限制记者和媒体工作者的表达, 就会因为缺乏充分实现其潜力所需的信息, 使社会受害。
媒介信息是公民生活的指南, 但如果媒介失去了公信力, 媒介信息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 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就会失去遵循、无法进行, 社会的自我清洁能力也就随之消失。
四、兑现专业承诺, 重建传媒公信力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 重建传媒公信力, 所有新闻媒体都应该坚决兑现承诺, 做到“一诺千金”。 这里所说的兑现承诺, 不仅仅指某一家媒体单个向社会发出的承诺, 更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因为分工而形成信息产业后的整个传媒业必须对社会承担的职业承诺, 或者说是一种由分工形成的社会责任, 是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学理基础之上的专业责任。
(一) 兑现专业承诺是社会分工赋予的 “ 无限责任”。 专业承诺或者说专业责任, 是建立在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社会责任, 是人类分工促成的一种与行业紧密相关、不可让渡、责无旁贷的责任, 意味着只要你选择了这个行当, 你就必须承担与这一行当紧密联系的行业责任。 新闻行业的这种责任, 是一个无限责任, 即只要社会发生变化, 只要发生意外事件, 只要社会出现某种值得警惕的迹象, 媒体就有责任及时作出报道, 不得隐瞒, 不得延误, 更不得做相反解释的报道。 否则, 就是失职, 社会就有权对媒体追责。
所谓专业, 在德语中指具备学术的、自由的、文明特征的社会职业, 这一含义被我国学术界接受, 因此我们通常说的专业, 也与这一含义相同或者相近。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 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社会分工之所以会形成特有的专业, 其原因在于可以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25]新闻专业的形成, 就承载了社会的这种期待, 其必须为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 不能由其他部门来提供。 因此, 要重建传媒公信力, 就要从以专业水平及时向公众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充分的和有价值的公共信息服务开始。
新闻是一种专业, 强调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认同新闻专业主义, 就意味着对社会期待的一种专业承诺。 认同新闻专业主义, 也意味着媒体和公众之间订立了一种契约, 契约中的所有条款都应该得到忠实的不折不扣的履行。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 挖掘事实的真相, 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 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和标准不完全相同, 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则需要遵守。 比如, 新闻工作必须严守中立, 服务于全社会公众利益;要做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 而不能鼓吹甚至参与政治、经济冲突;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信, 客观公正, 而不是向社会灌输意识形态;等等。 这就是新闻传媒应该履行的社会承诺, 也是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职业期待。 著名媒体人胡舒立曾经表示, 有一点她始终相信, 即“媒体不为商业利益所侵蚀。 维持报社的独立性, 建立在公众中的信誉, 才会最终取得商业上的成功”[26]。
(二) 兑现专业承诺的核心是忠实报道新闻和进行公正评论。 兑现承诺最基本的要求是忠实报道新闻, 进行公正评论。 所谓忠实报道新闻, 就是有就是有, 无就是无, 无不能说成有;好就是好, 坏就是坏坏不能说成好;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必须真实发生, 有据可查, 不能想当然, 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要根据事实描写事实”, 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27]。 所谓公正评论, 就是媒体发言要站在最广大公众利益的立场上, 不能为自己也不能为少数人张目同时, 兑现专业承诺还意味着, 要为公众打通信息传播的所有通道, 不能阻塞信息的自由流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有效的信息传播, 获得信息、观点和知识的途径畅通无阻, 是确保民众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28]新闻媒体之所以要忠实践行职业承诺, 是新闻媒体自身的功能决定的。 新闻传媒就其功能而言,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我们叫它基本功能,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功能, 即信息传输功能, 大众传媒之所以被发明出来, 就是因为它先天性具备承载信息和传输信息的能力, 是人们经过千百年苦苦寻找而发现的一个信息载体和传输通道。 第二个层次叫作派生功能, 当人们发现媒体不仅可以传输世界变动信息, 而且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和主观意见之后, 媒体的倾向性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这就是媒体的派生功能。 第三个层次是赋予性功能, 当人们发现媒体可以表达主观意见, 具有对社会强大的影响力之后, 赋予性功能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媒体纷纷变成党报, 实际上就是人们赋予媒介特殊功能的结果。 在一个威权社会, 对于掌管媒体的一方而言, 大都具有赋予传媒功能的强烈冲动, 因此媒体基本功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 而赋予性功能往往被发挥到极致, 媒体功能常常被扭曲也就不可避免。
我们今天强调媒介要忠实履行职业承诺, 本质上就是要恢复媒介本身的固有功能即第一个层次功能, 剥离或减少强加在传媒身上的赋予性功能, 使媒介真正担当起 “公共信息的传播者”“社会意见的提供者”“公共事务的讨论者”“官商黑幕的揭露者”“各部门行动的协调者”等功能, 不再做强势群体的歌颂者、强势意见的辩护者。 要防止主观臆断, 以免造成严重失实报道, 对公信力造成损害;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的坚守不可有丝毫松懈。[24]
(三) 兑现专业主义需要媒体不断进行反思和自我修复。 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既是源于所有读者对大众传媒的有效监督和强力督促, 也是源于媒体如不重视公众意见就会被公众抛弃的心理压力。 大众传媒当然会出错, 但由于有公众的及时跟踪、参与、查漏和纠错, 因此媒介自我修正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也成为一种常态。 以知识性大众媒体维基百科为例, 其口号就是 “自由的百科全书”, 是“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 人们曾经担心, 人人可以编辑, 那不乱套了! 大家都参与编辑, 如何保证知识的真实性、权威性? 事实上, 维基百科上面的词条解释就是真实的、权威的、值得信赖的。 原因在于, 网民整体是向善的, 他们天生具有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保证知识真实权威的冲动, 而且倾向于积极行动, 以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媒体上承载的知识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一旦发现对某个词条的错误解释, 他们就会站出来加以更正, 从而保证了知识的真实与准确。
当然, 如果社会没有一定的宽容度, 而是对犯了错误的媒体一棍子打死, 不给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的机会, 那这种媒体的自我洁净过程就会胎死腹中, 必然导致全社会的戾气与猜忌。 因此, 大众传媒坚守专业主义, 兑现向公众的承诺, 还需要社会给予必要的宽容。 常言道, 有报必有错。 马克思也认为, 办报不可能不出错, 但报纸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 可以 “用今天的报道纠正昨天的错误”“用明天的报道弥补今天的不足”。
在新闻活动比较自由的国家, 一般都对媒体给予特别的保护, 采取事后追惩的办法来进行管理。 媒体当然要对其所报新闻负责, 不过这种担责必须是通过自我纠错或者司法诉讼来实现。 一旦报道涉嫌侵权, 不是由国家或政府出面, 而是由受害当事人 (政府也可以是当事人) 向法庭提起诉讼。 即便闹到法庭, 媒体一般也可以稳操胜券, 因为他们特别规定了一个“答辩事由”的程序, 即如果受害人控告媒体侵权, 媒体可以拿以下四个理由中的任何一个来进行答辩免责。 这四个理由分别为:事实 (主要情节) 真实, 评论公正, 已经更正, 最后一个理由基本上可以让媒体不需负任何法律责任, 因为这个理由是“承诺更正”, 即只要同意更正, 就可以免受刑事处罚。
摘要:2013年, 传统媒体经受了一个意外的寒冬, 不仅业绩纷纷下滑, 更要命的是其公信力严重受挫, 出现有史以来的信任危机, 带来“生存还是死亡”的拷问。不过, 传统媒体并未走到穷途末路, 它依然有着广阔的社会需要和市场前景, 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当前急需解决的是要重回专业主义道路, 强化专业主义精神, 坚守中立、公正、客观等专业理念, 兑现新闻专业应尽的社会承诺, 提供有用信息, 维护公平正义, 重建传媒公信, 服务公众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研究 篇4
一、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面临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公众广泛接受和使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与2013年相比,半年新增网民共计1 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较2013年底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如图1)[1]。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群体规模庞大,网络已经深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预示着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顺应趋势,从20世纪80年开始进行电子政务改革,在1999年正式进入“政府上网”阶段,如今我国的政府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与网民积极互动。2005年《小康》杂志发布了我国第一个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显示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为60.2,政府公信力为60.5,只是一个刚刚及格的水平,公众对于社会信用状况的担忧也主要集中在政府公信力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13年我国的“信用小康”指数上升到了70.5,政府公信力指数为74.1,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政府公信力基本上一直在缓慢上升。2009年以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政府信用,同时网络对政府诚信监督的巨大影响日渐显现[2]。但是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在网络时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政府网络问政意识不足,与网络的普及速度以及公民网络问政的参与程度不相适应。政府对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的回应性相对较低,网络问政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各个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疏于维护,并不能与公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政府信息不透明、不公开。政府部门对政务公开重视不足,同时政府单方面对信息进行垄断,信息的不对称损害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再次,缺乏应对公共危机、控制局势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对信息的封锁在网络时代已然寸步难行,负面消息的被迫公开反而加剧公众的不安,无法及时把握和疏导舆论必将导致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例如,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一句“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的解释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3]。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行政道德失范问题严重。随着公民的监督意识加强,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和腐败案件频频曝光,这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7.2万件,结案17.3万件,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1万人[4]。庞大的数字显示了反腐的急迫性。
二、网络时代政府重塑公信力的途径
( 一)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方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腐败问题成为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问题,因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就必须从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开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摒弃原有的“官本位”思想,树立起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平台的能力,关注社情民意,充分回应公众诉求,坚持深化制度改革,继续强化公示制度、举报制度、问责制度等,把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另一方面,加强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改变政府观念开始,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促进政府工作内容由强制监管向 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 转变 ,优化政府 结构 ,合理分权、授权。
( 二) 加强网络监管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问政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在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必须加强网络管制立法,严格执法,防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使公民在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时有一个充分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其次,政府需积极监督和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舆论是当今公民在网络上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网络舆论揭发曝光并引起注意。政府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在使网络舆论的渠道更加畅通,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舆论的消极影响,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舆论引导合理舆论,避免群体极化现象,打击造谣传谣,引导公民约束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正确客观地看待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要理性公正,实事求是,避免偏激和夸大其词。对于谣言、故意诽谤政府的虚假言论也要依法严厉打击,公正处理,树立政府权威,净化网络环境,防止政府形象受到损害。
( 三) 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在网络时代,政府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平台促进政务公开,综合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了解民情,与民互动。各种网络平台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论坛等等。截至2013年12月,民政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共接收推送数据2.88亿条,与民政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215.84万条。各新闻网站对新闻进行报道和转发的数量,成为了衡量民政工作媒体报道热度的最重要指标。网络媒体对政府工作的关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如图2)[5]。
图表来源:人民网《 2013 年全国民政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
政府的网络平台要真正做到有效,还须设立专职部门或 配置专职 人员 ,迅速、合理 、有效地回 应网民的 问题、质疑和诉求,以政府的官方性第一时间粉碎谣言,安抚群众。政府还要重视对网络沟通平台的科技投入,依靠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维护网络安全 , 对网络犯罪 和有害信 息的传播 实行高科 技立体防 控。与此 同时,要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政府要对网络树立全新的 认识 ,主动运用 网络信息 和网络技 术 ,不能再封 锁消息和坚 持“一言堂 ”,对于网络 舆论要正 确疏导 ,而非盲目封 堵 ;主动同网 络媒体合 作 ,形成政府 、网络、公民 之间的良好 沟通 ;建立健全 网络发言 人制度 ,在危机发 生后的第一 时间 ,依法通过 各种渠道 取证调查 ,把最真实 、准确、客观的消息传达给公众,并充分征求意见,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总结
网络时代的到来把网络的影响带入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网络深入公民生活的环境下,政府不得不重视网络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促进政府转型,提高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网络发展的重大挑战。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论的力量,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同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渠道,与公民良性互动沟通,通过网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身公信力。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渠道。网络自有的特性一方面促进了公民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各种信息的传播也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压力和挑战。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网络对政府公信力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以及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网络时代政府重塑公信力的一些途径。
网络传媒公信力研究 篇5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信力,重要性,构建方法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而新闻传媒公信力则是使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大众信任的能力,所报道的信息需要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同、信任。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新闻传媒公信力的重要性
1.1 公信力有利于影响受众价值观的形成
公信力作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价值观的养成,并引导社会舆论合理形成与良性发展。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信息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对信息进行筛选,选择性接受。在信息筛选过程中,符合大多数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会被大众所接受并二次传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导向。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力求用事实说话,为老百姓揭示社会事件的本质,引发受众的深度思考和社会的广泛热议。
1.2 公信力有利于媒体发挥其社会功能
公信力对受众的影响推动其正确认清眼前形式,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通过二次传播,带动关系人群做出合理决策,有效发挥社会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所谓新闻传媒间的竞争,其实从根本上比拼的是其社会功能的发挥状况和程度。而该功能是否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媒体的权威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也是新闻传媒行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因素。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赖和忠诚是新闻媒体获得影响力的前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普利策当年能够在引导美国民众向自由女神像捐赠的活动中“呼风唤雨”了。这也充分反映了,只有那些获得受众信赖和信任的新闻媒体和那些在受众心中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才有更强社会影响力,促进良好的社会舆论的形成。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需要利用新闻传媒公信力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调动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勤劳勇敢、不断奋斗的精神和热情。新闻传媒想要让受众认同、接受自己传播的信息,就要发挥具有舆论导向、能够传播正能量等引导和教育大众的社会功能。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得受众的信任。
1.3 公信力有利于推动媒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良性循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广告量会对其经济效益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新闻传媒如果具备了公信力,在受众心目中自然而然就具有极佳的口碑,在社会中就会具有权威的影响力。广告商家为提高自身产品的知名度和可信赖性,在选择新闻传媒的过程中,那些具备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得到受众信赖的媒介顺理成章的就会成为广告商争先选择的重点。因此,具备公信力的媒介因为广告收益也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闻传媒机构将创造的经济效益源源不断的投入到新闻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善优化诸如采编设备、制作技术等硬件条件以及扩充人才队伍、改进机构文化等软件条件,提升新闻传媒机构的综合实力,通过不断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资源提高新闻传播机构的公信力,更加深化受众群认同,带动受众群的发展,从而产生更强的媒体公信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公器的作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形成媒介公信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 新闻传媒公信力的构建方法
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其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增强新闻内容自身的公信力
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对传媒行业是这样阐述的:“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尤其在是新闻传媒行业网络化的今天,新闻内容已成为留住受众的最根本条件。这就要求新闻传媒机构及其从业者加强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公平性、真实性,增加人文关怀,提高产出效率,产出更多负责任、有内涵的新闻内容,杜绝落后文化、庸俗文化、不良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留住受众,发展受众,更好地承担新闻传媒行业的社会责任。
2.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与行业自律精神
每一条新闻内容都是从业人员参与编辑的,在某种程度上,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个人境界与好恶决定了生产内容的价值取向。只有那些对新闻真实性高度负责、遵守职业操守的从业人员,才会认识到公信力是新闻传媒发展的生命力。反观我国的现实情况,一些从业人员为吸引大众眼球,故意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新闻,甚至引起了受众的恐慌,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从业人员自律精神,吸收、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思想觉悟与道德情操的工作者,能从内容生产的源头保证内容的方向性与信任力,直接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提升新闻传媒公信力”等工作,即向新闻界发出倡议,要求各新闻单位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净化行业环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新闻传媒公信力的建设需要实现行业的净化和自律,遵守行业成文以及不成文的守则,积极培育行业组织。这些行业组织既可以形成对新闻单位的有效监督,也可以通过这些组织搭建起新闻单位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增强二者的理解和信任。
2.3 加强媒体内部管理机制
公信力可以看作新闻传媒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评价,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和认同感。公信力建设存在于新闻传媒生产及传播的各个环节,包括内部组织机构改善、外部政策环境调整等,而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是建立良好公信力的重要一环。
新闻传媒机构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意识,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传媒机构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有效的激励手段和评价考核制度,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促进内容产出。
与此同时,新闻传媒对所刊发的每一条信息应严格审核,坚持事先审核机制。在对信息刊发之前,相关人员应审核每条信息的真实性,并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
2.4 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约束
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出台更行之有效的鼓励性政策和行业规范,加强引导作用,鼓励新闻传媒行业良性发展,有效规范行业行为,从而提高公信力。
一些虚假信息的泛滥,多是由于我国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者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导致新闻传播无法可依的现象。法治约束的形成需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否则即便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但是也得不到相应的制裁,违法成本为零,那么法律就会徒有其表、流于形式。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网络信息化时代而产生的有损新闻传媒公信力的问题就得不到相应的规范。因此,这就需要国家针对这些已经产生的问题,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预测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同时,出台新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约束,促进新闻传媒更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升其公信力。
2.5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受众的广泛性使其作为新闻信息的直接受传者更容易发现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而社会大众的“批评”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新闻单位形成舆论压力,使它们知错能改,对社会负责。新闻传媒行业在行使媒体监督权的同时,也应受到社会的监督,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使得对公信力提升有积极作用的批评与建议能够快速有效地反馈到新闻传媒机构、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从而促进新闻传媒公信力的良性发展。
3 结语
滴水穿石,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一步步建立起可信度和权威性从而逐渐积累新闻传媒自身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栗志杰,李玉娥.新闻传媒公信力及构建[J].青年记者,2012,(8).
[2]吴泽,张默.构建新环境下新闻传媒公信力的几个途径[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3).
【网络传媒公信力研究】推荐阅读:
广电网络传媒07-01
网络传媒时代08-06
新闻传媒网络传播09-28
网络文化传媒公司07-14
构建网络传媒新机制09-25
网络传媒社团申请书11-09
网络传媒公司技术部工作总结06-03
龙脉传媒教你如何做好网络营销?05-30
网络传媒系2014年上学期文化广场策划书09-03
传媒业发展研究11-08